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04887A - 一种基于catia软件模拟多种形式悬架系统运动的建模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catia软件模拟多种形式悬架系统运动的建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04887A
CN113704887A CN202110968047.7A CN202110968047A CN113704887A CN 113704887 A CN113704887 A CN 113704887A CN 202110968047 A CN202110968047 A CN 202110968047A CN 113704887 A CN113704887 A CN 1137048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spension system
motion
combined
kinematic pair
shock absor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6804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岳雪峰
顿栋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tu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ntu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tu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ntu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6804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04887A/zh
Publication of CN1137048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0488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5Vehicle, aircraft or watercraft desig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 Automobile Manufacture Line, Endless Track Vehicle, Trail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CATIA软件模拟多种形式悬架系统运动的建模方法,包括预先定义每个所述零部件关联的至少一个装配结构,每个装配结构对应一唯一的运动副。根据悬架系统的形式在CATIA软件中选择多个零部件,并建立对应的运动机构模型,将每个零部件关联的运动副分别添加到运动机构模型中得到悬架系统的DMU模型。本申请能够将悬架系统根据零部件结构拆分后,分别定义每个零部件关联的约束形式,这些零部件的约束形式不受悬架系统形式的限制,具有通用性,在构建不同悬架系统的DMU模型时,提高模型构建准确度和效率,解决复杂结构形式的悬架模型约束无法迅速明确的问题,解决现有模型搭建方法通用化低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CATIA软件模拟多种形式悬架系统运动的建模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悬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CATIA软件模拟多种形式悬架系统运动的建模方法。
背景技术
CATIA是一种产品开发软件,作为PLM(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协同解决方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通过建模帮助制造厂商设计他们未来的产品,并支持从项目前阶段、具体的设计、分析、模拟、组装到维护在内的全部工业设计流程。CATIA目前已经是全球汽车设计领域使用最广泛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具,为各种车辆的设计和制造提供了端对端(end to end)的解决方案。依靠CATIA软件,可对汽车产品进行建模仿真,以模拟产品在各个阶段的实际情况,准确,省时,省力。
汽车悬架是车辆重要部件之一,汽车悬架做为车架(或车身)与车轴(或车轮)之间作连接的传力机件,既是保证乘坐舒适性的重要部件又是保证汽车行驶安全的重要部件。汽车悬架能够在汽车行驶的时候,缓冲路面不平传递给车架或车身的冲击力,衰减汽车的振动,保证汽车的行驶舒适性。
