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14390A - 一种加强型拉杆箱壳体成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加强型拉杆箱壳体成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14390A
CN113714390A CN202111014216.XA CN202111014216A CN113714390A CN 113714390 A CN113714390 A CN 113714390A CN 202111014216 A CN202111014216 A CN 202111014216A CN 113714390 A CN113714390 A CN 1137143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fixedly connected
column
rack
workben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1421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14390B (zh
Inventor
姚水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xing Bianka Tourism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xing Bianka Tourism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xing Bianka Tourism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xing Bianka Tourism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1421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14390B/zh
Publication of CN1137143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143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143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143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35/00Combined processes according to or processes combined with methods covered by groups B21D1/00 - B21D31/00
    • B21D35/002Processes combined with methods covered by groups B21D1/00 - B21D31/00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51/00Making hollow objects
    • B21D51/16Making hollow obje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the objects
    • B21D51/18Making hollow obje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the objects vessels, e.g. tubs, vats, tanks, sinks, or the lik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Workshop Equipment, Work Benches, Supports, Or Storag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壳体成型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加强型拉杆箱壳体成型装置,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工作台,工作台的顶面开设有第四通槽,第四通槽中设有第五板,第五板的顶面开设有第三通槽,第三通槽中设有与工作台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的上方设有第三板,第三板设有多个第四柱和多个第二齿条,第四柱设有第二切块,所第二齿条设有第一切块,第五板上开设有第二通槽和第一通槽,第三板与第五板之间设有第四板,第四板固定连接有第二板,第四柱的外部均套设有第二弹簧,第四板设有第一推块和第二推块,第一推块和第二推块固定连接有第一板。本发明达到了快速生产行李箱半成品外壳的目的,与现有技术中的人工操作相比,提高了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加强型拉杆箱壳体成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壳体成型装置领域,尤其是一种加强型拉杆箱壳体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拉杆箱指具有拉杆和滚轮的行李箱,因其使用方便而广泛使用,同时,拉杆箱也因箱子置一拉杆,有单管拉杆及双管拉杆之分,拉杆的管亦有方管和圆管之分,以方便行走时拖着,大大减轻负担,拉杆箱可以手提也可以拖动,我们平时所用的拉杆箱的轮子基本都位于箱子底部,而现代人又设计出了一款新形态的拉杆箱,将箱子设计成了圆筒的造型,轮子则整个外包在箱子外侧,这样的滚筒设计使得这款拉杆箱可以更好的适应不同的地形,如直接拉着箱子就可以轻松上下楼梯;
