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19514A -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19514A
CN113819514A CN202111082686.XA CN202111082686A CN113819514A CN 113819514 A CN113819514 A CN 113819514A CN 202111082686 A CN202111082686 A CN 202111082686A CN 113819514 A CN113819514 A CN 1138195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valve body
energy storage
preset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8268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19514B (zh
Inventor
刘帅
许文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8268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1951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195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19514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086285 priority patent/WO2023040249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195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195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3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characterised by a split arrangement, wherein parts of the air-conditioning system, e.g. evaporator and condenser, are in separately located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46Improving electric energy efficiency or sav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61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using tim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24F11/67Switching between heating and cooling mod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3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 F24F11/8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using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24F2110/12Temperature of the outside ai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4Thermal energy stora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涉及空气温度调节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空调装置,设有室内机与室外机,室内机内设有蓄能箱,以及循环连接的换热管、导热管、第一气管与第一液管,导热管位于蓄能箱内;室外机内设有压缩系统,室外机的第二气管连接在第一气管上,室外机的第二气管连接在第一液管上;第三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蓄能箱温度;时间模块,用于获取并记录蓄能模式运行时的时间值;控制模块。本发明通过蓄能箱储存热量或冷量,并通过时间来判断是否处于低电费时间段,在低电费时间段进行蓄能,以便于白天电费较高时先将蓄能箱内蓄存的热量用于制热或制冷,再开启压缩系统,减少用户的用电消耗,提高地区用电的均匀性。

Description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温度调节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空调扇或空调器等环境空气制热或制冷装置,多采用电能进行供能,通过将电能转化为热能,或者通过电能对水箱进行降温,再向周围环境供热或供冷。
空调扇或空调器在制热结束或制冷结束时,已经加热的冷媒会随时间而逐渐散热,已经降温的冷媒也会随时间而逐渐升温,最终趋近于环境温度。当再次需要制热或制冷时,需要从环境温度重新加热至较高温度,或从环境温度重新降温至较低温度,能量损耗高。
在多个地区,白天属于用电峰值时间段,白天电价较高;晚上属于用电谷值时间段,晚上电价较低。但是,目前用户多在高电价时间段使用空调制热或制冷,使得空调制热或制冷耗电量较大,电费较高,没有利用到晚上用电谷值时间段电费较低的优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制热空调扇或空调器在不同时段电费不同的地区,在电费较高的时间段开启制热或制冷,空调耗电电费高的缺陷,实现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包括:
空调装置,所述空调装置包括室内机与室外机,所述室内机内设有蓄能箱、换热管、导热管、第一气管与第一液管,所述换热管、所述第一液管、所述导热管与所述第一气管依次连接并形成循环管路,所述循环管路内设有冷媒,所述导热管位于所述蓄能箱内;
所述室外机内设有压缩系统,所述压缩系统包括压缩机与四通阀,所述室外机的第二气管连接在所述第一气管上,所述室外机的第二气管连接在所述第一液管上;
第三温度传感器,位于所述蓄能箱内,用于检测蓄能箱温度,并发送至控制模块;
时间模块,用于获取并记录蓄能模式运行时的时间值,并发送至控制模块;
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时间模块通讯连接。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空调系统,所述第二液管上设有第一阀体,所述第二气管上设有第三阀体。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空调系统,所述第一液管上设有第二阀体与第六阀体,所述第二阀体与所述第六阀体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液管与所述第二气管连接处的两侧,所述第二阀体位于所述第六阀体靠近所述蓄能箱一侧。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空调系统,所述第一气管上设有第四阀体与第五阀体,所述第四阀体与所述第五阀体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气管与所述第二气管连接处的两侧,所述第五阀体位于所述第四阀体靠近所述蓄能箱一侧。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时间值,确定时间值落入预设低电时间区间,进入蓄能模式;
