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97023A - 吸收性物品 - Google Patents

吸收性物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97023A
CN113797023A CN202110650669.5A CN202110650669A CN113797023A CN 113797023 A CN113797023 A CN 113797023A CN 202110650669 A CN202110650669 A CN 202110650669A CN 113797023 A CN113797023 A CN 1137970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gion
core
pressing
absorbent
basis we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5066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97023B (zh
Inventor
畑中歩梦
加藤伸亨
山本千裕
田村龙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char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Unichar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charm Corp filed Critical Unichar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37970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970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970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970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3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 A61F13/534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having an inhomogeneous composition through the thickness of the pad
    • A61F13/53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having an inhomogeneous composition through the thickness of the pad inhomogeneous in the plane of the pad, e.g. core absorbent layers being of different sizes
    • A61F13/536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having an inhomogeneous composition through the thickness of the pad inhomogeneous in the plane of the pad, e.g. core absorbent layers being of different sizes having discontinuous areas of compressio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抑制由吸收芯的刚性引起的穿着感的降低并且能够适当地搬送吸收芯的吸收性物品。吸收性物品具有:相互正交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具有吸收材料的吸收芯(30);以及芯挤压区域,至少设置有将吸收芯在厚度方向上压缩而成的芯挤压部(85)。芯挤压区域具有配置于吸收芯的长度方向的一侧的端部的第一挤压区域(31)和配置于吸收芯的长度方向的另一侧的端部的第二挤压区域(32)。在第一挤压区域与第二挤压区域之间设置有未设置有芯挤压部的非挤压区域(35)。第一挤压区域的长度方向的内端边(31S)的形状与第二挤压区域的长度方向的内端边(32S)的形状不同。

Description

吸收性物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吸收芯设置有芯挤压部的吸收性物品。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吸收芯设置有芯挤压部的吸收性物品。专利文献1的芯挤压部是点状或线状,在长度方向及宽度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芯挤压部遍及吸收芯的大致整个区域配置(专利文献1的图1和图6)。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68745号公报
根据专利文献1的吸收性物品,能够遍及吸收芯的大致整个区域提高吸收芯的刚性。但是,由于吸收芯的大致整个区域的刚性高,因此穿着者有可能会感到吸收芯较硬,导致穿着感降低。因此,考虑缩窄设置芯挤压部的范围。但是,若缩窄设置芯挤压部的范围,则有可能产生制造时的不良情况。更详细而言,在制造吸收性物品时,一般而言,将吸收芯沿着长度方向搬送,连续地搬送吸收性物品。由于该吸收芯的搬送以高速进行,因此,通过缩窄设置芯挤压部的范围,吸收芯的刚性降低,在搬送时吸收芯卷曲或吸收芯扭曲,有可能无法适当地搬送吸收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由吸收芯的刚性引起的穿着感的降低并且适当地搬送吸收芯的吸收性物品。
一方式的吸收性物品,该吸收性物品具有:相互正交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吸收芯,具有吸收材料;以及芯挤压区域,至少设置有将所述吸收芯在厚度方向上压缩而成的芯挤压部。所述芯挤压区域具有配置于所述吸收芯的所述长度方向的一侧的端部的第一挤压区域和配置于所述吸收芯的所述长度方向的另一侧的端部的第二挤压区域。在所述第一挤压区域与所述第二挤压区域之间设置有未设置所述芯挤压部的非挤压区域。所述第一挤压区域的所述长度方向的内端边的形状与所述第二挤压区域的所述长度方向的内端边的形状不同。
