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19202A - 控制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控制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19202A
CN113719202A CN202110505251.5A CN202110505251A CN113719202A CN 113719202 A CN113719202 A CN 113719202A CN 202110505251 A CN202110505251 A CN 202110505251A CN 113719202 A CN113719202 A CN 1137192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tance measurement
ranging
control
control unit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0525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19202B (zh
Inventor
大桥洋介
河野裕己
古田昌辉
新田繁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kai Rik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kai Rik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kai Rika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kai Rik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04871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65903A/zh
Publication of CN1137192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192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192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192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5/00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 B60R25/30Detection related to theft or to other events relevant to anti-theft systems
    • B60R25/31Detection related to theft or to other events relevant to anti-theft systems of human presence inside or outside the veh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5/00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 B60R25/40Features of the power supply for the anti-theft system, e.g. anti-theft batteries, back-up power supply or means to save battery powe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77/00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functions or purposes
    • E05B77/54Automatic securing or unlocking of bolts triggered by certain vehicle parameters, e.g. exceeding a speed threshold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1/00Systems for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not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 G01S11/02Systems for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not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using radio wav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3/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waves whose nature or wavelength is irrelevant or unspecified
    • G01S13/74Systems using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secondary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 G01S13/76Systems using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secondary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wherein pulse-type signals are transmitted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5/00Systems controlled by a computer
    • G05B15/02Systems controlled by a computer electr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04W4/48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for in-vehicle commun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保证测定装置间的距离的精度、并且抑制功率消耗的增加的构造。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装置,其具备控制部,所述控制部使测定通信装置间的距离的测距处理执行被规定的规定次数,并基于所获取到的多个测距值中的至少任一个是否满足规定的允许值,而对使用了满足所述规定的允许值的测距值的处理即后续处理进行控制,若获取满足所述规定的允许值的测距值,则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后续处理的开始。

