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11916A - 一种鳟鱼秋海棠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鳟鱼秋海棠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11916A
CN113711916A CN202111045961.0A CN202111045961A CN113711916A CN 113711916 A CN113711916 A CN 113711916A CN 202111045961 A CN202111045961 A CN 202111045961A CN 113711916 A CN113711916 A CN 1137119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lture
medium
trout
begonia
roo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4596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许文
马文卿
何文杰
周萱
邓演灿
朱桥明
谷胜春
阮燕珠
沈荔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Minghui Landscap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Minghui Landscap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Minghui Landscap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Minghui Landscap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4596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11916A/zh
Publication of CN1137119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119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HNEW PLANTS OR NON-TRANSGENIC PROCESSES FOR OBTAINING THEM; PLANT REPRODUCTION BY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 A01H4/00Plant reproduction by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therefor
    • A01H4/008Methods for regeneration to complete pla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HNEW PLANTS OR NON-TRANSGENIC PROCESSES FOR OBTAINING THEM; PLANT REPRODUCTION BY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 A01H4/00Plant reproduction by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therefor
    • A01H4/002Culture media for tissue cultur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Developmental Biology & Embry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Breeding Of Plants And Reproduction By Means Of Cultu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种植技术领域,本发明具体公开了一种鳟鱼秋海棠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所述的鳟鱼秋海棠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外植体的制备与消毒;S2、愈伤组织诱导培养;S3、不定芽诱导增殖培养;S4、继代培养;S5、生根培养;S6、移栽。本发明所述的鳟鱼秋海棠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能够有效的缩短繁殖周期,且所述的繁殖方法生根率高、存活率高,且在培育过程中能够有效的避免污染,达到快速繁殖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鳟鱼秋海棠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鳟鱼秋海棠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
背景技术
鳟鱼秋海棠是斑叶竹节秋海棠的一个栽培品种,茎粗,支撑着天使翅膀般的大叶子,上面散布着明亮的银色斑点,叶背则是令人惊艳的深红色。温暖的环境里会开出成簇的白花,4~7个花瓣包裹着黄色的花心,与深绿色的叶片形成强烈的视觉反差。鳟鱼秋海棠可以长到两米高,成熟的叶子在20~25cm左右,株型高挑,深受国内园艺爱好者的喜爱,成为网红植物之一。传统繁殖方式多采用扦插、分株等方式,但未能满足市场对鳟鱼秋海棠的极大需求。
