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47418U - 一种宽体车后桥用y型油气平衡悬挂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宽体车后桥用y型油气平衡悬挂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47418U
CN220947418U CN202322960951.0U CN202322960951U CN220947418U CN 220947418 U CN220947418 U CN 220947418U CN 202322960951 U CN202322960951 U CN 202322960951U CN 220947418 U CN220947418 U CN 2209474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axle
vehicle
suspension system
hydraul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96095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莫思剑
杨明
周媛
邢少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Changkuang Engineeri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Changkuang Engineer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Changkuang Engineeri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Changkuang Engineer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96095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474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474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474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宽体车后桥用Y型油气平衡悬挂系统,包括设置在车架两侧与车桥连接的减震组件,所述车架与车桥通过连杆连接,所述连杆设置为至少一个安装在车架下方的Y型架,所述车架中部下方设置有与车架两侧固定安装的横梁,所述Y型架的敞口端分别与车桥的两端固定连接,合拢端通过关节轴承铰接于横梁中部。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原有的多连杆悬挂结构简化,通过Y型架,实现车架与车桥的连接,Y型架的合拢端通过关节轴承与横梁铰接,由于悬挂系统的简化,与横梁铰接的关节轴承具有更多的选择,解决了因多连杆结构导致空间受限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宽体车后桥用Y型油气平衡悬挂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平衡悬挂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宽体车后桥用Y型油气平衡悬挂系统,属于工程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矿产资源、砂石骨料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矿用卡车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驱动形式为6×4的宽体自卸车作为中国企业自主研发的产品,技术趋于成熟,包括安全性、动力性、通过性、承载能力、可靠性等方面,大吨位的宽体自卸车应用越来越多。后悬挂是宽体自卸车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起到连接车桥与车架、传递承载力与驱动力,减振等重要作用,其承载能力、可靠性、安全性、布置合理性影响着宽体自卸车向大型化的发展。
目前宽体自卸车上常用的后悬挂系统主要由平衡悬挂、钢板弹簧、多连杆等组成,存在着车架受力集中、承载力有限、减振效果差、连杆安装分散、空间限制安装困难、螺栓容易松脱/剪断等缺陷,原有的多连杆悬挂结构由于连杆数量较多,与车架安装时每个安装点位都需要设置对应的连接座与单个连杆的关节轴承铰接,这样的连接方式,导致车架内连杆排布紧密,关节轴承的大小无法进一步选择更具可靠性的大关节轴承,且在矿山运输环境相对恶劣,路况较差,连接部件越多可靠性会越低,关节轴承的销轴断裂,车架螺丝断裂是矿车工作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影响了矿车的使用率,增加了维护成本;此外,现有的矿车车架结构,由于悬挂系统设置在车架内,导致车架中部可利用的空间小,不便于进一步对车辆的改进和完善。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宽体车后桥用Y型油气平衡悬挂系统,包括设置在车架两侧与车桥连接的减震组件,所述车架与车桥通过Y型架连接,通过将原有的多连杆悬挂结构简化,通过Y型架,实现车架与车桥的连接,Y型架的合拢端通过第一关节轴承与横梁铰接。
