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09419A - 化成方法及化成后的锂离子电池 - Google Patents
化成方法及化成后的锂离子电池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809419A CN113809419A CN202111074900.7A CN202111074900A CN113809419A CN 113809419 A CN113809419 A CN 113809419A CN 202111074900 A CN202111074900 A CN 202111074900A CN 113809419 A CN113809419 A CN 11380941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arging
- lithium ion
- battery
- ion battery
- discharg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4—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 H01M10/446—Initial charging measur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35—Safety or regulating additives or arrangements in electrodes, separators or electrolyt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62—Selection of inactive substances as ingredients for active masses, e.g. binders, filler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化成方法及化成后的锂离子电池,所述化成方法包括:将锂离子电池进行充放电,充电截止电压大于或等于4.0V,其中所述锂离子电池的正极片中含有Li5FeO4。本发明通过改善化成工艺,在化成阶段将电压提升至4.0V以上,促进Li5FeO4晶格中活性O2‑的氧化,增加Li5FeO4晶格中不稳定氧元素的释放,从而减少电池在后续存储、循环过程中的气体释放,进一步提高电池在存储、循环过程中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化成方法及化成后的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和大型储能装置的快速发展,锂离子电池由于电压高、能量大和重量轻等优点,在电动汽车和大型储能装置上获得了广泛的应用。锂离子电池中电极材料会影响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尤其是能量密度,目前通用的电池负极材料为石墨材料,然而其理论比容量为372mAh/g,已经无法满足市场对高能量密度电池的需求。
硅基材料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逐渐被应用于高能量密度的动力电池体系。其中,氧化亚硅复合石墨材料(C-SiOx)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400mAh/g)和较低的反应电位(<0.4V),然而,其锂化产物Li2O的Li-O键能较强,电化学可逆性较差,目前广泛研究的SiOx的首次库伦效率仅75%左右,即使与石墨(C)复合,其首次库伦效率也仅有80~85%左右。均低于正极三元层状材料的首次效率88%和正极磷酸铁锂材料的首次效率98%。因此,当使用C-SiOx负极匹配上述正极材料时,会存在较多活性Li的消耗,降低电池整体能量密度。
目前广泛研究的锂离子补充材料Li5FeO4具有较高首次充电容量(>700mAh/g)以及较低的首次库伦效率(<10%),具有不错的锂离子补充效果,可以弥补硅基负极材料和正极材料不匹配的问题。
一种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锂离子正极材料补锂添加剂,其包括Li5FeO4基体和位于Li5FeO4基体表面的包覆层,此发明的双层包覆Li5FeO4补锂添加剂可以发挥Li5FeO4材料补锂作用,延长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寿命;另一种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补锂材料Li5FeO4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其在正极制浆过程中,将正极补锂材料Li5FeO4与正极主材、导电剂、粘结剂和溶剂混合均匀,制备得到的锂离子电池具有较高的首次效率及电池容量;还有一种技术方案通过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浸入含有葡萄糖、锂盐和铁盐的混合溶液中混合、干燥并烧结,得到表面包覆有碳和Li5FeO4的原位补锂正极材料,其能有效降低界面电阻,提高锂电池的首次库伦效率及循环性能。
然而,在Li5FeO4材料中,部分晶格氧的氧化能级在对锂电位4.2V左右,因此,在首次充电过程中会释放出氧气,释放的氧气会与电解液发生反应,破坏正极与电解液之间稳定的CEI膜,从而恶化电池的稳定性,甚至引发安全问题。
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制备出性能更好的锂离子电池已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化成方法及化成后的锂离子电池。本发明通过改善化成工艺,在化成阶段将电压提升至4.0V以上,促进Li5FeO4晶格中活性O2-的氧化,增加Li5FeO4晶格中不稳定氧元素的释放,从而减少电池在后续存储、循环过程中的气体释放,进一步提高电池在存储、循环过程中的稳定性。