Description

控制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近年来,开发了根据在装置间收发信号的结果而测定该装置间的距离的技术。例如,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技术:车载器在与便携机之间收发信号从而测定车载器与便携机之间的距离。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48821号公报
在如上述那样进行基于信号的收发的测距处理的情况下,也假定为了提高所获取的测距值的精度,多次执行测距处理。但是,随着测距处理的执行次数增加,功率消耗也进一步增加。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保证测定装置间的距离的精度、并且抑制功率消耗的增加的构造。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观点,提供一种控制装置,其具备控制部,该控制部使测定通信装置间的距离的测距处理执行被规定的规定次数,并基于所获取到的多个测距值中的至少任一个是否满足规定的允许值,而对使用了满足上述规定的允许值的测距值的处理即后续处理进行控制,若获取满足上述规定的允许值的测距值,则上述控制部控制上述后续处理的开始。
另外,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根据本发明的另一观点,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上述程序使计算机实现控制功能,上述控制功能使测定通信装置间的距离的测距处理执行被规定的规定次数,并基于所获取的多个测距值中的至少任一个是否满足规定的允许值,而对使用了满足上述规定的允许值的测距值的处理即后续处理进行控制,若获取满足上述规定的允许值的测距值,则使上述控制功能控制上述后续处理的开始。
如以上说明那样,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保证测定装置间的距离的精度,并且抑制功率消耗的增加的构造。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系统1的结构例的图。
图2是表示现有的系统中的测距处理以及后续处理的控制的流程的时序图。
图3是例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测距处理以及后续处理的控制的流程的时序图。
图4是例示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测距处理以及后续处理的控制的流程的时序图。
图5是例示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测距处理以及后续处理的控制的流程的时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系统;100a、100b…车载器;110a、110b…无线通信部;200…控制装置;210…控制部;220…存储部;300…便携机;310…无线通信部;320…控制部;330…存储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并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此外,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对于实质上具有相同的功能结构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从而省略重复说明。
<1.实施方式>
<<1.1.概要>>
首先,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概要进行叙述。如上所述,近年来,开发了一种根据在装置间收发信号的结果进行认证的技术。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技术:车载器在与便携机之间收发信号从而进行便携机的认证。通过使用这样的认证技术,例如,在用户所持有的便携机与车辆成为可通信的距离时,能够实现解除该车辆的门锁、或者能够启动发动机等功能。
但是,例如,在基于使用了超短波(UHF:Ultra-High Frequency)、长波(LF:LowFrequency)的请求响应方式进行装置间的认证的情况下,使用中继器对车载器的发送信号进行中继,间接地实现便携机(被认证装置)与车载器的通信,从而还担心使基于车载器的便携机的认证不正当成立的中继攻击。在这里,上述的请求响应方式是指认证者生成认证请求并发送到被认证者,被认证者基于认证请求生成认证响应并发送到认证者,认证者基于认证响应进行被认证者的认证的方式。因此,优选防止上述的中继攻击那样的被认证装置的伪装等,并且进一步提高认证精度的构造。
因此,例如,也假定代替基于请求响应方式的装置间认证,或者除此之外,基于实施装置间的测距处理而获取的测距值来进行装置间认证。根据上述的认证方法,能够实现加入了装置间的详细的距离的值的认证,能够提高安全性。
另一方面,基于信号的收发的测距处理的精度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例如,在装置所具备的集成电路的灵敏度低的情况下、在通信所使用的信号容易受到遮挡物的影响的情况下,有可能通信一次不成立。另外,在容易产生从同一发信源发送的信号到达多个接收侧的多路径的环境的情况下,从发信源发送后被其他的物体反射而到达接收侧的信号的传播时间比从发信源发送而直接到达接收侧的信号的传播时间更长。因此,在基于被上述那样的其他的物体反射而到达接收侧的信号执行测距处理的情况下,有可能获取比装置间的实际的距离更远的测距值。
因此,在想获取精度高的测距值的情况下,也假定实施多次测距处理,采用所获取的测距值中可靠性高的测距值。但是,该情况下,随着测距处理的实施次数增加,功率消耗也进一步增大。
本发明的技术思想是着眼于上述的点而构思的,能够保证测定装置间的距离的精度,并且抑制功率消耗。因此,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装置具备控制部,上述控制部使测定通信装置间的距离的测距处理执行被规定的规定次数,基于所获取的多个测距值中的至少任一个是否满足规定的允许值,对使用了满足规定的允许值的测距值的处理即后续处理进行控制。另外,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部的特征之一在于,若获取满足规定的允许值的测距值,则控制后续处理的开始。以下,对实现上述的特征的控制装置、以及包含控制装置的系统的结构例进行详细说明。
