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34749A - 锥形套管电泳涂漆自动上料系统及基于其的上料工艺 - Google Patents

锥形套管电泳涂漆自动上料系统及基于其的上料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34749A
CN113734749A CN202111081802.6A CN202111081802A CN113734749A CN 113734749 A CN113734749 A CN 113734749A CN 202111081802 A CN202111081802 A CN 202111081802A CN 113734749 A CN113734749 A CN 1137347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block
conical
sleeve
feeding system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8180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34749B (zh
Inventor
杨阳
李园奇
雷海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Mechatronics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Mechatronic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Mechatronics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Mechatronics
Priority to CN20211108180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3474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7347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347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347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347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22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 B65G47/26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arranging the articles, e.g. varying spacing between individual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1/00Chutes
    • B65G11/02Chutes of straight form
    • B65G11/023Chutes of straight form for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9/00Rotary conveyors, e.g. rotating discs, arms, star-wheels or co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PROCESSES FOR THE 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DUCTION OF COATINGS; ELECTROFORMING;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13/00Electrophoretic co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ces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锥形套管电泳涂漆自动上料系统及基于其的上料工艺,其中,锥形套管电泳涂漆自动上料系统,包括:自动排列装置,其用于将锥形套管自动排列后输出;中间导轨,其与竖直方向之间夹角为锐角,中间导轨高端与自动排列装置的输出端连通;中转盘,其用于承接中间导轨低端输出的锥形套管且使得相邻锥形套管之间有间隔;以及输出盘,其用于承接中转盘输出的锥形套管且排出锥形套管。该锥形套管电泳涂漆自动上料系统及基于其的上料工艺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实现自动排列锥形套管的问题。

Description