另一方式的吸收性物品,该吸收性物品具有:相互正交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吸收芯,具有吸收材料;以及芯挤压区域,至少设置有将所述吸收芯在厚度方向上压缩而成的芯挤压部。吸收性物品具有:芯挤压区域,在所述吸收芯的所述长度方向的端部设置有所述芯挤压部;以及非挤压区域,在比所述芯挤压区域靠所述长度方向的内侧的位置未设置所述芯挤压部。所述芯挤压区域中的所述吸收材料的基重比所述非挤压区域中的与所述芯挤压区域邻接的邻接区域中的所述吸收材料的基重高。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从肌肤面侧观察的俯视图。
图2是实施方式的吸收芯的从肌肤面侧观察的俯视图,表示芯挤压区域。
图3是实施方式的吸收芯的从肌肤面侧观察的俯视图,表示吸收材料的基重不同的区域。
附图标记的说明
1:吸收性物品、30:吸收芯、31:第一挤压区域(芯挤压区域)、31S:第一内端边、32:第二挤压区域(芯挤压区域)、32S:第二内端边、35:非挤压区域、36:挤压鼓出部、80:本体挤压部、81:第一本体挤压部、82:第二本体挤压部、85:芯挤压部、FL:假想线、R1:第一区域(高基重区域)、R11:第一高基重区域、R12:第二高基重区域、R2:第二区域(邻接区域、低基重区域)、R3:第三区域、R4:第四区域、R5:基重鼓出部、S1:前侧区域、S2:后侧区域、S3:下裆区域、L:长度方向、W:宽度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1)实施方式的概要
根据本说明书以及附图的记载,至少明确以下的事项。
一方式的吸收性物品,该吸收性物品具有:相互正交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吸收芯,具有吸收材料;以及芯挤压区域,至少设置有将所述吸收芯在厚度方向上压缩而成的芯挤压部。所述芯挤压区域具有配置于所述吸收芯的所述长度方向的一侧的端部的第一挤压区域和配置于所述吸收芯的所述长度方向的另一侧的端部的第二挤压区域。在所述第一挤压区域与所述第二挤压区域之间设置有未设置所述芯挤压部的非挤压区域。所述第一挤压区域的所述长度方向的内端边的形状与所述第二挤压区域的所述长度方向的内端边的形状不同。根据本方式,通过设置第一挤压区域以及第二挤压区域,能够提高吸收芯的长度方向的端部的刚性。通过提高吸收芯的长度方向的端部的刚性,能够抑制搬送时的不良情况,能够适当地搬送吸收芯。另外,第一挤压区域的内端边的形状与第二挤压区域的内端边的形状不同,第一挤压区域以及第二挤压区域中的一方的刚性比另一方的刚性高。通过将刚性比较高的一侧配置在搬送方向的下游侧,能够进一步抑制搬送时的不良情况。此外,与在第一挤压区域和第二挤压区域双方相同地提高刚性的结构相比,能够抑制吸收芯整体的刚性。另外,在比芯挤压区域靠长度方向的内侧设置有非挤压区域。在非挤压区域能够降低吸收芯的刚性,能够抑制穿着感的降低。此外,由于第一挤压区域的内端边的形状与第二挤压区域的内端边的形状不同,所以能够在使用者因形状的不同而向适当的前后方向安装时提高穿着感。
另一方式的吸收性物品,该吸收性物品具有:相互正交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吸收芯,具有吸收材料;以及芯挤压区域,至少设置有将所述吸收芯在厚度方向上压缩而成的芯挤压部。吸收性物品具有:芯挤压区域,在所述吸收芯的所述长度方向的端部设置有所述芯挤压部;以及非挤压区域,在比所述芯挤压区域靠所述长度方向的内侧的位置未设置所述芯挤压部。所述芯挤压区域中的所述吸收材料的基重比所述非挤压区域中的与所述芯挤压区域邻接的邻接区域中的所述吸收材料的基重高。根据本方式,吸收芯的长度方向的端部的刚性因芯挤压区域而提高,且基重比较高,由此刚性提高。通过提高吸收芯的长度方向的端部的刚性,能够抑制搬送时的不良情况,能够适当地搬送吸收芯。另外,在比芯挤压区域靠长度方向的内侧的位置,不设置芯挤压部,且设置有吸收材料的基重低的邻接区域。在邻接区域中能够降低吸收芯的刚性,能够抑制穿着感的降低。
根据优选的一方式,所述芯挤压区域具有配置于所述长度方向的一侧的第一挤压区域和配置于所述长度方向的另一侧的第二挤压区域。所述第一挤压区域的所述长度方向的内端边的形状与所述第二挤压区域的所述长度方向的内端边的形状不同。根据本方式,第一挤压区域的内端边的形状与第二挤压区域的内端边的形状不同,第一挤压区域以及第二挤压区域中的一方的刚性比另一方的刚性高。通过将刚性比较高的一侧配置在搬送方向的下游侧,能够进一步抑制搬送时的不良情况。此外,与在第一挤压区域和第二挤压区域双方相同地提高刚性的结构相比,能够抑制吸收芯整体的刚性。
根据优选的一方式,所述第一挤压区域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挤压区域的面积。根据本方式,第一挤压区域的面积变大,第一挤压区域的刚性变高。通过将刚性比较高的第一挤压区域侧配置在搬送方向的下游侧,能够进一步抑制搬送时的不良情况。此外,与在第一挤压区域和第二挤压区域双方相同地提高刚性的结构相比,能够抑制吸收芯整体的刚性。
根据优选的一方式,所述芯挤压区域具有沿着所述长度方向朝向所述长度方向的内侧延伸且鼓起的挤压鼓出部。所述挤压鼓出部仅设置于所述第一挤压区域和所述第二挤压区域中的所述第一挤压区域。根据本方式,通过设置挤压鼓出部,能够在第一挤压区域中在长度方向的宽的范围内提高吸收芯的刚性。另外,由于在第二挤压区域侧不设置挤压鼓出部,因此能够抑制吸收芯整体的刚性,抑制穿着感的降低。
根据优选的一个方式,所述挤压鼓出部在所述宽度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在所述挤压鼓出部之间设置有所述非挤压区域。通过在宽度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挤压鼓出部,能够利用挤压鼓出部提高吸收芯的刚性,并且利用挤压鼓出部之间的非挤压区域确保柔软性,抑制穿着感的变差。
根据优选的一个方式,所述第一挤压区域配置于所述吸收芯的后端部。吸收性物品的后端部在坐位时等容易受到来自臀部的压力。通过在后侧区域设置第一挤压区域和挤压鼓出部,能够提高后侧区域的刚性,抑制穿着者的压力引起的变形。另外,由于挤压鼓出部沿着长度方向朝向长度方向的内侧延伸,因此在后侧区域形成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变形基点。因此,后侧区域在沿宽度方向延伸的身体的截面中容易沿着由臀部的鼓起等引起的身体的凹凸。能够提高后侧区域的合身性,抑制穿着时的不适感、泄漏。
