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13102A - 电子产品零部件及其漆层用组合物和电子产品 - Google Patents

电子产品零部件及其漆层用组合物和电子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13102A
CN113913102A CN202110379874.2A CN202110379874A CN113913102A CN 113913102 A CN113913102 A CN 113913102A CN 202110379874 A CN202110379874 A CN 202110379874A CN 113913102 A CN113913102 A CN 1139131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int layer
lubricant
inorganic filler
composition
w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7987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晓光
郜成杰
霍国亮
臧永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or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7987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13102A/zh
Publication of CN1139131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131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75/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D175/04Polyurethanes
    • C09D175/14Polyurethanes ha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7/00Features of coating composi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D5/00; Processes for incorporating ingredients in coating compositions
    • C09D7/40Additives
    • C09D7/60Additives non-macromolecular
    • C09D7/61Additives non-macromolecular inorgan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7/00Features of coating composi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D5/00; Processes for incorporating ingredients in coating compositions
    • C09D7/40Additives
    • C09D7/60Additives non-macromolecular
    • C09D7/61Additives non-macromolecular inorganic
    • C09D7/62Additives non-macromolecular inorganic modified by treatment with other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0Oxides; Hydroxides
    • C08K3/22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 C08K2003/2227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of alumini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3/00Applications
    • C08L2203/20Applications use in electrical or conductive gadge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aints Or Remover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产品零部件及其漆层用组合物和电子产品。用于解决相关技术中通过改变树脂材料的交联度,改变树脂材料和光引发剂的类型来改变漆层的硬度,从而使得漆层的脆性增加,容易发生脆性崩脱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产品零部件的漆层用组合物,包括:反应物分子和添加剂,所述反应物分子包括单体分子和/或预聚物分子,所述单体分子和/或预聚物分子可在预设条件下发生交联反应;所述添加剂包括耐磨无机填料和/或润滑剂,所述耐磨无机填料呈粉末状或微球状,可分散于所述反应物分子中,所述润滑剂与所述反应物分子和所述添加剂中除所述润滑剂以外的其余添加剂之间均不发生化学反应。

Description

