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62885A - 补货量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 Google Patents

补货量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62885A
CN113762885A CN202110739879.1A CN202110739879A CN113762885A CN 113762885 A CN113762885 A CN 113762885A CN 202110739879 A CN202110739879 A CN 202110739879A CN 113762885 A CN113762885 A CN 1137628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duct
inventory
determining
replenishment
ch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3987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62885B (zh
Inventor
董红宇
唐晶晶
庄晓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Jingdong Zhensh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Jingdong Zhensh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Jingdong Zhensh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Jingdong Zhensh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3987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6288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7628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62885A/zh
Priority to EP22831519.8A priority patent/EP4365796A1/en
Priority to PCT/CN2022/094513 priority patent/WO2023273696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628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628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7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e.g. order filling, procurement or balancing against ord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5Needs-based resource requirements planning or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2Marketing; Price estimation or determination; Fundraising
    • G06Q30/0201Market modelling; Market analysis; Collecting market data
    • G06Q30/0202Market predictions or forecasting for commercial activit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90/00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involving significant data process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实施例提供的补货量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包括:获取仓库的库存信息以及仓库存放的产品的产品信息,确定目标产品;根据目标产品所属的替代链确定库存总量;根据替代链中包括的多个产品的产品信息,确定目标库存量、库存下限值;若库存总量小于库存下限值,且替代链中各个产品的双向库存使用关系库存使用形式包括双向使用关系,则确定产品的补货占比;根据各补货占比、目标库存量、库存总量,确定替代链中每一具有双向库存使用关系的产品的补货量。本申请提供的方案中,能够根据产品间的替代关系,确定各个产品的补货量,能够在产品间存在替换关系的情况下,确定各个产品的补货量,从而可以对产品库存进行有效的管理。

Description

补货量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仓储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补货量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目前,无论是线上销售还是线下销售平台,都需要设置仓库。将需要销售的产品放置在仓库中,并在产品数量不足时,对其进行补货。
但在实际应用中,经常存在多个产品能够满足同一市场需求的情况。这些产品之间的关系可能是单项替代关系,也可能是双向库存使用关系。比如,一个产品被更新换代后,更新后的产品可以替代更新前的产品。
在产品间存在替代关系的情况下,若简单的根据单个产品的数量对该产品进行补货,则会出现库存管理问题。比如,产品A被产品B替代,仓储系统还对产品A进行补货处理,则会导致产品A发生库存积压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补货量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库存管理不合理的问题。
本公开的第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确定产品补货量的方法,包括:
获取仓库的库存信息以及所述仓库存放的产品的产品信息,根据所述库存信息、所述产品信息确定目标产品;
根据所述目标产品所属的替代链确定库存总量,其中,所述替代链中包括多个产品及产品间的关系;
根据所述替代链中包括的多个产品的信息,确定目标库存量、库存下限值;其中,所述库存总量用于表征所述替代链中包括的各个产品的可用库存的总和,所述目标库存量用于表征所述替代链中的各产品的库存量需要达到的数量;
若所述库存总量小于所述库存下限值,且所述替代链中各个产品的双向库存使用关系库存使用形式包括双向使用关系,则确定所述替代链中具有双向库存使用关系的产品的补货占比;
根据各所述补货占比、所述目标库存量、所述库存总量,确定所述替代链中每一具有双向库存使用关系的产品的补货量。
本公开的第二个方面是提供一种确定产品补货量的装置,包括:
目标产品确定单元,用于获取仓库的库存信息以及所述仓库存放的产品的产品信息,根据所述库存信息、所述产品信息确定目标产品;
库存量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产品所属的替代链确定库存总量,其中,所述替代链中包括多个产品及产品间的关系;其中,所述库存总量用于表征所述替代链中包括的各个产品的可用库存的总和;
标准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替代链中包括的多个产品的信息,确定目标库存量、库存下限值;所述目标库存量用于表征所述替代链中的各产品的库存量需要达到的数量;
补货比确定单元,用于若所述库存总量小于所述库存下限值,且所述替代链中各个产品的双向库存使用关系库存使用形式包括双向使用关系,则确定所述替代链中具有双向库存使用关系的产品的补货占比;
补货量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各所述补货占比、所述目标库存量、所述库存总量,确定所述替代链中每一具有双向库存使用关系的产品的补货量。
本公开的第三个方面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
处理器;以及
计算机程序;
