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82391B - 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继电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782391B CN113782391B CN202010519428.2A CN202010519428A CN113782391B CN 113782391 B CN113782391 B CN 113782391B CN 202010519428 A CN202010519428 A CN 202010519428A CN 113782391 B CN113782391 B CN 11378239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lay
- movable contact
- armature
- contact
- arc extinguish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389 magnet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8033 biological exti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378 dam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679 ab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891 electric arc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76 sold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32 voltammet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6—Magnetic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1H50/36—Stationary parts of magnetic circuit, e.g. yoke
- H01H50/38—Part of main magnetic circuit shaped to suppress arcing between the contacts of the relay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02—Bases; Casings; Cove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64—Driv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movable part of magnetic circuit and contact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30—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 H01H9/44—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using blow-out magne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Arc-Extinguishing Devices That Are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继电器,所述继电器包括:动触点和多个静触点,所述动触点设置在所述继电器本体的内侧且可选择地与多个所述静触点中的至少两个连接;灭弧装置,所述灭弧装置为多个,每个所述灭弧装置设置在对应的所述静触点的外侧且包括:罩体和磁性件,所述罩体彼此正对的两个侧壁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磁性件。由此,使每个静触点外均对应设置有一个灭弧装置,并使灭弧装置的罩体内具有至少一个磁性件,针对性地对每一个静触点进行灭弧,以有效地提高灭弧装置的磁场强度,使每一个静触点的灭弧效果均更好,适用于高压、大电流的使用环境,提升了继电器的切断能力,降低了继电器的故障风险,提高了继电器的使用安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继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继电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继电器内设置有灭弧装置,一般将密封腔设计为矩形结构,在短边的两侧或长边的两侧设置永磁体,以带动电弧向两侧或中间偏转,实现灭弧。但是,当继电器反向加载荷时,连弧风险较高。
当然,也可以在密封腔外设置灭弧装置,使电弧的方向相反,但该种结构的灭弧装置的磁场强度较低,在进行高压、大电流切断操作时,灭弧效果差,使用安全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继电器,所述继电器的使用安全性更高。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继电器包括:继电器本体,所述继电器本体包括:动触点和多个静触点,所述动触点设置在所述继电器本体的内侧且可选择地与多个所述静触点中的至少两个连接;灭弧装置,所述灭弧装置为多个,每个所述灭弧装置设置在对应的所述静触点的外侧且包括:罩体和磁性件,所述罩体彼此正对的两个侧壁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磁性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继电器,使每个静触点外均对应设置有一个灭弧装置,并使灭弧装置的罩体内具有至少一个磁性件,针对性地对每一个静触点进行灭弧,以有效地提高灭弧装置的磁场强度,使每一个静触点的灭弧效果均更好,适用于高压、大电流的使用环境,提升了继电器的切断能力,降低了继电器的故障风险,提高了继电器的使用安全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多个所述灭弧装置内的两个所述磁性件之间形成的磁感线的方向