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28410A - 在仓库中进行货品存储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在仓库中进行货品存储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28410A
CN116128410A CN202310072451.5A CN202310072451A CN116128410A CN 116128410 A CN116128410 A CN 116128410A CN 202310072451 A CN202310072451 A CN 202310072451A CN 116128410 A CN116128410 A CN 1161284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ndard
standard containers
containers
storage
good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7245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项晶
杨轩
张云云
叶伟
方欣
冀彤彤
袁丽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ma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ma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ma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ma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07245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128410A/zh
Publication of CN1161284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284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7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e.g. order filling, procurement or balancing against ord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在仓库中进行货品存储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所述仓库中包括密集型仓储设备;确定目标品类的待上架货品对应的多个第一标准容器的标识,以及关联的多个实体店铺分别对应的采购量信息,所述采购量信息包括以第一标准容器为单位的第一数量和/或以第二标准容器为单位的第二数量,第一标准容器中可容纳多个第二标准容器;分别为所述多个第一标准容器添加存储类型标签;根据所述多个第一标准容器分别对应的存储类型标签,为所述多个第一标准容器分配对应的存储库位,以便按照库位分配结果,将所述多个第一标准容器存储到所述密集型仓储设备中。通过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实现通过密集型仓储设备对生鲜等非标货品的存储。

Description

在仓库中进行货品存储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仓储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在仓库中进行货品存储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新零售”是一种将线上服务、线下体验以及现代物流进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通常,“新零售”服务提供方通常会在多个地点开始多家实体店铺(可以称为“门店”),并且可以为消费者用户提供关联的客户端程序。消费者用户可以采用线上方式进行下单,之后,可以由就近的门店为其进行配送。或者,消费者用户也可以到门店中进行消费,等等。
其中,门店里的货物通常由供应商来进行供应,为了更好的保障物流时效,通常还需要由仓库进行货品的中转。具体的,多个门店可以对应同一个仓库,具体门店在根据各自店内的销售情况生成采购单后发送给供应商,供应商可以汇总多个门店的采购单,并按照汇总后的货品需求量进行备货后,统一将货品运输至仓库。然后,在由仓库侧根据各个门店具体对各种货品的需求,对具体的货品进行分拣后,运送至各个门店。其中,部分品类的货品可能还会涉及到一些加工、制作等工序,此时,仓库方还可以提供加工区、中心厨房等功能,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也是统一配送至仓库方,在仓库方完成加工、制作等处理后,再根据各个门店的需求量运送至各个门店。
在上述物流模式下,会涉及到具体货品在仓库中的存储问题。对于仓库中的货品存储问题,如果是带有标准包装的货品,则通常比较容易通过一些自动化的设备进行存储及分拣等处理,以起到节省人力成本以及存储空间的目的。但是,对于“新零售”场景相关的仓库存储而言,会涉及到大量的非标准包装的货品存储,例如,一些生鲜类货品,由于其外形不规则等特点,难以通过自动化的设备进行存储及分拣。因此,在现有技术中,这类货品在仓库侧进行存储以及分拣的过程中,通常是完全依赖人工的方式来完成,会造成对人力成本以及存储空间的大量占用。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在仓库中进行货品存储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能够实现通过密集型仓储设备对生鲜等非标货品的存储。
本申请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在仓库中进行货品存储控制方法,所述仓库中包括密集型仓储设备,所述密集型仓储设备包括分布在多层货架上的多个库位;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目标品类的待上架货品对应的多个第一标准容器的标识,以及关联的多个实体店铺分别对应的采购量信息,所述采购量信息包括以第一标准容器为单位的第一数量和/或以第二标准容器为单位的第二数量,第一标准容器中可容纳多个第二标准容器;其中,所述待上架货品对应的多个第一标准容器的数量,是通过将所述多个实体店铺对应的所述采购量中的第一数量以及第二数量分别进行汇总,并将所述第二数量对应的采购量汇总结果合并为以第一标准容器为单位的数量后得到的;
分别为所述多个第一标准容器添加存储类型标签,所述存储类型包括:用于在出库时进行整容器分拣的第一类型,或者,先进行拆零作业后再进行分拣的第二类型;
根据所述多个第一标准容器分别对应的存储类型标签,为所述多个第一标准容器分配对应的存储库位,以便按照库位分配结果,将所述多个第一标准容器存储到所述密集型仓储设备中。
其中,还包括:
在所述目标品类对应的出库时间,指示所述穿梭车将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一标准容器下架并运送到拆零作业区,以便在拆零作业区,按照各实体店铺分别所需的所述第二数量,分别从第二类型的第一标准容器中拣出对应数量的第二标准容器,并放入关联有门店标识的新的第一标准容器中;
在接收到对新的第一标准容器的上架指令时,为该新的第一标准容器添加第三类型的存储标签,所述第三类型为暂存在所述密集型仓储设备中,等待以整容器分拣的形式进行出库。
其中,关联有实体店铺标识的新的第一标准容器中,可用于容纳同一实体店铺所需要的多种不同品类的货品。
其中,所述密集型仓储设备中包括多条可供所述穿梭车行驶的巷道,所述多个库位分布在所述巷道的两侧,其中,所述巷道的同一侧包括多排库位,其中每一排中包括不同进深的至少两个库位;
所述为所述多个第一标准容器分配对应的存储库位,包括:
按照预置的第一条件为所述多个第一标准容器分配对应的存储库位,其中,所述第一条件为:所述多个不同进深的库位上,存储相同存储类型且对应相同货品品类的第一标准容器。
其中,所述为所述多个第一标准容器分配对应的存储库位,还包括:
如果无法达到所述第一条件,则按照第二条件为所述多个第一标准容器分配对应的存储库位:其中,所述第二条件为:所述多个不同进深的库位上,存储相同存储类型且对应的货品具有相同出库时间片的第一标准容器。
