CN113915325A - 全动力换挡变速箱液压及润滑系统及变速箱 - Google Patents

全动力换挡变速箱液压及润滑系统及变速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15325A
CN113915325A CN202111139586.6A CN202111139586A CN113915325A CN 113915325 A CN113915325 A CN 113915325A CN 202111139586 A CN202111139586 A CN 202111139586A CN 113915325 A CN113915325 A CN 1139153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control valve
synchronizer
clutch
hydraul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3958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15325B (zh
Inventor
石前列
丁文强
梁鸿章
魏新帝
孙玉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Huachuang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Huachuang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Huachuang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Huachuang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3958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1532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153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153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153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153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02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s used
    • F16H61/0262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s used the signals being hydraulic
    • F16H61/0265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s used the signals being hydraulic for gearshift control, e.g. control functions for performing shifting or generation of shift signa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2Guidance of lubricant
    • F16H57/0421Guidance of lubricant on or within the casing, e.g. shields or baffles for collecting lubricant, tubes, pipes, grooves, channels or the like
    • F16H57/0423Lubricant guiding means mounted or supported on the casing, e.g. shields or baffles for collecting lubricant, tubes or pip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0021Generation or control of line pressure
    • F16H2061/0037Generation or control of line pressure characterised by controlled fluid supply to lubrication circuits of the gea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e Of Transmissions (AREA)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全动力换挡变速箱液压及润滑系统,其包括:润滑子系统和液压控制子系统;液压控制子系统包括:第一控制线路和第二控制线路,第一控制线路包括并联的第一同步器控制阀和第一离合器控制阀,第一同步器控制阀连接有第一同步器,第一离合器控制阀连接有第一离合器,第二控制线路与第一控制线路并联,第二控制线路包括并联的第二同步器控制阀和第二离合器控制阀,第二同步器控制阀连接有第二同步器,第二离合器控制阀连接有第二离合器。本发明通过将同步器控制阀与离合器控制阀并联设置通过同一条线路控制,有效降低液压控制子系统结构复杂度,并提高液压控制系统和润滑系统的能量利用率。

