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01269U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01269U
CN218101269U CN202222240839.5U CN202222240839U CN218101269U CN 218101269 U CN218101269 U CN 218101269U CN 202222240839 U CN202222240839 U CN 202222240839U CN 218101269 U CN218101269 U CN 2181012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al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display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4083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新愿
陈楚涛
田广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verDisplay Optronics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verDisplay Op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verDisplay Optronic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EverDisplay Op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24083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012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012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012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的封装区;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一侧的至少一条金属走线,所述金属走线位于所述封装区;第二基板,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封框胶,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所述封框胶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覆盖部分所述金属走线;所述金属走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将所述金属走线分割成并联连接的至少两条子金属走线,所述封框胶填充于所述通孔内。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以增大金属走线的线宽,降低金属走线的阻抗,进而降低发热,同时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屏技术的发展,显示屏的边框也是越来越窄,金属走线不得不放置在封框胶下方,且金属走线的线宽也是越来越窄,如此,导致显示面板发热增大,且存在静电释放(ESD)的风险,同时,在盐雾测试时一旦对金属走线腐蚀严重,将引起面板缺色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以增大金属走线的线宽,降低金属走线的阻抗,进而降低发热,同时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的封装区;
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一侧的至少一条金属走线,所述金属走线位于所述封装区;
第二基板,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
封框胶,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所述封框胶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覆盖部分所述金属走线;
所述金属走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将所述金属走线分割成并联连接的至少两条子金属走线,所述封框胶填充于所述通孔内。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显示面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封装区设置至少一条金属走线,且封框胶覆盖部分金属走线,可以在不增大显示面板边框宽度的情况下保证金属走线具有较宽的宽度,以降低金属走线的阻抗,进而降低发热,并且,在同一条金属走线上设置至少一个通孔,将金属走线分割成并联连接的至少两条子金属走线,封框胶填充于通孔内,使得封框胶能够将各子金属走线隔开,在对显示面板进行盐雾测试时,即使最外侧的子金属走线被腐蚀,能够对其他区域的子金属走线起到阻隔保护作用,避免进一步大面积对金属走线造成腐蚀,如此,可以避免由于金属走线严重腐蚀而导致的显示面板显示缺色问题,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
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俯视结构示意;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和图2所示,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10,第一基板10包括显示区101和围绕显示区101的封装区102;位于第一基板10一侧的至少一条金属走线11,金属走线11位于封装区102;第二基板20,第二基板20与第一基板10相对设置;封框胶30,设置于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之间,封框胶30在第一基板10上的正投影至少覆盖部分金属走线11;金属走线1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12,将金属走线11分割成并联连接的至少两条子金属走线111,封框胶30填充于通孔12内。
可以理解的,图1仅示例性地示出显示面板的局部俯视结构,第二基板20在第一基板10上的正投影与第一基板10重叠,其中,封框胶30在X方向上的宽度与封装区102的宽度一致,在其他实施例中,封框胶30的宽度也可以小于封装区102的宽度,本实用新型示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并且,图1仅示例性的示出了一条金属走线11被通孔12分割成四条子金属走线111的局部结构图,由于四条子金属走线111为并联关系,四条子金属走线111同一侧的端点必然存在公共电连接部分(图中未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该公共电连接部分位于的具体位置不做限定,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继续参考图2,其中,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可以为柔性基板,其材料可以包括聚酰亚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碳酸酯、聚芳酯以及聚醚砜中的至少一种;或者,还可以为刚性基板,具体可以为玻璃基板或者其他刚性基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对基板的种类以及材料进行限定。
封框胶30包括但不限于玻璃胶(Frit)材料,该种材料通过激光加热熔化后,将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粘结在一起,形成封闭区域,以避免杂质和水汽等侵入到显示面板的内部,对显示面板造成损坏。
具体的,在Z方向上,封框胶30在金属走线11上的正投影面积可以小于或等于金属走线11的面积,如此,在封装区102内,可以充分保证金属走线11的宽度,以降低金属走线11的阻抗,避免高功耗所引起的发热问题,同时利于显示面板的窄边框设计。
