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20160A - Obd设备的检测方法、检测装置及检测系统 - Google Patents
Obd设备的检测方法、检测装置及检测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820160A CN113820160A CN202111248345.5A CN202111248345A CN113820160A CN 113820160 A CN113820160 A CN 113820160A CN 202111248345 A CN202111248345 A CN 202111248345A CN 113820160 A CN113820160 A CN 11382016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bd
- detection
- equipment
- test
- devic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9
- 230000006854 communic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2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405 data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990 functional te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70 limi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895 specific det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175 bidirectional commun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99/00—Subject mat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G01M99/008—Subject mat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by doing functionality test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99/00—Subject mat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G01M99/005—Testing of complete machines, e.g. washing-machines or mobile phon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Of Digital Transmission (AREA)
- Debugging And Monitor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设备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OBD设备的检测方法、检测装置及检测系统。该方法包括:检测系统可以分别与至少两个OBD设备建立通信连接,通过对通信接口进行标定并基于该标定的通信接口分别对至少两个OBD设备同时进行检测,得到每个OBD设备的检测结果,并根据该检测结果生成每个OBD设备的检测结论。通过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实现多个OBD设备的同时检测,提高对OBD设备的检测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设备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OBD设备的检测方法、检测装置及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车载诊断系统(On-Board Diagnostics,OBD)是一种包含检测汽车故障的计算机程序的设备,该设备在生产时,需要对其功能进行检测。
目前,对OBD设备进行检测的检测系统,只能实现与OBD设备一对一检测,导致检测效率低下,进而影响OBD设备的产能及检测效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OBD设备的检测方法、检测装置及检测系统,提高了对OBD设备的检测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OBD设备的检测方法,应用于检测系统,该检测方法可以包括:
分别建立与至少两个OBD设备的通信连接;
标定与每一个所述OBD设备对应的通信接口;
在接收到检测指令时,基于标定的所述通信接口,分别同时对所述至少两个OBD设备进行检测,并获取每个所述OBD设备对应的检测结果;
基于每个所述OBD设备对应的检测结果,生成与每个所述OBD设备对应的检测结论。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检测系统包括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分别建立与至少两个OBD设备的通信连接,其中,所述第二设备包括至少两个所述通信接口;
所述第一设备标定所述第二设备中与每一个所述OBD设备对应的所述通信接口;
所述第一设备在接收到检测指令时,控制所述第二设备基于标定的所述通信接口分别同时对所述至少两个OBD设备进行检测,得到每个所述OBD设备对应的检测结果;
所述第一设备获取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所述检测结果,并基于每个所述OBD设备对应的检测结果,生成与每个所述OBD设备对应的检测结论。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设备配置有至少两个测试项目,每个所述测试项目包括至少一个测试项;
所述第一设备获取用户选择的所述至少一个测试项目中的目标测试项目;
所述第一设备控制所述第二设备依次执行所述目标测试项目中的各个所述测试项,得到每个所述OBD设备对应的所述每个测试项的检测结果;
