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45829A - 一种车载天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载天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45829A
CN113745829A CN202111201639.2A CN202111201639A CN113745829A CN 113745829 A CN113745829 A CN 113745829A CN 202111201639 A CN202111201639 A CN 202111201639A CN 113745829 A CN113745829 A CN 1137458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lower cover
annular
vehicl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0163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博宇
范宗涛
张彦福
王海松
刘万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0163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45829A/zh
Publication of CN1137458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4582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42Housings not intimately mechanically associated with radiating elements, e.g. radom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02Arrangements for de-icing; Arrangements for drying-out ; 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corros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27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movable bodies
    • H01Q1/32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road or rail vehicles
    • H01Q1/3208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road or rail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application wherein the antenna is used
    • H01Q1/3233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road or rail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application wherein the antenna is used particular used as part of a sensor or in a security system, e.g. for automotive radar, navigatio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载天线,涉及自动驾驶和天线技术领域。该车载天线包括:天线盒、天线本体和信号线,天线盒包括相互扣合的上盖和下盖,上盖和下盖共同围成容纳空间,天线本体安装于容纳空间内,信号线的一端与天线本体连接,信号线的另一端伸出至天线盒之外并与外电路连接;其中,上盖和下盖中的一者的边缘设有环状胶槽,另一者伸出有环状连接板,环状连接板伸入环状胶槽内,环状胶槽和环状连接板之间的间隙内填充有密封胶。车载天线的体积较小,防水密封性能好,可靠性高。

Description

一种车载天线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自动驾驶和天线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载天线。
背景技术
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简称GPS)可高精度且实时检测GPS接收机自身的当前位置。因此,GPS主要用于将GPS接收机搭载在汽车、飞机或移动电话等移动物体上,以测定该移动物体的当前位置,在自动驾驶的汽车上也开始广泛应用。
目前,适于搭载在汽车上的GPS接收机,即GPS车载天线正在迅速普及。现有的GPS车载天线通常为“蘑菇头”结构,GPS车载天线包括外罩和底盖,底盖旋和在外罩的底端,外罩和底盖共同形成容纳空间,天线模块设置在容纳空间内,底盖上连接有螺柱,通过螺柱将GPS天线安装在车体上。其中,信号线穿过底盖与天线模块连接,底盖上设置有防水接头,信号线的一端设置接头与底盖的防水接头连接,信号线的另一端与外电路连接。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车载天线,车载天线的体积较小,防水密封性能好,可靠性高。
本公开提供一种车载天线,该车载天线包括:天线盒、天线本体和信号线,天线盒包括相互扣合的上盖和下盖,上盖和下盖共同围成容纳空间,天线本体安装于容纳空间内,信号线的一端与天线本体连接,信号线的另一端伸出至天线盒之外并与外电路连接;
其中,上盖和下盖中的一者的边缘设有环状胶槽,另一者伸出有环状连接板,环状连接板伸入环状胶槽内,环状胶槽和环状连接板之间的间隙内填充有密封胶。
