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61593A - 一次性手套 - Google Patents

一次性手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61593A
CN113861593A CN202111375278.3A CN202111375278A CN113861593A CN 113861593 A CN113861593 A CN 113861593A CN 202111375278 A CN202111375278 A CN 202111375278A CN 113861593 A CN113861593 A CN 1138615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air
parts
gloves
antibac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7527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61593B (zh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Stoda Enterprise Management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Baishe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Baishe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Baishe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7527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61593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615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615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615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615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7/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7/0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L27/04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containing chlorine atoms
    • C08L27/06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vinyl chlorid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19/00Gloves
    • A41D19/0055Plastic or rubber glo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99/00Subject mat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B29D99/0064Producing wearing apparel
    • B29D99/0067Glo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02Direct processing of dispersions, e.g. latex, to articl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27/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27/02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J2327/04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containing chlorine atoms
    • C08J2327/06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vinyl chlorid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409/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njugated diene hydrocarbons
    • C08J2409/02Copolymers with acrylonitril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475/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475/04Polyuretha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2Elements
    • C08K3/08Metals
    • C08K2003/0806Silver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次性手套,按重量份计,所述一次性手套包括:PVC糊状树脂100份;DOTP50‑60份;DPHP25‑35份;改性丁腈10‑20份;抗菌抗病毒剂适量;钙锌稳定剂2‑2.5份;色浆1‑2.5份;降粘剂10‑20份,本发明所述的一次性手套具有抗菌效果好、成本低、易于制备和生产效率高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次性手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次性抗菌手套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防护意识不断提高,手套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其中,薄型一次性手套由于便于穿戴、使用方便、成本低,更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比如食品行业、医疗行业、电子行业等。目前,市场上的薄型一次性手套种类很多,按照材料来分主要有PE手套、PVC手套、丁腈手套、乳胶手套等。但这些手套一般不具备抗菌功能,易引发细菌或微生物的滋生,从而引发感染。
