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70305A - 一种v法铸造中薄膜密封贴合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v法铸造中薄膜密封贴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70305A
CN113770305A CN202111085187.6A CN202111085187A CN113770305A CN 113770305 A CN113770305 A CN 113770305A CN 202111085187 A CN202111085187 A CN 202111085187A CN 113770305 A CN113770305 A CN 1137703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casting
film
gear
cl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8518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70305B (zh
Inventor
张得新
张得国
张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rosperous Bright Casting Co ltd Of Xintai City
Original Assignee
Prosperous Bright Casting Co ltd Of Xintai C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rosperous Bright Casting Co ltd Of Xintai City filed Critical Prosperous Bright Casting Co ltd Of Xintai City
Priority to CN20211108518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7030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7703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703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703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703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CFOUNDRY MOULDING
    • B22C9/00Moulds or cores; Moulding processes
    • B22C9/02Sand moulds or like moulds for shaped castings
    • B22C9/03Sand moulds or like moulds for shaped castings formed by vacuum-sealed moul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CFOUNDRY MOULDING
    • B22C19/00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oulding machines
    • B22C19/02Mould tab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CFOUNDRY MOULDING
    • B22C21/00Flas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2C21/01Flasks; Accessories therefor for vacuum-sealed moul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asting Or Compres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V法铸造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V法铸造中薄膜密封贴合装置,包括铸造台本体,所述铸造台本体的顶端设有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的四角各设有两组夹持结构,所述安装结构的四周各设有一组密封结构,所述铸造台本体的两侧各设有一个限位结构,所述铸造台本体的一侧设有脱模结构,所述脱模结构的外部设有冷却结构,所述铸造台本体的顶端设有防护结构;通过安装结构、夹持结构和密封结构配合使用,给铸造台本体的表面贴薄膜,提高了薄膜的密封性;便于通过限位结构对安装结构限位,提高了贴膜效果;通过冷却结构和脱模结构配合使用,给铸造台本体脱模,提高了脱模效果;便于通过防护结构支撑薄膜,有效保护了薄膜完整性。

Description