本公开提供的车载天线,车载天线的天线盒包括相互扣合的上盖和下盖,天线本体设置在上盖和下盖之间围合形成的容纳空间内。通过在上盖和下盖中的一者的边缘设置环状胶槽,在另一者的边缘设置环状连接板,通过在环状胶槽内填充密封胶,环状连接板伸入环状胶槽内实现上盖和下盖之间的密封连接。上盖和下盖之间采用密封胶密封连接的方式,代替上盖和下盖之间采用密封圈密封的方式,可以减小天线盒的壁厚,并且上盖和下盖之间通过相互扣合的形式连接,天线盒的形状可以和其内部的天线本体的形状相匹配,在保证天线盒的防水密封性能的基础上,可以减小天线盒的体积,节省天线盒的成本。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盖或下盖中设有环状连接板的一者的边缘具有搭接沿,搭接沿与上盖或下盖中设有环状胶槽的一者的外侧壁贴合;
环状连接板位于搭接沿的靠近容纳空间的一侧,环状连接板和搭接沿之间形成避让空间,环状胶槽的外侧槽壁伸入避让空间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盖包括顶壁部和围设于顶壁部的周向边缘的侧壁部,侧壁部与下盖的边缘连接;
环状连接板伸出在侧壁部的端面上,环状胶槽设置在下盖的边缘,侧壁部的外壁面延伸出搭接沿。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天线本体包括天线组件、电路板组件和屏蔽罩,天线组件连接于电路板组件面向上盖的一侧表面,屏蔽罩连接于电路板组件面向下盖的一侧表面;
电路板组件与下盖连接,且电路板组件与下盖之间围成密封腔,屏蔽罩位于密封腔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下盖的内底面上连接有环状支撑壁,环状支撑壁朝向电路板组件伸出,电路板组件搭接在环状支撑壁的顶端,电路板组件、环状支撑壁及下盖的内底面之间围成密封腔。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电路板组件和环状支撑壁之间设置有密封胶层。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下盖的内底面上还设置有第一安装柱,第一安装柱具有第一安装孔,电路板组件上设有第一定位孔,第一定位孔与第一安装孔对应,第一定位孔和第一安装孔内穿设有锁紧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环状胶槽设置在下盖上,且环状支撑壁为环状胶槽的内侧槽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电路板组件包括主板和至少一块延伸板,天线组件连接于主板,延伸板连接于主板的边缘,且延伸板环绕于主板的周侧并与主板相互垂直。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天线组件至少包括第一陶瓷片和第二陶瓷片,第一陶瓷片和第二陶瓷片沿与电路板组件的板面垂直的方向层叠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天线组件上设置有固定孔,固定孔贯通天线组件厚度方向上的两侧,固定孔内穿设有固定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下盖设置有贯通其两侧表面的出线孔,且下盖的外底面设置有出线槽,出线槽的一端与出线孔连通,出线槽的另一端延伸至下盖的边缘;
信号线位于出线槽内,且信号线穿过出线孔与天线本体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出线槽的槽底凸出在下盖的内底面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下盖的外底面还设置有防水槽,出线孔和出线槽位于防水槽的覆盖范围内,防水槽内粘贴有防水垫。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下盖的外底面贴附有缓冲垫。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盖内设置有第二安装柱,第二安装柱具有第二安装孔,下盖设有第二定位孔,第二定位孔与第二安装孔对应,第二定位孔和第二安装孔内穿设有锁紧件。
应当理解,发明内容部分中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限定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亦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描述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并参考以下详细说明,本公开各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特征、优点及方面将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素,其中:
图1为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爆炸图;
图3为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视角的天线盒的爆炸图;
图4为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天线的俯视图;
图5为图4中A-A处的剖视图;
图6为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视角的天线盒的爆炸图;
图7为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天线去除上盖之后的结构图;
图9为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天线的仰视结构图;
图10为图9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车载天线;
1-天线盒;2-天线本体;3-信号线;
11-上盖;12-下盖;21-天线组件;22-电路板组件;23-屏蔽罩;
111-顶壁部;112-侧壁部;113-第二安装柱;121-外侧壁;122-底壁;123-环状支撑壁;124-环状胶槽;125-第一安装柱;126-防水垫;127-缓冲垫;128-第二定位孔;211-第一陶瓷片;212-第二陶瓷片;213-固定孔;214-固定件;221-主板;222-延伸板;
