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75131A - 旋转电机 - Google Patents

旋转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75131A
CN113875131A CN202080038935.2A CN202080038935A CN113875131A CN 113875131 A CN113875131 A CN 113875131A CN 202080038935 A CN202080038935 A CN 202080038935A CN 113875131 A CN113875131 A CN 1138751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substrate
heat sink
press
bus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3893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松田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B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YB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B Corp filed Critical KYB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38751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751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22Auxiliary parts of casing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2K5/06-H02K5/20, e.g. shaped to form connection boxes or terminal boxes
    • H02K5/225Terminal boxes or connec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2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for measuring, monitoring, testing, protecting or switching
    • H02K11/21Devices for sensing speed or position, or actuated thereby
    • H02K11/215Magnetic effect devices, e.g. Hall-effect or magneto-resistive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3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ontrol circuits or drive circuits
    • H02K11/33Drive circuits, e.g. power electronic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46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 H02K3/50Fastening of winding heads, equalising 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10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with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on from ingress, e.g. water or fing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02K9/22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solid heat conducting material embedded in, or arranged in contact with, the stator or rotor, e.g. heat bridges
    • H02K9/227Heat sink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03/00Specific aspect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relating to the windings
    • H02K2203/09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wiring elements other than wires, e.g. bus rings, for connecting the winding termin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11/00Specific aspect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relating to measur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or electric components
    • H02K2211/03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circuit boards, e.g. pcb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46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 H02K3/52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 H02K3/521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applicable to stators only
    • H02K3/522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applicable to stators only for generally annula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在提高可靠性的同时将汇流条压入连接端子。在旋转电机(10)中,连接端子(86)构成为包括:端子固定部(87),固定于电路基板(70)且保持于端子支承件(81);和端子连接部(88),相对于所述端子固定部(87)配置于第一方向另一侧且用于压入汇流条(48)。此外,端子连接部(88)配置为相对于电路基板(70)向下侧分离。再有,在连接端子(86),连结端子固定部(87)以及端子连接部(88)的连结部(89)构成为能够在上下方向上挠曲变形。因此,在给定值以上的压入载荷输入到端子连接部(88)时,连结部(89)挠曲变形,端子连接部(88)位移。由此,压入载荷被用作使连结部(89)挠曲变形的载荷,因此能够减小传递到端子固定部(87)的压入载荷。

Description

旋转电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旋转电机。
背景技术