锥形套管电泳涂漆自动上料系统及基于其的上料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锥形套管排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锥形套管电泳涂漆自动上料系统及基于其的上料工艺。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申请号为CN201811580904.0的锥形套管自动装排工艺及锥形套管自动装排机,所述锥形套管自动装排机能自动将多根锥形套管码放在工艺托盘中;所述锥形套管的外形为上小下大的圆台形结构,锥形套管上端开口、下端封闭;所述工艺托盘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多根支撑杆,多根支撑杆按矩阵形式分布。该自动装排机虽然能够实现自动装盘的工作,但是该自动装排机仍然存在的缺点为:
需要手动将锥形套管排列到料仓内,导致需要耗费人工,增加了人工成本,且工作效率低,不能提高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提供一种锥形套管电泳涂漆自动上料系统及基于其的上料工艺,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实现自动排列锥形套管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首先公开了一种锥形套管电泳涂漆自动上料系统,包括:自动排列装置,其用于将锥形套管自动排列后输出;中间导轨,其与竖直方向之间夹角为锐角,中间导轨高端与自动排列装置的输出端连通;中转盘,其用于承接中间导轨低端输出的锥形套管且使得相邻锥形套管之间有间隔;以及输出盘,其用于承接中转盘输出的锥形套管且排出锥形套管。
优选的是,自动排列装置包括:存放漏斗、排列块以及第一旋转驱动机构,存放漏斗用于存放锥形套管,存放漏斗一侧伸入有排列块,排列块为弧形结构,排列块位于存放漏斗内的顶面凹陷形成排列槽,排列槽仅供锥形套管的小端插入,第一旋转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排列块旋转,排列块能转动地安装在存放漏斗底部。
优选的是,中转盘包括:中转架、第一夹块、第二夹块以及移动驱动机构,中转架一侧固定有第一夹块,中转架另一侧安装有移动驱动机构,移动驱动机构输出端连接至第二夹块,第二夹块与第一夹块之间夹紧锥形套管,移动移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二夹块在远离或靠近第一夹块的方向上运动。
优选的是,第一夹块与第二夹块一端为输入端,第一夹块与第二夹块另一端为封堵端,封堵端由弹性压紧机构封堵。
优选的是,在第一夹紧块下方安装有能旋转的旋转轴,旋转上安装有隔挡臂,隔挡臂用于将相邻两锥形套管隔开,在中转架上安装有用于驱动旋转轴旋转的隔挡驱动机构。
优选的是,隔挡臂包括:固定块、导向杆、隔挡块以及第一弹性件,固定块与旋转轴固定,导向杆穿过固定块,导向杆上固定有隔挡块,隔挡块能相对固定块移动,隔挡块位于固定块的靠近第一夹块与第二夹块中心一侧。
优选的是,第一弹性件弹力下保持隔挡块到固定块之间的距离为初始距离,相邻两隔挡臂中,靠近第一夹块输入端的隔挡臂初始距离大于另一隔挡臂初始距离。
优选的是,输出盘包括:支撑框架、第三夹块、第四夹块、第二弹性件以及分离驱动机构,在支撑框架上安装有若干对第三夹块和第四夹块,每对第三夹块与第四夹块之间安装有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能保持第三夹块与第四夹块之间仅能供锥形套管小端穿过,在第三夹块与第四夹块处安装有分离驱动机构,分离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三夹块和第四夹块分开后释放锥形套管。
优选的是,第三夹块不能相对支撑框架移动,第四夹块能相对支撑框架移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锥形套管电泳涂漆自动上料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自动排列装置得将锥形套管自动排列后输出;
S2、中间导轨承接自动排列装置排出列状的锥形套管,并将锥形套管导向至中转盘内;
S3、中转盘承接中间导轨输出的锥形套管;
S4、中转盘将相邻两锥形套管之间距离隔开;
S5、中转盘输出隔开后的锥形套管;
S6、输出盘承接中转盘输出的锥形套管。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自动排列装置,实现了自动将锥形套管排列成排,避免了需要采用人工而导致人工成本增加,自动排列锥形套管,也提高了排列效率,能够满足自动化生产要求。