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26596B - 一种床用除螨机器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床用除螨机器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26596B
CN113826596B CN202111019780.0A CN202111019780A CN113826596B CN 113826596 B CN113826596 B CN 113826596B CN 202111019780 A CN202111019780 A CN 202111019780A CN 113826596 B CN113826596 B CN 11382659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bed
seat
mite removing
removing rob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1978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26596A (zh
Inventor
罗家奕
陈洪蔚
唐辉
刘孟臣
余华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dvance Ligh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ndvance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dvance Ligh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ndvance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1978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2659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265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265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265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265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3/00Manual implements, other than sprayers or powder distributor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e.g. butterfly ne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other than foodstuffs or contact lens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L2/0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other than foodstuffs or contact lenses; Accessories therefor using physical phenomena
    • A61L2/08Radiation
    • A61L2/10Ultra-violet radiation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床用除螨机器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控制机构和驱动机构,所述壳体底部的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设置有履带行走机构,所述履带行走机构与所述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紫外杀菌机构,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感应机构,所述感应机构用于获取床用除螨机器人外围的环境信息;所述驱动机构、紫外杀菌机构以及感应机构分别与所述控制机构电性连接;本申请公开的床用除螨机器人,采用履带行走机构实现除螨机器人的前进、后退、转向等,增大了除螨机器人与床面的接触面积和摩擦力,降低除螨机器人出现打滑问题的概率;此外,感应机构、履带行走机构、紫外杀菌机构和控制机构配合工作,可实现自动杀菌。

Description

一种床用除螨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除螨机器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床用除螨机器人。
背景技术
螨虫或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一般寄存在家居物品表面,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传播对人体的皮肤、呼吸道或消化道等造成损害。
现有部分家庭采用除螨装置消除地毯、沙发、床垫、被褥等家居物品上的螨虫,但现有的除螨装置存在以下问题:
1、除螨装置一般为手持式,需要用户手持除螨装置逐个地方进行除螨,无法解放用户双手,且对于重量较大的除螨装置而言,长时间除螨容易导致用户手部疲劳;
2、除螨装置需要用户在除螨位置保持一定时间才能达到除螨效果,浪费用户时间,而不稳定的除螨时间难以确保除螨效果;
3、现存的部分可自动行走以完成除螨工作的除螨装置,一般采用轮子作为行走机构,由于床铺上的床单褶皱比较多,轮子与床单的之间接触摩擦较小,无法保证轮子可在床单上顺畅行走,即轮子容易出现打滑问题,降低了除螨效果;此外,轮子行走过程中,容易出现勾床单或缠绕被褥的问题,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床用除螨机器人,履带行走机构增大了除螨机器人与床面的接触面积和摩擦力,提高除螨机器人行走时的稳定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床用除螨机器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控制机构和驱动机构,所述壳体底部的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设置有履带行走机构,所述履带行走机构与所述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紫外杀菌机构,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感应机构,所述感应机构用于获取床用除螨机器人外围的环境信息;所述驱动机构、紫外杀菌机构以及感应机构分别与所述控制机构电性连接。
