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27929B - 电梯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27929B
CN113727929B CN201980095367.7A CN201980095367A CN113727929B CN 113727929 B CN113727929 B CN 113727929B CN 201980095367 A CN201980095367 A CN 201980095367A CN 113727929 B CN113727929 B CN 1137279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car
storage battery
power
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9536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27929A (zh
Inventor
山下幸一
星野孝道
前原知明
齐藤勇来
羽鸟贵大
鸟谷部训
棚林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7279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279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279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279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34Details, e.g. call counting devices, data transmission from car to control system, devices giving information to the control syste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Elevator Control (AREA)

Abstract

电梯装置具备轿厢;具有非接触供电用的送电线圈的送电部;和控制部,在电梯装置中,轿厢具有:具有蓄电池的蓄电装置;具有非接触供电用的受电线圈的受电部;和门,控制部使用蓄电池的充电的循环数、蓄电池的前次的充电后的运转时间或经过时间、门的开闭动作的次数以及轿厢内的设备的电力消耗量当中的至少一个来估计蓄电池的劣化,探测蓄电池的寿命。由此,能根据电梯装置的动作来估计蓄电池的劣化,来探测蓄电池的寿命,并促使蓄电池的更换。

Description

电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梯装置的轿厢中设置轿厢门驱动装置、照明设备,根据需要设置空调机等电气设备。
在现有的电梯装置中,为了对轿厢供给电力,在轿厢附设随行电缆(也称作移动电缆、行动线缆等),作为供电用的电线缆线。
该随行电缆在高层楼宇的电梯中会达到数百m以上,其质量大成为问题。另外,在震度非常强的地震等中,还担心由于其摇晃而随行电缆钩挂到升降通道内的器材。
因此,研讨无随行电缆电梯,其中,不使用随行电缆而在轿厢侧设置蓄电池,从该蓄电池对设置于轿厢的轿厢门驱动装置、照明设备等电气设备供给电力。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不使用随行电缆的电梯装置中,在轿厢停止在配置有送电部的停止楼层时,该停止前的轿厢在移动中使得非接触供电开始,受电部从轿厢的停止前起就进行受电。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特开2019-159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无随行电缆电梯是利用了非接触供电装置的电梯装置。在这样的电梯装置中,轿厢内中消耗的电力需要通过设置于轿厢的蓄电池等来供应。因而,该蓄电池等的容量只是如现有的电梯装置中进行的停电时紧急停靠那样在紧急时供应暂时使用的电力量是不够的。即,蓄电池等的容量必须在到供电层停止并进行充电为止的期间,在通常的运转中供应使用在门的开闭、轿厢内的照明设备等中的电力量。
但蓄电池等由于设置于轿厢,因此其质量是有限度的。因而,蓄电池等谋求频繁进行充放电。然后,这成为促进蓄电池等的劣化的要因之一。
另外,即使停止在供电层,多数情况下也是必须在达到满充电前将运转重新开始。因此,不能在各个充电时探测到满充电为止的充电量,难以实测蓄电池等的劣化的程度。进而,根据电梯装置的使用条件,也有运转的频度低、满充电的状态长时间持续的情况,还有该状态也会给蓄电池的劣化带来影响的问题。