电子产品零部件及其漆层用组合物和电子产品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产品零部件及其漆层用组合物和电子产品。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产品的外观颜色越来越绚丽,如手机、鼠标等,受到消费者的欢迎。但是,这些电子产品的外壳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被磨花,严重影响外观,从而不利于使用寿命的提升。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产品零部件及其漆层用组合物和电子产品。用于解决相关技术中通过改变树脂材料的交联度,改变树脂材料和光引发剂的类型来改变漆层的硬度,从而使得漆层的脆性增加,容易发生脆性崩脱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产品零部件的漆层用组合物,包括:反应物分子和添加剂,其中,所述反应物分子包括单体分子和/或预聚物分子,所述单体分子和/或预聚物分子可在预设条件下发生交联反应;所述添加剂包括耐磨无机填料和/或润滑剂,所述耐磨无机填料呈粉末状或微球状,可分散于所述反应物分子中,在所述添加剂包括耐磨无机填料和所述润滑剂的情况下,所述润滑剂与所述反应物分子和所述添加剂中除所述润滑剂之外的其余添加剂之间均不发生化学反应。通过添加耐磨无机填料,可以增加漆层的耐磨性,而通过添加润滑剂,可以降低漆层的摩擦系数,从而增加漆层的耐磨性,并且与相关技术中通过改变树脂材料的交联度,改变树脂材料和光引发剂的类型来改变漆层的硬度,以提升电子产品零部件表面的耐磨性能相比,仅增加少量的耐磨无机填料和/或润滑剂即可提高漆层的耐磨性能,不会对基质材料的硬度产生较大的影响,从而能够避免漆层硬度过大而发生脆性崩脱。同时,通过添加润滑剂,以降低漆层的摩擦系数,无需增加漆层的硬度即可增加漆层的耐磨性,为增加漆层的耐磨性提供了新思路。
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耐磨无机填料包括滑石粉、碳酸钙、陶瓷材料、玻璃微粉、二氧化硅和氧化铝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耐磨无机填料包括二氧化硅和/或氧化铝。相对于其他耐磨无机填料,二氧化硅和/或氧化铝具有较高的莫氏石硬度和低的涂层磨耗量,性价比较高。
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在所述耐磨无机填料包括二氧化硅的情况下,所述二氧化硅为表面改性的二氧化硅,以增大所述二氧化硅和所述反应物分子的相容性;可以增大二氧化硅和树脂材料的相容性,避免二氧化硅与树脂材料的相容性差,不利于分散的问题。在所述耐磨无机填料包括氧化铝的情况下,所述氧化铝为表面改性的氧化铝,以增大所述氧化铝和所述反应物分子的相容性;可以增大氧化铝和树脂材料的相容性,避免氧化铝与树脂材料的相容性差,不利于分散以及易沉降等的问题。
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表面改性的二氧化硅采用物理改性或化学改性获得。
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物理改性所采用的改性剂为长链脂肪酸或蜡;所述化学改性所采用的改性剂为硅氧烷偶联剂。
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表面改性的氧化铝的莫氏硬度为6~8,密度为2.1g/cm3~2.6g/cm3。与未进行表面改性的氧化铝相比,硬度和密度均有所降低,白度提高,比表面积增加,润湿性增加。
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以所述反应物分子的重量份为80份~130份计,在所述添加剂包括耐磨无机填料,不包括润滑剂的情况下,所述耐磨无机填料的重量份为5份~12份。
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润滑剂选自改性聚硅氧烷、改性天然蜡和聚四氟乙烯合成蜡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组合。
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润滑剂为粉末状或微球状,所述润滑剂的粒径大于或等于80nm小于或等于20微米。润滑剂粒径小容易产生更滑爽、细腻,甚至有一定光泽的表面,而大粒径润滑剂容易产生较强的消光效果,从而可以提高电子产品零部件的外观质感。
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以所述反应物分子的重量份为80份~130份计,在所述添加剂包括润滑剂,不包括耐磨无机填料的情况下,所述润滑剂的重量份为0.5份~2份。
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以所述反应物分子的重量份为80份~130份计,在所述添加剂包括耐磨无机填料和润滑剂的情况下,所述耐磨无机填料的重量份为4份~10份,润滑剂的重量份为0.15~0.5份。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子产品零部件,包括:电子产品零部件的基底件;以及设置于所述基底件表面的至少一层漆层;其中,所述至少一层漆层中的至少最外层漆层采用如上所述的漆层用组合物制备形成。
第二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电子产品零部件为键盘帽、鼠标、手机的中框和外壳中的任一种。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产品,包括:如上所述的电子产品零部件。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产品零部件及其漆层用组合物和电子产品,通过添加耐磨无机填料,可以增加漆层的耐磨性,而通过添加润滑剂,可以降低漆层的摩擦系数,从而增加漆层的耐磨性,并且与相关技术中通过改变树脂材料的交联度,改变树脂材料和光引发剂的类型来改变漆层的硬度,以提升电子产品零部件表面的耐磨性能相比,仅增加少量的耐磨无机填料和/或润滑剂即可提高漆层的耐磨性能,不会对基质材料的硬度产生较大的影响,从而能够避免漆层硬度过大而发生脆性崩脱。同时,通过添加润滑剂,以降低漆层的摩擦系数,无需增加漆层的硬度即可增加漆层的耐磨性,为增加漆层的耐磨性提供了新思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产品零部件的剖视结构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手机的立体视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又一种电子产品零部件的剖视结构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手机的分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产品,该电子产品包括电子产品零部件。