技术方案:一种宽体车后桥用Y型油气平衡悬挂系统,包括设置在车架两侧与车桥连接的减震组件,所述车架与车桥通过连杆连接,所述连杆设置为至少一个安装在车架下方的Y型架,所述车架中部下方设置有与车架两侧固定安装的横梁,所述Y型架的敞口端分别与车桥的两端固定连接,合拢端通过第一关节轴承铰接于横梁中部,还包括沿车桥方向设置的横拉杆,所述横拉杆一端与车桥外侧中间位置铰接,另一端与任意一侧车架内侧铰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原有的多连杆悬挂结构简化,通过Y型架,实现车架与车桥的连接,Y型架的合拢端通过第一关节轴承与横梁铰接,由于悬挂系统的简化,与横梁铰接的第一关节轴承具有更多的选择,解决了因多连杆结构导致空间受限的问题;
选用较大规格的第一关节轴承,可有效的提升连接强度,且利用第一关节轴承的多向扭转特性,可以实现车桥的上下方向摆动和左右向的摆动,既能为车辆提供优异的连接强度,同时由于结构更加简单,进一步提升了车辆行驶的可靠性;
通过将横梁连接在车架下方,使Y型架的连接点位于车架下方,扩大了车架内的安装空间,便于后续的检修工作以及为车架强度做进一步提升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同时使车辆更加轻量化,使车辆具备更好的承载能力。
通过横拉杆将车桥与车架连接,防止车桥在车辆运动过程中左右方向串动,与车桥以及车架铰接,可以实现随车桥上下方向的移动而转动,不影响正常运作的前提下,限制车桥的左右串动,同时横拉杆在车桥的支点距离车架近,受力更好。
优选项,为了不影响车辆传动轴的安装,所述横拉杆安装在车桥上端靠近车架一侧。
隐藏式安装在车桥上方靠近车架内的一侧,使车辆悬挂结构整体更加整洁,方便传动轴的布置,设置在前后两侧会影响传动轴的安装,尤其是多桥车辆,安装在两侧的横拉杆外形需要改变,其强度也随之改变,会削弱横拉杆的强度,设置在车桥上方,不影响传动轴的安装,外形不受影响,相对于安装在前后两侧的横拉杆,其强度也会更高,随之带来的限位效果和可靠性也相对提升。
优选项,为了有效的抵消车桥的位移对支座的影响,所述横拉杆两端通过第二关节轴承分别与车桥和车架铰接,所述第二关节轴承的销轴沿车架长度方向设置。
拉杆两端采用第二关节轴承与车架和车桥铰接,使车桥的自由度更大,销轴沿车架长度方向设置使横拉杆具备上下方向的较大自由度和前后方向的较小自由度,车桥在运动过程中上下方向活动的时候,是沿第一关节轴承与横梁铰接处为中心摆动,具有一定的前后位移量,通过设置第二关节轴承可以有效的抵消车桥的位移对支座的影响。
优选项,为了提升矿车的减震效果,所述减震组件为液压减震组件,所述液压减震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车架外侧的安装板、液压油缸和设置在车桥两端的耳板,所述液压油缸两端分别与安装板和耳板铰接。
替代传统的钢板弹簧减震组件,可以有效的减轻整车的重量,增加车辆承载能力,增加车辆行驶平顺性。
优选项,为了实现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所述车架两侧均设置有液压蓄能器,所述液压油缸通过油管与液压蓄能器连通。
通过设置液压蓄能器,可以将液压杆内的液压油储存至液压蓄能器中,实现液压油缸的伸缩。
优选项,为了保障生产以及安装便利性,当应用在双后桥车辆时,所述Y型架设置为两个沿横梁对称安装的Y型架。
双后桥车辆车身较长,如采用单Y型架其生产工艺较为复杂,性价比较低,因此当应用于双后桥车辆时,采用两个Y型架组合的方式将车架与车桥连接,降低生产成本且安装便利,为双后桥矿车的减震控制提供了稳固的连接结构,进一步保障设备的可靠性。
优选项,为了实现等间距车桥的合理装配,当应用在多后桥车辆,且相邻车桥距离相等时,所述车架下方相邻车桥之间分别设置有一个横梁,所述Y型架敞口端朝相同方向且与车桥两端固定安装,合拢端与最接近的横梁通过第一关节轴承铰接。
当车桥为等间距设置时,Y型架朝向相同的设置在车桥之间,使车辆整体的受力方向一致且均匀,能够提供更好的减震效果,避免受力集中导致车架受损,进一步提升了车辆行驶安全性和稳定性。
优选项,为了实现成对车桥的合理装配,当应用在多后桥车辆,且车桥成对设置时,所述车架下方车桥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与车桥距离相同的横梁,所述Y型架敞口端相对且与车桥两端固定安装,合拢端分别与两侧对应的横梁通过第一关节轴承铰接。
当车桥距离较短,两两成对设置时,车桥之间的距离不足以安装Y型架,即使通过设置合适规格的Y型架,由于距离过短,会削弱Y型架的连接效果,安装空间小,不便于检修和安装,因此设置在车桥两侧,并设置对应的横梁,既可以增强车架的强度,同时也便于Y型架的安装和检修,也不影响Y型架的连接效果。
优选项,为了提升车辆运行过程中的平稳性,所述液压蓄能器安装在同侧两个液压油缸之间,通过油管与同侧两个液压油缸连通。
