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73595A - 一种抗紫外线抬头显示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紫外线抬头显示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73595A
CN113773595A CN202111027421.XA CN202111027421A CN113773595A CN 113773595 A CN113773595 A CN 113773595A CN 202111027421 A CN202111027421 A CN 202111027421A CN 113773595 A CN113773595 A CN 1137735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onally
distilled water
mass ratio
cesium
ox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2742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武玄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Dongfu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Dongfu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Dongfu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Dongfu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2742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73595A/zh
Publication of CN1137735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735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0Oxides; Hydroxides
    • C08K3/22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0Metal compounds
    • C08K3/14Carb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0Oxides; Hydroxides
    • C08K3/22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 C08K3/2279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of antimon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30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containing compound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01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02B5/208Filters for use with infrared or ultraviolet radiation, e.g. for separating visible light from infrared and/or ultraviolet radi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02B5/22Absorbing fil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0Oxides; Hydroxides
    • C08K3/22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 C08K2003/2258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of tungste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0Oxides; Hydroxides
    • C08K3/22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 C08K2003/2296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of zin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30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2003/3009Sulf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2201/00Specific properties of additives
    • C08K2201/011Nanostructured additiv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Toxicology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紫外线抬头显示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各组分以及各组分含量为铯钨青铜0.7wt%~2.0wt%,氧化铯0.05wt%~5.0wt%,氧化锌0.25wt%~0.50wt%,氧化锡锑0.5wt%~5.0wt%,碳化铌1.0wt%~10.0wt%,纳米硫化钼1.0wt%~10.0wt%,PVB树脂粉60wt%~90wt%,增塑剂10wt%~20wt%。本申请提供一种抗紫外线抬头显示膜材料,该材料中添加铯钨青铜、氧化铯、氧化锌等具有较强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光,其中铯钨青铜可吸收波长为1000‑1100nm,氧化铯可吸收波长为1200‑1500nm的紫外光,用于抬头莫显示器材料中,兼具了对红外光的遮蔽性能和隔热性能。而且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抗紫外线抬头显示膜材料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不产生对环境有污染的物质,是一个绿色环保的制备工艺。

Description

