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75135A - 电动马达控制装置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动马达控制装置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75135A
CN113875135A CN202080017617.8A CN202080017617A CN113875135A CN 113875135 A CN113875135 A CN 113875135A CN 202080017617 A CN202080017617 A CN 202080017617A CN 113875135 A CN113875135 A CN 1138751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connection
electric motor
connection terminal
jo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1761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75135B (zh
Inventor
服部诚
鹰繁贵之
樋口博人
上谷洋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Thermal Systems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Thermal System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Thermal Systems Ltd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Thermal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8751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751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751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751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56Manufacturing winding connections
    • H02K15/0068Connecting winding sections; Forming leads; Connecting leads to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soldered or welded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3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ontrol circuits or drive circuits
    • H02K11/33Drive circuits, e.g. power electronic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56Manufacturing winding connections
    • H02K15/0062Manufacturing the terminal arrangement per se; Connecting the terminals to an external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22Auxiliary parts of casing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2K5/06-H02K5/20, e.g. shaped to form connection boxes or terminal box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马达控制装置的制造方法,电动马达具有马达连接端子(31a1、31a2、31a3),控制基板(41b)具有与马达连接端子对应的通孔(41b1、41b2、41b3),将电动马达与控制基板(41b)电连接的金属制的连接部(50)具有:接合部(51),与马达连接端子接合;及连结部(52),一端与接合部(51)连结,并且另一端与通孔接合,所述电动马达控制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第1接合工序,将马达连接端子与接合部(51)接合;及第2接合工序,在通过从在第1接合工序中加热的接合部(51)传递的热量使连结部(52)比外部空间高温的状态下,将通孔与连结部(52)接合。

Description

电动马达控制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马达控制装置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一种电动压缩机,其具备马达、通过马达的输出而旋转的压缩机构、容纳它们的壳体及驱动控制马达的电路部(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公开了将与壳体内的马达的端子连接的马达用端子的引线销连接到功率基板的端子部的技术。