在汽车设计前期,经常会使用CATIA搭建悬架系统DMU(Digital Mock-Up,电子样机)运动模型。DMU又叫数字化电子样车,指一个正确的、完整的整车三维数模,是由3D软件设计出的零部件按照其内在逻辑而组成的结构性的虚拟样车模型,而且这个虚拟样车可以进行不同的模拟和评价。DMU的作用包括如下几点:
1)对整车设计进行检查和监控,指出相关的问题,以便保证设计质量和项目进度。
2)提供各种种类、各种档次的可视化功能,用不同方式对电子样车进行全方位的审视、评估和模拟真实的视觉效果。尽可能在数字化环境中看到产品在真实世界中相同的效果,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产品可视化模拟。
3)对车型或部件间进行功能性分析,包括:机构运动、干涉、拆装、空间和管理分析等。尽可能在数字化环境中进行与真实世界中相同的分析,使设计师在设计早期就发现问题,在设计的各个阶段,及时、大量地进行各种分析,提高产品设计质量。
4)应用关联设计,按照自上向下的设计方式,实现装配之间、零部件之间、一个模型文件中的多个几何实体之间、曲面模型和实体模型之间、特征之间等多种层次的端到端的各类关联。基于骨架的DMU设计分析方式,实现数字样机的快速更改,降低成本,快速地进行多方案的设计与评估,通过建立关联性的设计模板进行管理和重用,提高设计效率。
5)检查配置及零部件的完整性。
基于DMU运动模型可进行DMU运动分析,机构运动分析是在虚拟的环境中模拟产品实际的运行状况,在动态过程检验机构设计是否符合概念设计阶段对机构所做的定义。同时,在动态过程中对产品的位置信息、运动特性信息进行检查和分析。在DMU环境下进行机构运动分析时,首先根据机构的实际运动状态,运用相应的机构运动副来创建两个零部件之间的相对运动关系,然后创建机构运动的参照物和驱动机构进行运动的驱动源。在定义完机构运动所必需的条件之后,就可以对机构进行仿真和分析,建立机构运动的流程,给出分析报告。
通过DMU运动模型对汽车产品进行模拟,覆盖从产品设计到售后维护全生命周期。例如,通过DMU运动模型可对汽车悬架运动部件、管路线束、装配维修等进行仿真模拟,提前判断出相关零部件是否会在特定场景下出现线路干涉问题,指导相关零部件进行设计规避。
但是,目前使用CATIA对汽车悬架进行DMU建模的方法,多是根据特定的悬架形式进行模型搭建,并未有通用的方法来指导多种悬架模型的搭建。如果悬架形式复杂或结构更改,工程师无法在短时间内准确完成模型搭建,容易增加工程师工作量,耽误大量时间。
公开号为CN104573162B的专利提供了一种汽车悬架DMU模型参数化设计方法,通过使用一个硬点表驱动悬架所有部件的点线模型,使用部件点线模型建立悬架的点线DMU模型,点线DMU模型驱动悬架部件运动,形成悬架系统的DMU模型。
在参数化建模方案中,将原本以零部件搭建的DMU模型转化为点线模型,在对硬点进行设计变更时,只需更改硬点表即可更改悬架系统的DMU模型,对部件结构进行设计变更时,使用新部件替换原有部件即可,无需重新建DMU模型,显著缩短了设计变更后对DMU校核的反应时间,减小了工程师的工作量。
该方案的缺点是无法提高最初模型搭建的效率。具体的,参数化建模方案并未针对不同结构形式的悬架给出点线之间约束关系的确定方法,所以在遇到悬架结构形式较为复杂,或者悬架形式更改的情况,采用该方案无法指导工程师搭建出最初的运动模型,导致在工程师在点线约束确定的工作上花费大量时间。
公开号为CN107832554B的专利公布了一种基于CATIA参数化模块的麦弗逊悬架四轮参数校核方法,其基于CATIA平台搭建麦弗逊悬架零部件架构模型,设置参数变量和关系变量。根据实际情况修改参数变量,搭配出所需要模拟的状态。每种不同状态的参数变量设置完成后,系统会通过关系公式,即关系变量及时模拟出该状态所对应的四轮参数结果,并显示该结果与初设四轮参数值的具体差值。
在参数校核方案中,只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修改悬架参数即可适用于不同车型的麦弗逊悬架。通过不同状态变量参数设置,模拟出实车在各种状态下的四轮定位参数,并显示出该结果和初始设置参数的差值,可用来快速确定零部件每个尺寸偏差量,指导相关零部件变量修正来满足预设的四轮定位参数要求。实施本发明,核心在于用变量参数和变量关系来控制整个麦弗逊悬架的建模,对于四轮定位参数的校核,修正,在提高工作效率上有一定效果。
该方案的缺点是只能针对麦弗逊悬架建模,无法适用于不同结构形式的悬架,在悬架形式的通用性上较差,所以在遇到悬架结构形式较为复杂,或者悬架形式更改的情况,无法指导工程师搭建出最初的运动模型,导致在工程师在点线约束确定的工作上花费大量时间。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CATIA软件模拟多种形式悬架系统运动的建模方法,为不同形式悬架系统通用的模型搭建方法,能够解决面对不同形式悬架系统花费大量时间建模的问题。
为达到以上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CATIA软件模拟多种形式悬架系统运动的建模方法,所述多种形式悬架系统均包括多个零部件;所述建模方法包括:
预先定义每个所述零部件关联的至少一个装配结构,每个装配结构对应一唯一的运动副;
