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71353A - 曲面显示面板制备方法以及曲面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曲面显示面板制备方法以及曲面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771353A CN113771353A CN202111013036.XA CN202111013036A CN113771353A CN 113771353 A CN113771353 A CN 113771353A CN 202111013036 A CN202111013036 A CN 202111013036A CN 113771353 A CN113771353 A CN 11377135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lm
- curved
- roller
- attaching
- sub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2313 adhesive film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4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0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29920002120 photoresistant polymer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5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6260 foa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642 Polyim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889 copper f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1721 polyim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2790 adhesiv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70 limi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179 sorption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99 abra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 acryl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90 adhesive tap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21389 graphen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78 irradi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75 la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829 re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41 silica g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2027 silica g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92 sprea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3/00—Lining or sheathing, i.e. applying preformed layers or sheathings of plastics;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63/0004—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3/00—Lining or sheathing, i.e. applying preformed layers or sheathings of plastics;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63/02—Lining or sheathing, i.e. applying preformed layers or sheathings of plastics; Apparatus therefor using sheet or web-like material
- B29C63/04—Lining or sheathing, i.e. applying preformed layers or sheathings of plastics; Apparatus therefor using sheet or web-like material by folding, winding, bending or the like
- B29C63/044—Lining or sheathing, i.e. applying preformed layers or sheathings of plastics; Apparatus therefor using sheet or web-like material by folding, winding, bending or the like continuously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954—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display panel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00—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34—Electrical apparatus, e.g. sparking plugs or parts thereof