Description

全动力换挡变速箱液压及润滑系统及变速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速箱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全动力换挡变速箱液压及润滑系统及变速。
背景技术
在全动力换挡变速箱中包含有齿轮、轴承、湿式离合器、同步器等元器件,TCU通过控制离合器和同步器的结合脱开状态实现不同的动力传输路径,实现动力换挡和动力换向,降低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并提高工作效率。变速箱中的齿轮和轴承在工作中传递扭矩和转速,不可避免的产生大量的热,需要通过滑油将这些摩擦产生的热量,降低齿轮和轴承的温度,提高齿轮和轴承的使用寿命。现有动力换挡变速箱的液压系统设计中,采用两个泵来分别为冷却润滑系统和离合器控制系统供能,再另外采用电控或者其他线路对同步器控制系统功能,这种设计方式不仅增加了液压元件数量,使液压系统变得更加复杂,提高了生产成本,还会导致液压系统损失更多能量。
因此,需要一种变速箱液压及润滑系统,能有效降低液压控制系统结构复杂度,并提高液压控制系统和润滑系统的能量利用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变速箱液压及润滑系统,有效降低液压控制系统结构复杂度,并提高液压控制系统和润滑系统的能量利用率。
本发明提供一种全动力换挡变速箱液压及润滑系统,其包括:润滑子系统和液压控制子系统;所述液压控制子系统用于控制变速箱的换挡过程;
所述液压控制子系统包括:第一控制线路和第二控制线路;所述第一控制线路包括并联的第一同步器控制阀和第一离合器控制阀,所述第一同步器控制阀连接有第一同步器,所述第一离合器控制阀连接有第一离合器;所述第二控制线路与所述第一控制线路并联,所述第二控制线路包括并联的第二同步器控制阀和第二离合器控制阀,所述第二同步器控制阀连接有第二同步器,所述第二离合器控制阀连接有第二离合器;在所述第一离合器进入接合状态后,所述第二同步器控制阀将第二同步器调至预设挡位,当进行换挡时,所述第一离合器控制阀控制第一离合器脱开,同时所述第二离合器控制阀控制第二离合器接合。
进一步地,所述液压控制子系统还包括:
第三控制线路,所述第三控制线路包括并联的第三同步器控制阀和第三离合器控制阀,
第四控制线路,所述第四控制线路包括并联的第四同步器控制阀和第四离合器控制阀,
第五控制线路,所述第五控制线路包括并联的第五同步器控制阀和第五离合器控制阀;
所述第一控制线路、第二控制线路、第三控制线路、第四控制线路以及第五控制线路均并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液压控制子系统还包括:
溢流阀,所述溢流阀与第一控制线路、第二控制线路、第三控制线路、第四控制线路以及第五控制线路并联设置,并且所述溢流阀连接至润滑子系统;
蓄能器,所述蓄能器与所述溢流阀、第一控制线路、第二控制线路、第三控制线路、第四控制线路以及第五控制线路并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全动力换挡变速箱液压及润滑系统还包括油箱以及与油箱连接的双联泵,所述双联泵包括第一排油口和第二排油口;第一排油口与所述润滑子系统连接,所述第二排油口与所述液压控制子系统连接。
进一步地,全动力换挡变速箱液压及润滑系统还包括温度传感器以及粗滤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于油箱内,所述粗滤器设置于油箱与双联泵的连接线路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排油口与所述液压控制子系统的连接线路上设置有精滤器,所述精滤器上设置有用于监控精滤器是否堵塞的报警器。
进一步地,所述液压控制子系统还包括与所述油箱连接的回流线路,所述第一同步器控制阀、第一离合器控制阀、第二同步器控制阀、第二离合器控制阀、第三同步器控制阀、第三离合器控制阀、第四同步器控制阀、第四离合器控制阀、第五同步器控制阀以及第五离合器控制阀均并联至回流线路上。
进一步地,所述全动力换挡变速箱液压及润滑系统还包括散热器,所述润滑子系统包括环形油道,所述散热器设置于第一排油口与环形油道的连接线路上,所述溢流阀连接至所述散热器与环形油道的连接线路上。
进一步地,所述润滑子系统还包括传动箱壳体、设置于传动箱壳体上的第一轴孔、连接所述环形油道与第一轴孔的第一管路、设置于环形油道内侧的第二轴孔、连接所述第二轴孔与环形油道的第一润滑支路、设置于环形油道外侧的第三轴孔、连接所述第三轴孔与环形油道的第二润滑支路以及与环形油道连接的喷油孔,所述环形油道设置于传动箱壳体上。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变速箱,其具有上述的全动力换挡变速箱液压及润滑系统。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具有以下积极的效果:通过将同步器控制阀与离合器控制阀并联设置通过同一条线路控制,有效降低液压控制子系统结构复杂度,并提高液压控制系统和润滑系统的能量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传动装置的的传动原理简图;