为达到此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化成方法,所述化成方法包括:
将锂离子电池进行充放电,充电截止电压大于或等于4.0V,其中所述锂离子电池的正极片中含有Li5FeO4。
Li5FeO4是锂离子电池常用的补锂材料,其具有较高首次充电容量(>700mAh/g)以及较低的首次库伦效率(<10%),具有不错的锂离子补充效果。但是,Li5FeO4中部分晶格氧的氧化能级在对锂电位4.2V左右,因此,在首次充电过程中会释放出氧气,释放的氧气会与电解液发生反应,破坏正极与电解液之间稳定的CEI膜,从而恶化电池的稳定性,甚至引发安全问题。
本发明通过改善化成工艺,在化成阶段将电压提升至4.0V以上,促进Li5FeO4晶格中活性O2-的氧化,增加Li5FeO4晶格中不稳定氧元素的释放,从而减少电池在后续存储、循环过程中的气体释放,进一步提高电池在存储、循环过程中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化成方法中,所述充电截止电压大于或等于4.0V,例如可以是4.0V、4.05V、4.1V、4.2V、4.3V、4.4V或4.5V等。
优选地,所述充电截止电压为4.0~4.5V,优选为4.2~4.3V。
优选地,所述充放电过程中,充放电的次数为1~5次,例如可以是1次、2次、3次、4次或5次,优选为2~3次。
优选地,所述充放电过程中充电的电流大小为0~1A且不包含0,例如可以是0.01A、0.02A、0.05A、0.1A、0.2A、0.5A、0.8A或1A等,优选为0.01~0.2A。
优选地,所述充电包括:先以0.01~0.2A的电流充电,再提高电流充电至电压达到截止电压,所述截止电压大于等于4.0V。
优选地,将提高电流至0.1~1A,例如可以是0.1A、0.2A、0.5A、0.8A或1A等。
电流密度合适时,有利于提高负极中SEI膜成膜的均匀度。本发明中优选采用两步充电模式,在第一步充电时选用0~0.2A范围内较小的电流,使电池负极成膜更好,稳定性更高,在第二步充电时选用0~1A范围内较大的电流,同时提高工作效率。
优选地,所述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电池的温度为25~60℃,例如可以是25℃、30℃、35℃、40℃、45℃、50℃、55℃或60℃等,优选为40~50℃。
本发明中,锂离子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温度会影响脱锂反应的反应程度,合适的温度能够加快反应速度,从而使补锂材料充分转化。
作为本发明所述化成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充放电包括:
将锂离子电池在40~50℃下,以0.01~0.2A的电流恒流充电1.5~3.5h,然后以0.1~1A的电流充电至电压达到截止电压,所述截止电压为4.0~4.5V;以及放电。
优选地,所述充电之后、所述放电之前,所述充放电还包括:放置,所述放置的时间为40~50h,例如可以是40h、41h、42h、45h、48h或50h,放置能够让反应更加完全,界面更加均匀。
优选地,所述正极片中包括Li5FeO4和正极活性物质。
优选地,所述正极片中的Li5FeO4和正极活性物质的质量比为(0.1~10):(90~99),其中,Li5FeO4的选择范围(0.1~10)例如可以是0.1、0.2、0.5、1、2、3、5、8或10等;正极活性物质的选择范围(90~99)例如可以是90、91、92、93、94、95、98或91等。
优选地,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包括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磷酸铁锂的形貌为球形。
优选地,所述磷酸铁锂为纳米磷酸铁锂。
优选地,所述磷酸铁锂的形貌为球形,且磷酸铁锂的粒径D50为6~15μm,例如可以是6μm、8μm、10μm、11μm、12μm、13μm或15μm等。
优选地,所述磷酸铁锂为纳米磷酸铁锂,且磷酸铁锂的粒径D50为0.3~2.0μm,例如可以是0.3μm、0.5μm、0.6μm、0.8μm、1.0μm、1.2μm、1.5μm或2.0μm等。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纳米磷酸铁锂指的是一次颗粒的粒径在纳米级别,实际上磷酸铁锂有可能以二次团聚体的形式存在,因此磷酸铁锂的粒径D50有可能在微米级。
优选地,所述三元材料的化学组成为LiNixCoyMn1-x-yO2,其中,0.5≤x≤0.9,0≤y≤0.20,其中,x例如可以是0.5、0.6、0.7、0.8或0.9等;y例如可以是0、0.01、0.05、0.08、0.1、0.12、0.15、0.18或0.20等。
优选地,所述三元材料为二次球形,也即该三元材料是一次颗粒形成的二次颗粒,且二次颗粒为球形。
优选地,所述三元材料为单晶材料。
优选地,所述三元材料为二次球形,且所述三元材料的粒径D50为9~25μm,例如可以是9μm、10μm、12μm、13μm、14μm、15μm、17μm、18μm、20μm、21μm、22μm、23μm或25μm等。
优选地,所述三元材料为单晶材料,且所述三元材料的粒径D50为2~6μm,例如可以是2μm、2.5μm、3μm、4μm、4.5μm、5μm或6μm等。
优选地,所述正极片中还包括复合导电剂和/或粘结剂。
优选地,所述复合导电剂包括导电炭黑Super P和碳纳米管。
优选地,所述粘结剂包括聚偏氟乙烯。