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锥形套管电泳涂漆自动上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自动排料装置与中转盘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中转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隔挡臂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输出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分离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自动排列装置1、存放漏斗11、排列块12、排列槽120、第一旋转驱动机构13、中间导轨2、中转盘3、中转架31、第一夹块32、第二夹块32、移动驱动机构33、弹性压紧机构34、封堵块341、导向脚342、第三弹性件343、隔挡臂35、固定块351、导向杆352、隔挡块353、第一弹性件354、旋转轴36、输出盘4、支撑框架41、第三夹块42、第一缺口421、第二缺口422、第四夹块43、第二弹性件44、分离驱动机构45、气缸451、升降座452、挤压头453、连接机构46、穿杆461、第一螺母462、第二螺母46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首先公开了一种锥形套管电泳涂漆自动上料系统,包括:自动排列装置1,其用于将锥形套管自动排列后输出;中间导轨2,其与竖直方向之间夹角为锐角,中间导轨2高端与自动排列装置1的输出端连通;中转盘3,其用于承接中间导轨2低端输出的锥形套管且使得相邻锥形套管之间有间隔;以及输出盘4,其用于承接中转盘3输出的锥形套管且排出锥形套管。
自动排列装置1包括:存放漏斗11、排列块12以及第一旋转驱动机构13,存放漏斗11用于存放锥形套管,存放漏斗11一侧伸入有排列块12,排列块12为弧形结构,排列块12位于存放漏斗11内的顶面凹陷形成排列槽120,排列槽120仅供锥形套管的小端插入,第一旋转驱动机构13用于驱动排列块12旋转,排列块12能转动地安装在存放漏斗11底部。存放漏斗11振动,当然存放漏斗11安装有振动电机,从而使得锥形套管小端插入到排列槽120内,排列成排,保证锥形套管小端在大端下方,保证锥形套管一个朝向,从而实现了自动排列,避免了人工排列而增加人工成本,
中转盘3包括:中转架31、第一夹块32、第二夹块32以及移动驱动机构33,中转架31一侧固定有第一夹块32,中转架31另一侧安装有移动驱动机构33,移动驱动机构33输出端连接至第二夹块32,第二夹块32与第一夹块32之间夹紧锥形套管,移动移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二夹块32在远离或靠近第一夹块32的方向上运动。中转架31为第一夹块32、第二夹块32以及移动驱动机构33提供安装基础,实现了用第一夹块32和第二夹块32承接中间导轨2输出的锥形套管,当处于承接锥形套管状态时第一夹块32与第二夹块32相互靠近,当需要释放锥形套管时移动驱动机构33驱动第二夹块32远离第一夹块32,实现释放锥形套管。
第一夹块32与第二夹块32一端为输入端,第一夹块32与第二夹块32另一端为封堵端,封堵端由弹性压紧机构34封堵。从而保证所有锥形套管进入到第一夹块32与第二夹块32之间时,相邻锥形套管相互紧贴,同时弹性压紧机构34具有一定的弹性,这样在后续分离锥形套管的时候才有能够有移动的空间。
弹性压紧机构34包括:封堵块341、导向脚342以及第三弹性件343,封堵块341位于第一夹块32和第二夹块32的封堵端,封堵块341固定有插入至中转架31的导向脚342,中转架31导向导向脚342的移动,封堵块341伸入至第一夹块32与第二夹块32之间与锥形套管紧贴,在封堵块341与中转架31之前安装有第三弹性件343,第三弹性件343用于保持锥形套管与封堵块341紧贴。封堵块341插入至第一夹块32和第二夹块32之间,从而实现与锥形套管紧贴。
在第一夹紧块下方安装有能旋转的旋转轴36,旋转上安装有隔挡臂35,隔挡臂35用于将相邻两锥形套管隔开,在中转架31上安装有用于驱动旋转轴36旋转的隔挡驱动机构(图中未示)。为了使得位于第一夹块32和第二夹块32之间的锥形套管之间有一定的间隙,隔挡驱动机构可以是电机等旋转式驱动设备,从而实现相邻锥形套管之间有一定的间隙。
隔挡臂35包括:固定块351、导向杆352、隔挡块353以及第一弹性件354,固定块351与旋转轴36固定,导向杆352穿过固定块351,导向杆352上固定有隔挡块353,隔挡块353能相对固定块351移动,隔挡块353位于固定块351的靠近第一夹块32与第二夹块32中心一侧。此设计,为后续实现一些隔挡块353先将一些锥形套管隔开做了准备,第一弹性件354为弹簧,通过控制弹簧的长度,可以调节隔挡块353与固定块351之间的初始距离,使得一些隔挡块353使得一些相邻锥形套管之间的间距先增大,实现依次推动锥形套管移动的情况出现。
第一弹性件354弹力下保持隔挡块353到固定块351之间的距离为初始距离,相邻两隔挡臂35中,靠近第一夹块32输入端的隔挡臂35初始距离大于另一隔挡臂35初始距离。实现了位于第一夹块32输入端的隔挡臂35先将相邻锥形套管分隔开,从而依次将锥形套管向着弹性封堵机构处移动。
输出盘4包括:支撑框架41、第三夹块42、第四夹块43、第二弹性件44以及分离驱动机构45,在支撑框架41上安装有若干对第三夹块42和第四夹块43,每对第三夹块42与第四夹块43之间安装有第二弹性件44,第二弹性件44能保持第三夹块42与第四夹块43之间仅能供锥形套管小端穿过,在第三夹块42与第四夹块43处安装有分离驱动机构45,分离驱动机构45用于驱动第三夹块42和第四夹块43分开后释放锥形套管。第三夹块42不能相对支撑框架41移动,第四夹块43能相对支撑框架41移动。
为了方便第三夹块42以及第四夹块43的安装,第三夹块42以及第四夹块43通过连接机构46与支撑框架41可拆卸连接。
