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10984B - 基准站的控制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基准站的控制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10984B
CN113810984B CN202111101563.6A CN202111101563A CN113810984B CN 113810984 B CN113810984 B CN 113810984B CN 202111101563 A CN202111101563 A CN 202111101563A CN 113810984 B CN113810984 B CN 1138109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erence station
target
station
server
positioning ser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0156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10984A (zh
Inventor
吴奔
邓慧璇
梁华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Xaircraf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Xaircraf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Xaircraf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Xaircraf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0156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1098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109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109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109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109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1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 H04W52/021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where the power saving management affects multiple termina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401Bootstrapping
    • G06F9/4418Suspend and resume; Hibernate and awak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04W52/022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where the received signal is a wanted signa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准站的控制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可读存储介质,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应用于与CORS系统中的基准站通信连接的服务器,基准站在开机之后处于休眠状态,该方法包括:在接收到定位服务连接请求的情况下,根据定位服务连接请求中的位置描述信息,从CORS系统所包括的基准站中确定出目标基准站,其中,该位置描述信息用于描述发起上述定位服务连接请求的用户站的位置;在目标基准站处于休眠状态的情况下,控制目标基准站由休眠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以提供定位服务。如此,可减少基准站在不需要工作的情况下进行工作的时间,从而达到节省资源、减少运营成本的目的,同时依然可以满足用户的定位服务需求。

Description

基准站的控制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准站的控制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连续运行基准站系统(Continuously Operating Reference Stations,CORS)是用于提供不间断的高精度定位服务的基准设施,CORS系统中的基准站均需要长时间连续处于工作状态以获得观测数据,以便基于观测数据向用户站提供定位服务。然而,对于一些行业级应用来说,这种方式会导致出现没有用户站需要基于基准站的观测数据进行定位,但CORS系统中的基准站仍然处于工作状态的情况,造成资源浪费,增加不必要的运营成本。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准站的控制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可读存储介质,其能够通过控制基准站在开机之后处于休眠状态,在需要提供服务时由休眠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从而即保证能够满足用户的定位服务需求,同时可以减少基准站处于工作状态的时间,以达到节省资源、减少运营成本的目的。
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准站的控制方法,应用于服务器,所述服务器与CORS系统中的基准站通信连接,所述CORS系统中的基准站在开机之后处于休眠状态,所述方法包括:
在接收到定位服务连接请求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定位服务连接请求中的位置描述信息,从所述CORS系统所包括的基准站中确定出目标基准站,其中,所述位置描述信息用于描述发起所述定位服务连接请求的用户站的位置;
在所述目标基准站处于休眠状态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目标基准站由休眠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以提供定位服务。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准站的控制方法,应用于网络系统,所述网络系统包括服务器、CORS系统中的基准站及用户站,所述服务器与所述基准站通信连接,所述基准站在开机之后处于休眠状态,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用户站将定位服务连接请求发送给所述服务器,其中,所述定位服务连接请求中包括用于描述所述用户站的位置的位置描述信息;
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位置描述信息,从所述CORS系统所包括的基准站中确定出目标基准站;
在所述目标基准站处于休眠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服务器控制所述目标基准站由休眠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以提供定位服务。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装置,应用于服务器,所述服务器与CORS系统中的基准站通信连接,所述CORS系统中的基准站在开机之后处于休眠状态,所述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在接收到定位服务连接请求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定位服务连接请求中的位置描述信息,从所述CORS系统所包括的基准站中确定出目标基准站,其中,所述位置描述信息用于描述发起所述定位服务连接请求的用户站的位置;