优选地,所述复合导电剂和所述粘结剂的质量之和占所述正极片总质量的1~5%,例如可以是1%、1.5%、2%、3%、3.5%、4%或5%等。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化成方法得到的化成后的锂离子电池,所述化成后的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片,在所述正极片中,以LiFeO2与Li5FeO4的质量之和为100%计,所述LiFeO2的质量含量为80~100%。
本发明中,所述LiFeO2的质量含量为80~100%,即正极片中既可包含LiFeO2与Li5FeO4,又可只包含LiFeO2而不包含Li5FeO4。
本发明中,锂离子电池的正极片中含有补锂添加剂Li5FeO4,其能够增加正极片单位质量锂离子的释放,提升容量,从而提升电池整体的能量密度。化成后的锂离子电池的正极片中含有少部分Li5FeO4,甚至不含Li5FeO4,这是因为大部分Li5FeO4或全部Li5FeO4均转化为了LiFeO2,这能够减少锂离子电池后续过程中的产气,从而提升电池的整体稳定性。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改善化成工艺,在化成阶段将电压提升至4.0V以上,促进Li5FeO4晶格中活性O2-的氧化,增加Li5FeO4晶格中不稳定氧元素的释放,从而减少在后续存储、循环过程中的气体释放,进一步提高电池在存储、循环过程中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与对比例1的化成产气结果图。
图2为实施例1与对比例1中的正极片中Li5FeO4与LiFeO2的占比结果图。
图3为实施例1与对比例1的化成后的锂离子电池的存储产气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了,所述实施例仅仅是帮助理解本发明,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具体限制。
现有技术方案通过在正极材料中添加补锂材料Li5FeO4来改善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但是其制备得到的锂离子电池均会在首次充电过程中释放出氧气,释放的氧气会与电解液发生反应,破坏正极与电解液之间稳定的CEI膜,从而影响电池的稳定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化成方法及化成后的锂离子电池。
本发明的实施例部分提供了一种化成方法,所述化成方法包括:将锂离子电池进行充放电,充电截止电压大于或等于4.0V,其中所述锂离子电池的正极片中含有Li5FeO4。
本发明通过改善化成工艺,在化成阶段将电压提升至4.0V以上,促进Li5FeO4晶格中活性O2-的氧化,增加Li5FeO4晶格中不稳定氧元素的释放,从而减少电池在后续存储、循环过程中的气体释放,进一步提高电池在存储、循环过程中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充电截止电压为4.0~4.5V,优选为4.2~4.3V。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充放电过程中,充放电的次数为1~5次,优选为2~3次。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充放电过程中充电的电流大小为0~1A且不包含0,优选为0.01~0.2A。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充电包括:先以0.01~0.2A的电流充电,再提高电流充电至电压达到截止电压,所述截止电压大于等于4.0V。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将提高电流至0.1~1A。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电池的温度为25~60℃,优选为40~5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充放电包括:将锂离子电池在40~50℃下,以0.01~0.2A的电流充电1.5~3.5h,然后以0.1~1A的电流充电至电压达到截止电压,所述截止电压为4.0~4.5V;以及放电。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充电之后、所述放电之前,所述充放电还包括:放置,所述放置的时间为40~50h。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正极片中包括Li5FeO4和正极活性物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正极片中的Li5FeO4和正极活性物质的质量比为(0.1~10):(90~99)。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包括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磷酸铁锂的形貌为球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磷酸铁锂为纳米磷酸铁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磷酸铁锂的形貌为球形,且磷酸铁锂的粒径D50为6~15μ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磷酸铁锂为纳米磷酸铁锂,且磷酸铁锂的粒径D50为0.3~2.0μ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三元材料的化学组成为LiNixCoyMn1-x-yO2,其中,0.5≤x≤0.9,0≤y≤0.2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三元材料为二次球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三元材料为单晶材料。