现有的拉杆箱的壳体多为塑料材质,其一般是通过模具注塑或吹塑形成,塑料材质的行李箱外壳容易损坏,因此,铝合金材质的行李箱外壳在逐渐被人们所青睐,现有的铝合金材质行李箱的半成品外壳在生产过程中会有较多的工序,需要工人们手工完成,使得行李箱的外壳产量较低,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加强型拉杆箱壳体成型装置。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加强型拉杆箱壳体成型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加强型拉杆箱壳体成型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面开设有第四通槽,第四通槽中设有第五板,所述第五板的顶面开设有第三通槽,所述第三通槽中设有与工作台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方设有第三板,所述第三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第四柱和多个第二齿条,所述第四柱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切块,所第二齿条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切块,所述第五板上开设有分别与第二切块和第一切块相对应的第二通槽和第一通槽,所述第三板与第五板之间设有第四板,所述第四板与第一支撑板相配合,第四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多个与第四柱一一对应并滑动连接的第二板,第四柱的外部均套设有位于第二板与第三板之间的第二弹簧,所述第四板的外侧设有两个第一推块和两个第二推块,第一推块和第二推块均单独位于两个第二板之间,所述第一推块和第二推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推块靠近第二齿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第二齿条相对应的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与第二齿条之间设有第三柱,第三柱通过第五杆与工作台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条与第二齿条均通过第一齿轮传动配合,所述第一齿轮均与第三柱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第二推块分别位于第四板相对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二推块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四杆,所述第四杆的下方均设有第一螺纹柱,第四杆上均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均与第一螺纹柱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柱均与工作台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柱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三螺纹柱,所述工作台的底部开设有两个第二凹槽,所述第三螺纹柱的底端均延伸至第二凹槽中,所述第五板相互远离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分别位于两个第二凹槽中并均与第二凹槽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板均与相应的第三螺纹柱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工作台的底部第二凹槽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中均滑动连接有第三推块,所述第三推块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三齿条,所述第三齿条均啮合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顶面均转动连接有空心柱,所述空心柱均与工作台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轮的底面均开设有内棘轮,所述内棘轮中均设有转盘,所述转盘上均转动连接有棘爪,所述棘爪均与内棘轮相配合,所述转盘上设有与棘爪相配合的弹片,所述空心柱中均设有第二柱,所述第二柱的顶端均与工作台转动连接,第二柱的底端均延伸至内棘轮的外部并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柱,所述第二柱均穿过转盘并与转盘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三杆,所述第三杆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杆,两个第二螺纹柱的一端均穿过第二杆,第二螺纹柱均与第二杆螺纹连接,第二柱均与第二杆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推块的一端均延伸至第一凹槽的外部,所述第三推块远离工作台的一端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杆,所述第一杆靠近工作台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柱,所述工作台上固定连接有与第一柱一一对应的固定板,所述第一柱的一端均穿过相对应的固定板并均固定连接有挡片,所述第一柱均与固定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柱的外部均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均位于固定板与第一杆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工作台的顶面固定连接有L形杆,所述L形杆的一边位于第三板的上方,所述L形杆的一边底部固定连接有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的伸长端与第三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工作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顶面设有多个方体凸起,所述第四板的底面开设有与凸起一一对应的第三凹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通过启动伸缩装置,伸缩装置的伸长端伸长,推动第三板向下移动,第三板向下移动推动第四柱和第二齿条向下移动,进而使得第二切块和第一切块向下移动,第一切块和第二切块与金属板相接触对其表面进行推切,使得金属板表面形成如第二通槽和第一通槽大小的切口,从而达到对金属板进行裁切的目的;
2、通过第一螺纹柱发生转动并带动第三螺纹柱转动,第三螺纹柱转动使得连接板向下移动,进而使得第五板向下移动,目的是使得被切割后的金属板的外周部分失去第五板的支撑,随着第一推块和第二推块的继续移动,第一推块和第二推块对金属板的外周部分进行推动折弯,使其外周部分贴附在第一支撑板的周围,从而达到对裁切后的金属板进行部分折弯的目的,随着第五板的移动第五板与推动第四板,使得第四板紧压在金属板的表面,金属板与第四板相接触的表面形成凸起,从而达到在折弯的同时对金属板的表面进行塑形的目的;