为了设计结构简单的连接机构46,且实现所有第三夹块42和第四夹块43均能安装到位,连接机构46包括:穿杆461、第一螺母462和第二螺母463,支撑框架41向上固定延伸有安装座,穿杆461穿过所有的第三夹块42、第四夹块43以及安装座,穿杆461两端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462和第二螺母463,第一螺母462和第二螺母463位于所有的第三夹块42、第四夹块43以及安装座两侧,第三夹块42与支撑框架41配合限制第三夹块42移动。穿杆461也对第四夹块43相对第三夹块42的运动有导向作用,从而既实现了所有第三夹块42的安装,又实现了所有第四夹块43的安装,安装座的设置,则实现了限制穿杆461的竖直方向运动,从而避免了第三夹块42和第四夹块43在竖直方向上运动。
第三夹块42下方延伸有插脚(图中未示),插脚插入至支撑框架41的插孔内。插脚的设置,实现了限制第三夹块42相对支撑架移动。
为了设计结构简单的分离驱动机构45,分离驱动机构45包括:气缸451、升降座452以及挤压头453,气缸451安装在支撑框架41底部,气缸451的活塞杆固定至升降座452,升降座452上固定有若干挤压头453,对应每一对第三夹块42和第四夹块43均设置有一挤压头453,挤压头453用于通过插入至第三夹块42和第四夹块43中使得第三夹块42与第四夹块43分离。实现一个气缸451就能实现所有第四夹块43的驱动,减少了驱动设备的使用。
挤压头453为锥台型结构,挤压头453的大端位于挤压头453的小端下方。方便了将挤压头453插入到第三夹块42与第四夹块43之间,从而方便慢慢将第三夹块42和第四夹块43挤开。
第三夹块42和第四夹块43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凹陷形成第一缺口421,第一缺口421供挤压头453置入。方便了将挤压头453插入到第三夹块42与第四夹块43之间。
第一缺口421内壁形成与挤压头453紧贴的弧形壁。方便了挤压头453相对第一缺口421滑动,使得挤压头453与第一缺口421能够充分接触且没有较大的阻碍,保护挤压头453和第一缺口421内壁
第三夹块42与第四夹块43相互靠近的一侧凹陷形成第二缺口422,第二缺口422供锥形套管插入。方便了将锥形套管插入至第二缺口422之间。
输出盘4承接锥形套管时,在第二弹性件44的弹力下,使得第三夹块42与对应的第四夹块43相互靠近,第三夹块42与第四夹块43之间的间隙较小,此时仅供锥形套管的小端插入,这样从中转盘3内跌落的锥形套管能跌落到第三夹块42与第四夹块43之间,且第三夹块42与第四夹块43阻挡锥形套管大端穿过,从而实现稳定支撑锥形套管在指定的位置。
输出盘4的支撑框架41连接有水平驱动机构,水平驱动机构驱动输出盘4移动,从而使得每排第三夹块42和第四夹块43依次与中转盘3对准,从而实现一排一排锥形套管承接,保证每个输出盘4能够承接多排锥形套管。
首先,将锥形套管存放在存放漏斗11中,存放漏斗11上的振动电机振动,实现将锥形套管振动到排列块12的排列槽120内,由于排列槽120仅供锥形套管的小端插入,因此所有锥形套管大端均朝上插入到排列槽120内;然后,第一旋转驱动机构13旋转排列块12旋转,使得排列块12靠近中间导轨2的端部向下倾斜,锥形套管被输入到中间导轨2中,中间导轨2承接锥形套管并导向至中转盘3,此时中转盘3上的第一夹块32与第二夹块32之间距离比较小,仅能供锥形套管小端穿过,此时由于第一夹块32和第二夹块32的封堵端被弹性压紧机构34封堵保证锥形套管之间紧贴;再后,隔挡驱动机构工作,旋转轴36旋转,带动旋转轴36上的隔挡臂35旋转,由于在第一弹性件354弹力下靠近第一夹块32输入端的隔挡块353靠近第一夹块32与第二夹块32中心一些,因此靠近输入端的隔挡块353首先挤压位于输入端的锥形套管分离,第一夹块32与第二夹块32输入端处也有封堵块341,封堵块341与弹性压紧机构34之间的距离刚刚足够设定数量的锥形套管置入,这样挤压锥形套管的时候不会从输入端遗漏,同时第一弹性件354的弹性系数不是很大,当没有被隔挡块353挤压的时候封堵块341刚好贴在锥形套管一侧,随后隔挡块353挤压就能将锥形套管挤压开来,由输入端到封堵端挤压锥形套管,锥形套管随之移动,从而实现逐步将锥形套管向着封堵端挤压,第一弹性件354的弹性系数不大,从而避免一次性挤压锥形套管移动过长的距离而导致锥形套管从第一夹块32与第二夹块32之间挤出,最终隔开,从而使得相邻锥形套管之间距离与相邻两第二缺口422之间的距离匹配;再后,驱动第二夹块32,释放锥形套管,第三夹块42和第四夹块43实现承接锥形套管。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锥形套管电泳涂漆自动上料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自动排列装置1得将锥形套管自动排列后输出;
S2、中间导轨2承接自动排列装置1排出列状的锥形套管,并将锥形套管导向至中转盘3内;
S3、中转盘3承接中间导轨2输出的锥形套管;
S4、中转盘3将相邻两锥形套管之间距离隔开;
S5、中转盘3输出隔开后的锥形套管;
S6、输出盘4承接中转盘3输出的锥形套管。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锥形套管电泳涂漆自动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自动排列装置,其用于将锥形套管自动排列后输出;
