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15736B - 一种汽车驾驶室的后悬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驾驶室的后悬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15736B
CN113815736B CN202111282687.9A CN202111282687A CN113815736B CN 113815736 B CN113815736 B CN 113815736B CN 202111282687 A CN202111282687 A CN 202111282687A CN 113815736 B CN113815736 B CN 11381573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vertical
damping mechanism
transverse
outer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8268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15736A (zh
Inventor
龙曲波
廖洋
肖伟
杨宇
许�鹏
刘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shi Wuhan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shi Wuhan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shi Wuhan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shi Wuhan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8268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1573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157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157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157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157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33/00Superstructures for load-carrying vehicles
    • B62D33/06Drivers' cabs
    • B62D33/0604Cabs insulated against vibrations or noise, e.g. with elastic suspens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NLUBRICATING
    • F16N1/00Constructional modifications of parts of 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the purpose of lubr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驾驶室的后悬支架,包括:连接悬臂、连接座、一对横向减震机构和一个竖向减震机构,一对横向减震机构相对间隔设置,所述横向减震机构的一侧铰接于所述连接悬臂的顶端,所述横向减震机构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连接座上,所述竖向减震机构的下端铰接于所述连接悬臂的中部凸出端,所述竖向减震机构的上端也铰接于所述连接座上,所述横向减震机构水平设置,所述竖向减震机构与垂直竖线的夹角不超过30度。本发明同时具有多个减震机构,具有非常好的减震效果,且通过合理设置最大程度保证多个减震机构相互之间不干涉。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驾驶室的后悬支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驾驶室的后悬支架。
背景技术
驾驶室悬置支架主要起到承载驾驶室,缓冲底盘冲击作用,通过悬置支架的支撑及减震作用使得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具有较高的舒适感。驾驶室悬置支架包括的后悬支架安装于驾驶室后侧,连接驾驶室及底盘,与前置支架一起实现对底盘冲击的减震作用。后悬支架采用单一的减震机构减震效果不理想,无法达到最佳的减震效果,同时如果使用多个减震机构,相互之间的干涉问题也是需要考虑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驾驶室的后悬支架,同时具有多个减震机构,具有非常好的减震效果,且通过合理设置最大程度保证多个减震机构相互之间不干涉。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汽车驾驶室的后悬支架,包括:连接悬臂、连接座、一对横向减震机构和一个竖向减震机构,一对横向减震机构相对间隔设置,所述横向减震机构的一侧铰接于所述连接悬臂的顶端,所述横向减震机构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连接座上,所述竖向减震机构的下端铰接于所述连接悬臂的中部凸出端,所述竖向减震机构的上端也铰接于所述连接座上,所述横向减震机构水平设置,所述竖向减震机构与垂直竖线的夹角不超过30度。