根据优选的一方式,该吸收性物品至少具有将所述吸收芯和配置于所述吸收芯的肌肤面侧的顶片在厚度方向上压缩而成的本体挤压部。所述本体挤压部与所述挤压鼓出部的一部分重叠。根据本方式,在从横向承受体压时,吸收性物品以本体挤压部为基点而变形。此时,由于本体挤压部与挤压鼓出部的一部分重叠,因此挤压鼓出部也与本体挤压部连动而成为起点,容易引导吸收性物品的变形,容易追随身体的形状、动作。另外,由于本体挤压部与挤压鼓出部的一部分重叠,本体挤压部不与挤压鼓出部的整体重叠,因此能够抑制吸收性物品的刚性局部过高,能够确保吸收性物品整体的柔软性。
根据优选的一方式,所述本体挤压部具有:第一本体挤压部,配置在比所述吸收性物品的长度方向的中心靠所述第一挤压区域所在侧的位置;以及第二本体挤压部,配置在比所述吸收性物品的长度方向的中心靠所述第二挤压区域所在侧的位置。所述第一本体挤压部的形状与所述第二本体挤压部的形状不同。根据本方式,根据该结构,能够提高一侧的刚性并且抑制另一侧的刚性,抑制作为吸收性物品整体的刚性等,能够均衡性良好地设计作为吸收性物品整体。此外,由于第一本体挤压部的形状与第二本体挤压部的形状不同,因此使用者能够根据形状的差异来判别吸收性物品的前后,能够提高穿着时的操作性。而且,由于能够适当地安装吸收性物品的前后朝向,因此能够使吸收性物品可靠地与身体贴合来抑制穿着时的不适感、泄漏。
根据优选的一方式,所述吸收芯具有:高基重区域,设置于所述吸收芯的所述长度方向的端部;以及低基重区域,位于比所述高基重区域靠所述长度方向的内侧的位置,且吸收材料的基重比所述高基重区域低。所述高基重区域具有所述第一挤压区域的至少一部分重叠的第一高基重区域和所述第二挤压区域的至少一部分重叠的第二高基重区域。所述第一高基重区域的面积比所述第二高基重区域的面积大。第一高基重区域的面积变大,第一挤压区域侧的刚性变高。通过将刚性比较高的第一挤压区域侧配置在搬送方向的下游侧,能够进一步抑制搬送时的不良情况。此外,与在第一挤压区域和第二挤压区域双方相同地提高刚性的结构相比,能够抑制吸收芯整体的刚性。
根据优选的一方式,所述吸收芯具有:高基重区域,设置于所述吸收芯的所述长度方向的端部;以及低基重区域,位于比所述高基重区域靠所述长度方向的内侧的位置,且吸收材料的基重比所述高基重区域低。所述高基重区域设置于与所述挤压鼓出部重叠的区域。所述低基重区域设置于与所述挤压鼓出部之间的非挤压区域重叠的区域。根据本方式,能够通过高基重部区域进一步提高设置有挤压鼓出部的区域的刚性。另外,由于在非挤压区域设置有低基重区域,因此能够确保非挤压区域的柔软性,抑制穿着感的降低。
(2)吸收性物品的整体概略结构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附图的记载中,对相同或类似的部分标注相同或类似的附图标记。但是,应该注意的是,附图是示意性的,各尺寸的比例等与现实不同。因此,具体的尺寸等应该参考以下的说明进行判断。另外,在附图相互之间也可以包含相互的尺寸的关系、比率不同的部分。另外,在对本发明中的长度、位置关系进行比较时,只要没有特别提及,则使用使吸收性物品伸长至不形成由伸缩构件产生的褶皱的状态的伸长状态的吸收性物品。
图1是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1的从肌肤面侧观察的俯视图。吸收性物品1是生理用卫生巾。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1可以是安装于内衣等穿着物品而使用的吸收性物品1,例如可以是轻度失禁垫,也可以是卫生护垫。图2是表示吸收芯30的芯挤压部85的俯视图。图3是表示吸收材料的基重不同的区域的俯视图。在此,“肌肤面侧”相当于在使用中面向穿着者的肌肤的一侧。“非肌肤面侧”相当于在使用中朝向与穿着者的肌肤相反的一侧。
吸收性物品1具有长度方向L和宽度方向W。长度方向L是从穿着者的前侧(腹侧)向后侧(背侧)延伸的方向、或者从穿着者的后侧向前侧延伸的方向。宽度方向W是与长度方向L正交的方向。吸收性物品1具有向穿着者的肌肤面侧和非肌肤面侧延伸的厚度方向。吸收性物品1包含前侧区域S1、后侧区域S2以及下裆区域S3。下裆区域S3跨越吸收性物品的长度方向L的中心而配置,包含与穿着者的排泄口(例如阴道口)相向的排泄口抵接部。吸收性物品1安装于内衣时,下裆区域S3位于内衣的下裆部,是配置于穿着者的下裆、即穿着者的两腿之间的区域。前侧区域S1位于比下裆区域S3靠前侧的位置。前侧区域S1的前端缘规定吸收性物品1的前端缘。后侧区域S2位于比下裆区域S3靠后侧的位置。后侧区域S2的后端缘规定吸收性物品1的后端缘。
吸收性物品可以具有翼部3。翼部3可以设置在下裆区域S3。翼部3的前端缘由侧翼3的根部规定,相当于向宽度方向W的最内侧凹陷的2个部分中的位于前侧的部分。翼部3的前端缘也可以规定下裆区域S3与前侧区域S1的边界。翼部3的后端缘由侧翼3的根部规定,相当于向宽度方向W的最内侧凹陷的2个部分中的位于后侧的部分。侧翼3的后端缘也可以规定下裆区域S3与后侧区域S2的边界。
吸收性物品1包含吸收体液的吸收芯30、配置于比吸收芯30靠肌肤面侧的透液性的顶片10、和配置于比吸收芯30靠非肌肤面侧且不透液性的底片(未图示)。顶片10朝向穿着者的肌肤,底片朝向穿着者的肌肤的相反侧。吸收芯30设置在顶片10与底片之间。
顶片10可以至少覆盖宽度方向W上的吸收芯30的中央部。顶片10可以从前侧区域S1到后侧区域S2在长度方向L上延伸。顶片10例如可以由无纺布、开孔塑料膜这样的透液性的片构成。顶片10可以由多个片层叠而构成,也可以具有辅助片。底片是不透液性的片。底片可以使用聚乙烯片、以聚丙烯等为主体的层压无纺布、透气性的树脂膜、在纺粘或水刺等无纺布上接合有透气性的树脂膜而成的片等。吸收芯30至少配置在下裆区域S3。另外,吸收芯30也可以从下裆区域S3延伸至前侧区域S1。吸收芯30至少具有作为吸收液体的吸收材料的纸浆。吸收芯30也可以被芯包层包裹。构成吸收芯30的吸收材料例如能够由纸浆和高吸水性聚合物(SAP)形成。芯包层例如能够由无纺布、薄绉纸片构成。如图2所示,在吸收芯30设置有将吸收芯30沿厚度方向压缩而成的芯挤压部85。关于吸收芯30的结构,在后面进行详细说明。吸收性物品1可以至少具有将吸收芯30和顶片10在厚度方向上压缩而成的本体挤压部80。本体挤压部80呈点状,隔开间隔地配置有多个。
本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1构成为能够在抑制由吸收芯30的刚性引起的穿着感的降低的同时适当地搬送吸收芯30。接着,对用于在抑制穿着感的降低的同时适当地搬送吸收芯30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首先,对吸收芯30进行详细说明。吸收性物品1具有在吸收芯30设置有芯挤压部85的芯挤压区域(第一挤压区域31和第二挤压区域32)。图2是吸收芯30的从肌肤面侧观察的俯视图,表示芯挤压区域。芯挤压区域是在吸收芯的长度方向L的端部设置有芯挤压部85的区域。芯挤压区域具有配置于吸收芯30的长度方向L的一侧的端部的第一挤压区域31和配置于吸收芯30的长度方向L的另一侧的端部的第二挤压区域32。在本实施方式中,长度方向L的一侧为后侧,长度方向L的另一侧为前侧。因此,第一挤压区域31是在吸收芯30的后端缘30R设置有芯挤压部85的区域。本实施方式的第一挤压区域31是沿着吸收芯30的后端缘30R配置且沿宽度方向W延伸的区域。另外,第二挤压区域32是在吸收芯30的前端缘30F设置有芯挤压部85的区域。本实施方式的第二挤压区域32是沿着吸收芯30的前端缘30F配置且沿宽度方向W延伸的区域。另外,吸收芯30除了芯挤压区域之外,还可以设置长度挤压区域33。长度挤压区域33是设置有芯挤压部85的区域,配置在第一挤压区域31与第二挤压区域32之间。本实施方式的长度挤压区域33是沿着吸收芯30的外侧缘30E配置且沿长度方向L延伸的区域。第一挤压区域31、第二挤压区域32以及长度挤压区域33相互相连,配置成沿着吸收芯30的外缘的环状。
