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81265B - 资源分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资源分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81265B
CN116681265B CN202310943989.9A CN202310943989A CN116681265B CN 116681265 B CN116681265 B CN 116681265B CN 202310943989 A CN202310943989 A CN 202310943989A CN 116681265 B CN116681265 B CN 1166812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struction
equipment
task
target
determ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94398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681265A (zh
Inventor
唐冬来
李科峰
何明
陈文康
杨梅
钟声
李擎宇
陈泽宇
谢飞
龚奕宇
张敏
聂潇
康乐
钟旭
刘光智
付世峻
周朋
陈居利
何书宇
郝隽阳
黄拥
文学路
罗维斯
张淇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fu New Area Power Supply Company State Grid Sichuan Electric Power Co
Sichuan Sij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fu New Area Power Supply Company State Grid Sichuan Electric Power Co
Sichuan Sij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fu New Area Power Supply Company State Grid Sichuan Electric Power Co, Sichuan Sij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fu New Area Power Supply Company State Grid Sichuan Electric Power Co
Priority to CN20231094398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81265B/zh
Publication of CN1166812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812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6812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812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6Sequencing of tasks or work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nergy or water suppl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8Construction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资源分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方法包括:响应于资源分配请求,获取资源分配请求中包括的目标区域中多个施工场地的多个场地信息、多个施工任务的多个任务信息以及多个施工设备的多个设备数据;构建多个施工任务和多个施工设备的二分图;根据多个场地信息、多个任务信息、多个设备数据、第一预设算法和二分图,确定每个施工任务对应的至少一个目标施工设备;根据多个场地信息和多个任务信息,确定目标区域的待分配的总带宽;根据多个设备数据,确定每个施工任务的任务权重;根据总带宽、多个场地信息、多个任务信息和多个设备数据,确定每个目标施工设备的目标带宽。使得施工设备得到最合理、高效的调配。

Description

资源分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力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资源分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网基建工程数量也日益增加。在电网基建变电工程中,施工现场设备种类繁多,设备数量较大,在设备控制过程中会涉及到众多设备的调度分配问题,现有的施工设备通常采用人工分配的方式,缺乏有效的管理,不能对施工设备进行最优分配,进而使得施工设备无法得到最合理、高效的调配,大大影响施工设备的使用效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资源分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分配的方式,不能对施工设备进行最优分配,进而使得施工设备无法得到最合理、高效的调配,大大影响施工设备的使用效率的问题。
依据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资源分配方法,该方法包括:
响应于资源分配请求,获取资源分配请求中包括的目标区域中多个施工场地的多个场地信息、多个施工任务的多个任务信息以及多个施工设备的多个设备数据;
构建多个施工任务和多个施工设备的二分图;
根据多个场地信息、多个任务信息、多个设备数据、第一预设算法和二分图,确定每个施工任务对应的至少一个目标施工设备;
根据多个场地信息和多个任务信息,确定目标区域的待分配的总带宽;
根据多个设备数据,确定每个施工任务的任务权重;
根据总带宽、多个场地信息、多个任务信息和多个设备数据,确定每个目标施工设备的目标带宽。
可选地,多个设备数据包括每个施工设备的第一位置、运行状态、运行状态对应的多个第一时间信息和预设移动规则,多个任务信息包括每个施工任务对应的目标施工场地和第二时间信息,根据多个场地信息、多个任务信息、多个设备数据、第一预设算法和二分图,确定每个施工任务对应的至少一个目标施工设备的步骤,具体包括:
根据第一位置,确定每个施工设备的坐标信息;
根据坐标信息、运行状态和多个第一时间信息,生成第一映射关系;
根据目标施工场地和多个场地信息,确定每个施工任务的第二位置;
根据目标施工场地、第二位置和第二时间信息,生成第二映射关系;
将第一映射关系、第二映射关系、预设移动规则和预设算法规则导入第一预设算法,生成二分图中多个施工任务与多个施工设备之间的分配标号;
