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49250A - 红色玫瑰花萃取物的制备方法、红色玫瑰花萃取物及食品 - Google Patents

红色玫瑰花萃取物的制备方法、红色玫瑰花萃取物及食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49250A
CN113749250A CN202010483738.3A CN202010483738A CN113749250A CN 113749250 A CN113749250 A CN 113749250A CN 202010483738 A CN202010483738 A CN 202010483738A CN 113749250 A CN113749250 A CN 1137492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se extract
red rose
red
acid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8373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乙仁
洪伯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qi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qi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qi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qi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8373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49250A/zh
Publication of CN1137492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492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33/0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33/1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using additives
    • A23L33/105Plant extracts, their artificial duplicates or their derivati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96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material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 A61K8/97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material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from algae, fungi, lichens or plants; from derivatives thereof
    • A61K8/9783Angiosperms [Magnoliophyta]
    • A61K8/9789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QSPECIFIC USE OF 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Q19/00Preparations for care of the sk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11/00Solvent extraction
    • B01D11/02Solvent extraction of solids
    • B01D11/0288Applications, solv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002/00Food compositions, function of food ingredients or processes for food or foodstuff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yc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Bird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Coloring Foods And Improving Nutritive Qualities (AREA)

Abstract

一种红色玫瑰花萃取物的制备方法、红色玫瑰花萃取物及食品,所述红色玫瑰花萃取物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步骤(a),对混合物依序进行萃取处理及分离处理,形成第一液态玫瑰花萃取物,所述混合物包括红色玫瑰花与水;及步骤(b),对所述第一液态玫瑰花萃取物进行调整处理,形成pH值为小于4.6的第二液态红色玫瑰花萃取物,所述调整处理包括浓缩程序及利用酸碱调整剂进行酸碱调整程序。通过本发明红色玫瑰花萃取物的制造方法所获得的红色玫瑰花萃取物具有红色玫瑰花的自然花色且具有优异的有效成分量。所述食品包括红色玫瑰花萃取物。此外,本发明红色玫瑰花萃取物的制备方法中酸碱调整剂用量低,致使制备成本得以降低。

Description

红色玫瑰花萃取物的制备方法、红色玫瑰花萃取物及食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萃取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红色玫瑰花萃取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玫瑰花的颜色鲜艳且具有稳定情绪的迷人香味,再者,玫瑰花因具有例如花青素及总多酚等活性成分,有助于消除自由基、防止老化或防止心血管病变等功效,因此,玫瑰花萃取物相当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中国台湾专利公开第TW201542218A号揭示一种玫瑰花瓣的萃取方法,且包含以下步骤:步骤(A),使玫瑰花瓣进行粉碎,得到花瓣粉碎物;步骤(B),将该花瓣粉碎物、浓度为0.14~0.2wt%的柠檬酸水溶液及乳化剂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液;及步骤(C),加热该混合液至温度为20~50℃,再于超音波下进行萃取,以获得玫瑰花瓣萃取液。
虽该专利案的萃取方法能够获得含有总多酚及花青素的玫瑰花瓣萃取液,且该玫瑰花瓣萃取液具有玫瑰花的花色及香气,然而,为得到具有玫瑰花的花色的玫瑰花瓣萃取液,在该专利案的萃取方法中柠檬酸用量高,致使制备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色玫瑰花萃取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红色玫瑰花萃取物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步骤(a)对混合物依序进行萃取处理及分离处理,形成第一液态玫瑰花萃取物,所述混合物包括红色玫瑰花与水;及步骤(b),对所述第一液态玫瑰花萃取物进行调整处理,形成pH值为小于4.6且包括红色色素组分、鞣花酸及多酚组分的第二液态红色玫瑰花萃取物,所述调整处理包括浓缩程序及利用酸碱调整剂进行酸碱调整程序。
本发明红色玫瑰花萃取物的制备方法中,在所述调整处理中,先进行所述浓缩程序再进行所述酸碱调整程序,或先进行所述酸碱调整程序再进行所述浓缩程序。
本发明红色玫瑰花萃取物的制备方法中,所述萃取处理是在温度为60℃~95℃的条件下进行。
本发明红色玫瑰花萃取物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红色玫瑰花与水的用量比例范围为1:10~1:30。
本发明红色玫瑰花萃取物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分离处理是在温度为55℃以下的条件下进行。
本发明红色玫瑰花萃取物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红色玫瑰花萃取物的制备方法还包含在步骤(b)后的步骤(c),在步骤(c)中,对所述第二液态红色玫瑰花萃取物进行干燥处理,形成固态红色玫瑰花萃取物。
本发明红色玫瑰花萃取物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干燥处理为喷雾干燥法或冷冻干燥法。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红色玫瑰花的自然花色且优异的有效成分量的液态红色玫瑰花萃取物。
本发明液态红色玫瑰花萃取物包含红色色素组分、多酚组分及鞣花酸,且以所述液态红色玫瑰花萃取物为1升计,所述多酚组分的含量范围为8300毫克以上且鞣花酸的含量范围为1840毫克以上,且所述液态红色玫瑰花萃取物与水配置成固形物的浓度为1wt%的水溶液时,所述水溶液对波长为520nm的光的吸收值范围为1.3CU以上。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红色玫瑰花的自然花色且优异的有效成分量的固态红色玫瑰花萃取物。
本发明固态红色玫瑰花萃取物包含红色色素组分、鞣花酸及多酚组分,且以所述固态红色玫瑰花萃取物为100克计,所述多酚组分的含量范围为15克以上且鞣花酸的含量范围为2.3克以上,且所述固态红色玫瑰花萃取物与水配置成浓度为1wt%的水溶液时,所述水溶液对波长为520nm的光的吸收值范围为1.1CU以上。