1121-环状连接板;1122-搭接沿;1131-第二安装孔;1221-出线孔;1222-出线槽;1223-防水槽;1251-第一安装孔;1271-避让开口;2211-第一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公开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GPS接收机通常搭载在汽车、飞机或移动电话等移动物体上,以通过GPS实时检测GPS接收机的位置,测定搭载GPS接收机的移动物体的当前位置。以搭载在汽车上的GPS接收机为例,用于接收GPS信号的GPS天线通常安装在车顶等车体外部位置,以使GPS天线暴露在车体外部,避免车体结构对信号接收造成影响。
示例性的,GPS车载天线可以应用在测绘领域,GPS车载天线可以搭载在测绘用车辆上,以通过GPS车载天线接收卫星信号,获取地理位置信息,以供工程建设、规划设计和行政管理之用。
由于GPS车载天线暴露在车体外部,容易受到环境中的水汽、灰尘等异物的影响,尤其是环境中的水汽若进入天线装置内部,会导致GPS车载天线漏电,进而,可能导致天线损坏,严重时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因而,天线装置的防水密封性能尤为重要。
相关技术中,GPS车载天线的外罩和底盖之间通过密封圈(例如“O”型密封圈)进行防水密封,需要依靠压力将外罩和底盖之间的密封圈挤压变形。由于GPS车载天线的外壳通常采用非金属材料制成,以避免金属壳体屏蔽接收信号,而为了保证外壳具有足够的强度,以承受密封圈的挤压力,需要制作厚度大、强度高的非金属外壳,导致GPS车载天线的外壳尺寸较大,不仅占用空间大,且成本高。
并且,由于采用密封圈密封连接,外罩和底盖通常采用螺纹旋和连接的方式,以保证外罩和底盖旋紧而将密封圈挤压变形。而采用旋和连接方式的外壳,外罩和底盖的横截面形状通常均为圆形。然而,安装于外壳内部的天线模块的平面形状通常为矩形形状,导致外壳的侧壁和天线模块的周侧之间留出较大空间,浪费GPS车载天线的有效空间,额外增大了天线装置的体积。
另外,GPS车载天线安装在车体上的部位(例如车顶)的平面形状大致为矩形,GPS车载天线的圆形壳体与车体的外形不匹配,影响整体外观效果。
此外,GPS车载天线一般通过在底盖的底部连接螺柱,螺柱与车体连接,以将天线固定在车体上,天线的外形整体呈“蘑菇头”结构,体积较大。为了保证天线具有较高的防水等级,通常在外壳上设置防水接头,信号线的接头与外壳的防水接头连接,而防水接头普遍体积较大,设置位置有限制,导致天线体积较大,并且,信号线悬空无法刚性固定。
针对于此,本公开提供一种车载天线,应用于天线领域,具体可应用于GPS车载天线领域。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天线,天线盒通过上盖和下盖扣合连接,上盖边缘和下盖边缘之间通过环状连接板伸入环状胶槽内,并在环状胶槽内填充密封胶,实现上盖和下盖的密封连接,可在保证天线盒具有较好的防水密封性能的基础上,减小车载天线的体积,提高车载天线的灵活性和通用性。
应说明,本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天线不仅可以适用于安装在汽车上,也可以适用于安装在飞机、轮船或信号塔、基站等其他物体上。
图1为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天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爆炸图。
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天线100包括天线盒1、天线本体2和信号线3,天线本体2设置于天线盒1内,天线盒1可保护天线本体2不受损伤,并通过天线盒1将天线固定安装在物体上,例如,天线盒1固定安装在汽车的车顶上。信号线3的一端穿过天线盒1与天线本体2连接,信号线3的另一端伸出至天线盒1之外并与外电路连接,例如,信号线3的另一端与用于接收信号的GPS接收机连接,例如,信号线3与车载导航终端连接。
参照图2所示,天线盒1包括上盖11和下盖12,上盖11和下盖12相互扣合围成密封空间,天线本体2位于密封空间内。其中,上盖11包括顶壁部111和围设于顶壁部111的周向边缘的侧壁部112,侧壁部112位于顶壁部111面向下盖12的一侧,且侧壁部112朝向下盖12伸出,侧壁部112的边缘轮廓与下盖12的边缘轮廓相匹配,且侧壁部112和下盖12的边缘密封连接,以使天线盒1形成为密封壳体,以对天线盒1内部的天线本体2防水密封。
示例性的,上盖11的侧壁部112和顶壁部111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其中,侧壁部112可以垂直连接于顶壁部111。
继续参照图2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下盖12的边缘设置有环状胶槽124,上盖11的边缘设置有环状连接板1121(图中未示出),其中,环状连接板1121位于上盖11的侧壁部112,环状连接板1121朝向下盖12边缘的环状胶槽124伸出,环状连接板1121伸入环状胶槽124内,环状胶槽124内填充有密封胶,通过密封胶将环状连接板1121粘接在环状胶槽124内。
上盖11的周向边缘设置的环状连接板1121伸入下盖12的周向边缘设置的环状胶槽124内,通过密封胶将环状连接板1121粘接在环状胶槽124内,可实现上盖11与下盖12的连接。并且,密封胶可密封环状连接板1121与环状胶槽124之间的空隙,使天线盒1形成密封壳体,以对天线盒1内的天线本体2进行密封保护。
通过环状连接板1121伸入环状胶槽124内,并在环状胶槽124内填充密封胶,实现上盖11和下盖12之间的密封连接,天线盒1起到隔绝外界水汽、灰尘的作用,可防止天线本体2进水或受潮,以防天线本体2受损,保障天线本体2的工作性能。
同时,通过上盖11的环状连接板1121伸入下盖12的环状胶槽124内、并在环状胶槽124内填充密封胶,实现上盖11和下盖12的密封连接的方式,由于无需在上盖11和下盖12之间压设密封圈,天线盒1无须承受过大压力,因而,上盖11和下盖12的厚度可以较小,可以减薄天线盒1的整体厚度,减小天线盒1的体积。