根据分配标号,确定每个施工任务对应的至少一个目标施工设备。
可选地,多个设备数据还包括每个施工设备的设备高度,根据第一位置,确定每个施工设备的坐标信息的步骤,具体包括:
以预设点为坐标原点,建立每个施工设备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其中,预设点为经度为零且纬度为零的点;
根据第一位置,确定每个施工设备对应的纬度夹角和经度夹角;
将纬度夹角、经度夹角、地球圆曲率半径、地球偏心率和设备高度导入第一预设公式,生成每个施工设备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信息;
第一预设公式为:
其中,为x轴坐标;/>为y轴坐标;/>为z轴坐标;d为地球圆曲率半径;b为地球偏心率;g为设备高度;Ψ为维度夹角;Φ为经度夹角。
可选地,多个设备数据还包括每个施工设备的设备类型以及多个施工设备的设备数量,多个场地信息还包括多个施工场地的场地数量,根据多个场地信息和多个任务信息,确定目标区域的待分配的总带宽的步骤,具体包括:
根据场地数量和设备数量,确定目标区域待分配的总带宽。
可选地,多个设备数据还包括每个施工设备的多个通信任务的多个预设带宽,以及每个施工设备的设备权重,根据多个设备数据,确定每个施工任务的任务权重的步骤,具体包括:
获取每个施工任务中,每个目标施工设备的多个目标通信任务的多个目标预设带宽,以及每个目标施工设备的目标设备权重;
根据目标设备权重和多个目标预设带宽,确定每个施工任务的任务权重。
可选地,多个设备数据还包括每个施工设备的预设传输速率和预设带宽,根据总带宽、多个场地信息、多个任务信息和多个设备数据,确定每个目标施工设备的目标带宽的步骤,具体包括:
根据总带宽和场地数量,确定每个施工设备的传输成功概率;
根据总带宽和预设传输速率,确定每个施工设备的传输适应度;
根据传输成功概率、传输适应度和预设带宽,确定每个目标施工设备的目标带宽。
可选地,根据多个场地信息和多个任务信息,确定目标区域的待分配的总带宽之前,还包括:
根据多个施工设备的设备数量,确定网络切片的切片数量。
依据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资源分配装置,该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响应于资源分配请求,获取资源分配请求中包括的目标区域中多个施工场地的多个场地信息、多个施工任务的多个任务信息以及多个施工设备的多个设备数据;
构建模块,用于构建多个施工任务和多个施工设备的二分图;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多个场地信息、多个任务信息、多个设备数据、第一预设算法和二分图,确定每个施工任务对应的至少一个目标施工设备;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多个场地信息和多个任务信息,确定目标区域的待分配的总带宽;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多个设备数据,确定每个施工任务的任务权重;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总带宽、多个场地信息、多个任务信息和多个设备数据,确定每个目标施工设备的目标带宽。
依据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依据本申请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资源分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通过构建施工任务与施工设备的二分图,求解电网基建施工设备多位置任务协同的最大权匹配。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分配进行众多施工设备调度的方式,本申请由计算机输出最优解,得到施工任务与施工设备之间最佳调度分配方式,建立电网基建施工设备数字化协同分配策略,使得施工设备得到最合理、高效的调配,有效提高了施工设备的使用效率的同时,减少了工作人员工作量,降低人力成本,实现了基建施工界面下的集中指挥与多位置施工任务协同工作。进一步地,通过求解出各个目标施工设备所需要的实际带宽,并从总带宽中分配出目标带宽给施工设备,确保网络通信的稳定性,提高施工设备的数据传输的成功率。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申请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资源分配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资源分配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资源分配方法的示意框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资源分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申请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申请,并且能够将本申请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S101、响应于资源分配请求,获取资源分配请求中包括的目标区域中多个施工场地的多个场地信息、多个施工任务的多个任务信息以及多个施工设备的多个设备数据。
本申请提供的资源分配方法,应用于服务器。具体地,目标区域包含了电网基建施工的多个施工场地,接收到对于目标区域内众多施工设备的资源分配请求后,获取多个施工场地的场地信息,预设时间段内的多个施工任务的任务信息以及多个施工设备的大量设备数据。后续通过对场地信息、任务信息以及设备数据进行结合、分析,对多个施工设备进行综合协同控制,确定出每个电网基建施工任务所对应的施工设备的最优运行方式。
S102、构建多个施工任务和多个施工设备的二分图。
在该步骤中,各个施工任务根据任务需求,所要使用的施工设备不同,若施工任务需要牵引机,而牵引机并没在该施工任务对应的施工场地,那么就需要从其他施工场地调配牵引机到这各施工场地。而牵引机的数量有多个,分布于不同的场地,为了提高施工效率,需要在众多牵引机中调配在施工任务工作期间,能够空闲,且距离较近的牵引机。为了能够更好地确定每个施工设备与不同施工现场的多个施工任务之间的适配程度,本申请基于匈牙利算法求解电网基建施工设备多位置任务协同的最优策略,通过将各个施工资源分配给各个任务时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加权平均,得到某个施工资源分配给某个任务时的合适程度,从而得到最优的设备调度分配结果。具体地,构建多个施工任务与多个施工设备赋权的二分图,进而利用匈牙利算法求解电网基建施工设备多位置任务协同的最大权匹配,进而确定多个施工设备与多个施工任务之间的最优分配方式。
S103、根据多个场地信息、多个任务信息、多个设备数据、第一预设算法和二分图,确定每个施工任务对应的至少一个目标施工设备。