以往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0182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在专利文献1的电动压缩机中,马达用端子的引线销与功率基板的端子部直接连接。因此,当容纳于壳体中的马达及压缩机构的振动被传递到引线销时,有可能对引线销和功率基板的端子部施加过大的应力。因此,考虑不将引线销直接连接到功率基板的端子部,而经由允许振动的其他部件将引线销与功率基板的端子部电连接。
然而,在经由其他部件将引线销与功率基板的端子部电连接的情况下,需要通过钎焊或焊接来接合引线销与其他部件,通过钎焊或焊接来接合功率基板的端子部与其他部件。即,与将引线销直接连接到功率基板的端子部的情况相比,通过钎焊或焊接来接合的部位增加,制造所需的作业时间增加。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缩短将电动马达所具有的第1连接端子与控制基板所具有的第2连接端子电连接时所需的作业的作业时间的电动马达控制装置的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电动马达控制装置的制造方法采用以下方法。
在本发明的一方式所涉及的电动马达控制装置的制造方法中,所述电动马达控制装置具备:电动马达;控制基板,控制所述电动马达;及金属制的连接部,将所述电动马达与所述控制基板电连接,所述电动马达具有第1连接端子,所述控制基板具有与所述第1连接端子对应的第2连接端子,所述连接部具有:接合部,通过钎焊或焊接与所述第1连接端子接合;及连结部,一端与所述接合部连结,并且另一端通过钎焊或焊接与所述第2连接端子接合,所述电动马达控制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第1接合工序,通过钎焊或焊接来接合所述第1连接端子与所述接合部;及第2接合工序,在通过从在所述第1接合工序中加热的所述接合部传递的热量使所述连结部比周围空间高温的状态下,通过钎焊或焊接来接合所述第2连接端子与所述连结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式所涉及的电动马达控制装置的制造方法,在第1接合工序中,电动马达所具有的第1连接端子与板状的接合部通过钎焊或焊接来接合,从工具施加到接合部的热量存储在接合部,并且传递到连结部。并且,在第2接合工序中,连结部通过从接合部传递的热量在比周围空间高温的状态下,通过钎焊或焊接与控制基板的第2连接端子接合。由于连结部在比周围空间高温的状态下接合,因此与连结部为与周围空间相同的温度的情况相比,能够缩短钎焊或焊接所需的作业时间。
在本发明的一方式所涉及的电动马达控制装置的制造方法中,优选如下结构:所述电动马达具有多个所述第1连接端子,所述控制基板具有与多个所述第1连接端子对应的多个所述第2连接端子,所述第1接合工序是连续接合相邻配置的多个所述第1连接端子与多个所述接合部的工序,所述第2接合工序是在执行所述第1接合工序之后连续接合相邻配置的多个所述第2连接端子与多个所述连结部的工序。
根据本结构的电动马达控制装置的制造方法,在连续接合相邻配置的多个第1连接端子与接合部之后,连续接合相邻配置的多个第2连接端子与连结部。因此,与交替地进行第1连接端子与接合部的接合、第2连接端子与连结部的接合的情况相比,能够缩短钎焊或焊接所需的作业时间。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缩短将电动马达所具有的第1连接端子与控制基板所具有的第2连接端子电连接时所需的作业的作业时间的电动马达控制装置的制造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逆变器一体型电动压缩机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组装在图1所示的逆变器一体型电动压缩机中的逆变器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图2所示的连接部附近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沿着Y轴观察图3所示的连接部附近的图。
图5是从上方观察图3所示的连接部附近的俯视图。
图6是沿着X轴观察图3所示的连接部附近的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逆变器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沿着Y轴观察图3所示的连接部附近的局部放大图,是表示马达连接端子与接合部的接合工序的图。
图9是沿着Y轴观察图3所示的连接部附近的局部放大图,是表示马达连接端子与接合部的接合工序的图。
图10是沿着Y轴观察图3所示的连接部附近的局部放大图,是表示马达连接端子与接合部的接合工序的图。
图11是沿着Y轴观察图3所示的连接部附近的局部放大图,是表示通孔与连结部的接合工序的图。
图12是从上方观察图3所示的连接部附近的俯视图,是表示工具的位置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逆变器一体型电动压缩机(电动马达控制装置)100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逆变器一体型电动压缩机100的侧视图。图2是表示组装在图1所示的逆变器一体型电动压缩机中的逆变器装置40的立体图。
如图1所示,逆变器一体型电动压缩机100具备:壳体(框体)10,形成密闭的内部空间;压缩机(压缩部)20,容纳于壳体10的内部空间;电动马达30,容纳于壳体10的内部空间;逆变器装置40,具有控制电动马达30的控制基板41b;及连接部50,将电动马达30与逆变器装置40电连接。本实施方式的逆变器一体型电动压缩机100是用于车辆用空气调节器的压缩机,是通过由逆变器装置40控制驱动转速的电动马达30驱动压缩机20的装置。
壳体10具有容纳压缩机20的压缩机壳体11和容纳电动马达30的马达壳体12。壳体10通过螺栓13将压缩机壳体11和马达壳体12结合,由此形成密闭的内部空间。壳体10例如由铝合金形成。