CN109952957A公开了一种海棠的组织培养方法以及培养基,其具体公开了用于诱导所述不定芽形成无根苗的增殖培养基;所述增殖培养基具有如下成分:MS+0.48-0.52mg/L 6-BA+0.18-0.22mg L NAA+0 .8-0.12mg/L PVP。根据其说明书的记载可知,其繁殖20天的生根率仅仅22~64.29%,其生根率低,繁殖周期长。
CN 103636501A公开了一种金吉丽海棠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其具体公开了生根培养在增殖培养基中培养 22~28d,基部再生出丛芽,将长度超过 2.5cm 的嫩枝从芽丛上分离,接入生根培养基,培养 50d 后,形成健壮的生根苗,其中,所述的生根培养基的配方为:MS 培养基中 +0.2mg·L-1IBA+3%蔗糖 +0.54%琼脂,pH 5.2~5.5。根据其说明书记载,其在繁育50天后才形成健壮的生根苗,其繁殖周期过长。
因此如何在短的生根周期内繁育提高生根率成为了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鳟鱼秋海棠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能够有效的缩短繁殖周期,且所述的繁殖方法生根率高、存活率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鳟鱼秋海棠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外植体的制备与消毒;
S2、愈伤组织诱导培养;
S3、不定芽诱导增殖培养;
S4、继代培养;
S5、生根培养;
S6、移栽。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愈伤组织诱导培养、不定芽诱导增殖培养、继代培养分别采用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不定芽诱导增殖培养基、继代培养基进行培养,所述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不定芽诱导增殖培养基、继代培养基均采用M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其中每升MS培养基中均加入:1100~2000mg硝酸铵、1200~2500mg硝酸钾、200~400mg七水硫酸镁、100~300mg磷酸二氢钾、300~600mg二水氯化钙、0.5~1.2mg碘化钾、4~10mg硼酸、10~30mg四水硫酸锰、5~10mg七水硫酸锌、0.1~0.4mg二水合钼酸钠、0.01~0.05mg五水硫酸铜、0.01~0.04mg六水合氯化钴、20~50mg七水合硫酸亚铁、20~50m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05~0.2mg盐酸硫胺素、0.1~0.8mg烟酸、0.2~1mg盐酸吡哆醇、1~4mg甘氨酸、50~120mg肌醇、20~50g白糖、2~8g卡拉胶、0.01~2mg 6-苄氨基嘌呤、0.01~0.3mg萘乙酸。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生根培养基采用生根培养基进行培养,所述生根培养基采用M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其中每升MS培养基中加入:700~1200mg硝酸铵、500~1200mg硝酸钾、100~300mg七水硫酸镁、500~2000mg改性淀粉、800~3000mg辣木叶提取物、100~300mg磷酸二氢钾、100~400mg二水氯化钙、0.5~1.2mg碘化钾、4~10mg硼酸、10~30mg四水硫酸锰、5~10mg七水硫酸锌、0.1~0.4mg二水合钼酸钠、0.01~0.05mg五水硫酸铜、0.01~0.04mg六水合氯化钴、20~50mg七水合硫酸亚铁、20~50m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05~0.2mg盐酸硫胺素、0.1~0.8mg烟酸、0.2~1mg盐酸吡哆醇、1~4mg甘氨酸、50~120mg肌醇、15~40g白糖、2~8g卡拉胶、0.1~0.5mg 6-苄氨基嘌呤、0.1~0.5mg萘乙酸、2~5g活性炭。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生根培养基采用M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其中每升MS培养基中加入:825mg硝酸铵、950mg硝酸钾、185mg七水硫酸镁、1400mg改性淀粉、1500mg辣木叶提取物、170mg磷酸二氢钾、220mg二水氯化钙、0.83mg碘化钾、6.2mg硼酸、22.3mg四水硫酸锰、8.6mg七水硫酸锌、0.25mg二水合钼酸钠、0.025mg五水硫酸铜、0.025mg六水合氯化钴、27.8mg七水合硫酸亚铁、37.3m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1mg盐酸硫胺素、0.5mg烟酸、0.5mg盐酸吡哆醇、2mg甘氨酸、100mg肌醇、20g白糖、7g卡拉胶、0.2mg 6-苄氨基嘌呤、0.4mg萘乙酸、3g活性炭。
本发明所述的发明人在大量的研究中发现,采取上述所述的物质加入到生根培养基中,能够有效的提高生根率、存活率,且能够缩短生根时间,提高根系的质量,在20天前即可实现100%生根,能够有效的缩短繁殖时间。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改性淀粉的制备方法为:
(1)将1重量份淀粉加入到3~6重量份混合酸溶液中,以200~600rpm转速搅拌60~120min,得到淀粉混合液;