所述第一设备基于多个所述测试项的检测结果得到每个所述OBD设备的所述检测结论。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设备控制所述第二设备依次执行所述目标测试项目中的各个所述测试项,得到每个所述OBD设备对应的所述每个测试项的检测结果,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控制所述第二设备依次根据每个所述测试项,分别向所有所述OBD设备发送指令,所述指令用于指示所述OBD设备启动检测程序、生成并反馈与所述检测程序对应的所述检测结果;
所述第二设备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OBD设备反馈的所述检测结果;
或者,
所述第一设备控制所述第二设备依次根据每个所述测试项,所述第二设备作为主设备,对作为副设备的所述OBD设备进行检测,得到所述检测结果;
所述第二设备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检测结果。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设备分别建立与至少两个OBD设备的通信连接,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分别建立与至少两个OBD设备的基于CAN/K线的通信连接。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至少两个OBD设备对应的硬件功能测试通信协议相同。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生成与每个所述OBD设备对应的检测结论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其中一个所述OBD设备对应的所述检测结论为测试失败,所述第一设备提示所述检测结果中测试失败对应的测试项和测试失败的原因。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OBD设备的检测装置,应用于检测系统,该检测装置可以包括:
通信模块,用于分别建立与至少两个OBD设备的通信连接;
标定模块,用于标定与每一个所述OBD设备对应的通信接口;
处理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检测指令时,基于标定的所述通信接口,分别同时对所述至少两个OBD设备进行检测,并获取每个所述OBD设备对应的检测结果;
输出模块,用于基于每个所述OBD设备对应的检测结果,生成与每个所述OBD设备对应的检测结论。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检测系统,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设备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设备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实施例,检测系统可以分别与至少两个OBD设备建立通信连接,通过对通信接口进行标定并基于该标定的通信接口分别对至少两个OBD设备同时进行检测,得到每个OBD设备的检测结果,并根据该检测结果生成每个OBD设备的检测结论。通过本申请实施例,该检测系统可以与多个OBD设备建立多路通信连接,并基于标定后的多路通信连接的通信接口可以分别对至少两个相同或不同的OBD设备同时进行检测,从而提高了对OBD设备的检测效率,进一步提高了OBD设备的产能及OBD设备的检测效率;具有较强的易用性与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OBD设备的检测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OBD设备的检测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设备测试项目的界面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OBD设备的检测方法的交互流程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OBD设备的检测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申请的描述。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车载诊断系统(On-Board Diagnostics,OBD)是一种检测汽车故障的计算机系统,具有对汽车上的各类与排放有关的零部件进行实时监测的功能。目前在生产该车载诊断系统对应的OBD硬件设备(或OBD设备、硬件设备)时,需要对其的硬件功能进行检测,测试该OBD硬件设备的各个功能是否正常。然而现阶段的检测方式中,固定的检测系统设置有固定的检测程序,对应检测固定型号的硬件设备;在硬件设备的功能迭代开发时,检测系统也需要重新开发,只有发行的软件,才能投到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从而在开发到测试发行,业务流程花费时间较多,使得对该硬件上设备的检测效率低下,影响该硬件设备的产能。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以同时检测(相同或不同种类的)多个硬件设备的检测系统,配置有完善的全硬件设备功能的测试;且在该检测系统开发完成后,针对迭代开发的硬件设备,该检测系统只需修改发生迭代的硬件功能对应的检测程序以及配置相应的测试项目或测试项,即可完成对迭代后的多台硬件设备的同时检测,从而大大提高了开发效率以及对硬件设备的检测效率,进一步提高了硬件设备的生产效率。
为了说明本申请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请参见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OBD设备的检测系统的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检测系统与至少两个OBD设备分别建立通信连接,例如图1中的OBD设备1至OBD设备N;并对与每一个OBD设备对应的通信接口进行标定;在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检测指令时,基于标定的通信接口,分别同时对每个OBD设备进行检测,得到每个OBD设备对应的检测结果,并根据该检测结果生成每个OBD设备对应的检测结论。