所述蓄能模式运行时,获取蓄能箱温度,基于所述蓄能箱温度控制压缩系统向导热管内输送冷媒。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空调系统控制方法,所述基于所述蓄能箱温度控制压缩系统向导热管内输送冷媒包括:
在确定空调装置下一运行模式以制热模式运行时,确定蓄能箱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值,控制压缩系统以制热模式开启,控制第一阀体、第二阀体、第三阀体与第五阀体开启;
和/或,在确定空调装置下一运行模式以制冷模式运行时,确定蓄能箱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值,控制压缩系统以制冷模式开启,控制所述第一阀体、所述第二阀体、所述第三阀体与所述第五阀体开启。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在控制压缩系统以制热模式开启,控制第一阀体、第二阀体、第三阀体与第五阀体开启之后,确定蓄能箱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值或时间值落入预设高电时间区间,控制所述压缩系统、所述第一阀体、所述第二阀体、所述第三阀体与所述第五阀体关闭;
和/或,在控制压缩系统以制冷模式开启,控制所述第一阀体、所述第二阀体、所述第三阀体与所述第五阀体开启之后,确定蓄能箱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值或时间值落入预设高电时间区间,控制所述压缩系统、所述第一阀体、所述第二阀体、所述第三阀体与所述第五阀体关闭。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空调系统控制方法,所述确定空调装置下一运行模式以制热模式运行包括:
确定满足室外温度小于第五预设温度值、蓄能箱温度大于室外温度与蓄能箱温度大于第六预设温度值中任一条件时,判定空调装置下一运行模式以制热模式运行。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空调系统控制方法,所述确定空调装置下一运行模式以制冷模式运行包括:
确定满足室外温度大于第七预设温度值、蓄能箱温度小于室外温度与蓄能箱温度小于第八预设温度值中任一条件时,判定空调装置下一运行模式以制冷模式运行。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空调系统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确定在预设天数内空调装置连续运行制热模式并且未开启所述压缩系统时,对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值进行修正,修正公式包括:
T1=△T1×(Ts-Tw)+tp1×△T2+T3
其中,T1为第一预设温度值,△T1为所述预设天数内制热模式运行时室内温度毎升高1℃时蓄能箱温度的降低平均值,Tw为云端服务器发送的下一天预设时间段内室外平均温度,Ts为所述预设天数内空调装置设定温度的平均值,tp1为所述预设天数内制热模式的运行总时长与制热模式运行天数的比值,△T2为所述预设天数内制热模式运行时室内温度大于或等于设定温度后蓄能箱温度每小时的温度降低平均值,T3为第三预设温度值。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空调系统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确定在预设天数内空调装置连续运行制冷模式并且未开启所述压缩系统时,对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值进行修正,修正公式包括:
T2=T4-△T3×(Tw-Ts)+tp2×△T4
其中,T2为第二预设温度值,△T3为所述预设天数内制冷模式运行时室内温度毎降低1℃时蓄能箱温度的升高平均值,Tw为云端服务器发送的下一天预设时间段内室外平均温度,Ts为所述预设天数内空调装置设定温度的平均值,tp2为所述预设天数内制冷模式的运行总时长与制冷模式运行天数的比值,△T4为所述预设天数内制冷模式运行时室内温度小于或等于设定温度后蓄能箱温度每小时的温度升高平均值,T4为第四预设温度值。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空调系统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对所述Tw进行修正,所述Tw取值为云端服务器发送的下一天预设时间段内室外平均温度与修正温度值的总和,所述修正温度值在1℃至3℃范围内。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空调系统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先判断空调装置是否以制热模式或制冷模式运行;
在空调装置以制热模式运行时,确定所述蓄能箱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值,控制压缩系统以制热模式开启,控制第一阀体、第三阀体、第四阀体与第六阀体开启;确定所述蓄能箱温度大于所述第三预设温度值,控制第二阀体、第四阀体、第五阀体与第六阀体开启;
在空调装置以制冷模式运行时,确定所述蓄能箱温度大于或等于第四预设温度值,控制压缩系统以制冷模式开启,控制第一阀体、第三阀体、第四阀体与第六阀体开启;确定所述蓄能箱温度小于所述第四预设温度值,控制第二阀体、第四阀体、第五阀体与第六阀体开启;
确定空调装置退出所述制热模式或所述制冷模式后,再获取时间值,确定时间值落入预设低电时间区间,进入蓄能模式。
本发明提供的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通过设置蓄能箱与导热管,蓄能箱内存储的热量或冷量与导热管进行热交换,导热管将蓄能箱存储的热量或冷量传递到换热管处进行散热,当制热或制冷关闭时,蓄能箱内冷媒的温度不会发生大幅度变化,防止能量散失。同时,通过在循环管路上并联压缩系统,压缩系统既能够为蓄能箱进行蓄热与蓄冷,又能为换热管提供高温或低温冷媒,实现空调系统的制热、制冷、蓄热与蓄冷的多功能。并且,在空调装置关机或者用户选择开启蓄能模式后,空调装置自动进入蓄能控制程序,通过时间来判断是否处于低电费的用电谷值时间段,在电费较低的时间进行蓄能,以便于白天电费较高时先将蓄能箱内蓄存的热量用于制热或制冷,再通过开启压缩系统进行制热或制冷,既能减少用户的用电消耗,减小用电费用,又能降低用电峰值时间段的用电量,提高地区用电的均匀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其中: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空调系统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空调装置; 110:蓄能箱; 120:换热管;
130:导热管; 140:第一气管; 150:第一液管;
160:室内机; 170:室外机; 171:第二气管;
172:第二液管; 181:第一阀体; 182:第二阀体;
183:第三阀体; 184:第四阀体; 185:第五阀体;
186:第六阀体;
210:处理器; 220:通信接口; 230:存储器;
240:通信总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与“第二”等是为了清楚说明产品部件进行的编号,不代表任何实质性区别。“上”“下”“内”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描述“在…范围内”,包含两端端值。如“在10至20范围内”,包含范围两端的端值10与20。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发明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图1-图4描述本发明的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具体地,本实施例所述的空调系统,结合图1与图2所示,包括空调装置100,所述空调装置100包括室内机160与室外机170,所述室内机160内设有蓄能箱110、换热管120、导热管130、第一气管140与第一液管150,所述换热管120、所述第一液管150、所述导热管130与所述第一气管140依次连接并形成循环管路,所述循环管路内设有冷媒,所述导热管130位于所述蓄能箱110内。