3、通过第二杆随之向上移动,在第五板进入到第四通槽之前,第二螺纹柱按照与之前相反的方向转动并带动第二柱转动,第二柱转动带动转盘转动,转盘带动棘爪转动,棘爪推动内棘轮转动使得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转动使得第三齿条移动,第三齿条移动带动第三推块移动,互为对立侧的第三推块相互靠近,将部分折弯后的金属板上与第二通槽相适配的部分金属板进行再次折弯,折弯的方向与首次折弯的方向垂直,从而达到对经过折弯后的金属板进行再次折弯,形成行李箱外壳半成品的目的;
4、通过互为对立侧的第三推块相互靠近的过程中,第一弹簧被压缩,当第二杆与第二螺纹柱分离后并与第二柱相接触时,第一弹簧产生弹性回复,在第一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互为对立侧的第三推块发生弹射并相互远离回到最初的位置,从而达到在第五板进入第四通槽前,使得第三推块在完成对金属板折弯后能回到原来位置的目的;
5.通过第五板向上运动并将成型后的行李箱半成品外壳推出第四通槽,从而达到将行李箱半成品外壳取出的目的;
在将行李箱半成品外壳取出后,使得第五板回到最初的外置,继续放入待加工的金属板,按照之前的步骤进行,从而达到快速生产行李箱半成品外壳的目的,与现有技术中的人工操作相比,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部分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部分结构的拆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工作台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工作台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内棘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伸缩装置、2第一板、3第一齿条、4第一齿轮、5第二齿条、6第一螺纹柱、7固定板、8挡片、9第一柱、10第一弹簧、11第一杆、12第三推块、13工作台、14第一切块、15第一支撑板、16第二板、17第二柱、18第二螺纹柱、19第三螺纹柱、20第二齿轮、21第二杆、22第三杆、23第三齿条、24第二切块、25第三柱、26第四杆、27第二弹簧、28第四柱、29第三板、30L形杆、31第五杆、33第一推块、34第二推块、35第四板、36第五板、37连接板、38空心柱、39连接杆、40第二通槽、41第一通槽、43第三通槽、44第一凹槽、45第二凹槽、46内棘轮、47棘爪、48弹片、49转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6,一种加强型拉杆箱壳体成型装置,包括工作台13,所述工作台13的顶面开设有第四通槽,第四通槽中设有第五板36,第五板36与第四通槽滑动连接;
所述第五板36的顶面开设有第三通槽43,所述第三通槽43中设有与工作台13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撑板15,所述第一支撑板15的顶面设有多个方体凸起;
所述第一支撑板15的上方设有第三板29,所述第三板2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第四柱28和多个第二齿条5,在本实施例中,第四柱28的数量为四个,第二齿条5的数量为两个,第四柱28和第二齿条5的数量可以不局限于此;
所述第四柱28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切块24,所第二齿条5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切块14,所述第五板36上开设有分别与第二切块24和第一切块14相对应的第二通槽40和第一通槽41,第二通槽40与第二切块24相适配,第一切块14与第一通槽41相适配;
第一通槽41和第二通槽40均与第三通槽43相连通,因此,将第五板36分隔成多个分离的部分,多个分离的部分之间均通过连接杆39固定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
所述第三板29与第五板36之间设有第四板35,所述第四板35的底面开设有与凸起一一对应的第三凹槽,所述第四板35与第一支撑板15相配合;
第四板3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多个与第四柱28一一对应并滑动连接的第二板16,第四柱28的外部均套设有位于第二板16与第三板29之间的第二弹簧27,所述第四板35的外侧设有两个第一推块33和两个第二推块34,两个第一推块33在相互间的对立侧,两个第二推块34在相互间的对立侧,第一推块33和第二推块34均单独位于两个第二板16之间,所述第一推块33和第二推块3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板2,第一推块33和第二推块34通过第一板2固定连接在一起;
所述第一推块33靠近第二齿条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第二齿条5相对应的第一齿条3,所述第一齿条3与第二齿条5之间设有第三柱25,第三柱25通过第五杆31与工作台1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条3与第二齿条5均通过第一齿轮4传动配合,即第一齿条3与第二齿条5之间设有第一齿轮4,第一齿轮4均与第一齿条3和第二齿条5相啮合,所述第一齿轮4均与第三柱25转动连接;
两个所述第二推块34分别位于第四板35相对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二推块34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四杆26,所述第四杆26的下方均设有第一螺纹柱6,第四杆26上均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均与第一螺纹柱6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柱6均与工作台13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柱6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三螺纹柱19,所述工作台13的底部开设有两个第二凹槽45,所述第三螺纹柱19的底端均延伸至第二凹槽45中,所述第五板36相互远离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7,两个所述连接板37分别位于两个第二凹槽45中并均与第二凹槽45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板37均与相应的第三螺纹柱19螺纹连接;
