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30127B - 导向装置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 - Google Patents
导向装置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830127B CN113830127B CN202010591517.8A CN202010591517A CN113830127B CN 113830127 B CN113830127 B CN 113830127B CN 202010591517 A CN202010591517 A CN 202010591517A CN 113830127 B CN113830127 B CN 11383012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uide
- guide wheel
- shock absorber
- wheel
- shaf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F—RAIL VEHICLE SUSPENSIONS, e.g. UNDERFRAMES, BOGIES OR ARRANGEMENTS OF WHEEL AXLES; RAIL VEHICLES FOR USE ON TRACKS OF DIFFERENT WIDTH; PREVENTING DERAILING OF RAIL VEHICLES; WHEEL GUARDS, OBSTRUCTION REMOVERS OR THE LIKE FOR RAIL VEHICLES
- B61F9/00—Rail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preventing derailing, e.g. by use of guide wheel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F—RAIL VEHICLE SUSPENSIONS, e.g. UNDERFRAMES, BOGIES OR ARRANGEMENTS OF WHEEL AXLES; RAIL VEHICLES FOR USE ON TRACKS OF DIFFERENT WIDTH; PREVENTING DERAILING OF RAIL VEHICLES; WHEEL GUARDS, OBSTRUCTION REMOVERS OR THE LIKE FOR RAIL VEHICLES
- B61F5/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bogies; Connections between bogies and vehicle underframes;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for adjusting or allowing self-adjustment of wheel axles or bogies when rounding curves
- B61F5/38—Arrangements or devices for adjusting or allowing self- adjustment of wheel axles or bogies when rounding curves, e.g. sliding axles, swinging axles
- B61F5/42—Adjustment controlled by buffer or coupling gear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30/00—Transportation of goods or passengers via railways, e.g. energy recovery or reducing air resista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latform Screen Doors And Railroad Systems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导向装置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导向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导向轮、导向架、导向轮安装座和减振器总成;导向架包括导向架支座,导向架支座设置于两个导向轮之间,且与两个导向轮连接;导向架支座的内部设有减振器安装腔;至少一个导向轮通过导向轮安装座与导向架支座连接,且导向轮可相对于导向轮安装座沿垂直于导向轮的轴线的方向移动;减振器总成设置在减振器安装腔内,包括减振传动部和减振器;至少一个导向轮通过减振传动部与减振器的一端活动连接,减振器的另一端与导向架活动连接。本发明提供的导向装置,提高了轨道车辆过弯时的平稳性和导向装置的使用寿命,从而适用于运行时间长、运量大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向装置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
背景技术