另外,由于无需在上盖11和下盖12之间设置密封圈,因此,也可以节省天线盒1的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与图2中示出的上盖11与下盖12的配合连接方式不同,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环状胶槽124可以设置于上盖11,而环状连接板1121设置于下盖12。示例性的,环状胶槽124可以设置在上盖11的侧壁部112的端面上,环状连接板1121可以设置在下盖12的边缘,环状连接板1121朝向上盖11伸出。
同样的,下盖12的环状连接板1121伸入上盖11侧壁部112的端面上的环状胶槽124内,环状胶槽124内填充密封胶,通过密封胶将环状连接板1121粘接在环状胶槽124内,实现上盖11与下盖12的密封连接。所不同的是,由于环状胶槽124设置在上盖11上,填充密封胶时若需要使环状胶槽124正面朝上,则需要将上盖11反放,通过倒装的方式将下盖12扣合在上盖11上。
另外,参照图2所示,在实际应用中,天线本体2的平面形状通常类似为矩形,例如,天线本体2的平面形状大致为正方形,本实施例的上盖11和下盖12之间通过环状连接板1121伸入环状胶槽124内的配合连接方式,避免了上盖11和下盖12之间螺纹旋和的连接方式,因而,天线盒1的平面形状可以设置为与天线本体2匹配的矩形,可以缩小天线盒1的内侧壁和天线本体2的侧壁之间的间隙,进而,减小天线盒1的体积。
以下均以图2中示出的环状连接板1121伸出在上盖11侧壁部112的端面上、环状胶槽124设置于下盖12的边缘为例,进行说明,不再赘述。
图3为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视角的天线盒的爆炸图;图4为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天线的俯视图;图5为图4中A-A处的剖视图。
参照图3所示,为了提高上盖11与下盖12的粘接强度,上盖11的侧壁部112还可以形成有搭接沿1122,搭接沿1122位于环状连接板1121的外侧,搭接沿1122与下盖12的外侧壁121贴合。在环状胶槽124内填充密封胶时,保证密封胶将环状胶槽124填充完全的基础上,密封胶可以溢出至环状胶槽124外,且密封胶流动至下盖12的外侧壁121,实现上盖11的搭接沿1122和下盖12的外侧壁121的粘接连接。如此,可以增大上盖11和下盖12之间的粘接面积,提高上盖11和下盖12的连接强度,并切,可以增强上盖11和下盖12之间的密封性能,增强对天线盒1内部的天线本体2的保护作用。
图5示出了从图4中示出的天线盒1的中心线处剖切后的车载天线100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参照图5所示,下盖12的环状胶槽124的外侧槽壁可以作为下盖12的外侧壁121,环状胶槽124的外侧槽壁的高度可以小于内侧槽壁的高度,这样,密封胶填满环状胶槽124后可沿外侧槽壁向外溢出至下盖12的外侧壁121,以实现上盖11的搭接沿1122和下盖12的外侧壁121的胶粘连接。
另外,位于环状连接板1121外侧的搭接沿1122与环状连接板1121之间形成避让空间,由于环状连接板1121伸入环状凹槽内,因而,环状凹槽的外侧槽壁伸入该避让空间内,通过上盖11和下盖12的相互限位作用,可以提升上盖11和下盖12之间连接的配合精度。
结合图3和图5所示,在实际应用中,上盖11的侧壁部112的壁厚可以较厚,可以沿侧壁部112的周向、在侧壁部112的厚度方向上的中间区域开设环状的凹槽,以在侧壁部112的靠内侧的部分形成环状连接板1121,在侧壁部112的靠外侧的部分形成搭接沿1122,即,上盖11的侧壁部112的外侧部分延伸至下盖12的外侧壁121。
其中,搭接沿1122的延伸长度,即上盖11的侧壁部112的外侧部分的延伸长度可以大于内侧部分的环状连接板1121的延伸长度,以使搭接沿1122可以延伸至靠近下盖12的底面,增大上盖11和下盖12的接触面积,提高天线盒1的结构强度。
或者,上盖11的侧壁部112可以由单独的两部分构成,上盖11包括围设在顶壁部111的外边缘的外壁部,环状连接板1121位于外壁部的内侧,且环状连接板1121连接在顶壁部111的内壁面上。环状连接板1121伸入下盖12的环状胶槽124内,外壁部与下盖12的外侧壁121贴合,环状连接板1121和外壁部之间形成避让空间,环状胶槽124的外侧槽壁伸入避让空间内。
示例性的,避让空间内沿周向间隔设置有多条连接筋,环状连接板1121与外壁部之间通过连接筋连接,以增强环状连接板1121及外壁部的结构强度。
另外,为了提高天线盒1的结构强度,使天线盒1满足跌落测试要求、碰撞测试要求及搭载在汽车等移动物体上时的震动测试要求等条件,在上盖11和下盖12通过密封胶粘接连接的基础上,上盖11和下盖12之间还可以采用机械锁紧的连接方式。
图6为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视角的天线盒的爆炸图。结合图3和图6所示,上盖11内可以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安装柱113,第二安装柱113具有第二安装孔1131,下盖12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定位孔128,第二安装孔1131和第二定位孔128内穿设有锁紧件,通过锁紧件连接上盖11和下盖12,实现上盖11和下盖12之间的机械锁合连接。示例性的,第二安装孔1131和第二定位孔128均具有内螺纹,可以在第二安装孔1131和第二定位孔128内穿设螺钉或螺栓等锁紧件。
作为具体实施方式,第二安装柱113可以设置在上盖11内位于其侧壁部112的搭接沿1122和环状连接板1121之间形成的避让空间内,第二定位孔128可以设置在下盖12的边缘,例如,第二定位孔128设置在作为环状胶槽124的外侧槽壁上。以天线盒1的平面形状为矩形为例,可以在下盖12的四角预留足够的位置设置第二定位孔128,与之对应的,在上盖11边缘的避让空间内的四角设置第二安装柱113。
继续参照图2所示,天线本体2包括天线组件21、电路板组件22和屏蔽罩23,天线组件21和屏蔽罩23分别连接于电路板组件22的两侧表面。
天线组件21连接在电路板组件22的一侧表面,天线组件21用于接收从卫星发送的信号,例如,天线组件21用于接收从GPS卫星、北斗卫星等卫星发送的信号。电路板组件22上形成有用于天线组件21说接收的信号进行处理的各种电路(以下简称信号处理电路),信号处理电路对天线组件21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后,将信号通过信号线3传输至GPS接收机。