(2)将1~4重量份肌醇六磷酸、1~3重量份吐温60、1~3份抗坏血酸、0.1~0.5重量份硅烷偶联剂KH550加入到10~20重量份去离子水中,配制成改性液;
(3)将1重量份改性液滴入2~5重量份淀粉混合液中,以200~500rpm转速搅拌40~100min,过滤,干燥,得到改性淀粉。
采取上述所制备得到的改性淀粉能够有效的促进生根,提高存活率,有效的缩短生根时间,且发明人发现,不同的改性方法制备得到的改性淀粉对于提高生根率、存活率是不同,而采取上述所述的改性淀粉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改性淀粉相比于其他方法能够显著的提高生根率、存活率。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辣木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
(11)将辣木叶粉碎至60~100目,得到辣木叶粉;
(12)将辣木叶粉溶解到无水乙醇和乙醚的混合溶液中,混合均匀,离心分离,得到预处理辣木叶粉;所辣木叶粉与混合溶液的重量比为1:3~7,所述混合溶液中无水乙醇和乙醚重量比为1:0.5~2;
(13)将预处理辣木叶粉加入到去离子水中,以200~600W超声浸提20~40min,过滤,收集滤液;所述预处理辣木叶粉与去离子水重量比为1:5~10;
(14)调节滤液pH至6.2~6.8,以0.5~1.5BV/h上HPD-600大孔吸附树脂柱,洗脱速度为1~2BV/h,去离子水洗 1~2BV,40~60wt%乙醇溶液洗1~3BV,收集乙醇溶液洗液,干燥,即得辣木叶提取物。
本发明的发明人在大量的研究中发现,采取上述所制备得到的辣木叶提取物能够有效的提高生根率、存活率,且采取上述的制备方法能够有效的促进利于生根的辣木叶活性成分的溶出,也就是说,采取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辣木叶提取物相比于其他方法制备得到的辣木叶提取物(如醇提、水提)能够更加显著的提高生根率、存活率。
且发明人发现,在本发明所述的生根培养基中,上述所述的辣木叶提取物与改性淀粉联用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S1具体为:采集幼嫩的鳟鱼秋海棠叶片,将鳟鱼秋海棠叶片清洗,消毒,切片,即成外植体。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具体为:将外植体划伤,将划伤后的外植体接入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在温度为22~28℃、湿度为45~70%下,暗培养55~65天。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不定芽诱导增殖培养具体为:将经过愈伤组织诱导培养的外植体切片,切片后接入不定芽诱导增殖培养基中培养40~50天,所述不定芽诱导增殖培养条件为:温度为22~28℃、湿度为45~70%、光照强度为800~1200 Lux、光照时间为6~10h/day。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继代培养具体为:取经过不定芽诱导增殖培养的外植体的丛芽团块切割成4~6个生长点的团块,转入继代培养基中培养40~50天,培养完成后,在丛芽上切取幼苗,所述继代培养条件为:温度为22~28℃、湿度为45~70%、光照强度为800~1200Lux、光照时间为6~10h/day。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生根培养具体为:将幼苗接种到生根培养基培养,所述生根培养条件为:温度为22~28℃、湿度为45~70%、光照强度为800~1200 Lux、光照时间为6~10h/day。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移栽具体为:将经过生根培养的幼苗,清洗晾干,移至大棚定植在穴盘中,进行炼苗过渡培养;
所述穴盘基质由泥炭:椰糠按照重量比2~5:1混合而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所述的鳟鱼秋海棠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能够有效的缩短繁殖周期,且所述的繁殖方法生根率高、存活率高,且在培育过程中能够有效的避免污染,达到快速繁殖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鳟鱼秋海棠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外植体的制备与消毒;
采集幼嫩的新叶,叶片用无菌水浸泡冲洗2分钟,75%酒精浸泡消毒20秒,0.3%二氧化氯溶液浸泡消毒15分钟,倒去二氧化氯溶液,用无菌水冲洗3次,外植体消毒完毕,在超净工作台上,将消毒好的叶片,切去边缘组织,切成2cm×2cm大小的叶片,即成外植体。
S2、愈伤组织诱导培养;
将外植体用刀片划伤叶片,增加愈伤组织生长的机率划伤,将划伤后的外植体接入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在温度为25℃、湿度为55%下,暗培养60天,切口位置出现愈伤组织。
S3、不定芽诱导增殖培养;
将长有愈伤组织的外植体切成1cm×1cm大小的组织,切片后接入不定芽诱导增殖培养基中培养48天,所述的愈伤组织长出丛芽团块,所述不定芽诱导增殖培养条件为:温度为25℃、湿度为55%、光照强度为1000Lux、光照时间为8h/day。
S4、继代培养;
取经过不定芽诱导增殖培养的外植体的丛芽团块切割成5个生长点的团块,转入继代培养基中培养42天,此时团块上长出幼苗,在丛芽团块上切取幼苗,所述继代培养条件为:温度为25℃、湿度为55%、光照强度为1000Lux、光照时间为8h/day。
