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66654A - 用于传输侧行数据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传输侧行数据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66654A
CN113766654A CN202111220858.5A CN202111220858A CN113766654A CN 113766654 A CN113766654 A CN 113766654A CN 202111220858 A CN202111220858 A CN 202111220858A CN 113766654 A CN113766654 A CN 1137666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terminal device
retransmission
terminal
feedb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2085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振山
卢前溪
林晖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2085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66654A/zh
Publication of CN1137666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6665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2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involving configuration of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RQ] with parallel proces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54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8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repeating transmission, e.g. Verdan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58Transmission or retransmission of more than one copy of acknowledgement mess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Transmission or retransmission of more than one copy of a mess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18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terminal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2001/0092Error 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opology of the transmission link
    • H04L2001/0093Point-to-multipoi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用于传输侧行数据的方法和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向多个终端设备发送侧行数据;若该第一终端设备确定在该多个终端设备中存在未成功接收到该侧行数据的终端设备,该第一终端设备向该多个终端设备中每个终端设备发送该侧行数据的重传数据和重传反馈资源,该重传反馈资源用于该多个终端设备发送该重传数据的反馈信息。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传输侧行数据的方法和终端设备,能够提高反馈信道接收的成功率。

Description

用于传输侧行数据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9年4月23日、申请号为2019800936332(国际申请号为PCT/CN2019/083941)、发明名称为“用于传输侧行数据的方法和终端设备”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用于传输侧行数据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在NR-V2X中,为了提高业务传输的可靠性,引入了针对侧行数据传输的反馈机制。另外,现有技术只是给出了发送端终端为接收端终端分配针对首次传输的侧行数据的反馈资源,以用于接收端终端发送反馈信息的方案;但是对于存在多个接收端终端的情况,却没有给出发送端终端要如何为这些接收端终端分配重传数据的反馈资源的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传输侧行数据的方法和终端设备,能够提高反馈信道接收的成功率。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传输侧行数据的方法,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向多个终端设备发送侧行数据;若该第一终端设备确定在该多个终端设备中存在未成功接收到该侧行数据的终端设备,该第一终端设备向该多个终端设备中每个终端设备发送该侧行数据的重传数据和重传反馈资源,该重传反馈资源用于该多个终端设备发送该重传数据的反馈信息。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传输侧行数据的方法,包括:多个终端设备中的第二终端设备接收侧行数据,该侧行数据为第一终端设备向该多个终端设备发送的;该第二终端设备接收该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该侧行数据的重传数据;该第二终端设备获取重传反馈资源,该重传反馈资源用于承载该重传数据的反馈信息;该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是否成功接收到该侧行数据,确定是否向该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该重传数据的反馈信息。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传输侧行数据的方法,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向多个终端设备发送侧行数据;该第一终端设备确定该多个终端设备中存在未成功接收到该侧行数据的第三终端设备以及成功接收到该侧行数据的第二终端设备,该第一终端设备仅向该第三终端设备发送该侧行数据的重传数据以及重传反馈资源,该重传反馈资源用于承载该重传数据的反馈信息。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传输侧行数据的方法,包括:多个终端设备中的第二终端设备接收侧行数据,该侧行数据为第一终端设备向该多个终端设备发送的;该第二终端设备接收该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该侧行数据的重传数据;在该第二终端设备成功接收到该侧行数据,且未接收到该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重传反馈资源的情况下,该第二终端设备放弃向该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该重传数据的反馈信息,该重传反馈资源用于承载该重传数据的反馈信息。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其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该终端设备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或其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功能模块。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用于调用并运行该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或其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或其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该芯片包括: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使得安装有该芯片的设备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或其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或其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该计算机程序指令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或其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或其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发送端终端向接收端发送侧行数据,若发送端终端确定存在未成功接收到该侧行数据的终端设备,发送端终端在进行重传时,可以不论接收端终端反馈ACK或NACK,发送端终端发送重传数据的同时,还会为每个接收端终端分配用于发送重传数据的反馈信息的传输资源,但是之前正确接收到侧行数据的终端可以不发送反馈信息,这样可以降低反馈信令的开销;或者,之前正确接收到侧行数据的终端,重传也正确接收,则都反馈ACK,这样可以提高反馈信道接收的成功率。