优选的是,所述连接座靠近横向减震机构的侧面设置有竖向滑槽,所述横向减震机构的端部铰接于铰接块上后通过铰接块滑动配合于竖向滑槽中,所述连接座靠近竖向减震机构的底面设置有横向滑槽,所述竖向减震机构的端部也铰接于铰接块上后通过铰接块滑动配合于横向滑槽中。
优选的是,所述竖向减震机构和一对横向减震机构之间均设置有辅助减震机构,其与所述横向减震机构和竖向减震机构之间均铰接设置。
优选的是,所述横向减震机构和辅助减震机构均包括外框、弹簧和辅助柱,所述外框内部中空且顶面具有开口,所述辅助柱下端恰好从所述外框的开口中穿过位于所述外框中,所述弹簧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辅助柱的下端,另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外框内底面,所述辅助减震机构的辅助柱上端铰接于所述横向减震机构的外框上,所述横向减震机构的外框底面还与所述铰接块铰接。
优选的是,所述竖向减震机构包括:
上连接板,其与对应的铰接块铰接;
上套筒,其固定连接于所述上连接板上,所述上套筒与所述上连接板形成具有下开口的筒状结构;
上连接柱,其固定于所述上连接板上且位于所述上套筒内,所述上连接柱的中心轴线与所述上套筒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上连接柱的下端与所述上套筒的下端平齐;
下连接板,其与对应的连接悬臂铰接,所述下连接板与所述上连接板平行;
下套筒,其固定连接于所述下连接板上,所述下套筒与所述下连接板形成具有上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下套筒从其顶面向下凹陷形成环形通道,所述上套筒下部恰好配合于所述环形通道中且设置为沿环形通道上下滑动;
下连接柱,其固定于所述下连接板上且位于所述下套筒内,所述下连接柱的中心轴线与所述下套筒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下连接柱的上端与所述下套筒的上端平齐,所述下连接柱从其顶面向下凹陷形成凹槽,所述上连接柱下部恰好配合于所述凹槽中且设置为沿凹槽上下滑动;
弹簧,其套设于所述上连接柱和下连接柱外且位于所述上套筒和下套筒内,所述弹簧上端和下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上。
优选的是,所述环形通道中填充润滑油,所述辅助减震机构的弹簧下端固定连接于滑板上,所述滑板滑动配合于所述外框内并沿外框内壁密封滑动,所述滑动板与所述外框内底面之间形成密封空间,其内也填充润滑油,所述环形通道与所述密封空间通过连接管道密封连通。
优选的是,所述环形通道相对的内壁均内凹形成竖向的环形滑道,其内配合有环形的滑块,所述滑块上端面一体成型有配合块,其中心轴线与所述滑块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配合块的顶面具有内凹的环形孔,其恰好卡合所述上套筒的下端,所述配合块与所述下套筒之间均固定有环形的弹性布,其一侧固定于所述下套筒的环形通道内壁和外壁顶部,所述弹性布的另一侧固定于所述配合块的内壁和外壁顶部。
优选的是,所述滑块的内壁和外壁均固定设置有耐磨橡胶层。
优选的是,所述连接管道还连通有输送管道下端,其上设置有阀门,所述输送管道上端通过上连接板连通至所述上套筒内部。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设置多个减震机构相互配合,实现非常优异的减震效果,同时通过设置滑槽和铰接块的配合,实现多个减震机构相互不干涉,实现减震效果的组合叠加。
2、本发明通过在环形通道中设置润滑油,结合连接管道和密封空间的设置,实现竖向减震机构和辅助减震机构的配合,达到更好的减震效果。
3、本发明还通过设置滑块、配合快和弹性布实现上套筒和下套筒的密封,一方面对弹簧进行保护,另一方面实现润滑油的密封。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横向减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竖向减震机构和辅助减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下套筒和上套筒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连接悬臂,2、连接座,3、横向减震机构,4、竖向减震机构,5、辅助减震机构,6、铰接块,7、外框,8、弹簧,9、辅助柱,10、上连接板,11、上套筒,12、上连接柱,13、下连接板,14、下套筒,15、下连接柱,16、滑板,17、密封空间,18、连接管道,19、环形通道,20、环形滑道,21、滑块,22、配合块,23、弹性布,24、输送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案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驾驶室的后悬支架,包括:连接悬臂1、连接座2、一对横向减震机构3和一个竖向减震机构4,一对横向减震机构3相对间隔设置,所述横向减震机构3的一侧铰接于所述连接悬臂1的顶端,所述横向减震机构3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连接座2上,所述竖向减震机构4的下端铰接于所述连接悬臂1的中部凸出端,所述竖向减震机构4的上端也铰接于所述连接座2上,所述横向减震机构3水平设置,所述竖向减震机构4与垂直竖线的夹角不超过30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连接悬臂1和连接座2将整个后悬支架连接于驾驶室后侧,连接于驾驶室和底盘上,连接悬臂1用于支撑和连接各个减震机构。