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25484U - 一种船用废水排放单元 - Google Patents

一种船用废水排放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25484U
CN212425484U CN202021666377.8U CN202021666377U CN212425484U CN 212425484 U CN212425484 U CN 212425484U CN 202021666377 U CN202021666377 U CN 202021666377U CN 212425484 U CN212425484 U CN 2124254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charge
water
outlet
cabin
way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66637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安丽
王雁冰
吕秉琳
蔡少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Shipbuilding Power Engineering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Shipbuilding Power Engineering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Shipbuilding Power Engineering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Shipbuilding Power Engineering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66637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254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254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254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ysical Water Treat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排放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船用废水排放单元,包括:用于储存空冷器产生泄放水的舱底水排放舱,其出口设有第一开关阀;能够存储洗涤水的废水循环舱,其出口设有第二开关阀;排放泵,排放泵的进口与第一开关阀和第二开关阀连通,排放泵的出口连通于第一三通阀的进口,第一三通阀的第一出口连通于弦外排放口;舱底水储存舱,第一三通阀的第二出口连通于舱底水储存舱,舱底水储存舱用于储存需要进行油雾分离的泄放水;洗涤水回流管路,洗涤水回流管路的进口连通于第一三通阀的第二出口,洗涤水回流管路的出口连通于废水循环舱,用于使用于将检测不合格的洗涤水回流至废水循环舱。该船用废水排放单元占用的空间较小,且成本较低。

Description

一种船用废水排放单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排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用废水排放单元。
背景技术
在船用领域,经常涉及洗涤水和泄放水等废水的排放。按照相关环保法规和船级社的规定,排放的废水在排放至弦外前必须要进行油雾检测,若废水经检测不合格则需排放至储存舱进行油雾分离处理。
一般而言,泄放水的排放是先将中性的泄防水排放至清洁舱底水舱,然后再经由排放泵排放至弦外或舱底水储存舱,由于呈中性的废水对管路和设备要求较低,若洗涤水系统洗涤后的洗涤水也由上述管路和设备进行排放,则上述管路和设备极易被酸性腐蚀。而若更换排放管路和设备,由于舱底水储存舱与较多管路和设备连接,则更换成本较高,且使得排放系统的泄漏危险系数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用废水排放单元,该船用废水排放单元占用的空间较小,且成本较低。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船用废水排放单元,包括:舱底水排放舱,用于储存空冷器产生的泄放水,所述舱底水排放舱的出口设有第一开关阀;废水循环舱,所述废水循环舱能够存储洗涤水,所述废水循环舱的出口设有第二开关阀;排放泵,所述排放泵的进口与所述第一开关阀和所述第二开关阀连通,所述排放泵的出口连通于第一三通阀的进口,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一出口连通于弦外排放口;舱底水储存舱,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二出口连通于所述舱底水储存舱,所述舱底水储存舱用于储存需要进行油雾分离的泄放水;洗涤水回流管路,所述洗涤水回流管路的进口连通于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二出口,所述洗涤水回流管路的出口连通于所述废水循环舱,用于将检测不合格的洗涤水回流至所述废水循环舱。
