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71435A -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71435A
CN113871435A CN202111096897.9A CN202111096897A CN113871435A CN 113871435 A CN113871435 A CN 113871435A CN 202111096897 A CN202111096897 A CN 202111096897A CN 113871435 A CN113871435 A CN 1138714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line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layer
me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9689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71435B (zh
Inventor
杲皓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9689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7143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714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714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714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714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1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0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 H01L27/1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 H01L27/12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 H01L27/12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with a particular composition, shape or layout of the wiring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circuit arrangement, e.g. scanning lines in LCD pixel circuits
    • H01L27/124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with a particular composition, shape or layout of the wiring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circuit arrangement, e.g. scanning lines in LCD pixel circuits for preventing breakage, peeling or short circuit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0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 H01L27/1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 H01L27/12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 H01L27/1259Multistep manufacturing method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01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49Organic PV cell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该显示面板包括绑定区,绑定区包括位于显示面板背部的第一信号线组和由显示面板显示区外漏的第二信号线组,第一信号线组的端部与第二信号线组的端部之间设置有桥接区,桥接区内阵列设置有金属通孔,金属通孔内填充有导电银浆;第一信号线组通过金属通孔与第二信号线组电性连接;本发明的绑定区中的第一信号线组与第二信号线组之间采用金属通孔替代弯折区段,不需要再进行大角度弯折,从而能够最大化缩减边框宽度,提升显示区的屏占比,同时减少绑定区信号线断裂的风险。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OLED显示面板具有高色域、功耗低、高对比度及可柔性弯折等特点,已经成为下一代显示技术的主流。通常,可将OLED显示屏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实现显示功能的显示区,另一部分为非显示区,非显示区弯折至显示面板的背部,以实现窄边框,以此来满足人们对显示面板的美观度要求。
目前通常会采用弯折区段的技术,将绑定区进行弯折,使驱动单元及柔性电路板的绑定工作在显示面板背部进行,从而实现“窄下巴”的显示效果,该技术由于对屏幕进行了弯折,存在如下缺陷:(1)弯折区的漏极走线受到一定程度的拉应力,这会降低产品的良率,且会对产品信赖性造成影响;(2)由于弯折半径存在极限(一般最小为0.2mm),一般需要外凸1mm-2mm,所以无法实现真正的“无边框”显示。针对上述技术缺陷,设计者对绑定区的走线进行设计,包括走线进行各种开孔和形状上的设计;或者增加缓冲膜层结构,从而使弯折区段的弯折性能得到加强。但上述方法均未改变弯折区段弯折的本质,均未消除显示器的“窄下巴”,其全面显示效果会大打折扣。