图2为本发明传动装置左视图;
图3为图2中A-A截面剖视图;
图4为图2中B-B截面剖视图;
图5为图2中C-C截面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全动力换挡变速箱液压及润滑系统的线路图;
图7为本发明的传动箱壳体主视图;
图8为本发明去盖板的传动箱壳体主视图;
图9为本发明的传动箱壳体后视图;
图10为图9的D-D面剖视图。
图11为图10的E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号说明:
A1-第一驱动轴;A2-第二驱动轴;A3-第三驱动轴;A4-倒挡驱动轴;a1-第一从动轴;a2-第二从动轴;a3-第三从动轴;a4-倒挡从动轴;R-倒挡中间轴;M-动力输入轴;m-中间轴;O-动力输出轴;G-四轮驱动轴;g-四轮驱动从动轴;P-爬行档轴;D-倒挡齿轮组;K-中间齿轮组;N1-第一从动齿轮组;N2-第二从动齿轮组;N3-第三从动齿轮组;T-动力输出齿轮组;H-四轮驱动齿轮组;U-爬行挡齿轮组;F1-第一离合器;F2-第二离合器;F3-第三离合器;FR-倒挡离合器;1-一号齿轮;2-二号齿轮;3-三号齿轮;4-四号齿轮;5-五号齿轮;6-六号齿轮;7-七号齿轮;8-八号齿轮;9-九号齿轮;10-十号齿轮;11-十一号齿轮;12-十二号齿轮;13-十三号齿轮;14-十四号齿轮;15-十五号齿轮;16-十六号齿轮;17-十七号齿轮;18-十八号齿轮;19-十九号齿轮;20-二十号齿轮;21-二十一号齿轮;22-二十二号齿轮;23-二十三号齿轮;24-二十四号齿轮;25-二十五号齿轮;28-二十八号齿轮;29-二十九号齿轮;30-三十号齿轮;31-三十一号齿轮;32-三十二号齿轮;33-三十三号齿轮;34-三十四号齿轮;35-三十五号齿轮;36-三十六号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在本文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的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予以进一步地详尽阐述。
参见图1及图5所示,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用于拖拉机的传动装置100,包括:动力输入轴M、动力输出轴O、中间轴m、中间齿轮组K以及动力输出齿轮组T。所述动力输入轴M与发动机连接用以输出发动机动力,所述动力输入轴M同时作为PTO输出轴;所述动力输出轴O将换挡变速之后的动力进行最终输出;所述中间轴m空套在PTO输出轴上;所述中间齿轮组设于所述中间轴上;所述动力输出齿轮组T设于所述动力输出轴M上并与所述中间齿轮组K啮合进行动力输出。
传动装置100还包括第一齿轮组、第一驱动轴A1、第一从动轴a1以及第一从动齿轮组N1。所述第一驱动轴A1通过所述第一齿轮组与所述动力输入轴M连接进行动力传递;所述第一从动轴a1与所述第一驱动轴A1同轴设置;所述第一从动齿轮组N1设于所述第一从动轴a1上并与所述中间齿轮组K连接进行动力传递。
传动装置100还包括第二齿轮组、第二驱动轴A2、第二从动轴a2以及第二从动齿轮组N2。所述第二驱动轴A2通过所述第二齿轮组与所述动力输入轴M连接进行动力传递;所述第二从动轴a2与所述第二驱动轴A2同轴设置;所述第二从动齿轮组N2设于所述第二从动轴a2上并与所述中间齿轮组K连接进行动力传递。
传动装置100还包括第三齿轮组、第三驱动轴A3、第三从动轴a3以及第三从动齿轮组N3。所述第三驱动轴A3通过所述第三齿轮组与所述动力输入轴M连接进行动力传递;所述第三从动轴a3与所述第三驱动轴A3同轴设置;所述第三从动齿轮组N3设于所述第三从动轴a3上并与所述中间齿轮组K连接进行动力传递。
传动装置100还包括倒挡齿轮组D、倒挡驱动轴A4、倒挡从动轴a4、倒挡中间轴R以及倒挡从动齿轮组E。所述倒挡驱动轴A4通过所述倒挡齿轮组D与所述动力输入轴M连接进行动力传递所述倒挡从动轴a4与倒挡驱动轴A4同轴设置;倒挡中间轴R置于所述倒挡驱动轴A4与动力输入轴M之间;所述倒挡从动齿轮组E设于所述倒挡从动轴a4上并与所述中间齿轮组K连接进行动力传递。
传动装置100还包括第一离合器F1、第二离合器F2以及第三离合器F3。所述第一离合器F1置于所述第一驱动轴A1和第一从动轴a1之间用以连接或断开动力传递;所述第二离合器F2置于所述第二驱动轴A2和第二从动轴a2之间用以连接或断开动力传递;所述第三离合器F3置于所述第三驱动轴A3和第三从动轴a3之间用以连接或断开动力传递。
传动装置100还包括倒挡离合器FR,所述倒挡离合器FR置于所述倒挡驱动轴A4和倒挡从动轴a4之间用以连接或断开动力传递。
参考图2所示,所述第一驱动轴A1、第一从动轴a1、第二驱动轴A2、第二从动轴a2、第三驱动轴A3、第三从动轴a3、倒挡驱动轴A4、倒挡中间轴R以及倒挡从动轴a4均平行设置。
所述第一驱动轴A1、第二驱动轴A2、第三驱动轴A3以及倒挡驱动轴A4的轴心连线组成梯形。