包括专利文献1在内,找不到关于在设置于无随行电缆电梯的轿厢的蓄电池等中特有的使用条件给蓄电池等的劣化带来的影响进行了考虑的公知技术。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根据电梯装置的动作来估计蓄电池的劣化从而探测蓄电池的寿命,促使蓄电池的更换。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电梯装置具备:轿厢;具有非接触供电用的送电线圈的送电部;和控制部,轿厢具有:具有蓄电池的蓄电装置;具有非接触供电用的受电线圈的受电部;和门,控制部使用蓄电池的充电的循环数、蓄电池的前次的充电后的运转时间或经过时间、门的开闭动作的次数以及轿厢内的设备的电力消耗量当中的至少一个来估计蓄电池的劣化,从而探测蓄电池的寿命。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根据电梯装置的动作估计蓄电池的劣化从而探测蓄电池的寿命,促使蓄电池的更换。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电梯装置的一例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表示实施例1的探测蓄电池的寿命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表示实施例2的探测蓄电池的寿命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无随行电缆电梯,特别涉及使用一次侧铁芯和二次侧铁芯相互处于非接触状态的供电变压器来对轿厢的蓄电装置进行供电的无随行电缆电梯。另外,本发明提供探测利用了非接触供电装置的电梯装置中的蓄电池(battery)的劣化的单元以及方法。由此,能将劣化的蓄电池的更换时期自动通报给电梯装置的管理者。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蓄电池的种类并没有限定。作为蓄电池的例,能举出锂离子二次电池、镍氢电池等。另外,也可以取代所谓的蓄电池而使用电容器等。在本说明书的说明中,作为包含蓄电池、电容器等的用语而使用“蓄电池等”。另外,虽然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为“蓄电池”,但这指的是本说明书中的“蓄电池等”。
一般,在轿厢中未设置空调设备的情况下,轿厢中的电力消耗量最大的是进行门的开闭的门驱动装置。
以下,使用附图进行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的电梯装置的整体结构。
在本图中,电梯装置具备轿厢100、控制面板2、电动机3、绳轮4、吊索5和平衡重7。从电源1对控制面板2供给电力。控制面板2控制电动机3的旋转。电动机3的旋转轴与绳轮4的旋转轴连结。在绳轮4卷绕吊索5,通过吊索5而轿厢100和平衡重7被驱动,使得吊桶状地进行升降。
另外,在轿厢100连接调速器吊索11。若调速器吊索11移动,调速器12就与其联动地旋转。在调速器12设有与该旋转联动地旋转的脉冲产生器13。脉冲产生器13输出与调速器12的旋转联动的脉冲。脉冲产生器13所输出的脉冲被发送到升降位置检测部14。升降位置检测部14通过对来自脉冲产生器13的脉冲数进行计数,来检测轿厢100的升降通道内的位置。
在轿厢100的下表面设置停靠位置检测部117。停靠位置检测部117使用光传感器等来检测与楼层10A、10B的相对的位置,判定是否是正确的停靠位置。
在轿厢100设有未图示的门。门具有轿厢门驱动装置(门驱动装置),在打开的动作时以及在维持打开的状态时,消耗电力。门由于具有自闭力,因此在关闭的动作时以及在维持关闭的状态时所消耗的电力比在打开的动作时、在维持打开的状态时所消耗的电力要少。
接下来,说明对轿厢100进行供电的结构。
本图所示的电梯装置不使用随行电缆,对轿厢100进行非接触供电。为了该非接触供电,在升降通道内的停止楼层侧设置送电部8A、8B。各个送电部8A、8B具有用于进行非接触供电的送电线圈9A、9B。从电源1对各个送电线圈9A、9B供给电力。
另外,在本图中,在两个楼层10A、10B配置送电部8A、8B,但配置送电部8A等的数量并不限定于两个。即,送电部位于至少一个的轿厢100的停止楼层即可,反之,也可以在轿厢100所停止的全部停止楼层配置送电部。在此,将设有送电部的层称作“供电层”。其中,通常由于设置成本等也成为问题,因此,例如若是10层高的楼宇,则在3处左右设置送电部。在高层楼宇的情况下,例如可以每5层或每10层设置送电部。因此,并不限于在轿厢100所停止的层总是没有送电部。
在轿厢100设置受电部101以及蓄电装置103。受电部101具备用于接受非接触供电的受电线圈102。在轿厢100停止在设置有送电部8A或8B的楼层10A或10B(供电层)时,受电线圈102与安装于送电部8A或8B的送电线圈9A或9B接近。通过受电线圈102与任一个送电线圈9A或9B接近,从该接近的送电线圈9A或9B产生的磁通对受电线圈102进行交链,在具有受电线圈102的受电部101受电。
将受电部101中得到的电力对蓄电装置103内的蓄电池进行充电。在此,作为蓄电池而使用锂离子电池、铅蓄电池、大容量电容器等。将对蓄电装置103充电的电力供给到轿厢100内的设备。设备例如是照明设备、空调设备、监视设备等。在设备中还包含门开闭装置(门驱动装置)、运算部110。
运算部110探测蓄电装置103内的蓄电池的充放电电流、电池电压、充放电状态等,并进行种种计算,还进行与控制面板2的收发。
实施例1