本发明的第四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品。
本发明食品包含载体组分及所述固态红色玫瑰花萃取物。
本发明的有益的效果在于:通过在步骤(a)后进行酸碱调整程序,本发明红色玫瑰花萃取物的制造方法所获得的红色玫瑰花萃取物具有红色玫瑰花的自然花色且具有优异的有效成分量(例如鞣花酸及多酚组分),致使提高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再者,所述红色玫瑰花萃取物的酸味低,致使消费者好服用。此外,本发明红色玫瑰花萃取物的制备方法中酸碱调整剂用量低,致使制备成本得以降低。本发明的红色玫瑰花萃取物能够应用在例如营养补给品、保健食品、保养品或化妆品等产品中。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红色玫瑰花萃取物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步骤(a),对混合物依序进行萃取处理及分离处理,形成第一液态玫瑰花萃取物,所述混合物包括红色玫瑰花与水;及步骤(b),对所述第一液态玫瑰花萃取物进行调整处理,形成pH值为小于4.6且包括红色色素组分、鞣花酸及多酚组分的第二液态红色玫瑰花萃取物,所述调整处理包括浓缩程序及利用酸碱调整剂进行酸碱调整程序。
以下将就本发明内容进行详细说明。
<步骤(a)>
所述红色玫瑰花例如但不限于重瓣红色玫瑰花。所述红色玫瑰花是新鲜的红色玫瑰花或干燥红色玫瑰花。采用的红色玫瑰花可以是整个花苞或是花瓣。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红色玫瑰花为干燥红色玫瑰花。所述干燥红色玫瑰花并无特别限制,可采用水分含量在14wt%以下的干燥红色玫瑰花。所述干燥红色玫瑰花的制造方法例如但不限于以下方式,将新鲜的红色玫瑰花在温度为30℃~40℃的条件下利用冷风进行6小时~48小时的干燥处理。
为使所述第一液态玫瑰花萃取物中具有适当量的鞣花酸及鞣花单宁,较佳地,所述萃取处理是在温度为60℃~95℃的条件下进行。为具有较适当的萃取效益,以获得较佳的红色色素组分的产率,较佳地,所述萃取处理是在时间为15分钟~90分钟的条件下进行。所述萃取处理是利用搅拌来进行。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红色玫瑰花与水的用量比例范围为1:10~1:30。
所述分离处理是利用过滤法或离心法来进行。为减少所获得的所述第一液态玫瑰花萃取物产生沉淀或混浊现象,所述分离处理是在温度为55℃以下的条件下进行。
<步骤(b)>
在所述调整处理中,先进行浓缩程序再进行酸碱调整程序,或先进行酸碱调整程序再进行浓缩程序。
所述酸碱调整剂为pKa大于0的酸碱调整剂或pKb大于0的酸碱调整剂,以使所述第二液态红色玫瑰花萃取物能够包括鞣花酸及红色色素组分,而不会产生鞣花酸沉淀物。所述pKa大于0的酸碱调整剂例如但不限于有机酸或无机酸。所述有机酸例如但不限于维生素C、柠檬酸、苹果酸或酒石酸等。所述pKb大于0的酸碱调整剂例如有机碱或无机碱。所述有机碱例如但不限于四甲基氢氧化铵。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酸碱调整剂为柠檬酸。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浓缩程序是在真空下进行。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浓缩程序的第二液态红色玫瑰花萃取物的总量为步骤(a)的第一液态玫瑰花萃取物的总量的0.1至0.2倍。
本发明红色玫瑰花萃取物的制备方法还包含在所述步骤(b)后的步骤(c),在所述步骤(c)中,对所述第二液态红色玫瑰花萃取物进行干燥处理形成固态红色玫瑰花萃取物。
<步骤(c)>
所述干燥处理并无特别限制,可采用以往所知的干燥方式,例如喷雾干燥法或冷冻干燥法。
<食品>
所述食品包含上述的固态红色玫瑰花萃取物及载体组分。所述载体组分包括至少一种载体。所述载体例如但不限于麦芽糊精、难消化性糊精、糊精纤维、果胶、阿拉伯胶、乳糖,或辛烯基丁二酸钠淀粉等。所述食品的制造方法包括上述红色玫瑰花萃取物的制备方法的步骤(a)至步骤(c),且于所述步骤(c)的干燥处理中,加入所述载体组分。
本发明将就以下实施例来作进一步说明,但应了解的是,所述实施例仅为例示说明之用,而不应被解释为本发明实施之限制。
实施例1
步骤(a):将1公斤的经干燥处理的重瓣红色玫瑰花的花瓣(水含量为13.8wt%)与19公斤的65℃热水混合,形成混合物,接着,于温度为60℃的条件下利用转速设定为60rpm的搅拌器对所述混合液进行60分钟的搅拌萃取处理,然后,将温度降至50℃,并于所述温度的条件下,利用网目数为300的筛网进行分离处理,获得16.01公斤的第一液态玫瑰花萃取物,所述第一液态玫瑰花萃取物中的固形物浓度为1.0wt%。
步骤(b):利用一台真空浓缩机在温度为55℃的条件下浓缩所述第一液态玫瑰花萃取物,并浓缩至剩余2公斤,接着,将温度降至45℃,然后,加入20克的柠檬酸,将pH值调整至3.2,获得2.0公斤的第二液态红色玫瑰花萃取物,所述第二液态玫瑰花萃取物中的固形物浓度为7.9wt%。
步骤(c),对所述第二液态红色玫瑰花萃取物进行喷雾干燥处理,得到160.1克的粉末状红色玫瑰花萃取物。