在第一挤压区域31与第二挤压区域32之间,设置有未设置芯挤压部85的非挤压区域35。非挤压区域35配置在左右的长度挤压区域33之间。非挤压区域35是在吸收芯30中除了第一挤压区域31、第二挤压区域32以及长度挤压区域33以外的区域。芯挤压区域不仅包含遍及地形成有芯挤压部85的区域,还包含在以一定的图案形成有芯挤压部85的方式中,在该图案内未形成芯挤压部85的区域的概念。具体而言,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在组合了正六边形而成的蜂窝形状中,构成正六边形的侧边的内部没有形成芯挤压部85,但构成芯挤压区域。另外,在设置有多个点的形状的芯挤压部85的方式中,点之间的区域没有形成芯挤压部85,但构成芯挤压区域。本实施方式的芯挤压区域以及长度挤压区域33沿着吸收芯30的外缘(包含前端缘、后端缘以及外侧缘)配置,非挤压区域35配置于俯视时比芯挤压区域以及长度挤压区域33靠内侧(长度方向L的内侧以及宽度方向W的内侧)的位置。
作为第一挤压区域31的长度方向L的内端边的第一内端边31S的形状与作为第二挤压区域32的长度方向L的内端边的第二内端边32S的形状不同。第一内端边31S由第一挤压区域31与非挤压区域35的边界构成。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内端边31S包含:包含第一挤压区域31的前端缘且沿宽度方向W延伸的部分;以及在后述的挤压鼓出部沿长度方向L延伸的部分。第二内端边32S由第二挤压区域32与非挤压区域35的边界构成。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内端边32S是包含第二挤压区域32的后端缘且沿宽度方向W延伸的边,是圆弧状。第一内端边31S的长度可以与第二内端边32S的长度不同。
通过设置第一挤压区域31和第二挤压区域32,能够提高吸收芯30的长度方向L的端部的刚性。一般而言,在制造时搬送吸收芯30时,沿长度方向L以高速搬送吸收芯30。此时,在位于搬送方向的下游侧的吸收芯30的长度方向L的端部,容易产生吸收芯30的卷曲、扭曲。另外,在搬送吸收芯30的输送机等搬送机构彼此之间存在间隙的情况下,若吸收芯30的刚性低、吸收芯30变形,则有可能无法顺畅地交接吸收芯30。通过提高吸收芯30的长度方向L的端部的刚性,能够抑制搬送时的不良情况,能够适当地搬送吸收芯30。另外,第一内端边31S的形状与第二内端边32S的形状不同,第一挤压区域31以及第二挤压区域32中的一方的刚性比另一方的刚性高。通过将刚性比较高的一侧配置在搬送方向的下游侧,能够进一步抑制搬送时的不良情况。此外,与在第一挤压区域31和第二挤压区域32这两者中相同地提高刚性的结构相比,能够抑制吸收芯30整体的刚性。另外,在比芯挤压区域靠长度方向L的内侧的位置设置有非挤压区域35。在非挤压区域35中能够降低吸收芯30的刚性,能够抑制穿着感的降低。此外,由于第一挤压区域31的第一内端边31S的形状与第二挤压区域32的第二内端边32S的形状不同,所以能够在使用者因形状的不同而向适当的前后方向安装时提高穿着感。
第一挤压区域31的面积可以比第二挤压区域32的面积大。第一挤压区域31的面积大,第一挤压区域31的刚性变高。通过将刚性比较高的第一挤压区域31侧配置在搬送方向的下游侧,能够进一步抑制搬送时的不良情况。此外,与在第一挤压区域31和第二挤压区域32这两者中相同地提高刚性的结构相比,能够抑制吸收芯30整体的刚性。另外,第一内端边31S的长度可以比第二内端边32S的长度长。通过将刚性比较高的第一挤压区域31侧配置在搬送方向的下游侧,能够进一步抑制搬送时的不良情况。另外,芯挤压区域和长度挤压区域33可以设置于吸收芯30的外缘的至少一部分。吸收芯30的外缘在搬送时空气容易更强力接触。通过在该吸收芯30的外缘设置芯挤压部85,能够进一步抑制吸收芯30的搬送时的不良情况。
芯挤压区域可以具有沿长度方向L朝向长度方向L的内侧延伸且鼓起的挤压鼓出部36。挤压鼓出部36可以具有与长度方向L平行地延伸的直线部分。挤压鼓出部36可以仅设置于第一挤压区域31和第二挤压区域32中的第一挤压区域31。即,挤压鼓出部36设置于第一挤压区域31,未设置于第二挤压区域32。通过设置挤压鼓出部36,能够在第一挤压区域31中在长度方向L的较宽的范围内提高吸收芯30的刚性。另外,由于在第二挤压区域32侧不设置挤压鼓出部36,因此能够抑制吸收芯30整体的刚性,抑制穿着感的降低。
挤压鼓出部36可以在宽度方向W上空开间隔地配置。在挤压鼓出部36之间可以设置非挤压区域35。本实施方式的挤压鼓出部36在隔着吸收芯30的宽度方向W的中心的两侧设置有一对。通过在宽度方向W上隔开间隔地设置挤压鼓出部36,能够利用挤压鼓出部36提高吸收芯30的刚性,并且利用挤压鼓出部36之间的非挤压区域35确保柔软性,抑制穿着感的变差。位于挤压鼓出部36之间的非挤压区域35的宽度方向的长度可以比各挤压鼓出部36的宽度方向的长度W36长。更容易确保基于非挤压区域35的柔软性。
第一挤压区域31可以配置在吸收芯30的后端部。吸收芯30的后端部是包含吸收芯30的后端缘,并从该后端部向前侧延伸的一定范围(例如,长度方向的长度为10mm)的区域。吸收性物品1的后端部在坐位时等容易受到来自臀部的压力而扭曲。通过在后侧区域S2设置包含挤压鼓出部36的第一挤压区域31,能够提高后侧区域S2的刚性,抑制穿着者的压力引起的变形。另外,挤压鼓出部36沿着长度方向L朝向长度方向L的内侧延伸,因此在后侧区域S2形成有沿长度方向L延伸的变形基点。因此,后侧区域S2在沿宽度方向W延伸的身体的截面中容易沿着由臀部的鼓起等形成的身体的凹凸。能够提高后侧区域S2的合身性,抑制穿着时的不适感、泄漏。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挤压区域31配置于吸收芯30的后端部,第二挤压区域32配置于吸收芯30的前端部,但在变形例中,也可以是,第一挤压区域31配置于吸收芯30的前端部,第二挤压区域32配置于吸收芯30的后端部。也可以以吸收芯30的前端部成为搬送方向的下游侧的方式搬送吸收芯。