所述传动装置100还包括爬行挡齿轮组U以及爬行挡轴P,所述爬行挡轴P通过所述爬行挡齿轮组U与所述动力输出轴O连接进行动力传递,所述爬行挡轴P与所述动力输出轴O平行设置。
所述传动装置100还包括四轮驱动齿轮组H、四轮驱动轴G、四轮驱动从动轴g以及四驱离合器F4。所述四轮驱动轴G通过所述四轮驱动齿轮组H实现四驱输出;所述四轮驱动从动轴g与所述四轮驱动轴G同轴设置;所述四驱离合器F4置于所述四轮驱动轴G与所述四轮驱动从动轴g之间用以连接或断开四驱动力传递。
这并不排除这样的可能性,即所述传动装置100可以包括例如第一齿轮组中的一对齿轮,这对齿轮通过柔性传动构件(例如链条)连接,并配置为产生与第一齿轮组中相同的传动比。
所述传动装置100还包括TCU以及液压系统,所述传动装置100通过TCU控制液压系统工作以实现同步器与离合器的配合,进而实现换挡操作。
同步器以及离合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装置,因此不再进一步描述,在说明书中既没有被描述也没有被示出。图3和图4中未对离合器做具体图示,在实际的应用中,驱动轴和从动轴之间设置离合器。
因为TCU以及液压系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类型,所以TCU以及液压系统既没有被描述也没有示出。
下面具体阐述本实施例中传动装置100的换挡传动路线。所述第一齿轮组包括置于所述动力输入轴M上的一号齿轮1和四号齿轮4、置于所述第一驱动轴A1上的七号齿轮7和八号齿轮8以及置于所述七号齿轮7与八号齿轮8之间的第一同步器S1;所述一号齿轮1和七号齿轮7常啮合,所述四号齿轮4和八号齿轮8常啮合。
当所述第一同步器S1拨至与所述七号齿轮7连接时,所述第一驱动轴A1以一号齿轮1和七号齿轮7之间的传动比向所述第一从动轴a1输出转速;当所述第一同步器S1拨至与所述八号齿轮8连接时,所述第一驱动轴A1以四号齿轮4和八号齿轮8之间的传动比向所述第一从动轴a1输出转速。
所述第二齿轮组包括置于所述动力输入轴M上的二号齿轮2和五号齿轮5、置于所述第二驱动轴A2上的九号齿轮9和十号齿轮10以及置于所述九号齿轮9与十号齿轮10之间的第二同步器S2;所述二号齿轮2和九号齿轮9常啮合,所述五号齿轮5和十号齿轮10常啮合。
当所述第二同步器S2拨至与所述九号齿轮9连接时,所述第二驱动轴A2以二号齿轮2和九号齿轮9之间的传动比向所述第二从动轴a2输出转速;当所述第二同步器S2拨至与所述十号齿轮10连接时,所述第二驱动轴A2以五号齿轮5和十号齿轮10之间的传动比向所述第二从动轴a2输出转速。
所述第三齿轮组包括置于所述动力输入轴M上的三号齿轮3和六号齿轮6、置于所述第三驱动轴A3上的十一号齿轮11和十二号齿轮12以及置于所述十一号齿轮11与十二号齿轮12之间的第三同步器S3;所述三号齿轮3和十一号齿轮11常啮合,所述六号齿轮6和十二号齿轮12常啮合。
当所述第三同步器S3拨至与所述十一号齿轮11连接时,所述第三驱动轴A3以三号齿轮3和十一号齿轮11之间的传动比向所述第三从动轴a3输出转速;当所述第三同步器S3拨至与所述十二号齿轮12连接时,所述第三驱动轴A3以六号齿轮6和十二号齿轮12之间的传动比向所述第三从动轴a3输出转速。
所述倒挡齿轮组D包括置于所述倒挡驱动轴A4上的十五号齿轮15和十六号齿轮16、置于所述倒挡中间轴R上且置于一号齿轮1与所述十五号齿轮15之间的十三号齿轮13、置于所述倒挡中间轴R上且置于所述四号齿轮4与所述十六号16齿轮之间的十四号齿轮14以及置于所述十五号齿轮15与十六号齿轮16之间的第四同步器S4;所述十三号齿轮13同时与所述一号齿轮1以及所述十五号齿轮15常啮合,所述十四号齿轮14同时与所述四号齿轮4以及所述十六号齿轮16常啮合。
当所述第四同步器S4拨至与所述十五号齿轮15连接时,倒挡驱动轴A4以一号齿轮1、十三号齿轮13以及十五号齿轮15之间的传动比向所述倒挡从动轴a4输出转速;当所述第四同步器S4拨至与所述十六号齿轮16连接时,倒挡驱动轴A4以四号齿轮4、十四号齿轮14以及十六号齿轮16之间的传动比向所述倒挡从动轴a4输出转速。
所述动力输出齿轮组O包括空套在所述动力输出轴O上的三十号齿轮30、空套在所述动力输出轴O上的三十二号齿轮32、置于所述三十号齿轮30左侧的第十一同步器S11以及置于所述三十二号齿轮32右侧的第十二同步器S12。本实施例中所述“左”和“右”均以图2中所定义的方向为解释。
当所述第十一同步器S11与所述三十号齿轮30连接时,第十二同步器S12与所述三十二号齿轮32分离,所述动力输出轴O通过三十号齿轮30输出转速;当所述第十二同步器S12与所述三十二号齿轮32连接时,第十一同步器S11与所述三十号齿轮30分离,所述动力输出轴O通过三十二号齿轮32输出转速。
所述中间齿轮组K包括与所述中间轴m固定连接的十七号齿轮17和十九号齿轮19、置于所述十七号齿轮17和十九号齿轮19之间且空套在所述中间轴m上的十八号齿轮18以及置于所述十八号齿轮18与十九号齿轮19之间的第五同步器S5。所述十八号齿轮18与所述三十号齿轮30常啮合,所述十九号齿轮19与所述三十二号齿轮32常啮合。
