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15279A - 一种液泵按头加工用注塑机及其注塑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液泵按头加工用注塑机及其注塑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15279A
CN113715279A CN202110956713.5A CN202110956713A CN113715279A CN 113715279 A CN113715279 A CN 113715279A CN 202110956713 A CN202110956713 A CN 202110956713A CN 113715279 A CN113715279 A CN 1137152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reactor
injection molding
cooling
molding machine
liquid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5671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联合
王浩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Zhengxi Packing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Zhengxi Packing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Zhengxi Packing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Zhengxi Packing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5671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15279A/zh
Publication of CN1137152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15279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72Heating or cooling
    • B29C45/73Heating or cooling of the mould
    • B29C45/7312Construction of heating or cooling fluid flow chann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液泵按头加工用注塑机及其注塑工艺,涉及注塑工艺领域,注塑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相对设置有上模块和下模块,所述机体上设置有降温组件,所述降温组件包括微反应器、蓄料箱、收料箱和通连管;所述微反应器沿上模块外周设置,且所述微反应器一端延伸至下模块上方;所述微反应器上设置有多条相互平行的降温通道;所述蓄料箱和收料箱位于机体一侧,所述通连管用于连接蓄料箱和降温通道的一端和用于连接收料箱和降温通道的另一端;注塑工艺包括注射定型、冷却成型和开模取件。本申请具有操作人员可快速、高效的将原料注塑为工件,且工件成型效率高,成型工件的质量好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液泵按头加工用注塑机及其注塑工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注塑工艺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液泵按头加工用注塑机及其注塑工艺。
背景技术
注塑是现代工业产品常用的一种生产、造型方法。
注塑加工大多通过注塑机以实现,注塑工艺的流程为:将原料装填于注塑机料筒内;加热原料,通过注塑机将加热后的原料注射至指定模具内;原料于模具内冷却并固化成型,待取出后即可应用。在实际操作中,用于装载、定型原料的模具大多一体成型于注塑机上。
