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98713U - 车载集成天线及自动驾驶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载集成天线及自动驾驶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98713U
CN216698713U CN202220242557.6U CN202220242557U CN216698713U CN 216698713 U CN216698713 U CN 216698713U CN 202220242557 U CN202220242557 U CN 202220242557U CN 216698713 U CN216698713 U CN 2166987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vehicle
wall
antennas
gn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4255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博宇
张彦福
范宗涛
李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poll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poll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poll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Apoll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24255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987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987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987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载集成天线及自动驾驶车辆,涉及自动驾驶和天线技术领域。该车载集成天线安装于车辆的车顶,包括:天线盒及设置于天线盒内的GNSS天线、V2X天线和5G天线组件;GNSS天线安装在天线盒的内底壁上,V2X天线设置在GNSS天线的背离内底壁的顶端面上;5G天线组件立设在内底壁上,包括第一组和第二组,第一组位于GNSS天线的第一侧,第二组位于GNSS天线的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其中,第一组包括两片间隔设置的第一天线,第二组包括两片间隔设置的第二天线。车载集成天线能够满足多方面的通讯需求,且内部布局合理,体积小。

Description

车载集成天线及自动驾驶车辆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自动驾驶和天线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载集成天线及自动驾驶车辆。
背景技术
在汽车行业中使用各种不同类型的天线,包括AM/FM无线电天线、卫星数字音频广播业务(SDARS)天线、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天线、蜂窝天线等。在汽车行业中一般还使用多频带天线组件,多频带天线组件包括覆盖多个频率范围并且在这多个频率范围下操作的多个天线。
汽车天线可安装在车辆表面,例如,可将天线安装在车辆的车顶、行李箱或引擎盖上,以确保天线具有向上或者向着天空的无阻挡视野。天线可借助共轴电缆等连接到车辆乘坐室内的一个或更多个电子装置(例如,无线电接收器、触摸屏显示器、导航装置、蜂窝电话等),使得多频带天线组件能进行操作以将信号发送到车辆内部的电子装置和/或从车辆内部的电子装置接收信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车载集成天线及自动驾驶车辆,车载集成天线中集成有多种天线,能够满足多方面的通讯需求,且车载集成天线内部布局合理,体积小。
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车载集成天线,安装于车辆的车顶,包括:天线盒及设置于天线盒内的GNSS天线、V2X天线和5G天线组件;
GNSS天线安装在天线盒的内底壁上,V2X天线设置在GNSS天线的背离内底壁的顶端面上;5G天线组件立设在内底壁上,包括第一组和第二组,第一组位于GNSS天线的第一侧,第二组位于GNSS天线的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
其中,第一组包括两片间隔设置的第一天线,第二组包括两片间隔设置的第二天线。
本公开提供的车载集成天线,通过在天线盒内集成设置GNSS天线、V2X天线和5G天线组件,使得车载集成天线可以满足多方面的通讯需求。通过将GNSS天线设置在天线盒的长度方向的中间区域,将V2X天线集成在GNSS天线顶部,可以保障V2X天线发射信号和接收信号的能力,且对GNSS天线不产生明显影响。通过将5G天线组件的第一组和第二组分别设置在GNSS天线对应的两侧,GNSS天线隔离在第一组和第二组之间,可避免第一组和第二组之间相互影响;其中,第一组的两片第一天线间隔设置,第二组的两片第二天线间隔设置,可避免两片第一天线和两片第二天线之间的干扰。
另外,在保障各种天线之间不会产生明显的干扰的基础上,天线盒内的布局紧凑合理,设置在GNSS天线顶部的V2X天线不占据天线盒的额外平面空间,位于GNSS天线两侧的5G天线组件不占据天线盒的额外宽度空间。天线盒的体积小,外形与车顶的形状相匹配,外观效果好。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均呈矩形片状,且,两片第一天线沿第一侧的延长方向间隔设置,两片第二天线沿第二侧的延长方向间隔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天线的长度小于第二天线的长度,且第一天线的高度小于第二天线的高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组位于天线盒的面向车辆的车头的一端,第二组位于天线盒的面向车辆的车尾的一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两片第一天线相对于天线盒的中心线对称且倾斜设置,两片第一天线的相互靠近的一侧远离GNSS天线,两片第一天线的相互远离的一侧靠近GNSS天线。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两片第二天线相对于天线盒的中心线对称且倾斜设置,两片第二天线的相互靠近的一侧远离GNSS天线,两片第二天线的相互远离的一侧靠近GNSS天线。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组还包括第一基板,第一基板连接在内底壁上,两片第一天线垂直立设在第一基板上;
第二组还包括第二基板,第二基板连接在内底壁上,两片第二天线垂直立设在第二基板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GNSS天线包括电路板组件、天线块组件和屏蔽罩,电路板组件支撑于内底壁,天线块组件连接于电路板组件的背离内底壁的一侧表面,屏蔽罩连接于电路板组件的面向内底壁的一侧表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电路板组件包括主板和至少一块延伸板,天线块组件连接于主板,延伸板垂直连接于主板的边缘,且延伸板环绕于主板的周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主板呈矩形板状,主板的周向四侧分别设有四块延伸板。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天线块组件至少包括第一陶瓷块和第二陶瓷块,第一陶瓷块贴设于主板,第二陶瓷块层叠在第一陶瓷块的背离主板的一侧表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V2X天线包括支撑板和至少一根天线柱,支撑板贴设于GNSS天线的顶端面,天线柱立设在支撑板的背离GNSS天线的一侧表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支撑板覆盖GNSS天线的顶端面的中间区域。