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30222A - 一种船用舱室和船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船用舱室和船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30222A
CN113830222A CN202111242977.0A CN202111242977A CN113830222A CN 113830222 A CN113830222 A CN 113830222A CN 202111242977 A CN202111242977 A CN 202111242977A CN 113830222 A CN113830222 A CN 1138302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in
ship
damper
deck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4297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30222B (zh
Inventor
张丽榕
何涛
邝前
李玉香
何光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hipyard Internation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hipyard Internation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hipyard Internation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hipyard Internation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4297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3022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302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302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302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302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11/00Interior subdivision of hul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11/00Interior subdivision of hulls
    • B63B11/02Arrangement of bulkheads, e.g. defining cargo spac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用舱室和船舶,一种船用舱室包括水密甲板、中间甲板和两块隔板,水密甲板与中间甲板间隔设置,且均与船体连接,两块隔板平行间隔设置,且均与水密甲板连接,水密甲板、隔板、中间甲板和船体围设形成第一U形舱和第二U形舱;中间甲板将第一U形舱分隔形成第一连通舱和第一配电板舱,第一配电板舱位于第一连通舱的一端,中间甲板上开设有第一横贯开孔和第二横贯开孔;第一截止风闸,第一截止风闸用于封堵第一横贯开孔,当船舶进水后,第一截止风闸能够打开。本发明既能满足破损时横贯进水的相关稳定性要求,又能满足正常航行状态下空调通风的配电板间温度要求,减少空调冷量损耗。

Description

一种船用舱室和船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用舱室和船舶。
背景技术
按法规要求,当船舶的某一侧发生破损时,则假定破损一侧B/5线至舷侧内全部浸水。海水需要从一侧流通到另一侧,达到左右舷对称浸水,以确保船舶的稳定性。
在客船或客滚船项目中,由于船舶航速的不断提升,船舶线型不断收缩,艉部区域舱室布置紧凑。双配电板间通常布置在船舶的底部。配电板间的变频器、配电板的散热大,配电板间内需要配置空调,但由于配电板间内具有用于海水流通的横贯通孔,使空调冷气的换热体积变大,非常耗能,舱室内无法达到设计温度,仅能维持设备正常运行,而且配电设备在舱室内不易布置。
因此,需要一种船用舱室和船舶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用舱室和船舶,既能满足破损时横贯进水的相关稳定性要求,又能满足正常航行状态下空调通风的配电板间温度要求,减少空调冷量损耗。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船用舱室,包括:
水密甲板、中间甲板和两块隔板,所述水密甲板与所述中间甲板间隔设置,且均与船体连接,两块所述隔板平行间隔设置,且均与所述水密甲板连接,所述水密甲板、所述隔板、所述中间甲板和所述船体围设形成第一U形舱和第二U形舱,所述第一U形舱和所述第二U形舱间隔设置;
所述中间甲板将所述第一U形舱分隔形成第一连通舱和第一配电板舱,将所述第二U形舱分隔形成第二连通舱和第二配电板舱,所述第一配电板舱位于所述第一连通舱的一端,所述第二配电板舱位于所述第二连通舱的一端,所述中间甲板上开设有第一横贯开孔和第二横贯开孔,所述第一配电板舱与所述第一连通舱通过所述第一横贯开孔连通,所述第二配电板舱与所述第二连通舱通过所述第二横贯开孔连通;