所述的床用除螨机器人中,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按钮座和若干透光孔,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若干指示灯,所述指示灯位于所述透光孔的下方,所述指示灯用于指示床用除螨机器人的工作状态,所述按钮座上设置有控制按钮,所述控制按钮用于实现床用除螨机器人的开始或停止工作;所述控制按钮以及所述指示灯分别与所述控制机构电性连接。
所述的床用除螨机器人中,所述壳体的顶部还设置有扶手,所述扶手的一端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扶手的一端开设有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一连接槽与所述按钮座配合连接;所述扶手的另一端设置有滑动按钮,所述滑动按钮与所述壳体滑动连接。
所述的床用除螨机器人中,所述扶手一端的底部设置有若干连接条,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若干第一连接孔,所述连接条与所述第一连接孔配合连接;所述连接条的长度为2厘米至8厘米;所述扶手的另一端连接有加长条,所述壳体的顶部开设有第二连接槽,所述扶手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槽与位于壳体内的加长条连接。
所述的床用除螨机器人中,所述履带行走机构包括主动轮、从动轮和履带,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分别可转动地设置于容纳槽内,所述履带围设于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的外侧;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主动轮传动连接;所述履带的内壁设置有多个齿块,所述主动轮上开设有若干通槽,所述齿块与所述通槽配合连接。
所述的床用除螨机器人中,所述履带行走机构还包括固定座、若干支撑轮、张紧轮、连接座和顶力弹簧;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位于所述履带内;若干所述支撑轮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固定座的底部,若干所述支撑轮位于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从动轮之间;所述固定座的顶部设置有限位座,所述连接座和所述顶力弹簧分别固设于所述限位座内,所述顶力弹簧位于所述连接座的下方,顶力弹簧的顶部与所述连接座抵接;所述张紧轮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连接座的顶部;所述张紧轮、所述从动轮以及所述支撑轮上分别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与所述齿块配合连接。
所述的床用除螨机器人中,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包括两块,两块所述加强板分别位于所述容纳槽的前后两侧;所述加强板的长度大于所述履带的长度;所述加强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圆弧形挡板,所述加强板的中部设置有若干梯形挡板,所述圆弧形挡板以及所述梯形挡板用于保护履带行走机构。
所述的床用除螨机器人中,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固定支架、散热装置、电池和控制主板,所述固定支架固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控制主板与所述固定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电池固设于所述固定支架的顶部,所述散热装置固设于所述固定支架的底部;所述感应机构、驱动机构以及所述紫外杀菌机构分别与所述控制主板电性连接;所述壳体的底部还设置有充电座,所述充电座内设置有充电铜针,所述充电铜针与所述控制主板电性连接。
所述的床用除螨机器人中,所述感应机构包括设置于壳体底部外侧的多个防跌落传感器以及设置于壳体一端的若干防撞传感器;所述壳体一端开设有固定槽,所述防撞传感器固设于所述固定槽内,所述固定槽上设置有防护玻璃,所述防护玻璃用于保护所述防撞传感器。
所述的床用除螨机器人中,所述紫外杀菌机构包括灯板,所述灯板固设于所述散热装置的下方,所述灯板上设置有若干紫外灯珠,所述壳体的底部外壁上开设有若干定位槽,所述紫外灯珠位于所述定位槽内。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床用除螨机器人,包括履带行走机构,增大了除螨机器人与床面的接触面积和摩擦力,提高了除螨机器人行走时的稳定度,降低了除螨机器人出现打滑问题的概率;此外,控制机构根据感应机构反馈的信息,协调驱动机构和紫外杀菌机构的工作,确保除螨机器人对床面或床品的杀菌除螨效果,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床用除螨机器人的爆炸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壳体、扶手和滑动按钮的爆炸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上盖、扶手和滑动按钮的爆炸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底壳、履带行走机构和驱动机构的爆炸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壳体的仰视图;