在马达壳体12的后方端侧(图1的右方端侧)设置有吸入低压制冷剂气体的制冷剂吸入端口14。在压缩机壳体11的前方端侧(图1的左方端侧)设置有将压缩后的制冷剂气体向外部排出的制冷剂排出端口15。
在马达壳体12的外周部设置有用于将逆变器装置40组装为一体的逆变器容纳部16。逆变器容纳部16由与马达壳体12一体地成型的逆变器箱17和经由螺钉等与逆变器箱17一体地结合的连接箱18构成。连接箱18兼用作封闭逆变器箱17的上表面的罩。
逆变器箱17在俯视时为大致矩形状,并且在周围具有向上方立起的立起壁。在逆变器箱17的上表面形成有用于固定连接箱18的凸缘面17A。逆变器箱17的内部侧的底面为设置构成逆变器装置40的逆变器模块41的平坦面。该平坦面由马达壳体12的外周壁构成。
连接箱18是用于容纳逆变器装置40的箱体,例如由铝合金形成。连接箱18在俯视时为与逆变器箱17相同的矩形状,在周壁的下表面形成有用于与逆变器箱17一体地结合的凸缘面18A。
压缩机20是压缩从制冷剂吸入端口14吸入的低压制冷剂气体并向制冷剂排出端口15排出的装置。压缩机20例如是涡旋盘压缩机,该涡旋盘压缩机具有:回旋涡旋盘(省略图示),与被电动马达30旋转的驱动轴连结;及固定涡旋盘(省略图示),固定在压缩机壳体11。
电动马达30具备:定子(省略图示),通过从逆变器装置40供给的交流电流而产生交流磁场;转子(省略图示),通过从交流磁场受到的磁力而旋转;及驱动轴(省略图示),连结转子与压缩机20。电动马达30通过使驱动轴旋转来驱动压缩机20。
逆变器装置40具有:逆变器模块41,容纳于逆变器箱17中,及噪声去除用滤波器电路(省略图示),容纳于连接箱18中。如图2所示,逆变器模块41是将金属制底板(基部)41a和控制基板41b隔着多个间隔件41c一体地模块化的装置。金属制底板41a由矩形状的铝合金制板材构成,并通过螺钉紧贴着作为逆变器箱17的底面的马达壳体12的平坦的外周壁固定。
控制基板41b是安装有控制电路的矩形状的基板,该控制电路经由通信线与车辆侧控制装置(ECU)连接,在与ECU之间收发控制信号,并根据此控制施加于电动马达30的交流电力。在控制基板41b上安装有智能功率模块(省略图示),该智能功率模块具有向电动马达30输出三相交流电流的UVW输出端子。控制基板41b隔着多个间隔件41c与金属制底板41a一体化。
图3是图2所示的连接部50附近的局部放大图。如图3所示,控制基板41b具有三个连接端子即通孔(第2连接端子)41b1、41b2、41b3,用于与智能功率模块的UVW输出端子电连接。
三个通孔41b1、41b2、41b3分别通过连接部50与电动马达30所具有的绝缘端子部31的马达连接端子(第1连接端子)31a1、31a2、31a3电连接。通孔41b1、41b2、41b3沿着与图3所示的X轴平行的第1直线L1等间隔地配置。同样地,马达连接端子31a1、31a2、31a3分别沿着与图3所示的X轴平行的第2直线L2等间隔地配置。
图4是沿着Y轴观察图3所示的连接部50附近的图。图5是从上方观察图3所示的连接部50附近的俯视图。如图4及图5所示,绝缘端子部31利用紧固螺栓32安装在设置于马达壳体12的开口部12A。绝缘端子部31密封开口部12A,以免马达壳体12的内部空间IS与马达壳体12的外部空间(周围空间)OS连通。
如图5所示,在俯视控制基板41b时,三个通孔41b1、41b2、41b3沿着第1直线L1配置。即,三个通孔41b1、41b2、41b3配置于同一直线上。并且,三个马达连接端子31a1、31a2、31a3沿着第2直线L2配置。即,三个马达连接端子31a1、31a2、31a3配置于同一直线上。由于第1直线L1和第2直线L2与X轴平行,因此第1直线L1是与第2直线L2平行的直线。
如图4所示,控制基板41b隔着多个间隔件41c以与金属制底板41a隔着间隔的状态配置。并且,控制基板41b利用多个紧固螺栓(紧固件)41d固定在金属制底板41a上。如图4及图5所示,三个通孔41b1、41b2、41b3在控制基板41b中配置于连接一对紧固螺栓41d的第1直线L1上的夹在第1紧固位置P1及第2紧固位置P2之间的区域。
如图5所示,控制基板41b的端部41b4配置于与第1直线L1及第2直线L2平行地延伸的直线上。并且,在俯视控制基板41b时,控制基板41b的端部41b4配置于夹在第1直线L1与第2直线L2之间的位置。即,在俯视控制基板41b时,三个通孔41b1、41b2、41b3和三个马达连接端子31a1、31a2、31a3分别配置成能够视觉辨认。
如图3及图4所示,绝缘端子部31具有:马达连接端子31a1、31a2、31a3,将电动马达30与连接部50电连接;金属板31b,利用紧固螺栓32安装在马达壳体12;及绝缘体31c,配置为包围马达连接端子31a1、31a2、31a3。
图3及图4所示的三个马达连接端子31a1、31a2、31a3分别与电动马达30的U端子、V端子、W端子电连接。马达连接端子31a1、31a2、31a3形成为从马达壳体12的内部空间IS向外部空间OS突出的轴状。马达连接端子31a1、31a2、31a3与玻璃固化体(省略图示)一体地形成,并通过玻璃固化体与金属板31b绝缘。
绝缘体31c是使用具有绝缘性的材料形成为大致圆筒状的部件,马达连接端子31a1、31a2、31a3插穿内部而配置。通过绝缘体31c确保连接部50与金属板31b的绝缘距离。
连接部50是金属制的部件,将马达连接端子31a1与通孔41b1、马达连接端子31a2与通孔41b2、及马达连接端子31a3与通孔41b3分别电连接。连接部50例如通过金属板的冲切加工而形成。
连接部50与三个马达连接端子31a1、31a2、31a3分别对应地设置。连接部50具有:板状的接合部51,与马达连接端子31a1、31a2、31a3接合;及轴状的连结部52,一端与接合部51连结,并且另一端与通孔41b1、41b2、41b3接合。
由于接合部51形成为板状,因此与将接合部51形成为棒状的情况相比,连接部50的重量及热容量大。并且,由于连结部52如后述具有多个弯曲部,因此与连结部52不具有弯曲部的情况相比,全长及热容量大。由于连接部50的热容量大,因此在与马达连接端子31a1、31a2、31a3接合时从使焊料熔融的工具传递的热量充分存储在接合部51,能够将该热传递到连结部52。