为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市场上逐渐出现了多种抗菌手套,这些抗菌手套通过添加有机、无机或天然抗菌物质等组分,具备了一定的抗菌能力。但是,添加有机抗菌物质的手套具有抗菌剂溶出快、易流失、抗菌时间短等缺点,添加无机抗菌物质的手套具有抗菌作用起效慢、效率低、价格昂贵、易在人体中蓄积对人体造成危害的缺点,而天然抗菌物质则存在溶解性差、抗菌活性易受pH值影响的缺点,因此,抗菌效果均不如人意。
此外,目前在一次性抗菌手套的生产过程中,除了常规的理化检测,如色度、pH值加热减量、黏度以及拉伸强度、延伸率和厚度等之外,还需要对手套进行漏气检测和杀菌处理。
其中,在漏气检测中,传统的方式是向手套内充入一定量气体后,将手套的开口部位扎紧,然后用力挤压手套,通过人工观察手套是否纯在气孔等会导致漏气的缺陷,但这种方式存在检测速度慢、精度差的问题;近年来新兴的方式是向手套内充入一定量气体后,将手套的开口部位扎紧,然后对手套内部的气体压强进行检测,通过手套内部气体压强的变化状况判定手套是否漏气,但这种方式需要设置多个压力传感器,不但存在检测速度慢的问题,还存在检测费用高的问题。
而对于杀菌处理过程,目前常用的方式是高温灭菌,即将检验合格的手套置于高温,如110℃环境下,保持一定时间,实现杀菌的目的,但这种杀菌处理方式存在杀菌不彻底、且容易导致手套内壁粘连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特提出本申请。
发明内容
本发明设计出一种一次性手套,以实现抗菌效果好、成本低、易于制备和生产效率高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次性手套,按重量份计,所述一次性手套包括:
Figure BDA0003363669340000021
进一步的,所述改性丁腈为聚氨酯改性丁腈橡胶,所述改性丁腈按照下述方法制备:按重量份,将硫磺0.3-1份、氧化锌1-2份、促进剂0.25-0.5份加入80-100份丁腈乳液中,搅拌均匀后,加入聚氨酯乳液3~8份、耐化学药品剂0.3~0.5份、耐高温剂0.05~0.2份、分散剂0.01-0.05份、二氧化钛0.5-3.0份,之后在15~25℃下搅拌2~3小时即可。
进一步的,所述抗菌抗病毒剂包括:
抗菌剂A,其为纳米载银锐钛矿二氧化钛粉末;
抗菌剂B,其为阳离子系抗菌剂;
疏水性组分C,其为脂肪酸盐的水分散溶液;
稳定剂D,其为硫代硫酸盐、硅酸盐、脂肪胺、芳香胺、丙烯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按重量份计,所述抗菌抗病毒剂包括:
抗菌剂A,3~20份;
抗菌剂B,2~5份;
疏水性组分C,50~100份;
稳定剂D,0.01~0.5份。
进一步的,所述抗菌剂B为高级脂肪胺的无机酸盐。
进一步的,所述疏水性组分C为质量浓度为10~30%的脂肪酸盐的水分散溶液。
进一步的,所述一次性手套按照下述方法制备:
S1,配料:按重量份称取100份PVC糊状树脂、50-60份DOTP、25-35份DPHP、10-20份改性丁腈、2-2.5份钙锌稳定剂、1-2.5份色浆、10-20份降粘剂以及0.5~10份抗菌抗病毒剂,将所述抗菌抗病毒剂中的稳定剂D和50~70%的抗菌剂A与上述其他组分混合,所述抗菌抗病毒剂中剩余的抗菌剂A、抗菌剂B和疏水性组分C备用;
S2,过滤:将混合后的原料在40~55℃下进行一次搅拌2~3h,一次搅拌的转速为1000~1850转/min,一次搅拌均匀后成糊状浆料,将糊状浆料用120~270目的滤网过滤,过滤后将糊状浆料静置存放36~48h,之后将静置后的糊状浆料在50~55℃下进行二次搅拌0.5~1h,二次搅拌的转速为800~1200转/min;
S3,脱泡:将二次搅拌后的糊状浆料在真空度-0.07~0.1Mpa下进行真空脱泡,脱泡过程中每隔10~15min抽放气一次,重复放气10~15次;
S4,浸浆:将脱泡处理后的糊状浆料预热到55~65℃,然后在浸渍槽内浸渍手模,并将浸渍后的手模提起、垂滴1~3min去除多余的物料;
S5,高温塑化:将垂滴后的带胶手模送入高温塑化设备中,在180~220℃下烘制3~5min后,取出;
S6,PU涂层:待高温塑化后的带胶手模冷却至90~110℃时,在浸渍槽内浸渍PU涂层;
S7,烘干:将浸渍PU涂层后的带胶手模在150~180℃下进行高温烘烤,将PU涂层烘干;
S8,涂覆抗菌剂:将步骤S1所述抗菌抗病毒剂中剩余的抗菌剂A、抗菌剂B和疏水性组分C混合并搅拌均匀后形成抗菌液,将所述抗菌液喷淋在浸渍PU涂层的带胶手模上,在150~180℃下进行高温烘烤,烘干后取出;
S9,卷边:待涂覆抗菌剂后的带胶手模冷却至90~100℃时,进行卷边作业;
S10,脱模:待卷边作业后的带胶手模冷却至70~80℃时,进行脱模作业;
S11,检验与消毒:对脱模后的手套进行色度、pH值加热减量、黏度、拉伸强度、延伸率和厚度检测,并对检测合格的手套进行消毒处理和是否漏气检验;
S12,硫化整形:将检验合格的手套产品送入硫化整形车间,进行落粉和除皱整形工作,硫化整形时的温度控制在45~55℃范围内5~10min取出;
S13:包装:对手套进行包装后送到成品仓库等待出货销售。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1中对检测合格的手套采用高温空气同时进行消毒处理和是否漏气检验,其具体过程如下:
S1101,将100~120℃的热空气充入脱模后的手套;
S1102,当手套内的压强达到标准大气压强的1.1~1.3倍时,扎紧手套的开口部位;
S1103,将充有100~120℃的热空气的手套置于检漏设备中,进行是否漏气检验,同时依靠手套内外的100~120℃的热空气对手套进行杀菌处理;
S1104,将检漏合格的手套通过合格品排放口排出并收集,将检漏不合格的手套通过不合格品排放口排出并收集,完成手套是否漏气的检验和杀菌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1中100~120℃的热空气通过换热系统与所述步骤S5和/或S7和/或S8中的高温热空气进行换热后得到,所述换热系统包括:
高温塑化设备,其用于垂滴后的带胶手模的高温塑化,所述高温塑化设备能够连续排出180~220℃的高温空气;
高温烘烤设备,其用于带胶手模的高温烘烤,所述高温烘烤设备能够连续排出150~180℃的高温空气;
换热器,其内设置高温介质通道和低温介质通道,所述高温介质通道用于所述高温塑化设备和/或高温烘烤设备排出的高温空气通过;所述低温介质通道用于检漏设备排出的低温空气通过,所述检漏设备排出的低温空气通过换热器与所述高温塑化设备和/或高温烘烤设备排出的高温空气换热后,再次进入所述检漏设备中;
检漏设备,其用于手套是否漏气的检测和消毒处理,所述检漏设备具有风道,所述风道内具有循环流动的空气;所述检漏设备通过所述风道内循环流动的空气进行手套检漏和消毒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检漏设备包括:
风道,其内设置循环流动的、温度为100~120℃的空气;
进料口,其设置在所述风道上,充入100~120℃空气的手套通过所述进料口进入所述风道内,所述检漏设备通过所述风道内的气流对其内的手套进行是否漏气的筛选;
不合格品排放口,其设置在所述风道上,且所述不合格品排放口位于所述进料口的上游;
合格品排放口,其设置在所述风道上,且所述合格品排放口位于所述进料口的下游;
活动门,其设置在所述不合格品排放口和合格品排放口上,所述活动门能够通过旋转打开,以允许所述风道内的手套通过所述不合格品排放口或合格品排放口排出。