其中,该检测系统包括第一设备(终端设备)和第二设备(检测设备)。第二设备与第一设备可以建立第一通信连接,该第一通信连接可以是采用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UART)或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Serial Bus,USB)的通信方式;第二设备分别与多个OBD设备(例如,OBD设备1至OBD设备N,N为大于1的整数)建立多路第二通信连接,第二通信连接包括基于控制器局域网络(Controller Area Network,CAN)总线和满足KW2000协议的通讯总线—K总线。
示例性的,第一设备基于第一通信连接配置第二设备的通信接口,该通信接口与每一路的第二通信连接相对应,从而确定与第二设备的每一路通信接口连接的OBD设备。
通过上述方式,该检测系统设置了多路独立的通信接口,可以同时与多路OBD设备进行通信,并通过对通信接口的标定,还可以使得该检测系统可以同时测试多台OBD设备,大大提高了OBD设备的检测效率,提高了OBD设备的产能。另外,该检测系统可以同时检测同一种类的多个OBD设备,或者同时检测多个不同种类(硬件不同但检测通讯协议相同)的OBD设备。
基于上述的检测系统的架构,下面通过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介绍该检测方式的实现流程。
请参见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OBD设备的检测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流程的执行主体可以时图1所示检测系统,该方法流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201,检测系统分别建立与至少两个OBD设备的通信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检测系统可以是桌上型计算机、笔记本、掌上电脑及云端服务器等计算设备,既可以实现与用户进行交互,获取用户发送的检测指令,且能够根据该检测指令对OBD设备进行检测。检测系统在对OBD设备进行检测前,可以先与一个或多个OBD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S202,检测系统标定与每一个OBD设备对应的通信接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系统包括多个通信接口,该通信接口符合与OBD设备进行连接并通信的标准。由于可以对多个OBD设备同时进行测试,因此还需要对与每个OBD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的通信接口进行标定,确定与每个OBD设备对应的通信接口的编号,例如,图5中所示的硬件设备1对应的接口1、硬件设备2对应的接口2等;使得检测系统后续按通信接口的编号分别对OBD设备同时进行硬件功能的检测。
S203,在接收到检测指令时,基于标定的通信接口,检测系统分别同时对至少两个OBD设备进行检测,并获取每个OBD设备对应的检测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系统可以接收用户通过语音或触摸屏输入的检测指令,并执行该检测指令。检测系统基于标定的且相互独立的通信接口,可以同时对多个OBD设备进行检测,并得到每个OBD设备的检测结果。
S204,检测系统基于每个OBD设备对应的检测结果,生成每个OBD设备对应的检测结论。
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结果为每个OBD检测设备根据检测系统发出的指令启动检测程序并生成的;该指令为检测系统进入检测模式后,根据标定后的通信接口,基于与每个OBD设备的每一路通信连接向每个OBD设备发送的。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该检测系统可以与多个OBD设备建立多路通信连接,并基于标定后的多路通信连接的通信接口可以分别对至少两个OBD设备同时进行检测,从而提高了对OBD设备的检测效率,进一步提高了OBD设备的产能及OBD设备的检测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检测系统还可以包括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其中第一设备可以为与用户进行操作交互、以及进行数据分析、保存的终端设备,第二设备可以为通过特定的通信接口可以与至少两个OBD设备分别建立通信连接,并根据用户发送的指令对OBD设备进行检测的检测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第二设备分别建立与至少两个OBD设备的通信连接;其中,第二设备包括至少两个通信接口。
示例性的,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建立的双向通信的通信连接,可以是采用UART或USB的通信方式;还可以是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例如蓝牙或无线网络WiFi等。所述第二设备分别建立与至少两个OBD设备的基于CAN/K线的通信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设备标定第二设备中与每一个所述OBD设备对应的通信接口;第一设备在接收到检测指令时,控制第二设备基于标定的通信接口分别同时对至少两个OBD设备进行检测,得到每个OBD设备对应的检测结果;第一设备获取第二设备发送的检测结果,并基于每个OBD设备对应的检测结果,生成与每个OBD设备对应的检测结论。
示例性的,该第二设备可以是具有接口转换及数据转发功能的设备,以OBD诊断接口方式连接多台OBD设备。第一设备对第二设备的通信接口进行标定,确定第二设备与每个硬件设备对应的通信接口;例如,图5中所示的硬件设备1对应的接口1、硬件设备2对应的接口2等。
在本申请中,第二设备具备多个通信接口,可以同时与OBD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第一设备可以实现与用户的交互,可以根据用户的操作标定第二设备中与每一个OBD设备对应的所述通信接口,以便区别每个OBD设备的检测数据;同时第一设备可以根据用户的操作获取用户发送的检测指令,并根据该检测指令控制第二设备同时分别对多个OBD设备进行检测;第一设备还具备数据分析功能,根据第二设备转发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得出每个OBD设备的检测结论。
