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89158A - 部件管理系统以及部件管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部件管理系统以及部件管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89158A
CN113689158A CN202110540670.2A CN202110540670A CN113689158A CN 113689158 A CN113689158 A CN 113689158A CN 202110540670 A CN202110540670 A CN 202110540670A CN 113689158 A CN113689158 A CN 1136891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rehousing
component
warehouse
production plan
componen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4067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宫本哲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u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u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uki Corp filed Critical Ju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36891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8915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7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e.g. order filling, procurement or balancing against ord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rket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Finance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upply And Installment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AREA)
  • General Factory Administ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部件管理系统以及部件管理方法,抑制出库所需的时间。部件管理系统具备:识别信息取得部,取得所交付的多个部件的识别信息;生产计划数据存储部,存储表示作为生产产品的计划的生产计划的生产计划数据;以及入库指令输出部,基于识别信息和生产计划数据,输出使多个部件分散到多个仓库并入库的入库指令。

Description

部件管理系统以及部件管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部件管理系统以及部件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入库货架分配方法,搜索接近物品的供给目的地的出库口附近的空货架,从搜索到的空货架中确定分配物品的空货架。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6-256815号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考虑了货架与供给目的地之间的距离、即从货架到供给目的地的物品的输送所需的时间,但是没有考虑物品从货架出库所需的时间本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抑制出库所需的时间。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部件管理系统,具备:识别信息取得部,取得所交付的多个部件的识别信息;生产计划数据存储部,存储表示作为生产产品的计划的生产计划的生产计划数据;以及入库指令输出部,基于识别信息和生产计划数据,输出使多个部件分散到多个仓库并入库的入库指令。