<<1.2.结构例>>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系统1的结构例的框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系统1例如具备至少一个以上的车载器100、控制装置200、以及便携机300。在图1中,例示了系统1具备两个车载器100a和100b的情况。在以下,在不需要区别车载器100a和车载器100b的情况下,仅记载为车载器100。此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载器100的数量并不限定于上述的例子。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系统1可以具备单一的车载器100。系统1也可以具备三个以上的车载器100。
(车载器100)
车载器100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通信装置的一个例子。车载器100例如也可以是搭载于用户被许可乘车的车辆(用户所拥有的车辆、暂时借给用户的车辆)的通信单元。
如图1所示,车载器100具备无线通信部110。无线通信部110在与便携机300之间,进行依照规定的无线通信标准的通信。无线通信部110例如进行测距处理所需的测距用信号的收发。另外,在上述规定的无线通信标准中,例如,列举有使用了超宽带(UWB:Ultra-Wide Band)的无线通信标准(以下,仅称为UWB)。UWB仅使用短的脉冲,因此功率消耗低,另外,不使用复杂的调制解调,因此有利于低成本化。另外,UWB使用纳秒级的脉冲,因此能够高精度地测定信号的到达时刻,能够高精度进行测距、定位。
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部110执行测定车载器100与便携机300之间的距离(更准确而言,车载器100的无线通信部110与便携机300的无线通信部310之间的距离)的测距处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测距处理可以包括:一方的通信装置向另一方的通信装置发送第一测距用信号,另一方的通信装置向一方的通信装置发送第二测距用信号作为对第一测距用信号的响应;以及基于第一测距用信号以及第二测距用信号的收发所需的时间而计算测距值。另外,例如,第一测距用信号以及第二测距用信号的发送也可以使用UWB来进行。
作为一个例子,无线通信部110发送第一测距用信号,并接收便携机300的无线通信部310发送的第二测距用信号作为对该第一测距用信号的响应。在这里,将从无线通信部110发送第一测距用信号到接收第二测距用信号的时间长度设为ΔT1,将从无线通信部310接收第一测距用信号到发送第二测距用信号的时间长度设为ΔT2。该情况下,从ΔT1减去ΔT2从而计算测距用信号的往复的通信所需要的时间。另外,将该时间除以2从而计算测距用信号的单程的通信所需要的时间。因此,无线通信部110将(ΔT1-ΔT2)/2的值乘以测距用信号的速度,从而能够计算表示车载器100与便携机300之间的距离的测距值。例如,在无线通信部310将ΔT2的值包含在第二测距用信号中进行发送的情况下,无线通信部110能够根据接收到的第二测距用信号所包含的ΔT2的值和自身所计算出的ΔT1的值而计算测距值。无线通信部110将计算出的测距值例如经由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控制局域网)等,向搭载于同一车辆的控制装置200发送。
(控制装置200)
控制装置200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控制装置的一个例子。控制装置200可以搭载于与搭载有车载器100的车辆相同的车辆。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装置200具备控制部210以及存储部220。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部210控制基于车载器100的测距处理、以及基于该测距处理的结果的后续处理。例如,控制部210使车载器100测距处理执行被规定的规定次数。另外,控制部210也可以基于所获取的多个测距值中至少任一个是否满足规定的允许值,而对使用了规定的允许值的处理即后续处理进行控制。另外,控制部210也可以使通信装置间的每个组合执行规定次数测距处理,并控制测距处理以及后续处理。此时,若获取了满足规定的允许值的测距值,则控制部210也可以控制后续处理的开始。
例如,在规定的允许值为10[m]的情况下,控制部210也可以在所获取的多个测距值中至少任一个为10[m]以下的情况下,开始后续处理。根据上述那样的控制,能够实现与通信装置间的距离相应的精细的功能控制。此外,规定的允许值并不限于上述的例子。规定的允许值可以是5[m],也可以是3[m]。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规定的允许值能够任意地设定。
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后续处理例如也可以是对设置于开闭构造的锁装置进行开锁的处理即开锁处理。上述的开闭构造例如包括搭载有车载器100的车辆所具备的车门。在所获取的多个测距值中至少任一个满足规定的允许值的情况下,即车载器100与便携机300之间的距离为规定的距离以下的情况下,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部210也可以进行控制以对车辆的车门进行开锁。此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开闭构造并不限于车辆所具备的车门,也可以是设置于房屋等建筑物的各种门、柜、快递箱等。
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后续处理例如也可以是启动规定装置的处理即启动处理。上述的规定装置例如包括搭载有车载器100的车辆所具备的发动机。在所获取的多个测距值中至少任一个满足规定的允许值的情况下,即在车载器100与便携机300之间的距离为规定的距离以下的情况下,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部210也可以进行控制以能够启动车辆所具备的发动机。
此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部130也可以控制多个上述的开锁处理、启动处理等后续处理。另外,此时,控制部130也能够针对每个后续处理基于不同的规定的允许值进行控制。例如,控制部130也能够进行如下控制:在车载器100与便携机300之间的距离成为10m以下的情况下,对搭载有车载器100的车辆的车门进行开锁,在上述距离成为1m以下的情况下,能够进行发动机的启动处理。对于基于控制部210的测距处理以及后续处理的控制,另外进行详细说明。
存储部220存储与控制装置200的动作相关的各种信息。例如,存储部220存储用于使控制装置200动作的程序、车载器100、便携机300的识别信息、密码等密钥信息、上述的规定的允许值等。存储部220例如由闪存等存储介质、以及执行向存储介质的记录再现的处理装置构成。