具体地,所述换热管120、所述第一液管150、所述导热管130与所述第一气管140依次连接并形成的循环管路中设有冷媒,蓄能箱110设有蓄能介质,蓄能箱110与导热管130实现热交换,以根据蓄能箱110内的温度对导热管130内的冷媒进行加热或降温。导热管130内的高温冷媒经过第一气管140流经到换热管120处,通过风扇等装置向周围空气提供热风;或者,导热管130内的低温冷媒经过第一液管150流经到换热管120处,通过风扇等装置向周围空气提供冷风。
具体地,结合图1所示,对于制热型空调装置100,循环管路中可填充部分冷媒,即冷媒不充满整个循环管路。换热管120位于导热管130上方,导热管130中温度较高的冷媒气化而自动由第一气管140上升到换热管120中,换热管120经过热交换后的冷媒温度降低而冷凝,进而通过第一液管150返回到导热管130中,该循环过程中,依据冷媒的高温气化和低温冷媒的状态变化,气化的冷媒与液化的冷媒因重力作用循环而不需要循环泵对冷媒进行驱动。
具体地,结合图2所示,对于制冷型空调装置100,循环管路中可填充部分冷媒,即循环管路中冷媒不充满整个循环管路。换热管120位于导热管130下方,导热管130中温度较低的液态冷媒自动由第一液管150流淌到换热管120中,换热管120经过热交换后的冷媒温度升高而气化,进而通过第一气管140上升并返回到导热管130中,该过程中,不需要循环泵对冷媒进行驱动。
较好地,循环管路中可填充满冷媒,单冷型空调装置、单暖型空调装置与冷暖型空调装置均对导热管130和换热管120的上下位置关系不做要求。图1所示的导热管130位于换热管120下方的实施方式,可用于单冷型空调装置、单暖型空调装置或冷暖型空调装置。图2所述的导热管130位于换热管120上方的实施方式,同样可用于单冷型空调装置、单暖型空调装置或冷暖型空调装置。循环管路中的冷媒通过循环泵进行流淌,以将导热管130中的高温冷媒和低温冷媒导流至换热管120中。
具体地,所述室外机170内设有压缩系统,与空调器室外机结构相类似,所述压缩系统包括压缩机与四通阀,压缩机压缩冷媒至高温高压态,四通阀用于切换冷媒流向,所述室外机170的第二气管171连接在所述第一气管140上,所述室外机170的第二液管172连接在所述第一液管150上。
具体地,室外机170的第二气管171连接在所述第一气管140上,指的是第二气管171远离室外机170的自由端连接在第一气管140上。所述室外机170的第二液管172连接在所述第一液管150上,指的是第二液管172远离室外机170的自由端连接在第一液管150上。室外机170与循环管路形成并联连接。
第三温度传感器,位于所述蓄能箱110内,用于检测蓄能箱温度,并发送至控制模块。
时间模块,用于获取并记录蓄能模式运行时的时间值tx,并发送至控制模块。
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时间模块通讯连接,用于接收蓄能箱温度与时间值,根据蓄能箱温度与时间值确定是否向蓄能箱内蓄热。
进一步地,结合图1与图2所示,所述第二液管172上设有第一阀体181,所述第二气管171上设有第三阀体183,第一阀体181用于控制第二液管172内冷媒的流通,第三阀体183用于控制第二气管171内冷媒的流通。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述的阀体,均可为电磁阀,能够控制管路通断,以及对管路中的流通进行节流调速。或者,对于仅需要进行截流时,可对应采用电子截止阀。
进一步地,结合图1与图2所示,所述第一液管150上设有第二阀体182与第六阀体186,所述第二阀体182与所述第六阀体186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液管150与所述第二液管172连接处的两侧。
较好地,本实施例所述的第二阀体182相对于所述第一液管150与所述第二液管172的连接处而言,位于靠近导热管130一侧;第六阀体186相对于所述第一液管150与所述第二液管172的连接处而言,位于靠近换热管120一侧。
进一步地,结合图1与图2所示,所述第一气管140上设有第四阀体184与第五阀体185,所述第四阀体184与所述第五阀体185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气管140与所述第二气管171连接处的两侧。
较好地,本实施例所述的第五阀体185相对于所述第一气管140与所述第二气管171的连接处而言,位于靠近导热管130一侧;本实施例所述的第四阀体184相对于所述第一气管140与所述第二气管171的连接处而言,位于靠近换热管120一侧。
本实施例所述的空调系统,通过设置蓄能箱与导热管,蓄能箱内存储的热量或冷量与导热管进行热交换,导热管将蓄能箱存储的热量或冷量传递到换热管处进行散热,当制热或制冷关闭时,蓄能箱内冷媒的温度不会发生大幅度变化,防止能量散失。同时,通过在循环管路上并联压缩系统,压缩系统既能够为蓄能箱进行蓄热与蓄冷,又能为换热管提供高温或低温冷媒,实现空调系统的制热、制冷、蓄热与蓄冷的多功能。
在上述空调系统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结合图3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0、获取时间值tx,确定时间值tx落入预设低电时间区间,进入蓄能模式;
步骤S200、蓄能模式运行时,获取蓄能箱温度Tx,基于蓄能箱温度Tx控制压缩系统向导热管130内输送冷媒。
具体地,蓄能模式为蓄冷模式或蓄热模式。
较好地,在进入蓄能模式后,实时获取时间值tx,当获取的时间值tx落入预设高电时间区间时,退出蓄能模式。
较好地,在蓄能模式中接收空调装置100开机指令时,同样退出蓄能模式。需要说明的是,接收空调装置100开机指令,指的是接收到用户通过遥控器或操控按钮发出的开机指令,空调装置100在接收到开机指令后,开启风扇,空调装置在风扇的作用下向外进行供热或供冷,蓄能箱停止蓄能。
具体地,预设低电时间区间,指的是空调装置100存储器中预设的用电谷值时间段。例如,某地区在凌晨零点至凌晨6点之间为用电谷值时间段,在凌晨零点至凌晨6点之间的6个小时电费较低,而在凌晨6点之后至第二天的凌晨零点之间的18个小时电费较高,因此可将凌晨零点至凌晨6点之间的6个小时时间段录入空调装置100中,空调装置100获取时间段信息并确定为预设低电时间区间。另外,预设高电时间区间指的是空调装置100存储器中预设的用电峰值时间段,如将凌晨6点之后至第二天的凌晨零点之间的18个小时时间段录入空调装置100中确定为预设高电时间区间。
较好地,空调装置100设有时间设置程序,用户通过手机或遥控器录入;可选地,空调装置100可通过物联网,通过获取定位信息后,通过物联网获取所在地区的用电谷值时间段与用电峰值时间段,并将获取的用电谷值时间段确定为预设低电时间区间,将获取的用电峰值时间段确定为预设高电时间区间,并能够实现自动更新。
本实施例所述的蓄能空调装置控制方法,在空调装置100关机或者用户选择开启蓄能模式后,空调装置100自动进入蓄能控制程序,通过时间来判断是否处于低电费的用电谷值时间段,在电费较低的时间进行蓄能,以便于白天电费较高时先将蓄能箱内蓄存的热量用于制热或制冷,再通过开启压缩系统进行制热或制冷,既能减少用户的用电消耗,减小用电费用,又能降低用电峰值时间段的用电量,提高地区用电的均匀性。
在确定时间值tx落入预设低电时间区间时,此时处于用电谷值区间,电费低,区域内用电量小,电压稳定。再获取蓄能箱温度Tx,基于蓄能箱温度Tx控制压缩系统向导热管130内输送冷媒,以通过压缩系统向蓄能箱内输入高温冷媒进行蓄热,或者输入低温冷媒进行蓄冷。
具体地,所述基于所述蓄能箱温度Tx控制压缩系统向导热管130内输送冷媒包括:
确定空调装置100下一运行模式以制热模式运行时,确定蓄能箱温度Tx小于第一预设温度值T1,控制压缩系统以制热模式开启,控制第一阀体181、第二阀体182、第三阀体183与第五阀体185开启。
具体地,对于单暖型空调装置100而言,空调装置自动确定下一运行模式以制热模式运行;对于冷暖型空调装置100而言,空调装置需要进行判断来判定下一运行模式是否为制热模式。
当空调装置确定下一运行模式以制热模式运行时,在蓄能箱温度Tx小于第一预设温度值T1时,压缩系统以制热模式开启,同时开启第一阀体181、第二阀体182、第三阀体183与第五阀体185,压缩机制出的高温高压冷媒依次通过第三阀体183与第五阀体185进入到导热管130中,对蓄能箱110内的蓄热介质进行加热,热交换后的冷媒经由第二阀体182与第一阀体181返回到压缩机中,实现压缩系统对蓄能箱110的循环蓄热。
具体地,第一预设温度值T1为蓄能箱110所能加热到的最高温度值,蓄能箱110加热至高于第一预设温度值T1的温度需要耗费更大的能耗,并且蓄能箱110内温度高于第一预设温度值T1时温度损耗速度加快。较好地,第一预设温度值T1的范围在70℃至80℃范围内,优选为75℃。
进一步地,在控制压缩系统以制热模式开启,控制第一阀体181、第二阀体182、第三阀体183与第五阀体185开启之后,确定蓄能箱温度Tx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值T1和/或时间值tx落入预设高电时间区间,控制压缩系统、第一阀体181、第二阀体182、第三阀体183与第五阀体185关闭。
具体地,在制热模式下进行蓄热时,当蓄能箱温度Tx提升至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值T1时,或时间值tx进入到高电时间区间时,退出蓄热模式,直接关闭压缩系统、第一阀体181、第二阀体182、第三阀体183与第五阀体185。
所述基于所述蓄能箱温度Tx控制压缩系统向导热管130内输送冷媒还包括:
确定空调装置100下一运行模式以制冷模式运行时,确定蓄能箱温度Tx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值T2,控制压缩系统以制冷模式开启,控制所述第一阀体181、所述第二阀体182、所述第三阀体183与所述第五阀体185开启。
具体地,对于单冷型空调装置100而言,空调装置自动确定下一运行模式以制冷模式运行;对于冷暖型空调装置100而言,空调装置需要进行判断来判定下一运行模式是否为制冷模式。
当空调装置确定下一运行模式以制冷模式运行时,在蓄能箱温度Tx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值T2时,压缩系统以制冷模式开启,同时开启第一阀体181、第二阀体182、第三阀体183与第五阀体185,压缩机制出的高温高压先经由室外机的室外换热器进行散热,散热后的低温冷媒依次通过第一阀体181与第二阀体182进入到导热管130中,对蓄能箱110内的蓄冷介质进行降温,热交换后的冷媒经由第五阀体185与第三阀体183返回到压缩机中,实现压缩系统对蓄能箱110的循环蓄冷。
具体地,第二预设温度值T2为蓄能箱110所能降温的最低温度值,蓄能箱110内温度降低至低于第二预设温度值T2的温度时需要耗费更大的能耗,以及蓄能箱110内温度低于第二预设温度值T2时温度损耗速度加快,如第二预设温度值T2的范围在0℃至-10℃范围内,优选为-5℃。
进一步地,在控制压缩系统以制冷模式开启,控制所述第一阀体181、所述第二阀体182、所述第三阀体183与所述第五阀体185开启之后,确定蓄能箱温度Tx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值T2或时间值tx落入预设高电时间区间,控制所述压缩系统、所述第一阀体181、所述第二阀体182、所述第三阀体183与所述第五阀体185关闭。
具体地,在制冷模式下进行蓄冷时,当蓄能箱温度Tx降低至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值T2时,或时间值tx进入到高电时间区间时,退出蓄冷模式,直接关闭压缩系统、第一阀体181、第二阀体182、第三阀体183与第五阀体185。
进一步地,对于冷暖型空调装置,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确定空调装置下一运行模式的控制方法,包括:
确定满足室外温度小于第五预设温度值T5、蓄能箱温度Tx大于室外温度与蓄能箱温度Tx大于第六预设温度值T6中任一条件时,判定空调装置100下一运行模式以制热模式运行。
具体地,第五预设温度值T5在-5℃至15℃范围内,优选为10℃;第六预设温度值T6在20℃至30℃范围内,优选为25℃。当满足室外温度小于10℃、蓄能箱温度Tx大于室外温度与蓄能箱温度Tx大于25℃中任一条件时,通过室外温度较低或者蓄能箱温度较高来判定空调装置100下一次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
还包括:确定满足室外温度大于第七预设温度值T7、蓄能箱温度Tx小于室外温度与蓄能箱温度Tx小于第八预设温度值T8中任一条件时,判定空调装置100下一运行模式以制冷模式运行。
具体地,第七预设温度值T7在20℃至30℃范围内,优选为25℃;第八预设温度值T8在10℃至20℃范围内,优选为15℃。当满足室外温度大于25℃、蓄能箱温度Tx小于室外温度与蓄能箱温度Tx小于15℃中任一条件时,通过室外温度较高或者蓄能箱温度较低来判定空调装置100下一次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
可选地,在空调装置100接收制冷模式或制热模式退出信号时,通过显示面板或遥控器来询问用户下一次或未来几次为蓄热模式还是蓄冷模式,以在进入蓄能模式时,确定下一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还是制冷模式。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所述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对第一预设温度值T1与第二预设温度值T2进行修正的方法。
具体地,确定在预设天数内空调装置100连续运行制热模式并且未开启所述压缩系统时,对第一预设温度值T1进行修正,修正公式包括:
T1=△T1×(Ts-Tw)+tp1×△T2+T3
其中,△T1为所述预设天数内制热模式运行时室内温度毎升高1℃时蓄能箱温度Tx的降低平均值,Tw为云端服务器发送的下一天预设时间段内室外平均温度,Ts为所述预设天数内空调装置100设定温度的平均值,tp1为所述预设天数内制热模式的运行总时长与制热模式运行天数的比值,△T2为所述预设天数内制热模式运行时室内温度大于或等于设定温度后蓄能箱温度Tx每小时的温度降低平均值,T3为第三预设温度值。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述的预设天数,为连续天数,但连续天数内不一定每天都开启制热模式,可以间隔天数开启制热模式,较好地间隔时间不超过2天。较好地,预设天数在3天至7天范围内。
例如,预设天数为3天时,3天内空调装置每天都运行制热模式,并且运行制热模式时未开启压缩系统,表明3天内空调装置仅通过蓄能箱内储存的热量进行制热。
此时,获取3天内空调装置运行制热模式时,室内温度提高1℃时蓄能箱温度Tx的降低平均值;例如,空调装置在3天内每天运行一次制热模式,每天运行制热模式前后室内温度升高值分别为8℃、13℃与10℃,每天因运行制热模式蓄能箱温度Tx的降低值分别为20℃、25℃与31℃,因此3天内的蓄能箱温度Tx降低平均值△T1为蓄能箱温度Tx的降低平均值与室内温度升高平均值的比值,计算出蓄能箱温度Tx降低平均值△T1为2.45℃。需要说明的是,当制热模式运行时,存在室内机风机待机状态,此时室内温度维持不变或温度降低,温度维持不变或降低时的蓄能箱温度降低平均值不计入本步骤中,本步骤中只计算室内温度升高时蓄能箱温度Tx的温度降低值。
以及,通过通讯模块获取云端服务器发送的下一天预设时间段内室外平均温度Tw,如12℃;具体地,下一天预设时间段可以为一天内整个时间段,如凌晨0点至第二天凌晨0点之间;或者为确定的用户容易开启制热模式的时间段,如早上8点至下午17点之间。较好地,在接收云端服务器发送的下一天室外平均温度Tw后,还对室外平均温度Tw进行修正,Tw在室外平均温度的基础上增加修正温度,修正温度在1℃至3℃范围内,优选为2℃。