芯挤压部85可以是组合了正六边形而成的蜂窝形状。由于构成正六边形的边851在多方向上延伸,所以容易柔软地变形。另外,芯挤压部85在正六边形的内侧具有与正六边形的边851分离的点状部分852。由于具有该点状部分,因此能够提高正六边形的内侧的刚性,通过蜂窝形状柔软地变形,并且局部地提高刚性,能够抑制吸收芯30的扭曲。
挤压鼓出部36可以比将第一挤压区域31的外侧缘彼此相连的假想线FL向长度方向L的内侧延伸。根据该结构,能够提高比沿着吸收芯30的后端缘配置的第一挤压区域31靠长度方向L的内侧的区域的刚性,不仅能够抑制吸收芯30的后端部的卷曲,还能够在从后端部向长度方向L的内侧延伸的宽的范围内抑制吸收芯30的卷曲。另外,挤压鼓出部36的宽度方向W上的长度W36可以比长度挤压区域33的宽度方向W上的长度W33长。由于挤压鼓出部36的宽度方向W上的长度W36比较长,因此能够在吸收芯30的宽度方向W上的较宽的范围内抑制吸收芯30的卷曲。另外,由于长度挤压区域33的宽度方向W的长度W33比较短,因此能够抑制吸收芯30的外侧缘30E变得过硬,能够抑制吸收芯30的外侧缘30E与腿抵接时的不适感。另外,在挤压鼓出部36的宽度方向W上的长度W36以及长度挤压区域33的宽度方向W上的长度W33发生变化的方式中,也可以以最大宽度进行比较。
第一内端边31S可以具有:侧部31S1,从第一内端边31S的外侧缘朝向宽度方向W的内侧向长度方向L的外侧延伸;以及内部31S2,从侧部31S1的内侧缘朝向宽度方向W的内侧向长度方向L的内侧延伸。内部31S2可以比将第一挤压区域31的外侧缘彼此相连的假想线FL向长度方向L的内侧延伸。内部31S2可以是沿长度方向L延伸的直线状。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在从吸收芯30的后端部向长度方向L的内侧延伸的较宽的范围内抑制吸收芯30的卷曲。
本体挤压部80可以与挤压鼓出部36的一部分重叠。在本体挤压部80与挤压鼓出部36重叠的区域中,形成有芯挤压部85和本体挤压部80,吸收芯30被多次压缩。本实施方式的本体挤压部80为点状。多个点状的本体挤压部80与挤压鼓出部36重叠。吸收性物品在穿着时从横向受到体压时,以本体挤压部80为基点而变形。此时,本体挤压部80与挤压鼓出部36的一部分重叠,因此,挤压鼓出部36也与本体挤压部80连动也成为起点,容易引导吸收性物品1的变形,容易追随身体的形状、动作。另外,本体挤压部80与挤压鼓出部36的一部分重叠,本体挤压部80与挤压鼓出部36的整体不重叠,因此能够抑制吸收性物品1的刚性局部过高,能够确保吸收性物品1整体的柔软性。
本体挤压部80具有:第一本体挤压部81,配置于比吸收性物品的长度方向L的中心即物品长度中心1CL靠第一挤压区域31侧的位置;以及第二本体挤压部82,配置于比物品长度中心1CL靠第二挤压区域32侧的位置。本实施方式的第一本体挤压部81是位于比物品长度中心1CL靠后侧的位置的本体挤压部80,第二本体挤压部82是位于比物品长度中心1CL靠前侧的位置的本体挤压部80。第一本体挤压部81与挤压鼓出部36重叠。因此,能够提高具有挤压鼓出部36的第一挤压区域31侧的吸收芯30的刚性,并且在第一挤压区域31侧设置由挤压鼓出部36形成的变形基点,能够提高相对于身体的合身性。
第一本体挤压部81的形状与第二本体挤压部82的形状可以不同。根据该结构,能够提高一侧的刚性并且抑制另一侧的刚性,能够抑制作为吸收性物品1整体的刚性等,作为吸收性物品1整体能够均衡性良好地设计。此外,由于第一本体挤压部81的形状与第二本体挤压部82的形状不同,因此使用者能够根据形状的差异来判别吸收性物品1的前后,能够提高穿着时的操作性。而且,由于能够适当地安装吸收性物品的前后朝向,因此能够使吸收性物品可靠地与身体贴合来抑制穿着时的不适感、泄漏。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本体挤压部82的面积大于第一本体挤压部81的面积,第一挤压区域31的面积大于第二挤压区域32的面积。因此,能够利用第一挤压区域31提高吸收芯30的后端部的刚性,并且利用第二本体挤压部82提高吸收芯30的前端部的刚性,能够作为吸收性物品整体均衡性良好地提高刚性。
第一本体挤压部81的面积可以小于第二本体挤压部82的面积。由于第一挤压区域31的面积比第二挤压区域32的面积大,第一本体挤压部81的面积比第二本体挤压部82的面积小,因此,能够通过芯挤压区域提高吸收芯的后端部的刚性,并且通过本体挤压部80提高吸收性物品的前端部的刚性。因此,能够在抑制吸收芯的搬送时的不良情况的同时,均衡性良好地设计吸收性物品整体的刚性。因此,在安装时,能够抑制吸收性物品的前端部或后端部局部硬或柔软等不良情况。
吸收芯30可以具有吸收材料的基重不同的区域。图3是从吸收芯30的肌肤面侧观察的俯视图,表示吸收材料的基重不同的区域。吸收材料的基重不同的区域具有:第一区域R1,设置于吸收芯30的长度方向L的端部;第二区域R2,与第一区域R1邻接,且位于比第一区域R1靠长度方向L的内侧的位置;第三区域R3,位于比第二区域R2靠长度方向L的内侧且位于吸收芯30的宽度方向W的中央;以及第四区域R4,位于比第二区域R2靠长度方向L的内侧且位于吸收芯30的宽度方向W的侧方。第三区域R3被左右的第四区域R4夹着。在图3中,从第一区域R1至第四区域R4标注有不同的斜线。第一区域R1至第四区域R4的吸收材料的基重不同。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区域R1的基重是250g/m2,第二区域R2的基重是200g/m2,第三区域R3的基重是600g/m2,第四区域R4的基重是280g/m2。第二区域R2的基重<第一区域R1的基重<第四区域R4的基重<第三区域R3的基重。
在此,本说明书中的“吸收芯的基重”的测定可以通过以下的方法测定。在将多个吸收性物品收容于封装体的方式中,从相同的封装体中取出5个吸收性物品,使用在该状态下在20℃±2℃、相对湿度60%±5%RH的气氛下放置12小时的样品。在由单个包装片等包装的吸收性物品中,将包装体开封,将折叠的吸收性物品展开,将要测定基重的部分从吸收性物品切出,测定切出的部分的重量。接着,从切出的部分去除吸收芯,测定顶片及背面片等吸收芯以外的重量。需要说明的是,在吸收芯因粘接剂等残留的情况下,用甲苯等全部去除,在常温下使其干燥24小时后进行测定。从切出的部分的重量中去除吸收芯以外的重量,基于测定基重的部分的面积计算基重。需要说明的是,在测定吸收芯的基重的区域有多个且该多个区域被同一片(顶片、芯包层等)覆盖的情况下,能够视为该片的基重相同,因此也可以在将测定基重的部分从吸收性物品切出后,不剥离片地测定吸收芯的基重。