一种V法铸造中薄膜密封贴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V法铸造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V法铸造中薄膜密封贴合装置。
背景技术
V法铸造和消失模铸造都采用真空成型,但两者工艺流程存在较大不同;它区别于传统砂铸最大的优点是不使用粘合剂,V法铸造是利用塑料薄膜密封砂箱,靠真空抽气系统抽出型内空气,铸型内外有压力差,使干砂密实,形成所需型腔,经下芯、合箱、浇注抽真空使铸件凝固,解除负压,型砂随之溃散而获得铸件。
然而,V法铸造贴膜时,常常将薄膜的四角直接挂放在夹持架的四角的螺丝上,薄膜未摊平,并且容易影响薄膜的完整性;铸造台两侧的支撑结构通过转动螺栓调节,比较费力,不便于控制夹持架与铸造台之间的距离;高温的薄膜容易贴合在夹持架的表面,当夹持架升起时,容易将薄膜带起,影响薄膜的密封性,脱模较困难;薄膜直接通过夹持架与铸造台夹持密封,密封效果较差,影响内部制造真空环境,进而影响了V法铸造的铸造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V法铸造中薄膜密封贴合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V法铸造中薄膜密封贴合装置,包括铸造台本体,所述铸造台本体的顶端设有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的四角各设有两组夹持结构,所述安装结构的四周各设有一组密封结构,所述铸造台本体的两侧各设有一个限位结构,所述铸造台本体的一侧设有脱模结构,所述脱模结构的外部设有冷却结构,所述铸造台本体的顶端设有防护结构。
具体的,所述安装结构包括夹持架,所述夹持架设于铸造台本体的顶端所述夹持架的两侧各设有一个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一侧固定有加温器,所述液压杆的顶端固定于安装板的一侧。
具体的,所述夹持结构包括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固定于夹持架的一侧,所述安装块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部转动连接有夹块,所述第一转轴的外部设有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的一端设于第一转轴的内部,所述扭力弹簧的一端设于夹块的内部,所述夹持架的一侧固定有夹板,所述夹块端部的截面为锯齿形结构,所述夹板的截面为锯齿形结构,所述夹块与夹板之间啮合。
具体的,所述密封结构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侧固定于液压杆的底端,所述连接块的另一侧固定于夹持架,所述连接块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端部设有第一手轮,所述第二转轴的外部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一侧啮合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均为斜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一侧设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与第二转轴方向垂直,所述第一螺杆转动连接于夹持架的内部,所述第一螺杆的外部螺纹连接有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滑动连接于夹持架的内部,所述第一滑杆的端部固定有挤压块,所述挤压块滑动连接于夹持架的内部,所述挤压块的截面为T形结构;所述挤压块的内部贯穿有多根导向杆,所述导向杆滑动连接于挤压块的内部,所述导向杆的两端固定于夹持架的内部。
具体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设于铸造台本体的一侧,所述固定块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的端部设有第二手轮,所述第三转轴的外部设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的一侧啮合有第四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均为斜齿轮,所述第四齿轮的一侧设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转动连接于固定块的内部,所述第二螺杆的外部螺纹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滑动连接于固定块的内部。
具体的,所述脱模结构包括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一端连接于真空泵的排气口,所述排气管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一端连接于夹持架的一侧,所述夹持架的内部设有气室,所述挤压块的内部设有多个第一气孔,所述气室与第一气孔导通,所述夹持架的底端设有多个第二气孔,所述第一气孔与第二气孔导通。