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三元材料为二次球形,且所述三元材料的粒径D50为9~25μ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三元材料为单晶材料,且所述三元材料的粒径D50为2~6μ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正极片中还包括复合导电剂和/或粘结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复合导电剂包括导电炭黑Super P和碳纳米管。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粘结剂包括聚偏氟乙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复合导电剂和所述粘结剂的质量之和占所述正极片总质量的1~5%。
再一实施方式提供根据所述的化成方法得到的化成后的锂离子电池,所述化成后的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片,在所述正极片中,以LiFeO2与Li5FeO4的质量之和为100%计,所述LiFeO2的质量含量为80~100%。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化成方法及化成后的锂离子电池,所述化成方法包括:
(1)制备1Ah软包电池:
先将Li5FeO4、球形磷酸铁锂以质量比3:99,经高速搅拌混合,制备成掺混活性物质粉料。同时,将Super P、碳纳米管、NMP、聚偏氟乙烯以质量比1:0.5:40:1高速分散搅拌2h,制备成导电浆液之后,将掺混活性物质粉料与导电浆液高速搅拌混合,制备成具有一定粘度的正极浆料。然后,将制备的浆料利用刮刀均匀地涂布在铝箔上,置于鼓风干燥箱中,在120℃下,干燥20分钟,将干燥的电极片辊压、裁切,制成正极电极片。最后将制备的正极电极片组装成1Ah软包电池,其中,负极材料为石墨,负极材料中石墨:导电碳Super P:羧甲基纤维素CMC:丁苯橡胶SBR的质量比为96:1:1.5:1.5,电解液为商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
(2)对1Ah软包电池进行化成:
将上述制备得到的1Ah软包电池置入45℃恒温烘箱,以0.02A电流恒流充电3h,之后以0.1A电流密度将电池充至4.2V,并在在该温度下放置48h,之后以0.1A电流放电5h,即得化成后的锂离子电池。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化成方法及化成后的锂离子电池,所述化成方法包括:
将1Ah软包电池置入40℃恒温烘箱,以0.01A电流恒流充电3.5h,之后以0.15A电流密度将电池充至4.1V,并在在该温度下放置40h,即得化成后的锂离子电池。
上述1Ah软包电池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化成方法及化成后的锂离子电池,所述化成方法包括:
将1Ah软包电池置入50℃恒温烘箱,以0.05A电流恒流充电2h,之后以0.2A电流密度将电池充至4.3V,并在该温度下放置50h,之后以0.1A电流放电5h,重复充放电循环3次,即得化成后的锂离子电池。
上述1Ah软包电池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化成方法及化成后的锂离子电池,所述化成方法包括:
将1Ah软包电池置入45℃恒温烘箱,以0.02A电流恒流充电3h,之后以0.1A电流密度将电池充至4.5V,并在在该温度下放置48h,之后以0.1A电流放电5h,即得化成后的锂离子电池。
上述1Ah软包电池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化成方法及化成后的锂离子电池,所述化成方法包括:
将1Ah软包电池置入45℃恒温烘箱,以0.1A电流密度将电池充至4.2V,并在在该温度下放置48h,之后以0.1A电流放电5h,即得化成后的锂离子电池。
上述1Ah软包电池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化成方法及化成后的锂离子电池,所述化成方法包括:
将1Ah软包电池置入25℃恒温烘箱,以0.02A电流恒流充电3h,之后以0.1A电流密度将电池充至4.2V,并在在该温度下放置48h,之后以0.1A电流放电5h,即得化成后的锂离子电池。
上述1Ah软包电池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化成方法及化成后的锂离子电池,所述化成方法包括:
将1Ah软包电池置入60℃恒温烘箱,以0.02A电流恒流充电3h,之后以0.1A电流密度将电池充至4.2V,并在在该温度下放置48h,之后以0.1A电流放电5h,即得化成后的锂离子电池。
上述1Ah软包电池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化成方法及化成后的锂离子电池,所述化成方法包括:
将1Ah软包电池置入45℃恒温烘箱,以0.02A电流恒流充电3h,之后以0.1A电流密度将电池充至4.2V,并在在该温度下放置8h,之后以0.1A电流放电5h,即得化成后的锂离子电池。
上述1Ah软包电池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1
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化成方法及化成后的锂离子电池,除了将电池充电至3.5V,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