(便携机300)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便携机300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通信装置的一个例子。便携机300可以是由用户携带的任意的装置。作为任意的装置,例如列举有电子钥匙、智能手机、可穿戴终端等。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便携机300具备无线通信部310。无线通信部310在与车载器100的无线通信部110之间,进行依照规定的无线通信标准的通信。例如,无线通信部310进行测距处理所需的测距用信号的收发。作为一个例子,无线通信部310接收无线通信部110发送的第一测距用信号,并发送第二测距用信号作为对该第一测距用信号的响应。
另一方面,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测距用信号的收发并不限定于上述的方式。无线通信部310也可以发送第一测距用信号,并接收无线通信部110发送的第二测距用信号作为对该第一测距用信号的响应。该情况下,无线通信部310也可以成为执行测距处理的主体。
并且,控制测距处理以及后续处理的功能也可以安装于便携机300。即,便携机300也可以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控制装置进行动作。该情况下,便携机300也可以具备与上述的控制装置200的控制部210具有同等的功能的控制部320、以及与上述的存储部220具有同等的功能的存储部330。
以上,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系统1的结构例进行了叙述。此外,使用图1进行说明的上述的结构仅仅是一个例子,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系统1的结构并不限定于上述的例子。例如,如上所述,执行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测距处理的主体可以是车载器100的无线通信部110,也可以是便携机300的无线通信部310。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测距处理也可以由控制装置200的控制部210、便携机300的控制部320执行。该情况下,控制部210、控制部320从无线通信部110、无线通信部310获取ΔT1、ΔT2的值本身,或者用于计算ΔT1、ΔT2的参数(例如,第一测距用信号被发送的时间、被接收的时间,第二测距用信号被发送的时间、被接收的时间),从而能够计算测距值。另外,如上所述,控制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测距处理以及后续处理的功能可以安装于控制装置200,也可以安装于便携机300。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系统1的结构能够根据规格、运用灵活地变形。
<<1.3.详细>>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测距处理以及后续处理的控制进行详细叙述。首先,对在现有的一般的系统中,执行多次测距处理,基于所获取的测距值而控制后续处理的情况的流程进行说明。
图2是表示现有的系统中的测距处理以及后续处理的控制的流程的时序图。此外,在图2中,例示了现有的系统具备两个车载器600a和600b、控制装置700、便携机800的情况。
在图2所示的一个例子的情况下,在现有的系统中,首先,对车载器600a与便携机800之间的距离进行测定的测距处理被执行被规定的规定次数(N次)。具体而言,作为第一次的测距处理,车载器600a发送第一测距用信号(S102),便携机800发送第二测距用信号作为对在步骤S102中被发送的第一测距用信号的响应(S104)。
车载器600a和便携机800反复执行上述那样的测距用信号的发送,直到成为作为规定次数的N次。在第N次的测距处理中,若车载器600a发送第一测距用信号(S112),便携机800发送第二测距用信号作为对在步骤S112中被发送的第一测距用信号的响应(S114),则车载器600a基于在一次~N次的各个测距处理中收发的测距用信号来计算各次的测距值,并将所计算的多个测距值向控制装置700发送(S116)。此外,测距值的计算也可以每次在车载器600a接收到第二测距用信号的时机进行。
接下来,控制装置700基于在步骤S116中接收到的多个测距值进行判定(S118)。控制装置700例如判定多个测距值中至少任一个是否满足规定的允许值。例如,在规定的允许值为10[m]的情况下,控制装置700也可以在多个测距值的任一个为10[m]以下的情况下,使车载器600a与便携机800之间的认证成功。
在现有的系统中,基于上述那样的多次测距处理以及在该多次测距处理中获取到的测距值的判定针对车载器600和便携机800的每个组合被反复执行。
例如,在图2所示的一个例子的情况下,接着步骤S118,对车载器600b与便携机800之间的距离进行测定的测距处理被执行被规定的规定次数。具体而言,作为第一次的测距处理,车载器600b发送第一测距用信号(S122),便携机800发送第二测距用信号作为对在步骤S122中被发送的第一测距用信号的响应(S124)。
车载器600b和便携机800反复执行上述那样的测距用信号的发送,直到成为作为规定次数的N次。在第N次的测距处理中,若车载器600b发送第一测距用信号(S132),便携机800发送第二测距用信号作为对在步骤S132中被发送的第一测距用信号的响应(S134),则车载器600b基于在一次~N次的各个测距处理中收发的测距用信号来计算各次的测距值,并将所计算的多个测距值向控制装置700发送(S136)。
接下来,控制装置700判定在步骤S136中接收到的多个测距值中至少任一个是否满足规定的允许值(S138)。控制装置700也可以在多个测距值的任一个满足规定的允许值的情况下,使车载器600b与便携机800之间的认证成功。
在这里,在步骤S118中的车载器600a与便携机800之间的认证和步骤S138中的车载器600b与便携机800之间的认证成功的情况下,控制装置700进行控制以开始后续处理(S114)。
以上,对现有的系统中的测距处理以及后续处理的控制的流程进行了说明。根据上述那样的控制,能够实现基于通信装置间的距离的精细的功能控制。
但是,在现有的系统中,针对每个通信装置间反复执行规定次数测距处理。因此,通信装置的组合越增加,另外测距处理的反复次数越增加,功率消耗也进一步增加。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装置200若获取了满足规定的允许值的测距值,则即使在规定次数的测距处理没有完成的情况下,也可以使以后的测距处理中止。图3~图5是例示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测距处理以及后续处理的控制的流程的时序图。
在图3所示的一个例子的情况下,首先,控制装置200的控制部210基于规定次数执行对车载器100a与便携机300之间的距离进行测定的测距处理。具体而言,作为第一次的测距处理,车载器100a发送第一测距用信号(S202),便携机300发送第二测距用信号作为对在步骤S202中被发送的第一测距用信号的响应(S204)。接下来,车载器100a基于在步骤S202中发送的第一测距用信号、以及在步骤S204中接收的第二测距用信号来计算测距值,并将该测距值向控制装置200发送(S206)。