以及,3天内设定温度的平均值Ts,如第一天为29℃,第二天为28℃,第三天为30℃,则3天内设定温度的平均值Ts为29℃。
以及,第一天制热模式运行的时长为1.5小时,第二天制热模式运行的时长为1.8小时,第三天制热模式运行的时长为1.2小时,则tp1为2.6小时。
以及,3天内在制热模式运行时,室内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后,室内机风机关闭处于待机状态时,蓄能箱温度Tx每小时的温度降低平均值,第一天为0.4℃/h,第二天为0.5℃/h,第三天为0.6℃/h,△T2为0.5℃/h。需要说明是,当制热模式运行时,室内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后,空调装置处于待机状或者退出制热模式,此时蓄能箱与第一液管和第一气管均不进行冷媒流通,蓄能箱不对外进行供热而仅存在热损失,记录此时蓄能箱温度Tx每小时的温度降低平均值。
以及,第三预设温度值T3为蓄能箱能够为换热管120提供热量的最低温度,当蓄能箱温度降低至小于第三预设温度值T3时,蓄能箱无法作为换热管120的单独供热装置,需要通过压缩系统提供热量而使得室内温度得到提升,较好地为30℃。
因此,对第一预设温度值T1进行修正,修正计算为:
T1=△T1×(Ts-Tw)+tp1×△T2+T3
修正后,第一预设温度值T1为68.05℃,在低电预设时间区间内,当蓄能箱温度小于68.05℃时,开始进入蓄热模式,直至蓄能箱温度增大至68.05℃时停止蓄热。
本实施例所述的对第一预设温度值T1进行修正的方法,通过预设天数内空调装置仅通过蓄能箱进行供热时计算出蓄能箱所耗费掉的能量值,并结合蓄能箱向换热管120提供能量的最低温度值来计算出满足蓄能箱向外供热而需要加热的最大温度,防止蓄能箱内加热至温度过高而造成热量的损耗浪费。
进一步地,在确定在预设天数内空调装置100连续运行制冷模式并且未开启所述压缩系统时,对第二预设温度值T2进行修正,修正公式包括:
T2=T4-△T3×(Tw-Ts)+tp2×△T4
其中,△T3为所述预设天数内制冷模式运行时室内温度毎降低1℃时蓄能箱温度Tx的升高平均值,Tw为云端服务器发送的下一天预设时间段内室外平均温度,Ts为所述预设天数内空调装置100设定温度的平均值,tp2为所述预设天数内制冷模式的运行总时长与制冷模式运行天数的比值,△T4为所述预设天数内制冷模式运行时室内温度小于或等于设定温度后蓄能箱温度Tx每小时的温度升高平均值,T4为第四预设温度值。
同样的,本实施例所述的预设天数,为连续天数,但连续天数内不一定每天都开启制冷模式,可以间隔天数开启制冷模式,较好地间隔时间不超过2天。较好地,预设天数在3天至7天范围内。
例如,预设天数为3天时,3天内空调装置每天都运行制冷模式,并且运行制冷模式时未开启压缩系统,表明3天内空调装置仅通过蓄能箱内储存的热量进行制冷。
此时,获取3天内空调装置运行制冷模式时,室内温度降低1℃时蓄能箱温度Tx的升高平均值;例如,空调装置在3天内每天运行一次制冷模式,每天运行制冷模式前后室内温度降低值分别为9℃、11℃与13℃,每天因运行制冷模式蓄能箱温度Tx的升高值分别为23℃、25℃与31℃,因此3天内的蓄能箱温度Tx升高平均值△T3为蓄能箱温度Tx的升高平均值与室内温度降低平均值的比值,计算出蓄能箱温度Tx升高平均值△T3为2.4℃。需要说明的是,当制冷模式运行时,存在室内机风机待机状态,此时室内温度维持不变或温度升高,温度维持不变或升高时的蓄能箱温度降低平均值不计入本步骤中,本步骤中只计算室内温度降低时蓄能箱温度Tx的温度升高值。
以及,通过通讯模块获取云端服务器发送的下一天预设时间段内室外平均温度Tw,如30℃;具体地,下一天预设时间段可以为一天内整个时间段,如凌晨0点至第二天凌晨0点之间;或者为确定的用户容易开启制冷模式的时间段,如早上8点至下午17点之间。较好地,在接收云端服务器发送的下一天室外平均温度Tw后,还对室外平均温度Tw进行修正,在室外平均温度Tw的基础上增加修正温度,修正温度在1℃至3℃范围内,优选为2℃。
以及,3天内设定温度的平均值Ts,如第一天为21℃,第二天为24℃,第三天为22℃,则3天内设定温度的平均值Ts为22.3℃。
以及,第一天制冷模式运行的时长为1.2小时,第二天制冷模式运行的时长为1.5小时,第三天制冷模式运行的时长为1.6小时,则tp2为1.4小时。
以及,3天内在制冷模式运行时,室内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后,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风机关闭处于待机状态时,蓄能箱温度Tx每小时的温度升高平均值,第一天为0.6℃/h,第二天为0.9℃/h,第三天为0.6℃/h,△T4为0.7℃/h。需要说明是,当制冷模式运行时,室内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后,空调装置处于待机状或者退出制冷模式,此时蓄能箱与第一液管和第一气管均不进行冷媒流通,蓄能箱不对外进行供冷而仅存在冷量损失,记录此时蓄能箱温度Tx每小时的温度升高平均值。
以及,第四预设温度值T4为蓄能箱能够为换热管120提供冷量的最高温度,当蓄能箱温度升高至大于或等于第四预设温度值T4时,蓄能箱无法为换热管120提供冷量而使得室内温度得到降低,较好地为20℃。
因此,对第二预设温度值T2进行修正,修正计算为:
T2=T4-△T3×(Tw-Ts)+tp2×△T4
修正后,第二预设温度值T2为-4.2℃,在低电预设时间区间内,当蓄能箱温度大于或等于-4.2℃时,开始进入蓄冷模式,直至蓄能箱温度降低至-4.2℃时停止蓄冷。
本实施例所述的对第二预设温度值T2进行修正的方法,通过预设天数内空调装置仅通过蓄能箱进行制冷时计算出蓄能箱所耗费掉的能量值,并结合蓄能箱向换热管120提供制冷的最高温度值来计算出满足蓄能箱向外供冷而需要降低的最低温度,防止蓄能箱内降温至温度过低而造成冷量的损耗浪费。
具体地,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先判断空调装置是否以制热模式或制冷模式运行;
在空调装置以制热模式运行时,确定所述蓄能箱温度Tx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值T3,控制压缩系统以制热模式开启,控制第一阀体181、第三阀体183、第四阀体184与第六阀体186开启;确定所述蓄能箱温度Tx大于所述第三预设温度值T3,控制第二阀体182、第四阀体184、第五阀体185与第六阀体186开启;
在空调装置以制冷模式运行时,确定所述蓄能箱温度Tx大于或等于第四预设温度值T4,控制压缩系统以制冷模式开启,控制第一阀体181、第三阀体183、第四阀体184与第六阀体186开启;确定所述蓄能箱温度Tx小于所述第四预设温度值T4,控制第二阀体182、第四阀体184、第五阀体185与第六阀体186开启;
确定空调装置退出所述制热模式或所述制冷模式后,再获取时间值tx,判断时间值tx是否落入预设低电时间区间。
具体地,在所述步骤S100中通过时间值tx判断是否落入预设低电时间区间之前,先判断空调装置是否以制冷模式或制热模式运行。
具体地,在空调装置以制热模式运行时,先判断蓄能箱温度Tx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值T3。
若蓄能箱温度Tx大于第三预设温度值T3(取值30℃),表明此时可单独采用蓄能箱进行供热,不需要压缩机介入,控制第二阀体182、第四阀体184、第五阀体185与第六阀体186开启;导热管130内高温冷媒依次流经第五阀体185与第四阀体184进入换热管120,通过内风机向外供热,热交换后的冷媒再依次流经第六阀体186与第二阀体182返回到导热管130中,实现制热冷媒的循环。
若蓄能箱温度Tx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值T3(取值30℃),或蓄能箱温度Tx降低至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值T3(取值30℃)时,表明此时无法单独采用蓄能箱供热,需要压缩机介入来进行供热,因而控制压缩系统以制热模式运行,控制第一阀体181、第三阀体183、第四阀体184与第六阀体186开启,压缩系统的高温气态冷媒依次流经第三阀体183与第四阀体184进入换热管120,通过内风机向外供热,热交换后的冷媒再依次流经第六阀体186与第一阀体181返回到压缩系统中,实现制热冷媒的循环。