一种抗紫外线抬头显示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抗紫外线抬头显示膜材料,特别涉及一种头显示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抬头显示膜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主要装配HUD对于终端使用者来讲存在三大必要性:行车安全性、交互便捷性、行车智能性,三大需求端的必要性必然推动HUD的全面普及。2019年新上市车型中搭载HUD的数量为325款,渗透率为6.4%,拐点初现,最直接的原因是中低端自主品牌的入局,更重要的是HUD多年用户习惯培育下市场认知度提升、产业链成熟规模效应提升充分降本。因此,2020年以来,以红旗、吉利、蔚来为代表的自主品牌积极装配,尤其三季度哈弗H6入局引爆装配需求,预计未来3-5年国内HUD渗透率有望自6.4%提升至40%。
真正安全且不会疲劳的HUD必须是宽视角,VID超过5米的,只有AR-HUD具备,因此AR-HUD才是未来最终的发展趋势。
HUD,即汽车抬头显示仪,可以把重要的信息,映射在风挡玻璃上,使驾驶员不必低头就可以看清重要汽车信息。整体结构主要包括主控PCB板,LED光源,投影显示以及反射镜,其实质是一个光学器件。
显示膜材料影响HUD的性能,现有技术中,显示膜材料不能很好的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强光,给AR-HUD宽视角带来阳光负载或者阳光倒灌的问题,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并且降低车内的温度(尤其是夏日)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紫外线抬头显示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AR-HUD宽视角带来阳光负载以及车内温度过高的不足。
为实现前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所述一种抗紫外线抬头显示膜材料,各组分以及各组分含量如下:
Figure BDA0003243820680000021
其中,所述铯钨青铜和氧化铯的质量比为1:1-3;
所述铯钨青铜分子中掺杂金属元素选自Cr、Mn、Fe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掺杂金属元素为钨金属质量的0.01wt%-0.05wt%。
可选地,所述铯钨青铜的质量分数上限选自0.8wt%、0.9wt%、1.0wt%、1.1wt%、1.2wt%、1.3wt%、1.4wt%、1.5wt%、1.6wt%、1.7wt%、1.8wt%、1.9wt%、2.0wt%;所述铯钨青铜的质量分数下限选自0.7wt%、0.8wt%、0.9wt%、1.0wt%、1.1wt%、1.2wt%、1.3wt%、1.4wt%、1.5wt%、1.6wt%、1.7wt%、1.8wt%、1.9wt%。
可选地,所述氧化铯的质量分数上限选自0.5wt%、0.8wt%、1.0wt%、1.5wt%、2.0wt%、2.5wt%、3.0wt%、3.5wt%、4.0wt%、4.5wt%、5.0wt%;所述氧化铯的质量分数下限选自0.05wt%、0.5wt%、0.8wt%、1.0wt%、1.5wt%、2.0wt%、2.5wt%、3.0wt%、3.5wt%、4.0wt%、4.5wt%。
可选地,所述氧化锌的质量分数上限选自0.30wt%、0.35wt%、0.40wt%、0.45wt%、0.50wt%;所述氧化锌的质量分数下限选自0.25wt%、0.30wt%、0.35wt%、0.40wt%、0.45wt%。
可选地,所述氧化锡锑的质量分数上限选自0.5wt%、0.8wt%、1.0wt%、1.5wt%、2.0wt%、2.5wt%、3.0wt%、3.5wt%、4.0wt%、4.5wt%、5.0wt%;所述氧化锡锑的质量分数下限选自0.05wt%、0.5wt%、0.8wt%、1.0wt%、1.5wt%、2.0wt%、2.5wt%、3.0wt%、3.5wt%、4.0wt%、4.5wt%。
可选地,所述碳化铌的质量分数上限选自2wt%、3wt%、4wt%、5wt%、6wt%、7wt%、8wt%、9wt%、10.0wt%;所述碳化铌的质量分数下限选自1.0wt%、2wt%、3wt%、4wt%、5wt%、6wt%、7wt%、8wt%、9wt%。
可选地,所述纳米硫化钼的质量分数上限选自2wt%、3wt%、4wt%、5wt%、6wt%、7wt%、8wt%、9wt%、10.0wt%;所述纳米硫化钼的质量分数下限选自1.0wt%、2wt%、3wt%、4wt%、5wt%、6wt%、7wt%、8wt%、9wt%。
可选地,所述PVB树脂粉的质量分数上限选自65wt%、70wt%、75wt%、80wt%、85wt%、90wt%;所述PVB树脂粉的质量分数下限选自60wt%、65wt%、70wt%、75wt%、80wt%、85wt%。
可选地,所述增塑剂的质量分数上限选自11wt%、12wt%、13wt%、14wt%、15wt%、16wt%、17wt%、18wt%、19wt%、20wt%;所述增塑剂的质量分数下限选自10wt%、11wt%、12wt%、13wt%、14wt%、15wt%、16wt%、17wt%、18wt%、19wt%。
可选地,所述铯钨青铜和氧化铯的质量比为1:1。
可选地,所述铯钨青铜和氧化铯的质量比为1:2。
可选地,所述铯钨青铜和氧化铯的质量比为1:3。
可选地,所述铯钨青铜分子中掺杂金属元素选自Cr、Mn、Fe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所述掺杂金属元素为钨金属质量0.01wt%。
可选地,所述掺杂金属元素为钨金属质量0.02wt%。
可选地,所述掺杂金属元素为钨金属质量0.03wt%。
可选地,所述掺杂金属元素为钨金属质量0.04wt%。
可选地,所述掺杂金属元素为钨金属质量0.05wt%。
可选地,所述铯钨青铜的分子式选自Csx Cry WO3、Csx Mny WO3、Csx Fey WO3、CsxMny CrzWO3、Csx MnyFez WO3中的至少一种,其中x=0.1-0.5,y=0.1-0.5,z=0.1-0.5。
可选地,所述铯钨青铜的分子式为Cs0.1 Cr0.4 WO3
可选地,所述铯钨青铜的分子式为Cs0.2 Mn0.3 WO3
可选地,所述铯钨青铜的分子式为Cs0.15 Fe0.35 WO3
可选地,所述铯钨青铜的分子式为Cs0.1Mn0.1 Cr0.3 WO3
可选地,所述铯钨青铜的分子式为Cs0.1 Mn0.2 Fe0.2 WO3
可选地,所述氧化铯为颗粒,颗粒直径为100-500nm。
可选地,所述氧化铯的颗粒直径上限选自200nm、300nm、400nm、500nm;所述氧化铯的颗粒直径下限选自100nm、200nm、300nm、400nm。
可选地,所述氧化锌为颗粒,颗粒直径为100-500nm。
可选地,所述氧化锌颗粒直径上限选自200nm、300nm、400nm、500nm;氧化锌颗粒直径下限选自100nm、200nm、300nm、400nm。
可选地,所述氧化锡锑为颗粒,颗粒直径为50-200nm。
可选地,所述氧化锡锑的颗粒直径为100nm、150nm、200nm;所述氧化锡锑的颗粒直径为50nm、100nm、150nm。
可选地,所述纳米硫化钼为颗粒,颗粒直径为100nm。
可选地,所述纳米硫化钼为颗粒,颗粒直径为150nm。
可选地,所述纳米硫化钼为颗粒,颗粒直径为200nm。
可选地,所述纳米硫化钼为颗粒,颗粒直径为100-200nm。
可选地,所述纳米硫化钼颗粒直径为100nm。
可选地,所述纳米硫化钼颗粒直径为150nm。