图6是沿着X轴观察图3所示的连接部50附近的图。如图6所示,接合部51具有比马达连接端子31a3的Y轴方向的宽度W1宽的宽度W2。如图5所示,接合部51的马达连接端子31a3侧的面成为与马达连接端子31a3接合的接合面51a。马达连接端子31a3与接合面51a例如通过锡和铅的合金即焊料SO接合。马达连接端子31a3与接合面51a例如也可以通过弧焊来接合。
另外,图6表示连接马达连接端子31a3和通孔41b3的连接部50,但连接马达连接端子31a1和通孔41b1的连接部50、及连接马达连接端子31a2和通孔41b2的连接部50的结构也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连结部52是形成为在各位置的截面形状大致相同的轴状的部件,具有沿着第1轴线A1延伸的第1臂部52a、沿着与第1轴线A1正交的第2轴线A2延伸的第2臂部52b、及沿着与第1轴线A1正交的第3轴线A3延伸的第3臂部52c。由于第1轴线A1与第2轴线A2正交,因此第1轴线A1与第2轴线A2所成的角度θ1为90°。并且,由于第1轴线A1与第3轴线A3正交,因此第1轴线A1与第3轴线A3所成的角度θ2为90°。
另外,也可以将第1轴线A1与第2轴线A2所成的角度θ1设为与90°不同且不包含0°的其他角度,使第1轴线A1与第2轴线A2交叉。同样地,也可以将第1轴线A1与第3轴线A3所成的角度θ2设为与90°不同且不包含0°的其他角度,使第1轴线A1与第3轴线A3交叉。
第1臂部52a是轴状的部件,其一端与第2臂部52b连接,并且另一端与第3臂部52c连接。如图6所示,第1臂部52a沿着与平行于马达连接端子31a3延伸的Z轴的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并且,第1臂部52a在沿着Z轴的方向上配置于夹在接合部51与控制基板41b之间的位置。
由于第1臂部52a配置于夹在接合部51与控制基板41b之间的位置,因此第1臂部52a的一部分(与图6中的宽度W2对应的部分)在Y轴方向上与接合部51重叠。因此,与不使它们重叠的情况相比,能够使连结部52在Y轴方向上的长度小型化。
在第1臂部52a与接合部51之间,在Z轴方向上形成有规定距离以上的第1间隙53a。第1间隙53a是在连结部52伴随振动而弹性变形的情况下,在该弹性变形为所希望的变形量以下的情况下,使第1臂部52a不与接合部51接触的间隔。
第2臂部52b是轴状的部件,其一端与第1臂部52a连接,并且另一端与通孔41b3接合。第2臂部52b的控制基板41b侧的端部在插入到通孔41b3的状态下,利用焊料SO接合。第2臂部52b利用焊料SO与通孔41b3接合,由此成为与通孔41b3电连接的状态。
第3臂部52c是轴状的部件,其一端与接合部51连接,并且另一端与第1臂部52a连接。第3臂部52c在Z轴方向上距离控制基板41b最远的位置与接合部51连接。因此,与在Z轴方向的靠近控制基板41b的位置与接合部51连接的情况相比,第3臂部52c的长度变长。
在第3臂部52c与接合部51之间,在Y轴方向上形成有规定距离以上的第2间隙53b。第2间隙53b是在连结部52伴随振动而弹性变形的情况下,在该弹性变形为所希望的变形量以下的情况下,使第3臂部52c不与接合部51接触的间隔。
如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连结部52的一端与接合部51接合,另一端与控制基板41b的通孔41b3接合。因此,关于连结部52,当控制基板41b相对于马达壳体12在XYZ空间上的相对位置因压缩机20及电动马达30的振动而变化时,第2臂部52b与通孔41b3的接合部分相对于接合部51的位置会变化。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连结部52具备能够改变臂部延伸的方向的3处弯曲部,用于追随第2臂部52b与通孔41b3的接合部分相对于接合部51的位置的变化。第1弯曲部B1形成于第1臂部52a与第2臂部52b的连接位置。第2弯曲部B2形成于第1臂部52a与第3臂部52c的连接位置。第3弯曲部B3形成于第3臂部52c与接合部51的连接位置。
连结部52在第2臂部52b与通孔41b3的接合部分相对于接合部51的位置以接近的方式变化的情况下,使第3臂部52c位移,以减小第1弯曲部B1的角度θ1和第2弯曲部B2的角度θ2,使第3弯曲部B3扩大第2间隙53b。由此,形成为轴状的连结部52成为收缩的状态。通过连结部52收缩,追随通孔41b3相对于接合部51的位置的变化。因此,施加到连结部52与马达连接端子31a3的接合部分、及连结部52与通孔41b3的接合部分的应力减轻。
并且,连结部52在第2臂部52b与通孔41b3的接合部分相对于接合部51的位置以分离的方式变化的情况下,使第3臂部52c位移,以加大第1弯曲部B1的角度θ1和第2弯曲部B2的角度θ2,使第3弯曲部B3缩小第2间隙53b。由此,形成为轴状的连结部52成为拉伸的状态。通过连结部52拉伸,追随通孔41b3相对于接合部51的位置的变化。因此,施加到连结部52与马达连接端子31a3的接合部分、及连结部52与通孔41b3的接合部分的应力减轻。
另外,以上,参考图6所示的YZ平面对连结部52追随振动而收缩及拉伸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在XY平面及XZ平面上也相同。即,由于连结部52具有追随振动而收缩及拉伸的机构,因此相对于XYZ空间中的任意方向的位移,以减轻施加到连结部52与马达连接端子31a3的接合部分、及连结部52与通孔41b3的接合部分的应力的方式位移。
接着,参考图7,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逆变器装置40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说明中,仅对逆变器装置40的制造方法中的一部分工序进行说明,并省略其他工序的说明。具体而言,仅对马达连接端子31a1、31a2、31a3与通孔41b1、41b2、41b3的接合工序进行说明,并省略其他工序的说明。