公告号为CN21025714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注塑用的注塑机,包括底板。底板上设置有四根立柱,四根立柱顶部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上设置有气缸,气缸的活塞杆穿过支撑板,且气缸的活塞杆朝向底板的一端设置有上模组件,上模组件内集成有原料注射组件。底板上设置有下模组件,下模组件一侧设置有制冷装置。上模组件与下模组件相互朝向的侧壁分别设置有凹槽,气缸外伸活塞杆后,上模组件与下模组件相互朝向的侧壁相抵,二者的凹槽共同形成用于装载原料的空间。制冷装置可对原料降温,加快工件的成型速度。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制冷组件仅仅固定设置于模具一侧,使得靠近制冷组件一侧的原料降温速度快,而远离制冷组件一侧的原料降温速度慢,进而使得原料内部温度差异大,工件成型质量差、成型效率低。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原料冷却时内部温差偏大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液泵按头加工用注塑机及其注塑工艺。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液泵按头加工用注塑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液泵按头加工用注塑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相对设置有上模块和下模块,所述机体上设置有降温组件,所述降温组件包括微反应器、蓄料箱、收料箱和通连管;所述微反应器沿上模块外周设置,且所述微反应器一端延伸至下模块上方;所述微反应器上设置有多条相互平行的降温通道;所述蓄料箱和收料箱位于机体一侧,所述通连管用于连接蓄料箱和降温通道的一端和用于连接收料箱和降温通道的另一端,所述蓄料箱用于向降温通道内输送导热油,所述收料箱用于收集穿过降温通道的导热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微反应器同时套接上模块和下模块,以完全包裹装载原料的腔体;蓄料箱向导热通道内通入低温的导热油,导热油均匀围绕腔体外周流动,以吸收原料外周各处向外散发的热量,使得原料各处均匀散热,进而有助于保障工件的成型质量;同时,因为原料各处同时实现了降温,使得原料转变为工件的效率大大提高;收料箱通过连接微反应器和收料箱的通连管回收升温后的导热油,回收的导热油经降温处理后可以再度利用,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优选的,同一所述降温通道的进出口位于微反应器的同一侧壁上,相邻的所述降温通道的进出口分别位于微反应器相对的侧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同一降温通道的进料口和出料口位于微反应器的同一侧壁,可便于通连管与微反应器的连接,减少了管道排布混乱的情况;相邻的降温通道把进出口放在微反应器相对的两侧,可使导热通道在微反应器的各个位置均有分布,保障了导热油对原料的降温均匀性。
优选的,所述微反应器于每一降温通道的进出口处设置有用于连接通连管的转接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接件便于通连管与微反应器快速对接、连通,提高了蓄料箱、收料箱和微反应器的连接便捷度及效率。
优选的,所述转接件包括套接筒和延伸环板;所述通连管靠近微反应器的一端套设于套接筒内腔,所述延伸环板设置于套接筒外缘;所述套接筒远离通连管的一端套设于降温通道内,所述延伸环板与微反应器相互朝向的侧壁相抵并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套接筒增加了导热通道与通连管的对接长度,通连管先套接于套接筒内腔再通过套接筒套接于导热通道内腔,提高了连通便捷度;延伸环板增大了套接筒与微反应器的接触面积,延伸环板与微反应器焊接固定后,保障导热油的流通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通连管与套接筒共同设置有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卡位环板和定位螺栓;所述卡位环板设置于通连管外缘,所述卡位环板抵接于套接筒远离微反应器的端壁,所述定位螺栓用于固定连接卡位环板和套接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位环板增加了通连管与套接筒的接触面积,提高了通连管套接于套接筒内的定位稳定性;定位螺栓固定连接卡位环板与套接筒,使得通连管与套接筒固定连接,且便于拆卸。
优选的,所述微反应器上设置有多组用于加快微反应器散热速度的散热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组散热件用于加快微反应器的散热速度,使得导热油在导热通道内维持低温状态,提高了原料的降温效率。
优选的,所述散热件包括散热风扇和安装围板,所述安装围板围绕散热风扇外周设置,所述安装围板通过固定组件与微反应器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围板增大了散热风扇与微反应器的接触面积,保障了散热风扇的安装便捷度及稳定性;固定组件使得安装围板快速固定于微反应器上,且便于操作人员调节散热件在微反应器上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多块外接板、两根定向条和锁止螺栓;所述外接板设置于安装围板外侧壁,两根所述定向条相对设置于微反应器外侧壁,且两根所述定向条相互朝向的侧壁分别设置有供外接板抵入并滑移的导向槽;所述锁止螺栓用于固定连接定向条和外接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接板抵入导向槽内,实现散热件在两根定向条之间的快速定位,锁止螺栓固定连接外接板与定向条,可使散热件快速固定于两根定向条之间,操作便捷性较好;操作人员还可通过滑移散热件,以改变相邻散热件的布局,实现微反应器的均匀散热;或移动散热件后,适当增加散热件的数量,提高微反应器的散热效率。