该电子产品也可以称为电子设备或终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手机、移动电脑、平板电脑(portable androiddevice,Pad)、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媒体播放器、智能电视、智能手表、智能眼镜、智能手环、电子书等。电子产品零部件是指组成电子产品的可以独立存在的各种零部件,如手机的中框、外壳、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芯片、电池、天线、摄像头等,以及对电子产品的使用起到辅助和附加保护作用的其他零部件,如鼠标、键盘帽等。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产品零部件,如图1所示,该电子产品零部件10包括电子产品零部件10的基底件1,以及设置于基底件1表面的至少一层漆层2。示例的,该电子产品零部件10可以为手机的外壳等。
其中,基底件1的材料为制备该电子产品零部件的基底材料,可以为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ABS)、尼龙(Polyamide,PA)等塑胶材料。至少一层漆层2可以包括底漆层21、色漆层22和面漆层23等,以使电子产品零部件10的外观具有良好的观感。底漆层21的作用是增强色漆层22与基底件1之间的附着力,其材料可以为丙烯酸酯树脂或聚氨酯树脂等,色漆层22是颜色装饰层,其基底材料可以为丙烯酸酯树脂或聚氨酯树脂等,其中可以掺杂有颜料。面漆层23是外观保护层,其基底材料可以为丙烯酸酯树脂或聚氨酯树脂等。
如图2所示,该电子产品零部件10可以为手机100的外壳101。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至少一层漆层2除包括底漆层21、色漆层22和面漆层23之外,还可以包括设置于色漆层22和底漆层21之间的PVD(Physical VaporDeposition,物理气相沉积)层24,该PVD层24可以通过NCVM(Non-Conductive VacuumMetallize,非导电真空镀膜)工艺形成。
在这些实施例中,PVD层24起到增加外观光泽度作用,其材料可以为金属、氧化硅、氧化钛或者氧化铟锡等。在此,如图4所示,示例的,该电子产品零部件10可以为手机100的中框102,此时,由于手机100的中框102设置有PCB、天线等,因此,为了保证绝缘,PVD层的材料可以为氧化硅、氧化钛等绝缘材料。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产品零部件的漆层用组合物,包括:反应物分子和添加剂,以及用于对反应物分子和添加剂进行溶解或分散的分散介质。其中,反应物分子包括单体分子和/或预聚物分子,单体分子和/或预聚物分子可在预设条件下发生交联反应。添加剂包括耐磨无机填料和/或润滑剂,耐磨无机填料呈粉末状或微球状,可分散于反应物分子中。润滑剂与反应物分子和添加剂中除润滑剂以外的其余添加剂之间均不发生化学反应。分散介质可以对组合物的粘度进行调节,也可以称为稀释剂,可以选自乙酸乙酯、邻苯二甲酸二甲酯和异丙尔酮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添加量可以视组合物的粘度进行设置。
反应物分子可以为用于合成树脂材料的单体分子和/或预聚物分子。单体分子是能与同种或其他种分子聚合的小分子的统称,是能起聚合反应或缩聚反应等而生成高分子化合物(也即树脂材料)的简单化合物。
预聚物分子又可称为预聚体分子,是单体分子经初步聚合生成的物质,分子量不是很大,还保留有反应活性。预聚物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和其它单体继续反应,最后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在一些实施例中,反应物分子可以包括聚氨酯丙烯酸树脂(polyurethane-acrylate,PUA)和环氧丙烯酸酯。
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分子中含有丙烯酸官能团和氨基甲酸酯键,固化后的胶黏剂具有聚氨酯的高耐磨性、粘附力、柔韧性、高剥离强度和优良的耐低温性能以及聚丙烯酸酯卓越的光学性能和耐候性,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辐射固化材料。
环氧丙烯酸酯的单体为环氧树脂和丙烯酸,因此,环氧丙烯酸酯既含有丙烯酸基,又含有环氧基。环氧丙烯酸酯其光固化速度在各类低聚物中是最快的,而且其固化后的涂膜具有硬度高、光泽度好、耐腐蚀性能、耐热性及电化学性优异等特点。
聚氨酯丙烯酸树脂(polyurethane-acrylate,PUA)和环氧丙烯酸酯可以在光照条件下发生交联反应,形成网状结构。此时,添加剂还可以包括光引发剂。在电子产品零部件的基底件1上形成漆层2时,可以将漆层用组合物中的反应物分子和添加剂混合均匀,通过喷涂,并在光照条件下使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和环氧丙烯酸酯在光引发剂的引发作用下发生交联反应,从而形成漆层2。
其中,光引发剂的添加量可以视反应物分子的反应情况进行设置,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以反应物分子的重量份为80份~130份计,光引发剂的重量份为3份~8份。
重量份是表示几种物质各占有的质量比例,这里以1份为1g为例,则反应物分子的质量为80g~130g,光引发剂的质量为3g~8g。也就是说,反应物分子的质量可以为80g~130g中的任意值,此时,光引发剂的质量可以为3g~8g中的任意值。示例的,在反应物分子的质量为80g的情况下,光引发剂的质量可以为3g、3.5g、4g、4.5g、5g、5.5g、6g、6.5g、7g、7.5g或8g等。在反应物分子的质量为130g的情况下,光引发剂的质量可以为3g、3.5g、4g、4.5g、5g、5.5g、6g、6.5g、7g、7.5g或8g等。在反应物分子的质量为90g的情况下,光引发剂的质量可以为3g、3.5g、4g、4.5g、5g、5.5g、6g、6.5g、7g、7.5g或8g等。在反应物分子的质量为100g的情况下,光引发剂的质量可以为3g、3.5g、4g、4.5g、5g、5.5g、6g、6.5g、7g、7.5g或8g等。在反应物分子的质量为110g的情况下,光引发剂的质量可以为3g、3.5g、4g、4.5g、5g、5.5g、6g、6.5g、7g、7.5g或8g等。在反应物分子的质量为120g的情况下,光引发剂的质量可以为3g、3.5g、4g、4.5g、5g、5.5g、6g、6.5g、7g、7.5g或8g等。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润滑剂与反应物分子和添加剂中除润滑剂以外的其余添加剂之间均不发生化学反应,是指,在上述组合物包括润滑剂的情况下,润滑剂能够保持自身的物理化学性质,即保持其自身的润滑性能。