在步骤S101中,制造逆变器装置40的作业人员将绝缘端子部31配置于马达壳体12的开口部12A,经由形成于金属板31b的贯穿孔将紧固螺栓32紧固。由此,绝缘端子部31设置于马达壳体12的开口部12A。
在步骤S102中,制造逆变器装置40的作业人员将控制基板41b设置于马达壳体12上。具体而言,作业人员利用螺钉(省略图示)将金属制底板41a紧贴着马达壳体12的平坦的外周壁固定。并且,作业人员隔着多个间隔件41c将控制基板41b以与金属制底板41a隔着间隔的状态配置,利用紧固螺栓41d将控制基板41b固定在金属制底板41a。由此,控制基板41b成为经由金属制底板41a固定在马达壳体12上的状态。
在步骤S103中,制造逆变器装置40的作业人员通过钎焊或焊接使马达连接端子31a1、31a2、31a3分别与连接部50的接合部51接合。在此,参考图8至图10,对利用焊料将马达连接端子31a1、31a2、31a3分别与接合部51接合的例子进行说明。图8至图10是沿着Y轴观察图3所示的连接部50附近的局部放大图。
在图8至图10中,符号T表示使焊料熔融的工具。工具T例如是能够移动到XYZ空间上的任意位置,并且能够自动供给焊料的钎焊机器人。作业人员通过对控制工具T的控制装置(省略图示)预先设定将马达连接端子31a1、31a2、31a3与接合部51接合的位置,能够使工具T执行马达连接端子31a1、31a2、31a3与接合部51的钎焊。
在步骤S103(第1接合工序)中,制造逆变器装置40的作业人员在进行利用工具T的钎焊之前,利用粘接剂等将三个连接部50临时固定在马达连接端子31a1、31a2、31a3上。此时,成为作业人员将第2臂部52b的端部分别插入到通孔41b1、41b2、41b3的状态。
然后,制造逆变器装置40的作业人员使控制工具T的控制装置(省略图示)动作。控制装置预先设定为钎焊马达连接端子31a1与接合部51,然后钎焊马达连接端子31a2与接合部51,最后钎焊马达连接端子31a3与接合部51。
第一,工具T向马达连接端子31a2的位置移动。并且,工具T一边使马达连接端子31a1和接合部51例如沿着Z轴从上方朝向下方移动,一边使焊料熔融,利用焊料将马达连接端子31a1与接合部51接合(参考图8)。如图9所示,马达连接端子31a1和接合部51成为利用固化的焊料SO接合的状态。
第二,工具T向马达连接端子31a2的位置移动。并且,工具T一边使马达连接端子31a2和接合部51例如沿着Z轴从上方朝向下方移动,一边使焊料熔融,利用焊料将马达连接端子31a2与接合部51接合(参考图9)。如图10所示,马达连接端子31a2和接合部51成为利用固化的焊料SO接合的状态。
第三,工具T向马达连接端子31a3的位置移动。并且,工具T一边使马达连接端子31a3和接合部51例如沿着Z轴从上方朝向下方移动,一边使焊料熔融,利用焊料将马达连接端子31a3与接合部51接合(参考图10)。如图11所示,马达连接端子31a3和接合部51成为利用固化的焊料SO接合的状态。如上所述,步骤S103是相对于相邻配置的多个马达连接端子31a1、31a2、31a3连续接合临时固定在它们上的多个接合部51的工序。
在步骤S104(第2接合工序)中,制造逆变器装置40的作业人员通过钎焊或焊接使通孔41b1、41b2、41b3与连结部52接合。在此,参考图11及图12,对利用焊料将通孔41b1、41b2、41b3分别与连结部52接合的例子进行说明。图11是沿着Y轴观察图3所示的连接部50附近的局部放大图。图12是从上方观察图3所示的连接部50附近的俯视图,是表示工具T的位置的图。
另外,作业人员通过对控制工具T的控制装置(省略图示)预先设定将通孔41b1、41b2、41b3与连结部52接合的位置,能够使工具T执行通孔41b1、41b2、41b3与连结部52的钎焊。
在步骤S104中,制造逆变器装置40的作业人员使控制工具T的控制装置(省略图示)动作。控制装置预先设定为钎焊通孔41b1与连结部52,然后钎焊通孔41b2与连结部52,最后钎焊通孔41b3与连结部52。
在步骤S104中,工具T向通孔41b1的位置移动,在通孔41b1中使焊料熔融,将通孔41b1与第2臂部52b的端部接合。然后,工具T向通孔41b2的位置移动,在通孔41b2中使焊料熔融,将通孔41b2与第2臂部52b的端部接合。
最后,工具T向通孔41b3的位置移动,在通孔41b3中使焊料熔融,将通孔41b3与第2臂部52b的端部接合。如图11所示,通孔41b1、41b2、41b3与连结部52成为利用固化的焊料SO接合的状态。如上所述,成为马达连接端子31a1、31a2、31a3与通孔41b1、41b2、41b3经由连接部50电接合的状态。步骤S104是相对于相邻配置的多个通孔41b1、41b2、41b3连续接合插入到它们中的多个连结部52的工序。
在将通孔41b1与第2臂部52b的端部接合时,插入到通孔41b1的第2臂部52b通过从在步骤S103中加热的接合部51传递的热量而成为比第2臂部52b的周围的外部空间OS高温的状态。同样地,在将通孔41b2与第2臂部52b的端部接合时,插入到通孔41b2的第2臂部52b通过从在步骤S103中加热的接合部51传递的热量而成为比第2臂部52b的周围的外部空间OS高温的状态。
并且,在将通孔41b2与第2臂部52b的端部接合时,插入到通孔41b2的第2臂部52b通过从在步骤S103中加热的接合部51传递的热量而成为比第2臂部52b的周围的外部空间OS高温的状态。
如图12所示,在俯视控制基板41b时,三个马达连接端子31a1、31a2、31a3的位置不会被控制基板41b遮蔽,因此在移动用于进行钎焊或焊接的工具T时,不需要为了避免与控制基板41b的接触而进行迂回的动作。并且,在俯视控制基板41b时,能够视觉辨认三个马达连接端子31a1、31a2、31a3,因此例如能够一边利用照相机等拍摄马达连接端子31a1、31a2、31a3,一边利用工具T进行钎焊或焊接。
以上,对通过钎焊进行马达连接端子31a1、31a2、31a3与连接部50的接合、通孔41b1、41b2、41b3与连接部50的接合的例子进行了说明,对于焊接也相同。例如,通过弧焊进行接合时的工具T用于使马达连接端子31a1、31a2、31a3的一部分及焊接棒(省略图示)熔融来代替使焊料熔融。并且,工具T用于使通孔41b1、41b2、41b3的一部分及焊接棒(省略图示)熔融来代替使焊料熔融。