在该步骤中,第一预设算法为匈牙利算法,在构建多个施工任务与多个施工设备之间的二分图后,将每个施工场地的场地信息、每个施工任务的任务信息以及每个施工设备的设备数据导入第一预设算法进行计算,进而在二分图中的多个施工任务与多个施工设备之间所有可行性标号中,求解出施工任务与施工设备之间满足所有任务且设备匹配路径最小的分配标号。
进一步地,根据计算出的分配标号为每个施工任务分配该任务过程中用到的至少一个目标施工设备,使得每个目标施工设备能够根据任务信息,到达施工任务的施工场地后进行工作。
通过上述方式,利用匈牙利算法求解电网基建施工设备多位置任务协同的最大权匹配,进而确定多个施工设备与多个施工任务之间的最优分配方式。进而为每个施工任务调配适配度最高且最快的至少一个施工设备。
可选地,电网基建施工设备受电池欠压、设备故障等因素影响,会出现时钟超差的情况,导致各个施工设备的时间不一致,进而会对电网基建任务工作流的时间协同性产生影响。因此,在电网基建施工设备协同任务开始之前,需要对电网施工该设备时钟进行同步。具体地,采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进行对各个施工设备进行授权,确保电网基建施工设备数字化协同各项工作的时间同步。
S104、根据多个场地信息和多个任务信息,确定目标区域的待分配的总带宽。
S105、根据多个设备数据,确定每个施工任务的任务权重。
在步骤S104和S105中,在确定每个施工任务的至少一个目标施工设备后,需要为每个目标施工设备进行资源分配。在实际应用中,各个施工设备都有自己带宽理论上限值。然而,由于施工场地的环境等外界因素,以及施工设备的设备因素可能会对数据传输产生干扰,为了确保施工设备的数据全部都能成功上传,需要为每个目标施工设备分配足够的带宽,使得在任一通道无法传输成功时,可以转到其他的通道进行数据传输。具体地,根据多个施工场地的多个场地信息和多个施工任务的多个任务信息来确定目标区域所需要的总带宽。
进一步地,由于气候、环境等外界因素的限制,目标区域内的总网络受限,总带宽不够,此时为了确保主要数据的传输成功,需要按照施工设备的优先级进行网络资源分配。因此,根据每个施工任务中每个目标施工设备的多个设备数据,确定每个施工任务的任务权重,进而根据任务权重的大小对施工任务的重要级进行排序,按照重要级优先程度为施工任务的目标施工设备进行网络资源分配。
S106、根据总带宽、多个场地信息、多个任务信息和多个设备数据,确定每个目标施工设备的目标带宽。
在该步骤中,根据多个场地信息和多个任务信息以及多个设备信息,确定施工设备数据上传的成功概率,进而根据计算出的成功概率以及施工设备的权重值,确定每个目标施工设备实际需要的目标带宽,进而从总带宽中分配出目标带宽至目标施工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资源分配方法,通过构建施工任务与施工设备的二分图,求解电网基建施工设备多位置任务协同的最大权匹配。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分配进行众多施工设备调度的方式,本申请由计算机输出最优解,得到施工任务与施工设备之间最佳调度分配方式,建立电网基建施工设备数字化协同分配策略,使得施工设备得到最合理、高效的调配,有效提高了施工设备的使用效率的同时,减少了工作人员工作量,降低人力成本,实现了基建施工界面下的集中指挥与多位置施工任务协同工作。进一步地,通过求解出各个目标施工设备所需要的实际带宽,并从总带宽中分配出目标带宽给施工设备,确保网络通信的稳定性,提高施工设备的数据传输的成功率。
进一步的,作为上述实施例具体实施方式的细化和扩展,为了完整说明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过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S201、响应于资源分配请求,获取资源分配请求中包括的目标区域中多个施工场地的多个场地信息、多个施工任务的多个任务信息以及多个施工设备的多个设备数据。
在该步骤中,目标区域包含了电网基建施工的多个施工场地,接收到对于目标区域内众多施工设备的资源分配请求后,获取多个施工场地的场地信息,预设时间段内的多个施工任务的任务信息以及多个施工设备的大量设备数据。后续通过对场地信息、任务信息以及设备数据进行结合、分析,对多个施工设备进行综合协同控制,确定出每个电网基建施工任务所对应的施工设备的最优运行方式。
S202、构建多个施工任务和多个施工设备的二分图。
在该步骤中,各个施工任务根据任务需求,所要使用的施工设备不同,若施工任务需要牵引机,而牵引机并没在该施工任务对应的施工场地,那么就需要从其他施工场地调配牵引机到这各施工场地。而牵引机的数量有多个,分布于不同的场地,为了提高施工效率,需要在众多牵引机中调配在施工任务工作期间,能够空闲,且距离较近的牵引机。为了能够更好地确定每个施工设备与不同施工现场的多个施工任务之间的适配程度,本申请基于匈牙利算法求解电网基建施工设备多位置任务协同的最优策略,通过将各个施工资源分配给各个任务时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加权平均,得到某个施工资源分配给某个任务时的合适程度,从而得到最优的设备调度分配结果。具体地,构建多个施工任务与多个施工设备赋权的二分图,进而利用匈牙利算法求解电网基建施工设备多位置任务协同的最大权匹配,进而确定多个施工设备与多个施工任务之间的最优分配方式。
S203、根据第一位置,确定每个施工设备的坐标信息。
在该步骤中,多个设备数据包括每个施工设备的第一位置,其中,第一位置指的是每个施工设备当前所在地,为了确保获取到的施工设备地理位置的准确性,在获取到每个施工设备的第一位置后,根据北斗的地理位置定位技术进行坐标定位,得到每个施工设备的坐标信息,作为每个施工设备的当前地理位置。
通过上述方式,基于每个施工设备的当前位置进行坐标定位,得到该施工设备的坐标信息,以实现对施工设备地理位置的精准确认,确保后续根据地理位置为施工设备进行任务调度的准确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选地,步骤S203中,也即根据第一位置,确定每个施工设备的坐标信息,具体包括:以预设点为坐标原点,建立每个施工设备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其中,预设点为经度为零且纬度为零的点;根据第一位置,确定每个施工设备对应的纬度夹角和经度夹角;将纬度夹角、经度夹角、地球圆曲率半径、地球偏心率和设备高度导入第一预设公式,生成每个施工设备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信息;
第一预设公式为:
其中,F[xa]为x轴坐标;F[ya]为y轴坐标;F[za]为z轴坐标;d为地球圆曲率半径;b为地球偏心率;g为设备高度;Ψ为维度夹角;Φ为经度夹角。
在该实施例中,施工设备在工作期间可能在地面,也可能在半空,为了更加精准地确定出每个施工设备的位置信息,根据北斗的地理位置定位技术进行坐标定位。具体地,多个设备数据还包括每个施工设备的设备高度,以预设点为坐标原点,针对每个施工设备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其中,预设点为经度为零且纬度为零的点。进一步地,分别获得该坐标原点和什么之间的线与地平面之间的维度夹角和经度夹角。获取每个施工设备所在的第一位置与地心的连线与赤道面之间的纬度夹角,以及该施工设备的第一位置所在经线圈与本初子午线所在经线圈的经度夹角。将获取到的维度夹角、经度夹角、地球圆曲率半径、地球偏心率以及每个施工设备的设备高度导入第一预设公式中,进而计算出每个施工设备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x轴坐标、y轴坐标和z轴坐标。