本申请所述的一次性手套具有抗菌效果好、成本低、易于制备和生产效率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一次性手套的制备工艺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换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检漏设备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风道;2、进料口;3、不合格品排放口;4、合格品排放口;5、活动门;6、旁通进气口;7、旁通排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一种一次性手套,按重量份计,所述一次性手套包括:
Figure BDA0003363669340000061
优选的,按重量份计,所述一次性手套包括:
Figure BDA0003363669340000062
Figure BDA0003363669340000071
更加优选的,所述一次性手套包括0.5~2重量份的抗菌抗病毒剂。
进一步的,所述DOTP为市售的环保DOTP;所述DPHP为市售的环保DPHP;所述钙锌稳定剂为环保钙锌稳定剂;所述色浆为市售的环保色浆。
进一步的,按重量份计,所述钙锌稳定剂包括:硬脂酸锌30-45份,硬脂酸钙20-30份,β-二酮5-10份,水滑石20-36份,双酚A8-15份,其中,所述水滑石为Mg2+/Al3+摩尔比为1~2∶1的层间阴离子为碳酸根的镁铝水滑石。
进一步的,所述β-二酮为硬脂酰苯甲酰甲烷、二苯甲酰甲烷、异戊酰苯甲酰甲烷、辛酰苯甲酰甲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所述改性丁腈为聚氨酯改性丁腈橡胶。
更进一步的,所述改性丁腈的制备方法如下:按重量份,将硫磺0.3-1份、氧化锌1-2份、促进剂0.25-0.5份加入80-100份丁腈乳液中,搅拌均匀后,加入聚氨酯乳液3~8份、耐化学药品剂0.3~0.5份、耐高温剂0.05~0.2份、分散剂0.01-0.05份、二氧化钛0.5-3.0份,之后在15~25℃下搅拌2~3小时即可。
作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促进剂为三氟化硼三乙基膦;所述耐化学药品剂为乙丙橡胶;所述耐高温剂为聚四氟乙烯;所述分散剂为羟乙基纤维素。
作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降粘剂为TXIB。
进一步的,所述抗菌抗病毒剂包括:
抗菌剂A,其为纳米载银锐钛矿二氧化钛粉末;
抗菌剂B,其为阳离子系抗菌剂;
疏水性组分C,其为脂肪酸盐的水分散溶液;
稳定剂D,其为硫代硫酸盐、硅酸盐、脂肪胺、芳香胺、丙烯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按重量份计,所述抗菌抗病毒剂包括:
抗菌剂A,3~20份;
抗菌剂B,2~5份;
疏水性组分C,50~100份;
稳定剂D,0.01~0.5份。
更进一步的,所述抗菌剂A和抗菌剂B的重量比为2:1~5:1。
进一步的,所述抗菌抗病毒剂还包括:0.5~2重量份的相容处理剂E,所述相容处理剂E为钛酸酯偶联剂、铝酸酯偶联剂或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所述纳米载银锐钛矿二氧化钛粉末通常具有1nm至5um的平均粒度,优选为100-200nm的平均粒度。
更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中,所述纳米载银锐钛矿二氧化钛粉末中金属银的重量百分比为0.5-2%。
作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纳米载银锐钛矿二氧化钛粉末可以采用工业偏钛酸、工业浓硫酸为原料,通过稀释热水解法连续酸溶水解,将银以磷酸难溶盐的形式载入制得。
所述纳米载银锐钛矿二氧化钛粉末在紫外光的照射下会产生羟基自由基,使得细菌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从而赋予所述一次性手套优异的抗菌性能。通常,锐钛矿二氧化钛粉末属于释放型抗菌剂,虽然其具有抗菌活性高的优点,但是随着释放型抗菌剂被释放以及抗菌作用的进行,其抗菌活性会逐渐降低,而本申请采用所述纳米载银锐钛矿二氧化钛粉末兼具了二氧化钛的光催化抗菌作用与金属银离子抗菌作用,一方面,能够在有无紫外光照的情况下都可以发挥抗菌作用,并且光照后效果更佳;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延长所述纳米载银锐钛矿二氧化钛粉末有效抗菌的时间。
进一步的,所述抗菌剂B为高级脂肪胺的无机酸盐。
优选的,所述高级脂肪胺可以为月桂胺、硬脂胺、松香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更加优选的,所述抗菌剂B为月桂胺的盐酸盐、硝酸盐或磷酸盐。
通常,由于PVC树脂和常见病毒的表面电位均为负,因此,病毒不易与PVC树脂结合或被吸附在PVC树脂表面,而本申请通过在所述抗菌抗病毒剂中设置一定含量的阳离子系抗菌剂,并进一步将所述阳离子系抗菌剂附着在所述一次性手套上,如此,能够改善所述一次性手套的表面电位,使病毒等能够更加轻易地附着在所述一次性手套的表面,并进一步通过所述抗菌剂A和B的协同作用,达到有效灭菌的效果。此外,本发明通过抗菌剂A和抗菌剂B的协同作用来实现同时提高抗菌活性和抗菌持久稳定性的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疏水性组分C为质量浓度为10~30%的脂肪酸盐的水分散溶液。
优选的,所述疏水性组分C为碳数在15~25之间的脂肪酸盐的水分散溶液。
其中,所述疏水性组分C能够改变所述PVC树脂的表面张力,使得水等物质不易附着在所述PVC树脂的表面,避免所述PVC树脂被水等物质渗透,导致细菌等通过水等物质渗入所述一次性手套内部。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一种一次性手套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用于制备上述的一次性手套,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S1,配料:按重量份称取100份PVC糊状树脂、50-60份DOTP、25-35份DPHP、10-20份改性丁腈、2-2.5份钙锌稳定剂、1-2.5份色浆、10-20份降粘剂以及0.5~10份抗菌抗病毒剂,将所述抗菌抗病毒剂中的稳定剂D和50~70%的抗菌剂A与上述其他组分混合,所述抗菌抗病毒剂中剩余的抗菌剂A、抗菌剂B和疏水性组分C备用;
S2,过滤:将混合后的原料在40~55℃下进行一次搅拌2~3h,一次搅拌的转速为1000~1850转/min,一次搅拌均匀后成糊状浆料,将糊状浆料用120~270目的滤网过滤,过滤后将糊状浆料静置存放36~48h,之后将静置后的糊状浆料在50~55℃下进行二次搅拌0.5~1h,二次搅拌的转速为800~1200转/min;
S3,脱泡:将二次搅拌后的糊状浆料在真空度-0.07~0.1Mpa下进行真空脱泡,脱泡过程中每隔10~15min抽放气一次,重复放气10~15次;
S4,浸浆:将脱泡处理后的糊状浆料预热到55~65℃,然后在浸渍槽内浸渍手模,并将浸渍后的手模提起、垂滴1~3min去除多余的物料;