所述工作台13的底部第二凹槽45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凹槽44,所述第一凹槽44中均滑动连接有第三推块12,所述第三推块12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三齿条23,所述第三齿条23均啮合有第二齿轮20,所述第二齿轮20的顶面均转动连接有空心柱38,所述空心柱38均与工作台1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轮20的底面均开设有内棘轮46,所述内棘轮46中均设有转盘49,所述转盘49上均转动连接有棘爪47,所述棘爪47均与内棘轮46相配合,所述转盘49上设有与棘爪47相配合的弹片48,所述空心柱38中均设有第二柱17,所述第二柱17的顶端均与工作台13转动连接,第二柱17的底端均延伸至内棘轮46的外部并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柱18,所述第二柱17均穿过转盘49并与转盘49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37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三杆22,所述第三杆22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杆21,两个第二螺纹柱18的一端均穿过第二杆21,第二螺纹柱18均与第二杆21螺纹连接,第二柱17均与第二杆21活动连接,活动连接即既能滑动又能转动;
所述第三推块12的一端均延伸至第一凹槽44的外部,所述第三推块12远离工作台13的一端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杆11,所述第一杆11靠近工作台13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柱9,所述工作台13上固定连接有与第一柱9一一对应的固定板7,所述第一柱9的一端均穿过相对应的固定板7并均固定连接有挡片8,所述第一柱9均与固定板7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柱9的外部均套设有第一弹簧10,所述第一弹簧10均位于固定板7与第一杆11之间;
所述工作台13的顶面固定连接有L形杆30,所述L形杆30的一边位于第三板29的上方,所述L形杆30的一边底部固定连接有伸缩装置1,所述伸缩装置1的伸长端与第三板29固定连接;
所述工作台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伸缩装置1包括气缸、液压缸或电动推杆。
工作原理:起初状态时,第五板36与第一支撑板15平齐,将待加工的铝合金金属板放在第五板36和第一支撑板15的表面,启动伸缩装置1,伸缩装置1的伸长端伸长,推动第三板29向下移动,第三板29向下移动推动第四柱28和第二齿条5向下移动,进而使得第二切块24和第一切块14向下移动,第一切块14和第二切块24与金属板相接触对其表面进行推切,使得金属板表面形成如第二通槽40和第一通槽41大小的切口,从而达到对金属板进行裁切的目的;
第三板29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第二弹簧27被压缩,第二弹簧27推动第二板16使得第四板35向下运动并压在金属板的表面;
此时,第四杆26与第一螺纹柱6处于分离的状态;
在第一切块14和第二切块24完成裁切后,使得伸缩装置1的伸长端收缩,第三板29按照与之前相反的相向移动,第二齿条5向上移动使得第一齿轮4转动,第一齿轮4转动使得第一齿条3向下移动,进而带动第一推块33和第二推块34向下运动,随着第二推块34的移动,当第四杆26上的螺纹孔与第一螺纹柱6相接触后,第一螺纹柱6发生转动并带动第三螺纹柱19转动,第三螺纹柱19转动使得连接板37向下移动,进而使得第五板36向下移动,目的是使得被切割后的金属板的外周部分失去第五板36的支撑,随着第一推块33和第二推块34的继续移动,第一推块33和第二推块34对金属板的外周部分进行推动折弯,使其外周部分贴附在第一支撑板15的周围,从而达到对裁切后的金属板进行部分折弯的目的,随着第五板36的移动第五板36与推动第四板35,使得第四板35紧压在金属板的表面,金属板与第四板35相接触的表面形成凸起,从而达到在折弯的同时对金属板的表面进行塑形的目的;
在连接板37向下移动的过程中,第二杆21也随之移动,第二杆21由与原先的第二柱17接触逐渐转为与第二螺纹柱18接触,当与第二螺纹柱18接触后,随着第二杆21向下移动,第二螺纹柱18转动并带动第二柱17转动,第二柱17转动带动转盘49转动,转盘49转动带动棘爪47转动,棘爪47与内棘轮46发生滑动,此时内棘轮46不发生转动;
在对金属块进行折弯的过程完成后,使得伸缩装置1的伸长端向下移动,此时,第二齿条5又转为向下运动并带动第一齿条3向上移动,第一推块33和第二推块34向上移动并离开第四通槽;
第二杆21随之向上移动,在第五板36进入到第四通槽之前,第二螺纹柱18按照与之前相反的方向转动并带动第二柱17转动,第二柱17转动带动转盘49转动,转盘49带动棘爪47转动,棘爪47推动内棘轮46转动使得第二齿轮20转动,第二齿轮20转动使得第三齿条23移动,第三齿条23移动带动第三推块12移动,互为对立侧的第三推块12相互靠近,将部分折弯后的金属板上与第二通槽40相适配的部分金属板进行再次折弯,折弯的方向与首次折弯的方向垂直,从而达到对经过折弯后的金属板进行再次折弯,形成行李箱外壳半成品的目的;
互为对立侧的第三推块12相互靠近的过程中,第一弹簧10被压缩,当第二杆21与第二螺纹柱18分离后并与第二柱17相接触时,第一弹簧10产生弹性回复,在第一弹簧10的弹力作用下,互为对立侧的第三推块12发生弹射并相互远离回到最初的位置,从而达到在第五板36进入第四通槽前,使得第三推块12在完成对金属板折弯后能回到原来位置的目的;
第五板36向上运动并将成型后的行李箱半成品外壳推出第四通槽,从而达到将行李箱半成品外壳取出的目的;
在将行李箱半成品外壳取出后,使得第五板36回到最初的外置,继续放入待加工的金属板,按照之前的步骤进行,从而达到快速生产行李箱半成品外壳的目的,与现有技术中的人工操作相比,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加强型拉杆箱壳体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3),所述工作台(13)的顶面开设有第四通槽,第四通槽中设有第五板(36),所述第五板(36)的顶面开设有第三通槽(43),所述第三通槽(43)中设有与工作台(13)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撑板(15),所述第一支撑板(15)的上方设有第三板(29),所述第三板(2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第四柱(28)和多个第二齿条(5),所述第四柱(28)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切块(24),所第二齿条(5)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