S204、根据坐标信息、运行状态和多个第一时间信息,生成第一映射关系。
在该步骤中,在该步骤中,在电网基建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各个施工设备具有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电网基建施工设备具有工作状态和空闲状态两种运行状态,获取每个施工设备的当前运行状态,以及当前运行状态所对应的多个第一时间信息,将该施工设备的坐标信息、当前运行状态和多个时间信息进行关联,构建第一映射关系。
通过上述方式,将施工设备地理位置坐标信息与施工时间、运行状态进行结合生成第一映射关系,形成电网基建施工设备的时空分布图,便于分析施工设备在不同时间段所在的施工现场,以及后续可以到达的施工现场,进而能够更好的进行电网基建施工数字化协同调度,有效提高电网基建施工数字化协同调度的效率。
在实际应用中,施工任务可以为目标区域在预设时间段内的任务,大量的施工设备中包含了空闲状态下的设备以及当前正在施工现场进行其他任务的设备。如表1所示,为任一施工设备运行状态类别与第一时间信息对应关系。其中,不同运行状态所对应的时间信息也不同,若施工设备为空闲状态,所记录的多个时间为该施工设备的上一工作结束时间和下一工作开始时间;若施工设备为工作状态,所记录的多个时间为该施工设备的当前工作开始时间、当前工作结束时间以及下一工作开始时间。
表1
S205、根据目标施工场地和多个场地信息,确定每个施工任务的第二位置。
在该步骤中,在对施工设备进行任务分配之前,还需明确每个施工任务的任务位置,进而根据任务位置与施工设备的地理位置进行协同调配。具体地,多个任务信息还包括每个施工任务所对应的目标施工场地。在所有施工场地的多个场地信息中,确定出目标施工场地的场地位置,该场地位置即为施工任务所在的第二位置。
S206、根据目标施工场地、第二位置和第二时间信息,生成第二映射关系。
在该步骤中,在电网基建施工过程中,各个施工任务也同样具有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在确定每个施工任务所在的目标施工场地,以及每个目标施工场地的第二位置后,将每个施工任务的目标施工场地、第二位置以及第二时间信息进行关联,构建第二映射关系。
S207、将第一映射关系、第二映射关系、预设移动规则和预设算法规则导入第一预设算法,生成二分图中多个施工任务与多个施工设备之间的分配标号。
在该步骤中,在构建多个施工任务与多个施工设备之间的二分图后,将每个施工设备的第一映射关系、预设移动规则每个施工任务的第二映射关系以及多个预设算法规则导入第一预设算法,求解出多个施工任务与多个施工设备之间的分配标号。其中,预设移动规则指的是每个施工设备由一个施工场地移动到另一个施工场地时的路线规则,例如起重机只能在陆地上运行,若施工场地为A为河里,则起重机所对应的预设移动规则需要规避施工场地A。进一步地,第一预设算法为匈牙利算法,通过匈牙利算法求解电网基建施工装备多位置任务协同的最优策略,其中,多个预设算法规则包括施工任务中所有任务条件满足,且施工设备调配路径最短。基于匈牙利算法,求解出所有任务条件都满足,且施工设备调配路径最短时,二分图中多个施工任务与多个施工设备之间的分配标号。
在实际应用中,设电网基建施工设备有nc个,用Xc表示;电网基建施工任务有mc个,用Yc表示;其中,电网基建施工设备且电网基建施工任务/>。则电网施工赋权二分图Enm为:
进一步地,设二分图中的顶点标号映射为Gc(施工设备的坐标信息和运行状态的映射关系);顶点z的标号为P(z)(施工设备所在的施工场地与坐标信息的映射关系);设Gc的顶点标号为l(施工任务所在的目标施工场地和第二位置的映射关系);Gc的l等子图为Gcl(施工设备的预设移动范围);最小的边为r1,预设算法规则为U和W。则分配标号为:
通过上述方式,基于匈牙利算法结合电网基建施工设备的时空特性、运行状态以及施工任务计划进行综合协同控制,求解出施工任务与施工设备之间的最佳对应关系,进而确定电网基建施工设备的最优运行策略,有效提高了电网基建施工设备的综合利用率。
S208、根据分配标号,确定每个施工任务对应的至少一个目标施工设备。
在该步骤中,对每个施工任务的分配标号进行汇总,确定该施工任务对应的至少一个目标施工设备。进而对每个目标施工设备委派施工任务,使得每个目标施工设备根据施工任务的任务内容进行工作。
S209、根据多个施工设备的设备数量,确定网络切片的切片数量。
在该步骤中,施工设备在工作过程中要进行数据传输,需要提前为其建立网络通道,并为每个施工设备配置通信资源。随着电网信息化建设不断发展,5代移动信息通信网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5G)作为新一代的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以及逐步应用到电网基建的变电站、输电线路工程中。其中,网络切片技术是5G的重要技术之一,网络切片为按照电网基建施工设备需求组网的方式,在一个5G通道上虚拟出多个网络,对每个电网基建施工设备的切片进行物理隔离,使得其中一个发生故障不会影响到其它虚拟网络。具体地,获取多个施工设备的设备数量,根据设备数量确定网络切片的切片数量,并根据切片数量创建多个网络切片。
通过上述方式,使用网络切片技术对虚拟资源进行管理,划分出每个施工设备对应的逻辑独立的虚拟网络,进而提高施工设备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可靠性。
S210、根据场地数量和设备数量,确定目标区域待分配的总带宽。
在该步骤中,为了提高电网基建施工设备的网络资源分配能力,本申请采用遗传算法对电网基建施工设备进行资源分配。其中,遗传算法为采用计算机语言描述自然界生物进化过程理论最佳求解的一种算法。具体地,在为施工设备进行资源分配之前,首先要确定目标区域内所需的施工通信的总带宽。由于施工设备是可以复用的,例如施工设备A在上午十点在施工场地a使用,下午一点就要去施工场地b使用,为了避免施工设备在不同施工场地的信道发生冲突,确保施工设备数据传输的可靠性,需要分为两个信道。也就是说,为了确保总带宽的精准性,需要计算出各个施工设备在不同施工场地所需通道数量。因此,获取施工设备的设备数量,以及施工场地的场地数量后,根据设备数量和场地数量,来计算出目标区域的施工通信所需的总带宽。
S211、获取每个施工任务中,每个目标施工设备的多个目标通信任务的多个目标预设带宽,以及每个目标施工设备的目标设备权重。
S212、根据目标设备权重和多个目标预设带宽,确定每个施工任务的任务权重。
在步骤S211和S212中,由于施工场地的环境、气候等外界因素,目标区域内的网络可能存在限制,能够分配的带宽较小,无法达到目标区域内所有施工场地的所有施工设备的总带宽。为了确保较为施工任务中的数据能够成功上传,需要提前计算每个施工任务的任务权重,进而根据该任务权重对所有施工任务的重要级别进行排序,按照重要程度优先级为施工任务的设备进行带宽分配。