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电机的电机线(汇流条)和基板的连接端子的连接结构。对该连接结构进行简单说明,连接端子形成为大致帽形板状,构成连接端子的长边方向两端部的固定部钎焊于基板。此外,在连接端子的长边方向中间部形成有插通孔,在插通孔的缘部形成一对弹性部。而且,通过将电机线插入(压入)一对弹性部之间,从而将连接端子和电机线连接。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6303957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上述连接结构中,在以下所示方面具有改进的余地。即,在电机线相对于一对弹性部被偏离地压入的情况下,有可能在连接端子的固定部和基板之间的钎焊部产生过度的应力。此时,如果在钎焊部产生裂纹等,则有可能在连接端子和基板之间产生连接不良,导致电机的可靠性下降。因此,作为连接结构,期望成为在提高可靠性的同时能够将电机线压入连接端子的结构。
鉴于上述事实,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提高可靠性的同时将汇流条压入连接端子的旋转电机。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个以上实施方式是一种旋转电机,具备:基板,其在一侧面设有连接器;以及电机部,其设置于所述基板的厚度方向一侧,并具有与所述连接器连接的汇流条,所述连接器具有:连接端子,其与所述汇流条压入固定;以及支承件,其保持所述连接端子并且设置于所述基板的一侧面,所述连接端子构成为包括:固定部,其构成所述连接端子的一端部,保持于所述支承件,并且固定于所述基板;端子连接部,其构成所述连接端子的另一端部,与所述汇流条压入固定,并且在相对于所述基板的厚度方向正交的第一方向上相对于所述固定部偏离配置,并相对于所述基板向所述基板的厚度方向一侧分离;以及连结部,其将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端子连接部连结,并构成为能够在所述基板的厚度方向上挠曲变形。
本发明的一个以上实施方式是一种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子具有与所述汇流条压入固定的槽部,所述连结部配置为比所述槽部更靠所述基板侧。
本发明的一个以上实施方式是一种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在从所述基板的厚度方向观察时所述连接端子形成为以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为厚度方向的板状,在所述槽部的缘部形成有一对压入部,所述一对压入部在所述连接端子的厚度方向上屈曲且与所述汇流条压入固定。
本发明的一个以上实施方式是一种旋转式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件具有从所述基板侧支承所述连结部的支承部。
本发明的一个以上实施方式是一种旋转式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部形成有一对端子部,所述一对端子部在所述基板的厚度方向上延伸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排列,一对所述端子部插入所述基板的端子孔并钎焊于所述基板。
本发明的一个以上实施方式是一种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件构成为包括:基座部,其设置于所述基板的一侧面;支承件部,其从所述基座部向所述电机部侧突出,并保持所述固定部;以及罩部,其从所述基座部向所述电机部侧突出,并以能够在所述基板的厚度方向上相对位移的方式覆盖所述连结部的一部分以及所述端子连接部。
本发明的一个以上实施方式是一种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部具有轴向一侧端部被封闭的有底筒状的壳体,所述基板固定于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固定于所述壳体的开口部,在所述散热器形成有一对散热器侧定位孔,在所述基板形成有一对基板侧定位孔,在所述基座部形成有一对定位销,所述一对定位销嵌入所述散热器侧定位孔以及所述基板侧定位孔。
附图说明
图1是以部分分解的状态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旋转电机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旋转电机的从第二方向一侧观察的纵剖视图。
图3是表示图2所示的汇流条和连接器之间的连接状态的从第一方向一侧观察的侧视图。
图4的(A)是表示图1所示的ECU单元的从下侧观察的仰视图,(B)是表示(A)的ECU单元的侧视图。
图5是将图4所示的ECU单元分解的、从下侧观察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将图4所示的ECU单元分解的、从上侧观察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从下侧观察图5所示的散热器的仰视图。
图8是将图5所示的连接器放大表示的从下侧观察的仰视图。
图9是将图5所示的连接器分解的、从下侧观察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表示图4所示的连接器中的连接端子向端子支承件的保持状态的剖视图(图4中的10-10线剖视图)。
图11是表示图4所示的连接器中的端子支承件的定位销被嵌入散热器的第一散热器侧定位孔内的状态的立体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利用附图对本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10进行说明。该旋转电机10构成为适于车辆(汽车)的转向装置的旋转电机。如图1和图2所示,旋转电机10整体形成为大致圆柱状。此外,旋转电机10构成为包括:电机部12;和ECU单元14,用于对电机部12的旋转进行控制。下面对旋转电机10的各构成进行说明。
再有,在以下的说明中,将旋转电机10的轴向一侧(图1和图2中的箭头A方向侧)设为旋转电机10的下侧,将旋转电机10的轴向另一侧(图1和图2中的箭头B方向侧)设为旋转电机10的上侧。而且,在以下的说明中,当使用上下方向来进行说明时,除非另有说明,否则都是表示旋转电机10的上下方向。
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在从上侧观察的俯视时,将相对于上下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第一方向(参照图1和图2中的箭头C和D),将相对于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第二方向(参照图1中的箭头E和F)。
此外,在俯视时,将穿过旋转电机10的轴线AL且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架空线设为第一基准线L1(参照图4和图7),将穿过旋转电机10的轴线AL且沿第二方向延伸的架空线设为第二基准线L2(参照图4和7)。
(关于电机部12)
如图1和图2所示,电机部12构成为三相交流无刷电机。该电机部12构成为包括:壳体20;和容纳于壳体20内的板支承件24、旋转轴28、定子34、转子40及汇流条单元46。
<关于壳体20>
壳体20形成为向上侧敞开的大致有底圆筒状,构成旋转电机10的外轮廓。在壳体20的下端部处的外周部,一体地形成有一对安装片20A。一对安装片20A以壳体20的轴向为厚度方向进行配置,并且从壳体20向第一方向一侧(图1和图2中的箭头C方向侧)以及第一方向另一侧(图1和图2中的箭头D方向侧)突出。在该安装片20A,贯穿形成有安装孔20A1。而且,未图示的螺栓等紧固部件插入安装孔20A1内,通过该紧固部件将壳体20(即旋转电机10)固定于转向装置。
在壳体20的开口端部处的外周部,形成有向径向外侧伸出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三个)固定部20B。而且,一个固定部20B从壳体20向第一方向一侧突出,三个固定部20B在壳体20的周向上以等间隔配置。在固定部20B贯穿形成有螺纹部20B1,该螺纹部用于固定后述的散热器60,并且在螺纹部20B1的内周面形成有阴螺纹。
此外,在壳体20的底壁的中央部,一体地形成有向下侧隆起的有底圆筒状的固定筒部20C,在固定筒部20C内嵌入有用于支承后述的旋转轴28的第一轴承22。在固定筒部20C的底壁贯穿形成有插通孔20C1,该插通孔用于供后述的旋转轴28插通,第一轴承22的内部和壳体20的外部通过插通孔20C1连通。
<关于板支承件24>
