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24876A - 数字变焦下画面稳定性处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字变焦下画面稳定性处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24876A
CN113824876A CN202110925944.XA CN202110925944A CN113824876A CN 113824876 A CN113824876 A CN 113824876A CN 202110925944 A CN202110925944 A CN 202110925944A CN 113824876 A CN113824876 A CN 1138248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cture
image
shake
processing
field ang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2594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24876B (zh
Inventor
孔德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TCL Cloud Internet Corp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TCL Cloud Internet Corp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TCL Cloud Internet Corp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TCL Cloud Internet Corp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2594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2487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248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24876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06862 priority patent/WO2023016220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248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248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7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4Mounting of pick-up tubes,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deviation or focusing co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stable pick-up of the scene, e.g. compensating for camera body vibr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9Control of means for changing angle of the field of view, e.g. optical zoom objectives or electronic zoo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222Studio circuitry; Studio devices; Studio equipment
    • H04N5/262Studio circuits, e.g. for mixing, switching-over, change of character of image, other special effects ; Camera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electronic generation of special effects
    • H04N5/2628Alteration of picture size, shape, position or orientation, e.g. zooming, rotation, rolling, perspective, trans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字变焦下画面稳定性处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拍摄图像;检测当前抖动情况,获取抖动强度频率;根据所述抖动强度频率,确定保持画面稳定所需要的视场角;根据所述视场角,对所述摄像图像的画面进行动态裁切处理,得到防抖算法的输入画面;根据防抖算法的输入画面,进行防抖算法处理,得到稳定输出图像。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移动终端在数字变焦下拍摄画面不稳定问题。使得移动终端在变焦使用场景下,实时根据抖动强度动态裁切用于输入防抖算法的输入画面得到更加稳定、清晰地拍摄画面,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数字变焦下画面稳定性处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字变焦下画面稳定性处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移动终端如手机的使用越来越普及,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通信工具。
