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11618B - 基于甲基化dna目标区域构建测序文库及系统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基于甲基化dna目标区域构建测序文库及系统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11618B
CN113811618B CN201980092935.8A CN201980092935A CN113811618B CN 113811618 B CN113811618 B CN 113811618B CN 201980092935 A CN201980092935 A CN 201980092935A CN 113811618 B CN113811618 B CN 1138116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quence
primer
universal
sequencing
dna samp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9293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11618A (zh
Inventor
杨林
张艳艳
王其伟
卢佳
陈芳
蒋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GI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GI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GI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MGI Tec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8116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116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116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116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Q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OR TEST PAPER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CONDITION-RESPONSIVE CONTROL IN MICROBIOLOGICAL OR ENZYMOLOGICAL PROCESSES
    • C12Q1/00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 C12Q1/68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involving nucleic acids
    • C12Q1/6869Methods for sequenc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Q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OR TEST PAPER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CONDITION-RESPONSIVE CONTROL IN MICROBIOLOGICAL OR ENZYMOLOGICAL PROCESSES
    • C12Q1/00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 C12Q1/68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involving nucleic acids
    • C12Q1/6806Preparing nucleic acids for analysis, e.g. fo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assa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5/00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DNA or RNA concerning genetic engineering, vectors, e.g. plasmids, or their isolation, preparation or purification; Use of hosts therefor
    • C12N15/09Recombinant DNA-technology
    • C12N15/10Processes for the isolation, preparation or purification of DNA or RNA
    • C12N15/1034Isolating an individual clone by screening libraries
    • C12N15/1093General methods of preparing gene libra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subgroup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Zoolog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omputational Biology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asuring Or Testing Involving Enzyme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基于甲基化DNA目标区域构建测序文库的方法及系统和应用。该方法包括:获得经重亚硫酸氢盐转化的带有通用序列的DNA样本;利用第一特异性引物和第一通用引物扩增获得,第一特异性引物位于目标区域的上游,第一通用引物与通用序列至少部分匹配或重叠;利用第二特异性引物、第二通用引物和标签引物扩增得到测序文库;其中第二特异性引物位于第一特异性引物的下游和目标区域的上游,第二通用引物与第二特异性引物的至少部分序列重叠,标签引物与第一通用引物的部分序列重叠;或者第二特异性引物位于目标区域的下游,第二通用引物和第一特异性引物的至少部分序列重叠,标签引物与第二特异性引物的部分序列重叠。

Description

基于甲基化DNA目标区域构建测序文库及系统和应用
优先权信息
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因测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甲基化DNA目标区域构建测序文库的方法及系统和应用。
背景技术
DNA甲基化是一种表观调控修饰,它在不改变碱基序列的情况下,参与调控蛋白质合成的多少。对人类来说,DNA甲基化是一种非常奇妙的化学修饰,亲人的关怀,机体的衰老、抽烟、酗酒甚至肥胖,都会被甲基化如实地记录到基因组上。基因组就像是一个日记本,甲基化作为文字,记录下人体的经历。DNA甲基化是重要的表观遗传学标记信息,获得全基因组范围内所有C位点的甲基化水平数据,对于表观遗传学的时空特异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新一代高通量测序平台为基础,进行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图谱绘制,特定物种的高精确度甲基化修饰模式的分析,必将在表观基因组学研究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并为细胞分化、组织发育等基础机制研究,以及动植物育种、人类健康与疾病研究奠定基础。
全基因组甲基化测序WGBS(Whole Genome Bisulfite Sequencing),即全基因组亚硫酸氢盐测序,是研究生物甲基化的最常用手段,它可以覆盖所有甲基化位点,能够获得更加全面的甲基化图谱。但其在高通量测序中遇到了很多挑战:1、亚硫酸氢盐处理会对DNA单链化并造成严重的损伤;2、亚硫酸氢盐处理后的未甲基化C碱基会转变成U碱基,整个基因组的GC含量发生极端变化,造成后续扩增产生极大的偏好性;3、建库需要微克级别的起始DNA,对于微量DNA很难有很有效的建库方法。对于临床检测和某些特定的研究来讲,全基因组甲基化测序操作复杂并且成本还过于昂贵,而采用靶向甲基化测序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靶向甲基化测序技术可以分为以探针捕获和以多重PCR为基础的测序技术,对于探针捕获,其要求的起始量高,对于一些微量样本如血浆游离DNA,很难进行捕获,并且探针捕获探针的设计和操作流程也过于复杂,检测周期长,成本高;而基于DNA重亚硫酸盐处理后的多重PCR起始要求量低,操作简单,灵敏度高,但该技术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甲基化DNA目标区域构建测序文库的方法及系统和应用。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对甲基化DNA样本的目标区域进行建库,在建库过程中只针对甲基化DNA样本的一条链进行扩增,建库。通过设计特异性引物和通用引物进行扩增,得到目标产物,可以有效解决引物二聚体的问题。同时利用多种特异性引物对同一甲基化DNA模板的目标区域进行扩增,可以保证扩增的特异性。
本发明的发明人在研究过程中注意到,基于DNA重亚硫酸盐处理后的多重PCR,操作简单,灵敏度高,但技术要求高。先前有过报道,使用微滴技术进行单分子BS-PCR,可以同时检测九千个左右的靶标,但是起始量较高,需要2μg DNA。2015年,Lu Wen等研究人员巧妙地利用CpG岛的特征序列作为引物结合位点,开发了基于PCR技术的MCTA-seq,可以同时检测大量CpG岛区域的甲基化信号,该技术极其灵敏,能够对7.5pg的gDNA进行检测,不过,MCTA-seq更像是一种固定的CGI Panel,作为靶向测序平台,灵活性稍显不足。因此开发一个起始量要求低,灵活性强的靶向甲基化技术是未来靶向甲基化的发展方向。
