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75116A - 动力传递装置以及电力装置 - Google Patents
动力传递装置以及电力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875116A CN113875116A CN202080037441.2A CN202080037441A CN113875116A CN 113875116 A CN113875116 A CN 113875116A CN 202080037441 A CN202080037441 A CN 202080037441A CN 113875116 A CN113875116 A CN 11387511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wer transmission
- transmission device
- input
- case
- for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7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0452 restrain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5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6096 absorb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238 attenu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316 preloa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435 roc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566 seal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123 tempo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2933—Comprising exclusively pivoting lever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3—Cooling or keeping cold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1/00—Gearings comprising primarily only links or levers, with or without slides
- F16H21/10—Gearings comprising primarily only links or levers, with or without slides all movement being in, or parallel to, a single plane
- F16H21/44—Gearings comprising primarily only links or levers, with or without slides all movement being in, or parallel to, a single plane for conveying or interconverting oscillating or reciprocating mo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6—Accumulators structurally combined with charging apparatu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6—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heat-exchange fluid
- H01M10/6561—Gases
- H01M10/6563—Gases with forced flow, e.g. by blowe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H01M50/207—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44—Secondary casings; Racks; Suspension devices;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ounting method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62—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with fastening means, e.g. locks
- H01M50/264—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with fastening means, e.g. lock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e.g. straps, tie rods or peripheral fram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69—Mechanical means for varying the arrangement of batteries or cells for different uses, e.g. for changing the number of batteries or for switching between series and parallel wiring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96—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terminals of battery pack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BOARDS,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1/00—Frameworks, boards, panels, desks, casings; Details of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 H02B1/26—Casings; Part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H02B1/46—Boxes; Part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 H02J7/0045—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concerning the insertion or the connection of the batterie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传递过大的外力的动力传递装置。动力传递装置(200)具有输入杆(204)、输出杆(212)和壳体(202),所述输入杆(204)、所述输出杆(212)和所述壳体(202)分别能够相对移动且以彼此能够进行动力传递的方式被机械连接,动力传递装置(200)具有主弹簧(208)、复位弹簧(216)和减振器(214),其中,所述主弹簧(208)被配置在作为输入杆(204)与输出杆(212)的动力传递路径的第1动力传递路径上;所述复位弹簧(216)被配置在作为输入杆(204)与壳体(202)的动力传递路径的第2动力传递路径上;所述减振器(214)被配置在作为输出杆(212)与壳体(202)的动力传递路径的第3动力传递路径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递动力的动力传递装置、以及配置有动力传递装置的电力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本发明专利授权公报特许第6286084号中公开了,便携式电池的连接器和壳体内的连接器保持架的连接器被连接在一起。
在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9-068552号中公开了,收装室内的充电插头被插入充电式电池的插头插口。
发明内容
在上述的日本发明专利授权公报特许第6286084号和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9-068552号所公开的技术中,当电池发生未预想到的高速运动时,有可能对连接器、充电插头施加过大的外力。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传递过大的外力的动力传递装置以及电力装置。
本发明的第1方式是一种动力传递装置,其具有第1部件、第2部件和第3部件,所述第1部件、所述第2部件和所述第3部件分别能够相对移动且以彼此能够进行动力传递的方式被机械连接,动力传递装置具有第1弹性部件、第2弹性部件和缓冲部件,其中,所述第1弹性部件被配置在作为所述第1部件与所述第2部件的动力传递路径的第1动力传递路径上;所述第2弹性部件被配置在作为所述第1部件与所述第3部件的动力传递路径的第2动力传递路径上;所述缓冲部件被配置在作为所述第2部件与所述第3部件的动力传递路径的第3动力传递路径上。
本发明的第2方式是一种电力装置,其配置有动力传递装置,该动力传递装置具有分别能够相对移动且以彼此能够进行动力传递的方式被机械连接的第1部件、第2部件和第3部件,电力装置具有第1弹性部件、第2弹性部件和缓冲部件,其中,所述第1弹性部件被配置在作为所述第1部件与所述第2部件的动力传递路径的第1动力传递路径上;所述第2弹性部件被配置在作为所述第1部件与所述第3部件的动力传递路径的第2动力传递路径上;所述缓冲部件被配置在作为所述第2部件与所述第3部件的动力传递路径的第3动力传递路径上,所述第1部件具有输入部,该输入部被输入来自所述动力传递装置的外部的力,所述第2部件具有输出部,该输出部向所述动力传递装置的外部输出力。
所述输入部被配置为,被从蓄电装置输入力,所述蓄电装置能够安装于所述电力装置且能够从所述电力装置拆下,所述输出部被配置为,向与所述蓄电装置的端子相连接的电力装置的端子输出力。
根据本发明,能够抑制过大的外力的传递。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充供电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与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充供电装置的箱体对应的长方体的模型的图。
图3是表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充供电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充供电装置的立体图。
图5A~图5F是表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充供电装置的六面图。