轨道车辆在过弯时,靠近弯道内侧的导向轮和靠近弯道外侧的导向轮受到的压力不同,使得过弯时的颠簸明显,且轨道车辆的通过性不佳。为提高轨道车辆过弯时的平稳性,现有技术如专利CN201720637991.3公开了一种跨座式单轨工程车,其通过弹簧连接导向轮轴和转向架实现横向缓冲,并设置通过长孔对导向轮轴的运动进行导向。然而,现有技术中导向轮安装结构的受力环境较差,容易失效且使用寿命短,无法应用于运行时间长、运量大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的导向装置,通过优化针对导向轮的缓冲减振结构,大大提高了导向装置的使用寿命,从而适用于运行时间长、运量大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同时还提高了轨道车辆过弯时的平稳性。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的导向装置,所述轨道车辆适于行驶在轨道上,所述轨道设有相对设置的两个内侧面,所述导向装置包括:
至少两个导向轮,两个所述导向轮适于分别与所述轨道的两个内侧面配合;
导向架,所述导向架包括导向架支座,所述导向架支座设置于两个所述导向轮之间,且与两个所述导向轮连接;所述导向架支座的内部设有减振器安装腔;
导向轮安装座,至少一个所述导向轮通过所述导向轮安装座与所述导向架支座连接,且所述导向轮可相对于所述导向轮安装座沿垂直于所述导向轮的轴线的方向移动;
减振器总成,所述减振器总成设置在所述减振器安装腔内,包括减振传动部和减振器;至少一个所述导向轮通过所述减振传动部与所述减振器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减振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导向架活动连接。
通过设置所述减振器总成,当所述导向轮受到较大的冲击力时,对所述导向轮产生的移动进行阻尼衰减,以减缓所述导向轮、所述导向轮安装座和所述导向架所受的冲击力以及相互之间的作用应力,进一步提高所述导向装置的可靠性、使用寿命和轨道车辆的横向稳定性,从而适用于运行时间长、运量大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同时,通过将所述减振器总成设置在所述减振器安装腔内,并通过所述减振器传动部将所述导向轮和所述减振器连接,使得所述减振器的布置方式更加灵活,且便于将所述减振器设置成足够的体积大小,从而满足对冲击力的阻尼衰减需求。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导向装置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减振传动部包括平移件和连杆件,所述导向轮与所述平移件固定连接,所述平移件与所述连杆件活动连接,所述连杆件与所述减振器活动连接。通过所述平移件将所述导向轮的移动转化为所述平移件的移动、再通过所述连杆件将所述平移件的移动转化为所述连杆件的其他方向的运动、最后将所述连杆件的运动传递到所述减振器上进行阻尼衰减,从而使得所述减振器的布置方式进一步变得灵活。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连杆件包括直连杆、三角连杆和连杆固定轴;所述平移件与所述直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直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三角连杆的第一角铰接,所述三角连杆的第二角与所述减振器的一端铰接,所述减振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导向架铰接;所述连杆固定轴与所述导向架连接,所述三角连杆的第三角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连杆固定轴上。通过利用所述三角连杆的结构特性,简单、可靠地实现了将所述平移件的移动转化为其他方向的运动的需求,同时使得所述连杆件具有较小的体积,从而使得所述减振器总成的布置方式进一步变得灵活。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减振器包括伸缩杆、伸缩套筒和减振止挡部;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所述减振传动部活动连接,所述伸缩套筒的一端与所述导向架活动连接,所述伸缩套筒的另一端可移动地套设在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上;所述减振止挡部设置在所述伸缩杆上,对所述伸缩杆和所述伸缩套筒之间的相对移动进行止挡。通过所述伸缩杆和所述伸缩套筒之间的连接关系和配合关系,实现所述减振器的伸缩功能,为所述减振器的阻尼减振提供了结构条件,且结构简单、运动可靠,并通过设置所述减振止挡部限制所述减振器的过渡压缩,提高了所述导向装置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导向轮安装座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的外端设有缓冲导向部,所述缓冲导向部设有贯穿的导向孔,所述导向孔的贯穿方向垂直于所述导向轮的轴线,所述安装支架的内端固定在所述导向架上;轮轴固定轴,所述轮轴固定轴的外端与所述导向轮连接,所述轮轴固定轴的内端穿过所述导向孔,所述轮轴固定轴和所述导向孔相适配,且所述轮轴固定轴可沿所述导向孔的贯穿方向移动;所述轮轴固定轴的内端伸入所述减振器安装腔,与所述减振传动部连接;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内端与所述导向架支座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外端与所述轮轴固定轴的内端连接。