板支承件24形成为以上下方向为厚度方向的大致圆形板状,嵌入壳体20的上下方向中间部内。在板支承件24的中央部,贯穿形成有插通孔24A,该插通孔用于供后述旋转轴28插通。此外,在板支承件24的中央部固定有用于支承后述的旋转轴28的第二轴承26,并且第二轴承26和第一轴承22配置在同轴上。
<关于旋转轴28>
旋转轴28形成为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圆杆状,在壳体20的内部与壳体20配置在同轴上。而且,旋转轴28的下端侧的部分由第一轴承22支承为能够旋转,旋转轴28的上端侧的部分由第二轴承26支承为能够旋转。旋转轴28的上端部相对于板支承件24向上侧突出,在该上端部固定有磁铁30。另一方面,旋转轴28的下端部相对于壳体20的底壁向下侧突出,在该下端部固定有与转向装置连结的齿轮32。
<关于定子34>
定子34在壳体20的内部配置于板支承件24的下侧,并且配置于旋转轴28的径向外侧。定子34具有由磁性体构成的定子芯36,定子芯36形成为圆筒状并嵌入壳体20的内部。此外,在定子芯36卷绕有与U相、V相、W相对应的绕组38。
<关于转子40>
转子40具有转子芯42,转子芯42形成为以上下方向为轴向的圆筒状,并配置于定子34的径向内侧。而且,旋转轴28嵌入转子芯42的轴芯部,转子芯42(转子40)和旋转轴28构成为能够一体旋转。此外,在转子芯42内固定有多个磁铁44(永磁铁)。由此,通过使电流流过定子34的U相、V相和W相的绕组38,从而转子40和旋转轴28绕轴线AL一体旋转。
<关于汇流条单元46>
汇流条单元46配置于定子34的上侧,并由板支承件24保持。汇流条单元46构成为包括:与定子34的U相、V相和W相的绕组38对应的三根汇流条48;以及用于保持汇流条48的汇流条支承件50。而且,汇流条48的一端部与定子34的U相、V相和W相的各绕组38连接。也如图3所示,汇流条48的另一端部构成为汇流条端子部48A,汇流条端子部48A从板支承件24向上侧突出,并在第二方向上排列配置。此外,汇流条端子部48A形成为以第一方向为厚度方向且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的大致长板形状。而且,汇流条端子部48A与后述的连接器80的连接端子86连接。
(关于ECU单元14)
如图1至图3所示,ECU单元14组装于壳体20的开口端部,构成旋转电机10的上端部。该ECU单元14构成为包括:散热器60;用于控制电机部12的作为“基板”的电路基板70;以及与电路基板70连接的连接器组件90。
<关于散热器60>
如图1至图7所示,散热器60由导热性高的铝合金等构成。散热器60形成为以上下方向为厚度方向的大致圆盘形状。在散热器60的上端部的外周部,一体地形成有向径向外侧伸出的凸缘部60A,凸缘部60A在散热器60的整个周向上形成。而且,散热器60从上侧嵌入壳体20的开口部内,凸缘部60A与壳体20的开口端面的上侧相邻配置。由此,壳体20的开口部被散热器60封闭。即,散热器60构成为壳体20的盖部,并且构成了旋转电机10的外轮廓的一部分。
此外,在凸缘部60A,在与壳体20的螺纹部20B1对应的位置处一体地形成有向径向外侧伸出的三个第一固定部60B。在该第一固定部60B贯穿形成有固定孔60B1。而且,通过将固定螺钉SC1从上侧插入固定孔60B1内并与壳体20的螺纹部20B1螺合,从而将散热器60固定于壳体20。
此外,在凸缘部60A的第一方向另一侧的部分一体地形成有向径向外侧伸出的一对第二固定部60C,并且第二固定部60C在散热器60的周向上并排配置。在该第二固定部60C贯穿形成有用于将后述的连接器组件90固定的第一固定螺纹部60C1,并且在第一固定螺纹部60C1的内周面形成有阴螺纹。
在散热器60的外周部的上下方向中间部形成有密封槽60D。密封槽60D向散热器60的径向外侧敞开,并且在散热器60的整个周向上延伸。在该密封槽60D内容纳有环状的O形环OL,O形环OL由橡胶等弹性部件构成。而且,在散热器60向壳体20固定的固定状态下,O形环OL弹性变形而紧贴于密封槽60D的内周面和壳体20的内周面。由此,散热器60和壳体20的开口端部之间被O形环OL密封,从而确保壳体20内的气密性。
如图5和图7所示,在散热器60的下表面60E的外周部形成有用于设置后述的电路基板70的设置部61。设置部61从散热器60的下表面60E向下侧突出,并且形成为沿散热器60的周向延伸的肋状。此外,设置部61的大部分形成于散热器60的第一方向一侧的外周部,在从下侧观察的仰视时,设置部61形成为向第一方向另一侧敞开的大致C字形状。即,在散热器60的下表面60E的外周部,在第一方向另一侧的部分,形成有比设置部61向上侧低一级的台阶部62。此外,设置部61的长边方向两端部在仰视时相对于第二基准线L2配置于第一方向另一侧(参照图7)。即,设置部61的长边方向的长度设定为散热器60的周向全长的1/2以上。
此外,设置部61具有向散热器60的径向内侧伸出的三个第一基板固定部63A、第二基板固定部63B和第三基板固定部63C,第一基板固定部63A~第三基板固定部63C的前端面(下表面)与设置部61的前端面(下表面)配置为齐平。在第一板固定部63A、第二板固定部63B和第三基板固定部63C分别形成有向下侧敞开的凹状的第一基板固定螺纹部63A1、第二基板固定螺纹部63B1和第三基板固定螺纹部63C1。而且,在第一基板固定螺纹部63A1、第二基板固定螺纹部63B1和第三基板固定螺纹部63C1的内周面形成有阴螺纹。
此外,第一基板固定部63A形成于设置部61的长边方向一侧的端部,相对于第一基准线L1配置于第二方向一侧(图7中的箭头E方向侧)且相对于第二基准线L2配置于第一方向另一侧。第二基板固定部63B形成于设置部61的长边方向一侧的部分。详细而言,第二基板固定部63B在仰视时相对于第一基准线L1配置于第二方向一侧且相对于第二基准线L2配置于第一方向一侧。第三基板固定部63C形成于设置部61的长边方向另一侧的部分。详细而言,第三基板固定部63C在仰视时相对于第一基准线L1配置于第二方向另一侧(图7中箭头F的方向)且相对于第二基准线L2配置为稍向第一方向一侧偏离。
再有,在散热器60的下表面60E形成有用于固定后述的电路基板70的第四基板固定部63D。第四基板固定部63D形成为向下侧突出的高度相对较低的大致圆筒状,第四基板固定部63D的前端面(底面)与设置部61的前端面(底面)配置为齐平。此外,在第四基板固定部63D的内部形成有第四基板固定螺纹部63D1,在第四基板固定螺纹部63D1的内表面形成有阴螺纹。再有,第四基板固定部63D在仰视时配置为相对于第一基准线L1靠第二方向另一侧的位置且相对于第二基准线L2靠第一方向一侧的位置。
此外,散热器60的第一方向一侧的部分(详细而言,相对于第二基准线L2靠第一方向一侧的部分)构成为散热部65,该散热部用于将由后述的电路基板70的FET74产生的热放出。在该散热部65形成有从散热器60的下表面60E向下侧突出的第一散热部65A、第二散热部65B和第三散热部65C。第一散热部65A~第三散热部65C在仰视时分别形成为以第一方向为长边方向的大致矩形形状。而且,第一散热部65A~第三散热部65C的从下表面60E突出的突出量设定为比设置部61的从下表面60E突出的突出量小。即,第一散热部65A~第三散热部65C的下表面配置为比设置部61的下表面靠上侧。
此外,第一散热部65A~第三散热部65C在第二方向上隔开给定间隔并排配置。具体而言,第一散热部65A在仰视时配置于第三基板固定部63C和第四基板固定部63D之间。换言之,第三基板固定部63C、第一散热部65A和第四基板固定部63D按此顺序向第二方向一侧排列配置。
第二散热部65B和第三散热部65C在仰视时在第二基板固定部63B和第四基板固定部63D之间的位置在第二方向上排列配置。换言之,第四基板固定部63D、第二散热部65B、第三散热部65C和第二基板固定部63B按此顺序向第二方向一侧排列配置。
此外,在散热器60的下表面60E形成有用于确定后述的电路基板70的连接器80的位置的一对定位部66、67。定位部66、67从散热器60的下表面60E向下侧突出,定位部66、67的从下表面60E突出的突出量设定为比设置部61的从下表面60E突出的突出量小。此外,定位部66、67配置于散热器60的下表面60E的第一方向一侧的外周侧,并且在设置部61的径向内侧相邻配置。具体而言,一对定位部66、67配置为在仰视时相对于第一基准线L1在第二方向上对称的位置。
在第二方向一侧的定位部66的下表面形成有向下侧敞开的凹状的作为“散热器侧定位孔”的第一散热器侧定位孔66A,第一散热器侧定位孔66A在仰视时形成为圆形。另一方面,在第二方向另一侧的定位部67的下表面形成有向下侧敞开的凹状的作为“散热器侧定位孔”的第二散热器侧定位孔67A,第二散热侧定位孔67A在仰视时形成为以第二方向为长边方向的大致跑道形状。即,在散热器60形成有一对第一散热器侧定位孔66A和第二散热器侧定位孔67A,第一散热器侧定位孔66A和第二散热器侧定位孔67A在第二方向上排列配置。而且,第二散热器侧定位孔67A的宽度方向(第一方向)的尺寸设定为与第一散热器侧定位孔66A的直径一致的尺寸。