图6是表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充供电装置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充供电装置的剖面立体图。
图8是表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充供电装置的局部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充供电装置的局部的剖视图。
图10是表示设置在箱体的下表面侧的部件的图。
图11A~图11C是概念性地表示水的流动的图。
图12和图12B是表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充供电装置的图。
图13A~图13F是表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充供电装置的六面图。
图14是表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充供电装置的局部的剖视图。
图15是表示使箱体倾斜的状态的图。
图16是表示搬送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充供电装置的情况下的例子的图。
图17是表示搬送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充供电装置的情况下的例子的图。
图18是表示搬送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充供电装置的情况下的例子的图。
图19是表示相对于收装室插拔电池的例子的图。
图20是表示向收装室插入电池的例子的图。
图21是表示向收装室插入电池的例子的图。
图22是表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动力传递装置的立体图。
图23是表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动力传递装置的俯视图。
图24是表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动力传递装置的侧视图。
图25是表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动力传递装置的侧视图。
图26是表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动力传递装置的剖视图。
图27是表示变形例的动力传递装置的剖面立体图。
图28A和图28B是动力传递装置的示意图。
图29A和图29B是动力传递装置的示意图。
图30A~图30D是动力传递装置的力学等效模型。
图31是连接器单元的剖视图。
图32A~图32E是连接器单元的力学等效模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列举优选的实施方式且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动力传递装置详细进行说明。
[一实施方式]
使用附图来说明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充供电装置。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充供电装置的立体图。
如图1所示,充供电装置10具有箱体(壳体)12。箱体12的形状为大致多面体形状,更具体而言为大致长方体形状。如图1所示,箱体12的各个顶点和各个边呈被倒角的形状、即弯曲形状。充供电装置10相当于本发明的电力装置。
图2是表示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充供电装置的箱体对应的长方体的模型的图。如图2所示,与箱体12对应的长方体23具有下表面(底面)18A、上表面18B、左侧表面(侧表面)18C、右侧表面(侧表面)18D、前表面(前侧表面、侧表面)18E和后表面(后侧表面、侧表面)18F。当对表面整体进行说明时使用附图标记18,当对各个表面进行说明时使用附图标记18A~18F。
左侧表面18C、右侧表面18D、前表面18E以及后表面18F从下表面18A折弯而连续。另外,左侧表面18C、右侧表面18D、前表面18E以及后表面18F从上表面18B折弯而连续。下表面18A和上表面18B相互沿着对方,即相互平行。即,下表面18A的法线方向和上表面18B的法线方向相互沿着对方。左侧表面18C和右侧表面18D相互沿着对方。换言之,左侧表面18C的法线方向和右侧表面18D的法线方向相互沿着对方。前表面18E和后表面18F相互沿着对方。换言之,前表面18E的法线方向和后表面18F的法线方向相互沿着对方。
设从左侧表面18C朝向右侧表面18D的方向、或者从右侧表面18D朝向左侧表面18C的方向为宽度方向、即X方向。设从前表面18E朝向后表面18F的方向、或者从后表面18F朝向前表面18E的方向为进深方向、即Y方向。设从下表面18A朝向上表面18B的方向、或者从上表面18B朝向下表面18A的方向为高度方向、即Z方向。
与箱体12对应的长方体23具有12条边20A~20L。边20A位于上表面18B和后表面18F相交的部位(部分、位置)。边20B位于上表面18B和前表面18E相交的部位。边20C位于下表面18A和前表面18E相交的部位。边20D位于下表面18A和后表面18F相交的部位。边20A~20D相互沿着对方。
边20E位于上表面18B和左侧表面18C相交的部位。边20F位于下表面18A和左侧表面18C相交的部位。边20G位于下表面18A和右侧表面18D相交的部位。边20H位于右侧表面18D和上表面18B相交的部位。边20E~20H相互沿着对方。
边20I位于前表面18E和左侧表面18C相交的部位。边20J位于左侧表面18C和后表面18F相交的部位。边20K位于后表面18F和右侧表面18D相交的部位。边20L位于前表面18E和右侧表面18D相交的部位。边20I~20L相互沿着对方。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充供电装置的立体图。如图3所示,在箱体12中设置有收装室14(收装部)。在收装室14内能够收装电池(被收装物)16。电池16能够相对于收装室14进行插拔。电池16相当于本发明的蓄电装置。
如图1和图3所示,在箱体12的上部设置有覆盖与收装室14连通的开口14a的覆盖部(覆盖部件、盖)32。在覆盖部32上设置有打开按钮33。当用户按压打开按钮33时,打开覆盖部32。在图1中示出覆盖部32闭合的状态。在图3中示出覆盖部32打开的状态。如图1所示,在覆盖部32上设置有用于表示电池16的电量的指示器30。覆盖部32能够以设置于上表面18B的转动轴31(参照图8)为中心进行转动。该转动轴31被设置在后述的凹部24侧。通过覆盖部32以转动轴31为中心进行转动,能够开闭收装室14。如图3所示,当覆盖部32处于打开状态时,用户能够将电池16插入收装室14或者将其从收装室14拔出。如图1所示,当覆盖部32处于闭合状态时,覆盖部32的一端靠近后表面18F的上端。换言之,当覆盖部32处于闭合状态时,覆盖部32的一端位于与边20A对应的部位附近。覆盖部32具有弯曲部32a。当覆盖部32处于闭合状态时,弯曲部32a位于与边20A对应的部位。
如图2所示,边20A位于后表面18F中的一侧、即上侧。换言之,边20A位于上表面18B中的一侧、即后侧。如图2和图3所示,与收装室14连通的开口14a、或者与收装室14连通的开口14a的周缘部14b位于与边20A对应的部位。
如图2所示,边20B位于前表面18E中的一侧、即上侧。换言之,边20B位于上表面18B中的另一侧、即前侧。如上所述,边20B沿着边20A。如图1所示,在与边20B对应的部位设置有把手部(第1把手部、把持部、杆部件、支承部、手柄)22B。把手部22B沿宽度方向、即X方向延伸。
如图2所示,边20C位于前表面18E中的另一侧、即下侧。换言之,边20C位于下表面18A中的一侧、即前侧。如上所述,边20C沿着边20A。如图1所示,在与边20C对应的部位设置有把手部(第2把手部、把持部、杆部件、支承部、手柄)22C。把手部22C沿宽度方向、即X方向延伸。
边20D位于后表面18F中的另一侧、即位于下侧。换言之,边20D位于下表面18A中的另一侧、即后侧。如上所述,边20D沿着边20A。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充供电装置的立体图。如图4所示,在与边20D对应的部位设置有把手部(第3把手部、支承部、扣手部、凹部)22D。把手部22D沿宽度方向、即X方向延伸,并且向前表面18E侧凹进。即,把手部22D通过在箱体12上形成朝向上表面18B侧的凹部空间54(参照图4)来构成。凹部空间54通过后述的部分56f(参照图7)来划分。如图7所示,该部分56f的上部向后表面18F侧折弯。该部分56f中的向后表面18F侧折弯的部分相对于把手部22D的下端的部位位于上表面18B侧。另外,当对把手部整体进行说明时使用附图标记22,当对各个把手部进行说明时使用附图标记22B~22D。
如图1所示,在与边20B对应的部位附近,形成有使上表面18B和前表面18E局部形成缺口的形状的凹部24。凹部24的底部由部件25来划分,凹部24的一侧部由后述的外缘部件44C的局部来构成,凹部24的另一侧部由后述的外缘部件44D的局部构成。构成凹部24的底部的部件25的表面相对于上表面18B倾斜。由于凹部24这样构成,因此,能够在与边20B对应的部位设置把手部22B。在构成凹部24的底部的部件25上设置有USB电力输出端子(输出端子、连接器)26和AC电力输出端子(输出端子、连接器)28。USB电力输出端子26和AC电力输出端子28是用于从充供电装置10向外部设备供给电力的端子。USB电力输出端子26能够输出直流电力。USB电力输出端子26例如是能够连接USB电缆的USB端子,即能够连接USB电缆的插口。在USB电力输出端子26上能够连接接受直流电力的负载。AC电力输出端子28能够输出交流电力。AC电力输出端子28例如是能够连接商用电源插头的插口。在AC电力输出端子28上能够连接接受交流电力的负载。在此,以设置有2个USB电力输出端子26和2个AC电力输出端子28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但USB电力输出端子26的数量和AC电力输出端子28的数量并不限定于此。在图1中示出在USB电力输出端子26和AC电力输出端子28上分别覆盖有罩27、29的状态。罩27、29是用于分别保护USB电力输出端子26和AC电力输出端子28的部件。
图5A~图5F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充供电装置的六面图。图5A是仰视图,图5B是俯视图,图5C是左视图,图5D是右视图,图5E是主视图,图5F是后视图。另外,在图5C、图5D、图5E以及图5F中图示出后述的接地用突起38,在图5A中省略后述的接地用突起38的图示。
如图5F所示,在凹部空间54中设置有AC电力输入端子(输入端子、连接器)34A和DC电力输入端子(输入端子、连接器)34B。AC电力输入端子34A和DC电力输入端子34B是对充供电装置10供给电力的端子。AC电力输入端子34A是能够连接未图示的电源电缆的插口,该未图示的电源电缆用于将从商用的交流电源供给的电力输入充供电装置10。DC电力输入端子34B是能够连接用于将直流电力输入充供电装置10的未图示的电源电缆的插口。
如图5A所示,在箱体12的下表面18A设置有用于安装接地用突起38(参照图3)的螺纹孔40A。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充供电装置的剖视图。如图6所示,接地用突起38能够使用螺钉42安装在箱体12的下表面18A。当在接地用突起38被安装于下表面18A的状态下使箱体12成为立起姿势时,接地用突起38成为向地板(地板面、载置面、配置面)突出的状态。如图5C所示,在后述的外缘部件44C的四角设置有用于安装接地用突起38的螺纹孔40C。另外,如图5D所示,在后述的外缘部件44D的四角设置有用于安装接地用突起38的螺纹孔40D。还能够将接地用突起38从箱体12的下表面18A拆下,将接地用突起38安装在外缘部件44C的四角或者外缘部件44D的四角。
