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71666A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避让式防撞充电桩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避让式防撞充电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71666A
CN113771666A CN202111235732.5A CN202111235732A CN113771666A CN 113771666 A CN113771666 A CN 113771666A CN 202111235732 A CN202111235732 A CN 202111235732A CN 113771666 A CN113771666 A CN 1137716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sliding
plate
charging
energy automob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3573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71666B (zh
Inventor
刘涛
林明光
项超
李泽伟
胡东方
孙丙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Risesu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Risesu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Risesu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Risesu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3573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7166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7716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716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716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716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3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31Charging colum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3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35Means for automatic or assisted adjustment of the relative position of charging devices and veh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 Refuge Islands, Traffic Blockers, Or Guard Fe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充电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避让式防撞充电桩。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避让式防撞充电桩。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避让式防撞充电桩,包括有底板、第一支板、滑轨、第二支板、充电装置、触发连动机构等;底板上表面对称固接有第一支板,第一支板内表面分别固接有滑轨,两个第一支板上表面之间固接第二支板,充电装置设置于第二支板上部,触发连动机构设置于第一支板的后侧。本发明通过设计触发连动机构与充电装置配合,在新能源汽车后轮压到车位限位杆时,随后充电装置将滑动到本设备的下部,避免新能源汽车与充电桩发生碰撞,通过设计电缆缩回组件在充电装置下滑的过程中,避免充电缆线受到挤压损坏。

Description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避让式防撞充电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充电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避让式防撞充电桩。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充电桩作为新能源汽车工业的配套设施,其安全稳定地运行对新能源汽车正常使用具有重要的决定性作用。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现有技术下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多以地埋式为主,其安装较为方便,且使用较为便利。
在充电桩上增加防护板减少新能源汽车在碰撞到充电桩时,对充电桩起到保护作用,在新能源汽车马力过大时,依然有汽车或充电桩被损坏的风险,在司机倒车入库时发生操作失误新能源汽车与充电桩的防护板刮伤产生很大的危险,同时对车主造成不小的经济损失,因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设计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避让式防撞充电桩。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在倒车准备充电时,司机操作失误时汽车与充电桩发生碰撞,产生危险的缺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避让式防撞充电桩。