其中,还包括:
通过将所述多个实体店铺分别对应的采购量信息中的所述第一数量进行汇总,确定第三数量;
通过将所述多个实体店铺分别对应的采购量信息中的所述第二数量进行汇总,确定第四数量;
根据每个第一标准容器中最多可容纳的第二标准容器的数量,确定将所述第四数量的第二标准容器合并到第一标准容器中时,所需的第一标准容器的第五数量;
通过将所述第三数量与所述第五数量相加,确定所需上架的以第一标准容器为单位的第六数量,并根据该第六数量生成分装任务,以便按照所述分装任务,将所述目标品类的待上架货品装入所述第二标准容器,再将所述第二标准容器装入所述第一标准容器,以得到所述目标品类的待上架货品对应的所述多个第一标准容器。
其中,还包括:
确定所述第六数量的第一标准容器中,需要进行装满处理的第七数量,以及对于无需装满的第一标准容器,其中所需装入的以第二标准容器为单位的第八数量;
所述根据该第六数量生成分装任务,包括:
根据所述第六数量、第七数量以及第八数量,生成所述分装任务。
其中,所述分别为所述多个第一标准容器添加存储类型标签,包括:
为所述多个第一标准容器中所述第三数量的第一标准容器添加所述第一类型的存储类型标签,并为其中所述第五数量的第一标准容器添加所述第二类型的存储类型标签。
其中,所述目标品类的待上架货品包括:需在所述仓库中进行加工或者半成品制作的货品;
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每个第一标准容器中最多可容纳的第二标准容器的数量,将所述第三数量换算为以第二标准容器为单位的第九数量;
通过将所述第四数量与所述第九数量相加,确定所需加工或半成品制作的以第二标准容器为单位的第十数量,并生成加工任务或半成品制作任务,以便按照所述加工任务或半成品制作任务,对原材料进行加工或者半成品制作后,执行所述分装任务。
一种在仓库中进行货品存储控制装置,所述仓库中包括密集型仓储设备,所述密集型仓储设备包括分布在多层货架上的多个库位;所述装置包括:
信息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目标品类的待上架货品对应的多个第一标准容器的标识,以及关联的多个实体店铺分别对应的采购量信息,所述采购量信息包括以第一标准容器为单位的第一数量和/或以第二标准容器为单位的第二数量,第一标准容器中可容纳多个第二标准容器;其中,所述待上架货品对应的多个第一标准容器的数量,是通过将所述多个实体店铺对应的所述采购量中的第一数量以及第二数量分别进行汇总,并将所述第二数量对应的采购量汇总结果合并为以第一标准容器为单位的数量后得到的;
容器打标单元,用于分别为所述多个第一标准容器添加存储类型标签,所述存储类型包括:用于在出库时进行整容器分拣的第一类型,或者,先进行拆零作业后再进行分拣的第二类型;
库位分配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多个第一标准容器分别对应的存储类型标签,为所述多个第一标准容器分配对应的存储库位,以便按照库位分配结果,将所述多个第一标准容器存储到所述密集型仓储设备中。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关联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在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读取执行时,执行前述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申请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实现对通过密集型仓储设备实现对生鲜等非标商品的存储,以提升仓库的存储空间利用率以及存储效率。其中,通过第一标准容器以及第二标准容器这样两种不同容量的容器的设计,并统一以第一标准容器为单位进行上下架处理,可以便于密集型仓储设备进行统一的自动化抓取、输送等处理;同时,实体店铺可以以第一标准容器以及第二标准容器这样两种容器为单位进行采购,也即,具体的采购量可以包括以第一标准容器为单位的“整”的采购量,以及以第二标准容器为单位的“零”的采购量,因此,可以更灵活的满足不同实体店铺对采购量的不同需求。另外,在将货品上架到仓储设备之前,可以将不同实体店铺的“零”的采购量进行汇总并合并为“整”的采购量,从而可以减少所需上架的第一标准容器的数量,进一步节省仓库的存储空间。当然,在此基础上,还通过为待上架的第一标准容器添加具体的存储类型标识,用以区分需要进行整容器分拣或者需要先进行拆零作业的不同容器,以便于在需要出库时进行分类处理,进而使得仓库方可以按照具体实体店铺的实际采购量,将具体的货品分发到实体店铺。
当然,实施本申请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系统架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穿”设备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穿”设备中的库位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使得仓库方实现对生鲜等非标准包装商品的存储、分拣等过程的自动化处理,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具体的,在该方案中,可以使用多穿(Multi-level Shuttle,多层穿梭车)类的密集型仓储设备来实现对上述非标准包装商品的存储。这种多穿设备通常可以通过多层货架形成立体库位(例如,某多穿设备中,可以包括9个巷道,巷道高15或17层,60列,共可以提供3万多个库位),因此,可以大幅提升仓库的空间利用率。同时,每层货架上可以通过穿梭车来实现对货品的输送(货品上架时,可以通过穿梭车将货品输送到指定的库位,下架时,也可以由穿梭车行驶到指定库位取下货品再送往指定卸货区域,等等),因此,可以实现存储过程的自动化。当然,上述多穿设备在标品领域(也即,出厂时带有标准包装的商品)已经广为应用,但是,在生鲜等非标品领域尚未得到有效应用。这主要是因为,生鲜等类别的非标品在入库到仓库中时,通常可能是散装的状态,即使通过保鲜膜等按份对货品进行包装,每份包装可能也都是不规则的形状,不利于自动化设备执行抓取等动作。另外,多穿设备的货架对上架货品的大小通常也有一定的要求,如果太小,可能会从货架上掉落,等等。
针对以上情况,为了能够在生鲜等非标品场景中使用上述多穿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中,首先提供了通过第一标准容器以及第二标准容器对货品进行装载的实现方案。其中,第一标准容器中可以容纳多个第二标准容器,第二标准容器则用于直接容纳具体的货品,也即,具体的货品首先装入第二标准容器中,再将多个第二标准容器装入第一标准容器中,具体的自动化设备在执行上架或者下架过程中,都是对第一标准容器进行操作。
之所以按照上述方式进行包装是因为,出于存储空间利用率、工作效率、设备自动化操作的便捷性、以及与多穿设备自身结构的匹配度等角度考虑,具体上架到多穿设备上的容器需要是标准尺寸,并且不能过小,因此,可以采用以箱、筐等为单位的第一标准容器作为自动化设备的操作对象。但是,另一方面,为了使得具体的实体店铺(门店)能够更灵活地设置其采购量(而不是必须以上述第一标准容器为单位进行整箱或者整筐采购),还提供了上述第二标准容器,以方便实体店铺可以更精准地确定其所需的采购量。也即,实体店铺在向供应商发送采购单时,具体的采购量可以采用“M整N零”的形式进行表达,也即,以第一标准容器为单位的第一数量M,以及以第二标准容器为单位的第二数量N。例如,某实体店铺需要采购一批“苹果”,则采购量可以表达为“1箱零5盒”。或者,也可以直接表达为“15盒”,或者,还可以直接以第一标准容器为单位进行采购,例如,“2箱”,等等。
供应商通常是在收到多个实体店铺的采购单后,统一将货品(通常是同一品类的货品)送至仓库中进行存储,然后再由仓库向具体的实体店铺进行分发。在上述在仓库中进行存储的过程中,就可以使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存放。具体的,仓库在收到供应商送来的一批货品后,如果供应商也是采用的前述第一标准容器以及第二标准容器进行的包装,则可以直接将这种第一标准容器确定为待上架到多穿等设备中的容器。或者,如果供应商未采用上述第一标准容器以及第二标准容器对货品进行包装,则可以在仓库中首先进行分装操作,该操作可以称为“倒筐”等(可以通过人工的方式来完成),也即,从供应商的容器中转装入前述第二标准容器,再将第二标准容器装入第一标准容器中,等待上架到多穿设备中进行存储。其中,对于部分需要加工或者制作成半成品的货品,在装入第二标准容器之前,还可以首先进行加工或者半成品制作的过程,等等。