根据悬架系统的形式在CATIA软件中选择多个零部件,并建立对应的运动机构模型,将每个零部件关联的运动副分别添加到运动机构模型中得到悬架系统的DMU模型。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先定义每个所述零部件关联的至少一个装配结构,每个装配结构对应一唯一的运动副;其中,所述零部件关联分为:转向器关联、连杆关联、上叉臂杆关联、下摆臂关联、驱动件关联、减震器关联、螺旋弹簧关联和稳定杆关联。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向器关联的装配结构,具体包括:
转向器自身,其对应的运动副为棱形结合;
转向器和轮边,其对应的运动副为球面结合。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杆关联的装配结构,具体包括:
连杆和副车架,其对应的运动副为通用结合;
连杆和轮边,其对应的运动副为球面结合。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叉臂关联的装配结构,具体包括:
上叉臂和车身,其对应的运动副为旋转结合;
上叉臂和轮边,其对应的运动副为球面结合。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摆臂关联的装配结构,具体包括:
下摆臂和副车架,其对应的运动副为旋转结合;
下摆臂和轮边,其对应的运动副为球面结合。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减震器关联的装配结构,具体包括:
减震器的上部和减震器的下部,其对应的运动副为圆柱结合;
减震器的上支座和车身,其对应的运动副为刚性结合;
减震器的上支座和减震器的上部,其对应的运动副为通用结合;
减震器的下部和轮边固定连接时,其对应的运动副为刚性结合;
减震器的下部和轮边衬套连接时,其对应的运动副为旋转结合;
减震器的下部和连杆时,其对应的运动副为通用结合。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螺旋弹簧关联的装配结构,具体包括:
螺旋弹簧的上部和螺旋弹簧的下部,其对应的运动副为圆柱结合;
螺旋弹簧的上支座和车身,其对应的运动副为刚性结合;
螺旋弹簧的上支座螺旋弹簧的上部,其对应的运动副为通用结合;
螺旋弹簧的下部和轮边,其对应的运动副为旋转结合。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稳定杆关联的装配结构,具体包括:
稳定杆和副车架,其对应的运动副为旋转结合。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CATIA软件模拟多种形式悬架系统运动的建模方法还包括:
预先将悬架系统的所有零部件按照功能划分为导向机构、驱动机构、阻尼机构、以及稳定机构;
导向机构,其用于控制悬架系统运动过程;
驱动机构,其用于为导向机构提供运动激励;
阻尼机构,其用于为悬架系统提供阻尼;
稳定机构,其用于为悬架系统提供稳定性;
将导向机构和驱动机构中的每个零部件关联的运动副分别添加到运动机构模型中后,将阻尼机构和稳定机构中的每个零部件关联的运动副分别添加到运动机构模型中得到悬架系统的DMU模型。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将悬架系统根据零部件结构拆分后,分别定义每个零部件关联的约束形式,这些零部件的约束形式不受悬架系统形式的限制,具有通用性,能够在构建不同悬架系统的DMU模型时,提高模型构建准确度和效率,解决复杂结构形式的悬架模型约束无法迅速明确的问题,解决现有模型搭建方法通用化低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CATIA软件模拟多种形式悬架系统运动的建模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CATIA软件模拟多种形式悬架系统运动的建模方法,所述多种形式悬架系统均包括多个零部件,所述建模方法包括:
步骤S3、预先定义每个所述零部件关联的至少一个装配结构,每个装配结构对应一唯一的运动副。
步骤S4、根据悬架系统的形式在CATIA软件中选择多个零部件,并建立对应的运动机构模型,将每个零部件关联的运动副分别添加到运动机构模型中得到悬架系统的DMU模型。将每个零部件关联的运动副分别添加到运动机构模型中后,判断运动机构模型的整体自由度是否为0,若是,则完成模型约束,DMU模型创建成功,若否,则DMU模型创建失败。后续在DMU模型中输入每个零部件硬点坐标,在CATIA软件中用约束命令完成零部件之间组合好的约束,完成任意形式悬架系统的运动学DMU模型搭建。
本实施例中,将悬架系统根据零部件结构拆分后,分别定义每个零部件关联的装配结构对应的约束形式,约束形式即运动副,这些零部件的约束形式不受悬架系统形式的限制,具有通用性,能够在构建不同悬架系统的DMU模型时,提高模型构建准确度和效率,解决复杂结构形式的悬架模型约束无法迅速明确的问题,解决现有模型搭建方法通用化低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优选的,所述基于CATIA软件模拟多种形式悬架系统运动的建模方法还包括:
步骤S1、预先将悬架系统的所有零部件按照功能划分为导向机构、驱动机构、阻尼机构、以及稳定机构。
导向机构,其用于控制悬架系统运动过程。
驱动机构,其用于为导向机构提供运动激励。
阻尼机构,其用于为悬架系统提供阻尼。
稳定机构,其用于为悬架系统提供稳定性。
将导向机构和驱动机构中的每个零部件关联的运动副分别添加到运动机构模型中后,将阻尼机构和稳定机构中的每个零部件关联的运动副分别添加到运动机构模型中得到悬架系统的DMU模型。
本实施例中,汽车悬架是保证乘坐舒适性的重要部件。同时,汽车悬架作为车架(或车身)与车轴(或车轮)之间作连接的传力机件,又是保证汽车行驶安全的重要部件。因此,汽车悬架往往列为重要部件编入轿车的技术规格表,作为衡量轿车质量的指标之一。
导向机构在悬架系统中能够传递各种力和力矩,引导车轮按一定规律相对于车架(身)运动的机构。其作用是用来决定车轮相对车架(或车身)的运动关系,并传递纵向力、侧向力及其引起的力矩。导向机构通常包括转向器、连杆、上叉臂、以及下摆臂,悬架连杆为推力杆,上叉臂和下摆臂为控制臂。
驱动机构在悬架系统运动中作为外界输入驱动整个系统运动的机构。驱动机构是本不存在的件,代表路面激励或者方向盘,也就是车轮跳动和转向,适用棱形结合。车轮和转向器齿条可作为驱动机构为导向机构提供运动激励。
阻尼机构在悬架系统中起到阻尼作用的机构。阻尼机构通常包括减震器、以及螺旋弹簧等阻尼元件。在不涉及转向的DMU模型,阻尼机构不影响悬架运动,可最后添加到模型中。
稳定机构在悬架系统中起到稳定作用的机构,属于导向机构的从动件,负责维持悬架稳定性的零部件。稳定机构通常包括横向稳定杆与稳定杆连杆。稳定机构只起稳定作用,属于导向机构的从动件,也不影响悬架运动,可最后添加到模型中。
优选的,所述基于CATIA软件模拟多种形式悬架系统运动的建模方法还包括:
步骤S2、预先定义每种形式悬架系统的常用运动副。
常用运动副包括限制6自由度的刚性结合、限制5自由度的棱形结合、限制5自由度的旋转结合、限制4自由度的圆柱结合、限制3自由度的球面结合、限制3自由度的点曲线结合、限制1自由度的点曲面结合、以及限制4自由度的通用结合。
本实施例中,刚性结合无相对运动,限制6自由度。棱形结合只能在直线上运动,限制5自由度。旋转结合只能绕轴旋转,限制5自由度。圆柱结合为同轴运动,限制4自由度。球面结合限制3自由度。点曲线结合限制3自由度。点曲面结合限制1自由度。通用结合限制4自由度。
现有技术中不同形式悬架系统的零部件的约束定义没有统一定义,即现有方法并未根据零部件结构形式来统一定义约束形式。本发明将悬架系统按照零部件结构拆分后,定义零部件约束形式,拆分后零部件约束定义后,再将约束组合在所需要搭建的悬架系统DMU模型中,可忽略悬架形式的差异,解决现有模型搭建方法通用化低的问题。将定义好的零部件约束形式根据悬架结构进行组合,解决复杂结构形式的悬架模型约束无法迅速明确的问题,解决现有模型搭建方法通用化低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预先定义每个所述零部件关联的至少一个装配结构,每个装配结构对应一唯一的运动副,具体包括:
预先定义转向器关联的至少一个装配结构,每个装配结构对应一唯一的运动副。
预先定义连杆关联的至少一个装配结构,每个装配结构对应一唯一的运动副。
预先定义上叉臂杆关联的至少一个装配结构,每个装配结构对应一唯一的运动副。
预先定义下摆臂关联的至少一个装配结构,每个装配结构对应一唯一的运动副。
预先定义驱动件关联的至少一个装配结构,每个装配结构对应一唯一的运动副。
预先定义减震器关联的至少一个装配结构,每个装配结构对应一唯一的运动副。
预先定义螺旋弹簧关联的至少一个装配结构,每个装配结构对应一唯一的运动副。
预先定义稳定杆关联的至少一个装配结构,每个装配结构对应一唯一的运动副。
本实施例中,工程师可应用发明中阐述的方法,对多种形式悬架系统涉及的全部零部件分别分析其相关的装配结构,并定义每种装配结构对应的运动副,建模时再将所有运动副添加到模型中。适用于麦弗逊、双叉臂、多连杆、扭力梁、双横臂等多种形式悬架系统,有更强的通用性,并能缩短DMU模型搭建时间。
优选的,所述转向器关联的至少一个装配结构,具体包括:
转向器自身,其对应的运动副为棱形结合。
转向器和轮边,其对应的运动副为球面结合。
本实施例中,转向器自身指转向器内部通过齿条驱动自身拉杆,适用于棱形结合,并限制行程。转向器拉杆和轮边指通过球头螺旋推动转向,适用于球面结合。
优选的,所述连杆关联的至少一个装配结构,具体包括:
连杆和副车架,其对应的运动副为通用结合。
连杆和轮边,其对应的运动副为旋转结合。
本实施例中,对于结构复杂多样的悬架系统,连杆只有一种结合,一侧通用,一侧球面。
优选的,所述上叉臂关联的至少一个装配结构,具体包括:
上叉臂和车身,其对应的运动副为旋转结合。
上叉臂和轮边,其对应的运动副为球面结合。
本实施例中,上叉臂和车身适用于旋转结合。上叉臂和轮边适用于球面结合。
优选的,所述下摆臂关联的至少一个装配结构,具体包括:
下摆臂和副车架,其对应的运动副为旋转结合。
下摆臂和轮边,其对应的运动副为球面结合。
本实施例中,下摆臂和副车架常见于麦弗逊悬架,适用旋转结合。下摆臂和轮边常见于麦弗逊悬架,适用于球面结合。