如图5A和图6所示,在下表面18A上设置有通气路径(通气口、进气口、进气路径、间隙)36A(参照图5)。通气路径36A由局部通气路径36AC和局部通气路径36Ad构成。如图5C和图6所示,在左侧表面18C设置有通气路径(通气口、进气口、进气路径、间隙)36C。如图5D和图6所示,在右侧表面18D设置有通气路径(通气口、进气口、进气路径、间隙)36D。
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充供电装置的剖面立体图。在图7中,省略了后述的缝隙59(参照图10)和后述的开口57d(参照图10)的图示。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充供电装置的局部的剖视图。在图8中示出前表面18E侧的剖面。图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充供电装置的局部的剖视图。在图9中示出后表面18F侧的剖面。如图7所示,在前表面18E设置有通气路径(通气口、出气口、排气路径、间隙)36E。通气路径36E由局部通气路径36Ea和局部通气路径36Eb构成。如图7所示,在后表面18F侧设置有通气路径(通气口、进气口、进气路径、间隙)36F。通气路径36F由局部通气路径36Fa和局部通气路径36Fb构成。当对通气路径整体进行说明时使用附图标记36,当对各个通气路径进行说明时使用附图标记36A、36C、36D、36E、36F。根据本实施方式,在下表面18A、左侧表面18C、右侧表面18D、前表面18E以及后表面18F设置有通气路径36A、36C、36D、36E、36F。因此,通过使用后述的送风机52进行送风,例如空气能够通过通气路径36A、36C、36D、36F流入箱体12内,并且例如能够通过通气路径36E将空气从箱体12内排出。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良好地对箱体12内进行冷却。
图10是表示设置在箱体的下表面侧的部件的图。部件56被设置在箱体12的下表面18A侧。在部件56上设置有与下表面18A对应的板状的部分56a。在该部分56a的一侧、即后表面18F侧设置有从该部分56a弯曲而连接的部分56f。在该部分56a的另一侧、即前表面18E侧设置有从该部分56a弯曲而连接的部分56e。部分56f位于后表面18F侧,部分56e位于前表面18E侧。在部分56f上,设置有用于安装AC电力输入端子34A的开口57c和用于安装DC电力输入端子34B的开口57d。在部分56f上形成有多条缝隙59。空气能够通过缝隙59在箱体12内外流动。在此,作为例子示出形成有5条缝隙59的情况,但缝隙59的数量并不限定于5条。
如图5C、图5D以及图6所示,在箱体12上设置有外缘部件(框架)44C、44D和内侧部件(侧盖、面板)46C、46D。
外缘部件44C例如由环状(框状)的部件构成。内侧部件46C例如由板状的部件构成。外缘部件44C中的位于左侧表面18C的部分构成左侧表面18C中的外缘侧。内侧部件46C被设置在外缘部件44C的内侧。通气路径36C形成在外缘部件44C的内端与内侧部件46C的外端之间。内侧部件46C的外缘比外缘部件44C的内缘大。内侧部件46C使用嵌入式的固定机构(固定构造)47固定于箱体12。固定机构47例如以与内侧部件46C的四角对应的方式来设置。通过解除固定机构47的固定,能够将内侧部件46C从箱体12拆下。内侧部件46C中的与外缘部件44C重叠的部分相对于外缘部件44C中的与内侧部件46C重叠的部分,位于箱体12的外侧。因此,能够在外缘部件44C被固定于箱体12的状态下将内侧部件46C拆下。
如图6所示,在外缘部件44C上,在内侧部件46C与外缘部件44C重叠的部位设置有向内侧部件46C突出的突出部(突起部、翻折部)48C。突出部48C被设置在外缘部件44C的内缘。图11A~图11C是概念性地表示水的流动的图。图11A是左视图。图11B是左侧表面18C的剖视图。如图11A所示,突出部48C以沿内侧部件46C的外周的方式形成为环状。形成为环状的突出部48C中的角部如图11A所示的那样弯曲。即,突出部48C由直线状部位48CLA、48CLB、48CLE、48CLF和弯曲部位48CCA、48CCB、48CCC、48CCD构成。直线状部位48CLA是沿下表面18A的部位。直线状部位48CLB是沿上表面18B的部位。直线状部位48CLE是沿前表面18E的部位。直线状部位48CLF是沿后表面18F的部位。弯曲部位48CCA位于与边20A对应的部位附近。弯曲部位48CCB位于与边20B对应的部位附近。弯曲部位48CCC位于与边20C对应的部位附近。弯曲部位48CCD位于与边20D对应的部位附近。由于向内侧部件46C突出的突出部48C被设置在外缘部件44C的内缘,因此,通过通气路径36C进入箱体12内的水能够如以下那样流动。例如,进入通气路径36C中的与直线状部位48CLB对应的部位的水能够在与突出部48C相碰撞之后,到达内侧部件46C的内表面,且顺着内侧部件46C的内表面向竖直方向流动(参照图11B)。另外,进入通气路径36C中的与弯曲部位48CCA对应的部位的水能够以按照弯曲部位48CCA的形状的方式顺着外缘部件44C的表面流动,并且以按照直线状部位48CLF的形状的方式顺着外缘部件44C的表面流动。另外,进入通气路径36C中的与弯曲部位48CCB对应的部位的水能够以按照弯曲部位48CCB的形状的方式顺着外缘部件44C的表面流动,并且以按照直线状部位48CLE的形状的方式顺着外缘部件44C的表面流动。这样,突出部48C发挥导水部的作用。
从右侧表面18D朝向左侧表面18C的方向上的内侧部件46C与外缘部件44C的位置关系如下。即,外缘部件44C中最靠该方向侧的部分相对于内侧部件46C中最靠该方向侧的部分,位于该方向侧。换言之,在左侧表面18C的法线方向上,内侧部件46C的最突出部相对于外缘部件44C的最突出部后退。因此,当以左侧表面18C侧与地板接触的方式配置箱体12时,一方面外缘部件44C与地板相接触,另一方面内侧部件46C不与地板相接触。图11C表示以左侧表面18C成为下侧的方式配置箱体12时的状态。在水进入箱体12内的情况下,如图11C所示,该水能够通过通气路径36C被向箱体12的外部排出。
外缘部件44D和外缘部件44C相对于箱体12的左右中心呈镜面对称。另外,内侧部件46D和内侧部件46C相对于箱体12的左右中心呈镜面对称。在外缘部件44D被固定于箱体12的状态下,能够将内侧部件46D拆下。水通过通气路径36D进入箱体12内时的水的流动与水通过通气路径36C进入箱体12内时的水的流动同样。
如图7和图8所示,在前表面18E侧设置有板状的部件46E。部件46E中的位于上表面18B侧的部分46Eb与部件25中的前表面18E侧的部分25E重叠。部件46E中的与部件25重叠的部分46Eb相对于部件25中的与部件46E重叠的部分25E,位于箱体12的内侧。局部通气路径36Eb形成在部件46E中的位于上表面18B侧的部分46Eb与部件25中的位于前表面18E侧的部分25E之间。如上所述,通过局部通气路径36Ea和局部通气路径36Eb来构成通气路径36E。
从后表面18F朝向前表面18E的方向上的部件46E与外缘部件44C、44D的位置关系如下。即,外缘部件44C、44D中的最靠该方向侧的部分相对于部件46E中的最靠该方向侧的部分,位于该方向侧。换言之,在前表面18E的法线方向上,部件46E的最突出部相对于外缘部件44C、44D的最突出部后退。因此,当以前表面18E侧与地板接触的方式来配置箱体12时,一方面外缘部件44C、44D与地板相接触,另一方面部件46E不与地板相接触,通气路径36E不会被地板堵塞。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即使在以前表面18E侧与地板相接触的方式来配置箱体12的情况下,也能够将通过后述的送风机52排出的空气经由通气路径36E向箱体12的外部排出。
如图7和图9所示,在后表面18F侧设置有板状的部件46F。局部通气路径36Fa形成在上述的部分56f与部件46F之间。局部通气路径36Fa被设置于上述的凹部空间54内。由于局部通气路径36Fa不被设置在箱体12的表面而是被设置在凹部空间54内,因此异物难以通过局部通气路径36Fa侵入箱体12内。局部通气路径36Fb形成在部件46F中的位于上表面18B侧的部分与相对于部件46F被设置在上表面18B侧的部件49之间。部件49位于覆盖部32与部件46F之间。如上所述,由局部通气路径36Fa和局部通气路径36Fb来构成通气路径36F。
如图6所示,局部通气路径36Ac形成在部分56a与外缘部件44C之间。另外,局部通气路径36Ad形成在部分56a与外缘部件44D之间。如上所述,由局部通气路径36Ac和局部通气路径36Ad构成通气路径36A。由于不会以上表面18B与地板相向的方式来配置箱体12,因此,不会以形成有通气路径36A的下表面18A朝向上方的方式来配置箱体12。因此,异物经由通气路径36A侵入箱体12内的可能性低,因此,该异物到达后述的电力转换装置17的可能性低。如上所述,通过局部通气路径36Ac和局部通气路径36Ad来构成通气路径36A。
如图7和图10所示,部件46E中的位于下表面18A侧的部分46Ea与部件56中的前表面18E侧的部分56ex重叠。部件46E中的与部件56重叠的部分46Ea相对于部件56中的与部件46E重叠的部分56ex,位于箱体12的内侧。局部通气路径36Ea形成在部件46E中的位于下表面18A侧的部分46Ea与部件56中的位于前表面18E侧的部分56ex之间。
通气路径36E的截面面积(开口大小)和通气路径36A的截面面积彼此不同。更具体而言,通气路径36A的截面面积比通气路径36E的截面面积小。通气路径36C的截面面积和通气路径36D的截面面积相等。通气路径36C的截面面积和通气路径36E的截面面积彼此不同。更具体而言,通气路径36C的截面面积比通气路径36E的截面面积小。通气路径36D的截面面积和通气路径36E的截面面积彼此不同。通气路径36D的截面面积比通气路径36E的截面面积小。通气路径36E的截面面积和通气路径36F的截面面积彼此不同。更具体而言,通气路径36F的截面面积比通气路径36E的截面面积小。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用于使用后述的送风机52进行进气的通气路径36A、36C、36D、36F的截面面积被设定得比较小。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抑制异物通过通气路径36A、36C、36D、36F侵入箱体12内。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用于使用后述的送风机52进行排气的通气路径36E的截面面积被设定得比较大。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即使在万一异物侵入箱体12内的情况下,也能够有效地将该异物排出。
图12A和图12B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充供电装置的图。图12A是从上表面18B侧观察到的水平剖视图。图12B是从右侧表面18D侧观察到的竖直剖视图。在图12A和图12B中,带有阴影的箭头概念性地表示空气的流动。