图6为图5的A-A剖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壳体、11-上盖、12-底壳、13-容纳槽、14-定位槽、15-加强板、151-圆弧形挡板、152-梯形挡板、16-按钮座、161-控制按钮、17-指示灯、18-滑槽、19-第一连接孔、21-固定支架、22-散热装置、23-电池、24-控制主板、25-充电座、251-充电铜针、3-驱动机构、31-电机固定板、32-减速电机、4-履带行走机构、41-固定座、411-限位座、412-第三连接槽、42-主动轮、421-通槽、43-从动轮、431-导向槽、44-履带、441-齿块、45-支撑轮、46-张紧轮、47-连接座、471-L形卡块、48-顶力弹簧、51-灯板、511-紫外灯珠、61-防跌落传感器、62-防撞传感器、63-防护玻璃、81-扶手、811-第一连接槽、812-连接条、82-滑动按钮、83-加长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床用除螨机器人,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安装”、“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至图6,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床用除螨机器人,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控制机构和驱动机构3,所述壳体1底部的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容纳槽13,所述容纳槽13内设置有履带行走机构4,所述履带行走机构4与所述驱动机构3传动连接;所述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紫外杀菌机构,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感应机构,所述感应机构用于获取床用除螨机器人外围的环境信息;所述驱动机构3、紫外杀菌机构以及感应机构分别与所述控制机构电性连接。
本申请公开的床用除螨机器人,包括履带行走机构4,增大了除螨机器人与床面的接触面积和摩擦力,提高了除螨机器人行走时的稳定度,降低了除螨机器人出现打滑问题的概率;控制机构通过控制驱动机构3的工作效果,以调整履带行走机构4的行走效果,可实现床用除螨机器人的加速、减速、转向或后退等操作,提高了床用除螨机器人的使用灵活度,进一步地,感应机构用于获取除螨机器人周围的环境信息,可确保除螨工作的正常进行,提高除螨机器人工作时的稳定度;进一步地,控制机构根据感应机构反馈的信息,协调驱动机构3和紫外杀菌机构的工作,确保除螨机器人对床面或床品的杀菌除螨效果,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包括底壳12和上盖11,所述容纳槽13开设于所述底壳12上,所述控制机构以及所述驱动机构3固设于所述底壳12内,所述紫外杀菌机构设置于所述底壳12的外侧底壁上。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3,所述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按钮座16和若干透光孔,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若干指示灯17,所述指示灯17位于所述透光孔的下方,所述指示灯17用于指示床用除螨机器人的工作状态,所述按钮座16上设置有控制按钮161,所述控制按钮161用于实现床用除螨机器人的开始或停止工作;所述控制按钮161以及所述指示灯17分别与所述控制机构电性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扶手81以及所述按钮座16分别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按钮座16与所述安装槽胶接;所述按钮座16上开设有两个透光孔,所述壳体1的顶部开设有两个透光孔,所述壳体1内对应设置有四个指示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槽的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凹槽,凹槽的设计,方便用户通过放置手指以拉出扶手81。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3,所述壳体1的顶部还设置有扶手81,所述扶手81的一端与所述壳体1固定连接,所述扶手81的一端开设有第一连接槽811,所述第一连接槽811与所述按钮座16配合连接;所述扶手81的另一端设置有滑动按钮82,所述滑动按钮82与所述壳体1滑动连接;设置扶手81,方便用户提取床用除螨机器人,实现床用除螨机器人的快速移动,提高床用除螨机器人的使用灵活度;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动按钮82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柱,所述扶手81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壳体1上开设有滑槽18,所述连接柱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滑槽18滑动配合,以限制扶手81的滑动方向和形变方向;所述连接柱通过介子螺丝固定,以实现扶手81的夹紧;所述滑动按钮82的顶部设置有指示块,所述指示块与所述滑动按钮82一体成型,所述指示块用于指示扶手81的滑动方向。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3,所述扶手81一端的底部设置有若干连接条812,所述壳体1上开设有若干第一连接孔19,所述连接条812与所述第一连接孔19配合连接;所述连接条812的长度为2厘米至8厘米;所述扶手81的另一端连接有加长条83,所述壳体1的顶部开设有第二连接槽,所述扶手81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槽与位于壳体1内的加长条83连接;设置加长条83,当扶手81滑动时,加长条83用于确保安装槽始终处于被遮盖状态,防止细小物品进入壳体1内,提高床用除螨机器人使用时的安全度;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扶手81的一端设置有四条连接条,所述壳体1上对应开设有四个第一连接孔;所述连接条812以及所述加长条83分别与所述扶手81胶接。