优选的,减震器拆分为上支座、上部、以及下部。所述减震器关联的至少一个装配结构,具体包括:
减震器自身(即减震器的上部和减震器的下部),减震器可绕自身轴旋转和轴向运动,其对应的运动副为圆柱结合。
减震器的上支座和车身通过螺栓连接,其对应的运动副为刚性结合。
减震器的上支座和减震器的上部中间有橡胶缓冲减震器各个方向运动,其对应的运动副为通用结合。
减震器的下部和轮边固定连接时(常见于麦弗逊悬架),其对应的运动副为刚性结合。
减震器的下部和轮边通过羊角衬套连接时(常见于双叉臂和多连杆),其对应的运动副为旋转结合。
减震器的下部固定在连杆上时,其对应的运动副为通用结合。
优选的,螺旋弹簧可拆分为上支座、上部、以及下部。所述螺旋弹簧关联的至少一个装配结构,具体包括:
螺旋弹簧自身(即螺旋弹簧的上部和螺旋弹簧的下部),其对应的运动副为圆柱结合。
螺旋弹簧的上支座和车身通过螺栓连接,其对应的运动副为刚性结合。
螺旋弹簧的上支座螺旋弹簧的上部,螺旋弹簧可变形满足各个方向运动,其对应的运动副为通用结合。
螺旋弹簧的下部和轮边,螺旋弹簧可变形满足各个方向运动,其对应的运动副为旋转结合。
优选的,所述稳定杆关联的至少一个装配结构,具体包括:
稳定杆和副车架,其对应的运动副为旋转结合。
优选的,驱动件分为两种,一种车轮跳动驱动,需增加Z向驱动面模拟地面高度变化。另一种转向驱动,需增加Y向转向驱动面模拟转向齿条。据运动机构是只有跳动还是跳动+转向选择。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以五连杆后悬架系统的DMU模型搭建方法为例进行说明。
首先,明确五连杆后悬架系统的悬架结构中导向机构为五连杆、驱动机构为车轮、阻尼机构为减震器和螺旋弹簧、稳定机构是横向稳定杆和稳定杆连杆。
然后,明确每个部件关联的至少一个装配结构。
其中,五条连杆与副车架的装配结构中,连杆只有一种结合,一侧通用,一侧球面,副车架侧可用通用结合,即五条连杆与副车架的装配结构对应的运动副为通用结合,限制自由度4*5。
五条连杆与轮边(的转向节)的装配结构中,副车架侧选用通用连接后,轮边侧需要选用球面结合,即五条连杆与轮边(的转向节)的装配结构对应的运动副为球面结合,限制自由度3*5。
驱动机构自身,只在Z向运动,并增加驱动值后,限制6自由度。
驱动机构和轮边的装配结构中,车轮随驱动机构Z向上抬,只限制Z向的1个自由度,即驱动机构和轮边的装配结构对应的运动副为点曲面结合,限制自由度1。
车轮与轮边(的转向节)对应的运动副为刚性结合,限制自由度6。
副车架与车身对应的运动副为刚性结合,限制自由度6。
以上9个零部件,需限制自由度6*9=54,所有上述结合限制自由度为6*1+4*5+3*5+6*1+1*1+6*1=54,满足DMU模型搭建要求。
在CATIA软件按照上述零部件装配,根据悬架硬点参数做出硬点。
用DMU运动机构模块,根据悬架系统的形式建立对应的运动机构模型,将每种约束带入运动机构模型,确认整体自由度为0即可完成DMU模型搭建。
此时五连杆后悬架系统的DMU模型已经完成,可在此基础上添加稳定机构和阻尼结构,添加这两个机构不会影响悬架运动过程,因此,可以最后添加。以添加一下6个零部件的约束为例进行说明。
减震器的上支架和减震器的上部,适用通用结合,限制自由度4。
减震器的上部和减震器的下部,适用圆柱结合,限制自由度4。
减震器的下部和下摆臂,适用通用结合,限制自由度4。
螺旋弹簧的上支架和螺旋弹簧的上部,适用通用结合,限制自由度4。
螺旋弹簧的上部和螺旋弹簧的下部,适用圆柱结合,限制自由度4。
螺旋弹簧的下部和下摆臂,适用通用结合,限制自由度4。
稳定杆和副车架,稳定杆在副车架上绕轴线转动,适用旋转结合,限制自由度5。
稳定杆连杆和稳定杆,杆系零部件,一律选择一侧球面结合,限制自由度3。
稳定杆连杆和前上控制臂,杆系零部件,另一侧适用通用结合,限制自由度4。
增加6个零部件,需限制6*6=36自由度,上述所有结合限制4+4+4+4+4+4+5+3+4=36,最终自由度=0,满足运动要求,最后验证运动模型,确认搭建正确。
本实施例中,将悬架系统根据零部件结构拆分后,分别定义每个零部件关联的装配结构对应的约束形式,约束形式即运动副,这些零部件的约束形式不受悬架系统形式的限制,具有通用性,能够在构建不同悬架系统的DMU模型时,提高模型构建准确度和效率,解决复杂结构形式的悬架模型约束无法迅速明确的问题,解决现有模型搭建方法通用化低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本申请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CATIA软件模拟多种形式悬架系统运动的建模方法,所述多种形式悬架系统均包括多个零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建模方法包括:
预先定义每个所述零部件关联的至少一个装配结构,每个装配结构对应一唯一的运动副;
根据悬架系统的形式在CATIA软件中选择多个零部件,并建立对应的运动机构模型,将每个零部件关联的运动副分别添加到运动机构模型中得到悬架系统的DMU模型。
