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88380A - 一种自适应高度的导轨底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适应高度的导轨底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88380A
CN113788380A CN202111070547.5A CN202111070547A CN113788380A CN 113788380 A CN113788380 A CN 113788380A CN 202111070547 A CN202111070547 A CN 202111070547A CN 113788380 A CN113788380 A CN 1137883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miting
guide rail
base
spring
connec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7054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88380B (zh
Inventor
杨德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Elevator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Elevator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Elevator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Elevator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7054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88380B/zh
Publication of CN1137883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883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883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883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7/00Other common features of elevators
    • B66B7/02Guideways; Gui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28Buffer-stops for cars, cages, or skips
    • B66B5/282Structure thereof

Landscapes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适应高度的导轨底座,包括导轨底座,所述导轨底座包括触发装置、上底座、连接杆、自动限位装置和下底座,所述触发装置置于所述上底座的上方,所述自动限位装置位于所述上底座的两侧,所述触发装置与所述自动限位装置间通过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上底座套入所述下底座内;本发明采用自适应高度的技术颠覆了传统的导轨底座设计,整个使用过程无需像传统技术那样需人员定期调节高度,整个过程全自动调节,实现了从人工操作到自动调节的技术飞跃;相比传统技术便利性大大提高,且更加安全可靠,大大节约人力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自适应高度的导轨底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技术领域,特别地是一种自适应高度的导轨底座。
背景技术
当建筑建设好后,在使用初期建筑会发生一定的收缩沉降,电梯导轨作为安装在建筑井道壁上的部件,当建筑井道壁收缩沉降时导轨会跟随下降,在发生该情况时,为防止因建筑收缩导致导轨被压弯,故要求导轨的底部需与导轨底座有一定的间隙,保证导轨处于底部悬空的状态。但当在异常工况,发生轿厢安全钳动作,安全钳夹住导轨导致导轨迅速下降时,则要求导轨底座能支撑住导轨,阻止导轨的下降,防止导轨下滑距离过大。
参考图12和图13,在传统电梯技术领域中,导轨底座多采用螺栓、支撑板、垫高板组成,其中每个垫高板均需采用螺栓固定,导轨底座零部件多,结构复杂,安装调节步骤多;当导轨因建筑收缩下降距离较小时,通过调节支撑板的高度来降低底座高度,当导轨因建筑收缩下降距离较大后,则需拆除若干个垫高板以减小导轨底座的高度,然后还需通过旋转螺栓才能精确调节支撑板的高度,操作过程复杂,调节精度较低;且调节高度时拆下的垫高板将需报废,无法继续使用,现有技术需维保人员需定期检查及调整导轨底座与导轨之间的间隙,保证其始终处于一个合适的数值,人工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维护人员定期调节导轨底座与导轨之间的间隙,整个过程全自动调节,安全可靠,大大节约人力成本的自适应高度的导轨底座。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自适应高度的导轨底座,包括导轨底座,所述导轨底座包括触发装置、上底座、连接杆、自动限位装置和下底座,所述触发装置置于所述上底座的上方,所述自动限位装置位于所述上底座的两侧,所述触发装置与所述自动限位装置间通过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上底座套入所述下底座内。