其中,在检测通过时,该第一设备可以存储该检测结果,以及测试项目中的测试项对应的相关信息,以便后续查询或参考,同时可以更换下一个OBD设备进行检测,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另外,若检测失败,该第一设备还可以发出提示信息,该提示信息可以包括检测失败的测试项以及检测失败的原因;从而用户可以依据该提示信息与第一设备进行交互,例如基于该提示信息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维修,再进行二次检测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设备还可以配置有至少两个测试项目,每个测试项目包括至少一个测试项。第一设备获取用户选择的至少两个测试项目中的目标测试项目;第一设备控制第二设备依次执行目标测试项目中的各个测试项,得到每个OBD设备对应的每个测试项的检测结果;第一设备基于多个测试项的检测结果得到每个OBD设备的检测结论。
其中,每个测试项目包括的测试项不同,测试项目包括的测试项为用户提前根据不同代的OBD设备的硬件功能进行配置的。当然,不同测试项目中的测试项也可能存在相同的测试项。用户可以根据待检测的OBD设备的硬件功能选择对应的测试项目,即根据待检测OBD设备的品牌及型号选择对应的测试项目。检测系统中配置测试项目的单元为模块化设置,从而该检测系统可以通过该配置模块根据需要进行测试项目的增加、删除或更新。
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检测方法中,不同的迭代硬件设备,通过配置不同的测试项目即可完成硬件检测功能;因此,本申请的OBD设备检测方法,可以适应OBD设备的迭代开发,无需重新开发对应的检测系统,极大地提升了OBD设备的检测效率。
示例性的,第一设备选择与待测的OBD设备对应的目标测试项目,例如图5中所示的,第一设备选择项目1、项目2以及项目3等。其中,不同的测试项目包含不同的测试项,如图3所示的,第一设备配置测试项目的示意图,该第一设备设置有3个测试项目,项目1、项目2和项目3;其中,图3中的(a)图所示,第一设备可以选择项目1;如图3中的(b)图所示,第一设备还可以选择项目2。
示例性的,不同测试项目包含不同的测试项,如项目1中包含15项测试项,每一项测试项对应一个硬件功能测试名称和一个硬件功能测试数据标识ID;在不同的测试项目中,所有相同的测试项,其硬件功能测试数据标识ID也是相同的,对应的硬件功能测试名称也相同,相应的检测方法及检测通讯协议也相同;第一设备选择不同的测试项目,其对应的测试项也随之更改。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设备控制第二设备依次执行目标测试项目中的各个测试项,得到每个OBD设备对应的每个测试项的检测结果,包括:
第一设备控制第二设备依次根据每个测试项,分别向所有OBD设备发送指令,该指令用于指示OBD设备启动检测程序、生成并反馈与检测程序对应的所述检测结果;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OBD设备反馈的检测结果;或者,第一设备控制第二设备依次根据每个测试项,第二设备作为主设备,对作为副设备的OBD设备进行检测,得到检测结果;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检测结果。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某些测试项对应的功能检测,主要有OBD设备自己完成,第二设备获取OBD设备自检的检测结果,转发给第一设备。然而在一些测试项对应的检测功能,主要由第二设备主导完成,其中,第二设备的部分功能模块设置为为主模块,被测的硬件设备可以作为为从模块,通过主模块和从模块的相互交互,完成对应测试项的功能检测。这些测试项可以是对通信功能模块的检测,可以包括蓝牙功能、wifi功能、USB、以太网等模块的功能检测。
示例性的,若需要测试测试OBD设备的无线wifi的功能,第一设备则下发指令(f102)给检验装置,通知第二设备测试无线wifi的功能,第二设备收到指令(f102)时,和被测的OBD设备进行wifi的功能测试,测试完成后第二设备把检测结果反馈到第一设备。
其中,所有被同时检测的OBD设备的测试通信协议相同,且检测系统对所有被测的硬件设备的功能测试通信协议相同。示例性的,为保证检测系统中配置的测试项目对应的各个硬件功能的测试指令相同,需要检测系统与OBD设备的交互过程中的测试通信协议相同;其中,上述测试指令为测试通信协议中的字段;因此,在所有OBD设备的测试通信协议相同的情况下,可以基于同一台检测系统(或第一设备)对多个相同类别或不同类别的硬件设备同时进行检测。
通过上述实施方式,检测系统中的第一设备通过模块化配置测试项目,可以通过把所有和硬件设备相关的功能测试项都按照硬件通信协议进行配置,针对迭代的硬件设备,根据硬件设备中新增或修改的功能,配置不同的测试项目或者配置测试项目中不同的测试项,以可以完成多台硬件设备或多台迭代硬件设备功能的同时检测。因此,根据不同代的硬件设备,可以选择不同的目标测试项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设备分别建立与至少两个OBD设备的通信连接,包括:
第二设备分别建立与至少两个OBD设备的基于CAN/K线的通信连接。
示例性的,第二设备与OBD设备建立的通信连接可以为多路基于控制器局域网络(Controller Area Network,CAN)总线和满足KW2000协议的通讯总线—K总线的通信连接。
其中,多路CAN总线用于第二设备和被测的OBD设备通信,多路K线用于第二设备测试与被测的OBD设备同步。
示例性的,第二设备中的CAN总线、K总线分别对应的通道的数量以及接口的数量可根据需求进行设计和扩展;通过K总线测试,第二设备与被测的OBD设备先同步,再通过CAN总线进行通信。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生成与每个OBD设备对应的检测结论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若其中一个OBD设备对应的检测结论为测试失败,第一设备提示检测结果中测试失败对应的测试项和测试失败的原因。