S5,高温塑化:将垂滴后的带胶手模送入高温塑化设备中,在180~220℃下烘制3~5min后,取出;
S6,PU涂层:待高温塑化后的带胶手模冷却至90~110℃时,在浸渍槽内浸渍PU涂层;
S7,烘干:将浸渍PU涂层后的带胶手模在150~180℃下进行高温烘烤,将PU涂层烘干;
S8,涂覆抗菌剂:将步骤S1所述抗菌抗病毒剂中剩余的抗菌剂A、抗菌剂B和疏水性组分C混合并搅拌均匀后形成抗菌液,将所述抗菌液喷淋在浸渍PU涂层的带胶手模上,在150~180℃下进行高温烘烤,烘干后取出;
S9,卷边:待涂覆抗菌剂后的带胶手模冷却至90~100℃时,进行卷边作业;
S10,脱模:待卷边作业后的带胶手模冷却至70~80℃时,进行脱模作业;
S11,检验与消毒:对脱模后的手套进行色度、pH值加热减量、黏度、拉伸强度、延伸率和厚度检测,并对检测合格的手套进行消毒处理和是否漏气检验;
S12,硫化整形:将检验合格的手套产品送入硫化整形车间,进行落粉和除皱整形工作,硫化整形时的温度控制在45~55℃范围内5~10min取出。
S13:包装:对手套进行包装后送到成品仓库等待出货销售。
本申请所述抗菌抗病毒剂中,通过采用无机粉末——纳米载银锐钛矿二氧化钛粉末作为无机抗菌剂,在利用所述纳米载银锐钛矿二氧化钛粉末自身的抗菌作用的同时,还能够利用所述纳米载银锐钛矿二氧化钛粉末形成堵塞所述PVC树脂中毛细孔结构的颗粒物,避免外界的细菌在水等物质的作用下通过所述PVC树脂上的毛细孔结构进入所述一次性手套的内侧,导致细菌感染。
更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1中,对脱模后的手套进行色度、pH值加热减量、黏度、拉伸强度、延伸率和厚度检测,并对检测合格的手套采用高温空气同时进行消毒处理和是否漏气检验。
优选的,所述步骤S11包括步骤:
S1101,将100~120℃的热空气充入脱模后的手套;
S1102,当手套内的压强达到标准大气压强的1.1~1.3倍时,扎紧手套的开口部位;
S1103,将充有100~120℃的热空气的手套置于检漏设备中,进行是否漏气检验,同时依靠手套内外的100~120℃的热空气对手套进行杀菌处理;
S1104,将检漏合格的手套通过合格品排放口4排出并收集,将检漏不合格的手套通过不合格品排放口3排出并收集,完成手套是否漏气的检验。
如此,可以同时实现手套的杀菌和检漏处理,简化手套的生产步骤、提高生产效率,避免手套在常规高温消毒过程中产生的内壁粘连的问题。
更进一步的,在所述步骤S1104之后,应及时打开所述手套的开口部位,避免所述手套被长时间扎紧导致的褶皱变形和损伤。
更加优选的,所述步骤S11中100~120℃的热空气通过洁净无菌的空气与所述步骤S5和/或所述步骤S7和/或所述步骤S8中的高温热空气进行换热后得到。
作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步骤S11中100~120℃的热空气通过洁净无菌的空气与所述步骤S5、S7和S8中的高温热空气进行换热后得到。
优选的,所述步骤S11中100~120℃的热空气通过附图2~3所示的换热系统与所述步骤S5、S7和S8中的高温热空气进行换热后得到。
具体的,所述换热系统包括:
高温塑化设备,其用于垂滴后的带胶手模的高温塑化,所述高温塑化设备能够连续排出180~220℃的高温空气;
高温烘烤设备,其用于带胶手模的高温烘烤,所述高温烘烤设备能够连续排出150~180℃的高温空气;
换热器,其内设置高温介质通道和低温介质通道,所述高温介质通道用于所述高温塑化设备和/或高温烘烤设备排出的高温空气通过;所述低温介质通道用于检漏设备排出的低温空气通过,所述检漏设备排出的低温空气通过换热器与所述高温塑化设备和/或高温烘烤设备排出的高温空气换热后,再次进入所述检漏设备中;
检漏设备,其用于手套是否漏气的检测和消毒处理,所述检漏设备具有风道1,所述风道1内具有循环流动的空气;所述检漏设备通过所述风道1内循环流动的空气进行手套检漏和消毒处理。
更进一步的,所述高温塑化设备和高温烘烤设备具有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高温塑化设备和高温烘烤设备的进气口与所述换热器中高温介质通道的出口相连通,所述高温塑化设备和高温烘烤设备的排气口与所述换热器中高温介质通道的进口相连通;所述检漏设备的进气口与所述换热器中低温介质通道的出口相连通,所述检漏设备的排气口与所述换热器中低温介质通道的进口相连通,如此,所述高温塑化设备和高温烘烤设备排出的180~220℃的高温空气或150~180℃的高温空气能够进入所述换热器中的高温介质通道中,所述检漏设备排出的约80~100℃的空气能够进入到所述换热器中的低温介质通道中、并与所述高温介质通道中的高温空气进行换热后,成为100~120℃的热空气,用于手套的消毒处理和是否漏气检验。
优选的,在所述换热器的高温介质通道的出口和所述高温塑化设备与高温烘烤设备之间设置加热器,所述加热器用于对所述换热器的高温介质通道排出的气体进行补充加热,确保进入所述高温塑化设备与高温烘烤设备内的空气温度满足要求。
优选的,在所述换热器的低温介质通道的出口与所述检漏设备之间设置加热器,所述加热器用于对所述换热器的低温介质通道排出的气体进行补充加热,确保进入所述检漏设备内的空气温度满足要求。
进一步的,所述检漏设备的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所述检漏设备包括:
风道1,其内设置循环流动的、温度为100~120℃的空气;
进料口2,其设置在所述风道1上,充入100~120℃空气的手套通过所述进料口2进入所述风道1内;
不合格品排放口3,其设置在所述风道1上,且所述不合格品排放口3位于所述进料口2的上游;
合格品排放口4,其设置在所述风道1上,且所述合格品排放口4位于所述进料口2的下游;
活动门5,其设置在所述不合格品排放口3和合格品排放口4上,所述活动门5能够通过旋转打开,以允许所述风道1内的手套通过所述不合格品排放口3或合格品排放口4排出。
所述检漏设备进行检漏的工作过程如下:在所述风道1中,所述手套将受到风道1中循环流动的气流的作用和自身重力的作用,调整所述风道1中气流的流速,使其对所述手套产生的作用力的大小略大于所述手套自身的重力,如此,若所述手套密封性良好、无漏气等现象存在,则其将在所述风道1内气流的作用下向下游流动,之后通过设置在下游的合格品排放口4排出;而当所述手套存在漏气现象时,其体积会因为漏气减小、使其受到的气流的作用力大幅减小,在手套自身重力的损失微小、可以忽略不计的情况下,所述手套自身的重力将大于气流的作用力,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向所述风道1内气流的上游运动,并通过设置在上游的不合格品排放口3排出,由此实现所述手套的检漏工作。在对手套进行检漏的同时,由于所述手套的内、外部均为100~120℃的高温空气,可以通过100~120℃的高温空气对手套的内外侧表面进行有效杀菌。
优选的,应调整所述进料口2和合格品排放口4之间的距离和所述风道1内的气流流速,使得所述手套从所述进料口2和合格品排放口4所需的时间为10~15min,实现有效杀菌。
更加优选的,为缩小所述进料口2和合格品排放口4之间的距离、缩小所述检漏设备的体积和能耗,同时确保所述手套在100~120℃的高温空气中的停留时间能够满足10~15min,可以在所述进料口2或合格品排放口4与所述风道1之间设置预存通道,将所述进料口2或合格品排放口4通过预存通道与所述风道1连接起来,同时将所述预存通道与所述风道1连通,使得所述预存通道内充入100~120℃的高温空气,在通过所述进料口2或合格品排放口4输入或排出手套时,可以将所述手套置于所述预存通道中进行高温杀菌一段时间后,使得所述手套在100~120℃的高温空气中总的停留时间达到10~15min即可。