具体的,所述冷却结构包括降温盒,两个所述降温盒滑动连接于铸造台本体的内部,所述降温盒与排气管贴合,所述降温盒的内部设有冷凝管,所述冷凝管的一侧设有进水孔,所述冷凝管的另一端设有出水孔,所述降温盒的一侧设有拉块,所述拉块滑动连接于铸造台本体的内部,所述拉块的一端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铸造台本体的内部,所述拉块的端部设有卡块,所述卡块与拉块抵触,所述卡块的截面为T形结构,所述卡块的一侧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于铸造台本体的内部,所述卡块滑动连接于铸造台本体的内部,所述卡块的一端滑动连接于降温盒的一侧;所述拉块的端部设有把手,所述把手的截面为U形结构。
具体的,所述防护结构包括防护块,所述防护块设于铸造台本体的顶端,所述防护块的截面为倒L形结构,所述防护块的顶端设有橡胶垫。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V法铸造中薄膜密封贴合装置,安装结构设于铸造台本体的顶端,夹持结构设于安装结构的四周,密封结构设于安装结构的内部,便于通过安装结构给铸造台本体贴膜,便于通过夹持结构给薄膜夹持在安装结构的底端,有效摊平了薄膜,并且保证了薄膜的完整性,便于通过密封结构将薄膜压紧在铸造台本体的表面,进而大大提高了薄膜的密封性,进而便于将铸造台本体的表面抽到真空状态,大大提高了V法铸造台的铸造效果;即:将薄膜的四角对应着夹持架的四角放置,然后转动夹块,扭力弹簧压缩,将薄膜的边缘放在夹持架与夹块之间,松开夹块,扭力弹簧复位,进而通过夹块配合夹板将薄膜固定在夹持架的底端,通过加温器加热,加热使薄膜软化后,液压杆伸长进而带动夹持架以及夹持架底端薄膜朝着铸造台本体的方向移动,直至与铸造台本体贴合,此时转动第一手轮,第一手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二转轴转动,第二转轴转动进而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转动法国进而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螺杆转动,第一螺杆转动进而驱动滑杆滑动,滑杆滑动进而驱动挤压块滑动挤压块滑动进而滑出夹持架的底端,挤压块将薄膜很好的挤压在铸造台本体的顶端,导向杆的设置大大提高了挤压块滑动的稳定性,便于通过安装结构给铸造台本体贴膜,便于通过夹持结构给薄膜夹持在安装结构的底端,有效摊平了薄膜,并且保证了薄膜的完整性,便于通过密封结构将薄膜压紧在铸造台本体的表面,进而大大提高了薄膜的密封性,进而便于将铸造台本体的表面抽到真空状态,大大提高了V法铸造台的铸造效果。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V法铸造中薄膜密封贴合装置,限位结构设于铸造台本体的一侧,便于通过限位结构对下降的安装结构限位,限位结构便于调节,有效避免了薄膜未与铸造台本体贴合的情况发生,同时避免了安装结构过重压烂薄膜导致薄膜破损的的发生,大大提高了铸造台本体贴膜的贴膜效果;即:转动第二手轮,第二手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三转轴转动,第三转轴转动进而带动第三齿轮转动,第三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第四齿轮转动,第四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二螺杆转动,第二螺杆转动进而驱动限位杆在固定块的内部滑动,将限位杆调节至合适的高度,刚好抵触夹持架一侧的连接块,使薄膜刚好与铸造台本体贴合,限位结构便于调节,有效避免了薄膜未与铸造台本体贴合的情况发生,同时避免了安装结构过重压烂薄膜导致薄膜破损的的发生,大大提高了铸造台本体贴膜的贴膜效果。
(3)本发明所述的一种V法铸造中薄膜密封贴合装置,脱模结构的一端设于铸造台本体的内部,脱模结构的另一端设于安装结构的内部,冷却结构设于脱模结构的外部,便于通过冷却结构将真空泵排出的气体冷却,便于通过脱模结构将冷却后的气体排进安装结构的内部,进而通过气体加强薄膜周围的空气流动,给薄膜降温,并放置薄膜粘粘在安装结构的一侧,大大提高了脱膜效率以及脱模效果,同时冷却结构便于安装拆卸,大大提高了冷却效果;即:真空泵在使用时,排出的气体为温度较高,此时打开将进水管连接降温盒一侧的进水孔,排水管连接降温盒一侧的排水孔,水流经过冷凝管,降温盒贴合排气管,水流进而带走排气管外部的热量,迅速给排气管内部的气体降温,将排气管的端部与连接头相连,气体进入夹持架内部的气室,在通过第一气孔与第二气孔排出,给温度较高的薄膜降温,并防止薄膜粘贴在夹持架和挤压块的底端,当需要更换冷却结构时,拉动把手,把手进而带动拉块滑动,第一弹簧压缩,拉块对卡块的抵触力消失,第二弹簧复位,进而带动卡块滑出降温盒的一侧,进而更换降温盒以及内部的冷凝管,操作简单,便于通过冷却结构将真空泵排出的气体冷却,便于通过脱模结构将冷却后的气体排进安装结构的内部,进而通过气体加强薄膜周围的空气流动,给薄膜降温,并放置薄膜粘粘在安装结构的一侧,大大提高了脱膜效率以及脱模效果,同时冷却结构便于安装拆卸,大大提高了冷却效果。