S5、生根培养;
将幼苗(幼苗数量控制在50个)接种到生根培养基培养,培养20天,所述生根培养条件为:温度为25℃、湿度为55%、光照强度为1000Lux、光照时间为8h/day。
注(培养20天的生根率)。
S6、移栽。
将经过生根培养的幼苗,清洗晾干,移至大棚定植在穴盘中,进行炼苗过渡培养;所述穴盘基质由泥炭:椰糠按照重量比3:1混合而成。炼苗过渡培养条件:光照2000LUX,温度26摄氏度,湿度95%。15天后,待新叶萌发,提高光照强度至4000LUX,温度27摄氏度,湿度75%,45天后即可出圃。
所述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采用M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其中每升MS培养基中加入:1650mg硝酸铵、1900mg硝酸钾、370mg七水硫酸镁、170mg磷酸二氢钾、440mg二水氯化钙、0.83mg碘化钾、6.2mg硼酸、22.3mg四水硫酸锰、8.6mg七水硫酸锌、0.25mg二水合钼酸钠、0.025mg五水硫酸铜、0.025mg六水合氯化钴、27.8mg七水合硫酸亚铁、37.3m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1mg盐酸硫胺素、0.5mg烟酸、0.5mg盐酸吡哆醇、2mg甘氨酸、100mg肌醇、30g白糖、6.0g卡拉胶、1.2mg 6-苄氨基嘌呤、0.15mg萘乙酸。
所述不定芽诱导增殖培养基采用M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其中每升MS培养基中加入:1650mg硝酸铵、1900mg硝酸钾、370mg七水硫酸镁、170mg磷酸二氢钾、440mg二水氯化钙、0.83mg碘化钾、6.2mg硼酸、22.3mg四水硫酸锰、8.6mg七水硫酸锌、0.25mg二水合钼酸钠、0.025mg五水硫酸铜、0.025mg六水合氯化钴、27.8mg七水合硫酸亚铁、37.3m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1mg盐酸硫胺素、0.5mg烟酸、0.5mg盐酸吡哆醇、2mg甘氨酸、100mg肌醇、30g白糖、6.0g卡拉胶、0.5mg 6-苄氨基嘌呤、0.03mg萘乙酸。
所述继代培养基采用M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其中每升MS培养基中加入:1237.5mg硝酸铵、1425mg硝酸钾、277.5mg七水硫酸镁、127.5mg磷酸二氢钾、330mg二水氯化钙、0.6225mg碘化钾、4.65mg硼酸、16.725mg四水硫酸锰、6.45mg七水硫酸锌、0.1875mg二水合钼酸钠、0.1875mg五水硫酸铜、01875mg六水合氯化钴、20.85mg七水合硫酸亚铁、27.975m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075mg盐酸硫胺素、0.375mg烟酸、0.375mg盐酸吡哆醇、1.5mg甘氨酸、75mg肌醇、30g白糖、6.0g卡拉胶、0.03mg 6-苄氨基嘌呤、0.03mg萘乙酸。
所述生根培养基采用M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其中每升MS培养基中加入:825mg硝酸铵、950mg硝酸钾、185mg七水硫酸镁、1400mg改性淀粉、1500mg辣木叶提取物、170mg磷酸二氢钾、220mg二水氯化钙、0.83mg碘化钾、6.2mg硼酸、22.3mg四水硫酸锰、8.6mg七水硫酸锌、0.25mg二水合钼酸钠、0.025mg五水硫酸铜、0.025mg六水合氯化钴、27.8mg七水合硫酸亚铁、37.3m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1mg盐酸硫胺素、0.5mg烟酸、0.5mg盐酸吡哆醇、2mg甘氨酸、100mg肌醇、20g白糖、7g卡拉胶、0.2mg 6-苄氨基嘌呤、0.4mg萘乙酸、3g活性炭。
所述改性淀粉的制备方法为:
(1)将1重量份淀粉加入到5重量份混合酸溶液中,以300rpm转速搅拌80min,得到淀粉混合液;所述混合酸溶液由草酸、酒石酸、柠檬酸、去离子水按照重量比1:1:1:17配制而成;
(2)将2.5重量份肌醇六磷酸、1.5重量份吐温60、2份抗坏血酸、0.2重量份硅烷偶联剂KH550加入到13.8重量份去离子水中,配制成改性液;
(3)将1重量份改性液滴入3重量份淀粉混合液中,以400rpm转速搅拌80min,过滤,干燥,得到改性淀粉。
所述辣木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
(11)将辣木叶粉碎至80目,得到辣木叶粉;
(12)将辣木叶粉溶解到无水乙醇和乙醚的混合溶液中,混合均匀,以5000rpm转速离心分离10min,弃去滤液,得到预处理辣木叶粉;所辣木叶粉与混合溶液的重量比为1:5,所述混合溶液中无水乙醇和乙醚重量比为1:1;
(13)将预处理辣木叶粉加入到去离子水中,以400W超声浸提30min,过滤,收集滤液;所述预处理辣木叶粉与去离子水重量比为1:8;
(14)调节滤液pH至6.8,以1BV/h上HPD-600大孔吸附树脂柱,洗脱速度为1BV/h,去离子水洗 1.5BV,50wt%乙醇溶液洗2BV,收集乙醇溶液洗液,干燥,即得辣木叶提取物。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2所述的生根培养基中每升MS培养基中加入的物质的量不同于实施例1,其他都相同。