图2表示用于探测图1的蓄电装置103内的蓄电池的寿命的过程的一例。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还包括接下来的图3的说明在内,关于电梯装置的结构,也使用图1记载的附图标记。
在图2中,考虑蓄电池的劣化通过充放电的重复而进展,通过是否达到寿命循环数来进行判定。在此,所谓寿命循环数,是指蓄电池的劣化成为应进行蓄电池的更换的状态为止的充放电的重复次数。该次数是预先掌握作为产品的蓄电池的劣化怎样进展而设定的值。该次数期望根据经验/实验而算出,但也可以在理论上设定。
首先,探测轿厢100是否是行驶中(移动中)(S11)。在行驶中的情况下,结束寿命探测的处理。在不是行驶中的情况下(在停止中的情况下),探测是否是供电层(S12)。在不是供电层的情况下,结束寿命探测的处理。
在是供电层的情况下,探测是否经过了一定时间(S13)。在此,判别经过一定时间的理由在于,若在供电层停止给定时间就开始充电,若经过给定的充电时间,就会成为给寿命带来影响的实质的充电。在未经过一定时间的情况下,结束寿命探测的处理。在经过了一定时间的情况下,将充电的循环数加1次(S14)。然后判别是否达到寿命循环数(S15)。
在达到寿命循环数的情况下,视作蓄电池的劣化成为给定的状态,通知应进行蓄电池的更换(S16)。在未达到寿命循环数的情况下,不进行蓄电池的更换而予以放置,继续电梯装置的运转。
根据本实施例,能利用充放电的重复与蓄电池的劣化的关系来估计蓄电池的寿命。由此,探测成为即使在供电层进行充电也未至满充电的使用条件的蓄电池的寿命,能在合适的时期进行蓄电池的更换。
实施例2
图3表示用于探测图1的蓄电装置103内的蓄电池的寿命的过程的其他示例。
根据在供电层对蓄电池充电后直到进行下一次充电为止的期间中通过门开闭动作而消耗的电力量,有长时间持续蓄电池的剩余电量少的状态的情况、长时间持续满充电的状态的情况。
在图3中,考虑上述的情况,根据前次的充电后的运转时间、以及开闭轿厢100的门的动作的次数来进行判定。这是因为,蓄电池的剩余电量少的状态、满充电的状态若长时间持续,就会给蓄电池的劣化带来影响。
首先,从轿厢100从供电层出发时起,通过计时器测量运转时间(S21)。在本说明书中,将该运转时间称作“前次的充电后的运转时间”。该运转时间可以是包含电梯装置的休止时间的经过时间。这是因为,存在在休止时间中蓄电池的劣化也进展的情况。
之后,轿厢100重复行驶(S22)、停靠(S23)以及门开闭(S24)。在这期间,计数门开闭动作的次数,并进行记录(S25)。
然后,进一步探测是否有门开闭动作(S26)。在有进一步的门开闭动作的情况下,回到步骤S24,将门开闭动作的次数加1次,进行记录(S25)。
在没有进一步的门开闭动作的情况下,判别是否是供电层(S27)。在不是供电层的情况下,回到步骤S22。
在是供电层的情况下,根据运转时间以及门开闭动作的次数来推算所累计的蓄电池的电力消耗量(放电量)的预测值,将其与蓄积于控制部等的到此为止的数据进行比较,来判别蓄电池的电力消耗量是否是适当的范围(合理)(S28)。在不合理的情况下(不是适当的范围的情况下),视作蓄电池的劣化成为给定的状态,通知应进行蓄电池的更换(S29)。在合理的情况下,将运转时间以及门开闭动作的次数清空,将各个值设为零(0)(S30)。
之后,移动到供电层,并停止。
通过如此地学习通常运转时的蓄电池的消耗量,能捕捉蓄电池的消耗量变多的征兆。
根据本实施例,能利用前次的充电后的运转时间以及门开闭动作的次数来估计蓄电池的寿命。由此,探测成为即使在在供电层充电也未至满充电的使用条件的蓄电池的寿命,能在合适的时期进行蓄电池的更换。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根据运转时间以及门开闭动作的次数来估计蓄电池的电力消耗量,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测量轿厢100的空调设备、照明设备等所消耗的电力量,基于该电力量来估计蓄电池的电力消耗量。另外,也可以将空调设备、照明设备等的电力消耗量和门开闭动作所引起的电力消耗量的估计值合起来,来估计蓄电池的电力消耗量。另外,也可以测量空调设备、照明设备、门开闭装置等各自的电力消耗量,进行蓄积,从而算出蓄电池的电力消耗量。在预先掌握了空调设备、照明设备、门开闭装置等轿厢100内的设备当中的电力消耗量多的设备的情况下,也可以选择这当中的电力消耗量最多的设备的一个或两个以上,测量电力消耗量,进行蓄积,从而估计蓄电池的电力消耗量。
进而,也可以组合实施例1以及2来估计蓄电池的劣化,探测蓄电池的寿命。
图2以及3所示的过程期望在控制面板2进行,但也可以在运算部110进行。另外,在控制面板2和运算部110中可以协作进行计算,也可以共享计算结果等数据。因而,在本说明书中,“控制部”也可以是包含控制面板2以及运算部110的分散型的控制部。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例,包含种种变形例。例如,由于还有蓄电池的温度条件等也会给蓄电池的劣化带来影响的情况,认为出于提高寿命的精度的观点,加进蓄电池的温度、周围温度等的过程也是期望的。另外,电梯装置的结构并不限定于图1,包含种种变形例。
附图标记的说明
1:电源、2:控制面板、3:电动机、4:绳轮、5:吊索、7:平衡重、8A、8B:送电部、9A、9B:送电线圈、10A、10B:楼层、11:调速器吊索、12:调速器、13:脉冲产生器、14:升降位置检测部、100:轿厢、101:受电部、102:受电线圈、103:蓄电装置、110:运算部、117:停靠位置检测部。