另外,发送端在进行重传时,还可以选择不为该接收端终端分配发送反馈信息的传输资源;但是发送端终端收到接收端终端发送的NACK或DTX,发送端终端在进行重传时,会为该接收端终端分配发送反馈信息的传输资源。这样可以降低反馈资源的开销,降低反馈信道之间的冲突,提高反馈信息的检测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架构的示意性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联网系统架构的示意性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输侧行数据的示意性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包括多个终端的组播通信的示意性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传输侧行数据的示意性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传输侧行数据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传输侧行数据的方法的另一示意性流程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传输侧行数据的方法的再一示意性流程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用于传输侧行数据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用于传输侧行数据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用于传输侧行数据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用于传输侧行数据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用于传输侧行数据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芯片的示意性框图。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示意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讯(Global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通信系统或5G系统等。
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应用的通信系统100如图1所示。该通信系统100可以包括网络设备110,网络设备110可以是与终端设备120(或称为通信终端、终端)通信的设备。网络设备110可以为特定的地理区域提供通信覆盖,并且可以与位于该覆盖区域内的终端设备进行通信。可选地,该网络设备110可以是GSM系统或CDMA系统中的基站(Base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WCDMA系统中的基站(NodeB,NB),还可以是LTE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eNB或eNodeB),或者是云无线接入网络(CloudRadio Access Network,CRAN)中的无线控制器,或者该网络设备可以为移动交换中心、中继站、接入点、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集线器、交换机、网桥、路由器、5G网络中的网络侧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网络设备等。
该通信系统100还包括位于网络设备110覆盖范围内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120。作为在此使用的“终端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经由有线线路连接,如经由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s,PSTN)、数字用户线路(Digital SubscriberLine,DSL)、数字电缆、直接电缆连接;和/或另一数据连接/网络;和/或经由无线接口,如,针对蜂窝网络、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诸如DVB-H网络的数字电视网络、卫星网络、AM-FM广播发送器;和/或另一终端设备的被设置成接收/发送通信信号的装置;和/或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设备。被设置成通过无线接口通信的终端设备可以被称为“无线通信终端”、“无线终端”或“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卫星或蜂窝电话;可以组合蜂窝无线电电话与数据处理、传真以及数据通信能力的个人通信系统(Personal Communications System,PCS)终端;可以包括无线电电话、寻呼机、因特网/内联网接入、Web浏览器、记事簿、日历以及/或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System,GPS)接收器的PDA;以及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接收器或包括无线电电话收发器的其它电子装置。终端设备可以指接入终端、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接入终端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PLMN中的终端设备等。
可选地,终端设备120之间可以进行终端直连(Device to Device,D2D)通信。
可选地,5G系统或5G网络还可以称为新无线(New Radio,NR)系统或NR网络。
图1示例性地示出了一个网络设备和两个终端设备,可选地,该通信系统100可以包括多个网络设备并且每个网络设备的覆盖范围内可以包括其它数量的终端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可选地,该通信系统100还可以包括网络控制器、移动管理实体等其他网络实体,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系统中具有通信功能的设备可称为通信设备。以图1示出的通信系统100为例,通信设备可包括具有通信功能的网络设备110和终端设备120,网络设备110和终端设备120可以为上文所述的具体设备,此处不再赘述;通信设备还可包括通信系统100中的其他设备,例如网络控制器、移动管理实体等其他网络实体,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此不做限定。
应理解,本文中术语“系统”和“网络”在本文中常被可互换使用。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设备到设备通信是基于终端到终端(Device to Device,D2D)的一种侧行链路(Sidelink,SL)传输技术,与传统的蜂窝系统中通信数据通过基站接收或者发送的方式不同,车联网系统采用终端到终端直接通信的方式,因此具有更高的频谱效率以及更低的传输时延。
在3GPP中定义了两种侧行链路的传输模式:模式A和模式B。具体地,图2示出了两种传输模式的示意图。其中,如图2中的左图所示,模式A指的是:终端的传输资源是由基站分配的,终端根据基站通过下行链路(Downlink,DL)分配的资源,在侧行链路上进行数据的发送;基站可以为终端分配单次传输的资源,也可以为终端分配半静态传输的资源。如图2中的右图所示,模式B指的是:车载终端在资源池中选取资源进行侧行数据的传输。
在3GPP中,D2D分成了不同的阶段进行研究。例如,邻近业务(Proximity basedService,ProSe)直接通信:在Rel-12/13中设备到设备通信,是针对ProSe的场景进行了研究,其主要针对公共安全类的业务。再例如,车联网(例如,车辆到其他设备(Vehicle toEverything,V2X))通信:在Rel-14/15中,车联网系统针对车车通信的场景进行了研究,其主要面向相对高速移动的车车、车人通信的业务。再例如,可穿戴设备(例如,进一步增强D2D(Further Enhancements D2D,FeD2D)):在Rel-14中,这个场景对于可穿戴设备通过手机接入网络的场景进行了研究,其主要面向是低移动速度以及低功率接入的场景。
在LTE-V2X中,支持广播业务,即一个终端发送数据,周围的终端都接收该数据。在NR-V2X中,在该广播的基础上引入了单播和组播业务。对于单播业务,UE1发送数据,UE2接收数据,其他用户不需要接收该数据;对于组播业务,一个终端设备组包括多个终端,该组中的一个终端发送数据,该组内的其他终端接收该数据。其中,单播业务也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组播业务。
进一步的,在NR-V2X中,为了提高业务传输的可靠性,引入了针对侧行数据传输的反馈机制。对于单播或者组播业务,接收端终端根据接收到的侧行数据的解调状态,决定向发送端发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确认(Acknowledgement,ACK)或者HARQ非确认(Non-Acknowledgement,NACK);发送端根据接收端反馈的HARQ ACK/NACK决定是否需要进行重传。
在NR-V2X中,可以通过物理侧行反馈信道(Physical Sidelink FeedbackChannel,PSFCH)承载HARQ ACK/NACK。PSFCH的传输资源可以是预配置的、网络配置的或者根据发送端发送的物理侧行共享信道(Physical Sidelink Shared Channel,PSSCH)的传输资源确定的。
例如,这里以UE1与UE2之间的通信为例,该UE1和UE2可以是单播通信,或者也可以是组播通信中的发送端(UE1)和任意一个接收端(UE2)之间的通信。如图3所示,UE1在时隙(slot)n向UE2发送侧行数据,例如该侧行数据可以包括物理侧行控制信道(PhysicalSidelink Control Channel,PSCCH)和PSSCH;UE2在slot n+1通过PSFCH向UE1发送针对该侧行数据的反馈信息。其中PSSCH所在的时隙和PSFCH所在的时隙之间的时隙间隔可以是预配置、网络配置或者是发送端终端确定的;在slot n+1内PSFCH所占的符号位置和符号个数可以是预配置或网络配置,如通过PSFCH的资源池配置信息配置一个时隙内PSFCH的符号位置和个数;PSFCH的频域起始位置可以是和PSSCH的频域起始位置相同,频域大小可以是预配置或者是网络配置的。
对于单播或者组播通信,接收端终端使用的反馈资源是可以由发送端终端分配的,优点是发送端终端可以获知所有接收端终端的PSFCH资源,不需要进行盲检PSFCH;另外,如果所有的接收端终端的PSFCH在一个时隙内,可以避免半双工的问题。
但是,现有技术只是给出了发送端终端为接收端终端分配针对首次传输的侧行数据的反馈资源,以用于接收端终端发送反馈信息的方案,却没有给出如何为重传数据分配反馈资源的方案。另外,对于已经发送了HARQ ACK的接收端终端,当再次接收到该侧行数据的重传数据时,是否需要发送反馈信息没有给出解决方案。
例如,如果任意一个组内的一个终端向其他终端发送侧行数据,而其他终端接收该侧行数据,并根据接收情况,向发送端终端发送针对该侧行数据的反馈信息,比如可以发送HARQ ACK或HARQ NACK。如果发送端终端接收到HARQ NACK,则需要进行重传,但是在第一次传输该侧行数据的过程中,可能存在部分终端已经正确接收到该侧行数据,并且反馈HARQ ACK,此时,发送端终端和接收端终端要如何处理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发送端终端要如何为接收端终端分配反馈资源?已经发送HARQ ACK的终端在接收到重传数据时,如何发送反馈信息?