优选的,所述定向条上设置有多组供锁止螺栓定位的连接孔,所有所述连接孔沿定向条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设的连接孔便于锁止螺栓快速拧紧,提高了散热件在定向条不同位置处的固定便捷性。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液泵按头加工用注塑机的注塑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液泵按头加工用注塑机的注塑工艺,包括如下注塑步骤:
注射定型:上模块朝向下模块位移,直至上模块与下模块相互朝向的侧壁相抵,使上模块与下模块之间形成供原料定型的腔体;将上模块内熔融的原料注射至腔体内,使原料在腔体内定型;
冷却成型:蓄料箱内储蓄的低温导热油通过连接蓄料箱与微反应器的通连管注射至导热通道内,导热油沿导热通道的延伸方向流动,吸收原料散发的热量后升温,以均匀降低原料各处的温度;升温的导热油通过连接微反应器与收料箱的通连管清排至收料箱内,以储蓄;导热油通入导热通道内腔的同时,启动所有散热风扇,均匀降低微反应器各处的温度;
开模取件:上模块朝远离下模块的方向位移,使上模块与下模块完全分离;工件成型后定位于下模具内腔,工件取出即可应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可快速、高效的将原料注塑为工件,工件成型效率高,且成型工件的质量好。
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微反应器同时套接上模块和下模块,以完全包裹装载原料的腔体;导热油均匀围绕腔体外周流动,以吸收原料外周各处向外散发的热量,使得原料各处均匀散热,保障了工件的成型质量;同时,因为原料各处同时实现了降温,使得原料转变为工件的效率大大提高;
2.散热件用于加快微反应器的散热速度,使得导热油在导热通道内维持低温状态,提高了原料的降温效率,提高了工件的成型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液泵按头加工用注塑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上模块、下模块和微反应器位置关系的竖直方向剖面示意图;
图3是用于展示微反应器和导热通道位置关系的水平方向剖面示意图;
图4是用于展示微反应器和散热件连接关系的爆炸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机体;11、上模块;12、下模块;13、凹槽;2、降温组件;21、微反应器;211、降温通道;22、蓄料箱;23、收料箱;24、通连管;241、分支管;3、转接件;31、套接筒;32、延伸环板;4、定位组件;41、卡位环板;42、定位螺栓;5、散热件;51、散热风扇;52、安装围板;6、固定组件;61、外接板;62、定向条;621、导向槽;622、连接孔;63、锁止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液泵按头加工用注塑机。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注塑机包括机体1。机体1上沿竖直方向相对设置有上模块11和下模块12,在本实施例中,上模块11和下模块12均由导热性极佳的碳化硅制得。下模块12一体成型于机体1的底板顶部。上模块11内腔用于存储原料,且上模块11可向外注射原料。上模块11位于下模块12上方,上模块11通过机体1的气缸驱动,以进行竖直方向上的位移。上模块11与下模块12相互朝向的侧壁分别设置有凹槽13,上模块11朝向下模块12位移后,上模块11与下模块12相互朝向的侧壁相抵,两个凹槽13内腔相通,以共同形成供原料注射、定型的腔体。
参照图1和图2,机体1的底板上设置有降温组件2,降温组件2包括微反应器21。
参照图2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微反应器21为具备极高导热性和耐强酸碱腐蚀性的碳化硅微反应器21,微反应器21为内腔中空的矩形块体,微反应器21水平方向的截面呈口字型。微反应器21通过边板和螺栓固定于机体1的底板顶部,微反应器21围绕下模块12外周设置,且微反应器21与下模块12抵接配合。微反应器21远离地面的一端延伸至下模块12上方,上模块11朝向下模块12位移后,上模块11的凹槽13位于微反应器21内腔。
参照图2和图3,微反应器21上设置有多条降温通道211,在本实施例中,降温通道211水平方向的截面呈匚型。所有降温通道211沿微反应器21的高度方向间隔分布,同一条降温通道211的进料口和出料口位于微反应器21的同一侧壁上。相邻的两条降温通道211的进出口分别位于微反应器21相对的侧壁上,以提高降温通道211在微反应器21上的分布全面性。