发明人通过研究发现:如何有效的进行超多重靶标扩增是主要瓶颈,即使是开展上万重的基因组扩增子测序也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更别说针对Bisulfite转化后序列的多重甲基化PCR,主要是由于在PCR过程中形成了严重的引物二聚体。在重亚硫酸盐处理后的DNA进行多重PCR的过程中,DNA经过重亚硫酸盐处理后,未甲基化的胞嘧啶转换为尿嘧啶,基因组上大部分胞嘧啶都是未甲基化的,因此大部分序列的碱基由以前A/T/C/G四种组成变为A/T/G组成。在常规的PCR中,一条引物是针对正链设计,一条是针对互补的链设计,因此用于PCR的一条链是富含ATG的序列,另一条链是富含ATC的序列,这种“天然互补”的引物序列很容易形成引物二聚体。当引物对数增加时,引物二聚体的形成也急剧增加,在多重PCR过程中,过多的引物由于引物二聚体的产生而消耗殆尽,造成多重PCR的失败,因此要解决多重亚硫酸盐多重PCR问题就先得解决引物容易形成引物二聚体的问题。
针对引物二聚体的问题,我们创造性的发明了单方向的引物扩增方法,只针对DNA模板两条链中其中一条链设计特异性引物,所有的特异性引物都只含有ATG或者ATC,这些引物互相之间很难形成引物二聚体。通过这些单方向的特异性引物和一些固定的通用引物进行扩增,得到目标产物,可以有效地解决引物二聚体的问题。
具体而言,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甲基化DNA目标区域构建测序文库的方法,包括:(1)基于所述甲基化DNA样本,在所述甲基化DNA样本的至少一端连接通用序列,用重亚硫酸氢盐处理DNA样本,以便获得经转化的带有通用序列的DNA样本;(2)利用第一特异性引物和第一通用引物对所述经转化的带有通用序列的DNA样本进行第一扩增,以便获得第一扩增产物;其中,所述第一特异性引物位于所述目标区域的上游,所述第一通用引物与所述通用序列至少部分匹配或重叠;所述通用序列位于目标区域下游;(3)利用第二特异性引物、第二通用引物和标签引物对所述第一扩增产物进行第二扩增,以便获得第二扩增产物,得到测序文库;其中所述第二特异性引物位于所述第一特异性引物的下游和所述目标区域的上游,所述第二通用引物与所述第二特异性引物的至少部分序列重叠,所述标签引物中含有标签序列,所述标签引物与所述第一通用引物的部分序列重叠;或者其中所述第二特异性引物位于所述目标区域的下游,所述第二通用引物和所述第一特异性引物的至少部分序列重叠,所述标签引物中含有标签序列,所述标签引物与所述第二特异性引物的部分序列重叠。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甲基化DNA目标区域构建测序文库的方法,其是针对甲基化DNA模板的一条链设计特异性引物来得到对目标区域富集,建库的目的。首先,在甲基化DNA模板的至少一端引入通用序列,进行重亚硫酸盐处理,或者先进行重亚硫酸盐处理,然后再引入通用序列也可。即首先获得经转化的带有通用序列的DNA样本。然后只针对该DNA样本的一条链设计引物。即通过第一特异性引物和第一通用引物来针对该DNA样本的一条链进行扩增,第一特异性引物能够和该DNA样本的一条链匹配,第一通用引物能够和通用序列匹配,从而实现特异扩增。而且由于所用到的DNA模板是经过重亚硫酸盐转化后的样本,所以所设计的第一特异性引物是富含碱基A、T、G或者碱基A、T、C的序列,相互之间不会形成二聚体。而第一通用引物上含有A、T、C、G四种碱基,也不会和第一特异性引物形成引物二聚体,因此可以完全避免引物二聚体的形成。
同时,为了保证引物扩增的特异性,在第一特异性引物的下游和目标区域的上游或者目标区域的下游再设计一条第二特异性引物,利用第二特异性引物、第二通用引物和标签引物,针对第一扩增产物进行第二扩增,获得第二扩增产物,得到所需要的测序文库。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以上所述的基于甲基化DNA目标区域构建测序文库的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如下技术特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步骤(3)中,所述第二特异性引物的5’端与所述第二通用引物的3’端的至少部分序列重叠,所述标签引物的3’端与所述第一通用引物的5’端的部分序列重叠。第二特异性引物的5’端序列能够与第二通用引物的3’端的至少部分序列重叠,3’端序列能够和DNA模板上位于第一特异性引物下游和目标区域上游的模板区域进行匹配,从而可以基于第一扩增产物,实现对于目标区域的特异性扩增。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步骤(3)中,所述第二特异性引物的5’端与所述标签引物3’端的至少部分序列重叠,所述第二通用引物的3’端与所述第一特异性引物的5’端的部分序列重叠。第二特异性引物的5’端序列与标签引物3’端的至少部分序列重叠,其3’端序列能够和DNA模板上位于目标区域下游的模板区域进行匹配,从而可以实现对于目标区域的特异性扩增。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标签引物中含有标签序列,这些标签序列可以是一些测序平台常用的用于区分不同样本的标签序列,方便同时用于多个混合样本测序,根据实施例,这些标签序列的长度可以为8~12bp,例如可以为10bp,8bp等。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步骤(1)进一步包括:(1-a)利用重亚硫酸氢盐对所述甲基化DNA样本进行处理,以便获得经转化的DNA样本;(1-b)利用DNA聚合酶和带有第一测序序列的随机引物,对所述经转化的DNA样本进行复制,以便获得所述经转化的带有通用序列的DNA样本,所述随机引物的3’端为随机碱基序列,所述随机引物5’端为通用序列。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随机碱基序列为6~12个,所述随机碱基为A、T、C或者G。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随机碱基序列为6~12个,所述随机碱基为A、T或者C。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用序列为测序接头序列或固定序列。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测序接头序列或者所述固定序列中胞嘧啶为甲基化修饰的胞嘧啶。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步骤(1)进一步包括:(1-1)对所述甲基化DNA样本进行末端修复加A,以便获得修复的DNA样本;(1-2)将所述修复的DNA样本的至少一端与通用序列连接,以便获得带有通用序列的DNA样本;(1-3)利用重亚硫酸氢盐对所述带有通用序列的DNA样本进行处理,以便获得所述经转化的带有通用序列的DNA样本。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用序列选自下列中的至少一种:测序接头序列或者经修饰的测序接头序列。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经修饰的测序接头序列为一条链胞嘧啶进行甲基化修饰,一条链胞嘧啶不进行甲基化修饰、一条链3’端碱基经非羟基修饰的测序接头序列、带有固定序列和随机序列的测序接头序列、或者一条链3’端碱基经非羟基修饰的带有固定序列和随机序列的测序接头序列。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随机序列为分子标签序列。通过大量不同的分子标签序列可以对原始的DNA模板个数进行计数,通过后续对分子标记序列的统计来追溯原始模板的个数和矫正测序或者PCR过程中产生的错误,从而可以实现对于DNA模板的精确检测和定量研究。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步骤(1)进一步包括:①利用转座酶对所述DNA样本进行打断和转座处理,以便获得带有通用序列的DNA样本,所述转座酶中包埋有通用序列;②利用重亚硫酸氢盐对所述带有通用序列的DNA样本进行处理,以便获得所述经转化的带有通用序列的DNA样本。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用序列为转座酶效应序列或者带有测序接头的转座酶效应序列,优选为转座酶效应序列,所述转座酶可以为Tn5、MuA或其他具有类似功能的转座酶,优选为Tn5转座酶。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转座酶效应序列中的胞嘧啶为甲基化修饰的胞嘧啶。未甲基化胞嘧啶转化为鸟嘧啶不是一个100%的过程,可能转化也可能不转化,那么在后续用通用引物扩增的会增加不确定性。而甲基化修饰的胞嘧啶在后续的亚硫酸盐处理的条件下胞嘧啶不会转化为尿嘧啶,保持序列信息不变。因此为了测序更加精准,转座酶效应序列中的胞嘧啶可以进行甲基化修饰。当然,胞嘧啶也可以不进行甲基化修饰处理。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甲基化DNA样本为基因组DNA、片段化的基因组DNA、或者游离DNA。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甲基化DNA目标区域构建测序文库的系统,包括:通用转化模块,所述通用转化模块基于所述甲基化DNA样本,构建在所述甲基化DNA样本的至少一端连接有通用序列,且经重亚硫酸氢盐处理的DNA样本,以便获得经转化的带有通用序列的DNA样本;第一扩增模块,所述第一扩增模块和所述通用转化模块相连,所述第一扩增模块利用第一特异性引物和第一通用引物对所述经转化的带有通用序列的DNA样本进行第一扩增,以便获得第一扩增产物;其中,所述第一特异性引物位于所述目标区域的上游,所述第一通用引物与所述通用序列至少部分匹配或重叠;第二扩增模块,所述第二扩增模块和所述第一扩增模块相连,所述第二扩增模块利用第二特异性引物、第二通用引物和标签引物对所述第一扩增产物进行第二扩增,获得第二扩增产物,得到测序文库;其中所述第二特异性引物位于所述第一特异性引物的下游和所述目标区域的上游,所述第二通用引物与所述第二特异性引物的至少部分序列重叠,所述标签引物中含有标签序列,所述标签引物与所述第一通用引物的部分序列重叠;或者其中所述第二特异性引物位于所述目标区域的下游,所述第二通用引物和所述第一特异性引物的至少部分序列重叠,所述标签引物中含有标签序列,所述标签引物与所述第二特异性引物的部分序列重叠。