具体地,每个施工设备在不同时间段所要上传不同的数据,即每个施工设备具有多个通信任务,每个通信任务具有自己的预设带宽,以及每个通信任务上传数据所需的预设带宽。同时,会提前根据不同施工设备的设备类型,确定施工设备的设备权重。获取每个施工设备所分配的至少一个目标施工设备,在所有设备数据中,确定每个目标施工设备下的多个目标通信任务的多个目标预设带宽,以及每个目标施工设备的目标设备权重。根据多个目标预设带宽以及目标设备权重,求解出每个施工任务的任务权重。
可选地,当目标区域内的预设带宽总值小于计算出的所需总带宽时,如计算出总带宽需要1G,而目标区域内仅能提供500MB的带宽,此时在为施工任务的目标施工设备分配带宽时,根据计算出的施工任务的任务权重,按预设比例优先对重要级别较高的施工任务的目标施工设备进行分配。例如施工任务A的任务权重最高,若计算出在总带宽为1G,施工任务A中多个目标施工设备的目标带宽为500MB。然而,当前的施工环境只能提供600MB的带宽,此时根据目标区域的预设比例,确定在600MB中为施工任务A优先分配400MB,其后,施工任务A中所有的目标施工设备的分配带宽也同样按照预设比例进行分配。可以理解的是,预设比例为施工任务的任务权重与分配带宽占比之间的对应比例,工作人员可根据施工场景以及业务需求自行设定。
在实际应用中,电网基建施工设备分为重大施工设备和一般施工设备两大类,根据施工设备对应的类别确定其设备权重。其中,重大施工设备包括:加热装置、放线滑车、单动臂抱杆、双平臂抱杆、轮胎式旋挖钻机、履带式旋挖钻机、滤油机、牵引机以及张力机等;一般施工设备包括:高压验电器、电缆剪刀、电力安全围栏以及多功能紧线器等。
S213、根据总带宽和场地数量,确定每个施工设备的传输成功概率。
在该步骤中,每个施工设备具有自身带宽理论上限值,即预设带宽,现有技术中,从待分配的总带宽中为每个目标施工设备的分配其相应的自身带宽。然而,部分施工场地环境较为恶劣,由于外界环境、气候等因素,施工设备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可能存在数据丢失的情况,也就是说,部分数据在传输途中可能失败。为了确保所有数据能够成功上传,本申请提出计算每个施工设备传输成功的概率,进而根据上传成功概率,在每个施工设备的预设带宽的基础上为其增加带宽,使得施工设备在任一通道传输不成功时,能够切换到另一个信道上去重新上传。
通过上述方式,计算出每个施工设备上传数据的上传成功概率,避免施工场地的环境因素对数据传输产生影响。
S214、根据总带宽和预设传输速率,确定每个施工设备的传输适应度。
在该步骤中,施工设备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由于施工设备自身的老旧、缺陷等问题可能对数据传输产生影响,每个施工设备对于每个通道的适应度不同,为了确保数据能够成功上传,本申请提出了利用计算每个施工设备在施工信道中的数据传输的适应度,便于后续根据适应度的高低对该施工设备所分配的带宽进行补足。具体地,每个施工设备具有自己的传输速度,根据施工设备的预设传输速率和目标区域内所需的总带宽,计算出该施工设备的传输适应度。
通过上述方式,计算出每个施工设备对于每个通道数据传输的适应度,避免施工设备自身缺陷对数据传输的影响。
S215、根据传输成功概率、传输适应度、任务权重和预设带宽,确定每个目标施工设备的目标带宽。
在该步骤中,计算出每个施工设备上传数据时的传输成功概率以及传输适应度,在为每个施工任务对应的每个目标施工设备分配带宽时,首先,根据所有施工任务权重值从大到小的顺序对所有施工任务进行排序,进而按照排序后的施工任务的目标施工设备进行分配。其中,根据每个目标施工设备的预设带宽、传输成功概率和传输适应度,来计算该目标施工设备的目标带宽,其后,从目标区域的总带宽中分配出目标带宽至目标施工设备。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任务权重确定重要级别最高的施工任务为施工任务A,基于匈牙利算法求解出施工任务A分配的施工设备为施工场地b的牵引机1。此时,获取牵引机1的预设带宽为100兆,计算出牵引机1的传输成功概率为99%,传输适应度为80%,则牵引机1的目标带宽为127.5兆。计算出总带宽为1G,则从1G中分配出127.5兆给牵引机1。并在施工任务开始前,将牵引机1从施工场地b移动至施工场地a。
可选地,如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资源分配方法的示意框图。其中包括建立5G网络通道、电网基建施工装备位置服务和电网基建施工装备数字化协同策略三部分内容。具体地,在建立5G网络通道环节中,首先,进行电网基建施工装备5G网络切片划分,针对不同类型的电网基建施工设备单独划分单独的5G网络切片。其后,根据电网基建施工装备数据传输的情况,进行电网基建施工设备任务调度。最后,进行电网基建施工设备的通信资源划分,以提高电网基建施工设备数据传输能力。进一步地,在电网基建施工设备位置服务环节,首先,采用北斗技术进行电网基建施工设备地理经纬度的定位。其后,采用授时技术,对每一个电网基建施工设备的时钟进行同步,确保各个施工设备之间的时间一致。进一步地,在电网基建施工装备数字化协同策略环节中,首先,对电网基建施工设备的时空特性进行分析。其后,进行电网基建施工设备的使用忙闲状态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电网基建施工设备的多位置任务协同调度。通过上方式,在对电网基建施工设备信道划分的基础上,采用北斗技术对多类型施工装备位置定位,并利用匈牙利算法,建立电网基建施工装备数字化协同策略,实现基建施工界面下的集中指挥与多位置任务协同工作,有效解决了电网基建工程中的施工设备数字化能力弱、协同性差的问题。
进一步地,作为图1所述方法的具体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资源分配装置400,如图4所示,该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401,用于响应于资源分配请求,获取资源分配请求中包括的目标区域中多个施工场地的多个场地信息、多个施工任务的多个任务信息以及多个施工设备的多个设备数据;
构建模块402,用于构建多个施工任务和多个施工设备的二分图;
第一确定模块403,用于根据多个场地信息、多个任务信息、多个设备数据、第一预设算法和二分图,确定每个施工任务对应的至少一个目标施工设备;
第二确定模块404,用于根据多个场地信息和多个任务信息,确定目标区域的待分配的总带宽;
第三确定模块405,用于根据多个设备数据,确定每个施工任务的任务权重;
第四确定模块406,用于根据总带宽、多个场地信息、多个任务信息和多个设备数据,确定每个目标施工设备的目标带宽。
可选地,多个设备数据包括每个施工设备的第一位置、运行状态、运行状态对应的多个第一时间信息和预设移动规则,多个任务信息包括每个施工任务对应的目标施工场地和第二时间信息,第一确定模块403,具体用于:
根据第一位置,确定每个施工设备的坐标信息;
根据坐标信息、运行状态和多个第一时间信息,生成第一映射关系;
根据目标施工场地和多个场地信息,确定每个施工任务的第二位置;
根据目标施工场地、第二位置和第二时间信息,生成第二映射关系;