根据本发明,能够抑制出库所需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的生产系统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生产系统的构成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的部件的立体图。
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的安装装置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的自动仓库和电梯装置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的自动仓库的主视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的部件输送装置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的仓库控制装置的功能框图。
图10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的生产计划数据的一例的图。
图11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的部件向自动仓库的入库的图。
图12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的部件的入库后的自动仓库的图。
图13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的部件从自动仓库出库的图。
图14是示意性地表示比较例的部件从自动仓库出库的图。
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入库处理的流程图。
图16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出库处理的流程图。
图17是表示实施方式的计算机系统的一例的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生产系统,2:部件管理系统;3:部件安装系统;4:管理控制装置;5、26:信息终端;6:自动仓库;7:电梯装置;8:仓库控制装置;9:部件输送装置;10:输送控制装置;11:安装装置;12:生产控制装置;13:行驶路;14:入库出库空间;15:部件供给空间;16:接纳空间;17:准备空间;18:充电空间;19:工作台;20:批量更换台车;21:充电装置;22:载带;23:带盘;24:标识符;25:生产线;30:托盘;31:板部;32:间隔部;33:读取装置;40:中间仓库;41:盖;42:入库出库口;43:闸门;44:框架;45:升降台;46:升降机构;47:侧面引导构件;50:输送机;51:输送车;52:驱动轮;53:侧盖;54:顶盖;55:从动轮;56:输送台;57:前表面引导构件;57A:侧引导构件;57B:开闭门;58:后表面引导构件;61:生产计划数据存储部;62:识别信息取得部;63:入库指令输出部;64:请求指令取得部;65:出库指令输出部;111:基板输送装置;112:部件供给装置;113:吸嘴;114:安装头;115:头移动装置;115X:第一移动装置;115Y:第二移动装置;116:吸嘴移动装置;117:带式供料器;1000:计算机系统;1001:处理器;1002:主内存;1003:存储器;1004:接口;C:部件;P:基板;DM:安装位置;SM:供给位置;WM:作业者。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可以适当组合。此外,有时也不使用一部分的构成要素。
在实施方式中,设定XYZ正交坐标系,参照XYZ正交坐标系对各部分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将与规定面内的X轴平行的方向设为X轴方向,将同与X轴正交的规定面内的Y轴平行的方向设为Y轴方向,将同与X轴和Y轴正交的Z轴平行的方向设为Z轴方向。在实施方式中,规定面与水平面平行,Z轴方向是铅垂方向。另外,规定面也可以相对于水平面倾斜。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规定面适当地称为XY平面。
[生产系统]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的生产系统1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生产系统1的构成图。生产系统1设置于工厂设施。如图1和图2所示,生产系统1包括:管理部件C的部件管理系统2;使用部件C来制造电子设备的部件安装系统3;控制部件管理系统2和部件安装系统3的管理控制装置4;以及由作业者WM操作的信息终端5、26。