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罩体包括:所述罩体包括第一端部、第二端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连接部,所述第一端部的侧壁与第二端部的侧壁正对,所述磁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端部的侧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灭弧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磁性件,所述罩体包括第一端部、第二端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连接部,所述第一端部的侧壁与第二端部的侧壁正对,两个所述磁性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端部的侧壁和所述第二端部的侧壁。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继电器本体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至少部分设置在多个所述静触点外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静触点之间的容纳槽,所述罩体的至少部分伸入所述容纳槽内以固定在所述壳体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继电器包括第一衔铁和第二衔铁,所述第一衔铁位于所述动触点背离所述静触点的一侧,所述第二衔铁位于所述动触点朝向所述静触点的一侧,所述第一衔铁与所述第二衔铁适于在所述动触点将对应的所述静触点导通时产生磁性吸力以将所述动触点压紧在对应的所述静触点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衔铁固定在所述动触点上,所述第二衔铁设置在所述容纳槽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继电器本体还包括:驱动件,所述动触点与所述静触点相对设置且间隔开,所述驱动件与所述动触点连接且适于带动所述动触点朝向或远离所述静触点运动。
可选地,所述驱动件包括:固定座、弹性件以及驱动杆,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固定在固定座上,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推抵所述动触点,所述驱动杆固定在所述固定座上以推动所述固定座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继电器本体还包括:固定支架,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内,所述固定支架下端与所述固定座相连,所述固定支架的上端设置有导向槽,所述第一衔铁上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槽配合的导向块。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构造为绝缘件。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继电器的剖视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继电器的拆分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继电器的壳体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继电器的灭弧装置与壳体的配合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继电器的动触点和驱动件的配合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继电器的灭弧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
继电器100,
继电器本体10,静触点11,动触点12,壳体13,容纳槽131,驱动件14,固定座141,弹性件142,驱动杆143,固定支架15,导向槽151,第一衔铁16,导向块161,
灭弧装置20,罩体21,第一端部211,第二端部212,连接部213,磁性件2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6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继电器100。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继电器100包括:继电器本体10和灭弧装置20。
其中,继电器本体10包括:动触点12和多个静触点11,动触点12设置在继电器本体10的内侧且可选择地与多个静触点11中的至少两个连接。
具体而言,继电器100的静触点11可以为多个,多个静触点11下方对应设置有可选择地朝向或远离其运动的动触点12,以通过动触点12使需要通电的至少两个静触点11电连接,多个静触点11通过动触点12实现导通,实现电流的导通。
可以理解的是,静触点11可以构造为依次并联的多个,也可以构造为串联的多个。
灭弧装置20为多个,每个灭弧装置20设置在对应的静触点11的外侧且包括:罩体21和磁性件22,罩体21彼此正对的两个侧壁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磁性件22。
也就是说,每个静触点11外均设置有一个灭弧装置20,动触点12和静触点11分离时产生的电弧可以通过对应的灭弧装置20进行灭弧。需要说明的是,电弧是一种气体放电现象,对电器具有一定的危害。灭弧是指,通过灭弧装置20的磁场的磁场力作用,拉长电弧,以使电弧熄灭,以解决电弧在电器中的影响。其中,如果电弧为直流电弧,拉长电弧后,静伏安特性上移,电弧可以熄灭;如果电弧为交流电弧,拉长电弧后,由于燃弧电压的提高,电弧重燃困难。