当所述第五同步器S5拨至与所述十八号齿轮18连接时,此时第十一同步器S11与所述三十号齿轮30连接,所述动力输出轴O通过所述十八号齿轮18与所述三十号齿轮30之间的传动比输出转速;当所述第五同步器S5拨至与所述十八号齿轮18分离时,此时第十二同步器S12与所述三十二号齿轮32连接,所述动力输出轴O通过所述十九号齿轮19与所述三十二号齿轮32之间的传动比输出转速。
所述第一从动齿轮组N1包括空套在所述第一从动轴a1上的二十号齿轮20和二十一号齿轮21以及置于所述二十号齿轮20和二十一号齿轮21之间的第六同步器S6。所述二十号齿轮20与十七号齿轮17常啮合,所述二十一号齿轮21与十八号齿轮18常啮合。
当所述第六同步器S6拨至与所述二十号齿轮20连接时,所述中间轴m通过十七号齿轮17与二十号齿轮20之间的传动比输出转速;当所述第六同步器S6拨至与所述二十一号齿轮21连接时,所述中间轴m通过十八号齿轮18与二十一号齿轮21之间的传动比输出转速。
所述第二从动齿轮组N2包括空套在所述第二从动轴a2上的二十二号齿轮22和二十三号齿轮23以及置于所述二十二号齿轮22和二十三号齿轮23之间的第七同步器S7。所述二十二号齿轮22与十七号齿轮17常啮合,所述二十三号齿轮23与十八号齿轮18常啮合。
当所述第七同步器S7拨至与所述二十二号齿轮22连接时,所述中间轴m通过十七号齿轮17与二十二号齿轮22之间的传动比输出转速;当所述第七同步器S7拨至与所述二十三号齿轮23连接时,所述中间轴m通过十八号齿轮18与二十三号齿轮23之间的传动比输出转速。
所述第三从动齿轮组N3包括空套在所述第三从动轴a3上的二十四号齿轮24和二十五号齿轮25以及置于所述二十四号齿轮24和二十五号齿轮25之间的第八同步器S8。所述二十四号齿轮24与十七号齿轮17常啮合,所述二十五号齿轮25与十八号齿轮18常啮合。
当所述第八同步器S8拨至与所述二十四号齿轮24连接时,所述中间轴m通过十七号齿轮17与二十四号齿轮24之间的传动比输出转速;当所述第八同步器S8拨至与所述二十五号齿轮25连接时,所述中间轴m通过十八号齿轮18与二十五号25齿轮之间的传动比输出转速。
所述爬行挡齿轮组U包括置于所述动力输出轴O上且与所述三十二号齿轮32固定连接的三十一号齿轮31、空套在所述动力输出轴O上的二十八号齿轮28、置于所述动力输出轴O上的第十同步器S10、置于所述爬行挡轴P上且与所述爬行挡轴P固定连接的三十三号齿轮33以及置于所述爬行挡轴P上且与所述爬行挡轴P固定连接的三十五号齿轮35。所述三十一号齿轮31与三十五号齿轮35常啮合,所述二十八号齿轮28与所述三十三号齿轮33常啮合。
爬行挡齿轮组U工作时,所述第十二同步器S12与所述三十二号齿轮32分离,当第十同步器S10与所述二十八号齿轮28连接时,所述爬行挡轴P通过所述三十一号齿轮31与三十五号齿轮35之间的传动比输出转速,进而所述动力输出轴O通过所述三十三号齿轮33与二十八号齿轮28之间的传动比输出转速。
所述四轮驱动齿轮组H包括置于所述动力输出轴O上且与所述动力输出轴O固定连接的二十九号齿轮29、与所述四轮驱动轴G固定连接的三十六号齿轮36以及置于所述二十九号齿轮29和三十六号齿轮36之间且空套在所述爬行挡轴P上的三十四号齿轮34。
所述二十九号齿轮29与所述三十四号齿轮34常啮合,所述三十四号齿轮34与所述三十六齿轮36常啮合,所述四轮驱动轴G通过所述二十九号齿轮29、三十四号齿轮34以及三十六号齿轮36之间的传动比输出转速。
当所述四轮驱动离合器F4连接时,所述四轮驱动轴G将转速传递到四轮驱动从动轴g,所述四轮驱动从动轴g进而输出四轮驱动。
见图6,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全动力换挡变速箱液压及润滑系统,其包括:润滑子系统、液压控制子系统、散热器50、温度传感器47、粗滤器48、精滤器49、油箱45以及与油箱45连接的双联泵46;双联泵46包括第一排油口461和第二排油口462,第一排油口461与所述润滑子系统连接,所述第二排油口462与所述液压控制子系统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47安装于油箱45内,所述粗滤器48设置于油箱45与双联泵46的连接线路上;所述精滤器49设置于第二排油口462与所述液压控制子系统的连接线路上,所述精滤器49上设置有用于监控精滤器是否堵塞的报警器;
所述液压控制子系统用于控制变速箱的换挡过程;所述液压控制子系统包括:第一控制线路37、第二控制线路38、第三控制线路39、第四控制线路40、第五控制线路41、溢流阀42、蓄能器43以及回流线路44;所述第一控制线路37、第二控制线路38、第三控制线路39、第四控制线路40、第五控制线路41均并联设置;所述第一控制线路37包括并联的第一同步器控制阀371和第一离合器控制阀372,所述第一同步器控制阀371连接有第一同步器,所述第一离合器控制阀372连接有第一离合器,所述第二控制线路38与所述第一控制线路37并联,所述第二控制线路38包括并联的第二同步器控制阀381和第二离合器控制阀382,所述第二同步器控制阀381连接有第二同步器,所述第二离合器控制阀382连接有第二离合器;所述第三控制线路39包括并联的第三同步器控制阀391和第三离合器控制阀392,所述第四控制线路40包括并联的第四同步器控制阀401和第四离合器控制