其中,对于上述需要进行“倒筐”或者需要进行加工、半成品制作的货品而言,还可以首先根据各个实体店铺各自的采购量(包括前述第一数量、第二数量),计算出具体需要装箱的第二标准容器的数量、第一标准容器的数量等信息,并提供给对应的作业人员,使得作业人员可以按照该数量信息进行作业。例如,假设一共有A、B、C三个实体店铺,其中,A店铺对“苹果”的采购量为15盒(第二标准容器),B店铺对“苹果”的采购量是18盒,C店铺对“苹果”的采购量也是16盒。其中,对于“苹果”而言,一个第一标准容器(假设第一标准容器为“箱”)最多可容纳10盒,则可以确定出A店铺需要1箱零5盒,B店铺需要1箱零8盒,C店铺需要1箱零6盒。这样,如果直接按照各个实体店铺的采购量进行存储,则需要上架到多穿设备中的第一标准容器数量为6个,但是,其中有3个第一标准容器都会是未满箱的状态,显然会对存储空间造成浪费。为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首先将第一数量进行汇总,1+1+1=3箱,并将第二数量进行汇总,也即,5+8+6=19盒。而由于一箱最多可以容纳10盒,因此,可以将这19盒的“零”需求量合并为1箱零9盒。这样,三个实体店铺总共需要15+18+16=49盒,然后,可以将这49盒装入5个箱子中,其中4个箱子都可以装满,另一个箱子中装入9盒即可。这些信息可以提供给具体执行“倒筐”或者加工、半成品制作的作业人员,作业人员可以按照对应的数量进行作业,从而准备好即将上架的多个第一标准容器。
其中,在将货品装入第二标准容器,再装入第一标准容器后,具体在上架到多穿等设备上时,还可以为具体的第一标准容器关联对应的存储类型标签。也就是说,由于具体的实体店铺所需的采购量可能“有整有零”,但是在上架存储时,对这些采购量进行了汇总,将一些“零”的采购量合并为“整”的采购量,以减少上架到多穿中的第一标准容器的数量,提升存储效率。但这就意味着,在出库时,还需要对之前上架到多穿中的部分第一标准容器中的货品进行“拆零”操作。例如,在前述例子中,一共有5个第一标准容器上架到多穿设备中,但是,三个实体店铺各自只需要一个整箱,他的都是“零”的需求,因此,另外两个第一标准容器中的货品都是需要进行“拆零”处理的。具体实现时,由于“拆零”操作通常需要通过人工的方式来完成,而不需要“拆零”的第一标准容器则可以直接进入分拣区进行自动分拣,因此,在出库时,这两种第一标准容器需要去往不同的作业区进行下一步处理。为此,可以在上架时,为具体的第一标准容器添加存储类型标签,这种存储类型标签就可以分为两种,其中一种是,用于在出库时间到来时进行整容器分拣的第一类型,另一种则可以是先进行拆零作业后再进行分拣的第二类型。
在货品的出库时间片到来时(仓库中通常以档口等为单位为货品设置不同的出库时间片,以实现分批出库),可以按照各个第一标准容器对应的存储类型标签,对多穿中存储的第一标准容器中的货品进行分拣。其中,对于关联有第一类型标签的第一标准容器,可以直接送往分拣作业区,以具体的第一标准容器为单位进行整箱的分拣,分配对应的实体店铺标识即可。但是,对于关联有第二类型标签的第一标准容器,则可以送往拆零作业区,这样,可以由拆零作业区的作业人员,根据各个实体店铺对应的“零”的采购量,从具体的第一标准容器中拆捡出对应数量的第二标准容器,然后可以装入新的第一标准容器中,该新的第一标准容器可以与具体的实体店铺标识进行绑定。
上述新的第一标准容器同样可以上架到前述多穿等设备中进行存储,等待正式出库。当然,这种新的第一标准容器的存储类型与前述第一类型、第二类型又有所不同,其已经绑定了实体店铺信息,并且,不需要再进行拆零等处理,直接进入分拣作业区进行分拣即可。因此,还可以为这种新的第一标准容器添加第三类型的存储类型标签。
综上,具体上架到多穿等设备上的第一标准容器主要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的存储类型标签。在为具体的第一标准容器添加了存储类型标签后,可以通过具体的算法为具体第一标准容器分配存储库位,然后可以通过提升机等提升到对应的层,并由穿梭车运送到对应的存储库位进行存储。其中,在分配存储库位时,由于具体的多穿设备上的库位通常是双深位,也即,每个巷道的两侧分布有多排库位,同一巷道同一侧的包括两个不同进深的库位。因此,在分配库位时,可以在均衡原则的基础上,还可以保证以下条件:同一巷道同一侧的至少两个不同进深的库位中,可以存放同一类型、装有同一品类货品的第一标准容器,以避免在出库时产生“移库”现象。当然,如果对于一些特殊情况无法满足上述条件,则还可以满足以下条件:同一巷道同一侧同一排中的至少两个不同进深的库位中,可以存放同一类型、装有同一档口的货品的第一标准容器。由于同一档口的不同货品通常对应相应的出库时间片,因此,也可以从一定程度上降低“移库”的发生概率,有利于提升存取效率。对此,后文中会有详细介绍。
从系统架构角度而言,参见图1,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在仓库中部署多穿等密集型仓储设备,同时,为了满足该设备对生鲜等类目的非标货品的存储,还对货品上架前的包装方式进行了设计。另外,还可以通过设定仓储管理系统中的数据处理逻辑,可以实现对待上架的第一标准容器的打标操作,以使得具体的算法可以根据第一标准容器关联的存储类型标签、货品所属的类目、档口等信息,为具体的第一标准容器进行库位分配。其中,具体的算法逻辑可以部署在仓库内的仓储执行系统中,或者,也可以部署在具体设备提供方的控制系统中(此时,设备提供方需要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处理逻辑进行相应的算法开发)。在分配了具体的库位之后,可以通过向具体的设备控制系统发送指令,使得设备控制系统可以通过升降机、穿梭车等自动化设备,实现对具体第一标准容器的自动化上架存储处理。在需要下架时,也同样可以通过算法计算出具体所需下架的第一标准容器所在的库位,然后通过穿梭车以及升降机等自动化处理设备,实现对第一标准容器的自动化下架处理。下架时,可以根据具体容器的类型信息,输送至分拣作业区,或者拆零作业区。在拆零作业区,则可以将拆拣出的第二标准容器装入新的、关联有实体店铺标识的第一标准容器中,这种容器仍然可以暂存到多穿设备中等待正式出库。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具体实现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本申请实施例从前述仓储管理系统的角度,提供了一种在仓库中进行货品存储控制方法,其中,具体的仓库中可以部署有密集型仓储设备,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参见图2,具体的密集型仓储设备可以包括分布在多层货架上的多个库位,以及每层货架上用于将货品输送到指定库位的穿梭车。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下,具体的仓储设备中可以包括多条巷道,具体的穿梭车可以行驶在巷道上,并基于巷道两层的库位进行第一标准容器的放入或者取出等操作。具体的,参见图3,该方法可以包括:
S301:确定目标品类的待上架货品对应的多个第一标准容器的标识,以及关联的多个实体店铺分别对应的采购量信息,所述采购量信息包括以第一标准容器为单位的第一数量和/或以第二标准容器为单位的第二数量,第一标准容器中可容纳多个第二标准容器,第二标准容器用于容纳所述货品;其中,所述待上架货品对应的多个第一标准容器的数量,是通过将所述多个实体店铺对应的所述采购量中的第一数量以及第二数量分别进行汇总,并将所述第二数量对应的采购量汇总结果合并为以第一标准容器为单位的数量后得到的。
其中,第一标准容器以及第二标准容器,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针对生鲜等类目的非标货品通过多穿等设备进行存储的需求,提供的对货品进行包装的容器。其中,如前文所述,第一标准容器的容积通常大于第二标准容器,例如,第一标准容器可以是“箱”、“筐”等,第二标准容器可以是“盒”等。可以通过第二标准容器将散装货品分装成多“份”,再将这些第二标准容器装入第一标准容器中,然后以第一标准容器为单位上架到多穿等设备上。也就是说,上述第二标准容器并不会直接上架到多穿设备上,而是统一将第二标准容器装入第一标准容器后,再将第一标准容器上架到多穿设备上进行存储。