如图12A和图12B所示,具有多个发热体50A、50B。当对发热体整体进行说明时使用附图标记50,当对各个发热体进行说明时使用附图标记50A、50B。另外,在箱体12内还设置有用于对发热体50A、50B进行冷却的送风机(风扇)52。送风机52将空气从图12A和图12B中的右侧向左侧输送。发热体50A、50B位于通气路径36A、36C、36D、36F的下游侧。发热体50A、50B位于送风机52的上游侧。发热体50A例如是电池16。发热体50B例如是电力转换装置(逆变器/转换器单元)17。发热体50B的温度比发热体50A高。发热体50A被配置在发热体50B的上游侧。在收装有发热体50A的收装室14与收装有发热体50B的部位(收装室)之间存在分隔壁51A。在收装有发热体50B的部位和收装有送风机52的部位之间存在分隔壁51B。如图12A所示,在发热体50A中的前表面18E侧的部位与左侧表面18C之间设置有阻隔部件(密封件)53C1。在发热体50A中的前表面18E侧的部位与右侧表面18D之间设置有阻隔部件53D1。在发热体50B与左侧表面18C之间设置有阻隔部件53C2。在发热体50B与右侧表面18D之间设置有阻隔部件53D2。如图12B所示,在分隔壁51A的下端部与发热体50B之间设置有阻隔部件53A1。在发热体50B中的前表面18E侧的部位与部分56e之间设置有阻隔部件53A2。阻隔部件53C1、53D1、53C2、53D2、53A1、53A2用于阻断空气的流动。阻隔部件53C1、53D1、53C2、53D2、53A1、53A2例如能够由发泡密封材料构成,但并不限定于此。由于这样配置发热体50A、50B、送风机52、分隔壁51A、51B以及阻隔部件53A1、53A2、53C1、53C2、53D1、53D2,因此空气如箭头所示的那样在箱体12内流动。
图13A~图13F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充供电装置的六面图。图13A是仰视图,图13B是俯视图,图13C是左视图,图13D是右视图,图13E是主视图,图13F是后视图。在图13中示出接地用突起38(参照图5C~图5F)被拆下的状态。
在以下表面18A与地板相接触的方式配置箱体12的情况下,从上表面18B朝向下表面18A的方向上的外缘部件44C、44D与地板的位置关系如下。即,外缘部件44C中的最靠该方向侧的部位(部分)58Ac(参照图14)、和外缘部件44D中的最靠该方向侧的部位58Ad与地板相接触。如图13A所示,该部位58Ac、58Ad为线状。不是下表面18A整体与地板相接触,而是线状的部位58Ac、58Ad与地板相接触,因此,使箱体12沿该部位58Ac、58Ad的长度方向滑动的情况下的摩擦力比较小。因此,在使箱体12沿图13A所示的箭头60A的方向滑动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比较小的力来使箱体12滑动。这样,在以下表面18A与地板相接触的方式配置箱体12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比较小的力使箱体12沿从前表面18E朝向后表面18F的方向滑动。另外,在以下表面18A与地板相接触的方式配置箱体12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比较小的力使箱体12沿从后表面18F朝向前表面18E的方向滑动。
在以左侧表面18C与地板相接触的方式配置箱体12的情况下,从右侧表面18D朝向左侧表面18C的方向上的外缘部件44C与地板的位置关系如下。即,外缘部件44C中的最靠该方向侧的部位58C(参照图11C)与地板相接触。图1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充供电装置的局部的剖视图。在图14中示出接地用突起38被安装在下表面18A侧的状态。如图13C所示,部位58C是大致长方形的框状、即大致长方形的环状。不是左侧表面18C整体与地板相接触,而是环状的部位58C与地板相接触,因此,使箱体12滑动的情况下的摩擦力比较小。因此,在使箱体12沿图13C所示的箭头60C的方向滑动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比较小的力使箱体12滑动。这样,在以左侧表面18C与地板相接触的方式配置箱体12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比较小的力使箱体12沿从前表面18E朝向后表面18F的方向滑动。另外,在以左侧表面18C与地板相接触的方式配置箱体12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比较小的力使箱体12沿从后表面18F朝向前表面18E的方向滑动。另外,在以左侧表面18C与地板相接触的方式配置箱体12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比较小的力使箱体12沿从下表面18A朝向上表面18B的方向滑动。另外,在以左侧表面18C与地板相接触的方式配置箱体12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比较小的力使箱体12沿从上表面18B朝向下表面18A的方向滑动。
在以左侧表面18C与地板接触的方式配置箱体12的情况下,由于环状的部位58C与地板相接触,因此,通过设置在左侧表面18C上的通气路径36C进行的进气受到抑制。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抑制了异物通过通气路径36C侵入箱体12内。
在以右侧表面18D与地板接触的方式配置箱体12的情况下,从左侧表面18C朝向右侧表面18D的方向上的外缘部件44D与地板的位置关系如下。即,外缘部件44D中的最靠该方向侧的部位58D与地板相接触。右侧表面18D和左侧表面18C相对于箱体12的左右中心呈镜面对称。因此,在以右侧表面18D与地板接触的方式配置箱体12的情况下,和以左侧表面18C与地板接触的方式配置箱体12的情况同样,也能够通过比较小的力使箱体12滑动。另外,在以右侧表面18D与地板接触的方式配置箱体12的情况下,和以左侧表面18C与地板接触的方式配置箱体12的情况同样,也抑制了异物通过通气路径36D侵入箱体12内。
在以前表面18E与地板接触的方式配置箱体12的情况下,从后表面18F朝向前表面18E的方向上的外缘部件44C、44D与地板的位置关系如下。即,外缘部件44C中的最靠该方向侧的部位58Ec和外缘部件44D中的最靠该方向侧的部位58Ed与地板相接触。如图13E所示,该部位58Ec、58Ed为线状。不是前表面18E整体与地板相接触,而是线状的部位58Ec、58Ed与地板相接触,因此,使箱体12沿该部位58Ec、58Ed的长度方向滑动的情况下的摩擦力比较小。因此,在使箱体12沿图13E所示的箭头60E的方向滑动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比较小的力使箱体12滑动。这样,在以前表面18E与地板接触的方式配置箱体12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比较小的力使箱体12沿从下表面18A朝向上表面18B的方向滑动。另外,在以前表面18E与地板接触的方式配置箱体12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比较小的力使箱体12沿从上表面18B朝向下表面18A的方向滑动。
在以后表面18F与地板接触的方式配置箱体12的情况下,从前表面18E朝向后表面18F的方向上的外缘部件44C、44D与地板的位置关系如下。即,外缘部件44C中的最靠该方向侧的部位58Fc和外缘部件44D中的最靠该方向侧的部位58Fd与地板相接触。如图13F所示,该部位58Fc、58Fd为线状。不是后表面18F整体与地板相接触,而是线状的部位58Fc、58Fd与地板相接触,因此,使箱体12沿该部位58Fc、58Fd的长度方向滑动的情况下的摩擦力比较小。因此,在使箱体12沿图13F所示的箭头60F的方向滑动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比较小的力使箱体12滑动。这样,在以后表面18F与地板接触的方式配置箱体12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比较小的力使箱体12沿从下表面18A朝向上表面18B的方向滑动。另外,在以后表面18F与地板接触的方式配置箱体12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比较小的力使箱体12沿从上表面18B朝向下表面18A的方向滑动。
图15是表示使箱体倾斜的状态的图。在图15中示出以仅对应于边20G的部位与地板62相接触的方式使箱体12倾斜的状态,其中所述边20G是位于下表面18A与右侧表面18D相交的部位的边。在使箱体12这样倾斜的情况下,从箱体12朝向地板62的方向上的外缘部件44D与地板62的位置关系如下。即,外缘部件44D中的最靠该方向侧的部位58X与地板62相接触。该部位58X呈线状。由于与地板62相接触的部位58X是线状,因此,在使箱体12沿与该部位58X的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滑动的情况下的摩擦力比较小。因此,在使箱体12沿图15所示的箭头60X的方向滑动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比较小的力使箱体12滑动。另外,在使箱体12向相反侧倾斜的情况下,从箱体12朝向地板62的方向上的外缘部件44C与地板62的位置关系如下。即,外缘部件44C中的最靠该方向侧的部位58X′与地板62相接触。该部位58X′呈线状。由于与地板62相接触的部位58X′呈线状,因此,在使箱体12沿与该部位58X′的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滑动的情况下摩擦力比较小。因此,在使箱体12向相反侧倾斜的情况下,当使箱体12沿图15所示的箭头60X的方向滑动时,也能够通过比较小的力使箱体12滑动。
图16是表示搬送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充供电装置的情况下的例子的图。在图16中示出箱体12以右侧表面18D成为下侧的方式被配置在地板62上的情况下的例子。图16所示的地板62例如是汽车的载货台等,但并不限定于此。在图16中示出配置有箱体12的地板62的高度比用户64站立的未图示的地板的高度高的情况下的例子。在图16中示出把手部22B被用户64的右手66R抓住且把手部22C被用户64的左手66L抓住的情况下的例子。用户64能够在抓住把手部22B、22C的状态下将充供电装置10从汽车的载货台等拉出。
图17是表示搬送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充供电装置的情况下的例子的图。在图17中示出用户64一个人搬运充供电装置10时的例子。在图17中示出把手部22B被用户64的右手66R抓住且把手部22D被用户64的左手66L抓住的情况下的例子。用户64能够在抓住把手部22B、22D的状态下搬运充供电装置10。
图18是表示搬送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充供电装置的情况下的例子的图。在图18中示出2个用户64A、64B协作搬运充供电装置10时的例子。在图18中示出当上台阶时用户64A位于前方,用户64B位于后方的情况下的例子。在图18中示出把手部22B被用户64A的右手64AR抓住且把手部22D被用户64B的右手64BR抓住的情况下的例子。用户64A、64B能够这样搬运充供电装置10。
图19是表示相对于收装室插拔电池的例子的图。在图19中示出箱体12以下表面18A与地板62相向的方式来配置的情况下的例子。在图19中示出以沿收装室14的深度方向、即竖直方向的方式将电池16插入收装室14内或者将其从收装室14拔出的情况下的例子。用户能够这样将电池16插入收装室14或者将其从收装室14拔出。