具体地,在空调装置以制冷模式运行时,先判断蓄能箱温度Tx是否大于或等于第四预设温度值T4。
若蓄能箱温度Tx小于第四预设温度值T4(取值20℃),表明此时可单独采用蓄能箱进行供冷,不需要压缩机介入,控制第二阀体182、第四阀体184、第五阀体185与第六阀体186开启;导热管130内低温冷媒依次流经第二阀体182与第六阀体186进入换热管120,通过内风机向外供冷,热交换后的冷媒再依次流经第四阀体184与第五阀体185返回到导热管130中,实现制冷冷媒的循环。
若蓄能箱温度Tx大于或等于第四预设温度值T4(取值20℃),或蓄能箱温度Tx升高至大于或等于第四预设温度值T4(取值20℃)时,表明此时无法单独采用蓄能箱供冷,需要压缩机介入来进行供冷,因而控制压缩系统以制冷模式运行,控制第一阀体181、第三阀体183、第四阀体184与第六阀体186开启,压缩系统的低温冷媒依次流经第一阀体181与第六阀体186进入换热管120,通过内风机向外供热,热交换后的冷媒再依次流经第四阀体184与第三阀体183返回到压缩系统中,实现制冷冷媒的循环。
下面对本发明提供的制热系统控制装置进行描述,下文描述的控制装置与上文描述的控制方法可相互对应参照。
图4示例了一种电子设备的实体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processor)210、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 Interface)220、存储器(memory)230和通信总线240,其中,处理器210,通信接口220,存储器230通过通信总线240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处理器210可以调用存储器230中的逻辑指令,以执行空调系统控制方法。
此外,上述的存储器230中的逻辑指令可以通过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计算机能够执行上述空调系统控制方法。
又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执行上述空调系统控制方法。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3)

1.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空调装置,所述空调装置包括室内机与室外机,所述室内机内设有蓄能箱、换热管、导热管、第一气管与第一液管,所述换热管、所述第一液管、所述导热管与所述第一气管依次连接并形成循环管路,所述循环管路内设有冷媒,所述导热管位于所述蓄能箱内;
所述室外机内设有压缩系统,所述压缩系统包括压缩机与四通阀,所述室外机的第二气管连接在所述第一气管上,所述室外机的第二气管连接在所述第一液管上;
第三温度传感器,位于所述蓄能箱内,用于检测蓄能箱温度,并发送至控制模块;
时间模块,用于获取并记录蓄能模式运行时的时间值,并发送至控制模块;
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时间模块通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液管上设有第一阀体,所述第二气管上设有第三阀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管上设有第二阀体与第六阀体,所述第二阀体与所述第六阀体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液管与所述第二气管连接处的两侧,所述第二阀体位于所述第六阀体靠近所述蓄能箱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管上设有第四阀体与第五阀体,所述第四阀体与所述第五阀体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气管与所述第二气管连接处的两侧,所述第五阀体位于所述第四阀体靠近所述蓄能箱一侧。
5.一种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时间值,确定时间值落入预设低电时间区间,进入蓄能模式;
所述蓄能模式运行时,获取蓄能箱温度,基于所述蓄能箱温度控制压缩系统向导热管内输送冷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蓄能箱温度控制压缩系统向导热管内输送冷媒包括:
在确定空调装置下一运行模式以制热模式运行时,确定蓄能箱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值,控制压缩系统以制热模式开启,控制第一阀体、第二阀体、第三阀体与第五阀体开启;
和/或,在确定空调装置下一运行模式以制冷模式运行时,确定蓄能箱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值,控制压缩系统以制冷模式开启,控制所述第一阀体、所述第二阀体、所述第三阀体与所述第五阀体开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控制压缩系统以制热模式开启,控制第一阀体、第二阀体、第三阀体与第五阀体开启之后,确定蓄能箱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值或时间值落入预设高电时间区间,控制所述压缩系统、所述第一阀体、所述第二阀体、所述第三阀体与所述第五阀体关闭;
和/或,在控制压缩系统以制冷模式开启,控制所述第一阀体、所述第二阀体、所述第三阀体与所述第五阀体开启之后,确定蓄能箱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值或时间值落入预设高电时间区间,控制所述压缩系统、所述第一阀体、所述第二阀体、所述第三阀体与所述第五阀体关闭。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空调装置下一运行模式以制热模式运行包括:
确定满足室外温度小于第五预设温度值、蓄能箱温度大于室外温度与蓄能箱温度大于第六预设温度值中任一条件时,判定空调装置下一运行模式以制热模式运行。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空调装置下一运行模式以制冷模式运行包括:
确定满足室外温度大于第七预设温度值、蓄能箱温度小于室外温度与蓄能箱温度小于第八预设温度值中任一条件时,判定空调装置下一运行模式以制冷模式运行。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确定在预设天数内空调装置连续运行制热模式并且未开启所述压缩系统时,对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值进行修正,修正公式包括:
T1=△T1×(Ts-Tw)+tp1×△T2+T3
其中,T1为第一预设温度值,△T1为所述预设天数内制热模式运行时室内温度毎升高1℃时蓄能箱温度的降低平均值,Tw为云端服务器发送的下一天预设时间段内室外平均温度,Ts为所述预设天数内空调装置设定温度的平均值,tp1为所述预设天数内制热模式的运行总时长与制热模式运行天数的比值,△T2为所述预设天数内制热模式运行时室内温度大于或等于设定温度后蓄能箱温度每小时的温度降低平均值,T3为第三预设温度值。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确定在预设天数内空调装置连续运行制冷模式并且未开启所述压缩系统时,对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值进行修正,修正公式包括:
T2=T4-△T3×(Tw-Ts)+tp2×△T4
