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99923A - 一种船首结构及船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船首结构及船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99923A
CN113799923A CN202111276514.6A CN202111276514A CN113799923A CN 113799923 A CN113799923 A CN 113799923A CN 202111276514 A CN202111276514 A CN 202111276514A CN 113799923 A CN113799923 A CN 1137999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w
platform
wave
area
sh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7651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成平
陈洁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hipyard Internation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hipyard Internation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hipyard Internation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hipyard Internation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7651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99923A/zh
Publication of CN1137999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999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17/00Vessels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3/00Hu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tructure or component parts
    • B63B3/14Hull parts
    • B63B3/46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17/00Vessels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3B2017/009Wave breakers, breakwaters, splashboards, or the lik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船首结构和船舶,船首包括防浪棚、船首前壁和活动区,所述防浪棚设置在所述船首的前方,所述防浪棚从所述船首的前方向后延伸至所述船首前壁,在所述防浪棚靠近所述船首前壁的一侧开设有露天区域,所述活动区设置在所述露天区域下方,所述活动区通过所述船首前壁与船体内部连通。本发明提供的船首结构和船舶打破了传统客滚船在船首防浪棚的设计,在防浪棚上开设了露天区域,并在此露天区域下设置活动区,以供游客从船舶内部到露天区域进行观光。如此对船首结构进行改进,既减少了防浪棚在建造时的材料使用,节省了船舶的建造成本,同时在满足安全性的前提下增加了游客的露天活动范围,大大提高了游客的游船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船首结构及船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船舶建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首结构及船舶。
背景技术
在现代客滚船或邮轮等客船的船舶设计中,防浪棚作为保护系泊甲板的结构设置在系泊甲板上方,既能减少风速阻力,抵挡海浪进入甲板的工作层面,保护操作人员安全,防止海水倒灌以保护系泊设备免于海水的腐蚀;一般情况下,防浪棚外表面设置为光面,还能增加船舶美观性,使船首呈现流线型外观。
但现有的防浪棚其结构跨度比较大,所以其尺寸也比较大,同时要承受较大的海水压力,而防浪棚内部一般也不会设置较多的支撑结构,因此防浪棚整体采用钢质材料制造,整体钢材用量非常大,船舶制造的成本较大。此外,整体为钢材制造的防浪棚重量非常大,导致船首重量重心的控制非常不利。同时,目前的防浪棚仅起到保护罩的作用,功能比较单一。
客滚船由于是货运与客运兼备的船舶,因此能用于游客观光的区域并不多,尤其是可以到室外进行观光的区域只有顶层的甲板,其余只能在船舶内部通过窗户往外看,而窗户是固定密封的,游客不能自由打开,可供游客观光的途径并不多,游船体验并不好。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能简化防浪棚结构、节省成本还增加防浪棚功能的船首结构及船舶。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简化防浪棚结构,节省成本还增加防浪棚功能的船首结构及船舶。
本发明提供一种船首结构,船首包括防浪棚、船首前壁和活动区,所述防浪棚设置在所述船首的前方,所述防浪棚从所述船首的前方向后延伸至所述船首前壁,在所述防浪棚靠近所述船首前壁的一侧开设有露天区域,所述活动区设置在所述露天区域下方,所述活动区通过所述船首前壁与船体内部连通。
优选地,所述活动区包括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所述第一平台通过第一台阶与所述第二平台连接,所述第二平台在所述第一平台的下方。
优选地,所述第一平台与所述船首前壁相接且所述第一平台与所述船体内部的甲板处于同一平面。
优选地,所述第二平台与所述防浪棚连接,所述第二平台与所述防浪棚之间设置有第二台阶,在所述第二台阶上设置有第二护栏。
优选地,所述第一平台至所述第二平台的高度为200-400mm,所述第二平台至所述露天区域的高度为0.3-1.0m。