当安装扶手81和上盖11时,若采用上盖11顶部朝上,直接将连接条812按压进第一连接孔19的方式,往往存在连接条812难以对准第一连接孔19,按压难度大的问题,导致装配效率低;本申请公开的连接条812的长度较长,安装时,可翻转上盖11,通过拉动连接条812以实现连接条812与第一连接孔19的快速配合安装,提高装配效率;所述连接条812为采用弹性塑料制成的连接条812,完成安装后,可选择性地剪除多余的连接条812,以免影响除螨机器人其它内部零件的安装,提高床用除螨机器人的适用度。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4,所述履带行走机构4包括主动轮42、从动轮43和履带44,所述主动轮42和所述从动轮43分别可转动地设置于容纳槽13内,所述履带44围设于所述主动轮42和所述从动轮43的外侧;所述驱动机构3与所述主动轮42传动连接;所述履带44的内壁设置有多个齿块441,所述主动轮42上开设有若干通槽421,所述齿块441与所述通槽421配合连接,可提高主动轮42与履带44之间的连接紧密度,从而确保主动轮42与履带44之间的有效传动;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动轮42通过第一轴承和第一转轴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容纳槽13内,所述从动轮43通过第二轴承和第二转轴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容纳槽13内;采用轴承和转轴连接主动轮42和从动轮43,可减少除螨机器人行走时的阻力。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4至图6,所述履带行走机构4还包括固定座41、若干支撑轮45、张紧轮46、连接座47和顶力弹簧48;所述固定座41与所述壳体1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41位于所述履带44内;若干所述支撑轮45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固定座41的底部,若干所述支撑轮45位于所述主动轮42与所述从动轮43之间;所述固定座41的顶部设置有限位座411,所述连接座47和所述顶力弹簧48分别固设于所述限位座411内,所述顶力弹簧48位于所述连接座47的下方,顶力弹簧48的顶部与所述连接座47抵接;所述张紧轮46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连接座47的顶部;所述张紧轮46、所述从动轮43以及所述支撑轮45上分别开设有导向槽431,所述导向槽431与所述齿块441配合连接,可防止履带44脱轨,进一步提高床用除螨机器人工作时的稳定度;此外,张紧轮46、从动轮43以及支撑轮45的设计,可减少履带44行走时所产生的震动,避免除螨后床铺褶皱增多且可降低被褥卷入履带44的可能性。
设置支撑轮45,对履带44起支撑作用,当除螨机器人行走在床面时,支撑轮45的存在可避免履带44向内凹陷,提高除螨机器人行走时的稳定性;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41与所述壳体1螺钉连接;所述主动轮42与所述从动轮43之间设置有两个支撑轮45,所述固定座41的底部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固定座41一体成型,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支撑轮45通过第三转轴与所述第二连接孔配合连接。
设置顶力弹簧48和张紧轮46,顶力弹簧48顶起张紧轮46,张紧轮46的张力可确保履带44保持绷紧状态,从而降低履带44出现变形问题或脱轨问题的概率,提高除螨机器人工作时的稳定性;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座47的顶部的前后两侧开设有第三连接孔,所述张紧轮46通过第五转轴与所述第三连接孔配合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座411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三连接槽412,所述连接座47上设置有两个L形卡块471,所述L形卡块471的水平板与限位座411的外壁抵接,L形卡块471的竖直板与第三连接槽412的内壁抵接;第三连接槽412与L形卡块471配合连接,用于限定张紧轮46的活动位置,确保张紧轮46始终保持竖直向上支撑履带44的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4,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电机固定板31和减速电机32,所述电机固定板31固设于所述壳体1内,所述减速电机32与所述电机固定板31固定连接;所述减速电机32与所述控制机构电性连接,并与所述主动轮42传动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机固定板31与所述壳体1螺栓连接,所述减速电机32与所述电机固定板31焊接,所述电机固定板31采用半包裹的形式,可对减速电机32进行有效保护且不影响减速电机32工作时的散热,提高床用除螨机器人工作时的安全度。
进一步地,请参阅4至图6,所述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加强板15,所述加强板15包括两块,两块所述加强板15分别位于所述容纳槽13的前后两侧;所述加强板15的长度大于所述履带44的长度;所述加强板15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圆弧形挡板151,所述加强板15的中部设置有若干梯形挡板152,所述圆弧形挡板151以及所述梯形挡板152用于保护履带行走机构4;所述加强板15用于增大壳体1的整体强度,所述圆弧形挡板151用于对主动轮42和从动轮43进行保护,所述梯形挡板152用于对支撑轮45进行保护;所述加强板15的长度大于所述履带44的长度,即加强板15的两端突出履带44的边缘,可防止床用除螨机器人行走时,将被褥等卷入履带44内,提高床用除螨机器人工作时的稳定度;圆弧形挡板151的设置,可降低床用除螨机器人出现勾床单问题的概率,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强板15与所述壳体1焊接,所述圆弧形挡板151以及所述梯形挡板152与所述加强板15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固定支架21、散热装置22、电池23和控制主板24,所述固定支架21固设于所述壳体1内,所述控制主板24与所述固定支架21固定连接,所述电池23固设于所述固定支架21的顶部,所述散热装置22固设于所述固定支架21的底部;所述感应机构、驱动机构3以及所述紫外杀菌机构分别与所述控制主板24电性连接;设置散热装置22,可降低控制机构以及紫外杀菌机构工作时的工作温度,提高床用除螨机器人工作时的安全度;所述壳体1的底部还设置有充电座25,所述