根据连接悬臂1和连接座2的实际设置,横向减震机构3设置为一对,竖向减震机构4设置一个,横向减震机构3的尺寸小于竖向减震机构4的尺寸,既可以实现减震效果,又可以尽量减轻整个后悬支架的重量。横向减震机构3和竖向减震机构4共同作用,既可以实现驾驶室前后方向的减震防护效果,又可以实现驾驶室上下方向的减震防护效果。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座2靠近横向减震机构3的侧面设置有竖向滑槽,所述横向减震机构3的端部铰接于铰接块6上后通过铰接块6滑动配合于竖向滑槽中,所述连接座2靠近竖向减震机构4的底面设置有横向滑槽,所述竖向减震机构4的端部也铰接于铰接块6上后通过铰接块6滑动配合于横向滑槽中。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横向减震机构3通过铰接块6与连接座2铰接,同时通过铰接块6与连接块之间实现竖向滑动,当竖向减震机构4实现竖向减震作用时,横向减震机构3与连接座2之间能实现相对竖向滑动,尽量不影响竖向减震作用。竖向减震机构4也通过铰接块6与连接座2铰接,同时通过铰接块6与连接块之间实现横向滑动,当横向减震机构3实现横向减震作用时,竖向减震机构4与连接座2之间能实现相对横向滑动,尽量不影响横向减震作用。通过设置铰接块6和滑槽实现横向减震机构3和竖向减震机构4最大化程度上不发生相对干涉。铰接块6在滑槽中不脱离地滑动,此为常规手段,在此不再赘述。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竖向减震机构4和一对横向减震机构3之间均设置有辅助减震机构5,其与所述横向减震机构3和竖向减震机构4之间均铰接设置。辅助减震机构5能在竖向上进一步辅助竖向减震机构4实现减震,保证了整个后悬支架的减震效果。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如图2所示,所述横向减震机构3和辅助减震机构5均包括外框7、弹簧8和辅助柱9,所述外框7内部中空且顶面具有开口,所述辅助柱9下端恰好从所述外框7的开口中穿过位于所述外框7中,所述弹簧8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辅助柱9的下端,另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外框7内底面,所述辅助减震机构5的辅助柱9上端铰接于所述横向减震机构3的外框7上,所述横向减震机构3的外框7底面还与所述铰接块6铰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横向减震机构3和辅助减震机构5的结构相同,整体结构较为简单,是通过弹簧8的压缩和反弹力实现辅助柱9和外框7之间的相对位移,从而实现横向减震机构3的弹性伸缩,实现减震作用。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如图3所示,所述竖向减震机构4包括:
上连接板10,其与对应的铰接块6铰接;
上套筒11,其固定连接于所述上连接板10上,所述上套筒11与所述上连接板10形成具有下开口的筒状结构;
上连接柱12,其固定于所述上连接板10上且位于所述上套筒11内,所述上连接柱12的中心轴线与所述上套筒11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上连接柱12的下端与所述上套筒11的下端平齐;
下连接板13,其与对应的连接悬臂1铰接,所述下连接板13与所述上连接板10平行;
下套筒14,其固定连接于所述下连接板13上,所述下套筒14与所述下连接板13形成具有上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下套筒14从其顶面向下凹陷形成环形通道19,所述上套筒11下部恰好配合于所述环形通道19中且设置为沿环形通道19上下滑动;
下连接柱15,其固定于所述下连接板13上且位于所述下套筒14内,所述下连接柱15的中心轴线与所述下套筒14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下连接柱15的上端与所述下套筒14的上端平齐,所述下连接柱15从其顶面向下凹陷形成凹槽,所述上连接柱12下部恰好配合于所述凹槽中且设置为沿凹槽上下滑动;
弹簧8,其套设于所述上连接柱12和下连接柱15外且位于所述上套筒11和下套筒14内,所述弹簧8上端和下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上连接板10和下连接板13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竖向减震机构4的结构相对较大,弹簧8通过套设于上连接柱12和下连接柱15后支撑,通过上连接板10和下连接板13对弹簧8的压缩回弹实现减震作用,而弹簧8直接暴露在外部会产生很多问题,例如被污染,被外部的硬物损坏,从而造成减震机构无法实现相应的减震功能或者减震效果降低吗,因此通过设置上套筒11和下套筒14的阻挡作用以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上套筒11和下套筒14的配合将弹簧8防护于内部,不影响减震效果的同时实现对弹簧8的保护。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环形通道19中填充润滑油,所述辅助减震机构5的弹簧8下端固定连接于滑板16上,所述滑板16滑动配合于所述外框7内并沿外框7内壁密封滑动,所述滑动板与所述外框7内底面之间形成密封空间17,其内也填充润滑油,所述环形通道19与所述密封空间17通过连接管道18密封连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当竖向减震机构4实现减震作用时,上套筒11实现在下套筒14的环形通道19中上下滑动,向下滑动时,推动环形通道19中的润滑油沿着连接管道18输送至辅助减震机构5的密封空间17中,并推动滑板16向上移动,从而实现辅助减震机构5与竖向减震机构4的力相反,两者相互辅助实现更好的减震效果。