(4)本发明所述的一种V法铸造中薄膜密封贴合装置,防护结构设于铸造台本体的顶端,便于通过防护结构有效防止薄膜被真空泵吸入吸气孔的内部,有效避免了薄膜损伤,也避免了真空泵抽气孔堵塞,大大提高了V法铸造的铸造效果;即:防护块的截面为倒L形结构,大大提高了防护块与薄膜的接触面积,防护块的顶端设有橡胶垫吗,避免了薄膜粘贴,有效保护了薄膜,防止薄膜被穿破;便于通过防护结构有效防止薄膜被真空泵吸入吸气孔的内部,有效避免了薄膜损伤,也避免了真空泵抽气孔堵塞,大大提高了V法铸造的铸造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V法铸造中薄膜密封贴合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A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B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C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D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的限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所示的密封结构与安装结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2所示的夹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5所示的密封结构与脱模结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所示的密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3所示的冷却结构与脱模结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所示的冷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铸造台本体,2、安装结构,21、夹持架,22、液压杆,23、加热器,24、安装板,3、夹持结构,31、安装块,32、第一转轴,33,夹块,34、夹板,35、扭力弹簧,4、密封结构,41、连接块,42、第一手轮,43、第二转轴,44、第一齿轮,45、第二齿轮46、第一螺杆,47、滑杆,48、挤压块,49、导向杆,5、限位结构,51、固定块,52、第二手轮,53、第三转轴,54、第三齿轮,55、第四齿轮,56、第二螺杆,57、限位杆,6、脱模结构,61、排气管,62,连接头,63、气室,64、第一气孔,65、第二气孔,7、冷却结构,71、降温盒,72、冷凝管,73、进水孔,74、出水孔,75、拉块,76、把手,77、第一弹簧,78、卡块,79、第二弹簧,8、防护结构,81、防护块,82、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图12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V法铸造中薄膜密封贴合装置,包括铸造台本体1,所述铸造台本体1的顶端设有安装结构2,所述安装结构2的四角各设有两组夹持结构3,所述安装结构2的四周各设有一组密封结构4,所述铸造台本体1的两侧各设有一个限位结构5,所述铸造台本体1的一侧设有脱模结构6,所述脱模结构6的外部设有冷却结构7,所述铸造台本体1的顶端设有防护结构8。
具体的,所述安装结构2包括夹持架21,所述夹持架21设于铸造台本体1的顶端所述夹持架21的两侧各设有一个液压杆22,所述液压杆22的一侧固定有加温器23,所述液压杆22的顶端固定于安装板24的一侧。
具体的,所述夹持结构3包括安装块31,所述安装块31固定于夹持架21的一侧,所述安装块3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32,所述第一转轴32的外部转动连接有夹块33,所述第一转轴32的外部设有扭力弹簧35,所述扭力弹簧35的一端设于第一转轴32的内部,所述扭力弹簧35的一端设于夹块33的内部,所述夹持架21的一侧固定有夹板34,所述夹块33端部的截面为锯齿形结构,所述夹板34的截面为锯齿形结构,所述夹块33与夹板34之间啮合。
具体的,所述密封结构4包括连接块41,所述连接块41的一侧固定于液压杆22的底端,所述连接块41的另一侧固定于夹持架21,所述连接块4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42,所述第二转轴42的端部设有第一手轮42,所述第二转轴42的外部设有第一齿轮44,所述第一齿轮44的一侧啮合有第二齿轮45,所述第一齿轮44与第二齿轮45均为斜齿轮,所述第二齿轮45的一侧设有第一螺杆46,所述第一螺杆46与第二转轴43方向垂直,所述第一螺杆46转动连接于夹持架21的内部,所述第一螺杆46的外部螺纹连接有第一滑杆47,所述第一滑杆47滑动连接于夹持架21的内部,所述第一滑杆47的端部固定有挤压块48,所述挤压块48滑动连接于夹持架21的内部,所述挤压块48的截面为T形结构;所述挤压块48的内部贯穿有多根导向杆49,所述导向杆49滑动连接于挤压块48的内部,所述导向杆49的两端固定于夹持架21的内部;即:将薄膜的四角对应着夹持架21的四角放置,然后转动夹块33,扭力弹簧35压缩,将薄膜的边缘放在夹持架21与夹块33之间,松开夹块33,扭力弹簧35复位,进而通过