进一步的,金属走线11上的通孔12可将金属走线11分割成多条并联连接的子金属走线111,在X方向上,各个子金属走线111的宽度可以相同或不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且根据实际需求,通孔12的个数可以为任意值,此外,通孔12的形状也可以为任意形状,图1仅为示例性的示出。同时,在通孔12处填充封框胶30,使各子金属走线111之间相互分离,不存在任何电连接。如此,在被通孔12中封框胶30分隔金属走线11的区域,一旦由于盐雾测试等对远离显示区101最外侧的子金属走线111造成腐蚀后,由于封框胶30的阻隔作用,不会对其他的子金属走线111继续造成腐蚀,可以避免对显示面板的其他区域甚至显示区101造成损坏,避免由于金属走线11腐蚀严重导致的显示面板显示缺色问题,影响显示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金属走线包括但不限于电源信号线或者其他信号线,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此外,在封装区102和显示区101之间还可以包括用于容纳其他电路(例如移位寄存电路)或信号走线的区域,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封装区设置至少一条金属走线,且封框胶覆盖部分金属走线,可以在不增大显示面板边框宽度的情况下保证金属走线具有较宽的宽度,以降低金属走线的阻抗,进而降低发热,并且,在同一条金属走线上设置至少一个通孔,将金属走线分割成并联连接的至少两条子金属走线,封框胶填充于通孔内,使得封框胶能够将各子金属走线隔开,在对显示面板进行盐雾测试时,即使最外侧的子金属走线被腐蚀,能够对其他区域的子金属走线起到阻隔保护作用,避免进一步大面积对金属走线造成腐蚀,如此,可以避免由于金属走线严重腐蚀而导致的显示面板显示缺色问题,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
可选的,继续参考图2所示,沿第一基板10至第二基板20的方向Z,通孔12的高度h1大于金属走线11的高度h2。
具体的,设置通孔12的高度h1大于金属走线11的高度h2,可以保证各子金属走线111之间能被通孔12内的封框胶30充分隔开,保证封框胶30在通孔21处能够对受腐蚀的子金属走线111进行完全阻挡,对其它子金属走线111起到保护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通孔12的高度h1和金属走线11的高度h2的具体大小不做限定,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可以理解的是,封框胶30可以与金属走线11直接接触设置,也可以间接接触设置,即封框胶30与金属走线11设置其他膜层结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如此,通孔12的高度h1也会发生变化。
可选的,继续参考图2所示,沿封装区102至显示区101的方向X,相邻子金属走线111之间的宽度d满足:1um≤d≤1cm。
可以理解的,根据金属走线11自身在X方向上宽度以及被通孔12分割成子金属走线111条数的不同,相邻子金属走线111之间的宽度d的具体大小也会不同,可以是满足1um≤d≤1cm的任意值,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此外,子其他实施例中,当封框胶30与金属走线11设置其他膜层结构时,也会影响相邻子金属走线111之间的宽度d的大小,可以理解的是,相邻子金属走线111之间的宽度d越小,越利于显示面板的窄边框化设计。
可选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沿封装区102至显示区101的方向X,子金属走线111的宽度逐渐增大。
具体的,对于同一条金属走线11分割成的多条子金属走线111,越靠近封装区102远离显示区101的一侧,子金属走线111的宽度就越小,而越靠近显示区101,子金属走线111的宽度就越大,如此,可以在增大金属走线线宽的情况下,减小封装区102最外侧对应的子金属走线111的线宽,可减小盐雾测试可能对金属走线11造成的腐蚀面积,进而避免对显示面板的造成严重的损坏,影响显示品质。
可选的,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封框胶30与金属走线11之间至少包括一层绝缘层13。
具体的,绝缘层13包括但不限于无机绝缘层或有机绝缘层,此时,由于封框胶30与金属走线11之间存在至少一层绝缘层13,通孔12的高度h1也会相应的增大,即通孔12的高度h1大于绝缘层13和金属走线11高度的总和。此外,为保证金属走线11总线宽不会太小而引起显示面板发热等问题,在相邻子金属走线111之间的宽度d满足设计需要的情况下,可根据封框胶30与金属走线11之间的膜层结构,适应性地调整通孔12在X方向上的宽度,以保证金属走线11总线宽足够大,降低整体阻抗。
在没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接下来均以显示面板中封框胶30与金属走线11直接接触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
可选的,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金属走线11围绕显示区101设置;封装区102包括第一封装区1021,并联连接的至少两条子金属走线1021的连接部位于第一封装区1021。
可以理解的,第一封装区1021可以位于显示面板的下边框位置,在第一封装区1021内,通常设置有外部引脚键合(Outer Lead Bonding,OLB)区域(图中未示出),使金属走线11在OLB区域驱动电路或者外部电源进行电连接,进行实现信号的传输。如此,对于并联的多条子金属走线1021的连接部设置在OLB区域,使得其他封装区102内的同一金属走线11均被分割成多条并联的子金属走线111,以在对显示面板进行盐雾测试时,提供显示面板的良品率。
可选的,继续参考图5所示,包括位于第一封装区1021的信号端子14;信号端子14与金属走线11的两端电连接,并在信号端子14与金属走线11的电连接处涂覆胶层15。
具体的,信号端子14用于向金属走线11提供信号,例如电源信号,可以是由显示面板内的驱动电路提供,也可以是由外部电源提供,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同时,为避免信号端子14与金属走线11的电连接部分被腐蚀或者形成释放静电通路,影响显示面板的正常工作,可以在信号端子14与金属走线11的电连接处涂覆胶层15,调高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
需要说明的是,本使用新型实施例对胶层15的具体材质不做任何限定,例如导电胶。
可选的,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包括位于显示区101的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之间的阵列层40;阵列层40包括至少一个薄膜晶体管41和与薄膜晶体管41电连接的发光元件42,发光元件42包括阴极421;金属走线11包括电源信号线,与阴极421电连接。
具体的,薄膜晶体管41包括有源层411、栅极412、源极413和漏极414,在有源层411与栅极412之间,以及栅极412与源极413和漏极414之间至少还包括一层绝缘层。发光元件42包括层叠设置的阳极423、发光层422和阴极421,其中,发光元件42的阳极可通过贯穿绝缘层等的过孔与薄膜晶体管41电连接,以使包含该薄膜晶体管41的像素电路能够为发光元件42的阳极423提供阳极电信号;相应的,发光元件42的阴极421与金属走线11电连接,此时,金属走线11为电源信号线,为发光元件42的阴极421提供阴极信号,使得发光元件42在接收到阳极信号和阴极信号时,将载流子传输至发光元件42的发光层422,并在发光层422复合发光。
可以理解的,除上述示出的功能膜层外,发光元件42还可以包括辅助发光层,辅助发光层用于促进载流子在发光层422复合,例如,辅助发光层可以包括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电阻阻挡层、空穴阻挡层、空穴传输层、空穴注入层中的一层或多层,此处不作限定。同时,发光元件42可以包括红色发光元件、绿色发光元件、蓝色发光元件、白色发光元件、黄色发光元件、青色发光元件、品红发光元件中的一种或多种,此处也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图6仅示例性的示出金属走线11与薄膜晶体管41以及发光元件42之间的相对位置的结构示意图,金属走线11可以与阵列层40中的任意金属层同层设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基于同一实用新型构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本实用新型任意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因此该显示装置具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有益效果,相同之处可参照上文理解,此处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2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显示装置2示例性的可以为触摸显示屏、手机、平板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或电视机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电子设备。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的封装区;