在散热器60的下表面60E,在除了散热部65之外的部分(第一方向另一侧的部分)形成有向下侧敞开的凹部60F,凹部60F在仰视时形成为大致六边形形状。在该凹部60F的第一方向另一侧的部分贯穿形成有端子插通部60G,该端子插通部用于供后述的连接器组件90的端子94插通。端子插通部60G在仰视时形成为向第一方向一侧敞开的大致V字形。
如图6所示,在散热器60的上表面,在第一方向一侧部分形成有向上侧敞开的壁退避部60H,壁退避部60H在俯视时形成为大致扇形。
再有,在散热器60的上表面,在壁退避部60H和端子插通部60G之间的位置形成有用于固定后述的连接器组件90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三个)第二固定螺纹部60J。第二固定螺纹部60J形成为向散热器60的上侧敞开的凹状,在第二固定螺纹部60J的内周面形成有阴螺纹。而且,三个第二固定螺纹部60J在俯视时在第二方向上隔开给定间隔配置。
<关于电路基板70>
如图1~图7所示,电路基板70形成为以上下方向为厚度方向的圆板形状,电路基板70的直径设定为略小于散热器60的直径。而且,电路基板70与散热器60同轴配置,并且与散热器60的设置部61的下侧相邻配置。因此,成为以下结构:在电路基板70的第一方向另一侧的外周部与散热器60的台阶部62之间在上下方向上形成间隙G(参照图4的(B))。
此外,在电路基板70,在与散热器60的第一基板固定螺纹部63A1~第四基板固定螺纹部63D1对应的位置处贯穿形成有四个基板固定孔70A(参照图6)。而且,通过固定螺钉SC2从下侧插入基板固定孔70A内并与第一基板固定螺纹部63A1~第四基板固定螺纹部63D1螺合,从而将电路基板70固定于散热器60。由此,电机部12被配置于电路基板70的厚度方向一侧(下侧)。
在电路基板70的下表面(一侧面)的中央部,设有(安装有)磁传感器72。该磁传感器72在电机部12的旋转轴28中的磁铁30的上侧接近配置,并且磁传感器72和磁铁30在上下方向上对置配置(参照图2)。由此,成为由磁传感器72检测旋转轴28的旋转量(旋转角度)的结构。
另一方面,如图6和图7所示,在电路基板70的上表面(另一侧面),在第一方向一侧的区域(与散热器60的散热部65上下对置的区域)中设有(安装有)多个FET74(发热元件)。多个FET74被配置于与散热器60的第一散热部65A、第二散热部65B和第三散热部65C对应的位置。详细而言,在电路基板70,在与散热器60的第一散热部65A、第二散热部65B和第三散热部65C对应的位置分别配置一对FET74,成对的FET74在第一方向上并排配置(参照图7)。此外,在电路基板70向散热器60的固定状态下,以在FET74与第一散热部65A、第二散热部65B和第三散热部65C之间在上下方向上形成微小的间隙的方式,设定第一散热部65A、第二散热部65B和第三散热部65C从散热器60的下表面60E突出的突出量(参照图11)。而且,在该间隙夹设有散热用的油脂等。
此外,在电路基板70中,在与散热器60的第一散热器侧定位孔66A和第二散热器侧定位孔67A对应的位置处贯穿形成有一对圆形的基板侧定位孔70B(参照图6)。该基板侧定位孔70B的直径尺寸被设定为与第一散热器侧定位孔66A的直径尺寸大致相同。
此外,如图3、图4和图5所示,在电路基板70的下表面,在第一方向一侧的部分(具体而言,在与上述汇流条端子部48A对应的位置)设有用于连接电路基板70和电机部12(三个汇流条48)的连接器80。下面对连接器80进行说明。
如图3、图4、图5和图8~图11所示,连接器80构成为包括:三个连接端子86;和用于保持三个连接端子86的作为“支承件”的端子支承件81。而且,将汇流条48的汇流条端子部48A压入连接端子86,将电机部12与连接端子86连接。即,连接器80构成为所谓的压接式连接器。
[关于端子支承件81]
端子支承件81由树脂材料(绝缘材料)构成。端子支承件81在从第一方向观察时形成为向下侧敞开的大致E形块状。具体而言,端子支承件81构成为包括:构成端子支承件81的基端部(上端部)的基座部82;以及从基座部82向下侧(电机部12侧)突出的三个保持主体部83。
基座部82形成为以上下方向为厚度方向且以第二方向为长边方向的大致矩形板状,并设置于电路基板70的下表面。而且,在仰视时,以基座部82的长边方向中央部与第一基准线L1一致的方式,将基座部82相对于电路基板70进行配置(参照图4)。在基座部82,贯穿形成有一对孔部82A,孔部82A被配置于在仰视时相对于第一基准线L1在第二方向上呈对称的位置。该孔部82A形成为以第一方向为长边方向的大致跑道形状。而且,在第二方向另一侧的孔部82A内配置有固定螺钉SC2的头部。
此外,在基座部82,在与一对孔部82A对应的位置一体形成有向第一方向一侧延伸的一对定位片82B。在该定位片82B的前端部分别形成有定位销82C,定位销82C从定位片82B向上侧(电路基板70侧)突出,并形成向下侧敞开的有底圆筒状。此外,定位销82C的直径被设定为与电路基板70的基板侧定位孔70B和散热器60的第一散热器侧定位孔66A的直径大致相同。
而且,第二方向一侧的定位销82C嵌入电路基板70的基板侧定位孔70B内和散热器60的第一散热器侧定位孔66A内(参照图11)。此外,第二方向另一侧的定位销82C嵌入电路基板70的基板侧定位孔70B内和散热器60的第二散热器侧定位孔67A内。由此,构成为:端子支承件81(即连接器80)相对于散热器60的位置由定位销82C决定。
三个保持主体部83分别从基座部82的长边方向两端部和长边方向中央部向下侧突出。该保持主体部83在仰视时沿基座部82的宽度方向(第一方向)延伸。此外,保持主体部83构成为包括:支承件部84,构成保持主体部83的第一方向一侧端部,以及罩部85,构成保持主体部83的第一方向另一侧部分。
支承件部84形成为从基座部82向下侧突出的大致长方体块状。在支承件部84,在保持主体部83的宽度方向(第二方向)中央部形成有一对保持孔84A1、84A2,保持孔84A1、84A2在上下方向上贯穿。即,保持孔84A1、84A2也贯穿了基座部82。保持孔84A1、84A2在仰视时形成为大致矩形形状,并且沿第一方向排列配置。此外,配置于第一方向另一侧的保持孔84A2被配置于支承件部84的第一方向另一侧的端部,在支承件部84的第一方向另一侧的端部,保持孔84A2在仰视时向第一方向另一侧敞开。此外,保持孔84A1、84A2的第二方向的尺寸被设定为比后述的连接端子86的厚度稍大。
罩部85在仰视时形成为向第一方向一侧敞开的大致U字形柱状,并且形成为以第二方向为厚度方向的大致扁平状。具体而言,罩部85构成为包括:以第二方向为厚度方向的一对第一侧壁85A;以及将一对第一侧壁85A的第一方向另一侧的端部连结的第二侧壁85B。而且,罩部85从基座部82突出的突出量与支承件部84从基座部82突出的突出量相比大幅增加。此外,一对第一侧壁85A的基端部的第一方向一侧端部与支承件部84连接。而且,罩部85的内部构成为容纳部85C,该容纳部用于容纳后述的连接端子86。
在一对第一侧壁85A的前端部(下端部),在第一方向中间部分别形成有引导槽85D。引导槽85D形成为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狭槽状,并且在第二方向上贯穿。在引导槽85D的开口端部形成有一对倾斜部85E,倾斜部85E随着朝向下侧(引导槽85D的开口侧)而向互相分离的方向(引导槽85D的宽度方向外侧)倾斜。此外,引导槽85D的槽宽设定为比汇流条端子部48A的厚度稍大,在后述的连接端子86与汇流条端子部48A的连接状态下,汇流条端子部48A插入引导槽85D内。
在一对第一侧壁85A的内周面分别形成有一对引导肋85F。引导肋85F相对于引导槽85D分别配置于第一方向一侧和另一侧,并且从基座部82向下侧延伸。而且,在第二方向上对置配置的引导肋85F形成组,形成组的引导肋85F的第二方向上的分离距离设定为与后述的连接端子86的厚度大致一致。此外,在引导肋85F的前端部形成有倾斜面85G,倾斜面85G随着朝向下侧而向第一侧壁85A侧倾斜。
此外,在罩部85的容纳部85C内,在与支承件部84中的配置于第一方向另一侧的保持孔84A2之间的边界部分,设有作为“支承部”的支承突起部85H(参照图10)。支承突起部85H从基座部82向下侧突起,支承突起部85H从基座部82突出的突出量比支承件部84从基座部82突出的突出量小。此外,支承突起部85H在从第二方向观察的剖视时形成为大致梯形。
[关于连接端子86]
如图9和图10所示,连接端子86由金属板材构成。此外,连接端子86被配置成以第二方向为厚度方向,以分别保持于端子支承件81的三个保持主体部83。连接端子86在从第二方向观察时形成为大致曲柄形板状。具体而言,连接端子86的构成包括:作为“固定部”的端子固定部87,构成连接端子86的一端部(第一方向一侧的端部);端子连接部88,构成连接端子86的另一端部(第一方向另一侧的端部);以及作为“连结部”的连结部89,将端子固定部87和端子连接部88连结。