移动终端的功能越来越多,例如通过摄像头摄像拍照就是最常用的功能之一。但是现有技术的移动终端数字变焦下视频或者预览画面稳定性不太好,不方便用户使用。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数字变焦下画面稳定性处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本发明可以有效改善数字变焦下视频或者预览画面稳定性,为用户的使用提供了方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数字变焦下画面稳定性处理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拍摄图像;
检测当前抖动情况,获取抖动强度频率;
根据所述抖动强度频率,确定保持画面稳定所需要的视场角;
根据所述视场角,对所述摄像图像的画面进行动态裁切处理,得到防抖算法的输入画面;
根据防抖算法的输入画面,进行防抖算法处理,得到稳定输出图像。
所述的数字变焦下画面稳定性处理方法,其中,所述获取拍摄图像的步骤之前包括:
预先设置根据抖动强度频率,对应保持画面稳定所需要的视场角大小。
所述的数字变焦下画面稳定性处理方法,其中,所述获取拍摄图像的步骤包括:
接收拍摄操作指令,启动拍摄图像;
获取拍摄图像。
所述的数字变焦下画面稳定性处理方法,其中,所述检测当前抖动情况,获取抖动强度频率的步骤包括:
控制启动抖动检查,通过陀螺仪检测当前抖动数据;
根据检测到的抖动数据,获取抖动强度频率;
所述抖动强度频率包括抖动幅度信息以及抖动频率信息。
所述的数字变焦下画面稳定性处理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抖动强度频率,确定保持画面稳定所需要的视场角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抖动强度频率,得出保持画面稳定所需要的固定视场角及抖动边界的浮动裁切边;
所述固定视场角由当前屏幕显示画面对应的视场角确定;
所述浮动裁切边由抖动幅度信息确定。
所述的数字变焦下画面稳定性处理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视场角,对所述摄像图像的画面进行动态裁切处理,得到防抖算法的输入画面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视场角,获取对应的保持画面稳定所需要的固定视场角及抖动边界的浮动裁切边;
根据所述固定视场角及抖动边界的浮动裁切边,通过对比前后帧的差异,对所述摄像图像的画面的固定视场角外的画面,进行动态裁切处理,得到防抖算法的输入画面。
所述的数字变焦下画面稳定性处理方法,其中,所述根据防抖算法的输入画面,进行防抖算法处理,得到稳定输出图像的步骤包括:
获取防抖算法的输入画面,通过画面的对齐结合所述抖动频率信息对输入画面进行防抖处理,得到稳定输出图像。
一种数字变焦下画面稳定性处理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包括:
图像拍摄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拍摄图像;
抖动强度获取模块,用于检测当前抖动情况,获取抖动强度频率;
视场角确认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抖动强度频率,确定保持画面稳定所需要的视场角;
动态裁切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视场角,对所述摄像图像的画面进行动态裁切处理,得到防抖算法的输入画面;
防抖再处理与输出模块,用于根据防抖算法的输入画面,进行防抖算法处理,得到稳定输出图像。
一种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数字变焦下画面稳定性处理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数字变焦下画面稳定性处理程序时,实现任一项所述的数字变焦下画面稳定性处理方法的步骤。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数字变焦下画面稳定性处理程序,所述数字变焦下画面稳定性处理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任一项所述的数字变焦下画面稳定性处理方法的步骤。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字变焦下画面稳定性处理方法,所述方法采用:获取拍摄图像;检测当前抖动情况,获取抖动强度频率;根据所述抖动强度频率,确定保持画面稳定所需要的视场角;根据所述视场角,对所述摄像图像的画面进行动态裁切处理,得到防抖算法的输入画面;根据防抖算法的输入画面,进行防抖算法处理,得到稳定输出图像。本发明通过利用实时检测数字变焦下的摄像头抖动情况,对拍摄图像获取的视场角进行实时调整,所述拍摄图像视场角中的画面包括固定视场角及抖动边界,根据抖动情况实时调整抖动边界的大小使得变焦拍摄画面始终显示清晰稳定的图像,提高用户的手机摄像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字变焦下画面稳定性处理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抖动强度频率将拍摄图像划分出固定视场角a以及浮动裁切边b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图1中步骤S100的具体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图1中步骤S200的具体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图1中步骤S300的具体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图1中步骤S400的具体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图1中步骤S500的具体流程示意图。