图20是表示向收装室插入电池的例子的图。在图20中示出以下表面18A与地板62相向的方式来配置箱体12的情况下的例子。如上所述,与收装室14连通的开口14a、或者与收装室14连通的开口14a的周缘部14b位于与边20A对应的部位。在与边20A对应的部位没有设置把手部22B~22D。由于与收装室14连通的开口14a、或者与收装室14连通的开口14a的周缘部14b位于与边20A对应的部位,因此,收装室14内的侧表面中的后表面18F侧的部分能够在插入电池16时作为导向部(引导部)来发挥作用。这样,能够从相对于收装室14的深度方向倾斜的方向将电池16插入收装室14内。即,能够从收装室14的深度方向以外的方向将电池16插入收装室14内。
图21是表示向收装室插入电池的例子的图。在图21中示出以前表面18E与地板62相向的方式配置箱体12的情况下的例子。如上所述,与收装室14连通的开口14a、或者与收装室14连通的开口14a的周缘部14b位于与边20A对应的部位。在与边20A对应的部位没有设置把手部22。由于与收装室14连通的开口14a、或者与收装室14连通的开口14a的周缘部14b位于与边20A对应的部位,因此,收装室14内的侧表面中的后表面18F侧的部分能够在插入电池16时作为导向部发挥作用。这样,能够从相对于收装室14的深度方向倾斜的方向将电池16插入收装室14内。即,能够从收装室14的深度方向以外的方向将电池16插入收装室14内。
图22是表示动力传递装置的立体图。图23是表示动力传递装置的俯视图。图24是表示动力传递装置的侧视图。图25是表示动力传递装置的侧视图。在图22~图25中示出动力传递装置200,并且示出连接器单元262。动力传递装置200和连接器单元262被设置在箱体12的收装室14(图3)的底面14c上。
连接器单元262具有连接器266,该连接器266具有与电池侧连接端子272(图31)连接的壳体侧连接端子274,该电池侧连接端子272被设置于收装在收装室14中的电池16的底面上。连接器单元262被设置为,能够沿2根柱状部件268a、268b在上下方向(Z方向)上移动,2根柱状部件268a、268b从构成底面14c的板件201向负Z方向侧延伸。
动力传递装置200是在电池16被收装于收装室14时将从电池16作用于动力传递装置200的力向连接器单元262传递,由此使连接器单元262向电池16侧(正Z方向侧)移动的装置。据此,连接器266从板件201的负Z方向侧向正Z方向侧移动,壳体侧连接端子274与电池16的电池侧连接端子272相连接。
图26是表示动力传递装置的剖面立体图。在图26中,省略连接器单元262的一部分来示出。在图26中示出后述的输入杆204正向比图22所示的位置靠图22的里侧(负X方向侧)的位置转动的状态的动力传递装置200。
动力传递装置200具有壳体202、输入杆204、输入筒206、主弹簧208、传动轴210、输出杆212、减振器214以及复位弹簧216。动力传递装置200将使输入杆204转动的力作为使输出杆212转动的力来传递。另外,当输入了想要使输入杆204高速转动的短时间过大的力时,动力传递装置200将输入的一部分能量蓄积在主弹簧208中,并且通过减振器214使输入的力衰减后输出给输出杆212。
输入杆204在其臂部218的顶端以可转动的方式支承有滚子220。当在收装室14中收装有电池16时,电池16的底部抵接于滚子220。来自电池16的力以滚子220的输入中心220a为中心被输入给输入杆204,使输入杆204转动的力作用于输入杆204。臂部218的基部被固定于输入筒206。输入杆204和输入筒206以与Y方向平行的转动轴为中心一体地转动。输入筒206是其内部具有沿转动轴方向贯穿的通孔的形成为筒状的部件。输入筒206以可转动的方式被支承于形成在壳体202上的输入部件支承部232。输入杆204和输入筒206相当于本发明的第1部件,输入杆204相当于本发明的输入部,输入筒206相当于本发明的第1筒部。
输出杆212在其臂部222的顶端以可转动的方式支承有滚子224。滚子224连接于连接器单元262,通过输出杆212进行转动,来使连接器单元262向正Z方向侧移动。臂部222的基部被固定于传动轴210的销230。输出杆212和传动轴210以与Y方向平行的转动轴为中心一体地转动。传动轴210具有:圆板部226,其形成为圆板状;轴部228,其从圆板部226向正Y方向侧延伸形成;和销230,其从圆板部226向负Y方向侧延伸而形成。传动轴210以可转动的方式被支承于在壳体202上形成的输出部件支承部234。输出杆212和传动轴210相当于本发明的第2部件,输出杆212相当于本发明的输出部,传动轴210相当于本发明的轴部。
输入部件支承部232形成为负Y方向侧开口,且正Y方向侧封闭的有底筒状。输出部件支承部234形成为从输入部件支承部232的底面向负Y方向侧延伸的圆筒状。输出部件支承部234贯穿壳体202而形成,负Y方向侧和正Y方向侧均开口。输入部件支承部232和输出部件支承部234形成在同一轴线上。即,被支承于输入部件支承部232的输入筒206和被支承于输出部件支承部234的传动轴210形成在同一轴线上。
壳体202相当于本发明的第3部件,输入部件支承部232相当于本发明的第3筒部,输出部件支承部234相当于本发明的第2筒部。
输入筒206被插入输入部件支承部232的内周与输出部件支承部234的外周之间。输入部件支承部232通过外套筒236以可转动的方式来支承输入筒206。输入筒206的负Y方向侧向壳体202的外部突出,输入杆204被固定于该向外部突出的部分。即,输入杆204相对于壳体202被配置在负Y方向侧。
传动轴210的轴部228被插入输出部件支承部234的内周,输出部件支承部234通过2个内套筒238a、238b以可转动的方式来支承传动轴210。轴部228的正Y方向侧的顶端部分从壳体202的正Y方向侧的开口部突出到外部。传动轴210的圆板部226位于比输出部件支承部234靠负Y方向侧的位置,且被收装在输入筒206的内周。销230从壳体202的负Y方向侧的开口部突出到外部,输出杆212被固定于该销230。即,输出杆212相对于壳体202被配置在负Y方向侧。在输入筒206的负Y方向侧的开口部设置有推力套筒240。推力套筒240的内径形成为比传动轴210的圆板部226的外径小。通过推力套筒240限制传动轴210向负Y方向侧移动。
在输入筒206的内周与输出部件支承部234的外周之间收装有主弹簧208。主弹簧208是具有将线材卷绕为螺旋状而成的圆周部208a的扭力弹簧或者扭转弹簧,与输入筒206及传动轴210被配置在同一轴线上。通过在主弹簧208的内周插入输出部件支承部234来抑制主弹簧208倾倒。主弹簧208的正Y方向侧的端部被固定于输入筒206,主弹簧208的负Y方向侧的端部被固定于传动轴210的圆板部226。主弹簧208在输入筒206和传动轴210的转动方向上具有弹性。想要使输入杆204转动的力依次向输入筒206、主弹簧208、传动轴210传递,使输出杆212进行转动。即,主弹簧208被配置在输入杆204及输入筒206和传动轴210及输出杆212的动力传递路径上。另外,由于在输入筒206的内周侧配置连接输入杆204及输入筒206、和传动轴210及输出杆212的主弹簧208,因此,能够将输入筒206和传动轴210配置在同一轴线上,并且能够将输入杆204和输出杆212配置在同一侧(负Y方向侧)。主弹簧208相当于本发明的第1弹性部件,圆周部208a相当于本发明的第1圆周部。
在壳体202的输入部件支承部232的外周侧形成有复位弹簧收装部244。复位弹簧收装部244形成为圆形槽状,该圆形槽状与输入部件支承部232及输出部件支承部234形成在同一轴线上。在复位弹簧收装部244收装有复位弹簧216。复位弹簧216是具有将线材卷绕为螺旋状而成的圆周部216a的扭力弹簧或者扭转弹簧,与输入筒206及传动轴210配置在同一轴线上(同轴配置)。复位弹簧216的正Y方向侧的端部被固定于复位弹簧收装部244的底部,复位弹簧216的负Y方向侧的端部被固定于输入杆204的臂部218。复位弹簧216在输入筒206的转动方向上具有弹性。想要使输入杆204转动的力通过复位弹簧216传递给壳体202。壳体202被固定于板件201,由复位弹簧216对输入杆204作用妨碍输入杆204转动的方向的弹性力。即,复位弹簧216被配置在输入杆204与壳体202的动力传递路径上。复位弹簧216相当于本发明的第2弹性部件,圆周部216a相当于本发明的第2圆周部。
图27是表示动力传递装置的剖视图。图27是表示图26所示的动力传递装置200的变形例。
在图26所示的动力传递装置200中,传动轴210以能够转动的方式通过2个内套筒238a、238b被支承于输出部件支承部234。在图27所示的动力传递装置200的变形例中,输出部件支承部234的Y方向长度形成为,比图26所示的输出部件支承部234的Y方向长度短,传动轴210通过1个内套筒238b被支承于输出部件支承部234。
在动力传递装置200的变形例中,在主弹簧208的正Y方向侧的端部,在内周配置有输出部件支承部234,但在主弹簧208的Y方向上的大部分,在内周没有配置输出部件支承部234。因此,在变形例中,在输入部件支承部232的内周插入圆筒状的套环242,在套环242的内周收装有主弹簧208。通过套环242抑制主弹簧208倾倒。套环242相当于本发明的圆筒部件。
如图26和图27所示,壳体202、输入筒206、传动轴210、主弹簧208以及复位弹簧216以套在一起的状态被配置在同一轴线上。换言之,输入筒206在输入筒206和传动轴210的转动轴方向(Y方向)上被配置成与传动轴210重叠。另外,主弹簧208在输入筒206和传动轴210的转动轴方向(Y方向)上被配置成与输入筒206和传动轴210重叠。复位弹簧216在输入筒206和传动轴210的转动轴方向(Y方向)上被配置成与输入筒206和壳体202重叠。另外,复位弹簧216在输入筒206和传动轴210的转动轴方向(Y方向)上被配置成与主弹簧208重叠。另外,主弹簧208和复位弹簧216在输入筒206和传动轴210的转动轴方向(Y方向)上被配置成与输入筒206和传动轴210重叠。根据该结构,动力传递装置200的各部件被沿转动轴方向(Y方向)紧凑地配置。
在壳体202的正Y方向侧的侧表面设置有减振器214。减振器214被减振器罩246覆盖。减振器214具有未图示的定子和转子。定子被固定于壳体202。传动轴210的轴部228贯穿减振器214的转子,在转子的正Y方向侧通过树脂垫片248、金属垫片250以及C形止动环252固定在转子上。据此,传动轴210和减振器214的转子一体地转动。减振器214的定子被固定于壳体202,壳体202被固定于板件201。通过被固定在输出杆212侧的减振器214的转子相对于被固定在板件201侧的减振器214的定子进行旋转,来由输出杆212的减振器214作用妨碍转动的方向的衰减力。即,减振器214被配置在输出杆212和壳体202的动力传递路径上。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减振器214是单向式的减振器,当输出杆212从图22所示的位置向里侧(正Z方向侧)转动时,对输出杆212作用衰减力,但当输出杆212向返回图22所示的位置的方向转动时,不对输出杆212作用衰减力。另外,减振器214被设置在传动轴210的正Y方向侧,输出杆212被设置在传动轴210的负Y方向侧。据此,能够使减振器214和输出杆212在传动轴210的转动轴方向(Y方向)上分散配置,由此能够减小动力传递装置200的径向(与Y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尺寸。减振器214相当于本发明的缓冲部件。
如上所述,在壳体202的一侧(负Y方向侧)配置输入杆204和输出杆212。即,在转动轴方向(Y方向)上,被输入力的输入杆204和输出力的输出杆212靠近配置。根据该结构,当在与输入杆204的臂部218垂直的方向(负Z方向侧)、即与转动轴方向正交的方向有外力输入时,能够降低转动轴方向上的剪切力(力偶)的发生。另外,在壳体202的与配置输入杆204和输出杆212的一侧相反的一侧配置减振器214。即,能够将与动力传递装置200的外部进行力的输入输出的部件集中配置在壳体202的一侧,在部件不密集的壳体202的另一侧配置减振器214。
如图22、图23所示,动力传递装置200被安装于在板件201上形成的动力传递装置设置孔254。在动力传递装置设置孔254,形成有向动力传递装置设置孔254的内侧延伸的支承部254a。从动力传递装置200的壳体202延伸出的凸边部202a从上方(正X方向侧)载置在该支承部254a上,且通过未图示的螺钉等将动力传递装置200固定在板件201上。