进一步地,所述触发装置包括触发座和触发弹簧片;所述触发座上设有弹簧片安装槽口;所述触发座的底板设有连接口;所述触发弹簧片呈凸起的弯曲状,所示触发弹簧片的底部拆入所述弹簧片安装槽口内进行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上底座包括中间开有孔的上座板、上支撑柱、限位杆伸缩孔、弹簧片和弹簧片安装孔;所述上座板设置于所述上支撑柱的顶部;所述限位杆伸缩孔与所述弹簧片安装孔分别设置于所述上支撑柱相邻的侧壁上;所述弹簧片呈凸起的弯曲状;所述弹簧片的底部插入所述弹簧片安装孔内进行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包括上连接杆、左连接杆和右连接杆;所述上连接杆、左连接杆和右连接杆的头部均设有圆环状的连接头;所述上连接杆、左连接杆和右连接杆之间通过销轴将连接头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自动限位装置包括限位筒盖、限位筒、限位杆和限位弹簧;所述限位筒盖与所述限位筒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限位杆中间部设有用于挡住所述限位弹簧的凸起板;所述限位杆的端部设有连接孔;所述限位弹簧置于所述限位筒盖与所述凸起板之间;所述限位杆穿过所述限位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下底座包括下支撑柱、限位孔和下座板;所述限位孔布置在所述下支撑柱的两侧,所述下座板两边开有用于固定所述导轨底座的长圆孔。
进一步地,所述弹簧片卡在所述上底座与所述下底座之间,因所述弹簧片本身具有弹性,所述弹簧片卡入所述上底座与所述下底座后发生弹簧片发生形变,使得所述上底座壁与所述下底座壁相互之间有张紧力的作用,进而产生防止所述上底座因自身重力下落的摩擦力,必须额外施加外力的作用,所述上底座才会下滑。
进一步地,正常使用状态,所述触发装置置于所述上底座的上方,所述触发装置通过所述上拉连接杆将所述自动限位装置的限位弹簧进行压缩,使得所述限位杆处于缩回的状态;当因建筑沉降收缩,使得固定在井道壁上的导轨缓慢下降时,导轨缓慢地压在所述触发装置上,因其为缓慢下降,未产生冲击力作用,此时所述触发装置的卡紧力大于其所受的下拉力,所述触发装置不会下落触发,所述上底座将与导轨一同缓慢下降。
进一步地,当发生电梯安全钳制动时,导轨将受瞬间下冲的力,进而对所述触发装置产生冲击力,所述触发装置所受的向下的合力大于其卡紧力,使得所述触发装置从所述上座板处掉落,此时所述触发装置对所述连接杆的拉紧力被放松,所述限位弹簧所受的初始压缩力被撤除,所述限位弹簧恢复原长把所述限位杆推出,当所述限位杆到达所述下底座的限位孔处时,所述限位杆从所述限位孔处伸出,从而将所述上底座的位置锁死,阻止所述上底座的下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设置导轨底座,导轨底座包括触发装置、上底座、连接杆、自动限位装置和下底座,触发装置置于上底座的上方,自动限位装置位于上底座的两侧,触发装置与自动限位装置间通过连接杆连接,上底座套入下底座内;本发明颠覆了传统的导轨底座设计,整个使用过程无需像传统技术那样需人员定期调节高度,整个过程全自动调节,实现了从人工操作到自动调节的技术飞跃;本发明技术实现了当导轨缓慢下降时,导轨底座可自动跟随导轨缓慢下降,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技术需人工调节导轨与导轨底座间的间隙,有间隙时导轨才会下降,没有间隙时,导轨将被导轨底座顶住无法下降的问题;本发明实现了当安全钳制动使导轨快速下滑时,导轨底座可自动锁死支撑住导轨,有效实现了在异常工况确保导轨不发生过大的下滑量的目的。本发明因采用自适应高度的技术,相比传统技术便利性大大提高,且更加安全可靠,大大节约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自适应高度的导轨底座装配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自适应高度的导轨底座装配外观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自适应高度的导轨底座内部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自适应高度的导轨底座触发装置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自适应高度的导轨底座上底座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自适应高度的导轨底座连接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自适应高度的导轨底座自动限位装置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自适应高度的导轨底座下底座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自适应高度的导轨底座上底座与下底座连接关系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自适应高度的导轨底座正常使用状态时的工作原理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自适应高度的导轨底座安全钳制动时自动锁死的工作原理图;
图12为现有技术的导轨与导轨底座安装在井道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现有技术的导轨底座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00-导轨底座;110-触发装置;111-触发座;112-触发弹簧片;113-弹簧片安装槽口;114-连接口;120-上底座;121-上座板;122-上支撑柱;123-限位杆伸缩;124-弹簧片;125-弹簧片安装孔;130-连接杆;131-上连接杆;132-左连接杆;133-右连接杆;134-连接头;135-销轴;140-自动限位装置;141-限位筒盖;142-限位筒;143-限位杆;144-凸起板;145-限位弹簧;150-下底座;151-下支撑柱;152-限位孔;153-下座板;200-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在此以本发明的示意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在此以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上端、下端、顶部、底部……)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自适应高度的导轨底座,包括导轨底座100,导轨底座100包括触发装置110、上底座120、连接杆130、自动限位装置140、下底座150。