夹块35配合夹板34将薄膜固定在夹持架21的底端,通过加温器23加热,加热使薄膜软化后,液压杆22伸长进而带动夹持架21以及夹持架21底端薄膜朝着铸造台本体1的方向移动,直至与铸造台本体1贴合,此时转动第一手轮42,第一手轮42转动进而带动第二转轴43转动,第二转轴43转动进而带动第一齿轮44转动,第一齿轮44转动法国进而带动第二齿轮45转动,第二齿轮45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螺杆46转动,第一螺杆46转动进而驱动滑杆47滑动,滑杆47滑动进而驱动挤压块48滑动挤压块48滑动进而滑出夹持架21的底端,挤压块48将薄膜很好的挤压在铸造台本体1的顶端,导向杆49的设置大大提高了挤压块48滑动的稳定性,便于通过安装结构2给铸造台本体贴膜,便于通过夹持结构3给薄膜夹持在安装结构2的底端,有效摊平了薄膜,并且保证了薄膜的完整性,便于通过密封结构4将薄膜压紧在铸造台本体1的表面,进而大大提高了薄膜的密封性,进而便于将铸造台本体1的表面抽到真空状态,大大提高了V法铸造台的铸造效果。
具体的,所述限位结构5包括固定块51,所述固定块51设于铸造台本体1的一侧,所述固定块5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53,所述第三转轴53的端部设有第二手轮52,所述第三转轴53的外部设有第三齿轮54,所述第三齿轮54的一侧啮合有第四齿轮55,所述第三齿轮54与第四齿轮55均为斜齿轮,所述第四齿轮55的一侧设有第二螺杆56,所述第二螺杆56转动连接于固定块51的内部,所述第二螺杆56的外部螺纹连接有限位杆57,所述限位杆57滑动连接于固定块51的内部;即:转动第二手轮52,第二手轮52转动进而带动第三转轴53转动,第三转轴53转动进而带动第三齿轮54转动,第三齿轮54转动进而带动第四齿轮55转动,第四齿轮55转动进而带动第二螺杆56转动,第二螺杆56转动进而驱动限位杆57在固定块51的内部滑动,将限位杆57调节至合适的高度,刚好抵触夹持架21一侧的连接块41,使薄膜刚好与铸造台本体1贴合,限位结构5便于调节,有效避免了薄膜未与铸造台本体1贴合的情况发生,同时避免了安装结构2过重压烂薄膜导致薄膜破损的的发生,大大提高了铸造台本体1贴膜的贴膜效果。
具体的,所述脱模结构6包括排气管61,所述排气管61的一端连接于真空泵的排气口,所述排气管61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接头62,所述连接头62的一端连接于夹持架21的一侧,所述夹持架21的内部设有气室63,所述挤压块48的内部设有多个第一气孔64,所述气室63与第一气孔64导通,所述夹持架21的底端设有多个第二气孔65,所述第一气孔64与第二气孔65导通。
具体的,所述冷却结构7包括降温盒71,两个所述降温盒71滑动连接于铸造台本体1的内部,所述降温盒71与排气管61贴合,所述降温盒71的内部设有冷凝管72,所述冷凝管72的一侧设有进水孔73,所述冷凝管72的另一端设有出水孔72,所述降温盒71的一侧设有拉块75,所述拉块75滑动连接于铸造台本体1的内部,所述拉块75的一端设有第一弹簧77,所述第一弹簧77的另一端固定于铸造台本体1的内部,所述拉块75的端部设有卡块78,所述卡块78与拉块75抵触,所述卡块78的截面为T形结构,所述卡块78的一侧设有第二弹簧79,所述第二弹簧79的一端固定于铸造台本体1的内部,所述卡块78滑动连接于铸造台本体1的内部,所述卡块78的一端滑动连接于降温盒71的一侧;所述拉块75的端部设有把手76,所述把手76的截面为U形结构;即:真空泵在使用时,排出的气体为温度较高,此时打开将进水管连接降温盒71一侧的进水孔73,排水管连接降温盒71一侧的排水孔74,水流经过冷凝管72,降温盒71贴合排气管61,水流进而带走排气管61外部的热量,迅速给排气管61内部的气体降温,将排气管61的端部与连接头62相连,气体进入夹持架21内部的气室63,在通过第一气孔64与第二气孔65排出,给温度较高的薄膜降温,并防止薄膜粘贴在夹持架21和挤压块48的底端,当需要更换冷却结构7时,拉动把手76,把手76进而带动拉块75滑动,第一弹簧77压缩,拉块75对卡块78的抵触力消失,第二弹簧79复位,进而带动卡块78滑出降温盒71的一侧,进而更换降温盒71以及内部的冷凝管72,操作简单,便于通过冷却结构7将真空泵排出的气体冷却,便于通过脱模结构6将冷却后的气体排进安装结构2的内部,进而通过气体加强薄膜周围的空气流动,给薄膜降温,并放置薄膜粘粘在安装结构2的一侧,大大提高了脱膜效率以及脱模效果,同时冷却结构7便于安装拆卸,大大提高了冷却效果。
具体的,所述防护结构8包括防护块81,所述防护块81设于铸造台本体1的顶端,所述防护块81的截面为倒L形结构,所述防护块81的顶端设有橡胶垫82;即:防护块81的截面为倒L形结构,大大提高了防护块81与薄膜的接触面积,防护块81的顶端设有橡胶垫82吗,避免了薄膜粘贴,有效保护了薄膜,防止薄膜被穿破;便于通过防护结构8有效防止薄膜被真空泵吸入吸气孔的内部,有效避免了薄膜损伤,也避免了真空泵抽气孔堵塞,大大提高了V法铸造的铸造效果。