可选地,所述纳米硫化钼颗粒直径为200nm。
可选地,所述PVB树脂粉的软化温度为60-65℃。
可选地,所述PVB树脂粉的软化温度上限选自61℃、62℃、63℃、64℃、65℃;所述PVB树脂粉的软化温度下限选自60℃、61℃、62℃、63℃、64℃。
可选地,所述PVB树脂粉的玻璃转化温度为70-80℃。
可选地,所述PVB树脂粉的玻璃转化温度上限选自71℃、72℃、73℃、74℃、75℃、76℃、77℃、78℃、79℃、80℃;所述PVB树脂粉的玻璃转化温度下限选自70℃、71℃、72℃、73℃、74℃、75℃、76℃、77℃、78℃、79℃。
可选地,所述增塑剂选自3G8。
在一较为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一种抗紫外线抬头显示膜材料,各组分以及各组分含量如下:
Figure BDA0003243820680000051
所述一种抗紫外线抬头显示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铯钨青铜与氧化铯在速度为2000-3000r/min的球磨机中球磨3-5h,之后加入蒸馏水继续球磨20-30mins,制得混合固体A;
(2)将氧化锌、氧化锡锑和碳化铌混合均匀,并置于速度为1000-2000r/min的球磨机中球磨2-3h,再加入纳米硫化钼和蒸馏水,在速度为2000-3000r/min的球磨机中球磨2-3h,制得混合物B;
(3)向PVB树脂粉中加入混合固体A,并在速度为2000-3000r/min的球磨机中球磨3-5h,再加入混合物B,继续球磨2-3h,之后再加入蒸馏水,继续球磨20-30min,制得混合物C;
(4)向增塑剂中加入混合物C,并加入蒸馏水搅拌均匀后,在温度为100-180℃条件下水热反应6-10h,经过滤、洗涤、干燥后制得所述抗紫外线抬头显示膜材料。
可选地,所述一种抗紫外线抬头显示膜材料中铯钨青铜的质量分数为0.7wt%~2.0wt%,氧化铯的质量分数为0.05wt%~5.0wt%,氧化锌的质量分数为0.25wt%~0.50wt%,氧化锡锑的质量分数为0.5wt%~5.0wt%,碳化铌的质量分数为1.0wt%~10.0wt%,纳米硫化钼的质量分数为1.0wt%~10.0wt%,PVB树脂粉的质量分数为60wt%~90wt%,增塑剂的质量分数为10wt%~20wt%。
可选地,所述步骤(1)中蒸馏水、铯钨青铜和氧化铯质量比为30-50:1:1-3。
可选地,所述步骤(1)中蒸馏水、铯钨青铜和氧化铯质量比为30:1:1-3。
可选地,所述步骤(1)中蒸馏水、铯钨青铜和氧化铯质量比为40:1:1-3。
可选地,所述步骤(1)中蒸馏水、铯钨青铜和氧化铯质量比为50:1:1-3。
可选地,所述步骤(1)中蒸馏水、铯钨青铜和氧化铯质量比为30:1:1。
可选地,所述步骤(1)中蒸馏水、铯钨青铜和氧化铯质量比为30:1:2。
可选地,所述步骤(1)中蒸馏水、铯钨青铜和氧化铯质量比为30:1:3。
可选地,所述步骤(1)中蒸馏水、铯钨青铜和氧化铯质量比为40:1:1。
可选地,所述步骤(1)中蒸馏水、铯钨青铜和氧化铯质量比为40:1:2。
可选地,所述步骤(1)中蒸馏水、铯钨青铜和氧化铯质量比为40:1:3。
可选地,所述步骤(1)中蒸馏水、铯钨青铜和氧化铯质量比为50:1:1。
可选地,所述步骤(1)中蒸馏水、铯钨青铜和氧化铯质量比为50:1:2。
可选地,所述步骤(1)中蒸馏水、铯钨青铜和氧化铯质量比为50:1:3。
可选地,所述步骤(2)中纳米硫化钼和蒸馏水的质量比为1:50-100。
可选地,所述步骤(2)中纳米硫化钼和蒸馏水的质量比为1:50。
可选地,所述步骤(2)中纳米硫化钼和蒸馏水的质量比为1:60。
可选地,所述步骤(2)中纳米硫化钼和蒸馏水的质量比为1:70。
可选地,所述步骤(2)中纳米硫化钼和蒸馏水的质量比为1:80。
可选地,所述步骤(2)中纳米硫化钼和蒸馏水的质量比为1:90。
可选地,所述步骤(2)中纳米硫化钼和蒸馏水的质量比为1:100。
可选地,所述步骤(3)中蒸馏水、混合物A和混合物B的质量比为50-100:1-3:2-5。
可选地,所述步骤(3)中蒸馏水、混合物A和混合物B的质量比为50:1-3:2-5。
可选地,所述步骤(3)中蒸馏水、混合物A和混合物B的质量比为60:1-3:2-5。
可选地,所述步骤(3)中蒸馏水、混合物A和混合物B的质量比为70:1-3:2-5。
可选地,所述步骤(3)中蒸馏水、混合物A和混合物B的质量比为80:1-3:2-5。
可选地,所述步骤(3)中蒸馏水、混合物A和混合物B的质量比为90:1-3:2-5。
可选地,所述步骤(3)中蒸馏水、混合物A和混合物B的质量比为100:1-3:2-5。
可选地,所述步骤(4)中蒸馏水与增塑剂的质量比为50-100:1-5。
可选地,所述步骤(4)中蒸馏水与增塑剂的质量比为50:1-5。
可选地,所述步骤(4)中蒸馏水与增塑剂的质量比为60:1-5。
可选地,所述步骤(4)中蒸馏水与增塑剂的质量比为70:1-5。
可选地,所述步骤(4)中蒸馏水与增塑剂的质量比为80:1-5。
可选地,所述步骤(4)中蒸馏水与增塑剂的质量比为90:1-5。
可选地,所述步骤(4)中蒸馏水与增塑剂的质量比为100:1-5。
可选地,所述步骤(4)中蒸馏水与增塑剂的质量比为50:1。
可选地,所述步骤(4)中蒸馏水与增塑剂的质量比为50:2。
可选地,所述步骤(4)中蒸馏水与增塑剂的质量比为50:3。
可选地,所述步骤(4)中蒸馏水与增塑剂的质量比为50:4。
可选地,所述步骤(4)中蒸馏水与增塑剂的质量比为50:5。
可选地,所述步骤(4)中蒸馏水与增塑剂的质量比为60:1。
可选地,所述步骤(4)中蒸馏水与增塑剂的质量比为60:2。
可选地,所述步骤(4)中蒸馏水与增塑剂的质量比为60:3。
可选地,所述步骤(4)中蒸馏水与增塑剂的质量比为60:4。
可选地,所述步骤(4)中蒸馏水与增塑剂的质量比为60:5。
可选地,所述步骤(4)中蒸馏水与增塑剂的质量比为70:1。
可选地,所述步骤(4)中蒸馏水与增塑剂的质量比为70:2。
可选地,所述步骤(4)中蒸馏水与增塑剂的质量比为70:3。
可选地,所述步骤(4)中蒸馏水与增塑剂的质量比为70:4。
可选地,所述步骤(4)中蒸馏水与增塑剂的质量比为70:5。
可选地,所述步骤(4)中蒸馏水与增塑剂的质量比为80:1。
可选地,所述步骤(4)中蒸馏水与增塑剂的质量比为80:2。
可选地,所述步骤(4)中蒸馏水与增塑剂的质量比为80:3。
可选地,所述步骤(4)中蒸馏水与增塑剂的质量比为80:4。
可选地,所述步骤(4)中蒸馏水与增塑剂的质量比为80:5。
可选地,所述步骤(4)中蒸馏水与增塑剂的质量比为90:1。
可选地,所述步骤(4)中蒸馏水与增塑剂的质量比为90:2。
可选地,所述步骤(4)中蒸馏水与增塑剂的质量比为90:3。
可选地,所述步骤(4)中蒸馏水与增塑剂的质量比为90:4。
可选地,所述步骤(4)中蒸馏水与增塑剂的质量比为90:5。
可选地,所述步骤(4)中蒸馏水与增塑剂的质量比为100:1。
可选地,所述步骤(4)中蒸馏水与增塑剂的质量比为100:2。
可选地,所述步骤(4)中蒸馏水与增塑剂的质量比为100:3。
可选地,所述步骤(4)中蒸馏水与增塑剂的质量比为100:4。
可选地,所述步骤(4)中蒸馏水与增塑剂的质量比为100:5。
可选地,所述步骤(4)中,干燥温度为50-60℃,干燥时间为5-10h。
可选地,所述干燥温度上限选自51℃、52℃、53℃、54℃、55℃、56℃、57℃、58℃、59℃、60℃;所述干燥温度下限选自50℃、51℃、52℃、53℃、54℃、55℃、56℃、57℃、58℃、59℃。