因此,需要设计出一种新的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中绑定区弯折至背部,绑定区受弯折半径和弯折应力的影响,信号走线外凸1mm~2mm,无法限制了进一步压缩显示面板的窄边框尺寸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中绑定区弯折至背部,绑定区受弯折半径和弯折应力的影响,信号走线外凸1mm~2mm,无法限制了进一步压缩显示面板的窄边框尺寸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绑定区,所述绑定区包括位于所述显示面板背部的第一信号线组和由所述显示面板显示区外漏的第二信号线组,所述第一信号线组的端部与所述第二信号线组的端部之间设置有桥接区,所述桥接区内阵列设置有金属通孔,所述金属通孔内填充有导电银浆;所述第一信号线组通过所述金属通孔与所述第二信号线组电性连接。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二信号线组包括漏极延伸的第二信号线,所述第一信号线组包括与所述第二信号线电连接的第一信号线,所述第一信号线用于传递源极驱动电路的电信号。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和位于所述阵列基板之上的发光器件层,所述阵列基板包括所述第一信号线、位于所述第一信号线之上的衬底、位于所述衬底之上的遮光层、位于所述遮光层之上的有源层、以及位于所述有源层之上的栅极、位于所述栅极之上的源极、漏极和所述第二信号线。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显示区和位于所述显示区一侧的非显示区,所述第二信号线由显示区延伸至非显示区,所述第一信号线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内,所述金属通孔位于所述第二信号线的端部与所述第一信号线的端部之间的部分复合介质层内。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二信号线的截面形状呈弯折状,具有依次相连第一水平部、倾斜部以及第二水平部;其中,所述第一水平部与所述漏极同层设置,且电性连接;所述复合介质层内设置有凹槽,所述倾斜部贴合于所述凹槽内壁设置,所述第二水平部平铺于所述凹槽底部。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在所述显示面板膜层厚度方向上,所述复合介质层包括第一缓冲层、位于第一缓冲层之上的所述衬底、位于所述衬底之上的第二缓冲层、位于所述第二缓冲层之上的栅绝缘层、位于所述栅绝缘层之上的层间介质层、以及位于所述层间介质层之上的平坦化层;其中,所述凹槽由所述层间介质层延伸至所述第二缓冲层内,所述平坦化层填充所述凹槽,并覆盖所述倾斜部以及所述第二水平部。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衬底包括相贴合设置的第一衬底和第二衬底,所述第一衬底与所述第一信号线之间形成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衬底与所述第二信号线形成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对位贴合形成所述金属通孔;其中,所述第一衬底和所述第二衬底的材料均为柔性聚酰亚胺。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金属通孔还贯穿所述所述第一信号线,所述金属通孔靠近所述第一信号线的端部设置有密封层,所述密封层的材料为绝缘材料。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导电银浆包括有机载体和均匀分散在有机载体内的纳米银颗粒;其中,所述有机载体包括高聚物树脂和溶剂,所述高聚物树脂为醋酸丁酸纤维素、丙烯酸树脂、三聚氰胺甲醛树脂、聚氨基树脂、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脂、聚酚氧树脂和聚氨酯树脂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材料,所述溶剂为二乙二醇丁醚醋酸酯、异佛二酮、二丙二醇甲醚、戊二酸二甲酯、丁二酸二甲酯和己二酸二甲酯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材料。
依据上述实施例的显示面板,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0,提供一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显示面板的绑定区包括位于所述显示面板背部的第一信号线组和由所述显示面板显示区外漏的第二信号线组。
步骤S20,在所述第一信号线组的端部与所述第二信号线组的端部之间设置桥接区,在所述桥接区内阵列设置金属通孔,并向所述金属通孔内填充导电银浆,形成具有导电性的金属通孔。
步骤S30,待所述第一信号线组通过所述金属通孔与所述第二信号线组电性连接后,密封所述金属通孔的开口端。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步骤S20具体地包括:
步骤S201,提供第一衬底和第二衬底,在所述第一衬底上方制备第一缓冲层,在所述第一衬底上方制备第一信号线,在所述第二衬底之上依次制备有源层、栅极、源极、漏极以及第二信号线,所述第一信号线位于非显示区内。
步骤S202,所述第一衬底和所述第二衬底间隔对位设置,在所述第一衬底与所述第一信号线的端部之间设置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衬底与所述第二信号线的端部之间设置第二通孔,然后,将所述第一衬底倒置过来,以使所述第二衬底与所述第一衬底对位贴合在一起,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对位以形成金属通孔。