第一截止风闸,所述第一截止风闸用于封堵所述第一横贯开孔,当船舶进水后,所述第一截止风闸能够打开。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配电板舱设置有第一安装围板,所述第一安装围板与所述船体和所述中间甲板连接,所述第一安装围板与所述中间甲板围设形成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一横贯开孔连通,所述第一截止风闸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围板上设置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处,所述第一密封圈夹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围板与所述第一截止风闸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密封圈为橡胶密封圈或者硅胶密封圈。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截止风闸,所述第二截止风闸用于封堵所述第二横贯开孔,当船舶进水后,所述第二截止风闸能够打开。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配电板舱设置有第二安装围板,所述第二安装围板与所述船体和所述中间甲板连接,所述第二安装围板与所述中间甲板围设形成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二横贯开孔连通,所述第二截止风闸设置在所述第二开口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安装围板上设置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位于所述第二开口处,所述第二密封圈夹设在所述第二安装围板与所述第二截止风闸之间。
进一步地,还包括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连通舱中,所述检测装置与所述第一截止风闸电连接,当所述第一连通舱中进水后,所述检测装置能够发送信号使得所述第一截止风闸打开。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第一进水探头和第一导线,所述第一进水探头设置在所述第一连通舱中,所述第一导线分别与所述第一截止风闸和所述第一进水探头电连接。
一种船舶,包括如上所述的船用舱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船用舱室,通过水密甲板、中间甲板和隔板围设形成第一U形舱和第二U形舱,中间甲板将第一U形舱分隔形成第一连通舱和第一配电板舱,将第二U形舱分隔形成第二连通舱和第二配电板舱,通过上述设置,便于配电设备的布置,配电设备可以布置在第一配电板舱和第二配电板舱中,在第一配电板舱中设置有第一截止风闸,第一截止风闸用于封堵第一横贯开孔,在船舶没有破损进水时,第一截止风闸关闭使得第一配电板舱不与第一连通舱连通,从而减小了空调的换热空间,满足正常航行状态下空调通风的配电板间温度要求,减少空调冷量损耗;在船舶破损进水后,第一截止风闸打开,使得海水进通过第一连通舱进入到第一配电板舱中,使得船舶满足破损时横贯进水的相关稳定性要求。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船舶,包括如上所述的船用舱室,既能满足破损时横贯进水的相关稳定性要求,又能满足正常航行状态下空调通风的配电板间温度要求,减少空调冷量损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船用舱室中第一U形舱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船用舱室中第二U形舱的示意图。
图中:
1、船体;2、水密甲板;3、中间甲板;31、第一安装围板;32、第二安装围板;4、隔板;5、第一连通舱;6、第一配电板舱;61、第一截止风闸;7、第二配电板舱;71、第二截止风闸;8、第一进水探头;81、第一导线;9、第二连通舱;91、第二进水探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为了保证船舶的舱室既能满足破损时横贯进水的相关稳定性要求,又能满足正常航行状态下空调通风的配电板间温度要求,减少空调冷量损耗。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船用舱室。本船用舱室包括:水密甲板2、中间甲板3、两块隔板4和第一截止风闸61。
其中,水密甲板2与中间甲板3间隔设置,且均与船体1连接,两块隔板4平行间隔设置,且均与水密甲板2连接,水密甲板2、隔板4、中间甲板3和船体1围设形成第一U形舱和第一U形舱,第一U形舱和第二U形舱间隔设置;中间甲板3将第一U形舱分隔形成第一连通舱5和第一配电板舱6,将第二U形舱分隔为第二连通舱9和第二配电板舱7,第一配电板舱6位于第一连通舱5的一端,第二配电板舱7位于第二连通舱9的一端,中间甲板3上开设有第一横贯开孔和第二横贯开孔,第一配电板舱6与第一连通舱5通过第一横贯开孔连通,第二配电板舱7与第二连通舱9通过第二横贯开孔连通;第一截止风闸61用于封堵第一横贯开孔,当船舶进水后,第一截止风闸61能够打开。
通过分隔出第一连通舱5和第一配电板舱6,便于配电设备的布置,而且可以实现冗余配置,配电设备可以布置在第一配电板舱6和第二配电板舱7中,在第一配电板舱6中设置有第一截止风闸61,第一截止风闸61用于封堵第一横贯开孔,在船舶没有破损进水时,第一截止风闸61关闭使得第一配电板舱6不与第一连通舱5连通,从而减小了空调的换热空间,满足正常航行状态下空调通风的配电板间温度要求,减少空调冷量损耗;在船舶破损进水后,第一截止风闸61打开,使得海水进通过第一连通舱5进入到第一配电板舱6中,使得船舶满足破损时横贯进水的相关稳定性要求。
针对需要设置双配电板间的情形,进一步地,船用舱室还包括第二截止风闸71,第二截止风闸71用于封堵第二横贯开孔,当船舶进水后,第二截止风闸71能够打开。通过设置第二截止风闸71,可以在第二配电板舱7中设置配电设备,在船舶没有破损进水时,第二截止风闸71关闭使得第二配电板舱7不与第二连通舱9连通,从而减小了空调的换热空间,满足正常航行状态下空调通风的配电板间温度要求,减少空调冷量损耗;在船舶破损进水后,第二截止风闸71打开,使得海水进通过第二连通舱9进入到第二配电板舱7中,使得船舶满足破损时横贯进水的相关稳定性要求。
进一步地,第一配电板舱6设置有第一安装围板31,第一安装围板31与船体1和中间甲板3连接,第一安装围板31与中间甲板3围设形成第一开口,第一开口与第一横贯开孔连通,第一截止风闸61设置在第一开口处。通过上述设置,便于第一截止风闸61的安装。
为了防止第一截止风闸61与第一安装围板31之间存在间隙,从而导致冷气泄漏,造成空调冷量的损耗,进一步地,第一安装围板31上设置第一密封圈,第一密封圈位于第一开口处,第一密封圈夹设在第一安装围板31与第一截止风闸61之间。通过设置第一密封圈,能够封堵第一截止风闸61与第一安装围板31之间的间隙,从而很好地满足正常航行状态下的配电板件的温度要求。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密封圈采用机械性能良好、抗老化性能好的橡胶密封圈或者硅胶制成。