所述触发装置110位于上底座120的上方,所述自动限位装置140位于上底座120的两侧,所述触发装置110与自动限位装置140通过连接杆130进行连接,所述上底座120套入下底座150内。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颠覆了传统的导轨底座设计,整个使用过程无需像传统技术那样需人员定期调节高度,整个过程全自动调节,实现了从人工操作到自动调节的技术飞跃;本发明技术实现了当导轨缓慢下降时,导轨底座可自动跟随导轨缓慢下降,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技术需人工调节导轨与导轨底座间的间隙,有间隙时导轨才会下降,没有间隙时,导轨将被导轨底座顶住无法下降的问题;本发明实现了当安全钳制动使导轨快速下滑时,导轨底座可自动锁死支撑住导轨,有效实现了在异常工况确保导轨不发生过大的下滑量的目的。本发明因采用自适应高度的技术,相比传统技术便利性大大提高,且更加安全可靠,大大节约人力成本。
具体的,本实施例方案中,如图4所示,所述触发装置110,包括触发座111,触发弹簧片112,所述触发座111上有弹簧片安装槽口113,触发座111底板有连接口114;所述触发弹簧片112呈凸起的弯曲状,触发弹簧片112的底部拆入弹簧片安装槽口113内进行固定。
具体的,本实施例方案中,如图5所示,所述上底座120,包括中间开有孔的上座板121,上支撑柱122,限位杆伸缩孔123,弹簧片124,弹簧片安装孔125,所述弹簧片124呈凸起的弯曲状,弹簧片124的底部插入弹簧片安装孔125内进行固定。
具体的,本实施例方案中,如图6所述,所述连接杆130,包括上连接杆131,左连接杆132,右连接杆133,所述连接杆130的头部有圆环状的连接头134,各连接杆间通过销轴135将头部连接在一起。
具体的,本实施例方案中,如图7所示,所述自动限位装置140,包括限位筒盖141,限位筒142,限位杆143,限位弹簧145,所述限位筒盖141与限位筒142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限位杆143中间部有个用于挡住限位弹簧145的凸起板144,限位杆143的端部有连接孔,所述限位弹簧145置于限位筒盖141与限位杆143的凸起板144之间。
具体的,本实施例方案中,如图8所示,所述下底座150,包括下支撑柱151,限位孔152,下座板153,所述限位孔152布置在下支撑柱151的两侧,所述下座板153两边开有用于固定导轨底座100的长圆孔。
具体的,本实施例方案中,如图9所示,弹簧片124卡在上底座120与下底座150之间,因弹簧片124本身具有弹性,卡入上底座120与下底座150后弹簧片124发生一定的形变,使得上下底座壁相互之间有张紧力的作用,进而产生了一定的摩擦力,该摩擦力可防止上底座120因自身重力下落,必须额外施加外力的作用,上底座120才会下滑。
具体的,本实施例方案中,如图10所示,在正常使用状态,触发装置110置于上底座120的上方,触发装置110通过上拉连接杆130将自动限位装置140的限位弹簧145进行压缩,使得限位杆143处于缩回的状态。
当因建筑沉降收缩,使得固定在井道壁上的导轨200缓慢下降时,导轨200缓慢地压在触发装置110上,因其为缓慢下降,未产生冲击力作用,此时触发装置110的卡紧力大于其所受的下拉力,触发装置110不会下落触发,上底座120将与导轨200一同缓慢下降。
具体的,本实施例方案中,如图11所示,当发生电梯安全钳制动时,导轨200将受瞬间下冲的力,进而对触发装置110产生冲击力,触发装置110所受的向下的合力大于其卡紧力,使得触发装置110从上底座120的上座板121处掉落,此时触发装置110对连接杆130的拉紧力被放松,自动限位装置140内的限位弹簧145所受的初始压缩力被撤除,限位弹簧145恢复原长把限位杆143推出,当限位杆143到达下底座150的限位孔152处时,限位杆143从限位孔152处伸出,从而将上底座120的位置锁死,阻止上底座120的下落。对导轨200起到支撑的作用,防止导轨200下滑。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9)

1.一种自适应高度的导轨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导轨底座,所述导轨底座包括触发装置、上底座、连接杆、自动限位装置和下底座,所述触发装置置于所述上底座的上方,所述自动限位装置位于所述上底座的两侧,所述触发装置与所述自动限位装置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上底座套入所述下底座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高度的导轨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装置包括触发座和触发弹簧片;所述触发座上设有弹簧片安装槽口;所述触发座的底板设有连接口;所述触发弹簧片呈凸起的弯曲状,所示触发弹簧片的底部拆入所述弹簧片安装槽口内进行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高度的导轨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底座包括中间开有孔的上座板、上支撑柱、限位杆伸缩孔、弹簧片和弹簧片安装孔;所述上座板设置于所述上支撑柱的顶部;所述限位杆伸缩孔与所述弹簧片安装孔分别设置于所述上支撑柱相邻的侧壁上;所述弹簧片呈凸起的弯曲状;所述弹簧片的底部插入