示例性的,电路板组件22上形成的信号处理电路可以包括滤波电路和信号放大电路。通过滤波电路滤除天线组件21接收到的其他信号,保留所需信号,并且,天线组件21接收的信号的强度通常比较微弱,需要通过信号放大电路将所需信号进行放大,增大信号强度,以便于GPS接收机能够接收到清晰的信号,确保GPS接收机的定位精度。
GPS信号通常包括L1、L2和L5几种波段的信号,其中,L5波段的信号由于波段较窄,应用较少,通常利用GPS接收机接收LI和L2波段的信号。以天线组件21用于接收L1和L2波段的信号为例,电路板组件22上的滤波电路用于屏蔽L1和L2以外的其他波段的信号,信号放大电路用于将L1和L2波段的信号放大。
由于将天线组件21接收到的所需波段的信号放大后,信号的噪音较大,会影响信号的清晰度和精度,此时,需要屏蔽罩23中的电路对放大后的信号进行处理,平稳放大后的信号的波形,确保GPS接收机能够接收到平稳、清晰的信号。
图7为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7所示,以天线组件21用于接收L1和L2波段的信号为例,天线组件21可以包括第一陶瓷片211和第二陶瓷片212,第一陶瓷片211和第二陶瓷片212沿与电路板组件22的板面垂直的方向层叠设置,例如,第一陶瓷片211连接在电路板组件22上,第二陶瓷片212层叠在第一陶瓷片211上。
第一陶瓷片211和第二陶瓷片212分别用于主要接受L1波段和L2波段的信号。其中,对应于L1波段和L2波段的频率,第一陶瓷片211和第二陶瓷片212的平面尺寸不同,例如,第一陶瓷片211的横截面积可以大于第二陶瓷片212的横截面积。
可以理解的是,若天线组件21还用于接收其他波段的信号,在第一陶瓷片211和第二陶瓷片212的基础上,天线组件21还可以包括第三陶瓷片、第四陶瓷片等,各陶瓷片可以层叠设置,本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制。
继续参照图7所示,以天线组件21包括层叠的第一陶瓷片211和第二陶瓷片212为例,为了实现天线组件21的组装固定,第一陶瓷片211和第二陶瓷片212上可以设置有贯通的固定孔213,固定孔213内穿设有固定件214,通过固定件214将第一陶瓷片211和第二陶瓷片212固定在一起,并且,还可以通过固定件214将天线组件21固定在电路板组件22上。示例性的,固定件214可以为穿设在固定孔213内的螺钉或螺栓等锁紧件。
至于天线组件21和电路板组件22的电连接,可以通过在天线组件21内部穿插多根探针,探针与电路板组件22上的信号处理电路接触,以导通天线组件21和信号处理电路。例如,可以在天线组件21上沿周向均匀间隔设置4根探针。
继续参照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电路板组件22可以包括主板221和至少一块延伸板222,主板221为电路板组件22的主体结构,主板221与下盖12连接,天线组件21连接在主板221上,延伸板222环绕主板221的周侧并垂直连接在主板221的边缘。示例性的,由于天线组件21设置在主板221面向上盖11的一侧表面,主板221和上盖11之间的空间较大,便于延伸板222的设置,因而,延伸板222可以连接在主板221设有天线组件21的一侧表面,即延伸板222向上盖11伸出。
以主板221的平面形状为矩形为例,参照图7所示,可以在主板221的四侧分别设置四个延伸板222,四个延伸板222环绕于主板221的四周。或者,可以沿主板221的周向边缘设置一块环状的延伸板222。
在实际应用中,电路板组件22上设置的元器件可以均布置在主板221上,而延伸板222上只形成有与主板221连接的电路。通过设置延伸板222,可以增大电路板组件22的面积,提升天线组件21接收信号的能力,示例性的,可以提升对于波段频率较低的L2的增益值。同时,通过使延伸板222垂直于主板221,电路板组件22的平面方向的面积由主板221决定,延伸板222不占用电路板组件22额外的平面空间,可以减小电路板组件22的占用空间。
结合图5所示,以天线组件21的平面形状为类似矩形为例,通过使延伸板222垂直连接在主板221的边缘,减小了天线本体2占据的整体空间,天线盒1可以匹配天线本体2设计,保证天线本体2对天线盒1内的空间有效利用,提升天线的内部布局的紧凑性。
本实施例中,电路板组件22的主板221连接在下盖12上,主板221和上盖11的顶壁部111之间的空间较大,因而,将天线组件21连接在主板221面向上盖11的一侧表面,屏蔽罩23连接在主板221面向下盖12的一侧表面。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天线组件21采用陶瓷天线,因而天线组件21的防水性能较好。相较于天线组件21,位于主板221另一侧的屏蔽罩23,由于屏蔽罩23上布置有电路,若屏蔽罩23受潮或进水,容易造成屏蔽罩23损坏,进而,影响天线本体2的性能,甚至造成天线本体2失效。因此,屏蔽罩23的防水密封性能尤为重要。
针对于此,继续参照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电路板组件22的主板221和下盖12之间可以围成密封腔,通过将屏蔽罩23设置在密封腔内,以对屏蔽罩23进行防水密封。这样,即使主板221与上盖11之间围成的空间内进水,例如,上盖11被飞石等物撞击而破损,上盖11内进水而导致天线组件21进水,但由于屏蔽罩23被密封在主板221与下盖12之间围成的密封腔内,因而,屏蔽罩23不会受到影响,仍可保证天线的正常使用功能。
具体的,可以通过在下盖12的与上盖11的顶壁部111相对的内底面上设置环状支撑壁123,该环状支撑壁123向上盖11的顶壁部111伸出,电路板组件22的主板221的边缘搭接在环状支撑壁123的顶端面上,以使主板221环状支撑壁123及下盖12的内底面之间围成密封腔。通过将屏蔽罩23设置在主板221、环状支撑壁123及下盖12的内底面之间围成的密封腔内,以对屏蔽罩23进行防水密封保护。
为了实现主板221与环状支撑壁123的密封连接,在主板221与环状支撑壁123的顶端面之间可以设置有密封胶层,通过密封胶层将主板221粘接在环状支撑壁123的顶端面上,并且,密封胶层还可以密封主板221与环状支撑壁123的顶端面之间的缝隙,以使主板221、环状支撑壁123及下盖12的内底面之间形成密封腔。
图8为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天线去除上盖之后的结构图。结合图5和图8所示,针对于环状胶槽124设置在下盖12的边缘部位的情况,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下盖12的外侧壁121可以作为环状胶槽124的外侧槽壁,而环状支撑壁123则可以作为环状胶槽124的内侧槽壁。即,主板221的边缘搭接在环状胶槽124的内侧槽壁的顶端面上。