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配置为由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确定产品补货量的方法。
本公开的第四个方面是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确定产品补货量的方法。
本公开的第五个方面是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确定产品补货量的方法。
本公开提供的补货量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的技术效果是:
本实施例提供的补货量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包括:获取仓库的库存信息以及仓库存放的产品的产品信息,根据库存信息、产品信息确定目标产品;根据目标产品所属的替代链确定库存总量,其中,替代链中包括多个产品及产品间的关系;并根据替代链中包括的多个产品的产品信息,确定目标库存量、库存下限值;其中,库存总量用于表征替代链中包括的各个产品的可用库存的总和,目标库存量用于表征替代链中的各产品的库存量需要达到的数量;若库存总量小于库存下限值,且替代链中各个产品的双向库存使用关系库存使用形式包括双向使用关系,则确定替代链中具有双向库存使用关系的产品的补货占比;根据各补货占比、目标库存量、库存总量,确定替代链中每一具有双向库存使用关系的产品的补货量。本申请提供的补货量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中,能够根据产品间的替代关系,以及产品的信息,确定各个产品的补货量,能够在产品间存在替换关系的情况下,确定各个产品的补货量,从而可以对产品库存进行有效的管理。并且,在确定各产品的补货量时,可以确定每一具有双向库存使用关系的产品的补货占比,从而可以根据该补货占比更加合理的分配各产品的补货量,以降低产品替代过程中产生的成本,或者提高产品替代过程产生的利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产品间的替换关系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确定产品补货量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替代链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确定产品补货量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替代链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再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替代链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确定产品补货量的装置的结构图;
图8为本申请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确定产品补货量的装置的结构图;
图9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电子设备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目前,很多用于存放产品的仓库都设置有仓库管理系统,用于对仓库内的物品进行管理,比如,该系统可以记录仓库内产品的信息,具体可以包括产品数量、产品名称等。仓库管理系统还可以根据产品的数量确定是否需要对产品进行补货,比如,一种产品的数量较低时,可以生成该产品对应的补货清单。
但在实际应用中,随着产品的更新换代,产品之间可能存在替代关系。比如,第二产品用于替换第一产品。
图1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产品间的替换关系示意图。
如图1所示,在多个产品之间可能存在替代关系,比如,产品A可以替换产品B,产品B也可以替换产品A。例如,厂家对产品A进行升级生产了产品B,在用户购买该产品时,产品A与产品B随机发货,在这种场景中,就存在产品A与产品B能够互相替换的情况。
请继续参考图1,再比如,在替代链中,产品B可以替换产品C,产品C也能够替换产品B。
同时,产品间还具有库存使用关系,比如,产品A的库存可以被产品B使用,产品B的库存可以被产品A使用,则可以认为产品A、B间的库存使用关系为双向使用。
在这种具有双向库存使用关系的产品之间,可以对这两个产品均进行补货,但是具体如何分配各产品的补货量,才能使补货够既不造成产品积压,又不影响产品的正常销售,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因此,如何在产品之间存在替代关系的情况下,进行有效的库存管理,具体如何确定各具有双向库存使用关系的产品的补货量,是本申请解决的技术问题。
图2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确定产品补货量的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确定产品补货量的方法包括:
步骤201,获取仓库的库存信息以及仓库存放的产品的产品信息,根据库存信息、产品信息确定目标产品。
本申请提供的方法可以由具备计算能力的电子设备执行。该电子设备可以是单独的设备,比如可以是计算机,该计算机可以作为仓库管理系统的服务器。该电子设备还可以是用于进行仓库管理的多个设备,比如可以是集群服务器。
其中,本申请提供的方法可以设置在仓库管理系统中,从而使仓库管理系统能够基于本申请提供的方法合理的确定仓库内的产品的补货量,该补货量用于对仓库内的产品进行补货。
具体的,电子设备可以获取仓库的库存信息。比如,仓库管理系统用于管理第一仓库和第二仓库,则在确定第一仓库中产品的补货量时,电子设备可以获取第一仓库的库存信息,在确定第二仓库中产品的补货量时,电子设备可以获取第二仓库的库存信息。
进一步的,仓库信息可以包括黑白名单、建储、仓库网络、仓库产品等多个信息。
实际应用时,在确定产品补货量时,电子设备还可以获取仓库内存放的产品的产品信息。比如,仓库管理系统用于管理第一仓库和第二仓库,则在确定第一仓库中产品的补货量时,电子设备可以获取第一仓库中存放的产品的产品信息,在确定第二仓库中产品的补货量时,电子设备可以获取第二仓库中产品的产品信息。
其中,一个产品的产品信息可以包括该产品所在的替代链,比如,该产品替换的其他产品,以及用于替换该产品的其他产品。
具体的,可以根据产品信息先筛选出可以进行补货的产品。比如,一个产品是替代链中的末尾件,则该产品是可以进行补货的产品。末尾件是替代链中末尾的产品,相较于替代链中的其他产品,末尾件是更新换代中最新的产品。
例如,若用箭头表示产品间的替代关系,第一产品替代第二产品的话,则可以用从第一产品指向第二产品的箭头连接二者。可以将替代链中,仅连接有箭头尾部的产品,作为可以补货的产品。若替代链中包括双向替代关系,比如第一产品指向第二产品,第二产品也指向第一产品,则可以将该指向关系拆分为两种情况,从而得到两条替代子链,再根据箭头方向确定可以补货的产品。
图3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替代链示意图。
如图3所示,产品A5替代产品A4,产品A4替代产品A3,产品A3替代产品A2,产品A3替代产品A1,则产品A5是该替代链中的末尾件。
可以进一步的根据库存信息,在可以补货的产品中,确定出目标产品。具体可以根据黑白名单、建储、库网络、库商品等多个信息,筛选出符合补货条件的目标产品。
步骤202,根据目标产品所属的替代链确定库存总量,其中,替代链中包括多个产品及产品间的关系。
进一步的,确定出目标产品后,还可以根据目标产品的产品信息,确定其所属的替代链。替代链中包括多个产品,还包括各个产品之间的关系。该产品间的关系即可以包括产品间的替代关系,还可以包括产品间的库存使用关系,例如图3中所示出的替代链,其中包括5个产品,该替代链中还可以包括各个产品之间的关系。
实际应用时,可以获取替代链中包括的各个产品的信息,进而确定库存总量。该库存总量用于表征替代链中包括的各个产品的可用库存之和。比如,替代链中共包括5个产品,这5个产品的可用库存之和即为库存总量。
其中,在替代链中可能存在一些生命周期即将结束的产品,比如,一个产品被其他产品所替代,且其不替代其他产品用,则该产品被认为是生命周期即将结束的产品,那么该产品的库存被定义为不可用,这种情况下,不将该产品的库存算到库存总量中。
具体的,可以根据替代链中的替代关系,以及每个产品的库存信息,确定出库存总量。
步骤203,根据替代链中包括的多个产品的信息,确定目标库存量、库存下限值。
进一步的,还可以根据替代链中各个产品的信息,确定目标库存量。目标库存量是指与该替代链对应的需要准备的库存总量。例如,可以预测替代链中各个产品的销售量,再根据这些产品的销售量确定该替代链对应的目标库存量。
确定的目标库存量可以是单个产品的目标库存量,也可以是替代链中各个产品的目标库存总量。