作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预存通道内设置连接所述进料口2或合格品排放口4与所述风道1的物料传输系统,如传动辊、传送带等,可以通过所述物料传输系统传送物料的速度调整所述手套在所述预存通道内的停留时间。
优选的,所述预存通道设置在所述进料口2与所述风道1之间,如此,一方面,可以实现手套的高温杀菌;另一方面,可以“放大”手套由于漏气产生的体积或密度变化,使得之后风道1内气流的检漏筛选更加容易和准确。
此外,本申请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对手套进行检漏,由于高温高压的环境下,手套上的气孔将被放大,漏气效果更加明显,因此,检漏的准确度也更高。
优选的,所述风道1为矩形或环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进料口2设置在所述风道1中的竖直段,所述竖直段内的气流竖直向上流动,所述合格品排放口4设置在所述进料口2下游的水平段,所述不合格品排放口3设置在所述进料口2上游的竖直段或水平段。如此,当不漏气的手套在所述风道1内气流的作用下运动至下游的合格品排放口4时,由于所述风道1内气流的作用力与手套自身重力之间相对方向的改变,所述手套受到的向下的作用力突然增大、能够准确地落入所述合格品排放口4内。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述上游和下游根据所述风道1中气流的流向而定,所述风道1中气流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从上游向下游流动。
进一步的,所述风道1上设置与所述换热器相连接的旁通进气口6和旁通排气口7,所述风道1内的空气通过旁通所述排气口7排至所述换热器中的低温介质通道内,经所述换热器换热后,通过所述旁通进气口6再次进入所述风道1中。
作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如图3所示,所述旁通排气口7位于所述合格品排放口4的下游,所述旁通进气口6位于所述进料口2的上游。
优选的,所述旁通进气口6位于所述不合格品排放口3的上游。
更加优选的,所述高温塑化设备和高温烘烤设备为卧式连续加热炉。
如此,在所述检漏设备内100~120℃热空气的作用下,能够利用所述高温塑化设备和/或高温烘烤设备排出的高温空气的热量对手套进行检漏和杀菌,同时,能够实现自动检漏和高效杀菌,可有效简化所述一次性手套的生产和检验过程、提高所述一次性手套的生产效率。
作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风道1内设置气流加速设备,如气泵、风扇等,通过所述气流加速设备调整所述风道1内气流的流速和流向。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系统还包括空气杀菌装置,所述空气杀菌装置位于所述换热器和检漏设备之间,所述空气杀菌装置能够对所述检漏设备排出的空气进行杀菌处理,之后将洁净的空气输入所述换热器内进行换热。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系统还包括空气净化装置,所述空气净化装置位于高温塑化设备和/或高温烘烤设备与所述换热器之间,通过所述空气净化装置对所述高温塑化设备和/或高温烘烤设备排出的空气进行净化处理,使得回流进入所述高温塑化设备和/或高温烘烤设备的空气满足要求。
以下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上述一次性手套的制备过程进行举例说明:
实施例1
一种一次性手套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S1,配料:按重量份称取100份PVC糊状树脂、50份DOTP、25份DPHP、10份改性丁腈、2份钙锌稳定剂、1份色浆、10份降粘剂以及0.5份抗菌抗病毒剂,将所述抗菌抗病毒剂中的稳定剂D和50%的抗菌剂A与上述其他组分混合,所述抗菌抗病毒剂中剩余的抗菌剂A、抗菌剂B和疏水性组分C备用;
S2,过滤:将混合后的原料在40℃下进行一次搅拌3h,一次搅拌的转速为1000转/min,一次搅拌均匀后成糊状浆料,将糊状浆料用120目的滤网过滤,过滤后将糊状浆料静置存放48h,之后将静置后的糊状浆料在55℃下进行二次搅拌0.5h,二次搅拌的转速为1200转/min;
S3,脱泡:将二次搅拌后的糊状浆料在真空度-0.07Mpa下进行真空脱泡,脱泡过程中每隔15min抽放气一次,重复放气15次;
S4,浸浆:将脱泡处理后的糊状浆料预热到65℃,然后在浸渍槽内浸渍手模,并将浸渍后的手模提起、垂滴1min去除多余的物料;
S5,高温塑化:将垂滴后的带胶手模送入高温塑化设备中,在180℃下烘制5min后,取出;
S6,PU涂层:待高温塑化后的带胶手模冷却至110℃时,在浸渍槽内浸渍PU涂层;
S7,烘干:将浸渍PU涂层后的带胶手模在180℃下进行高温烘烤,将PU涂层烘干;
S8,涂覆抗菌剂:将步骤S1所述抗菌抗病毒剂中剩余的抗菌剂A、抗菌剂B和疏水性组分C混合并搅拌均匀后形成抗菌液,将所述抗菌液喷淋在浸渍PU涂层的带胶手模上,在180℃下进行高温烘烤,烘干后取出;
S9,卷边:待涂覆抗菌剂后的带胶手模冷却至90℃时,进行卷边作业;
S10,脱模:待卷边作业后的带胶手模冷却至80℃时,进行脱模作业;
S11,检验与消毒:对脱模后的手套进行色度、pH值加热减量、黏度、拉伸强度、延伸率和厚度检测,并对检测合格的手套进行消毒处理和是否漏气检验;
S12,硫化整形:将检验合格的手套产品送入硫化整形车间,进行落粉和除皱整形工作,硫化整形时的温度控制在45℃范围内10min取出。
S13:包装:对手套进行包装后送到成品仓库等待出货销售。
实施例2
一种一次性手套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S1,配料:按重量份称取100份PVC糊状树脂、60份DOTP、35份DPHP、20份改性丁腈、2.5份钙锌稳定剂、2.5份色浆、20份降粘剂以及10份抗菌抗病毒剂,将所述抗菌抗病毒剂中的稳定剂D和70%的抗菌剂A与上述其他组分混合,所述抗菌抗病毒剂中剩余的抗菌剂A、抗菌剂B和疏水性组分C备用;
S2,过滤:将混合后的原料在55℃下进行一次搅拌2h,一次搅拌的转速为1850转/min,一次搅拌均匀后成糊状浆料,将糊状浆料用270目的滤网过滤,过滤后将糊状浆料静置存放36h,之后将静置后的糊状浆料在50℃下进行二次搅拌1h,二次搅拌的转速为800转/min;
S3,脱泡:将二次搅拌后的糊状浆料在真空度0.1Mpa下进行真空脱泡,脱泡过程中每隔10min抽放气一次,重复放气10次;
S4,浸浆:将脱泡处理后的糊状浆料预热到55℃,然后在浸渍槽内浸渍手模,并将浸渍后的手模提起、垂滴3min去除多余的物料;
S5,高温塑化:将垂滴后的带胶手模送入高温塑化设备中,在220℃下烘制3min后,取出;
S6,PU涂层:待高温塑化后的带胶手模冷却至90℃时,在浸渍槽内浸渍PU涂层;
S7,烘干:将浸渍PU涂层后的带胶手模在150℃下进行高温烘烤,将PU涂层烘干;