Claims (6)

1.一种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轿厢;
具有非接触供电用的送电线圈的送电部;和
控制部,
所述轿厢具有:具有蓄电池的蓄电装置;具有非接触供电用的受电线圈的受电部;和门,
所述控制部使用所述蓄电池的充电的循环数、所述蓄电池的前次的充电后的运转时间或者经过时间、所述门的开闭动作的次数以及所述轿厢内的设备的电力消耗量当中的至少一个来估计所述蓄电池的劣化,从而探测所述蓄电池的寿命,
所述控制部使用所述蓄电池的前次的充电后的所述运转时间或所述经过时间、以及所述门的所述开闭动作的所述次数来估计所述蓄电池的所述劣化,
所述控制部测量所述运转时间或所述经过时间、以及所述门的所述开闭动作的所述次数,根据所述运转时间或所述经过时间、以及所述门的所述开闭动作的所述次数来推算所累计的所述蓄电池的电力消耗量的预测值,判别所述预测值是否是适当的范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轿厢内的所述设备包含空调设备以及照明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使用所述蓄电池的所述充电的所述循环数来估计所述蓄电池的所述劣化,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轿厢正停止于供电层的状态下,测量所述蓄电池的所述充电的所述循环数,判别所述蓄电池是否达到寿命循环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检测在所述轿厢正停止于供电层的状态下经过了一定时间这一情况,之后测量所述蓄电池的所述充电的所述循环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判定为所述蓄电池达到寿命循环数的情况下,通知应进行所述蓄电池的更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判定为所述预测值不是适当的范围的情况下,通知应进行所述蓄电池的更换。
CN201980095367.7A 2019-04-26 2019-04-26 电梯装置 Active CN11372792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9/018130 WO2020217522A1 (ja) 2019-04-26 2019-04-26 エレベータ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27929A CN113727929A (zh) 2021-11-30
CN113727929B true CN113727929B (zh) 2023-03-31

Family

ID=729413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95367.7A Active CN113727929B (zh) 2019-04-26 2019-04-26 电梯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213959B2 (zh)
CN (1) CN113727929B (zh)
WO (1) WO2020217522A1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99152A (ja) * 1998-01-09 1999-07-27 Toshiba Corp エレベータの停電時救出運転装置
JP2006264855A (ja) * 2005-03-23 2006-10-05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レベータの給電補助装置
CN102295204A (zh) * 2010-06-28 2011-12-2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轿箱用电力供给装置和电梯电力供给系统
CN106185500A (zh) * 2015-02-06 2016-12-07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的非接触供电系统
CN108203035A (zh) * 2016-12-20 2018-06-26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装置和装载于电梯装置的蓄电元件的劣化判定方法
CN109132798A (zh) * 2017-06-15 2019-01-04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装置