实施例2
所述实施例2基本上以与所述实施例1相同步骤进行,不同主要在于:步骤(b)。在步骤(b)中,将19克的柠檬酸加入至所述第一液态玫瑰花萃取物中,以使pH值调整至3.2,接着,利用一台真空浓缩机在温度为55℃的条件下进行浓缩处理,并浓缩至剩余2.06公斤,接着,将温度降至45℃,获得第二液态红色玫瑰花萃取物,所述第二液态玫瑰花萃取物中的固形物浓度为7.8wt%。
实施例3
所述实施例3是以与所述实施例1相同步骤进行,不同主要在于:在步骤(a)中,于温度为85℃的条件下利用转速设定为60rpm的搅拌器对所述混合液进行60分钟的搅拌萃取处理,在步骤(b)中,加入15克的柠檬酸。
比较例1
所述比较例1基本上以与所述实施例1相同步骤进行,不同主要在于:在步骤(a)及步骤(b)。在步骤(a)中,将1公斤的经干燥处理的重瓣红色玫瑰花的花瓣(水含量为13.8wt%)、19公斤的65℃热水及28克的柠檬酸混合,形成混合物。在步骤(b)中,不加入柠檬酸。
比较例2
所述比较例2基本上以与所述实施例1相同步骤进行,不同主要在于:在步骤(b)中,不加入柠檬酸。
实施例4
所述实施例4基本上以与所述实施例1相同步骤进行,不同主要在于:在步骤(a)及步骤(b)。在步骤(a)中,将热水置换成95℃热水,萃取处理的温度为95℃且时间为90分钟。在步骤(b)中,利用一台真空浓缩机在温度为55℃的条件下浓缩所述第一液态玫瑰花萃取物,并浓缩至剩余2.04公斤,接着,将温度降至45℃,然后,加入13克的柠檬酸,将pH值调整至3.2,获得第二液态红色玫瑰花萃取物,所述第二液态玫瑰花萃取物中的固形物浓度为15.8wt%。
评价项目
色价量测:为清楚了解量测过程,以下以实施例1进行说明,而其余实施例及比较例依照相同方式进行。取1克的实施例1的步骤(a)的第一液态玫瑰花萃取物作为第一待测样品、将1克的实施例1的步骤(b)的第二液态红色玫瑰萃取物与7克的水混合形成第二待测样品,及将1克的实施例1的步骤(c)的粉末状红色玫瑰花萃取物与100克的水混合并经震荡处理至粉末状红色玫瑰花萃取物均匀溶解形成第三待测样品。利用分光光度计(厂牌:SHIMADZU;型号:1280)量测所述第一待测样品、所述第二待测样品及所述第三待测样品在波长为520nm下的吸光值(单位:CU,color unit)。
总多酚含量量测:利用Folin-Ciocalteu法测定。为清楚了解量测过程,以下以实施例1进行说明,而其余实施例及比较例依照相同方式进行。配制不同浓度的没食子酸溶液,然后,自所述没食子酸溶液中取出0.1毫升并置于试管中,接着,加入3.9毫升的纯水及0.25毫升的Folin酚试剂,并经由震荡处理至混合均匀,然后,静置5分钟,接着,加入0.75毫升的碳酸钠水溶液(包含水及碳酸钠,所述碳酸钠的浓度为20wt%),并摇晃至混合均匀,然后,置于45℃的水浴槽中并静置30分钟,接着,取出并冷却,形成标准溶液。利用分光光度计量测所述标准溶液在765nm的吸光值。将所述吸光值对应浓度制作出一标准曲线,并由所述标准曲线获得一公式。于1毫升的实施例1的步骤(b)的第二液态红色玫瑰花萃取物中加入纯水,配置成体积为250毫升的稀释液。自所述稀释液中取出0.1毫升并置于试管中,接着,加入3.9毫升的纯水及0.25毫升的Folin酚试剂,并经由震荡处理至混合均匀,然后,静置5分钟,接着,取0.1毫升的稀释液于试管中,并加入3.9毫升的纯水及0.25毫升的Folin酚试剂震荡均匀静置5分钟后,接着,加入0.75毫升的碳酸钠水溶液(包含水及碳酸钠,所述碳酸钠的浓度为20wt%),并摇晃至混合均匀,然后,置于45℃的水浴槽中并静置30分钟,接着,取出并冷却,形成待测样品。利用分光光度计量测所述待测样品在765nm的吸光值。将所述吸光值带入上述公式中并计算出总多酚含量。
游离鞣花酸含量量测:参考美白化妆品中鞣花酸的测定(QB/T5295 2018)方法。以下以实施例1进行说明,而其余实施例及比较例依照相同方式进行。配制不同浓度的鞣花酸溶液:将0.01克的鞣花酸(购自SIGMA)与40毫升的甲醇水溶液(包含水及甲醇,甲醇的浓度为50wt%)混合,然后,一边搅拌一边加入氢氧化钠水溶液(在所述氢氧化钠水溶液中,所述氢氧化钠的浓度为1wt%),并搅拌至完全溶解,形成黄色澄清液,接着,加入甲醇水溶液(在所述甲醇水溶液中,所述甲醇的浓度为50wt%),配置成100毫升的标准液,然后,利用所述标准液配制出不同浓度的鞣花酸溶液。将不同浓度的鞣花酸溶液进行过滤,获得滤液,并利用一台高效能液相层析仪(厂牌:SHIMADZU;包括C18管柱及波长为254nm的紫外光灯)及1000毫升的冲提液进行分析,将鞣花酸吸收峰的面积对应浓度制作出一标准曲线,并由所述标准曲线获得一公式。所述冲提液是利用100毫升的甲醇、190毫升的乙晴及磷酸水溶液(在所述磷酸水溶液中,所述磷酸的浓度为0.4wt%)配制而成。于1毫升的实施例1的步骤(b)的第二液态红色玫瑰花萃取物中加入去离子水,配制成50毫升的待测样品。将所述待测样品进行过滤,获得滤液,利用所述高效能液相层析仪分析所述待测样品进行分析,将游离鞣花酸吸收峰的面积带入上述公式中并计算出游离鞣花酸含量。