示例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润滑剂选自改性聚硅氧烷、改性天然蜡和聚四氟乙烯合成蜡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组合。
聚硅氧烷也可以称为硅油,对聚硅氧烷改性后可以得到颗粒状的改性聚硅氧烷,该改性聚硅氧烷对具有很好的润滑分散作用,有利于对耐磨无机填料进行分散。
蜡按形态来分有乳液状,颗粒,片状,微粉等。按种类分有纯天然蜡,改性天然蜡,半合成蜡,合成蜡等。按化学组成分有聚乙烯蜡,聚丙烯蜡,聚四氟乙烯蜡,聚酰胺蜡等。其中,改性天然蜡和聚四氟乙烯合成蜡可以是微粉状。
在这些实施例中,这些润滑剂与反应物分子之间不发生化学反应。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润滑剂可以为粉末状或微球状,润滑剂的粒径大于或等于80nm小于或等于20μm。其中,润滑剂粒径小容易形成更滑爽、细腻,甚至有一定光泽的表面,而大粒径润滑剂容易产生较强的消光效果,可以提高电子产品零部件的外观质感。
在一些实施例中,以反应物分子的重量份为80份~130份计,在添加剂包括润滑剂,不包括耐磨无机填料的情况下,润滑剂的重量份为0.5份~2份。
重量份是表示几种物质各占有的质量比例,这里仍然以1份为1g为例,则反应物分子的质量为80g~130g,润滑剂的质量为0.5g~2g。也就是说,反应物分子的质量可以为80g~130g中的任意值,此时,润滑剂的质量可以为0.5g~2g中的任意值。示例的,在反应物分子的质量为80g的情况下,润滑剂的质量可以为0.5g、0.6g、0.7g、0.8g、0.9g、1.0g、1.5g或2g等。在反应物分子的质量为130g的情况下,润滑剂的质量可以为0.5g、0.6g、0.7g、0.8g、0.9g、1.0g、1.5g或2g等。在反应物分子的质量为90g的情况下,润滑剂的质量可以为0.5g、0.6g、0.7g、0.8g、0.9g、1.0g、1.5g或2g等。在反应物分子的质量为100g的情况下,润滑剂的质量可以为0.5g、0.6g、0.7g、0.8g、0.9g、1.0g、1.5g、1.8g或2g等。在反应物分子的质量为110g的情况下,润滑剂的质量可以为0.5g、0.6g、0.7g、0.8g、0.9g、1.0g、1.5g、1.8g或2g等,在反应物分子的质量为120g的情况下,润滑剂的质量可以为0.5g、0.6g、0.7g、0.8g、0.9g、1.0g、1.5g、1.8g或2g等。
上述耐磨无机填料是指具有耐磨性能的无机填料。粉末是指细小的颗粒,粒度范围较小,粉末通常是指尺寸小于1mm的离散颗粒的集合体,可以为纳米颗粒、微米颗粒等。颗粒是指在一定尺寸范围内具有特定形状的几何体。可以为固体颗粒、雾滴、油珠等液体颗粒。微球是微小的球状体,为球形或类球形,可以为实心或空心。在上述添加剂包括耐磨无机填料和润滑剂的情况下,上述润滑剂同样也不与耐磨无机填料发生化学反应。
在一些实施例中,耐磨无机填料包括滑石粉、碳酸钙、陶瓷材料、玻璃微粉、二氧化硅和氧化铝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滑石粉为白色或类白色、微细、无砂性的粉末,手摸有油腻感,在将其填充在反应物分子中制备漆层2后,可以增强产品形状的稳定性,具有增加张力强度,剪切强度,挠曲强度,压力强度,以及粒度均匀分散性强等特点,可以增强漆层2的耐磨性能,同时,滑石粉的润滑作用还可以降低漆层2的摩擦系数,进一步增强漆层2的耐磨性能。
碳酸钙是一种白色微细结晶粉末,俗称灰石、石灰石、石粉、大理石等。在将其填充在反应物分子中制备漆层2后,可以增强漆层2的耐磨性,撕裂强度,并具有显著的补强作用,同时还能够调整组合物的稠度。
陶瓷材料是工程材料中刚度最好、硬度最高的材料,具有高熔点、高硬度、高耐磨性、耐氧化等优点。在将其填充在反应物分子中制备漆层2后,可以增强漆层2的硬度和耐磨性。另外,一些陶瓷材料还具有良好的润滑作用,如氮化硅陶瓷材料等,可以降低漆层的摩擦系数,以进一步增强漆层的耐磨性能。
玻璃微粉是一种耐酸碱性、化学惰性、低膨胀系数的超耐候粉体材料,外观为白色粉末,粒径小,分散性好。玻璃微粉采用PbO、SiO2、TiO2等电子级原料混匀后作为原料,在高温下进行固相反应获得。在将玻璃微粉填充在反应物分子中制备漆层2后,与反应物分子和树脂材料的相容性好,能够提高漆层2的耐磨性,并具有一定的消光作用,可提高电子产品零部件的外观质感,在将其用于面漆层时,还可提高电子产品零部件的耐腐蚀性等。
二氧化硅是一种外形为白色无定型粉末的非金属材料,二氧化硅的粉尘极细,比表面积达到100m2/g以上,具有良好的吸附性,其体积效应和量子隧道效应使得其产生渗透作用,可深入到高分子化合物(也即树脂材料)的π键附近,与树脂材料的电子云发生重叠,形成空间网状结构,从而可以大幅度提高树脂材料的力学强度、韧性、耐磨性和耐老化性等。
氧化铝是一种高硬度的白色的粉状物,具有多种形态,主要包括结晶的α型、β型、γ型和无定形态,其硬度大,尤其是α型的氧化铝,可以作为耐磨填料。
在上述耐磨无机填料中,二氧化硅和氧化铝具有较高的莫氏硬度和较低的涂层磨耗量,性价比最高,因此,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耐磨无机填料可以包括二氧化硅和/或氧化铝。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耐磨无机填料包括二氧化硅的情况下,二氧化硅为表面改性的二氧化硅,以增大二氧化硅和反应物分子的相容性。
由于作为无定型粉末的二氧化硅的表面表现为亲水性,根据相似相容原理,导致其与无机物的相容性好,与有机物的相容性较差,从而使得二氧化硅在反应物分子中难以有效分散。而在这些实施例中,通过采用表面改性的二氧化硅,可以增大二氧化硅和反应物分子以及树脂材料的相容性,从而能够避免二氧化硅和树脂材料的相容性差,不利于分散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表面改性的二氧化硅可以采用物理改性或化学改性获得。