2.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CATIA软件模拟多种形式悬架系统运动的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先定义每个所述零部件关联的至少一个装配结构,每个装配结构对应一唯一的运动副;其中,所述零部件关联分为:转向器关联、连杆关联、上叉臂杆关联、下摆臂关联、驱动件关联、减震器关联、螺旋弹簧关联和稳定杆关联。
3.基于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CATIA软件模拟多种形式悬架系统运动的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器关联的装配结构,具体包括:
转向器自身,其对应的运动副为棱形结合;
转向器和轮边,其对应的运动副为球面结合。
4.基于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CATIA软件模拟多种形式悬架系统运动的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关联的装配结构,具体包括:
连杆和副车架,其对应的运动副为通用结合;
连杆和轮边,其对应的运动副为球面结合。
5.基于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CATIA软件模拟多种形式悬架系统运动的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叉臂关联的装配结构,具体包括:
上叉臂和车身,其对应的运动副为旋转结合;
上叉臂和轮边,其对应的运动副为球面结合。
6.基于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CATIA软件模拟多种形式悬架系统运动的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摆臂关联的装配结构,具体包括:
下摆臂和副车架,其对应的运动副为旋转结合;
下摆臂和轮边,其对应的运动副为球面结合。
7.基于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CATIA软件模拟多种形式悬架系统运动的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关联的装配结构,具体包括:
减震器的上部和减震器的下部,其对应的运动副为圆柱结合;
减震器的上支座和车身,其对应的运动副为刚性结合;
减震器的上支座和减震器的上部,其对应的运动副为通用结合;
减震器的下部和轮边固定连接时,其对应的运动副为刚性结合;
减震器的下部和轮边衬套连接时,其对应的运动副为旋转结合;
减震器的下部和连杆时,其对应的运动副为通用结合。
8.基于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CATIA软件模拟多种形式悬架系统运动的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弹簧关联的装配结构,具体包括:
螺旋弹簧的上部和螺旋弹簧的下部,其对应的运动副为圆柱结合;
螺旋弹簧的上支座和车身,其对应的运动副为刚性结合;
螺旋弹簧的上支座螺旋弹簧的上部,其对应的运动副为通用结合;
螺旋弹簧的下部和轮边,其对应的运动副为旋转结合。
9.基于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CATIA软件模拟多种形式悬架系统运动的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杆关联的装配结构,具体包括:
稳定杆和副车架,其对应的运动副为旋转结合。
10.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CATIA软件模拟多种形式悬架系统运动的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CATIA软件模拟多种形式悬架系统运动的建模方法还包括:
预先将悬架系统的所有零部件按照功能划分为导向机构、驱动机构、阻尼机构、以及稳定机构;
导向机构,其用于控制悬架系统运动过程;
驱动机构,其用于为导向机构提供运动激励;
阻尼机构,其用于为悬架系统提供阻尼;
稳定机构,其用于为悬架系统提供稳定性;
将导向机构和驱动机构中的每个零部件关联的运动副分别添加到运动机构模型中后,将阻尼机构和稳定机构中的每个零部件关联的运动副分别添加到运动机构模型中得到悬架系统的DMU模型。
CN202110968047.7A 2021-08-23 2021-08-23 一种基于catia软件模拟多种形式悬架系统运动的建模方法 Pending CN11370488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68047.7A CN113704887A (zh) 2021-08-23 2021-08-23 一种基于catia软件模拟多种形式悬架系统运动的建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68047.7A CN113704887A (zh) 2021-08-23 2021-08-23 一种基于catia软件模拟多种形式悬架系统运动的建模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04887A true CN113704887A (zh) 2021-11-26