图8为应用在视频拍摄场景下的一种数字变焦下画面稳定性处理方法的具体实施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字变焦下画面稳定性处理装置的原理框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内部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喜欢使用手机拍下照片或视频记录生活,通过微信朋友圈甚至是短视频平台将自己拍摄的图片或视频上传,分享自己的生活已经成为一种潮流。
但现有技术中并非所有的手机都配备了防抖功能,特别是价格不贵的平价手机因为成本受限的原因无法搭载光学变焦以及光学防抖镜头,人们在使用数码变焦的过程中,若是手机镜头晃动的幅度过大,或晃动的频率不一时,手机画面中显示的画面经常会模糊有残影,拍摄得到的变焦照片以及变焦视频也不好看,无法为用户提供更完整,优质的摄像体验。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字变焦下画面稳定性处理方法,根据本实施例的数字变焦下画面稳定性处理方法可以实时检测用户手机当前拍摄画面的抖动强度,并根据抖动强度动态修正输入到抖动算法中的输入图像,使得最终得到的修正后的输出图像稳定性增强,不会因手机摄像头频繁的抖动而带来画面模糊的问题,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示例性方法
第一实施例
如图1中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字变焦下画面稳定性处理方法,所述数字变焦下画面稳定性处理方法可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0、获取拍摄图像;
在本实施例中,本方法的稳定性处理方法可用于数字变焦场合下拍照瞬间对画面的防抖处理、拍照前对预览画面的防抖处理以及拍摄视频时对视频画面的防抖处理。移动终端控制获取当前的拍摄图像,所述拍摄图像为移动终端摄像头CMOS图像传感器获取到的原始图像画面。
步骤S200、检测当前抖动情况,获取抖动强度频率;
在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实时通过传感器或软件算法检测当前拍摄画面的抖动情况,具体包括通过陀螺仪实时检测移动终端或移动终端镜头的位移变化、速度变化、加速度变化以及方向变化,通过上述参数得到拍摄图像的抖动强度频率的数据,用于表示当前移动终端镜头或拍摄图像的抖动程度;或通过软件算法直接对所述拍摄图像进行识别,计算其像素点的位移、速度、加速度以及方向变化,获取拍摄图像的抖动强度频率的数据;或通过两种方法结合的方法得到更精确的抖动强度频率的数据。通过移动终端实时检测得到移动终端摄像头或拍摄图像抖动程度的方法,便于进一步对所述拍摄图像进行精确的实时防抖调整。
步骤S300、根据所述抖动强度频率,确定保持画面稳定所需要的视场角;
在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根据获取的抖动强度频率的数据,通过特定算法得到维持画面稳定性需要的视场角。如图2所示,例如当前时刻抖动强度频率为A,通过数字变焦后移动终端屏幕显示的画面内容占到拍摄图像画面的范围为框a部分,则为了保证框a内部画面的稳定性,在将图像输入防抖算法前需预留一定的浮动裁切边框b与框a间的图像。即框b与框a间的图像为在防抖算法中需要被用于切除的部分,最终剩下处理后的框a即为用户需要拍摄的数字变焦图像。所述框b对应的视场角即为确定保持画面稳定性所需要的视场角。所述防抖算法为通过损失一定视场角得到中心稳定清晰图像的图像处理方法。根据抖动强度实时变换的视场角可保证每一帧输入到防抖算法的图像最终得到高稳定性的照片、视频或预览画面。
步骤S400、根据所述视场角,对所述摄像图像的画面进行动态裁切处理,得到防抖算法的输入画面;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所述视场角对拍摄图像,即移动终端摄像头CMOS图像传感器获取的原始图片做裁切处理,保留所述框a与框b范围内的图像,将其与图像切除,仅将框b内的图像作为输入防抖算法的输入画面。使用单一视场角画面输入抖动算法的方法容易导致当抖动较小时处理计算量的浪费,抖动过大时浮动裁切边较小导致画面模糊。而通过对抖动强度频率进行实时检测,控制输入与抖动强度匹配的输入画面的方法可有效根据抖动强度分配处理计算量,抖动过大的情况下通过相应增大浮动裁切边可保证最终输出画面的清晰度。
步骤S500、根据防抖算法的输入画面,进行防抖算法处理,得到稳定输出图像。
在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根据所述输入画面,结合所述抖动强度频率通过防抖算法得到清晰度高,稳定性强的输出图像。
由上可见,本发明通过利用实时检测数字变焦下的摄像头抖动情况,对拍摄图像获取的视场角进行实时调整,所述拍摄图像视场角中的画面包括固定视场角及抖动边界,根据抖动情况实时调整抖动边界的大小使得变焦拍摄画面始终显示清晰稳定的图像,提高用户的手机摄像体验。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以用户常用的手机作为移动终端,当上述移动终端为其他设备时,可参照本实施例中的具体方案。
在一种应用场景中,实时获取手机摄像头CMOS图像传感器采集的原始的拍摄图像。
具体的,如图3所示,上述步骤S100包括:
步骤S101、接收拍摄操作指令,启动拍摄图像;
步骤S102、获取拍摄图像。
举例说明,用户甲开启手机自带的摄像APP,则此时手机接收到拍摄操作指令,启动拍摄图像,同时获取手机摄像头CMOS图像传感器采集的拍摄图像,即未经处理的全画幅图像。
在一种应用场景中,通过手机传感器检测手机当前的抖动情况,获取抖动强度频率的数据。
具体的,如图4所示,上述步骤S200包括:
步骤S201、控制启动抖动检查,通过陀螺仪检测当前抖动数据;
步骤S202、根据检测到的抖动数据,获取抖动强度频率;
步骤S203、所述抖动强度包括抖动幅度信息以及抖动频率信息。
举例说明,在用户甲开启手机摄像APP后,调节当前的数字变焦为5倍变焦,同时手机启动抖动检查。所述手机通过手机内置的陀螺仪传感器检测当前手机的抖动数据,所述抖动数据中包括手机在同一方向上的位移以及手机切换抖动方向的频率,并通过所述获取的数据包含抖动幅度信息以及抖动频率信息的抖动强度频率B。其他还可以通过速度、加速度等用于表征抖动强度的数据作为抖动强度频率的量化标准,为手机以及拍摄图像提供更精准的抖动计量数据。
在一种应用场景中,手机根据所述抖动强度数据确定保持画面稳定所需要的画面视场角的大小。
具体的,如图5所示,上述步骤S300包括:
步骤S301、根据所述抖动强度频率,得出保持画面稳定所需要的固定视场角及抖动边界的浮动裁切边;
步骤S302、所述固定视场角由当前屏幕显示画面对应的视场角确定;
步骤S303、所述浮动裁切边由抖动幅度信息确定。
其中,在所述获取拍摄图像的步骤之前包括:
预先设置根据抖动强度频率,对应保持画面稳定所需要的视场角大小。
举例说明,预先设置一对照表,其中包含抖动强度频率与画面视场角大小信息的关系,进一步的为抖动强度频率中的抖动幅度信息与画面视场角大小信息的关系。抖动强度频率C对应视场角C,抖动强度频率D对应视场角D等,所述抖动强度频率C、D为一数值段,当某时刻的抖动强度落入抖动强度D的数值段范围内时对应设置画面视场角大小为D。
当所述用户A的手机检测到当前的抖动数据B时,进一步通过所述抖动数据B获取当前拍摄图像的抖动强度频率B。调用所述对照表,通过查询获取到所述抖动强度频率B对应能够保持画面稳定所需要的视场角为视场角B。所述视场角B中包含用户A所需要的稳定显示的5倍变焦后的固定视场角B1以及用于给防抖算法进行处理后裁切掉的浮动裁切边B2,其中所述视场角B1为用户A当前手机在5倍变焦下屏幕所显示画面对应的视场角,所述浮动裁切边B2由所述抖动强度频率B中的抖动幅度信息确定,当所述手机抖动的幅度越大,则需用于给防抖算法进行处理后裁切掉的浮动裁切边B2应越大;当所述手机抖动的幅度越小,即所述抖动幅度信息越小,则需用于抖动算法裁切处理的浮动裁切边B2应越小。
则不论抖动强度频率如何变化,所述固定视场角都由用户的数字变焦倍数决定,而当抖动强度频率中的抖动幅度信息变大时所述浮动裁切边范围变大,当抖动强度变小时所述浮动裁切边范围变小。
进一步的,因为在不同倍数的变焦场合下,抖动程度大小带来的画面模糊程度不同,故可在所述对照表中加入变焦倍数项,通过变焦倍数以及抖动强度频率共同决定视场角。通过该方法可获得更精确的视场角数据。
在一种应用场景中,根据手机确定的视场角,对所述原始的拍摄图像进行动态裁切处理,得到用于给防抖算法进行防抖处理的输入画面。
其中,如图6所示,上述步骤S400包括:
步骤S401、根据所述视场角,获取对应的保持画面稳定所需要的固定视场角及抖动边界的浮动裁切边;
步骤S402、根据所述固定视场角及抖动边界的浮动裁切边,通过对比前后帧的差异,对所述摄像图像的画面的固定视场角外的画面,进行动态裁切处理,得到防抖算法的输入画面。
举例说明,手机根据所述视场角B对原始的拍摄图像进行动态裁切处理。所述视场角B包括用户所需要拍摄的固定视场角B1,即5倍变焦下手机屏幕显示的图像画面对应的视场角大小,以及所述浮动裁切边B2,即当所述抖动强度频率B的抖动幅度信息变大时相应变宽,抖动幅度信息变小时相应变小的,是经抖动算法的抖动处理后用于裁切的部分。则当手机控制对所述拍摄图像画面的固定视场角外的画面进行动态裁切处理时,当手机完全未抖动的情况下B2面积为0,则手机控制将固定视场角B1以外的部分动态切除;当检测到手机的抖动幅度信息变大时,B2面积逐渐增大时,则控制将固定视场角B1加上浮动裁切边B2面积以外的画面动态切除,得到防抖算法的输入画面。
同时,还可通过对比前后帧的差异,将当前帧图像与上一帧图像做对比,在一定程度上可对当前帧的图像做预处理。例如当5倍变焦下的上一帧图像中,在画面正中间有一栋房子,而在当前帧图像中房子位置发生了偏移,此时手机同样控制将视场角发生偏移,获取当前帧房子在中间位置时的视场角为固定视场角,而不取因抖动后发生偏移的图像为固定视场角。通过该方法可进一步提高拍摄画面的稳定性,提高防抖性能。
在一种应用场景中,手机根据防抖算法的输入画面,对所述输入画面进行防抖处理,得到清晰、稳定的输出图像。
其中,如图7所示,上述步骤S500包括:
步骤S501、获取防抖算法的输入画面,通过画面的对齐结合所述抖动频率信息对输入画面进行防抖处理,得到稳定输出图像。
举例说明,手机获取动态裁切后的用于防抖处理的输入画面,将各帧画面进行对齐以及重合,进一步根据所述抖动强度频率B中的抖动频率信息,通过防抖算法得到高清晰度、高稳定性的输出图像。其中,当所述抖动频率强度B中的抖动频率信息越大时,控制所述抖动算法在处理输入画面时消耗更多的运算能力;当所述抖动频率信息越小时,控制所述抖动算法在处理输入画面时降低运算能力的消耗,最终。通过动态控制输入画面的大小以及控制抖动算法处理时运算能力的消耗大幅度减小移动终端在变焦场合下进行防抖处理的消耗,节省电量,提升用户体验。
以下通过一具体应用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应用实施例,移动终端以手机为例,如图8所示,本具体应用实施例的一种数字变焦下画面稳定性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开始,进入步骤S10;
步骤S11、手机检测到视频拍摄指令,控制获取当前摄像头传感器的拍摄图像,进入步骤S12;
步骤S12、手机通过软件算法对所述获取的拍摄图像进行检测,根据拍摄图像的抖动程度获取当前拍摄图像的抖动强度频率,进入步骤S13;