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以上所述基于甲基化DNA目标区域构建测序文库的系统可以进一步包括如下技术特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以上系统中,所述第二扩增模块中所述第二特异性引物的5’端与所述第二通用引物的3’端的至少部分序列重叠,所述标签引物的3’端与所述第一通用引物的5’端的部分序列重叠。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以上系统中,所述第二扩增模块中所述第二特异性引物的5’端与所述标签引物3’端的至少部分序列重叠,所述第二通用引物的3’端与所述第一特异性引物的5’端的部分序列重叠。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以上系统中,所述标签序列的长度为8~12bp。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用转化模块进一步包括:转化单元,所述转化单元利用重亚硫酸氢盐对所述甲基化DNA样本进行处理,以便获得经转化的DNA样本;扩增单元,所述扩增单元与所述转化单元相连,所述扩增单元利用DNA聚合酶和第一测序引物,对所述经转化的DNA样本进行复制,以便获得所述经转化的带有通用序列的DNA样本,所述第一测序引物的3’端为随机碱基,所述第一测序引物的5’端为通用序列。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以上系统中,所述随机碱基为6~12个,所述随机碱基为A、T、C或者G。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以上系统中所述随机碱基为6~12个,所述随机碱基为A、T或者C。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以上系统中,所述通用序列为测序接头序列或固定序列。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以上系统中,所述测序接头序列或者所述固定序列中胞嘧啶为甲基化修饰的胞嘧啶。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用转化模块进一步包括:修复单元,所述修复单元用于对所述甲基化DNA样本进行末端修复加A,以便获得修复的DNA样本;连接单元,所述连接单元与所述修复单元相连,所述连接单元用于将所述修复的DNA样本的至少一端与通用序列连接,以便获得带有通用序列的DNA样本;转化单元,所述转化单元与所述连接单元相连,所述转化单元利用重亚硫酸氢盐对所述带有通用序列的DNA样本进行处理,以便获得所述经转化的带有通用序列的DNA样本。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用转化模块中,所述通用序列选自下列中的至少一种:测序接头序列或者经修饰的测序接头序列。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用转化模块中,所述经修饰的测序接头序列为一条链胞嘧啶进行甲基化修饰,一条链胞嘧啶不进行甲基化修饰、一条链3’端碱基经非羟基修饰的测序接头序列、带有固定序列和随机序列的测序接头序列、或者一条链3’端碱基经非羟基修饰的带有固定序列和随机序列的测序接头序列。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用转化模块中,所述随机序列为分子标签序列。通过大量不同的分子标记序列可以对原始的DNA模板个数进行计数,通过后续对分子标记序列的统计来追溯原始模板的个数和矫正测序或者PCR过程中产生的错误,从而可以实现对于DNA模板的精确检测和定量研究。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用转化模块进一步包括:转座单元,所述转座单元利用转座酶对所述DNA样本进行转座处理,以便获得带有通用序列的DNA样本,所述转座酶中包埋有通用序列;转化单元,所述转化单元与所述转座单元相连,所述转化单元利用重亚硫酸氢盐对所述带有通用序列的DNA样本进行处理,以便获得所述经转化的带有通用序列的DNA样本。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以上转座单元中,所述通用序列为转座酶效应序列或者带有测序接头的转座酶效应序列,优选为转座酶效应序列。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以上转座单元中,所述转座酶效应序列中的胞嘧啶为甲基化修饰的胞嘧啶。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甲基化DNA样本为基因组DNA、片段化的基因组DNA或者游离DNA。
上述对本发明任一实施例中的基于甲基化DNA目标区域构建测序文库的方法的优点和技术特征的描述,同样适用本发明中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基于甲基化DNA目标区域构建测序文库的系统,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甲基化DNA样本进行测序的方法,包括:
基于所述甲基化DNA样本,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方法或者利用本发明第二方面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系统构建得到测序文库;对所述测序文库进行高通量测序,以便获得测序结果。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利用测序平台对所述测序文库进行高通量测序,所述测序平台选自MGISEQ、Illumina、Proton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确定甲基化DNA样本的甲基化状态的方法,包括:
基于所述甲基化DNA样本,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方法或者利用本发明第二方面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系统构建得到测序文库;对所述测序文库进行高通量测序,以便获得测序结果;将所述测序结果与参考基因组进行比对,以便确定所述甲基化DNA样本的甲基化状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参考基因组为人类基因组hg19或炎黄基因组。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试剂盒,包括:通用序列,标签引物,第一通用引物,第二通用引物和甲基化常规检测试剂;其中所述标签引物中含有标签序列,所述第一通用引物与所述通用序列的至少部分匹配或重叠,所述第一通用引物为SEQ ID NO:1,所述第二通用引物为SEQ ID NO:22。所述甲基化常规检测试剂例如可以为重亚硫酸盐检测试剂或者相应的试剂盒等。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以上所述的试剂盒进一步包括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标签引物为SEQ ID NO:23所示。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试剂盒进一步包括:第一特异性引物和第二特异性引物,所述第一特异性引物包括SEQ ID NO:1~SEQ ID NO:10所示序列,所述第二特异性引物包括SEQ ID NO:11~SEQ ID NO:20所示序列。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试剂盒利用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基于甲基化DNA目标区域构建测序文库。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随机引物建库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接头连接建库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转座子建库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不同接头序列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测序文库质检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各个扩增子的测序深度结果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测序文库质检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各个扩增子的测序深度结果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甲基化DNA目标区域构建测序文库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用转化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用转化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用转化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为了对于本申请有更为直观的理解,下面对本申请中存在的术语进行解释和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理解的是,这些解释和说明仅为了理解更为方便,不应看做是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本文中,如无特殊说明,当提到两个核酸序列相连时,是指通过3’-5’磷酸二酯键相连。本文中如无特别说明,当表示碱基时,碱基N或者n代表任意碱基A、T、C或者G。
本文中,术语“上游”、“下游”指的是按照核苷酸5’-3’的排列顺序,两个或者多个核酸序列相比,位于上游的核酸序列相比较位于下游的核酸序列,其识别或者匹配区域更靠近模板序列的5’端。当然,由于不同核酸序列的长度可能不一样,其识别或者匹配的区域的长度可能也会不一样。当表示A核酸序列位于B核酸序列的下游时,只需要A核酸序列的3’端识别或者结合位点相比较于B核酸序列的3’端的识别或者结合位点,更靠近模板序列的3’端即可。