通过环状支撑壁123作为环状胶槽124的内侧壁,环状支撑壁123在起到和下盖12的外侧壁121之间构成环状胶槽124,以在其中填充密封胶与上盖11的环状连接板1121连接的作用的同时,环状支撑壁123还起到支撑主板221以和下盖12的内底面共同围成密封腔的作用,无需在下盖12的内底面上位于环状胶槽124的内侧槽壁之内的区域设置用于支撑主板221的结构,结构简单,并且可节约空间。
由于电路板组件22的主板221与环状支撑壁123的顶端面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小,仅依靠密封胶层连接主板221与环状支撑壁123,可以起到密封作用,然而,在碰撞、跌落等场景下,无法完全保证主板221与下盖12连接的可靠性。
因此,参照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下盖12的内底面上开可以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安装柱125,第一安装柱125内具有第一安装孔1251,参照图8所示,与之对应的,电路板组件22的主板221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定位孔2211,第一定位孔2211与第一安装孔1251对应连通,通过在第一定位孔2211和第一安装孔1251内穿设锁紧件连接主板221和下盖12,实现主板221和下盖12之间的机械锁合连接,保证主板221与下盖12连接牢固。
示例性的,参照图6所示,第一安装柱125可以与下盖12的四角的第二定位孔128相互错开,以下盖12的平面形状为矩形为例,第一安装柱125例如可以设置在下盖12靠近侧边中部的位置。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对应于下盖12的四侧设置有四个第一安装柱125,各第一安装柱125对应位于相应侧边的中间部位,第一安装柱125可以和环状支撑壁123的内侧壁连接,以提高环状支撑壁123的结构强度。参照图8所示,与之对应的,可以在主板221上靠近各侧边的中间部位各设置一个第一定位孔2211。
另外,第一定位孔2211和第一安装孔1251可以均具有内螺纹,可以在第一定位孔2211和第一安装孔1251内穿设螺钉或螺栓等锁紧件。
参照图5所示,信号线3连接于天线盒1的下盖12一侧,信号线3穿过下盖12与屏蔽罩23连接。如前所述,屏蔽罩23内也设置有信号处理电路,屏蔽罩23通过与电路板组件22的主板221电连接,对经电路板组件22放大后的信号进行稳波处理。因此,信号线3可以与屏蔽罩23连接,以将被处理后的信号传输至GPS接收机。
图9为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天线的仰视结构图;图10为图9的爆炸图。结合图5和图9所示,为了使信号线3的走线布局更加合理化,本实施例中,与屏蔽罩23连接的信号线3从下盖12穿出后,沿下盖12的外壁面延伸至下盖12的边缘,并从下盖12的边缘穿出。
具体的,参照图10所示,下盖12上设置有出线孔1221,出线孔1221贯穿下盖12的两侧表面,下盖12的外底面上还设置有出线槽1222,出线槽1222的一端与出线孔1221连通,出线槽1222的另一端延伸至下盖12的边缘。从出线孔1221伸出至下盖12之外的信号线3,沿出线槽1222延伸,并从下盖12的侧壁穿出。
通过在下盖12的外底面设置出线槽1222,使信号线3沿出线槽1222延伸,对信号线3的走线进行限位和固定,避免信号线3悬空或弯折,以对信号线3进行保护。另外,通过使信号线3沿下盖12的外底面延伸,避免在下盖12上设置固定柱等结构来隐藏和限位信号线3,可以减小天线盒1的体积。
参照图6所示,由于下盖12的底壁122的厚度可以设计的较薄,为了在下盖12的外底面上设置出线槽1222,可以使下盖12的局部区域向天线盒1内部凹陷形成出线槽1222,即,出线槽1222的槽底可以凸出在下盖12的内壁面上,以使出线槽1222的槽口与下盖12的外底面平行或凹于下盖12的外底面,以免出线槽1222影响下盖12的外底面的平整度。如此,天线盒1可以通过下盖12的外底面安装在车体上,下盖12与车体的接触面积较大,可保证车载天线100安装牢靠。
由于下盖12开设的出线孔1221与天线盒1内部连通,其中,出线孔1221与主板221、环状支撑壁123及下盖12之间围成的密封腔连通,若水汽从出线孔1221进入密封腔内,会造成屏蔽罩23性能受损甚至失效。因此,需要密封下盖12的出线孔1221。
对此,参照图10所示,下盖12的外底面还开设有防水槽1223,防水槽1223覆盖出线孔1221和出线槽1222,并通过在防水槽1223内粘贴防水垫126,在防水垫126与防水槽1223之间填充密封胶,密封胶封堵出线孔1221并覆盖出线槽1222与防水垫126之间的间隙,以免从出线槽1222与防水垫126之间的间隙进水。
以出线孔1221位于下盖12的底壁122的中心部位为例,出线槽1222从下盖12的底壁122的中心部位延伸至下盖12的侧壁,防水槽1223可以沿出线槽1222的延伸方向延伸,且防水槽1223的延伸长度大于下盖12的底壁122的中心部位至下盖12的边缘之间的长度,以使出线孔1221和出线槽1222均位于防水槽1223的覆盖范围内,防水垫126与防水槽1223之间填充的密封胶可以完全密封出线孔1221及出线槽1222。
另外,信号线3通过出线孔1221伸入天线盒1内和屏蔽罩23连接,并且,下盖12上的出线孔1221及出线槽1222均通过防水垫126进行防水密封,无需在下盖12上设置防水接头来连接信号线3,可以简化下盖12的结构,无需额外设置安装防水接头的空间,进而,可以减小天线盒1的体积,便于将天线盒1安装在车顶等部位。
本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天线100,通过将天线盒1的上盖11和下盖12之间以环状连接板1121及环状胶槽124配合密封连接,并将屏蔽罩23设置在电路板组件22的主板221与下盖12之间形成的密闭腔内,通过在下盖12上设置出线孔1221将信号线3引出,并通过下盖12的外底面设置的出线槽1222将信号线3引出至天线盒1的侧壁,通过设置防水槽1223并在防水槽1223内贴设防水垫126对下盖12的出线孔1221和出线槽1222进行共同密封,可在提升天线盒1的密封性能的基础上,简化天线盒1的结构,便于天线盒1与车体等载体的安装。