其中,T2为第二预设温度值,△T3为所述预设天数内制冷模式运行时室内温度毎降低1℃时蓄能箱温度的升高平均值,Tw为云端服务器发送的下一天预设时间段内室外平均温度,Ts为所述预设天数内空调装置设定温度的平均值,tp2为所述预设天数内制冷模式的运行总时长与制冷模式运行天数的比值,△T4为所述预设天数内制冷模式运行时室内温度小于或等于设定温度后蓄能箱温度每小时的温度升高平均值,T4为第四预设温度值。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对所述Tw进行修正,所述Tw取值为云端服务器发送的下一天预设时间段内室外平均温度与修正温度值的总和,所述修正温度值在1℃至3℃范围内。
13.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先判断空调装置是否以制热模式或制冷模式运行;
在空调装置以制热模式运行时,确定所述蓄能箱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值,控制压缩系统以制热模式开启,控制第一阀体、第三阀体、第四阀体与第六阀体开启;确定所述蓄能箱温度大于所述第三预设温度值,控制第二阀体、第四阀体、第五阀体与第六阀体开启;
在空调装置以制冷模式运行时,确定所述蓄能箱温度大于或等于第四预设温度值,控制压缩系统以制冷模式开启,控制第一阀体、第三阀体、第四阀体与第六阀体开启;确定所述蓄能箱温度小于所述第四预设温度值,控制第二阀体、第四阀体、第五阀体与第六阀体开启;
确定空调装置退出所述制热模式或所述制冷模式后,再获取时间值,确定时间值落入预设低电时间区间,进入蓄能模式。
CN202111082686.XA 2021-09-15 2021-09-15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138195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82686.XA CN113819514B (zh) 2021-09-15 2021-09-15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CT/CN2022/086285 WO2023040249A1 (zh) 2021-09-15 2022-04-12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82686.XA CN113819514B (zh) 2021-09-15 2021-09-15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19514A true CN113819514A (zh) 2021-12-21
CN113819514B CN113819514B (zh) 2023-06-23

Family

ID=789225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82686.XA Active CN113819514B (zh) 2021-09-15 2021-09-15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19514B (zh)
WO (1) WO2023040249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84750A (zh) * 2022-01-28 2022-05-13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用于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4593479A (zh) * 2022-03-17 2022-06-07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
CN114593478A (zh) * 2022-03-17 2022-06-07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
CN114646122A (zh) * 2022-02-28 2022-06-21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用于空调控温的方法、装置、空调、存储介质
WO2023040249A1 (zh) * 2021-09-15 2023-03-23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176622U (zh) * 2016-11-04 2017-05-17 杨斯涵 一种微型空调器
WO2018129840A1 (zh) * 2017-01-10 2018-07-19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化霜控制方法、化霜控制系统和空调器
CN110779166A (zh) * 2019-10-25 2020-02-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及空调控制方法
CN111503823A (zh) * 2020-04-29 2020-08-0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和空调系统
CN111503824A (zh) * 2020-04-29 2020-08-0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和空调系统
CN111780224A (zh) * 2020-07-06 2020-10-16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2050422A (zh) * 2019-06-05 2020-12-08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器的蓄热模式控制方法
CN113357722A (zh) * 2021-05-20 2021-09-07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制热空调扇及控制方法
CN113357762A (zh) * 2021-05-20 2021-09-07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蓄热空调扇蓄热控制方法、蓄热空调扇与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62115B1 (ko) * 2005-08-22 2006-12-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축열식 공기조화 시스템
CN204438396U (zh) * 2015-01-20 2015-07-01 特灵空调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具有蓄能功能的空调机组
CN104879843B (zh) * 2015-06-12 2017-06-30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控制装置、一拖多空调器及空调器控制方法
CN105465929B (zh) * 2015-12-18 2018-12-21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错峰用电储能空调
CN106369721A (zh) * 2016-10-26 2017-02-01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家用小型蓄能空调器系统
DE102017214672A1 (de) * 2017-08-22 2019-02-28 Hochschule für angewandte Wissenschaften München Betriebsverfahren für ein Kühl- und/oder Heizsystem und Kühl- und/oder Heizsystem