参照图1和图2,降温组件2还包括蓄料箱22、收料箱23和通连管24,蓄料箱22和收料箱23放置于机体1同一侧,在本实施例中,蓄料箱22为带有抽油泵的箱体,通连管24的数量可以为两根。蓄料箱22内腔用于储蓄低温状态的导热油,其中一根通连管24一端连接蓄料箱22的抽油泵,该通连管24远离蓄料箱22的一端一体成型有多根分支管241,所有分支管241通过转接件3一一对应连接每条导热通道的进料口。另一根通连管24以同样的方式连接收料箱23和所有导热通道的出料口,在此不做赘述。
参照图2和图3,蓄料箱22的抽油泵抽取低温导热油,通过连接蓄料箱22和微反应器21的通连管24向所有导热通道内输送不断流通的导热油。导热油同时围绕下模块12和上模块11外周流动,以快速且均匀降低上模块11、下模块12外部的温度,进而使得原料各处温度以均匀速率下降,提高原料形成工件的质量和效率。吸热后的导热油快速升温,升温后的导热油通过连接微反应器21和收料箱23的通连管24排放至收料箱23内,收料箱23内的导热油降温后可重复利用。
参照图4和图5,转接件3包括套接筒31和延伸环板32,延伸环板32一体成型于套接筒31外缘。套接筒31靠近微反应器21的一端可紧密套接于导热通道的进料口和出料口内,延伸环板32与微反应器21相互朝向的侧壁相抵后焊接固定,使得套接筒31与微反应器21固定连接。
参照图4和图5,分支管241通过定位组件4与套接筒31固定连接,定位组件4包括卡位环板41。卡位环板41一体成型于分支管241外缘,当分支管241靠近套接筒31的一端抵入套接筒31内腔后,卡位环板41可抵紧于套接筒31远离微反应器21的端壁上。定位组件4还包括定位螺栓42,定位螺栓42固定相抵的卡位环板41和套接筒31,使得分支管241与转接管稳定连接,保障导热油在蓄料箱22、微反应器21和收料箱23之间的流通稳定性。
参照图4,微反应器21相对的侧壁上设置有多组散热件5,所有散热件5沿微反应器21的高度方向间隔分布,以加快微反应器21的散热速度,提高工件的冷却成型效率。
参照图4,散热件5包括安装围板52和带驱动马达的散热风扇51,安装围板52水平方向的截面呈口字型,散热风扇51通过支板固定于安装围板52内腔。安装围板52通过固定组件6固定于微反应器21外侧壁后,散热风扇51通过加快空气流速,实现微反应器21的快速降温。
参照图4,固定组件6包括多块外接板61、两根定向条62和锁止螺栓63,在本实施例中,外接板61的数量可以为两块,两块外接板61焊接于安装围板52相对的侧壁上。两根定向条62相对焊接于微反应器21的侧壁上,定向条62沿微反应器21的高度方向延伸。两根定向条62相互朝向的侧壁分别设置有导向槽621,导向槽621于定向条62两端均为开口设置,外接板61抵入导向槽621内腔,使得安装围板52快速抵入两根定向条62之间。操作人员通过外接板61在导向槽621内的滑移,以调整散热风扇51在微反应器21上的位置。操作人员亦可通过滑移散热件5,使得更多的散热件5抵入并填充满两根定向条62之间的空隙,进而进一步提高微反应器21的散热效率及散热均匀度。
参照图4,定向条62上设置有多组连接孔622,连接孔622是与锁止螺栓63的杆体相适配的螺纹孔,所有连接孔622沿定向条62的高度方向等距分布。散热风扇51在两组定向条62之间定位后,锁止螺栓63的杆体可螺纹拧紧于连接孔622内,此时,锁止螺栓63的杆体同时固定外接板61和定向条62,使得散热件5固定于两根定向条62之间。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液泵按头加工用注塑机的实施原理为:蓄料箱22的抽油泵抽取低温导热油,通过连接蓄料箱22和微反应器21的通连管24向所有导热通道内输送不断流通的导热油。导热油同时围绕下模块12和上模块11外周流动,以快速且均匀地降低上模块11、下模块12外部的温度,使得原料各处温度以均匀速率下降,以提高原料形成工件的质量和效率。吸热后的导热油快速升温,升温后的导热油通过连接微反应器21和收料箱23的通连管24排放至收料箱23内。
散热风扇51可加快微反应器21处的空气流速,使得微反应器21快速降温,进而可提高原料的降温效率,加快工件的成型速度。均匀分布的散热件5保障了微反应器21的降温均匀性,有益于原料各处均匀降温,保障了工件的成型质量。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液泵按头加工用注塑机的注塑工艺,包括如下注塑步骤:
注射定型:机体1的气泵外伸活塞杆,使上模块11朝向下模块12位移,直至上模块11与下模块12相互朝向的侧壁相抵。此时,上模块11的凹槽13与下模块12的凹槽13内腔相通,上模块11与下模块12之间形成供原料定型的腔体。将上模块11内熔融的原料注射至腔体内,使原料在腔体内定型。
冷却成型:蓄料箱22的抽油泵抽取蓄料箱22内腔的低温导热油,低温导热油通过连接蓄料箱22与微反应器21的通连管24注射至导热通道内,导热油沿导热通道的延伸方向流动,以完全包裹原料所有的区域并吸收原料散发的热量,均匀降低原料各处的温度。
低温导热油在流动过程中持续升温,升温后的导热油通过连接微反应器21与收料箱23的通连管24清排至收料箱23内,收料箱23内的导热油冷却处理后可重复利用。