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目标基准站处于休眠状态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目标基准站由休眠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以提供定位服务。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服务器,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能够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机器可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所述机器可执行指令以实现前述实施方式所述的基准站的控制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前述实施方式所述的基准站的控制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准站的控制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可读存储介质,控制基准站在开机之后处于休眠状态,在根据接收到的定位服务连接请求确定出的目标基准站处于休眠状态的情况下,控制该目标基准站由休眠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以基于处于工作状态的目标基准站提供相应的定位服务。如此,通过上述可休眠式的管理方式,既可以满足用户的定位需求,同时可以减少没有用户站需要基于基准站的观测数据进行定位,但基准站仍然处于工作状态的情况,从而达到节省资源、减少不必要的运营成本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系统的方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基准站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服务器的方框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准站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VRS系统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准站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二;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准站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三;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准站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四;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准站的控制装置的方框示意图。
图标:100-服务器;110-存储器;120-处理器;130-通信单元;200-基准站;300-用户站;400-控制设备;500-基准站的控制装置;510-确定模块;520-控制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下面首先对目前的CORS系统(Continuously Operating Reference Stations,连续运行基准站系统)进行简要说明。
CORS系统中包括若干个固定的、连续运行的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System,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参考站。CORS系统利用现代计算机、数据通信和互联网(LAN/WAN)技术组成的网络,实时地通过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无线电话或互联网,向不同类型、不同需求、不同层次的用户,自动地提供经过检验的不同类型的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观测值(比如,载波相位,伪距等)、各种改正数、状态信息、以及其它有关GPS的服务。
一般而言,CORS系统由4个子系统组成,分别为:参考站子系统、数据中心子系统、数据通信子系统及用户应用子系统。参考站子系统、数据中心子系统及用户应用子系统由数字通信子系统连接成一体。
下面对各个子系统进行简要说明。
参考站子系统由控制区域内均匀分布的基准站组成。基准站由GNSS设备、计算机、气象设备、通信设备、电源设备及观测场地等构成,具备长期连续跟踪和记录卫星信号的能力,是CORS系统的数据源;其主要功能为:卫星信号的捕获、跟踪、记录与传输;设备完好性监测等。
数据中心子系统由计算机、网络和软件系统构成。数据中心子系统又可细分为系统控制中心子系统和用户数据中心子系统。
系统控制中心子系统是CORS系统的神经中枢,其主要功能为:数据分流与处理;系统监控;信息服务生成与用户管理等。系统控制中心子系统是CORS系统的核心单元,是实现高精度实时动态定位的关键所在。系统控制中心子系统24小时连续不间断地根据各基准站所采集的实时观测数据在区域内进行整体建模解算,并通过现有的数据通讯网络和无线数据播发网,向各类需要测量和导航的用户以国际通用格式提供码相位/载波相位差分修正信息,以便实时解算出流动站的精确点位。
用户数据中心子系统提供CORS服务的下行链路,将系统控制中心子系统的数据成果传递给用户。其主要功能为:管理各播发站、差分信息编码、形成差分信息队列等。
数据通信子系统(Data Communication Sub-System)由公用或专用的通信网络构成,包括数据传输硬件设备及软件控制模块。数据通信子系统的主要功能为:把基准站GNSS观测数据传输至系统控制中心子系统、把系统差分信息传输至用户等。
用户应用子系统由接收机、无线通讯的解调器及相关的设备组成。主要功能为:按照用户需求进行不同精度定位。用户应用子系统包括用户信息接收系统、网络型RTK(RealTime Kinematic,实时动态差分)定位系统、快速精密定位系统以及自动式导航系统和监控定位系统等。按照应用的精度不同,用户应用子系统可以分为毫米级、厘米级、分米级、米级用户系统等;按照用户的应用不同,可以分为测绘与工程用户(厘米、分米级)、车辆导航与定位用户(米级)、高精度用户(事后处理)、气象用户等几类。
数据中心子系统是整个CORS系统的核心,既是通讯控制中心,也是数据接收、发送及处理中心。它通过通讯线(光缆、ISDN(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综合业务数字网)、电话线等)与所有的固定参考站(即基准站)通讯;通过无线网络(GSM、CDMA、GPRS等)与移动用户通讯。由计算机实时系统控制整个CORS系统的运行,所以数据中心子系统的软件既是数据处理软件,也是系统管理软件。
每个固定基准站是固定的GPS信号接收系统,分布在整个网络中。固定基准站与数据中心子系统之间由通讯线相连,数据实时地传送到数据中心子系统;数据通讯包括固定基准站到数据中心子系统的通讯及数据中心子系统到用户的通讯。基准站到数据中心子系统的通讯,是由通讯网络负责将基准站的数据实时地传输给控制中心;数据中心子系统和用户间的通讯网络,是将网络校正数据传送给用户,供用户实时定位。
上述传统的CORS系统强调运行的长期性,提供全天候的高精度时间信息和空间信息等服务。在这种CORS系统中,CORS系统中的基准站需要长时间连续处于工作状态以获得观测数据,以便CORS系统可基于观测数据向用户站不间断地提供定位服务。这种系统虽然具有高可靠性的特点,但是对于一些行业级应用来说,这种方式会导致出现没有用户站需要基于基准站的观测数据进行定位,但CORS系统中的基准站仍然处于工作状态的情况,造成资源浪费,增加不必要的运营成本。
比如,在智慧农业行业中,CORS系统是为农业无人机、无人车等提供高精度定位服务的基础设施,使得大规模农机精准行驶成为可能,是农业无人化、自动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无人机、无人车等并不是一直在持续不断地做作业,也即,无人机、无人车等设备不需要CORS系统不间断地提供提供服务;在这种情况下,若仍然使CORS系统中的基准站长时间不间断地处于工作状态,则会造成资源浪费,增加不必要的运营成本。