图4示出了一种组播通信组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UE1、UE2、UE3和UE4共同构成一个通信组,并且这里假设UE1向其他三个终端发送侧行数据。图5示出了该组播通信过程中传输侧行数据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当UE1在slot n发送组播数据时,UE2、UE3和UE4需要发送该组播数据的反馈信息,例如,UE1为UE2、UE3和UE4在slot n+1分配了传输该反馈信息的传输资源。假设UE3和UE4正确接收到该组播数据,则向UE1发送ACK;假设UE2没有正确接收到该组播数据,则可以向UE1发送NACK。当UE1接收到了终端发送的NACK时,需要进行数据重传,假设UE1在时隙n+2进行数据重传。此时UE1还需要为UE2分配发送重传数据的反馈信息的传输资源,但是是否需要为已经正确接收到组播数据的UE3和UE4分配重传数据的反馈信息的传输资源?另外,UE3和UE4在接收到UE1发送的重传数据时,是否还需要向UE1发送反馈信息?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几种用于传输侧行数据的方法,能够解决上述重传过程中的问题。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传输侧行数据的方法300的示意性流程图。如图6所示,该方法200包括:S201,发送侧行数据,即第一终端设备向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发送侧行数据。
具体地,该方法200可以用于单播通信或者组播通信中,对应的,该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指该单播通信或者组播通信中的任意一个终端设备。而接收该侧行数据的接收端为至少一个终端设备,该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为除了该第一终端设备以外的其他终端设备。例如,如图4所示,该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指如图4所示的UE1,而该接收端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可以为如图4所示的UE2、UE3和UE4。
例如,该方法200用于单播传输过程中,则在S201中第一终端设备向另一个终端设备发送该侧行数据。
再例如,该方法200还可以用于组播传输过程中,则在S201中第一终端设备向该组播中其他的多个终端设备发送该侧行数据。
考虑到对于接收该侧行数据的终端设备,其可能成功接收到该侧行数据,也可能未成功接收到该侧行数据,因此,为了便于说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成功接收到该侧行数据的终端设备称为第二终端设备,将未成功接收到该侧行数据的终端设备称为第三终端设备。
例如,该第一终端设备向多个终端设备发送该侧行数据,则在该多个终端设备中,第二终端设备指的是成功接收到该侧行数据的终端设备,第三终端设备指的是未成功接收到该侧行数据的终端设备。即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二终端设备和第三终端设备可以指不同的终端设备。
或者说,该第一终端设备向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发送侧行数据,对于接收端的任意一个终端设备而言,若该终端设备成功接收到该侧行数据,则称其为第二终端设备;若该终端设备未成功接收到该侧行数据,则称其为第三终端设备。即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二终端设备和第三终端设备也可以指接收端任意一个终端设备的两种可能的状态。
因此,该S201的发送侧行数据,包括:该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侧行数据;也包括:该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三终端设备发送侧行数据。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侧行数据,可以指该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任意的侧行数据。例如,该侧行数据可以包括PSSCH和PSCCH。再例如,该侧行数据可以指首次传输的数据;或者,该侧行数据也可以指某个首次传输的数据的任意一次的重传数据。
可选的,在S201还可以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向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发送侧行数据以及该侧行数据的数据反馈资源,其中,该数据反馈资源用于该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该侧行数据的反馈信息。具体地,该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该数据反馈资源可以指具体的某些反馈资源,以便于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直接在该反馈资源上发送侧行数据的反馈信息。或者,该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该数据反馈资源也可以指反馈资源集合,以便于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在该反馈资源集合中选择用于发送反馈信息的资源。
如图6所示,该方法200还包括:S202,成功接收侧行数据,即对于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侧行数据,第二终端设备确定成功接收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侧行数据,则继续执行S203。
S203,发送HARQ ACK信息,即在第二终端设备成功接收到侧行数据的情况下,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反馈信息,该反馈信息可以为ACK信息,例如,HARQ ACK信息。
应理解,该第二终端设备在发送该ACK信息之前,该方法200还包括:第二终端设备获取数据反馈资源,以便于该第二终端设备在该数据反馈资源上发送ACK信息。具体地,第二终端设备获取数据反馈资源可以包括: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反馈资源。若该数据反馈资源为具体的资源,如具体的时域资源、频域资源和码域资源等,则第二终端设备可以直接使用该数据反馈资源发送ACK信息;若该数据反馈资源为反馈资源集合,则第二终端设备还可以在该反馈资源集合中选择资源,以用于发送ACK信息。可选地,该第二终端设备根据该第二终端设备标识信息,在该反馈资源集合中选择资源。例如,该反馈资源集合包括N个反馈资源,该组中的终端标识为1,2,…N,组内的终端标识为k的终端选取第mod(k,N)个反馈资源;其中mod()表示取余数处理。可选地,该标识信息是该第二终端设备在该通信组中的标识信息。
如图6所示,该方法200还包括:S204,未成功接收侧行数据,即对于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侧行数据,第三终端设备确定未成功接收到该侧行数据,则继续执行S205。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该第三终端设备未成功接收到侧行数据,包括:该第三终端设备解调侧行数据失败。
S205,发送HARQ NACK信息,即在第三终端设备在未成功接收到侧行数据的情况下,该第三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该侧行数据的反馈信息为NACK信息,例如,HARQNACK信息。
可选的,该S205还可以包括:该第三终端设备在未成功接收到该侧行数据的情况下,不向该第一终端设备发送反馈信息。例如,在该第三终端设备未成功接收到用于指示该侧行数据的控制信息的情况下,该第三终端设备无法接收该侧行数据,则不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该侧行数据的反馈信息。
应理解,与第二终端设备发送ACK信息类似,在该第三终端设备发送该NACK信息之前,该方法200还包括:第三终端设备获取数据反馈资源,以便于该第三终端设备在该数据反馈资源上发送NACK信息。具体地,第三终端设备获取数据反馈资源可以包括:第三终端设备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反馈资源。若该数据反馈资源为具体的资源,如具体的时域资源、频域资源和码域资源等,则第三终端设备可以直接使用该数据反馈资源发送NACK信息;若该数据反馈资源为反馈资源集合,则第三终端设备还可以在该反馈资源集合中选择资源,以用于发送NACK信息。例如,该第三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其标识信息,在该反馈资源集合中选择资源。可选地,该标识信息是该第三终端设备在该通信组中的标识信息。
如图6所示,该方法200还包括:S206,确定存在未成功接收到侧行数据的终端设备,即第一终端设备在向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发送侧行数据之后,会根据接收到的该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确定该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是否存在未成功接收到侧行数据的终端设备;并且,若该第一终端设备确定存在未成功接收到侧行数据的终端设备,则继续执行S207和S208。
具体地,该第一终端设备在向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反馈资源上,检测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反馈信息,并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是否存在未成功接收到侧行数据的终端设备。例如,以该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的任意一个终端设备为例,这里称其为第二终端设备。若在数据反馈资源上未检测到该第二终端设备的反馈信息,该第一终端设备可以认为该第二终端设备为非连续传输(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DTX)状态,并确定该第二终端设备未成功接收到侧行数据。若该第一终端设备在该数据反馈资源上,检测并接收到该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该侧行数据的反馈信息,该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该侧行数据的反馈信息,确定该第二终端设备是否成功接收到该侧行数据。例如,若该侧行数据的反馈信息为ACK信息,该第一终端设备确定该第二终端设备成功接收到该侧行数据;若该侧行数据的反馈信息为NACK信息,该第一终端设备确定该第二终端设备未成功接收到该侧行数据。
应理解,该第一终端设备在检测反馈信息时,可能存在错误检测,该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该检测结果,确定是否存在未成功接收到侧行数据的终端设备的过程中。例如,第二终端设备成功接收到侧行数据并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ACK信息,而该第一终端设备可能将该ACK信息检测为NACK信息,或者未检测到该ACK信息,此时,该第一终端设备确定该第二终端设备未成功接收到侧行数据。再例如,该第三终端设备未成功接收到侧行数据,并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NACK信息,该第一终端设备可能未检测到该NACK信息,则该第一终端设备确定该第三终端设备未成功检测到侧行数据,但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如图6所示,该方法200还包括:S207,发送侧行数据的重传数据;S208,发送重传数据的重传反馈资源。即若第一终端设备确定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存在未成功接收到侧行数据的终端设备,则向该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每个终端设备都发送该侧行数据的重传数据,另外,也会向每个终端设备发送该重传数据的重传反馈资源,其中,该重传反馈资源用于接收端终端设备发送该重传数据的反馈信息。
因此,该S207的发送侧行数据的重传数据,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重传数据;也包括:该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三终端设备发送重传数据。该S208的发送重传数据的重传反馈资源,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重传数据的重传反馈资源;也包括:该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三终端设备发送重传数据的重传反馈资源。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重传数据指的是侧行数据的重传数据,该重传数据可以指该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对应该侧行数据的任意一次的重传数据。例如,假设该侧行数据为首次传输的数据,则该侧行数据的重传数据指之后的任意一次重传数据。再例如,假设该侧行数据不是首次传输的数据,则该侧行数据的重传数据指在该侧行数据之后进行重传的数据。