本文中,当表示两个核酸序列之间“匹配”时,是指两个核酸序列的碱基之间发生互补配对。当表示两个核酸序列至少部分序列重叠时,是指两个核酸序列至少有一段相同的核酸序列。
本文中,无论是“重亚硫酸氢盐”、“亚硫酸盐”或者“亚硫酸氢盐”处理均指使DNA中的胞嘧啶脱氨转变为尿嘧啶的试剂或者过程。所以无论是基于重亚硫酸氢盐处理、亚硫酸盐处理、或者亚硫酸氢盐处理,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为了解决在对甲基化DNA进行扩增的过程中,多对甲基化特异性引物之间的引物二聚体问题,本发明创造性的发明了单方向的引物扩增方法,即只针对DNA模板的一条链进行引物设计,由此所设计的特异性引物都只含有A、T、G或者A、T、C,相互之间很难形成引物二聚体。同时,为了保证引物扩增的特异性,在第二轮PCR扩增的过程中,针对第一轮扩增的产物,在其上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扩增,进一步保证扩增的特异性。由此所制备的测序文库满足测序的要求。
详细地说,基因组DNA(gDNA)通过Tn5转座子转座,打断的gDNA或者游离DNA(cfDNA)分子上通过接头连接或者是DNA随机复制在原始DNA上引入一段通用序列,对引入通用序列的DNA进行重亚硫酸盐处理(BS处理),得到重亚硫酸盐转化后的DNA序列(原始DNA未甲基化修饰的胞嘧啶(C)被转化为尿嘧啶(U))。根据所引入的通用序列上设计通用引物,在转化后DNA序列的目标区域上游设计特异性引物,特异性引物只针对DNA模板上的一条链进行设计,通过通用引物和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得到PCR产物。同时为增加扩增的特异性,在上述特异性引物的下游设计巢式引物或者在目标区域的下游设计特异性引物,巢式引物或者特异性引物都只针对DNA模板上的一条链进行设计,通过巢式引物或者下游特异性引物和通用引物对第一步PCR的产物进行第二步扩增,最终得到针对重亚硫酸盐处理后的模板的PCR扩增产物(BS-PCR)。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甲基化DNA目标区域构建测序文库的方法,包括:(1)基于所述甲基化DNA样本,构建在所述甲基化DNA样本的至少一端连接有通用序列,且经重亚硫酸氢盐处理的DNA样本,以便获得经转化的带有通用序列的DNA样本;(2)利用第一特异性引物和第一通用引物对所述经转化的带有通用序列的DNA样本进行第一扩增,以便获得第一扩增产物;其中,所述第一特异性引物位于所述目标区域的上游,所述第一通用引物与所述通用序列至少部分重叠或匹配;所述通用序列位于目标区域的下游;(3)利用第二特异性引物、第二通用引物和标签引物对所述第一扩增产物进行第二扩增,获得第二扩增产物,得到测序文库;其中所述第二特异性引物位于所述第一特异性引物的下游和所述目标区域的上游,所述第二通用引物与所述第二特异性引物的至少部分序列重叠,所述标签引物中含有标签序列,所述标签引物与所述第一通用引物的部分序列重叠;或者其中所述第二特异性引物位于所述目标区域的下游,所述第二通用引物和所述第一特异性引物的至少部分序列重叠,所述标签引物中含有标签序列,所述标签引物与所述第二特异性引物的部分序列重叠。
其中,在获得经转化的带有通用序列的DNA样本的过程中,根据通用序列和重亚硫酸盐处理的先后,根据需要,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
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些实施方式中,通过如下方法引入通用序列:
1.gDNA、打断的gDNA或cfDNA,先用重亚硫酸盐对DNA分子进行处理,然后用第一测序引物,即3’端带有6-12个随机N碱基(A/T/C/G组成的兼并碱基)或者6-12个随机H碱基(A/T/C组成的兼并碱基),5’端带有部分、全部测序接头序列或者固定序列(其中,序列中的胞嘧啶优先采用甲基化修饰的胞嘧啶)的引物和DNA聚合酶对模板进行复制,得到5’端带有通用序列的重亚硫酸盐处理后的DNA模板(如图1所示)。其中,可用的测序接头序列包括但不限于MGI平台的测序接头也包括illumina和proton平台的测序接头序列。在至少一些实施例中,可用的DNA聚合酶可以是常规的rTaq、Fusion、也可以是Bst或者phi29等。
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些实施方式中,通过如下方法引入通用序列:
打断的gDNA或cfDNA通过末端修复加A,然后加上特定的接头序列,序列可以是部分、全部测序接头序列或者经修饰的测序接头序列,这些经修饰的测序接头序列可以是一条链3端碱基经非羟基修饰的带有固定序列的测序接头序列,或者是带有固定序列的测序接头序列,或者是一条链3’端碱基经非羟基修饰带有固定序列的测序接头序列,如图4所示标号1、标号2、标号3和标号4所示。其中纯化后,采用亚硫酸盐对加上通用序列的产物进行处理得到转化后的DNA模板(图2)。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通过如下方法引入通用序列:
Tn5转座酶包埋一段接头序列,该接头可以是Tn5转座酶本身的起效应的19bp特定序列,也可以使起效应的序列+其他序列(如测序接头序列)的组合,优先采用19bp特定序列,19bp特定序列中的胞嘧啶优先采用甲基化修饰的胞嘧啶,通过Tn5转座对gDNA进行转座加上特定的接头,纯化后,采用重亚硫酸盐对加上特定接头的产物进行处理得到转化后的DNA模板(如图3所示)。
在获得上述经转化的带有通用序列的DNA样本之后,通过单方向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得到测序文库,扩增方式可以采用以下的任意一种:
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些实施方式中,通过如下方法进行PCR扩增得到测序文库:
通过第一特异性引物和第一通用引物对亚硫酸盐处理后的DNA进行第一步PCR扩增。第一通用引物3’端序列和上述引入的通用序列部分或者全部互补或者重叠。例如,第一通用序列的5’端是测序接头序列的部分或者全部(优先部分序列)。第一特异性引物序列的结合位点位于需要扩增的目标区域的上游,其设计是针对重亚硫酸盐处理后的DNA模板序列;得到的产物经过纯化后,再通过第二特异性引物(在以下实施例中也被称为巢式引物)、第二通用引物、标签引物进行第二部PCR扩增。其中,在第二步PCR的第一个循环,第二特异性引物和标签引物先进行PCR,后续循环通过第二特异性引物、第二通用引物和标签引物一起进行多轮PCR。第二特异性引物5’端与第二通用引物的3’端的部分或者全部序列重叠,第二特异性引物的3’端为特异性序列,特异性序列设计在第一特异性引物和目标区域之间;第二通用引物可以为测序通用接头的部分或者全部序列,3’端和第二特异性引物的5’端部分或者全部序列相同;标签引物3’端和第一通用引物的5’端部分或者全部序列相同,中间有8-12bp的固定标签序列(每个平台用于区分样本混样的标签序列),用于后续多样本混合测序(附图1A,附图2A,附图3A)。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通过如下方法进行PCR扩增获得测序文库。
通过第一特异性引物(在下述实施例中也被称为上游特异性引物)和第一通用引物对亚硫酸盐处理后的DNA进行第一步PCR扩增。第一通用引物3’端序列和上述引入的通用序列部分或者全部互补或者重叠(此处的通用序列优先采用除测序接头序列之外的固定序列),第一特异性引物3’端的特异性序列设计需要扩增的目标区域的上游,其设计是针对重亚硫酸盐处理后的DNA模板序列,5’端为测序接头序列的部分或者全部序列(优先部分序列)。得到的产物经过纯化后,再通过第二特异性引物(相应地,在以下实施例中也可以称为下游特异性引物)、第二通用引物、标签引物进行第二步PCR扩增。其中,在第二步PCR的第一个循环,第二特异性引物和第二通用引物先进行PCR扩增,后续循环第二特异性引物、第二通用引物和标签引物一起进行多轮PCR;下游特异性引物5’端与标签引物的3’端的部分或者全部序列重叠,第二特异性引物的3’端为特异性序列,特异性序列设计在目标区域的下游;第二通用引物可以为测序接头序列的部分或者全部序列,其3’端和第一特异性引物的5’端部分或者全部序列重叠;标签引物3’端和第二特异性引物的5’端部分或者全部序列相同,中间有8-12bp的固定标签序列(每个平台用于区分样本混样的标签序列),用于后续多样本混合测序(附图1B,附图2B,附图3B)。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甲基化DNA目标区域构建测序文库的系统,如图9所示,包括通用转化模块、第一扩增模块和第二扩增模块,各模块依次相连。其中,所述通用转化模块基于所述甲基化DNA样本,构建在所述甲基化DNA样本的至少一端连接有通用序列,且经重亚硫酸氢盐处理的DNA样本,以便获得经转化的带有通用序列的DNA样本。所述第一扩增模块利用第一特异性引物和第一通用引物对所述经转化的带有通用序列的DNA样本进行第一扩增,以便获得第一扩增产物,其中所述第一特异性引物位于所述目标区域的上游,所述第一通用引物与所述通用序列至少部分匹配或重叠。所述第二扩增模块利用第二特异性引物、第二通用引物和标签引物对所述第一扩增产物进行第二扩增,获得第二扩增产物,得到测序文库;其中所述第二特异性引物,所述通用引物和所述标签引物如(i)或(ii)所示:(i)所述第二特异性引物位于所述第一特异性引物的下游和所述目标区域的上游,所述第二通用引物与所述第二特异性引物的至少部分序列重叠,所述标签引物中含有标签序列,所述标签引物与所述第一通用引物的部分序列重叠;(ii)所述第二特异性引物位于所述目标区域的下游,所述第二通用引物和所述第一特异性引物的至少部分序列重叠,所述标签引物中含有标签序列,所述标签引物与所述第二特异性引物的部分序列重叠。
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通用转化模块如图10所示,包括转化单元和与转化单元相连的扩增单元。其中,所述转化单元利用重亚硫酸氢盐对甲基化DNA样本进行处理,以便获得经转化的DNA样本。所述扩增单元利用DNA聚合酶和第一测序引物,对所述经转化的DNA样本进行复制,以便获得所述经转化的带有通用序列的DNA样本,所述第一测序引物的3’端为随机碱基,所述第一测序引物的5’端为通用序列。
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通用转化模块如图11所示,包括修复单元、连接单元和转化单元,各单元依次相连。所述修复单元用于对所述甲基化DNA样本进行末端修复加A,以便获得修复的DNA样本。所述连接单元用于将所述修复的DNA样本的至少一端与通用序列连接,以便获得带有通用序列的DNA样本。所述转化单元利用重亚硫酸氢盐对所述带有通用序列的DNA样本进行处理,以便获得所述经转化的带有通用序列的DNA样本。