在板件201上,形成有与动力传递装置设置孔254连续形成的杆出入孔256。当输入杆204从图22所示的位置向里侧转动时,输入杆204通过杆出入孔256,向板件201的负Z方向侧移动。杆出入孔256相当于本发明的孔部。
如图24所示,输入杆204的臂部218从相对于直线L偏移的位置开始与该直线L大致平行地延伸设置,其中所述直线L通过输入筒206的转动轴O,且沿从电池16向输入杆204输入力的方向延伸。更具体而言,当从正Y方向侧观察时,输入杆204的臂部218从相对于直线L向左侧(负X方向侧)偏移的位置开始延伸设置,其中所述直线L通过输入筒206的转动轴O,沿从电池16向输入杆204输入力的方向延伸。臂部218具有:延伸部218a,其与直线L大致平行地延伸;和弯曲部218b,其从延伸部218a向转动轴O弯曲。输入杆204在臂部218的正X方向侧的侧表面抵接于杆出入孔256的边缘的限制部256a的状态下,臂部218与Z方向平行地延伸。据此,从电池16向负Z方向侧输入到输入杆204的力通过输入杆204,在与输入筒206的转动轴O在径向上分离的位置作为向负Z方向侧施加的力发挥作用,由此输入筒206与输入杆204一起转动。另外,当输入杆204的臂部218的正X方向侧的侧表面抵接于杆出入孔256的限制部256a时,臂部218和限制部256a进行面接触,因此,能够抑制对臂部218、杆出入孔256作用局部的力。在臂部218上,在臂部218与限制部256a抵接的部分安装有树脂片219。据此,能够抑制臂部218和杆出入孔256抵接时的噪声。另外,也可以在限制部256a安装树脂片219。
在输入杆204的臂部218的负X方向侧安装有防侵入部件215。如图23所示,当从正Z方向侧观察时板件201,防侵入部件215覆盖杆出入孔256的一部分,因此,能够抑制异物等侵入杆出入孔256、或者杆出入孔256与输入杆204的臂部218之间。防侵入部件215相当于本发明的覆盖部。
图28A和图28B是动力传递装置的示意图。在图28A和图28B中示出动力传递装置200的结构要素中的壳体202、传动轴210、输出杆212、减振器214以及减振器罩246,省略其他结构要素。图28A是相对于本实施方式的动力传递装置200的比较例,是输入杆204和减振器214相对于壳体202被配置在同一侧的状态的示意图。图28B是与本实施方式同样,输出杆212和减振器214隔着壳体202被配置在相反侧的状态的示意图。
在比较例中,如图28A所示,需要使传动轴210贯穿减振器罩246。为了抑制废物等侵入减振器罩246内,需要在减振器罩246与传动轴210之间设置密封件258,有减振器罩246的结构复杂化的问题。另外,在组装动力传递装置200时产生使传动轴210穿过减振器罩246的作业,因此,组装性恶化。并且,在传动轴210与密封件258之间产生摩擦力,因此,在主弹簧208蓄积的一部分能量被摩擦力消耗,动力传递装置200的动力传递效率降低。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8B所示,由于输出杆212和减振器214隔着壳体202被配置在相反侧,因此,无需使传动轴210贯穿减振器罩246。因此,能够简化减振器罩246的结构,使动力传递装置200的组装性良好,并且能够提高动力传递装置200的动力传递效率。
图29A和图29B是动力传递装置的示意图。在图29A和图29B中示出动力传递装置200的结构要素中的壳体202、输入杆204、输入筒206、传动轴210以及输出杆212,省略其他结构要素。图29A是相对于本实施方式的动力传递装置200的比较例,是输入杆204和输出杆212隔着壳体202被配置在相反侧的状态的示意图。图29B是与本实施方式相同,输入杆204和输出杆212相对于壳体202被配置在同一侧的状态的示意图。
在比较例中,如图29A所示,传动轴210的一端侧通过内套筒260被支承于输入筒206。另外,传动轴210的另一端侧被支承于减振器214的未图示的转子的轴承。输入筒206通过外套筒236被支承于壳体202的输入部件支承部232,因此,传动轴210最终被支承于壳体202的输入部件支承部232。因此,传动轴210的各支承部的负载较大,传动轴210D的轴的振动变大,有动力传递装置200的耐用性恶化的担忧。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9B所示,传动轴210的一端侧通过内套筒238a、238b被支承于壳体202的输出部件支承部234。另一方面,传动轴210的另一端侧被支承于减振器214的未图示的转子的轴承。即,传动轴210通过2个内套筒238a、238b被支承于壳体202的输出部件支承部234,因此能够减小传动轴210的各支承部的负载,传动轴210的轴的振动变小,由此能够提高动力传递装置200的耐用性。
图30A~图30D是动力传递装置的力学等效模型。图30A~图30D是将壳体202、输入杆204(输入筒206)、输出杆212(传动轴210)、主弹簧208、复位弹簧216以及减振器214模型化的图。
图30A表示动力传递装置200的初始状态。所谓初始状态是指,输入杆204位于图22所示的位置的状态。在初始状态下,输入杆204的臂部218的正X方向侧的侧表面抵接于杆出入孔256的边缘。在图30A~图30D中,初始状态下的输入杆204的位置用P1表示,输出杆212的位置用Q1表示。在初始状态下,主弹簧208和复位弹簧216被施加预载荷(Preload)。主弹簧208和复位弹簧216在从自然长度的状态发生变形而产生弹性力为止的期间有游隙的区域。例如,在没有对复位弹簧216作用预载荷的情况下,输入杆204晃动从而位置不确定。在初始状态下,通过对主弹簧208和复位弹簧216施加预载荷,能够确定输入杆204的位置。
图30B表示刚刚从外部对输入杆204向使其倾倒的一侧输入力之后的动力传递装置200的状态。在图30A~图30D中,将使输入杆204倾倒的一侧表示为右侧。在向输入杆204输入力后,输入杆204向右侧移动。此时,复位弹簧216发生变形,能量蓄积在复位弹簧216。输入到输入杆204的力通过主弹簧208传递给输出杆212,因此,伴随着输入杆204的移动,输出杆212也向右侧移动。在图30A~图30D中,刚刚对输入杆204输入力之后的输入杆204的位置用P2表示,输出杆212的位置用Q2表示。
输入到输出杆212的力的时间变化越大,则设置于输出杆212与壳体202之间的减振器214在妨碍输出杆212的移动的方向上产生越大的衰减力。因此,在刚刚开始从主弹簧208向输出杆212传递力之后,输出杆212的移动量比输入杆204的移动量小,主弹簧208发生变形,能量被蓄积在主弹簧208。由于能量被蓄积在主弹簧208,因此,输入到输入杆204的力不直接作用于减振器214,能够减小对减振器214输入的冲击。
图30C表示从由外部对输入杆204向使其倾倒的一侧输入力起,经过时间后的动力传递装置200的状态。当从对输入杆204输入力起经过时间后,减振器214的衰减力逐渐减小,主弹簧208的弹力变大,因此蓄积在主弹簧208中的能量被释放,输出杆212以低速向右侧移动。在图30A~图30D中,从对输入杆204输入力起经过时间后的输入杆204的位置用P2表示,输出杆212的位置用Q3表示。
即,即使短时间过大的力作用于输入杆204,动力传递装置200也使输入的力衰减后从输出杆212输出。据此,与输出杆212相连接的连接器单元262与输出杆212一起低速地向上侧(正Z方向侧)移动,能够减轻壳体侧连接端子274与电池侧连接端子272嵌合时的冲击。
图30D表示不再从外部向输入杆204输入力时动力传递装置200的状态。当不再向输入杆204输入力时,通过复位弹簧216的恢复力,输入杆204、主弹簧208、输出杆212一体地移动到初始状态的位置。由于减振器214是单向式的减振器,因此,在输出杆212返回初始状态的位置时,减振器214不产生衰减力。
按图30A→图30B→图30C→图30D的顺序示出的各部件的位移表示使输入杆204位移的速度略快的情况下的位移。在使输入杆204位移的速度慢的情况下,减振器214几乎不产生衰减力,主弹簧208也不变形,因此,各部件按图30A→图30C→图30D的顺序位移。另一方面,在使输入杆204位移的速度快的情况下,减振器214产生大的衰减力,因此,在图30B所示的状态下,输出杆212几乎不移动,而向图30C的状态转移。
另外,复位弹簧216的弹簧常数被设定为能够在不再从外部向输入杆204输入力时使动力传递装置200恢复到初始状态的程度即可,主弹簧208的弹簧常数被设定为尽可能小的值。
如图22、图23、图25~图27所示,连接器单元262具有连接器保持架264和连接器266。连接器266支承壳体侧连接端子274。连接器保持架264以可沿上下方向(Z方向)移动的方式被支承于从板件201向负Z方向侧延伸的2根柱状部件268a、268b上。当从上侧(正Z方向侧)观察连接器保持架264时,柱状部件268a、268b相对于连接器保持架264的中心非对称地配置。在柱状部件268a、268b各自的负Z方向侧的端部设置有C形止动环269。通过C形止动环269来防止连接器保持架264从柱状部件268a、268b脱离。在连接器保持架264的与动力传递装置200相向的侧表面上形成有沿X方向延伸的长孔270。输出杆212的滚子224被插入该长孔270中。
图31是连接器单元的剖视图。在图31中示出被设置于电池16的底面上的电池侧连接端子272和壳体侧连接端子274连接在一起的状态。
壳体侧连接端子274具有能够与电池侧连接端子272的高压端子276嵌合连接的一对高压端子销278、以及能够与电池侧连接端子272的信号端子280嵌合连接的多个信号端子销282。高压端子销278和信号端子销282向电池16侧(正Z方向侧)延伸设置。高压端子销278和信号端子销282沿X方向排列成一排来配置。高压端子销278分别被配置在信号端子销282的外侧。高压端子销278的顶端位于比信号端子销282的顶端靠电池16侧(正Z方向侧)的位置。因此,当壳体侧连接端子274被连接于电池侧连接端子272时,高压端子销278比信号端子销282先被连接于电池侧连接端子272。
连接器266具有能够与在电池16的底面上形成的导向孔284嵌合连接的导向突起部286。在壳体侧连接端子274的X方向的外侧两侧设置有一对导向突起部286。导向突起部286向电池16侧(正Z方向侧)延伸设置。导向突起部286整体形成为大致圆柱状,其顶端部分设置有球面状或顶端逐渐变细形状的锥形面。导向突起部286的顶端位于比高压端子销278和信号端子销282靠电池16侧(正Z方向侧)的位置。因此,当壳体侧连接端子274被连接于电池侧连接端子272时,在高压端子销278及信号端子销282被连接于电池侧连接端子272之前,导向突起部286先被连接于导向孔284。
连接器266具有:端子保持部288,其用于设置壳体侧连接端子274;和凸缘部290,其向端子保持部288的外周侧延伸。端子保持部288被插入连接器保持架264的通孔292中,通过凸缘部290防止端子保持部288脱离连接器保持架264。连接器266通过一对连结销294,以可沿上下方向(Z方向)相对移动的方式被支承于连接器保持架264。连结销294被插入在连接器保持架264上形成的通孔296、以及在连接器保持架264的凸缘部290形成的通孔297中。连结销294的上部(正Z方向侧端部)的头部294a形成为直径比连接器保持架264的通孔296大,通过头部294a防止连结销294脱离连接器保持架264。
在连结销294上设置有弹簧单元298,该弹簧单元298对连接器266的凸缘部290向电池16侧(正Z方向侧)施力。弹簧单元298具有外壳300、挡板302以及螺旋弹簧304。外壳300形成有底圆筒状,在底部306形成有供连结销294插入的通孔306a。挡板302是圆板状的部件,其外径形成为与外壳300的外径大致相同,在中央部的通孔302a中插入连结销294。通过C形止动环308防止挡板302脱离连结销294。连结销294插入螺旋弹簧304的内周,且螺旋弹簧304被设置在外壳300与挡板302的底部之间。
根据这种结构,直到壳体侧连接端子274与电池侧连接端子272的嵌合完成为止,连接器保持架264和连接器266一体地向上侧(正Z方向侧)移动。当壳体侧连接端子274与电池侧连接端子272的嵌合完成,端子保持部288的电池16侧的侧表面与电池16的底面相接触时,连接器266的移动受到限制,如图31所示,连接器266相对于连接器保持架264向下侧(负Z方向侧)移动。