步骤S13、根据所述抖动强度频率确定用于输入防抖算法的输入图像的范围,进入步骤S14;
步骤S14、根据所述输入图像的范围对所述拍摄图像进行动态裁切处理,得到用于输入防抖算法的输入图像,进入步骤S15;
步骤S15、手机控制将所述输入图像通过防抖算法处理得到稳定的输出图像帧,进入步骤S15;
步骤S16、将所述输出图像帧进行打包得到稳定的防抖视频,进入步骤S20;
步骤S20、结束。
由上可见,在本发明具体应用实施例中,用户在数字变焦的视频录像应用下,当用户手机检测到用户点击录像或视频拍摄指令时,所述手机控制获取当前手机摄像头传感器采集到的原始的拍摄图像;进一步的,所述手机通过软件算法对所述拍摄图像进行识别,对比与前一帧图像中相似的像素点以及相似部分并计算其拍摄图像的抖动频率以及抖动幅度,得到抖动强度频率;进一步的,根据所述抖动强度频率确定用于输入防抖算法的输入图像范围,包括用户所需要录制的固定视场角对应的画面区域以及用于输入防抖算法后用于裁切处理的浮动裁切边;进一步的,根据所述输入图像范围对所述拍摄图像进行动态裁切,将浮动裁切边最外围区域进行切除,仅留下用于输入防抖算法的输入图像;进一步的,将所述输入图像发送至防抖算法进行防抖处理,实时得到单帧的稳定的输出图像帧;当用户点击结束录制时,所述手机将所有输出图像帧进行打包处理合成视频格式文件,得到稳定、清晰的防抖视频。通过本方法可将数字变焦下稳定性处理方法应用于拍照、录像、画面预览等多种场合,得到根据抖动幅度实时进行防抖处理的稳定的输出图像,提高用于的拍摄体验。
示例性设备
如图9中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字变焦下画面稳定性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图像拍摄获取模块910,抖动强度获取模块920,视场角确认模块930,动态裁切处理模块940,防抖再处理与输出模块950。具体的,所述图像拍摄获取模块910用于获取拍摄图像;所述抖动强度获取模块920,用于检测当前抖动情况,获取抖动强度频率;所述视场角确认模块930,用于根据所述抖动强度频率,确定保持画面稳定所需要的视场角;所述动态裁切处理模块940,用于根据所述视场角,对所述摄像图像的画面进行动态裁切处理,得到防抖算法的输入画面;所述防抖再处理与输出模块950,用于根据防抖算法的输入画面,进行防抖算法处理,得到稳定输出图像。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其原理框图可以如图10所示。该终端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显示屏。其中,该终端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终端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终端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数字变焦下画面稳定性处理。该终端设备的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0中的原理框图仅仅是与本发明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发明方案所应用与其上的终端设备的限定,具体的终端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处理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数字变焦下画面稳定性处理程序,处理执行如下步骤:
获取拍摄图像;
检测当前抖动情况,获取抖动强度频率;
根据所述抖动强度频率,确定保持画面稳定所需要的视场角;
根据所述视场角,对所述摄像图像的画面进行动态裁切处理,得到防抖算法的输入画面;
根据防抖算法的输入画面,进行防抖算法处理,得到稳定输出图像。
其中,所述获取拍摄图像的步骤之前包括:
预先设置根据抖动强度频率,对应保持画面稳定所需要的视场角大小。
其中,所述获取拍摄图像的步骤包括:
接收拍摄操作指令,启动拍摄图像;
获取拍摄图像。
其中,所述检测当前抖动情况,获取抖动强度频率的步骤包括:
控制启动抖动检查,通过陀螺仪检测当前抖动数据;
根据检测到的抖动数据,获取抖动强度频率;
所述抖动强度频率包括抖动幅度信息以及抖动频率信息。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抖动强度频率,确定保持画面稳定所需要的视场角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抖动强度频率,得出保持画面稳定所需要的固定视场角及抖动边界的浮动裁切边;
所述固定视场角由当前屏幕显示画面对应的视场角确定;
所述浮动裁切边由抖动幅度信息确定。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视场角,对所述摄像图像的画面进行动态裁切处理,得到防抖算法的输入画面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视场角,获取对应的保持画面稳定所需要的固定视场角及抖动边界的浮动裁切边;
根据所述固定视场角及抖动边界的浮动裁切边,通过对比前后帧的差异,对所述摄像图像的画面的固定视场角外的画面,进行动态裁切处理,得到防抖算法的输入画面。
其中,所述根据防抖算法的输入画面,进行防抖算法处理,得到稳定输出图像的步骤包括:
获取防抖算法的输入画面,通过画面的对齐结合所述抖动频率信息对输入画面进行防抖处理,得到稳定输出图像。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发明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综上,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字变焦下画面稳定性处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拍摄图像;检测当前抖动情况,获取抖动强度频率;根据所述抖动强度频率,确定保持画面稳定所需要的视场角;根据所述视场角,对所述摄像图像的画面进行动态裁切处理,得到防抖算法的输入画面;根据防抖算法的输入画面,进行防抖算法处理,得到稳定输出图像。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移动终端在数字变焦下拍摄画面不稳定问题。使得移动终端在变焦使用场景下,实时根据抖动强度动态裁切用于输入防抖算法的输入画面得到更加稳定、清晰地拍摄画面,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数字变焦下画面稳定性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拍摄图像;
检测当前抖动情况,获取抖动强度频率;
根据所述抖动强度频率,确定保持画面稳定所需要的视场角;
根据所述视场角,对所述摄像图像的画面进行动态裁切处理,得到防抖算法的输入画面;
根据防抖算法的输入画面,进行防抖算法处理,得到稳定输出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变焦下画面稳定性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拍摄图像的步骤之前包括:
预先设置根据抖动强度频率,对应保持画面稳定所需要的视场角大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变焦下画面稳定性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拍摄图像的步骤包括:
接收拍摄操作指令,启动拍摄图像;
获取拍摄图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变焦下画面稳定性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当前抖动情况,获取抖动强度频率的步骤包括:
控制启动抖动检查,通过陀螺仪检测当前抖动数据;
根据检测到的抖动数据,获取抖动强度频率;
所述抖动强度频率包括抖动幅度信息以及抖动频率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字变焦下画面稳定性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抖动强度频率,确定保持画面稳定所需要的视场角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抖动强度频率,得出保持画面稳定所需要的固定视场角及抖动边界的浮动裁切边;
所述固定视场角由当前屏幕显示画面对应的视场角确定;
所述浮动裁切边由抖动幅度信息确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字变焦下画面稳定性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视场角,对所述摄像图像的画面进行动态裁切处理,得到防抖算法的输入画面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视场角,获取对应的保持画面稳定所需要的固定视场角及抖动边界的浮动裁切边;
根据所述固定视场角及抖动边界的浮动裁切边,通过对比前后帧的差异,对所述摄像图像的画面的固定视场角外的画面,进行动态裁切处理,得到防抖算法的输入画面。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字变焦下画面稳定性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防抖算法的输入画面,进行防抖算法处理,得到稳定输出图像的步骤包括:
获取防抖算法的输入画面,通过画面的对齐结合所述抖动频率信息对输入画面进行防抖处理,得到稳定输出图像。
8.一种数字变焦下画面稳定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图像拍摄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拍摄图像;
抖动强度获取模块,用于检测当前抖动情况,获取抖动强度频率;
视场角确认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抖动强度频率,确定保持画面稳定所需要的视场角;
动态裁切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视场角,对所述摄像图像的画面进行动态裁切处理,得到防抖算法的输入画面;
防抖再处理与输出模块,用于根据防抖算法的输入画面,进行防抖算法处理,得到稳定输出图像。
9.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数字变焦下画面稳定性处理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数字变焦下画面稳定性处理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数字变焦下画面稳定性处理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数字变焦下画面稳定性处理程序,所述数字变焦下画面稳定性处理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数字变焦下画面稳定性处理方法的步骤。
CN202110925944.XA 2021-08-12 2021-08-12 数字变焦下画面稳定性处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介质 Active CN1138248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25944.XA CN113824876B (zh) 2021-08-12 2021-08-12 数字变焦下画面稳定性处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介质