当所述导向轮受到不平行于所述导向孔的贯穿方向的力时,通过将所述轮轴固定轴穿设在所述导向孔中,使得所述轮轴固定轴与所述安装支架之间具有较大的接触面,从而减少所述轮轴固定轴与所述安装支架之间的接触应力,提高了所述导向轮安装座的使用寿命,进一步提高所述导向装置的可靠性、使用寿命和轨道车辆的横向稳定性,从而适用于运行时间长、运量大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导向轮安装座还包括耐磨衬套,所述耐磨衬套设置于所述导向孔和所述轮轴固定轴之间,且所述导向孔外套于所述耐磨衬套,所述耐磨衬套外套于所述轮轴固定轴。所述轮轴固定轴与所述导向孔之间通过所述耐磨衬套进行配合,优化了所述轮轴固定轴和所述导向孔的受力环境,提高了所述轮轴固定轴和所述安装支架的使用寿命,且所述耐磨衬套失效后便于更换,进一步提高所述导向轮安装座的使用寿命。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耐磨衬套设有限位翻边,所述轮轴固定轴设有限位凸台,所述限位翻边的内侧与所述缓冲导向部的外端面配合,所述限位翻边的外侧与所述限位凸台相对设置。当所述弹性件的压缩量达到一定值时,所述轮轴固定轴的限位凸台和所述耐磨衬套的限位翻边将发生接触,进一步提高所述导向轮安装座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导向轮安装座还包括柔性安装板;所述安装支架的内端和所述弹性件的内端均通过所述柔性安装板与所述导向架支座连接;所述轮轴固定轴的内端穿过所述柔性安装板伸入所述减振器安装腔,与所述减振传动部连接。通过设置所述柔性安装板,可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加工和安装误差,降低加工精度要求进而降低成本,同时减少所述安装支架和所述弹性件与所述导向架之间的接触应力,提高所述导向轮安装座的使用寿命。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导向装置还包括导向轮轴,所述导向轮轴穿设于所述导向轮;所述导向轮安装座至少为两个,两个所述导向轮安装座分别位于一个所述导向轮的上方和下方;其中,一个所述导向轮安装座的外端与所述导向轮轴的上端连接,另一个所述导向轮安装座的外端与所述导向轮轴的下端连接,且两个所述导向轮安装座的轮轴固定轴的内端均与所述减振传动部连接。通过在所述导向轮轴的上下两端均提供安装支撑,进一步提高了所述导向轮与所述导向架支座之间安装的可靠性。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适于行驶在轨道上,所述轨道设有相对设置的两个内侧面,所述轨道车辆包括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的至少两个导向轮适于分别与所述轨道的两个内侧面配合。
通过设置所述减振器总成,当所述导向轮受到较大的冲击力时,对所述导向轮产生的移动进行阻尼衰减,以减缓所述导向轮、所述导向轮安装座和所述导向架所受的冲击力以及相互之间的作用应力,进一步提高所述导向轮安装座的可靠性、使用寿命和所述轨道车辆的横向稳定性,从而适用于运行时间长、运量大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同时,通过将所述减振器总成设置在所述减振器安装腔内,并通过所述减振器传动部将所述导向轮和所述减振器连接,使得所述减振器的布置方式更加灵活,且便于将所述减振器设置成足够的体积大小,从而满足对冲击力的阻尼衰减需求。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导向装置和轨道车辆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导向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导向装置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导向装置的前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导向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导向装置的安装支架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100、导向装置;
110、导向轮;111、左导向轮;112、右导向轮;
120、导向架;121、导向架支座;121a、减振器安装腔;121b、左侧安装板;121c、右侧安装板;122、导向架板;
130、导向轮安装座;
131、安装支架;1311、缓冲导向部;1312、导向孔;1313、止挡垫片;1314、支撑部;1314a、第一翻边;1314b、支撑板;1314c、第二翻边;
132、轮轴固定轴;132a、限位凸台;1321、弹性件连接部;1321a、弹性件安装凹部;1321b、连接凸台;1322、轮轴连接部;1323、平移件连接部;
133、弹性件;
134、耐磨衬套;134a、限位翻边;
135、柔性安装板;
140、减振器总成;
141、减振传动部;1411、平移件;1412、连杆件;1413、直连杆;1414、三角连杆;1415、连杆固定轴;
142、减振器;1421、伸缩杆;1422、伸缩套筒;1423、减振止挡部;
150、导向轮轴;
200、轨道车辆;210、车桥;