应理解,与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反馈资源类似,该重传反馈资源可以指具体的反馈资源,以便于接收到该重传反馈资源的终端设备可以直接在该反馈资源上发送重传数据的反馈信息。或者,该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该重传反馈资源也可以指反馈资源集合,以便于接收到该重传反馈资源的终端设备在该反馈资源集合中选择用于发送重传数据的反馈信息的资源。
应理解,在第一终端设备向每个终端设备发送重传数据以及该重传数据对应的重传反馈资源的情况下,第二终端设备和第三终端设备可以执行不同的步骤,下面将继续结合图7和图8分别进行说明。
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传输侧行数据的方法200的另一示意性流程图,该图7为图6中方法200的延续。如图7所示,该第一终端设备即为图6中方法200的第一终端设备;该第二终端设备即为图6中方法200中的第二终端设备。
如图7所示,该方法200包括:S208,发送重传数据的重传反馈资源,即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重传反馈资源。应理解,图7中的S208即为图6中的S208,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对于接收端的第二终端设备,由于该第二终端设备已经成功接收到侧行数据,因此,在第二终端设备又接收到该侧行数据的重传数据以及重传数据的重传反馈资源时,该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有以下几种处理方式。
方式一,S221,不发送重传数据的反馈信息,即第二终端设备虽然接收到重传数据以及对应的重传反馈资源,但是无论该第二终端设备是否成功接收到该重传数据,该第二终端设备都不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该重传数据的反馈信息,也就是该第二终端设备不使用重传反馈资源发送重传数据的反馈信息。
方式二,S222,发送HARQ ACK,由于第二终端设备已成功接收到侧行数据,所以无论第二终端设备是否成功接收到重传数据,该第二终端设备都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ACK信息,也就是采用重传反馈资源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ACK信息。
方式三,S223,是否成功接收重传数据,第二终端设备确定是否成功接收到重传数据,若该第二终端设备成功接收到该重传数据,执行S224;若该第二终端设备未成功接收到该重传数据,则执行S225。
S224,发送HARQ ACK,即第二终端设备在成功接收到重传数据的情况下,在重传反馈资源上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ACK信息。
S225,不发送重传数据的反馈信息,由于第二终端设备已成功接收到侧行数据,所以第二终端设备在未成功接收到重传数据的情况下,该第二终端设备都不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该重传数据的反馈信息,也就是该第二终端设备不使用重传反馈资源发送重传数据的反馈信息。
应理解,在上述各个方式中,对于第二终端设备发送重传数据的ACK信息的情况,该方法200还包括:第二终端设备获取重传反馈资源,以便于该第二终端设备在该重传反馈资源上发送ACK信息。具体地,第二终端设备获取重传反馈资源可以包括: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重传反馈资源。若该重传反馈资源为具体的资源,如具体的时域资源、频域资源和码域资源等,则第二终端设备可以直接使用该重传反馈资源发送ACK信息;若该重传反馈资源为反馈资源集合,则第二终端设备还可以在该反馈资源集合中选择资源,以用于发送ACK信息。
因此,无论第二终端设备采用上述哪一种方式,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针对侧行数据的HARQ ACK和针对重传数据的HARQ ACK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认为第二终端已经成功接收到数据了。并且,通过发送多个HARQ ACK,还可以提高第一终端设备正确接收到HARQ ACK的概率。
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传输侧行数据的方法200的另一示意性流程图,该图8为图6中方法200的延续。如图8所示,该第一终端设备即为图6中方法200的第一终端设备;该第三终端设备即为图6中方法200中的第三终端设备。另外,该图7中的各个步骤和图8中的各个步骤之间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结合使用,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如图8所示,该方法200包括:S208,发送重传数据的重传反馈资源,即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三终端设备发送重传反馈资源。应理解,图8中的S208即为图6中的S208,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对于接收端的第三终端设备,由于该第三终端设备未成功接收到侧行数据,因此,在第三终端设备接收到该侧行数据的重传数据以及重传数据的重传反馈资源时,该第三终端设备可以执行以下步骤S231至S233。
S231,是否成功接收重传数据,即第三终端设备确定是否成功接收到重传数据,若该第三终端设备成功接收到该重传数据,执行S232;若该第三终端设备未成功接收到该重传数据,则执行S233。
S232,发送HARQ ACK,即第三终端设备在成功接收到重传数据的情况下,在重传反馈资源上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ACK信息。
S233,发送HARQ NACK,即第三终端设备在未成功接收到重传数据的情况下,在重传反馈资源上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NACK信息。或者,该第三终端设备未检测到该重传数据的控制信息,则该第三终端设备可能未接收该重传数据,则不发送该重传数据的反馈信息。
对应的,第一终端设备若接收到第三终端设备发送的重传数据的反馈信息为NACK信息,或者未接收到该第三终端设备的重传数据的反馈信息,则该第一终端设备可以确定该第三终端终端设备未成功接收到重传数据。由于此时该第一终端设备可能认为第三终端设备未成功接收到侧行数据以及该侧行数据的重传数据,则该第一终端设备可以继续为该第三终端设备发送重传数据以及该重传数据的反馈信息的反馈资源,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传输侧行数据的方法,发送端终端向接收端发送侧行数据,若发送端终端确定存在未成功接收到该侧行数据的终端设备,发送端终端在进行重传时,不论接收端终端反馈ACK或NACK,发送端终端会为每个接收端终端分配用于发送反馈信息的传输资源。也就是说,发送侧行数据和其重传数据时,发送端终端为所有的接收端终端分配反馈传输资源,发送端终端分配的传输资源数目一致。但是之前正确接收到侧行数据的终端可以不发送反馈信息,这样可以降低反馈信令的开销;或者,之前正确接收到侧行数据的终端,重传也正确接收,则都反馈ACK,这样可以提高反馈信道接收的成功率。
上文中结合图6至图8,详细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传输侧行数据的方法200,下面将结合图9至图13,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用于传输侧行数据的方法。
图9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传输侧行数据的方法300的示意性流程图。如图9所示,该方法300包括:S301,发送侧行数据,即第一终端设备向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发送侧行数据。
如图9所示,该方法300还包括:S302,成功接收侧行数据,即对于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侧行数据,第二终端设备确定成功接收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侧行数据,则继续执行S303。
S303,发送HARQ ACK信息,即在第二终端设备成功接收到侧行数据的情况下,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反馈信息,该反馈信息可以为ACK信息,例如,HARQ ACK信息。
如图9所示,该方法300还包括:S304,未成功接收侧行数据,即对于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侧行数据,第三终端设备确定未成功接收到该侧行数据,则继续执行S305。
S305,发送HARQ NACK信息,即在第三终端设备在未成功接收到侧行数据的情况下,该第三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该侧行数据的反馈信息为NACK信息,例如,HARQ NACK信息。
如图9所示,该方法300还包括:S306,确定是否存在未成功接收到侧行数据的终端设备和成功接收到侧行数据的终端设备。即第一终端设备在向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发送侧行数据之后,会根据接收到的该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确定该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是否存在未成功接收到侧行数据的终端设备和成功接收到侧行数据的终端设备;并且,若该第一终端设备确定存在未成功接收到侧行数据的终端设备,则继续执行S307和S308。
如图9所示,该方法300还包括:S307,发送侧行数据的重传数据;S308,仅向未成功接收到侧行数据的终端设备发送重传数据的重传反馈资源。具体地,若第一终端设备确定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存在未成功接收到侧行数据的终端设备,则向该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每个终端设备都发送该侧行数据的重传数据;但是,该第一终端设备仅向该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的未成功接收到侧行数据的终端设备发送该重传数据的重传反馈资源,其中,该重传反馈资源用于接收端终端设备发送该重传数据的反馈信息。也就是说,对于该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的成功接收到该侧行数据的终端设备而言,该第一终端设备不向其发送该重传数据反馈资源。
应理解,该方法300中的上述S301至S307可以分别对应于方法200中的S201至S207,例如,方法300中的S301可以对应于方法200中的S201,即S201中的相关说明适用于S301,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但是该方法300中的S308与方法200中的S308不同,例如,对应于S306中第一终端设备的不同的确定结果,第二终端设备和第三终端设备可以执行不同的步骤,下面将继续结合图10至图13分别进行说明。
首先,结合图10和图11,针对第一终端设备和接收端第二终端设备进行描述。
图10和图11分别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用于传输侧行数据的方法300的示意性流程图,该图10和图11均为图9中方法300的延续,或者说,图10和图11分别为图9的中方法300的一种可能的实现。其中,图10和图11中的该第一终端设备即为图9中方法300的第一终端设备;图10和图11中的该第二终端设备即为图9中方法300中的第二终端设备。
如图10和图11所示,该方法300包括:S303,发送HARQ ACK信息,即第二终端设备在成功接收到侧行数据的情况下,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ACK信息。应理解,图10和图11中的S303都对应为图9中的S303,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此时,对于S306,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由于可能存在第一终端设备错误检测的情况。因此,对于步骤S306可能包括图10和图11两种情况。情况一,如图10所示,方法300中的S306包括:S316,接收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ACK信息,不发送重传数据的重传反馈资源。具体地,在S302和S303中,第二终端设备成功接收到侧行数据,则会向第一终端设备反馈ACK信息;对应的,第一终端设备可能正确检测到该ACK信息,则第一终端设备不会再向该第二终端设备发送重传数据的重传反馈资源。另外,对于第二终端设备,会继续执行S321。
S321,不发送重传数据的反馈信息。由于第一终端设备未给该第二终端设备分配该重传数据对应的重传反馈资源,因此该第二终端设备不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该重传数据的反馈信息。即无论该第二终端设备是否成功接收到重传数据,该第二终端设备放弃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重传数据的反馈信息。
情况二,如图11所示,方法300中的S306包括:S326,将ACK信息错误检测成NACK信息或DTX状态。具体地,在S302和S303中,第二终端设备成功接收到侧行数据,则会向第一终端设备反馈ACK信息;对应的,在该S326中,该第一终端设备可能存在检测错误,导致该第一终端设备错误的确定第二终端设备未成功接收到该侧行数据。例如,第一终端设备可能错误的将该ACK信息确定为NACK信息,或者,该第一终端设备也可能未检测到该ACK信息,认为该第二终端设备处于DTX状态,第一终端设备都会确定该第二终端设备未成功接收到该侧行数据。