- B29L2031/3475—Displays, monitors, TV-sets, computer scree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曲面显示面板制备方法以及曲面显示装置。曲面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包括:S10,提供显示模组与贴合膜,所述显示模组包括平面贴合面和位于所述平面贴合面相对两侧的曲面贴合面;S20,通过夹持装置夹持所述贴合膜的相对的两端,以使所述贴合膜与所述显示模组间隔设置;S30,将滚轮压在所述贴合膜远离所述显示模组的表面,通过所述滚轮的滚动使得所述贴合膜与所述平面贴合面和所述曲面贴合面贴合,在所述滚轮移动过程中,所述夹持装置沿着由所述曲面贴合面向所述平面贴合面的方向移动。本申请提供的所述曲面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可以使得所述贴合膜与所述显示模组之间不会存在气泡和异物。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曲面显示面板制备方法以及曲面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曲面显示面板相对于传统的平面显示面板而言,在平面显示区域周边的曲面边框显示区域可以进行显示,扩大了显示面板的可视角度,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等显示装置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曲面显示面板包括具有曲面的盖板以及贴合于曲面盖板的柔性显示屏体。为了对曲面显示面板进行散热处理,柔性显示屏体远离曲面保护盖板一侧表面需要贴合有散热膜,也可以称为复合胶带。
然而,随着曲面显示面板的发展,曲面显示面板的弯折角度越来越大。曲面显示面板的弯折角度由最开始的30°至40°,逐渐发展到80°至90°(也就是瀑布屏),甚至到180°弯折。在柔性显示屏体远离曲面保护盖板一侧的表面贴合散热膜的过程中,采用传统的曲面显示面板制备方法,散热膜与屏体之间容易出现贴合气泡,造成散热膜和柔性显示屏体的贴合度不高,从而产品的良率较低。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曲面显示面板制备方法以及曲面显示装置。
本申请提供一种曲面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包括:
S10,提供显示模组与贴合膜,所述显示模组包括平面贴合面和位于所述平面贴合面相对两侧的曲面贴合面;
S20,通过夹持装置夹持所述贴合膜的相对的两端,以使所述贴合膜与所述显示模组间隔设置;
S30,将滚轮压在所述贴合膜远离所述显示模组的表面,通过所述滚轮的滚动使得所述贴合膜与所述平面贴合面和所述曲面贴合面贴合,在所述滚轮移动过程中,所述夹持装置沿着由所述曲面贴合面向所述平面贴合面的方向移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持装置包括两个子夹持装置,分别夹持在所述贴合膜的相对的两端,所述S30包括以下步骤:
S310,将所述滚轮压在所述贴合膜远离所述显示模组的表面,并推动所述滚轮朝向所述平面贴合面移动,直至所述贴合膜接触所述平面贴合面;
S320,沿着平行于所述平面贴合面的方向滚动所述滚轮,将所述贴合膜与所述平面贴合面贴合,贴合过程中所述子夹持装置沿着由所述曲面贴合面向所述平面贴合面的方向移动;
S330,沿着所述曲面贴合面的曲面路径滚动所述滚轮,将所述贴合膜与所述曲面贴合面贴合,贴合过程中所述子夹持装置沿着由所述曲面贴合面向所述平面贴合面的方向移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S320和所述S330中,所述子夹持装置与所述滚轮相向移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子夹持装置的移动速度大于所述滚轮的移动速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滚轮的移动速度与所述子夹持装置的移动速度的比例关系为1:3至1:2。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S330中所述子夹持装置的移动速度小于所述S320中所述子夹持装置的移动速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贴合膜包括保护膜、散热膜以及胶层膜,所述散热膜位于所述保护膜与所述胶层膜之间,所述胶层膜与所述平面贴合面和所述曲面贴合面贴合,所述两个子夹持装置夹持在所述保护膜的两端,所述保护膜与所述子夹持装置接触部位未覆盖所述散热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护膜采用紫外光固化光刻胶与所述散热膜胶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S40,将所述保护膜未覆盖所述散热膜的部位撕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一种曲面显示装置,包括曲面显示面板,所述曲面显示面板采用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成。
上述曲面显示面板制备方法,所述夹持装置沿着由所述曲面贴合面向所述平面贴合面的方向移动。可以理解为,所述夹持装置带动所述第一端由所述曲面贴合面向所述平面贴合面的方向移动。所述夹持装置带动所述第二端由所述曲面贴合面向所述平面贴合面的方向移动。在所述滚轮移动的过程中,所述滚轮的移动方向为由所述平面贴合面至所述曲面贴合面。在所述平面贴合面内进行贴合时,所述滚轮的移动方向与所述夹持装置的移动方向相反。也可以理解为所述滚轮的移动方向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的移动方向相反。在所述曲面贴合面内进行贴合时,所述滚轮的移动方向与所述夹持装置的移动方向不同。
在所述平面贴合面内进行贴合时,所述贴合膜的两端相对于所述显示模组移动。所述贴合膜的贴合部位P点位置处受到两个作用力,一个为所述滚轮的挤压力,另一个为所述夹持装置的拉力。由于所述滚轮的移动方向与所述夹持装置的移动方向相反,使得所述贴合膜的贴合部位P点位置会受到相反的作用力。进而,通过本申请所述曲面显示面板制备方法,不会使得所述贴合膜的未贴合区域与所述显示模组的未贴合区域提前接触。从而,所述贴合膜与所述显示模组之间不会产生贴合气泡,提高了所述贴合膜与所述显示模组之间贴合度。
在所述曲面贴合面内进行贴合时,所述贴合膜的贴合部位N点位置处也会受到两个作用力,一个为所述滚轮的挤压力,另一个为所述夹持装置的拉力。由于所述滚轮的移动方向与所述夹持装置的移动方向不同使得所述贴合膜的贴合部位N点位置会受到反向的作用力。进而,通过本申请所述曲面显示面板制备方法,不会使得所述贴合膜的未贴合区域与所述显示模组的未贴合区域提前接触。从而,所述贴合膜与所述显示模组之间不会产生贴合气泡,提高了所述贴合膜与所述显示模组之间贴合度。