300、轨道;310、纵轨;310a、纵轨的内侧面;310b、纵轨的上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垂向”、“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其中,x轴方向为纵向,x轴正方向为前,x轴负方向为后;y轴方向为横向,y轴正方向为左,y轴负方向为右;z轴方向为垂向或竖直方向,z轴正方向为上,z轴负方向为下;xOy平面即水平面,xOz平面即纵向竖直平面,yOz平面即横向竖直平面。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气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为提高轨道车辆过弯时的平稳性,现有技术中通过弹簧连接导向轮轴和转向架实现横向缓冲,并通过设置长孔对导向轮轴的运动进行导向。本发明的发明人通过研究和分析发现,现有技术中仅通过弹簧对导向轮进行缓冲,如此一来在导向轮容易产生横向往复振动,不利于轨道车辆的横向稳定性,从而对乘客的乘坐舒适性和导向轮连接结构的使用寿命有较大的负面影响。另外,为了得到较好的减振效果,在相同的阻尼材料的前提下,对减振器的尺寸有一定的要求,而现有技术中缺少足够的空间用于布置足够体积大小的减振器。
因此,上述现有技术可应用于运行时间短、运量低的工程作业车,而不适用于运行时间长、运量大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针对上述原因,发明人对用于轨道车辆的导向轮安装座进行了改进,得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下面参考图1~6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向装置100和轨道车辆200。如图1所示,轨道车辆200适于行驶在轨道300上,轨道300设有相对设置的两个内侧面,轨道车辆200包括导向装置100,导向装置100包括至少两个导向轮110,两个导向轮110适于分别与轨道300的两个内侧面配合。
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轨道车辆200还包括车体(图中未示出)和车桥210,其中车桥210位于车体下方且与车体连接,导向装置100位于车桥210下方且与车桥210连接。车桥210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走行轮(图中未示出),轨道300包括左右间隔设置的两个纵轨310,其中导向轮110与纵轨310的内侧面310a配合以实现对轨道车辆200的行驶导向与横向稳定,走行轮与纵轨310的上表面310b配合以实现对轨道车辆200的行驶驱动与垂向支撑。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轨道车辆200可以是跨座式单轨车辆、悬挂式单轨车辆、胶轮有轨电车等。
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导向装置100还包括导向架120、导向轮安装座130和减振器总成140。导向架120包括导向架支座121,导向架支座121设置于两个导向轮110之间,且与两个导向轮110连接。导向架支座121的内部设有减振器安装腔121a。至少一个导向轮110通过导向轮安装座130与导向架支座121连接,且导向轮110可相对于导向轮安装座130沿垂直于导向轮110的轴线的方向移动。减振器总成140设置在减振器安装腔121a内,包括减振传动部141和减振器142。至少一个导向轮110通过减振传动部141与减振器142的一端活动连接,减振器142的另一端与导向架120活动连接。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内”是指靠近导向架的方向,术语“外”是指远离导向架的方向,例如某部件的“内端”是指其在左右方向上靠近导向架的一端,某部件的“外端”是指其在左右方向上远离导向架的另一端,“内端面”、“外端面”、“内侧”、“外侧”等同理。
通过设置减振器总成140,当导向轮110受到较大的冲击力时,对导向轮110产生的移动进行阻尼衰减,以减缓导向轮110、导向轮安装座130和导向架120所受的冲击力以及相互之间的作用应力,进一步提高导向装置100的可靠性、使用寿命和轨道车辆200的横向稳定性,从而适用于运行时间长、运量大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同时,通过将减振器总成140设置在减振器安装腔121a内,并通过减振传动部141将导向轮110和减振器142连接,使得减振器142的布置方式更加灵活,且便于将减振器142设置成足够的体积大小,从而满足对冲击力的阻尼衰减需求。
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导向架120包括两个导向架支座121和导向架板122,导向装置100包括四个导向轮110。两个导向架支座121分别与导向架板122的前端和后端连接,两个导向架支座121前后间隔设置,导向架板122与车桥210连接。四个导向架110包括两个左导向轮111和两个右导向轮112,每个左导向轮111与一个导向架支座121的左侧安装板121b连接,每个右导向轮112与一个导向架支座121的右侧安装板121c连接。需要说明的是,附图中y轴正方向为左,y轴负方向为右。通过设置两个导向架支座121,实现四个导向轮110的安装,保证了导向装置100的稳定转向功能。
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减振传动部141包括平移件1411和连杆件1412,导向轮110与平移件1411固定连接,平移件1411与连杆件1412活动连接,连杆件1412与减振器142活动连接。通过平移件1411将导向轮110的移动转化为平移件1411的移动、再通过连杆件1412将平移件1411的移动转化为连杆件1412的其他方向的运动、最后将连杆件1412的运动传递到减振器142上进行阻尼衰减,从而使得减振器142的布置方式进一步变得灵活。