端子固定部87在从第二方向观察时形成为向上侧(电路基板70侧)敞开的大致倒U字形板状。具体而言,端子固定部87构成为包括:基部87A,构成端子固定部87的下端部;以及一对端子部87B1、87B2,从基部87A向上侧延伸。基部87A形成为大致矩形板状,与端子支承件81的支承件部84的下侧相邻配置。一对端子部87B1、87B2与端子支承件81的支承件部84中的一对保持孔84A1、84A2对应地在第一方向上排列配置。
此外,在配置于第一方向一侧的端子部87B1的基端部(下端部),一体地形成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四个)突起部87C。具体而言,两个突起部87C从端子部87B1的基端部向第一方向一侧突出,并且在上下方向上排列配置。此外,另两个突起部87C从端子部87B1的基端部向第一方向另一侧突出,并且在上下方向上排列配置。从第二方向观察,该突起部87C形成为大致楔形状。而且,端子部87B1从下侧嵌入保持孔84A1,使得突起部87C咬入端子支承件81的保持孔84A1的内周面。由此,使端子部87B1(即连接端子86)保持于端子支承件81。
此外,在配置于第一方向另一侧的端子部87B2的基端侧部分,也一体地形成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两个)突起部87C,突起部87C从端子部87B2向第一方向一侧和第二方向另一侧突出。而且,端子部87B2从下侧嵌入保持孔84A2内,使得突起部87C咬入端子支承件81的保持孔84A2的内周面。由此,使端子部87B2(即连接端子86)保持于端子支承件81。
再有,在端子部87B1、87B2的基端侧的部分,分别形成有向第二方向一侧突出的突出部87D(参照图9),且该突出部87D通过半冲切加工等而成形。而且,在突出部87D压接端子支承件81的保持孔84A1、84A2的内周面的状态下,端子部87B1、87B2嵌入保持孔84A1、84A2内。
此外,一对端子部87B1、87B2的前端部(上端部)与端子支承件81相比向上侧(电路基板70侧)突出,并插入电路基板70的端子孔70C内,通过钎焊固定于电路基板70(参照图10)。再有,在图10中,为方便起见,图示省略了将一对端子部87B1、87B2与电路基板70固定的焊料。
在从第二方向观察时,端子连接部88形成为向下侧(电机部12侧)敞开的大致U形板状。即,在端子连接部88形成有向下侧敞开的作为“槽部”的压入槽88A。而且,压入槽88A的开口侧的槽宽设定为大于端子支承件81的引导槽85D的槽宽。另一方面,压入槽88A的底部侧的槽宽设定为随着朝向压入槽88A的底部而变小。
在压入槽88A的开口端部,分别形成有作为“压入部”的端子压入部88B。端子压入部88B向第二方向一侧弯曲,并且在从第二方向观察时形成为向压入槽88A的槽宽方向内侧凸出的大致半圆形状。而且,第一方向上的一对端子压入部88B之间的距离设定为比汇流条端子部48A的厚度稍短。
此外,端子连接部88容纳于端子支承件81的容纳部85C内,端子连接部88整体被端子支承件81的罩部85覆盖。在端子连接部88向容纳部85C内的容纳状态下,端子连接部88的下端配置于比端子支承件81的倾斜部85E靠上侧,并且在第一方向上端子支承件81的引导槽85D和端子连接部88的压入槽88A配置于一致的位置。具体而言,从第二方向观察,一对端子压入部88B的一部分(圆弧状的顶部)配置于比端子支承件81的倾斜部85E靠上侧的位置,并且配置为向引导槽85D的槽宽方向内侧突出。由此,汇流条48的汇流条端子部48A被压入到一对端子压入部88B之间,端子压入部88B与汇流条端子部48A压接。换言之,成为汇流条端子部48A被压入固定于端子压入部88B的结构。
此外,在该容纳状态下,端子连接部88由端子支承件81的引导肋85F在第二方向上夹持,并且相对于端子支承件81的基座部82(即电路基板70)向下侧分离配置。即,在端子连接部88和基座部82之间形成有间隙,端子连接部88以能够在上下方向上相对位移的方式保持于端子支承件81。
连结部89形成为以第二方向为厚度方向的大致矩形板状,将端子固定部87中的另一个端子部87B2的基端部与端子连接部88的上端部连结。即,连接端子86除了端子连接部88中的端子压入部88B以外,形成为不具有弯曲部的平板状。此外,连结部89配置于比压入槽88A靠上侧(电路基板70侧),并且容纳于端子支承件81的容纳部85C内。即,连结部89和压入槽88A在上下方向上偏离配置。
进一步地,连结部89的端子固定部87侧的部分相对于端子支承件81的支承突起部85H在下侧相邻配置,并与支承突起部85H抵接。换言之,支承突起部85H从电路基板70侧支承连结部89的端子固定部87侧的部分。由此,构成为:在汇流条48向端子连接部88压入时,当向上的压入载荷作用于端子连接部88时,由支承突起部85H承受该压入载荷。另外,构成为:当给定值以上的压入载荷输入到连结部89时,连结部89以与支承突起部85H的抵接部位为起点而挠曲变形,端子连接部88向电路基板70侧位移。
<关于连接器组件90>
如图1~图6所示,连接器组件90具有模铸部91,模铸部91由树脂材料(绝缘材料)构成。模铸部91构成为包括:模铸基体92、和三个的第一连接器部93A、第二连接器部93B和第三连接器部93C。模铸基体92形成为以上下方向为厚度方向的板状。而且,模铸基体92与散热器60中第一方向另一侧的部分的上侧相邻配置,将散热器60的端子插通部60G封闭。换言之,散热器60中的散热部65(第一方向一侧的部分)并未被模铸基体92(模铸部91)覆盖,而露出于旋转电机10的外部。
在模铸基体92,在与散热器60的第一固定螺纹部60C1和第二固定螺纹部60J对应的位置处贯穿形成有五个固定孔92A。而且,通过固定螺钉SC3插入固定孔92A内并与第一固定螺纹部60C1和第二固定螺纹部60J螺合,从而将模铸基体92(即连接器组件90)固定于散热器60。
第一连接器部93A、第二连接器部93B和第三连接器部93C分别形成为筒状,并从模铸基体92的第一方向另一侧的端部向下侧延伸。此外,第一连接器部93A、第二连接器部93B和第三连接器部93C配置于壳体20的上端部的径向外侧,并且在壳体20的周向并排配置。即,第一连接器部93A~第三连接器部93C形成为向下侧敞开的筒状。
此外,连接器组件90具有用于将电路基板70与车辆的控制部连接的多个端子94,端子94与模铸部91一体地形成。具体而言,端子94的长边方向中间部插通于散热器60的端子插通部60G内,端子94的一端部钎焊于电路基板70。由此,构成为能够从散热器60的台阶部62与电路基板70之间的间隙G目视确认端子94的一端部向电路基板70的钎焊状态(参照图4的(B))。此外,端子94的另一端部分别配置于第一连接器部93A、第二连接器部93B和第三连接器部93C的内部。而且,车辆侧的外部连接器与第一连接器部93A~第三连接器部93C连接。由此,成为如下结构:从车辆侧向电路基板70供给电流,并且输出控制信号,电机部12通过电路基板70的控制而驱动。
(作用效果)
接下来,在说明旋转电机10的组装步骤的同时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和效果进行说明。
在如上述那样构成的旋转电机10的组装时,首先将电机部12和ECU单元14分别组装成单元状态。即,在电机部12的单元状态下,三个汇流条48的汇流条端子部48A从板支承件24向上侧延伸,并在第二方向上隔开给定间隔排列配置。
另一方面,在将ECU单元14组装为单元状态时,首先将电路基板70固定于散热器60。具体而言,在散热器60的下侧配置电路基板70,在散热器60的设置部61设置电路基板70。此时,将插入到电路基板70中的一个基板侧定位孔70B内的连接器80(端子支承件81)的定位销82C插入到散热器60的第一散热器侧定位孔66A的内部。另外,将插入到电路基板70中的另一基板侧定位孔70B内的连接器80的定位销82C插入到散热器60的第二散热器侧定位孔67A的内部。由此,电路基板70相对于散热器60的位置由端子支承件81的定位销82C决定。然后,将固定螺钉SC2与散热器60的第一基板固定螺纹部63A1~第四基板固定螺纹部63D1螺合,利用固定螺钉SC2将电路基板70固定于散热器60。由此,在连接器80相对于散热器60的相对位置已确定的状态下,将电路基板70固定于散热器60。