第一区域R1的吸收材料的基重比第二区域R2的吸收材料的基重低。第一区域R1构成本发明的“高基重区域”,第二区域R2构成本发明的“低基重区域”。本发明的“高基重区域”只要基重比邻接区域高即可,基重也可以比位于比邻接区域靠长度方向的内侧的区域(第三区域和第四区域)低。作为高基重区域的第一区域R1具有第一挤压区域31的至少一部分重叠的第一高基重区域R11和第二挤压区域32的至少一部分重叠的第二高基重区域R12。第一高基重区域R11只要与第一挤压区域31的至少一部分重叠即可,也可以与第一挤压区域31的整个区域重叠。本实施方式的第一高基重区域R11可以与第一挤压区域31的范围一致。另外,第二高基重区域R12只要与第二挤压区域32的至少一部分重叠即可,可以与第二挤压区域32的整个区域重叠。本实施方式的第二高基重区域R12可以与第二挤压区域32的范围一致。本实施方式的第一高基重区域R11配置于吸收芯30的后端部,第二高基重区域R12配置于吸收芯30的前端部。因此,芯挤压区域(第一挤压区域31和第二挤压区域)中的吸收材料的基重比非挤压区域35中的与芯挤压区域邻接的邻接区域中的吸收材料的基重高。通过具有第一高基重区域R11和第二高基重区域R12,能够进一步提高设置有芯挤压部85的区域的刚性,能够进一步提高吸收芯30的端部的刚性。另外,只要第一挤压区域31和第二挤压区域32中的至少一方的吸收材料的基重比邻接区域中的吸收材料的基重高即可。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挤压区域31及第二挤压区域32双方的吸收材料的基重比邻接区域中的吸收材料的基重高。
第一高基重区域R11的面积可以比第二高基重区域R12的面积大。第一高基重区域R11的面积变大,第一挤压区域31侧的刚性变高。通过将刚性比较高的第一挤压区域31侧配置在搬送方向的下游侧,能够进一步抑制搬送时的不良情况。此外,与在第一挤压区域31和第二挤压区域32双方同样地提高刚性的结构相比,能够抑制吸收芯30整体的刚性。
作为高基重区域的第一区域R1可以设置在与挤压鼓出部36重叠的区域。第一区域R1只要与挤压鼓出部36的至少一部分重叠即可,也可以与挤压鼓出部36的整个区域重叠。能够通过高基重区域进一步提高设置有挤压鼓出部36的区域的刚性。作为低基重区域的第二区域R2可以设置在与挤压鼓出部36之间的非挤压区域35重叠的区域。第二区域R2只要与非挤压区域35的至少一部分重叠即可,也可以与非挤压区域35的整个区域重叠。由于在非挤压区域35设置有低基重区域,因此,能够确保非挤压区域35的柔软性,抑制穿着感的降低。
也可以是,第一挤压区域31中的吸收材料的基重比非挤压区域35中的与第一挤压区域31邻接的邻接区域中的吸收材料的基重高,第二挤压区域32中的吸收材料的基重比非挤压区域35中的与第二挤压区域32邻接的邻接区域中的吸收材料的基重高。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区域R1的范围与第一挤压区域的范围一致,且第一区域R1的范围与第二挤压区域32的范围一致,第一挤压区域31及第二挤压区域32中的吸收材料的基重成为第一区域R1的吸收材料的基重。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二区域与第一区域邻接,构成本发明的“邻接区域”。吸收芯30的长度方向L的端部利用第一挤压区域31和第二挤压区域32提高了刚性,并且由于基重较高而提高了刚性。通过提高吸收芯30的长度方向L的端部的刚性,能够抑制搬送时的不良情况,能够适当地搬送吸收芯30。另外,在比第一挤压区域31和第二挤压区域32靠长度方向L的内侧的位置未设置芯挤压部85,且吸收材料的基重低。能够在该邻接区域降低吸收芯30的刚性,能够抑制穿着感的降低。
作为高基重区域的第一区域R1具有沿着长度方向L朝向长度方向L的内侧延伸且鼓起的基重鼓出部R5。基重鼓出部R5可以仅设置于第一高基重区域R11以及第二高基重区域R12中的第一高基重区域R11。即,基重鼓出部R5设置于第一高基重区域R11,未设置于第二高基重区域R12。通过设置基重鼓出部R5,能够在第一高基重区域R11中在长度方向L的宽的范围内提高吸收芯30的刚性。另外,由于在第二高基重区域R12未设置基重鼓出部R5,因此能够抑制吸收芯30整体的刚性,抑制穿着感的降低。
基重鼓出部R5可以在宽度方向W上隔开间隔地配置。在基重鼓出部R5之间可以设置有作为低基重区域的第二区域R2。本实施方式的基重鼓出部R5与挤压鼓出部36的范围一致,作为低基重区域的第二区域R2配置于非挤压区域35。通过在宽度方向W上隔开间隔地设置基重鼓出部R5,能够利用基重鼓出部R5提高吸收芯30的刚性,并且利用基重鼓出部R5之间的低基重区域(第二区域)确保柔软性,抑制穿着感的变差。
以上,使用上述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说明了本发明,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实施方式是显而易见的。本发明能够作为修正以及变更方式来实施而不脱离由权利要求书的记载所决定的本发明的主旨以及范围。因此,本说明书的记载以例示说明为目的,对本发明不具有任何限制性的意思。
需要说明的是,2020年6月12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20-102490的全部内容通过参照而并入本说明书中。

Claims (11)

1.一种吸收性物品,该吸收性物品具有:
相互正交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
吸收芯,具有吸收材料;以及
芯挤压区域,至少设置有将所述吸收芯在厚度方向上压缩而成的芯挤压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芯挤压区域具有配置于所述吸收芯的所述长度方向的一侧的端部的第一挤压区域和配置于所述吸收芯的所述长度方向的另一侧的端部的第二挤压区域,
在所述第一挤压区域与所述第二挤压区域之间设置有未设置所述芯挤压部的非挤压区域,
所述第一挤压区域的所述长度方向的内端边的形状与所述第二挤压区域的所述长度方向的内端边的形状不同。
2.一种吸收性物品,该吸收性物品具有:
相互正交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
吸收芯,具有吸收材料;以及
芯挤压区域,至少设置有将所述吸收芯在厚度方向上压缩而成的芯挤压部,
其特征在于,
该吸收性物品具有:芯挤压区域,在所述吸收芯的所述长度方向的端部设置有所述芯挤压部;以及非挤压区域,在比所述芯挤压区域靠所述长度方向的内侧的位置未设置所述芯挤压部,
所述芯挤压区域中的所述吸收材料的基重比所述非挤压区域中的与所述芯挤压区域邻接的邻接区域中的所述吸收材料的基重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芯挤压区域具有配置于所述长度方向的一侧的第一挤压区域和配置于所述长度方向的另一侧的第二挤压区域,