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杆件1412包括直连杆1413、三角连杆1414和连杆固定轴1415。平移件1411与直连杆1413的一端铰接,直连杆1413的另一端与三角连杆1414的第一角铰接,三角连杆1414的第二角与减振器142的一端铰接,减振器142的另一端与导向架120铰接。连杆固定轴1415与导向架120连接,三角连杆1414的第三角可转动地套设在连杆固定轴1415上。通过利用三角连杆1414的结构特性,即三个连接点(三个角)呈三角形分布,简单、可靠地实现了将平移件1411的移动转化为其他方向的运动的需求,同时使得连杆件1412具有较小的体积,从而使得减振器总成140的布置方式进一步变得灵活。
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减振器142包括伸缩杆1421、伸缩套筒1422和减振止挡部1423。伸缩杆1421的一端与减振传动部141活动连接,伸缩套筒1422的一端与导向架120活动连接,伸缩套筒1422的另一端可移动地套设在伸缩杆1421的另一端上。减振止挡部1423设置在伸缩杆1421上,对伸缩杆1421和伸缩套筒1422之间的相对移动进行止挡。通过伸缩杆1421和伸缩套筒1422之间的连接关系和配合关系,实现减振器142的伸缩功能,为减振器142的阻尼减振提供了结构条件,且结构简单、运动可靠,并通过设置减振止挡部1423限制减振器142的过渡压缩,提高了导向装置100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在一些实施例中,伸缩杆1421和伸缩套筒1422之间填充有阻尼材料。
如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导向轮安装座130包括安装支架131、轮轴固定轴132和弹性件133。安装支架131的外端设有缓冲导向部1311,缓冲导向部1311设有贯穿的导向孔1312,导向孔1312的贯穿方向垂直于导向轮110的轴线,安装支架131的内端固定在导向架支座121上。轮轴固定轴132的外端与导向轮110连接,轮轴固定轴132的内端穿过导向孔1312,轮轴固定轴132和导向孔1312相适配,且轮轴固定轴132可沿导向孔1312的贯穿方向移动。轮轴固定轴132的内端伸入减振器安装腔121a,与减振传动部141连接。弹性件133的内端与导向架支座121连接,弹性件133的外端与轮轴固定轴132的内端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轮轴固定轴132和导向孔1312相适配是指,轮轴固定轴132和导向孔1312之间的配合面形状相同,因此轮轴固定轴132与导向孔1312之间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
当导向轮110受到不平行于导向孔1312的贯穿方向的力时,通过将轮轴固定轴132穿设在导向孔1312中,使得轮轴固定轴132与安装支架131之间具有较大的接触面,从而减少轮轴固定轴132与安装支架131之间的接触应力,提高了导向轮安装座130的使用寿命,进一步提高导向装置100的可靠性、使用寿命和轨道车辆200的横向稳定性,从而适用于运行时间长、运量大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轨道车辆200的导向轮安装座130布置成使得导向孔1312的贯穿方向平行于左右方向,即垂直于轨道车辆200沿轨道300的前进方向,使得弹性件133更好地对导向轮110所受横向力进行缓冲。
如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导向轮安装座130还包括耐磨衬套134,耐磨衬套134设置于导向孔1312和轮轴固定轴132之间,且导向孔1312外套于耐磨衬套134,耐磨衬套134外套于轮轴固定轴132。轮轴固定轴132与导向孔1312之间通过耐磨衬套134进行配合,优化了轮轴固定轴132和导向孔1312的受力环境,提高了轮轴固定轴132和安装支架131的使用寿命,且耐磨衬套134失效后便于更换,进一步提高导向轮安装座130的使用寿命。
如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耐磨衬套134设有限位翻边134a,轮轴固定轴132设有限位凸台132a,限位翻边134a的内侧与缓冲导向部1311的外端面配合,限位翻边134a的外侧与限位凸台132a相对设置。当弹性件133的压缩量达到一定值时,轮轴固定轴132的限位凸台132a和耐磨衬套134的限位翻边134a将发生接触,从而限制弹性件133的进一步压缩,保证导向轮110的正常导向工作,进一步提高导向轮安装座130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如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缓冲导向部1311的内端面设有止挡垫片1313,当弹性件连接部1321的外端面与缓冲导向部1311的内端面接触配合时,可避免发生直接的撞击,提高了导向轮安装座130的使用寿命。
如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轮轴固定轴132包括弹性件连接部1321,弹性件连接部1321设置于缓冲导向部1311和导向架支座121之间,弹性件连接部1321设有开口朝向导向架支座121的弹性件安装凹部1321a,弹性件安装凹部1321a至少容纳部分弹性件133。通过设置具有弹性件安装凹部1321a的弹性件连接部1321,使得弹性件133的安装更加简便和稳定,提高了导向轮安装座130的可靠性。