CN107883602B (zh) * 2017-12-08 2023-07-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冷媒循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3819514B (zh) * 2021-09-15 2023-06-23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176622U (zh) * 2016-11-04 2017-05-17 杨斯涵 一种微型空调器
WO2018129840A1 (zh) * 2017-01-10 2018-07-19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化霜控制方法、化霜控制系统和空调器
CN112050422A (zh) * 2019-06-05 2020-12-08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器的蓄热模式控制方法
CN110779166A (zh) * 2019-10-25 2020-02-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及空调控制方法
CN111503823A (zh) * 2020-04-29 2020-08-0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和空调系统
CN111503824A (zh) * 2020-04-29 2020-08-0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和空调系统
CN111780224A (zh) * 2020-07-06 2020-10-16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3357722A (zh) * 2021-05-20 2021-09-07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制热空调扇及控制方法
CN113357762A (zh) * 2021-05-20 2021-09-07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蓄热空调扇蓄热控制方法、蓄热空调扇与存储介质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40249A1 (zh) * 2021-09-15 2023-03-23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4484750A (zh) * 2022-01-28 2022-05-13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用于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4484750B (zh) * 2022-01-28 2024-05-14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用于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4646122A (zh) * 2022-02-28 2022-06-21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用于空调控温的方法、装置、空调、存储介质
CN114646122B (zh) * 2022-02-28 2024-03-22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用于空调控温的方法、装置、空调、存储介质
CN114593479A (zh) * 2022-03-17 2022-06-07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
CN114593478A (zh) * 2022-03-17 2022-06-07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
CN114593478B (zh) * 2022-03-17 2023-11-24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
CN114593479B (zh) * 2022-03-17 2023-11-24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19514B (zh) 2023-06-23
WO2023040249A1 (zh) 2023-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819514A (zh)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2460711B (zh) 一种冷水机组控制方法、装置及冷水机组
CN110375422B (zh) 空调的控制方法、系统及空气调节设备
CN112747419B (zh) 中央空调风水联动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512740A (zh) 一种模块化储能电池冷却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3790542B (zh) 多模块冷水机组及其调度控制方法
JP6116097B2 (ja) 蓄熱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9945366B (zh) 水多联机组控制方法和空调水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JP2012057864A (ja) 送水温度制御装置および方法
CN212204900U (zh) 一种模块式风冷冷热水系统
CN111322828B (zh) 恒温箱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2856634A (zh) 冰蓄冷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控制器及系统
US20220412575A1 (en) Air conditioner
CN115523560A (zh) 一种大容量水蓄冷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US20220235970A1 (en) Solar Heat Pump Water Heater
CN115930322A (zh) 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N112050361B (zh) 一种用于空调除霜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
CN210035776U (zh) 集成式冷站及空调系统
CN111397041A (zh) 一种模块式风冷冷热水系统
CN208566962U (zh) 一种带储能装置的温度调节装置
CN103712308B (zh) 一种空调器容量调节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9520188A (zh) 制冷装置控制方法、制冷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CN109373553A (zh) 一种整体式空调及末端的水系统装置
CN214307518U (zh) 空调电控模块散热装置及空调器
CN111765678B (zh) 一种热泵系统智能控制方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