所述弹簧片安装孔内进行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高度的导轨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包括上连接杆、左连接杆和右连接杆;所述上连接杆、左连接杆和右连接杆的头部均设有圆环状的连接头;所述上连接杆、左连接杆和右连接杆之间通过销轴将连接头连接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自适应高度的导轨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限位装置包括限位筒盖、限位筒、限位杆和限位弹簧;所述限位筒盖与所述限位筒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限位杆中间部设有用于挡住所述限位弹簧的凸起板;所述限位杆的端部设有连接孔;所述限位弹簧置于所述限位筒盖与所述凸起板之间;所述限位杆穿过所述限位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高度的导轨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座包括下支撑柱、限位孔和下座板;所述限位孔布置在所述下支撑柱的两侧,所述下座板两边开有用于固定所述导轨底座的长圆孔。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适应高度的导轨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片卡在所述上底座与所述下底座之间,因所述弹簧片本身具有弹性,所述弹簧片卡入所述上底座与所述下底座后发生弹簧片发生形变,使得所述上底座壁与所述下底座壁相互之间有张紧力的作用,进而产生防止所述上底座因自身重力下落的摩擦力,必须额外施加外力的作用,所述上底座才会下滑。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适应高度的导轨底座,其特征在于:正常使用状态,所述触发装置置于所述上底座的上方,所述触发装置通过所述上拉连接杆将所述自动限位装置的限位弹簧进行压缩,使得所述限位杆处于缩回的状态;当因建筑沉降收缩,使得固定在井道壁上的导轨缓慢下降时,导轨缓慢地压在所述触发装置上,因其为缓慢下降,未产生冲击力作用,此时所述触发装置的卡紧力大于其所受的下拉力,所述触发装置不会下落触发,所述上底座将与导轨一同缓慢下降。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适应高度的导轨底座,其特征在于:当发生电梯安全钳制动时,导轨将受瞬间下冲的力,进而对所述触发装置产生冲击力,所述触发装置所受的向下的合力大于其卡紧力,使得所述触发装置从所述上座板处掉落,此时所述触发装置对所述连接杆的拉紧力被放松,所述限位弹簧所受的初始压缩力被撤除,所述限位弹簧恢复原长把所述限位杆推出,当所述限位杆到达所述下底座的限位孔处时,所述限位杆从所述限位孔处伸出,从而将所述上底座的位置锁死,阻止所述上底座的下落。
CN202111070547.5A 2021-09-13 2021-09-13 一种自适应高度的导轨底座 Active CN1137883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70547.5A CN113788380B (zh) 2021-09-13 2021-09-13 一种自适应高度的导轨底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70547.5A CN113788380B (zh) 2021-09-13 2021-09-13 一种自适应高度的导轨底座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88380A true CN113788380A (zh) 2021-12-14
CN113788380B CN113788380B (zh) 2023-01-06

Family

ID=791831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70547.5A Active CN113788380B (zh) 2021-09-13 2021-09-13 一种自适应高度的导轨底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88380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46986A (ja) * 1989-07-14 1991-02-28 Hitachi Elevator Eng & Service Co Ltd 斜行エレベータのガイドレール設置方法
JPH11171430A (ja) * 1997-12-10 1999-06-29 Otis Elevator Co 免震ビル用エレベーターのガイドレール部材
JP2001097653A (ja) * 1999-10-01 2001-04-10 Otis Elevator Co 免震建物のエレベータ昇降路
JP2003048673A (ja) * 2001-08-02 2003-02-2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ーのガイドレール固定装置及び固定方法
JP2004059233A (ja) * 2002-07-29 2004-02-2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のガイドレール固定装置
JP2005126217A (ja) * 2003-10-27 2005-05-1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のピットベース装置
US20050279586A1 (en) * 2004-05-19 2005-12-22 Inventio Ag Shaft pit equipment for an elevator