为了改善上述缺陷,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基准站的控制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可读存储介质,其能够达到节省资源、减少运营成本的目的。需要说明的是,以上现有技术中的方案所存在的缺陷,均是发明人在经过实践并仔细研究后得到的结果,因此,上述问题的发现过程以及下文中本申请实施例针对上述问题所提出的解决方案,都应是发明人在本申请过程中对本申请做出的贡献。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照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系统的方框示意图。所述网络系统中可以包括通信连接的服务器100及至少一个基准站200。每个基准站200用于获得观测数据,并将观测数据发送给所述服务器100。所述服务器100则根据接收到的观测数据提供定位服务器。其中,所述服务器100可以是传统CORS系统中的数据中心,也可以是其他设备。
所述至少一个基准站200分布在控制区域内,当该控制区域内的用户站300需要定位服务时,可以通过与服务器100的数据通信,获得相应的定位服务。其中,该用户站300可以是农业无人机、无人船、无人车、测绘器等需要定位的设备。
所述服务器100用于控制所述基准站200在开机之后进入休眠状态,并在需要某些基准站200的观测数据用于提供服务、且所述某些基准站200处于休眠状态时,控制所述某些基准站200由休眠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以便提供定位服务。由此,既可以满足用户的定位需求,同时可以减少基准站的电能消耗等,从而减少CORS系统使用的资源,降低运营成本。
可选地,所述用户站300还可以与控制设备400通信连接。所述控制设备400可用于对所述用户站300进行控制,以使所述用户站完成相应工作。比如,所述用户站300为农业无人机,所述控制设备400为用户终端,用户可通过对用户终端进行操作,从而通过用户终端控制农业无人机对某地块中的作物进行农药喷洒;其中,所述无人机基于获得的定位服务以及控制设备400的控制指令,完成农药喷洒作业。
请参照图2,图2为图1中的服务器100的方框示意图。所述服务器100可以包括存储器110、处理器120及通信单元130。所述存储器110、处理器120以及通信单元130各元件相互之间直接或间接地电性连接,以实现数据的传输或交互。例如,这些元件相互之间可通过一条或多条通讯总线或信号线实现电性连接。
其中,存储器110用于存储程序或者数据。所述存储器110可以是,但不限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PROM),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PROM),电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lectric 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等。
处理器120用于读/写存储器110中存储的数据或程序,并执行相应地功能。比如,存储器110中存储有基准站的控制装置500,所述基准站的控制装置500包括至少一个可以软件或固件(firmware)的形式存储于所述存储器110中的软件功能模块。所述处理器12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10内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基准站的控制装置500,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基准站的控制方法。
通信单元130用于通过网络建立所述服务器100与其它通信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并用于通过所述网络收发数据。
应当理解的是,图2所示的结构仅为服务器100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服务器100还可包括比图2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2所示不同的配置。图2中所示的各组件可以采用硬件、软件或其组合实现。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基准站为传统的基准站。在传统CORS系统中,电力系统的持续供应是保证基准站长期稳定运行的基础。在传统的基准站建设过程中,电源单元要求铺设电力线,接入单相市电供电,并加装在线式的UPS(On-line UninterruptedPower Supply,输出电压零中断)电源,同时安装后备电源,该后备电源需要满足在该后备电源单独供电时能够保证基准站持续12小时连续不断工作的要求。也即,所述基准站的供电单元需要能保证基准站长时间不间断工作。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请参照图3,图3为图1中的基准站200的安装示意图。所述基准站200包括供电单元,所述供电单元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及电池组,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和/或电池组用于在所在基准站开机之后持续地向该基准站提供电能。其中,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可以是一块,也可以是多块;所述电池组可以是超大容量(比如,10400mAh)电池组。具体可以结合实际需求设置。
其中,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及电池组进行供电的具体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比如,在太阳能电池板当前通过光电转换获得的能量大于当前基准站设备所需的能量,则可以控制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向基准站供电;还可以将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多余电能存在于所述电池组中。在太阳能电池板当前通过光电转换获得的能量小于当前基准站设备所需的能量,则可以控制所述电池组向基准站供电,并将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电能均存在于所述电池组;或者,控制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向基准站供电,同时控制所述电池组向所述基准站供电,以满足基准站的电能需求。可以理解的是,上述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及电池组进行供电的具体方式仅为举例说明,也可以基于太阳能电池板及电池组使用其他供电方式,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传统的电源单元建设方式具有高可靠性的特点,对于国家级基准站等高要求的系统来说不可缺少,但是对于一些行业级应用来说,这种建设方式复杂、建设成本和维护成本都比较高。
而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基准站使用至少一块太阳能电池板和电池组作为基准站的供电单元。该方式的优点为:安装方便,不需要铺设电力线。基准站需要建设在环境比较开阔的地方,因此通常会选择将其建在楼顶上。使用太阳能供电,只需要提供一小块地方给基准站安装固定即可。该方式免去了跟物业或屋主关于电力线的铺设、后续使用电费的计算等一系列供电事宜的沟通与谈判,极大的简化了后续维护工作。由此可知,通过太阳能在基准站开机之后持续地供电,可使基准站的搭建更加简单快捷,易于管理,并且可以有效降低建设成本和维护成本。
通过服务器100对图3所示基准站的工作状态和休眠状态的控制,使得该基准站无需全年每天24小时连续不断的工作,也即,不需要基准站的供电单元能够保证基准站全年每天24小时连续不断的工作。由此,既可以满足用户的定位需求,同时可以降低基准站的建设难度以及维护成本等。
通常行业级应用持续性使用定位服务的时长不会特别长。比如,在农业行业中,连接农业基准站网的终端主要是农业无人机、农业无人车等。这些设备的使用特点为:在同一个片区作业结束则停止连接,持续时间不会特别长。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准站休眠式管理,可以在使用太阳能供电的情况下,满足这些行业级应用。