步骤S203,采用喷墨打印技术向所述金属通孔滴入纳米银溶液,待所述桥接区内所有的通孔均沉积有纳米银溶液后,采用烘干设备固化纳米银溶液,以使纳米银溶液内的溶剂挥发,形成具有导电性的金属通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该显示面板包括绑定区,绑定区包括位于显示面板背部的第一信号线组和由显示面板显示区外漏的第二信号线组,第一信号线组的端部与第二信号线组的端部之间设置有桥接区,桥接区内阵列设置有金属通孔,金属通孔内填充有纳米银,第一信号线组通过金属通孔与第二信号线组电性连接;本发明的绑定区中的第一信号线组与第二信号线组之间采用金属通孔替代弯折区段,不需要再进行大角度弯折,从而能够最大化缩减边框宽度,提升显示区的屏占比,同时减少绑定区信号线断裂的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和图3为图1中的部分区域13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一种膜层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另一膜层结构示意图。
图6至图10为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绑定区制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1-图13为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绑定区制备的膜层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用以例示本发明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发明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发明,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用以相同标号表示,图中虚线表示在结构中并不存在的,仅仅说明结构的形状和位置。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中绑定区弯折至背部,绑定区受弯折半径和弯折应力的影响,信号走线外凸1mm~2mm,无法限制了进一步压缩显示面板的窄边框尺寸的技术问题,本实施例能够解决该缺陷。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10的俯视结构示意图。显示面板10包括显示区11和位于显示区11一侧的非显示区12,显示区11也称AA区域,非显示区12也称NA区域。为了展示NA区域中的外漏电极,发明人在显示面板10截取部分区域13,形成局部放大图。
图2为图1中部分区域13的局部放大图。非显示区12包括扇出区14、外漏端子区域15、以及电性搭接区域16,外漏端子区域15阵列设置有外漏电极,在电性搭接区域16内,柔性电路板的连接端子与外漏电极压合,以实现柔性电路板中的驱动信号传递到外漏电极上。驱动信号为时钟信号、起始触发信号、低电位信号、高电位信号、栅极接收复位信号、源极驱动信号、液晶配向信号以及电源信号中一种或一种以上信号。为了实现更窄的边框,图2中的外漏端子区域15弯折至显示面板的背部,以形成图3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膜层示意图,为了实现窄边框,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绑定区弯折至显示面板的背部,该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位于显示区一侧的非显示区,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和位于阵列基板之上的发光器件层(图中未画出),阵列基板包括衬底基板21、设于衬底基板21上方的缓冲层22、设于缓冲层22上方的有源层23、设于有源层23上方的第一栅绝缘层24、设于第一栅绝缘层24上的第一栅极25、设于第一栅绝缘层24上且覆盖第一栅极25的第二栅绝缘层26、设于第二栅绝缘层26上方的第二栅极27、设于第二栅极27上方的层间介质层28、设于层间介质层28上方的源极29与漏极30、以及设于层间介质层28上方且覆盖源极29与漏极30的平坦化层31,平坦化层31上方设置有像素定义层32,本实施例的衬底基板21优选采用遮光材料制备而成,如黄色聚酰亚胺薄膜上沉积一层黑色矩阵。
有源层23包括沟道区以及分别位于沟道区两侧的源极接触区与漏极接触区,源极接触区与漏极接触区的材料为导体化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材料,沟道区的材料为保持半导体特性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材料;层间介质层28上设有分别对应于源极接触区与漏极接触区上方的源极接触孔与漏极接触孔,源极29与漏极30分别通过源极接触孔与漏极接触孔和有源层的源极接触区与漏极接触区电性连接。在非显示区内,平坦化层31、漏极30的延伸走线、缓冲层22和衬底基板21弯折至阵列基板的背部。
为了实现窄边框和实现驱动信号稳定传递,发明人提供上述技术方案,上述实施例仍不能完全解决目前的所有技术缺陷,绑定区受弯折半径和弯折应力的影响,信号走线外凸1mm~2mm,且会弯折应力的情况,发明人进一步提出新的技术方案,在非显示区中的绑定区进行分段设计,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绑定区,绑定区包括位于显示面板背部的第一信号线组和由显示面板显示区外漏的第二信号线组,第一信号线组的端部与第二信号线组的端部之间设置有桥接区,桥接区内阵列设置有金属通孔,金属通孔内填充有导电银浆;第一信号线组通过金属通孔与第二信号线组电性连接。本发明的绑定区中的第一信号线组与第二信号线组之间采用金属通孔替代弯折区段,不需要再进行大角度弯折,从而能够最大化缩减边框宽度,提升屏占比的同时减少断线风险。