S8,涂覆抗菌剂:将步骤S1所述抗菌抗病毒剂中剩余的抗菌剂A、抗菌剂B和疏水性组分C混合并搅拌均匀后形成抗菌液,将所述抗菌液喷淋在浸渍PU涂层的带胶手模上,在150℃下进行高温烘烤,烘干后取出;
S9,卷边:待涂覆抗菌剂后的带胶手模冷却至100℃时,进行卷边作业;
S10,脱模:待卷边作业后的带胶手模冷却至70℃时,进行脱模作业;
S11,检验与消毒:对脱模后的手套进行色度、pH值加热减量、黏度、拉伸强度、延伸率和厚度检测,并对检测合格的手套进行消毒处理和是否漏气检验;
S12,硫化整形:将检验合格的手套产品送入硫化整形车间,进行落粉和除皱整形工作,硫化整形时的温度控制在55℃范围内5min取出。
S13:包装:对手套进行包装后送到成品仓库等待出货销售。
实施例3
S1,配料:按重量份称取100份PVC糊状树脂、55份DOTP、28份DPHP、16份改性丁腈、2份钙锌稳定剂、2份色浆、15份降粘剂以及2份抗菌抗病毒剂,将所述抗菌抗病毒剂中的稳定剂D和60%的抗菌剂A与上述其他组分混合,所述抗菌抗病毒剂中剩余的抗菌剂A、抗菌剂B和疏水性组分C备用;
S2,过滤:将混合后的原料在45℃下进行一次搅拌2h,一次搅拌的转速为1500转/min,一次搅拌均匀后成糊状浆料,将糊状浆料用120目的滤网过滤,过滤后将糊状浆料静置存放36h,之后将静置后的糊状浆料在50℃下进行二次搅拌1h,二次搅拌的转速为1000转/min;
S3,脱泡:将二次搅拌后的糊状浆料在真空度-0.08Mpa下进行真空脱泡,脱泡过程中每隔12min抽放气一次,重复放气12次;
S4,浸浆:将脱泡处理后的糊状浆料预热到60℃,然后在浸渍槽内浸渍手模,并将浸渍后的手模提起、垂滴2min去除多余的物料;
S5,高温塑化:将垂滴后的带胶手模送入高温塑化设备中,在200℃下烘制3min后,取出;
S6,PU涂层:待高温塑化后的带胶手模冷却至100℃时,在浸渍槽内浸渍PU涂层;
S7,烘干:将浸渍PU涂层后的带胶手模在170℃下进行高温烘烤,将PU涂层烘干;
S8,涂覆抗菌剂:将步骤S1所述抗菌抗病毒剂中剩余的抗菌剂A、抗菌剂B和疏水性组分C混合并搅拌均匀后形成抗菌液,将所述抗菌液喷淋在浸渍PU涂层的带胶手模上,在170℃下进行高温烘烤,烘干后取出;
S9,卷边:待涂覆抗菌剂后的带胶手模冷却至100℃时,进行卷边作业;
S10,脱模:待卷边作业后的带胶手模冷却至80℃时,进行脱模作业;
S11,检验与消毒:对脱模后的手套进行色度、pH值加热减量、黏度、拉伸强度、延伸率和厚度检测,并对检测合格的手套进行消毒处理和是否漏气检验;
S12,硫化整形:将检验合格的手套产品送入硫化整形车间,进行落粉和除皱整形工作,硫化整形时的温度控制在50℃范围内8min取出。
S13:包装:对手套进行包装后送到成品仓库等待出货销售。
试验例1
在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制得的一次性手套中分别随机抽取8只合格品,共24只合格品,委托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按照ISO 21702:2019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抗病毒活性试验,试验结果如下表1和表2所示:
表1抗病毒活性试验检测结果(甲型流感病毒)
Figure BDA0003363669340000191
Figure BDA0003363669340000201
表2抗病毒活性试验检测结果(人冠状病毒)
Figure BDA0003363669340000202
Figure BDA0003363669340000211
试验例2
在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制得的一次性手套中分别随机抽取8只合格品,共24只合格品,委托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按照GB/T31402-2015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抗菌性能检测,检测结果如下表3所示:
表3抗菌性能检测结果
Figure BDA0003363669340000212
Figure BDA0003363669340000221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一次性手套,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所述一次性手套包括:
Figure FDA00033636693300000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丁腈为聚氨酯改性丁腈橡胶,所述改性丁腈按照下述方法制备:按重量份,将硫磺0.3-1份、氧化锌1-2份、促进剂0.25-0.5份加入80-100份丁腈乳液中,搅拌均匀后,加入聚氨酯乳液3~8份、耐化学药品剂0.3~0.5份、耐高温剂0.05~0.2份、分散剂0.01-0.05份、二氧化钛0.5-3.0份,之后在15~25℃下搅拌2~3小时即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抗病毒剂包括:
抗菌剂A,其为纳米载银锐钛矿二氧化钛粉末;
抗菌剂B,其为阳离子系抗菌剂;
疏水性组分C,其为脂肪酸盐的水分散溶液;
稳定剂D,其为硫代硫酸盐、硅酸盐、脂肪胺、芳香胺、丙烯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次性手套,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所述抗菌抗病毒剂包括:
抗菌剂A,3~20份;
抗菌剂B,2~5份;
疏水性组分C,50~100份;
稳定剂D,0.01~0.5份。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次性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剂B为高级脂肪胺的无机酸盐。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次性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性组分C为质量浓度为10~30%的脂肪酸盐的水分散溶液。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性手套按照下述方法制备:
S1,配料:按重量份称取100份PVC糊状树脂、50-60份DOTP、25-35份DPHP、10-20份改性丁腈、2-2.5份钙锌稳定剂、1-2.5份色浆、10-20份降粘剂以及0.5~10份抗菌抗病毒剂,将所述抗菌抗病毒剂中的稳定剂D和50~70%的抗菌剂A与上述其他组分混合,所述抗菌抗病毒剂中剩余的抗菌剂A、抗菌剂B和疏水性组分C备用;
S2,过滤:将混合后的原料在40~55℃下进行一次搅拌2~3h,一次搅拌的转速为1000~1850转/min,一次搅拌均匀后成糊状浆料,将糊状浆料用120~270目的滤网过滤,过滤后将糊状浆料静置存放36~48h,之后将静置后的糊状浆料在50~55℃下进行二次搅拌0.5~1h,二次搅拌的转速为800~1200转/min;
S3,脱泡:将二次搅拌后的糊状浆料在真空度-0.07~0.1Mpa下进行真空脱泡,脱泡过程中每隔10~15min抽放气一次,重复放气10~15次;