Family

ID=786540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68047.7A Pending CN113704887A (zh) 2021-08-23 2021-08-23 一种基于catia软件模拟多种形式悬架系统运动的建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04887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73771A (zh) * 2011-01-13 2011-05-25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机构建模方法及装置
CN104210547A (zh) * 2014-08-29 2014-12-17 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转向和驱动功能的直线平移式前悬架系统
CN204110143U (zh) * 2014-08-29 2015-01-21 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 集成转向和驱动功能的直线平移式前悬架系统
CN104573163A (zh) * 2013-10-29 2015-04-29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悬架参数化设计方法
CN105095542A (zh) * 2014-05-13 2015-11-25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悬架关键结构件优化设计方法
CN108573115A (zh) * 2018-05-10 2018-09-25 江铃控股有限公司 汽车后悬架振动分析方法、系统、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0472261A (zh) * 2018-05-11 2019-11-19 上海轩创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catia v5的dmu系统
CN112784355A (zh) * 2020-12-21 2021-05-11 吉林大学 一种基于多体动力学的十四自由度车辆动力学模型建模方法
CN113010968A (zh) * 2021-04-28 2021-06-22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catia软件的转向架建模系统及方法、存储器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73771A (zh) * 2011-01-13 2011-05-25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机构建模方法及装置
CN104573163A (zh) * 2013-10-29 2015-04-29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悬架参数化设计方法
CN105095542A (zh) * 2014-05-13 2015-11-25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悬架关键结构件优化设计方法
CN104210547A (zh) * 2014-08-29 2014-12-17 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转向和驱动功能的直线平移式前悬架系统
CN204110143U (zh) * 2014-08-29 2015-01-21 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 集成转向和驱动功能的直线平移式前悬架系统
WO2016029605A1 (zh) * 2014-08-29 2016-03-03 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转向和驱动功能的直线平移式前悬架系统
CN108573115A (zh) * 2018-05-10 2018-09-25 江铃控股有限公司 汽车后悬架振动分析方法、系统、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0472261A (zh) * 2018-05-11 2019-11-19 上海轩创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catia v5的dmu系统