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天线柱为一根,V2X天线还包括立设在支撑板上的两根辅助电极,两根辅助电极分别位于天线柱的对应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车载集成天线还包括蓝牙天线和WiFi天线中的至少一者,蓝牙天线和/或WiFi天线设置在GNSS天线的对应5G天线组件的侧方。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蓝牙天线和WiFi天线集成于一体,并设置在第一天线或第二天线的面向GNSS天线的一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天线盒包括相互扣合的外壳和底座,底座固定于车顶,外壳位于底座的背离车顶的一侧,GNSS天线和5G天线组件安装于底座的内底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底座的内底壁上设有环状支撑墙,GNSS天线支撑在环状支撑墙的顶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外壳包括顶壁部和围设于顶壁部的周向边缘的侧壁部,侧壁部与底座的边缘扣合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侧壁部包括外层壁和位于外层壁内侧的内层壁,底座的内底壁上靠近边缘的区域设有第一环形槽;
外层壁与底座的侧壁的外壁面贴合,内层壁伸入第一环形槽内,第一环形槽和内层壁之间的间隙内填充有密封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侧壁部还包括位于外层壁和内层壁之间的中层壁,底座的内底壁上还设有第二环形槽,第二环形槽内设有密封圈,中层壁抵设在密封圈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底座的内底壁上靠近边缘的区域设置有第一环形墙和第二环形墙,第二环形墙围设在第一环形墙的外侧;
第一环形墙、第二环形墙及底座的内底壁共同围成第一环形槽,第二环形墙、底座的侧壁及底座的内底壁共同围成第二环形槽。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底座上设置有呼吸阀,呼吸阀连通天线盒内部与外界。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呼吸阀位于第一天线面向GNSS天线的一侧,或者,呼吸阀位于第二天线面向GNSS天线的一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底座的外底壁上安装有连接件,连接件与车顶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车载集成天线还包括缓冲垫,缓冲垫贴设在底座的外底壁。
另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自动驾驶车辆,包括车体和至少两个如上所述的车载集成天线;
车体包括车顶,车载集成天线安装于车顶。
本公开提供的自动驾驶车辆,车体的车顶上安装有两个以上车载集成天线,车载集成天线通过在天线盒内集成设置GNSS天线、V2X天线和5G天线组件,使得车载集成天线可以满足多方面的通讯需求。通过将GNSS天线设置在天线盒的长度方向的中间区域,将V2X天线集成在GNSS天线顶部,可以保障V2X天线发射信号和接收信号的能力,且对GNSS天线不产生明显影响。通过将5G天线组件的第一组和第二组分别设置在GNSS天线对应的两侧,GNSS天线隔离在第一组和第二组之间,可避免第一组和第二组之间相互影响;其中,第一组的两片第一天线间隔设置,第二组的两片第二天线间隔设置,可避免两片第一天线和两片第二天线之间的干扰。
另外,在保障各种天线之间不会产生明显的干扰的基础上,天线盒内的布局紧凑合理,设置在GNSS天线顶部的V2X天线不占据天线盒的额外平面空间,位于GNSS天线两侧的5G天线组件不占据天线盒的额外宽度空间。天线盒的体积小,外形与车顶的形状相匹配,外观效果好。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车顶安装有两个车载集成天线,两个车载集成天线分别靠近车顶的宽度方向的两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两个车载集成天线以车顶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两个车载集成天线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60cm。
应当理解,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限定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亦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描述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并参考以下详细说明,本公开各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特征、优点及方面将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素,其中: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一提供的车载集成天线的主视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一提供的车载集成天线的仰视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一提供的车载集成天线的爆炸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一提供的天线盒的爆炸图;
图5为图4中除去外壳之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爆炸图;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一提供的GNSS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爆炸图;
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一提供的V2X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公开实施例一提供的5G天线组件与底座的组装分解图;
图11为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12为本公开实施例一提供的去除各种天线后的天线盒的爆炸图;
图13为本公开实施例一提供的天线盒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公开实施例一提供的天线盒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车载集成天线;
100-天线盒;200-GNSS天线;300-V2X天线;400-5G天线组件;500-蓝牙/WiFi集成天线;600-缓冲垫;
110-外壳;120-底座;210-电路板组件;220-天线块组件;230-屏蔽罩;310-支撑板;320-天线柱;330-辅助电极;410-第一组;420-第二组;610-安装孔;620-避让孔;
111-顶壁部;112-侧壁部;113-安装柱;114-加强筋;121-内底壁;122-侧壁;123-环状支撑墙;124-第一环形墙;125-第二环形墙;126-密封圈;127-呼吸阀;128-连接件;211-主板;212-延伸板;221-第一陶瓷块;222-第二陶瓷块;411-第一天线;412-第一基板;421-第二天线;422-第二基板;
1121-外层壁;1122-内层壁;1123-中层壁;1211-安装位;1221-定位孔;4121-避让缺口;
A-第一环形槽;B-第二环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公开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实施例一
随着汽车智能网联化的快速发展,汽车中的电子设备,例如,无线电接收器、触摸屏显示器、导航装置、蜂窝电话等,也集成了越来越多的无线通讯功能。
车载天线作为保障汽车通讯的重要硬件基础,通常安装在汽车的车顶,用于接收外界信号或向外界发送信号,实现汽车与外界的通讯。然而,相关技术中,车载天线无法满足汽车的多方面通讯需求,并且,车载天线的内部布局结构不合理,体积较大,无法满足汽车的要求。