将第一映射关系、第二映射关系、预设移动规则和预设算法规则导入第一预设算法,生成二分图中多个施工任务与多个施工设备之间的分配标号;
根据分配标号,确定每个施工任务对应的至少一个目标施工设备。
可选地,多个设备数据还包括每个施工设备的设备高度,该装置还包括:
建立模块407,用于以预设点为坐标原点,建立每个施工设备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其中,预设点为经度为零且纬度为零的点;
第五确定模块408,用于根据第一位置,确定每个施工设备对应的纬度夹角和经度夹角;
生成模块409,用于将纬度夹角、经度夹角、地球圆曲率半径、地球偏心率和设备高度导入第一预设公式,生成每个施工设备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信息;
第一预设公式为:
其中,为x轴坐标;/>为y轴坐标;/>为z轴坐标;d为地球圆曲率半径;b为地球偏心率;g为设备高度;Ψ为维度夹角;Φ为经度夹角。
可选地,多个设备数据还包括每个施工设备的设备类型以及多个施工设备的设备数量,多个场地信息还包括多个施工场地的场地数量,第二确定模块404,具体用于:
根据场地数量和设备数量,确定目标区域待分配的总带宽。
可选地,多个设备数据还包括每个施工设备的多个通信任务的多个预设带宽,以及每个施工设备的设备权重,第三确定模块405,具体用于:
获取每个施工任务中,每个目标施工设备的多个目标通信任务的多个目标预设带宽,以及每个目标施工设备的目标设备权重;
根据目标设备权重和多个目标预设带宽,确定每个施工任务的任务权重。
可选地,多个设备数据还包括每个施工设备的预设传输速率和预设带宽,第四确定模块406,具体用于:
根据总带宽和场地数量,确定每个施工设备的传输成功概率;
根据总带宽和预设传输速率,确定每个施工设备的传输适应度;
根据传输成功概率、传输适应度和预设带宽,确定每个目标施工设备的目标带宽。
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
第六确定模块410,用于根据多个施工设备的设备数量,确定网络切片的切片数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资源分配装置400,通过构建施工任务与施工设备的二分图,求解电网基建施工设备多位置任务协同的最大权匹配。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分配进行众多施工设备调度的方式,本申请由计算机输出最优解,得到施工任务与施工设备之间最佳调度分配方式,建立电网基建施工设备数字化协同分配策略,使得施工设备得到最合理、高效的调配,有效提高了施工设备的使用效率的同时,减少了工作人员工作量,降低人力成本,实现了基建施工界面下的集中指挥与多位置施工任务协同工作。进一步地,通过求解出各个目标施工设备所需要的实际带宽,并从总带宽中分配出目标带宽给施工设备,确保网络通信的稳定性,提高施工设备的数据传输的成功率。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资源分配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的资源分配方法的步骤。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借助软件加必要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场景所述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场景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申请所必须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场景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场景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场景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场景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场景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上述本申请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场景的优劣。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申请的几个具体实施场景,但是,本申请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响应于资源分配请求,获取所述资源分配请求中包括的目标区域中多个施工场地的多个场地信息、多个施工任务的多个任务信息以及多个施工设备的多个设备数据;
构建所述多个施工任务和所述多个施工设备的二分图;
根据所述多个场地信息、所述多个任务信息、所述多个设备数据、第一预设算法和所述二分图,确定每个施工任务对应的至少一个目标施工设备;
根据所述多个场地信息和所述多个任务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待分配的总带宽;
根据所述多个设备数据,确定每个施工任务的任务权重;
根据所述总带宽、所述多个场地信息、所述多个任务信息、所述多个设备数据和所述任务权重,确定每个目标施工设备的目标带宽;
所述多个设备数据包括每个施工设备的第一位置、运行状态、所述运行状态对应的多个第一时间信息和预设移动规则,所述多个任务信息包括每个施工任务对应的目标施工场地和第二时间信息,所述根据所述多个场地信息、所述多个任务信息、所述多个设备数据、第一预设算法和所述二分图,确定每个施工任务对应的至少一个目标施工设备的步骤,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位置,确定所述每个施工设备的坐标信息;
根据所述坐标信息、所述运行状态和所述多个第一时间信息,生成第一映射关系;
根据所述目标施工场地和所述多个场地信息,确定所述每个施工任务的第二位置;
根据所述目标施工场地、所述第二位置和所述第二时间信息,生成第二映射关系;
将所述第一映射关系、所述第二映射关系、所述预设移动规则和预设算法规则导入第一预设算法,生成所述二分图中多个施工任务与多个施工设备之间的分配标号;
根据所述分配标号,确定所述每个施工任务对应的所述至少一个目标施工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设备数据还包括每个施工设备的设备高度,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位置,确定所述每个施工设备的坐标信息的步骤,具体包括:
以预设点为坐标原点,建立所述每个施工设备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其中,所述预设点为经度为零且纬度为零的点;
根据所述第一位置,确定所述每个施工设备对应的纬度夹角和经度夹角;