图32A~图32E是连接器单元的力学等效模型。图32A~图32E是将电池侧连接端子272、壳体侧连接端子274、螺旋弹簧304、连接器266以及连接器保持架264模型化的图。
图32A表示壳体侧连接端子274与电池侧连接端子272嵌合前连接器单元262的状态。从动力传递装置200的输出杆212向连接器保持架264输入向上侧(正Z方向侧)的力。输入到连接器保持架264的力通过螺旋弹簧304传递给连接器266,连接器保持架264和连接器266一体地向上侧移动。
图32B表示壳体侧连接端子274与电池侧连接端子272嵌合过程中连接器单元262的状态。嵌合过程中,壳体侧连接端子274、连接器266以及连接器保持架264一体地向上侧移动。
图32C表示壳体侧连接端子274和电池侧连接端子272嵌合完成时连接器单元262的状态。直到嵌合完成为止,壳体侧连接端子274、连接器266以及连接器保持架264一体向上侧移动。
图32D表示在壳体侧连接端子274与电池侧连接端子272的嵌合完成后螺旋弹簧304预压缩过程中的连接器单元262的状态。在预压缩过程中,壳体侧连接端子274和连接器266不移动,连接器保持架264向上侧移动。据此,螺旋弹簧304被压缩,将壳体侧连接端子274向电池侧连接端子272侧按压的载荷升高。
图32E表示螺旋弹簧304预压缩完成时连接器单元262的状态。连接器保持架264停止在螺旋弹簧304的预压缩完成的位置。此时,壳体侧连接端子274成为被足够的力向电池侧连接端子272侧按压的状态。据此,即使电池16在收装室14内略微向上侧(正Z方向侧)移动,连接器266也追随电池16的移动,因此,壳体侧连接端子274与电池侧连接端子272的嵌合不会脱开。
另外,当将由螺旋弹簧304按压壳体侧连接端子274的力的大小设定为,在初始状态下为F1,在壳体侧连接端子274与电池侧连接端子272嵌合过程中为F2,在嵌合完成时为F3,在螺旋弹簧304预压缩过程中为F4,在预压缩完成时为F5时,具有F1<F2≈F3<F4<F5的关系。
以上叙述了针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没有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改变。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通气路径36A、36C、36D、36F为进气路径,且通气路径36E为排气路径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设通气路径36A、36C、36D、36F为排气路径,设通气路径36E为进气路径。在该情况下,送风机52从图12A、图12B中的左侧向右侧输送空气。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充供电装置10能够对电池16进行充电,并且能够对外部设备供给蓄积在电池16中的电力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为,充供电装置10能够对电池16进行充电,但不能对外部设备输出蓄积在电池16中的电力。另外,也可以为,充供电装置10能够对外部设备供给蓄积在电池16中的电力,但不能对电池16进行充电。即,充供电装置10的意思不是仅指能够进行充电和供电双方的装置,还能够指仅能进行充电的装置和仅能进行供电的装置。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箱体12被适用于充供电装置10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箱体12还能够适用于充供电装置10以外的所有装置。例如,也可以将箱体12适用于个人计算机等。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输入杆204、输入筒206的输入部件、以及输出杆212、传动轴210的输出部件进行转动运动,但也可以使输入部件和输出部件进行平移运动。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扭力弹簧或者扭转弹簧作为主弹簧208和复位弹簧216,但在输入部件和输出部件平移运动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螺旋弹簧等其他弹簧。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动力传递装置200用作将从电池16作用于动力传递装置200的力传递给连接器单元262,使连接器单元262向电池16侧移动的装置。与此相对,也可以将动力传递装置200用作吸收在收装室14中收装电池16时的冲击的缓冲装置。在将动力传递装置200用作缓冲装置的情况下,也可以使动力传递装置200不具有使连接器单元262向电池16侧移动的功能。在该情况下,连接器单元262也可以被固定于板件201的正Z方向侧。或者,也可以另外设置使连接器单元262向电池16侧移动的装置。在将动力传递装置200用作缓冲装置的情况下,也可以构成为,动力传递装置200具有输入杆204、输入筒206、主弹簧208以及复位弹簧216,不具有传动轴210、输出杆212以及减振器214。
对上述实施方式总结如下。
一种动力传递装置,其具有第1部件、第2部件和第3部件,所述第1部件、所述第2部件和所述第3部件分别能够相对移动、且以能够彼此进行动力传递的方式被机械连接,所述动力传递装置具有第1弹性部件、第2弹性部件和缓冲部件,其中,所述第1弹性部件被配置在作为所述第1部件与所述第2部件的动力传递路径的第1动力传递路径上;所述第2弹性部件被配置在作为所述第1部件与所述第3部件的动力传递路径的第2动力传递路径上;所述缓冲部件被配置在作为所述第2部件与所述第3部件的动力传递路径的第3动力传递路径上。根据这种结构,能够抑制传递过大的外力。
所述第1部件和所述第2部件也可以分别以可转动的方式来设置。根据这种结构,能够实现动力传递装置的紧凑化。
所述第1部件的转动轴和所述第2部件的转动轴也可以配置在同一直线上。根据这种结构,能够实现动力传递装置的紧凑化。
也可以为,所述第1弹性部件在所述第1部件的转动方向和所述第2部件的转动方向上具有弹性,所述第1弹性部件与所述第1部件的转动轴及所述第2部件的转动轴被配置在同一直线上。根据这种结构,能够实现动力传递装置的紧凑化。
也可以为,所述第1弹性部件被配置为,在所述第1部件的转动轴和所述第2部件的转动轴的方向上,与所述第1部件及所述第2部件重叠。根据这种结构,能够实现动力传递装置的紧凑化。
附图标记说明
200:动力传递装置;202:壳体;204:输入杆:208:主弹簧;212:输出杆;214:减振器;216:复位弹簧。
Claims (24)
1.一种动力传递装置,其具有第1部件(204、206)、第2部件(210、212)和第3部件(202),所述第1部件(204、206)、所述第2部件(210、212)和所述第3部件(202)分别能够相对移动且以彼此能够进行动力传递的方式被机械连接,其特征在于,
具有第1弹性部件(208)、第2弹性部件(216)和缓冲部件(214),其中,
所述第1弹性部件(208)被配置在作为所述第1部件与所述第2部件的动力传递路径的第1动力传递路径上;
所述第2弹性部件(216)被配置在作为所述第1部件与所述第3部件的动力传递路径的第2动力传递路径上;
所述缓冲部件(214)被配置在作为所述第2部件与所述第3部件的动力传递路径的第3动力传递路径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部件和所述第2部件分别以可转动的方式来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部件的转动轴和所述第2部件的转动轴被配置在同一轴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弹性部件在所述第1部件的转动方向和所述第2部件的转动方向上具有弹性,且具有第1圆周部(208a),该第1圆周部(208a)绕所述轴线形成为圆周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弹性部件被配置为在所述轴线方向上与所述第1部件及所述第2部件重叠。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圆筒部件(242),该圆筒部件(242)被配置在所述第1圆周部的径向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3~6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弹性部件在所述第1部件的转动方向和所述第3部件的转动方向上具有弹性,且具有第2圆周部(216a),该第2圆周部(216a)绕所述轴线形成为圆周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弹性部件被配置为在所述轴线方向上与所述第1弹性部件重叠。
9.根据权利要求3~8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部件具有第1筒部(206),该第1筒部(206)沿所述轴线方向延伸,且形成为中空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弹性部件被配置为,至少一部分被收装在所述第1筒部的内侧。
11.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3部件具有第2筒部(234),该第2筒部(234)沿所述轴线方向延伸,且形成为中空状,
所述第2筒部被插入所述第1圆周部的径向内侧来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3~11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部件具有输入部(204),该输入部(204)被输入来自所述动力传递装置的外部的力,
所述第2部件具有输出部(212),该输出部(212)向所述动力传递装置的外部输出力。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部件具有沿所述轴线方向延伸的轴部(210),
所述输出部连接于所述轴部的一侧,
所述缓冲部件连接于所述轴部的另一侧。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入部被配置在所述轴部的一侧。
15.根据权利要求12~14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轴线方向上观察,所述第1部件的转动中心和所述输入部在向所述输入部输入力的方向上偏移配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入部具有延伸部(218a)和弯曲部(218b),其中,所述延伸部(218a)沿向所述输入部输入力的方向延伸;所述弯曲部(218b)从该延伸部向所述第1部件的转动中心弯曲。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限制部(256a),该限制部(256a)限制所述第1部件向一方向的转动,
所述第2弹性部件被配置为对所述第1部件向所述一方向施力,
所述输入部被配置为所述延伸部和所述限制部相抵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制部被设置于孔部(256),所述第1部件以可转动的方式被贯插在所述孔部(256),
所述第1部件具有覆盖所述孔部的至少一部分的覆盖部(215)。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2部件向所述一方向转动的情况下,所述缓冲部件不对所述第2部件作用衰减力,