本实施例的导电银浆包括有机载体和均匀分散在有机载体内的纳米银颗粒;其中,有机载体包括高聚物树脂和溶剂,高聚物树脂为醋酸丁酸纤维素、丙烯酸树脂、三聚氰胺甲醛树脂、聚氨基树脂、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脂、聚酚氧树脂和聚氨酯树脂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材料,溶剂为二乙二醇丁醚醋酸酯、异佛二酮、二丙二醇甲醚、戊二酸二甲酯、丁二酸二甲酯和己二酸二甲酯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材料。
本实施例的第一信号线组一端通过金属通孔与第二信号线组电性连接,另一端与柔性电路板和控制芯片电性连接,用于传递时序控制电路、栅极驱动电路、源极驱动电路、静电防护电路、白平衡处理电路和消除显示不均处理电路的一种或一种以上驱动信号。本实施例以传递源极驱动电路的驱动信号为例,进行说明本发明的发明点。
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另一膜层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第二信号线组包括漏极延伸的第二信号线114,第一信号线组包括与第二信号线114电连接的第一信号线113,第一信号线113用于传递源极驱动电路的电信号。具体地,该显示面板100包括显示区1001和位于显示区1001一侧的非显示区1002,阵列基板包括第一信号线113、位于第一信号线113之上的衬底101、位于衬底101之上的遮光层103、位于遮光层103之上的有源层104、以及位于有源层104之上的栅极、位于栅极之上的源极111、漏极112和第二信号线114;第二信号线114由显示区1001延伸至非显示区1002,第一信号线113位于非显示区1002内,金属通孔115位于第二信号线114的端部与第一信号线113的端部之间的部分复合介质层内。在显示面板膜层厚度方向上,复合介质层包括第一缓冲层1021、位于第一缓冲层1021之上的衬底101、位于衬底101之上的第二缓冲层1022、位于第二缓冲层1022之上的栅绝缘层、位于栅绝缘层之上的层间介质层109、以及位于层间介质层109之上的平坦化层116,本实施例的栅极包括第一栅极106和第二栅极108,栅绝缘层包括第一栅绝缘层105和第二栅绝缘层107,对于各膜层的材料、具体的位置和形成过程此处不再赘述。
第二信号线114的截面形状呈弯折状,具有依次相连第一水平部1141、倾斜部1142以及第二水平部1143,第一水平部1141与漏极112同层设置,一体成型,显然第一水平部1141与漏极112电性连接;本实施例的复合介质层内设置有凹槽1161,倾斜部1142贴合于凹槽1161内壁设置,第二水平部1143平铺于凹槽1161底部。凹槽1161由层间介质层109延伸至第二缓冲层1022内,平坦化层116填充凹槽1161,并覆盖倾斜部1142以及第二水平部1143。
衬底101包括相贴合设置的第一衬底1011和第二衬底1012,第一衬底1011和第二衬底1012的材料均为柔性聚酰亚胺。第一衬底1011与第一信号线113之间形成有第一通孔,第二衬底1012与第二信号线114形成有第二通孔,即第二水平部1143与第二信号线114形成有第二通孔,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对位贴合形成金属通孔115;金属通孔115内填充有导电银浆,导电银浆包括有机载体和均匀分散在有机载体内的纳米银颗粒1151(参考图5)。金属通孔115还贯穿所述所述第一信号线113,所述金属通孔115靠近所述第一信号线113的端部设置有密封层(图中未画出),所述密封层的材料为绝缘材料。
本实施例的平坦化层116上方设置有像素定义层117,像素定义层117对应源极111和漏极112均设置有像素开口,以提高单位面积内的像素密度,像素开口内设置有发光器件,发光器件的阳极与源极111或漏极112电性连接,发光器件的阴极与电源走线电性连接。
依据上述实施例的显示面板,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0,提供一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显示面板的绑定区包括位于所述显示面板背部的第一信号线组和由所述显示面板显示区外漏的第二信号线组。
步骤S20,在所述第一信号线组的端部与所述第二信号线组的端部之间设置桥接区,在所述桥接区内阵列设置金属通孔,并向所述金属通孔内填充有导电银浆,形成具有导电性的金属通孔。
步骤S30,待所述第一信号线组通过所述金属通孔与所述第二信号线组电性连接后,密封所述金属通孔的开口端。
优选地,步骤S20具体地包括:步骤S201,提供第一衬底和第二衬底,在所述第一衬底上方制备第一缓冲层,在所述第一衬底上方制备第一信号线,在所述第二衬底之上依次制备有源层、栅极、源极、漏极以及第二信号线,所述第一信号线位于非显示区内。
步骤S202,所述第一衬底和所述第二衬底间隔对位设置,在所述第一衬底与所述第一信号线的端部之间设置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衬底与所述第二信号线的端部之间设置第二通孔,然后,将所述第一衬底倒置过来,以使所述第二衬底与所述第一衬底对位贴合在一起,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对位以形成金属通孔。
步骤S203,采用喷墨打印技术向所述金属通孔滴入纳米银溶液,待所述桥接区内所有的通孔均沉积有纳米银溶液后,采用烘干设备固化纳米银溶液,以使纳米银溶液内的溶剂挥发,形成具有导电性的金属通孔。