在上述规则的基础上,实体店铺在产生对某品类的货品的采购需求时,可以向具体的供应商发出采购请求,在采购单中标明具体所需的货品品类以及采购量信息。其中,具体的采购量信息就可以包括:第一标准容器为单位的第一数量和/或以第二标准容器为单位的第二数量。例如,假设某实体店铺需要1箱零5盒,则第一数量为1,第二数量为5。或者,由于对于同一品类的货品而言,一个第一标准容器中最多可容纳的第二标准容器的数量可以是固定的,因此,采购单中也可以直接以第二标准容器为单位列明采购量,例如,前述例子中,可以标明采购量为15盒。或者,如果实体店铺中没有“零”的采购需求,也可以直接标明所需的以第一标准容器为单位的第一数量,例如,2箱,等等。
同一供应商会收到来自于多个不同实体店铺的针对同一品类的货品的多份采购单,之后,供应商可以将这些采购单中的采购量进行汇总。其中,供应商如果也有仓库中的第一标准容器以及第二标准容器,则可以直接用这些容器将货品分装好,运往仓库进行存储。或者,更多的情况是,供应商并不会采用上述第一标准容器以及第二标准容器来装载具体的货品,此时,供应商接收到各个实体店铺的采购请求后,可以首先将通过第一标准容器以及第二标准容器的数量表达的采购量,转换为以公斤等为单位表达的更通用的采购量。具体的,对于同一品类的货品而言,每个第一标准容器以及第二标准容器最多能够承载的重量可以是固定的,该信息可以提供给供应商,这样,供应商可以按照采购单中的采购量进行换算,得到各个实体店铺总共需要采购的货品重量等信息。然后,可以使用供应商自有的容器对货品进行承载,并运送至仓库。
具体的货品运送到仓库后,也会以同一品类的货品为单位,上架到具体的多穿等设备上。其中,对于上述第一种情况,由于具体的货品在送至仓库时,已经在具体的第一标准容器中,因此,仓库方不需要进行“倒筐”等处理,便可以成为待上架到具体的多穿等设备中进行存储的状态。当然,供应商在将上述货品卸货到仓库后,通常是多个第一标准容器叠放在一起,此时,可以通过仓库中的“拆垛机”等自动化设备,将叠放在一起的多个第一标准容器一个一个地取下,并准备上架到多穿设备中。在此过程中,“拆垛机”设备可以在取消具体第一标准容器的过程中,对第一标准容器上设置的图形码等进行扫码,以读取具体的容器标识,并提交到仓储管理系统。这样,使得仓库管理系统可以获知具体第一标准容器的标识,为后续的为第一标准容器添加存储类型标签做准备。
而对于上述第二种情况,由于供应商未采用上述第一标准容器以及第二标准容器对货品进行包装,因此,在货品送达仓库后,还需要首先在仓库中进行分装操作,该操作可以称为“倒筐”等(可以通过人工的方式来完成)。也即,从供应商的容器中倒入前述第二标准容器,再将多个第二标准容器装入第一标准容器中,等待上架到多穿设备中进行存储。其中,对于部分需要加工或者制作成半成品的货品,在装入第二标准容器之前,还可以首先进行加工或者半成品制作的过程,等等。例如,冬瓜类的货品,可能需要在仓库中将冬瓜切成多份,此时,供应商送入仓库的货品相当于是原材料,需要在仓库中加工成可售卖的状态。切分出的每一份冬瓜可以用一个第二标准容器进行装载,再装入第一标准容器中,等待分发到各个具体的实体店铺。另外,仓库中还可以具有“中心厨房”的功能,对于一些需要制作成半成品的货品,也可以在仓库中完成制作过程,此时,供应商送来的货品同样相当于是原材料,通过“中心厨房”的加工制作,成为能够在实体店铺中售卖的状态。类似的,对于这种货品,也可以在完成半成品的加工制作后,按份装入第二标准容器中(每个第二标准容器可以对应一份,具体的实体店铺中通常将会以这种“份”为单位对货品进行售卖),再将多个第二标准容器装入第一标准容器中,从而得到多个待上架的第一标准容器,等等。
其中,对于上述需要进行“倒筐”或者需要进行加工、半成品制作的货品而言,为了便于具体的作业人员确定具体需要装箱的数量,还可以首先对各个实体店铺各自的采购量(包括前述第一数量、第二数量)进行汇总,计算出具体需要装箱的第二标准容器的数量、第一标准容器的数量等信息,并提供给对应的作业人员,使得作业人员可以按照该数量信息进行作业。
其中,具体在对各个实体店铺的采购量进行汇总的过程中,为了减少上架的第一标准容器的数量,还可以将各个实体店铺中以第二标准容器为单位的第二数量进行汇总,然后合并到第一标准容器中进行存放,这样,可以减少上架的第一标准容器的数量。
也即,具体实现时,可以通过将所述多个实体店铺分别对应的采购量信息中的所述第一数量进行汇总,确定出第三数量;并通过将所述多个实体店铺分别对应的采购量信息中的所述第二数量进行汇总,确定出第四数量。然后,可以根据每个第一标准容器中最多可容纳的第二标准容器的数量,确定将所述第四数量的第二标准容器合并到第一标准容器中时,所需的第一标准容器的第五数量。这样,可以通过将所述第三数量与所述第五数量相加,确定所需上架的以第一标准容器为单位的第六数量,然后,可以根据该第六数量生成分装任务,以便按照所述分装任务,将所述目标品类的待上架货品装入所述第二标准容器,再将所述第二标准容器装入所述第一标准容器,以此得到所述目标品类的待上架货品对应的所述多个第一标准容器。
例如,在前文所述的例子中,假设一共有A、B、C三个实体店铺,其中,A店铺对“苹果”的采购量为1箱零5盒,B店铺需要1箱零8盒,C店铺需要1箱零6盒。这样,如果直接按照各个实体店铺的采购量进行上架存储,则需要上架到多穿设备中的第一标准容器数量为6个,但是,其中有3个第一标准容器都会是未满箱的状态(分别装5盒、8盒、6盒),显然会对存储空间造成浪费(在实际应用中,具体实体店铺的数量更多,该浪费情况会更严重)。为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首先将各个实体店铺对应的第一数量进行汇总,1+1+1=3箱,也即,第三数量为3;另外可以将第二数量进行汇总,也即,5+8+6=19盒,第四数量为19。而由于一箱最多可以容纳10盒,因此,可以将这19盒的“零”采购量合并为1箱零9盒,也即,合并后所需的第一标准容器的第五数量为2。这样,对于上述三个实体店铺,所需上架的以第一标准容器为单位的第六数量为3+2=5。可见,通过这种方式,在该例子中,可以减少一个需要存放到多穿设备上的第一标准容器的数量。
另外,在前述例子中,一共需要上架的第一标准容器的数量是5,其中4个都可以装满,另一个第一标准容器中装入9个第二标准容器即可。因此,具体实现时,还可以确定出第六数量的第一标准容器中,需要进行装满处理的第七数量(在上述例子中,第七数量为4),以及对于无需装满的第一标准容器,其中所需装入的以第二标准容器为单位的第八数量(在上述例子中,第八数量为9);这样,可以根据所述第六数量、第七数量以及第八数量,生成所述分装任务。这样,可以使得具体的作业人员可以获知,针对当前品类的货品,需要上架的第一标准容器的数量,其中多少个需要装满,不需要装满的,需要装入多少个第二标准容器。
其中,如果具体的待上架货品需在所述仓库中进行加工或者半成品制作,则还可以根据每个第一标准容器中最多可容纳的第二标准容器的数量,将前述第三数量换算为以第二标准容器为单位的第九数量(前述例子中,该第九数量为30),然后,可以通过将所述第四数量与所述第九数量相加,确定所需加工或半成品制作的以第二标准容器为单位的第十数量(前述例子中,该第十数量为30+19=49),并生成加工任务或半成品制作任务,以便按照所述加工任务或半成品制作任务,对原材料进行加工或者半成品制作后,执行所述分装任务。
总之,通过“拆垛”、“倒筐”、“加工”、“半成品制作”等作业后,可以得到多个第一标准容器,每个第一标准容器中可以装有多个第二标准容器,每个第二标准容器中装有同一品类的一份货品(这里的一份可以是具体实体店铺中对该品类的货品的售卖单位)。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种作业任务完成的过程中,都可以通过对第一标准容器进行扫码等方式,将第一标准容器的标识提交到仓储管理系统,使得仓储管理系统可以获知具体的第一标准容器的标识。其中,对于“拆垛”的场景而言,可以由“拆垛机”在抓取第一标准容器的过程中,自动对第一标准容器进行扫码,读取其容器标识信息。对于“倒筐”、“加工”等场景而言,由于通常需要人工的方式将第二标准容器装入第一标准容器中,因此,可以由具体的作业人员使用扫码枪等设备对第一标准容器进行扫码的方式,上传具体第一标准容器的标识信息。例如,“倒筐”作业人员每次取下一个第一标准容器,来完成针对当前品类的货品的“倒筐”任务时,可以首先对第一标准容器进行扫码,然后,再将具体装有货品的第二标准容器装入第一标准容器中。
另外,关于具体货品的品类的信息,由于同一品类的货品通常可以放在同一个托盘上,因此,可以通过对托盘进行扫码等方式,读取具体的货品品类信息,并且提交到仓储管理系统。其中,针对同一品类的货品,该扫码操作可以仅执行一次即可。
S302:通过将所述多个实体店铺分别对应的采购量信息进行汇总,分别为所述多个第一标准容器添加存储类型标签,所述存储类型包括:用于在出库时间片到来时进行整容器分拣的第一类型,或者,先进行拆零作业后再进行分拣的第二类型。