因此,所述贴合膜与所述显示模组仅在所述滚轮滚动的位置才会进行接触,不会使得所述贴合膜与所述显示模组之间存在气泡。并且,所述贴合膜与所述显示模组之间不需要设置任何支撑结构进行支撑。进而,所述贴合膜与所述显示模组之间不会存在任何异物。本申请提供的所述曲面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可以使得所述贴合膜与所述显示模组之间不会存在气泡和异物。从而,通过所述曲面显示面板制备方法,提高了所述贴合膜与所述显示模组的贴合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传统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显示模组、散热膜以及滚轮的滚动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曲面显示面板制备方法的步骤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沿图1中A-B线的剖面图以及曲面显示面板制备方法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曲面显示面板制备方法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贴合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夹持驱动装置与滚轮驱动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显示模组10、柔性显示屏体101、曲面盖板102、贴合膜20、平面贴合面110、曲面贴合面120、第一端201、第二端202、夹持装置40、滚轮50、平面散热面203、曲面散热面204、第一夹持区域205、第二夹持区域206、保护膜210、散热膜220、胶层膜230、铜箔层221、聚酰亚胺层222、泡棉层223、夹持驱动装置60、滚轮驱动装置7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说明,可以夸大层和区域的尺寸。可以理解的是,当层或元件被称作“在”另一层或基底“上”时,该层或元件可以直接在所述另一层或基底上,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层。另外,还可以理解的是,当层被称作“在”两个层“之间”时,该层可以是所述两个层之间的唯一层,或者也可以存在一个或更多个中间层。另外,同样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同样的元件。
在下文中,尽管可以使用诸如“第一”、“第二”等这样的术语来描述各种组件,但是这些组件不必须限于上面的术语。上面的术语仅用于将一个组件与另一组件区分开。还将理解的是,以单数形式使用的表达包含复数的表达,除非单数形式的表达在上下文中具有明显不同的含义。
当诸如“……中的至少一种(个)(者)”的表述位于一列元件(元素)之后时,修饰整列元件(元素),而不是修饰该列中的个别元件(元素)。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申请文件中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所列项的任意组合和所有组合。还应当理解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具有”等指定所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组件、部分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但是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组件、部分或它们的组合的可能性。
传统的曲面显示面板的膜层贴合设备包括吸附平台与支撑结构,吸附平台用于提供散热膜。支撑结构包括支撑单元、连杆和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通过连杆带动支撑单元运动至散热膜的曲面散热区域与屏体的曲面边框显示区域相邻的表面。传统的膜层贴合设备通过支撑单元设置于曲面散热区域与曲面边框显示区域之间,对曲面散热区域进行支撑,来解决曲面散热区域的未贴合区域和曲面边框显示区域提前接触而产生气泡的问题。
然而,采用传统的膜层贴合设备进行贴合时,当支撑单元移动时,支撑单元设置于曲面散热区域与曲面边框显示区域之间,容易使得散热膜贴合于支撑单元表面,导致散热膜与屏体之间存在气泡和异物,使得散热膜与屏体无法贴合。
针对上述问题,请参见图1、图2与图3,本申请提供一种曲面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包括:
S10,提供显示模组10与贴合膜20,所述显示模组10包括平面贴合面110和位于所述平面贴合面110相对两侧的曲面贴合面120;
S20,通过夹持装置40夹持所述贴合膜20的相对的两端,以使所述贴合膜20与所述显示模组10间隔设置;
S30,将滚轮50压在所述贴合膜20远离所述显示模组10的表面,通过所述滚轮50的滚动使得所述贴合膜20与所述平面贴合面110和所述曲面贴合面120贴合,在所述滚轮50移动过程中,所述夹持装置40沿着由所述曲面贴合面120向所述平面贴合面110的方向移动。
在所述S10中,所述贴合膜20可以为散热膜(也称为复合胶带)。
在所述S20中,所述贴合膜20的相对的两端,可以为相对设置的第一端201与第二端202。所述夹持装置40通过夹持所述第一端201与所述第二端202实现对所述贴合膜20的移动。所述贴合膜20与所述显示模组10间隔设置,可以理解为所述贴合膜20与所述显示模组10之间设置有间隔距离,如图3中H1所示的间隔距离。所述夹持装置40可以为具有夹持功能的夹具,能够夹持所述贴合膜20的两端,实现稳定移动。
在所述S30中,所述夹持装置40可以带动所述贴合膜20在平行于所述平面贴合面110的方向移动。或者,所述夹持装置40可以带动所述贴合膜20在垂直于所述平面贴合面110的方向移动。通过所述夹持装置40可以实现对所述贴合膜20的位置的移动。从而,所述夹持装置40和所述贴合膜20分别与所述平面贴合面110之间可以形成预设距离H。预设距离H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滚轮50可以为圆柱形结构,如图1所示。所述滚轮50的转轴平行于所述平面贴合面110和所述曲面贴合面120的边界线。所述滚轮50与所述贴合膜20远离所述显示模组10的表面接触。所述滚轮50滚动使得所述贴合膜20与所述显示模组10贴合。
所述夹持装置40沿着由所述曲面贴合面120向所述平面贴合面110的方向移动。可以理解为,所述夹持装置40带动所述第一端201由所述曲面贴合面120向所述平面贴合面110的方向移动。所述夹持装置40带动所述第二端202由所述曲面贴合面120向所述平面贴合面110的方向移动。也可以理解为,所述夹持装置40沿着由所述曲面贴合面120向所述平面贴合面110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所述夹持装置40可以进行水平、垂直或者倾斜等方向进行移动。