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避让式防撞充电桩,包括有底板、第一支板、滑轨、第二支板、充电装置、触发连动机构、传动机构和减速制动机构,在停车位后侧的地面上开设有与本设备相同大小的凹槽,底板固定连接于凹槽底部,底板上表面对称固接有第一支板,第一支板内表面分别固接有滑轨,两个第一支板上表面之间固接第二支板,第二支板与地面水平设置且固定连接于凹槽的顶部,充电装置设置于第二支板上部,触发连动机构设置于第一支板的后侧,触发连动机构与充电装置机械配合,传动机构设置于底板上表面,传动机构与充电装置固定连接,减速制动机构设置于第一支板下部。
进一步地,充电装置包括有第一固定块、第一弹簧、固定台、第一外壳体、充电桩、护板、识别报警器、充电枪、充电缆线、卡放座、电缆缩回组件和第一斜齿滑块,第一固定块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第一斜齿滑块,第一斜齿滑块滑动连接于滑轨,第一固定块下部开设有盲孔,第一弹簧固定连接于盲孔内,第一固定块上表面固接有固定台,固定台上端固接有第一外壳体,第一外壳体上端固接有充电桩,充电桩上表面固接有护板,第一外壳体外表面上部固接有识别报警器,识别报警器充电桩电连接,充电桩左端下部固接有卡放座,卡放座的下表面可拆卸安装有充电枪,充电枪的下端与充电桩下表面之间连接有充电缆线,电缆缩回组件设置于第一外壳体内表面上部,电缆缩回组件与充电桩电连接。
进一步地,电缆缩回组件包括有伺服电机、方形架、第一固定板、胶皮轮、第一滑杆和第一拉簧,方形架固与第一外壳体的内表面之间固接有第一固定板,方形架设置有一组胶皮轮,方形架下部的胶皮轮通过转轴与方形架滑动连接,方形架上部的胶皮轮通过转轴与方形架转动连接,充电缆线在两个胶皮轮之间,方形架的下端滑动连接有两根第一滑杆,两根第一滑杆分别与方形架下部的胶皮轮转轴两端固接,第一拉簧环套于第一滑杆,第一拉簧的下端与第一滑杆的下端固接,第一拉簧的上端与下表面固接,伺服电机固接于第一外壳体的内表面,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方形架上部的胶皮轮固定连接,伺服电机与充电桩电连接。
进一步地,触发连动机构包括有第三支板、车位限位杆、L形固定块、卡紧组件、第四弹簧、第二固定板、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座、第二固定块、第一楔形滑块、第三固定板、第三滑杆、第二楔形滑块和第二斜齿滑块,第三支板固接与第二支板后端,车位限位杆滑动连接于第三支板前部,共设有两个L形固定块,两个L形固定块固接于第三支板的下表面左右两部,两个L形固定块前端分别与车位限位杆滑动连接,车位限位杆下端对称设置有两个卡紧组件,共设有两个第二固定板,两个第二固定板分别固接于车位限位杆下部,第二固定板与L形固定块之间分别固接有第三弹簧,车位限位杆下部固接有第一支撑杆,共设有两根第二支撑杆,两根第二支撑杆的后端分别绞接于第一支撑杆的左右两部,共设有两个第一支撑座,两个第一支撑座分别固接于第二支板的下表面左右两部,两个第一支撑座的下端通过转轴分别与两根第二支撑杆转动连接,两个第一支板外表面上部分别固接有第二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外表面开设有滑槽,共设有两个第一楔形滑块,两个第一楔形滑块通过滑槽分别与第二固定块滑动连接,第一楔形滑块的通过转轴分别与两根第二支撑杆转动连接,共设有两个第三固定板,两个第三固定板分别固接于第一支板的上部,两个第三固定板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三滑杆,第三滑杆的外端分别固接有第二楔形滑块,第三滑杆的内端分别固接有第二斜齿滑块,第二斜齿滑块与第一斜齿滑块啮合,第三固定板内表面与第二斜齿滑块外表面之间固接有第四弹簧。
进一步地,卡紧组件包括有圆形壳体、第二滑杆、第二弹簧和盖板,圆形壳体固接于第三支板的下表面,车位限位杆与圆形壳体滑动连接,圆形壳体的上部与第三支板连通,共设置有若干根第二滑杆,若干个第二滑杆沿圆形壳体周向均滑动连接,第二滑杆的内端均为圆弧状,第二滑杆的内端与车位限位杆开设的圆弧槽配合,第二滑杆的中部设有台阶面,第二滑杆的台阶面与圆形壳体内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圆形壳体下端固接有盖板。
进一步地,传动机构包括有第二支撑座、减速电机、第一带轮、第三支撑座、第四支撑座、第二带轮、导向板、连接板、转动轴和导向轮,第二支撑座固接于底板上表面后部,减速电机固接于第二支撑座的上部,减速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第一带轮,第三支撑座固接于底板上表面后部,第一带轮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第三支撑座,第四支撑座固定连接于第二支板的下表面后部,第二带轮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第四支撑座,第一带轮与第二带轮之间绕设有皮带,第二支板的下表面与底板上表面之间固接有导向板,皮带的上部前表面与第一固定块后表面之间通过左右对称设置的连接板固定,共设有上下对称的两组导向轮,且每组均设有两个导向轮,两个导向轮分别位于导向板的前后两侧,导向轮均转动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均与连接板固定连接,导向轮沿导向板上下滑动。
进一步地,减速制动机构包括有第二外壳体、软性强磁条、第五弹簧、第三外壳体、制动滑块、第六弹簧、第三固定块、第四滑杆和弹簧片,两根滑轨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外壳体,第二外壳体固接于第一支板的内表面,软性强磁条分别滑动连接于第二外壳体的内端,第二外壳体的内表面与软性强磁条外表面固接有若干根均匀分布的第五弹簧,第二外壳体下端分别固接有第三外壳体,第三外壳体的内端分别滑动连接有制动滑块,制动滑块外表面与第三外壳体内表面固接有若干根均匀分布的第六弹簧,第三固定块固接于底板上表面,第三固定块的上部开设有两个滑槽,弹簧片左右两端分别固接有第四滑杆,第四滑杆滑动连接于第三固定块开设的滑槽内。
进一步地,还包括有密封壳和橡胶圈,密封壳可拆卸安装于,第一支板的上端,密封壳上表面固接有橡胶圈,橡胶圈上端内侧开设有倒角。