通过液压蓄能器,将液压减震组件的液压油储存和释放,调整液压减震组件油缸的伸缩,当一侧液压减震组件的油缸伸长时,在液压蓄能器存储的液压油推出,同侧另一液压减震组件的油缸的液压油根据推出量将同等体积的液压油排入液压蓄能器,油缸收缩,通过这种方式保持车轮与地面的有效支撑,同时保障车辆平衡,为矿车提供更高的运输安全性。
优选项,为了提升Y型架的安装便捷性,以及安装稳固性,所述第一关节轴承5与横梁通过销轴与固定设置在横梁下方中部的安装夹板铰接,所述销轴沿横梁方向设置。
设置安装夹板,为第一关节轴承提供适配的安装空间,便于安装架的安装和检修,简化了车桥和车架的连接方式,将Y型架完全至于车架下方,扩大车架内的安装空间,第一关节轴承的销轴沿横梁方向设置,为Y型架的上下方向摆动提供了较大的自由度,因为车桥的活动主要是上下方向的移动,同时具有较小的左右向摆动,通过第一关节轴承的方向设置有利于车桥上下方向的缓冲运动,也能降低车桥左右向的摆动对Y型架的影响。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原有的多连杆悬挂结构简化,通过Y型架,实现车架与车桥的连接,Y型架的合拢端通过关节轴承与横梁铰接,由于悬挂系统的简化,与横梁铰接的关节轴承具有更多的选择,解决了结构导致空间受限的问题,选用较大规格的关节轴承,可有效的提升连接强度,将横梁连接在车架下方,使Y型架的连接点位于车架下方,扩大了车架内的安装空间,便于后续的检修工作以及为车架强度做进一步提升提供了充足的空间。
通过横拉杆将车桥与车架连接,防止车桥在车辆运动过程中左右方向串动,与车桥以及车架铰接,可以实现随车桥上下方向的移动而转动,不影响正常运作的前提下,限制车桥的左右串动,同时横拉杆在车桥的支点距离车架近,受力更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车架内部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关节轴承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车桥等间距分布时Y型架的安装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车桥成对分布时Y型架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如图1至4所示,一种宽体车后桥用Y型油气平衡悬挂系统,包括设置在车架1两侧与车桥2连接的减震组件,所述车架1与车桥2通过连杆连接,所述连杆设置为至少一个安装在车架1下方的Y型架3,所述车架1下方中部设置有与车架1两侧固定安装的横梁4,所述Y型架3的敞口端分别与车桥2的两端固定连接,合拢端通过第一关节轴承5铰接于横梁4中部,如图5所示,还包括沿车桥2方向设置的横拉杆8,所述横拉杆8一端与车桥2外侧中间位置铰接,另一端与任意一侧车架1内侧铰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原有的多连杆悬挂结构简化,通过Y型架3,实现车架1与车桥2的连接,Y型架3的合拢端通过第一关节轴承5与横梁4铰接,由于悬挂系统的简化,与横梁4铰接的第一关节轴承5具有更多的选择,解决了结构导致空间受限的问题,选用较大规格的第一关节轴承5,可有效的提升连接强度,且利用第一关节轴承5的多向扭转特性,可以实现车桥2的上下幅度摆动和左右向的摆动,如果是普通的铰接仅上下摆动会导致连接处长期受左右向的扭转力,从而导致连接部的损坏,降低车辆行驶安全性;
通过将横梁4连接在车架1下方,使Y型架3的连接点位于车架1下方,扩大了车架1内的安装空间,便于后续的检修工作以及为车架1强度做进一步提升提供了充足的空间。
通过横拉杆8将车桥2与车架1连接,防止车桥2在车辆运动过程中左右方向串动,与车桥2以及车架1铰接,可以实现随车桥2上下方向的移动而转动,不影响正常运作的前提下,限制车桥2的左右串动。
如图2所示,为了不影响车辆传动轴的安装,所述横拉杆8安装在车桥2上端靠近车架1一侧。
隐藏式安装在车桥2上方靠近车架1内的一侧,使车辆悬挂结构整体更加整洁,方便传动轴的布置,设置在前后两侧会影响传动轴的安装,尤其是多桥车辆,安装在两侧的横拉杆8外形需要改变,其强度也随之改变,会削弱横拉杆8的强度,设置在车桥2上方,不影响传动轴的安装,外形不受影响,相对于安装在前后两侧的横拉杆8,其强度也会更高,随之带来的限位效果和可靠性也相对提升。
为了有效的抵消车桥2的位移对支座的影响,所述横拉杆8两端通过第二关节轴承51分别与车桥2和车架1铰接,所述第二关节轴承51的销轴沿车架1长度方向设置。
横拉杆8两端采用第二关节轴承51与车架1和车桥2铰接,使车桥2的自由度更大,销轴沿车架1长度方向设置使横拉杆8具备上下方向的较大自由度和前后方向的较小自由度,车桥2在运动过程中上下方向活动的时候,是沿第一关节轴承与横梁铰接处为中心摆动,具有一定的前后位移量,通过设置第二关节轴承51可以有效的抵消车桥2的位移对支座的影响。
如图6所示,所述减震组件为液压减震组件6,所述液压减震组件6包括固定安装在车架1外侧的安装板61、液压油缸62和设置在车桥2两端的耳板63,所述液压油缸62两端分别与安装板61和耳板63铰接。
替代传统的钢板弹簧减震组件,可以有效的减轻整车的重量,增加车辆承载能力,增加车辆行驶平顺性。
所述车架1两侧均设置有液压蓄能器7,所述液压油缸62通过油管与液压蓄能器7连通。