在所述滚轮50移动的过程中,所述滚轮50的移动方向为由所述平面贴合面110至所述曲面贴合面120。在所述平面贴合面110内进行贴合时,所述滚轮50的移动方向与所述夹持装置40的移动方向相反。也可以理解为所述滚轮50的移动方向与所述第一端201和所述第二端202的移动方向相反。在所述曲面贴合面120内进行贴合时,所述滚轮50的移动方向与所述夹持装置40的移动方向不同。
在所述平面贴合面110内进行贴合时,所述贴合膜20的两端相对于所述显示模组10移动。所述贴合膜20的贴合部位P点位置处受到两个作用力,一个为所述滚轮50的挤压力,另一个为所述夹持装置40的拉力。由于所述滚轮50的移动方向与所述夹持装置40的移动方向相反,使得所述贴合膜20的贴合部位P点位置会受到相反的作用力。进而,通过本申请所述曲面显示面板制备方法,不会使得所述贴合膜20的未贴合区域与所述显示模组10的未贴合区域提前接触。从而,所述贴合膜20与所述显示模组10之间不会产生贴合气泡,提高了所述贴合膜20与所述显示模组10之间贴合度。
在所述曲面贴合面120内进行贴合时,所述贴合膜20的贴合部位N点位置处也会受到两个作用力,一个为所述滚轮50的挤压力,另一个为所述夹持装置40的拉力。由于所述滚轮50的移动方向与所述夹持装置40的移动方向不同使得所述贴合膜20的贴合部位N点位置会受到反向的作用力。进而,通过本申请所述曲面显示面板制备方法,不会使得所述贴合膜20的未贴合区域与所述显示模组10的未贴合区域提前接触。从而,所述贴合膜20与所述显示模组10之间不会产生贴合气泡,提高了所述贴合膜20与所述显示模组10之间贴合度。
因此,所述贴合膜20与所述显示模组10仅在所述滚轮50滚动的位置才会进行接触,不会使得所述贴合膜20与所述显示模组10之间存在气泡。并且,所述贴合膜20与所述显示模组10之间不需要设置任何支撑结构进行支撑。进而,所述贴合膜20与所述显示模组10之间不会存在任何异物。本申请提供的所述曲面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可以使得所述贴合膜20与所述显示模组10之间不会存在气泡和异物。从而,通过所述曲面显示面板制备方法,提高了所述贴合膜20与所述显示模组10的贴合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模组10包括柔性显示屏体101与曲面盖板102。所述柔性显示屏体101贴合于所述曲面盖板102的内表面。所述平面贴合面110和所述曲面贴合面120为所述柔性显示屏体101远离所述曲面盖板102的表面。所述贴合膜20贴合于所述柔性显示屏体101远离所述曲面盖板102的表面。
请参见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持装置40包括两个子夹持装置410,分别夹持在所述贴合膜120的相对的两端。可以理解为,一个所述子夹持装置410设置于所述第一端201。一个所述子夹持装置410设置于所述第二端202。所述子夹持装置410可以为具有夹持功能的夹具,用以夹持所述贴合膜20的两端,实现稳定移动。所述S30包括以下步骤:
S310,将所述滚轮50压在所述贴合膜20远离所述显示模组10的表面,并推动所述滚轮50朝向所述平面贴合面110移动,直至所述贴合膜20接触所述平面贴合面110;
S320,沿着平行于所述平面贴合面110的方向滚动所述滚轮50,将所述贴合膜20与所述平面贴合面110贴合,贴合过程中所述子夹持装置410沿着由所述曲面贴合面120向所述平面贴合面110的方向移动;
S330,沿着所述曲面贴合面120的曲面路径滚动所述滚轮50,将所述贴合膜20与所述曲面贴合面120贴合,贴合过程中所述子夹持装置410沿着由所述曲面贴合面120向所述平面贴合面110的方向移动。
所述S310中,所述滚轮50沿垂直方向移动。所述滚轮50由上而下向所述平面贴合面110移动,使得所述贴合膜20与所述平面贴合面110的某一位置接触。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滚轮50可以使得所述贴合膜20与所述平面贴合面110的中心位置接触。
所述S320和所述S330中,所述子夹持装置410沿着由所述曲面贴合面120向所述平面贴合面110的方向移动。可以理解为,一个所述子夹持装置410带动所述第一端201由所述曲面贴合面120向所述平面贴合面110的方向移动。另一个所述子夹持装置410带动所述第二端202由所述曲面贴合面120向所述平面贴合面110的方向移动。两个所述子夹持装置410带动所述第一端201与所述第二端202相向移动。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曲面显示面板制备方法采用一个所述滚轮50时,所述滚轮50由所述平面贴合面110向所述曲面贴合面120移动时,一个所述子夹持装置410带动所述第一端201由所述曲面贴合面120向所述平面贴合面110的方向移动,另一个所述子夹持装置410保持静止。也可以理解为,所述滚轮50向右移动时,同侧的所述子夹持装置410向左移动,不同侧的所述子夹持装置410静止。所述滚轮50向左移动时,同侧的所述子夹持装置410向右移动,不同侧的所述子夹持装置410静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曲面显示面板制备方法采用2个所述滚轮50时,一个所述滚轮50与一个所述子夹持装置410匹配进行曲面贴合,两个所述子夹持装置410均会发生移动。例如:一个所述滚轮50向右移动,同侧的所述子夹持装置410向左移动;一个所述滚轮50向左移动,同侧的所述子夹持装置410向右移动。
所述S320中,所述平面贴合面110为所述显示模组10的平面贴合区域对应的表面。所述S320中,所述滚轮50的移动轨迹为直线移动轨迹。所述滚轮50沿着平行于所述平面贴合面110的方向均匀移动,将所述贴合膜20与所述平面贴合面110贴合。
在贴合过程中,所述子夹持装置410沿着由所述曲面贴合面120向所述平面贴合面110的方向移动,所述滚轮50由所述平面贴合面110向所述曲面贴合面120移动,与所述子夹持装置410的移动方向相反,可以始终将所述贴合膜20拉紧。进而,所述贴合膜20的贴合部位P点位置处会受到两个作用力,一个为所述滚轮50的挤压力,另一个为所述子夹持装置410的拉力。由于所述滚轮50的移动方向与所述子夹持装置410的移动方向相反,使得所述贴合膜20的贴合部位P点位置会受到相反的作用力。所述贴合膜20的贴合部位P点位置受到相反的作用力,不会使得所述贴合膜20的未贴合区域与所述平面贴合面110的未贴合区域提前接触。从而,所述贴合膜20与所述平面贴合面110之间不会产生贴合气泡,提高了所述贴合膜20与所述柔性显示屏体10之间贴合度。
并且,相比于采用传统膜层贴合设备进行贴合时,所述S320中,所述子夹持装置410始终夹持所述贴合膜20的两端,对所述贴合膜20起到了固定和拉紧作用。所述贴合膜20与所述平面贴合面110之间不需要设置任何支撑结构进行支撑。进而,所述贴合膜20与所述平面贴合面110之间也不会存在任何异物。