在罩体21彼此正对的两个侧壁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磁性件22,磁性件22位于罩体21彼此正对的侧壁之间,可以使罩体21内产生磁场,动触点12与静触点11分离时产生的电弧在磁场力的作用下,被拉向远离动触点12和静触点11的位置,以拉长电弧而加速灭弧,提高继电器100的灭弧效果。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罩体21包括第一端部211、第二端部212以及连接第一端部211和第二端部212的连接部213,第一端部211的侧壁与第二端部212的侧壁正对,第一端部211的侧壁设置磁性件22,磁性件22位于第一端部211和第二端部212之间,磁性件22背离第二端部212侧壁的一侧与第一端部211接触,使得第二端部212形成与磁性件22朝向第二端部212的极性相异的极性。
例如,磁性件22朝向第二端部212的一侧为N极,磁性件22与第一端部211接触的一侧为S极,第二端部212形成S极的极性,罩体21内形成磁感线由磁性件22朝向第二端部212的磁场,静触点11位于该磁场内,当动触点12与静触点11分离,所产生的电弧将受磁场力而被拉长,加速灭弧。
应当理解的是,罩体21仅设置一个磁性件22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在罩体21两端都设置磁性件22能够增加磁场强度。
在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两磁性件22分别设置于第一端部211和第二端部212彼此相对的侧壁,两个磁性件22相对一侧的极性相异,相较于只设置一个磁性件22,提高了罩体21内的磁场强度。且罩体21具有聚磁效果,罩体21结合磁性件22进一步提升罩体21内的磁场强度,提高灭弧装置20的灭弧效果。
两个电连接静触点11的电流方向分别为流入和流出,两个灭弧装置20内的两个磁性件22之间形成的磁感线的方向相同,使两个灭弧装置20内产生的电弧所受磁场力作用方向背离彼此,以使两处的电弧朝向相反的方向运动,拉长电弧而快速灭弧,同时使继电器100无极性,提高了使用安全性和适配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继电器100,使每个静触点11外均对应设置有一个灭弧装置20,并使灭弧装置20的罩体21内具有至少一个磁性件22,针对性地对每一个静触点11进行灭弧,以有效地提高灭弧装置20的磁场强度,使每一个静触点11的灭弧效果均更好,适用于高压、大电流的使用环境,提升了继电器100的切断能力,降低了继电器100的故障风险,提高了继电器100的使用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继电器本体10还包括:壳体13,壳体13的至少部分设置在多个静触点11外周,壳体13上设置有位于相邻的两个静触点11之间的容纳槽131,罩体21的至少部分伸入容纳槽131内以固定在壳体13上。
换言之,壳体13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每个通孔内均设置有一个静触点11,且静触点11与壳体13密封连接,进而在相邻的两个静触点11之间设置容纳槽131,以使每一个静触点11对应的灭弧装置20的罩体21可以伸入到容纳槽131内,从而提高灭弧装置20在壳体13上的固定效果,以使继电器100的结构更加合理,使固定在壳体13上的多个灭弧装置20的灭弧效果更加稳定、可靠。
同时参照图1至图4,罩体21的第一端部211伸入容纳槽131内,设置于第一端部211的磁性件22位于容纳槽131内,第二端部212设置于壳体13远离容纳槽131的一侧,设置于第二端部212的磁性件22位于第二端部212与壳体13之间,两磁性件22相对一侧的极性相异。由此,通过临近第一端部211的磁性件22和临近第二端部212的磁性件22增强灭弧装置20的磁场强度,以进一步地提高灭弧效果。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容纳槽131,使壳体13内部对应形成多个彼此连通的气流腔,气体可以在多个气流腔之内流通,然而电烧蚀的金属物质却被隔离在壳体13外,提高了继电器100经过电气寿命、短路等产生金属物质的破坏测试后的绝缘以及耐电压性能,同时通过容纳槽131使相邻的两个静触点11之间的距离更远,增加了爬电距离,可以进一步地提高灭弧效果。
如图4所示,每个静触点11的上端凸出于对应的罩体21的上端面。这样,使静触点11的上端凸出罩体21的上端面,以使与静触点11电连接的周围部件与静触点11的电连接更加方便,并避免罩体21与周围部件接触,从而避免出现短接,进一步地提高继电器100的工作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静触点11包括:正极静触点和负极静触点,位于正极静触点外的罩体21和位于负极静触点外的罩体21贴合设置,且两者相贴合的侧壁设置在容纳槽131内。
换言之,多个静触点11中,相邻的正极静触点与负极静触点的罩体21共同设置在一个容纳槽131内,这样,一方面,可以降低壳体13上的开槽数量,使壳体13的生产成本更低,壳体13的结构强度更高;另一方面,相邻的两个罩体21可以贴合设置在同一个容纳槽131内,可以提高相邻的灭弧装置20在容纳槽131内的固定效果。
如图5所示,继电器本体10还包括:驱动件14,动触点12与静触点11相对设置且间隔开,驱动件14与动触点12连接且适于带动动触点12朝向或远离静触点11运动。
具体而言,壳体13内部限定出密封腔,动触点12以及驱动件14的至少部分设置在密封腔内,动触点12与静触点11在初始状态下间隔开,维持一定的电气间隙,并使动触点12可以在驱动件14的带动下朝向或远离静触点11运动,以使继电器100的通断控制更加简单、方便。
进一步地,继电器100包括:第一衔铁16和第二衔铁,第一衔铁16位于动触点12背离静触点11的一侧,第二衔铁位于动触点12朝向静触点11的一侧,第一衔铁16与第二衔铁适于在动触点12将对应的静触点11导通时产生磁性吸力以将动触点12压紧在对应的静触点11上。
换言之,第一衔铁16位于动触点12背离静触点11的一侧,第二衔铁位于动触点12朝向静触点11的一侧,第一衔铁16与第二衔铁适于在动触点12将对应的静触点11导通时磁性吸合,通过磁性吸力推抵动触点12,以抵抗动触点12和静触点11之间的排斥力。这样,可以进一步地提高继电器10的工作稳定性,使动触点12与静触点11之间的导通效果更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动触点12远离静触点1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衔铁16,容纳槽131内设置有第二衔铁,第一衔铁16与第二衔铁适于在动触点12将对应的静触点11导通时磁性吸合。
具体而言,动触点12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衔铁16和第二衔铁之间,当动触点12将对应的静触点11导通时,第一衔铁16和第二衔铁被磁化,且第一衔铁和第二衔铁朝向彼此的一侧磁性相反,产生磁性吸力,形成为推抵动触点12朝向静触点11运动的力,从而提高静触点11与动触点12之间的接触压力,使动触点12与静触点11的接触稳定性更高,提高继电器100的工作稳定性。