进一步地,还包括有滑动限位勾和第二拉簧,两根滑轨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滑动限位勾,滑动限位勾滑动连接于第一支板的上部,滑动限位勾下端与第一支板之间固接有第二拉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设计触发连动机构与充电装置配合,在新能源汽车后轮压到车位限位杆时,车位限位杆下降使第一斜齿滑块与第二斜齿滑块失去啮合状态,随后充电装置将滑动到本设备的下部,起到防护避让的作用,避免新能源汽车与充电桩发生碰撞,使汽车和充电桩损坏,产生很大的危险,通过设计电缆缩回组件使充电缆线在使用后缩回到第一外壳体内,避免充电缆线在地下摩擦造成损坏,在充电装置下滑的过程中,充电缆线也不会受到挤压损坏,通过设计卡紧组件在有行人踩踏到车位限位杆时,第二滑杆在第二弹簧在的弹力作用下,使第二滑杆与车位限位杆卡紧,为了避免人踩踏时车位限位杆上下移动,对人体造成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的后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的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本发明的充电装置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本发明的电缆缩回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本发明的卡紧组件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本发明的触发连动机构局部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本发明的传动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本发明的传动机构局部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本发明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本发明的第一减速制动机构局部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本发明的第二减速制动机构局部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底板,2-第一支板,3-滑轨,4-第二支板,5-密封壳,6-橡胶圈,7-充电装置,701-第一固定块,702-第一弹簧,703-固定台,704-第一外壳体,705-充电桩,706-护板,707-识别报警器,708-充电枪,709-充电缆线,710-卡放座,711-电缆缩回组件,7111-伺服电机,7112-方形架,7113-第一固定板,7114-胶皮轮,7115-第一滑杆,7116-第一拉簧,712-第一斜齿滑块,8-触发连动机构,801-第三支板,802-车位限位杆,803-L形固定块,804-卡紧组件,8041-圆形壳体,8042-第二滑杆,8043-第二弹簧,8044-盖板,805-第三弹簧,806-第二固定板,807-第一支撑杆,808-第二支撑杆,809-第一支撑座,810-第二固定块,811-第一楔形滑块,812-第三固定板,813-第三滑杆,814-第二楔形滑块,815-第二斜齿滑块,816-第四弹簧,9-传动机构,901-第二支撑座,902-减速电机,903-第一带轮,904-第三支撑座,905-第四支撑座,906-第二带轮,907-导向板,908-连接板,909-转动轴,910-导向轮,10-减速制动机构,1001-第二外壳体,1002-软性强磁条,1003-第五弹簧,1004-第三外壳体,1005-制动滑块,1006-第六弹簧,1007-第三固定块,1008-第四滑杆,1009-弹簧片,11-滑动限位勾,12-第二拉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避让式防撞充电桩,如图1-12所示,包括有底板1、第一支板2、滑轨3、第二支板4、用于给新能源汽车充电的充电装置7、用于控制充电装置7向下滑动的触发连动机构8、用于驱动充电装置7上升的传动机构9和用于装置减速缓冲的减速制动机构10,在停车位后侧的地面上开设有与本设备相同大小的凹槽,底板1固定连接于凹槽底部,底板1上表面对称固接有第一支板2,第一支板2内表面分别固接有滑轨3,两个第一支板2上表面之间固接第二支板4,第二支板4与地面水平设置,且固定连接于凹槽的顶部,充电装置7设置于第二支板4上部,触发连动机构8设置于第一支板2的后侧,触发连动机构8与充电装置7机械配合,传动机构9设置于底板1上表面,传动机构9与充电装置7固定连接,减速制动机构10设置于第一支板2下部。
在新能源汽倒车进入充电桩车位发生操作失误时,易发生新能源汽车与充电桩碰撞,当新能源汽车的司机操作失误时,车轮压到触发连动机构8,触发连动机构8带动充电装置7向下滑动,通过减速制动机构10对充电装置7减速制动使充电装置7平稳的滑入到凹槽的底部,在新能源汽车的车轮压过去之后,触发连动机构8复位,在汽车驶离凹槽的上方时,通过人工启动传动机构9,传动机构9带动充电装置7沿滑轨3滑到本设备的顶端,在充电装置7重新与触发连动机构8机械配合后,人工关闭传动机构9,充电装置7可继续为下一辆新能源汽车充电,实现了充电桩的自动下滑躲避失控的汽车,防止了充电桩被撞击后发生安全事故。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4和图5所示,充电装置7包括有第一固定块701、第一弹簧702、固定台703、第一外壳体704、充电桩705、护板706、识别报警器707、充电枪708、充电缆线709、卡放座710、电缆缩回组件711和第一斜齿滑块712,第一固定块701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第一斜齿滑块712,第一斜齿滑块712滑动连接于滑轨3,第一固定块701下部开设有盲孔,第一弹簧702固定连接于盲孔内,第一固定块701上表面固接有固定台703,固定台703上端固接有第一外壳体704,第一外壳体704上端固接有充电桩705,充电桩705上表面固接有护板706,第一外壳体704外表面上部固接有识别报警器707,识别报警器707充电桩705电连接,充电桩705左端下部固接有卡放座710,卡放座710的下表面可拆卸安装有充电枪708,充电枪708的下端与充电桩705下表面之间连接有充电缆线709,电缆缩回组件711设置于第一外壳体704内表面上部,电缆缩回组件711与充电桩705电连接。