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通用转化模块如图12所示,包括转座单元和与转座单元相连的转化单元。所述转座单元利用转座酶对所述DNA样本进行打断和转座处理,以便获得带有通用序列的DNA样本,所述转座酶中包埋有通用序列。所述转化单元利用重亚硫酸氢盐对所述带有通用序列的DNA样本进行处理,以便获得所述经转化的带有通用序列的DNA样本。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方案进行解释。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面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的,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产品。
实施例1:甲基化多重PCR建库测序
实验设计:用100ng炎黄基因组DNA进行重亚硫酸盐处理,然后按照发明的步骤对DNA靶向甲基化文库制备,文库到MGISEQ-2000测序仪上进行上机测序,测序类型PE100,然后进行数据分析,包括数据利用率、比对率、扩增子特异性、均一性等性能。
1、重亚硫酸盐处理
采用EZ DNA Methylation-Gold KitTM(美国ZYMO公司货号D5005)试剂盒,将上述的DNA进行重亚硫酸盐共处理。
配制溶液:
制备CT转换试剂(CT Conversion Reagent)溶液:从试剂盒中取出CT转换试剂(固体混合物),分别加入900μL的水、50μL的M-溶解缓冲液(M-Dissolving Buffer)和300μL的M-稀释缓冲液(M-Dilution Buffer),室温下溶解并且震荡10分钟或在摇床上摇动10分钟。
M-洗涤缓冲液的制备:向M-洗涤缓冲液中添加24mL 100%的乙醇,备用。
具体步骤如下:
(1)在PCR管中加入130μL的CT转换试剂溶液和上述DNA,轻弹或移液器吹悬混合样品。
然后将样品管放到PCR仪上按以下步骤操作:
98℃下持续5分钟,64℃下持续2.5小时。
完成上述操作后,立刻进行下一步操作。
(2)将Zymo-Spin ICTMColumn放入收集管(Collection Tube)中,并加入600μL的M-结合缓冲液(M-Binding Buffer)。
然后将重亚硫酸盐处理的样品加入到含M-结合缓冲液的Zymo-Spin ICTMColumn中,盖上盖子颠倒混匀。
全速(>10,000x g)离心30秒,弃收集管中的收集液。向柱中加入100μL的M-洗涤缓冲液,全速(>10,000x g)离心30秒,弃收集管中的液体。
向柱中添加200μL的M-Desulphonation Buffer,室温放置15min,全速(>10,000xg)离心30s,弃收集管中的液体。
向柱中添加200μL的M-洗涤缓冲液,全速(>10,000x g)离心30s,弃收集管中的液体,并再重复此步骤1次。
将Zymo-Spin ICTMColumn置于新的1.5mL EP管中,加入40μL的M-洗脱缓冲液r到柱基质中,室温放置2min,全速(>10,000x g)离心洗脱目的片段DNA。
2、DNA复制
(1)在PCR管中按照以下反应体系对重亚硫酸盐处理后的DNA进行DNA复制
其中随机引物序列(即本文中所提到的第一测序引物):CGCTTGGCCTCCGACTTNNNNNNNN(SEQ ID NO:24),其中N为A/T/C/G四种碱基组成的随机序列。
(2)对上述反应体系放置到PCR仪上,65度,反应10分钟,
(3)反应完后用1.5×AMPure磁珠进行纯化(Beckman公司AMPure XP,货号A63881),最后将纯化产物溶于22μl洗脱缓冲液。
3、第一轮PCR
(1)在PCR管中按照以下反应体系配置PCR体系
(2)PCR反应条件为
(3)反应完后用1.5×AMPure磁珠进行纯化,最后将纯化产物溶于22μl洗脱缓冲液。
3、第二轮PCR
(1)在PCR管中按照以下反应体系配置PCR体系,其中,巢氏引物池如下表4所示,标签引物如下表5所示。
(2)PCR反应条件
(3)反应完后用1.0×AMPure磁珠进行纯化,最后将纯化产物溶于22μl洗脱缓冲液。
4、文库检测:
使用Bioanalyzer分析系统(Agilent,Santa Clara,USA)检测文库插入片段的大小及含量,其结果如图5所示;
5、上机测序
将得到的文库进行高通量测序,测序平台MGISEQ-2000,测序类型PE100,测序后数据经过比对后统计各项基本参数,包括下机数据、可用数据、比对率、GC含量等,其结果如下表1所示。其中各扩增子的深度如图6所示。其中,图6中横坐标代表不同的CpG位点。
表1测序检测结果
/>
表1中,样本1~样本3分别代表同一个样本做了三次重复,比对率是指比对到基因组上的比例,特异性是指目标区域的reads占总测序总reads的比例,均一性是指目标区域深度大于目标区域平均深度0.1倍个数占总目标区域数的比例。
从表1可以看出,各样本的接头过滤比例在1%上下,结合图5所示的文库质检结果,说明所形成的引物二聚体极少,比对率均在88-89%,特异性77-79%,性能良好。且各个扩增子的深度均一性良好。
实施例2:甲基化多重PCR建库测序
实验设计:采用打断到200-300bp的炎黄基因组DNA,然后按照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对DNA靶向甲基化文库制备,文库到MGISEQ-2000测序仪上进行上机测序,测序类型PE100,然后进行数据分析,包括数据利用率、比对率、扩增子特异性、均一性等性能。
1、末端修复
(1)将上一步获得的DNA片段按照下表在1.5mL的离心管中配制末端修复反应体系:
/>
(2)将上述反应体系置于20℃的Thermomixer(Eppendorf)上,进行反应30min。反应完后用AMPure磁珠进行纯化,最后将纯化产物溶于34μl洗脱缓冲液。上述试剂均采用enzymatic公司的试剂。
2、末端添加碱基A:
(1)将上一步得到的DNA按下表在1.5mL的离心管中配制添加碱基A的反应体系:
(2)将上述反应体系置于37℃的Thermomixer(Eppendorf)上,进行反应30min。反应完后用AMPure磁珠进行纯化,最后将纯化产物溶于20μl洗脱缓冲液。
2、连接甲基化接头1:
(1)将上一步得到的DNA按下表配制甲基化接头(有时也称为“甲基化标签接头”)的连接反应体系:
/>
*甲基化接头序列为:
接头1:5’/5Phos/AGTCGGAGGCCAAGCGGT(SEQ ID NO:25)
接头2:5’ACATGGCTACGATCCGACTddT(SEQ ID NO:26)
接头1序列中的C均进行了甲基化修饰保护,接头2中的序列可进行或不进行甲基化修饰保护,接头2中的3端的最后一个碱基进行阻断修饰防止和模板进行连接,即进行了双脱氧修饰。
(2)将上述反应体系置于20℃的Thermomixer(Eppendorf)上,进行反应15min,获得连接产物。反应完后用AMPure磁珠进行纯化,最后将纯化产物溶于22μl洗脱缓冲液。
3、亚硫酸盐处理
采用试剂盒EZ DNA Methylation-Gold KitTM(ZYMO公司)将上述连接好的DNA进行重亚硫酸盐共处理。
(1)准备试剂:
制备CT转换试剂(CT Conversion Reagent)溶液:从试剂盒中取出CT转换试剂(固体混合物),分别加入900μL的水、50μL的M-溶解缓冲液(M-Dissolving Buffer)和300μL的M-稀释缓冲液(M-Dilution Buffer),室温下溶解并且震荡10分钟或在摇床上摇动10分钟。
M-洗涤缓冲液的制备:向M-洗涤缓冲液中添加24mL 100%的乙醇,备用。
(2)在PCR管中加入130μL的CT转换试剂溶液和上述连接好的DNA,轻弹或移液器吹悬混合样品。
然后将样品管放到PCR仪上按以下步骤操作:
98℃下持续5分钟,64℃下持续2.5小时。
完成上述操作后,立刻进行下一步操作或者在4℃下存储(最多20小时)备用。
(3)将Zymo-Spin ICTMColumn放入收集管(Collection Tube)中,并加入600μL的M-结合缓冲液(M-Binding Buffer)。
然后将上述重亚硫酸盐处理的样品加入到含M-结合缓冲液的Zymo-SpinICTMColumn中,盖上盖子颠倒混匀。
全速(>10,000x g)离心30秒,弃收集管中的收集液。
向柱中加入100μL的M-洗涤缓冲液,全速(>10,000x g)离心30秒,弃收集管中的液体。
向柱中添加200μL的M-Desulphonation Buffer,室温放置15min,全速(>10,000xg)离心30s,弃收集管中的液体。
向柱中添加200μL的M-洗涤缓冲液,全速(>10,000x g)离心30s,弃收集管中的液体,并再重复此步骤1次。
将Zymo-Spin ICTMColumn置于新的1.5mL EP管中,加入18μL的M-洗脱缓冲液r到柱基质中,室温放置2min,全速(>10,000x g)离心洗脱目的片段DNA。
4、第一轮PCR
(1)在PCR管中按照以下反应体系配置PCR体系,其中上游特异性引物池包含的引物如下表3所示,第一通用引物如下表5所示。
(2)PCR反应条件
反应完后用1.5×AMPure磁珠进行纯化,最后将纯化产物溶于22μl洗脱缓冲液。
5、第二轮PCR
(1)在PCR管中按照以下反应体系配置PCR体系,其中巢氏引物池中所包含的引物如下表4所示,第二通用引物和标签引物如下表5所示。
(2)PCR反应条件
反应完后用1.0×AMPure磁珠进行纯化,最后将纯化产物溶于22μl洗脱缓冲液。
6、文库检测:
使用Bioanalyzer分析系统(Agilent,Santa Clara,USA)检测文库插入片段的大小及含量,其结果如图7所示。
7、上机测序
将得到的文库进行高通量测序,测序平台采用华大智造MGISEQ-2000,测序类型PE100,测序后数据经过比对后统计各项基本参数,包括下机数据、可用数据、比对率、特异性和均一性等,其结果如表2所示。各扩增子的测序深度如图8所示。
表2测序结果
表2中,样本1~样本3分别代表同一个样本做了三次重复,比对率是指比对到基因组上的比例,特异性是指目标区域的reads占总测序总reads的比例,均一性是指目标区域深度大于目标区域平均深度0.1倍个数占总目标区域数的比例。
从表2、图7以及图8的结果可以看出,利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扩增方法接头过滤比例在1%上下,引物二聚体少,比对率在84-86%之间,特异性在89-90%之间,性能良好,而且各扩增子之间的覆盖深度均一性良好。
表3:第一特异性引物池
第一特异性引物池有上述引物等摩尔混合而成,Y碱基为C/T的兼并碱基
表4:巢式引物池