本发明在使用时,将薄膜的四角对应着夹持架21的四角放置,然后转动夹块33,扭力弹簧35压缩,将薄膜的边缘放在夹持架21与夹块33之间,松开夹块33,扭力弹簧35复位,进而通过夹块35配合夹板34将薄膜固定在夹持架21的底端,通过加温器23加热,加热使薄膜软化后,液压杆22伸长进而带动夹持架21以及夹持架21底端薄膜朝着铸造台本体1的方向移动,直至与铸造台本体1贴合,此时转动第一手轮42,第一手轮42转动进而带动第二转轴43转动,第二转轴43转动进而带动第一齿轮44转动,第一齿轮44转动法国进而带动第二齿轮45转动,第二齿轮45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螺杆46转动,第一螺杆46转动进而驱动滑杆47滑动,滑杆47滑动进而驱动挤压块48滑动挤压块48滑动进而滑出夹持架21的底端,挤压块48将薄膜很好的挤压在铸造台本体1的顶端,导向杆49的设置大大提高了挤压块48滑动的稳定性,便于通过安装结构2给铸造台本体贴膜,便于通过夹持结构3给薄膜夹持在安装结构2的底端,有效摊平了薄膜,并且保证了薄膜的完整性,便于通过密封结构4将薄膜压紧在铸造台本体1的表面,进而大大提高了薄膜的密封性,进而便于将铸造台本体1的表面抽到真空状态,大大提高了V法铸造台的铸造效果;转动第二手轮52,第二手轮52转动进而带动第三转轴53转动,第三转轴53转动进而带动第三齿轮54转动,第三齿轮54转动进而带动第四齿轮55转动,第四齿轮55转动进而带动第二螺杆56转动,第二螺杆56转动进而驱动限位杆57在固定块51的内部滑动,将限位杆57调节至合适的高度,刚好抵触夹持架21一侧的连接块41,使薄膜刚好与铸造台本体1贴合,限位结构5便于调节,有效避免了薄膜未与铸造台本体1贴合的情况发生,同时避免了安装结构2过重压烂薄膜导致薄膜破损的的发生,大大提高了铸造台本体1贴膜的贴膜效果;真空泵在使用时,排出的气体为温度较高,此时打开将进水管连接降温盒71一侧的进水孔73,排水管连接降温盒71一侧的排水孔74,水流经过冷凝管72,降温盒71贴合排气管61,水流进而带走排气管61外部的热量,迅速给排气管61内部的气体降温,将排气管61的端部与连接头62相连,气体进入夹持架21内部的气室63,在通过第一气孔64与第二气孔65排出,给温度较高的薄膜降温,并防止薄膜粘贴在夹持架21和挤压块48的底端,当需要更换冷却结构7时,拉动把手76,把手76进而带动拉块75滑动,第一弹簧77压缩,拉块75对卡块78的抵触力消失,第二弹簧79复位,进而带动卡块78滑出降温盒71的一侧,进而更换降温盒71以及内部的冷凝管72,操作简单,便于通过冷却结构7将真空泵排出的气体冷却,便于通过脱模结构6将冷却后的气体排进安装结构2的内部,进而通过气体加强薄膜周围的空气流动,给薄膜降温,并放置薄膜粘粘在安装结构2的一侧,大大提高了脱膜效率以及脱模效果,同时冷却结构7便于安装拆卸,大大提高了冷却效果;防护块81的截面为倒L形结构,大大提高了防护块81与薄膜的接触面积,防护块81的顶端设有橡胶垫82吗,避免了薄膜粘贴,有效保护了薄膜,防止薄膜被穿破;便于通过防护结构8有效防止薄膜被真空泵吸入吸气孔的内部,有效避免了薄膜损伤,也避免了真空泵抽气孔堵塞,大大提高了V法铸造的铸造效果。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V法铸造中薄膜密封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铸造台本体(1),所述铸造台本体(1)的顶端设有安装结构(2),所述安装结构(2)的四角各设有两组夹持结构(3),所述安装结构(2)的四周各设有一组密封结构(4),所述铸造台本体(1)的两侧各设有一个限位结构(5),所述铸造台本体(1)的一侧设有脱模结构(6),所述脱模结构(6)的外部设有冷却结构(7),所述铸造台本体(1)的顶端设有防护结构(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V法铸造中薄膜密封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2)包括夹持架(21),所述夹持架(21)设于铸造台本体(1)的顶端所述夹持架(21)的两侧各设有一个液压杆(22),所述液压杆(22)的一侧固定有加温器(23),所述液压杆(22)的顶端固定于安装板(24)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V法铸造中薄膜密封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结构(3)包括安装块(31),所述安装块(31)固定于夹持架(21)的一侧,所述安装块(3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32),所述第一转轴(32)的外部转动连接有夹块(33),所述第一转轴(32)的外部设有扭力弹簧(35),所述扭力弹簧(35)的一端设于第一转轴(32)的内部,所述扭力弹簧(35)的一端设于夹块(33)的内部,所述夹持架(21)的一侧固定有夹板(34),所述夹块(33)端部的截面为锯齿形结构,所述夹板(34)的截面为锯齿形结构,所述夹块(33)与夹板(34)之间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V法铸造中薄膜密封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4)包括连接块(41),所述连接块(41)的一侧固定于液压杆(22)的底端,所述连接块(41)的另一侧固定于夹持架(21),所述连接块(4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42),所述第二转轴(42)的端部设有第一手轮(42),所述第