实际应用时,根据产品的实际销售情况确定产品应当准备的库存量,能够使得库存满足销售用量,还能够避免产品产生积压。
其中,可以根据替代链中各个产品的销售量确定一销售总量,再利用已有的模型对该销售总量进行处理,得到目标库存量。也可以利用已有的模型对替代链中每个产品的销售量进行处理,从而得到每个产品对应的目标库存量。
具体的,库存下限值是一个阈值,当已有的库存低于该库存下限值时,可以认为库存量不足以支撑替代链中的产品进行正常销售,此时,可以对替代链中的各个产品进行补货。
比如,可以根据替代链中各个产品的销售情况确定库存下限值,例如,可以根据替代链中各个产品的销售量确定销售总量,再根据上述已有的模型对该销售总量进行处理,得到库存下限值。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确定库存总量以及确定目标库存量、库存下限值的时序不做限制。
步骤204,若库存总量小于库存下限值,且替代链中各个产品的双向库存使用关系包括双向使用关系,则确定替代链中具有双向库存使用关系的产品的补货占比。
其中,补货占比用于表征对替代链中的各产品进行补货时,替代链中的产品的补货量占用该替代链的总补货量的比例。
可以根据各产品本身的信息,确定产品的补货占比,从而更合理的为替代链中具有双向库存使用关系的产品分配补货占比。比如,可以通过调整补货占比,调整各产品的补货量,在基于该补货量对各产品进行补货时使得成本更低或者利润更高,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更加合理的对仓库中的库存进行管理,
具体的,若替代链对应的库存总量低于该替代链对应的库存下限值,则说明该替代链对应的库存量不足,此时,可以对替代链中包括的各产品进行补货,从而确保库存能够满足销售需求。
实际应用时,库存总量是该替代链对应的已有产品数量,库存下限值是该替代链对应的能够满足销售需求的阈值,因此,当库存总量低于库存下限值时,当前库存不满足销售需求,需要进行补货。
进一步的,若替代链中各个产品的库存使用形式包括双向使用关系,则可以确定替代链中具有双向库存使用关系的产品的补货占比,从而可以根据产品的补货占比确定产品的补货量。
具有双向库存使用关系的两个产品之间,库存关系可以是仅用于自己的,也可以是双向库存使用关系。
比如,产品A0可以替代产品A1,产品A1也可以替代产品A0,同时,产品A0的库存可以被A1使用,产品A1的库存也可以被A0使用。
再比如,产品A0可以替代产品A1,产品A1也可以替代产品A0,同时,产品A0的库存仅可以被A0使用,产品A1的库存也仅可以被A1使用。
在产品间的替代关系为双向,且库存使用形式也为双向的时候,可以确定具有双向库存使用关系的产品的补货占比。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替代链中的各产品可以包括双向库存使用关系,也可以包括双向库存使用关系,可以仅对具有双向库存使用关系的产品进行补货,由于这种产品可以替代其他产品,因此这种产品造成积压的可能性更低。
再例如,一个产品只能被其他产品替代,比如产品A1替代产品A0,产品A2替代产品A1,A1也能够替代A2,由于产品A0只能被其他产品替代,则A0的使用寿命已经到期,因此可以不对产品A0进行补货。
其中,产品间的替代具有成本,比如,利用产品A替代产品B时,可能存在一些替代成本,例如运输成本、存储成本等。可以基于替代成本确定替代链中各产品的总替代成本,从而可以将总替代成本最低时各产品的补货占比确定为产品最终的补货占比。
再比如,不同产品的利润不同,比如,利用产品A替代产品B时,可能存在一定的利润差。可以基于替代例如确定替代链中各产品的总替代利润,从而可以将总替代利润最高时各产品的补货占比确定为产品最终的补货占比。
还可以结合产品间的替代成本和替代利润,确定具有双向库存使用关系的产品的补货占比。
步骤205,根据各补货占比、目标库存量、库存总量,确定替代链中每一具有双向库存使用关系的产品的补货量。
其中,可以根据确定的目标库存量以及库存总量,确定替代链中各个产品的补货量总和,从而可以再根据每一具有双向库存使用关系的产品的补货占比,以及各产品的补货量总和,确定每一具有双向库存使用关系的产品补货量,进而可以根据确定的补货量对每一具有双向库存使用关系的产品进行补货。
具体的,根据确定的各补货量对产品进行补货后,各产品已有的库存总和满足目标库存量。
进一步的,库存管理系统中还可以记录有各个产品包装规则、起订量规则等,可以根据这些规则对确定的补货量进行修订。例如,产品A1的补货量为50,产品A1的包装规则为一箱6个,则可以将补货量修正为54个,从而满足实际的进货方式。
实际应用时,库存管理系统可以根据确定的补货量生成补货清单,进而是库管人员可以根据补货清单进行补货处理。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将补货清单发送到供应商侧,以使供应商根据补货清单向仓库发货。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用于确定产品补货量,该方法由设置有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设备执行,该设备通常以硬件和/或软件的方式来实现。
本实施例提供的确定产品补货量的方法,包括:获取仓库的库存信息以及仓库存放的产品的产品信息,根据库存信息、产品信息确定目标产品;根据目标产品所属的替代链确定库存总量,其中,替代链中包括多个产品及产品间的关系;并根据替代链中包括的多个产品的产品信息,确定目标库存量、库存下限值;其中,库存总量用于表征替代链中包括的各个产品的可用库存的总和,目标库存量用于表征替代链中的各产品的库存量需要达到的数量;若库存总量小于库存下限值,且替代链中各个产品的双向库存使用关系库存使用形式包括双向使用关系,则确定替代链中具有双向库存使用关系的产品的补货占比;根据各补货占比、目标库存量、库存总量,确定替代链中每一具有双向库存使用关系的产品的补货量。本申请提供的方法中,能够根据产品间的替代关系,以及产品的信息,确定各个产品的补货量,能够在产品间存在替换关系的情况下,确定各个产品的补货量,从而可以对产品库存进行有效的管理。并且,在确定各产品的补货量时,可以确定每一具有双向库存使用关系的产品的补货占比,从而可以根据该补货占比更加合理的分配各产品的补货量,以降低产品替代过程中产生的成本,或者提高产品替代过程产生的利润。
图4为本申请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确定产品补货量的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确定产品补货量的方法,包括:
步骤401,获取仓库的库存信息以及仓库存放的产品的产品信息。
步骤401与步骤201的具体原理和实现方式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402A,根据产品信息确定替代链中的末尾件产品;根据库存信息在末尾件产品中,确定目标产品。
其中,产品信息中可以包括产品所属的替代链,还可以包括与其他产品之间的替代关系。因此,可以根据产品信息确定出替代链中的末尾件产品。
具体的,末尾件产品是替代链中的末尾产品,该产品可以仅用于替代其他产品,而不被其他产品所替代。该产品也可以与其他产品之间具有双向库存使用关系,比如第一产品在替代链的末尾,且第一产品可以替代第二产品,第二产品也可以替代第一产品,且二者的库存也可以互相使用。
进一步的,随着产品的更迭,可以认为末尾件产品是替代链中最新一代的产品。
实际应用时,可以根据库存信息,在末尾件产品中确定出目标产品。目标产品为符合补货条件的产品。
比如,库存信息中可以包括黑名单、白名单,若一个末尾件产品出现在黑名单中,则其不符合补货条件。再比如,库存信息中还包括各个商品的库存量,若一个末尾件产品的库存量高于预设阈值,则可以认为该末尾件产品不符合补货条件。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根据产品自身情况以及库存信息,确定出符合补货条件的目标产品。
步骤402B,根据产品信息确定替代链中非末尾件、库存使用形式为仅针对本产品的库存自用产品;根据库存信息在库存自用产品中,确定目标产品。
其中,产品信息中可以包括产品所属的替代链,还可以包括与其他产品之间的替代关系。因此,可以根据产品信息确定出替代链中的非末尾件产品。
具体的,产品信息中还可以包括产品的库存使用形式,比如,库存使用形式为仅针对本产品使用,还可以为单向使用,还可以为双向使用。
进一步的,仅针对本产品使用是指一个产品的库存仅针对自身使用。
图5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替代链示意图。
如图5所示,产品A4替代产品A3,产品A3替代产品A2,产品A2也可以替代A3,产品A3替代产品A1。其中的产品A1、A2、A3均为非末尾件。
产品之间还有库存使用形式,比如,产品A2的使用形式为只针对本产品,则在销售其他产品时,不能使用A2的库存替代其他产品。比如,在销售A3时,不可以使用A2进行发货。