并且,当基准站为农业基准站网中的基准站时,由于农机设备的另一特点:一般不会在雨天作业,因此即使基准站的供电单元中的电池组的容量不大,也不会出现很多由于基准站的电能不足导致用户的定位需求无法被满足的情况。
请参照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准站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所述方法可应用于服务器100,所述服务器100与CORS系统中的基准站通信连接,所述CORS系统中的基准站在开机之后处于休眠状态。下面对基准站的控制方法的具体流程进行详细阐述。所述方法可以包括步骤S110及步骤S120。
步骤S110,在接收到定位服务连接请求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定位服务连接请求中的位置描述信息,从所述CORS系统所包括的基准站中确定出目标基准站。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站在有定位需求时,可向所述服务器100发送定位服务连接请求。该定位服务连接请求中可以包括用于描述该用户站的位置的位置描述信息。其中,所述位置描述信息可以是该用户站的概略坐标。所述服务器100在接收到所述定位服务连接情况的情况下,可根据该位置信息描述信息,从CORS系统的基准站中确定出目标基准站。其中,所述目标基准站为在向该用户站提供定位服务时,需要使用的观测数据所对应的基准站。所述目标基准站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可由实际情况确定。
步骤S120,在所述目标基准站处于休眠状态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目标基准站由休眠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以提供定位服务。
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CORS系统中的基准站在开机之后即处于休眠状态,因此在根据所述定位服务连接请求确定出所述目标基准站的情况下,可先判断所述目标基准站目前是否均处于工作状态。然后基于判断结果进行相应的处理,以保证所述目标基准站处于工作状态,便于基于处于工作状态的所述目标基准站向发起所述定位服务连接请求的用户站提供定位服务。
其中,若所述目标基准站只有一个、且该目标基准站当前处于工作状态,则可以不再对目标基准站执行由休眠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的控制。若所述目标基准站为多个、且部分目标基准站当前处于工作状态、另一部分目标基准站处于休眠状态,则可以控制处于休眠状态的这部分目标基准站由休眠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以便使确定出的目标基准站均为工作状态。若所述目标基准站为多个、且多个目标基准站当前均处于休眠状态,则可以控制该多个目标基准站均由休眠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控制基准站在开机之后处于休眠状态,在根据接收到的定位服务连接请求确定出的目标基准站处于休眠状态的情况下,控制该目标基准站由休眠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以基于处于工作状态的目标基准站提供相应的定位服务。如此,通过上述可休眠式的管理方式,既可以满足用户的定位需求,同时可以减少没有用户站需要基于基准站的观测数据进行定位,但基准站仍然处于工作状态的情况,从而达到节省资源、减少不必要的运营成本的目的。
可选地,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用户站可在自身所连接的控制设备接收到作业信息之后,向所述服务器发送定位服务请求。其中,所述作业信息为所述用户站在作业过程中需要的信息,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确定。比如,当所述用户站为农机时,所述作业信息可以为作业区域信息及配置好的作业参数等。
基准站由休眠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需要花费一定时间完成初始化,以进入工作状态。可选地,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用户站可以在检测到与控制设备建立连接的情况下,将所述定位服务连接请求发送给所述服务器。其中,所述控制设备在与所述用户站建立连接之后接收作业信息。如此,可减少由于需要进行初始化导致用户空等的时长。
在本实现方式中,用户可先启动所述控制设备中的服务APP(Application,应用程序),然后控制设备根据用户的操作确定需要连接的待作业设备,之后连接该待作业设备。在控制设备与作为用户站的待作业设备建立连接之后,该待作业设备主动向所述服务器100发送所述定位服务连接请求。该控制设备则在与待作业设备建立连接之后接收用户配置作业信息的操作,以获得作业信息。比如,在建立连接之后,用户可选择作业区域及配置作业参数,以便待作业设备在作业区域内基于配置好的作业参数进行作业。在用户设置作业信息的这段时间,基准站则可以开始初始化流程,服务器100也可以执行相应的准备工作,由此可以减少用户空等的时间,也即不需要用户单独花费时间等待控制设备接收作业信息,还需要另外花费时间等待基准站完成初始化。
在接收到用户站发送的定位服务连接请求的情况下,所述服务器100可根据该定位服务连接请求中的位置描述信息,通过任意方式确定出所述目标基准站。
可选地,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服务器100可以根据所述位置描述信息、各基准站的位置信息,选出所述目标基准站。比如,根据所述用户站与各基准站的距离,选出一定数量个基准站作为所述目标基准站。
可选地,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CORS系统为VRS(Virtual Reference Station,虚拟参考站)系统。VRS技术是由Trimble公司提出的一种网络RTK技术。VRS的基本原理就是综合利用各基准站的观测数据,通过建立精确的误差模型来修正空间距离相关误差,在用户站附近产生一个物理上不存在的虚拟参考站,由于VRS一般通过流动站用户接收机的单点定位解来建立,故VRS与用户站构成的基线长度一般在十几米之内,这样就可以在用户站与VRS之间形成超短基线,即可按照常规差分解算的模式来进行定位。其中,基线表示流动站和基准站之间的直线。
请参照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VRS系统示意图。下面先对VRS系统进行简要说明。
可先对分布了基准站的控制区域进行网格划分。其中,网格间距可以为6km。网格交叉点作为预设好的虚拟参考站点,也即,网格交叉点处有虚拟参考站。服务器100可对这些虚拟参考站的坐标进行管理,比如,在数据库中存储每个虚拟参考站的标识及坐标。
接着可对每个虚拟参考站设置关联的基准站(基准站为物理基准站),并将该关联关系保存在数据库中。可选地,一个虚拟参考站对应的关联关系中,可以包括该虚拟参考站的标识、位置信息等,还可以包括该虚拟参考站所关联的每个基准站的信息(比如,标识、位置信息等)。
可根据以下标准确定一个虚拟参考站关联的基准站:将距离虚拟参考站最近的基准站作为主参考站;在除了主参考站之外的基准站中,从距离虚拟参考站最近的几个基准站中选取一定数量个基准站作为辅参考站。其中,虚拟参考站应位于主参考站与辅参考站连接的夹角内;如果按照“虚拟参考站应位于主参考站与辅参考站连接的夹角内”的要求不能选出副参考站,可选取离虚拟参考站最近的一定数量个基准站作为辅参考站。虚拟参考站位于主参考站与辅参考站连接的夹角内,是指虚拟参考站位于至少一个夹角内,夹角为主参考站与辅参考站形成的以主参考站为顶点的角。
如图4所示,距离虚拟参考站VRS1最近的是基准站A,则可以将基准站A作为虚拟参考站VRS1的主参考站(即图4中的The ReferenceStation)。还可结合距离从除基准站A之外的基准站中选出基准站B、C、D作为虚拟参考站VRS1的辅参考站(即图4中的AuxiliaryReference Station)。服务器(即图4中的server)100则将该虚拟参考站VRS1的位置信息、所关联的基准站的相关信息(比如,标识)保存在数据库database中。
在接收到所述定位服务请求的情况下,所述服务器100可根据所述位置描述信息及各虚拟参考站的位置信息,确定出距离所述用户站最近的虚拟参考站,并将距离所述用户站最近的虚拟参考站作为目标虚拟参考站;接着根据所述目标虚拟参考站所关联的基准站的信息,确定出所述目标基准站。