对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逆变器一体型电动压缩机100发挥的作用及效果进行说明。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逆变器一体型电动压缩机100,电动马达30所具有的至少三个轴状的马达连接端子31a1、31a2、31a3与控制基板41b所具有的三个通孔41b1、41b2、41b3通过金属制的连接部50电连接。连接部50具有接合部51和连结部52,接合部51通过钎焊或焊接与马达连接端子31a1、31a2、31a3接合,连结部52通过钎焊或焊接与通孔41b1、41b2、41b3接合。
并且,由于三个通孔41b1、41b2、41b3在控制基板41b上配置于同一直线上,因此在通过钎焊或焊接来接合三个通孔41b1、41b2、41b3时,用于进行钎焊或焊接的工具T的移动量最小,且无需改变移动方向。因此,能够提高将电动马达30所具有的三个马达连接端子31a1、31a2、31a3与控制基板41b所具有的至少三个通孔41b1、41b2、41b3电连接时所需的作业的操作性。
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逆变器一体型电动压缩机100,第1紧固位置P1及第2紧固位置P2可靠地固定在金属制底板41a。因此,通孔41b1、41b2、41b3配置于连接第1紧固位置P1及第2紧固位置P2的第2直线L2上的夹在一对紧固位置的区域,这与配置于其他位置的情况相比,相对于金属制底板41a的位移少,不易受到由压缩机20及电动马达30的振动等引起的应力。
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逆变器一体型电动压缩机100,由于三个马达连接端子31a1、31a2、31a3配置于同一直线上,因此在通过钎焊或焊接来接合三个马达连接端子31a1、31a2、31a3时,用于进行钎焊或焊接的工具T的移动量最小,且无需改变移动方向。
并且,由于配置有三个马达连接端子31a1、31a2、31a3的第2直线L2与配置有三个通孔41b1、41b2、41b3的第1直线L1平行,因此在通过钎焊或焊接来接合三个马达连接端子31a1、31a2、31a3之后,通过钎焊或焊接来接合三个通孔41b1、41b2、41b3而使工具T移动的情况下,能够减少工具T的移动量。
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逆变器一体型电动压缩机100,在俯视控制基板41b时,其结构为在与控制基板41b的端部41b4分离的位置配置有三个马达连接端子31a1、31a2、31a3。在俯视控制基板41b时,三个马达连接端子31a1、31a2、31a3不会被控制基板41b遮蔽,因此在移动用于进行钎焊或焊接的工具T时,不需要为了避免与控制基板41b的接触而进行迂回的动作。并且,在俯视控制基板41b时,能够视觉辨认三个马达连接端子31a1、31a2、31a3,因此例如能够一边利用照相机等拍摄马达连接端子31a1、31a2、31a3,一边利用工具T进行钎焊或焊接。
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逆变器一体型电动压缩机100,由于板状的接合部51与马达连接端子31a1、31a2、31a3相比,面积及热容量大,因此通过钎焊或焊接等进行的接合部51与马达连接端子31a1、31a2、31a3的接合容易,且能够得到充分的接合强度。
〔其他实施方式〕
在以上的说明中,在步骤S103中,相对于相邻配置的多个马达连接端子31a1、31a2、31a3将接合部51连续接合,然后,在步骤S104中,相对于接触配置的多个通孔41b1、41b2、41b3将连结部52连续接合,但也可以是其他方式。
例如,也可以在将马达连接端子31a1与接合部51接合之后将通孔41b1与连结部52接合,在将马达连接端子31a2与接合部51接合之后将通孔41b2与连结部52接合,在将马达连接端子31a3与接合部51接合之后将通孔41b3与连结部52接合。此时,由于在将接合部51接合之后立即将与该接合部51连接的连结部52接合,因此连结部52能够在更高温的状态下进行接合。
在以上的说明中,电动马达30具有三个马达连接端子31a1、31a2、31a3,控制基板41b具有三个通孔41b1、41b2、41b3,但也可以是其他方式。例如,电动马达30可以具有四个以上的马达连接端子,控制基板41b可以具有与其对应的四个以上的通孔。即,电动马达30可以具有至少三个马达连接端子,控制基板可以具有至少三个通孔。
符号说明
10-壳体(框体),11-压缩机壳体,12-马达壳体,12A-开口部,20-压缩机(压缩部),30-电动马达,31-绝缘端子部,31a1、31a2、31a3-马达连接端子(第1连接端子),40-逆变器装置,41-逆变器模块,41a-金属制底板(基部),41b-控制基板,41b1、41b2、41b3-通孔(第2连接端子),41b4-端部,41c-间隔件,41d-紧固螺栓(紧固件),50-连接部,51-接合部,51a-接合面,52-连结部,100-逆变器一体型电动压缩机(电动马达控制装置),IS-内部空间,L1-第1直线,L2-第2直线,OS-外部空间(周围空间),P1-第1紧固位置,P2-第2紧固位置,SO-焊料,T-工具。

Claims (2)

1.一种电动马达控制装置的制造方法,
所述电动马达控制装置具备:
电动马达;
控制基板,控制所述电动马达;及
金属制的连接部,将所述电动马达与所述控制基板电连接,
所述电动马达具有第1连接端子,
所述控制基板具有与所述第1连接端子对应的第2连接端子,
所述连接部具有:
接合部,通过钎焊或焊接与所述第1连接端子接合;及
连结部,一端与所述接合部连结,并且另一端通过钎焊或焊接与所述第2连接端子接合,
所述电动马达控制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
第1接合工序,通过钎焊或焊接来接合所述第1连接端子与所述接合部;及