当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第二终端设备未成功接收到该侧行数据时,该第一终端设备会继续执行S307和S308。
其中,S307即为图9所示的S307,在此不再赘述。
S308,发送重传数据的重传反馈资源,即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重传反馈资源,其中,该重传反馈资源用于承载重传数据的反馈信息。
应理解,该图11中的S308可对应于方法200中的S208中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重传反馈资源的部分,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对应的,由于第二终端设备已经成功接收到侧行数据,因此,在第二终端设备又接收到该侧行数据的重传数据以及重传数据的重传反馈资源时,该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在该重传数据的重传反馈资源上发送ACK信息。
例如,如图11所示,S322,发送HARQ ACK,即第二终端设备接收侧行数据的重传数据以及重传反馈资源,由于该第二终端设备已经正确接收到侧行数据,因此,无论该重传数据是否接收成功,或者说无论该第二终端设备是否确定该重传数据接收成功,该第二终端设备在重传反馈资源上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反馈信息,该反馈信息为ACK信息。
应理解,该步骤S322可以对应与方法200中的S222,即S222的相关描述适用于该S322,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下面将结合图12和图13,对第一终端设备和接收端第三终端设备进行描述。
图12和图13分别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用于传输侧行数据的方法300的示意性流程图,该图12和图13均为图9中方法300的延续,或者说,图12和图13分别为图9的中方法300的一种可能的实现。其中,图12和图13中的该第一终端设备即为图9中方法300的第一终端设备;图12和图13中的该第三终端设备即为图9中方法300中的第三终端设备。
如图12和图13所示,该方法300包括:S305,发送HARQ NACK信息,即第三终端设备在未成功接收到侧行数据的情况下,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NACK信息。应理解,图12和图13中的S303都对应为图9中的S305,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此时,对于S306,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第三终端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由于可能存在第一终端设备错误检测的情况。因此,对于步骤S306可能包括图12和图13两种情况。
情况一,如图12所示,方法300中的S306包括:S336,确定第三终端设备未成功接收到侧行数据。具体地,在S304和S305中,第三终端设备未成功接收到侧行数据,则会向第一终端设备反馈NACK信息或者不发送反馈信息;对应的,在该S336中,该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第三终端设备未成功接收到侧行数据,可以包括:该第三终端设备正确接收到NACK信息;或者,该第三终端设备正确检测,并确定未接收到反馈信息;或者,该第三终端设备错误检测,但是确定第三终端设备未成功接收到侧行数据。
也就是说,第三终端设备未成功接收到侧行数据的情况下,无论第一终端设备是否检测正确,但是第一终端设备也确定了第三终端设备未成功接收到侧行数据,则该第一终端设备会继续执行S307和S308。
其中,S307即为图9所示的S307,在此不再赘述。
S308,发送重传数据的重传反馈资源,即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三终端设备发送重传反馈资源,其中,该重传反馈资源用于承载重传数据的反馈信息。
应理解,该图12中的S308可对应于方法200中的S208中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三终端设备发送重传反馈资源的部分,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对应的,由于第三终端设备未成功接收到侧行数据,因此,在第三终端设备接收到该侧行数据的重传数据以及重传数据的重传反馈资源时,该第三终端设备可以执行以下步骤S331至S333。
S331,是否成功接收重传数据,即第三终端设备确定是否成功接收到重传数据,若该第三终端设备成功接收到该重传数据,执行S332;若该第三终端设备未成功接收到该重传数据,则执行S333。
S332,发送HARQ ACK,即第三终端设备在成功接收到重传数据的情况下,在重传反馈资源上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ACK信息。
S333,发送HARQ NACK,即第三终端设备在未成功接收到重传数据的情况下,在重传反馈资源上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NACK信息。或者,该第三终端设备未检测到该重传数据的控制信息,则该第三终端设备可能未接收该重传数据,则不发送该重传数据的反馈信息。
应理解,该方法300中的S331至S333对应于方法200中的S231至S233,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情况二,如图13所示,方法300中的S306包括:S346,错误检测成第三终端设备发送ACK信息。具体地,在S304和S305中,第三终端设备未成功接收到侧行数据,则会向第一终端设备反馈NACK信息或者不发送反馈信息;对应的,在该S346中,该第一终端设备可能错误的将第三终端设备的反馈信息检测为ACK信息。
则根据如图9所示的S308可知,该第一终端设备认为第三终端设备成功接收到侧行数据,因此不会向该第三终端设备发送侧行数据的重传数据的重传反馈资源。
因此,如图12所示,在S334中,不发送反馈信息,即第三终端设备虽然可能接收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侧行数据的重传数据,但是未接收到该重传数据的反馈信息对应的重传反馈资源,因此,该第三终端设备不向该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该重传数据的反馈信息,即该第三终端设备放弃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该反馈信息。
应理解,由于该第三终端设备未能成功接收到侧行数据,那么可能存在该侧行数据的重传数据也未能成功接收的可能,但该第三终端设备未接收到该重传数据的反馈信息的重传反馈资源,则无法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重传数据的反馈信息。
因此,该方法300还可以包括:S335,发送指示信息,即第三终端设备在未成功接收到侧行数据并且未成功获取到重传数据的重传反馈资源时,该第三终端设备可以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其中,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三终端设备没有正确接收侧行数据;或者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为第三终端设备分配用于传输反馈信息的传输资源;或者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发送重传数据。这样,在该第三终端设备没有成功接收到侧行数据的情况下,甚至也没有成功接收到侧行数据的重传数据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的反馈资源,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反馈信息。可选地,所述指示信息可以通过PSCCH或者PSSCH承载。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传输侧行数据的方法,在发送端终端接收到接收端终端发送的ACK的情况下,发送端在进行重传时,不为该接收端终端分配发送反馈信息的传输资源;但是发送端终端收到接收端终端发送的NACK或DTX,发送端终端在进行重传时,会为该接收端终端分配发送反馈信息的传输资源。也就是发送端终端只为没接收到侧行数据的终端分配针对重传数据的反馈信息的传输资源,这样可以降低反馈资源的开销,降低反馈信道之间的冲突,提高反馈信息的检测成功率。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上文中结合图1至图13,详细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传输侧行数据的方法,下面将结合图14至图17,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
如图14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400包括:处理单元410和收发单元420。可选的,该终端设备400可以为上述方法200中的第一终端设备。具体地,该收发单元420用于:向多个终端设备发送侧行数据;该收发单元420还用于:若该处理单元410确定在该多个终端设备中存在未成功接收到该侧行数据的终端设备,向该多个终端设备中每个终端设备发送该侧行数据的重传数据和重传反馈资源,该重传反馈资源用于该多个终端设备发送该重传数据的反馈信息。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该收发单元420还用于:向该多个终端设备发送数据反馈资源,该数据反馈资源用于该多个终端设备发送该侧行数据的反馈信息;该处理单元410还用于:在该数据反馈资源上,检测该多个终端设备发送的该侧行数据的反馈信息;据该检测的结果,确定该多个终端设备中是否存在未成功接收到该侧行数据的终端设备。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该处理单元410还用于:若在该数据反馈资源上,未检测到该多个终端设备中的第二终端设备的该侧行数据的反馈信息,确定该第二终端设备未成功接收到该侧行数据;或,若在该数据反馈资源上,检测到该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该侧行数据的反馈信息,根据该侧行数据的反馈信息,确定该第二终端设备是否成功接收到该侧行数据。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该处理单元410还用于:若该侧行数据的反馈信息为确认ACK信息,确定该第二终端设备成功接收到该侧行数据;若该侧行数据的反馈信息为非确认NACK信息,确定该第二终端设备未成功接收到该侧行数据。
应理解,该终端设备400中的各个单元的上述和其它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6至图8中的方法200中第一终端设备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该终端设备还可以为上述方法200中的第二终端设备或者第三终端设备。具体地,该收发单元420用于:接收侧行数据,该侧行数据为第一终端设备向多个终端设备发送的,该多个终端设备包括该终端设备;该收发单元420还用于:接收该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该侧行数据的重传数据;该处理单元410用于:获取重传反馈资源,该重传反馈资源用于承载该重传数据的反馈信息;该处理单元410还用于:根据是否成功接收到该侧行数据,确定是否向该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该重传数据的反馈信息。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该处理单元410还用于:若该收发单元420成功接收到该侧行数据,在该重传反馈资源上,通过该收发单元420向该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确认ACK信息或者放弃向该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该重传数据的反馈信息。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该处理单元410还用于:若该收发单元420成功接收到该侧行数据以及该重传数据,在该重传反馈资源上,通过该收发单元420向该第一终端设备发送ACK信息;或,若该收发单元420成功接收到该侧行数据且未成功接收到该重传数据,放弃向该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该重传数据的反馈信息。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该处理单元410还用于:若该收发单元420未成功接收到该侧行数据,根据是否成功接收到该重传数据,在该重传反馈资源上,通过该收发单元420向该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该重传数据的反馈信息。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该收发单元420还用于:若该收发单元420成功接收到该重传数据,在该重传反馈资源上,通过该收发单元420向该第一终端设备发送ACK信息;或,若该收发单元420未成功接收到该重传数据,在该重传反馈资源上,通过该收发单元420向该第一终端设备发送非确认NACK信息或者放弃向该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该重传数据的反馈信息。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该处理单元410还用于:通过该收发单元420接收该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该重传反馈资源;或者,从反馈资源集合中确定该重传反馈资源。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该处理单元410还用于:获取该侧行数据的数据反馈资源;若该收发单元420成功接收到该侧行数据,在该数据反馈资源上,通过该收发单元420向该第一终端设备发送ACK信息;或,若该收发单元420未成功接收到该侧行数据,在该数据反馈资源上,通过该收发单元420向该第一终端设备发送NACK信息或者放弃向该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该侧行数据的反馈信息。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该处理单元410还用于:通过该收发单元420接收该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该数据反馈资源;或者,从反馈资源集合中确定该数据反馈资源。