应当理解的是,“动触点12远离静触点11的一侧设有第一衔铁16,容纳槽131内设有第二衔铁”仅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衔铁也可以不设置于容纳槽131内。
例如,驱动件14包括驱动装置和驱动杆143,驱动装置通过驱动驱动杆143而带动动触点12朝向或远离静触点11运动,驱动杆143依次穿过第一衔铁16、动触板12、第二衔铁,使得第一衔铁16和第二衔铁分别位于动触点12的两侧,当动触点12将对应的静触点11导通时,第一衔铁16和第二衔铁被磁化,且第一衔铁16和第二衔铁朝向彼此的一侧磁性相反,产生吸合力,形成为推抵动触点12朝向静触点11运动的力,从而提高静触点11与动触点12之间的接触压力。
本发明对第一衔铁16和第二衔铁的具体设置位置不作限定,只要第一衔铁16和第二衔铁分别位于动触点12的两侧,即可实现在动触点12将对应的静触点11导通时提高静触点11和动触点12之间的接触压力。
在图5所示的具体的实施例中,驱动件14包括:固定座141、弹性件142以及驱动杆143,弹性件142的一端固定在固定座141上,弹性件142的另一端推抵动触点12,驱动杆143固定在固定座141上以推动固定座141运动。这样,使驱动件14的驱动效果更好,且控制动触点12与静触点11断开连接时,通过弹性件142可以提高响应速度。
进一步地,固定座141构造为绝缘件。这样,避免驱动杆143带电,提高继电器100的工作稳定性以及使用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继电器本体10还包括:固定支架15,弹性件142设置在固定支架15内,固定支架15的下端与固定座141相连,固定支架15的上端设置有导向槽151,第一衔铁16上设置有与导向槽151配合的导向块161。
这样,动触点12可以在弹性件142的推抵作用以及第一衔铁16与第二衔铁之间的磁吸力作用下与静触点11稳定地接触,提高继电器10的工作稳定性。
下面,对本申请的继电器100的结构进行具体地说明。
静触点11通过钎焊固定在壳体13上,壳体13上设置有容纳槽131,容纳槽131用于固定磁性件22和罩体21,罩体21的相对两侧设置有磁性件22,两个磁性件22形成的磁回路组成一个灭弧装置20,每个静触点11对应设置有一个灭弧装置20。
在壳体13内,静触点11接触位置相对隔离一定的距离(电气间隙)设置有动触点12,动触点12下表面设有冲压突点,用于与第一衔铁16固定,同时也可以通过冲压突点实现动触点12与第一衔铁16的铆接固定。
第一衔铁16两侧外翻以将动触点12包裹,翻边向内压紧以与动触点12压紧固定。固定支架15为冲压成型件,第一衔铁16的导向块161伸入到固定支架15的导向槽151内,驱动杆143通过机加工或冷镦成型,固定支架15与驱动杆143通过固定座141连接,固定座141构造为绝缘件,与固定支架15之间没有直接接触,起到高、低压绝缘的作用。
固定支架15与固定座141上设有弹性件142固定位,装入弹性件142后,将铆接了动触点12的第一衔铁16卡入固定支架15,弹性件142两端分别推抵在第一衔铁16的定位孔和固定座141的定位结构上,以将第一衔铁16和动触点12固定的固定支架15上,第一衔铁16伸出的导向块161伸入在固定支架15预留的导向槽内,当继电器100工作时,第一衔铁16可以沿导向槽151上、下运动,实现继电器100静触点11和动触点12之间的导通和断开,提高响应速度。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继电器(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继电器本体(10),所述继电器本体(10)包括:动触点(12)和多个静触点(11),所述动触点(12)设置在所述继电器本体(10)的内侧且可选择地与多个所述静触点(11)中的至少两个连接;
灭弧装置(20),所述灭弧装置(20)为多个,每个所述灭弧装置(20)设置在对应的所述静触点(11)的外侧且包括:罩体(21)和磁性件(22),所述罩体(21)彼此正对的两个侧壁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磁性件(22);
所述继电器本体(10)还包括:壳体(13),所述壳体(13)的至少部分设置在多个所述静触点(11)外周,所述壳体(13)上设置有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静触点(11)之间的容纳槽(131),所述罩体(21)的部分伸入所述容纳槽(131)内以固定在所述壳体(1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100),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灭弧装置(20)内的两个所述磁性件(22)之间形成的磁感线的方向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21)包括第一端部(211)、第二端部(212)以及连接所述第一端部(211)和第二端部(212)的连接部(213),所述第一端部(211)的侧壁与第二端部(212)的侧壁正对,所述磁性件(22)设置于所述第一端部(211)的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灭弧装置(20)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磁性件(22),所述罩体(21)包括第一端部(211)、第二端部(212)以及连接所述第一端部(211)和第二端部(212)的连接部(213),所述第一端部(211)的侧壁与第二端部(212)的侧壁正对,两个所述磁性件(22)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端部(211)的侧壁和所述第二端部(212)的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继电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100)包括:第一衔铁(16)和第二衔铁,所述第一衔铁(16)位于所述动触点(12)背离所述静触点(11)的一侧,所述第二衔铁位于所述动触点(12)朝向所述静触点(11)的一侧,所述第一衔铁(16)与所述第二衔铁适于在所述动触点(12)将对应的所述静触点(11)导通时产生磁性吸力以将所述动触点(12)压紧在对应的所述静触点(11)