二转轴(42)的外部设有第一齿轮(44),所述第一齿轮(44)的一侧啮合有第二齿轮(45),所述第一齿轮(44)与第二齿轮(45)均为斜齿轮,所述第二齿轮(45)的一侧设有第一螺杆(46),所述第一螺杆(46)与第二转轴(43)方向垂直,所述第一螺杆(46)转动连接于夹持架(21)的内部,所述第一螺杆(46)的外部螺纹连接有第一滑杆(47),所述第一滑杆(47)滑动连接于夹持架(21)的内部,所述第一滑杆(47)的端部固定有挤压块(48),所述挤压块(48)滑动连接于夹持架(21)的内部,所述挤压块(48)的截面为T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V法铸造中薄膜密封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块(48)的内部贯穿有多根导向杆(49),所述导向杆(49)滑动连接于挤压块(48)的内部,所述导向杆(49)的两端固定于夹持架(21)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V法铸造中薄膜密封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5)包括固定块(51),所述固定块(51)设于铸造台本体(1)的一侧,所述固定块(5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53),所述第三转轴(53)的端部设有第二手轮(52),所述第三转轴(53)的外部设有第三齿轮(54),所述第三齿轮(54)的一侧啮合有第四齿轮(55),所述第三齿轮(54)与第四齿轮(55)均为斜齿轮,所述第四齿轮(55)的一侧设有第二螺杆(56),所述第二螺杆(56)转动连接于固定块(51)的内部,所述第二螺杆(56)的外部螺纹连接有限位杆(57),所述限位杆(57)滑动连接于固定块(51)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V法铸造中薄膜密封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结构(6)包括排气管(61),所述排气管(61)的一端连接于真空泵的排气口,所述排气管(61)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接头(62),所述连接头(62)的一端连接于夹持架(21)的一侧,所述夹持架(21)的内部设有气室(63),所述挤压块(48)的内部设有多个第一气孔(64),所述气室(63)与第一气孔(64)导通,所述夹持架(21)的底端设有多个第二气孔(65),所述第一气孔(64)与第二气孔(65)导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V法铸造中薄膜密封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结构(7)包括降温盒(71),两个所述降温盒(71)滑动连接于铸造台本体(1)的内部,所述降温盒(71)与排气管(61)贴合,所述降温盒(71)的内部设有冷凝管(72),所述冷凝管(72)的一侧设有进水孔(73),所述冷凝管(72)的另一端设有出水孔(72),所述降温盒(71)的一侧设有拉块(75),所述拉块(75)滑动连接于铸造台本体(1)的内部,所述拉块(75)的一端设有第一弹簧(77),所述第一弹簧(77)的另一端固定于铸造台本体(1)的内部,所述拉块(75)的端部设有卡块(78),所述卡块(78)与拉块(75)抵触,所述卡块(78)的截面为T形结构,所述卡块(78)的一侧设有第二弹簧(79),所述第二弹簧(79)的一端固定于铸造台本体(1)的内部,所述卡块(78)滑动连接于铸造台本体(1)的内部,所述卡块(78)的一端滑动连接于降温盒(71)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V法铸造中薄膜密封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块(75)的端部设有把手(76),所述把手(76)的截面为U形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V法铸造中薄膜密封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结构(8)包括防护块(81),所述防护块(81)设于铸造台本体(1)的顶端,所述防护块(81)的截面为倒L形结构,所述防护块(81)的顶端设有橡胶垫(82)。
CN202111085187.6A 2021-09-16 2021-09-16 一种v法铸造中薄膜密封贴合装置 Active CN1137703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85187.6A CN113770305B (zh) 2021-09-16 2021-09-16 一种v法铸造中薄膜密封贴合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85187.6A CN113770305B (zh) 2021-09-16 2021-09-16 一种v法铸造中薄膜密封贴合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70305A true CN113770305A (zh) 2021-12-10