当上套筒11向上滑动时,与上述过程相反,也能实现相互辅助减震作用。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如图4所示,所述环形通道19相对的内壁均内凹形成竖向的环形滑道20,其内配合有环形的滑块21,所述滑块21上端面一体成型有配合块22,其中心轴线与所述滑块21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配合块22的顶面具有内凹的环形孔,其恰好卡合所述上套筒11的下端,所述配合块22与所述下套筒14之间均固定有环形的弹性布23,其一侧固定于所述下套筒14的环形通道19内壁和外壁顶部,所述弹性布23的另一侧固定于所述配合块22的内壁和外壁顶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滑块21、配合快和弹性布23的设置,实现上套筒11与下套筒14的密封相对滑动,滑块21沿着环形滑道20上下密封滑动,而配合块22用于卡合上套筒11,同时连接弹性布23,弹性布23将滑块21与下套筒14顶面之间密封,随着滑块21的上下滑动,弹性布23实现拉伸程度的变化,但是弹性布23实现能起到最后的密封作用,防止润滑油的泄露。而辅助弹性机构的润滑油如果有轻微的泄露,刚好可以实现对上方弹簧8的润滑。环形通道19中的润滑油可通过设置加油口间隔一段时间添加。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滑块21的内壁和外壁均固定设置有耐磨橡胶层,起到密封作用。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管道18还连通有输送管道24下端,其上设置有阀门,所述输送管道24上端通过上连接板10连通至所述上套筒11内部。整个后悬支架使用一段时间后,通过打开阀门,润滑油会经由输送管道24进入至上套筒11内,实现对弹簧8的润滑,打开阀门一段时间后即可关闭阀门,再对环形通道19进行加油。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4)

1.一种汽车驾驶室的后悬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悬臂、连接座、一对横向减震机构和一个竖向减震机构,一对横向减震机构相对间隔设置,所述横向减震机构的一侧铰接于所述连接悬臂的顶端,所述横向减震机构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连接座上,所述竖向减震机构的下端铰接于所述连接悬臂的中部凸出端,所述竖向减震机构的上端也铰接于所述连接座上,所述横向减震机构水平设置,所述竖向减震机构与垂直竖线的夹角不超过30度;
所述连接座靠近横向减震机构的侧面设置有竖向滑槽,所述横向减震机构的端部铰接于铰接块上后通过铰接块滑动配合于竖向滑槽中,所述连接座靠近竖向减震机构的底面设置有横向滑槽,所述竖向减震机构的端部也铰接于铰接块上后通过铰接块滑动配合于横向滑槽中;
所述竖向减震机构和一对横向减震机构之间均设置有辅助减震机构,其与所述横向减震机构和竖向减震机构之间均铰接设置;
所述横向减震机构和辅助减震机构均包括外框、弹簧和辅助柱,所述外框内部中空且顶面具有开口,所述辅助柱下端恰好从所述外框的开口中穿过位于所述外框中,所述弹簧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辅助柱的下端,另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外框内底面,所述辅助减震机构的辅助柱上端铰接于所述横向减震机构的外框上,所述横向减震机构的外框底面还与所述铰接块铰接;
所述竖向减震机构包括:
上连接板,其与对应的铰接块铰接;
上套筒,其固定连接于所述上连接板上,所述上套筒与所述上连接板形成具有下开口的筒状结构;
上连接柱,其固定于所述上连接板上且位于所述上套筒内,所述上连接柱的中心轴线与所述上套筒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上连接柱的下端与所述上套筒的下端平齐;
下连接板,其与对应的连接悬臂铰接,所述下连接板与所述上连接板平行;
下套筒,其固定连接于所述下连接板上,所述下套筒与所述下连接板形成具有上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下套筒从其顶面向下凹陷形成环形通道,所述上套筒下部恰好配合于所述环形通道中且设置为沿环形通道上下滑动;
下连接柱,其固定于所述下连接板上且位于所述下套筒内,所述下连接柱的中心轴线与所述下套筒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下连接柱的上端与所述下套筒的上端平齐,所述下连接柱从其顶面向下凹陷形成凹槽,所述上连接柱下部恰好配合于所述凹槽中且设置为沿凹槽上下滑动;
弹簧,其套设于所述上连接柱和下连接柱外且位于所述上套筒和下套筒内,所述弹簧上端和下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上;