在确定出当前待上架货品的品类,以及对应的第一标准容器标识后,可以通过将所述多个实体店铺分别对应的采购量信息进行汇总,分别为所述多个第一标准容器添加存储类型标签。具体的,由于具体的实体店铺所需的采购量可能“有整有零”(分别由第一数量、第二数量进行表达),但是在上架存储时,对这些采购量进行了汇总,将一些“零”的采购量合并为“整”的采购量,以减少上架到多穿中的第一标准容器的数量,提升存储效率。但这就意味着,在出库时,还需要对之前上架到多穿中的部分第一标准容器中的货品进行“拆零”操作。例如,在前述例子中,一共有5个第一标准容器上架到多穿设备中,虽然其中4个都是装满整箱的,但是,由于三个实体店铺各自只需要一个整箱,其他的都是“零”的需求,因此,只有其中三箱可以直接进行整箱分拣,另外两箱中的货品都是需要进行“拆零”处理的。具体实现时,由于“拆零”操作通常需要通过人工的方式来完成,而不需要“拆零”的第一标准容器则可以直接进入分拣区进行自动分拣,因此,在出库时,这两种第一标准容器需要去往不同的作业区进行下一步处理。为此,可以在上架时,为具体的第一标准容器添加存储类型标签,这种存储类型标签就可以分为两种,其中一种是,用于在出库时间片到来时进行整容器分拣的第一类型,另一种则可以是先进行拆零作业后再进行分拣的第二类型。
例如,在前述例子中,一共有5个第一标准容器需要上架到多穿中,可以为其中三个满箱的第一标准容器添加第一类型标签,为另外两个添加第二类型标签。其中,如前文所述,每个第一标准容器都可以关联容器标识,具体可以以二维码或者条形码等形式印刷在第一标签容器上。这样,具体进行“倒筐”等操作的作业人员在执行“倒筐”任务的过程中,可以分别对每个第一标准容器进行扫码,使得系统获知第一标准容器的标识信息,并为其添加对应的存储类型标签即可。或者,“拆垛机”等设备在进行“拆垛”作业时,也可以自动对第一标准容器进行扫码,以实现对第一标准容器的标识的获取。
获取到第一标准容器的标识后,由于系统知晓当前类目的货品对应的各个实体店铺的采购量信息,因此,可以计算出具体需要具体需要添加各类存储类型标签的数量,然后按照该数量信息为第一标准容器添加标签即可。具体的,还可以对“倒筐”等作业提出另一要求,例如,首先进行满箱的作业,然后再对不需要装满的箱子进行作业,等等。例如,在前述例子中,一共有5个第一标准容器需要上架,系统可以提前计算出这5个第一标准容器中,有四个需要装满,一个只需要装入9盒,另外,有三个需要添加第一标签,两个需要添加第二标签。在“倒筐”过程中,作业人员可以先将前四个第一标准容器装满,最后一个只装入9盒即可。这样,在已知作业人员的作业顺序的情况下,就可以完成对具体第一标准容器的打标操作。例如,在作业人员取下第一个第一标准容器,并对其进行扫码后,系统便可以将该第一标准容器的标识与第一标签关联,第二个以及第三个也做相同处理。到了第四个、第五个第一标准容器时,则可以将该第四个、第五个容器的标识与第二标签关联,等等。也就是说,在前述对第一数量以及第二数量分别进行汇总、合并之后,可以直接为所述多个第一标准容器中所述第三数量(通过将“整”的采购量进行汇总后得到的数量)的第一标准容器添加所述第一类型的存储类型标签,并为其中所述第五数量(通过将“零”的采购量进行汇总并合并后得到的数量)的第一标准容器添加所述第二类型的存储类型标签。
S303:根据所述多个第一标准容器分别对应的存储类型标签,为所述多个第一标准容器分配对应的存储库位,以便按照库位分配结果,将所述多个第一标准容器存储到所述密集型仓储设备中。
在为具体的第一标准容器添加了存储类型标签后,便可以将该第一标准容器对应的货品类目、存储类型标签等参数信息提供给具体的算法,由算法来为具体的第一标准容器分配目标库位,然后再由具体仓储设备的控制系统按照该具体的目标库位,将第一标准容器运送到该目标库位处进行存储即可。
具体的,所述算法可以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方案以及对应的存储类型标签的打标方式而设计的,该算法可以运行在前述仓储管理系统内部,也即,由该仓储管理系统内部的技术人员自行开发。这样,在为具体的第一标准容器添加了存储类型标签后,可以在仓储管理系统内部完成对目标库位的分配,之后,再将目标库位的信息提供给具体的仓储设备控制系统,使得仓储设备控制系统来执行具体将第一标准容器运送至该目标库位的处理。或者,另一种方式下,由于仓储设备控制系统通常可以由第三方的设备提供方来提供,这种设备提供方通常也具有一定的算法开发能力,因此,也可以将需求提供给这种设备提供方,由设备提供方开发相关的算法,并运行在设备提供方的系统中。此时,在仓储管理系统完成对第一标准容器的打标后,可以将第一标准容器的标签、对应货品的类目标识等提供给设备提供方的系统,由设备提供方的系统通过执行相应的算法,完成库位的分配,等等。也就是说,对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仓储管理系统而言,具体的算法部分可以是“白盒”状态,也可以是“黑盒”状态,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而定,这里不进行限定。
其中,具体在进行库位分配时,“多穿”等仓储设备通常会具有一些常用的库位分配算法,包括按照层均衡、巷道均衡等原则进行分配,也就是说,同一货品类目、同一存储类型标签的第一标准容器,可以均匀地分配到不同的层、不同的巷道进行分散存储,以避免出库时,在同一层或者同一巷道造成拥堵等情况,达到设备使用率最大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具体的算法在分配库位时,也可以同样遵守上述均衡原则,另外,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标准容器具有不同的类型,因此,在进行库位分配时,还可以考虑到该因素进行一些特殊的设计。
其中,上述特殊设计与密集型仓储设备的结构有关。为便于理解,下面首先对这种设备的结构进行简单介绍。如图2所示,假设某多穿设备共有9个巷道,巷道高15或17层,60列,共可以提供3万多个库位。具体的容器进入多穿后可以通过辅线(通过辅线可以实现分流和容错的目的)输送到具体的巷道,一条辅线对应多条巷道,辅线通过拨片把容器推下巷道。由于设备有多层,因此,每个巷道南北两侧还可以各有一台提升机,一台用于入库,一台用于出库;每个巷道每一层还有一台穿梭车,用于将提升机提上来的容器输送至指定的库位。另外,上述设备的库位还有一个特点,也即,采用“双深位”(甚至可能是“多深位”,为便于介绍,主要以“双深位”为例进行介绍),也即,行排列一样的库位有两个,进深深度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如图4所示,穿梭车41停靠在某位置处时,具体的库位位于其左右两侧,其中,每一侧有两个库位,例如,右侧两个库位42、43,其深度是不同的。此时,如果同一侧不同进深的两个库位上存放的容器具有不同类型、不同品类的货品,则在出库时,可能会涉及到“移库”操作。例如,假设库位42存放的是容器是第一类型,库位43存放的容器是第二类型,某时刻需要将第二类型的容器出库,则在穿梭车来到该停靠位后,需要首先将库位42处存放的容器取出暂时放在另一个空的库位上,然后才能取出库位43上存放的容器,这显然会降低处理效率。
另外,由于在仓库中对不同品类的货品可能会分批出库,也即,不同品类的货品对应不同的出库时间片,此时,如果“双深位”上的两个库位中存放了同一类型的容器,但是其中存放的货品品类不同,则也同样可能会出现上述需要“移库”的情况。例如,某时间片内需要对某个品类A的货品出库,此时,如果库位42存放的是容器对应的货品品类B,库位43存放的容器对应的货品品类A,则此时同样需要首先将库位42处存放的容器取出暂时放在另一个空的库位上,然后才能取出库位43上存放的容器。
因此,针对上述情况,对于“双深位”或者“多深位”的情况,还可以保证同一行排列的多个不同进深深度的库位中,可以尽量存放同一存储类型、装有同一品类货品的第一标准容器,以此降低“移库”的发生概率。或者,在另一种方式下,由于仓库中在进行货品出库时,可能会以档口为单位,同一档口对应多种不同的货品,这些货品对应相同的出库时间片。因此,如果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无法满足上述条件,则也可以尽量保证同一行排列的多个不同进深深度的库位中,存放同一存储类型、装载的货品对应相同出库时间片的第一标准容器。
在完成库位的分配后,可以由具体的仓储设备控制系统将第一标准容器运送至对应的目标库位。具体的,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密集型仓储设备通常包括多层,多个巷道,因此,还可以配备有相关的自动化设备,包括提升机、穿梭车等。具体的运送过程可以包括:首先通过提升机将具体的第一标准容器提升到对应的层,然后,由该层的穿梭车将第一标准容器运送到对应的库位进行存储即可。