如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轮轴固定轴132还包括轮轴连接部1322,轮轴连接部1322穿过导向孔1312且与导向孔1312相适配,轮轴连接部1322的内端与弹性件连接部1321固定连接,轮轴连接部1322的外端与导向轮110连接。在导向孔1312的贯穿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弹性件连接部1321的宽度大于轮轴连接部1322的宽度。当弹性件133的压缩量小于预定压缩量时,弹性件连接部1321的外端面与缓冲导向部1311的内端面接触配合;当弹性件133的压缩量大于预定压缩量时,弹性件连接部1321的外端面与缓冲导向部1311的内端面分离。其中,预定压缩量可根据线路实际情况而定。通过设置弹性件连接部1321,在弹性件133的压缩量达到预定压缩量时对轮轴固定轴132进行止挡,避免导向轮110在弹性件133的弹性力作用下脱离连接而影响导向轮110的正常导向工作。
如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轮轴固定轴132还包括平移件连接部1323,平移件连接部1323的内端伸入减振器安装腔121a并与平移件1411固定连接,平移件连接部1323的外端与弹性件连接部1321固定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件连接部1321还设有连接凸台1321b,平移件连接部1323的外端与连接凸台1321b固定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件安装凹部1321a为圆环形槽,弹性件安装凹部1321a围绕连接凸台1321b,弹性件133为弹簧,弹性件133围绕平移件连接部1323。在形成弹性件安装凹部1321a的同时形成连接凸台1321b,避免引入过多零部件,使得结构简单。
如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导向轮安装座130还包括柔性安装板135。安装支架131的内端和弹性件133的内端均通过柔性安装板135与导向架支座121连接。轮轴固定轴132的内端穿过柔性安装板135伸入减振器安装腔121a,与减振传动部141连接。通过设置柔性安装板135,可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加工和安装误差,降低加工精度要求进而降低成本,同时减少安装支架131和弹性件133与导向架120之间的接触应力,提高导向轮安装座130的使用寿命。
如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支架131还包两个支撑部1314。两个支撑部1314关于缓冲导向部1311的一个中心面对称设置,且两个支撑部1314的外端均与缓冲导向部1314连接,两个支撑部1314的内端均适于与导向架支座121连接。对称设置的支撑部1314使得安装支架131在保证支撑的可靠性的同时,实现轻量化。
如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部1314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翻边1314a、支撑板1314b和第二翻边1314c。每个支撑部1314的第一翻边1314a朝向另一个支撑部1314延伸,第一翻边1314a与缓冲导向部1311连接;每个支撑部1314的第二翻边1314c远离另一个支撑部1314延伸,第二翻边1314c与导向架支座121或柔性安装板135连接。通过设置翻边结构,优化了支撑部1314的受力环境,且便于支撑部1314的安装。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板1314b为弧形板,且支撑板1314b朝向远离导向轮安装座130的中心的方向凸起。弧形结构的支撑板1314b使得支撑部1314具有更好的支撑强度。
如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自安装支架131的外端指向安装支架131的内端的方向,两个支撑部1314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大,使得安装支架131与导向架支座121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
如图2~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导向装置100还包括导向轮轴150,导向轮轴150穿设于导向轮110。导向轮安装座130至少为两个,两个导向轮安装座130分别位于一个导向轮110的上方和下方;其中,一个导向轮安装座130的外端与导向轮轴150的上端连接,另一个导向轮安装座130的外端与导向轮轴150的下端连接,且两个导向轮安装座130的轮轴固定轴132的内端均与减振传动部141连接。通过在导向轮轴150的上下两端均提供安装支撑,进一步提高了导向轮110与导向架支座121之间安装的可靠性。
在轨道车辆200运行过程中,尤其是过弯时,导向轮110可能受到各种方向的力。当导向轮110受到较大的冲击力时,通过设置减振器总成140,对导向轮110产生的移动进行阻尼衰减,以减缓导向轮110、导向轮安装座130和导向架120所受的冲击力以及相互之间的作用应力,进一步提高导向装置100的可靠性、使用寿命和轨道车辆200的横向稳定性,从而适用于运行时间长、运量大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同时,通过将减振器总成140设置在减振器安装腔121a内,并通过减振传动部141将导向轮110和减振器142连接,使得减振器142的布置方式更加灵活,且便于将减振器142设置成足够的体积大小,从而满足对冲击力的阻尼衰减需求。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导向装置100和轨道车辆2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的导向装置,所述轨道车辆适于行驶在轨道上,所述轨道设有相对设置的两个内侧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装置包括:
至少两个导向轮,两个所述导向轮适于分别与所述轨道的两个内侧面配合;
导向架,所述导向架包括导向架支座,所述导向架支座设置于两个所述导向轮之间,且与两个所述导向轮连接;所述导向架支座的内部设有减振器安装腔;
导向轮安装座,至少一个所述导向轮通过所述导向轮安装座与所述导向架支座连接,且所述导向轮可相对于所述导向轮安装座沿垂直于所述导向轮的轴线的方向移动;
减振器总成,所述减振器总成设置在所述减振器安装腔内,包括减振传动部和减振器;至少一个所述导向轮通过所述减振传动部与所述减振器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减振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导向架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传动部包括平移件和连杆件,所述导向轮与所述平移件固定连接,所述平移件与所述连杆件活动连接,所述连杆件与所述减振器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件包括直连杆、三角连杆和连杆固定轴;所述平移件与所述直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直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三角连杆的第一角铰接,所述三角连杆的第二角与所述减振器的一端铰接,所述减振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导向架铰接;所述连杆固定轴与所述导向架连接,所述三角连杆的第三角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连杆固定轴上。
4.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器包括伸缩杆、伸缩套筒和减振止挡部;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所述减振传动部活动连接,所述伸缩套筒的一端与所述导向架活动连接,所述伸缩套筒的另一端可移动地套设在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上;所述减振止挡部设置在所述伸缩杆上,对所述伸缩杆和所述伸缩套筒之间的相对移动进行止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轮安装座包括:
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的外端设有缓冲导向部,所述缓冲导向部设有贯穿的导向孔,所述导向孔的贯穿方向垂直于所述导向轮的轴线,所述安装支架的内端固定在所述导向架上;
轮轴固定轴,所述轮轴固定轴的外端与所述导向轮连接,所述轮轴固定轴的内端穿过所述导向孔,所述轮轴固定轴和所述导向孔相适配,且所述轮轴固定轴可沿所述导向孔的贯穿方向移动;所述轮轴固定轴的内端伸入所述减振器安装腔,与所述减振传动部连接;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内端与所述导向架支座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外端与所述轮轴固定轴的内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轮安装座还包括耐磨衬套,所述耐磨衬套设置于所述导向孔和所述轮轴固定轴之间,且所述导向孔外套于所述耐磨衬套,所述耐磨衬套外套于所述轮轴固定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衬套设有限位翻边,所述轮轴固定轴设有限位凸台,所述限位翻边的内侧与所述缓冲导向部的外端面配合,所述限位翻边的外侧与所述限位凸台相对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轮安装座还包括柔性安装板;所述安装支架的内端和所述弹性件的内端均通过所述柔性安装板与所述导向架支座连接;所述轮轴固定轴的内端穿过所述柔性安装板伸入所述减振器安装腔,与所述减振传动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轮轴,所述导向轮轴穿设于所述导向轮;
所述导向轮安装座至少为两个,两个所述导向轮安装座分别位于一个所述导向轮的上方和下方;其中,一个所述导向轮安装座的外端与所述导向轮轴的上端连接,另一个所述导向轮安装座的外端与所述导向轮轴的下端连接,且两个所述导向轮安装座的轮轴固定轴的内端均与所述减振传动部连接。
10.一种轨道车辆,适于行驶在轨道上,所述轨道设有相对设置的两个内侧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车辆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的至少两个所述导向轮适于分别与所述轨道的两个内侧面配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591517.8A CN113830127B (zh) | 2020-06-24 | 2020-06-24 | 导向装置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591517.8A CN113830127B (zh) | 2020-06-24 | 2020-06-24 | 导向装置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830127A CN113830127A (zh) | 2021-12-24 |