部件管理系统2具有:自动仓库6、电梯装置7、仓库控制装置8、部件输送装置9和输送控制装置10。部件安装系统3具有生产控制装置12和多个生产线25。多个生产线25分别具有多个安装装置11。
自动仓库6收纳部件C。电梯装置7对部件C进行入库和出库。部件C的入库是指将部件C搬入到自动仓库6。部件C的出库是指从自动仓库6搬出部件C。为了部件C的入库和出库,电梯装置7在上下方向上输送部件C。仓库控制装置8输出控制自动仓库6和电梯装置7的控制指令。
部件输送装置9输送部件C。部件输送装置9在工厂设施的地面所规定的行驶路13上行驶。在工厂设施中,多个部件输送装置9工作。输送控制装置10输出控制部件输送装置9的控制指令。输送控制装置10与部件输送装置9进行无线通信。
安装装置11将部件C安装于基板P。生产控制装置12输出控制安装装置11的控制指令。
管理控制装置4分别与仓库控制装置8、输送控制装置10和生产控制装置12进行通信。仓库控制装置8、输送控制装置10和生产控制装置12分别基于从管理控制装置4输出的管理指令而动作。
在工厂设施中,规定入库出库空间14、部件供给空间15、接纳空间16、准备空间17和充电空间18。部件输送装置9能够分别移动到入库出库空间14、部件供给空间15、接纳空间16、准备空间17和充电空间18。
入库出库空间14是如下空间:实施将入库到自动仓库6的部件C从部件输送装置9交接到电梯装置7的处理、以及将从自动仓库6出库的部件C从电梯装置7交接到部件输送装置9的处理。入库出库空间14由电梯装置7规定。
部件供给空间15是实施在安装装置11的带式供料器117设置部件C的处理的空间。部件供给空间15规定在安装装置11的附近。存在于部件供给空间15的作业者WM将部件C设置于安装装置11的带式供料器117。
接纳空间16是实施接纳从部件供应商交付的部件C的处理的空间。在接纳空间16设置有工作台19。部件C通过运输车辆从部件供应商交接到工厂设施。存在于接纳空间16的作业者WM接受所交付的部件C。存在于接纳空间16的作业者WM通过信息终端26读取赋予所交付的部件C的标识符24。信息终端26将读取到的识别信息发送到仓库控制装置8。
准备空间17是实施将多个部件C搭载于批量更换台车20的处理的空间。在准备空间17配置有批量更换台车20。存在于准备空间17的作业者WM将多个部件C搭载于批量更换台车20。
充电空间18是实施对部件输送装置9的电池进行充电的处理的空间。在充电空间18设置有充电装置21。在电池的充电量降低时,部件输送装置9移动到充电空间18,由充电装置21对电池进行充电。
信息终端5、26由作业者WM持有。信息终端5、26包括智能手机或平板型个人计算机。信息终端5、26与仓库控制装置8进行无线通信。
[部件]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的部件C的立体图。如图3所示,部件C保持于载带22。载带22保持多个部件C。载带22卷绕于带盘23。
载带22在卷绕于带盘23的状态下从部件供应商交付。载带22在卷绕于带盘23的状态下被处理。
部件C在被带盘23保持多个的状态下入库到自动仓库6、或保管于自动仓库6、或从自动仓库6出库、或通过电梯装置7输送或者通过部件输送装置9输送。
在实施方式中,部件C的入库包括将带盘23入库到自动仓库6。部件C的保管包括将带盘23保管于自动仓库6。部件C的出库包括将带盘23从自动仓库6出库。部件C的输送包括通过电梯装置7输送带盘23和通过部件输送装置9输送带盘23。
用于识别部件C的标识符24被赋予给带盘23。带盘23在被赋予了标识符24的状态下从部件供应商交付。
标识符24设置在带盘23的表面。通过标识符24识别保持于带盘23的部件C。在实施方式中,标识符24包括条形码。条形码可以是一维条形码,也可以是二维条形码。另外,标识符24也可以是数字、文字和图形中的至少一种。另外,标识符24也可以是RFID标签(RadioFrequency Identifier Tag无线射频识别标签)和RFID封签(Radio FrequencyIdentifier Seal无线射频识别封签)中的至少一种。
在实施方式中,向带盘23赋予标识符24是指向部件C赋予标识符24。标识符24被赋予给多个带盘23的每个。向多个带盘23的每个赋予标识符24是指向多个部件C的每个赋予标识符24。
在部件管理系统2中,部件C在被托盘30支承的状态下被处理。在接纳空间16中配置有多个空的托盘30。接纳空间16的作业者WM在工作台19上将所交付的带盘23设置于托盘30。
托盘30支承卷绕有载带22的带盘23。带盘23在被托盘30支承的状态下入库到自动仓库6、或保管于自动仓库6、或从自动仓库6出库、或通过电梯装置7输送或者通过部件输送装置9输送。
在实施方式中,带盘23的入库包括将支承带盘23的托盘30入库到自动仓库6。带盘23的保管包括将支承带盘23的托盘30保管于自动仓库6。带盘23的出库包括将支承带盘23的托盘30从自动仓库6出库。带盘23的输送包括通过电梯装置7输送支承带盘23的托盘30和通过部件输送装置9输送支承带盘23的托盘30。