导热油通入导热通道内腔的同时,启动所有散热风扇51。所有散热风扇51通过加快空气流速,实现微反应器21外部的均匀降温,以加快原料的降温速度,提高工件的成型效率,并因为均匀散热,可进一步保障工件的成型质量。
开模取件:机体1的气缸收缩活塞杆,上模块11朝远离下模块12的方向位移,使上模块11与下模块12完全分离。此时,工件成型并定位于下模具内腔,操作人员取出工件即可投入应用。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液泵按头加工用注塑机,包括机体(1),所述机体(1)上相对设置有上模块(11)和下模块(1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上设置有降温组件(2),所述降温组件(2)包括微反应器(21)、蓄料箱(22)、收料箱(23)和通连管(24);所述微反应器(21)沿上模块(11)外周设置,且所述微反应器(21)一端延伸至下模块(12)上方;所述微反应器(21)上设置有多条相互平行的降温通道(211);所述蓄料箱(22)和收料箱(23)位于机体(1)一侧,所述通连管(24)用于连接蓄料箱(22)和降温通道(211)的一端和用于连接收料箱(23)和降温通道(211)的另一端,所述蓄料箱(22)用于向降温通道(211)内输送导热油,所述收料箱(23)用于收集穿过降温通道(211)的导热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泵按头加工用注塑机,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降温通道(211)的进出口位于微反应器(21)的同一侧壁上,相邻的所述降温通道(211)的进出口分别位于微反应器(21)相对的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泵按头加工用注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反应器(21)于每一降温通道(211)的进出口处设置有用于连接通连管(24)的转接件(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泵按头加工用注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件(3)包括套接筒(31)和延伸环板(32);所述通连管(24)靠近微反应器(21)的一端套设于套接筒(31)内腔,所述延伸环板(32)设置于套接筒(31)外缘;所述套接筒(31)远离通连管(24)的一端套设于降温通道(211)内,所述延伸环板(32)与微反应器(21)相互朝向的侧壁相抵并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泵按头加工用注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连管(24)与套接筒(31)共同设置有定位组件(4),所述定位组件(4)包括卡位环板(41)和定位螺栓(42);所述卡位环板(41)设置于通连管(24)外缘,所述卡位环板(41)抵接于套接筒(31)远离微反应器(21)的端壁,所述定位螺栓(42)用于固定连接卡位环板(41)和套接筒(3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泵按头加工用注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反应器(21)上设置有多组用于加快微反应器(21)散热速度的散热件(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泵按头加工用注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件(5)包括散热风扇(51)和安装围板(52),所述安装围板(52)围绕散热风扇(51)外周设置,所述安装围板(52)通过固定组件(6)与微反应器(21)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泵按头加工用注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6)包括多块外接板(61)、两根定向条(62)和锁止螺栓(63);所述外接板(61)设置于安装围板(52)外侧壁,两根所述定向条(62)相对设置于微反应器(21)外侧壁,且两根所述定向条(62)相互朝向的侧壁分别设置有供外接板(61)抵入并滑移的导向槽(621);所述锁止螺栓(63)用于固定连接定向条(62)和外接板(6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泵按头加工用注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向条(62)上设置有多组供锁止螺栓(63)定位的连接孔(622),所有所述连接孔(622)沿定向条(62)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液泵按头加工用注塑机的注塑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注塑步骤:
注射定型:上模块(11)朝向下模块(12)位移,直至上模块(11)与下模块(12)相互朝向的侧壁相抵,使上模块(11)与下模块(12)之间形成供原料定型的腔体;将上模块(11)内熔融的原料注射至腔体内,使原料在腔体内定型;
冷却成型:蓄料箱(22)内储蓄的低温导热油通过连接蓄料箱(22)与微反应器(21)的通连管(24)注射至导热通道内,导热油沿导热通道的延伸方向流动,吸收原料散发的热量后升温,以均匀降低原料各处的温度;升温的导热油通过连接微反应器(21)与收料箱(23)的通连管(24)清排至收料箱(23)内,以储蓄;导热油通入导热通道内腔的同时,启动所有散热风扇(51),均匀降低微反应器(21)各处的温度;
开模取件:上模块(11)朝远离下模块(12)的方向位移,使上模块(11)与下模块(12)完全分离;工件成型后定位于下模具内腔,工件取出即可应用。
CN202110956713.5A 2021-08-19 2021-08-19 一种液泵按头加工用注塑机及其注塑工艺 Withdrawn CN11371527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56713.5A CN113715279A (zh) 2021-08-19 2021-08-19 一种液泵按头加工用注塑机及其注塑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56713.5A CN113715279A (zh) 2021-08-19 2021-08-19 一种液泵按头加工用注塑机及其注塑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15279A true CN113715279A (zh) 2021-11-30

Family

ID=786769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56713.5A Withdrawn CN113715279A (zh) 2021-08-19 2021-08-19 一种液泵按头加工用注塑机及其注塑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1527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43560A (zh) * 2022-01-25 2022-05-27 江苏宝联气体有限公司 氧气降温用风冷却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43560A (zh) * 2022-01-25 2022-05-27 江苏宝联气体有限公司 氧气降温用风冷却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715279A (zh) 一种液泵按头加工用注塑机及其注塑工艺
CN211389898U (zh) 一种塑料制品用注塑模具
CN113146954B (zh) 一种医疗注塑模具成型用延迟脱模装置
CN210501277U (zh) 一种五金塑胶配件生产用注塑模具
CN210969810U (zh) 一种用于模具注塑的循环冷却装置
CN114750378B (zh) 一种注塑精度稳定性高的注塑模具
CN214395217U (zh) 一种注塑机用注塑固定装置
CN213891045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注塑模具
CN214726263U (zh) 一种注塑模具快速冷却的注塑机
CN213107964U (zh) 一种医用塑料盖用注塑模具
CN210590440U (zh) 一种快速散热方便出料的注塑模具
CN213055764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注塑模具
CN114603802A (zh) 一种温控型注塑模具及制作工艺
CN113977883A (zh) 一种方型锂电池组用石蜡散热体自动成型装置
CN219133155U (zh) 一种塑胶瓶盖的注塑模具
CN218892175U (zh) 一种具有循环散热功能的模具装置
CN216635281U (zh) 一种散热性好的注塑模具
CN117261135B (zh) 一种注塑冷却装置
CN216968585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用设有降温结构的模具
CN112477043A (zh) 一种注塑模具用的双重冷却机构
CN218615296U (zh) 一种电机隔热粒生产加工用模具
CN212636415U (zh) 一种塑胶模具和注塑设备
CN216506483U (zh) 一种注塑机用快速顶出装置
CN215969783U (zh) 一种电子游戏机外壳生产用安全模架
CN219686278U (zh) 一种阀体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