比如,如图4所示,用户站(Receiver)在向服务器server发送定位服务连接请求的情况下,服务器可根据数据库中存储的各虚拟参考站的位置信息,找出距离用户站最近的虚拟参考站VRS1。接着,可根据该虚拟参考站VRS1关联的基准站的相关信息确定出该虚拟参考站VRS1关联的基准站,并将该虚拟参考站VRS1关联的基准站A、B、C、D作为目标基准站。
在目标基准站处于工作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服务器100可根据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基准站在工作状态下发送的观测数据及所述目标虚拟参考站的位置信息,通过VRS解算获得解算结果,并将所述解算结果发送给所述用户站。
可选地,所述服务器100可对目标基准站组网进行VRS解算,获得差分数据,并将该差分数据发送给所述用户站。可选地,所述服务器100可将虚拟参考站的位置信息也发送给所述用户站。所述用户站则基于接收到的信息,进行RTK(实Real Time Kinematic,时动态差分)解算,得到自身的精确坐标。其中,RTK是一种利用GPS载波相位观测值进行实时动态相对定位的技术,可以在很短时间内获得厘米级精度的定位结果。
请参照图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准站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二。所述方法在步骤S120之后,还可以包括步骤S140。
步骤S140,在停止时长大于第一预设时长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目标基准站由工作状态切换至休眠状态。
所述停止时长用于表示与所述目标基准站对应的所有目标用户站均不请求所述服务器基于所述目标基准站实现的定位服务的时长。所述目标用户站为在需要定位服务时,需要基于所述目标基准站的数据才能被服务器100提供定位服务的用户站。在与所述目标基准站对应的所有目标用户站均不需要获得基于所述目标基准站提供的定位服务时,可根据统计到的所有目标用户站均不需要获得基于所述目标基准站实现的定位服务的时长(即停止时长),确定是否控制所述目标基准站由工作状态切换至休眠状态,以节省资源。其中,统计的时长的起点为每个目标用户站均不需要服务器100基于所述目标基准站实现的定位服务的时间点,统计的时长的终点为当前时间点。
在所述停止时长不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的情况下,表示可能有目标用户站即将需要所述服务器100基于所述目标基准站提供的定位服务。在此情况下,可不控制所述目标基准站由工作状态切换至休眠那状态,也即使目标基准站仍然保持工作状态。由此,便于在目标用户站需要基于所述目标基准站实现的定位服务时,无需等待目标基准站完成初始化,可使目标用户站快速获得定位服务。
在所述停止时长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的情况下,表示接下来一段时间内不会有目标用户站需要所述服务器100基于所述目标基准站提供的定位服务。在此情况下,可控制所述目标基准站由工作状态切换至休眠状态,从而节省所述目标基准站的资源。可以理解的是,若还有其他用户站正在要求基于所述目标基准站中部分目标基准站实现的定位服务时,所述部分目标基准站可以暂不切换至休眠状态,只将不被任意用户站需要的目标基准站切换至休眠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设置,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可选地,在需要通过VRS解算提供定位服务的情况下,在所述停止时长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的情况下,所述服务器100还可以停止基于所述目标基准站进行VRS解算,从而停止基于所述目标基准站提供定位服务,以便节省资源。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7所示,可通过步骤S131~步骤S133设置所述第一预设时长。
步骤S131,从所述目标基准站对应的服务记录中获取小于第二预设时长的目标时长。
所述服务器100中可存储有各目标基准站对应的服务记录。该服务记录中可以记录有该目标基准站被用于提供定位服务的时间信息,基于该时间信息可计算出该目标基准站相邻两次被用于提供定位服务的时间差。由此可知,所述服务记录中包括所有目标用户站均不请求基于所述目标基准站实现的定位服务的起始时间点及终止时间点。
其中,所述起始时间点表示,与所述目标基准站对应的每个目标用户站均不需要基于该目标基准站的数据提供的定位服务的时间点。所述终止时间点,表示在所述起始时间点之后,再次出现有目标用户站请求基于所述目标基准站实现的定位服务的时间点;也即,在所述起始时间点之后,只要有一个目标用户站请求基于所述目标基准站实现的定位服务,那么该请求所对应的时间点就为终止时间点。
基于所述服务记录可计算得到多个时间差。所述时间差根据每次所述目标用户站均不请求基于所述目标基准站实现的定位服务所对应的所述起始时间点及终止时间点计算得到。将该多个时间差与所述第二预设时长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找到小于第二预设时长的时间差作为所述目标时长,还获得所述目标时长的数量。
步骤S132,当所述目标时长的数量不小于预设数量时,根据所述目标时长设置所述第一预设时长。
可选地,在小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长的时间差的数量(即目标时长的数量)不小于预设数量的情况下,可以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选出预设数量个目标时长。也可以以其他方式选出预设数量个目标时长。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比如,15分钟,用于表示一般情况下停止该时长后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再有目标用户站需要基于所述目标基准站实现的定位服务。所述预设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比如,5个。
在可以选出预设数量个目标时长的情况下,根据选出的预设数量个目标时长,计算得到一值,并将该值作为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其中,该值可以是预设数量个目标时长的平均值。
步骤S133,当所述目标时长的数量小于预设数量时,根据预设值设置所述第一预设时长。
在服务记录中还没有记录有具体服务情况、或者虽然有服务情况但不能选出预设数量个目标时长(比如,已有的服务情况计算出的时间差均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长,或者可以选出的目标时长的数量不足预设数量)时,均表示不能从所述服务记录获得预设数量个目标时长。在此情况下,所述服务器100可将预设值设置为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其中,所述预设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长。比如,所述第二预设时长设置为15分钟,所述预设值可以设置为1分钟。
由此,可将第一预设时长先设置为预设值,在基于服务记录可以选出预设数量个目标时长的情况下,基于预设数量个目标时长计算出一值作为新的第一预设时长;在服务记录有服务情况但不能选出预设数量个目标时长的情况下,则可以保持第一预设时长不变。
如此,可结合目标基准站的实际情况设置该目标基准站所对应的第一预设时长,以避免出现提前或延后较长时间将目标基准站由休眠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的情况,从而达到在可以尽可能快速提供定位服务的情况下,减少资源消耗。
可选地,在所述CORS系统为VRS系统的情况下,可通过如下方式设置所述第一预设时长。
在一个目标用户站需要所述服务器100基于所述目标基准站及所述目标虚拟参考站提供的定位服务的情况下,可认为该目标用户站连接了该目标虚拟参考站。即,可以认为这个目标用户站是与目标虚拟参考站连接的设备。
可将目标虚拟参考站的连接请求记录在该目标虚拟参考站的服务记录中,以作为所述目标基准站对应的服务记录。所述目标虚拟参考站的服务记录中可以包括该目标虚拟参考站与设备每次连接的起止时间点。其中,此处的起止时间点,表示有至少一个设备(即目标用户站)与目标虚拟参考站连接的时间点,以及没有一个设备与目标虚拟参考站连接的时间点。由此,可获得所述目标虚拟参考站与设备每次连接后断开、到重连之间的时长。