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结果与每个被测的OBD设备相对应。如图3中的(c)图和(d)所示,第一设备可以根据检测结果生成检测结论;当测试项目中的每一项测试项全部测试通过时,第一设备生成相应的测试通过(PASS)的检测结论,如图3中的(c)图所示;当测试项目中的一项或多项测试项对应测试失败(FAIL),第一设备生成测试失败(FAIL)的检测结论,并给出测试失败的提示信息,该提示信息可以包括测试失败对应的测试项以及对应失败的原因,如图3中的(d)图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界面显示示意图仅示例性表示,第一设备可以提供相关的测试信息,并不对测试界面构成限定作用。例如,当测试项目内的所有测试项全部测试通过,可以不显示具体的检测结果,只显示测试通过的测试结论即可,后台将具体的检测结果(包括设备名称、测试项目以及测试数据等)进行存储;当测试项目内存在一项或多项测试项对应测试失败,第一设备在检测结果中还可以只显示对应测试失败的测试项以及失败的原因,而不再显示测试通过的测试项。如果可以通过其他示意形式展示上述相关的测试信息,均在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之内。
通过上述实施方式,在对OBD设备(硬件设备)进行功能检测时,通过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构成的检测系统可以同时检测多个OBD设备,也可以同时检测多个迭代的OBD设备,配套完善的全硬件设备功能测试的检测系统,提高了硬件设备的检测效率。
请参见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OBD设备的检测方法的交互流程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建立第一通信连接,第二设备分别与1至N个OBD设备建立多个通道的第二通信连接;该检测系统中,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的交互过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基于与上述实施例的相同的实现原理,在此不在赘述):
1、第一设备标定第二设备的通信接口以及配置第二设备的测试项目;
2、第二设备进入检测模式后,根据标定后的通信接口和测试项目,分别向1至N个OBD设备发送指令;
3、1至N个OBD设备分别根据指令,启动检测程序,并生成检测结果;
4、1至N个OBD设备向第二设备反馈检测结果;
5、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接收到的检测结果;
6、第一设备根据检测结果,生成检测结论,并根据检测结论是否通过进行下一步操作;
7、若检测结论为通过,第一设备则存储检测结果;
8、若检测结论未通过(失败),第一设备显示测试未通过的测试项以及未通过测试的原因。
如图5所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OBD设备的检测系统的架构示意图。第一设备(终端设备)与第二设备(检测设备)建立第一通信连接,第二设备与多个硬件设备分别建立多通道的第二通信连接,例如通道1、通道2、通道3以及通道N等。第一设备标定第二设备的通信接口,例如接口1对应硬件设备1、接口2对应硬件设备2、接口3对应硬件设备3以及接口N对应的硬件设备N。第一设备选择已开发的项目中与硬件设备对应的测试项目,例如项目1、项目2以及项目3等,将选择的测试项目配置为第二设备中与硬件设备对应的目标测试项目;其中,每个测试项目包括多个测试项。
示例性的,第二设备上电后,开始对硬件设备进行功能测试,并接收硬件设备反馈的检测结果,将检测结果反馈至第一设备。当被测的硬件设备的所有功能都测试通过时,第一设备存储相应的检测结果,并可以更换被测的硬件设备,对后续待检测的硬件设备进行测试;当被测的硬件设备存在测试未通过的功能项时,该硬件设备检测结束,并显示对应测试未通过的测试项以及测试未通过的原因。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对应于上文实施例的方法,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OBD设备的检测装置6的结构框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申请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图6示例的OBD设备的检测装置可以是前述实施例一提供的OBD设备的检测方法的执行主体检测系统,即该检测装置6应用于检测系统。
参照图6,该检测装置6可以包括:
通信模块61,用于分别建立与至少两个OBD设备的通信连接;
标定模块62,用于标定与每一个所述OBD设备对应的通信接口;
处理模块63,用于在接收到检测指令时,基于标定的所述通信接口,分别同时对所述至少两个OBD设备进行检测,并获取每个所述OBD设备对应的检测结果;
输出模块64,用于基于每个所述OBD设备对应的检测结果,生成与每个所述OBD设备对应的检测结论。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OBD设备的检测装置中各模块实现各自功能的过程,具体可参考前述图示实施例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应当理解,当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如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术语“如果”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当...时”或“一旦”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到”。类似地,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意指“一旦确定”或“响应于确定”或“一旦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或“响应于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
另外,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还应理解的是,虽然术语“第一”、“第二”等在文本中在一些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来描述各种元素,但是这些元素不应该受到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只是用来将一个元素与另一元素区分开。例如,第一表格可以被命名为第二表格,并且类似地,第二表格可以被命名为第一表格,而不背离各种所描述的实施例的范围。第一表格和第二表格都是表格,但是它们不是同一表格。