第一斜齿滑块712与触发连动机构8机械配合使充电装置7固定在本设备的上部,在使用本设备的充电桩705进行充电时,通过司机在充电桩705上的刷卡区刷卡后,将充电枪708从卡放座710上取下后,通过充电桩705控制电缆缩回组件711将充电缆线709从第一外壳体704内缓慢延伸出来,将充电枪708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口进行对接后,电缆缩回组件711将停止工作,避免充电缆线709过多的与地面接触拖动磨蹭对充电缆线709造成损伤,延伸过长会绊倒从车后穿过的行人,对人体造成伤害,在充电完毕后,充电枪708与新能源汽车充电口断开连接时,充电桩705控制电缆缩回组件711重新启动,将充电缆线709缓慢的收回到第一外壳体704内,当充电缆线709收回完毕后,司机将充电枪708重新安放在卡放座710上,随后驶离,在车位上没有车辆停放时,有人站到触发连动机构8上时,识别报警器707将会识别报警,提醒行人远离,避免发生危险,当新能源汽车在倒车入库时,发生操作失误,新能源汽车的车轮压到触发连动机构8时,触发连动机构8与一斜齿滑块712失去配合,使充电装置7通过第一斜齿滑块712沿滑轨3滑到本设备内部,同时护板706材料为硬质合金,当充电装置7滑到本设备内部后,第一弹簧702将起到缓冲的作用,护板706与第二支板4平齐,防止车轮压到充电桩705上端对其造成损坏。
如图5所示,电缆缩回组件711包括有伺服电机7111、方形架7112、第一固定板7113、胶皮轮7114、第一滑杆7115和第一拉簧7116,方形架7112固与第一外壳体704的内表面之间固接有第一固定板7113,方形架7112设置有一组胶皮轮7114,方形架7112下部的胶皮轮7114通过转轴与方形架7112滑动连接,方形架7112上部的胶皮轮7114通过转轴与方形架7112转动连接,充电缆线709在两个胶皮轮7114之间,方形架7112的下端滑动连接有两根第一滑杆7115,两根第一滑杆7115与方形架7112下部的胶皮轮7114转轴两端固接,第一拉簧7116环套于第一滑杆7115,第一拉簧7116的下端与第一滑杆7115的下端固接,第一拉簧7116的上端与7112下表面固接,伺服电机7111固接于第一外壳体704的内表面,伺服电机7111的输出轴与方形架7112上部的胶皮轮7114固定连接,伺服电机7111与充电桩705电连接。
在司机将充电枪708从卡放座710取下后,随后充电桩705控制伺服电机7111启动,伺服电机7111的输出轴带动方形架7112上部的胶皮轮7114顺时针转动,在第一拉簧7116的拉力下,两个胶皮轮7114对充电缆线709有挤压力,通过两个胶皮轮7114摩擦力和挤压力将充电缆线709延伸到第一外壳体704的外部,在充电枪708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口对接完毕进行充电时,充电桩705控制伺服电机7111经停止工作,在充电完毕后,司机将充电枪708与新能源汽车的汽车充电口分离时,充电桩705控制伺服电机7111重新启动,伺服电机7111的输出轴带动方形架7112上部的胶皮轮7114逆时针转动,使充电缆线709收回到第一外壳体704内部,当充电缆线709完全收回到第一外壳体704内部时,充电桩705控制伺服电机7111停止工作。
如图1-图3和图7所示,触发连动机构8包括有第三支板801、车位限位杆802、L形固定块803、卡紧组件804、第四弹簧816、第二固定板806、第一支撑杆807、第二支撑杆808、第一支撑座809、第二固定块810、第一楔形滑块811、第三固定板812、第三滑杆813、第二楔形滑块814和第二斜齿滑块815,第三支板801固接与第二支板4后端,车位限位杆802滑动连接于第三支板801前部,共设有两个L形固定块803,两个L形固定块803固接于第三支板801的下表面左右两部,两个L形固定块803前端分别与车位限位杆802滑动连接,车位限位杆802下端对称设置有两个卡紧组件804,共设有两个第二固定板806,两个第二固定板806分别固接于车位限位杆802下部,第二固定板806与L形固定块803之间分别固接有第三弹簧805,车位限位杆802下部固接有第一支撑杆807,共设有两根第二支撑杆808,两根第二支撑杆808的后端分别绞接于第一支撑杆807的左右两部,共设有两个第一支撑座809,两个第一支撑座809分别固接于第二支板4的下表面左右两部,两个第一支撑座809的下端通过转轴分别与两根第二支撑杆808转动连接,两个第一支板2外表面上部分别固接有第二固定块810,第二固定块810外表面开设有滑槽,共设有两个第一楔形滑块811,两个第一楔形滑块811通过滑槽分别与第二固定块810滑动连接,第一楔形滑块811的通过转轴分别与两根第二支撑杆808转动连接,共设有两个第三固定板812,两个第三固定板812分别固接于第一支板2的上部,两个第三固定板812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三滑杆813,第三滑杆813的外端分别固接有第二楔形滑块814,第三滑杆813的内端分别固接有第二斜齿滑块815,第二斜齿滑块815与第一斜齿滑块712啮合,第三固定板812内表面与第二斜齿滑块815外表面之间固接有第四弹簧816。
在司机倒车入库时,当车轮触碰到车位限位杆802时,司机将踩下刹车将车停稳后对其进行充电,在倒车入库时如果发生操作失误,车轮将压到车位限位杆802,使车位限位杆802向下移动,在车位限位杆802向下移动时,带动第二固定板806向下移动,并挤压第三弹簧805,且第三弹簧805为公斤数较大的弹簧,人才上去不会使弹簧发生大形变,车位限位杆802向下移动时带动第一支撑杆807向下移动,支撑杆807带动第二支撑杆808的后端向下移动,通过第一支撑座809的支撑下使第二支撑杆808的前端向上移动,第二支撑杆808前端带动第一楔形滑块811沿第二固定块810向上滑动,第二固定块810挤压第二楔形滑块814使第二楔形滑块814和第三滑杆813分别向外侧移动,第三滑杆813带动第二斜齿滑块815向外侧移动,并挤第四弹簧816,使第二斜齿滑块815与第一斜齿滑块712失去啮合状态,使充电装置7通过第一斜齿滑块712沿滑轨3滑动到凹槽内部,避免新能源汽车对充电桩705造成损坏,在新能源汽车的车轮轧过去之后,在第三弹簧805的弹力下使触发连动机构8复位,通过人工启动传动机构9使充电装置7复位。
如图6所示,卡紧组件804包括有圆形壳体8041、第二滑杆8042、第二弹簧8043和盖板8044,圆形壳体8041固接于第三支板801的下表面,车位限位杆802与圆形壳体8041滑动连接,圆形壳体8041的上部与第三支板801连通,共设置有若干根第二滑杆8042,若干个第二滑杆8042沿圆形壳体8041周向均滑动连接,第二滑杆8042的内端均为圆弧状,第二滑杆8042的内端与车位限位杆802开设的圆弧槽配合,第二滑杆8042的中部设有台阶面,第二滑杆8042的台阶面与圆形壳体8041内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8043,圆形壳体8041下端固接有盖板8044。
为防止人行踩踏车位限位杆802时,第三弹簧805发生形变使车位限位杆802上下滑动,行人摔倒发生危险,通过设置第二弹簧8043对第二滑杆8042挤压,使第二滑杆8042的内端与车位限位杆802保持配合,使车位限位杆802一直保持锁止状态,由于人的重量较小,不能使车位限位杆802向下滑动,在新能源汽车的车轮压到车位限位杆802时,由于重量较大,使车位限位杆802向下移动,挤压第二滑杆8042沿圆形壳体8041周向外侧滑动,并挤压第二弹簧8043,当车轮压过去之后,在第三弹簧805弹力作用下使车位限位杆802复位,在第二弹簧8043弹簧作用下,使第二滑杆8042复位,重新保持锁止状态。