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继电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衔铁(16)固定在所述动触点(12)上,所述第二衔铁设置在所述容纳槽(131)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继电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本体(10)包括:驱动件(14),所述动触点(12)与所述静触点(11)相对设置且间隔开,所述驱动件(14)与所述动触点(12)连接且适于驱动所述动触点(12)朝向或远离所述静触点(11)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继电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14)包括:固定座(141)、弹性件(142)以及驱动杆(143),所述弹性件(142)的一端固定在固定座(141)上,所述弹性件(142)的另一端推抵所述动触点(12),所述驱动杆(143)固定在所述固定座(141)上以推动所述固定座(141)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继电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本体(10)还包括:固定支架(15),所述弹性件(142)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15)内,所述固定支架(15)的下端与所述固定座(141)相连,所述固定支架(15)的上端设置有导向槽(151),所述第一衔铁(16)上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槽(151)配合的导向块(16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519428.2A CN113782391B (zh) | 2020-06-09 | 2020-06-09 | 继电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519428.2A CN113782391B (zh) | 2020-06-09 | 2020-06-09 | 继电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782391A CN113782391A (zh) | 2021-12-10 |
CN113782391B true CN113782391B (zh) | 2024-01-09 |
Family
ID=788346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519428.2A Active CN113782391B (zh) | 2020-06-09 | 2020-06-09 | 继电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782391B (zh) |
Citation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5209484A (ja) * | 2004-01-22 | 2005-08-04 |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 直流リレー |
CN102129935A (zh) * | 2011-03-10 | 2011-07-20 | 二一三电器深圳有限公司 | 无极性直流接触器灭弧系统 |
JP2012104361A (ja) * | 2010-11-10 | 2012-05-31 | Panasonic Corp | 接点装置 |
CN105118729A (zh) * | 2015-08-19 | 2015-12-02 | 上海瑞奇汽配有限公司 | 一种真空继电器 |
JP2016012505A (ja) * | 2014-06-30 | 2016-01-21 | 富士電機機器制御株式会社 | 接点機構及びこれを使用した電磁接触器 |
CN109300742A (zh) * | 2018-09-10 | 2019-02-01 | 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直流接触器的灭弧系统 |
CN208489131U (zh) * | 2018-07-06 | 2019-02-12 | 昆山国力源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无极性直流接触器灭弧系统 |
CN109659199A (zh) * | 2018-12-28 | 2019-04-19 | 厦门宏发电力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可灭弧并能抗短路电流的直流继电器 |
CN109671593A (zh) * | 2018-12-28 | 2019-04-23 | 厦门宏发电力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带磁钢灭弧并能够抗短路电流的直流继电器 |
KR102009875B1 (ko) * | 2019-02-11 | 2019-08-12 | 주식회사 와이엠텍 | 직류 양방향 접점 장치 |
CN110349811A (zh) * | 2019-08-08 | 2019-10-18 | 东莞市中汇瑞德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高容量继电器的抗短路结构 |
CN210167287U (zh) * | 2018-10-04 | 2020-03-20 | 外莫泰克 | 双向开关触点装置 |
CN111091987A (zh) * | 2019-12-31 | 2020-05-01 | 厦门宏发电力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能够抗短路电流及灭弧的直流继电器 |
CN210467675U (zh) * | 2019-10-28 | 2020-05-05 | 昆山联滔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直流灭弧装置及直流继电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684650B2 (ja) * | 2011-05-19 | 2015-03-18 |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 電磁接触器 |