可选地,所述干燥时间上限选自6h、7h、8h、9h、10h;所述干燥时间下限选自5h、6h、7h、8h、9h。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包括:本申请提供一种抗紫外线抬头显示膜材料,该材料中添加铯钨青铜、氧化铯、氧化锌等具有较强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光,其中铯钨青铜可吸收波长为1000-1100nm,氧化铯可吸收波长为1200-1500nm的紫外光用于抬头莫显示器材料中,兼具了对红外光的遮蔽性能和隔热性能。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抗紫外线抬头显示膜材料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不产生对环境有污染的物质,是一个绿色环保的制备工艺。
具体实施方式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案发明人经长期研究和大量实践,得以提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将对该技术方案、其实施过程及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所述一种抗紫外线抬头显示膜材料,各组分以及各组分含量如下:
Figure BDA0003243820680000091
其中,所述铯钨青铜和氧化铯的质量比为1:1-3;
所述铯钨青铜分子中掺杂金属元素选自Cr、Mn、Fe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掺杂金属元素为钨金属质量的0.01wt%-0.05wt%。
可选地,所述铯钨青铜的质量分数上限选自0.8wt%、0.9wt%、1.0wt%、1.1wt%、1.2wt%、1.3wt%、1.4wt%、1.5wt%、1.6wt%、1.7wt%、1.8wt%、1.9wt%、2.0wt%;所述铯钨青铜的质量分数下限选自0.7wt%、0.8wt%、0.9wt%、1.0wt%、1.1wt%、1.2wt%、1.3wt%、1.4wt%、1.5wt%、1.6wt%、1.7wt%、1.8wt%、1.9wt%。
可选地,所述氧化铯的质量分数上限选自0.5wt%、0.8wt%、1.0wt%、1.5wt%、2.0wt%、2.5wt%、3.0wt%、3.5wt%、4.0wt%、4.5wt%、5.0wt%;所述氧化铯的质量分数下限选自0.05wt%、0.5wt%、0.8wt%、1.0wt%、1.5wt%、2.0wt%、2.5wt%、3.0wt%、3.5wt%、4.0wt%、4.5wt%。
可选地,所述氧化锌的质量分数上限选自0.30wt%、0.35wt%、0.40wt%、0.45wt%、0.50wt%;所述氧化锌的质量分数下限选自0.25wt%、0.30wt%、0.35wt%、0.40wt%、0.45wt%。
可选地,所述氧化锡锑的质量分数上限选自0.5wt%、0.8wt%、1.0wt%、1.5wt%、2.0wt%、2.5wt%、3.0wt%、3.5wt%、4.0wt%、4.5wt%、5.0wt%;所述氧化锡锑的质量分数下限选自0.05wt%、0.5wt%、0.8wt%、1.0wt%、1.5wt%、2.0wt%、2.5wt%、3.0wt%、3.5wt%、4.0wt%、4.5wt%。
可选地,所述碳化铌的质量分数上限选自2wt%、3wt%、4wt%、5wt%、6wt%、7wt%、8wt%、9wt%、10.0wt%;所述碳化铌的质量分数下限选自1.0wt%、2wt%、3wt%、4wt%、5wt%、6wt%、7wt%、8wt%、9wt%。
可选地,所述纳米硫化钼的质量分数上限选自2wt%、3wt%、4wt%、5wt%、6wt%、7wt%、8wt%、9wt%、10.0wt%;所述纳米硫化钼的质量分数下限选自1.0wt%、2wt%、3wt%、4wt%、5wt%、6wt%、7wt%、8wt%、9wt%。
可选地,所述PVB树脂粉的质量分数上限选自65wt%、70wt%、75wt%、80wt%、85wt%、90wt%;所述PVB树脂粉的质量分数下限选自60wt%、65wt%、70wt%、75wt%、80wt%、85wt%。
可选地,所述增塑剂的质量分数上限选自11wt%、12wt%、13wt%、14wt%、15wt%、16wt%、17wt%、18wt%、19wt%、20wt%;所述增塑剂的质量分数下限选自10wt%、11wt%、12wt%、13wt%、14wt%、15wt%、16wt%、17wt%、18wt%、19wt%。
可选地,所述铯钨青铜和氧化铯的质量比为1:1。
可选地,所述铯钨青铜和氧化铯的质量比为1:2。
可选地,所述铯钨青铜和氧化铯的质量比为1:3。
可选地,所述铯钨青铜分子中掺杂金属元素选自Cr、Mn、Fe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所述掺杂金属元素为钨金属质量0.01wt%。
可选地,所述掺杂金属元素为钨金属质量0.02wt%。
可选地,所述掺杂金属元素为钨金属质量0.03wt%。
可选地,所述掺杂金属元素为钨金属质量0.04wt%。
可选地,所述掺杂金属元素为钨金属质量0.05wt%。
可选地,所述铯钨青铜的分子式选自Csx CryWO3、Csx Mny WO3、Csx Fey WO3、Csx MnyCrz WO3、Csx Mny Fez WO3中的至少一种,其中x=0.1-0.5,y=0.1-0.5,z=0.1-0.5。
可选地,所述铯钨青铜的分子式为Cs0.1 Cr0.4 WO3
可选地,所述铯钨青铜的分子式为Cs0.2 Mn0.3 WO3
可选地,所述铯钨青铜的分子式为Cs0.15 Fe0.35 WO3
可选地,所述铯钨青铜的分子式为Cs0.1 Mn0.1 Cr0.3 WO3
可选地,所述铯钨青铜的分子式为Cs0.1 Mn0.2 Fe0.2 WO3
可选地,所述氧化铯为颗粒,颗粒直径为100-500nm。
可选地,所述氧化铯的颗粒直径上限选自200nm、300nm、400nm、500nm;所述氧化铯的颗粒直径下限选自100nm、200nm、300nm、400nm。
可选地,所述氧化锌为颗粒,颗粒直径为100-500nm。
可选地,所述氧化锌颗粒直径上限选自200nm、300nm、400nm、500nm;氧化锌颗粒直径下限选自100nm、200nm、300nm、400nm。
可选地,所述氧化锡锑为颗粒,颗粒直径为50-200nm。
可选地,所述氧化锡锑的颗粒直径为100nm、150nm、200nm;所述氧化锡锑的颗粒直径为50nm、100nm、150nm。
可选地,所述纳米硫化钼为颗粒,颗粒直径为100nm。
可选地,所述纳米硫化钼为颗粒,颗粒直径为150nm。
可选地,所述纳米硫化钼为颗粒,颗粒直径为200nm。
可选地,所述纳米硫化钼为颗粒,颗粒直径为100-200nm。
可选地,所述纳米硫化钼颗粒直径为100nm。
可选地,所述纳米硫化钼颗粒直径为150nm。
可选地,所述纳米硫化钼颗粒直径为200nm。
可选地,所述PVB树脂粉的软化温度为60-65℃。
可选地,所述PVB树脂粉的软化温度上限选自61℃、62℃、63℃、64℃、65℃;所述PVB树脂粉的软化温度下限选自60℃、61℃、62℃、63℃、64℃。
可选地,所述PVB树脂粉的玻璃转化温度为70-80℃。
可选地,所述PVB树脂粉的玻璃转化温度上限选自71℃、72℃、73℃、74℃、75℃、76℃、77℃、78℃、79℃、80℃;所述PVB树脂粉的玻璃转化温度下限选自70℃、71℃、72℃、73℃、74℃、75℃、76℃、77℃、78℃、79℃。