所述生根培养基采用M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其中每升MS培养基中加入:700mg硝酸铵、1200mg硝酸钾、100mg七水硫酸镁、500mg改性淀粉、800mg辣木叶提取物、300mg磷酸二氢钾、100mg二水氯化钙、1.2mg碘化钾、4mg硼酸、30mg四水硫酸锰、10mg七水硫酸锌、0.1mg二水合钼酸钠、0.05mg五水硫酸铜、0.01mg六水合氯化钴、50mg七水合硫酸亚铁、20m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2mg盐酸硫胺素、0.1mg烟酸、1mg盐酸吡哆醇、1mg甘氨酸、120mg肌醇、15g白糖、8g卡拉胶、0.1mg 6-苄氨基嘌呤、0.5mg萘乙酸、2g活性炭。
实施例3
实施例3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3所述的生根培养基中每升MS培养基中加入的物质的量不同于实施例1,其他都相同。
所述生根培养基采用M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其中每升MS培养基中加入:1200mg硝酸铵、500mg硝酸钾、300mg七水硫酸镁、1200mg改性淀粉、1600mg辣木叶提取物、100mg磷酸二氢钾、400mg二水氯化钙、0.5mg碘化钾、10mg硼酸、10mg四水硫酸锰、10mg七水硫酸锌、0.1mg二水合钼酸钠、0.05mg五水硫酸铜、0.01mg六水合氯化钴、20mg七水合硫酸亚铁、50m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05mg盐酸硫胺素、0.8mg烟酸、0.2mg盐酸吡哆醇、4mg甘氨酸、50mg肌醇、40g白糖、2g卡拉胶、0.5mg 6-苄氨基嘌呤、0.1mg萘乙酸、5g活性炭。
对比例1
对比例1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对比例1所述的生根培养基中采用等量的辣木叶提取物替换改性淀粉,其他都相同。
对比例2
对比例2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对比例2所述的生根培养基中采用等量的改性淀粉替换辣木叶提取物,其他都相同。
对比例3
对比例3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对比例3采用淀粉替换改性淀粉,其他都相同。
对比例4
对比例4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对比例4所述的改性淀粉的制备方法不同于实施例1,其他都相同。
在本对比例中,所述的改性淀粉不经过所述的改性液的处理。
所述改性淀粉的制备方法为:
(1)将1重量份淀粉加入到5重量份混合酸溶液中,以300rpm转速搅拌80min,得到淀粉混合液;所述混合酸溶液由草酸、酒石酸、柠檬酸、去离子水按照重量比1:1:1:17配制而成,过滤,干燥,得到改性淀粉。
对比例5
对比例5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对比例5所述的辣木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不不同于实施例1,其他都相同。
在本对比例中,所述的辣木叶提取物为辣木叶的乙醇提取物。
所述的辣木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
(11)将辣木叶粉碎至80目,得到辣木叶粉;
(12)将辣木叶粉加入到70%乙醇水溶液中,浸泡10h,以400W超声处理20min,过滤,干燥,得到辣木叶提取物。
为了进一步证明本发明的效果,提供了以下测试方法:
1.记录实施例1~3、对比例1~5所述的繁殖方法生根培养的生根培养基培养20天的生根率以及存活率,见表1。
表1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1
从表1中可看出,本发明所述的鳟鱼秋海棠快速繁殖方法能够有效的提高生根率以及存活率。
对比实施例1~3可知,经过优化生根培养基的添加物,能够有效的提高生根率、存活率。
对比实施例1与对比例1、2可知,本发明将所述的改性淀粉、辣木叶提取物联用能够有效的提高生根率、存活率,且二者具有一定的协同增效作用。
对比实施例1与对比例3、4可知,采取所述的改性淀粉能够显著的提高生根率、存活率,且不同方法制备得到的改性淀粉对于生根率、存活率提高程度是不同的,采取本发明所述的改性淀粉的改性方法相比于其他方法能够更加显著的提高生根率、存活率。
对比实施例1与对比例5可知,采取本发明所述的辣木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相比于其他方法制备得到的辣木叶提取物能够更加显著的提高生根率、存活率。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鳟鱼秋海棠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外植体的制备与消毒;
S2、愈伤组织诱导培养;
S3、不定芽诱导增殖培养;
S4、继代培养;
S5、生根培养;
S6、移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鳟鱼秋海棠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愈伤组织诱导培养、不定芽诱导增殖培养、继代培养分别采用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不定芽诱导增殖培养基、继代培养基进行培养,所述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不定芽诱导增殖培养基、继代培养基均采用M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其中每升MS培养基中均加入:1100~2000mg硝酸铵、1200~2500mg硝酸钾、200~400mg七水硫酸镁、100~300mg磷酸二氢钾、300~600mg二水氯化钙、0.5~1.2mg碘化钾、4~10mg硼酸、10~30mg四水硫酸锰、5~10mg七水硫酸锌、0.1~0.4mg二水合钼酸钠、0.01~0.05mg五水硫酸铜、0.01~0.04mg六水合氯化钴、20~50mg七水合硫酸亚铁、20~50m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05~0.2mg盐酸硫胺素、0.1~0.8mg烟酸、0.2~1mg盐酸吡哆醇、1~4mg甘氨酸、50~120mg肌醇、20~50g白糖、2~8g卡拉胶、0.01~2mg 