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80917A - 货物调度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货物调度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80917A
CN113780917A CN202011372500.XA CN202011372500A CN113780917A CN 113780917 A CN113780917 A CN 113780917A CN 202011372500 A CN202011372500 A CN 202011372500A CN 113780917 A CN113780917 A CN 1137809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ku
goods
combination
user order
so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7250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80917B (zh
Inventor
张瑜筱丹
郭宇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Jingdong Zhensh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Jingdong Zhensh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Jingdong Zhensh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Jingdong Zhensh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7250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80917B/zh
Publication of CN1137809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809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809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809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7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e.g. order filling, procurement or balancing against orders
    • G06Q10/0875Itemisation or classification of parts, supplies or services, e.g. bill of material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rket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Finance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公开了一种货物调度方法和系统,涉及仓储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用户订单涉及的库存保有单位SKU种类和每种SKU的数量;根据所述SKU种类和每种SKU的数量,判断所述用户订单是否能够匹配出SKU组合;根据匹配结果,生成一个或多个分拣条目,每个分拣条目包括匹配到的一种SKU组合或一种单品SKU;以及根据所述一个或多个分拣条目,进行货物分拣。由于没有重新创建新的SKU,因此,在提高分拣效率的同时,还能够提高SKU统计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货物调度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仓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货物调度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组套货物加工作业主要依赖于加工中心系统。采销人员创建加工单,制定套装SKU(Stock keeping Unit,库存保有单位)的组套关系和加工数量,例如,SKU(C)=2*SKU(A)+SKU(B),并将加工单下传至加工中心系统。加工中心接收加工单后,生成原料领料单下发WMS(Warehouse Management Systems,仓储管理系统)。仓库作业人员领取领料单,通过WMS完成任务分配、拣货下架、拣货合流、领料单发货等领料出库作业。仓库作业人员操作发货后,将所有原材料商品送至加工中心,进行原料交接。原料交接完成后,进行加工单和成品标签打印,按照加工单将原料加工成成品后,将成品入库单信息发送给WMS。WMS按照入库单号,进行套装商品入库上架。客户可在前台购物页面直接看到固定的套装SKU及其组套关系,下单后所购商品即为套装SKU(C),仓库按照套装SKU(C)生产出库。采销若要以套装形式售卖商品,需创建多个不同的SKU,且组合关系固定。
发明内容
本公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货物调度方法和系统,在提高分拣效率的同时,还能够提高SKU统计的准确性。