所述第一挤压区域的所述长度方向的内端边的形状与所述第二挤压区域的所述长度方向的内端边的形状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挤压区域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挤压区域的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芯挤压区域具有沿着所述长度方向朝向所述长度方向的内侧延伸且鼓起的挤压鼓出部,
所述挤压鼓出部仅设置于所述第一挤压区域和所述第二挤压区域中的所述第一挤压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挤压鼓出部在所述宽度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
在所述挤压鼓出部之间设置有所述非挤压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挤压区域配置于所述吸收芯的后端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该吸收性物品至少具有将所述吸收芯和配置于所述吸收芯的肌肤面侧的顶片在厚度方向上压缩而成的本体挤压部,
所述本体挤压部与所述挤压鼓出部的一部分重叠。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体挤压部具有:第一本体挤压部,配置在比所述吸收性物品的长度方向的中心靠所述第一挤压区域所在侧的位置;以及第二本体挤压部,配置在比所述吸收性物品的长度方向的中心靠所述第二挤压区域所在侧的位置,
所述第一本体挤压部的形状与所述第二本体挤压部的形状不同。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收芯具有:高基重区域,设置于所述吸收芯的所述长度方向的端部;以及低基重区域,位于比所述高基重区域靠所述长度方向的内侧的位置,且吸收材料的基重比所述高基重区域低,
所述高基重区域具有所述第一挤压区域的至少一部分重叠的第一高基重区域和所述第二挤压区域的至少一部分重叠的第二高基重区域,
所述第一高基重区域的面积比所述第二高基重区域的面积大。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收芯具有:高基重区域,设置于所述吸收芯的所述长度方向的端部;以及低基重区域,位于比所述高基重区域靠所述长度方向的内侧的位置,且吸收材料的基重比所述高基重区域低,
所述高基重区域设置于与所述挤压鼓出部重叠的区域,
所述低基重区域设置于与所述挤压鼓出部之间的非挤压区域重叠的区域。
CN202110650669.5A 2020-06-12 2021-06-11 吸收性物品 Active CN11379702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02490 2020-06-12
JP2020102490A JP7291668B2 (ja) 2020-06-12 2020-06-12 吸収性物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97023A true CN113797023A (zh) 2021-12-17
CN113797023B CN113797023B (zh) 2024-04-12

Family

ID=788930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50669.5A Active CN113797023B (zh) 2020-06-12 2021-06-11 吸收性物品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291668B2 (zh)
CN (1) CN113797023B (zh)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52032A (ja) * 2005-12-08 2007-06-21 Uni Charm Corp 吸収性物品
JP2007195665A (ja) * 2006-01-25 2007-08-09 Kao Corp 吸収性物品
JP2008136739A (ja) * 2006-12-04 2008-06-19 Kao Corp 吸収性物品
JP2009077927A (ja) * 2007-09-26 2009-04-16 Uni Charm Corp 吸収性物品
JP2009142401A (ja) * 2007-12-12 2009-07-02 Kao Corp 吸収性物品
JP2010082059A (ja) * 2008-09-30 2010-04-15 Daio Paper Corp 吸収性物品
JP2011156070A (ja) * 2010-01-29 2011-08-18 Daio Paper Corp 吸収性物品
CN102264328A (zh) * 2008-12-25 2011-11-30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薄型吸收性物品
CN102378613A (zh) * 2009-03-31 2012-03-14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吸收性物品及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
JP2012071102A (ja) * 2010-08-31 2012-04-12 Daio Paper Corp 吸収性物品
CN103179934A (zh) * 2010-12-27 2013-06-26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体液吸收性物品及其制造方法
JP2013255861A (ja) * 2013-10-04 2013-12-26 Unicharm Corp 吸収性物品
JP2016002097A (ja) * 2014-06-13 2016-01-12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CN107613923A (zh) * 2015-06-08 2018-01-19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吸收性物品
CN108472166A (zh) * 2015-12-28 2018-08-31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吸收性物品
CN109195560A (zh) * 2016-05-31 2019-01-11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吸收性物品