作为一种船用废水排放单元的优选方案,该船用废水排放单元还包括油雾检测单元,所述油雾检测单元的进口连通于所述第一三通阀和所述排放泵的出口之间的管道上。
作为一种船用废水排放单元的优选方案,所述废水循环舱中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废水循环舱分隔为循环舱和泄放舱,所述废水循环舱的出口设置于所述泄放舱上,所述洗涤水回流管路的出口连通于所述泄放舱。
作为一种船用废水排放单元的优选方案,该船用废水排放单元还包括泄放水排放管道,所述泄放水排放管道连通于所述舱底水排放舱和所述循环舱中。
作为一种船用废水排放单元的优选方案,所述循环舱设有淡水补水口和透气口。
作为一种船用废水排放单元的优选方案,所述循环舱和所述泄放舱中均设有液位传感器。
作为一种船用废水排放单元的优选方案,所述排放泵的出口连通有通岸管路,所述通岸管路用于将所述洗涤水进行通岸排放。
作为一种船用废水排放单元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一出口和所述弦外排放口之间的管道上设有取样管道。
作为一种船用废水排放单元的优选方案,该船用废水排放单元还包括第二三通阀,所述第二三通阀的进口连通于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一出口,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一出口连通于所述弦外排放口,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二出口连通于所述取样管道。
作为一种船用废水排放单元的优选方案,所述废水循环舱为双层舱且舱室经过耐酸性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船用废水排放单元,其包括舱底水排放舱、废水循环舱、排放泵、舱底水储存舱和洗涤水回流管路,舱底水排放舱用于储存空冷器产生的泄放水,废水循环舱用于存储洗涤水,排放泵的进口不仅通过第一开关阀与舱底水排放舱连通,还通过第二开关阀与废水循环舱连通,排放泵的出口连通于第一三通阀的进口,第一三通阀的第一出口连通于弦外排放口,第一三通阀的第二出口连通于舱底水储存舱和洗涤水回流管路,舱底水储存舱用于储存需要进行油雾分离的泄放水,洗涤水回流管路用于将检测不合格的洗涤水回流至废水循环舱中。
当该船用废水排放单元进行洗涤水排放时,若洗涤水无需再进行油雾分离处理(即油雾检测合格),废水循环舱中的洗涤水在排放泵的作用下,经过第二开关阀进入第一三通阀的进口,并通过第一三通阀的第一出口通至弦外排放口后排出;若洗涤水需要进行油雾分离处理(即油雾检测不合格),废水循环舱中的洗涤水在排放泵的作用下,经过第二开关阀进入第一三通阀的进口,并通过第一三通阀的第二出口通至洗涤水回流管路后回流至废水循环舱。
当该船用废水排放单元进行泄放水排放时,若泄放水无需再进行油雾分离处理(即油雾检测合格),舱底水排放舱中的泄放水在排放泵的作用下,经过第二开关阀进入第一三通阀的进口,并通过第一三通阀的第一出口通至弦外排放口后排出;若泄放水需要进行油雾分离处理(即油雾检测不合格),舱底水排放舱中的泄放水在排放泵的作用下,经过第二开关阀进入第一三通阀的进口,并通过第一三通阀的第二出口通至舱底水储存舱进行存储和油雾分离,待油雾检测合格后再通过弦外排放口进行排放。通过上述结构,该船用废水排放单元的洗涤水和泄放水排放管道部分共用,避免了分别占用管道造成的管道系统成本较高的问题,有利于减小该船用废水排放单元占用的空间,降低其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船用废水排放单元的示意图。
图中:
1、舱底水排放舱;11、第一开关阀;2、废水循环舱;21、第二开关阀;22、隔板;23、循环舱;231、淡水补水口;232、透气口;24、泄放舱;3、排放泵;4、第一三通阀;5、舱底水储存舱;6、洗涤水回流管路;7、油雾检测单元;8、泄放水排放管道;9、通岸管路;10、取样管道;101、第二三通阀;12、第三开关阀;13、第四开关阀;14、第五开关阀;15、第六开关阀;16、液位传感器;17、第七开关阀;18、第八开关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船用废水排放单元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船用废水排放单元,如图1所示,该船用废水排放单元包括舱底水排放舱1、废水循环舱2、排放泵3、舱底水储存舱5和洗涤水回流管路6,舱底水排放舱1用于储存空冷器产生的泄放水,废水循环舱2用于存储洗涤系统产生的洗涤水,排放泵3的进口不仅与舱底水排放舱1连通,还与废水循环舱2连通,排放泵3用于抽取废水循环舱2中的洗涤水和舱底水排放舱1中的泄放水,排放泵3的出口连通于舱底水储存舱5和洗涤水回流管道的进口,舱底水储存舱5用于储存需要进行油雾分离的泄放水,洗涤水回流管道的出口连通于废水循环舱2使得检测不合格的洗涤水流回废水循环舱2中,能够减小呈酸性的洗涤水的流经区域,减小酸性的洗涤水对该船用废水排放单元的影响,提高该船用废水排放单元的安全性。