所述环形通道中填充润滑油,所述辅助减震机构的弹簧下端固定连接于滑板上,所述滑板滑动配合于所述外框内并沿外框内壁密封滑动,所述滑板与所述外框内底面之间形成密封空间,其内也填充润滑油,所述环形通道与所述密封空间通过连接管道密封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驾驶室的后悬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通道相对的内壁均内凹形成竖向的环形滑道,其内配合有环形的滑块,所述滑块上端面一体成型有配合块,其中心轴线与所述滑块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配合块的顶面具有内凹的环形孔,其恰好卡合所述上套筒的下端,所述配合块与所述下套筒之间均固定有环形的弹性布,其一侧固定于所述下套筒的环形通道内壁和外壁顶部,所述弹性布的另一侧固定于所述配合块的内壁和外壁顶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驾驶室的后悬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的内壁和外壁均固定设置有耐磨橡胶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驾驶室的后悬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道还连通有输送管道下端,其上设置有阀门,所述输送管道上端通过上连接板连通至所述上套筒内部。
CN202111282687.9A 2021-11-01 2021-11-01 一种汽车驾驶室的后悬支架 Active CN1138157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82687.9A CN113815736B (zh) 2021-11-01 2021-11-01 一种汽车驾驶室的后悬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82687.9A CN113815736B (zh) 2021-11-01 2021-11-01 一种汽车驾驶室的后悬支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15736A CN113815736A (zh) 2021-12-21
CN113815736B true CN113815736B (zh) 2023-09-26

Family

ID=789192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82687.9A Active CN113815736B (zh) 2021-11-01 2021-11-01 一种汽车驾驶室的后悬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15736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9980045467U (ko) * 1996-12-27 1998-09-25 윤원석 캡의 진동 완화용 리어 서스펜션(rear suspension)
US5957231A (en) * 1997-04-28 1999-09-28 Applied Power Inc. Vehicle cab suspension unit
CN201086746Y (zh) * 2007-07-09 2008-07-16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驾驶室后悬置装置
CN201305042Y (zh) * 2008-12-12 2009-09-09 东风汽车公司 驾驶室后悬架装置
CN101981341A (zh) * 2008-04-02 2011-02-23 洛德公司 施工车辆驾驶室悬置表面效应液架
CN202320551U (zh) * 2011-11-17 2012-07-11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身悬置装置
CN203958352U (zh) * 2014-08-05 2014-11-26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驾驶室后悬置简易装置
CN204250191U (zh) * 2014-12-02 2015-04-08 浙江宏鑫减震系统有限公司 后悬置总成
CN208359424U (zh) * 2018-05-18 2019-01-11 东莞秋元精密塑胶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塑料水管挤出成型模具装置
CN212556546U (zh) * 2020-07-08 2021-02-19 扬州市宇联车身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驾驶室带横减后悬置结构
CN112623051A (zh) * 2020-12-17 2021-04-09 马鞍山悠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多重减震的机动车驾驶室后悬置装置
CN113547967A (zh) * 2021-08-23 2021-10-26 安徽中河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汽车座椅的弹簧阻尼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2200670A1 (de) * 2012-01-18 2013-07-18 Zf Friedrichshafen Ag Fahrerhaus-Aufhängungseinrichtung mit Wankstabiliserung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9980045467U (ko) * 1996-12-27 1998-09-25 윤원석 캡의 진동 완화용 리어 서스펜션(rear suspension)