第二特异性引物池有上述引物等摩尔混合而成,Y碱基为C/T的兼并碱基
表5:通用引物
其中,N碱基为MGI测序平台上的barcode序列。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SEQUENCE LISTING
<110> 深圳华大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120> 基于甲基化DNA目标区域构建测序文库及系统和应用
<130> PIOC3191472P
<160> 26
<170> PatentIn version 3.5
<210> 1
<211> 19
<212> DNA
<213> Artificial Sequence
<220>
<223> 第一特异性引物
<400> 1
ggaggystag ygattttag 19
<210> 2
<211> 30
<212> DNA
<213> Artificial Sequence
<220>
<223> 第一特异性引物
<400> 2
gggagaattt tgaaaatgaa atatattttt 30
<210> 3
<211> 24
<212> DNA
<213> Artificial Sequence
<220>
<223> 第一特异性引物
<400> 3
ttttygtttt tygttttygt tttt 24
<210> 4
<211> 23
<212> DNA
<213> Artificial Sequence
<220>
<223> 第一特异性引物
<400> 4
tttttgaatt ygaggtatyg gtt 23
<210> 5
<211> 35
<212> DNA
<213> Artificial Sequence
<220>
<223> 第一特异性引物
<400> 5
ttttaattta gaatttatta ttatttgaag tttta 35
<210> 6
<211> 35
<212> DNA
<213> Artificial Sequence
<220>
<223> 第一特异性引物
<400> 6
atttggatyg tatttttaag atatttaatt attaa 35
<210> 7
<211> 26
<212> DNA
<213> Artificial Sequence
<220>
<223> 第一特异性引物
<400> 7
tgtgtttyta taaaggttag gagttt 26
<210> 8
<211> 21
<212> DNA
<213> Artificial Sequence
<220>
<223> 第一特异性引物
<400> 8
gggtggttga tttatgtayg g 21
<210> 9
<211> 23
<212> DNA
<213> Artificial Sequence
<220>
<223> 第一特异性引物
<400> 9
agattgtgyg gtagtaagtt ttt 23
<210> 10
<211> 18
<212> DNA
<213> Artificial Sequence
<220>
<223> 第一特异性引物
<400> 10
gtttgtttgy gygtttgg 18
<210> 11
<211> 38
<212> DNA
<213> Artificial Sequence
<220>
<223> 第二特异性引物
<400> 11
acatggctac gatccgactt ggagtttygg ggygygtg 38
<210> 12
<211> 50
<212> DNA
<213> Artificial Sequence
<220>
<223> 第二特异性引物
<400> 12
acatggctac gatccgactt tttttgatat tgaaaatgta attggttttt 50
<210> 13
<211> 38
<212> DNA
<213> Artificial Sequence
<220>
<223> 第二特异性引物
<400> 13
acatggctac gatccgactt ggtytyggtt ggygtttt 38
<210> 14
<211> 55
<212> DNA
<213> Artificial Sequence
<220>
<223> 第二特异性引物
<400> 14
acatggctac gatccgactt ggagtatttt atttttgttg tttattatta ttttt 55
<210> 15
<211> 50
<212> DNA
<213> Artificial Sequence
<220>
<223> 第二特异性引物
<400> 15
acatggctac gatccgactt gttgaagtga gaatgtgatt attaattttt 50
<210> 16
<211> 54
<212> DNA
<213> Artificial Sequence
<220>
<223> 第二特异性引物
<400> 16
acatggctac gatccgactt gtgtgtgtgt gtgtatttat atatttatat aaaa 54
<210> 17
<211> 50
<212> DNA
<213> Artificial Sequence
<220>
<223> 第二特异性引物
<400> 17
acatggctac gatccgactt ttagaattga gattagagag gtaagtaatg 50
<210> 18
<211> 48
<212> DNA
<213> Artificial Sequence
<220>
<223> 第二特异性引物
<400> 18
acatggctac gatccgactt gttaagttga aaagttgaat ttgttttt 48
<210> 19
<211> 45
<212> DNA
<213> Artificial Sequence
<220>
<223> 第二特异性引物
<400> 19
acatggctac gatccgactt ygggttgttt ttgtatttat tgttg 45
<210> 20
<211> 43
<212> DNA
<213> Artificial Sequence
<220>
<223> 第二特异性引物
<400> 20
acatggctac gatccgactt gtatttyggt aatttygagg ttg 43
<210> 21
<211> 17
<212> DNA
<213> Artificial Sequence
<220>
<223> 第一通用引物
<400> 21
cgcttggcct ccgactt 17
<210> 22
<211> 25
<212> DNA
<213> Artificial Sequence
<220>
<223> 第二通用引物
<220>
<221> misc_feature
<222> (1)..(1)
<223> 磷酸化
<400> 22
gaacgacatg gctacgatcc gactt 25
<210> 23
<211> 58
<212> DNA
<213> Artificial Sequence
<220>
<223> 标签引物
<220>
<221> misc_feature
<222> (17)..(26)
<223> n is a, c, g, or t
<400> 23
tgtgagccaa ggagttnnnn nnnnnnttgt cttcctaaga ccgcttggcc tccgactt 58
<210> 24
<211> 25
<212> DNA
<213> Artificial Sequence
<220>
<223> 第一测序引物
<220>
<221> misc_feature
<222> (18)..(25)
<223> n is a, c, g, or t
<400> 24
cgcttggcct ccgacttnnn nnnnn 25
<210> 25
<211> 18
<212> DNA
<213> Artificial Sequence
<220>
<223> 接头1
<220>
<221> misc_feature
<222> (1)..(1)
<223> 磷酸化
<220>
<221> misc_feature
<222> (1)..(18)
<223> 碱基C经过甲基化修饰
<220>
<221> misc_feature
<222> (1)..(18)
<223> 任意碱基C均经过甲基化修饰
<400> 25
agtcggaggc caagcggt 18
<210> 26
<211> 20
<212> DNA
<213> Artificial Sequence
<220>
<223> 接头2
<220>
<221> misc_feature
<222> (20)..(20)
<223> 双脱氧
<400> 26
acatggctac gatccgactt 20

Claims (35)

1.一种基于甲基化DNA目标区域构建测序文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基于所述甲基化DNA样本的一条链,在所述甲基化DNA样本的一条链的至少一端连接有通用序列,重亚硫酸氢盐处理DNA样本,以便获得经转化的带有通用序列的DNA样本;
(2)利用第一特异性引物和第一通用引物对所述经转化的带有通用序列的DNA样本进行第一扩增,以便获得第一扩增产物;
其中,所述第一特异性引物位于所述目标区域的上游,所述第一通用引物与所述通用序列至少部分匹配或重叠;
(3)利用第二特异性引物、第二通用引物和标签引物对所述第一扩增产物进行第二扩增,获得第二扩增产物,得到测序文库;
所述第一特异性引物和所述第二特异性引物是针对DNA模板两条链中的一条链而设计的;
其中所述第二特异性引物、所述第二通用引物和所述标签引物如(i)或(ii)所示:
(i)所述第二特异性引物位于所述第一特异性引物的下游和所述目标区域的上游,所述第二通用引物与所述第二特异性引物的至少部分序列重叠,所述标签引物中含有标签序列,所述标签引物与所述第一通用引物的部分序列重叠;
(ii)所述第二特异性引物位于所述目标区域的下游,所述第二通用引物和所述第一特异性引物的至少部分序列重叠,所述标签引物中含有标签序列,所述标签引物与所述第二特异性引物的部分序列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第二特异性引物的5’端与所述第二通用引物的3’端至少部分序列重叠,所述标签引物的3’端与所述第一通用引物的5’端的部分序列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第二特异性引物的5’端与所述标签引物的3’端的至少部分序列重叠,所述第二通用引物的3’端与所述第一特异性引物的5’端的部分序列重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序列的长度为8~12bp。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进一步包括:
(1-a)利用重亚硫酸氢盐对所述甲基化DNA样本进行处理,以便获得经转化的DNA样本;
(1-b)利用DNA聚合酶和第一测序引物,对所述经转化的DNA样本进行复制,以便获得所述经转化的带有通用序列的DNA样本,所述第一测序引物的3’端为随机碱基,所述第一测序引物的5’端为通用序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随机碱基为6~12个,所述随机碱基为A、T、C或者G;
任选地,所述随机碱基为6~12个,所述随机碱基为A、T或者C。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用序列为测序接头序列或固定序列;
任选地,所述测序接头序列或者所述固定序列中胞嘧啶为甲基化修饰的胞嘧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进一步包括:
(1-1)对所述甲基化DNA样本进行末端修复加A,以便获得修复的DNA样本;
(1-2)将所述修复的DNA样本的至少一端与通用序列连接,以便获得带有通用序列的DNA样本;
(1-3)利用重亚硫酸氢盐对所述带有通用序列的DNA样本进行处理,以便获得所述经转化的带有通用序列的DNA样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用序列选自下列中的至少一种:
测序接头序列或者经修饰的测序接头序列;
任选地,所述经修饰的测序接头序列为一条链胞嘧啶进行甲基化修饰,一条链胞嘧啶不进行甲基化修饰、一条链3’端碱基经非羟基修饰的测序接头序列、带有固定序列和随机序列的测序接头序列、或者一条链3’端碱基经非羟基修饰的带有固定序列和随机序列的测序接头序列;
任选地,所述随机序列为分子标签序列。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进一步包括:
①利用转座酶对所述DNA样本进行打断和转座处理,以便获得带有通用序列的DNA样本,所述转座酶中包埋有通用序列;
②利用重亚硫酸氢盐对所述带有通用序列的DNA样本进行处理,以便获得所述经转化的带有通用序列的DNA样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用序列为转座酶效应序列或者带有测序接头的Tn5转座酶效应序列。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用序列为转座酶效应序列。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座酶效应序列中的胞嘧啶为甲基化修饰的胞嘧啶。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甲基化DNA样本为基因组DNA、片段化的基因组DNA、或者游离DNA。
15.一种基于甲基化DNA目标区域构建测序文库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用转化模块,所述通用转化模块基于所述甲基化DNA样本的一条链,在所述甲基化DNA样本的一条链的至少一端连接有通用序列,经重亚硫酸氢盐处理DNA样本,以便获得经转化的带有通用序列的DNA样本;
第一扩增模块,所述第一扩增模块和所述通用转化模块相连,所述第一扩增模块利用第一特异性引物和第一通用引物对所述经转化的带有通用序列的DNA样本进行第一扩增,以便获得第一扩增产物,其中所述第一特异性引物位于所述目标区域的上游,所述第一通用引物与所述通用序列至少部分匹配或重叠;
第二扩增模块,所述第二扩增模块和所述第一扩增模块相连,所述第二扩增模块利用第二特异性引物、第二通用引物和标签引物对所述第一扩增产物进行第二扩增,获得第二扩增产物,得到测序文库;
所述第一特异性引物和所述第二特异性引物是针对DNA模板两条链中的一条链而设计的;
其中所述第二特异性引物,所述通用引物和所述标签引物如(i)或(ii)所示:
(i)所述第二特异性引物位于所述第一特异性引物的下游和所述目标区域的上游,所述第二通用引物与所述第二特异性引物的至少部分序列重叠,所述标签引物中含有标签序列,所述标签引物与所述第一通用引物的部分序列重叠;
(ii)所述第二特异性引物位于所述目标区域的下游,所述第二通用引物和所述第一特异性引物的至少部分序列重叠,所述标签引物中含有标签序列,所述标签引物与所述第二特异性引物的部分序列重叠。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扩增模块中所述第二特异性引物的5’端与所述第二通用引物的3’端的至少部分序列重叠,标签引物的3’端与所述第一通用引物的5’端的部分序列重叠。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扩增模块中所述第二特异性引物的5’端与所述标签引物的3’段的至少部分序列重叠,所述第二通用引物的3’端与所述第一特异性引物的5’端的部分序列重叠。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序列的长度为8~12bp。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用转化模块进一步包括:
转化单元,所述转化单元利用重亚硫酸氢盐对所述甲基化DNA样本进行处理,以便获得经转化的DNA样本;
扩增单元,所述扩增单元与所述转化单元相连,所述扩增单元利用DNA聚合酶和第一测序引物,对所述经转化的DNA样本进行复制,以便获得所述经转化的带有通用序列的DNA样本,所述第一测序引物的3’端为随机碱基,所述第一测序引物的5’端为通用序列。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随机碱基为6~12个,所述随机碱基为A、T、C或者G;
任选地,所述随机碱基为6~12个,所述随机碱基为A、T或者C。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用序列为测序接头序列或固定序列;
任选地,所述测序接头序列或者所述固定序列中胞嘧啶为甲基化修饰的胞嘧啶。
22.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用转化模块进一步包括:
修复单元,所述修复单元用于对所述甲基化DNA样本进行末端修复加A,以便获得修复的DNA样本;
连接单元,所述连接单元与所述修复单元相连,所述连接单元用于将所述修复的DNA样本的至少一端与通用序列连接,以便获得带有通用序列的DNA样本;
转化单元,所述转化单元与所述连接单元相连,所述转化单元利用重亚硫酸氢盐对所述带有通用序列的DNA样本进行处理,以便获得所述经转化的带有通用序列的DNA样本。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用序列选自下列中的至少一种:
测序接头序列或者经修饰的测序接头序列;
任选地,所述经修饰的测序接头序列为一条链胞嘧啶进行甲基化修饰,一条链胞嘧啶不进行甲基化修饰、一条链3’端碱基经非羟基修饰的测序接头序列、带有固定序列和随机序列的测序接头序列、或者一条链3’端碱基经非羟基修饰的带有固定序列和随机序列的测序接头序列;
任选地,所述随机序列为分子标签序列。
24.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用转化模块进一步包括:
转座单元,所述转座单元利用转座酶对所述DNA样本进行打断和转座处理,以便获得带有通用序列的DNA样本,所述转座酶中包埋有通用序列;
转化单元,所述转化单元与所述转座单元相连,所述转化单元利用重亚硫酸氢盐对所述带有通用序列的DNA样本进行处理,以便获得所述经转化的带有通用序列的DNA样本。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用序列为转座酶效应序列或者带有测序接头的转座酶效应序列。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用序列为转座酶效应序列。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座酶效应序列中的胞嘧啶为甲基化修饰的胞嘧啶。
2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甲基化DNA样本为基因组DNA、片段化的基因组DNA或者游离DNA。
29.一种对甲基化DNA样本进行测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于所述甲基化DNA样本,根据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利用权利要求15~28任一项所述的系统构建得到测序文库;
对所述测序文库进行高通量测序,以便获得测序结果。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测序平台对所述测序文库进行高通量测序,所述测序平台选自MGISEQ、Illumina、Proton中的至少一种。
31.一种确定甲基化DNA样本的甲基化状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于所述甲基化DNA样本,根据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利用权利要求15~28任一项所述的系统构建得到测序文库;
对所述测序文库进行高通量测序,以便获得测序结果;
将所述测序结果与参考基因组进行比对,以便确定所述甲基化DNA样本的甲基化状态。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基因组为人类基因组hg19。
33.一种试剂盒,所述试剂盒利用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基于甲基化DNA目标区域构建测序文库,其特征在于,包括:通用序列,标签引物,第一通用引物,第二通用引物、甲基化检测试剂、第一特异性引物和第二特异性引物;
其中所述标签引物中含有标签序列,所述第一通用引物与所述通用序列的至少部分匹配或重叠,所述第一特异性引物位于目标区域的上游,
所述第二特异性引物、所述第二通用引物和所述标签引物如(i)或(ii)所示:
(i)所述第二特异性引物位于所述第一特异性引物的下游和所述目标区域的上游,所述第二通用引物与所述第二特异性引物的至少部分序列重叠,所述标签引物与所述第一通用引物的部分序列重叠;
(ii)所述第二特异性引物位于所述目标区域的下游,所述第二通用引物和所述第一特异性引物的至少部分序列重叠,所述标签引物与所述第二特异性引物的部分序列重叠;
所述第一通用引物为SEQ ID NO:21,所述第二通用引物为SEQ ID NO:22。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引物为SEQ ID NO:23所示。