S4,浸浆:将脱泡处理后的糊状浆料预热到55~65℃,然后在浸渍槽内浸渍手模,并将浸渍后的手模提起、垂滴1~3min去除多余的物料;
S5,高温塑化:将垂滴后的带胶手模送入高温塑化设备中,在180~220℃下烘制3~5min后,取出;
S6,PU涂层:待高温塑化后的带胶手模冷却至90~110℃时,在浸渍槽内浸渍PU涂层;
S7,烘干:将浸渍PU涂层后的带胶手模在150~180℃下进行高温烘烤,将PU涂层烘干;
S8,涂覆抗菌剂:将步骤S1所述抗菌抗病毒剂中剩余的抗菌剂A、抗菌剂B和疏水性组分C混合并搅拌均匀后形成抗菌液,将所述抗菌液喷淋在浸渍PU涂层的带胶手模上,在150~180℃下进行高温烘烤,烘干后取出;
S9,卷边:待涂覆抗菌剂后的带胶手模冷却至90~100℃时,进行卷边作业;
S10,脱模:待卷边作业后的带胶手模冷却至70~80℃时,进行脱模作业;
S11,检验与消毒:对脱模后的手套进行色度、pH值加热减量、黏度、拉伸强度、延伸率和厚度检测,并对检测合格的手套进行消毒处理和是否漏气检验;
S12,硫化整形:将检验合格的手套产品送入硫化整形车间,进行落粉和除皱整形工作,硫化整形时的温度控制在45~55℃范围内5~10min取出;
S13:包装:对手套进行包装后送到成品仓库等待出货销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次性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1中对检测合格的手套采用高温空气同时进行消毒处理和是否漏气检验,其具体过程如下:
S1101,将100~120℃的热空气充入脱模后的手套;
S1102,当手套内的压强达到标准大气压强的1.1~1.3倍时,扎紧手套的开口部位;
S1103,将充有100~120℃的热空气的手套置于检漏设备中,进行是否漏气检验,同时依靠手套内外的100~120℃的热空气对手套进行杀菌处理;
S1104,将检漏合格的手套通过合格品排放口排出并收集,将检漏不合格的手套通过不合格品排放口排出并收集,完成手套是否漏气的检验和杀菌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次性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1中100~120℃的热空气通过换热系统与所述步骤S5和/或S7和/或S8中的高温热空气进行换热后得到,所述换热系统包括:
高温塑化设备,其用于垂滴后的带胶手模的高温塑化,所述高温塑化设备能够连续排出180~220℃的高温空气;
高温烘烤设备,其用于带胶手模的高温烘烤,所述高温烘烤设备能够连续排出150~180℃的高温空气;
换热器,其内设置高温介质通道和低温介质通道,所述高温介质通道用于所述高温塑化设备和/或高温烘烤设备排出的高温空气通过;所述低温介质通道用于检漏设备排出的低温空气通过,所述检漏设备排出的低温空气通过换热器与所述高温塑化设备和/或高温烘烤设备排出的高温空气换热后,再次进入所述检漏设备中;
检漏设备,其用于手套是否漏气的检测和消毒处理,所述检漏设备具有风道,所述风道内具有循环流动的空气;所述检漏设备通过所述风道内循环流动的空气进行手套检漏和消毒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次性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漏设备包括:
风道,其内设置循环流动的、温度为100~120℃的空气;
进料口,其设置在所述风道上,充入100~120℃空气的手套通过所述进料口进入所述风道内,所述检漏设备通过所述风道内的气流对其内的手套进行是否漏气的筛选;
不合格品排放口,其设置在所述风道上,且所述不合格品排放口位于所述进料口的上游;
合格品排放口,其设置在所述风道上,且所述合格品排放口位于所述进料口的下游;
活动门,其设置在所述不合格品排放口和合格品排放口上,所述活动门能够通过旋转打开,以允许所述风道内的手套通过所述不合格品排放口或合格品排放口排出。
CN202111375278.3A 2021-11-19 2021-11-19 一次性手套 Active CN1138615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75278.3A CN113861593B (zh) 2021-11-19 2021-11-19 一次性手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75278.3A CN113861593B (zh) 2021-11-19 2021-11-19 一次性手套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61593A true CN113861593A (zh) 2021-12-31
CN113861593B CN113861593B (zh) 2023-01-10

Family

ID=789851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75278.3A Active CN113861593B (zh) 2021-11-19 2021-11-19 一次性手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61593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145975A1 (en) * 2009-12-21 2011-06-23 Ansell Limited P0wder-free glove with stable and fast acting microbial coating
CN105218964A (zh) * 2014-06-25 2016-01-06 北京化工大学 抗菌聚氯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084352A (zh) * 2016-08-07 2016-11-09 中红普林(北京)医疗用品高新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高性能聚氨酯改性丁腈胶乳手套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74812A (zh) * 2016-07-06 2016-12-07 淄博鸿烨上勤塑胶有限公司 Pvc负离子抗菌手套及其生产工艺
CN106467642A (zh) * 2015-08-21 2017-03-01 仲芳 一种抗菌耐酸塑胶手套材料
CN111521326A (zh) * 2020-05-07 2020-08-11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供电局 一种绝缘手套检漏与干燥设备
CN111745876A (zh) * 2020-07-07 2020-10-09 山东利尔新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防渗透胶乳手套的制备方法
CN211739817U (zh) * 2020-02-28 2020-10-23 牛璐 一种简易呼吸机气囊储气袋干燥装置