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一侧的至少一条金属走线,所述金属走线位于所述封装区;
第二基板,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
封框胶,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所述封框胶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覆盖部分所述金属走线;
所述金属走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将所述金属走线分割成并联连接的至少两条子金属走线,所述封框胶填充于所述通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基板至所述第二基板的方向,所述通孔的高度大于所述金属走线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封装区至所述显示区的方向,相邻所述子金属走线之间的宽度d满足:1um≤d≤1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封装区至所述显示区的方向,所述子金属走线的宽度逐渐增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封框胶与所述金属走线之间至少包括一层绝缘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走线围绕所述显示区设置;
所述封装区包括第一封装区,并联连接的至少两条所述子金属走线的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封装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封装区的信号端子;
所述信号端子与所述金属走线的两端电连接,并在所述信号端子与所述金属走线的电连接处涂覆胶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所述显示区的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阵列层;
所述阵列层包括至少一个薄膜晶体管和与所述薄膜晶体管电连接的发光元件,所述发光元件包括阴极;
所述金属走线包括电源信号线,与所述阴极电连接。
9.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222240839.5U 2022-08-24 2022-08-24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2181012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40839.5U CN218101269U (zh) 2022-08-24 2022-08-24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40839.5U CN218101269U (zh) 2022-08-24 2022-08-24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01269U true CN218101269U (zh) 2022-12-20

Family

ID=844474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40839.5U Active CN218101269U (zh) 2022-08-24 2022-08-24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0126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42499A (zh) * 2023-08-31 2023-11-10 绵阳惠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7915731A (zh) * 2024-03-20 2024-04-19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42499A (zh) * 2023-08-31 2023-11-10 绵阳惠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7915731A (zh) * 2024-03-20 2024-04-19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101269U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920943B (zh) 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KR20180047536A (ko)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CN106773424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870713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937236B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0797352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5188792A (zh)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CN214313208U (zh) 一种拼接屏
CN113517262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KR20190070038A (ko) 배선 필름 및 그를 포함한 표시 장치
CN217521581U (zh) 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4185190B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240038948A1 (en) Display panel and splicing screen
CN115311975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566529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851517A (zh) 一种显示面板、制作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CN113157140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114762A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KR20130015690A (ko) 반도체 장치
CN114503274A (zh)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CN215895422U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6669477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CN215911168U (zh) 一种显示面板、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240074266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