根据本公开一方面,提出一种货物调度方法,包括:获取用户订单涉及的库存保有单位SKU种类和每种SKU的数量;根据SKU种类和每种SKU的数量,判断用户订单是否能够匹配出SKU组合;根据匹配结果,生成一个或多个分拣条目,每个分拣条目包括匹配到的一种SKU组合或一种单品SKU;以及根据一个或多个分拣条目,进行货物分拣。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用户需求,预先将货物进行组套,生成多个组套货物,每个组套货物对应一个SKU组合,一个SKU组合包括SKU的种类和每种SKU的数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用户订单能够匹配出多个SKU组合,则优先将多个SKU组合中满足用户订单要求的包含最多SKU数量的SKU组合,作为用户订单匹配到的SKU组合;以及判断除用户订单匹配到的SKU组合外,多个SKU组合中是否还有满足用户订单中的剩余货物要求的包含最多SKU数量的SKU组合,若有,则将满足用户订单中的剩余货物要求的包含最多SKU数量的SKU组合,作为用户订单匹配到的SKU组合,并继续执行判断除用户订单匹配到的SKU组合外,多个SKU组合中是否还有满足用户订单中的剩余货物要求的包含最多SKU数量的SKU组合的步骤,否则,将用户订单中的剩余货物对应的SKU作为单品SKU。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匹配到的一个或多个SKU组合,确定每个SKU组合对应的组套货物所在区域;以及按照每个组套货物所在区域中,组套货物的生产日期由早到晚的顺序,以及储位库存由小到大的顺序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每个组套货物所在储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的匹配到的一个或多个SKU组合中,每个SKU组合对应的组套货物的包裹系数,以及每个单品SKU对应的单品货物的包裹系数之和,确定用户订单对应的包裹数;以及根据用户订单对应的包裹数,对用户订单中的货物进行打包。
在一些实施例中,组套货物的包裹系数为组套货物的套盒体积与默认耗材体积之比。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还提出一种货物调度系统,包括:SKU确定单元,被配置为获取用户订单涉及的库存保有单位SKU种类和每种SKU的数量;组合匹配单元,被配置为根据SKU种类和每种SKU的数量,判断用户订单是否能够匹配出SKU组合;分拣条目生成单元,被配置为根据匹配结果,生成一个或多个分拣条目,每个分拣条目包括匹配到的一种SKU组合或一种单品SKU;以及分拣单元,被配置为根据一个或多个分拣条目,进行货物分拣。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货物调度系统还包括:预配置单元,被配置为根据用户需求,预先将货物进行组套,生成多个组套货物,每个组套货物对应一个SKU组合,一个SKU组合包括SKU的种类和每种SKU的数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货物调度系统还包括:包裹数确定单元,被配置为根据的匹配到的一个或多个SKU组合中,每个SKU组合对应的组套货物的包裹系数,以及每个单品SKU对应的单品货物的包裹系数之和,确定用户订单对应的包裹数;以及打包单元,被配置为根据用户订单对应的包裹数,对用户订单中的货物进行打包。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还提出一种货物调度系统,包括:存储器;以及耦接至存储器的处理器,处理器被配置为基于存储在存储器的指令执行如上述的货物调度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还提出一种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货物调度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中,根据用户订单涉及的SKU种类和每种SKU的数量,判断是否能够匹配SKU组合,然后根据匹配结果生成一个或多个分拣条目,每个分拣条目包括匹配到的一种SKU组合或一种单品SKU,并根据一个或多个分拣条目,进行货物分拣,由于没有重新创建新的SKU,因此,在提高分拣效率的同时,还能够提高SKU统计的准确性。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参照附图,根据下面的详细描述,可以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公开,其中:
图1为本公开的货物调度方法的一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的货物调度方法的另一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的组套生产过程的一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的虚拟组套商品信息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的创建组套任务界面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的组套任务分配界面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的原料商品下架界面示意图。
图8为本公开的原料商品下架界面示意图。
图9为本公开的组套货物上架界面示意图。
图10为本公开的组套货物上架界面示意图。
图11为本公开的拣货界面示意图。
图12为本公开的货物调度系统的一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公开的货物调度系统的另一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公开的货物调度系统的另一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公开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公开进一步详细说明。
影分身货物主要用于不同促销不同报价的场景下,从主品上复制出一个影分身货物,组套货物同一主品绑定不同赠品即采用影分身逻辑,采销人员需创建多个不同的SKU,易造成主品SKU分流。但若每个订单都按照单个SKU进行货物分拣,则出货效率较低。