在本申请说明书中描述的参考“一个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等意味着在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包括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由此,在本说明书中的不同之处出现的语句“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等不是必然都参考相同的实施例,而是意味着“一个或多个但不是所有的实施例”,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具有”及它们的变形都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
图7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实施例的检测系统7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70(图7中仅示出一个)、存储器71,所述存储器71中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7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72。所述处理器7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72时实现上述各个潜在客户的识别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例如图2所示的S201至S204。或者,所述处理器7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72时实现上述各装置实施例中各模块/单元的功能,例如图6所示模块61至64的功能。
所述检测系统7可以是桌上型计算机、笔记本、掌上电脑及云端服务器等具有计算功能的的测试平台或设备。所述第一设备可包括,但不仅限于,处理器70、存储器71。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7仅仅是检测系统7的示例,并不构成对检测系统7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例如所述检测系统还可以包括输入发送设备、网络接入设备、总线等。
所称处理器70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所述存储器7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所述检测系统7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检测系统7的硬盘或内存。所述存储器71也可以是所述检测系统7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所述检测系统7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所述存储器71还可以既包括所述检测系统7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所述存储器71用于存储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引导装载程序(BootLoader)、数据以及其他程序等,例如所述计算机程序的程序代码等。所述存储器71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发送或者将要发送的数据。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检测系统,所述检测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使所述检测系统实现上述任意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时实现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所述集成的模块/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对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OBD设备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检测系统,所述检测方法包括:
分别建立与至少两个OBD设备的通信连接;
标定与每一个所述OBD设备对应的通信接口;
在接收到检测指令时,基于标定的所述通信接口,分别同时对所述至少两个OBD设备进行检测,并获取每个所述OBD设备对应的检测结果;
基于每个所述OBD设备对应的检测结果,生成与每个所述OBD设备对应的检测结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系统包括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分别建立与所述至少两个OBD设备的通信连接,其中,所述第二设备包括至少两个所述通信接口;
所述第一设备标定所述第二设备中与每一个所述OBD设备对应的所述通信接口;
所述第一设备在接收到检测指令时,控制所述第二设备基于标定的所述通信接口分别同时对所述至少两个OBD设备进行检测,得到每个所述OBD设备对应的检测结果;
所述第一设备获取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所述检测结果,并基于每个所述OBD设备对应的检测结果,生成与每个所述OBD设备对应的检测结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配置有至少两个测试项目,每个所述测试项目包括至少一个测试项;
所述第一设备获取用户选择的所述至少两个测试项目中的目标测试项目;
所述第一设备控制所述第二设备依次执行所述目标测试项目中的各个所述测试项,得到每个所述OBD设备对应的所述每个测试项的检测结果;
所述第一设备基于多个所述测试项的检测结果得到每个所述OBD设备的所述检测结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控制所述第二设备依次执行所述目标测试项目中的各个所述测试项,得到每个所述OBD设备对应的所述每个测试项的检测结果,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控制所述第二设备依次根据每个所述测试项,分别向所有所述OBD设备发送指令,所述指令用于指示所述OBD设备启动检测程序、生成并反馈与所述检测程序对应的所述检测结果;