针对于此,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集成天线,通过在天线盒内设置GNSS天线、V2X天线和5G天线组件,车载集成天线可满足多方面通讯需求。并且,通过对天线盒内的天线进行布局设计,在满足天线相互之间没有明显影响的基础上,减小了车载集成天线的体积,车载集成天线外形灵巧,可满足车辆的要求。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一提供的车载集成天线的主视图;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一提供的车载集成天线的仰视图;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一提供的车载集成天线的爆炸图。
参照图1和图2所示,车载集成天线1包括天线盒100,天线盒100通常安装在车辆的车顶,例如,天线盒100可以安装在车顶后侧,天线盒100的顶端位于车体的最高处,以便于车载集成天线1接收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所说的车辆可以包括轿车、SUV(Sport Utility Vehicle,运动型多用途汽车)、越野车、载货汽车、卡车、客车等类型,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以下均以车辆为轿车、SUV或越野车等汽车为例进行说明。
天线盒100的底部可以设置有连接件128,天线盒100通过连接件128固定安装在车顶。连接件128例如为螺栓,天线盒100底部的螺栓穿过车顶的预留孔,螺栓的外壁上套设有螺母(图中未示出),螺母位于车顶的内侧,通过拧紧螺母,将天线盒100锁固在车顶上。
参照图3所示,天线盒100包括外壳110和底座120,外壳110和底座120相互扣合。底座120面向车顶,天线盒100通过底座120固定在车顶上,连接件128(例如螺栓)安装在底座120的面向车顶的外底壁上,底座120的材质可以为金属或塑料。外壳110位于底座120的背离车顶的一侧,外壳110面向天空,天线盒100内设置的天线均安装在底座120上,外壳110通常为塑料壳,例如,外壳110的材质为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简称PC),以免外壳110对天线盒100内的天线接收信号造成影响。
另外,连接在底座120上的连接件128可以为空心柱状结构,例如,连接件128为空心螺栓,车载集成天线1的信号线(图中未示出)穿设在连接件128内,信号线的一端伸入天线盒100内与天线盒100内的天线连接,信号线的另一端车顶走线至与车内的电子设备连接,例如,信号线和无线电接收器、触摸屏显示器、导航装置或蜂窝电话等连接。
由于汽车的车顶通常为弧面结构,并非平整的平面结构,因此,结合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车载集成天线1还包括缓冲垫600,缓冲垫600贴附在天线盒100面向车顶的一侧表面,即,缓冲垫600贴附在底座120的外底壁。其中,缓冲垫600上设置有用于避让底座120上的连接件128的安装孔610,安装缓冲垫600时,缓冲垫600上的安装孔610穿过连接件128,贴设在底座120的外底壁上。
缓冲垫600具有较好的压缩形变能力,示例性的,缓冲垫600可以为硅胶垫或橡胶垫,缓冲垫600可以通过胶水粘接在底座120的外底壁。天线盒100安装至车顶时,底座120与车顶之间产生的压力,可挤压缓冲垫600,缓冲垫600被压缩变形,可保证天线盒100安装平稳。并且,柔性的缓冲垫600可以增大天线盒100与车顶之间的摩擦力,增强天线盒100的可靠性。另外,缓冲垫600间隔在底座120和车顶之间,避免底座120直接和车顶接触,防止两者之间刮擦。
示例性的,缓冲垫600的压缩空间可以为0-3mm,也就是说,对于车顶上安装车载集成天线1的曲面区域,车载集成天线1可以适配最低点与最高点的高度差为3mm内的范围。
以下结合天线盒100对天线盒100内设置的天线进行详细介绍。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一提供的天线盒的爆炸图;图5为图4中除去外壳之后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爆炸图。
参照图4所示,天线盒100内设置有多种天线,天线盒100内设置的天线包括GNSS天线200、V2X天线300和5G天线组件400。GNSS天线200、V2X天线300和5G天线组件400均安装在底座120上,外壳110扣合在底座120上,以将这些天线密封在天线盒100内部。
其中,GNSS是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的缩写,中文译为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V2X意为vehicle to everything,即车与外界的信息交换,主要包括V2V(vehicleto vehicle,车与车)、V2I(vehicle to infrainstructure,车与基础设施)、V2P(vehicleto people,车与人)、V2N(vehicle to network,车与云)。也就是说,车辆通过传感器和网络通讯技术与其它周边车、人、物进行通讯交流,并根据收集的信心进行分析、决策的一项技术。
5G全称是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也就是第5代移动通信技术。
GNSS天线主要用于接收信号,V2X天线可用于发射信号和接收信号,5G天线组件可用于发射信号和接收信号。
结合图5和图6所示,GNSS天线200安装在底座120的内底壁121上;V2X天线300安装在GNSS天线200的顶部,即,V2X天线300安装在GNSS天线200的背离底座120的顶端面上;5G天线组件400包括两组,分别为第一组410和第二组420,第一组410和第二组420均安装在底座120的内底壁121上,且第一组410和第二组420分别位于GNSS天线200的相对两侧。
其中,5G天线组件400的第一组410包括两片第一天线411,两片第一天线411均位于GNSS天线200的第一侧,且两片第一天线411间隔设置;5G天线组件400的第二组420包括两片第二天线421,两片第二天线421均位于GNSS天线200的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且两片第二天线421间隔设置。在实际应用中,第一天线411和第二天线421分别用于接收不同频段的信号。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一提供的GNSS天线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的爆炸图。参照图7和图8所示,GNSS天线200包括电路板组件210、天线块组件220和屏蔽罩230,天线块组件220和屏蔽罩230分别连接于电路板组件210的两侧表面,信号线穿过底座120的连接件128与GNSS天线200的屏蔽罩230连接。
结合图6和图7所示,天线块组件220连接在电路板组件210的面向外壳110的一侧表面,天线块组件220用于接收从卫星发送的信号,例如,天线块组件220用于接收从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卫星、北斗卫星等卫星发送的信号。
电路板组件210上形成有用于对天线块组件220接收的信号进行处理的各种电路(以下简称信号处理电路),信号处理电路对天线块组件220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后,信号通过信号线传输至车内的电子设备。示例性的,电路板组件210上形成的信号处理电路可以包括滤波电路和信号放大电路。通过滤波电路滤除天线块组件220接收到的其他信号,保留所需信号,并且,天线块组件220接收的信号的强度通常比较微弱,需要通过信号放大电路将所需信号进行放大,增大信号强度,以便于GPS接收机能够接收到清晰的信号,确保GPS接收机的定位精度。
GPS信号通常包括L1、L2和L5几种波段的信号,其中,L5波段的信号由于波段较窄,应用较少,通常利用GPS接收机接收LI和L2波段的信号。以天线块组件220用于接收L1和L2波段的信号为例,电路板组件210上的滤波电路用于屏蔽L1和L2以外的其他波段的信号,信号放大电路用于将L1和L2波段的信号放大。
由于将天线块组件220接收到的所需波段的信号放大后,信号的噪音较大,会影响信号的清晰度和精度,此时,需要屏蔽罩230中的电路对放大后的信号进行处理,平稳放大后的信号的波形,确保GPS接收机能够接收到平稳、清晰的信号。
参照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电路板组件210可以包括主板211和至少一块延伸板212。主板211为电路板组件210的主体结构,主板211连接于底座120的内底壁121,天线块组件220设置在主板211的面向外壳110的一侧表面,屏蔽罩230设置在主板211的面向底座120的内底壁121的一侧表面。延伸板212环绕主板211的周侧并垂直连接在主板211的边缘。