图1为本公开的货物调度方法的一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该实施例由WMS执行。
在步骤110,获取用户订单涉及的SKU种类和每种SKU的数量。
该实施例中,WMS接收单个SKU订单,而非组套SKU订单。例如,用户订单中包括货物A和货物B,而不是包含货物A和货物B的组套货物C,用户订单涉及1个SKU(A)和1个SKU(B)。
在步骤120,根据SKU种类和每种SKU的数量,判断用户订单是否能够匹配SKU组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用户订单涉及SKU(A)和SKU(B),其中,SKU(A)的数量为2,SKU(B)的数量为1。若预先创建组套任务时,生成多个SKU组合,例如,包括SKU(A)+SKU(B)的SKU组合,则可以确定该用户订单能够匹配出SKU(A)+SKU(B)的SKU组合。
在步骤130,根据匹配结果,生成一个或多个分拣条目,每个分拣条目包括匹配到的一种SKU组合或一种单品SKU。
例如,用户订单涉及SKU(A)和SKU(B),其中,SKU(A)的数量为2,SKU(B)的数量为1。若该用户订单匹配出一个SKU(A)+SKU(B)的SKU组合,以及一个SKU(A),则生成两个分拣条目,一个分拣条目对应SKU(A)+SKU(B)的SKU组合,另一个分拣条目对应SKU(A)。若该用户订单匹配出一个2*SKU(A)+SKU(B)的SKU组合,则生成一个分拣条目,该分拣条目对应2*SKU(A)+SKU(B)的SKU组合。若该用户订单没有匹配出SKU组合,则生成两个分拣条目,有一个分拣条目对应两个SKU(A),另一个分拣条目对应一个SKU(B)。
在步骤140,根据一个或多个分拣条目,进行货物分拣。
在上述实施例中,根据用户订单涉及的SKU种类和每种SKU的数量,判断是否能够匹配SKU组合,然后根据匹配结果生成一个或多个分拣条目,每个分拣条目包括匹配到的一种SKU组合或一种单品SKU,并根据一个或多个分拣条目,进行货物分拣,由于没有重新创建新的SKU,因此,在提高分拣效率的同时,还能够提高SKU统计的准确性。
图2为本公开的货物调度方法的另一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该实施例由WMS执行。
在步骤210,根据用户需求,预先将货物进行组套,生成多个组套货物,每个组套货物对应一个SKU组合,一个SKU组合包括SKU的种类和每种SKU的数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组套生产过程如图3所示。
在步骤310,创建虚拟组套储区。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WMS中新增存储类型“虚拟组套”,用于系统层面定位组套货物储区储位;在仓库内划分一片区域作为虚拟组套储区,用于物理层面存放虚拟组套货物实物。
在步骤320,维护组套货物基础数据。如图4所示,该组套货物基础数据包括匹配套装货物及其原料组成的对应关系。
在步骤330,创建组套任务,并进行组套任务分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根据采销人员下发的预测组合及单量,根据维护好的基础数据,选择所需创建组套货物及数量,手工定位原料库存,创建组套任务。一个组套货物对应一个SKU组合,该SKU组合并不是一个新的SKU。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选择已创建的组套任务,进行任务分配。
在步骤340,将原料货物下架。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拣货人员使用原料下架功能,领取已分配组套任务,绑定容器号,对手工定位的原料SKU,按顺序拣货下架。例如,将原料SKU下架到容器中,通过容器转移到组套加工区。
在步骤350,将原料组套贴码。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采销人员下发的组套清单和规则,对原料进行组套、包装和贴码。
在步骤360,将套装货物上架。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和图10所示,拣货人员使用套装上架功能,扫描容器号,显示容器中待上架组套任务,扫描套装条码,确认上架数量及储位,完成套装货物上架。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库内预包装生产的方式,减少原料及成品从加工中心到仓库的中间环节,缩短加工周期,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步骤220,获取用户订单涉及的SKU种类和每种SKU的数量。
在步骤230,根据SKU种类和每种SKU的数量,判断用户订单是否能够匹配SKU组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判断用户订单中的SKU是否能够匹配基础数据中维护的虚拟组套货物。如果用户订单至少可匹配到一个组套货物,则将该用户订单打标“虚拟组套”。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用户订单能够匹配出多个SKU组合,则优先将多个SKU组合中满足用户订单要求的包含最多SKU数量的SKU组合,作为用户订单匹配到的SKU组合;以及判断除用户订单匹配到的SKU组合外,多个SKU组合中是否还有满足用户订单中的剩余货物要求的包含最多SKU数量的SKU组合,若有,则将满足用户订单中的剩余货物要求的包含最多SKU数量的SKU组合,作为用户订单匹配到的SKU组合,并继续执行判断除用户订单匹配到的SKU组合外,多个SKU组合中是否还有满足用户订单中的剩余货物要求的包含最多SKU数量的SKU组合的步骤,否则,将用户订单中的剩余货物对应的SKU作为单品SKU。