优选地,废水循环舱2设置为双层舱且舱室经过耐酸性处理,提高了废水循环舱2对呈酸性的洗涤水的耐受能力,提高了废水循环舱2的抗腐蚀能力,有利于提高该船用废水排放单元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当该船用废水排放单元进行洗涤水排放时,若洗涤水无需再进行油雾分离处理(即油雾检测合格),废水循环舱2中的洗涤水在排放泵3的作用下被通至弦外排放口后排出;若洗涤水需要再进行油雾分离处理(即油雾检测不合格),废水循环舱2中的洗涤水在排放泵3的作用下,通至洗涤水回流管路6后再次回流至废水循环舱2暂存,待轮船靠岸后进行通岸排放并处理。
当该船用废水排放单元进行泄放水排放时,若泄放水无需进行油雾分离处理(即油雾检测合格),舱底水排放舱1中的泄放水在排放泵3的作用下被通至弦外排放口后排出;若泄放水需要进行油雾分离处理(即油雾检测不合格),舱底水排放舱1中的泄放水在排放泵3的作用下被通至舱底水储存舱5进行存储和油雾分离,待油雾检测合格后再通过弦外排放口进行排放。
通过上述结构,该船用废水排放单元的洗涤水和泄放水的排放管道存在共用部分,避免了分别占用管道造成的管道系统成本较高的问题,有利于减小该船用废水排放单元占用的空间,降低其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舱底水排放舱1的出口设有第一开关阀11,舱底水排放舱1的进口设有第三开关阀12,第一开关阀11用于控制舱底水排放舱1的出口是否与排放泵3的进口连通。优选地,该船用废水排放单元还包括泄放水排放管道8,泄放水排放管道8通过第三开关阀12连通于舱底水排放舱1的进口,使得空冷器产生的泄放水能够通入舱底水排放舱1进行储存。
优选地,废水循环舱2的出口设有第二开关阀21,第二开关阀21用于控制废水循环舱2的出口是否与排放泵3的进口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废水循环舱2中设有隔板22,隔板22将废水循环舱2分隔为循环舱23和泄放舱24,废水循环舱2的出口设置于泄放舱24上,洗涤水回流管路6的出口也连通于泄放舱24,使得废水循环舱2中的洗涤水能够通过泄放舱24进行排放和回流。优选地,泄放水排放管道8连通于循环舱23的泄放水补水口,用于向废水循环舱2中补充泄放水,能够防止废水循环舱2的液位较低和废水循环舱2中的酸碱度发生较大变化。具体地,泄放水排放管道8和循环舱23之间还设有第四开关阀13,第四开关阀13用于控制泄放水排放管道8是否向循环舱23补充泄放水。
优选地,循环舱23上还设有淡水补水口231和透气口232,淡水补充口用于向循环舱23中补充淡水,透气口232将循环舱23和外界空气连通,以保证循环舱23内气压与外界空气的气压一致。
更为优选地,循环舱23和泄放舱24中均设有液位传感器16,液位传感器16能够检测循环舱23和泄放舱24中液位的高低,使得循环舱23的泄放水补水口和淡水补水口231能够根据循环舱23的液位高低而打开或关闭。
在本实施例中,排放泵3的出口连通有第一三通阀4,排放泵3的出口连通于第一三通阀4的进口,第一三通阀4的第一出口连通于弦外排放口,第一三通阀4的第二出口连通于舱底水储存舱5和洗涤水回流管路6的进口,使得从第一三通阀4的第二出口排出的需要进行油雾分离的泄放水能够进入舱底水储存舱5或检测不合格的洗涤水进入洗涤水回流管路6返回泄放舱24。具体地,第一三通阀4的第二出口与舱底水储存舱5之间设有第五开关阀14,第一三通阀4的第二出口与洗涤水回流管路6之间设有第六开关阀15,第五开关阀14和第六开关阀15用于控制第一三通阀4的第二出口连通于舱底水储存舱5还是洗涤水回流管路6。
优选地,该船用废水排放单元还包括油雾检测单元7,油雾检测单元7的进口连通于第一三通阀4和排放泵3的出口之间的管道上,使得排放泵3排出的液体(洗涤水或泄放水)要先进行油雾检测,若油雾检测合格则打开第一三通阀4的第一出口(即第一三通阀4的第二出口关闭),将排放泵3排出的液体(洗涤水或泄放水)通过弦外排放口向外排放;若油雾检测不合格则打开第一三通阀4的第二出口(即第一三通阀4的第二出口关闭),将排放泵3排出的液体(洗涤水或泄放水)通过第一三通阀4的第二出口根据要求排放至舱底水储存舱5中进行油雾处理或暂存在泄放舱24中待到港时进行通岸排放。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三通阀4的第一出口和弦外排放口之间的管道上设有取样管道10,操作人员能够通过取样管道10对经过弦外排放口向外排放的液体(洗涤水或泄放水)进行取样,便于对弦外排放口向外排放的液体(洗涤水或泄放水)进行化验和检测。