6-苄氨基嘌呤、0.01~0.3mg萘乙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鳟鱼秋海棠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根培养基采用生根培养基进行培养,所述生根培养基采用M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其中每升MS培养基中加入:700~1200mg硝酸铵、500~1200mg硝酸钾、100~300mg七水硫酸镁、500~2000mg改性淀粉、800~3000mg辣木叶提取物、100~300mg磷酸二氢钾、100~400mg二水氯化钙、0.5~1.2mg碘化钾、4~10mg硼酸、10~30mg四水硫酸锰、5~10mg七水硫酸锌、0.1~0.4mg二水合钼酸钠、0.01~0.05mg五水硫酸铜、0.01~0.04mg六水合氯化钴、20~50mg七水合硫酸亚铁、20~50m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05~0.2mg盐酸硫胺素、0.1~0.8mg烟酸、0.2~1mg盐酸吡哆醇、1~4mg甘氨酸、50~120mg肌醇、15~40g白糖、2~8g卡拉胶、0.1~0.5mg 6-苄氨基嘌呤、0.1~0.5mg萘乙酸、2~5g活性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鳟鱼秋海棠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根培养基采用M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其中每升MS培养基中加入:825mg硝酸铵、950mg硝酸钾、185mg七水硫酸镁、1400mg改性淀粉、1500mg辣木叶提取物、170mg磷酸二氢钾、220mg二水氯化钙、0.83mg碘化钾、6.2mg硼酸、22.3mg四水硫酸锰、8.6mg七水硫酸锌、0.25mg二水合钼酸钠、0.025mg五水硫酸铜、0.025mg六水合氯化钴、27.8mg七水合硫酸亚铁、37.3m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1mg盐酸硫胺素、0.5mg烟酸、0.5mg盐酸吡哆醇、2mg甘氨酸、100mg肌醇、20g白糖、7g卡拉胶、0.2mg 6-苄氨基嘌呤、0.4mg萘乙酸、3g活性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鳟鱼秋海棠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具体为:采集幼嫩的鳟鱼秋海棠叶片,将鳟鱼秋海棠叶片清洗,消毒,切片,即成外植体。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鳟鱼秋海棠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具体为:将外植体划伤,将划伤后的外植体接入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在温度为22~28℃、湿度为45~70%下,暗培养55~65天。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鳟鱼秋海棠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定芽诱导增殖培养具体为:将经过愈伤组织诱导培养的外植体切片,切片后接入不定芽诱导增殖培养基中培养40~50天,所述不定芽诱导增殖培养条件为:温度为22~28℃、湿度为45~70%、光照强度为800~1200 Lux、光照时间为6~10h/day。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鳟鱼秋海棠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继代培养具体为:取经过不定芽诱导增殖培养的外植体的丛芽团块切割成4~6个生长点的团块,转入继代培养基中培养40~50天,培养完成后,在丛芽上切取幼苗,所述继代培养条件为:温度为22~28℃、湿度为45~70%、光照强度为800~1200 Lux、光照时间为6~10h/day。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鳟鱼秋海棠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根培养具体为:将幼苗接种到生根培养基培养,所述生根培养条件为:温度为22~28℃、湿度为45~70%、光照强度为800~1200 Lux、光照时间为6~10h/day。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鳟鱼秋海棠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栽具体为:将经过生根培养的幼苗,清洗晾干,移至大棚定植在穴盘中,进行炼苗过渡培养;
所述穴盘基质由泥炭:椰糠按照重量比2~5:1混合而成。