示例性的,由于天线块组件220设置在主板211面向外壳110的一侧表面,主板211和外壳110之间的空间较大,便于延伸板212的设置,因而,延伸板212可以连接在主板211设有天线块组件220的一侧表面,即延伸板212向外壳110伸出。
以主板211的平面形状为矩形为例,参照图8所示,可以在主板211的周向四侧分别设置四块延伸板212,四块延伸板212环绕于主板211的四周。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沿主板211的周向边缘设置一块环状的延伸板212。
在实际应用中,电路板组件210上设置的元器件可以均布置在主板211上,而延伸板212上只形成有与主板211连接的电路。通过设置延伸板212,可以增大电路板组件210的面积,提升天线块组件220接收信号的能力,示例性的,可以提升对于波段频率较低的L2的增益值。
并且,通过使延伸板212垂直于主板211,电路板组件210的平面方向的面积由主板211决定,延伸板212不占用电路板组件210的额外平面空间,可以减小电路板组件210的占用空间。结合图4及图5所示,通过使延伸板212垂直连接在主板211的边缘,延伸板212围绕在天线块组件220外侧,减小了GNSS天线200占据的整体空间,天线盒100可以匹配GNSS天线200设计,有效利用天线盒100内的空间,提升天线盒100内部布局的紧凑性,减小天线盒100的体积。
继续参照图8所示,以天线块组件220用于接收L1和L2波段的信号为例,天线块组件220可以包括第一陶瓷块221和第二陶瓷块222,第一陶瓷块221和第二陶瓷块222沿与主板211的板面垂直的方向层叠设置,例如,第一陶瓷块221贴设在主板211上,第二陶瓷块222层叠在第一陶瓷块221的背离主板211的一侧表面。
第一陶瓷块221和第二陶瓷块222分别用于主要接受L1波段和L2波段的信号。其中,对应于L1波段和L2波段的频率,第一陶瓷块221和第二陶瓷块222的平面尺寸不同,例如,第一陶瓷块221的表面积可以大于第二陶瓷块222的表面积。
可以理解的是,若天线块组件220还用于接收其他波段的信号,在第一陶瓷块221和第二陶瓷块222的基础上,天线块组件220还可以包括第三陶瓷块、第四陶瓷块等,各陶瓷块可以层叠设置,本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制。
至于天线块组件220和主板211的电连接,可以在天线块组件220内穿插多根探针,以天线块组件220包括层叠的第一陶瓷块221和第二陶瓷块222为例,探针穿过第二陶瓷块222和第一陶瓷块221与主板211上的信号处理电路接触,以导通天线块组件220和信号处理电路。示例性的,可以在天线块组件220上,沿周向均匀间隔设置4根探针。
结合图6和图7所示,由于GNSS天线200的主板211的面向底座120内底壁121的一侧还设有屏蔽罩230,为了将GNSS天线200安装在底座120的内底壁121上,本实施例中,底座120的内底壁121上还设有环状支撑墙123,GNSS天线200的主板211支撑在环状支撑墙123的顶端,屏蔽罩230收容在主板211、环状支撑墙123及底座120的内底壁121共同围成的空间内。
其中,环状支撑墙123不仅能起到支撑GNSS天线200的作用,并且,通过将屏蔽罩230收容在环状支撑墙123围设的空间内,环状支撑墙123对屏蔽罩230起到保护作用,可防止灰尘、水汽等异物对屏蔽罩230的影响。
示例性的,环状支撑墙123可以为连续、封闭的支撑墙,或者,环状支撑墙123的局部区域断开具有开口,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可以通过螺钉、铆钉等锁紧件将GNSS天线200的主板211锁固在环状支撑墙123上,例如,在主板211的四个角部及环状支撑墙123的四个角部对应设置连接孔(图中未示出),在连接孔中穿设螺钉,将GNSS天线200锁固在环状支撑墙123上。
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一提供的V2X天线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5和图9所示,V2X天线300包括支撑板310和天线柱320,支撑板310贴设在GNSS天线200的顶端面,以GNSS天线200的天线块组件220包括依次层叠在主板211上的第一陶瓷块221和第二陶瓷块222为例,V2X天线300的支撑板310可以贴设在第二陶瓷块222的顶表面,天线柱320立设在支撑板310的背离第二陶瓷块222的一侧表面。
其中,支撑板310主要作为天线柱320的连接基础,用于对天线柱320进行支撑,示例性的,支撑板310可以为未布线的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s,简称PCB)。至于支撑板310在第二陶瓷块222的表面上的固定,可以采用局部点焊的方式,将支撑板310焊接在第二陶瓷块222上,为了确保支撑板310固定牢靠,在点焊的基础上,还可以通过胶水将支撑板310粘接在第二陶瓷块222上。
至于V2X天线300与车内的电子设备的电连接,可以在GNSS天线200上对应V2X天线300的天线柱320的部位设置穿孔(图中未示出),V2X天线300的馈线(图中未示出)沿GNSS天线200的穿孔向底座120的内底壁121延伸,V2X天线300的馈线延伸至与信号线连接,通过信号线将V2X天线300的信号传输至车内的电子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GNSS天线200与V2X天线300的工作频率不同,本实施例将V2X天线300集成在GNSS天线200的顶部,V2X天线300位于天线盒100内的高处部位,可以保障V2X天线300发射信号和接收信号的能力。而V2X天线300与GNSS天线200之间的耦合较低,对各自的影响不大。其中,GNSS天线200的信号敏感区为天线块组件220的周向边缘区域,将V2X天线300设置在GNSS天线200的顶部区域,对GNSS天线200接收信号没有明显影响。
为了进一步减弱V2X天线300对GNSS天线200的影响,作为一种实施方式,V2X天线300的支撑板310可以仅覆盖GNSS天线200的顶端面的中间区域,即,V2X天线300的支撑板310仅覆盖第二陶瓷块222的顶表面的中间区域,而暴露出第二陶瓷块222的边缘区域,以保证GNSS天线200接收信号的能力。
对于定位精度要求较低的汽车而言,车辆的车顶上可以仅安装一个车载集成天线1,此时,根据V2X天线300的工作特性要求,V2X天线300可以包括两个天线柱320,两个天线柱320沿车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也就是说,在车辆的行驶方向上,两个天线柱320一前一后设置。
而对于定位精度要求较高的汽车而言,例如,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vancedDriving Assistance System,简称ADAS)中定义的L4以上的驾驶模式,即,能够依靠无人驾驶系统实现高度自动化甚至完全自动化的驾驶操作,此时,一般需要双天线进行定位,车辆的车顶可以安装两个车载集成天线1,两个车载集成天线1沿车体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其中,每个车载集成天线1内的V2X天线300可以包括一根天线柱320。
以车载集成天线1内的V2X天线300包括一根天线柱320为例,结合图5和图9所示,V2X天线300还可以包括两根辅助电极330,两根辅助电极330均立设在V2X天线300的支撑板310上,且两根辅助电极330分别位于天线柱320的两侧。在实际应用中,两根辅助电极330分别位于天线柱320的对应车体宽度方向上的两侧,以天线柱320位于天线盒100的中心线上为例,两根辅助电极330可以以天线盒100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设在天线柱320的两侧。
为便于说明,将天线柱320对应车体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定义为天线柱320的左右两侧,将天线柱320对应车体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定义为天线柱320的前后两侧。通过两侧的辅助电极330的信号辐射场作用于天线柱320的左右两侧,改变天线柱320的信号辐射场,减弱V2X天线300左右方向上的信号强度,增强V2X天线300前后方向上的信号强度,即,增强V2X天线300对应车体前后方向上的信号强度,提升V2X天线300的性能。