物理改性是指通过吸附、包覆等物理作用将改性剂吸引至二氧化硅表面,改变其表面性质,以达到减少团聚、增加分散稳定性的目的。物理改性剂主要有表面活性剂、聚合物等,如采用长链脂肪酸吸附改性、采用蜡包裹改性等。
化学改性是利用二氧化硅表面的大量羟基与改性剂反应,以减少羟基数,改变粒子表面的亲疏水性,还可根据需要引入不同的基团,扩大二氧化硅的应用范围。化学改性主要有偶联剂改性、聚合物接枝改性等。其中,在偶联剂改性中,硅烷偶联剂的应用最为广泛。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耐磨无机填料包括氧化铝的情况下,氧化铝为表面改性的氧化铝,以增大氧化铝和反应物分子的相容性。
氧化铝粉末的高硬度和耐磨性能,使得其难碾磨,同时氧化铝粉末具有与二氧化硅粉末相同的特性,粒子难以分散稳定,不易润湿(也即与有机物的相容性较差)等,基于此,通过采用表面改性的氧化铝,同样可以增大氧化铝和反应物分子以及树脂材料的相容性,从而能够避免氧化铝和树脂材料的相容性差,不利于分散,以及易沉降等的问题。
氧化铝表面改性的方法有很多,如包覆改性法、表面化学改性等。其中,包覆改性法包括表面包覆法,利用有机物如TPGDA(2-丙烯酸-(1-甲基-1,2-亚乙基)双(β-甲氧乙基)酯)吸附在氧化铝表面,对氧化铝进行润湿。
在一些实施例中,表面改性的氧化铝的莫氏硬度为6~8,密度为2.1g/cm3~2.6g/cm3。与未进行表面改性前,氧化铝的莫氏硬度约为7~8,密度约为2.3g/cm3~2.7g/cm3相比,莫氏硬度和密度均有所降低,白度提高,比表面积增加,润湿性(用于表征相容性的一种量度)增加。
莫氏硬度是用划痕法将棱锥形金刚钻针刻划所试矿物的表面而发生划痕,并测量划痕的深度,该划痕的深度就是莫氏硬度,以符号HM表示。也用于表示其它物料的硬度。
其中,莫氏硬度测得的划痕的深度分十级来表示,并非绝对硬度值,而是按硬度的顺序表示的值。例如,水滑石的硬度为1,金刚石的硬度为10。由此可见,氧化铝的莫氏硬度介于水滑石和金刚石之间,且在表面改性后,氧化铝的模式硬度也随之降低。
在一些实施例中,以反应物分子的重量份为80份~130份计,在添加剂包括耐磨无机填料,不包括润滑剂的情况下,耐磨无机填料的重量份为5份~12份。
重量份是表示几种物质各占有的质量比例,这里以1份为1g为例,则反应物分子的质量为80g~130g,耐磨无机填料的质量为5g~12g。也就是说,反应物分子的质量可以为80g~130g中的任意值,此时,耐磨无机填料的质量可以为5g~12g中的任意值。示例的,在反应物分子的质量为80g的情况下,耐磨无机填料的质量可以为5g、6g、7g、8g、9g、10g、11g或12g等。在反应物分子的质量为130g的情况下,耐磨无机填料的质量可以为5.5g、6.5g、7.5g、8.5g、9.5g、10.5g、11.5g或12.5g等。在反应物分子的质量为90g的情况下,耐磨无机填料的质量可以为5g、6g、7g、8g、9g、10g、11g或12g等。在反应物分子的质量为100g的情况下,耐磨无机填料的质量同样可以为5.5g、6.5g、7.5g、8.5g、9.5g、10.5g、11.5g或12.5g等。在反应物分子的质量为110g的情况下,耐磨无机填料的质量可以为5g、6g、7g、8g、9g、10g、11g或12g等。在反应物分子的质量为120g的情况下,耐磨无机填料的质量可以为5.5g、6.5g、7.5g、8.5g、9.5g、10.5g、11.5g或12.5g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以反应物分子的重量份为80份~130份计,在添加剂包括耐磨无机填料,不包括润滑剂的情况下,耐磨无机填料的重量份为6份~10份。将耐磨无机填料的重量份与反应物分子的重量份调节在上述范围内,可以进一步提高耐磨漆层的耐磨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以反应物分子的重量份为80份~130份计,在添加剂包括耐磨无机填料和润滑剂的情况下,耐磨无机填料的重量份为4份~10份,润滑剂的重量份为0.15~0.5份。
重量份是表示几种物质各占有的质量比例,这里以1份为1g为例,则反应物分子的质量为80g~130g,耐磨无机填料的质量为4g~10g,润滑剂的质量为0.15g~0.5g。也就是说,反应物分子的质量可以为80g~130g中的任意值,此时,耐磨无机填料的质量可以为4g~10g中的任意值,润滑剂的质量可以为0.15g~0.5g中的任意值。示例的,在反应物分子的质量为80g的情况下,耐磨无机填料的质量可以为4g、5g、6g、7g、8g、9g、9.5或10g等,润滑剂的质量可以为0.15g、0.25g、0.35g、0.45g或0.5g等。在反应物分子的质量为130g的情况下,耐磨无机填料的质量可以为4g、4.5g、5g、5.5g、6g、7g、8g、9g或10g等,润滑剂的质量可以为0.15g、0.2g、0.3g、0.4g或0.5g等。在反应物分子的质量为90g的情况下,耐磨无机填料的质量可以为4g、4.5g、5g、5.5g、6g、6.5g、7g、8g、9g、9.5或10g等,润滑剂的质量可以为0.15g、0.23g、0.24g、0.28g、0.38g、0.4g、0.45g或0.5g等。在反应物分子的质量为100g的情况下,耐磨无机填料的质量可以为4g、4.5g、5g、5.5g、6g、6.5g、7g、7.5g、8g、9g、9.5或10g等,润滑剂的质量可以为0.15g、0.16g、0.20g、0.24g、0.27g、0.35g、0.4g、0.45g、0.48g或0.5g等。在反应物分子的质量为110g的情况下,耐磨无机填料的质量可以为4g、4.5g、5g、5.5g、6g、6.5g、7g、7.5g、8g、8.5g、9g、9.5或10g等,润滑剂的质量可以为0.15g、0.17g、0.18g、0.22g、0.25g、0.3g、0.35g、0.4g、0.45g或0.5g等。在反应物分子的质量为120g的情况下,4g、4.5g、5g、5.5g、6g、6.5g、7g、7.5g、8g、8.5g、9g、9.5g或10g等,润滑剂的质量可以为0.19g、0.25g、0.34g、0.37g、0.39g、0.4g、0.42g、0.48g或0.5g等。