接下来,控制部210判定在步骤S206中接收的测距值是否满足规定的允许值(S208)。在这里,在所接收的测距值满足规定的允许值的情况下,控制部210使车载器100a与便携机300之间的以后的测距处理中止。此外,在图3中,由控制部210中止的第二次的测距处理中的第一测距用信号的发送(S210)、第二测距用信号的发送(S212)、以及测距值的发送(S214)由虚线表示。在规定次数为三次以上的情况下,控制部210同样地也使第三次以后的测距处理中止。
另一方面,在步骤S206中接收的测距值不满足规定的允许值的情况下,控制部210执行第二次的测距处理。即使在该情况下,若控制部210获取满足规定的允许值的测距值,则可以使车载器100a与便携机300之间的以后的测距处理中止。
在满足规定的允许值的测距值被获取而使以后的测距处理中止的情况下,或者在执行规定次数测距处理的情况下,控制部210接着基于规定次数执行车载器100b与便携机300之间的测距处理。
首先,作为第一次的测距处理,车载器100b发送第一测距用信号(S252),便携机300发送第二测距用信号作为对在步骤S252中被发送的第一测距用信号的响应(S254)。接下来,车载器100b基于在步骤S252中发送的第一测距用信号、以及在步骤S254中接收的第二测距用信号来计算测距值,并将该测距值向控制装置200发送(S256)。
接下来,控制部210判定在步骤S256中接收的测距值是否满足规定的允许值(S258)。在这里,在所接收的测距值满足规定的允许值的情况下,控制部210使车载器100b与便携机300之间的以后的测距处理中止。此外,在图3中,由控制部210中止的第二次的测距处理中的第一测距用信号的发送(S260)、第二测距用信号的发送(S262)、以及测距值的发送(S264)由虚线表示。在规定次数为三次以上的情况下,控制部210同样地也使第三次以后的测距处理中止。
另一方面,在步骤S256中接收的测距值不满足规定的允许值的情况下,控制部210执行第二次的测距处理。即使在该情况下,若控制部210获取了满足规定的允许值的测距值,则可以使车载器100b与便携机300之间的以后的测距处理中止。
在满足规定的允许值的测距值被获取而使以后的测距处理中止的情况下,或者在测距处理被执行规定次数的情况下,控制部210接着进行后续处理的控制(S266)。控制部210例如也可以在车载器100a与便携机300之间、以及车载器100b与便携机300之间分别获取规定的允许值的情况下,开始后续处理。
如以上说明那样,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部210若获取满足规定的允许值的测距值,则也可以使获取到满足该规定的允许值的测距值的通信装置间所涉及的以后的测距处理中止。这是因为,假定使用UWB的通信中的信号的传播速度接近光速,测距值不会大大低于通信装置间的实际的距离,因此可以说满足规定的允许值的测距值的精度较高。因此,根据上述那样的控制,在获取到精度较高的测距值的时刻中止以后的测距处理,从而能够有效地抑制功率消耗的增加。
此外,在图3中,示出了车载器100计算测距值,另外,若获取满足规定的允许值的测距值,则控制部210仅使获取到满足该规定的允许值的测距值的通信装置间所涉及的以后的测距处理中止的情况的一个例子。但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测距处理以及后续处理的控制并不限定于图3所示的一个例子。测距值也可以由便携机300计算。另外,控制部210若获取满足规定的允许值的测距值,则也可以使以后的全部的测距处理中止。
在图4所示的一个例子的情况下,控制部210首先控制为进行车载器100a与便携机300之间的第一次的测距处理。便携机300根据上述的控制,发送第一测距用信号(S302),车载器100a发送第二测距用信号作为对在步骤S302中被发送的第一测距用信号的响应(S304)。
接下来,便携机300基于在步骤S302中发送的第一测距用信号、以及在步骤S304中接收的第二测距用信号来计算测距值,并将该测距值向车载器100a发送(S306)。另外,车载器100a将在步骤S306中接收的测距值向控制装置200发送(S308)。
接下来,控制装置200的控制部210判定在步骤S308中接收的测距值是否满足规定的允许值(S310)。在这里,在所接收的测距值满足规定的允许值的情况下,控制部210使以后的全部的测距处理中止。在图4中,由控制部210中止的车载器100a与便携机300之间的第二次的测距处理、车载器100b与便携机300之间的第一次以及第二次的测距处理所涉及的各步骤(S312~S368)由虚线表示。在规定次数为三次以上的情况下,控制部210同样地也使第三次以后的测距处理中止。
另一方面,在步骤S308中接收的测距值不满足规定的允许值的情况下,控制部210执行车载器100a与便携机300之间的第二次的测距处理。即使在该情况下,控制部210若获取满足规定的允许值的测距值,则也可以使以后的全部的测距处理中止。
在车载器100a与便携机300之间、或者车载器100b与便携机300之间的任一个测距处理中,在获取满足规定的允许值的测距值的情况下,控制部210进行控制以开始后续处理(S370)。另一方面,在车载器100a与便携机300之间、以及车载器100b与便携机300之间的测距处理中获取的全部的测距值不满足规定的允许值的情况下,控制部210也可以控制为不执行后续处理。
如以上说明那样,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部210若获取满足规定的允许值的测距值,则也可以使以后的全部的测距处理中止。该情况下,能够更有效地抑制功率消耗。
此外,在图3以及图4中,例示了控制部210针对通信装置间的每个组合依次反复进行使测距处理执行规定次数的控制的情况(在车载器100a与便携机300之间执行规定次数测距处理之后,在车载器100b与便携机300之间执行规定次数测距处理的情况)。另一方面,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部210也可以针对通信装置间的每个组合执行规定次数依次执行测距处理的控制。例如,控制部210也可以反复执行规定次数如下控制:在执行了车载器100a与便携机300之间的测距处理之后,执行车载器100b与便携机300之间的测距处理。
在图5所示的一个例子的情况下,控制部210控制为首先进行车载器100a与便携机300之间的第一次的测距处理。车载器100a根据上述的控制,发送第一测距用信号(S402),便携机300发送第二测距用信号作为对在步骤S402中被发送的第一测距用信号的响应(S404)。
接下来,车载器100a基于在步骤S402中发送的第一测距用信号、以及在步骤S404中接收的第二测距用信号来计算测距值,并将该测距值向控制装置200发送(S406)。
接下来,控制装置200的控制部210判定在步骤S406中接收的测距值是否满足规定的允许值(S408)。在这里,在所接收的测距值满足规定的允许值的情况下,控制部210使车载器100a与便携机300之间的以后的测距处理中止。此外,在图5中,由控制部210中止的车载器100a与便携机300之间的第二次的测距处理中的第一测距用信号的发送(S418)、第二测距用信号的发送(S420)、以及测距值的发送(S422)由虚线表示。在规定次数为三次以上的情况下,控制部210也同样地使车载器100a与便携机300之间的第三次以后的测距处理中止。