可选地,所述增塑剂选自3G8。
在一较为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一种抗紫外线抬头显示膜材料,各组分以及各组分含量如下:
Figure BDA0003243820680000121
所述一种抗紫外线抬头显示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铯钨青铜与氧化铯在速度为2000-3000r/min的球磨机中球磨3-5h,之后加入蒸馏水继续球磨20-30mins,制得混合固体A;
(2)将氧化锌、氧化锡锑和碳化铌混合均匀,并置于速度为1000-2000r/min的球磨机中球磨2-3h,再加入纳米硫化钼和蒸馏水,在速度为2000-3000r/min的球磨机中球磨2-3h,制得混合物B;
(3)向PVB树脂粉中加入混合固体A,并在速度为2000-3000r/min的球磨机中球磨3-5h,再加入混合物B,继续球磨2-3h,之后再加入蒸馏水,继续球磨20-30min,制得混合物C;
(4)向增塑剂中加入混合物C,并加入蒸馏水搅拌均匀后,在温度为100-180℃条件下水热反应6-10h,经过滤、洗涤、干燥后制得所述抗紫外线抬头显示膜材料。
可选地,所述一种抗紫外线抬头显示膜材料中铯钨青铜的质量分数为0.7wt%~2.0wt%,氧化铯的质量分数为0.05wt%~5.0wt%,氧化锌的质量分数为0.25wt%~0.50wt%,氧化锡锑的质量分数为0.5wt%~5.0wt%,碳化铌的质量分数为1.0wt%~10.0wt%,纳米硫化钼的质量分数为1.0wt%~10.0wt%,PVB树脂粉的质量分数为60wt%~90wt%,增塑剂的质量分数为10wt%~20wt%。
可选地,所述步骤(1)中蒸馏水、铯钨青铜和氧化铯质量比为30-50:1:1-3。
可选地,所述步骤(1)中蒸馏水、铯钨青铜和氧化铯质量比为30:1:1-3。
可选地,所述步骤(1)中蒸馏水、铯钨青铜和氧化铯质量比为40:1:1-3。
可选地,所述步骤(1)中蒸馏水、铯钨青铜和氧化铯质量比为50:1:1-3。
可选地,所述步骤(1)中蒸馏水、铯钨青铜和氧化铯质量比为30:1:1。
可选地,所述步骤(1)中蒸馏水、铯钨青铜和氧化铯质量比为30:1:2。
可选地,所述步骤(1)中蒸馏水、铯钨青铜和氧化铯质量比为30:1:3。
可选地,所述步骤(1)中蒸馏水、铯钨青铜和氧化铯质量比为40:1:1。
可选地,所述步骤(1)中蒸馏水、铯钨青铜和氧化铯质量比为40:1:2。
可选地,所述步骤(1)中蒸馏水、铯钨青铜和氧化铯质量比为40:1:3。
可选地,所述步骤(1)中蒸馏水、铯钨青铜和氧化铯质量比为50:1:1。
可选地,所述步骤(1)中蒸馏水、铯钨青铜和氧化铯质量比为50:1:2。
可选地,所述步骤(1)中蒸馏水、铯钨青铜和氧化铯质量比为50:1:3。
可选地,所述步骤(2)中纳米硫化钼和蒸馏水的质量比为1:50-100。
可选地,所述步骤(2)中纳米硫化钼和蒸馏水的质量比为1:50。
可选地,所述步骤(2)中纳米硫化钼和蒸馏水的质量比为1:60。
可选地,所述步骤(2)中纳米硫化钼和蒸馏水的质量比为1:70。
可选地,所述步骤(2)中纳米硫化钼和蒸馏水的质量比为1:80。
可选地,所述步骤(2)中纳米硫化钼和蒸馏水的质量比为1:90。
可选地,所述步骤(2)中纳米硫化钼和蒸馏水的质量比为1:100。
可选地,所述步骤(3)中蒸馏水、混合物A和混合物B的质量比为50-100:1-3:2-5。
可选地,所述步骤(3)中蒸馏水、混合物A和混合物B的质量比为50:1-3:2-5。
可选地,所述步骤(3)中蒸馏水、混合物A和混合物B的质量比为60:1-3:2-5。
可选地,所述步骤(3)中蒸馏水、混合物A和混合物B的质量比为70:1-3:2-5。
可选地,所述步骤(3)中蒸馏水、混合物A和混合物B的质量比为80:1-3:2-5。
可选地,所述步骤(3)中蒸馏水、混合物A和混合物B的质量比为90:1-3:2-5。
可选地,所述步骤(3)中蒸馏水、混合物A和混合物B的质量比为100:1-3:2-5。
可选地,所述步骤(4)中蒸馏水与增塑剂的质量比为50-100:1-5。
可选地,所述步骤(4)中蒸馏水与增塑剂的质量比为50:1-5。
可选地,所述步骤(4)中蒸馏水与增塑剂的质量比为60:1-5。
可选地,所述步骤(4)中蒸馏水与增塑剂的质量比为70:1-5。
可选地,所述步骤(4)中蒸馏水与增塑剂的质量比为80:1-5。
可选地,所述步骤(4)中蒸馏水与增塑剂的质量比为90:1-5。
可选地,所述步骤(4)中蒸馏水与增塑剂的质量比为100:1-5。
可选地,所述步骤(4)中蒸馏水与增塑剂的质量比为50:1。
可选地,所述步骤(4)中蒸馏水与增塑剂的质量比为50:2。
可选地,所述步骤(4)中蒸馏水与增塑剂的质量比为50:3。
可选地,所述步骤(4)中蒸馏水与增塑剂的质量比为50:4。
可选地,所述步骤(4)中蒸馏水与增塑剂的质量比为50:5。
可选地,所述步骤(4)中蒸馏水与增塑剂的质量比为60:1。
可选地,所述步骤(4)中蒸馏水与增塑剂的质量比为60:2。
可选地,所述步骤(4)中蒸馏水与增塑剂的质量比为60:3。
可选地,所述步骤(4)中蒸馏水与增塑剂的质量比为60:4。
可选地,所述步骤(4)中蒸馏水与增塑剂的质量比为60:5。
可选地,所述步骤(4)中蒸馏水与增塑剂的质量比为70:1。
可选地,所述步骤(4)中蒸馏水与增塑剂的质量比为70:2。
可选地,所述步骤(4)中蒸馏水与增塑剂的质量比为70:3。
可选地,所述步骤(4)中蒸馏水与增塑剂的质量比为70:4。
可选地,所述步骤(4)中蒸馏水与增塑剂的质量比为70:5。
可选地,所述步骤(4)中蒸馏水与增塑剂的质量比为80:1。
可选地,所述步骤(4)中蒸馏水与增塑剂的质量比为80:2。
可选地,所述步骤(4)中蒸馏水与增塑剂的质量比为80:3。
可选地,所述步骤(4)中蒸馏水与增塑剂的质量比为80:4。
可选地,所述步骤(4)中蒸馏水与增塑剂的质量比为80:5。
可选地,所述步骤(4)中蒸馏水与增塑剂的质量比为90:1。
可选地,所述步骤(4)中蒸馏水与增塑剂的质量比为90:2。
可选地,所述步骤(4)中蒸馏水与增塑剂的质量比为90:3。
可选地,所述步骤(4)中蒸馏水与增塑剂的质量比为90:4。
可选地,所述步骤(4)中蒸馏水与增塑剂的质量比为90:5。
可选地,所述步骤(4)中蒸馏水与增塑剂的质量比为100:1。
可选地,所述步骤(4)中蒸馏水与增塑剂的质量比为100:2。
可选地,所述步骤(4)中蒸馏水与增塑剂的质量比为100:3。
可选地,所述步骤(4)中蒸馏水与增塑剂的质量比为100:4。
可选地,所述步骤(4)中蒸馏水与增塑剂的质量比为100:5。
可选地,所述步骤(4)中,干燥温度为50-60℃,干燥时间为5-10h。
可选地,所述干燥温度上限选自51℃、52℃、53℃、54℃、55℃、56℃、57℃、58℃、59℃、60℃;所述干燥温度下限选自50℃、51℃、52℃、53℃、54℃、55℃、56℃、57℃、58℃、59℃。
可选地,所述干燥时间上限选自6h、7h、8h、9h、10h;所述干燥时间下限选自5h、6h、7h、8h、9h。
以下结合若干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本申请各实施例中的物质均为市售。
实施例1
所述一种抗紫外线抬头显示膜材料中铯钨青铜的质量分数为1.0wt%,氧化铯的质量分数为3.0wt%,氧化锌的质量分数为0.3wt%,氧化锡锑的质量分数为3.0wt%,碳化铌的质量分数为5.0wt%,纳米硫化钼的质量分数为5.0wt%,PVB树脂粉的质量分数为73.7wt%,增塑剂的质量分数为10wt%。