PCT/CN2022/106862 WO2023016220A1 (zh) 2021-08-12 2022-07-20 数字变焦下画面稳定性处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25944.XA CN113824876B (zh) 2021-08-12 2021-08-12 数字变焦下画面稳定性处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24876A true CN113824876A (zh) 2021-12-21
CN113824876B CN113824876B (zh) 2023-07-18

Family

ID=789227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25944.XA Active CN113824876B (zh) 2021-08-12 2021-08-12 数字变焦下画面稳定性处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24876B (zh)
WO (1) WO2023016220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34527A (zh) * 2022-06-29 2022-09-30 上海传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处理方法、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5396594A (zh) * 2022-08-02 2022-11-25 黑芝麻智能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视频拍摄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
WO2023016220A1 (zh) * 2021-08-12 2023-02-16 惠州Tcl云创科技有限公司 数字变焦下画面稳定性处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96322B (zh) * 2023-03-21 2023-05-30 深圳市安科讯实业有限公司 数字视频摄影用影像数据管理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339893A (ja) * 1997-06-06 1998-12-22 Canon Inc 像振れ防止装置
CN110213490A (zh) * 2019-06-25 2019-09-06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防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291476A (zh) * 2020-10-30 2021-01-29 维沃移动通信(杭州)有限公司 拍摄防抖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2422805A (zh) * 2019-08-22 2021-02-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拍摄方法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94975A (ja) * 1994-04-26 1995-11-10 Nikon Corp 振れ防止装置
CN113824876B (zh) * 2021-08-12 2023-07-18 惠州Tcl云创科技有限公司 数字变焦下画面稳定性处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介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339893A (ja) * 1997-06-06 1998-12-22 Canon Inc 像振れ防止装置
CN110213490A (zh) * 2019-06-25 2019-09-06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防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422805A (zh) * 2019-08-22 2021-02-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拍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2291476A (zh) * 2020-10-30 2021-01-29 维沃移动通信(杭州)有限公司 拍摄防抖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16220A1 (zh) * 2021-08-12 2023-02-16 惠州Tcl云创科技有限公司 数字变焦下画面稳定性处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介质