测试:
一、化成产气测试
利用排水法,测试各个实施例与对比例中的1Ah软包电池的初始体积V0,然后将各个实施例与对比例中的化成后的锂离子电池冷却至室温,在室温下测试化成后的锂离子电池的体积V1。
电池的化成产气量计算公式为:化成产气量=(V1-V0)/V0×100%。各实施例和对比例1根据公式计算的化成产气量结果参见表1。
表1
实施例1与对比例1的化成产气结果如图1所示。实验结果表明,实施例1的化成产气量较对比例1高一倍左右,说明说明提升化成过程中的充电截止电压,可有效提升化成产气量,对比例1的充电截止电压为3.5V,不能达到本发明的效果。
通过表1可知,在化成阶段采用多次充放电可促进化成排气,且电压区间为4.2~4.3V时排气效果最好。实施例1的产气量大于实施例5、6、8,说明小电流密度、提升温度、增加静置时间可有效促进化成排气。实施例1的排气量与实施例7接近,说明当温度到达50℃后,进一步提升温度,对化成排气影响不大。
二、Li5FeO4转化测试
将各个实施例与对比例中的化成后的锂离子电池的正极片取出,利用XRD方法测定正极片中Li5FeO4与LiFeO2的占比,以所述LiFeO2与Li5FeO4的质量之和为100%计,所述LiFeO2的质量含量如表2所示。
表2
实施例1与对比例1中的正极片中Li5FeO4与LiFeO2的占比如图2所示。实验结果表明,将化成电压提升,可有效促进Li5FeO4的完全转化。
通过表2可知,在化成阶段采用多次充放电可促进化成Li5FeO4的完全转化,且电压区间为4.2~4.3V时转化效果最好。实施例1的转化率大于实施例5、6、8,说明小电流密度、提升温度、增加静置时间可有效促进Li5FeO4的完全转化。实施例1的排气量与实施例7接近,说明当温度到达50℃后,进一步提升温度,对Li5FeO4的转化影响不大。
三、存储产气测试
将实施例与对比例中的化成后的锂离子电池剪去电池气袋,做终封处理。在室温下,以0.33C倍率充电至3.65V电压,利用排水法,记录电池的初始体积V1’。之后将电池存储于60℃恒温烘箱中,7天后将电池从烘箱中取出,静置至室温,测试电池的体积,记录为V7,并再将电池以0.33C倍率充电至3.65V电压,再次将电池存储于60℃恒温烘箱中,每隔7天,将电池从烘箱中取出,静置至室温,测试电池的体积,记录为Vx,其中,x为电池储存的天数。依次类推进行测试,电池相比于V1’的体积变化,对应着电芯的存储产气量的多少。
电池的存储产气量计算公式为:存储产气量=(Vx-V1’)/V1’×100%,各实施例和对比例根据公式计算的存储产气量结果参见表3。
表3
实施例1与对比例1的化成后的锂离子电池的存储产气量随着天数增长的曲线如图3所示。实验结果表明,实施例1的产气量相较对比例1低约一个数量级。且在产气量的增加趋势上,实施例1显然较对比例1更为平缓。可以明显看到,改善化成工艺可有效增加了电池的化成产气量,使得Li5FeO4较为完全地转化为LiFeO2,从而减少了存储产气量,提高了电池的稳定性。
通过表3可知,在化成阶段采用多次充放电可改善电池的存储产气性能,且电压区间为4.2~4.3V时转化效果最好。实施例1的存储产气量少于实施例5、6、8,说明小电流密度、提升温度、增加静置时间可有效改善电池的存储性能。实施例1的存储产气量低于实施例7,说明当温度到达50℃后,进一步提升温度,会影响电池的存储产气性能。
申请人声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任何属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化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化成方法包括:
将锂离子电池进行充放电,充电截止电压大于或等于4.0V,其中所述锂离子电池的正极片中含有Li5FeO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截止电压为4.0~4.5V,优选为4.2~4.3V。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化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电过程中,充放电的次数为1~5次,优选为2~3次。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化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电过程中充电的电流大小为0~1A且不包含0,优选为0.01~0.2A;
优选地,所述充电包括:先以0.01~0.2A的电流充电,再提高电流充电至电压达到截止电压,所述截止电压大于等于4.0V;
优选地,将提高电流至0.1~1A。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化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电池的温度为25~60℃,优选为40~50℃。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化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电包括:
将锂离子电池在40~50℃下,以0.01~0.2A的电流充电1.5~3.5h,然后以0.1~1A的电流充电至电压达到截止电压,所述截止电压为4.0~4.5V;以及放电;
优选地,所述充电之后、所述放电之前,所述充放电还包括:放置,所述放置的时间为40~50h。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化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片中包括Li5FeO4和正极活性物质;