支承带盘23的托盘30相当于本发明的“入库出库单元”。
托盘30具有板部31和间隔部32,该间隔部32设置于板部31的上表面的周缘区域中的至少一部分。带盘23设置在板部31的上表面。间隔部32的上表面是平坦面。在板部31的上表面配置有带盘23的状态下,间隔部32的上表面配置在与带盘23的表面实质上相同的面内或比带盘23的表面高的位置。由此,在带盘23被托盘30支承的状态下能够层叠多个托盘30。
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在托盘30上支承有两个带盘23。另外,被托盘30支承的带盘23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三个以上的任意多个。
[安装装置]
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的安装装置11的俯视图。安装装置11将部件C安装于基板P。安装装置11具备:输送基板P的基板输送装置111;供给部件C的部件供给装置112;具有吸嘴113的安装头114;使安装头114移动的头移动装置115;以及使吸嘴113移动的吸嘴移动装置116。
基板输送装置111将基板P输送到安装位置DM。安装位置DM规定在基板输送装置111的输送路径。
部件供给装置112将部件C供给到供给位置SM。部件供给装置112包括多个带式供料器117。带盘23安装于带式供料器117。多个带盘23分别安装于多个带式供料器117。
吸嘴113能够释放地保持部件C。吸嘴113可以是吸引并保持部件C的吸引吸嘴,也可以是夹持并保持部件C的把持吸嘴。
安装头114利用吸嘴113保持从部件供给装置112供给的部件C并安装于基板P。安装头114能够在从部件供给装置112供给部件C的供给位置SM和配置基板P的安装位置DM之间移动。安装头114在利用吸嘴113保持供给到供给位置SM的部件C并移动到安装位置DM之后,将部件C安装于配置在安装位置DM的基板P。
带式供料器117使带盘23旋转,将保持于载带22的多个部件C依次供给到供给位置SM。安装头114将保持于带盘23的多个部件C依次安装于基板P。即,安装装置11依次消耗带盘23的多个部件C。在实施方式中,消耗带盘23的部件C包括从带盘23的载带22搬出部件C。安装头114从带盘23逐个搬出部件C并安装于基板P。
头移动装置115使安装头114移动。头移动装置115具有使安装头114在X轴方向上移动的第一移动装置115X和使安装头114在Y轴方向上移动的第二移动装置115Y。
吸嘴移动装置116使吸嘴113分别在Z轴方向和以Z轴为中心的旋转方向上移动。吸嘴移动装置116被安装头114支承。
吸嘴113通过头移动装置115和吸嘴移动装置116,能够分别在X轴方向、Y轴方向、Z轴方向和以Z轴为中心的旋转方向上移动。通过使吸嘴113移动,保持于吸嘴113的部件C也能够分别在X轴方向、Y轴方向、Z轴方向和以Z轴为中心的旋转方向上移动。
[自动仓库和电梯装置]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的自动仓库6和电梯装置7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的自动仓库6的主视图。
自动仓库6保管多个带盘23。电梯装置7将多个带盘23入库到自动仓库6。向入库到自动仓库6前的多个带盘23分别赋予标识符24。
带盘23在被托盘30支承的状态下保管于自动仓库6。电梯装置7实施将托盘30入库到自动仓库6的入库处理和将托盘30从自动仓库6出库的出库处理。
如图5和图6所示,在自动仓库6与电梯装置7之间配置有中间仓库40。出库前的托盘30临时保管于中间仓库40。自动仓库6和中间仓库40通过盖41连结。
中间仓库40具有供托盘30通过的入库出库口42和开闭入库出库口42的闸门43。闸门43在实施托盘30的入库和出库时打开入库出库口42,在不实施托盘30的入库和出库时关闭入库出库口42。由此,抑制中间仓库40的内部空间的温度变化和湿度变化。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7的剖视图。电梯装置7具有框架44、支承托盘30且能够升降的升降台45以及使升降台45升降的升降机构46。升降机构46包括与升降台45的至少一部分连结的滚珠丝杠机构以及驱动滚珠丝杠机构的马达。
此外,电梯装置7具有设置于升降台45并引导托盘30的侧面的侧面引导构件47。托盘30配置在侧面引导构件47的内侧。
托盘30层叠于升降台45。部件输送装置9能够输送层叠的多个托盘30。通过部件输送装置9输送的多个托盘30以层叠的状态交接到升降台45。此外,被升降台45支承的多个托盘30以层叠的状态交接到部件输送装置9。