中间导轨,其与竖直方向之间夹角为锐角,中间导轨高端与自动排列装置的输出端连通;
中转盘,其用于承接中间导轨低端输出的锥形套管且使得相邻锥形套管之间有间隔;以及
输出盘,其用于承接中转盘输出的锥形套管且排出锥形套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形套管电泳涂漆自动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自动排列装置包括:存放漏斗、排列块以及第一旋转驱动机构,存放漏斗用于存放锥形套管,存放漏斗一侧伸入有排列块,排列块为弧形结构,排列块位于存放漏斗内的顶面凹陷形成排列槽,排列槽仅供锥形套管的小端插入,第一旋转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排列块旋转,排列块能转动地安装在存放漏斗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形套管电泳涂漆自动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中转盘包括:中转架、第一夹块、第二夹块以及移动驱动机构,中转架一侧固定有第一夹块,中转架另一侧安装有移动驱动机构,移动驱动机构输出端连接至第二夹块,第二夹块与第一夹块之间夹紧锥形套管,移动移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二夹块在远离或靠近第一夹块的方向上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锥形套管电泳涂漆自动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夹块与第二夹块一端为输入端,第一夹块与第二夹块另一端为封堵端,封堵端由弹性压紧机构封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锥形套管电泳涂漆自动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夹紧块下方安装有能旋转的旋转轴,旋转上安装有隔挡臂,隔挡臂用于将相邻两锥形套管隔开,在中转架上安装有用于驱动旋转轴旋转的隔挡驱动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锥形套管电泳涂漆自动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隔挡臂包括:固定块、导向杆、隔挡块以及第一弹性件,固定块与旋转轴固定,导向杆穿过固定块,导向杆上固定有隔挡块,隔挡块能相对固定块移动,隔挡块位于固定块的靠近第一夹块与第二夹块中心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锥形套管电泳涂漆自动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弹性件弹力下保持隔挡块到固定块之间的距离为初始距离,相邻两隔挡臂中,靠近第一夹块输入端的隔挡臂初始距离大于另一隔挡臂初始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形套管电泳涂漆自动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输出盘包括:支撑框架、第三夹块、第四夹块、第二弹性件以及分离驱动机构,在支撑框架上安装有若干对第三夹块和第四夹块,每对第三夹块与第四夹块之间安装有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能保持第三夹块与第四夹块之间仅能供锥形套管小端穿过,在第三夹块与第四夹块处安装有分离驱动机构,分离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三夹块和第四夹块分开后释放锥形套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锥形套管电泳涂漆自动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三夹块不能相对支撑框架移动,第四夹块能相对支撑框架移动。
10.一种锥形套管电泳涂漆自动上料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自动排列装置得将锥形套管自动排列后输出;
S2、中间导轨承接自动排列装置排出列状的锥形套管,并将锥形套管导向至中转盘内;
S3、中转盘承接中间导轨输出的锥形套管;
S4、中转盘将相邻两锥形套管之间距离隔开;
S5、中转盘输出隔开后的锥形套管;
S6、输出盘承接中转盘输出的锥形套管。
CN202111081802.6A 2021-09-15 2021-09-15 锥形套管电泳涂漆自动上料系统及基于其的上料工艺 Active CN1137347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81802.6A CN113734749B (zh) 2021-09-15 2021-09-15 锥形套管电泳涂漆自动上料系统及基于其的上料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81802.6A CN113734749B (zh) 2021-09-15 2021-09-15 锥形套管电泳涂漆自动上料系统及基于其的上料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34749A true CN113734749A (zh) 2021-12-03