在所述第2部件向另一方向转动的情况下,所述缓冲部件对所述第2部件作用衰减力。
20.根据权利要求12~19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力传递装置被配置于电力装置(10),
所述输入部被配置为,被从蓄电装置(16)输入力,所述蓄电装置(16)能够安装于所述电力装置且能够从所述电力装置上拆下,
所述输出部被配置为,向与所述蓄电装置的端子(272)相连接的所述电力装置的端子(274)输出力。
21.根据权利要求1~20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弹性部件和所述第2弹性部件是扭力弹簧或者扭转弹簧。
22.根据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部件具有沿所述轴线方向延伸的轴部,
所述轴部被插入所述第1圆周部来配置。
23.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3部件具有第3筒部(232),该第3筒部(232)沿所述轴线方向延伸,且形成为中空状,
所述第1筒部被插入所述第3筒部内,以可绕所述轴线转动的方式被支承于所述第3筒部。
24.一种电力装置,其具有动力传递装置,该动力传递装置具有分别能够相对移动且以彼此能够进行动力传递的方式被机械连接的第1部件、第2部件和第3部件,其特征在于,
具有第1弹性部件、第2弹性部件和缓冲部件,其中,
所述第1弹性部件被配置在作为所述第1部件与所述第2部件的动力传递路径的第1动力传递路径上;
所述第2弹性部件被配置在作为所述第1部件与所述第3部件的动力传递路径的第2动力传递路径上;
所述缓冲部件被配置在作为所述第2部件与所述第3部件的动力传递路径的第3动力传递路径上,
所述第1部件具有输入部,该输入部被输入来自蓄电装置的力,所述蓄电装置能够安装于所述电力装置且能够从所述电力装置上拆下,
所述第2部件具有输出部,该输出部向与所述蓄电装置的端子相连接的所述电力装置的端子输出力。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9095586 | 2019-05-21 | ||
JP2019-095586 | 2019-05-21 | ||
PCT/JP2020/020038 WO2020235618A1 (ja) | 2019-05-21 | 2020-05-21 | 動力伝達装置及び電力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875116A true CN113875116A (zh) | 2021-12-31 |
Family
ID=734588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80037441.2A Pending CN113875116A (zh) | 2019-05-21 | 2020-05-21 | 动力传递装置以及电力装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20224047A1 (zh) |
EP (1) | EP3975314A4 (zh) |
JP (1) | JPWO2020235618A1 (zh) |
CN (1) | CN113875116A (zh) |
WO (1) | WO2020235618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178657B (zh) * | 2021-04-19 | 2023-03-31 | 湖南顺隆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的单体式锂电池组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636275A (en) * | 1995-03-31 | 1997-06-03 | Fujitsu Limited | Hinge mechanism and foldable portable telephone having the hinge mechanism |
JP2012206559A (ja) * | 2011-03-29 | 2012-10-25 | Nhk Spring Co Ltd | 車両用シート及び車両のバッテリー配設構造 |
JP2016160734A (ja) * | 2015-03-05 | 2016-09-05 | 美和ロック株式会社 | 扉用発電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電気錠システム |
CN107672654A (zh) * | 2017-11-10 | 2018-02-09 | 成都汇丁科技有限公司 | 生产车间用电力配件平稳转运装置 |
US20180169851A1 (en) * | 2016-12-16 | 2018-06-21 |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 Battery pack interface |
CN108346982A (zh) * | 2018-01-30 | 2018-07-31 | 谢幼环 | 一种基于无线通讯功能的用于智能家居的新型配电箱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585378Y2 (ja) * | 1992-07-14 | 1998-11-18 | 株式会社東芝 | 充電器 |
JP3540293B2 (ja) * | 2001-06-25 | 2004-07-07 | 株式会社カサタニ | 携帯電子機器用の充電装置 |
JP5778538B2 (ja) * | 2011-09-20 | 2015-09-16 | 株式会社クボタ | 電動作業機 |
JP6286084B1 (ja) | 2017-03-24 | 2018-02-28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収容装置 |
JP7214339B2 (ja) | 2017-09-29 | 2023-01-30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可搬型充電給電装置 |
CN111315645B (zh) * | 2017-09-29 | 2021-06-08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电动车辆的蓄电池收纳装置 |
-
2020
- 2020-05-21 EP EP20810054.5A patent/EP3975314A4/en active Pending
- 2020-05-21 JP JP2021520834A patent/JPWO2020235618A1/ja active Pending
- 2020-05-21 CN CN202080037441.2A patent/CN113875116A/zh active Pending
- 2020-05-21 WO PCT/JP2020/020038 patent/WO2020235618A1/ja unknown
- 2020-05-21 US US17/612,243 patent/US20220224047A1/en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636275A (en) * | 1995-03-31 | 1997-06-03 | Fujitsu Limited | Hinge mechanism and foldable portable telephone having the hinge mechanism |
JP2012206559A (ja) * | 2011-03-29 | 2012-10-25 | Nhk Spring Co Ltd | 車両用シート及び車両のバッテリー配設構造 |
JP2016160734A (ja) * | 2015-03-05 | 2016-09-05 | 美和ロック株式会社 | 扉用発電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電気錠システム |
US20180169851A1 (en) * | 2016-12-16 | 2018-06-21 |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 Battery pack interface |
CN107672654A (zh) * | 2017-11-10 | 2018-02-09 | 成都汇丁科技有限公司 | 生产车间用电力配件平稳转运装置 |
CN108346982A (zh) * | 2018-01-30 | 2018-07-31 | 谢幼环 | 一种基于无线通讯功能的用于智能家居的新型配电箱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0235618A1 (ja) | 2020-11-26 |
JPWO2020235618A1 (zh) | 2020-11-26 |
EP3975314A1 (en) | 2022-03-30 |
US20220224047A1 (en) | 2022-07-14 |
EP3975314A4 (en) | 2022-08-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875116A (zh) | 动力传递装置以及电力装置 | |
CN209938333U (zh) | 一种配电盒 | |
KR102369442B1 (ko) | 카메라 모듈 | |
CN111684670A (zh) | 连接器保持机构 | |
CN109168294B (zh) | 一种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JP7341722B2 (ja) | 充電給電装置 | |
US11024919B2 (en) | Battery pack with secure-locking mechanism and shock absorbing system with easy insertion mode | |
CN113875115A (zh) | 收装装置 | |
CN212938646U (zh) | 一种软件开发用且具有隐藏式收纳腔的多功能工作台 | |
CN213306000U (zh) | 一种多语种即时翻译工具 | |
CN209203592U (zh) | 一种电动牙刷 | |
JP6949201B2 (ja) | 防爆構造 | |
JP5014076B2 (ja) | インクタンク | |
JP2024086803A (ja) | 車両用シート | |
CN112888222B (zh) | 一种数据库服务器保护装置 | |
CN110828726A (zh) | 一种具有碰撞保护功能的新能源电池 | |
CN112124044B (zh) | 动力装置、风向调节装置及车辆 | |
CN220109314U (zh) | 一种无线吹风机 | |
CN220290462U (zh) | 一种硬盘盒 | |
CN218684092U (zh) | 一种吸尘器 | |
JP5060016B2 (ja) | バッテリの搭載構造 | |
TWI752300B (zh) | 可攜式電池之充電器 | |
CN216215934U (zh) | 防尘供电装置 | |
KR20060086911A (ko) | 포터블 데스크톱 컴퓨터 | |
JP2024030267A (ja) | 電子機器及びスタンド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