进一步地,第二配电板舱7设置有第二安装围板32,第二安装围板32与船体1和中间甲板3连接,第二安装围板32与中间甲板3围设形成第二开口,第二开口与第二横贯开孔连通,第二截止风闸71设置在第二开口处。通过上述设置,便于第二截止风闸71的安装,而且减少对中间甲板3的占用,便于在第二配电板舱7中布置配电设备。
进一步地,第二安装围板32上设置第二密封圈,第二密封圈位于第二开口处,第二密封圈夹设在第二安装围板32与第二截止风闸71之间。通过设置第二密封圈,能够封堵第二截止风闸71与第二安装围板32之间的间隙,从而很好地满足正常航行状态下的配电板件的温度要求。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密封圈采用机械性能良好、抗老化性能好的橡胶密封圈或者硅胶制成。
进一步地,船用舱室还包括检测装置,检测装置设置在第一连通舱5中,检测装置与第一截止风闸61电连接,当第一连通舱5中进水后,检测装置能够发送信号使得第一截止风闸61打开。通过设置检测装置,能够保证在进水后,第一截止风闸61顺利打开,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具体地,检测装置包括第一进水探头8和第一导线81,第一进水探头8设置在第一连通舱5中,第一导线81分别与第一截止风闸61和第一进水探头8电连接。当第一进水探头8检测到有水进入后,第一截止风闸61顺利打开。为了优先保证船舶的稳定性,第一截止风闸61具有失电时自动打开的功能,保证第一U形舱的连通。
进一步地,在第二连通舱9中布置有第二进水探头91,第二进水探头91与第二截止风闸71电连接,当第二连通舱9进水后,第二截止风闸71能顺利打开。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船舶,包括如上所述的船用舱室,既能满足破损时横贯进水的相关稳定性要求,又能满足正常航行状态下空调通风的配电板间温度要求,减少空调冷量损耗。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船用舱室,其特征在于,包括:
水密甲板(2)、中间甲板(3)和两块隔板(4),所述水密甲板(2)与所述中间甲板(3)间隔设置,且均与船体(1)连接,两块所述隔板(4)平行间隔设置,且均与所述水密甲板(2)连接,所述水密甲板(2)、所述隔板(4)、所述中间甲板(3)和所述船体(1)围设形成第一U形舱和第二U形舱,所述第一U形舱和所述第二U形舱间隔设置;
所述中间甲板(3)将所述第一U形舱分隔形成第一连通舱(5)和第一配电板舱(6),将所述第二U形舱分隔形成第二连通舱(9)和第二配电板舱(7),所述第一配电板舱(6)位于所述第一连通舱(5)的一端,所述第二配电板舱(6)位于所述第二连通舱(9)的一端,所述中间甲板(3)上开设有第一横贯开孔和第二横贯开孔,所述第一配电板舱(6)与所述第一连通舱(5)通过所述第一横贯开孔连通,所述第二配电板舱(7)与所述第二连通舱(9)通过所述第二横贯开孔连通;
第一截止风闸(61),所述第一截止风闸(61)用于封堵所述第一横贯开孔,当船舶进水后,所述第一截止风闸(61)能够打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用舱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电板舱(6)设置有第一安装围板(31),所述第一安装围板(31)与所述船体(1)和所述中间甲板(3)连接,所述第一安装围板(31)与所述中间甲板(3)围设形成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一横贯开孔连通,所述第一截止风闸(61)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船用舱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围板(31)上设置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处,所述第一密封圈夹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围板(31)与所述第一截止风闸(61)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船用舱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圈为橡胶密封圈或者硅胶密封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用舱室,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截止风闸(71),所述第二截止风闸(71)用于封堵所述第二横贯开孔,当船舶进水后,所述第二截止风闸(71)能够打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船用舱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配电板舱(7)设置有第二安装围板(32),所述第二安装围板(32)与所述船体(1)和所述中间甲板(3)连接,所述第二安装围板(32)与所述中间甲板(3)围设形成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二横贯开孔连通,所述第二截止风闸(71)设置在所述第二开口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船用舱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围板(32)上设置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位于所述第二开口处,所述第二密封圈夹设在所述第二安装围板(32)与所述第二截止风闸(71)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用舱室,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连通舱(5)中,所述检测装置与所述第一截止风闸(61)电连接,当所述第一连通舱(5)中进水后,所述检测装置能够发送信号使得所述第一截止风闸(61)打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船用舱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第一进水探头(8)和第一导线(81),所述第一进水探头(8)设置在所述第一连通舱(5)中,所述第一导线(81)分别与所述第一截止风闸(61)和所述第一进水探头(8)电连接。