图10为本公开实施例一提供的5G天线组件与底座的组装分解图。结合图5和图10所示,5G天线组件400中,第一组410中的第一天线411和第二组420中的第二天线421均呈矩形片状,矩形片状的第一天线411和第二天线421可以垂直立设在底座120的内底壁121上,以保证第一天线411和第二天线421发射信号和接收信号的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第一天线411和第二天线421均为5G天线,同种天线之间的干扰作用,较不同种类的天线之间的影响更强。本实施例通过将第一天线411和第二天线421分别设置在GNSS天线200的相对两侧,避免第一天线411和第二天线421之间相互干扰。
而5G天线组件400和GNSS天线200属于不同种类的天线,两者之间的干扰作用不明显。并且,如前所述,本实施例中,GNSS天线200的电路板组件210具有延伸板212,延伸板212围设在GNSS天线200的天线块组件220的外周,参照图5所示,延伸板212挡设在5G天线组件400与GNSS天线200的天线块组件220之间,可以减小5G天线组件400对GNSS天线200的影响。
另外,参照图4和图5所示,通过将5G天线组件400的第一组410和第二组420分别设置在GNSS天线200的相对两侧,GNSS天线200的另外两侧无其他天线,对于天线盒100内的布局设计,在5G天线组件400的第一组410、GNSS天线200、5G天线组件400的第二组420依次排布方向上,可以为天线盒100的长度方向。
也就是说,GNSS天线200的第一侧至第二侧的方向为天线盒100的长度方向,GNSS天线200的另外两侧对应的方向为天线盒100的宽度方向。如此设置,使得天线盒100内的布局更加紧凑,并且,根据天线盒100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更好确定天线盒100在车顶的安装方位。示例性的,天线盒100的长度方向可以沿车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如此,天线盒100与车体的外形匹配,且风阻较小。
其中,5G天线组件400的第一组410中的两片第一天线411的工作频率可以相同,因而,两片第一天线411之间需要有足够的间隔,以免相互干扰;同样的,5G天线组件400的第二组420的两片第二天线421的工作频率可以相同,因而,两片第二天线421之间需要有足够的间隔,以免相互干扰。
因此,本实施例中,第一组410的两片第一天线411可以沿GNSS天线200的第一侧的延长方向间隔设置,对应的,第二组420的两片第二天线421可以沿GNSS天线200的第二侧的延长方向间隔设置,即,两片第一天线411之间和两片第二天线421之间均沿天线盒100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如此,两片第一天线411之间的平均间距(两片第一天线411的中心之间的间距)及两片第二天线421之间的平均间距(两片第二天线421的中心之间的间距)均可以满足设计要求。
相较于两片第一天线411之间及两片第二天线421之间均在天线盒100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两片第一天线411之间及两片第二天线421之间,在天线盒100的长度方向上均需设计足够的间隔,这会增大天线盒100的长度,布局不合理。
参照图5所示,本实施例通过使两片第一天线411之间及两片第二天线421之间在天线盒100的宽度方向上间隔设置,在天线盒100的宽度方向上,两片第一天线411的总体尺寸及两片第二天线421的总体尺寸与GNSS天线200的尺寸相差不大,对天线盒100的宽度影响不大,由于减小了天线盒100的长度,使得天线盒100内的布局紧凑合理,可以减小天线盒100的体积。
示例性的,5G天线组件400中,第一天线411可以为高频天线,例如,第一天线411的工作频段为1.6-5G,第一天线411的敏感区较小,其长度和高度均较小;第二天线421可以为全频段天线,例如,第二天线421的工作频段为0.824-5G,相较于第一天线411,第二天线421的敏感区较大,其长度和高度分别大于第一天线411的长度和高度。
对于长度方向沿车体的长度方向设置的天线盒100,结合图4和图5所示,在布局设计时,5G天线组件400的第一组410可以位于天线盒100的面向车辆的车头的一端,第二组420可以位于天线盒100的面向车辆的车尾的一端。这样,根据第一组410的总体长度和高度小于第二组420的总体长度和高度的情况,天线盒100的前端(面向车辆的车头的一端)可以较窄、较矮,天线盒100的后端(面向车辆的车尾的一端)可以较宽、较高。在车头至车尾的方向上,天线盒100呈前窄后宽、前低后高的姿态,符合汽车的设计要求,有利于减小风阻。
另外,结合图5和图10所示,为了减小5G天线组件400的第一组410在天线盒100的宽度方向上的总体尺寸,两片第一天线411在以天线盒100的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以下均称作中心线)对称设置的基础上,第一天线411还可以相对于天线盒100的中心线倾斜设置,两片第一天线411的相互靠近的一侧(相对内侧)远离GNSS天线200,两片第一天线411的相互远离的一侧(相对外侧)靠近GNSS天线200,第一天线411由相对内侧至相对外侧朝向GNSS天线200倾斜,两片第一天线411与GNSS天线200的第一侧之间形成三角区域。
如此设置,进一步减小了两片第一天线411在天线盒100的宽度方向上的总体尺寸,天线盒100的前端的宽度可以更窄,并且,天线盒100的前端可以设计为与第一天线411匹配的渐宽形状,天线盒100的流线型更好,减小了天线盒100的风阻,提升了天线盒100的外观效果。
结合图5和图10所示,与第一组410的两片第一天线411同样的,5G天线组件400的第二组420的两片第二天线421在以天线盒100的中心线对称设置的基础上,第二天线421也可以相对于天线盒100的中心线倾斜设置,两片第二天线421的相互靠近的一侧(相对内侧)远离GNSS天线200,两片第二天线421的相互远离的一侧(相对外侧)靠近GNSS天线200,第二天线421由相对内侧至相对外侧朝向GNSS天线200倾斜,两片第二天线421与GNSS天线200的第二侧之间形成三角区域。
如此设置,进一步减小了两片第二天线421在天线盒100的宽度方向上的总体尺寸,两片第二天线421的总体尺寸与GNSS天线200的尺寸更匹配,避免了第二天线421过多占据天线盒100额外的宽度空间,天线盒100的后端可以设计为与第二天线421匹配的渐窄形状,天线盒100的流线型更好,提升了天线盒100的外观效果。
参照图10所示,5G天线组件400中,第一组410还包括第一基板412,第一基板412连接在底座120的内底壁121上,两片第一天线411垂直立设在第一基板412上。第一基板412例如为未布线的PCB,第一基板412主要用于支撑和固定第一天线411。将两片第一天线411事先安装在第一基板412上组成整体结构,便于将5G天线的第一组410安装至底座120的内底壁121上。另外,对于底座120为金属底座120的情况,第一基板412还能够隔离底座120对第一天线411的影响,保证第一天线411的性能。
继续参照图10,与第一组410同样的,5G天线组件400的第二组420可以包括第二基板422,第二基板422连接在底座120的内底壁121上,两片第二天线421垂直立设在第二基板422上,第二基板422也可以为未布线的PCB,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底座120的内底壁121上可以对应第一基板412和第二基板422的区域可以间隔设置多个凸起的安装位1211,第一基板412和第二基板422支撑并连接在安装位1211上,便于对第一基板412和第二基板422进行定位和安装。其中,第一基板412(第二基板422)和安装位1211上设置有对应连通的连接孔,通过在连接孔内穿设螺钉、铆钉等锁紧件,将第一基板412(第二基板422)固定在底座120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车载集成天线1的天线盒100内设置的天线还可以包括蓝牙天线和WiFi天线中的至少一者。蓝牙天线和WiFi天线用于发射信号和接收信号。
参照图5和图6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蓝牙天线和WiFi天线可以集成于一体,本实施例将之定义为蓝牙/WiFi集成天线500,蓝牙/WiFi集成天线500为片状天线,蓝牙/WiFi集成天线500可以设置在GNSS天线200对应5G天线组件400的侧方,例如,蓝牙/WiFi集成天线500设置在第一组410所在侧或第二组420所在侧,并且,蓝牙/WiFi集成天线500可以贴设在第一基板412或第二基板422上的三角区域(两片第一天线411/两片第二天线421与GNSS天线200的第一侧/第二侧之间形成的区域)内。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蓝牙天线和WiFi天线也可以单独设置,天线盒100内可以设置蓝牙天线和WiFi天线中的一者,蓝牙天线(WiFi天线)贴设在第一基板412或第二基板422上的三角区域内;或者,天线盒100内设置蓝牙天线和WiFi天线,蓝牙天线和WiFi天线中的一者贴设在第一基板412上的三角区域内,另一者贴设在第二基板422上的三角区域内。