TW201944974A (zh) * 2018-04-20 2019-12-01 日商優你 嬌美股份有限公司 吸收性物品
CN210124915U (zh) * 2016-09-30 2020-03-06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吸收性物品
JP6692508B1 (ja) * 2019-05-22 2020-05-13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68233B2 (ja) 2013-03-29 2017-01-25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JP6725488B2 (ja) 2017-12-28 2020-07-22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JP3222875U (ja) 2019-06-20 2019-08-29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Patent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52032A (ja) * 2005-12-08 2007-06-21 Uni Charm Corp 吸収性物品
JP2007195665A (ja) * 2006-01-25 2007-08-09 Kao Corp 吸収性物品
JP2008136739A (ja) * 2006-12-04 2008-06-19 Kao Corp 吸収性物品
JP2009077927A (ja) * 2007-09-26 2009-04-16 Uni Charm Corp 吸収性物品
JP2009142401A (ja) * 2007-12-12 2009-07-02 Kao Corp 吸収性物品
JP2010082059A (ja) * 2008-09-30 2010-04-15 Daio Paper Corp 吸収性物品
CN102264328A (zh) * 2008-12-25 2011-11-30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薄型吸收性物品
CN102378613A (zh) * 2009-03-31 2012-03-14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吸收性物品及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
JP2011156070A (ja) * 2010-01-29 2011-08-18 Daio Paper Corp 吸収性物品
JP2012071102A (ja) * 2010-08-31 2012-04-12 Daio Paper Corp 吸収性物品
CN103179934A (zh) * 2010-12-27 2013-06-26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体液吸收性物品及其制造方法
JP2013255861A (ja) * 2013-10-04 2013-12-26 Unicharm Corp 吸収性物品
JP2016002097A (ja) * 2014-06-13 2016-01-12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CN107613923A (zh) * 2015-06-08 2018-01-19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吸收性物品
CN108472166A (zh) * 2015-12-28 2018-08-31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吸收性物品
CN109195560A (zh) * 2016-05-31 2019-01-11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吸收性物品
CN210124915U (zh) * 2016-09-30 2020-03-06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吸收性物品
TW201944974A (zh) * 2018-04-20 2019-12-01 日商優你 嬌美股份有限公司 吸收性物品
JP6692508B1 (ja) * 2019-05-22 2020-05-13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1194231A (ja) 2021-12-27
CN113797023B (zh) 2024-04-12
JP7291668B2 (ja) 2023-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649361B2 (ja) 吸収性物品
JP3908276B2 (ja) 下着の端部の周りに折り曲げるのに適した下着カバー用要素を有する吸収性の製品
JP5503867B2 (ja) 吸収性物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264270B2 (ja) 吸収性物品
JP6080263B2 (ja) 吸収性物品
CN107613923B (zh) 吸收性物品
TWI674093B (zh) 吸收性物品
CN107106352B (zh) 吸收性物品
CN109414358B (zh) 吸收性物品
TW201713288A (zh) 吸收性物品
JP7097287B2 (ja) 吸収性物品
JP6199646B2 (ja) 吸収性物品
JP6030875B2 (ja) 吸収性物品
CN113797023B (zh) 吸收性物品
CN111526850B (zh) 吸收性物品
CN112867470A (zh) 吸收性物品
CN215503782U (zh) 轻失禁垫
JP7200172B2 (ja) 吸収性物品
WO2023105801A1 (ja) 吸収性物品
JP6725451B2 (ja) 吸収性物品
CN109475441B (zh) 吸收性物品
TWI632897B (zh) Absorbent article
JP7288748B2 (ja) 吸収性物品
JP3241230U (ja) 吸収性物品のパッケージ群
JP7200171B2 (ja) 吸収性物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