阀402,所述第五控制线路41包括并联的第五同步器控制阀411和第五离合器控制阀412;所述第一同步器控制阀371、第一离合器控制阀372、第二同步器控制阀381、第二离合器控制阀382、第三同步器控制阀391、第三离合器控制阀392、第四同步器控制阀401、第四离合器控制阀402、第五同步器控制阀411以及第五离合器控制阀412均并联至回流线路44上;所述溢流阀42与第一控制线路37、第二控制线路38、第三控制线路39、第四控制线路40以及第五控制线路41并联设置,并且所述溢流阀42连接至润滑子系统;所述蓄能器43与所述溢流阀42、第一控制线路37、第二控制线路38、第三控制线路39、第四控制线路40以及第五控制线路41并联设置;所述润滑子系统包括环形油道53,所述散热器50设置于第一排油口461与环形油道53的连接线路上,所述溢流阀42连接至所述散热器50与环形油道53的连接线路上。
在所述第一离合器F1进入接合状态后,所述第二同步器控制阀381将第二同步器S2调至预设挡位,当进行换挡时,所述第一离合器控制阀372控制第一离合器F1脱开,同时所述第二离合器控制阀382控制第二离合器F2接合;其他挡位调节过程与上述过程类似,故在此不做赘述。
见图7至11,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提供一种传动箱,其包括:传动箱壳体51、轴孔52、环形油道53、供油管路54以及润滑支路55;所述轴孔52设置于所述传动箱壳体51上用于承载传动轴;所述环形油道53设置于所述传动箱壳体51上,所述环形油道53内充注有润滑油,所述环形油道53上设有若干个润滑油孔531;供油管路54,所述供油管路54与所述环形油道53连通;所述环形油道53内设置有集油槽532,所述润滑支路55一端与集油槽532另一端与轴孔52连通,所述环形油道53还包括置于所述润滑油孔531相对一侧用于密封所述环形油道53的盖板533。见图4和图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润滑支路55包括第一润滑支路551和第二润滑支路552;所述轴孔52包括与所述第一润滑支路551连通的第一轴孔521以及与所述第二润滑支路552连通的第二轴孔522;所述环形油道53围绕所述第一轴孔521设置,所述第二轴孔522设置于所述环形油道53外。
所述润滑油孔531包括第一润滑油孔5311、第二润滑油孔5312、第三润滑油孔5313以及第四润滑油孔5314,所述传动箱壳体51还包括与第一润滑油孔5311连通的第三轴孔523、与所述第二润滑油孔5312连通的第四轴孔524、与所述第三润滑油孔5313连通的第五轴孔525以及与所述第四润滑油孔5314连通的第六轴孔526,所述第三轴孔523、第四轴孔524、第五轴孔525、第六轴孔526内均设置有轴承,方便安装轴。
所述第二轴孔522与所述第三轴孔523、第四轴孔524、第五轴孔525、第六轴孔526呈五边形设置,所述第一轴孔521设置于第二轴孔522、第三轴孔523、第四轴孔524、第五轴孔525、第六轴孔526所形成的五边形内部。
所述润滑油孔531还包括第五润滑油孔5315,所述传动箱壳体51还包括与所述第五润滑油孔5315连通的管孔56;进一步地,所述管孔56一端与第五润滑油孔5315连接,另一端连接有润滑油管7;通过设置环形油道53,有效减少常规结构的润滑油管的连接,进而减少了连接处漏油的状况,同时有效减少零部件的数量,提高了传动箱的稳定性。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显见,可对本发明的上述示例性实施例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型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旨在使本发明覆盖落在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技术方案范围内的对本发明的修改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全动力换挡变速箱液压及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润滑子系统,
液压控制子系统,所述液压控制子系统用于控制变速箱的换挡过程;
所述液压控制子系统包括:
第一控制线路,所述第一控制线路包括并联的第一同步器控制阀和第一离合器控制阀,所述第一同步器控制阀连接有第一同步器,所述第一离合器控制阀连接有第一离合器,
第二控制线路,所述第二控制线路与所述第一控制线路并联,所述第二控制线路包括并联的第二同步器控制阀和第二离合器控制阀,所述第二同步器控制阀连接有第二同步器,所述第二离合器控制阀连接有第二离合器;
在所述第一离合器进入接合状态后,所述第二同步器控制阀将第二同步器调至预设挡位,当进行换挡时,所述第一离合器控制阀控制第一离合器脱开,同时所述第二离合器控制阀控制第二离合器接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动力换挡变速箱液压及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压控制子系统还包括:
第三控制线路,所述第三控制线路包括并联的第三同步器控制阀和第三离合器控制阀,
第四控制线路,所述第四控制线路包括并联的第四同步器控制阀和第四离合器控制阀,
第五控制线路,所述第五控制线路包括并联的第五同步器控制阀和第五离合器控制阀;
所述第一控制线路、第二控制线路、第三控制线路、第四控制线路以及第五控制线路均并联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动力换挡变速箱液压及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控制子系统还包括:
溢流阀,所述溢流阀与第一控制线路、第二控制线路、第三控制线路、第四控制线路以及第五控制线路并联设置,并且所述溢流阀连接至润滑子系统;
蓄能器,所述蓄能器与所述溢流阀、第一控制线路、第二控制线路、第三控制线路、第四控制线路以及第五控制线路并联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动力换挡变速箱液压及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动力换挡变速箱液压及润滑系统还包括油箱以及与油箱连接的双联泵,所述双联泵包括第一排油口和第二排油口;第一排油口与所述润滑子系统连接,所述第二排油口与所述液压控制子系统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动力换挡变速箱液压及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全动力换挡变速箱液压及润滑系统还包括温度传感器以及粗滤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于油箱内,所述粗滤器设置于油箱与双联泵的连接线路上。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动力换挡变速箱液压及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油口与所述液压控制子系统的连接线路上设置有精滤器,所述精滤器上设置有用于监控精滤器是否堵塞的报警器。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动力换挡变速箱液压及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控制子系统还包括与所述油箱连接的回流线路,所述第一同步器控制阀、第一离合器控制阀、第二同步器控制阀、第二离合器控制阀、第三同步器控制阀、第三离合器控制阀、第四同步器控制阀、第四离合器控制阀、第五同步器控制阀以及第五离合器控制阀均并联至回流线路上。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动力换挡变速箱液压及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动力换挡变速箱液压及润滑系统还包括散热器,所述润滑子系统包括环形油道,所述散热器设置于第一排油口与环形油道的连接线路上,所述溢流阀连接至所述散热器与环形油道的连接线路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全动力换挡变速箱液压及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子系统还包括传动箱壳体、设置于传动箱壳体上的第一轴孔、连接所述环形油道与第一轴孔的第一管路、设置于环形油道内侧的第二轴孔、连接所述第二轴孔与环形油道的第一润滑支路、设置于环形油道外侧的第三轴孔、连接所述第三轴孔与环形油道的第二润滑支路以及与环形油道连接的喷油孔,所述环形油道设置于传动箱壳体上。
10.一种变速箱,其特征在于,其具有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全动力换挡变速箱液压及润滑系统。
CN202111139586.6A 2021-09-28 2021-09-28 全动力换挡变速箱液压及润滑系统及变速箱 Active CN1139153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39586.6A CN113915325B (zh) 2021-09-28 2021-09-28 全动力换挡变速箱液压及润滑系统及变速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39586.6A CN113915325B (zh) 2021-09-28 2021-09-28 全动力换挡变速箱液压及润滑系统及变速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15325A true CN113915325A (zh) 2022-01-11
CN113915325B CN113915325B (zh) 2023-09-12