接下来,将连接器组件90配置于散热器60的上侧,并固定于散热器60。具体而言,将连接器组件90的端子94插入散热器60的端子插通部60G内。然后,将端子94的一端部插入电路基板70的端子孔内,并且将模铸基体92在散热器60的第一方向另一侧的上侧相邻配置。在该状态下,使固定螺钉SC3与散热器60的第一固定螺纹部60C1和第二固定螺纹部60J螺合,利用固定螺钉SC3将连接器组件90固定于散热器60。此外,将连接器组件90的端子94的一端部通过钎焊固定于电路基板70。由此,在散热器60中的第一方向一侧的部分露出于外部的状态下,将连接器组件90固定于散热器60。如上所述,ECU单元14被组装为单元状态。
接下来,将ECU单元14组装到电机部12中的壳体20的开口端部。具体而言,将ECU单元14配置于壳体20的上侧,然后将散热器60嵌入壳体20的开口端部内。此时,将电机部12中的汇流条48的汇流条端子部48A从下侧压入到电路基板70的连接端子86中的一对端子压入部88B之间。由此,汇流条48被压入固定于连接端子86。因此,在ECU单元14和电机部12电连接的状态下,壳体20的开口端部被散热器60封闭。
在将散热器60嵌入壳体20的开口端部内之后,将固定螺钉SC1与壳体20的螺纹部20B1螺合,利用固定螺钉SC1将散热器60(ECU单元14)固定于壳体20。由此,ECU单元14被固定于壳体20。通过以上,完成旋转电机10的组装。
然而,在将汇流条48的汇流条端子部48A压入连接端子86中的一对端子压入部88B之间时,向上侧的压入载荷作用于连接端子86的端子连接部88。而且,在汇流条端子部48A向端子压入部88B压入时,如果两者的位置在第一方向上偏离,则汇流条端子部48A在挖入端子压入部88B的同时被压入一对端子压入部88B之间。在该情况下,在连接端子86中的与电路基板70固定的固定部位(端子部87B1、87B2)会作用较高的压入载荷。即,在连接端子86(端子部87B1、87B2)与电路基板70的钎焊部产生较高的应力。此时,如果在该钎焊部产生裂纹等,则有可能产生连接端子86与电路基板70之间的连接不良,导致旋转电机10的可靠性下降。
此处,连接端子86构成为包括:端子固定部87,固定于电路基板70且被端子支承件81保持;和端子连接部88,相对于端子固定部87配置于第一方向另一侧且用于压入汇流条48。此外,端子连接部88配置为相对于电路基板70(详细而言,端子支承件81的基座部82)向下侧分离。再有,连接端子86具有连结端子固定部87以及端子连接部88的连结部89,连结部89构成为能够在上下方向(即,汇流条48向连接端子86的压入方向)上挠曲变形。因此,当给定值以上的压入载荷输入到端子连接部88时,连结部89会向电路基板70侧挠曲变形,端子连接部88向电路基板70侧位移。由此,输入到连接端子86的压入载荷被用作使连结部89挠曲变形的载荷,因而能够减小传递到端子固定部87(端子部87B1、87B2)的压入载荷。即,能够缓和作用于端子固定部87与电路基板70的钎焊部的应力。其结果,能够抑制该钎焊部处的裂纹等的产生。
通过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10,能够在提高旋转电机10的可靠性的同时将汇流条48压入连接端子86。
此外,在连接端子86中,连结部89配置于比压入槽88A更靠电路基板70侧(即,压入槽88A的开口侧相反侧)。由此,能够进一步减小传递到端子固定部87的压入载荷。
即,在汇流条端子部48A向端子压入部88B压入时,以压入槽88A在第一方向上扩展的方式,端子连接部88弹性变形。而且,如上所述,通过将连结部89配置于比压入槽88A更靠电路基板70侧,能够使连结部89与压入槽88A在上下方向上错开。因此,在汇流条端子部48A的压入时,不会妨碍端子连接部88的弹性变形,能够使端子连接部88整体良好地弹性变形。由此,能够在使汇流条端子部48A的压入时的压入载荷向端子连接部88整体分散的同时使连结部89挠曲变形。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小传递到端子固定部87的压入载荷。
此外,端子支承件81具有从基座部82向下侧突出的支承突起部85H,支承突起部85H相邻配置于连结部89的端子固定部87侧的部分的上侧。因此,连结部89的端子固定部87侧的部分由支承突起部85H从电路基板70侧支承。由此,能够利用支承突起部85H来承受在汇流条端子部48A的压入时输入到端子连接部88的压入载荷,并经由基座部82传递到端子支承件81。因此,能够将压入载荷分散到端子支承件81。
此外。在给定值以上的压入载荷输入到连结部89时,连结部89以与支承突起部85H的抵接部位为起点而挠曲变形,端子连接部88向上侧位移。由此,能够在使压入载荷分散到端子支承件81的同时使连结部89挠曲变形。因此,能够有效地减小传递到端子固定部87的压入载荷。
此外,在连接端子86的压入槽88A,形成有在第二方向上屈曲的一对端子压入部88B,并在一对端子压入部88B之间压入汇流条48。由此,能够增大汇流条48与连接端子86的接触区域。因此,能够良好地维持汇流条48与连接端子86的连接状态。
此外,连接端子86在除了压入槽88A的端子压入部88B以外的部分,不具有在连接端子86的厚度方向上屈曲的屈曲部。即,在连接端子86中,在钎焊于电路基板70的端子部87B1、87B2与汇流条48被压入的端子压入部88B之间的部位,没有形成在连接端子86的厚度方向上屈曲的屈曲部。由此,假设与在端子部87B1、87B2与端子压入部88B之间形成了屈曲部的比较例的连接端子相比,能够抑制连接端子86的厚度方向上的端子部87B1、87B2与端子压入部88B的位置偏离。因此,例如,能够提高连接端子86的尺寸精度,并且能够容易地进行连接端子86的单体的尺寸管理。
此外,与上述比较例的连接端子相比,能够有助于连接端子86的体积小型化,进而能够有助于保持连接端子86的端子支承件81的小型化。因此,能够使连接器80小型化。
此外,在连接端子86中的端子固定部87,形成有在上下方向上延伸且在第一方向上排列的一对端子部87B1、87B2,一对端子部87B1、87B2插入电路基板70的端子孔70C内,并钎焊于电路基板70。由此,例如,与在端子固定部中具有一个端子部的连接端子相比,能够进一步缓和作用于端子部87B1、87B2与电路基板70的钎焊部的应力。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旋转电机10的可靠性。
此外,在端子固定部87中,通过设置一对端子部87B1、87B2,能够提高将端子部87B1、87B2固定(连接)于电路基板70的焊料的钎焊性。此外,能够应对在电机部12和电路基板70之间流动的大电流化。
此外,端子支承件81构成为包括:在电路基板70的下表面设置的基座部82;以及从基座部82向下侧(电机部12侧)突出的支承件部84和罩部85。而且,连接端子86的端子固定部87(端子部87B1、87B2)由支承件部84保持,连接端子86的端子连接部88以及连结部89由罩部85以能够在上下方向上进行相对位移的方式覆盖。因此,能够在允许端子连接部88以及连结部89相对于电路基板70的相对位移的同时,将连接器80稳定地设置于电路基板70。
此外,在端子支承件81的基座部82形成有一对定位销82C。而且,一个定位销82C嵌入电路基板70的一个基板侧定位孔70B以及散热器60的第一散热器侧定位孔66A。再有,另一个定位销82C嵌入电路基板70的另一个基板侧定位孔70B以及散热器60的第二散热器侧定位孔67A。因此,能够在由连接器80的端子支承件81来决定连接器80相对于散热器60的位置的同时,将电路基板70固定于散热器60。由此,能够提高将ECU单元14组装到电机部12时的作业性。
即,假设在设为不将端子支承件81的定位销82C嵌入散热器60的第一散热器侧定位孔66A以及第二散热器侧定位孔67A的结构的情况下,为了决定电路基板70相对于散热器60的位置,例如,可以考虑在散热器60设置定位用的凸台、并且在该电路基板70形成供该凸台嵌入的孔部的结构(以下将该结构称为比较例的固定结构)。在该情况下,电路基板70相对于散热器60的位置由该凸台决定,连接器80相对于电路基板70的位置由端子支承件81的定位销82C决定。因此,在比较例的固定结构中,容易发生连接器80(连接端子86)相对于散热器60的位置偏离。即,例如,由于部件的尺寸公差等所导致的、电路基板70相对于散热器60的位置偏离以及端子支承件81相对于电路基板70的位置偏离,有可能导致连接器80相对于散热器60的位置偏离。在该情况下,在将散热器60组装到外壳20的开口部时,在电机部12的汇流条端子部48A与连接器80的连接端子86之间发生位置偏离,有可能无法将汇流条端子部48A良好地压入固定于连接端子86的端子压入部88B。由此,有可能使将ECU单元14组装到电机部12时的作业性恶化。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嵌入于电路基板70的一个基板侧定位孔70B中的端子支承件81的定位销82C嵌入到散热器60的第一散热器侧定位孔66A中,嵌入于电路基板70的另一个基板侧定位孔70B中的端子支承件81的定位销82C嵌入到散热器60的第二散热器侧定位孔67A中。因此,能够在由端子支承件81的定位销82C直接决定设置于电路基板70的端子支承件81(连接器80)相对于散热器60的位置的同时,将电路基板70固定于散热器60。由此,与上述比较例的固定结构相比,也能够抑制连接器80(连接端子86)相对于散热器60的位置偏离。其结果,能够抑制将散热器60组装到外壳20的开口部时的、电机部12的汇流条端子部48A与保持于端子支承件81的连接端子86之间的位置偏离。因此,能够将汇流条端子部48A良好地压入固定于连接端子86的端子压入部88B。通过以上,能够提高将ECU单元14组装到电机部12的开口部时的作业性。