优选地,所述正极片中的Li5FeO4和正极活性物质的质量比为(0.1~10):(90~99)。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化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包括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磷酸铁锂的形貌为球形;
优选地,所述磷酸铁锂为纳米磷酸铁锂;
优选地,所述磷酸铁锂的形貌为球形,且磷酸铁锂的粒径D50为6~15μm;
优选地,所述磷酸铁锂为纳米磷酸铁锂,且磷酸铁锂的粒径D50为0.3~2.0μm;
优选地,所述三元材料的化学组成为LiNixCoyMn1-x-yO2,其中,0.5≤x≤0.9,0≤y≤0.20;
优选地,所述三元材料为二次球形;
优选地,所述三元材料为单晶材料;
优选地,所述三元材料为二次球形,且所述三元材料的粒径D50为9~25μm;
优选地,所述三元材料为单晶材料,且所述三元材料的粒径D50为2~6μm。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化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片中还包括复合导电剂和/或粘结剂;
优选地,所述复合导电剂包括导电炭黑Super P和碳纳米管;
优选地,所述粘结剂包括聚偏氟乙烯;
优选地,所述复合导电剂和所述粘结剂的质量之和占所述正极片总质量的1~5%。
10.一种采用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化成方法得到的化成后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化成后的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片,在所述正极片中,以LiFeO2与Li5FeO4的质量之和为100%计,所述LiFeO2的质量含量为80~10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074900.7A CN113809419A (zh) | 2021-09-14 | 2021-09-14 | 化成方法及化成后的锂离子电池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074900.7A CN113809419A (zh) | 2021-09-14 | 2021-09-14 | 化成方法及化成后的锂离子电池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809419A true CN113809419A (zh) | 2021-12-17 |
Family
ID=788952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074900.7A Pending CN113809419A (zh) | 2021-09-14 | 2021-09-14 | 化成方法及化成后的锂离子电池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809419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597525A (zh) * | 2022-03-22 | 2022-06-07 | 远景动力技术(江苏)有限公司 | 锂离子电池及其应用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878849A (zh) * | 2018-07-04 | 2018-11-23 | 江西中汽瑞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富锂氧化物的合成工艺及含该富锂氧化物的锂离子电池 |
CN109546226A (zh) * | 2018-10-31 | 2019-03-29 | 湖南格兰博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锂离子电池负极预锂化方法及锂离子电池 |
CN109713229A (zh) * | 2019-01-18 | 2019-05-03 | 北京中能东道绿驰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正极极片的制备方法及包含其的锂离子电池 |
CN110459762A (zh) * | 2018-05-08 | 2019-11-15 | 中南大学 | 一种掺Mn高铁酸锂、补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
CN110518298A (zh) * | 2018-05-22 | 2019-11-29 | 中南大学 | 一种含掺Co高铁酸锂的补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
CN112447963A (zh) * | 2019-08-30 | 2021-03-05 | 微宏动力系统(湖州)有限公司 | 补锂导电浆料的制备方法、补锂导电浆料、锂离子电池及电子设备 |
-
2021
- 2021-09-14 CN CN202111074900.7A patent/CN113809419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459762A (zh) * | 2018-05-08 | 2019-11-15 | 中南大学 | 一种掺Mn高铁酸锂、补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
CN110518298A (zh) * | 2018-05-22 | 2019-11-29 | 中南大学 | 一种含掺Co高铁酸锂的补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