应理解,该终端设备400中的各个单元的上述和其它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6至图8中的方法200中第二终端设备以及第三终端设备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作为发送端向接收端发送侧行数据,若发送端终端确定存在未成功接收到该侧行数据的终端设备,发送端终端在进行重传时,不论接收端终端反馈ACK或NACK,发送端终端会为每个接收端终端分配用于发送反馈信息的传输资源。也就是说,发送侧行数据和其重传数据时,发送端终端为所有的接收端终端分配反馈传输资源,发送端终端分配的传输资源数目一致。但是之前正确接收到侧行数据的终端可以不发送反馈信息,这样可以降低反馈信令的开销;或者,之前正确接收到侧行数据的终端,重传也正确接收,则都反馈ACK,这样可以提高反馈信道接收的成功率。
可选的,该终端设备还可以为上述方法300中的第一终端设备。具体地,该收发单元420用于:向多个终端设备发送侧行数据;该处理单元410用于:确定该多个终端设备中存在未成功接收到该侧行数据的第三终端设备以及成功接收到该侧行数据的第二终端设备,该收发单元420还用于:仅向该第三终端设备发送该侧行数据的重传数据以及重传反馈资源,该重传反馈资源用于承载该重传数据的反馈信息。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该处理单元410还用于:放弃向该第二终端设备发送该重传反馈资源。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该收发单元420还用于:在该处理单元410放弃向该第二终端设备发送该重传反馈资源的情况下,若该收发单元420接收该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且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二终端设备未成功接收到该侧行数据,根据该指示信息,向该第二终端设备发送该侧行数据的重传数据以及重传反馈资源。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该处理单元410还用于:在该重传反馈资源上,检测该第三终端设备发送的该重传数据的反馈信息;根据该检测的结果,确定该第三终端设备是否成功接收到该重传数据。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该收发单元420还用于:向该多个终端设备发送数据反馈资源,该数据反馈资源用于该多个终端设备发送该侧行数据的反馈信息;该处理单元410还用于:在该数据反馈资源上,检测该多个终端设备发送的该侧行数据的反馈信息;根据该检测的结果,确定该多个终端设备中是否存在该第二终端设备和/或该第三终端设备。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该处理单元410还用于:若在该数据反馈资源上,未检测到该第三终端设备的该侧行数据的反馈信息,确定该第三终端设备未成功接收到该侧行数据;或,若在该数据反馈资源上,检测到该第三终端设备发送的该侧行数据的反馈信息,根据该侧行数据的反馈信息,确定该第三终端设备是否成功接收到该侧行数据。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该处理单元410还用于:若该侧行数据的反馈信息为确认ACK信息,确定该第三终端设备成功接收到该侧行数据;若该侧行数据的反馈信息为非确认NACK信息,确定该第三终端设备未成功接收到该侧行数据。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该收发单元420还用于:若该处理单元410确定该多个终端设备中存在未成功接收到该侧行数据的终端设备,向该多个终端设备发送该重传数据。
应理解,该终端设备400中的各个单元的上述和其它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9至图13中的方法300中第一终端设备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该终端设备还可以为上述方法300中的第二终端设备或者第三终端设备。具体地,该收发单元420用于:接收侧行数据,该侧行数据为第一终端设备向多个终端设备发送的,该多个终端设备包括该终端设备;该收发单元420还用于:接收该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该侧行数据的重传数据;该处理单元410,用于在该收发单元420成功接收到该侧行数据,且未接收到该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重传反馈资源的情况下,放弃向该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该重传数据的反馈信息,该重传反馈资源用于承载该重传数据的反馈信息。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该处理单元410还用于:在未成功接收到该侧行数据,且未接收到该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重传反馈资源的情况下,放弃向该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该重传数据的反馈信息。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该处理单元410还用于:在该收发单元420未成功接收到该侧行数据,且未接收到该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重传反馈资源的情况下,通过该收发单元420向该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该第一终端设备确定该终端设备未成功接收到该侧行数据。
应理解,该终端设备400中的各个单元的上述和其它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9至图13中的方法300中第二终端设备以及第三终端设备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在作为发送端的终端接收到接收端终端发送的ACK的情况下,发送端在进行重传时,不为该接收端终端分配发送反馈信息的传输资源;但是发送端终端收到接收端终端发送的NACK或DTX,发送端终端在进行重传时,会为该接收端终端分配发送反馈信息的传输资源。也就是发送端终端只为没接收到侧行数据的终端分配针对重传数据的反馈信息的传输资源,这样可以降低反馈资源的开销,降低反馈信道之间的冲突,提高反馈信息的检测成功率。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500示意性结构图。图15所示的通信设备500包括处理器510,处理器510可以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
可选地,如图15所示,通信设备5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520。其中,处理器510可以从存储器520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
其中,存储器520可以是独立于处理器510的一个单独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处理器510中。
可选地,如图15所示,通信设备500还可以包括收发器530,处理器510可以控制该收发器530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具体地,可以向其他设备发送信息或数据,或接收其他设备发送的信息或数据。
其中,收发器530可以包括发射机和接收机。收发器530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天线,天线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可选地,该通信设备500具体可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设备,并且该通信设备500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网络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该通信设备500具体可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任意一个移动终端/终端设备,例如可以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或者第三终端设备;并且该通信设备500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移动终端/终端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芯片的示意性结构图。图16所示的芯片600包括处理器610,处理器610可以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
可选地,如图16所示,芯片6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620。其中,处理器610可以从存储器620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
其中,存储器620可以是独立于处理器610的一个单独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处理器610中。
可选地,该芯片600还可以包括输入接口630。其中,处理器610可以控制该输入接口630与其他设备或芯片进行通信,具体地,可以获取其他设备或芯片发送的信息或数据。
可选地,该芯片600还可以包括输出接口640。其中,处理器610可以控制该输出接口640与其他设备或芯片进行通信,具体地,可以向其他设备或芯片输出信息或数据。
可选地,该芯片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并且该芯片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网络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该芯片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任意一个移动终端/终端设备,并且该芯片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移动终端/终端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例如,第一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以及第三终端设备,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到的芯片还可以称为系统级芯片,系统芯片,芯片系统或片上系统芯片等。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7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17所示,该通信系统700包括终端设备710和网络设备720。
其中,该终端设备710可以用于实现上述方法中由任意一个终端设备实现的相应的功能,以及该网络设备720可以用于实现上述方法中由网络设备实现的相应的功能,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处理器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Rambus RAM,DR RAM)。应注意,本文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应理解,上述存储器为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例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还可以是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 link DRAM,SLDRAM)以及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 RAM)等等。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可选的,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并且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网络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终端设备,并且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移动终端/终端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