JP2015205768A (ja) * 2014-04-23 2015-11-1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ーレールの底部受け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CN107010511A (zh) * 2016-01-27 2017-08-04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装置及其导轨支持装置
CN206827852U (zh) * 2017-03-24 2018-01-02 宁波宏大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电梯导轨卸荷装置
US20180215583A1 (en) * 2015-07-27 2018-08-02 Otis Elevator Company Absorber for elevator system rail
CN112079226A (zh) * 2020-09-14 2020-12-15 杭州西奥电梯有限公司 电梯部件的固定结构及电梯导轨支架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46986A (ja) * 1989-07-14 1991-02-28 Hitachi Elevator Eng & Service Co Ltd 斜行エレベータのガイドレール設置方法
JPH11171430A (ja) * 1997-12-10 1999-06-29 Otis Elevator Co 免震ビル用エレベーターのガイドレール部材
JP2001097653A (ja) * 1999-10-01 2001-04-10 Otis Elevator Co 免震建物のエレベータ昇降路
JP2003048673A (ja) * 2001-08-02 2003-02-2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ーのガイドレール固定装置及び固定方法
JP2004059233A (ja) * 2002-07-29 2004-02-2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のガイドレール固定装置
JP2005126217A (ja) * 2003-10-27 2005-05-1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のピットベース装置
US20050279586A1 (en) * 2004-05-19 2005-12-22 Inventio Ag Shaft pit equipment for an elevator
JP2015205768A (ja) * 2014-04-23 2015-11-1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ーレールの底部受け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US20180215583A1 (en) * 2015-07-27 2018-08-02 Otis Elevator Company Absorber for elevator system rail
CN107010511A (zh) * 2016-01-27 2017-08-04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装置及其导轨支持装置
CN206827852U (zh) * 2017-03-24 2018-01-02 宁波宏大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电梯导轨卸荷装置
CN112079226A (zh) * 2020-09-14 2020-12-15 杭州西奥电梯有限公司 电梯部件的固定结构及电梯导轨支架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东海等: "快速自动定位式顶驱导轨", 《石油机械》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88380B (zh) 2023-0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889905U (zh) 一种方便自由调节角度的监控摄像头支架
CN113788380B (zh) 一种自适应高度的导轨底座
CN210860376U (zh) 一种方便安装拆卸的调节座
CN106672773B (zh) 一种对重块压紧装置
CN101225918A (zh) 大屏幕平板电视壁挂式支架
CN216038455U (zh) 一种用于变压器安装的辅助装置
CN212335756U (zh) 一种桥梁用防护栏
CN210576485U (zh) 一种防止接电线脱落的安全紧固装置
CN212984696U (zh) 一种建筑施工防坠物装置
CN210485241U (zh) 用于汽车后悬弹簧压缩的安全保护治具
CN210340032U (zh) 电梯层门底坑解锁机构
CN210559134U (zh) 一种用于升降设备的防坠落装置
CN208648540U (zh) 一种单根辅助吊卡自锁插销
CN208251800U (zh) 一种升降护栏
CN213070095U (zh) 一种用于绳索的拉力预警装置
CN217029812U (zh) 一种双向卡接的索具卡头
CN215959340U (zh) 滑车组件及窗帘移动轨
CN219700925U (zh) 一种便于设备多元化安装的支架
CN216786870U (zh) 一种公路桥梁施工用防落装置
CN215626013U (zh) 一种双向安全钳
CN219546430U (zh) 一种电梯健康状态监管装置
CN217420439U (zh) 新型双螺杆吊挂座
CN219284314U (zh) 爬架传感器固定装置
CN218344922U (zh) 一种导轨组件以及平台电梯
CN213296691U (zh) 一种收缩式间隙补偿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