本实施例中,通过天线盒1的上盖11与下盖12的密封扣合、电路板组件22与下盖12之间围合形成密封腔来密封屏蔽罩23,并通过防水槽1223配合防水垫126的方式密封下盖12的出线孔1221及出线槽1222,可以有效提升天线盒1的防水密封性能,可以使车载天线100达到IP67的防水等级,其中,数字“6”代表车载天线100的防尘等级,表示车载天线100可完全保护内部电路不受灰尘入侵,数字“7”代表车载天线100的防水等级,表示车载天线100在侵入超过1m深的水下时能给予内部零件不低于30min的防护时间。
另外,参照图10所示,下盖12的外底面还可以贴附有缓冲垫127,缓冲垫127例如为粘接胶垫,以防水垫126与下盖12的外底面平齐为例,缓冲垫127可以覆盖防水垫126及下盖12的其他区域。通过在下盖12的外底面贴设缓冲垫127,车载天线100通过缓冲垫127与车顶等安装面接触,通过缓冲垫127将天线盒1粘接在车顶,缓冲垫127还可以对车载天线100受到的振动、碰撞等外界作用力进行缓冲,以提升车载天线100的可靠性。
继续参照图10所示,以车载天线100通过磁吸附方式安装在承载物体上为例,下盖12的外底面的局部区域可以用来设置磁性件(图中未示出),磁性件用于和车顶等承载面产生磁吸引力,以将车载天线100固定在车顶。对此,缓冲垫127可以具有避让开口1271,以暴露出下盖12的外底面上设置磁性件的区域,以使磁性件与车顶等承载面接触。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公开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车载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天线盒、天线本体和信号线,所述天线盒包括相互扣合的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共同围成容纳空间,所述天线本体安装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信号线的一端与所述天线本体连接,所述信号线的另一端伸出至所述天线盒之外并与外电路连接;
其中,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中的一者的边缘设有环状胶槽,另一者伸出有环状连接板,所述环状连接板伸入所述环状胶槽内,所述环状胶槽和所述环状连接板之间的间隙内填充有密封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或所述下盖中设有所述环状连接板的一者的边缘具有搭接沿,所述搭接沿与所述上盖或所述下盖中设有所述环状胶槽的一者的外侧壁贴合;
所述环状连接板位于所述搭接沿的靠近所述容纳空间的一侧,所述环状连接板和所述搭接沿之间形成避让空间,所述环状胶槽的外侧槽壁伸入所述避让空间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包括顶壁部和围设于所述顶壁部的周向边缘的侧壁部,所述侧壁部与所述下盖的边缘连接;
所述环状连接板伸出在所述侧壁部的端面上,所述环状胶槽设置在所述下盖的边缘,所述侧壁部的外壁面延伸出所述搭接沿。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车载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本体包括天线组件、电路板组件和屏蔽罩,所述天线组件连接于所述电路板组件面向所述上盖的一侧表面,所述屏蔽罩连接于所述电路板组件面向所述下盖的一侧表面;
所述电路板组件与所述下盖连接,且所述电路板组件与所述下盖之间围成密封腔,所述屏蔽罩位于所述密封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的内底面上连接有环状支撑壁,所述环状支撑壁朝向所述电路板组件伸出,所述电路板组件搭接在所述环状支撑壁的顶端,所述电路板组件、所述环状支撑壁及所述下盖的内底面之间围成所述密封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组件和所述环状支撑壁之间设置有密封胶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载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的内底面上还设置有第一安装柱,所述第一安装柱具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电路板组件上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对应,所述第一定位孔和所述第一安装孔内穿设有锁紧件。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胶槽设置在所述下盖上,且所述环状支撑壁为所述环状胶槽的内侧槽壁。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组件包括主板和至少一块延伸板,所述天线组件连接于所述主板,所述延伸板连接于所述主板的边缘,且所述延伸板环绕于所述主板的周侧并与所述主板相互垂直。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组件至少包括第一陶瓷片和第二陶瓷片,所述第一陶瓷片和所述第二陶瓷片沿与所述电路板组件的板面垂直的方向层叠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载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组件上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贯通所述天线组件厚度方向上的两侧,所述固定孔内穿设有固定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车载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设置有贯通其两侧表面的出线孔,且所述下盖的外底面设置有出线槽,所述出线槽的一端与所述出线孔连通,所述出线槽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下盖的边缘;