切块(14),所述第五板(36)上开设有分别与第二切块(24)和第一切块(14)相对应的第二通槽(40)和第一通槽(41),所述第三板(29)与第五板(36)之间设有第四板(35),所述第四板(35)与第一支撑板(15)相配合,第四板(3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多个与第四柱(28)一一对应并滑动连接的第二板(16),第四柱(28)的外部均套设有位于第二板(16)与第三板(29)之间的第二弹簧(27),所述第四板(35)的外侧设有两个第一推块(33)和两个第二推块(34),第一推块(33)和第二推块(34)均单独位于两个第二板(16)之间,所述第一推块(33)和第二推块(3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板(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强型拉杆箱壳体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块(33)靠近第二齿条(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第二齿条(5)相对应的第一齿条(3),所述第一齿条(3)与第二齿条(5)之间设有第三柱(25),第三柱(25)通过第五杆(31)与工作台(1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条(3)与第二齿条(5)均通过第一齿轮(4)传动配合,所述第一齿轮(4)均与第三柱(25)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加强型拉杆箱壳体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推块(34)分别位于第四板(35)相对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二推块(34)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四杆(26),所述第四杆(26)的下方均设有第一螺纹柱(6),第四杆(26)上均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均与第一螺纹柱(6)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柱(6)均与工作台(13)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柱(6)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三螺纹柱(19),所述工作台(13)的底部开设有两个第二凹槽(45),所述第三螺纹柱(19)的底端均延伸至第二凹槽(45)中,所述第五板(36)相互远离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7),两个所述连接板(37)分别位于两个第二凹槽(45)中并均与第二凹槽(45)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板(37)均与相应的第三螺纹柱(19)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加强型拉杆箱壳体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3)的底部第二凹槽(45)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凹槽(44),所述第一凹槽(44)中均滑动连接有第三推块(12),所述第三推块(12)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三齿条(23),所述第三齿条(23)均啮合有第二齿轮(20),所述第二齿轮(20)的顶面均转动连接有空心柱(38),所述空心柱(38)均与工作台(1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轮(20)的底面均开设有内棘轮(46),所述内棘轮(46)中均设有转盘(49),所述转盘(49)上均转动连接有棘爪(47),所述棘爪(47)均与内棘轮(46)相配合,所述转盘(49)上设有与棘爪(47)相配合的弹片(48),所述空心柱(38)中均设有第二柱(17),所述第二柱(17)的顶端均与工作台(13)转动连接,第二柱(17)的底端均延伸至内棘轮(46)的外部并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柱(18),所述第二柱(17)均穿过转盘(49)并与转盘(49)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37)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三杆(22),所述第三杆(22)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杆(21),两个第二螺纹柱(18)的一端均穿过第二杆(21),第二螺纹柱(18)均与第二杆(21)螺纹连接,第二柱(17)均与第二杆(21)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加强型拉杆箱壳体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推块(12)的一端均延伸至第一凹槽(44)的外部,所述第三推块(12)远离工作台(13)的一端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杆(11),所述第一杆(11)靠近工作台(13)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柱(9),所述工作台(13)上固定连接有与第一柱(9)一一对应的固定板(7),所述第一柱(9)的一端均穿过相对应的固定板(7)并均固定连接有挡片(8),所述第一柱(9)均与固定板(7)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柱(9)的外部均套设有第一弹簧(10),所述第一弹簧(10)均位于固定板(7)与第一杆(11)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强型拉杆箱壳体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3)的顶面固定连接有L形杆(30),所述L形杆(30)的一边位于第三板(29)的上方,所述L形杆(30)的一边底部固定连接有伸缩装置(1),所述伸缩装置(1)的伸长端与第三板(29)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加强型拉杆箱壳体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强型拉杆箱壳体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5)的顶面设有多个方体凸起,所述第四板(35)的底面开设有与凸起一一对应的第三凹槽。