所述S330中,所述曲面贴合面120为所述显示模组10的曲面贴合区域对应的表面。所述S330中,所述滚轮50的移动轨迹为曲线移动轨迹。通过调控所述滚轮50的移动速度和路径,使得所述滚轮50由直线移动轨迹转换至曲线移动轨迹。所述滚轮50均匀移动将所述贴合膜20与所述曲面贴合面120贴合。
在贴合过程中,所述子夹持装置410沿着由所述曲面贴合面120向所述平面贴合面110的方向移动,所述滚轮50的移动方向与所述子夹持装置410的移动方向不同,形成有夹角,也可以始终将所述贴合膜20拉紧。进而,所述贴合膜20的贴合部位N点位置处也会受到两个作用力,一个为所述滚轮50的挤压力,另一个为所述子夹持装置410的拉力。由于所述滚轮50的移动方向与所述子夹持装置410的移动方向不同,使得所述贴合膜20的贴合部位N点位置会受到相反的作用力。所述贴合膜20的贴合部位N点位置会受到相反的作用力,不会使得所述贴合膜20的未贴合区域与所述曲面贴合面120的未贴合区域提前接触。从而,所述贴合膜20与所述曲面贴合面120之间不会产生贴合气泡,提高了所述贴合膜20与所述显示模组10之间贴合度。
在所述S330中,当曲面贴合面120具有第一曲面贴合区,第一曲面贴合区向远离平面贴合面110方向延伸,子夹持装置410与滚轮50相向移动,或者说子夹持装置410与滚轮50的移动方向相反。在所述S330中,当曲面贴合面120包括第一曲面贴合区和第二曲面贴合区,第一曲面贴合区位于第二曲面贴合区和平面贴合面110之间,第一曲面贴合区向远离平面贴合面110方向延伸,第二曲面贴合区向靠近平面贴合面110方向延伸,滚轮50在第一贴合区移动时,子夹持装置410与滚轮50相向移动,滚轮50移动至第二贴合区移动后,或者说子夹持装置410与滚轮50的移动方向相同。所述子夹持装置410始终夹持所述贴合膜20的两端,并基于滚轮50和子夹持装置410的相对运动对所述贴合膜20起到了固定和拉紧作用,不会使得所述贴合膜20的未贴合区域与所述曲面贴合面120的未贴合区域提前接触。从而,所述贴合膜20与所述曲面贴合面120之间不会产生贴合气泡,提高了所述贴合膜20与所述显示模组10之间贴合度。
并且,相比于采用传统膜层贴合设备进行贴合时,所述S330中,所述子夹持装置410始终夹持所述贴合膜20的两端,对所述贴合膜20起到了固定和拉紧作用。所述贴合膜20与所述曲面贴合面120之间不需要设置任何支撑结构进行支撑。进而,所述贴合膜20与所述曲面贴合面120之间也不会存在任何异物。
因此,无论在所述显示模组10的曲面贴合区域还是在平面贴合区域,通过所述S320和所述S330,可以使得所述贴合膜20与所述显示模组10之间不会存在气泡和异物,提高了所述贴合膜20与所述显示模组10的贴合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S310中所述滚轮50使得所述贴合膜20与所述平面贴合面110的中心位置接触。在所述S320中,沿着所述平面贴合面110至所述曲面贴合面120的方向,所述滚轮50先水平向右滚动,再水平向左滚动。所述滚轮50可以如图3所示的左右滚动,将所述贴合膜20与所述平面贴合面110贴合完成。
在一个实施例中,H1为所述子夹持装置410与所述显示模组10之间的距离。H2为所述显示模组10的高度。W为所述显示模组10的屏体宽度,也可以理解为所述贴合膜20与所述显示模组10贴合位置的宽度。
所述S310中,所述滚轮50沿垂直方向移动。所述滚轮50由上而下向所述平面贴合面110移动,使得所述子夹持装置410与所述曲面盖板102之间的高度由5cm变成2cm,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高度距离。所述滚轮50从所述显示模组10的中间位置开始贴合。在所述S320的贴合过程中,所述子夹持装置410以速度缓慢向所述显示模组10的中间位置靠近。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子夹持装置410与所述滚轮50同时移动。所述子夹持装置410的移动速度大于所述滚轮50的移动速度。所述子夹持装置410与所述滚轮50同时移动且同时停止,可以避免所述子夹持装置410或所述滚轮50继续移动而导致所述贴合膜20断裂。所述子夹持装置410的移动速度,表征了单位时间内所述子夹持装置410移动的距离。所述滚轮50的移动速度,表征了单位时间内所述滚轮50移动的距离。
所述S320中,将所述贴合膜20与所述平面贴合面110进行贴合时,所述滚轮50的移动方向与所述子夹持装置410的移动方向相反。所述子夹持装置410的移动速度大于所述滚轮50的移动速度,可以使得所述贴合膜20一直处于绷紧的状态,不会使得所述贴合膜20的未贴合区域与所述显示模组10的未贴合区域提前接触。
所述S330中,将所述贴合膜20与所述曲面贴合面120进行贴合时,由于所述滚轮50的移动方向与所述子夹持装置410的移动方向不同。所述子夹持装置410的移动速度大于所述滚轮50的移动速度,可以使得所述贴合膜20一直处于绷紧的状态,不会使得所述贴合膜20的未贴合区域与所述显示模组10的未贴合区域提前接触。
从而,所述子夹持装置410的移动速度大于所述滚轮50的移动速度,可以使得所述贴合膜20与所述显示模组10之间不会产生贴合气泡,提高了所述贴合膜20与所述显示模组10之间贴合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子夹持装置410的移动速度为3mm/s至10mm/s,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所述子夹持装置410向中心移动距离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子夹持装置410的移动速度为5mm/s。所述滚轮50的移动速度为3mm/s。所述曲面贴合面120的弯折半径R可以为3.5mm。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滚轮50的移动速度与所述子夹持装置410的移动速度的比例关系为1:3至1:2。
所述子夹持装置410的移动速度大于所述滚轮50的移动速度,可以避免所述贴合膜20的未贴合区域与所述显示模组10的未贴合区域提前接触。当所述子夹持装置410的移动速度远远大于所述滚轮50的移动速度时,容易使得所述贴合膜20发生断裂。通过设置所述滚轮50的移动速度与所述子夹持装置410的移动速度的比例关系为1:3至1:2,可以使得所述贴合膜20绷紧且不发生断裂。从而,通过设置所述滚轮50的移动速度与所述子夹持装置410的移动速度的比例关系为1:3至1:2,不仅可以确保所述贴合膜20的完整性,而且可以确保所述贴合膜20与所述显示模组10之间不会产生贴合气泡。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S330中所述子夹持装置410的移动速度小于所述S320中所述子夹持装置410的移动速度。