充电座25内设置有充电铜针251,所述充电铜针251与所述控制主板24电性连接;通过充电铜针251连接外部充电头,实现床用除螨机器人的充电;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装置22为散热风扇;所述固定支架21与所述壳体1螺钉连接,所述散热装置22以及所述控制主板24分别与所述固定支架21螺钉连接,所述电池23与所述固定支架21卡合连接;所述充电座25与所述壳体1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和图5,所述感应机构包括设置于壳体1底部外侧的多个防跌落传感器61以及设置于壳体1一端的若干防撞传感器62;所述壳体1一端开设有固定槽,所述防撞传感器62固设于所述固定槽内,所述固定槽上设置有防护玻璃63,所述防护玻璃63用于保护所述防撞传感器62;所述防撞传感器62用于检测床用除螨机器人前侧是否存在障碍物,并反馈检测信息至控制机构,当存在障碍物时,控制机构可控制床用除螨机器人执行转弯或掉头等动作;所述防跌落传感器61用于检测床面的边缘位置,避免床用除螨机器人从床的边缘跌落,提高床用除螨机器人工作时的安全度;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槽内设置有两个防撞传感器62,所述防护玻璃63与所述固定槽胶接;所述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五个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壳体1一体成型,所述防跌落传感器61设置于所述安装座内。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和图5,所述紫外杀菌机构包括灯板51,所述灯板51固设于所述散热装置22的下方,所述灯板51上设置有若干紫外灯珠511,所述壳体1的底部外壁上开设有若干定位槽14,所述紫外灯珠511位于所述定位槽14内,所述定位槽14用于限定紫外灯珠511的照射方向并用于保护紫外灯珠51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灯板51与所述固定支架21螺栓连接,所述紫外灯珠511在所述灯板51上阵列排布;控制机构通过控制紫外灯珠511的工作时间以确保床用除螨机器人的杀菌除螨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床用除螨机器人,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控制机构和驱动机构,所述壳体底部的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设置有履带行走机构,所述履带行走机构与所述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紫外杀菌机构,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感应机构,所述感应机构用于获取床用除螨机器人外围的环境信息;所述驱动机构、紫外杀菌机构以及感应机构分别与所述控制机构电性连接;所述履带行走机构包括主动轮、从动轮和履带,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分别可转动地设置于容纳槽内,所述履带围设于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的外侧;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主动轮传动连接;所述履带的内壁设置有多个齿块,所述主动轮上开设有若干通槽,所述齿块与所述通槽配合连接;所述履带行走机构还包括固定座、若干支撑轮、张紧轮、连接座和顶力弹簧;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位于所述履带内;若干所述支撑轮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固定座的底部,若干所述支撑轮位于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从动轮之间;所述固定座的顶部设置有限位座,所述连接座和所述顶力弹簧分别固设于所述限位座内,所述限位座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三连接槽,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两个L形卡块,所述L形卡块的水平板与限位座的外壁抵接,L形卡块的竖直板与第三连接槽的内壁抵接,第三连接槽与L形卡块配合连接,用于限定张紧轮的活动位置,所述顶力弹簧位于所述连接座的下方,顶力弹簧的顶部与所述连接座抵接;所述张紧轮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连接座的顶部;所述张紧轮、所述从动轮以及所述支撑轮上分别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与所述齿块配合连接;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按钮座和若干透光孔,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若干指示灯,所述指示灯位于所述透光孔的下方,所述指示灯用于指示床用除螨机器人的工作状态,所述按钮座上设置有控制按钮,所述控制按钮用于实现床用除螨机器人的开始或停止工作;所述控制按钮以及所述指示灯分别与所述控制机构电性连接;所述壳体的顶部还设置有扶手,所述扶手的一端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扶手的一端开设有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一连接槽与所述按钮座配合连接;所述扶手的另一端设置有滑动按钮,所述滑动按钮与所述壳体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床用除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一端的底部设置有若干连接条,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若干第一连接孔,所述连接条与所述第一连接孔配合连接;所述连接条的长度为2厘米至8厘米;所述扶手的另一端连接有加长条,所述壳体的顶部开设有第二连接槽,所述扶手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槽与位于壳体内的加长