参照图5和图6所示,底座120上还可以设置呼吸阀127,呼吸阀127穿过底座120连通外界,其中,底座120的外底壁上贴附的缓冲垫600上对应呼吸阀127的部位可以开设避让孔620,呼吸阀127暴露在避让孔620内。当天线盒100内外存在气压差时,呼吸阀127打开,连通天线盒100内部与外界,使天线盒100内外保持气压平衡,防止气压差对天线盒100造成损伤,以免影响车载集成天线1的性能。
以天线盒100内设置蓝牙/WiFi集成天线500,蓝牙/WiFi集成天线500设置在第二基板422(第一基板412)上的三角区域内为例,呼吸阀127可以与蓝牙/WiFi集成天线500相对设置,位于底座120上第一基板412(第二基板422)的三角区域对应的区域。此时,第一基板412(第二基板422)的三角区域对应呼吸阀127的部位可以开设避让缺口4121,呼吸阀127暴露在避让缺口4121内,以连通天线盒100内部。
图11为图1中A-A的剖视图。参照图4和图11所示,本实施例通过在天线盒100内集成设置GNSS天线200、V2X天线300、5G天线组件400和蓝牙/WiFi集成天线500,使得车载集成天线1可以满足多方面的通讯需求。
通过将GNSS天线200设置在天线盒100的长度方向的中间区域,将V2X天线300集成在GNSS天线200顶部,可以保障V2X天线300发射信号和接收信号的能力,且对GNSS天线200不产生明显影响。通过将5G天线组件400的第一组410和第二组420分别设置在GNSS天线200对应的两侧,GNSS天线200隔离在第一组410和第二组420之间,可避免第一组410和第二组420之间相互影响;其中,第一组410的两片第一天线411间隔设置,第二组420的两片第二天线421间隔设置,可避免两片第一天线411和两片第二天线421之间的干扰。
参照图11所示,在实际应用中,天线盒100的高度可以不超过70mm,以免车载集成天线1影响汽车的行驶性能。在保障各种天线之间不会产生明显的干扰的基础上,天线盒100内的布局紧凑合理,设置在GNSS天线200顶部的V2X天线300不占据天线盒100的额外平面空间,位于GNSS天线200两侧的5G天线组件400不占据天线盒100的额外宽度空间。天线盒100的体积小,外形与车顶的形状相匹配,外观效果好。
由于车载集成天线1安装在车辆的车顶,暴露在外界环境中,且天线盒100内集成设置了多种天线,因此,对天线盒100的密封性能具有较高的要求,以确保天线盒100内的各种天线发射信号和接收信号的能力,保证车载集成天线1的可靠性。对此,本实施例对天线盒100的连接密封结构进行了设计,以下对天线盒100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介绍。
图12为本公开实施例一提供的去除各种天线后的天线盒的爆炸图;图13为本公开实施例一提供的天线盒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公开实施例一提供的天线盒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图1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参照图12所示,天线盒100的外壳110可以为一体成型件,外壳110包括顶壁部111和侧壁部112,侧壁部112围设在顶壁部111的周向边缘。相较于外壳110,天线盒100的底座120大致为板状结构,外壳110的侧壁部112与底座120的边缘扣合连接,构成天线盒100。
结合图13和图14所示,外壳110的侧壁部112包括外层壁1121,外层壁1121为侧壁部112的最外层结构,外壳110和底座120装配时,外壳110的外层壁1121用于和底座120侧壁122配合连接。参照图15所示,外壳110的外层壁1121可以贴合在底座120的侧壁122的外壁面上,如此,外壳110的外层壁1121可遮挡底座120的侧壁122的外壁面,底座120被外壳110包围,提升了天线盒100的外观效果。
至于外壳110与底座120的连接,参照图13所示,外壳110的外层壁1121内侧沿周向可以间隔设置多个安装柱113,安装柱113具有内螺纹孔,参照图14所示,底座120的侧壁122上沿周向间隔设有多个定位孔1221,定位孔1221与安装柱113一一对应,通过在定位孔1221与安装柱113的内螺纹孔内穿设螺钉,将外壳110与底座120机械锁固在一起。
并且,为了实现外壳110与底座120的密封连接,参照图13所示,外壳110的侧壁部112还包括内层壁1122,内层壁1122位于外层壁1121的内侧,参照图14所示,底座120的内底壁121上靠近边缘的区域还设有第一环形槽A,参照图15所示,外壳110的内层壁1122伸入底座120的第一环形槽A内,第一环形槽A和内层壁1122之间的间隙内填充有密封胶,通过密封胶密封外壳110与底座120之间的间隙,实现外壳110和底座120的密封连接。
在外壳110和底座120通过密封胶密封连接的基础上,外壳110和底座120之间还压设有密封圈126,密封圈126例如为“O”型密封圈,外壳110和底座120装配好后,将密封圈126挤压变形,通过密封圈126密封外壳110和底座120之间的间隙。
具体的,参照图13所示,外壳110的侧壁部112还包括位于外层壁1121与内层壁1122之间的中层壁1123,参照图14所示,底座120的内底壁121上还设置有第二环形槽B,密封圈126设置在第二环形槽B内,外壳110的中层壁1123伸入第二环形槽B内并抵设在密封圈126上,中层壁1123和底座120对密封圈126的压力将其挤压变形,密封外壳110和底座120之间的间隙。
其中,参照图14所示,底座120的内底壁121上靠近边缘的区域设置有第一环形墙124和第二环形墙125,第二环形墙125围设在第一环形墙124的外侧,第一环形墙124、第二环形墙125及底座120的内底壁121共同围成第一环形槽A,第二环形墙125、底座120的侧壁122及底座120的内底壁121共同围成第二环形槽B。底座120的内底壁121上位于第一环形墙124围设的区域内,为设置GNSS天线200及5G天线组件400的区域。
天线盒100的外壳110和底座120之间通过密封胶和密封圈126实现双层密封,可以有效提升天线盒100的防水密封性能,可以使车载集成天线1达到IP67的防水等级,其中,数字“6”代表车载集成天线1的防尘等级,表示车载集成天线1可完全保护内部结构不受灰尘入侵,数字“7”代表车载集成天线1的防水等级,表示车载集成天线1在侵入超过1m深的水下时能给予内部零件不低于30min的防护时间。
由于底座120上还设置有密封圈126,通过外壳110和底座120之间的压力挤压密封圈126使之变形,因而,底座120需要承受较大的压力,为了使底座120具有足够的承压能力,底座120可以为金属材质的底座120。另外,也可以在塑料材质的外壳110的内壁设置加强筋114,在减小外壳110的壁厚、减轻天线盒100的质量的基础上,增大外壳110的强度,保证天线盒100在不同的高低温环境中不受损、不变形,确保天线盒100的可靠性得到有效保障。
示例性的,参照图13所示,外壳110侧壁部112的内层壁1122与中层壁1123之间、中层壁1123与外层壁1121之间均可以间隔设置有多条加强筋114,并且,外壳110顶壁部111的内壁面上也可以设置多条加强筋114,顶壁部111内壁面上的加强筋114可以包括沿周向延伸的环状加强筋114、大致沿外壳11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加强筋114和大致沿外壳110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加强筋114,不同加强筋114之间可以交叉连接。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车辆包括车体,车体的车顶安装有实施例一中的车载集成天线1。
车辆可以包括轿车、SUV(Sport Utility Vehicle,运动型多用途汽车)、越野车、载货汽车、卡车、客车等类型,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以下均以车辆为轿车、SUV或越野车等汽车为例进行说明。
其中,对于定位精度要求较低的汽车而言,车体的车顶上可以仅安装一个车载集成天线1,示例性的,车载集成天线1的中心可以位于车顶的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上。
对于定位精度要求较高的汽车而言,例如,本实施例的车辆为L4以上驾驶模式的自动驾驶车辆,此时,车体的车顶上可以安装有两个以上的车载集成天线1,通常在车顶上安装两个车载集成天线1,两个车载集成天线1例如可以沿车体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