CN202111045961.0A 2021-09-07 2021-09-07 一种鳟鱼秋海棠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 Pending CN1137119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45961.0A CN113711916A (zh) 2021-09-07 2021-09-07 一种鳟鱼秋海棠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45961.0A CN113711916A (zh) 2021-09-07 2021-09-07 一种鳟鱼秋海棠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11916A true CN113711916A (zh) 2021-11-30

Family

ID=786824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45961.0A Pending CN113711916A (zh) 2021-09-07 2021-09-07 一种鳟鱼秋海棠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11916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86491A (zh) * 2016-09-14 2017-02-15 上海辰山植物园 一种瓦氏秋海棠的离体再生方法
CN110476810A (zh) * 2019-08-20 2019-11-22 广州市名卉景观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丽格海棠快速繁育的方法
CN111685040A (zh) * 2020-07-07 2020-09-22 贵州省植物园 一种昌感秋海棠的离体培养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86491A (zh) * 2016-09-14 2017-02-15 上海辰山植物园 一种瓦氏秋海棠的离体再生方法
CN110476810A (zh) * 2019-08-20 2019-11-22 广州市名卉景观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丽格海棠快速繁育的方法
CN111685040A (zh) * 2020-07-07 2020-09-22 贵州省植物园 一种昌感秋海棠的离体培养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何俊彦等: "斑叶竹节秋海棠微繁殖的研究", 《西北植物学报》 *
刘涛等: "丽格秋海棠的快速繁殖",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唐凤鸾等: "突脉秋海棠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
孔祥生等: "毛叶秋海棠离体繁殖技术研究", 《南都学坛》 *
李丹等: "蟆叶秋海棠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辽宁农业科学》 *
蒋林等: "铁十字海棠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 *
阙国宁等: "几种林木和花卉植物的组培繁殖技术", 《林业科学研究》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47099B (zh) 落羽杉离体快速繁殖方法
CN102577956A (zh) 一种黑松体细胞胚胎发生和植株再生方法
CN111492973B (zh) 普通油茶通过体细胞胚胎发生方式获得再生植株的方法
CN104509439B (zh) 一种适于美国红枫组织快繁方法
CN112106654B (zh) 一种通过不定芽直接萌发途径获得水曲柳再生植株的方法
CN104285813A (zh) 一种金花茶组培繁殖方法
CN108770695B (zh) 一种红心火龙果离体组培快速成苗的方法
CN114557281B (zh) 一种利用大叶种茶树幼胚组织培养茶苗的茶树繁育方法
CN109819892B (zh) 一种草果优良单株的组织培养方法
CN106069755A (zh) 一种茶树组培苗的壮苗生根培养方法
CN105638465A (zh) 一种草莓的组培快繁方法
CN103416177A (zh) 一种苦丁茶的扦插繁殖方法
CN110476811B (zh) 一种提高双线竹芋组培苗质量的方法
CN110651715B (zh) 一种软枣猕猴桃工厂化育苗方法
CN113016618A (zh) 莺歌属凤梨的组织培养快繁方法
CN108094197A (zh) 一种油用牡丹凤丹无性繁殖育苗方法
CN112119913A (zh) 一种甘薯的脱毒扩繁方法
CN109863997B (zh) 一种蒙桑种苗的组织培养方法
CN113711916A (zh) 一种鳟鱼秋海棠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
CN116076368A (zh) 一种雏菊无菌苗快速繁殖的方法
CN112913694B (zh) 一种用于蓝莓茎段组织快繁的培养基及组织快繁方法
CN112931226B (zh) 一种东方桤木组培快繁方法
CN114982634A (zh) 一种红精灵北美冬青组培苗的培育方法
CN114041421A (zh) 一种油梨的组织快繁方法
CN109329047B (zh) 一种提高玉铃花组织培养容器苗效率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13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