鞣花酸含量量测:参考美白化妆品中鞣花酸的测定(QB/T 52952018)方法。以下以实施例1进行说明,而其余实施例及比较例依照相同方式进行。配制不同浓度的鞣花酸溶液:将0.01克的鞣花酸(购自SIGMA)与40毫升的甲醇水溶液(包含水及甲醇,甲醇的浓度为50wt%)混合,然后,一边搅拌一边加入氢氧化钠水溶液(在所述氢氧化钠水溶液中,所述氢氧化钠的浓度为1wt%),并搅拌至完全溶解,形成黄色澄清液,接着,加入甲醇水溶液(在所述甲醇水溶液中,所述甲醇的浓度为50wt%),配置成100毫升的标准液,然后,利用所述标准液配制出不同浓度的鞣花酸溶液。将不同浓度的鞣花酸溶液进行过滤,获得滤液,并利用一台高效能液相层析仪(厂牌:SHIMADZU;包括C18管柱及波长为254nm的紫外光灯)及1000毫升的冲提液进行分析,将鞣花酸吸收峰的面积对应浓度制作出一标准曲线,并由所述标准曲线获得一公式。所述冲提液是利用100毫升的甲醇、190毫升的乙晴及磷酸水溶液(在所述磷酸水溶液中,所述磷酸的浓度为0.4wt%)配制而成。于1毫升的实施例1的步骤(b)的第二液态红色玫瑰花萃取物中加入去离子水,配制成体积为250毫升的稀释液。自所述稀释液中取出5毫升并置于试管中,接着,加入1毫升的盐酸水溶液(在所述盐酸水溶液中,所述盐酸的浓度为12M),并摇晃至混合均匀,然后,于温度为90℃的条件下进行2小时的水解反应,接着,降温,然后,加入去离子水,配制成50毫升的待测样品。将所述待测样品进行过滤,获得滤液,利用所述高效能液相层析仪分析所述待测样品进行分析,将鞣花酸吸收峰的面积带入上述公式中并计算出鞣花酸含量。
香气评价:为清楚了解量测过程,以下以实施例1进行说明,而其余实施例及比较例依照相同方式进行。取10毫升的实施例1的步骤(a)的第一液态玫瑰花萃取物作为第一待测样品、取10毫升的实施例1的步骤(b)的第二液态红色玫瑰花萃取物作为第二待测样品,及将1克的实施例1的步骤(c)的粉末状红色玫瑰花萃取物与100毫升的水混合并经震荡处理至粉末状红色玫瑰花萃取物均匀溶解形成第三待测样品。由8名评价员对所述第一待测样品、所述第二待测样品及所述第三待测样品进行香气的品评并记录香气分数,然后,计算出香气分数的平均值。在香气的评价中,「2」表示有明显玫瑰香气,「1」表示有淡玫瑰香气,而「0」表示无玫瑰香气。
粉末状红色玫瑰花萃取物的pH值量测:于2克的实施例1至4的步骤(c)的粉末状红色玫瑰花萃取物中加入纯水,配置成体积为100毫升的待测样品。利用一台酸碱检测仪对所述待测样品进行pH值量测。于1克的比较例1至2的步骤(c)的粉末状玫瑰花萃取物中加入纯水,配置成体积为100毫升的待测样品。利用所述酸碱检测仪对所述待测样品进行pH值量测。
外观颜色评价:取10毫升的实施例1的步骤(a)的第一液态玫瑰花萃取物作为第一待测样品、取10毫升的实施例1的步骤(b)的第二液态红色玫瑰花萃取物作为第二待测样品,及将1克的实施例1的步骤(c)的粉末状红色玫瑰花萃取物与100毫升的水混合并经震荡处理至粉末状红色玫瑰花萃取物均匀溶解形成第三待测样品。利用色码对应表(Colorcode table)对所述第一待测样品、所述第二待测样品及所述第三待测样品进行外观颜色的判读。
表1
Figure BDA0002518355830000091
Figure BDA0002518355830000101
Figure BDA0002518355830000111
参阅表1,比较例1是在萃取处理前进行酸碱调整程序,而实施例1~3是在萃取处理后再进行酸碱调整程序,且由实施例1~4与比较例1的实验数据可知,相较于比较例1的酸碱调整剂的用量,实施例1~4的酸碱调整剂的用量较低,此表示本发明红色玫瑰花萃取物的制备方法确实具有低制备成本的效果,再者,相较于比较例1的粉末状红色玫瑰花萃取物的总多酚的含量、鞣花酸的含量及色价,实施例1~4的粉末状红色玫瑰花萃取物的总多酚的含量、鞣花酸的含量及色价较高,此表示由本发明红色玫瑰花萃取物的制备方法所获得的红色玫瑰花萃取物具有红色玫瑰花的自然花色及高鞣花酸含量与高多酚组分含量。
参阅表1,比较例1是在萃取处理前进行酸碱调整程序且比较例2未使用任何酸碱调整剂进行酸碱调整程序,而实施例1~4是在萃取处理后再进行酸碱调整程序,且由实施例1~4与比较例1~2的实验数据可知,相较于比较例1~2的步骤(c)的粉末状玫瑰花萃取物的色价,实施例1~4的步骤(c)的粉末状玫瑰花萃取物的色价较高,此表示在萃取处理后进行酸碱调整程序有助于获得具有红色玫瑰花的自然花色的红色玫瑰花萃取物。
综上所述,通过在步骤(a)后进行酸碱调整程序,本发明红色玫瑰花萃取物的制造方法所获得的红色玫瑰花萃取物具有红色玫瑰花的自然花色且具有优异的有效成分量(例如鞣花酸及多酚组分),致使提高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再者,所述红色玫瑰花萃取物的酸味低,致使消费者好服用。此外,本发明红色玫瑰花萃取物的制备方法中酸碱调整剂用量低,致使制备成本得以降低,所以确实能达成本发明的目的。

Claims (10)

1.一种红色玫瑰花萃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a),对混合物依序进行萃取处理及分离处理,形成第一液态玫瑰花萃取物,所述混合物包括红色玫瑰花与水;及