所述第二设备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OBD设备反馈的所述检测结果;
或者,
所述第一设备控制所述第二设备依次根据每个所述测试项,所述第二设备作为主设备,对作为副设备的所述OBD设备进行检测,得到所述检测结果;
所述第二设备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检测结果。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备分别建立与至少两个OBD设备的通信连接,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分别建立与至少两个OBD设备的基于CAN/K线的通信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至少两个OBD设备对应的硬件功能测试通信协议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生成与每个所述OBD设备对应的检测结论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其中一个所述OBD设备对应的所述检测结论为测试失败,所述第一设备提示所述检测结果中测试失败对应的测试项和测试失败的原因。
8.一种OBD设备的检测装置,应用于检测系统,所述检测装置包括:
通信模块,用于分别建立与至少两个OBD设备的通信连接;
标定模块,用于标定与每一个所述OBD设备对应的通信接口;
处理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检测指令时,基于标定的所述通信接口,分别同时对所述至少两个OBD设备进行检测,并获取每个所述OBD设备对应的检测结果;
输出模块,用于基于每个所述OBD设备对应的检测结果,生成与每个所述OBD设备对应的检测结论。
9.一种检测系统,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可读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248345.5A CN113820160B (zh) | 2021-10-26 | 2021-10-26 | Obd设备的检测方法、检测装置及检测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248345.5A CN113820160B (zh) | 2021-10-26 | 2021-10-26 | Obd设备的检测方法、检测装置及检测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820160A true CN113820160A (zh) | 2021-12-21 |
CN113820160B CN113820160B (zh) | 2024-01-05 |
Family
ID=789191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248345.5A Active CN113820160B (zh) | 2021-10-26 | 2021-10-26 | Obd设备的检测方法、检测装置及检测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820160B (zh)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884223A1 (fr) * | 1997-06-13 | 1998-12-16 | Renault | Dispositif et procédé de communication pour outil de diagnostic d'un véhicule automobile |
US20070043488A1 (en) * | 2005-08-18 | 2007-02-22 | Environmental Systems Products Holding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testing the integrity of a vehicle testing/diagnostic system |
KR20080046774A (ko) * | 2006-11-23 | 2008-05-28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모스트 이상 진단장치 |
CN105159346A (zh) * | 2015-08-28 | 2015-12-16 | 西安大唐电信有限公司 | 一种obd车载终端的智能诊测装置及其诊测方法 |
CN106569482A (zh) * | 2016-11-02 | 2017-04-19 | 深圳市元征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 车辆故障诊断维修方法、服务器及维修中心 |
CN109901055A (zh) * | 2019-03-26 | 2019-06-18 | 广州亚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obd设备性能测试系统 |
CN111522701A (zh) * | 2020-04-16 | 2020-08-11 |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测试方法、测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212721280U (zh) * | 2020-09-11 | 2021-03-16 | 东莞华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检测治具 |
CN112711245A (zh) * | 2020-12-18 | 2021-04-27 | 深圳市道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汽车诊断设备校准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 |
CN112860563A (zh) * | 2021-02-25 | 2021-05-28 |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汽车诊断仪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2021