在将具体的第一标准容器存放到多穿等密集型仓储设备上之后,在货品的出库时间片到来时(仓库中通常可以以档口等为单位为货品设置不同的出库时间片,以实现分批出库),可以对设备中存储的第一标准容器中的货品进行分拣。也就是说,由于具体的第一标准容器上架到多穿中存储时,并没有绑定具体的实体店铺,而在出库时,则需要确定出具体的货品与具体的实体店铺进行绑定,以便按照实体店铺的采购量将具体货品分发至具体的实体店铺。其中,具体在分拣时,对于关联有第一类型标签的第一标准容器,可以直接送往分拣作业区,以具体的第一标准容器为单位进行整箱的分拣,分配对应的实体店铺标识即可。但是,对于关联有第二类型标签的第一标准容器,则可以送往拆零作业区,这样,可以由拆零作业区的作业人员,根据各个实体店铺对应的“零”的采购量,从具体的第一标准容器中拆捡出对应数量的第二标准容器,然后可以装入新的第一标准容器中,该新的第一标准容器可以与具体的实体店铺标识进行绑定。
例如,同样是前述例子中,三个带有第一类型标签的第一标准容器,可以直接送入分拣作业区进行整箱的分拣,在分拣过程中,这三个第一标准容器会分别被绑定实体店铺标识,以用于分发到不同的实体店铺中。另外两个带有第二类型标签的第一标准容器,则可以首先送往拆零作业区,拆零作业人员可以从这两个第一标准容器中,分别拆捡出5个、8个、6个第二标准容器,并分别装入另外三个新的分别关联有三个实体店铺标识的第一标准容器中。其中,具体实现时,在拆零作业区,可以具有“分拨墙”,其中可以包括多个格子,每个格子是分别与不同的实体店铺绑定的。这样,当第一标准容器被送到拆零作业区时,作业人员可以取出一个新的第一标准容器,并放入其中一个格子,此时,该格子内的扫码设备可以对该新的第一标准容器进行扫码,从而可以建立该新的第一标准容器与实体店铺之间的绑定关系,同时,作业人员可以根据该实体店铺的采购量中的第二数量信息,拆拣出对应数量的第二标准容器,装入该新的第一标准容器中。
当然,在拆零重装的过程中,关联有同一实体店铺标识的新的第一标准容器中,可以装入多种不同品类的货品。例如,前述实体店铺A对应的新的第一标准容器中,装入了5个前述第二标准容器,由于该新的第一标准容器尚未装满,同时,该实体店铺A还采购了其他品类的货品,并且也存在“零”的采购量,则可以将其他品类的“零”的采购量也装入该新的第一标准容器中,从而实现对同一实体店铺在不同品类上“零”的采购量的合并。
上述新的第一标准容器同样可以上架到前述多穿等设备中进行存储,等待正式出库。当然,这种新的第一标准容器的存储类型与前述第一类型、第二类型又有所不同,其已经绑定了实体店铺信息,并且,不需要再进行拆零等处理,直接进入分拣作业区进行分拣即可,因此,还可以为这种新的第一标准容器添加第三类型的存储类型标签。也就是说,实际上架到多穿等设备上的第一标准容器主要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的存储类型标签,在每个第一标准容器上架到多穿设备存储之前,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仓储管理系统都可以分别为具体的第一标准容器添加存储类型标签,并将该信息以及具体的货品品类信息等作为参数,提供给算法,由算法分配具体的库位,之后再通过相关的自动化设备,将第一标准容器运送到对应的库位上进行存储。需要说明的是,在出库时间到来时,也可以通过算法通过路径计算等,确定出具体的下架库位,并由对应的穿梭车、升降机等自动化设备完成对应的下架任务(将具体的第一标准容器送往分拣作业区或者拆零作业区)。
总之,通过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实现对通过密集型仓储设备实现对生鲜等非标商品的存储,以提升仓库的存储空间利用率以及存储效率。其中,通过第一标准容器以及第二标准容器这样两种不同容量的容器的设计,并统一以第一标准容器为单位进行上下架处理,可以便于密集型仓储设备进行统一的自动化抓取、输送等处理;同时,实体店铺可以以第一标准容器以及第二标准容器这样两种容器为单位进行采购,也即,具体的采购量可以包括以第一标准容器为单位的“整”的采购量,以及以第二标准容器为单位的“零”的采购量,因此,可以更灵活的满足不同实体店铺对采购量的不同需求。另外,在将货品上架到仓储设备之前,可以将不同实体店铺的“零”的采购量进行汇总并合并为“整”的采购量,从而可以减少所需上架的第一标准容器的数量,进一步节省仓库的存储空间。当然,在此基础上,还通过为待上架的第一标准容器添加具体的存储类型标识,用以区分需要进行整容器分拣或者需要先进行拆零作业的不同容器,以便于在需要出库时进行分类处理,进而使得仓库方可以按照具体实体店铺的实际采购量,将具体的货品分发到实体店铺。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可能会涉及到对用户数据的使用,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符合所在国的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情况下(例如,用户明确同意,对用户切实通知,等),在适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在本文描述的方案中使用用户特定的个人数据。
与前述方法实施例相对应,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在仓库中进行货品存储控制装置,所述仓库中包括密集型仓储设备,所述密集型仓储设备包括分布在多层货架上的多个库位;参见图5,该装置可以包括:
信息确定单元501,用于确定目标品类的待上架货品对应的多个第一标准容器的标识,以及关联的多个实体店铺分别对应的采购量信息,所述采购量信息包括以第一标准容器为单位的第一数量和/或以第二标准容器为单位的第二数量,第一标准容器中可容纳多个第二标准容器;其中,所述待上架货品对应的多个第一标准容器的数量,是通过将所述多个实体店铺对应的所述采购量中的第一数量以及第二数量分别进行汇总,并将所述第二数量对应的采购量汇总结果合并为以第一标准容器为单位的数量后得到的;
容器打标单元502,用于分别为所述多个第一标准容器添加存储类型标签,所述存储类型包括:用于在出库时进行整容器分拣的第一类型,或者,先进行拆零作业后再进行分拣的第二类型;
库位分配单元503,用于根据所述多个第一标准容器分别对应的存储类型标签,为所述多个第一标准容器分配对应的存储库位,以便按照库位分配结果,将所述多个第一标准容器存储到所述密集型仓储设备中。
具体实现时,该装置还可以包括:
下架单元,用于在所述目标品类对应的出库时间,指示所述穿梭车将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一标准容器下架并运送到拆零作业区,以便在拆零作业区,按照各实体店铺分别所需的所述第二数量,分别从第二类型的第一标准容器中拣出对应数量的第二标准容器,并放入关联有门店标识的新的第一标准容器中;
此时,所述容器打标单元还可以用于,在接收到对新的第一标准容器的上架指令时,为该新的第一标准容器添加第三类型的存储标签,所述第三类型为暂存在所述密集型仓储设备中,等待以整容器分拣的形式进行出库。
其中,关联有实体店铺标识的新的第一标准容器中,可用于容纳同一实体店铺所需要的多种不同品类的货品。
具体的,所述密集型仓储设备中包括多条可供所述穿梭车行驶的巷道,所述多个库位分布在所述巷道的两侧,其中,所述巷道的同一侧包括多排库位,其中每一排中包括不同进深的至少两个库位;
此时,所述库位分配单元具体可以用于:
按照预置的第一条件为所述多个第一标准容器分配对应的存储库位,其中,所述第一条件为:所述多个不同进深的库位上,存储相同存储类型且对应相同货品品类的第一标准容器。
或者,所述库位分配单元还可以用于:
如果无法达到所述第一条件,则按照第二条件为所述多个第一标准容器分配对应的存储库位:其中,所述第二条件为:所述多个不同进深的库位上,存储相同存储类型且对应的货品具有相同出库时间片的第一标准容器。
另外,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
汇总计算单元,用于通过将所述多个实体店铺分别对应的采购量信息中的所述第一数量进行汇总,确定第三数量;通过将所述多个实体店铺分别对应的采购量信息中的所述第二数量进行汇总,确定第四数量;
合并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每个第一标准容器中最多可容纳的第二标准容器的数量,确定将所述第四数量的第二标准容器合并到第一标准容器中时,所需的第一标准容器的第五数量;
任务生成单元,用于通过将所述第三数量与所述第五数量相加,确定所需上架的以第一标准容器为单位的第六数量,并根据该第六数量生成分装任务,以便按照所述分装任务,将所述目标品类的待上架货品装入所述第二标准容器,再将所述第二标准容器装入所述第一标准容器,以得到所述目标品类的待上架货品对应的所述多个第一标准容器。
另外,还可以包括:
数量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六数量的第一标准容器中,需要进行装满处理的第七数量,以及对于无需装满的第一标准容器,其中所需装入的以第二标准容器为单位的第八数量;
所述任务生成单元具体可以用于:根据所述第六数量、第七数量以及第八数量,生成所述分装任务。
此时,所述容器打标单元具体可以用于:
为所述多个第一标准容器中所述第三数量的第一标准容器添加所述第一类型的存储类型标签,并为其中所述第五数量的第一标准容器添加所述第二类型的存储类型标签。
其中,所述目标品类的待上架货品包括:需在所述仓库中进行加工或者半成品制作的货品;
所述数量确定单元还可以用于:
根据每个第一标准容器中最多可容纳的第二标准容器的数量,将所述第三数量换算为以第二标准容器为单位的第九数量;
加工制作任务生产单元,用于通过将所述第四数量与所述第九数量相加,确定所需加工或半成品制作的以第二标准容器为单位的第十数量,并生成加工任务或半成品制作任务,以便按照所述加工任务或半成品制作任务,对原材料进行加工或者半成品制作后,执行所述分装任务。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方法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以及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关联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在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读取执行时,执行前述方法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其中,图6示例性的展示出了电子设备的架构,具体可以包括处理器610,视频显示适配器611,磁盘驱动器612,输入/输出接口613,网络接口614,以及存储器620。上述处理器610、视频显示适配器611、磁盘驱动器612、输入/输出接口613、网络接口614,与存储器620之间可以通过通信总线630进行通信连接。
其中,处理器610可以采用通用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处理器)、微处理器、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等方式实现,用于执行相关程序,以实现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
存储器620可以采用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静态仓储设备,动态仓储设备等形式实现。存储器620可以存储用于控制电子设备600运行的操作系统621,用于控制电子设备600的低级别操作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另外,还可以存储网页浏览器623,数据存储管理系统624,以及仓储控制处理系统625等等。上述仓储控制处理系统625就可以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具体实现前述各步骤操作的应用程序。总之,在通过软件或者固件来实现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时,相关的程序代码保存在存储器620中,并由处理器610来调用执行。
输入/输出接口613用于连接输入/输出模块,以实现信息输入及输出。输入输出/模块可以作为组件配置在设备中(图中未示出),也可以外接于设备以提供相应功能。其中输入设备可以包括键盘、鼠标、触摸屏、麦克风、各类传感器等,输出设备可以包括显示器、扬声器、振动器、指示灯等。
网络接口614用于连接通信模块(图中未示出),以实现本设备与其他设备的通信交互。其中通信模块可以通过有线方式(例如USB、网线等)实现通信,也可以通过无线方式(例如移动网络、WIFI、蓝牙等)实现通信。
总线630包括一通路,在设备的各个组件(例如处理器610、视频显示适配器611、磁盘驱动器612、输入/输出接口613、网络接口614,与存储器620)之间传输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上述设备仅示出了处理器610、视频显示适配器611、磁盘驱动器612、输入/输出接口613、网络接口614,存储器620,总线630等,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该设备还可以包括实现正常运行所必需的其他组件。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设备中也可以仅包含实现本申请方案所必需的组件,而不必包含图中所示的全部组件。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可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或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系统及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在仓库中进行货品存储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2)

1.一种在仓库中进行货品存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仓库中包括密集型仓储设备,所述密集型仓储设备包括分布在多层货架上的多个库位;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目标品类的待上架货品对应的多个第一标准容器的标识,以及关联的多个实体店铺分别对应的采购量信息,所述采购量信息包括以第一标准容器为单位的第一数量和/或以第二标准容器为单位的第二数量,第一标准容器中可容纳多个第二标准容器;其中,所述待上架货品对应的多个第一标准容器的数量,是通过将所述多个实体店铺对应的所述采购量中的第一数量以及第二数量分别进行汇总,并将所述第二数量对应的采购量汇总结果合并为以第一标准容器为单位的数量后得到的;
分别为所述多个第一标准容器添加存储类型标签,所述存储类型包括:用于在出库时进行整容器分拣的第一类型,或者,先进行拆零作业后再进行分拣的第二类型;
根据所述多个第一标准容器分别对应的存储类型标签,为所述多个第一标准容器分配对应的存储库位,以便按照库位分配结果,将所述多个第一标准容器存储到所述密集型仓储设备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目标品类对应的出库时间,指示所述穿梭车将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一标准容器下架并运送到拆零作业区,以便在拆零作业区,按照各实体店铺分别所需的所述第二数量,分别从第二类型的第一标准容器中拣出对应数量的第二标准容器,并放入关联有门店标识的新的第一标准容器中;
在接收到对新的第一标准容器的上架指令时,为该新的第一标准容器添加第三类型的存储标签,所述第三类型为暂存在所述密集型仓储设备中,等待以整容器分拣的形式进行出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关联有实体店铺标识的新的第一标准容器中,可用于容纳同一实体店铺所需要的多种不同品类的货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集型仓储设备中包括多条可供所述穿梭车行驶的巷道,所述多个库位分布在所述巷道的两侧,其中,所述巷道的同一侧包括多排库位,其中每一排中包括不同进深的至少两个库位;
所述为所述多个第一标准容器分配对应的存储库位,包括:
按照预置的第一条件为所述多个第一标准容器分配对应的存储库位,其中,所述第一条件为:所述多个不同进深的库位上,存储相同存储类型且对应相同货品品类的第一标准容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为所述多个第一标准容器分配对应的存储库位,还包括:
如果无法达到所述第一条件,则按照第二条件为所述多个第一标准容器分配对应的存储库位:其中,所述第二条件为:所述多个不同进深的库位上,存储相同存储类型且对应的货品具有相同出库时间片的第一标准容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通过将所述多个实体店铺分别对应的采购量信息中的所述第一数量进行汇总,确定第三数量;