步骤(b),对所述第一液态玫瑰花萃取物进行调整处理,形成pH值为小于4.6且包括多酚组分、鞣花酸及红色色素组分的第二液态红色玫瑰花萃取物,所述调整处理包括浓缩程序及利用酸碱调整剂进行酸碱调整程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色玫瑰花萃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调整处理中,先进行所述浓缩程序再进行所述酸碱调整程序,或先进行所述酸碱调整程序再进行所述浓缩程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色玫瑰花萃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萃取处理是在温度为60℃~95℃的条件下进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色玫瑰花萃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红色玫瑰花与水的用量比例范围为1:10~1:3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色玫瑰花萃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处理是在温度为55℃以下的条件下进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色玫瑰花萃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在步骤(b)后的步骤(c),在步骤(c)中,对所述第二液态红色玫瑰花萃取物进行干燥处理,形成固态红色玫瑰花萃取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红色玫瑰花萃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处理为喷雾干燥法或冷冻干燥法。
8.一种液态红色玫瑰花萃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红色玫瑰花萃取物包含:红色色素组分、多酚组分及鞣花酸,以所述液态红色玫瑰花萃取物的量为1升计,所述多酚组分的含量范围为8300毫克以上且鞣花酸的含量范围为1840毫克以上,且所述液态红色玫瑰花萃取物与水配置成固形物的浓度为1wt%的水溶液时,所述水溶液对波长为520nm的光的吸收值范围为1.3CU以上。
9.一种固态红色玫瑰花萃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红色玫瑰花萃取物包含:红色色素组分、鞣花酸及多酚组分,以所述固态红色玫瑰花萃取物的量为100克计,所述多酚组分的含量范围为15克以上且鞣花酸的含量范围为2.3克以上,且所述固态红色玫瑰花萃取物与水配置成浓度为1wt%的水溶液时,所述水溶液对波长为520nm的光的吸收值范围为1.1CU以上。
10.一种食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食品包含:载体组分及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固态红色玫瑰花萃取物。
CN202010483738.3A 2020-06-01 2020-06-01 红色玫瑰花萃取物的制备方法、红色玫瑰花萃取物及食品 Pending CN11374925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83738.3A CN113749250A (zh) 2020-06-01 2020-06-01 红色玫瑰花萃取物的制备方法、红色玫瑰花萃取物及食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83738.3A CN113749250A (zh) 2020-06-01 2020-06-01 红色玫瑰花萃取物的制备方法、红色玫瑰花萃取物及食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49250A true CN113749250A (zh) 2021-12-07

Family

ID=787824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83738.3A Pending CN113749250A (zh) 2020-06-01 2020-06-01 红色玫瑰花萃取物的制备方法、红色玫瑰花萃取物及食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49250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37928A (zh) * 2003-10-22 2004-10-20 徐州市小康食品有限公司 从鲜玫瑰花中提取玫瑰汁及玫瑰油的方法
CN102453345A (zh) * 2010-10-22 2012-05-16 梁尉寒 玫瑰花残渣中红色素的提取工艺
TW201542218A (zh) * 2014-05-01 2015-11-16 Exland Biotechnology Inc 玫瑰花瓣的萃取方法