在可以从所述目标虚拟参考站与设备每次连接后断开、到重连之间的时长中,获得预设数量个小于第二预设时长的目标时长的情况下,也即在从所述目标基准站对应的服务记录中获取的小于第二预设时长的目标时长的数量不小于预设数量的情况下,可以根据该预设数量个目标时长设置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反之,则基于预设值设置第一预设时长。
比如,在初始时,将第一预设时长设定为1分钟。后续记录目标虚拟参考站的连接情况,统计每次连接后断开到重连的时长。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从统计的时长中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选出5个目标时长,这5个目标时长均小于第二预设时长15分钟。接着,将这5个目标时长的平均值设置为新的阈值,即为新的第一预设时长。若不能选出5个目标时长,则保持所述第一预设时长为1分钟不变。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在基于所述用户站的定位服务连接请求启动相应的目标基准站的情况下,随着所述用户站的移动,可以检测基于目前的目标基准站提供的定位服务精度是否能满足要求。当即将不满足要求的情况下,所述用户站可再结合当前所处位置的位置描述信息,向所述服务器100发送定位服务连接请求,以便所述服务器100基于新接收到的定位服务连接请求重新确定目标基准站,并控制新确定的目标基准站处于工作状态,使得在基于目前的目标基准站提供的定位服务精度不能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可基于新确定的目标基准站提供能够满足精度要求的定位服务。由此,即使用户站在持续移动,通过提前确定新的目标基准站并控制新的目标基准站处于工作状态,仍然可以使用户站获得稳定的能够满足一定精度要求的定位服务。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方法中所涉及的所述基准站可以是传统的基准站。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方法中涉及的基准站不是传统的基准站。该基准站可以包括供电单元,该供电单元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及电池组,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和/或所述电池组用于在所述基准站开机之后持续地向所述基准站提供电能。
如此,本申请实施例使用太阳能电池板为CORS系统的基准站进行供电,并通过上述基准站可休眠式的管理方式作为配套节省电量,使得CORS系统能够持续运行使用。这套方法使基准站的建设和管理变得更加简单易行。
请参照图8,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准站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四。所述方法应用于网络系统。所述网络系统可包括服务器、CORS系统中的基准站及用户站,所述服务器与所述基准站通信连接,所述基准站在开机之后处于休眠状态。所述方法可以包括步骤S210~步骤S230。
步骤S210,所述用户站将定位服务连接请求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其中,所述定位服务连接请求中包括用于描述所述用户站的位置的位置描述信息。
步骤S220,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位置描述信息,从所述CORS系统所包括的基准站中确定出目标基准站。
步骤S230,在所述目标基准站处于休眠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服务器控制所述目标基准站由休眠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以提供定位服务。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用户站在与控制设备建立连接的情况下,将所述定位服务连接请求发送给所述服务器。其中,所述控制设备在与所述用户站建立连接之后接收作业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关于应用于网络系统的基准站的控制方法的具体描述,可以上文对应用于服务器的基准站的控制方法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为了执行上述实施例及各个可能的方式中的相应步骤,下面给出一种基准站的控制装置500的实现方式,可选地,该基准站的控制装置500可以采用上述图2所示的服务器100的器件结构。进一步地,请参照图9,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准站的控制装置500的方框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基准站的控制装置500,其基本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上述实施例相同,为简要描述,本实施例部分未提及之处,可参考上述的实施例中相应内容。所述基准站的控制装置500可应用于服务器,所述服务器与CORS系统中的基准站通信连接,所述CORS系统中的基准站在开机之后处于休眠状态。所述基准站的控制装置500可以包括:确定模块510及控制模块520。
所述确定模块510,用于在接收到定位服务连接请求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定位服务连接请求中的位置描述信息,从所述CORS系统所包括的基准站中确定出目标基准站。其中,所述位置描述信息用于描述发起所述定位服务连接请求的用户站的位置。
所述控制模块520,用于在所述目标基准站处于休眠状态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目标基准站由休眠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以提供定位服务。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520还用于:在停止时长大于第一预设时长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目标基准站由工作状态切换至休眠状态,其中,所述停止时长表示与所述目标基准站对应的所有目标用户站均不请求所述服务器基于所述目标基准站实现的定位服务的时长。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520还用于:从所述目标基准站对应的服务记录中获取小于第二预设时长的目标时长,其中,所述服务记录中包括所有目标用户站均不请求基于所述目标基准站实现的定位服务的起始时间点及终止时间点;当所述目标时长的数量不小于预设数量时,根据所述目标时长设置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当所述目标时长的数量小于预设数量时,根据预设值设置所述第一预设时长。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CORS系统为VRS系统,所述服务器中存储有各虚拟参考站的位置信息及该虚拟参考站所关联的基准站的信息,所述控制模块520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位置描述信息及各虚拟参考站的位置信息,确定出距离所述用户站最近的虚拟参考站,并将距离所述用户站最近的虚拟参考站作为目标虚拟参考站;根据所述目标虚拟参考站所关联的基准站的信息,确定出所述目标基准站。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520还用于:在所述停止时长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的情况下,停止基于所述目标基准站提供定位服务。
可选地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准站的供电单元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及电池组,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和/或所述电池组用于在所述基准站开机之后持续地向所述基准站提供电能。