更详细的说明,替代链中的产品间的替代关系,为产品更迭过程中产品之间的可替代关系,库存使用形式为单个产品的库存能否提供给其他产品使用。例如,A3的库存为3个,A2的库存为5个,当A3的销售数量为4个时,不能用A2的库存进行补充。
实际应用时,若产品的库存使用形式为只用于自己,则将其确定为库存自用产品,可以根据库存信息在库存自用产品中,确定出目标产品。
比如,库存信息中可以包括黑名单、白名单,若一个库存自用产品出现在黑名单中,则其不符合补货条件。再比如,库存信息中还包括各个商品的库存量,若一个库存自用产品的库存量高于预设阈值,则可以认为该库存自用产品不符合补货条件。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根据产品自身情况以及库存信息,确定出符合补货条件的目标产品。
步骤403,若目标产品所属的替代链中的第一产品可以替换替代链中的第二产品,则将第一产品的库存确定为可用库存。
其中,可以确定与目标产品所属的替代链对应的库存总量。具体可以先确定该替代链的可用库存。
具体的,若替代链中的第一产品可以替换替代链中的第二产品,则说明该第一产品能够替换其他产品,其库存可以被应用到替代链中的其他产品中,这种情况下,可以认为第一产品的库存为可用库存。
进一步的,若替代链中的第三产品不替代其他任一产品,则说明第三产品的生命周期结束了,第三产品的库存清空后,不会再继续销售该产品,因此,可以不讲第三产品的库存作为替代链中的可用库存。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一个产品可以具有现货库存,还可以具有在途库存。现货库存是指仓库中一个产品的现有的产品数量,在途库存是指向仓库运输货物途中,该产品的数量。可以将第一产品的现货库存与在途库存之和,确定为第一产品的可用库存。
比如,一个第一产品的现货库存为M1,在途库存为M2,则可以将M1与M2的和,作为该第一产品的可用库存。
步骤404,将替代链对应的各个可用库存的总和确定为库存总量。
实际应用时,将替代链的可用库存相加,可以得到与该替代链对应的库存总量。
例如,在替代链中存在5个产品,其中只有一个产品没有替代其他任一产品,则可以认为该替代链中存在4个第一产品,这种情况下,可以将这4个第一产品的库存作为均作为可用库存,将这四个产品的库存之和作为替代链对应的库存总量。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库存总量为Sn
Figure BDA0003141022610000121
其中,Si为产品Ai的现货库存,Oi为产品Ai的在途库存,产品Ai能够替代替代链上任意一个产品时,Li=1,否则,Li=0。
具体的,当产品Ai能够替代替代链上任意一个产品时,则产品Ai为第一产品,其库存为可用库存。因此,通过设置系数Li,能够控制是否根据产品的库存确定库存总量。
进一步的,若产品Ai能够替代替代链上任意一个产品时,则Li=1,此时,将产品Ai的库存进行汇总,确定库存总量。否则,Li=0,不采用产品Ai的库存确定库存总量。
通过这种方式,能够遍历替代链中的每一个产品,并根据产品自身情况,确定是否采用该产品的库存确定替代链的库存总量。
其中,本申请提供的方法中,可以基于下述步骤405-406确定目标库存量,也可以基于步骤407确定目标库存量。
步骤405,根据替代链中包括的各个产品的销量信息,确定预测总销量。
实际应用时,各个产品的信息中还可以包括产品销量信息,例如,可以是产品在一段时间内的销量,比如可以是一天的销量,还可以是一周的销量等。
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对各个产品的销量进行汇总,得到与替代链对应的预测总销量。由于替代链中包括多个产品,而每个产品都有自己的销售信息,因此,可以根据这些产品在一段时间内的销量,预测出整个替代链的总销量。
步骤406,根据预测总销量,确定目标库存总量、库存下限值。
其中,可以预先设置用于确定目标库存和库存下限值的模型,可以将得到的预测总销量输入该模型中,从而得到替代链的目标库存总量和库存下限值。
在对替代链中的各个产品进行补货时,该替代链中包括的多个产品的库存总和应当达到的目标库存总量。在销售过程中,替代链中包括的多个产品的库存总和应当高于库存下限值,以满足销售需求。
步骤407,根据替代链中包括的各个产品的销量信息,确定与各个产品对应的目标库存以及替代链的库存下限值。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预先设置用于确定目标库存和库存下限值的模型,可以将替代链中每个产品的销售信息都输入该模型中,从而得到替代链中每个产品对应的目标库存。
该模型还可以输出每个产品对应的库存下限值,可以将这些库存下限值的总和确定为替代链的库存下限值。
在对替代链中的各个产品进行补货时,该替代链中包括的多个产品的库存总和应当达到该产品的目标库存量。在销售过程中,替代链中包括的多个产品的库存总和应当高于替代链的库存下限值,以满足销售需求。
本申请提供的方法中,若替代链中的产品间的库存使用形式包括单向使用关系和/或双向使用关系,则可以执行步骤408。若替代链中各个产品的库存使用形式为仅针对本产品,则可以执行步骤412。
步骤408,若库存总量小于库存下限值,且替代链中各个产品的库存使用形式包括双向使用关系,则获取能够双向替代的产品之间的替代成本。
其中,若在步骤404中确定的库存总量,小于步骤406或407确定的库存下限值,则说明当前产品的库存不满足销售需求,需要进行补货。
具体的,若替代链中包括的各个产品的库存使用形式为单向替代关系,或者双向库存使用关系,则说明该替代链中的产品库存可以被其他产品所替代,这种情况下,可以根据预设规则确定替代链中每个产品的补货占比。
其中,可以预先设置具有双向库存使用关系的产品之间的替代成本,比如,产品A1可以替代产品A0,且产品A0也可以替代产品A1,则可以预先设置产品A0替代产品A1时所需的成本,以及产品A1替代产品A0时所需的成本。
具体的,电子设备可以根据产品间的替代成本,确定各产品的补货占比,从而更加合理的为每一具有双向库存使用关系的产品分配补货占比,当基于该补货占比为每一具有双向库存使用关系的产品分配补货量时,使得可以基于更低的成本为替代链中的产品进行补货。
步骤409,根据替代成本,确定替代链中具有双向库存使用关系的产品的补货占比。
具体的,电子设备可以根据获取的替代成本,确定每一具有双向库存使用关系的产品的补货占比。从而更加合理的为各个产品分配补货占比。
进一步的,电子设备可以根据能够双向替代的产品间的替代成本及随机补货占比,确定能够双向替代的产品间的替代总成本。
该预设补货占比可以是电子设备随机设置的,其中,每一随机补货占比大于等于0,且各个产品间的随机补货占比的总和为1。比如,产品A0可以替代产品A1,产品A1可以替代产品A0,则可以为产品A0设置随机补货占比r0,还可以为产品A1设置随机补货占比r1。
实际应用时,可以基于每一次确定的各产品的随机补货占比,以及产品间的替代成本,确定具有双向库存使用关系的产品的替代总成本。具体可以将一产品的随机补货占比,与该产品替代其他产品的成本的乘积,确定为该产品的替代总成本。
例如,产品A0的随机补货占比为r0,产品A0替代产品A1的替代成本为c01,因此,则产品A0的替代总成本为r0*c01。
此后,电子设备可以根据产品间的替代总成本,确定替代链的替代总成本,并将替代链的替代总成本最低时产品间的随机补货占比,确定为替代链中具有双向库存使用关系的产品间的补货占比。
其中,电子设备可以将各具有双向库存使用关系的产品的替代总成本之和,作为替代链的替代总成本。
比如替代链中包括n个具有双向库存使用关系的产品,则替代链的替代总成本为:
∑cjirj
其中,i、j用于表征两个具有双向库存使用关系的产品,rj用于表征产品j的随机补货占比,cji用于表征产品j替换产品j的替代成本。可以将每个具有双向库存使用关系的产品的替代总成本相加,得到该替代链的替代总成本。
具体的,若用户预先设置了产品的固定补货占比,则电子设备在获取各产品的随机补货占比时,可以获取该产品的固定补货占比。
双向库存使用关系步骤410,根据库存总量、目标库存确定补货总量。
比如可以根据步骤405-406中确定的目标库存总量执行本步骤,或者步骤407中得到的各产品的目标库存确定库存总量,再执行本步骤。
其中,目标库存为确定出的能够满足预测销售量的库存,库存总量为当前已有的库存,因此,可以将目标库存与库存总量之间的差值,作为补货总量。
例如,补货总量Pn为:
Figure BDA0003141022610000151
其中,Tn用于表征替代链的目标库存。
步骤411,将每一具有双向库存使用关系的产品的补货占比与补货总量的乘积,作为每一具有双向库存使用关系的产品的补货量。
具体的,补货总量为替代链中各个产品的补货量之和,比如,替代链中包括4个产品,这4个产品的补货量分别为C1、C2、C3、C4,则C1、C2、C3、C4之和为补货总量。
进一步的,需要将补货总量分摊到每个具有双向库存使用关系的产品上,从而得到替代链中包括的每个具有双向库存使用关系的产品的补货量。比如,可以将替代链中包括的各个产品的补货占比与补货总量的乘积,作为与各个产品对应的补货量。
实际应用时,补货占比是基于产品间的替代成本确定的,基于该补货占比确定各产品的补货量时,能够更加合理的将补货总量分摊到各产品上,进而降低对替代链中各产品进行补货时产生的成本。