另一方面,在步骤S406中接收的测距值不满足规定的允许值的情况下,控制部210可以使车载器100a与便携机300之间的第二次的测距处理不中止。即使在该情况下,控制部210若在车载器100a与便携机300之间的测距处理中获取满足规定的允许值的测距值,则使该通信装置间的以后的测距处理中止。
若步骤S408中的判定处理完成,则接下来,控制部210进行控制以进行车载器100b与便携机300之间的第一次的测距处理。车载器100b根据上述的控制,发送第一测距用信号(S410),便携机300发送第二测距用信号作为对在步骤S410中被发送的第一测距用信号的响应(S412)。
接下来,车载器100b基于在步骤S410中发送的第一测距用信号、以及在步骤S412中接收的第二测距用信号计算测距值,并将该测距值向控制装置200发送(S414)。
接下来,控制装置200的控制部210判定在步骤S414中接收的测距值是否满足规定的允许值(S416)。在这里,在所接收的测距值满足规定的允许值的情况下,控制部210使车载器100b与便携机300之间的以后的测距处理中止。此外,在图5中,由控制部210中止的车载器100b与便携机300之间的第二次的测距处理中的第一测距用信号的发送(S424)、第二测距用信号的发送(S426)、以及测距值的发送(S428)由虚线表示。在规定次数为三次以上的情况下,控制部210也同样地使车载器100b与便携机300之间的第三次以后的测距处理中止。
另一方面,在步骤S414中接收的测距值不满足规定的允许值的情况下,控制部210可以使车载器100b与便携机300之间的第二次的测距处理不中止。即使在该情况下,若在车载器100b与便携机300之间的测距处理中获取满足规定的允许值的测距值,则控制部210使该通信装置间的以后的测距处理中止。
另外,控制部210在车载器100a与便携机300之间、以及车载器100b与便携机300之间的各个中获取了满足规定的允许值的测距值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以开始后续处理(S430)。
以上,使用图3~图5,列举具体例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测距处理以及后续处理的控制进行了说明。根据上述那样的控制,实现能够保证测定装置间的距离的精度、并且抑制功率消耗的增加的构造。
<2.补充>
以上,参照附图并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例子。可以理解如果是具有本发明所属的技术领域中的通常的知识的人员,则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技术思想的范畴内,能够想到各种变更例或者修正例是不言而喻的,对于这些,当然也属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列举UWB作为规定的无线通信标准的一个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所涉及的无线通信标准并不限定于上述的例子。在本发明所涉及的无线通信标准中,可以采用能够进行基于信号的收发的测距处理的任意的标准。这里所说的任意的标准包括基于BLE的信号通信、基于ZigBee(注册商标)的信号通信、基于Wi-Fi(注册商标)的信号通信等。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基于测距值是否满足规定的允许值来判定后续处理的执行可否的情况,但本发明的控制装置也可以将其他的认证处理的结果同时用于后续处理的执行可否判定。在上述的认证处理中,例如,列举有基于上述的请求响应方式的认证。
此外,基于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各装置的一系列的处理也可以使用软件、硬件、以及软件与硬件的组合的任一种来实现。构成软件的程序例如被预先储存于记录介质(非暂时的介质:non-transitory media),该记录介质设置于各装置的内部或者外部。而且,各程序例如在利用计算机执行时被读入RAM,由CPU等处理器执行。上述记录介质例如是磁盘、光盘、光磁盘、闪存等。另外,上述的计算机程序也可以不使用记录介质,例如经由网络进行分发。
另外,本说明书中使用时序图进行了说明的处理也可以未必根据所图示的顺序执行。几个处理步骤也可以并行执行。另外,可以采用追加的处理步骤,也可以省略一部分处理步骤。

Claims (12)

1.一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具备控制部,所述控制部使测定通信装置间的距离的测距处理执行被规定的规定次数,并基于所获取到的多个测距值中的至少任一个是否满足规定的允许值,而对使用了满足所述规定的允许值的测距值的处理亦即后续处理进行控制,
若获取了满足所述规定的允许值的测距值,则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后续处理的开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针对所述通信装置间的每个组合使所述测距处理执行所述规定次数,控制所述测距处理以及所述后续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若获取了满足所述规定的允许值的测距值,则所述控制部使获取了满足该规定的允许值的测距值的所述通信装置间所涉及的以后的所述测距处理中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若获取了满足所述规定的允许值的测距值,则所述控制部使以后的全部的所述测距处理中止。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针对所述通信装置间的每个组合依次反复进行使所述测距处理执行规定次数的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使针对所述通信装置间的每个组合依次执行所述测距处理的控制执行所述规定次数。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距处理包括:一方的通信装置向另一方的通信装置发送第一测距用信号,所述另一方的通信装置向所述一方的通信装置发送第二测距用信号作为对所述第一测距用信号的响应;以及基于所述第一测距用信号以及所述第二测距用信号的收发所需的时间而计算出所述测距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距处理包括如下处理:使用超宽带无线通信来发送所述第一测距用信号以及所述第二测距用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获取的多个测距值的全部不满足所述规定的允许值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以不执行所述后续处理的方式进行控制。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续处理包括开锁处理或者启动处理中的至少任一个,所述开锁处理是对设置于具有构成为可开闭的部位的构造亦即开闭机构的锁装置进行开锁的处理,所述启动处理是对规定装置进行启动的处理。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距处理包括如下处理:计算出搭载于车辆的通信装置与搭载于便携机的通信装置之间的测距值。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是存储有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