如图6和图7所示,传动机构9包括有第二支撑座901、减速电机902、第一带轮903、第三支撑座904、第四支撑座905、第二带轮906、导向板907、连接板908、转动轴909和导向轮910,第二支撑座901固接于底板1上表面后部,减速电机902固接于第二支撑座901的上部,减速电机902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第一带轮903,第三支撑座904固接于底板1上表面后部,第一带轮903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第三支撑座904,第四支撑座905固定连接于第二支板4的下表面后部,第二带轮906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第四支撑座905,第一带轮903与第二带轮906之间绕设有皮带,第二支板4的下表面与底板1上表面之间固接有导向板907,皮带的上部前表面与第一固定块701后表面之间通过左右对称设置的连接板908固定,共设有上下对称的两组导向轮910,且每组均设有两个导向轮910,两个导向轮910分别位于导向板907的前后两侧,导向轮910均转动连接有转动轴909,转动轴909均与连接板908固定连接,导向轮910沿导向板907上下滑动。
在充电装置7上移滑动时,通过人工启动减速电机902,减速电机902的转动轴909顺时针转动带动第一带轮903顺时针转动,第一带轮903顺时针转动带动皮带顺时针转动,通过固定在皮带前表面的连接板908带动第一固定块701沿滑轨3向上滑动,由于皮带质地较软,容易工作时发生前后摆动,使皮带打滑损伤,导向板907具有导向的作用,通过设置在导向板907前后的两侧的两组导向轮910使皮带可沿平行与导向板907的方向稳定运动,当第一斜齿滑块712与第二斜齿滑块815接触时,由于第二斜齿滑块815外侧安装有第四弹簧816,在第一斜齿滑块712向上运动时,挤压第二斜齿滑块815向外侧移动,当第一斜齿滑块712与第二斜齿滑块815完全啮合时,第四弹簧816的弹力下始终使第一斜齿滑块712与第二斜齿滑处于啮合状态,使充电装置7固定在本设备的上端,并对新能源汽车进行充电工作,在新能源汽车的车轮压到车位限位杆802时,使第一斜齿滑块712与第二斜齿滑块815失去啮合状态,充电装置7向下滑动,由于减速电机902自带减速效果,使充电装置7过程中速度受到外力,减缓下降速度,保护充电装置7中电子元器件不会受到震动损伤。
如图10-图12所示,减速制动机构10包括有第二外壳体1001、软性强磁条1002、第五弹簧1003、第三外壳体1004、制动滑块1005、第六弹簧1006、第三固定块1007、第四滑杆1008和弹簧片1009,两根滑轨3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外壳体1001,第二外壳体1001固接于第一支板2的内表面,软性强磁条1002分别滑动连接于第二外壳体1001的内端,第二外壳体1001的内表面与软性强磁条1002外表面固接有若干根均匀分布的第五弹簧1003,第二外壳体1001下端分别固接有第三外壳体1004,第三外壳体1004的内端分别滑动连接有制动滑块1005,制动滑块1005外表面与第三外壳体1004内表面固接有若干根均匀分布的第六弹簧1006,第三固定块1007固接于底板1上表面,第三固定块1007的上部开设有两个滑槽,弹簧片1009左右两端分别固接有第四滑杆1008,第四滑杆1008滑动连接于第三固定块1007开设的滑槽内。
充电装置7在下降过程中要对其实现减速缓冲,再下降到本设备中部时,侧的第一斜齿滑块712挤压软性强磁条1002,使软性强磁条1002向外侧移动,同时若干个第五弹簧1003受到挤压,在软性强磁条1002的摩擦力和磁吸力的作用下减速,在第五弹簧1003弹力的作用下,产生的挤压力增大软性强磁条1002对第一斜齿滑块712前后两侧的摩擦力,使充电装置7减速的效果更好,同时第一斜齿滑块712下端挤压两侧制动滑块1005时,制动滑块1005向外侧移动,同时挤压第六弹簧1006,当第一固定块701移动到本设备底部时,在第六弹簧1006弹力的作用下制动滑块1005复位,首先第一弹簧702接触到第三固定块1007,通过第一弹簧702压缩起到缓冲作用,第一固定块701下表面接触到弹簧片1009时,第一固定块701挤压弹簧片1009使其左右两端向左右两侧延伸发生形变产生弹力起到缓冲的效果,在缓冲完毕后,避免弹簧弹力使充电装置7上下往复颤动,通过第一斜齿滑块712的上表面与制动滑块1005接触,回弹上升力小于制动滑块1005与第一斜齿滑块712的上表面的挤压力,使充电装置7停留在本设备的底部,保持稳定,在将充电装置7复位时,减速电机902的上升力大于制动滑块1005与第一斜齿滑块712的上表面的挤压力时,使第六弹簧1006压缩,制动滑块1005向外侧移动解除制动效果,弹簧片1009在自身弹力下复位,制动滑块1005失去第一斜齿滑块712挤压时,在弹簧1006下使制动滑块1005复位,在减速电机902的带动下,充电装置7移动到本设备的上部复位。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如图1所示,还包括有密封壳5和橡胶圈6,密封壳5可拆卸安装于第一支板2的上端,密封壳5上表面固接有橡胶圈6,橡胶圈6上端内侧开设有倒角。
避免下雨天气雨水倒灌入本设备内,密封壳5与固定台703密封,避免其进水损坏,在充电装置7滑入到本设备底部时,在密封壳5上的橡胶圈6与护板706具有相同的倒角,在护板706与橡胶圈6完全密封,起到防水作用。
在充电装置7上升的过程中,第一固定块701的上表面与滑动限位勾11接触,使滑动限位勾11在第一固定块701的带动下向上滑动,同时第二拉簧12受到拉力形变,在充电装置7下滑时,由于减速电机902具有减缓下降速度的作用,在下滑的一瞬间,在第二拉簧12拉力作用下,使充电装置7开始使有一个快速反应,提高开始的下滑速度,避免充电装置7下滑不及时与新能源汽车尾部发生碰撞。