在该实施例中,遵循“余料最少原则”,即以选择包含最多SKU数的SKU组合后,剩余的SKU数量最少为原则,计算订单组合,使得分拣条目最少,提高货物分拣效率。例如:用户订单中的货物包含ABCDEFGH多个SKU,库内已有组合1(ABCD)、组合2(ABC)、组合3(BCD)、组合4(EFG)、组合5(EF)。此时,优先选择包含品数最多的虚拟组套—组合1(ABCD),然后再选余料(EFGH)中包含品数最多的虚拟组套—组合4(EFG),从而将订单拆分为ABCD套盒+EFG套盒+H单品,即余料最少。
在步骤240,根据匹配到的一个或多个SKU组合,确定每个SKU组合对应的组套货物所在区域;按照每个组套货物所在区域中,组套货物的生产日期由早到晚的顺序,或储位库存由小到大的顺序,或者两者结合,确定每个组套货物所在储位。组套货物的生产日期例如为组套货物的原料中生产日期最早的SKU的日期。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用户订单中包含虚拟组套货物,则遵循满足优先清空储位原则,优先定位储位库存少的组合;以及满足先进先出原则,优先定位组套货物保质期最早的套盒的原则,进行货物定位。组套货物在虚拟组套储区定位,非组套货物在普通储区定位。
在步骤250,根据的匹配到的一个或多个SKU组合中,每个SKU组合对应的组套货物的包裹系数,以及每个单品SKU对应的单品货物的包裹系数之和,确定用户订单对应的包裹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包裹生产时,按照组套货物包裹系数和剩余单品包裹系数之和计算订单包裹系数,识别一个订单应拆分为几个包裹。其中,包裹系数用于计算一个包裹内可放置的货物数量,例如,如果货物包裹系数大于等于1,则每个货物一个包裹;如果货物包裹系数小于1,则多个货物放一个包裹,且包裹内货物包裹系数之和<=1。例如,一个标准耗材可放置4个A货物或2个B货物或1个C货物,即A的包裹系数为1/4=0.25,B的包裹系数为1/2=0.5,C的包裹系数为1/1=1,若用户订单包含ABC三件货物,用户订单被拆分成2个包裹,包裹1包含货物A和货物B,包裹2包含货物C。
在一些实施例中,组套货物包裹系数计算规则为套盒长宽高÷默认耗材体积。例如,套盒体积10cm3,默认耗材体积20cm3,组套货物包裹系数为10/20=0.5,即一个默认耗材中可以放置两个套盒。
该步骤中,包裹生产时,根据标准耗材体积和货物包裹系数,计算订单货物应拆分的包裹数量。组套货物放置在套盒中,计算包裹数量时,按照单个SKU包裹系数计算不准确,需要单独设置组套货物包裹系数,根据组套货物包裹系数和余料单品包裹系数一起计算总共应拆分的包裹数量,减少耗材浪费。
在步骤260,生成拣选任务。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拣选任务包括一个或多个分拣条目,每个分拣条目包括匹配到的一种SKU组合或一种单品SKU。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多个用户订单,组成集合单拆分拣货任务时,虚拟组套条码相同的组在一个任务里,便于生产。即将具有相同SKU组合的分拣条目放在一个任务里,便于提高拣货效率。
在步骤270,根据拣选任务,在组套货物所在储位以及单品货物所在储位进行拣选。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定位在虚拟组套储区的货物,拣货时,进入拣货界面,绑定容器,根据任务信息,拣货员扫储位编码,组套条码,输入数量,完成拣货下架。如一个订单被拆分为多个拣货任务,需要进行合流生产。
在步骤280,需要合流的订单进行货物合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扫描容器和上架储位,进行合流上架。
在步骤290,完成订单复核,并根据用户订单对应的包裹数,对用户订单中的货物进行打包出库。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包含虚拟组套的订单,复核时按容器复核,扫描组套条码或货物编码,完成订单复核,复核完成即出库发货。
在上述实施例中,根据用户需求,将货物进行组套,每个组套货物对应一个SKU组合,使得组合更加灵活,出货效率更高,并且,由于无需创建新的SKU,不会出现影分身货物的分流,即使得SKU的统计更加准确。另外,按照组套货物包裹系数和剩余单品包裹系数之和计算订单包裹数,能够减少耗材浪费。
图12为本公开的货物调度系统的一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货物调度系统例如为WMS,包括SKU确定单元1210、组合匹配单元1220、分拣条目生成单元1230和分拣单元1240。
SKU确定单元1210被配置为获取用户订单涉及的SKU种类和每种SKU的数量。
组合匹配单元1220被配置为根据SKU种类和每种SKU的数量,判断用户订单是否能够匹配出SKU组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用户订单能够匹配出多个SKU组合,则优先将多个SKU组合中满足用户订单要求的包含最多SKU数量的SKU组合,作为用户订单匹配到的SKU组合;以及判断除用户订单匹配到的SKU组合外,多个SKU组合中是否还有满足用户订单中的剩余货物要求的包含最多SKU数量的SKU组合,若有,则将满足用户订单中的剩余货物要求的包含最多SKU数量的SKU组合,作为用户订单匹配到的SKU组合,并继续执行判断除用户订单匹配到的SKU组合外,多个SKU组合中是否还有满足用户订单中的剩余货物要求的包含最多SKU数量的SKU组合的步骤,否则,将用户订单中的剩余货物对应的SKU作为单品SKU。
在该实施例中,遵循“余料最少原则”,计算订单组合。
分拣条目生成单元1230被配置为根据匹配结果,生成一个或多个分拣条目,每个分拣条目包括匹配到的一种SKU组合或一种单品SKU。
分拣单元1240被配置为根据一个或多个分拣条目,进行货物分拣。
在一些实施例中,分拣单元1240还被配置为根据匹配到的一个或多个SKU组合,确定每个SKU组合对应的组套货物所在区域;按照每个组套货物所在区域中,组套货物的生产日期由早到晚的顺序,以及储位库存由小到大的顺序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每个组套货物所在储位。