CN115134527A (zh) * 2022-06-29 2022-09-30 上海传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处理方法、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WO2024001853A1 (zh) * 2022-06-29 2024-01-04 上海传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处理方法、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5134527B (zh) * 2022-06-29 2024-03-12 上海传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处理方法、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5396594A (zh) * 2022-08-02 2022-11-25 黑芝麻智能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视频拍摄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
CN115396594B (zh) * 2022-08-02 2024-04-05 黑芝麻智能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视频拍摄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24876B (zh) 2023-07-18
WO2023016220A1 (zh) 2023-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824876B (zh) 数字变焦下画面稳定性处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介质
CN111246089B (zh) 抖动补偿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4872797B2 (ja) 撮像装置、撮像方法および撮像プログラム
CN110475067B (zh) 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090051797A1 (en) Digital image captur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rrectting image tilt errors
EP4351125A1 (en) Lossless photograph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bile terminal, terminal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KR101341265B1 (ko) 이미지 센서의 이미지 데이터 세트를 처리하는 방법과 시스템, 그 컴퓨터 프로그램 및 그 컴퓨터 프로그램이 기록된 컴퓨터로 판독 가능한 기록매체
CN110177212B (zh) 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613190B (zh) 一种拍照方法及终端
CN111372000B (zh) 视频防抖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792985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aking pictures o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having a camera module
US7684688B2 (en) Adjustable depth of field
CN110233969B (zh) 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188096A (zh) 拍照方法及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JP4844220B2 (ja) 露出補正装置、撮影装置、露出値設定装置、露出補正値算出方法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04112550A (ja) 撮像装置、カメラ、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EP4068749A1 (en) Electronic terminal, photographing method an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US8922678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of
WO2007075071A1 (en) Method and processor for compensating image tilt and record media recored program therefor
KR101421940B1 (ko) 촬상장치 및 촬상방법
KR100690741B1 (ko) 카메라 기능을 구비한 휴대용 단말기의 영상촬영방법
US20080024628A1 (en) Image compo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portable terminal
US8760530B2 (en)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image captur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JP5182395B2 (ja) 撮像装置、撮像方法および撮像プログラム
CN114827447B (zh) 图像抖动校正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