具体地,图6-图10为显示面板绑定区中桥接区制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显示面板的绑定区中桥接区制备的膜层示意图。从显示面板的俯视图上看,如图6所示,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201和位于显示区201一侧的绑定区,绑定区包括第一桥接区202和第二桥接区203,如图7所示,在第一桥接区202和第二桥接区203相对的一侧分别开设多个子通孔2021和子通孔2031,如图8和图9所示,将第二桥接区203翻转后,与第一桥接区202对位贴合,以使第一桥接区202和第二桥接区203重合以形成完整桥接区204,也使第一桥接区202的子通孔2021和第二桥接区203的子通孔2031对齐,形成阵列分布的金属通孔2041,并利用用喷墨打印机的针头205向金属通孔2041滴入导电银浆。如图10所示,固化金属通孔2041滴入的导电银浆,以使导电银浆中溶剂挥发,形成具有导电性的金属通孔。
图11-图13及图5为图6至图10中对应的膜层结构制备过程中结构变化示意图,注明:图11-图13中具体膜层和对应的标号与图5中具体膜层和对应的标号指代相同。
如图11所示,第一衬底1011之上制备第一缓冲层1021,第一缓冲层1021之上制备第一信号线113。第二衬底1012之上依次制备第二缓冲层1022、遮光层103、有源层104、第一栅绝缘层105、第一栅极106、第二栅绝缘层107、第二栅极108、层间绝缘层109、源极111、漏极112、第二信号线、以及平坦化层116,第二信号线114的截面形状呈弯折状,具有依次相连第一水平部1141、倾斜部1142以及第二水平部1143,第一水平部1141与漏极112同层设置,一体成型,显然第一水平部1141与漏极112电性连接;本实施例的复合介质层内设置有凹槽1161,倾斜部1142贴合于凹槽1161内壁设置,第二水平部1143平铺于凹槽1161底部。凹槽1161由层间介质层109延伸至第二缓冲层1022内,平坦化层116填充凹槽1161,并覆盖倾斜部1142以及第二水平部1143。
如图12所示,第一衬底1011与第一信号线113之间形成有第一通孔1152,第二衬底1012与第二水平部1143形成有第二通孔1153。如图13所示,将第一衬底1011倒置过来,以使第二衬底1012与第一衬底1011对位贴合在一起,且第一通孔1152与第二通孔1153对位以形成金属通孔115。第一衬底1011和第二衬底1012的材料均为柔性聚酰亚胺。如图5所示,采用喷墨打印技术向金属通孔115滴入纳米银溶液的导电银浆,采用烘干设备固化纳米银溶液,以使纳米银溶液内的溶剂挥发,纳米银颗粒1151均匀分散在有机载体上,形成具有导电性的金属通孔115,完成绑定区的制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该显示面板包括绑定区,绑定区包括位于显示面板背部的第一信号线组和由显示面板显示区外漏的第二信号线组,第一信号线组的端部与第二信号线组的端部之间设置有桥接区,桥接区内阵列设置有金属通孔,金属通孔内填充有导电银浆;第一信号线组通过金属通孔与第二信号线组电性连接;本发明的绑定区中的第一信号线组与第二信号线组之间采用金属通孔替代弯折区段,不需要再进行大角度弯折,从而能够最大化缩减边框宽度,提升显示区的屏占比,同时减少绑定区信号线断裂的风险。
综上,虽然本发明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绑定区,所述绑定区包括位于所述显示面板背部的第一信号线组和由所述显示面板显示区外漏的第二信号线组,所述第一信号线组的端部与所述第二信号线组的端部之间设置有桥接区,所述桥接区内阵列设置有金属通孔,所述金属通孔内填充有导电银浆;
所述第一信号线组通过所述金属通孔与所述第二信号线组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号线组包括漏极延伸的第二信号线,所述第一信号线组包括与所述第二信号线电连接的第一信号线,所述第一信号线用于传递源极驱动电路的电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和位于所述阵列基板之上的发光器件层,所述阵列基板包括所述第一信号线、位于所述第一信号线之上的衬底、位于所述衬底之上的遮光层、位于所述遮光层之上的有源层、以及位于所述有源层之上的栅极、位于所述栅极之上的源极、漏极和所述第二信号线;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显示区和位于所述显示区一侧的非显示区,所述第二信号线由显示区延伸至非显示区,所述第一信号线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内,所述金属通孔位于所述第二信号线的端部与所述第一信号线的端部之间的部分复合介质层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号线的截面形状呈弯折状,具有依次相连第一水平部、倾斜部以及第二水平部;
其中,所述第一水平部与所述漏极同层设置,且电性连接;所述复合介质层内设置有凹槽,所述倾斜部贴合于所述凹槽内壁设置,所述第二水平部平铺于所述凹槽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显示面板膜层厚度方向上,所述复合介质层包括第一缓冲层、位于第一缓冲层之上的所述衬底、位于所述衬底之上的第二缓冲层、位于所述第二缓冲层之上的栅绝缘层、位于所述栅绝缘层之上的层间介质层、以及位于所述层间介质层之上的平坦化层;
其中,所述凹槽由所述层间介质层延伸至所述第二缓冲层内,所述平坦化层填充所述凹槽,并覆盖所述倾斜部以及所述第二水平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包括相贴合设置的第一衬底和第二衬底,所述第一衬底与所述第一信号线之间形成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衬底与所述第二信号线形成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对位贴合形成所述金属通孔;其中,所述第一衬底和所述第二衬底的材料均为柔性聚酰亚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通孔还贯穿所述所述第一信号线,所述金属通孔靠近所述第一信号线的端部设置有密封层,所述密封层的材料为绝缘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银浆包括有机载体和均匀分散在所述有机载体内的纳米银颗粒;其中,所述有机载体包括高聚物树脂和溶剂,所述高聚物树脂为醋酸丁酸纤维素、丙烯酸树脂、三聚氰胺甲醛树脂、聚氨基树脂、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脂、聚酚氧树脂和聚氨酯树脂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材料,所述溶剂为二乙二醇丁醚醋酸酯、异佛二酮、二丙二醇甲醚、戊二酸二甲酯、丁二酸二甲酯和己二酸二甲酯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材料。