JP2019006521A (ja) * 2017-06-21 2019-01-1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群管理制御装置、群管理制御方法及び群管理制御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87896A (ja) 2006-09-29 2008-04-17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機能可変型遠隔監視システム、機能可変型情報処理装置、機能可変型遠隔監視方法および機能可変型遠隔監視プログラム
EP3153442A1 (en) 2015-10-09 2017-04-12 Otis Elevator Company Elevator system battery output control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99152A (ja) * 1998-01-09 1999-07-27 Toshiba Corp エレベータの停電時救出運転装置
JP2006264855A (ja) * 2005-03-23 2006-10-05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レベータの給電補助装置
CN102295204A (zh) * 2010-06-28 2011-12-2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轿箱用电力供给装置和电梯电力供给系统
CN106185500A (zh) * 2015-02-06 2016-12-07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的非接触供电系统
CN108203035A (zh) * 2016-12-20 2018-06-26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装置和装载于电梯装置的蓄电元件的劣化判定方法
CN109132798A (zh) * 2017-06-15 2019-01-04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装置
JP2019006521A (ja) * 2017-06-21 2019-01-1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群管理制御装置、群管理制御方法及び群管理制御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20217522A1 (zh) 2020-10-29
CN113727929A (zh) 2021-11-30
WO2020217522A1 (ja) 2020-10-29
JP7213959B2 (ja) 2023-0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81693B2 (en) Method for performing an elevator rescue run
CN102459050B (zh) 执行升降机救援运行的升降机系统和方法
JP6719556B2 (ja) エレベータエネルギー方式
US7549515B2 (en) Electrical elevator rescue system
JP5367214B2 (ja)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
JPH08169658A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非常時運転装置
JP2018030701A (ja) エレベーターシステム及びエレベーター停電時電源供給方法
JP2005324879A (ja)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
JP2013014424A (ja) エレベータ
JP2019156545A (ja) エレベータの非接触給電システム
CN115315399A (zh) 电梯
CN113727929B (zh) 电梯装置
KR20140018986A (ko) 엘리베이터의 제어 장치
JP2013060262A (ja) エレベータ
JP2018167920A (ja) エレベーター停電時着床運転装置
JP2012184049A (ja) エレベータ
JP6674665B2 (ja) エレベータ用バックアップ装置及びバックアップ方法
US20180059189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onitoring the charging state of a battery
JP6926258B1 (ja) エレベータ制御システム
JP6430566B2 (ja) エレベータの非接触給電システム
CN109075606B (zh) 停电时备用电源装置
JP2009161290A (ja) エレベータ戸開走行防止装置
KR100903661B1 (ko) 엘리베이터 구조 작업을 수행하는 방법
CN105600650A (zh) 一种电梯自动配重节能控制装置
JP2005162442A (ja)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