通过设置液压蓄能器7,可以将液压油缸62内的液压油储存至液压蓄能器7中,实现液压油缸62的伸缩。
如图5所示,当应用在双后桥车辆时,所述Y型架3设置为两个沿横梁4对称安装的Y型架3。
双后桥车辆车身较长,如采用单Y型架3其生产工艺较为复杂,性价比较低,因此当应用于双后桥车辆时,采用两个Y型架3组合的方式将车架1与车桥2连接,降低生产成本且安装便利,为双后桥矿车的减震控制提供了稳固的连接结构,进一步保障设备的可靠性。
如图7所示,当应用在多后桥车辆,且相邻车桥2距离相等时,所述车架1下方相邻车桥2之间分别设置有一个横梁4,所述Y型架3敞口端朝相同方向且与车桥2两端固定安装,合拢端与最接近的横梁4通过第一关节轴承5铰接。
当车桥2为等间距设置时,Y型架3朝向相同的设置在车桥2之间,使车辆整体的受力方向一致且均匀,能够提供更好的减震效果,避免受力集中导致车架1受损,进一步提升了车辆行驶安全性和稳定性。
如图8所示,当应用在多后桥车辆,且车桥2成对设置时,所述车架1下方车桥2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与车桥2距离相同的横梁4,所述Y型架3敞口端相对且与车桥2两端固定安装,合拢端分别与两侧对应的横梁4通过第一关节轴承5铰接。
当车桥2距离较短,两两成对设置时,车桥2之间的距离不足以安装Y型架3,即使通过设置合适规格的Y型架3,由于距离过短,会削弱Y型架3的连接效果,安装空间小,不便于检修和安装,因此设置在车桥2两侧,并设置对应的横梁4,既可以增强车架1的强度,同时也便于Y型架3的安装和检修,也不影响Y型架3的连接效果。
如图6所示,所述液压蓄能器7安装在同侧两个液压油缸62之间,通过油管与同侧两个液压油缸62连通。
通过液压蓄能器7,将液压减震组件6的液压油储存和释放,调整液压减震组件6油缸的伸缩,当一侧液压减震组件6的油缸伸长时,在液压蓄能器7存储的液压油推出,同侧另一液压减震组件6的油缸的液压油根据推出量将同等体积的液压油排入液压蓄能器7,油缸收缩,通过这种方式保持车轮与地面的有效支撑,同时保障车辆平衡,为矿车提供更高的运输安全性。
如图3和4所示,所述第一关节轴承5与横梁4通过销轴91与固定设置在横梁4下方中部的安装夹板9铰接,所述销轴91沿横梁4方向设置。
设置安装夹板9,为第一关节轴承5提供适配的安装空间,便于安装架的安装和检修,简化了车桥2和车架1的连接方式,将Y型架3完全至于车架1下方,扩大车架1内的安装空间。第一关节轴承5的销轴沿横梁方向设置,为Y型架3的上下方向摆动提供了较大的自由度,因为车桥2的活动主要是上下方向的移动,同时具有较小的左右向摆动,通过第一关节轴承5的方向设置有利于车桥2上下方向的缓冲运动,也能降低车桥2左右向的摆动对Y型架3的影响。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宽体车后桥用Y型油气平衡悬挂系统,包括设置在车架(1)两侧与车桥(2)连接的减震组件,所述车架(1)与车桥(2)通过连杆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设置为至少一个安装在车架(1)下方的Y型架(3),所述车架(1)下方中部设置有与车架(1)两侧固定安装的横梁(4),所述Y型架(3)的敞口端分别与车桥(2)的两端固定连接,合拢端通过关节轴承(5)铰接于横梁(4)中部,还包括沿车桥(2)方向设置的横拉杆(8),所述横拉杆(8)一端与车桥(2)外侧中间位置铰接,另一端与任意一侧车架(1)内侧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体车后桥用Y型油气平衡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拉杆(8)安装在车桥上端靠近车架(1)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宽体车后桥用Y型油气平衡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拉杆(8)两端通过第二关节轴承(51)分别与车桥(2)和车架(1)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体车后桥用Y型油气平衡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组件为液压减震组件(6),所述液压减震组件(6)包括固定安装在车架(1)外侧的安装板(61)、液压油缸(62)和设置在车桥(2)两端的耳板(63),所述液压油缸(62)两端分别与安装板(61)和耳板(63)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宽体车后桥用Y型油气平衡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两侧均设置有液压蓄能器(7),所述液压油缸(62)通过油管与液压蓄能器(7)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宽体车后桥用Y型油气平衡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当应用在双后桥车辆时,所述Y型架(3)设置为两个沿横梁(4)对称安装的Y型架(3)。