所述程序使计算机实现控制功能,所述控制功能使测定通信装置间的距离的测距处理执行被规定的规定次数,并基于所获取的多个测距值中的至少任一个是否满足规定的允许值,而对使用了满足所述规定的允许值的测距值的处理亦即后续处理进行控制,
若获取了满足所述规定的允许值的测距值,则使所述控制功能控制所述后续处理的开始。
CN202110505251.5A 2020-05-26 2021-05-10 控制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7192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48713.4A CN116065903A (zh) 2020-05-26 2021-05-10 控制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91275A JP7441116B2 (ja) 2020-05-26 2020-05-26 制御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20-091275 2020-05-26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48713.4A Division CN116065903A (zh) 2020-05-26 2021-05-10 控制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19202A true CN113719202A (zh) 2021-11-30
CN113719202B CN113719202B (zh) 2023-04-11

Family

ID=7850919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05251.5A Active CN113719202B (zh) 2020-05-26 2021-05-10 控制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202310048713.4A Pending CN116065903A (zh) 2020-05-26 2021-05-10 控制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48713.4A Pending CN116065903A (zh) 2020-05-26 2021-05-10 控制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370881A1 (zh)
JP (1) JP7441116B2 (zh)
CN (2) CN113719202B (zh)
DE (1) DE102021112572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203958A1 (ja) * 2013-06-21 2014-12-24 Kddi株式会社 距離測定システム
WO2015040835A1 (ja) * 2013-09-20 2015-03-26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制御装置
JP2016008486A (ja) * 2014-06-26 2016-01-18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車両用通信システム、車載機、携帯機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WO2016147965A1 (ja) * 2015-03-13 2016-09-22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車両用通信システム、車載機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2016199963A (ja) * 2015-04-14 2016-12-01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及び制御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86613B2 (ja) 1987-10-06 1995-09-20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素子の配向装置及びその配向方法
JPH08821A (ja) 1994-04-22 1996-01-09 Fuji Denshi Kogyo Kk 遊技制御装置
JP2006118886A (ja) * 2004-10-19 2006-05-11 Sanyo Electric Co Ltd 距離算出システム、距離算出システムの距離算出方法
US7466219B2 (en) * 2004-10-19 2008-12-16 Sanyo Electric Co., Ltd.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distance calculation system
US8886125B2 (en) * 2006-04-14 2014-11-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Distance-based association
US11582215B2 (en) * 2016-06-12 2023-02-14 Apple Inc. Modifying security state with secured range detection
JP2018048821A (ja) 2016-09-20 2018-03-29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電波伝搬距離推定装置
US10328898B2 (en) * 2016-10-12 2019-06-25 Denso International America, Inc. Passive entry / passive start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vehicles
EP3335942B1 (en) * 2016-12-14 2019-11-20 Nxp B.V. Secure vehicle access system, key, vehicle and method therefor
CN114889553B (zh) * 2017-02-10 2024-04-05 苹果公司 增强型汽车无源进入