所述一种抗紫外线抬头显示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铯钨青铜与氧化铯在速度为2000-3000r/min的球磨机中球磨3-5h,之后加入蒸馏水继续球磨20-30mins,制得混合固体A;
(2)将氧化锌、氧化锡锑和碳化铌混合均匀,并置于速度为1000-2000r/min的球磨机中球磨2-3h,再加入纳米硫化钼和蒸馏水,在速度为2000-3000r/min的球磨机中球磨2-3h,制得混合物B;
(3)向PVB树脂粉中加入混合固体A,并在速度为2000-3000r/min的球磨机中球磨3-5h,再加入混合物B,继续球磨2-3h,之后再加入蒸馏水,继续球磨20-30min,制得混合物C;
(4)向增塑剂中加入混合物C,并加入蒸馏水搅拌均匀后,在温度为100-180℃条件下水热反应6-10h,经过滤、洗涤、干燥后制得所述抗紫外线抬头显示膜材料。
可选地,所述步骤(1)中蒸馏水、铯钨青铜和氧化铯质量比为30:1:2。
可选地,所述步骤(2)中纳米硫化钼和蒸馏水的质量比为1:50-100。
可选地,所述步骤(2)中纳米硫化钼和蒸馏水的质量比为1:50。
可选地,所述步骤(3)中蒸馏水、混合物A和混合物B的质量比为80:1-3:2-5。
可选地,所述步骤(4)中蒸馏水与增塑剂的质量比为90:5。
实施例2
所述一种抗紫外线抬头显示膜材料中铯钨青铜的质量分数为1.5wt%,氧化铯的质量分数为0.1wt%,氧化锌的质量分数为0.50wt%,氧化锡锑的质量分数为1.0wt%,碳化铌的质量分数为5.0wt%,纳米硫化钼的质量分数为10.0wt%,PVB树脂粉的质量分数为66.9wt%,增塑剂的质量分数为15wt%。
所述一种抗紫外线抬头显示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铯钨青铜与氧化铯在速度为2000-3000r/min的球磨机中球磨3-5h,之后加入蒸馏水继续球磨20-30mins,制得混合固体A;
(2)将氧化锌、氧化锡锑和碳化铌混合均匀,并置于速度为1000-2000r/min的球磨机中球磨2-3h,再加入纳米硫化钼和蒸馏水,在速度为2000-3000r/min的球磨机中球磨2-3h,制得混合物B;
(3)向PVB树脂粉中加入混合固体A,并在速度为2000-3000r/min的球磨机中球磨3-5h,再加入混合物B,继续球磨2-3h,之后再加入蒸馏水,继续球磨20-30min,制得混合物C;
(4)向增塑剂中加入混合物C,并加入蒸馏水搅拌均匀后,在温度为100-180℃条件下水热反应6-10h,经过滤、洗涤、干燥后制得所述抗紫外线抬头显示膜材料。
可选地,所述步骤(1)中蒸馏水、铯钨青铜和氧化铯质量比为40:1:1。
可选地,所述步骤(2)中纳米硫化钼和蒸馏水的质量比为1:70。
可选地,所述步骤(3)中蒸馏水、混合物A和混合物B的质量比为50-100:1-3:2-5。
可选地,所述步骤(3)中蒸馏水、混合物A和混合物B的质量比为70:1-3:2-5。
可选地,所述步骤(3)中蒸馏水、混合物A和混合物B的质量比为100:1-3:2-5。
可选地,所述步骤(4)中蒸馏水与增塑剂的质量比为50:3。
可选地,所述步骤(4)中蒸馏水与增塑剂的质量比为100:5。
实施例3
所述一种抗紫外线抬头显示膜材料中铯钨青铜的质量分数为0.7wt%,氧化铯的质量分数为2.0wt%,氧化锌的质量分数为0.50wt%,氧化锡锑的质量分数为2.5wt%,碳化铌的质量分数为5.0wt%,纳米硫化钼的质量分数为5.0wt%,PVB树脂粉的质量分数为69.3wt%,增塑剂的质量分数为15wt%。
所述一种抗紫外线抬头显示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铯钨青铜与氧化铯在速度为2000-3000r/min的球磨机中球磨3-5h,之后加入蒸馏水继续球磨20-30mins,制得混合固体A;
(2)将氧化锌、氧化锡锑和碳化铌混合均匀,并置于速度为1000-2000r/min的球磨机中球磨2-3h,再加入纳米硫化钼和蒸馏水,在速度为2000-3000r/min的球磨机中球磨2-3h,制得混合物B;
(3)向PVB树脂粉中加入混合固体A,并在速度为2000-3000r/min的球磨机中球磨3-5h,再加入混合物B,继续球磨2-3h,之后再加入蒸馏水,继续球磨20-30min,制得混合物C;
(4)向增塑剂中加入混合物C,并加入蒸馏水搅拌均匀后,在温度为100-180℃条件下水热反应6-10h,经过滤、洗涤、干燥后制得所述抗紫外线抬头显示膜材料。
可选地,所述步骤(1)中蒸馏水、铯钨青铜和氧化铯质量比为30:1:3。
可选地,所述步骤(2)中纳米硫化钼和蒸馏水的质量比为1:70。
可选地,所述步骤(3)中蒸馏水、混合物A和混合物B的质量比为70:1-3:2-5。
可选地,所述步骤(3)中蒸馏水、混合物A和混合物B的质量比为100:1-3:2-5。
可选地,所述步骤(4)中蒸馏水与增塑剂的质量比为60:1。
实施例4
所述一种抗紫外线抬头显示膜材料中铯钨青铜的质量分数为1.8wt%,氧化铯的质量分数为0.8wt%,氧化锌的质量分数为0.30wt%,氧化锡锑的质量分数为2.5wt%,碳化铌的质量分数为1.0wt%,纳米硫化钼的质量分数为1.0wt%,PVB树脂粉的质量分数为82.6wt%,增塑剂的质量分数为10wt%。
所述一种抗紫外线抬头显示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铯钨青铜与氧化铯在速度为2000-3000r/min的球磨机中球磨3-5h,之后加入蒸馏水继续球磨20-30mins,制得混合固体A;
(2)将氧化锌、氧化锡锑和碳化铌混合均匀,并置于速度为1000-2000r/min的球磨机中球磨2-3h,再加入纳米硫化钼和蒸馏水,在速度为2000-3000r/min的球磨机中球磨2-3h,制得混合物B;
(3)向PVB树脂粉中加入混合固体A,并在速度为2000-3000r/min的球磨机中球磨3-5h,再加入混合物B,继续球磨2-3h,之后再加入蒸馏水,继续球磨20-30min,制得混合物C;
(4)向增塑剂中加入混合物C,并加入蒸馏水搅拌均匀后,在温度为100-180℃条件下水热反应6-10h,经过滤、洗涤、干燥后制得所述抗紫外线抬头
可选地,所述步骤(1)中蒸馏水、铯钨青铜和氧化铯质量比为40:1:2。
可选地,所述步骤(2)中纳米硫化钼和蒸馏水的质量比为1:80。
可选地,所述步骤(3)中蒸馏水、混合物A和混合物B的质量比为50-100:1-3:2-5。
可选地,所述步骤(3)中蒸馏水、混合物A和混合物B的质量比为80:1-3:2-5。
可选地,所述步骤(3)中蒸馏水、混合物A和混合物B的质量比为100:1-3:2-5。
可选地,所述步骤(4)中蒸馏水与增塑剂的质量比为70:5。
实施例5
所述一种抗紫外线抬头显示膜材料中铯钨青铜的质量分数为1.8wt%,氧化铯的质量分数为2.0wt%,氧化锌的质量分数为0.50wt%,氧化锡锑的质量分数为5.0wt%,碳化铌的质量分数为5.0wt%,纳米硫化钼的质量分数为5.0wt%,PVB树脂粉的质量分数为65.7wt%,增塑剂的质量分数为15wt%。
所述一种抗紫外线抬头显示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铯钨青铜与氧化铯在速度为2000-3000r/min的球磨机中球磨3-5h,之后加入蒸馏水继续球磨20-30mins,制得混合固体A;