CN113830127B true CN113830127B (zh) | 2023-03-24 |
Family
ID=789649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591517.8A Active CN113830127B (zh) | 2020-06-24 | 2020-06-24 | 导向装置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83012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475687A (zh) * | 2022-02-14 | 2022-05-13 | 中车浦镇阿尔斯通运输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导向机构及轨道车辆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2164042C3 (de) * | 1971-12-23 | 1978-09-21 | Messerschmitt-Boelkow-Blohm Gmbh, 8000 Muenchen | Schienengebundene Bahn |
KR101164932B1 (ko) * | 2010-11-08 | 2012-07-12 | 주식회사 우진산전 | 3면 구속구조를 갖는 모노레일 구동대차 |
CN207931733U (zh) * | 2018-01-25 | 2018-10-02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转向架与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 |
CN109878544B (zh) * | 2019-04-02 | 2023-12-22 | 中铁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旅游景区的轨道车辆转向架总成及轨交系统 |
CN110654410A (zh) * | 2019-10-30 | 2020-01-07 | 中铁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 | 转向架及具有其的跨坐式单轨车辆 |
-
2020
- 2020-06-24 CN CN202010591517.8A patent/CN113830127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830127A (zh) | 2021-12-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055872B (zh) | 一种单轴胶轮转向架 | |
KR20120024834A (ko) | 안내 장치를 갖는 궤조식 차량 | |
EP4275986A1 (en) | Frame, bogie, and rail vehicle | |
CN112298251B (zh) | 一种转向架 | |
CN1071651C (zh) | 铁路机车车辆的走行装置 | |
CN112644541B (zh) | 一系悬挂装置、转向架及轨道车辆 | |
CN101934740A (zh) | 一种高速磁悬浮车辆用悬浮架装置 | |
US20190023093A1 (en) | Motor vehicle with an independent suspension | |
CN208181080U (zh) | 一种转向架与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 | |
CN112356871A (zh) | 一种用于轨道车辆内轴箱转向架 | |
CN112644542B (zh) | 一种转向架 | |
CN113830127B (zh) | 导向装置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 | |
CN104029579B (zh) | 板端软固定单片复合材料板簧悬架结构 | |
JP2008238999A (ja) | 車体の連接装置 | |
CN112026839B (zh) | 牵引梁、中央牵引装置、转向架及轨道车辆 | |
CN113830124B (zh) | 导向轮安装座及具有其的导向装置和轨道车辆 | |
CN218316695U (zh) | 一种转向架及轨道车辆 | |
CN113830125B (zh) | 导向轮安装座及具有其的导向装置和轨道车辆 | |
CN112298244A (zh) | 一种轨道车辆及其转向架 | |
CN113830126B (zh) | 导向轮安装座及具有其的导向装置和轨道车辆 | |
CN214689498U (zh) | 一种转向架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 | |
CN213008130U (zh) | 内导向式转向架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和轨道交通系统 | |
CN102381372B (zh) | 一种双向减振型汽车驾驶室后悬置装置 | |
CN213413784U (zh) | 一种悬挂装置及转向架 | |
CN212353513U (zh) | 前悬架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