具体地,该船用废水排放单元还包括第二三通阀101,第二三通阀101的进口连通于第一三通阀4的第一出口,第二三通阀101的第一出口连通于弦外排放口,用于使向外排放的液体(洗涤水或泄放水)通过弦外排放口向外排放;第二三通阀101的第二出口连通于取样管道10,用于便于操作人员从取样管道10获取向外排放的液体(洗涤水或泄放水)的样本。优选地,排放泵3的出口连通有通岸管路9,通岸管路9用于将油雾检测不合格的而存储于废水循环舱2中的洗涤水进行通岸排放。具体地,排放泵3的出口通过第七开关阀17连通于第一三通阀4的进口,而通过第八开关阀18连通于通岸管路9,便于操作人员通过对第七开关阀17和第八开关阀18的开闭控制来控制排放泵3外排的液体(洗涤水或泄放水)通向第一三通阀4或通岸管路9。
下面对本实施例提供的船用废水排放单元的工作过程进行进一步说明。
当该船用废水排放单元进行呈酸性的洗涤水排放时,洗涤水先排至废水循环舱2中,当循环舱23中的液体处于低液位时,淡水补水口231打开,当循环舱23中的液体处于高液位时,淡水补水口231关闭,当循环舱23中的液体处于超高液位时,该船用废水排放单元停机检查。当泄放舱24中液位处于高液位时,排放泵3开启,第二开关阀21打开,若洗涤水不需要进行油雾分离处理(即油雾检测合格),则第一三通阀4通向弦外排放口,洗涤水在排放泵3的作用下,经过第二开关阀21进入第一三通阀4的进口,并通过第一三通阀4的第一出口通至弦外排放口后排出;若洗涤水检测不合格排放时(即油雾检测不合格),则第一三通阀4通向洗涤水回流管路6(即第五开关阀14关闭,第六开关阀15打开),洗涤水在排放泵3的作用下,经过第二开关阀21进入第一三通阀4的进口,并通过第一三通阀4的第二出口通至洗涤水回流管路6,经由洗涤水回流管路6流回泄放舱24,同时关闭第四开关阀13和淡水补水口231,保证废水循环舱2中的液位不再上升,待轮船靠岸后进行通岸排放并处理。
当该船用废水排放单元进行呈中性的泄放水排放时,第三开关阀12和第一开关阀11打开,泄放水不断注入舱底水排放舱1中,且舱底水排放舱1中的泄放水通过第一开关阀11,在排放泵3的作用下向第一三通阀4方向输送,若泄放水不需要再进行油雾分离处理(即油雾检测合格),则第一三通阀4通向弦外排放口,泄放水在排放泵3的作用下,经过第一开关阀11进入第一三通阀4的进口,并通过第一三通阀4的第一出口通至弦外排放口后排出;若泄放水需要进行油雾分离处理(即油雾检测不合格),则第一三通阀4通向舱底水储存舱5(即第五开关阀14打开,第六开关阀15关闭),泄放水在排放泵3的作用下,经过第一开关阀11进入第一三通阀4的进口,并通过第一三通阀4的第二出口通至舱底水储存舱5进行存储和油雾分离,待油雾检测合格后再通过弦外排放口进行排放。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船用废水排放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舱底水排放舱(1),用于储存空冷器产生的泄放水,所述舱底水排放舱(1)的出口设有第一开关阀(11);
废水循环舱(2),所述废水循环舱(2)能够存储洗涤水,所述废水循环舱(2)的出口设有第二开关阀(21);
排放泵(3),所述排放泵(3)的进口与所述第一开关阀(11)和所述第二开关阀(21)连通,所述排放泵(3)的出口连通于第一三通阀(4)的进口,所述第一三通阀(4)的第一出口连通于弦外排放口;
舱底水储存舱(5),所述第一三通阀(4)的第二出口连通于所述舱底水储存舱(5),所述舱底水储存舱(5)用于储存需要进行油雾分离的泄放水;
洗涤水回流管路(6),所述洗涤水回流管路(6)的进口连通于所述第一三通阀(4)的第二出口,所述洗涤水回流管路(6)的出口连通于所述废水循环舱(2),用于将检测不合格的洗涤水回流至所述废水循环舱(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废水排放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油雾检测单元(7),所述油雾检测单元(7)的进口连通于所述第一三通阀(4)和所述排放泵(3)的出口之间的管道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废水排放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循环舱(2)中设有隔板(22),所述隔板(22)将所述废水循环舱(2)分隔为循环舱(23)和泄放舱(24),所述废水循环舱(2)的出口设置于所述泄放舱(24)上,所述洗涤水回流管路(6)的出口连通于所述泄放舱(2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船用废水排放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泄放水排放管道(8),所述泄放水排放管道(8)连通于所述舱底水排放舱(1)和所述循环舱(23)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船用废水排放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舱(23)设有淡水补水口(231)和透气口(232)。