优选地,所述船首前壁开设有密封门,所述密封门连通所述活动区和所述船体内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平台、第二平台、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焊接固定,所述第一平台、第二平台、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之间形成水密结构。
优选地,所述露天区域的四周设置有第一护栏,所述第一护栏围绕所述活动区,所述第一护栏的高度为0.5-1m。
优选地,所述活动区设置在所述船首的中部,沿所述船首的船体中心线对称设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船舶,其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船首结构和船舶主体,所述活动区设置在所述船首的中部,所述活动区中部的宽度大于两侧的宽度,所述活动区的两侧延伸至与所述船首前壁相交并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船首结构和船舶打破了传统客滚船在船首防浪棚的设计,在防浪棚上开设了露天区域,并在此露天区域下设置活动区,以供游客从船舶内部到露天区域进行观光。如此对船首结构进行改进,既减少了防浪棚在建造时的材料使用,节省了船舶的建造成本,同时在满足安全性的前提下增加了游客的露天活动范围,大大提高了游客的游船体验。
附图说明
通过附图中所示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更具体说明,本发明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且并未刻意按实际尺寸等比例缩放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的主旨。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船首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船首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船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船首前壁1;防浪棚2;露天区域3;第一平台4;第二平台5;第一台阶6;第二台阶7;甲板8;密封门9;活动区10;船体中心线11;船舶主体12;船首结构13;第一护栏14;第二护栏1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进行更全面的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并与之结合为一体,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安装”、“一端”、“另一端”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考图1-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船首结构1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船首结构13一般应用在中大型的客船、客滚船或邮轮等运载着大量游客、以观光为主或观光及货运兼备的船舶,现在该些船舶除了在露天甲板8,在船舶内部只能通过固定、不能打开的窗口向外看,大大降低了通过游玩体验。该些船舶相邻两层甲板8的高度不高,一般在3.5米以下,因此通过传统的观光窗口向外看会显得压抑。本实施例提供的船首包括防浪棚2、船首前壁1和活动区10,防浪棚2设置在船首的前方,防浪棚2覆盖船首的上表面,且与船舶的主体连接,使船舶在航行过程中,海浪冲上防浪棚2时无法进入到船舶内部。防浪棚2从船首的前方向后延伸至船首前壁1,此处的前方指的是船舶在航行的时候航行的方向,船首前壁1指的是客舱主体和驾驶室的前壁,传统船首前壁1是一体密封的结构,本实施例的船首前壁1开设有通道,游客可经过船首前壁1直接到达活动区10。在防浪棚2靠近船首前壁1的一侧开设有露天区域3,所谓开设有露天区域3指的是在防浪棚2靠近船首前壁1一侧的区域上开设一个较大的孔洞,使得在防浪棚2的下方可以直接看到外景。露天区域3不影响防浪棚2的整体结构,反而由于开设了露天区域3,减少了防浪棚2的使用材料,节省了建造成本,同时减轻了防浪棚2和船首整体的重量,有利于调整船舶整体的重点,便于对船舶整体进行安全性设计。活动区10用于增加游客到室外进行观光的范围,活动区10设置在露天区域3下方,活动区10通过船首前壁1与船体内部连通。游客通过船首前壁1可直接到达活动区10,由于活动区10位于船首前方的最高点,因此当游客到达活动区10向外观光时,在活动区10前方没有任何遮挡,前方视线一览无余,可以享受到大视角海景,大大提高了游玩体验。
请参考图1-图3,在优选实施例中,活动区10包括第一平台4和第二平台5,第一平台4通过第一台阶6与第二平台5连接,第一平台4和第二平台5在水平上存在高度差,第二平台5在第一平台4的下方,且第二平台5在第一平台4的前方。此处所述下方指的是,在水平高度上,第一平台4高于第二平台5;此处所述前方指的是,第一平台4相对于第二平台5更靠近船首前壁1,船舶航行的方向为前方,第二平台5更靠近船首的前端。第二平台5在第一平台4的下方是为了使游客不容易通过第二平台5直接翻越到防浪棚2上,增加船体设计的安全性。
请参考图1-图3,在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平台4与船首前壁1相接且第一平台4与船体内部的甲板8处于同一平面。第一平台4直接连接到船首前壁1,游客通过船首前壁1可直接到达活动区10。第一平台4与船体内部的甲板8处于同一平面为的是从船体内部出来更加方便。在建造船体时,第一平台4可以是甲板8的向外延伸,即第一平台4是甲板8的一部分,这样建造时会更加简单;也可以是单独建造的第一平台4。
请参考图1-图3,在优选实施例中,第二平台5与防浪棚2连接,第二平台5与防浪棚2之间设置有第二台阶7,在第二台阶7上设置有第二护栏15。通过第二平台5可翻越到防浪棚2的上方,因此在防浪棚2和第二平台5之间设置有第二台阶7,并在第二台阶7上设置第二护栏15,第二护栏15的高度可以为0.5米-1米,加上第二台阶7的高度,足够防止游客直接跨越到防浪棚2上,同时也不会产生遮挡。第二护栏15可以是金属材质的间隔护栏,也可以是透明的玻璃护栏。