第2接合工序,在通过从在所述第1接合工序中加热的所述接合部传递的热量使所述连结部比周围空间高温的状态下,通过钎焊或焊接来接合所述第2连接端子与所述连结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马达控制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电动马达具有多个所述第1连接端子,
所述控制基板具有与多个所述第1连接端子对应的多个所述第2连接端子,
所述第1接合工序是连续接合相邻配置的多个所述第1连接端子与多个所述接合部的工序,
所述第2接合工序是在执行所述第1接合工序之后连续接合相邻配置的多个所述第2连接端子与多个所述连结部的工序。
CN202080017617.8A 2019-05-21 2020-05-13 电动马达控制装置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138751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95162A JP7250615B2 (ja) 2019-05-21 2019-05-21 電動モータ制御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19-095162 2019-05-21
PCT/JP2020/019101 WO2020235417A1 (ja) 2019-05-21 2020-05-13 電動モータ制御装置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75135A true CN113875135A (zh) 2021-12-31
CN113875135B CN113875135B (zh) 2023-12-15

Family

ID=734539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17617.8A Active CN113875135B (zh) 2019-05-21 2020-05-13 电动马达控制装置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250615B2 (zh)
CN (1) CN113875135B (zh)
WO (1) WO2020235417A1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89868A (ja) * 2006-01-16 2007-07-2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制御装置一体型回転電機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8311219A (ja) * 2007-05-14 2008-12-25 Mitsuba Corp 電気的接続端子の接合構造及び電気的接続端子を備えた電動モータ
JP2010200462A (ja) * 2009-02-24 2010-09-09 Asmo Co Ltd 端子溶接方法、ブラシレスモータの製造方法及び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CN102185188A (zh) * 2009-12-21 2011-09-14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连接器和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CN102449888A (zh) * 2009-06-26 2012-05-09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定子构造及定子制造方法
CN102763309A (zh) * 2010-03-19 2012-10-3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动式驱动装置及装设有该装置的电动式动力转向装置
CN102780320A (zh) * 2011-05-11 2012-11-14 株式会社电装 驱动单元
JP2014101823A (ja) * 2012-11-21 2014-06-05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ヒートシンクを有する機器
JP2015115969A (ja) * 2013-12-09 2015-06-22 カルソニックカンセイ株式会社 電動圧縮機の組立方法及び電動圧縮機
CN105073555A (zh) * 2013-04-05 2015-11-18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马达控制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JP2016046220A (ja) * 2014-08-26 2016-04-04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端子付き電線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7033876A (ja) * 2015-08-05 2017-02-0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機電一体装置
JP2017163810A (ja) * 2016-03-11 2017-09-14 オムロンオートモーティブ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電動モータ制御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72087B2 (ja) * 2015-10-06 2019-09-04 株式会社ミツバ 電動機