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避让式防撞充电桩,包括有底板(1)、第一支板(2)、滑轨(3)和第二支板(4),底板(1)固定连接于凹槽底部,底板(1)上表面对称固接有第一支板(2),第一支板(2)内表面分别固接有滑轨(3),两个第一支板(2)上表面之间固接第二支板(4),第二支板(4)与地面水平设置且固定连接于凹槽的顶部,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充电装置(7)、触发连动机构(8)、传动机构(9)和减速制动机构(10),充电装置(7)设置于第二支板(4)上部,触发连动机构(8)设置于第一支板(2)的后侧,触发连动机构(8)与充电装置(7)机械配合,传动机构(9)设置于底板(1)上表面,传动机构(9)与充电装置(7)固定连接,减速制动机构(10)设置于第一支板下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避让式防撞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充电装置(7)包括有第一固定块(701)、第一弹簧(702)、固定台(703)、第一外壳体(704)、充电桩(705)、护板(706)、识别报警器(707)、充电枪(708)、充电缆线(709)、卡放座(710)、电缆缩回组件(711)和第一斜齿滑块(712),第一固定块(701)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第一斜齿滑块(712),第一斜齿滑块(712)滑动连接于滑轨(3),第一固定块(701)下部开设有盲孔,第一弹簧(702)固定连接于盲孔内,第一固定块(701)上表面固接有固定台(703),固定台(703)上端固接有第一外壳体(704),第一外壳体(704)上端固接有充电桩(705),充电桩(705)上表面固接有护板(706),第一外壳体(704)外表面上部固接有识别报警器(707),识别报警器(707)充电桩(705)电连接,充电桩(705)左端下部固接有卡放座(710),卡放座(710)的下表面可拆卸安装有充电枪(708),充电枪(708)的下端与充电桩(705)下表面之间连接有充电缆线(709),电缆缩回组件(711)设置于第一外壳体(704)内表面上部,电缆缩回组件(711)与充电桩(705)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避让式防撞充电桩,其特征在于,电缆缩回组件(711)包括有伺服电机(7111)、方形架(7112)、第一固定板(7113)、胶皮轮(7114)、第一滑杆(7115)和第一拉簧(7116),方形架(7112)固与第一外壳体(704)的内表面之间固接有第一固定板(7113),方形架(7112)设置有一组胶皮轮(7114),方形架(7112)下部的胶皮轮(7114)通过转轴与方形架(7112)滑动连接,方形架(7112)上部的胶皮轮(7114)通过转轴与方形架(7112)转动连接,充电缆线(709)在两个胶皮轮(7114)之间,方形架(7112)的下端滑动连接有两根第一滑杆(7115),两根第一滑杆(7115)与方形架(7112)下部的胶皮轮(7114)转轴两端固接,第一拉簧(7116)环套于第一滑杆(7115),第一拉簧(7116)的下端与第一滑杆(7115)的下端固接,第一拉簧(7116)的上端与下表面固接,伺服电机(7111)固接于第一外壳体(704)的内表面,伺服电机(7111)的输出轴与方形架(7112)上部的胶皮轮(7114)固定连接,伺服电机(7111)与充电桩(705)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避让式防撞充电桩,其特征在于,触发连动机构(8)包括有第三支板(801)、车位限位杆(802)、L形固定块(803)、卡紧组件(804)、第四弹簧(816)、第二固定板(806)、第一支撑杆(807)、第二支撑杆(808)、第一支撑座(809)、第二固定块(810)、第一楔形滑块(811)、第三固定板(812)、第三滑杆(813)、第二楔形滑块(814)和第二斜齿滑块(815),第三支板(801)固接与第二支板(4)后端,车位限位杆(802)滑动连接于第三支板(801)前部,共设有两个L形固定块(803),两个L形固定块(803)固接于第三支板(801)的下表面左右两部,两个L形固定块(803)前端分别与车位限位杆(802)滑动连接,车位限位杆(802)下端对称设置有两个卡紧组件(804),共设有两个第二固定板(806),两个第二固定板(806)分别固接于车位限位杆(802)下部,第二固定板(806)与L形固定块(803)之间分别固接有第三弹簧(805),车位限位杆(802)下部固接有第一支撑杆(807),共设有两根第二支撑杆(808),两根第二支撑杆(808)的后端分别绞接于第一支撑杆(807)的左右两部,共设有两个第一支撑座(809),两个第一支撑座(809)分别固接于第二支板(4)的下表面左右两部,两个第一支撑座(809)的下端通过转轴分别与两根第二支撑杆(808)转动连接,两个第一支板(2)外表面上部分别固接有第二固定块(810),第二固定块(810)外表面开设有滑槽,共设有两个第一楔形滑块(811),两个第一楔形滑块(811)通过滑槽分别与第二固定块(810)滑动连接,第一楔形滑块(811)的通过转轴分别与两根第二支撑杆(808)转动连接,共设有两个第三固定板(812),两个第三固定板(812)分别固接于第一支板(2)的上部,两个第三固定板(812)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三滑杆(813),第三滑杆(813)的外端分别固接有第二楔形滑块(814),第三滑杆(813)的内端分别固接有第二斜齿滑块(815),第二斜齿滑块(815)与第一斜齿滑块(712)啮合,第三固定板(812)内表面与第二斜齿滑块(815)外表面之间固接有第四弹簧(81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避让式防撞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卡紧组件(804)包括有圆形壳体(8041)、第二滑杆(8042)、第二弹簧(8043)和盖板(8044),圆形壳体(8041)固接于第三支板(801)的下表面,车位限位杆(802)与圆形壳体(8041)滑动连接,圆形壳体(8041)的上部与第三支板(801)连通,共设置有若干根第二滑杆(8042),若干个第二滑杆(8042)沿圆形壳体(8041)周向均滑动连接,第二滑杆(8042)的内端均为圆弧状,第二滑杆(8042)的内端与车位限位杆(802)开设的圆弧槽配合,第二滑杆(8042)的中部设有台阶面,第二滑杆(8042)的台阶面与圆形壳体(8041)内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8043),圆形壳体(8041)下端固接有盖板(804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避让式防撞充电桩,其特征在于,传动机构(9)包括有第二支撑座(901)、减速电机(902)、第一带轮(903)、第三支撑座(904)、第四支撑座(905)、第二带轮(906)、导向板(907)、连接板(908)、转动轴(909)和导向轮(910),第二支撑座(901)固接于