可选地,上述模块可以软件或固件(Firmware)的形式存储于图2所示的存储器110中或固化于服务器100的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OS)中,并可由图2中的处理器120执行。同时,执行上述模块所需的数据、程序的代码等可以存储在存储器110中。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的基准站的控制方法。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准站的控制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可读存储介质,控制基准站在开机之后处于休眠状态,在根据接收到的定位服务连接请求确定出的目标基准站处于休眠状态的情况下,控制该目标基准站由休眠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以基于处于工作状态的目标基准站提供相应的定位服务。如此,通过上述可休眠式的管理方式,既可以满足用户的定位需求,同时可以减少没有用户站需要基于基准站的观测数据进行定位,但基准站仍然处于工作状态的情况,从而达到节省资源、减少不必要的运营成本的目的。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申请的多个实施例的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方式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准站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服务器,所述服务器与CORS系统中的基准站通信连接,所述CORS系统中的基准站在开机之后处于休眠状态,所述方法包括:
在接收到定位服务连接请求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定位服务连接请求中的位置描述信息,从所述CORS系统所包括的基准站中确定出目标基准站,其中,所述位置描述信息用于描述发起所述定位服务连接请求的用户站的位置;
在所述目标基准站处于休眠状态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目标基准站由休眠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以提供定位服务;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从所述目标基准站对应的服务记录中获取小于第二预设时长的目标时长,其中,所述服务记录中包括所有目标用户站均不请求基于所述目标基准站实现的定位服务的起始时间点及终止时间点;当所述目标时长的数量不小于预设数量时,根据所述目标时长设置第一预设时长;当所述目标时长的数量小于预设数量时,根据预设值设置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时长用于结合停止时长确定是否使提供定位服务后的所述目标基准站切换至休眠状态,所述停止时长表示与所述目标基准站对应的所有目标用户站均不请求所述服务器基于所述目标基准站实现的定位服务的时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停止时长大于第一预设时长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目标基准站由工作状态切换至休眠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ORS系统为VRS系统,所述服务器中存储有各虚拟参考站的位置信息及该虚拟参考站所关联的基准站的信息,
所述根据所述定位服务连接请求中的位置描述信息,从所述CORS系统所包括的基准站中确定出目标基准站,包括:
根据所述位置描述信息及各虚拟参考站的位置信息,确定出距离所述用户站最近的虚拟参考站,并将距离所述用户站最近的虚拟参考站作为目标虚拟参考站;
根据所述目标虚拟参考站所关联的基准站的信息,确定出所述目标基准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停止时长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的情况下,停止基于所述目标基准站提供定位服务。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站的供电单元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及电池组,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和/或所述电池组用于在所述基准站开机之后持续地向所述基准站提供电能。
6.一种基准站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网络系统,所述网络系统包括服务器、CORS系统中的基准站及用户站,所述服务器与所述基准站通信连接,所述基准站在开机之后处于休眠状态,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用户站将定位服务连接请求发送给所述服务器,其中,所述定位服务连接请求中包括用于描述所述用户站的位置的位置描述信息;
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位置描述信息,从所述CORS系统所包括的基准站中确定出目标基准站;
在所述目标基准站处于休眠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服务器控制所述目标基准站由休眠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以提供定位服务;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服务器从所述目标基准站对应的服务记录中获取小于第二预设时长的目标时长,其中,所述服务记录中包括所有目标用户站均不请求基于所述目标基准站实现的定位服务的起始时间点及终止时间点;当所述目标时长的数量不小于预设数量时,根据所述目标时长设置第一预设时长;当所述目标时长的数量小于预设数量时,根据预设值设置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时长用于结合停止时长确定是否使提供定位服务后的所述目标基准站切换至休眠状态,所述停止时长表示与所述目标基准站对应的所有目标用户站均不请求所述服务器基于所述目标基准站实现的定位服务的时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站将定位服务连接请求发送给所述服务器,包括:
所述用户站在与控制设备建立连接的情况下,将所述定位服务连接请求发送给所述服务器,其中,所述控制设备在与所述用户站建立连接之后接收作业信息。
8.一种基准站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服务器,所述服务器与CORS系统中的基准站通信连接,所述CORS系统中的基准站在开机之后处于休眠状态,所述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在接收到定位服务连接请求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定位服务连接请求中的位置描述信息,从所述CORS系统所包括的基准站中确定出目标基准站,其中,所述位置描述信息用于描述发起所述定位服务连接请求的用户站的位置;
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目标基准站处于休眠状态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目标基准站由休眠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以提供定位服务;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从所述目标基准站对应的服务记录中获取小于第二预设时长的目标时长,其中,所述服务记录中包括所有目标用户站均不请求基于所述目标基准站实现的定位服务的起始时间点及终止时间点;当所述目标时长的数量不小于预设数量时,根据所述目标时长设置第一预设时长;当所述目标时长的数量小于预设数量时,根据预设值设置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时长用于结合停止时长确定是否使提供定位服务后的所述目标基准站切换至休眠状态,所述停止时长表示与所述目标基准站对应的所有目标用户站均不请求所述服务器基于所述目标基准站实现的定位服务的时长。