在这些实施例中,通过添加耐磨无机填料和润滑剂,一方面,耐磨无机填料可以增加漆层的硬度,增加耐磨性能,另一方面,润滑剂可以降低漆层的摩擦系数,增加耐磨性能,因此,可以利用二者之间的协同作用,在增加漆层硬度的同时,还能够避免漆层硬度过大而发生脆性崩脱,最大程度上增大漆层的耐磨性。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产品零部件的漆层用组合物,通过在树脂材料的反应物分子中添加耐磨无机填料,可以增加漆层2的耐磨性,而通过添加润滑剂,可以降低漆层的摩擦系数,从而增加漆层2的耐磨性,并且与相关技术中通过改变树脂材料的交联度,改变树脂材料和光引发剂的类型来改变漆层2的硬度,以提升电子产品零部件表面的耐磨性能相比,仅增加少量的耐磨无机填料和/或润滑剂即可提高漆层2的耐磨性能,不会对基质材料的硬度产生较大的影响,从而能够避免漆层硬度过大而发生脆性崩脱。同时,通过添加润滑剂,以降低漆层的摩擦系数,无需增加漆层的硬度即可增加漆层的耐磨性,为增加漆层2的耐磨性提供了新思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至少一层漆层2中至少最外层漆层2采用漆层用组合物制备形成。
示例的,在以上至少一层漆层2包括底漆层21、色漆层22和面漆层23的情况下,面漆层23可以采用漆层用组合物制备形成,或者,面漆层23和色漆层22均可以采用上述漆层用组合物制备形成,不同的是,色漆层22采用上述漆层用组合物中还可以包含有颜料,面漆层23采用的上述漆层用组合物中还可以包含有可以提高电子产品外观质感的物质。
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层漆层2可以仅包括底漆层21和色漆层22,此时色漆层22为最外层漆层2,可以采用漆层用组合物制备形成,在此情况下,色漆层22采用的上述漆层用组合物中还可以包含有颜料。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层漆层2除包括底漆层21、色漆层22和面漆层23之外,还可以包括设置在色漆层22和面漆层23之间的中间漆层,面漆层23和中间漆层均可以采用漆层用组合物制备形成,不同的是,面漆层23相对于中间漆层来说,所采用的漆层用组合物还可以包含有可提高电子产品外观质感的物质。
该中间漆层也可以采用漆层用组合物制备形成,不同的是,最外层漆层相对于中间漆层来说,可以额外包含有可提高外观质感的物质。
在以下的实施例中,均以该漆层为上述面漆层23为例,对本申请进行说明。
在一些实施例中,添加剂还包括:增稠触变剂。增稠触变剂在组合物体系中增加触变性,可以起到对组合物的保稠、保湿和润滑的作用,赋予组合物防沉、防流挂等特性,便于组合物成膜。
在一些实施例中,增稠触变剂可以选自气相二氧化硅或者聚酰胺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以反应物分子的重量份为80份~130份计,增稠触变剂的重量份为0.2份~8份。
重量份是表示几种物质各占有的质量比例,这里仍然以1份为1g为例,则反应物分子的质量为80g~130g,增稠触变剂的质量为0.2g~8g。也就是说,反应物分子的质量可以为80g~130g中的任意值,此时,增稠触变剂的质量可以为0.2g~8g中的任意值。示例的,在反应物分子的质量为80g的情况下,增稠触变剂的质量可以为0.2g、0.25g、0.35g、0.45g、0.5g、0.6、0.7或0.8等。在反应物分子的质量为130g的情况下,增稠触变剂的质量可以为0.2g、0.3g、0.4g、0.5g0.6、0.7或0.8等。在反应物分子的质量为90g的情况下,增稠触变剂的质量可以为0.2g、0.25g、0.3g、0.35g、0.4g、0.45g、0.5g、0.55g、0.6g、0.65g、0.7g、0.75g或0.8g等。在反应物分子的质量为100g的情况下,增稠触变剂的质量可以为0.2g、0.25g、0.3g、0.35g、0.4g、0.45g、0.5g、0.55g、0.6g、0.65g、0.7g、0.75g或0.8g等。在反应物分子的质量为110g的情况下,增稠触变剂的质量可以为0.2g、0.25g、0.3g、0.35g、0.4g、0.45g、0.5g、0.55g、0.6g、0.65g、0.7g、0.75g或0.8g等。在反应物分子的质量为120g的情况下,增稠触变剂的质量可以为0.2g、0.25g、0.3g、0.35g、0.4g、0.45g、0.5g、0.55g、0.6g、0.65g、0.7g、0.75g或0.8g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以反应物分子的重量份为80份~130份计,增稠触变剂的重量份为1份~5份。
在一些实施例中,添加剂还可以包括:流平剂。流平剂是一种常用的涂料助剂,它能促使涂料在干燥成膜过程中形成一个平整、光滑、均匀的涂膜。能有效降低涂料表面张力,提高其流平性和均匀性的一类物质。
流平剂种类很多,针对不同涂料,流平剂的选择也不尽相同。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流平剂可以选自丙烯酸类流平剂或有机硅类流平剂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以反应物分子的重量份为80份~130份计,流平剂的重量份为0.15份~0.3份。
重量份是表示几种物质各占有的质量比例,这里仍然以1份为1g为例,则反应物分子的质量为80g~130g,流平剂的质量为0.15g~0.3g。也就是说,反应物分子的质量可以为80g~130g中的任意值,此时,流平剂的质量可以为0.15g~0.3g中的任意值。示例的,在反应物分子的质量为80g的情况下,流平剂的质量可以为0.15g、0.2g、0.25g或0.3g等。在反应物分子的质量为130g的情况下,流平剂的质量可以为0.15g、0.2g、0.25g或0.3g等。在反应物分子的质量为90g的情况下,流平剂的质量可以为0.15g、0.2g、0.25g或0.3g等。在反应物分子的质量为100g的情况下,流平剂的质量可以为0.15g、0.2g、0.25g或0.3g等。在反应物分子的质量为110g的情况下,流平剂的质量可以为0.15g、0.2g、0.25g或0.3g等。在反应物分子的质量为120g的情况下,流平剂的质量可以为0.15g、0.2g、0.25g或0.3g等。
为了对本申请的实施例的技术效果进行客观评价,以下将通过对比例和实验例对本申请进行详细地示例性地说明。
在以下的对比例1~对比例3,以及实验例1~实验例21中,均以手机的外壳包括壳体的基底件1,依次设置于基底件1上的底漆层21、色漆层22和面漆层23,对面漆层23采用漆层用组合物,通过喷涂工艺制备为例进行说明。
在对比例和实验例中,面漆层23所采用的漆层用组合物的各组分及其重量份,以及采用各自所对应的漆层用组合物所制备的面漆层23的性能表征数据如下表1所示。在此,面漆层23中所采用的漆层用组合物中分散介质可以为乙酸乙酯,重量份可以为25份~40份。
表1
Figure BDA0003012537740000091