9.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0,提供一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显示面板的绑定区包括位于所述显示面板背部的第一信号线组和由所述显示面板显示区外漏的第二信号线组;
步骤S20,在所述第一信号线组的端部与所述第二信号线组的端部之间设置桥接区,在所述桥接区内阵列设置金属通孔,并向所述金属通孔内填充导电银浆,形成具有导电性的金属通孔;
步骤S30,待所述第一信号线组通过所述金属通孔与所述第二信号线组电性连接后,密封所述金属通孔的开口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0具体地包括:
步骤S201,提供第一衬底和第二衬底,在所述第一衬底上方制备第一缓冲层,在所述第一衬底上方制备第一信号线,在所述第二衬底之上依次制备有源层、栅极、源极、漏极以及第二信号线,所述第一信号线位于非显示区内;
步骤S202,所述第一衬底和所述第二衬底间隔对位设置,在所述第一衬底与所述第一信号线的端部之间设置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衬底与所述第二信号线的端部之间设置第二通孔,然后,将所述第一衬底倒置过来,以使所述第二衬底与所述第一衬底对位贴合在一起,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对位以形成金属通孔;
步骤S203,采用喷墨打印技术向所述金属通孔滴入纳米银溶液,待所述桥接区内所有的通孔均沉积有纳米银溶液后,采用烘干设备固化纳米银溶液,以使纳米银溶液内的溶剂挥发,形成具有导电性的金属通孔。
CN202111096897.9A 2021-09-18 2021-09-18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38714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96897.9A CN113871435B (zh) 2021-09-18 2021-09-18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96897.9A CN113871435B (zh) 2021-09-18 2021-09-18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71435A true CN113871435A (zh) 2021-12-31
CN113871435B CN113871435B (zh) 2023-05-02

Family

ID=789925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96897.9A Active CN113871435B (zh) 2021-09-18 2021-09-18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7143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20310665A1 (en) * 2020-09-04 2022-09-29 Tcl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Array substr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73520A (zh) * 2017-05-27 2017-07-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CN108511487A (zh) * 2017-02-28 2018-09-07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
CN110010627A (zh) * 2019-04-12 2019-07-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0082976A (zh) * 2019-05-14 2019-08-02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US20200227507A1 (en) * 2019-01-10 2020-07-16 Japan Display Inc. Display device
CN112185984A (zh) * 2020-09-17 2021-01-0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
CN112366218A (zh) * 2020-11-05 2021-02-12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及显示面板
CN112992937A (zh) * 2021-02-22 2021-06-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显示装置、显示基板以及显示装置制备方法
CN112992963A (zh) * 2021-02-23 2021-06-18 福建华佳彩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制作方法