35.根据权利要求33或34所述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特异性引物的序列如SEQ ID NO:1~SEQ ID NO:10所示,所述第二特异性引物的序列如SEQ ID NO:11~SEQ IDNO:20所示。
CN201980092935.8A 2019-05-21 2019-05-21 基于甲基化dna目标区域构建测序文库及系统和应用 Active CN11381161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9/087824 WO2020232635A1 (zh) 2019-05-21 2019-05-21 基于甲基化dna目标区域构建测序文库及系统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11618A CN113811618A (zh) 2021-12-17
CN113811618B true CN113811618B (zh) 2024-02-09

Family

ID=734592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92935.8A Active CN113811618B (zh) 2019-05-21 2019-05-21 基于甲基化dna目标区域构建测序文库及系统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056519A1 (zh)
EP (1) EP3950956A4 (zh)
JP (1) JP7203276B2 (zh)
CN (1) CN113811618B (zh)
WO (1) WO202023263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86966B (zh) * 2022-10-26 2023-03-21 北京寻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Dna表观修饰的建库方法、测序方法及其建库试剂盒
CN117316289B (zh) * 2023-09-06 2024-04-26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一种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甲基化测序分型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61724A (zh) * 2016-06-03 2016-08-17 人和未来生物科技(长沙)有限公司 一种kras基因超低频突变检测试剂盒
CN106011230A (zh) * 2016-05-10 2016-10-12 人和未来生物科技(长沙)有限公司 用于检测碎片化dna目标区域的引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7937985A (zh) * 2017-10-25 2018-04-20 人和未来生物科技(长沙)有限公司 一种微量碎片化dna甲基化检测文库的构建方法和检测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96808B (zh) * 2011-05-23 2014-06-18 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甲基化高通量检测方法
US20150011396A1 (en) * 2012-07-09 2015-01-08 Benjamin G. Schroeder Methods for creating directional bisulfite-converted nucleic acid libraries for 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ES2922281T3 (es) * 2016-12-07 2022-09-12 Mgi Tech Co Ltd Método para construir una biblioteca de secuenciación de una célula individual y uso del mismo
CN111108215B (zh) * 2017-06-30 2024-01-16 生命技术公司 分子库制备方法以及其组合物和用途
CN107541791A (zh) * 2017-10-26 2018-01-05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血浆游离dna甲基化检测文库的构建方法、试剂盒及应用
CN109666720A (zh) * 2018-12-28 2019-04-23 北京中科遗传与生殖医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对胚胎培养液进行DedscRRBS-PGS分析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11230A (zh) * 2016-05-10 2016-10-12 人和未来生物科技(长沙)有限公司 用于检测碎片化dna目标区域的引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5861724A (zh) * 2016-06-03 2016-08-17 人和未来生物科技(长沙)有限公司 一种kras基因超低频突变检测试剂盒
CN107937985A (zh) * 2017-10-25 2018-04-20 人和未来生物科技(长沙)有限公司 一种微量碎片化dna甲基化检测文库的构建方法和检测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Bisulfite sequencing of 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ed DNA (BisChIP-seq) directly informs methylation status of histone-modified DNA;Aaron L. Statham 等;Genome Research;第22卷;第1120–1127页 *
Nested Patch PCR enables highly multiplexed mutation discovery in candidate genes;Katherine Elena Varley 等;Genome Research;第18卷;第1844–1850页 *
高通量RNA 甲基化测序数据处理与分析研究进展;刘恋 等;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第42卷(第10期);第891~899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950956A4 (en) 2022-05-04
US20220056519A1 (en) 2022-02-24
EP3950956A1 (en) 2022-02-09
JP7203276B2 (ja) 2023-01-12
CN113811618A (zh) 2021-12-17
WO2020232635A1 (zh) 2020-11-26
JP2022525373A (ja) 2022-05-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S2873850T3 (es) Bibliotecas de secuenciación de próxima generación
EP2427569B1 (en) The use of class iib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s in 2nd generation sequencing applications
ES2240970T3 (es) Polimorfismos de nucleotido simple y su uso en analisis geneticos.
CN109576346B (zh) 高通量测序文库的构建方法及其应用
CN111808854B (zh) 带有分子条码的平衡接头及快速构建转录组文库的方法
CN111471754B (zh) 一种通用型高通量测序接头及其应用
JP2020536525A (ja) プローブ及びこれをハイスループットシーケンシングに適用するターゲット領域の濃縮方法
CN113811618B (zh) 基于甲基化dna目标区域构建测序文库及系统和应用
KR20170133270A (ko) 분자 바코딩을 이용한 초병렬 시퀀싱을 위한 라이브러리 제조방법 및 그의 용도
WO2013079649A1 (en) Method and kit for characterizing rna in a composition
WO2012037875A1 (zh) Dna标签及其应用
CN109295500B (zh) 一种单细胞甲基化测序技术及其应用
CN109825552B (zh) 一种用于对目标区域进行富集的引物及方法
CN116083423B (zh) 一种靶向富集核酸的探针
US20220090059A1 (en) Method and use for construction of sequencing library based on dna samples
CN114686561B (zh) 用于核酸样本扩增的组合物、试剂盒、方法及系统
CN114686579B (zh) 用于核酸样本扩增的组合物、试剂盒、方法及系统
CN114686580B (zh) 用于核酸样本扩增的组合物、试剂盒、方法及系统
CN114686562B (zh) 用于核酸样本扩增的组合物、试剂盒、方法及系统
CN117230169B (zh) 用于长片段端粒序列测序的接头、预文库及其构建方法
CN116515977B (zh) 基于单端接头转座酶的单细胞基因组测序试剂盒和方法
CN113490750B (zh) 微量dna甲基化高通量测序方法
WO2024106109A1 (ja) 電気泳動の移動度を改変する修飾基質を用いた遺伝子検出
WO2022125100A1 (en) Methods for sequencing polynucleotide fragments from both ends
CN115961007A (zh) 一种利用简并引物扩增进行全基因组分子标记开发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