在上述实施例中,根据用户订单涉及的SKU种类和每种SKU的数量,判断是否能够匹配SKU组合,然后根据匹配结果生成一个或多个分拣条目,每个分拣条目包括匹配到的一种SKU组合或一种单品SKU,并根据一个或多个分拣条目,进行货物分拣,在提高分拣效率的同时,还能够提高SKU统计的准确性。
图13为本公开的货物调度系统的另一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货物调度系统还包括预配置单元1310,被配置为根据用户需求,预先将货物进行组套,生成多个组套货物,每个组套货物对应一个SKU组合,一个SKU组合包括SKU的种类和每种SKU的数量。
在该实施例中,根据用户需求,将货物进行组套,每个组套货物对应一个SKU组合,使得组合更加灵活,出货效率更高。
在本公开的另一些实施例中,该货物调度系统还包括包裹数确定单元1320和打包单元1330。
包裹数确定单元1320被配置为根据的匹配到的一个或多个SKU组合中,每个SKU组合对应的组套货物的包裹系数,以及每个单品SKU对应的单品货物的包裹系数之和,确定用户订单对应的包裹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组套货物的包裹系数为组套货物的套盒体积与默认耗材体积之比。
打包单元1330被配置为根据用户订单对应的包裹数,对用户订单中的货物进行打包。
在该实施例中,包裹生产时,根据标准耗材体积和货物包裹系数,计算订单货物应拆分的包裹数量。组套货物放置在套盒中,计算包裹数量时,按照单个SKU包裹系数计算不准确,需要单独设置组套货物包裹系数,根据组套货物包裹系数和余料单品包裹系数一起计算总共应拆分的包裹数量,减少耗材浪费。
图14为本公开的货物调度系统的另一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货物调度系统包括1400包括存储器1410和处理器1420。其中:存储器1410可以是磁盘、闪存或其它任何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器1410用于存储图1-3所对应实施例中的指令。处理器1420耦接至存储器1410,可以作为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来实施,例如微处理器或微控制器。该处理器1420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420通过BUS总线1430耦合至存储器1410。该货物调度系统1400还可以通过存储接口1440连接至外部存储系统1450以便调用外部数据,还可以通过网络接口1460连接至网络或者另外一台计算机系统(未标出)。此处不再进行详细介绍。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存储器存储数据指令,再通过处理器处理上述指令,在提高分拣效率的同时,还能够提高SKU统计的准确性。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图1-3所对应实施例中的方法的步骤。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公开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公开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公开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非瞬时性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公开是参照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至此,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公开。为了避免遮蔽本公开的构思,没有描述本领域所公知的一些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上面的描述,完全可以明白如何实施这里公开的技术方案。
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公开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公开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1)

1.一种货物调度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订单涉及的库存保有单位SKU种类和每种SKU的数量;
根据所述SKU种类和每种SKU的数量,判断所述用户订单是否能够匹配出SKU组合;
根据匹配结果,生成一个或多个分拣条目,每个分拣条目包括匹配到的一种SKU组合或一种单品SKU;以及
根据所述一个或多个分拣条目,进行货物分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物调度方法,还包括:
根据用户需求,预先将货物进行组套,生成多个组套货物,每个组套货物对应一个SKU组合,一个SKU组合包括SKU的种类和每种SKU的数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物调度方法,其中,
若所述用户订单能够匹配出多个SKU组合,则优先将多个SKU组合中满足所述用户订单要求的包含最多SKU数量的SKU组合,作为所述用户订单匹配到的SKU组合;以及
判断除所述用户订单匹配到的SKU组合外,多个SKU组合中是否还有满足所述用户订单中的剩余货物要求的包含最多SKU数量的SKU组合,若有,则将满足所述用户订单中的剩余货物要求的包含最多SKU数量的SKU组合,作为所述用户订单匹配到的SKU组合,并继续执行判断除所述用户订单匹配到的SKU组合外,多个SKU组合中是否还有满足所述用户订单中的剩余货物要求的包含最多SKU数量的SKU组合的步骤,否则,将所述用户订单中的剩余货物对应的SKU作为单品SKU。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物调度方法,还包括:
根据匹配到的一个或多个SKU组合,确定每个SKU组合对应的组套货物所在区域;以及
按照每个所述组套货物所在区域中,组套货物的生产日期由早到晚的顺序,以及储位库存由小到大的顺序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每个所述组套货物所在储位。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货物调度方法,还包括:
根据的匹配到的一个或多个SKU组合中,每个SKU组合对应的组套货物的包裹系数,以及每个单品SKU对应的单品货物的包裹系数之和,确定所述用户订单对应的包裹数;以及
根据所述用户订单对应的包裹数,对所述用户订单中的货物进行打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货物调度方法,其中,
所述组套货物的包裹系数为组套货物的套盒体积与默认耗材体积之比。
7.一种货物调度系统,包括:
SKU确定单元,被配置为获取用户订单涉及的库存保有单位SKU种类和每种SKU的数量;
组合匹配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SKU种类和每种SKU的数量,判断所述用户订单是否能够匹配出SKU组合;
分拣条目生成单元,被配置为根据匹配结果,生成一个或多个分拣条目,每个分拣条目包括匹配到的一种SKU组合或一种单品SKU;以及
分拣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一个或多个分拣条目,进行货物分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货物调度系统,还包括:
预配置单元,被配置为根据用户需求,预先将货物进行组套,生成多个组套货物,每个组套货物对应一个SKU组合,一个SKU组合包括SKU的种类和每种SKU的数量。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货物调度系统,还包括:
包裹数确定单元,被配置为根据的匹配到的一个或多个SKU组合中,每个SKU组合对应的组套货物的包裹系数,以及每个单品SKU对应的单品货物的包裹系数之和,确定所述用户订单对应的包裹数;以及
打包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用户订单对应的包裹数,对所述用户订单中的货物进行打包。
10.一种货物调度系统,包括:
存储器;以及
耦接至所述存储器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基于存储在所述存储器的指令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货物调度方法。
11.一种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货物调度方法。
CN202011372500.XA 2020-11-30 2020-11-30 货物调度方法和系统 Active CN1137809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72500.XA CN113780917B (zh) 2020-11-30 2020-11-30 货物调度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72500.XA CN113780917B (zh) 2020-11-30 2020-11-30 货物调度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80917A true CN113780917A (zh) 2021-12-10
CN113780917B CN113780917B (zh) 2023-11-03

Family

ID=788352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72500.XA Active CN113780917B (zh) 2020-11-30 2020-11-30 货物调度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8091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34230A (zh) * 2023-08-16 2023-10-24 上海顶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预打包商品的库存管理方法及其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16895A (zh) * 2013-09-27 2015-04-15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商品对象库存信息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7767219A (zh) * 2017-10-24 2018-03-06 广州市万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三层架构商品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09482506A (zh) * 2018-11-02 2019-03-19 冯军强 货品自动分拣系统、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046776A (zh) * 2018-01-15 2019-07-23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对象调配量的方法和装置
CN110270511A (zh) * 2018-03-13 2019-09-24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物品分拣方法、控制装置和系统