将所述纬度夹角、所述经度夹角、地球圆曲率半径、地球偏心率和所述设备高度导入第一预设公式,生成所述每个施工设备在所述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信息;
所述第一预设公式为:
其中,所述为x轴坐标;所述/>为y轴坐标;所述/>为z轴坐标;所述d为地球圆曲率半径;所述b为地球偏心率;所述g为设备高度;所述Ψ为维度夹角;所述Φ为经度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设备数据还包括每个施工设备的设备类型以及多个施工设备的设备数量,所述多个场地信息还包括多个施工场地的场地数量,所述根据所述多个场地信息和所述多个任务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待分配的总带宽的步骤,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场地数量和所述设备数量,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待分配的总带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设备数据还包括每个施工设备的多个通信任务的多个预设带宽,以及所述每个施工设备的设备权重,所述根据所述多个设备数据,确定每个施工任务的任务权重的步骤,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每个施工任务中,所述每个目标施工设备的多个目标通信任务的多个目标预设带宽,以及所述每个目标施工设备的目标设备权重;
根据所述目标设备权重和所述多个目标预设带宽,确定所述每个施工任务的所述任务权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设备数据还包括所述每个施工设备的预设传输速率和预设带宽,所述根据所述总带宽、所述多个场地信息、所述多个任务信息和所述多个设备数据,确定每个目标施工设备的目标带宽的步骤,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总带宽和所述场地数量,确定所述每个施工设备的传输成功概率;
根据所述总带宽和所述预设传输速率,确定所述每个施工设备的传输适应度;
根据所述传输成功概率、所述传输适应度和所述预设带宽,确定所述每个目标施工设备的所述目标带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多个场地信息和所述多个任务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待分配的总带宽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多个施工设备的设备数量,确定网络切片的切片数量。
7.一种资源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响应于资源分配请求,获取所述资源分配请求中包括的目标区域中多个施工场地的多个场地信息、多个施工任务的多个任务信息以及多个施工设备的多个设备数据;
构建模块,用于构建所述多个施工任务和所述多个施工设备的二分图;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多个场地信息、所述多个任务信息、所述多个设备数据、第一预设算法和所述二分图,确定每个施工任务对应的至少一个目标施工设备;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多个场地信息和所述多个任务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待分配的总带宽;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多个设备数据,确定每个施工任务的任务权重;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总带宽、所述多个场地信息、所述多个任务信息和所述多个设备数据,确定每个目标施工设备的目标带宽;
多个设备数据包括每个施工设备的第一位置、运行状态、运行状态对应的多个第一时间信息和预设移动规则,多个任务信息包括每个施工任务对应的目标施工场地和第二时间信息,第一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第一位置,确定每个施工设备的坐标信息;
根据坐标信息、运行状态和多个第一时间信息,生成第一映射关系;
根据目标施工场地和多个场地信息,确定每个施工任务的第二位置;
根据目标施工场地、第二位置和第二时间信息,生成第二映射关系;
将第一映射关系、第二映射关系、预设移动规则和预设算法规则导入第一预设算法,生成二分图中多个施工任务与多个施工设备之间的分配标号;
根据分配标号,确定每个施工任务对应的至少一个目标施工设备。
8.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方法的步骤。
9.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的方法的步骤。
CN202310943989.9A 2023-07-31 2023-07-31 资源分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66812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43989.9A CN116681265B (zh) 2023-07-31 2023-07-31 资源分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43989.9A CN116681265B (zh) 2023-07-31 2023-07-31 资源分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81265A CN116681265A (zh) 2023-09-01
CN116681265B true CN116681265B (zh) 2023-10-10

Family

ID=877813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943989.9A Active CN116681265B (zh) 2023-07-31 2023-07-31 资源分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8126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76311B (zh) * 2023-10-31 2024-01-26 南通飞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频分多路复用的收银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55058A2 (en) * 2007-10-26 2009-04-30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Subcarrier allocation using bipartite graph matchings