CN113480810A (zh) * 2021-06-07 2021-10-08 辽宁尚威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改性pvc复合手套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145975A1 (en) * 2009-12-21 2011-06-23 Ansell Limited P0wder-free glove with stable and fast acting microbial coating
CN105218964A (zh) * 2014-06-25 2016-01-06 北京化工大学 抗菌聚氯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467642A (zh) * 2015-08-21 2017-03-01 仲芳 一种抗菌耐酸塑胶手套材料
CN106174812A (zh) * 2016-07-06 2016-12-07 淄博鸿烨上勤塑胶有限公司 Pvc负离子抗菌手套及其生产工艺
CN106084352A (zh) * 2016-08-07 2016-11-09 中红普林(北京)医疗用品高新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高性能聚氨酯改性丁腈胶乳手套及其制备方法
CN211739817U (zh) * 2020-02-28 2020-10-23 牛璐 一种简易呼吸机气囊储气袋干燥装置
CN111521326A (zh) * 2020-05-07 2020-08-11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供电局 一种绝缘手套检漏与干燥设备
CN111745876A (zh) * 2020-07-07 2020-10-09 山东利尔新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防渗透胶乳手套的制备方法
CN113480810A (zh) * 2021-06-07 2021-10-08 辽宁尚威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改性pvc复合手套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玉田: "含有防自粘中间层的无粉末手套", 《世界橡胶工业》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61593B (zh) 2023-0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90968B (zh) 一种在线涂覆型改性双向拉伸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WO2018145446A1 (zh) 一种无菌灌装面膜的设备装置及其面膜制备方法
CN113861593B (zh) 一次性手套
CN112063177A (zh) 一种抗菌防霉高温硫化硅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51370A (zh) 一种医用输液袋专用料
CN104177834B (zh) 一种防霉橡胶的制备方法
CN106147085A (zh) 一种保温隔热包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49176B (zh) 多孔吸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8250475A (zh) 一种具有高阻隔性能的pvdc涂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019103A (zh) 一种高效的废气净化塔
CN209260087U (zh) 一种发酵罐通气装置
CN110591017A (zh) 一种高性能环氧树脂及其接枝反应方法
CN109760249A (zh) 一种洁净车间用乳胶手套生产方法
CN108342132A (zh) 一种具有高阻隔性能的pvdc涂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70070A (zh) 一种冷冻干燥添加剂用溴化丁基橡胶塞及其制备方法
CN210449749U (zh) 内吸式涂塑设备
CN204600928U (zh) 一种用于救护车的消毒装置
CN107573550A (zh) 一种纳米二氧化硅改性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1012954B (zh) 用于抗菌亲水性导尿管的pvc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206045998U (zh) 一种内壁涂层硅橡胶的防粘聚合釜
CN110744828B (zh) 一种修车躺板的生产工艺
CN206736250U (zh) 一种带自动排压及防负压罐子
CN206343152U (zh) 一种用于草甘膦生产的高压釜
CN205892290U (zh) 一种薄膜涂胶废气排放机构
CN206114397U (zh) 一种用于高通量生物测序的高通量染色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22

Address after: No. 1, Wangxi Road, Yangshe Town, Zhangjiagang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600 (Fortune Building) B1908

Applicant after: Jiangsu Zhongsheng Health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630 No. 15, Wangyuan Road,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Location: 201-k044, block B) (office only)

Applicant before: Guangzhou Baishe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B1408, 14th Floor, Future Wealth Building, No.1 Wangxi Road, Yangshe Town, Zhangjiagang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600

Patentee after: Suzhou Stoda Enterprise Manage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1, Wangxi Road, Yangshe Town, Zhangjiagang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600 (Fortune Building) B1908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Zhongsheng Health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