CN113770305B CN113770305B (zh) 2023-07-04

Family

ID=788444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85187.6A Active CN113770305B (zh) 2021-09-16 2021-09-16 一种v法铸造中薄膜密封贴合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70305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35722A (zh) * 2011-10-10 2012-02-01 泰州市美鑫铸造有限公司 一种v法铸造用的砂箱铸型塑料覆膜加热器
CN106141086A (zh) * 2016-08-31 2016-11-23 都江堰瑞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v法铸造模具的横式覆膜装置
CN106141087A (zh) * 2016-08-31 2016-11-23 都江堰瑞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v法铸造模具的立式覆膜装置
CN106274020A (zh) * 2015-09-30 2017-01-04 无锡锡南铸造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覆膜烘干一体机
CN208374113U (zh) * 2018-07-02 2019-01-15 滁州市鑫鼎机械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v法铸造模具的横式覆膜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35722A (zh) * 2011-10-10 2012-02-01 泰州市美鑫铸造有限公司 一种v法铸造用的砂箱铸型塑料覆膜加热器
CN106274020A (zh) * 2015-09-30 2017-01-04 无锡锡南铸造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覆膜烘干一体机
CN106141086A (zh) * 2016-08-31 2016-11-23 都江堰瑞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v法铸造模具的横式覆膜装置
CN106141087A (zh) * 2016-08-31 2016-11-23 都江堰瑞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v法铸造模具的立式覆膜装置
CN208374113U (zh) * 2018-07-02 2019-01-15 滁州市鑫鼎机械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v法铸造模具的横式覆膜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70305B (zh) 2023-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28518A (zh) 一种模芯变形的注塑模具
CN112475258A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注塑系统
CN113770305A (zh) 一种v法铸造中薄膜密封贴合装置
CN207617188U (zh) 一种糊盒机的粘贴辅助装置
CN214491502U (zh) 一种便于快速冷却的注塑装置
CN218394467U (zh) 一种中空玻璃生产用注胶密封装置
CN207930980U (zh) 一种保丽龙板海鲜盒自动成型机
CN206282727U (zh) 一种具有高效散热功能的防爆电力电容器
CN210999646U (zh) 一种便于定型的平板硫化机
CN214601931U (zh) 一种用于钕铁硼磁钢生产的成型装置
CN208543775U (zh) 一种便于脱模的变矩器外壳生产用模具
CN211385644U (zh) 一种pcb电路板的点胶装置
CN220841290U (zh) 一种注塑模具用辅助取料机器
CN207105617U (zh) 一种3d打印机的挤出结构
CN211105556U (zh) 一种高效箱包自动吸塑成型模具
CN220864965U (zh) 一种防爆膜贴合机
CN218953567U (zh) 一种便携式抽气离心泵
CN217845868U (zh) 一种瓷砖背胶拉伸变形模量与拉伸强度装置
CN210397182U (zh) 组装式风机
CN219634506U (zh) 一种包装盒吸塑件分离装置
CN212413250U (zh) 一种摄像头镜片纹理生产设备
CN218803956U (zh) 一种新型冷却吸塑成型装置
CN217648934U (zh) 一种泡沫压痕机构
CN117047959B (zh) 一种led透镜压缩成型装置
CN212238021U (zh) 一种中空玻璃生产用封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