CN113734749B CN113734749B (zh) 2023-06-13

Family

ID=787390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81802.6A Active CN113734749B (zh) 2021-09-15 2021-09-15 锥形套管电泳涂漆自动上料系统及基于其的上料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34749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40413A (zh) * 2017-06-14 2017-09-08 张家港兆恒机械有限公司 异形盖理盖机
CN108064923A (zh) * 2018-02-12 2018-05-25 刘睿 一种锥螺去尾装置
CN109440169A (zh) * 2018-12-24 2019-03-08 陈瑞森 锥形套管自动装盘工艺及锥形套管自动装盘机
CN211337985U (zh) * 2020-01-06 2020-08-25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 一种锥形套管翻转送件设备
CN211365093U (zh) * 2020-01-06 2020-08-28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 一种锥形套管自动输入设备
CN113291757A (zh) * 2021-04-25 2021-08-24 吴子卿 一种橡胶块生产输送用调节控制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40413A (zh) * 2017-06-14 2017-09-08 张家港兆恒机械有限公司 异形盖理盖机
CN108064923A (zh) * 2018-02-12 2018-05-25 刘睿 一种锥螺去尾装置
CN109440169A (zh) * 2018-12-24 2019-03-08 陈瑞森 锥形套管自动装盘工艺及锥形套管自动装盘机
CN211337985U (zh) * 2020-01-06 2020-08-25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 一种锥形套管翻转送件设备
CN211365093U (zh) * 2020-01-06 2020-08-28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 一种锥形套管自动输入设备
CN113291757A (zh) * 2021-04-25 2021-08-24 吴子卿 一种橡胶块生产输送用调节控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34749B (zh) 2023-06-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16181B (zh) 送料设备
CN208483458U (zh) 一种上轨调节柱装配机的调节柱送料机构
CN103943354B (zh) 变压器绕线机上料装置及上料方法
CN113734749A (zh) 锥形套管电泳涂漆自动上料系统及基于其的上料工艺
CN109576755B (zh) 全自动双排上挂机
CN106064471B (zh) 一种空气过滤器与医用导管装配机构
CN219961532U (zh) 一种食用菌自动供棒装置
CN215796855U (zh) 一种锥形套管电泳涂漆自动上料用中转盘
CN209082019U (zh) 一种自动插挂机
CN111705351A (zh) 一种雨伞铁槽自动插挂机
CN111112976B (zh) 一种螺丝自动上料安装装置
CN105737683A (zh) 一种内置长引线的花炮筒的打孔插引装置
CN202976791U (zh) 一种钢琴轴架穿针机
CN112875240A (zh) 一种用于注射器排料的转向送料装置
CN111162424A (zh) 五孔插座全自动组装线
CN107322521B (zh) 耐压骨架自动穿绳机
CN214826873U (zh) 一种自动螺丝上料机
CN215146395U (zh) 一种圆环型薄片零件上料机构
CN215796962U (zh) 一种锥形套管电泳涂漆自动上料用输出盘
CN110306314B (zh) 一种用于自动卸纱机的对中定位装置
CN219239967U (zh) 一种集装袋自动切割缝纫装置
CN110077834B (zh) 一种应用于多种规格蜡笔装配线输送蜡笔笔筒的上料装置
CN219244951U (zh) 一种光学镜片检测支撑架
CN113909523B (zh) 一种养鸡方管水线全自动打孔装头一体机
CN114104349B (zh) 一种灌装机内部灌装枪头自动换枪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