通过将所述多个实体店铺分别对应的采购量信息中的所述第二数量进行汇总,确定第四数量;
根据每个第一标准容器中最多可容纳的第二标准容器的数量,确定将所述第四数量的第二标准容器合并到第一标准容器中时,所需的第一标准容器的第五数量;
通过将所述第三数量与所述第五数量相加,确定所需上架的以第一标准容器为单位的第六数量,并根据该第六数量生成分装任务,以便按照所述分装任务,将所述目标品类的待上架货品装入所述第二标准容器,再将所述第二标准容器装入所述第一标准容器,以得到所述目标品类的待上架货品对应的所述多个第一标准容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确定所述第六数量的第一标准容器中,需要进行装满处理的第七数量,以及对于无需装满的第一标准容器,其中所需装入的以第二标准容器为单位的第八数量;
所述根据该第六数量生成分装任务,包括:
根据所述第六数量、第七数量以及第八数量,生成所述分装任务。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别为所述多个第一标准容器添加存储类型标签,包括:
为所述多个第一标准容器中所述第三数量的第一标准容器添加所述第一类型的存储类型标签,并为其中所述第五数量的第一标准容器添加所述第二类型的存储类型标签。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目标品类的待上架货品包括:需在所述仓库中进行加工或者半成品制作的货品;
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每个第一标准容器中最多可容纳的第二标准容器的数量,将所述第三数量换算为以第二标准容器为单位的第九数量;
通过将所述第四数量与所述第九数量相加,确定所需加工或半成品制作的以第二标准容器为单位的第十数量,并生成加工任务或半成品制作任务,以便按照所述加工任务或半成品制作任务,对原材料进行加工或者半成品制作后,执行所述分装任务。
10.一种在仓库中进行货品存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仓库中包括密集型仓储设备,所述密集型仓储设备包括分布在多层货架上的多个库位;所述装置包括:
信息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目标品类的待上架货品对应的多个第一标准容器的标识,以及关联的多个实体店铺分别对应的采购量信息,所述采购量信息包括以第一标准容器为单位的第一数量和/或以第二标准容器为单位的第二数量,第一标准容器中可容纳多个第二标准容器;其中,所述待上架货品对应的多个第一标准容器的数量,是通过将所述多个实体店铺对应的所述采购量中的第一数量以及第二数量分别进行汇总,并将所述第二数量对应的采购量汇总结果合并为以第一标准容器为单位的数量后得到的;
容器打标单元,用于分别为所述多个第一标准容器添加存储类型标签,所述存储类型包括:用于在出库时进行整容器分拣的第一类型,或者,先进行拆零作业后再进行分拣的第二类型;
库位分配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多个第一标准容器分别对应的存储类型标签,为所述多个第一标准容器分配对应的存储库位,以便按照库位分配结果,将所述多个第一标准容器存储到所述密集型仓储设备中。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关联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在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读取执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310072451.5A 2023-01-17 2023-01-17 在仓库中进行货品存储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612841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72451.5A CN116128410A (zh) 2023-01-17 2023-01-17 在仓库中进行货品存储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72451.5A CN116128410A (zh) 2023-01-17 2023-01-17 在仓库中进行货品存储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28410A true CN116128410A (zh) 2023-05-16

Family

ID=863113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72451.5A Pending CN116128410A (zh) 2023-01-17 2023-01-17 在仓库中进行货品存储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12841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83800B (zh) 物流仓库包裹分拣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1573292B (zh) 码垛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001535B (zh) 物流装箱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JP6196342B2 (ja) 運搬管理施設におけるカスタム容器
KR101572857B1 (ko) 창고관리시스템에서 최소 배송비를 위한 박스 선택 방법
EP2769341B1 (en) Pallet building system
CN112678409B (zh) 货物处理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Mohsen et al. A framework for selection of material handling equipment in manufacturing and logistics facilities
CN105517923A (zh) 订单处理系统与方法
US2012032374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filling an order
CN108573423A (zh) 交易订单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794946A (zh) 拣选站中间存放设备
KR101391998B1 (ko) 물류공급방법
CN113830476A (zh) 一种智能分拣系统、方法、仓储机器人及处理终端
CN106815698B (zh) 一种仓储作业跨地域协同方法及系统
CN108714569A (zh) 一种物品分拣系统及物品分拣方法
JP2024509555A (ja) ピッキングタスクの処理方法、装置、媒体及び電子機器
CN116002257A (zh) 仓储系统、仓储系统调度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3800161B (zh) 货物拣选系统、方法、装置、处理终端及拣选机器人
WO202111676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order consolidation
US20230271785A1 (en) Space-efficient order fulfillment system for workflow between service areas
CN102906772A (zh) 用于准备订单货物的装置、相关使用方法以及对应的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16128410A (zh) 在仓库中进行货品存储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JP2002154616A (ja) デパレタイズシステム
CN114162504B (zh) 分拣包裹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