Family

ID=792365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39586.6A Active CN113915325B (zh) 2021-09-28 2021-09-28 全动力换挡变速箱液压及润滑系统及变速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15325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03793A (zh) * 2009-06-26 2012-11-28 格特拉克·福特传动系统有限公司 自动化变速器和用于运行自动化变速器的方法
CN105715590A (zh) * 2016-03-18 2016-06-29 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卸荷阀及装载机变速液压系统
CN108571584A (zh) * 2018-06-27 2018-09-25 吉林大学 一种全动力换挡换向拖拉机变速箱液压控制系统
CN108953305A (zh) * 2018-10-10 2018-12-07 湖南金润电液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液压控制装置及液压控制系统
CN109185453A (zh) * 2018-09-27 2019-01-11 江苏大学 一种无级变速器湿式离合器的液压控制系统
CN211778275U (zh) * 2020-03-25 2020-10-27 北京汽车动力总成有限公司 一种液压控制系统及具有其的混合动力汽车
CN112984055A (zh) * 2021-05-12 2021-06-18 常州华创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传动装置以及拖拉机
CN113124153A (zh) * 2021-04-20 2021-07-16 坤泰车辆系统(常州)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动力用变速箱液压系统
CN113431817A (zh) * 2021-07-26 2021-09-24 潍柴雷沃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低压控制阀组、电液控制系统和拖拉机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03793A (zh) * 2009-06-26 2012-11-28 格特拉克·福特传动系统有限公司 自动化变速器和用于运行自动化变速器的方法
CN105715590A (zh) * 2016-03-18 2016-06-29 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卸荷阀及装载机变速液压系统
CN108571584A (zh) * 2018-06-27 2018-09-25 吉林大学 一种全动力换挡换向拖拉机变速箱液压控制系统
CN109185453A (zh) * 2018-09-27 2019-01-11 江苏大学 一种无级变速器湿式离合器的液压控制系统
CN108953305A (zh) * 2018-10-10 2018-12-07 湖南金润电液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液压控制装置及液压控制系统
CN211778275U (zh) * 2020-03-25 2020-10-27 北京汽车动力总成有限公司 一种液压控制系统及具有其的混合动力汽车
CN113124153A (zh) * 2021-04-20 2021-07-16 坤泰车辆系统(常州)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动力用变速箱液压系统
CN112984055A (zh) * 2021-05-12 2021-06-18 常州华创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传动装置以及拖拉机
CN113431817A (zh) * 2021-07-26 2021-09-24 潍柴雷沃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低压控制阀组、电液控制系统和拖拉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15325B (zh) 2023-09-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43677B2 (en) Powertrain with torque converter and axially compact seven speed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US4333358A (en) Power-shift countershaft type transmission
US9068637B2 (en) Powershift transmission in a motor vehicle
US8303457B2 (en) Automatic transmission
CN112984055B (zh) 一种传动装置以及拖拉机
JP2012102813A (ja) 車両用変速機の整流板
CN106763550B (zh) 九挡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
JP2005308043A (ja) 平行軸式自動変速機
CN106763549B (zh) 一种新型的十挡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
US20060166787A1 (en) Transmission having direct gear
CN204114031U (zh) 一种新型的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布置结构
CN105452732A (zh) 变速装置
CN107830126B (zh) 电液控制动力输出装置
US10428905B2 (en) Powershift multispeed reversing transmission
CN105065620A (zh) 一种四轮驱动液力传动系统
CN113915325A (zh) 全动力换挡变速箱液压及润滑系统及变速箱
US6546830B2 (en) Transmission device of four-wheel drive vehicle
CN107781360B (zh) 动力换挡传动系统
CN211288623U (zh) 一种三轴式高低挡换向总成及高低挡换向系统
CN211288621U (zh) 一种动力换向变速总成及高低挡换向系统
US20080148900A1 (en) Partitioned Gearbox
CN216666290U (zh) 一种离合器组件及变速箱
CN217401497U (zh) 一种离合器组件及变速箱
CN204852221U (zh) 一种四轮驱动液力传动系统
CN201306425Y (zh) 装载机的变速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328

Address after: No. 555, Wujin East Avenue, Wujin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3176

Applicant after: JIANGSU CHANGFA AGRICULTURAL EQUIPMENT Co.,Ltd.

Applicant after: Changzhou Huachuang Avi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39-1 Xiacheng South Road, Wujin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3100

Applicant before: Changzhou Huachuang Aviation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03

Address after: No. 555, Wujin East Avenue, Wujin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3176

Applicant after: JIANGSU CHANGFA AGRICULTURAL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555, Wujin East Avenue, Wujin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3176

Applicant before: JIANGSU CHANGFA AGRICULTURAL EQUIPMENT Co.,Ltd.

Applicant before: Changzhou Huachuang Aviation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02

Address after: 539-1 Xiacheng South Road, Wujin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3100

Patentee after: Changzhou Huachuang Avi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555, Wujin East Avenue, Wujin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3176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CHANGFA AGRICULTURAL EQUIPMENT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