Figure BDA0003012537740000101
上述耐磨性采用振动耐磨机测试获得。
由表1可知,通过在基底材料中添加润滑剂,在漆层用组合物中不包含耐磨无机填料的情况下,与相关技术中未添加润滑剂相比,可以一定程度上增加耐磨性能,并随着润滑剂的添加量逐渐增大,耐磨性能呈增大趋势。通过在基底材料中添加耐磨无机填料,在漆层用组合物不包含润滑剂的情况下,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增加耐磨性能,例如由上表1可知,与相关技术中未添加耐磨无机填料,耐磨性测试结果均小于2小时相比,可以将面漆层的耐磨性测试结果提高至2.5小时以上。通过在基底材料中添加耐磨无机填料和润滑剂,可以将面漆层的耐磨性测试结果提高至3小时以上,并通过对耐磨无机填料和润滑剂的添加量进行实验,发现:在本申请提供的添加量范围内,可以使面漆层的耐磨性测试结果稳定在3小时~4小时的范围内,甚至有的测试结果可以达到4.5小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5)

1.一种电子产品零部件的漆层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
反应物分子,所述反应物分子包括单体分子和/或预聚物分子,所述单体分子和/或预聚物分子可在预设条件下发生交联反应;
添加剂,所述添加剂包括耐磨无机填料和/或润滑剂;所述耐磨无机填料呈粉末状或微球状,可分散于所述反应物分子中,所述润滑剂与所述反应物分子和所述添加剂中除所述润滑剂以外的其余添加剂之间均不发生化学反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产品零部件的漆层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耐磨无机填料包括滑石粉、碳酸钙、陶瓷材料、玻璃微粉、二氧化硅和氧化铝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产品零部件的漆层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耐磨无机填料包括二氧化硅和/或氧化铝。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子产品零部件的漆层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耐磨无机填料包括二氧化硅的情况下,所述二氧化硅为表面改性的二氧化硅,以增大所述二氧化硅和所述反应物分子的相容性;
在所述耐磨无机填料包括氧化铝的情况下,所述氧化铝为表面改性的氧化铝,以增大所述氧化铝和所述反应物分子的相容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产品零部件的漆层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表面改性的二氧化硅采用物理改性或化学改性获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产品零部件的漆层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物理改性所采用的改性剂为长链脂肪酸或蜡;
所述化学改性所采用的改性剂为硅氧烷偶联剂。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产品零部件的漆层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表面改性的氧化铝的莫氏硬度为6~8,密度为2.1g/cm3~2.6g/cm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产品零部件的漆层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以所述反应物分子的重量份为80份~130份计,在所述添加剂包括耐磨无机填料,不包括润滑剂的情况下,所述耐磨无机填料的重量份为5份~12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产品零部件的漆层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润滑剂选自改性聚硅氧烷、改性天然蜡和聚四氟乙烯合成蜡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组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产品零部件的漆层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润滑剂为粉末状或微球状,所述润滑剂的粒径大于或等于80nm小于或等于20微米。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产品零部件的漆层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以所述反应物分子的重量份为80份~130份计,在所述添加剂包括润滑剂,不包括耐磨无机填料的情况下,所述润滑剂的重量份为0.5份~2份。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产品零部件的漆层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以所述反应物分子的重量份为80份~130份计,在所述添加剂包括耐磨无机填料和润滑剂的情况下,所述耐磨无机填料的重量份为4份~10份,润滑剂的重量份为0.15~0.5份。
13.一种电子产品零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子产品零部件的基底件;
以及设置于所述基底件表面的至少一层漆层;
其中,所述至少一层漆层中的至少最外层漆层采用如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漆层用组合物制备形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产品零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产品零部件为键盘帽、鼠标、手机的中框和外壳中的任一种。