在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车辆的车顶上也可以设置更多的车载集成天线1,例如,沿车顶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三个车载集成天线1,三个车载集成天线1均与车内的电子设备电连接。在两个车载集成天线1联合定位的基础上,冗余一个车载集成天线1,如若其中一个车载集成天线1无法正常工作,则依靠另外两个车载集成天线1,依然可实现双天线联合定位,保证满足自动驾驶车辆的定位需求。
以车顶上沿车体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有两个车载集成天线1为例,通过其中任一车载集成天线1即可定位出车辆此刻所在的位置,而通过沿车体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两个车载集成天线1,通过两个车载集成天线1联合定位,可定位车体此时的方位,根据此可定位此时车辆的偏转角度、偏转速度等参数,以达到对车辆的精准定位。
在实际应用中,以车载集成天线1的静态(车载集成天线1处于静止状态)定位精度为10cm范围内、动态(车载集成天线1处于移动状态)定位精度为30cm范围内为例,两个车载集成天线1之间的间距可以≥60cm,例如,两个车载集成天线1之间的间距为65cm、70cm、75cm、80cm、85cm、90cm、95cm或100cm等,可以根据车顶的宽度具体而定,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另外,车顶上的两个车载集成天线1可以以车顶的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左右对称设置。如此,两个车载集成天线1距车顶的中心线的距离相等,两个车载集成天线1联合定位的精度更高。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公开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0)

1.一种车载集成天线,安装于车辆的车顶,其特征在于,包括:天线盒及设置于所述天线盒内的GNSS天线、V2X天线和5G天线组件;
所述GNSS天线安装在所述天线盒的内底壁上,所述V2X天线设置在所述GNSS天线的背离所述内底壁的顶端面上;所述5G天线组件立设在所述内底壁上,包括第一组和第二组,所述第一组位于所述GNSS天线的第一侧,所述第二组位于所述GNSS天线的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
其中,所述第一组包括两片间隔设置的第一天线,所述第二组包括两片间隔设置的第二天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集成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均呈矩形片状,且,两片所述第一天线沿所述第一侧的延长方向间隔设置,两片所述第二天线沿所述第二侧的延长方向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集成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天线的长度,且所述第一天线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二天线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集成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位于所述天线盒的面向所述车辆的车头的一端,所述第二组位于所述天线盒的面向所述车辆的车尾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集成天线,其特征在于,两片所述第一天线相对于所述天线盒的中心线对称且倾斜设置,两片所述第一天线的相互靠近的一侧远离所述GNSS天线,两片所述第一天线的相互远离的一侧靠近所述GNSS天线。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集成天线,其特征在于,两片所述第二天线相对于所述天线盒的中心线对称且倾斜设置,两片所述第二天线的相互靠近的一侧远离所述GNSS天线,两片所述第二天线的相互远离的一侧靠近所述GNSS天线。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集成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还包括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连接在所述内底壁上,两片所述第一天线垂直立设在所述第一基板上;
所述第二组还包括第二基板,所述第二基板连接在所述内底壁上,两片所述第二天线垂直立设在所述第二基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车载集成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GNSS天线包括电路板组件、天线块组件和屏蔽罩,所述电路板组件支撑于所述内底壁,所述天线块组件连接于所述电路板组件的背离所述内底壁的一侧表面,所述屏蔽罩连接于所述电路板组件的面向所述内底壁的一侧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载集成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组件包括主板和至少一块延伸板,所述天线块组件连接于所述主板,所述延伸板垂直连接于所述主板的边缘,且所述延伸板环绕于所述主板的周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载集成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呈矩形板状,所述主板的周向四侧分别设有四块所述延伸板。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载集成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块组件至少包括第一陶瓷块和第二陶瓷块,所述第一陶瓷块贴设于所述主板,所述第二陶瓷块层叠在所述第一陶瓷块的背离所述主板的一侧表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车载集成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V2X天线包括支撑板和至少一根天线柱,所述支撑板贴设于所述GNSS天线的顶端面,所述天线柱立设在所述支撑板的背离所述GNSS天线的一侧表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载集成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覆盖所述GNSS天线的顶端面的中间区域。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载集成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柱为一根,所述V2X天线还包括立设在所述支撑板上的两根辅助电极,两根所述辅助电极分别位于天线柱的对应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
15.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车载集成天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蓝牙天线和WiFi天线中的至少一者,所述蓝牙天线和/或所述WiFi天线设置在所述GNSS天线的对应所述5G天线组件的侧方。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车载集成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牙天线和所述WiFi天线集成于一体,并设置在所述第一天线或所述第二天线的面向所述GNSS天线的一侧。