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宽体车后桥用Y型油气平衡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当应用在多后桥车辆,且相邻车桥(2)距离相等时,所述车架(1)下方相邻车桥(2)之间分别设置有一个横梁(4),所述Y型架(3)敞口端朝相同方向且与车桥(2)两端固定安装,合拢端与最接近的横梁(4)通过关节轴承(5)铰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宽体车后桥用Y型油气平衡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当应用在多后桥车辆,且车桥(2)成对设置时,所述车架(1)下方车桥(2)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与车桥(2)距离相同的横梁(4),所述Y型架(3)敞口端相对且与车桥(2)两端固定安装,合拢端分别与两侧对应的横梁(4)通过关节轴承(5)铰接。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宽体车后桥用Y型油气平衡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蓄能器(7)安装在同侧两个液压油缸(62)之间,通过油管与同侧两个液压油缸(62)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宽体车后桥用Y型油气平衡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节轴承(5)与横梁(4)通过销轴(91)与固定设置在横梁(4)下方中部的安装夹板(9)铰接,所述销轴(91)沿横梁(4)方向设置。
CN202322960951.0U 2023-11-02 2023-11-02 一种宽体车后桥用y型油气平衡悬挂系统 Active CN2209474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960951.0U CN220947418U (zh) 2023-11-02 2023-11-02 一种宽体车后桥用y型油气平衡悬挂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960951.0U CN220947418U (zh) 2023-11-02 2023-11-02 一种宽体车后桥用y型油气平衡悬挂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47418U true CN220947418U (zh) 2024-05-14

Family

ID=910102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960951.0U Active CN220947418U (zh) 2023-11-02 2023-11-02 一种宽体车后桥用y型油气平衡悬挂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474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72176C (zh) 一种铰接式自卸汽车底盘
CN201046656Y (zh) 一种可升降的车辆弹性悬架装置
CN102431592B (zh) 一种全地形四驱越野车底盘及其车辆
CN103693117B (zh) 载重汽车驾驶室后悬置装置
CN201346970Y (zh) 轻中型客车前独立悬架系统
CN113352825B (zh) 一种全油气弹簧悬架重型车辆及刚性宽体自卸车
CN202378942U (zh) 一种随动转向机构及使用该转向机构的独立悬架支撑桥
CN205185773U (zh) 一种汽车后悬架机构
CN102501897B (zh) 随动转向机构及使用该转向机构的独立悬架支撑桥
CN103660842A (zh) 板簧平衡悬架机构及具有其的工程车辆
CN201254064Y (zh) 经济型乘用车两驱后悬架
CN202923319U (zh) 一种电动轮自卸车前桥
CN104924869B (zh) 一种麦弗逊独立悬架总成
CN201646292U (zh) 双车桥钢板弹簧悬架系统
CN220947418U (zh) 一种宽体车后桥用y型油气平衡悬挂系统
CN210760131U (zh) 空气悬架系统和车辆
CN117087371A (zh) 一种双桥转向平衡悬挂系统
CN109367340B (zh) 一种矿用车油气弹簧后悬架系统
CN202242864U (zh) 应用于重型卡车上的空气悬架系统
CN117429213A (zh) 一种宽体车后桥用y型油气平衡悬挂系统
CN102529633B (zh) 重型矿用铰接式自卸车的平衡悬架纵向传力机构
CN102381372B (zh) 一种双向减振型汽车驾驶室后悬置装置
CN202174906U (zh) 轮式起重机悬挂结构
CN102310736A (zh) 一种应用于重型卡车上的空气悬架系统
CN201442502U (zh) 双后桥空气悬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