(2)将氧化锌、氧化锡锑和碳化铌混合均匀,并置于速度为1000-2000r/min的球磨机中球磨2-3h,再加入纳米硫化钼和蒸馏水,在速度为2000-3000r/min的球磨机中球磨2-3h,制得混合物B;
(3)向PVB树脂粉中加入混合固体A,并在速度为2000-3000r/min的球磨机中球磨3-5h,再加入混合物B,继续球磨2-3h,之后再加入蒸馏水,继续球磨20-30min,制得混合物C;
(4)向增塑剂中加入混合物C,并加入蒸馏水搅拌均匀后,在温度为100-180℃条件下水热反应6-10h,经过滤、洗涤、干燥后制得所述抗紫外线抬头显示膜材料。
可选地,所述步骤(1)中蒸馏水、铯钨青铜和氧化铯质量比为50:1:3。
可选地,所述步骤(2)中纳米硫化钼和蒸馏水的质量比为1:80。
可选地,所述步骤(3)中蒸馏水、混合物A和混合物B的质量比为80:1-3:2-5。
可选地,所述步骤(3)中蒸馏水、混合物A和混合物B的质量比为100:1-3:2-5。
可选地,所述步骤(4)中蒸馏水与增塑剂的质量比为80:1。
实施例6
所述一种抗紫外线抬头显示膜材料中铯钨青铜的质量分数为1.5wt%,氧化铯的质量分数为2.0wt%,氧化锌的质量分数为0.50wt%,氧化锡锑的质量分数为2.0wt%,碳化铌的质量分数为5.0wt%,纳米硫化钼的质量分数为5.0wt%,PVB树脂粉的质量分数为69wt%,增塑剂的质量分数为15wt%。
所述一种抗紫外线抬头显示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铯钨青铜与氧化铯在速度为2000-3000r/min的球磨机中球磨3-5h,之后加入蒸馏水继续球磨20-30mins,制得混合固体A;
(2)将氧化锌、氧化锡锑和碳化铌混合均匀,并置于速度为1000-2000r/min的球磨机中球磨2-3h,再加入纳米硫化钼和蒸馏水,在速度为2000-3000r/min的球磨机中球磨2-3h,制得混合物B;
(3)向PVB树脂粉中加入混合固体A,并在速度为2000-3000r/min的球磨机中球磨3-5h,再加入混合物B,继续球磨2-3h,之后再加入蒸馏水,继续球磨20-30min,制得混合物C;
(4)向增塑剂中加入混合物C,并加入蒸馏水搅拌均匀后,在温度为100-180℃条件下水热反应6-10h,经过滤、洗涤、干燥后制得所述抗紫外线抬头显示膜材料。
可选地,所述步骤(1)中蒸馏水、铯钨青铜和氧化铯质量比为50:1:2。
可选地,所述步骤(2)中纳米硫化钼和蒸馏水的质量比为1:70。
可选地,所述步骤(3)中蒸馏水、混合物A和混合物B的质量比为80:1-3:2-5。
可选地,所述步骤(3)中蒸馏水、混合物A和混合物B的质量比为100:1-3:2-5。
可选地,所述步骤(4)中蒸馏水与增塑剂的质量比为80:1。
可选地,所述步骤(4)中蒸馏水与增塑剂的质量比为100:2。
可选地,所述步骤(4)中蒸馏水与增塑剂的质量比为100:3。
可选地,所述步骤(4)中蒸馏水与增塑剂的质量比为100:4。
可选地,所述步骤(4)中蒸馏水与增塑剂的质量比为100:5。
实施例7
将本申请实施例1-实施例6中制得的抗紫外线抬头显示膜材料做成抬头显示膜并用于HUD中,对其性能做出了检测,结果如表1。
表1
Figure BDA0003243820680000221
由表1可知,本申请制得的抗紫外线抬头显示膜材料做成抬头显示膜,亮度自动调节功能,能够对抗太阳光中的紫外线,而且均有防晒功能,能够有效调节保持的温度。所以本申请提供一种抗紫外线抬头显示膜材料,该材料中添加铯钨青铜、氧化铯、氧化锌等具有较强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光,其中铯钨青铜可吸收波长为1000-1100nm,氧化铯可吸收波长为1200-1500nm的紫外光用于抬头莫显示器材料中,兼具了对红外光的遮蔽性能和隔热性能。
应当理解,上述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抗紫外线抬头显示膜材料,其特征在于,各组分以及各组分含量如下:
Figure FDA0003243820670000011
其中,所述铯钨青铜和氧化铯的质量比为1:1-3;
所述铯钨青铜分子中掺杂金属元素选自Cr、Mn、Fe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掺杂金属元素为钨金属质量的0.01wt%-0.05wt%。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紫外线抬头显示膜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铯钨青铜的分子式选自CsxCryWO3、CsxMnyWO3、CsxFeyWO3、CsxMnyCrzWO3、CsxMnyFezWO3中的至少一种,其中x=0.1-0.5,y=0.1-0.5,z=0.1-0.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紫外线抬头显示膜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铯为颗粒,颗粒直径为100-500nm;
所述氧化锌为颗粒,颗粒直径为100-500nm;
所述氧化锡锑为颗粒,颗粒直径为50-200nm;
所述纳米硫化钼为颗粒,颗粒直径为100-200nm;
所述纳米硫化钼为颗粒,颗粒直径为100-20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紫外线抬头显示膜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PVB树脂粉的软化温度为60-6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紫外线抬头显示膜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PVB树脂粉的玻璃转化温度为70-8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紫外线抬头显示膜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塑剂选自3G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紫外线抬头显示膜材料,其特征在于,各组分以及各组分含量如下:
Figure FDA0003243820670000021
8.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抗紫外线抬头显示膜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铯钨青铜与氧化铯在速度为2000-3000r/min的球磨机中球磨3-5h,之后加入蒸馏水继续球磨20-30mins,制得混合固体A;
(2)将氧化锌、氧化锡锑和碳化铌混合均匀,并置于速度为1000-2000r/min的球磨机中球磨2-3h,再加入纳米硫化钼和蒸馏水,在速度为2000-3000r/min的球磨机中球磨2-3h,制得混合物B;
(3)向PVB树脂粉中加入混合固体A,并在速度为2000-3000r/min的球磨机中球磨3-5h,再加入混合物B,继续球磨2-3h,之后再加入蒸馏水,继续球磨20-30min,制得混合物C;