在将托盘30从自动仓库6出库时,仓库控制装置8控制升降机构46,以将升降台45的上表面配置在与入库出库口42相同的高度。存在于中间仓库40的托盘30通过设置于电梯装置7的未图示的输送机构从中间仓库40出库。从中间仓库40出库的托盘30通过入库出库口42从中间仓库40出库。从中间仓库40出库的托盘30载置于升降台45。当托盘30载置于升降台45时,仓库控制装置8控制升降机构46,以使升降台45下降与托盘30的高度相同的距离。通过反复进行托盘30的出库和升降台45的下降,多个托盘30层叠于升降台45。
在将托盘30入库到自动仓库6时,仓库控制装置8控制升降机构46,以将层叠于升降台45的多个托盘30中最上方的托盘30配置在与入库出库口42相同的高度。托盘30通过设置于电梯装置7的未图示的输送机构而入库到中间仓库40。托盘30通过入库出库口42而入库到中间仓库40。当托盘30入库到中间仓库40时,仓库控制装置8控制升降机构46,以使升降台45上升与托盘30的高度相同的距离。通过反复进行托盘30的入库和升降台45的上升,从升降台45依次搬出多个托盘30。
此外,电梯装置7具有读取装置33。读取装置33在电梯装置7中读取带盘23的标识符24。读取装置33包括相机。在标识符24包含条形码的情况下,读取装置33包括条形码读取器。在标识符24包含RFID标签或RFID封签的情况下,读取装置33包括RFID读取器。
[部件输送装置]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的部件输送装置9的立体图。部件输送装置9具有:具有驱动轮52的输送机50;以及安装于输送机50的输送车51。托盘30被输送车51支承。输送车51能够相对于输送机50拆装。输送机50在连结有输送车51的状态下自行移动。
输送车51具有一对侧盖53、连接一对侧盖53的上端部的顶盖54以及设置于侧盖53的下部的从动轮55。输送机50配置在由一对侧盖53和顶盖54形成的空间。
输送车51具有:输送台56,配置在顶盖54的上部,支承多个托盘30;前表面引导构件57,引导被输送台56支承的托盘30的前表面;以及后表面引导构件58,引导托盘30的后表面。前表面引导构件57包括一对侧引导构件57A以及与一个侧引导构件57A连结的开闭门57B。通过将开闭门57B打开,托盘30通过一对侧引导构件57A之间从输送台56搬出或搬入到输送台56。
托盘30能够一边被前表面引导构件57和后表面引导构件58引导、一边在升降台45与输送台56之间移动。
[仓库控制装置]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的仓库控制装置8的功能框图。仓库控制装置8控制自动仓库6和电梯装置7。仓库控制装置8分别与管理控制装置4、输送控制装置10、生产控制装置12和信息终端26进行通信。
仓库控制装置8具有:生产计划数据存储部61、识别信息取得部62、入库指令输出部63、请求指令取得部64和出库指令输出部65。
生产计划数据存储部61存储表示生产计划的生产计划数据71,该生产计划是在部件安装系统3中生产产品的计划。生产计划数据71从管理控制装置4或生产控制装置12发送到仓库控制装置8,并且存储于生产计划数据存储部61。
图10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的生产计划数据71的一例的图。生产计划数据71包括:存储表示执行的顺序的生产计划编号的第一栏71a;存储使用的部件名的第二栏71b;以及存储所使用的部件数的第三栏71c。
生产计划数据71的第一行71d表示在第一个生产中对于部件名“AAA”的部件使用“3”个托盘。
生产计划数据71的第二行71e表示在第一个生产结束后的第二个生产中,对于部件名“BBB”的部件使用“3”个托盘。
生产计划数据71的第三行71f表示在第二个生产结束后的第三个生产中,对于部件名“CCC”的部件使用“3”个托盘。
再次参照图9,识别信息取得部62从接纳空间16的信息终端26接收所交付的部件C的识别信息。此处,“10”个托盘的部件名“AAA”的部件、“10”个托盘的部件名“BBB”的部件、“10”个托盘的部件名“CCC”的部件被交付到接纳空间16。
入库指令输出部63基于识别信息和生产计划数据71,向自动仓库6、电梯装置7和输送控制装置10输出使多个托盘30分散到多个自动仓库6并并行地(优选同时)入库的入库指令。详细地说,入库指令输出部63输出使多个托盘30分散到与在各生产中使用的托盘的数量相同数量以上的自动仓库6并并行地入库的入库指令。输送控制装置10使与进行入库的自动仓库6的数量相同数量的部件输送装置9并行地(优选同时)进行部件C的输送。
例如,作为图10所示的生产计划数据71的生产计划编号“1”的第一行71d表示对于部件名“AAA”的部件使用“3”个托盘。因此,入库指令输出部63输出使所交付的“10”个托盘的部件名“AAA”的部件分散到“3”个以上的自动仓库6并并行地入库的入库指令。
图11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的部件C向自动仓库6的入库的图。在图11中,入库指令输出部63使所交付的“10”个托盘的部件名“AAA”的部件分散到三个自动仓库6-1、6-2、6-3并并行地入库。输送控制装置10使三个部件输送装置9-1、9-2、9-3并行地进行“10”个托盘的部件名“AAA”的部件的输送。