底板(1)上表面后部,减速电机(902)固接于第二支撑座(901)的上部,减速电机(902)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第一带轮(903),第三支撑座(904)固接于底板(1)上表面后部,第一带轮(903)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第三支撑座(904),第四支撑座(905)固定连接于第二支板(4)的下表面后部,第二带轮(906)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第四支撑座(905),第一带轮(903)与第二带轮(906)之间绕设有皮带,第二支板(4)的下表面与底板(1)上表面之间固接有导向板(907),皮带的上部前表面与第一固定块(701)后表面之间通过左右对称设置的连接板(908)固定,共设有上下对称的两组导向轮(910),且每组均设有两个导向轮(910),两个导向轮(910)分别位于导向板(907)的前后两侧,导向轮(910)均转动连接有转动轴(909),转动轴(909)均与连接板(908)固定连接,导向轮(910)沿导向板(907)上下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避让式防撞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减速制动机构(10)包括有第二外壳体(1001)、软性强磁条(1002)、第五弹簧(1003)、第三外壳体(1004)、制动滑块(1005)、第六弹簧(1006)、第三固定块(1007)、第四滑杆(1008)和弹簧片(1009),两根滑轨(3)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外壳体(1001),第二外壳体(1001)固接于第一支板(2)的内表面,软性强磁条(1002)分别滑动连接于第二外壳体(1001)的内端,第二外壳体(1001)的内表面与软性强磁条(1002)外表面固接有若干根均匀分布的第五弹簧(1003),第二外壳体(1001)下端分别固接有第三外壳体(1004),第三外壳体(1004)的内端分别滑动连接有制动滑块(1005),制动滑块(1005)外表面与第三外壳体(1004)内表面固接有若干根均匀分布的第六弹簧(1006),第三固定块(1007)固接于底板(1)上表面,第三固定块(1007)的上部开设有两个滑槽,弹簧片(1009)左右两端分别固接有第四滑杆(1008),第四滑杆(1008)滑动连接于第三固定块(1007)开设的滑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避让式防撞充电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密封壳(5)和橡胶圈(6),密封壳(5)可拆卸安装于,第一支板(2)的上端,密封壳(5)上表面固接有橡胶圈(6),橡胶圈(6)上端内侧开设有倒角。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避让式防撞充电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滑动限位勾(11)和第二拉簧(12),两根滑轨(3)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滑动限位勾(11),滑动限位勾(11)滑动连接于第一支板(2)的上部,滑动限位勾(11)下端与第一支板(2)之间固接有第二拉簧(12)。
CN202111235732.5A 2021-10-22 2021-10-22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避让式防撞充电桩 Active CN1137716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35732.5A CN113771666B (zh) 2021-10-22 2021-10-22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避让式防撞充电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35732.5A CN113771666B (zh) 2021-10-22 2021-10-22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避让式防撞充电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71666A true CN113771666A (zh) 2021-12-10
CN113771666B CN113771666B (zh) 2023-03-07

Family

ID=788734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35732.5A Active CN113771666B (zh) 2021-10-22 2021-10-22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避让式防撞充电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7166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79662A (zh) * 2022-01-20 2022-03-15 浙江晨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倾倒功能防止汽车撞击的新能源充电桩
CN114590151A (zh) * 2022-02-17 2022-06-07 程德泉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便收纳充电桩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307477A1 (en) * 2011-02-01 2013-11-21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Charging station for wired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
CN107310421A (zh) * 2017-07-20 2017-11-03 江苏神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易收纳的充电桩装置