US5957231A (en) * 1997-04-28 1999-09-28 Applied Power Inc. Vehicle cab suspension unit
CN201086746Y (zh) * 2007-07-09 2008-07-16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驾驶室后悬置装置
CN101981341A (zh) * 2008-04-02 2011-02-23 洛德公司 施工车辆驾驶室悬置表面效应液架
CN201305042Y (zh) * 2008-12-12 2009-09-09 东风汽车公司 驾驶室后悬架装置
CN202320551U (zh) * 2011-11-17 2012-07-11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身悬置装置
CN203958352U (zh) * 2014-08-05 2014-11-26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驾驶室后悬置简易装置
CN204250191U (zh) * 2014-12-02 2015-04-08 浙江宏鑫减震系统有限公司 后悬置总成
CN208359424U (zh) * 2018-05-18 2019-01-11 东莞秋元精密塑胶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塑料水管挤出成型模具装置
CN212556546U (zh) * 2020-07-08 2021-02-19 扬州市宇联车身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驾驶室带横减后悬置结构
CN112623051A (zh) * 2020-12-17 2021-04-09 马鞍山悠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多重减震的机动车驾驶室后悬置装置
CN113547967A (zh) * 2021-08-23 2021-10-26 安徽中河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汽车座椅的弹簧阻尼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15736A (zh) 2021-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378881B2 (en) Wheel suspension for a vehicle
CN102341297B (zh) 具有集成的弹簧装置/减振装置的瓦特连杆悬架装置
DE112011101558T5 (de) Zweiwege-Befestigung für eine Fahrerhausaufhängung mit Kippfunktion
CN102011824B (zh) 具有自诊断特征的防漏减振器
US5024465A (en) Axle suspension for vehicles, particularly heavy vehicles with two or more axles
CN113815736B (zh) 一种汽车驾驶室的后悬支架
US5062495A (en) Rear suspension system for motorcycles
KR940011231A (ko) 자동차의 후륜 현가장치
US5279383A (en) Spring suspension device
EP1526011B1 (en) Independent suspension system for a wheeled vehicle
CN112572254A (zh) 一种车辆用座椅自动调节系统
CN110030313A (zh) 阻尼装置
CN201525426U (zh) 与舱门联动的重载备胎架
CN102381372B (zh) 一种双向减振型汽车驾驶室后悬置装置
CN105857002B (zh) 用于车辆后桥的具有空气弹簧元件的单独车轮悬架以及相应配备的车辆后桥
CN209010963U (zh) 一种桥梁支座装置
US5988660A (en) Vehicle rear axle having at least two transverse leaf springs arranged one behind another
CN220129901U (zh) 一种汽车减震底盘悬架
CN2418036Y (zh) 前倾式驾驶室减震装置
CN106515351B (zh) 缓冲减震机构、汽车悬挂系统及汽车
CN213323387U (zh) 具有横向限位装置的减振后悬置结构
CN220947418U (zh) 一种宽体车后桥用y型油气平衡悬挂系统
CN221075470U (zh) 一种减小冲击力的液压阀座
CN113291113B (zh) 一种汽车悬挂减震器
CN217753913U (zh) 一种重型卡车驾驶室后悬置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430040 No.9 (10), Jinbei 1st Road, Dongxihu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Dongshi (Wuhan) Industrial Co.,Ltd.

Address before: 430040 No.9 (10), Jinbei 1st Road, Dongxihu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DONGFENG (WUHAN) INDUSTRIAL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