例如替代链的总补货量为Pn,其中一个产品的补货占比为r1,则该产品的补货量为Pn*r1。
步骤412,若库存总量小于库存下限值,且替代链中各个产品的库存使用形式为仅针对本产品,则根据与替代链中各个产品对应的目标库存、已有库存,确定替代链中包括的各个产品的补货量。
其中,若在步骤404中确定的库存总量,小于步骤406或407确定的库存下限值,则说明当前产品的库存不满足销售需求,需要进行补货。
具体的,若替代链中包括的各个产品的库存使用形式均为仅针对本产品,则说明该替代链中的产品库存不可以被其他产品使用,这种情况下,可以根据替代链中各个产品自身的目标库存、已有库存,确定替代链中包括的各个产品的补货量。
图6为本申请再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替代链示意图。
如图6所示,在产品更新迭代的过程中,产品A4可以替代产品A3,产品A3可以替代产品A2,产品A2也可以替代A3,产品A3还可以替代产品A1。
此外,产品之间还有库存使用形式,比如,产品A1、A2、A3、A4的库存使用形式均为仅针对本产品使用。
若替代链中各个产品的库存使用形式均为仅针对本产品使用,则说明该替代链中各个产品的库存不可以被其他产品使用,因此,可以对该替代链中最新的产品进行补货,而不对其他产品进行补货。
具体可以根据与替代链中各个产品对应的目标库存、已有库存,确定替代链中包括的各个产品的补货量。
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根据各个产品的目标库存、已有库存,确定与每个产品对应的需求量。比如,可以根据步骤407中确定的各个产品的目标库存与这些产品的已有库存确定每个产品对应的需求量。
比如,产品Ai的需求量Pi为:
Pi=Ti-(Si+Oi)
进一步的,可以将各个产品的需求量之和,作为代链中末尾件的产品的补货量,将替代链中其他产品的补货量确定为0。比如,替代链中共包括n个产品,则末尾件产品An的补货量Pn为:
Figure BDA0003141022610000171
这种实施方式中,对库存不能应用到其他产品的产品不进行补货,仅对最新的产品进行补货,从而可以尽快清空替代链中更新时间较早的产品库存,将更多的库存释放给最新的产品。
步骤413,获取替代链中的各个产品对应的采购信息,根据采购信息对各个产品的补货量进行修正。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还可以获取替代链中各个产品的采购信息,比如,可以在仓库管理系统中设置有各个产品对应的采购信息。
采购信息例如包括产品的起订量,还可以包括产品的包装信息。可以根据这些采购信息对确定出的补货量进行修正。
由于确定的各个产品的补货量可能不满足产品起订量,因此,可以根据起订量对补货量进行修正,使得修正后的补货量大于或等于起订量。例如,一个产品的起订量为500件,基于上述步骤确定该产品的补货量为450件,则可以将该产品的补货量修正为500。
还有可能这些产品数量不符合产品的包装规则,因此,可以根据产品的包装信息对补货量进行修正。例如,一个产品的补货量为310,但是该产品的包装信息为一箱40个,则当前补货量无法按整箱采购,因此,可以将该产品的补货量修正为320个。
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使修正后的产品补货量符合采购规则,从而可以直接根据修正后的产品补货量进行补货。
图7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确定产品补货量的装置的结构图。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确定产品补货量的装置700,包括:
目标产品确定单元710,用于获取仓库的库存信息以及所述仓库存放的产品的产品信息,根据所述库存信息、所述产品信息确定目标产品;
库存量确定单元720,用于根据所述目标产品所属的替代链确定库存总量,其中,所述替代链中包括多个产品及产品间的关系;其中,所述库存总量用于表征所述替代链中包括的各个产品的可用库存的总和;
标准确定单元730,用于根据所述替代链中包括的多个产品的信息,确定目标库存量、库存下限值;其中,所述目标库存量用于表征所述替代链中的各产品的库存量需要达到的数量;
补货比确定单元740,用于若所述库存总量小于所述库存下限值,且所述替代链中各个产品的双向库存使用关系库存使用形式包括双向使用关系,则确定所述替代链中具有双向库存使用关系的产品的补货占比;
补货量确定单元750,用于根据各所述补货占比、所述目标库存量、所述库存总量,确定所述替代链中每一具有双向库存使用关系的产品的补货量。
本申请提供的确定产品补货量的装置,包括:目标产品确定单元,用于获取仓库的库存信息以及仓库存放的产品的产品信息,根据库存信息、产品信息确定目标产品;库存量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目标产品所属的替代链确定库存总量,其中,替代链中包括多个产品及产品间的关系;其中,库存总量用于表征替代链中包括的各个产品的可用库存的总和;标准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替代链中包括的多个产品的信息,确定目标库存量、库存下限值;其中,目标库存量用于表征替代链中的各产品的库存量需要达到的数量;补货比确定单元,用于若库存总量小于库存下限值,且替代链中各个产品的双向库存使用关系库存使用形式包括双向使用关系,则确定替代链中具有双向库存使用关系的产品的补货占比;补货量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各补货占比、目标库存量、库存总量,确定替代链中每一具有双向库存使用关系的产品的补货量。本申请提供的装置中,能够根据产品间的替代关系,以及产品的信息,确定各个产品的补货量,能够在产品间存在替换关系的情况下,确定各个产品的补货量,从而可以对产品库存进行有效的管理。并且,在确定各产品的补货量时,可以确定每一具有双向库存使用关系的产品的补货占比,从而可以根据该补货占比更加合理的分配各产品的补货量,以降低产品替代过程中产生的成本,或者提高产品替代过程产生的利润。
本实施例提供的确定产品补货量的装置的具体原理和实现方式均与图2所示的实施例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8为本申请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确定产品补货量的装置的结构图。
如图8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的确定产品补货量的装置800,所述补货比确定单元740包括:
成本获取模块741,用于获取能够双向替代的产品之间的替代成本;
补货比确定模块742,用于根据所述替代成本,确定所述替代链中具有双向库存使用关系的产品的补货占比。
所述补货比确定模块742具体用于:
根据能够双向替代的产品间的替代成本及随机补货占比,确定能够双向替代的产品间的替代总成本;其中,每一随机补货占比大于等于0,且各个产品间的随机补货占比的总和为1;所述随机补货占比是随机设置的;
根据产品间的替代总成本,确定替代链的替代总成本,并将所述替代链的替代总成本最低时产品间的随机补货占比,确定为所述替代链中具有双向库存使用关系的产品间的补货占比。
若预先设置有产品的固定补货占比,所述补货比确定模块742具体用于将所述产品间的随机补货占比设置为所述固定补货占比。
所述目标产品确定单元710包括:
末尾件确定模块711,用于根据所述产品信息确定替代链中的末尾件产品;
第一目标确定模块712,用于根据所述库存信息在所述末尾件产品中,确定所述目标产品。
可选的,所述目标产品确定单元710,包括:
自用品确定模块713,用于根据所述产品信息确定替代链中非末尾件、库存使用形式为仅针对本产品的库存自用产品;
第二目标确定模块714,用于根据所述库存信息在所述库存自用产品中,确定所述目标产品。
可选的,所述库存量确定单元720,包括:
可用库存确定模块721,用于若所述目标产品所属的替代链中的第一产品可以替换所述替代链中的第二产品,则将所述第一产品的库存确定为可用库存;
库存总量确定模块722,用于将所述替代链对应的各个可用库存的总和确定为所述库存总量。
可选的,可用库存确定模块721具体用于:
将所述第一产品的现货库存与在途库存之和,确定为所述第一产品的可用库存。
可选的,所述库存总量为Sn
Figure BDA0003141022610000201
其中,Si为产品Ai的现货库存,Oi为产品Ai的在途库存,产品Ai能够替代替代链上任意一个产品时,Li=1,否则,Li=0。
可选的,所述标准确定单元730,包括:
销量预测模块731,用于根据所述替代链中包括的各个产品的销量信息,确定预测总销量;
标准确定模块732,用于根据所述预测总销量,确定目标库存总量、库存下限值。
可选的,所述标准确定单元730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替代链中包括的各个产品的销量信息,确定与各个产品对应的目标库存以及所述替代链的库存下限值。