可选的,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并且该计算机程序指令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网络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终端设备,并且该计算机程序指令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移动终端/终端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
可选的,该计算机程序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当该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网络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该计算机程序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终端设备,当该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移动终端/终端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0)

1.一种用于传输侧行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终端设备中的第二终端设备接收侧行数据,所述侧行数据为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多个终端设备发送的;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侧行数据的重传数据;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获取重传反馈资源,所述重传反馈资源用于承载所述重传数据的反馈信息;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是否成功接收到所述侧行数据,确定是否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重传数据的反馈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是否成功接收到所述侧行数据,确定是否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重传数据的反馈信息,包括:
若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成功接收到所述侧行数据,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在所述重传反馈资源上,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确认ACK信息或者放弃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重传数据的反馈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是否成功接收到所述侧行数据,确定是否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重传数据的反馈信息,包括:
若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成功接收到所述侧行数据以及所述重传数据,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在所述重传反馈资源上,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ACK信息;或,
若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成功接收到所述侧行数据且未成功接收到所述重传数据,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放弃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重传数据的反馈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是否成功接收到所述侧行数据,确定是否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重传数据的反馈信息,包括:
若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未成功接收到所述侧行数据,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是否成功接收到所述重传数据,在所述重传反馈资源上,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重传数据的反馈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是否成功接收到所述重传数据,在所述重传反馈资源上,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重传数据的反馈信息,包括:
若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成功接收到所述重传数据,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在所述重传反馈资源上,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ACK信息;或,
若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未成功接收到所述重传数据,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在所述重传反馈资源上,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非确认NACK信息或者放弃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重传数据的反馈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获取重传反馈资源,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重传反馈资源;或者,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从反馈资源集合中确定所述重传反馈资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标识信息,在所述反馈资源集合中选择资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信息是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在所述通信组中的标识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获取所述侧行数据的数据反馈资源;
若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成功接收到所述侧行数据,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在所述数据反馈资源上,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ACK信息;或,
若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未成功接收到所述侧行数据,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在所述数据反馈资源上,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NACK信息或者放弃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侧行数据的反馈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获取所述侧行数据的数据反馈资源,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数据反馈资源;或者,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从反馈资源集合中确定所述数据反馈资源。
11.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接收侧行数据,所述侧行数据为第一终端设备向多个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多个终端设备包括所述终端设备;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侧行数据的重传数据;
处理单元,用于获取重传反馈资源,所述重传反馈资源用于承载所述重传数据的反馈信息;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是否成功接收到所述侧行数据,确定是否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重传数据的反馈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若所述收发单元成功接收到所述侧行数据,在所述重传反馈资源上,通过所述收发单元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确认ACK信息或者放弃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重传数据的反馈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若所述收发单元成功接收到所述侧行数据以及所述重传数据,在所述重传反馈资源上,通过所述收发单元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ACK信息;或,
若所述收发单元成功接收到所述侧行数据且未成功接收到所述重传数据,放弃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重传数据的反馈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若所述收发单元未成功接收到所述侧行数据,根据是否成功接收到所述重传数据,在所述重传反馈资源上,通过所述收发单元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重传数据的反馈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
若所述收发单元成功接收到所述重传数据,在所述重传反馈资源上,通过所述收发单元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ACK信息;或,
若所述收发单元未成功接收到所述重传数据,在所述重传反馈资源上,通过所述收发单元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非确认NACK信息或者放弃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重传数据的反馈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通过所述收发单元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重传反馈资源;或者,
从反馈资源集合中确定所述重传反馈资源。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标识信息,在所述反馈资源集合中选择资源。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信息是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在所述通信组中的标识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获取所述侧行数据的数据反馈资源;
若所述收发单元成功接收到所述侧行数据,在所述数据反馈资源上,通过所述收发单元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ACK信息;或,
若所述收发单元未成功接收到所述侧行数据,在所述数据反馈资源上,通过所述收发单元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NACK信息或者放弃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侧行数据的反馈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通过所述收发单元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数据反馈资源;或者,
从反馈资源集合中确定所述数据反馈资源。
CN202111220858.5A 2019-04-23 2019-04-23 用于传输侧行数据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Pending CN11376665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20858.5A CN113766654A (zh) 2019-04-23 2019-04-23 用于传输侧行数据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80093633.2A CN113557685A (zh) 2019-04-23 2019-04-23 用于传输侧行数据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CN202111220858.5A CN113766654A (zh) 2019-04-23 2019-04-23 用于传输侧行数据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PCT/CN2019/083941 WO2020215218A1 (zh) 2019-04-23 2019-04-23 用于传输侧行数据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93633.2A Division CN113557685A (zh) 2019-04-23 2019-04-23 用于传输侧行数据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66654A true CN113766654A (zh) 2021-12-07