CN202111014216.XA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加强型拉杆箱壳体成型装置 Active CN1137143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14216.XA CN113714390B (zh)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加强型拉杆箱壳体成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14216.XA CN113714390B (zh)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加强型拉杆箱壳体成型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14390A true CN113714390A (zh) 2021-11-30
CN113714390B CN113714390B (zh) 2022-04-12

Family

ID=786799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14216.XA Active CN113714390B (zh)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加强型拉杆箱壳体成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14390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56719A (en) * 1980-06-09 1982-11-02 Usm Corporation Mandrel jaw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CN102380547A (zh) * 2011-11-22 2012-03-21 冠达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布衣柜金属连接件的全自动成型装置
CN106954936A (zh) * 2017-03-23 2017-07-18 广州市汇泰隆铝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硬质箱包用的箱壳加工方法及拼装式箱壳
CN107297417A (zh) * 2017-06-23 2017-10-27 芜湖德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零部件冲压装置
CN111496084A (zh) * 2020-04-29 2020-08-07 俞佳红 一种配电箱及其外壳加工设备和方法
CN112439823A (zh) * 2020-09-30 2021-03-05 无锡市力达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钢壳加工用冲压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56719A (en) * 1980-06-09 1982-11-02 Usm Corporation Mandrel jaw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CN102380547A (zh) * 2011-11-22 2012-03-21 冠达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布衣柜金属连接件的全自动成型装置
CN106954936A (zh) * 2017-03-23 2017-07-18 广州市汇泰隆铝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硬质箱包用的箱壳加工方法及拼装式箱壳
CN107297417A (zh) * 2017-06-23 2017-10-27 芜湖德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零部件冲压装置
CN111496084A (zh) * 2020-04-29 2020-08-07 俞佳红 一种配电箱及其外壳加工设备和方法
CN112439823A (zh) * 2020-09-30 2021-03-05 无锡市力达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钢壳加工用冲压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14390B (zh) 2022-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714390B (zh) 一种加强型拉杆箱壳体成型装置
CN113798398A (zh) 一种具有快速拆模组件的防变形生产模架
CN109501370A (zh) 一种用于医用药品生产的压片装置
CN218532602U (zh) 一种电器面板生产用冲压机
CN216239235U (zh) 一种受力稳定的标准玻璃幕墙
CN215786154U (zh) 一种圆环形零件的连续冲压模具
CN215392088U (zh) 一种方便移动的模具推进装置
CN209755973U (zh) 一种便于脱模的鞋模模具
CN204430121U (zh) 冷镦冲压模
CN209794656U (zh) 一种制药用的压片机
CN211165098U (zh) 一种用于热固性塑料成型的注塑模具
CN113458274A (zh) 一种基于球化退火工艺的高强度螺栓类线材生产装置
CN216682947U (zh) 一种阻燃机舱塑料件的成型模具
CN215358345U (zh) 一种数冲模具集中放置的模具柜
CN210527130U (zh) 一种注塑机用餐具收集装置
CN211640773U (zh) 一种新型鞋模模具
CN210026260U (zh) 一种方便更换的连体模具
CN219903199U (zh) 一种注塑模具的顶出结构
CN213291157U (zh) 一种高稳定性模具导向机构
CN215319109U (zh) 一种薄膜开关半成品多工位自动定位打孔机
CN219543518U (zh) 一种家具板压弧装置
CN219597861U (zh) 一种电池铝壳加工冲压模具
CN216868183U (zh) 一种工业气体存储装置
CN219927904U (zh) 一种自行车手刹刹车架
CN212598356U (zh) 一种五金紧压成型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