CN112784355A (zh) * 2020-12-21 2021-05-11 吉林大学 一种基于多体动力学的十四自由度车辆动力学模型建模方法
CN113010968A (zh) * 2021-04-28 2021-06-22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catia软件的转向架建模系统及方法、存储器

Non-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凌晨;韩权武;刘春梅;彭锋;: "基于CATIA参数化建模的悬架系统运动模型运用", 北京汽车, no. 06, pages 14 - 18 *
周侠 等: "基于CATIA的雨刮运动模型搭建方法", 《汽车工程师》, 30 April 2020 (2020-04-30), pages 55 - 58 *
宋鹏成;王印;孟令建;李彦鹏;: "基于CATIA的商用车转向操纵系统校核优化", 汽车实用技术, no. 06, pages 87 - 89 *
席思文;: "基于CATIA的麦弗逊悬架运动仿真分析", 机械设计与制造, no. 07, pages 114 - 116 *
张志龙 等: "基于CATIA的某重卡钢板弹簧悬架运动校核", 《汽车实用技术》, 28 February 2018 (2018-02-28), pages 124 - 126 *
李增刚编著: "《ADAMS入门详解与实例 第2版》", vol. 2, 31 July 2014, 国防工业出版社, pages: 93 - 98 *
杨超飞;熊欣;代罡;张红生;张建军;: "一种悬架运动仿真快速建模方法研究", 汽车科技, no. 06, pages 54 - 59 *
苗国华 等: "基于CATIA的平地机前桥优化设计与仿真", 《山东交通学院学报》, 31 December 2016 (2016-12-31), pages 69 - 7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95542B (zh) 一种汽车悬架关键结构件优化设计方法
CN107590322B (zh) 驱动轴跳动校核方法
CN102855361B (zh) 一种制作轮胎包络面的方法
CN102117360A (zh) 快速匹配车辆正碰有限元模型的方法
CN112329133B (zh) 一种悬架动力学模型k&c性能标定方法
CN113704887A (zh) 一种基于catia软件模拟多种形式悬架系统运动的建模方法
CN116151046B (zh) 一种转向系统参数化建模与仿真分析方法及系统
CN112248732B (zh) 基于catia的汽车前桥纵置板簧跳动仿真的约束方法
CN112329316B (zh) 一种基于多体动力学的扭力梁强度分析方法
CN114329794A (zh) 踏板力杠杆比和行程的建模方法、仿真模型和仿真方法
CN114357618A (zh) 一种悬架硬点辅助设计方法及系统
CN114611215A (zh) 车辆转向节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689428A (zh) 模块测试机
Gyllendahl et al. Development of an auto rickshaw vehicle suspension
Blundell et al. The role of multibody systems analysis in vehicle design
CN116756970A (zh) 一种精确校核悬架螺旋弹簧及衬套预载的方法
CN117034694A (zh) 一种基于整车仿真模型的振动响应计算方法
CN112329150B (zh) 一种非独立悬架优化设计方法
CN220398899U (zh) 一种前副车架测试工装
CN115310190A (zh) 一种双叉臂前悬架定位参数三维模型的装配约束方法
Sriram et al. Design and Kinematics Analysis of Suspension System for a Formula 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s (FSAE) Car
Qin et al. Setting up and simulation of SUV full vehicle handling stability based on multibody dynamics
Ravichandra et al. The Kinematics And Compliance Test On A Suspension System Using Adams Car
Liang et al. ADAMS-based MacPherson front suspension kinematics simulation
Awati et al. Modal and stress analysis of lower wishbone arm along with topolog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