CN108878849A (zh) * | 2018-07-04 | 2018-11-23 | 江西中汽瑞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富锂氧化物的合成工艺及含该富锂氧化物的锂离子电池 |
CN109546226A (zh) * | 2018-10-31 | 2019-03-29 | 湖南格兰博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锂离子电池负极预锂化方法及锂离子电池 |
CN109713229A (zh) * | 2019-01-18 | 2019-05-03 | 北京中能东道绿驰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正极极片的制备方法及包含其的锂离子电池 |
CN112447963A (zh) * | 2019-08-30 | 2021-03-05 | 微宏动力系统(湖州)有限公司 | 补锂导电浆料的制备方法、补锂导电浆料、锂离子电池及电子设备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597525A (zh) * | 2022-03-22 | 2022-06-07 | 远景动力技术(江苏)有限公司 | 锂离子电池及其应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036106A (zh) | 一种复合补锂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11517374B (zh) | 一种Fe7S8/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
CN111029560A (zh) | 钠离子梯度掺杂的尖晶石结构正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4094068B (zh) | 钴包覆的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正极片和锂离子电池 | |
CN113903980A (zh) | 锂离子电池 | |
CN109698334A (zh) | 正极片、钛酸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1564612A (zh) | 一种高导热导电性锂电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3889594A (zh) | 一种硼掺杂锆酸镧锂包覆石墨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
CN112928246A (zh) | 一种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 |
CN113809281B (zh) | 一种复合型正极片、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 |
CN113764637B (zh) | 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的正极片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3066988B (zh) | 一种负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14300671A (zh) | 一种石墨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Zhang et al. | Low-cost batteries based on industrial waste Al–Si microparticles and LiFePO 4 for stationary energy storage | |
CN113809419A (zh) | 化成方法及化成后的锂离子电池 | |
CN115000426B (zh) | 一种二维碳化钛负载的双组份高效锌空气电池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13782699B (zh) | 锂离子电池的正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13782705B (zh) | 锂离子电池的正极片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 |
CN111261866B (zh) | 一种胶囊结构ZnO/C纳米复合微球材料的制备方法 | |
CN115084468A (zh) | 一种嵌入型-转化型复合储镁正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9802122B (zh) | 高稳定性有机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工艺和应用 | |
CN112467131A (zh) | 一种镁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 |
CN110459735B (zh) | 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电池正极和锂离子电池 | |
CN114597525A (zh) | 锂离子电池及其应用 | |
CN108039475B (zh) | 一种球磨石墨的制备方法及n修饰石墨改性新方法及应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