请参考图1-图3,在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平台4至第二平台5的高度为200-400mm,第二平台5至露天区域3的高度为0.3-1.0m。第二平台5至露天区域3的高度指的是第二平台5的底部到其垂直高度上防浪棚2的距离,也即是从防浪棚2往下至活动区10的深度,由于防浪棚2的表面是弧面,因此第二平台5至露天区域3的高度为变动,这需要看船舶的线性,但一般情况第二平台5至露天区域3的高度都控制在1米以下,如此能保证游客的观光角度。同样的,由于可从活动区10翻越到防浪棚2,因此活动区10设置一定的深度,而不是直接设置在防浪棚2上是为了防止游客在观光时发生危险。通过将活动区10设置在防浪棚2的下方,可以使得在船舶的外部完全看不到凹陷下去的活动区10,保持了船舶外形的美观。
请参考图1-图3,在优选实施例中,船首前壁1开设有密封门9,密封门9满足完全水密的要求和承压能力,当密封门9关闭时,防浪棚2和活动区10上的浪水或者雨水不能通过密封门9进入到船体内部,也以防发生较大的海浪和暴风雨天气时,海浪直接打到密封门9上对密封门9造成变形或损坏。密封门9连通活动区10和船体内部,通过密封门9之后,游客就能直接到达活动区10进行观光。
请参考图1-图3,在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平台4、第二平台5、第一台阶6和第二台阶7均是采用钢材制造的,该些组件通过焊接固定,第一平台4、第二平台5、第一台阶6和第二台阶7之间形成水密结构。在其他优选实施例中,活动区10还可以设置有水密层,水密层覆盖活动区10的底部以及四周。水密层可以是防水涂料,也可以是多层的防水层,通过水密层可将活动区10除了顶部的露天区域3,整体达到水密要求,即在冲到活动区10的海水或者雨水不能通过活动区10渗透到船体内部,避免发生船体结构侵蚀和设备腐蚀。
请参考图1-图3,在优选实施例中,露天区域3的四周设置有第一护栏14,第一护栏14围绕活动区10,第一护栏14的高度为0.5-1米。同样的,由于可从活动区10翻越到防浪棚2,因此露天区域3的四周设置的第一护栏14能防止游客直接翻越到防浪棚2上,为了防止游客在观光时发生危险,同时也不会产生遮挡。第一护栏14可以是金属材质的间隔护栏,也可以是透明的玻璃护栏。
请参考图1-图3,在优选实施例中,活动区10设置在船首的中部,沿船首的船体中心线11对称设置。由于活动区10只能设置一个且设置在船首,将活动区10设置在船体中心线11上,从船舶外部看形成了美观的外观,从活动区10观光也形成了最大的观光角度,实现无遮挡观光。
请参考图3,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船舶,其包括如上述任一项的船首结构13和船舶主体12,活动区10设置在船首的中部,活动区10中部的宽度大于两侧的宽度,活动区10的两侧延伸至与船首前壁1相交并连接,从船体上方向下看,活动区10的形状呈月形,活动区10的中部最宽,最宽处可达到5-10米,提供了足够的观光区域以供较多数量的游客同时在活动区10上活动。
本发明提供的船首结构和船舶打破了传统客滚船在船首防浪棚的设计,在防浪棚上开设了露天区域,并在此露天区域下设置活动区,以供游客从船舶内部到露天区域进行观光。如此对船首结构进行改进,既减少了防浪棚在建造时的材料使用,节省了船舶的建造成本,同时在满足安全性的前提下增加了游客的露天活动范围,大大提高了游客的游船体验。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优选实施例”、“再一实施例”、“其他实施例”或“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船首结构,其特征在于,船首包括防浪棚、船首前壁和活动区,所述防浪棚设置在所述船首的前方,所述防浪棚从所述船首的前方向后延伸至所述船首前壁,在所述防浪棚靠近所述船首前壁的一侧开设有露天区域,所述活动区设置在所述露天区域下方,所述活动区通过所述船首前壁与船体内部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区包括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所述第一平台通过第一台阶与所述第二平台连接,所述第二平台在所述第一平台的下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台与所述船首前壁相接且所述第一平台与所述船体内部的甲板处于同一平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平台与所述防浪棚连接,所述第二平台与所述防浪棚之间设置有第二台阶,在所述第二台阶上设置有第二护栏。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台至所述第二平台的高度为200-400mm,所述第二平台至所述露天区域的高度为0.3-1.0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船首前壁开设有密封门,所述密封门连通所述活动区和所述船体内部。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船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台、第二平台、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焊接固定,所述第一平台、第二平台、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之间形成水密结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露天区域的四周设置有第一护栏,所述第一护栏围绕所述活动区,所述第一护栏的高度为0.5-1m。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区设置在所述船首的中部,沿所述船首的船体中心线对称设置。
10.一种船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船首结构和船舶主体,所述活动区设置在所述船首的中部,所述活动区中部的宽度大于两侧的宽度,所述活动区的两侧延伸至与所述船首前壁相交并连接。
CN202111276514.6A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船首结构及船舶 Pending CN11379992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76514.6A CN113799923A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船首结构及船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76514.6A CN113799923A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船首结构及船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99923A true CN113799923A (zh) 2021-12-17