(4)向增塑剂中加入混合物C,并加入蒸馏水搅拌均匀后,在温度为100-180℃条件下水热反应6-10h,经过滤、洗涤、干燥后制得所述抗紫外线抬头显示膜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抗紫外线抬头显示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铯钨青铜的质量分数为0.7wt%~2.0wt%,氧化铯的质量分数为0.05wt%~5.0wt%,氧化锌的质量分数为0.25wt%~0.50wt%,氧化锡锑的质量分数为0.5wt%~5.0wt%,碳化铌的质量分数为1.0wt%~10.0wt%,纳米硫化钼的质量分数为1.0wt%~10.0wt%,PVB树脂粉的质量分数为60wt%~90wt%,增塑剂的质量分数为10wt%~20wt%。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抗紫外线抬头显示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蒸馏水、铯钨青铜和氧化铯质量比为30-50:1:1-3;
所述步骤(2)中纳米硫化钼和蒸馏水的质量比为1:50-100;
所述步骤(3)中蒸馏水、混合物A和混合物B的质量比为50-100:1-3:2-5;
所述步骤(4)中蒸馏水与增塑剂的质量比为50-100:1-5;
所述步骤(4)中,干燥温度为50-60℃,干燥时间为5-10h。
CN202111027421.XA 2021-09-02 2021-09-02 一种抗紫外线抬头显示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377359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27421.XA CN113773595A (zh) 2021-09-02 2021-09-02 一种抗紫外线抬头显示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27421.XA CN113773595A (zh) 2021-09-02 2021-09-02 一种抗紫外线抬头显示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73595A true CN113773595A (zh) 2021-12-10

Family

ID=788407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27421.XA Pending CN113773595A (zh) 2021-09-02 2021-09-02 一种抗紫外线抬头显示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7359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36479A (zh) * 2022-04-28 2022-07-12 安徽东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可回收抬头显示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62874A (zh) * 2014-09-20 2015-01-07 宣英男 动态阻隔红外线并防紫外线的pvb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62874A (zh) * 2014-09-20 2015-01-07 宣英男 动态阻隔红外线并防紫外线的pvb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36479A (zh) * 2022-04-28 2022-07-12 安徽东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可回收抬头显示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68812B (zh) 热线屏蔽氯乙烯膜制造用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热线屏蔽氯乙烯膜
CN101835824B (zh) 高耐热性母料、热线遮蔽透明树脂成形体、以及热线遮蔽透明层压体
CN106674852A (zh) 一种防蓝光镜片及其树脂原料
CN101815675B (zh) 金属氧化物复合溶胶、涂布组合物和光学部件
CN101885937B (zh) 彩色与透明隔热节能防护功能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65381B (zh) 一种汽车侧挡玻璃用高硬度隔热涂料
CN108864625A (zh) 透明隔热防紫外线纳米复合片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13773595A (zh) 一种抗紫外线抬头显示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15676A (zh) 改性金属氧化物复合溶胶、涂布组合物和光学部件
CN101238071A (zh) 氧化锆-氧化锡复合体溶胶、涂料组合物及光学元件
CN104662111A (zh) 液态组合物和玻璃物品
CN109306076B (zh) 含有多层结构纳米复合颗粒的液相分散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8724856A (zh) 一种夹胶玻璃、包括该夹胶玻璃的中空玻璃及其制作方法
CN103184005A (zh) 隔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22914A (zh) 含有热线屏蔽微粒的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热线屏蔽膜、以及热线屏蔽夹层透明基材
CN101993640A (zh) 塑料件用水性底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38443A (zh) 一种纳米隔热材料的汽车面漆的制备方法
CN102732138A (zh) 一种屏蔽红外和紫外全波段的醇酸树脂纳米透明隔热涂料
CN113502036B (zh) 一种功能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6634321A (zh) 一种防刮耐磨的汽车前挡风玻璃隔热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17254A (zh) 具有光选择性吸收和耐老化功能的有机无机复合膜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61144A (zh) 一种无毒玻璃澄清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999471A (zh) 一种耐高温抬头显示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789024A (zh) 一种隔热抬头显示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81840A (zh) 吸热防紫外辐射浮法绿玻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