US20210269244A1 (en) * 2018-06-25 2021-09-02 Robert D. Ahmann Automated warehouse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timized batch picking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16895A (zh) * 2013-09-27 2015-04-15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商品对象库存信息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7767219A (zh) * 2017-10-24 2018-03-06 广州市万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三层架构商品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10046776A (zh) * 2018-01-15 2019-07-23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对象调配量的方法和装置
CN110270511A (zh) * 2018-03-13 2019-09-24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物品分拣方法、控制装置和系统
US20210269244A1 (en) * 2018-06-25 2021-09-02 Robert D. Ahmann Automated warehouse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timized batch picking
CN109482506A (zh) * 2018-11-02 2019-03-19 冯军强 货品自动分拣系统、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34230A (zh) * 2023-08-16 2023-10-24 上海顶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预打包商品的库存管理方法及其系统
CN116934230B (zh) * 2023-08-16 2024-03-08 上海顶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预打包商品的库存管理方法及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80917B (zh) 2023-1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83800B (zh) 物流仓库包裹分拣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2001535B (zh) 物流装箱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EP3461751B1 (en) Packaging material as a pick item
US8326452B2 (en) Stow and sortation system
ES2950463T3 (es) Procedimiento y sistema para preparación de pedidos progresiva
CN104349891B (zh) 一种用于将包装物品打包在容器中的计算机实施的方法
CN110100256A (zh) 自动化零售供应链和存货管理系统
JP5116366B2 (ja) 物品供給棚割り当てプログラム、物品供給棚割り当て方法および物品供給棚
US9202197B1 (en) Sort bin assignment
US9827598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orting items
KR20150098059A (ko) 창고관리시스템에서 최소 배송비를 위한 박스 선택 방법
CN106815698B (zh) 一种仓储作业跨地域协同方法及系统
US20140279272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Sorting Items That Are Received for Further Shipment
WO2020144879A1 (ja) 入出庫管理装置、入出庫管理システム、入出庫管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20200078828A1 (en) Parcel and article sorting system and method with destination container removal
CN113780917A (zh) 货物调度方法和系统
CN109461015B (zh) 一种自动分摊并计算国际物流货品运费单价的方法及系统
CN114341905A (zh) 作业计划系统及作业计划方法
JP3733447B2 (ja) ピッキングリスト作成システム、ピッキングリスト作成方法及びピッキングリスト作成プログラム
JP4087495B2 (ja) 商品取扱い方法
JPH0717611A (ja) ピッキング作業支援装置
JP4846899B2 (ja) 内容物確認荷札を用いた物流システム
US20230169456A1 (en) Method for inbound inventory putaway
Shiau et al. A delivery oriented order picking policy with batching for a randomised storage warehouse
CN116128410A (zh) 在仓库中进行货品存储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