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船用废水排放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舱(23)和所述泄放舱(24)中均设有液位传感器(1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废水排放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放泵(3)的出口连通有通岸管路(9),所述通岸管路(9)用于将所述洗涤水进行通岸排放。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废水排放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通阀(4)的第一出口和所述弦外排放口之间的管道上设有取样管道(1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船用废水排放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三通阀(101),所述第二三通阀(101)的进口连通于所述第一三通阀(4)的第一出口,所述第二三通阀(101)的第一出口连通于所述弦外排放口,所述第二三通阀(101)的第二出口连通于所述取样管道(1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废水排放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循环舱(2)为双层舱且舱室经过耐酸性处理。
CN202021666377.8U 2020-08-11 2020-08-11 一种船用废水排放单元 Active CN2124254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66377.8U CN212425484U (zh) 2020-08-11 2020-08-11 一种船用废水排放单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66377.8U CN212425484U (zh) 2020-08-11 2020-08-11 一种船用废水排放单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25484U true CN212425484U (zh) 2021-01-29

Family

ID=742738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666377.8U Active CN212425484U (zh) 2020-08-11 2020-08-11 一种船用废水排放单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254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98672B (zh) 一种轮船货舱污水井气压排水系统
CN111619731A (zh) 一种船舶压载舱排气溢流系统及船舶
KR20200124305A (ko) 배기 가스 세정 시스템 및 배기 가스 세정 시스템의 운용 방법
CN105799863B (zh) 船用海水供给系统
US8672639B2 (en) Bilge pump and method
CN212425484U (zh) 一种船用废水排放单元
CN111847551A (zh) 一种船用废水排放单元
CN115476957A (zh) 一种污液舱及带有污液舱的液货船
CN110843998A (zh) 一种船舶洗舱水排放系统
CN109987206A (zh) 一种大深度自然循环常压式海水交换系统
CN210736379U (zh) 一种船用中和水系统
CN108891542B (zh) 利用空调凝水的船舶卫生水系统
CN212354326U (zh) 一种船舶废水处理系统
CN218055592U (zh) 一种拖轮用生活污水收集装置
CN211521667U (zh) 预处理用分离收集机构
CN114291202A (zh) 一种适用于极地船舶的防冰海底门装置
CN205779375U (zh) 一种燃油泵总成及具有其的油箱总成和车辆
CN113277002B (zh) 一种货油污水和化学品排舷外系统以及船舶
CN217232052U (zh) 一种海水取水系统
CN212864165U (zh) 船舶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CN211521817U (zh) 检测用进水减压机构
CN209492692U (zh) 一种机械清漂船主机用冷却系统及机械清漂船
CN210945078U (zh) 模块式船舶废烟气洗涤水混合处理装置
CN219770740U (zh) 一种水箱
CN212568742U (zh) 一种用于抽取式水质检测的水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