Family

ID=7294144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20858.5A Pending CN113766654A (zh) 2019-04-23 2019-04-23 用于传输侧行数据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CN201980093633.2A Pending CN113557685A (zh) 2019-04-23 2019-04-23 用于传输侧行数据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93633.2A Pending CN113557685A (zh) 2019-04-23 2019-04-23 用于传输侧行数据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045794A1 (zh)
EP (1) EP3944535A4 (zh)
JP (1) JP7390399B2 (zh)
KR (1) KR20220002342A (zh)
CN (2) CN113766654A (zh)
WO (1) WO202021521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92960B2 (ja) * 2019-10-03 2023-12-06 オフィノ, エルエルシー フィードバックチャネルの無線リソースマッピング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47307A (zh) * 2017-01-25 2018-07-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08540272A (zh) * 2017-03-06 2018-09-14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05247B2 (ja) * 1998-01-06 2002-07-22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無線マルチキャストデータ転送方法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2003348186A (ja) * 2002-05-29 2003-12-05 Toa Corp 電子データの送信方法および装置
KR20090015253A (ko) * 2007-08-08 2009-02-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재전송 방법 및 시스템
EP3018921B1 (en) * 2013-07-01 2018-04-0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direct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of terminal in idle mode using similar 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and device therefor
US10412553B2 (en) * 2014-06-30 2019-09-10 Sony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program for using a threshold to control multicast retransmission
CN105813204B (zh) * 2014-12-31 2020-05-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资源池配置方法及设备
CN106793092B (zh) * 2015-11-19 2022-07-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信道资源的获取方法及设备
CN108347313B (zh) * 2017-01-24 2021-08-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反馈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08923894B (zh) * 2017-03-23 2023-04-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用户设备、基站、存储介质和系统
CN108810906A (zh) * 2017-05-04 2018-11-13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资源配置和调度方法、基站以及用户设备
EP3652875B1 (en) * 2017-07-13 2023-11-01 Koninklijke Philips N.V. Communication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 using feedback
JP7230815B2 (ja) * 2017-09-27 2023-03-01 ソニー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
US11368201B2 (en) * 2018-09-28 2022-06-21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for groupcast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with feedback information, and apparatus therefor
WO2020136855A1 (ja) * 2018-12-27 2020-07-02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
CN113273120A (zh) * 2019-01-10 2021-08-17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用户设备和无线通信方法
JP7154436B2 (ja) * 2019-03-05 2022-10-17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Nr v2xにおけるpsfchを送信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WO2020184955A1 (ko) * 2019-03-11 2020-09-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사이드링크 자원 할당 방법
US20220183028A1 (en) * 2019-03-18 2022-06-0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switching resource allocation mod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1726871A (zh) * 2019-03-22 2020-09-29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侧链路传送的资源选择的方法和设备
US20220182206A1 (en) * 2019-04-09 2022-06-09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Retransmission feedback method and device for sidelink communication, and storage medium
WO2021088002A1 (zh) * 2019-11-08 2021-05-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47307A (zh) * 2017-01-25 2018-07-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08540272A (zh) * 2017-03-06 2018-09-14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NTT DOCOMO, INC.: "NR Sidelink Physical Layer Procedure", 《3GPP TSG RAN WG1 #96BIS, R1-1905425》 *
NTT DOCOMO, INC.: "NR Sidelink Physical Layer Procedure", 《3GPP TSG RAN WG1 #96BIS, R1-1905425》, 3 April 2019 (2019-04-03), pages 1 - 2 *
SAMSUNG: "Considerations on Sidelink HARQ Procedure", 《3GPP TSG RAN WG1 #96,R1-1902278》 *
SAMSUNG: "Considerations on Sidelink HARQ Procedure", 《3GPP TSG RAN WG1 #96,R1-1902278》, 15 February 2019 (2019-02-15), pages 2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2534853A (ja) 2022-08-04
KR20220002342A (ko) 2022-01-06
EP3944535A1 (en) 2022-01-26
EP3944535A4 (en) 2022-03-30
WO2020215218A1 (zh) 2020-10-29
JP7390399B2 (ja) 2023-12-01
US20220045794A1 (en) 2022-02-10
CN113557685A (zh) 2021-10-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783663B (zh) 传输信息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3545145A (zh) 用于传输侧行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3170492A (zh) 随机接入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3196844A (zh) 资源分配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US11483116B2 (en)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and terminal
CN113114419A (zh) 用于侧行链路的通信方法和设备
CN115499114A (zh) 无线通信方法、收端设备和发端设备
CN113170448A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2673690A (zh)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终端
CN113412595B (zh)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2586031A (zh) 无线通信方法和终端
CN113766562A (zh) 重传资源配置方法、设备、芯片及计算机程序
US20230354269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CN112449761B (zh)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2929975B (zh) 一种资源确定及配置方法、装置、终端、网络设备
US20220045794A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sidelink data, and terminal device
CN114024659B (zh) 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366222A (zh) 反馈信息的方法、终端、芯片和存储介质
CN113039851B (zh) 无线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US12003450B2 (en)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and terminal
CN116114197B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23108351A1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8160255A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6491133A (zh) 无线通信方法和终端
CN117223389A (zh) 一种drx参数的确定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