CN113257860A (zh) * 2020-02-10 2021-08-13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11487A (zh) * 2017-02-28 2018-09-07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
CN106973520A (zh) * 2017-05-27 2017-07-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US20200227507A1 (en) * 2019-01-10 2020-07-16 Japan Display Inc. Display device
CN110010627A (zh) * 2019-04-12 2019-07-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0082976A (zh) * 2019-05-14 2019-08-02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3257860A (zh) * 2020-02-10 2021-08-13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2185984A (zh) * 2020-09-17 2021-01-0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
CN112366218A (zh) * 2020-11-05 2021-02-12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及显示面板
CN112992937A (zh) * 2021-02-22 2021-06-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显示装置、显示基板以及显示装置制备方法
CN112992963A (zh) * 2021-02-23 2021-06-18 福建华佳彩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制作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20310665A1 (en) * 2020-09-04 2022-09-29 Tcl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Array substr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71435B (zh) 2023-05-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34679A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0277025B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44894B (zh)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8803111B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CN112864177B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面板
US11455944B2 (en) Display panel including at least one power supply structure including common electrode configured to have predetermined area, and display device
CN110568655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8742659B2 (en) Display pixel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113871435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KR20170005254A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10570757A (zh) 显示面板
US9063385B2 (en) Display panel
CN113721397A (zh) 绑定结构、显示装置、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
CN209784704U (zh)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
JPH1055887A (ja) マトリクス表示装置
CN100492653C (zh) 有机发光显示设备
KR101244026B1 (ko)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및 디스플레이
CN112382650B (zh) 一种显示面板组件及显示装置
CN110993676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器件
CN113658994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19780849U (zh) 一种显示面板
CN112037651B (zh) 一种显示面板、制程方法及显示装置
CN218101269U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203785B (zh) 一种oled显示面板
CN114185190B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