CN105860573A (zh) * 2015-11-30 2016-08-17 新疆于田瑰觅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玫瑰花提取精油前提取及纯化玫瑰花红色素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37928A (zh) * 2003-10-22 2004-10-20 徐州市小康食品有限公司 从鲜玫瑰花中提取玫瑰汁及玫瑰油的方法
CN102453345A (zh) * 2010-10-22 2012-05-16 梁尉寒 玫瑰花残渣中红色素的提取工艺
TW201542218A (zh) * 2014-05-01 2015-11-16 Exland Biotechnology Inc 玫瑰花瓣的萃取方法
CN105860573A (zh) * 2015-11-30 2016-08-17 新疆于田瑰觅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玫瑰花提取精油前提取及纯化玫瑰花红色素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Ivanova et al. Determination of the polyphenol contents in Macedonian grapes and wines by standardized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s
WO2006090935A1 (ja) アセロラ果実由来ペクチンおよびその用途
CN112940528A (zh) 一种韭菜绿色素的提取方法及其制备叶绿素铜钠盐和叶绿素锌钠盐以及稳定性比较
KR101703411B1 (ko) 홍게 자숙액을 함유한 소스 조성물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101508362B1 (ko) 해조류를 이용한 기능성 된장의 제조방법
CN111034902B (zh) 一种高稳定性的色素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Ahmad et al. Physicochemical and sensorial properties of optimised roselle-pineapple leather
CN114173576A (zh) 生产红海藻来源食品成分的方法和通过该方法获得的产品
CN113749250A (zh) 红色玫瑰花萃取物的制备方法、红色玫瑰花萃取物及食品
CN106720915A (zh) 火龙果的加工方法
Marina et al. Effects of Granucol activated carbons on sensory properties of sea-buckthorn (Hippophae rhamnoides L.) wines
TWI741576B (zh) 紅色玫瑰花萃取物的製備方法
US11091728B2 (en) Fruit wine product beneficial to health of cardiovascular system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CN111662798A (zh) 一种高抗氧化功能澳洲坚果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13498838A (zh) 一种蜜炼陈皮柑汁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05248B (zh) 一种树莓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Sirajo Ascorbic acid, total polyphenols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Ficus carica fruits
CN105029624A (zh) 一种黑果枸杞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KR20190048676A (ko) 복분자와 장어뼈를 이용한 건강음료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101820316B1 (ko) 기능성이 향상된 건조 고추의 제조방법
KR101432262B1 (ko) 홍미를 이용한 곡물차의 제조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으로 제조된 곡물차
Maryam Total phenol, flavonoid levels and IC50 in local grape (Vitis vinifera L) skin waste wine
CN107712888A (zh) 一种红树莓口服液
KR101783931B1 (ko) 백장미 추출물의 제조방법
Vigh et al. Spectrophotometric analysis of plum jam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