CN103442412A (zh) * 2013-08-06 2013-12-11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加权最优二分图匹配的网络选择方法
CN106792467A (zh) * 2016-12-27 2017-05-31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设备到设备通信的模式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0769050A (zh) * 2019-10-18 2020-02-0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数据处理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953547A (zh) * 2020-08-20 2020-11-17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业务的异构基站重叠分组及资源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13377537A (zh) * 2021-06-09 2021-09-10 大连海事大学 结合二分图匹配方法与约束求解器的在线多目标资源分配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67171B2 (en) * 2010-05-28 2014-03-04 Microsoft Corporation Virtual data center allocation with bandwidth guarantee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55058A2 (en) * 2007-10-26 2009-04-30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Subcarrier allocation using bipartite graph matchings
CN103442412A (zh) * 2013-08-06 2013-12-11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加权最优二分图匹配的网络选择方法
CN106792467A (zh) * 2016-12-27 2017-05-31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设备到设备通信的模式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0769050A (zh) * 2019-10-18 2020-02-0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数据处理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953547A (zh) * 2020-08-20 2020-11-17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业务的异构基站重叠分组及资源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13377537A (zh) * 2021-06-09 2021-09-10 大连海事大学 结合二分图匹配方法与约束求解器的在线多目标资源分配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胡静萍.基于业务负载的服务功能链资源配置机制研究.《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20,(第2期),I139-8.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81265A (zh) 2023-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681265B (zh) 资源分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5933294B (zh) 网络用户定位方法、装置及终端
GB2503801A (en) Power grid visualisation based on a three dimensiona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CN105373559A (zh) 一种地理信息获取方法及地理信息获取系统
CN102860087B (zh) 无线接入装置、无线接入系统、网络选择方法
CN110809317B (zh) 多源动态格网化网络rtk定位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2348160A (zh) 基于多模信号的定位方法与系统、定位平台
CN103034267B (zh) 用于控制设施装置的设备和方法
CN105183921A (zh) 移动云计算环境下的基于双色反近邻查询的商店定址系统
CN110418285A (zh) 一种无线电地图的建立方法及装置
CN110334960A (zh) 一种工业企业地理信息共享门户平台
CN114641015B (zh) 网络评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967804B (zh) 基于移动充电设备主动配电的调度系统
CN106304107B (zh) 一种基站布局方法及系统
CN102469112B (zh) 位置跟踪实现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311193B (zh) 公共服务资源的配置方法和装置
CN113327030A (zh) 一种多星任务规划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115190A (zh) 基于互联网的中低压配电网工程勘测智能终端及方法
CN101945333A (zh) 一种智能手机间的相互定位系统及方法
CN201805552U (zh) 一种智能手机间的相互定位系统
CN112749822B (zh) 一种生成路线的方法和装置
CN105684492A (zh) 在通信网中用于指配小区标识符值的方法和装置以及用于管理小区标识符值的指配的方法和装置
CN111327472A (zh) 用于获取目标网络的方法及装置
CN105608108A (zh) 通用gis数据协同采集方法和装置、服务器
CN113810984B (zh) 基准站的控制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