所述S320中,将所述贴合膜20与所述平面贴合面110进行贴合。所述滚轮50的移动轨迹为直线移动轨迹。所述S330中,将所述贴合膜20与所述曲面贴合面120进行贴合。所述滚轮50的移动轨迹为曲线移动轨迹。所述滚轮50沿曲线移动轨迹的移动速度小于沿直线移动轨迹的移动速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滚轮50沿曲线移动轨迹的移动速度为沿直线移动轨迹的移动速度的1/3。所述子夹持装置410的移动速度大于所述滚轮50的移动速度,可以确保所述子夹持装置410始终可以拉紧所述贴合膜20,不会出现所述贴合膜20与所述显示模组10提前接触。
所述子夹持装置410沿曲线移动轨迹的移动速度小于沿直线移动轨迹的移动速度。也可以理解为所述S330中所述子夹持装置410的移动速度小于所述S320中所述子夹持装置410的移动速度,可以使得所述子夹持装置410更适应于曲线移动轨迹和直线移动轨迹的不同移动轨迹,以提高所述贴合膜20与所述显示模组10的贴合度。
请参见图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贴合膜20包括保护膜210、散热膜220以及胶层膜230。所述散热膜220位于所述保护膜210与所述胶层膜230之间。所述胶层膜230与所述平面贴合面110和所述曲面贴合面120贴合。所述两个子夹持装置410夹持在所述保护膜210的两端。所述保护膜210与所述子夹持装置410接触部位未覆盖所述散热膜220。
所述保护膜210用于对所述散热膜220进行保护,防止磨损。所述散热膜220具有散热功能。所述保护膜210的两端为所述贴合膜20的非贴区域。所述两个子夹持装置410夹持在所述保护膜210的两端,对所述贴合膜20进行移动。进而,将所述散热膜220与所述显示模组10进行贴合。所述两个子夹持装置410夹持在所述保护膜210的两端,不会影响所述散热膜220与所述显示模组10的贴合。所述胶层膜230用于实现与所述显示模组10的贴合胶接。所述胶层膜230可以为亚克力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S40,将所述保护膜210未覆盖所述散热膜220的部位撕离。
所述S40中,所述保护膜210未覆盖所述散热膜220的部位和所述保护膜210覆盖所述散热膜220的部位为可撕离连接状态。当所述贴合膜20与所述显示模组10贴合完成后,可将所述保护膜210未覆盖所述散热膜220的部位撕掉,进而将多余部位去除。可撕离连接状态也可以理解为半切连接状态,处于不完全切断状态。在一个实施例中,半切深度范围可以为所述保护膜210的厚度的40%至60%。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护膜210包括所述第一端201、所述第二端202、平面散热面203、位于所述平面散热面203相对两侧的曲面散热面204、第一夹持区域205以及第二夹持区域206。所述第一端201与所述第二端202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夹持区域205与所述第二夹持区域206。所述第一端201对应位于所述第一夹持区域205。所述第二端202对应位于所述第二夹持区域206。所述两个子夹持装置410夹持所述第一夹持区域205与所述第二夹持区域206。所述平面散热面203和所述曲面散热面204位于所述第一夹持区域205和所述第二夹持区域206之间。所述平面散热面203和所述曲面散热面204与所述散热膜220对应接触,进而分别对应所述显示模组10的所述平面贴合面110和所述曲面贴合面120。
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所述第一夹持区域205与所述第二夹持区域206对所述保护膜210进行了放大,可以适应于贴合双曲面柔性显示屏体。所述保护膜210还可以包括第三夹持区域(图中未标出)与第四夹持区域(图中未标出)。通过所述第三夹持区域与所述第四夹持区域对所述保护膜210进行了放大,可以适应于贴合四曲面柔性显示屏体。从而,通过所述两个子夹持装置410夹住所述第一夹持区域205、所述第二夹持区域206、所述第三夹持区域以及所述第四夹持区域,可以固定所述保护膜210。通过所述两个子夹持装置410固定所述保护膜210,可以避免所述贴合膜20与所述显示模组10的未贴合区域提前接触而产生的气泡问题。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曲面显示面板制备方法不仅适用于双曲面柔性显示屏体,也适用于四曲面柔性显示屏体,可以对80°至180°大弯折角度进行膜层贴合。当所述显示模组10为四曲面柔性显示屏体时,通过所述曲面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先夹持所述第一夹持区域205与所述第二夹持区域206,对长边进行贴合。然后,通过所述曲面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对所述第三夹持区域与所述第四夹持区域进行夹持,对短边进行贴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护膜210的所述第一夹持区域205的长度L为预留边界和子夹持装置410的宽度之和。其中,预留边界的长度可以为2mm至10mm。所述第一夹持区域205的长度可以为50mm至55mm。所述保护膜210的整体长度为2L和所述显示模组10的屏体宽度W之和。所述保护膜210的整体长度可以为120mm至140mm。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S40还包括:
S410,将所述第一夹持区域205与所述第二夹持区域206撕离所述曲面散热面204。
所述S410中,所述第一夹持区域205和所述第二夹持区域206分别与所述曲面散热面204之间为可撕离连接状态。当所述贴合膜20与所述显示模组10贴合完成后,可将所述第一夹持区域205和所述第二夹持区域206撕掉,将多余部位去除。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膜220包括铜箔层221、聚酰亚胺层222以及泡棉层223。所述铜箔层221与所述聚酰亚胺层222起到抗冲击和缓冲作用。所述泡棉层223采用散热效果比较好的材料,用于散热。所述泡棉层223可以为石墨烯等散热材料。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护膜210采用紫外光固化光刻胶与所述散热膜220胶接。所述方法还包括:
S50,采用紫外光照射所述保护膜210的所述平面散热面203与所述曲面散热面204,并将所述保护膜210撕离。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护膜210的所述第一夹持区域205与所述第二夹持区域206已经撕离,剩余所述平面散热面203与所述曲面散热面204。
采用紫外光固化光刻胶实现所述保护膜210与所述散热膜220的胶接。当紫外光照射所述保护膜210后,紫外光固化光刻胶的粘性降低,可以轻松实现所述保护膜210与所述散热膜220的剥离。当紫外光照射所述保护膜210后,对后续工序无影响。当所述保护膜210撕掉后,可以在所述散热膜220远离所述显示模组10的表面安放电池和电路板等部件。当紫外光照射所述保护膜210时,不会对所述铜箔层221、所述聚酰亚胺层222、所述泡棉层223以及所述胶层膜230造成影响。