17.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车载集成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盒包括相互扣合的外壳和底座,所述底座固定于所述车顶,所述外壳位于所述底座的背离所述车顶的一侧,所述GNSS天线和所述5G天线组件安装于所述底座的内底壁。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车载集成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内底壁上设有环状支撑墙,所述GNSS天线支撑在所述环状支撑墙的顶端。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车载集成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顶壁部和围设于所述顶壁部的周向边缘的侧壁部,所述侧壁部与所述底座的边缘扣合连接。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车载集成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部包括外层壁和位于所述外层壁内侧的内层壁,所述底座的内底壁上靠近边缘的区域设有第一环形槽;
所述外层壁与所述底座的侧壁的外壁面贴合,所述内层壁伸入所述第一环形槽内,所述第一环形槽和所述内层壁之间的间隙内填充有密封胶。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车载集成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部还包括位于所述外层壁和所述内层壁之间的中层壁,所述底座的内底壁上还设有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二环形槽内设有密封圈,所述中层壁抵设在所述密封圈上。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车载集成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内底壁上靠近边缘的区域设置有第一环形墙和第二环形墙,所述第二环形墙围设在所述第一环形墙的外侧;
所述第一环形墙、所述第二环形墙及所述底座的内底壁共同围成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二环形墙、所述底座的侧壁及所述底座的内底壁共同围成第二环形槽。
23.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车载集成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呼吸阀,所述呼吸阀连通所述天线盒内部与外界。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车载集成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阀位于所述第一天线面向所述GNSS天线的一侧,或者,所述呼吸阀位于所述第二天线面向所述GNSS天线的一侧。
25.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车载集成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外底壁上安装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车顶连接。
26.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车载集成天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缓冲垫,所述缓冲垫贴设在所述底座的外底壁。
27.一种自动驾驶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和至少两个权利要求1-26任一项所述的车载集成天线;
所述车体包括车顶,所述车载集成天线安装于所述车顶。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自动驾驶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顶安装有两个所述车载集成天线,两个所述车载集成天线分别靠近所述车顶的宽度方向的两侧。
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自动驾驶车辆,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车载集成天线以所述车顶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
30.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自动驾驶车辆,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车载集成天线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60cm。
CN202220242557.6U 2022-01-28 2022-01-28 车载集成天线及自动驾驶车辆 Active CN2166987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42557.6U CN216698713U (zh) 2022-01-28 2022-01-28 车载集成天线及自动驾驶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42557.6U CN216698713U (zh) 2022-01-28 2022-01-28 车载集成天线及自动驾驶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98713U true CN216698713U (zh) 2022-06-07

Family

ID=818270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42557.6U Active CN216698713U (zh) 2022-01-28 2022-01-28 车载集成天线及自动驾驶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987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27328B2 (en) Antenna unit having a shield cover with no gap between four side wall portions and four corner portions
US8026864B2 (en) Antenna device, antenna element and antenna module
US6999032B2 (en) Antenna system employing floating ground plane
US7675472B2 (en) Vehicle-mounted antenna system
JP4798368B2 (ja) 複合アンテナ装置
JP4775574B2 (ja) パッチアンテナ
CN107078397A (zh) 包括贴片天线元件的印刷电路板组件和天线组件
US20080100528A1 (en) Antenna apparatus
CN111710960A (zh) 一种车载摄像头鲨鱼鳍智能天线
CN216698713U (zh) 车载集成天线及自动驾驶车辆
US7365694B2 (en) Antenna unit which can be designed to be small in size
CN114421134A (zh) 车载集成天线及自动驾驶车辆
JPH10274535A (ja) カーナビゲーション装置のアンテナユニット
CN113745829A (zh) 一种车载天线
CN115000672A (zh) 一种车载内置的金属腔体天线及车辆
MXPA03010767A (es) Sistema de antenas para automoviles.
CN115084852A (zh) 用于集成在车辆中的多天线接地平面结构
CN216684646U (zh) 扰流板、车尾门及自动驾驶车辆
JPH03220802A (ja) マイクロストリップアンテナ
CN215933825U (zh) 一种车载天线
CN213043062U (zh) 车载天线
CN220021587U (zh) 一种车载天线盒及汽车
CN217562815U (zh) 车载天线收发装置以及车载5g天线设备
WO2008033624A1 (en) Low-profile antenna
CN217562818U (zh) 车载外置天线装置以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