可选的,若所述替代链中的产品间的库存使用形式包括单向替代关系和/或双向库存使用关系,则所述补货量确定单元750,包括:
补货总量确定模块751,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库存、所述库存总量确定补货总量;
分摊模块752,用于将每一具有双向库存使用关系的产品的补货占比与所述补货总量的乘积,作为每一具有双向库存使用关系的产品的补货量。
可选的,若所述替代链中各个产品的库存使用形式为仅针对本产品,则所述补货量确定单元750还用于:
根据与替代链中各个产品对应的目标库存、已有库存,确定所述替代链中包括的各个产品的补货量。
可选的,所述补货量确定单元750,包括:
需求确定模块753,用于根据各个产品的目标库存、已有库存,确定与每个产品对应的需求量;
补货量确定模块754,用于将各个产品对应的需求量之和,作为所述替代链中末尾件的产品的补货量,将所述替代链中其他产品的补货量确定为0。
可选的,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还包括修正单元760,用于:
获取所述替代链中的各个产品对应的采购信息,根据所述采购信息对各个产品的补货量进行修正。
本实施例提供的确定产品补货量的装置的具体原理和实现方式均与图4-7任一项所示的实施例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9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电子设备的结构图。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900包括:
存储器910;
处理器920;以及
计算机程序;
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在所述存储器910中,并配置为由所述处理器920执行以实现如上所述的任一种确定产品补货量的方法。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所述的任一种确定产品补货量的方法。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任一项确定产品补货量的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9)

1.一种确定产品补货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仓库的库存信息以及所述仓库存放的产品的产品信息,根据所述库存信息、所述产品信息确定目标产品;
根据所述目标产品所属的替代链确定库存总量,其中,所述替代链中包括多个产品及产品间的关系;并根据所述替代链中包括的多个产品的产品信息,确定目标库存量、库存下限值;其中,所述库存总量用于表征所述替代链中包括的各个产品的可用库存的总和,所述目标库存量用于表征所述替代链中的各产品的库存量需要达到的数量;
若所述库存总量小于所述库存下限值,且所述替代链中各个产品的双向库存使用关系库存使用形式包括双向使用关系,则确定所述替代链中具有双向库存使用关系的产品的补货占比;
根据各所述补货占比、所述目标库存量、所述库存总量,确定所述替代链中每一具有双向库存使用关系的产品的补货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替代链中具有双向库存使用关系的产品的补货占比,包括:
获取能够双向替代的产品之间的替代成本;
根据所述替代成本,确定所述替代链中具有双向库存使用关系的产品的补货占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替代成本,确定所述替代链中具有双向库存使用关系的产品之间的补货占比,包括:
根据能够双向替代的产品间的替代成本及随机补货占比,确定能够双向替代的产品间的替代总成本;其中,每一随机补货占比大于等于0,且各个产品间的随机补货占比的总和为1;所述随机补货占比是随机设置的;
根据产品间的替代总成本,确定替代链的替代总成本,并将所述替代链的替代总成本最低时产品间的随机补货占比,确定为所述替代链中具有双向库存使用关系的产品间的补货占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预先设置有产品的固定补货占比,则将所述产品间的随机补货占比设置为所述固定补货占比。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库存信息、所述产品信息确定目标产品,包括:
根据所述产品信息确定替代链中的末尾件产品;
根据所述库存信息在所述末尾件产品中,确定所述目标产品。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库存信息、所述产品信息确定目标产品,包括:
根据所述产品信息确定替代链中非末尾件、库存使用形式为仅针对本产品的库存自用产品;
根据所述库存信息在所述库存自用产品中,确定所述目标产品。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产品所属的替代链确定库存总量,包括:
若所述目标产品所属的替代链中的第一产品可以替换所述替代链中的第二产品,则将所述第一产品的库存确定为可用库存;
将所述替代链对应的各个可用库存的总和确定为所述库存总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一产品的库存确定为可用库存,包括:
将所述第一产品的现货库存与在途库存之和,确定为所述第一产品的可用库存。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库存总量为Sn
Figure FDA0003141022600000021
其中,Si为产品Ai的现货库存,Oi为产品Ai的在途库存,产品Ai能够替代替代链上任意一个产品时,Li=1,否则,Li=0。
10.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替代链中包括的多个产品的产品信息,确定目标库存量、库存下限值,包括:
根据所述替代链中包括的各个产品的销量信息,确定预测总销量;
根据所述预测总销量,确定目标库存总量、库存下限值。
11.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替代链中包括的多个产品的产品信息,确定目标库存量、库存下限值,包括:
根据所述替代链中包括的各个产品的销量信息,确定与各个产品对应的目标库存以及所述替代链的库存下限值。
12.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所述补货占比、所述目标库存量、所述库存总量,确定所述替代链中每一具有双向库存使用关系的产品的补货量,包括:
根据所述库存总量、所述目标库存量确定补货总量;
将每一具有双向库存使用关系的产品的补货占比与所述补货总量的乘积,作为每一具有双向库存使用关系的产品的补货量。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替代链中各个产品的库存使用形式为仅针对本产品,且所述库存总量小于所述库存下限值,则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与替代链中各个产品对应的目标库存、已有库存,确定所述替代链中包括的各个产品的补货量。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个产品对应的目标库存、已有库存,确定所述替代链中包括的各个产品的补货量,包括:
根据各个产品的目标库存、已有库存,确定与每个产品对应的需求量;
将各个产品对应的需求量之和,作为所述替代链中末尾件的产品的补货量,将所述替代链中其他产品的补货量确定为0。
1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所述替代链中的各个产品对应的采购信息,根据所述采购信息对各个产品的补货量进行修正。
16.一种确定产品补货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目标产品确定单元,用于获取仓库的库存信息以及所述仓库存放的产品的产品信息,根据所述库存信息、所述产品信息确定目标产品;
库存量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产品所属的替代链确定库存总量,其中,所述替代链中包括多个产品及产品间的关系;其中,所述库存总量用于表征所述替代链中包括的各个产品的可用库存的总和;
标准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替代链中包括的多个产品的信息,确定目标库存量、库存下限值;其中,所述目标库存量用于表征所述替代链中的各产品的库存量需要达到的数量;