WO2020253889A1 (zh) * 2020-01-08 2020-12-24 龚柱 新能源汽车用地埋式充电桩
CN112356709A (zh) * 2020-11-07 2021-02-12 李培旺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避让式防撞充电桩
CN113183789A (zh) * 2021-05-19 2021-07-30 张羽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防撞装置
CN113400985A (zh) * 2021-08-08 2021-09-17 吕燕文 智能避让的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307477A1 (en) * 2011-02-01 2013-11-21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Charging station for wired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
CN107310421A (zh) * 2017-07-20 2017-11-03 江苏神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易收纳的充电桩装置
WO2020253889A1 (zh) * 2020-01-08 2020-12-24 龚柱 新能源汽车用地埋式充电桩
CN112356709A (zh) * 2020-11-07 2021-02-12 李培旺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避让式防撞充电桩
CN113183789A (zh) * 2021-05-19 2021-07-30 张羽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防撞装置
CN113400985A (zh) * 2021-08-08 2021-09-17 吕燕文 智能避让的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79662A (zh) * 2022-01-20 2022-03-15 浙江晨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倾倒功能防止汽车撞击的新能源充电桩
CN114179662B (zh) * 2022-01-20 2023-08-08 浙江晨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倾倒功能防止汽车撞击的新能源充电桩
CN114590151A (zh) * 2022-02-17 2022-06-07 程德泉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便收纳充电桩
CN114590151B (zh) * 2022-02-17 2023-12-01 天达(深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便收纳充电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71666B (zh) 2023-03-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771666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避让式防撞充电桩
CN110182089B (zh) 一种具有防碰撞功能的新能源充电桩
CN112277690A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多功能充电桩
CN110843585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安全型汽车充电桩
CN111188300A (zh) 一种收费站用防冲卡汽车闸机
CN111430998B (zh) 一种安全稳定的电动车充电装置
CN115139845A (zh) 一种轨道式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
CN116714460A (zh) 一种具有安全防护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CN201125550Y (zh) 双层倾斜式立体停车架
CN111923768A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智能感应充电桩
CN111038309B (zh) 一种环保新能源充电桩
CN117141296A (zh)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私家车位充电及监控装置
CN112406605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CN211417009U (zh) 一种汽车充电桩短距离微调机座
CN114179662A (zh) 一种具有倾倒功能防止汽车撞击的新能源充电桩
CN218805298U (zh) 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汽车充电桩
CN112172576A (zh) 一种地面自动升降弹出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装置
CN219544507U (zh) 一种可升降的直流充电机挂枪座
CN221605643U (zh) 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充电桩
CN213534469U (zh) 一种新型电动汽车充电桩
CN216805150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用保护板
CN114056157B (zh) 一种基于停车场的电动汽车充电场及其使用方法
CN117429293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桩结构
CN221546600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防护栏
CN219096517U (zh) 一种防护型充电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