请参见图6,在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一种膜层贴合装置。所述膜层贴合装置包括两个子夹持装置410、夹持驱动装置60、滚轮50以及滚轮驱动装置70。所述夹持驱动装置60分别与两个子夹持装置410连接,用于驱动两个子夹持装置410移动。所述夹持驱动装置60可以为机器人、电机或者气缸等。所述滚轮驱动装置70与所述滚轮50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滚轮50的转轴转动,进而使得所述滚轮50沿着所述贴合膜20远离所述显示模组10的表面移动。所述子夹持装置410与所述贴合膜20的两端的接触部位设置有硅胶,可以增大所述子夹持装置410与所述贴合膜20的摩擦力,更有利于对所述贴合膜20进行固定和拉紧。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一种曲面显示装置,包括曲面显示面板,所述曲面显示面板采用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成。所述曲面显示装置可以为液晶面板、电子纸、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有些实施例”、“其他实施例”、“理想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征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描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曲面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0,提供显示模组(10)与贴合膜(20),所述显示模组(10)包括平面贴合面(110)和位于所述平面贴合面(110)相对两侧的曲面贴合面(120);
S20,通过夹持装置(40)夹持所述贴合膜(20)的相对的两端,以使所述贴合膜(20)与所述显示模组(10)间隔相对设置;
S30,将滚轮(50)压在所述贴合膜(20)远离所述显示模组(10)的表面,通过所述滚轮(50)的滚动使得所述贴合膜(20)与所述平面贴合面(110)和所述曲面贴合面(120)贴合,在所述滚轮(50)移动过程中,所述夹持装置(40)沿着由所述曲面贴合面(120)向所述平面贴合面(110)的方向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面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40)包括两个子夹持装置(410),分别夹持在所述贴合膜(20)的相对的两端,所述S30包括以下步骤:
S310,将所述滚轮(50)压在所述贴合膜(20)远离所述显示模组(10)的表面,并推动所述滚轮(50)朝向所述平面贴合面(110)移动,直至所述贴合膜(20)接触所述平面贴合面(110);
S320,沿着平行于所述平面贴合面(110)的方向滚动所述滚轮(50),将所述贴合膜(20)与所述平面贴合面(110)贴合,贴合过程中所述子夹持装置(410)沿着由所述曲面贴合面(120)向所述平面贴合面(110)的方向移动;
S330,沿着所述曲面贴合面(120)的曲面路径滚动所述滚轮(50),将所述贴合膜(20)与所述曲面贴合面(120)贴合,贴合过程中所述子夹持装置(410)沿着由所述曲面贴合面(120)向所述平面贴合面(110)的方向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曲面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320与所述S330中,所述子夹持装置(410)与所述滚轮(50)相向移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曲面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夹持装置(410)的移动速度大于所述滚轮(50)的移动速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曲面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50)的移动速度与所述子夹持装置(410)的移动速度的比例关系为1:3至1:2。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曲面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30中所述子夹持装置(410)的移动速度小于所述S320中所述子夹持装置(410)的移动速度。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曲面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膜(20)包括保护膜(210)、散热膜(220)以及胶层膜(230),所述散热膜(220)位于所述保护膜(210)与所述胶层膜(230)之间,所述胶层膜(230)与所述平面贴合面(110)和所述曲面贴合面(120)贴合,所述两个子夹持装置(410)夹持在所述保护膜(210)的两端,所述保护膜(210)与所述子夹持装置(410)接触部位未覆盖所述散热膜(220)。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曲面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膜(210)采用紫外光固化光刻胶与所述散热膜(220)胶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曲面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S40,将所述保护膜(210)未覆盖所述散热膜(220)的部位撕离。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曲面显示面板,所述曲面显示面板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曲面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制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013036.XA CN113771353A (zh) | 2021-08-31 | 2021-08-31 | 曲面显示面板制备方法以及曲面显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013036.XA CN113771353A (zh) | 2021-08-31 | 2021-08-31 | 曲面显示面板制备方法以及曲面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771353A true CN113771353A (zh) | 2021-12-10 |