JP7009328B2 (ja) * 2018-03-22 2022-01-25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距離測定システム
JP7114413B2 (ja) * 2018-09-06 2022-08-08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認証システム及び認証方法
JP7342466B2 (ja) 2018-11-26 2023-09-12 住友金属鉱山株式会社 リチウム評価方法
KR20200130920A (ko) * 2019-05-13 2020-11-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거리 측정 및 인증을 동시에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DE102019211192A1 (de) * 2019-07-26 2021-01-28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Innen- und Außenerkennung von ID-Gebern für ein Fahrzeug
JP2021096135A (ja) * 2019-12-17 2021-06-2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制御装置、車両制御方法、制御用プログラム、及び車両制御システム
US20210364645A1 (en) * 2020-05-21 2021-11-25 Korea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ethod for gps spoofing detection with gps receivers leveraging inaccuracies of gps spoofing devices and apparatus therefore
JP2021188924A (ja) * 2020-05-26 2021-12-13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制御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203958A1 (ja) * 2013-06-21 2014-12-24 Kddi株式会社 距離測定システム
WO2015040835A1 (ja) * 2013-09-20 2015-03-26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制御装置
JP2016008486A (ja) * 2014-06-26 2016-01-18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車両用通信システム、車載機、携帯機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WO2016147965A1 (ja) * 2015-03-13 2016-09-22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車両用通信システム、車載機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2016199963A (ja) * 2015-04-14 2016-12-01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及び制御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21112572A1 (de) 2021-12-02
CN116065903A (zh) 2023-05-05
US20210370881A1 (en) 2021-12-02
JP7441116B2 (ja) 2024-02-29
JP2021188925A (ja) 2021-12-13
CN113719202B (zh) 2023-04-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975142A1 (en) Smart lock unlocking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JP2015072244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の測距方法
US11632370B2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ystem
JP2023118733A (ja) 不正通信防止システム及び不正通信防止方法
JP2024024013A (ja) 制御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CN113068185A (zh) 通信装置以及系统
JP2024054407A (ja) 制御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US20230087699A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terminal device, and data structure of wireless signal
EP4047570A1 (en) Electronic device for controlling entry or exit by us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nd method therefor
US20240059247A1 (en) Relay attack prevention
CN113719202B (zh) 控制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2020172851A (ja) 制御装置及び制御システム
CN114008478A (zh) 控制装置以及程序
CN114093057A (zh) 控制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1636720B2 (en) Authentication system
JP2020032855A (ja) 認証システム
JP2019157426A (ja) ドアロック制御システム、及びドアロック装置
CN114103870A (zh) 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15103947A (zh) 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
WO2020209254A1 (ja) 制御装置及び制御システム
JP2020127134A (ja) 通信システム
CN114268959A (zh) 通信装置以及系统
JP2023054447A (ja) システム、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