10.一种船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船用舱室。
CN202111242977.0A 2021-10-25 2021-10-25 一种船用舱室和船舶 Active CN1138302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42977.0A CN113830222B (zh) 2021-10-25 2021-10-25 一种船用舱室和船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42977.0A CN113830222B (zh) 2021-10-25 2021-10-25 一种船用舱室和船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30222A true CN113830222A (zh) 2021-12-24
CN113830222B CN113830222B (zh) 2023-03-24

Family

ID=789660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42977.0A Active CN113830222B (zh) 2021-10-25 2021-10-25 一种船用舱室和船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30222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43161A (zh) * 2008-08-12 2010-06-16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船舶的复原力恢复装置以及具备该装置的汽车运输船
KR20100100527A (ko) * 2009-03-06 2010-09-15 삼성중공업 주식회사 손상 복원성이 향상된 선박
CN105546140A (zh) * 2016-01-22 2016-05-04 江苏丰源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船用气动矩形水密风闸
CN112693572A (zh) * 2021-01-29 2021-04-23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舱室结构及船舶
CN112896416A (zh) * 2021-02-05 2021-06-04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压载舱连通系统及船舶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43161A (zh) * 2008-08-12 2010-06-16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船舶的复原力恢复装置以及具备该装置的汽车运输船
KR20100100527A (ko) * 2009-03-06 2010-09-15 삼성중공업 주식회사 손상 복원성이 향상된 선박
CN105546140A (zh) * 2016-01-22 2016-05-04 江苏丰源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船用气动矩形水密风闸
CN112693572A (zh) * 2021-01-29 2021-04-23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舱室结构及船舶
CN112896416A (zh) * 2021-02-05 2021-06-04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压载舱连通系统及船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30222B (zh) 2023-03-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757721A (en) Underwater craft for transporting divers
CN202320766U (zh) 一种船舱防水通风口
JP2014008805A (ja) 船舶
CN112693572A (zh) 一种船舶舱室结构及船舶
CN212172480U (zh) 一种观光船舶全自动调节压载水设备
CN105189284A (zh) 具有电驱动的船
CN113830222B (zh) 一种船用舱室和船舶
CN202043025U (zh) 船用大功率电力变换装置的冷却系统
US5232385A (en) Gas turbine powered ship
KR20130003927A (ko) 선외 배출 해수박스
CN109383733A (zh) 用于救助船上具有通风功能的拖缆机围壁结构
CN214633476U (zh) 一种消防装置及客滚船
CN114291202A (zh) 一种适用于极地船舶的防冰海底门装置
CN209096995U (zh) 一种用于小型船舶的动力驱动系统
CN220535880U (zh) 一种起重船压载舱集中透气系统及起重船
KR101606144B1 (ko) 이중저 구조의 내부 공간을 관통하는 수밀 덕트 시스템
CN220221105U (zh) 一种海底阀箱
CN112558659A (zh) 一种船载动中通用硬件控制系统
CN111469980A (zh) 一种具有闭式除硫功能的船舶
CN215707071U (zh) 一种高能量密度锂电绿色游船
CN217918298U (zh) 一种玻璃钢船可开合式玻璃钢格栅板装置
CN216783831U (zh) 一种鹅颈通风筒以及船舶
CN212425484U (zh) 一种船用废水排放单元
CN213861824U (zh) 一种客车舱门分舱密封结构
CN217563438U (zh) 一种船舶专用海水冷却电机的双层冷却水道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