补货比确定单元,用于若所述库存总量小于所述库存下限值,且所述替代链中各个产品的双向库存使用关系库存使用形式包括双向使用关系,则确定所述替代链中具有双向库存使用关系的产品的补货占比;
补货量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各所述补货占比、所述目标库存量、所述库存总量,确定所述替代链中每一具有双向库存使用关系的产品的补货量。
1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
处理器;以及
计算机程序;
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配置为由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15任一种所述的方法。
1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15任一种所述的方法。
19.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0739879.1A 2021-06-30 2021-06-30 补货量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Active CN1137628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39879.1A CN113762885B (zh) 2021-06-30 2021-06-30 补货量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EP22831519.8A EP4365796A1 (en) 2021-06-30 2022-05-23 Replenishment quantity determin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device, storage medium, and program product
PCT/CN2022/094513 WO2023273696A1 (zh) 2021-06-30 2022-05-23 补货量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39879.1A CN113762885B (zh) 2021-06-30 2021-06-30 补货量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62885A true CN113762885A (zh) 2021-12-07
CN113762885B CN113762885B (zh) 2023-12-05

Family

ID=787875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39879.1A Active CN113762885B (zh) 2021-06-30 2021-06-30 补货量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4365796A1 (zh)
CN (1) CN113762885B (zh)
WO (1) WO202327369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73696A1 (zh) * 2021-06-30 2023-01-05 北京京东振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补货量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11934B (zh) * 2023-03-21 2023-09-01 深圳美云集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目标库存的商品补货方法和系统
CN116342042B (zh) * 2023-05-25 2024-04-19 北京京东乾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补货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256787A1 (en) * 2001-04-11 2005-11-17 I2 Technologies Us, Inc. Intelligent fulfillment agents
CN107194636A (zh) * 2017-04-11 2017-09-22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一种电力物资仓储管理方法
CN109960826A (zh) * 2017-12-22 2019-07-02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供应链仿真方法和装置
CN110363454A (zh) * 2018-04-09 2019-10-22 杉数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用于确定商品补货量的方法及装置
CN111242524A (zh) * 2018-11-29 2020-06-05 顺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单品补货量的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260119A (zh) * 2020-01-10 2020-06-09 浙江工商大学 产品库存控制与配送路径规划方法
CN111429048A (zh) * 2019-01-09 2020-07-17 北京沃东天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确定补货信息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1667207A (zh) * 2019-03-05 2020-09-15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供应链库存的管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处理器
CN111798167A (zh) * 2019-10-31 2020-10-20 北京沃东天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仓库补货的方法和装置
CN111806942A (zh) * 2020-07-07 2020-10-23 北京每日优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进出货的集装箱式货仓及其工作方法
CN112785211A (zh) * 2019-11-05 2021-05-11 北京京东振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库存管理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09248431A1 (en) * 2009-12-10 2011-06-30 Allen Management Solutions Pty.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optimal or near optimal product quantities
CN103268538A (zh) * 2013-03-26 2013-08-28 大连海洋大学 面向生产计划变更的多目标约束物料替代方法
JP2015184997A (ja) * 2014-03-25 2015-10-22 株式会社日立システムズ 商品補充業務支援システム及び商品補充業務支援方法
CN110874751A (zh) * 2018-08-29 2020-03-10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超市补货的方法和系统
CN113762885B (zh) * 2021-06-30 2023-12-05 北京京东振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补货量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256787A1 (en) * 2001-04-11 2005-11-17 I2 Technologies Us, Inc. Intelligent fulfillment agents
CN107194636A (zh) * 2017-04-11 2017-09-22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一种电力物资仓储管理方法