- 2021-10-26 CN CN202111248345.5A patent/CN11382016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884223A1 (fr) * | 1997-06-13 | 1998-12-16 | Renault | Dispositif et procédé de communication pour outil de diagnostic d'un véhicule automobile |
US20070043488A1 (en) * | 2005-08-18 | 2007-02-22 | Environmental Systems Products Holding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testing the integrity of a vehicle testing/diagnostic system |
KR20080046774A (ko) * | 2006-11-23 | 2008-05-28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모스트 이상 진단장치 |
CN105159346A (zh) * | 2015-08-28 | 2015-12-16 | 西安大唐电信有限公司 | 一种obd车载终端的智能诊测装置及其诊测方法 |
CN106569482A (zh) * | 2016-11-02 | 2017-04-19 | 深圳市元征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 车辆故障诊断维修方法、服务器及维修中心 |
CN109901055A (zh) * | 2019-03-26 | 2019-06-18 | 广州亚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obd设备性能测试系统 |
CN111522701A (zh) * | 2020-04-16 | 2020-08-11 |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测试方法、测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212721280U (zh) * | 2020-09-11 | 2021-03-16 | 东莞华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检测治具 |
CN112711245A (zh) * | 2020-12-18 | 2021-04-27 | 深圳市道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汽车诊断设备校准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 |
CN112860563A (zh) * | 2021-02-25 | 2021-05-28 |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汽车诊断仪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820160B (zh) | 2024-01-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145140B (zh) | 车载电子控制单元can接口自动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 | |
WO2022121693A1 (zh) | 汽车总线的故障定位方法、诊断设备及汽车检测系统、方法 | |
CN110362434B (zh) | 对象测试方法及设备 | |
CN107065832B (zh) | 汽车数据流获取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1693294A (zh) | 车辆检测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3133041B (zh) | 动态间隔列控车载中车车通信功能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 |
CN113243027A (zh) | 使用音频返回路径用于功能安全校验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 |
CN110968004B (zh) | 一种基于FPGA原型验证开发板的Cable测试系统 | |
CN109088780A (zh) | 一种信号检测方法和检测装置 | |
WO2024021905A1 (zh) | 分体式全液晶组合仪表、信息展示方法和车辆 | |
CN106324420B (zh) | 一种显示故障检测方法 | |
CN108718192A (zh) | 数据信号检测装置、mipi rffe设备及系统 | |
CN113820160A (zh) | Obd设备的检测方法、检测装置及检测系统 | |
CN115134280B (zh) | 一种车载以太网的故障测试系统及方法 | |
US20180059179A1 (en) |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and automatic instrument searching method for the same | |
CN208351322U (zh) | 手持式汽车诊断仪 | |
CN113835946B (zh) | 数据交换的压力测试方法 | |
CN107086899B (zh) | 串口智能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 |
CN111352780B (zh) | 通路的状态确定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0687363A (zh) | Sfp埠测试治具 | |
CN114356769A (zh) | 软件的学习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KR20210100474A (ko) | 차량용 전자 제어기의 테스트 장치 및 그 테스트 방법 | |
CN110737974A (zh) | 车辆电子座椅标准化校准的方法及车载设备 | |
CN115835412A (zh) | 无线主设备及无线连接方法、控制设备、产品测试系统 | |
CN114487758B (zh) | 半导体设备的测试方法、测试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