9.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能够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机器可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所述机器可执行指令以实现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准站的控制方法。
10.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准站的控制方法。
CN202111101563.6A 2021-09-18 2021-09-18 基准站的控制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8109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01563.6A CN113810984B (zh) 2021-09-18 2021-09-18 基准站的控制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01563.6A CN113810984B (zh) 2021-09-18 2021-09-18 基准站的控制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10984A CN113810984A (zh) 2021-12-17
CN113810984B true CN113810984B (zh) 2023-10-03

Family

ID=788959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01563.6A Active CN113810984B (zh) 2021-09-18 2021-09-18 基准站的控制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10984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27435A (zh) * 2010-03-17 2010-09-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系统设备的能源节省方法、接入实体及用户设备
CN106376063A (zh) * 2016-08-30 2017-02-01 重庆邮电大学 基于宏基站协作处理微基站部分数据业务的微基站节能方法
CN109085621A (zh) * 2018-07-19 2018-12-25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Gnss基准站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JP6637214B1 (ja) * 2019-09-17 2020-01-29 Ales株式会社 測位システム、サーバ、測位方法、プログラム、測位対象の装置及び移動体
CN111757440A (zh) * 2020-04-16 2020-10-09 广州极飞科技有限公司 基站状态控制方法和固定基站
CN111770435A (zh) * 2020-02-06 2020-10-13 广州极飞科技有限公司 基准站选择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服务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27435A (zh) * 2010-03-17 2010-09-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系统设备的能源节省方法、接入实体及用户设备
CN106376063A (zh) * 2016-08-30 2017-02-01 重庆邮电大学 基于宏基站协作处理微基站部分数据业务的微基站节能方法
CN109085621A (zh) * 2018-07-19 2018-12-25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Gnss基准站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JP6637214B1 (ja) * 2019-09-17 2020-01-29 Ales株式会社 測位システム、サーバ、測位方法、プログラム、測位対象の装置及び移動体
CN111770435A (zh) * 2020-02-06 2020-10-13 广州极飞科技有限公司 基准站选择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服务器
CN111757440A (zh) * 2020-04-16 2020-10-09 广州极飞科技有限公司 基站状态控制方法和固定基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10984A (zh) 2021-1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503149C2 (ru)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эффективного заполнения базы данных точек доступа
US20040219932A1 (en) Efficient tracking method for location determination of mobile units
CN110001712B (zh) 基于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的铁路既有线控制测量系统
CN108490464B (zh) 一种适用于消费类终端的网络rtk播发方法
CN104768223A (zh) 一种对wifi热点标定位置的方法及系统
CN107071893B (zh) 一种蜂窝网络rtk定位方法及系统
CN103052152A (zh) 移动终端定位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1271544A (zh) 一种电网中母线负荷的预测方法
CN110545519A (zh) 网络rtk服务方法、网络rtk服务器、通信基站和存储介质
CN113810984B (zh) 基准站的控制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4837114A (zh) 用于确定用户的定位信息异常的方法和设备
CN111447676A (zh) 一种基于差分数据源匹配的系统
CN116681265B (zh) 资源分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204758732U (zh) 一种基于gpsone定位技术的用电信息采集终端
CN101945333A (zh) 一种智能手机间的相互定位系统及方法
CN112738722B (zh) 用于电力巡线的通信系统及方法
CN102045834A (zh) 一种TA List的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7659918B (zh) 一种智能跟随的方法及系统
CN201805552U (zh) 一种智能手机间的相互定位系统
CN102546767B (zh) 一种基于云端的实时地图天气预报系统与方法
CN113825216B (zh) 基准站的控制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6990388A (zh) 一种室内定位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CN103458368A (zh) 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多地标查询系统和方法
US20220295227A1 (en) Method, apparatus,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and terminal for processing positioning information
CN111028543B (zh) 一种自动驾驶汽车多车同步运行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