CN109960826A (zh) * 2017-12-22 2019-07-02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供应链仿真方法和装置
CN110363454A (zh) * 2018-04-09 2019-10-22 杉数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用于确定商品补货量的方法及装置
CN111242524A (zh) * 2018-11-29 2020-06-05 顺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单品补货量的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429048A (zh) * 2019-01-09 2020-07-17 北京沃东天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确定补货信息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1667207A (zh) * 2019-03-05 2020-09-15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供应链库存的管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处理器
CN111798167A (zh) * 2019-10-31 2020-10-20 北京沃东天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仓库补货的方法和装置
CN112785211A (zh) * 2019-11-05 2021-05-11 北京京东振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库存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11260119A (zh) * 2020-01-10 2020-06-09 浙江工商大学 产品库存控制与配送路径规划方法
CN111806942A (zh) * 2020-07-07 2020-10-23 北京每日优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进出货的集装箱式货仓及其工作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 LMARIOUH 等: "The Multi-vehicle Mutli-product Inventory-Routing Problem: A case study", 《2014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LOGISTICS AND TRANSPORT (ICALT)》, pages 319 - 323 *
姚赛 等: "基于T物流中心的存储策略与补货作业优化", 《物流工程与管理》, vol. 42, no. 3, pages 58 - 61 *
张曙红: "基于鲁棒控制的闭环供应链交互库存补货策略", 《中国管理科学》, vol. 23, pages 525 - 530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73696A1 (zh) * 2021-06-30 2023-01-05 北京京东振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补货量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273696A1 (zh) 2023-01-05
EP4365796A1 (en) 2024-05-08
CN113762885B (zh) 2023-1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21462B (zh) 库存管理方法、库存管理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8515835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ulti-echelon inventory planning with lateral transshipment
CN113762885A (zh) 补货量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US8447665B1 (en) Removal of expiring items from inventory
US8700443B1 (en) Supply risk detection
US8364553B2 (en) Managing fresh-product inventory
Choudhary et al. The value of VMI beyond information sharing in a single supplier multiple retailers supply chain under a non-stationary (Rn, Sn) policy
CN112001681B (zh) 一种仓储管理方法、装置、平台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7313532B2 (en) Computer implemen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most profitable distribution policy
US20180137455A1 (en) Automated Purchasing
CN110363476B (zh) 货物入仓分配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2074849A (zh) 价格优化系统
Ahmadi et al. A centralized stochastic inventory control model for perishable products considering age-dependent purchase price and lead time
CN109948829A (zh) 一种基于多个售货点的调货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ouam et al. On the effect of overtime and subcontracting on supply chain safety stocks
CN113469591A (zh) 库存补货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101879A (zh) 确定药品采购最佳订货时间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15456494A (zh) 自动补货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707771A (zh) 基于大数据的医药供应链管理方法及平台
JP6561742B2 (ja) 物資運用方法、物資運用装置、物資運用システムおよび物資運用プログラム
EP3376445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tail stock allocation
Hoque An optimal solution policy to an integrated manufacturer-retailers problem with normal distribution of lead times of delivering equal and unequal-sized batches
Hall et al. Decentralized inventory control policies for equipment management in a many-to-many network
Singha et al. Computational experiment of methods to determine periodic (R, Q) inventory policy parameters: a case study of information decentralised distribution network
CN113762884B (zh) 补货量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