此外,在端子支承件81中的罩部85的第一侧壁85A形成有引导槽85D,并且在引导槽85D的开口部形成有倾斜部85E。再有,倾斜部85E配置于比连接端子86的端子压入部88B更靠电机部12侧。因此,在汇流条48向端子连接部88压入时,假设汇流条端子部48A相对于端子连接部88在第一方向上偏离的情况下,能够一边由倾斜部85E引导汇流条端子部48A,一边使汇流条端子部48A插入一对端子压入部88B内。由此,能够提高将ECU单元14向电机部12组装时的组装性。
此外,在连接器80中,端子支承件81具有多个(三个)保持主体部83,三个连接端子86分别保持于保持主体部83。因此,能够将多个连接端子86一起组装到电路基板70。因此,能够提高连接器80向电路基板70的组装性。
再有,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端子86中的一对端子压入部88B向第二方向一侧屈曲,但也可以如以下那样形成端子压入部88B。即,也可以省略端子压入部88B处的屈曲,将端子压入部88B形成为向压入槽88A的槽宽方向内侧突出的突起状。在该情况下,由于在连接端子86没有形成向连接端子86的厚度方向屈曲的屈曲部,因此不需要连接端子86的弯曲加工。因此,能够低价地制作连接端子86,并且能够有助于旋转电机10的成本降低。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端子86具有一对端子部87B1、87B2,端子部87B1、87B2插入到电路基板70的端子孔70C内,并通过钎焊固定于电路基板70,但连接端子86向电路基板70的固定结构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取代端子部87B1、87B2而在端子固定部87形成安装于电路基板70的下表面的端子。另外,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在连接端子86的端子固定部87形成一个端子部。
虽然以上对本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根据这些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能够在提高可靠性的同时将汇流条压入连接端子。
(标号说明)
10 旋转电机
12 电机部
48 汇流条
60 散热器
66A 第一散热器侧定位孔(散热器侧定位孔)
67A 第二散热器侧定位孔(散热器侧定位孔)
70 电路基板(基板)
70B 基板侧定位孔
70C 端子孔
80 连接器
81 端子支承件(支承件)
82 基座部
84 支承件部
85 罩部
85D 引导槽
85H 支承突起部(支承部)
86 连接端子
87 端子固定部(固定部)
87B1 端子部
87B2 端子部
88 端子连接部
88A 压入槽(槽部)
88B 端子压入部(压入部)
89 连结部。

Claims (7)

1.一种旋转电机,其具备:
基板,其在一侧面设有连接器;以及
电机部,其设置于所述基板的厚度方向一侧,并具有与所述连接器连接的汇流条,
所述连接器具有:连接端子,其与所述汇流条压入固定;以及支承件,其保持所述连接端子并且设置于所述基板的一侧面,
所述连接端子构成为包括:
固定部,其构成所述连接端子的一端部,保持于所述支承件,并且固定于所述基板;
端子连接部,其构成所述连接端子的另一端部,与所述汇流条压入固定,并且在相对于所述基板的厚度方向正交的第一方向上相对于所述固定部偏离配置,并相对于所述基板向所述基板的厚度方向一侧分离;以及
连结部,其将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端子连接部连结,并构成为能够在所述基板的厚度方向上挠曲变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所述连接端子具有与所述汇流条压入固定的槽部,
所述连结部配置为比所述槽部更靠所述基板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在从所述基板的厚度方向观察时,所述连接端子形成为以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为厚度方向的板状,
在所述槽部的缘部形成有一对压入部,所述一对压入部在所述连接端子的厚度方向上屈曲且与所述汇流条压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所述支承件具有从所述基板侧支承所述连结部的支承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在所述固定部形成有一对端子部,所述一对端子部在所述基板的厚度方向上延伸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排列,
一对所述端子部插入所述基板的端子孔并钎焊于所述基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所述支承件构成为包括:
基座部,其设置于所述基板的一侧面;
支承件部,其从所述基座部向所述电机部侧突出,并保持所述固定部;以及
罩部,其从所述基座部向所述电机部侧突出,并以能够在所述基板的厚度方向上相对位移的方式覆盖所述连结部的一部分以及所述端子连接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所述电机部具有轴向一侧端部被封闭的有底筒状的壳体,
所述基板固定于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固定于所述壳体的开口部,
在所述散热器形成有一对散热器侧定位孔,在所述基板形成有一对基板侧定位孔,
在所述基座部形成有一对定位销,所述一对定位销嵌入所述散热器侧定位孔以及所述基板侧定位孔。
CN202080038935.2A 2019-05-28 2020-03-26 旋转电机 Pending CN11387513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99040A JP7283977B2 (ja) 2019-05-28 2019-05-28 回転電機
JP2019-099040 2019-05-28
PCT/JP2020/013869 WO2020241027A1 (ja) 2019-05-28 2020-03-26 回転電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75131A true CN113875131A (zh) 2021-12-31

Family

ID=735481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38935.2A Pending CN113875131A (zh) 2019-05-28 2020-03-26 旋转电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929660B2 (zh)
JP (1) JP7283977B2 (zh)
CN (1) CN113875131A (zh)
WO (1) WO202024102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300792A4 (en) * 2021-02-24 2024-04-1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CIRCUIT CONNECTION DEVICE,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CIRCUIT CONNECTION DEVICE