Family

ID=788985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76514.6A Pending CN113799923A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船首结构及船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9992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01598A (zh) * 2022-03-04 2022-07-05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快速加改装外飘式平台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834687A1 (fr) * 2002-01-11 2003-07-18 Denis Laming Paquebot de croisiere a structure amelioree
CN101137536A (zh) * 2005-03-09 2008-03-05 乌尔斯泰恩设计公司 排水型船舶的船艏布置
WO2013088458A1 (en) * 2011-12-15 2013-06-20 Fincantieri Cantieri Navali Italiani S.P.A. Openable covering for ships, in particular for cruise ships
CN208085932U (zh) * 2018-04-20 2018-11-13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防海浪装置及包含其的船舶
CN212951015U (zh) * 2020-07-20 2021-04-13 无锡东方船研高性能船艇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多层观光游步甲板结构的客船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834687A1 (fr) * 2002-01-11 2003-07-18 Denis Laming Paquebot de croisiere a structure amelioree
CN101137536A (zh) * 2005-03-09 2008-03-05 乌尔斯泰恩设计公司 排水型船舶的船艏布置
WO2013088458A1 (en) * 2011-12-15 2013-06-20 Fincantieri Cantieri Navali Italiani S.P.A. Openable covering for ships, in particular for cruise ships
CN208085932U (zh) * 2018-04-20 2018-11-13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防海浪装置及包含其的船舶
CN212951015U (zh) * 2020-07-20 2021-04-13 无锡东方船研高性能船艇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多层观光游步甲板结构的客船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顾一中: "《游艇邮轮学》", 31 December 2012,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01598A (zh) * 2022-03-04 2022-07-05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快速加改装外飘式平台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70022932A1 (en) Wide pleasure boat or cruise ship
ES2451500T3 (es) Disposición de una proa de una embarcación del tipo de desplazamiento
CN106080988B (zh) 一种多体极地航行船
US10583902B2 (en) Pontoon boat with elevated front wave guard
CN113799923A (zh) 一种船首结构及船舶
US4685411A (en) Hatch for a boat
CN206797659U (zh) 一种多体极地航行船
KR20110111498A (ko) 부유 구조물, 해양선박류
EP2886440B1 (en) Yacht or vessel with a movable deck closure
CN208789901U (zh) 一种带有助浮结构的运输装置
WO2005087580A1 (en) Multibarge
TW202037529A (zh) 消波船
US4473026A (en) Fishing boat
CN213892833U (zh) 由观光拖船拖动的海上酒店系统
CN206278226U (zh) 一种加装于船用人孔盖上的防护结构
CN213892835U (zh) 由观光拖船拖动的海上游泳系统
CN211007897U (zh) 一种充气式伪装设备
CN213892834U (zh) 由观光拖船拖动的海上餐厅系统
CN205707165U (zh) 一种船用整体型挡水条
CN213892831U (zh) 海上可移动休闲观光垂钓平台
CN213892830U (zh) 海上可移动休闲观光餐厅
CN215706933U (zh) 一种稳定防冲击的船艇驾驶室
CN214648842U (zh) 一种可减少行驶阻力的游艇
CN116215739A (zh) 一种船舶防浪棚顶板结构及船舶
CN216128408U (zh) 一种警用或海事消防v形浮块底舱冲滩登陆快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