15.一种电子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3~14任一项所述的电子产品零部件。
CN202110379874.2A 2021-04-08 2021-04-08 电子产品零部件及其漆层用组合物和电子产品 Pending CN11391310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79874.2A CN113913102A (zh) 2021-04-08 2021-04-08 电子产品零部件及其漆层用组合物和电子产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79874.2A CN113913102A (zh) 2021-04-08 2021-04-08 电子产品零部件及其漆层用组合物和电子产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13102A true CN113913102A (zh) 2022-01-11

Family

ID=792327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79874.2A Pending CN113913102A (zh) 2021-04-08 2021-04-08 电子产品零部件及其漆层用组合物和电子产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13102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38553A (zh) * 2008-08-01 2010-02-03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紫外光固化涂料
CN102391779A (zh) * 2011-09-29 2012-03-28 资阳赛特化工有限公司 金属基材防腐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33067A (zh) * 2011-07-01 2012-07-04 深圳市美丽华油墨涂料有限公司 一种uv固化的塑胶涂料
CN105400239A (zh) * 2015-12-18 2016-03-16 北京航天赛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超疏水改性二氧化硅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38553A (zh) * 2008-08-01 2010-02-03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紫外光固化涂料
CN102533067A (zh) * 2011-07-01 2012-07-04 深圳市美丽华油墨涂料有限公司 一种uv固化的塑胶涂料
CN102391779A (zh) * 2011-09-29 2012-03-28 资阳赛特化工有限公司 金属基材防腐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00239A (zh) * 2015-12-18 2016-03-16 北京航天赛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超疏水改性二氧化硅的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48946B (zh) 一种哑光离型膜
CN107428143B (zh) 硬涂层层叠膜
KR101158462B1 (ko) 유,무기 하이브리드형 자외선 경화용 수지 조성물
CN102585157B (zh) 紫外光固化多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真空镀膜面涂树脂
TWI454543B (zh) 透明被膜形成用塗料及附有被膜之基材
TWI617347B (zh) 中空粒子之製造方法及微膠囊粒子之製造方法
CN104403301B (zh) 一种信号线用的自清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683952A (zh) 一种橡胶手感防眩光抗指纹耐磨硬化液及其制备方法
KR20190086751A (ko) 코팅 조성물 시스템, 이의 제조 방법 및 용도
CN106280921A (zh) 一种高温耐磨卷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63458A (zh) 抗菌防污防刮伤保护膜
CN111028683A (zh) 一种柔性盖板
CN110724406B (zh) 一种改性片状二氧化硅、耐刮擦易洁手感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KR20160038937A (ko) 무광 코팅 조성물, 무광 코팅 시트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02559023A (zh) 一种耐刮性水性聚氨酯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69222A (zh) 组合物及层叠体
CN113913102A (zh) 电子产品零部件及其漆层用组合物和电子产品
CN104098942A (zh) 纳米耐磨涂料及使用该纳米耐磨涂料的地砖
CN113174189A (zh) 一种紫外光固化微颗粒喷涂底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13402959A (zh) 抗划痕聚氨酯哑光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JP6920509B1 (ja) 金属調塗膜、それを有する成型体及び金属調塗膜の形成方法
CN110294952B (zh) 无溶剂uv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TW202108688A (zh) 聚四氟乙烯的非水系分散體
CN113698806B (zh) 高耐水耐磨陶瓷质感涂料、制备方法及电子外观结构件
CN211349969U (zh) 一种柔性盖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