CN105719911B (zh) * | 2016-04-29 | 2018-06-01 | 浙江英洛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高压直流继电器挡弧结构 |
CN208460675U (zh) * | 2018-07-25 | 2019-02-01 | 苏州安来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直流接触器的灭弧磁钢安装结构 |
KR102097642B1 (ko) * | 2018-11-13 | 2020-04-06 |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 직류 릴레이 |
-
2020
- 2020-06-09 CN CN202010519428.2A patent/CN11378239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5209484A (ja) * | 2004-01-22 | 2005-08-04 |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 直流リレー |
JP2012104361A (ja) * | 2010-11-10 | 2012-05-31 | Panasonic Corp | 接点装置 |
CN102129935A (zh) * | 2011-03-10 | 2011-07-20 | 二一三电器深圳有限公司 | 无极性直流接触器灭弧系统 |
JP2016012505A (ja) * | 2014-06-30 | 2016-01-21 | 富士電機機器制御株式会社 | 接点機構及びこれを使用した電磁接触器 |
CN105118729A (zh) * | 2015-08-19 | 2015-12-02 | 上海瑞奇汽配有限公司 | 一种真空继电器 |
CN208489131U (zh) * | 2018-07-06 | 2019-02-12 | 昆山国力源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无极性直流接触器灭弧系统 |
CN109300742A (zh) * | 2018-09-10 | 2019-02-01 | 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直流接触器的灭弧系统 |
CN210167287U (zh) * | 2018-10-04 | 2020-03-20 | 外莫泰克 | 双向开关触点装置 |
CN109659199A (zh) * | 2018-12-28 | 2019-04-19 | 厦门宏发电力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可灭弧并能抗短路电流的直流继电器 |
CN109671593A (zh) * | 2018-12-28 | 2019-04-23 | 厦门宏发电力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带磁钢灭弧并能够抗短路电流的直流继电器 |
KR102009875B1 (ko) * | 2019-02-11 | 2019-08-12 | 주식회사 와이엠텍 | 직류 양방향 접점 장치 |
CN110349811A (zh) * | 2019-08-08 | 2019-10-18 | 东莞市中汇瑞德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高容量继电器的抗短路结构 |
CN210467675U (zh) * | 2019-10-28 | 2020-05-05 | 昆山联滔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直流灭弧装置及直流继电器 |
CN111091987A (zh) * | 2019-12-31 | 2020-05-01 | 厦门宏发电力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能够抗短路电流及灭弧的直流继电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782391A (zh) | 2021-12-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2810187U (zh) | 继电器 | |
KR100442068B1 (ko) | 접점 장치 | |
EP3846193B1 (en) | Direct current relay | |
EP2996136A1 (en) | Electric vehicle relay | |
CN111863538A (zh) | 一种直流接触器及车辆 | |
KR20180043316A (ko) | 전기 스위치용 접속 장치 및 전기 스위치 | |
JP2022518426A (ja) | アークサプレッサを有する接触器 | |
CN107507739B (zh) | 一种密封式触点组件 | |
CN113035648B (zh) | 触头装置及电磁开关 | |
CN113782392B (zh) | 继电器 | |
KR101902012B1 (ko) | 접점 반발 억제 기능을 가지는 직류 고전압 접점장치 | |
CN113782391B (zh) | 继电器 | |
CN212257298U (zh) | 一种多触点灭弧继电器 | |
CN112041962A (zh) | 开关装置 | |
CN117043905A (zh) | 开关装置 | |
CN111933488A (zh) | 动触点结构及接触器 | |
CN217426594U (zh) | 一种安全稳定的接触器 | |
CN216054496U (zh) | 一种灭弧配件及拍合式灭弧电磁继电器 | |
CN221596320U (zh) | 一种开关电器 | |
CN219842910U (zh) | 一种电磁继电器 | |
CN217134288U (zh) | 继电器和车辆 | |
CN211150430U (zh) | 无极性双极直流接触器的灭弧结构及该直流接触器 | |
CN214956663U (zh) | 新型抗熔焊无极性直流接触器 | |
CN220856452U (zh) | 接触器触头结构和接触器 | |
CN221861542U (zh) | 继电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