JP6988093B2 (ja) * 2017-01-25 2022-01-0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接続端子、モータ装置及びワイパモータ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89868A (ja) * 2006-01-16 2007-07-2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制御装置一体型回転電機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8311219A (ja) * 2007-05-14 2008-12-25 Mitsuba Corp 電気的接続端子の接合構造及び電気的接続端子を備えた電動モータ
JP2010200462A (ja) * 2009-02-24 2010-09-09 Asmo Co Ltd 端子溶接方法、ブラシレスモータの製造方法及び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CN102449888A (zh) * 2009-06-26 2012-05-09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定子构造及定子制造方法
CN102185188A (zh) * 2009-12-21 2011-09-14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连接器和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CN102763309A (zh) * 2010-03-19 2012-10-3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动式驱动装置及装设有该装置的电动式动力转向装置
CN102780320A (zh) * 2011-05-11 2012-11-14 株式会社电装 驱动单元
JP2014101823A (ja) * 2012-11-21 2014-06-05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ヒートシンクを有する機器
CN105073555A (zh) * 2013-04-05 2015-11-18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马达控制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JP2015115969A (ja) * 2013-12-09 2015-06-22 カルソニックカンセイ株式会社 電動圧縮機の組立方法及び電動圧縮機
JP2016046220A (ja) * 2014-08-26 2016-04-04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端子付き電線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7033876A (ja) * 2015-08-05 2017-02-0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機電一体装置
JP2017163810A (ja) * 2016-03-11 2017-09-14 オムロンオートモーティブ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電動モータ制御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75135B (zh) 2023-12-15
WO2020235417A1 (ja) 2020-11-26
JP2020191718A (ja) 2020-11-26
JP7250615B2 (ja) 2023-04-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138551B2 (ja) インバータ一体型電動圧縮機
EP2133569B1 (en) Integrated electric compressor
US20110217191A1 (en) Inverter-Integrated Electric Compressor
JP5261139B2 (ja) インバータ一体型電動圧縮機
KR20140113298A (ko) 전자 제어 장치
JP7562774B2 (ja) 電動モータ制御装置
EP2169231B1 (en) Inverter-device built-in type electric compressor and vehicle equipped with the same compressor
JPH08213774A (ja) 電気機器とその製造方法
WO2018051718A1 (ja) インバータ一体型電動圧縮機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3875135B (zh) 电动马达控制装置的制造方法
JP4992292B2 (ja) 車載用電気回路ユニット
CN113811688B (zh) 电动压缩机
EP2623788B1 (en) Motor-driven compressor
EP2623787A1 (en) Motor-driven compressor
CN109661753B (zh) 连接端子组装体及使用了该连接端子组装体的电路基板
WO2021153307A1 (ja) 電動圧縮機
JP2021168570A (ja) 電動圧縮機
JP3131565B2 (ja) モータアクチュエー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