DE102022102133A1 (de) * 2022-01-31 2023-08-03 HELLA GmbH & Co. KGaA Baugruppe eines Elektrogeräts mit einem Gehäuseteil, mit einer Leiterplatte, die an dem Gehäuseteil angeordnet und auf der eine elektrische Schaltung angeordnet ist, und mit einem Deckel, der zusammen mit dem Gehäuseteil die elektrische Schaltung einschließt
JP2024051191A (ja) * 2022-09-30 2024-04-1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
FR3140719A1 (fr) * 2022-10-10 2024-04-12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Dispositif de connexion électrique pour connecter à un circuit imprimé trois phases électrique d’un moteur électriqu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74196A (ja) * 1989-05-24 1991-03-28 Asmo Co Ltd 速度制御機能を備えたモータ
JP2009093956A (ja) * 2007-10-10 2009-04-30 Asmo Co Ltd 雌型端子の固定構造及びモータ装置
WO2014033833A1 (ja) * 2012-08-28 2014-03-0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動式駆動装置および電動式駆動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06716795A (zh) * 2014-09-30 2017-05-24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
CN107958984A (zh) * 2016-10-17 2018-04-24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汇流条模块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3957Y2 (zh) 1984-12-28 1988-02-01
JP5096939B2 (ja) * 2008-01-21 2012-12-12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モータ装置
JP4931973B2 (ja) * 2009-08-31 2012-05-16 日本電産コパル株式会社 モータ
JP6248984B2 (ja) * 2014-07-31 2017-12-2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駆動装置
JP6303957B2 (ja) 2014-09-26 2018-04-0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駆動装置
JP6408926B2 (ja) * 2015-02-05 2018-10-17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電動駆動装置及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17103849A (ja) * 2015-11-30 2017-06-08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電動機及びこれを備えた車載用装置、端子接続構造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74196A (ja) * 1989-05-24 1991-03-28 Asmo Co Ltd 速度制御機能を備えたモータ
US5119466A (en) * 1989-05-24 1992-06-02 Asmo Co., Ltd. Control motor integrated with a direct current motor and a speed control circuit
JP2009093956A (ja) * 2007-10-10 2009-04-30 Asmo Co Ltd 雌型端子の固定構造及びモータ装置
WO2014033833A1 (ja) * 2012-08-28 2014-03-0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動式駆動装置および電動式駆動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06716795A (zh) * 2014-09-30 2017-05-24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
CN107958984A (zh) * 2016-10-17 2018-04-24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汇流条模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195195A (ja) 2020-12-03
WO2020241027A1 (ja) 2020-12-03
US20220224195A1 (en) 2022-07-14
US11929660B2 (en) 2024-03-12
JP7283977B2 (ja) 2023-05-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875131A (zh) 旋转电机
US7095146B2 (en) Motor having housing member
US7932651B2 (en) Motor for controller integrated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apparatus and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apparatus
US9356494B2 (en) Electronic control device
CN113924718A (zh) 旋转电机及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
KR102466610B1 (ko) 제어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모터 조립체
US20230098103A1 (en) Controller and motor assembly comprising same
US6479916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unting electronic motor controls
KR102504424B1 (ko) 모터용 제어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모터 조립체
JP2023080237A (ja) 回転電機
JP4197936B2 (ja) モータ
US4368938A (en) Small electric motor
CN108886295B (zh) 马达和马达的制造方法
CN113875133B (zh) 旋转电机
KR102466611B1 (ko) 제어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모터 조립체
CN211606231U (zh) 旋转电机
JP7231398B2 (ja) 回転電機
CN113169627A (zh) 电动驱动装置
CN216625412U (zh) 马达和泵装置
WO2023199463A1 (ja) 駆動装置
CN117716610A (zh) 电动机控制装置
JP2019030142A (ja)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を備えたモー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