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床用除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包括两块,两块所述加强板分别位于所述容纳槽的前后两侧;所述加强板的长度大于所述履带的长度;所述加强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圆弧形挡板,所述加强板的中部设置有若干梯形挡板,所述圆弧形挡板以及所述梯形挡板用于保护履带行走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床用除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固定支架、散热装置、电池和控制主板,所述固定支架固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控制主板与所述固定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电池固设于所述固定支架的顶部,所述散热装置固设于所述固定支架的底部;所述感应机构、驱动机构以及所述紫外杀菌机构分别与所述控制主板电性连接;所述壳体的底部还设置有充电座,所述充电座内设置有充电铜针,所述充电铜针与所述控制主板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床用除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机构包括设置于壳体底部外侧的多个防跌落传感器以及设置于壳体一端的若干防撞传感器;所述壳体一端开设有固定槽,所述防撞传感器固设于所述固定槽内,所述固定槽上设置有防护玻璃,所述防护玻璃用于保护所述防撞传感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床用除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杀菌机构包括灯板,所述灯板固设于所述散热装置的下方,所述灯板上设置有若干紫外灯珠,所述壳体的底部外壁上开设有若干定位槽,所述紫外灯珠位于所述定位槽内。
CN202111019780.0A 2021-09-01 2021-09-01 一种床用除螨机器人 Active CN1138265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19780.0A CN113826596B (zh) 2021-09-01 2021-09-01 一种床用除螨机器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19780.0A CN113826596B (zh) 2021-09-01 2021-09-01 一种床用除螨机器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26596A CN113826596A (zh) 2021-12-24
CN113826596B true CN113826596B (zh) 2023-02-07

Family

ID=789617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19780.0A Active CN113826596B (zh) 2021-09-01 2021-09-01 一种床用除螨机器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26596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95737B2 (ja) * 2013-01-31 2016-09-21 三菱重工食品包装機械株式会社 容器殺菌装置
CN203427919U (zh) * 2013-05-30 2014-02-12 昆山华恒工程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履带行走机构
CN205054029U (zh) * 2015-10-21 2016-03-02 柴宇建 一种ip远程监控智能吸尘器
CN106075493B (zh) * 2016-07-29 2019-06-18 王晓松 一种履带式智能床用除螨仪
CN210144591U (zh) * 2019-04-25 2020-03-17 佛山市顺德区德尔玛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除螨吸尘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26596A (zh) 2021-1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7210832A1 (zh) 一种电动平衡车
CA2457182A1 (en) Fifth wheel for bed
CN113826596B (zh) 一种床用除螨机器人
US6679349B1 (en) Fork lift apparatus
CN209889033U (zh) 自平衡代步车
CN212903108U (zh) 一种车辆底盘检测装置及车辆底盘自动检测结构
CN216853571U (zh) 一种床用除螨装置
CN113710572B (zh) 用于驱动自行车车轮的系统、装置和方法
JPH1134957A (ja) 電動補助動力装置付自転車
CN212605653U (zh) 一种装在自行车脚踏板上的电动助力装置
KR102002465B1 (ko) 유모차의 자동 제동 장치
CN112092972A (zh) 一种装在自行车脚踏板上的电动助力装置
CN109533155B (zh) 智能平衡车
KR102139487B1 (ko) 로드 셀을 이용한 차량용 스마트폰 거치장치 및 제어방법
CN219576665U (zh) 一种车载应急电源
JP2000264547A (ja) 小型電動車両の充電コード収容装置
CN211038729U (zh) 一种多功能井下定位装置
CN216160460U (zh) 一种便携式氧氮氢分析仪
CN218226705U (zh) 一种柔性夹爪机构
US20100062330A1 (en) Portable power and control pack
JPH08337382A (ja) 乗客コンベアの安全装置
CN214359646U (zh) 一体式龙门架下梁组件
CN216179796U (zh) 一种跑步机电机用端盖定位装置
JP3099829U (ja) 車椅子搭載用自転車
CN212275077U (zh) 一种使用寿命长的医用红外探温额温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