所述信号线位于所述出线槽内,且所述信号线穿过所述出线孔与所述天线本体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载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线槽的槽底凸出在所述下盖的内底面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载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的外底面还设置有防水槽,所述出线孔和所述出线槽位于所述防水槽的覆盖范围内,所述防水槽内粘贴有防水垫。
1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车载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的外底面贴附有缓冲垫。
1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车载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内设置有第二安装柱,所述第二安装柱具有第二安装孔,所述下盖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对应,所述第二定位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内穿设有锁紧件。
CN202111201639.2A 2021-10-15 2021-10-15 一种车载天线 Pending CN11374582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01639.2A CN113745829A (zh) 2021-10-15 2021-10-15 一种车载天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01639.2A CN113745829A (zh) 2021-10-15 2021-10-15 一种车载天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45829A true CN113745829A (zh) 2021-12-03

Family

ID=787269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01639.2A Pending CN113745829A (zh) 2021-10-15 2021-10-15 一种车载天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4582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53013A (zh) * 2023-12-04 2024-01-05 成都迅翼卫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卫星天线罩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53013A (zh) * 2023-12-04 2024-01-05 成都迅翼卫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卫星天线罩
CN117353013B (zh) * 2023-12-04 2024-02-13 成都迅翼卫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卫星天线罩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27328B2 (en) Antenna unit having a shield cover with no gap between four side wall portions and four corner portions
US8026864B2 (en) Antenna device, antenna element and antenna module
JP4775574B2 (ja) パッチアンテナ
US8264420B2 (en) Antenna device and antenna waterproof structure
US7528793B2 (en) Antenna device
JP4849281B2 (ja) アンテナ装置
CN113745829A (zh) 一种车载天线
JP4407824B2 (ja) アンテナ装置及びアンテナ防水構造
US7397436B2 (en) Protector-equipped antenna unit with drain structure
CN215933825U (zh) 一种车载天线
JP2005109688A (ja) アンテナ装置
EP1152478B1 (en) GPS receiving antenna with ensured magnet attraction and firm mounting of antenna body
CN1825699B (zh) 天线装置及顶罩
EP1727237B1 (en) Planar antenna device
US7466280B2 (en) Protector-equipped antenna unit using an already-existing antenna unit as an antenna body
JP3161101U (ja) 車載用gpsアンテナ装置
CN216698713U (zh) 车载集成天线及自动驾驶车辆
JP2605165Y2 (ja) 平面アンテナ装置
US7151503B2 (en) Antenna unit
CN114421134A (zh) 车载集成天线及自动驾驶车辆
CN217562818U (zh) 车载外置天线装置以及汽车
CN216214110U (zh) 一种天线盒及工程机械
CN212571358U (zh) 车载天线结构和车辆
JP2009290401A (ja) 低雑音増幅装置及びアンテナ装置
JP2607290Y2 (ja) 平面アンテ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