Family
ID=788405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013036.XA Pending CN113771353A (zh) | 2021-08-31 | 2021-08-31 | 曲面显示面板制备方法以及曲面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771353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100958A (zh) * | 2022-06-17 | 2022-09-23 |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贴合装置和贴合方法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001177A (zh) * | 2019-04-18 | 2019-07-12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柔性膜层的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
CN111823558A (zh) * | 2019-04-17 | 2020-10-2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贴合系统 |
-
2021
- 2021-08-31 CN CN202111013036.XA patent/CN113771353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823558A (zh) * | 2019-04-17 | 2020-10-2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贴合系统 |
CN110001177A (zh) * | 2019-04-18 | 2019-07-12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柔性膜层的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100958A (zh) * | 2022-06-17 | 2022-09-23 |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贴合装置和贴合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095353B2 (ja) |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5024087B2 (ja) | ガラス積層体、支持体付き表示装置用パネル、およびそれらの製造方法 | |
US20160202728A1 (en) |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 |
CN114399956B (zh) | 一种曲面屏贴合设备、贴合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JP5533671B2 (ja) | 偏光子付き積層体、支持体付き表示装置用パネル、表示装置用パネル、表示装置およびこれらの製造方法 | |
KR101448810B1 (ko) |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필름 부착장치 및 방법 | |
WO2008029580A1 (fr) | Ruban conducteur anisotrope et procédé de fabrication correspondant, structure connectée et procédé de connexion de membre de circuit en utilisant le ruban | |
CN113771353A (zh) | 曲面显示面板制备方法以及曲面显示装置 | |
CN112331084A (zh) | 一种曲面显示面板的膜层贴合设备及方法 | |
US8246411B2 (en) |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flexible display apparatus | |
WO2012157686A1 (ja) | 積層基板の剥離方法 | |
JP5142854B2 (ja) |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US10405436B2 (en) | Flexible display module bonding method | |
JP5366403B2 (ja) | 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表示装置の製造装置 | |
JP6384190B2 (ja) | 貼合方法及び貼合装置 | |
JP2009091154A (ja) | フィルム剥離機構および方法 | |
WO2012147793A1 (ja) | ナイフエッジおよびこれを含む液晶表示装置の製造システム | |
JP4999836B2 (ja) | 表示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 |
JP5067972B2 (ja) | 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表示装置の製造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
JPH09197394A (ja) | 偏光板剥がし装置 | |
CN114300638A (zh) | 一种背板及显示面板 | |
JP2008209695A (ja) | 電気泳動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US7924394B2 (en) | Fabrication method of display panel and dielectric configuration applied thereto | |
JP2008203714A (ja) | パネル積層構造およびパネル積層方法 | |
KR101358907B1 (ko) |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2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