部件输送装置9-1将部件名“AAA”的部件的托盘30-1、30-2、30-3从接纳空间16向自动仓库6-1输送。自动仓库6-1收纳由部件输送装置9-1输送的托盘30-1、30-2、30-3。
部件输送装置9-2将部件名“AAA”的部件的托盘30-4、30-5、30-6从接纳空间16向自动仓库6-2输送。自动仓库6-2收纳由部件输送装置9-2输送的托盘30-4、30-5、30-6。
部件输送装置9-3将部件名“AAA”的部件的托盘30-7、30-8、30-9、30-10从接纳空间16向自动仓库6-3输送。自动仓库6-3收纳由部件输送装置9-3输送的托盘30-7、30-8、30-9、30-10。
另外,在图11中,表示了入库指令输出部63使所交付的“10”托盘的部件名“AAA”的部件分散到三个自动仓库6-1、6-2、6-3并入库的例子,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入库指令输出部63也可以使所交付的“10”托盘的部件名“AAA”的部件分散到四个以上的自动仓库6并入库。
此外,优选的是,入库指令输出部63输出入库到各自动仓库6的托盘30的数量尽可能均等的入库指令。即,10÷3=3.33……,因此优选入库指令输出部63向各自动仓库6入库“3”个托盘或“4”个托盘。例如,在将“10”托盘的部件名“AAA”的部件入库到三个自动仓库6的情况下,优选的是,入库指令输出部63向两个自动仓库6的每个入库“3”个托盘,向一个自动仓库6入库“4”个托盘。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
同样地,入库指令输出部63使所交付的“10”托盘的部件名“BBB”的部件分散到三个自动仓库6-1、6-2、6-3并并行地入库。输送控制装置10使三个部件输送装置9-1、9-2、9-3并行地进行“10”托盘的部件名“BBB”的部件的输送。
部件输送装置9-1将部件名“BBB”的部件的托盘30-11、30-12、30-13从接纳空间16向自动仓库6-1输送。自动仓库6-1收纳由部件输送装置9-1输送的托盘30-11、30-12、30-13。
部件输送装置9-2将部件名“BBB”的部件的托盘30-14、30-15、30-16从接纳空间16向自动仓库6-2输送。自动仓库6-2收纳由部件输送装置9-2输送的托盘30-14、30-15、30-16。
部件输送装置9-3将部件名“BBB”的部件的托盘30-17、30-18、30-19、30-20从接纳空间16向自动仓库6-3输送。自动仓库6-3收纳由部件输送装置9-3输送的托盘30-17、30-18、30-19、30-20。
同样地,入库指令输出部63使所交付的“10”托盘的部件名“CCC”的部件分散到三个自动仓库6-1、6-2、6-3并并行地入库。输送控制装置10使三个部件输送装置9-1、9-2、9-3并行地进行“10”托盘的部件名“CCC”的部件的输送。
部件输送装置9-1将部件名“CCC”的部件的托盘30-21、30-22、30-23从接纳空间16向自动仓库6-1输送。自动仓库6-1收纳由部件输送装置9-1输送的托盘30-21、30-22、30-23。
部件输送装置9-2将部件名“CCC”的部件的托盘30-24、30-25、30-26从接纳空间16向自动仓库6-2输送。自动仓库6-2收纳由部件输送装置9-2输送的托盘30-24、30-25、30-26。
部件输送装置9-3将部件名“CCC”的部件的托盘30-27、30-28、30-29、30-30从接纳空间16向自动仓库6-3输送。自动仓库6-3收纳由部件输送装置9-3输送的托盘30-27、30-28、30-29、30-30。
图12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的部件C的入库后的自动仓库6的图。自动仓库6-1收纳有部件名“AAA”的部件的托盘30-1、30-2、30-3。此外,自动仓库6-1收纳有部件名“BBB”的部件的托盘30-11、30-12、30-13。此外,自动仓库6-1收纳有部件名“CCC”的部件的托盘30-21、30-22、30-23。
自动仓库6-2收纳有部件名“AAA”的部件的托盘30-4、30-5、30-6。此外,自动仓库6-1收纳有部件名“BBB”的部件的托盘30-14、30-15、30-16。此外,自动仓库6-1收纳有部件名“CCC”的部件的托盘30-24、30-25、30-26。
自动仓库6-3收纳有部件名“AAA”的部件的托盘30-7、30-8、30-9、30-10。此外,自动仓库6-3收纳有部件名“BBB”的部件的托盘30-17、30-18、30-19、30-20。此外,自动仓库6-1收纳有部件名“CCC”的部件的托盘30-27、30-28、30-29、30-30。
再次参照图9,请求指令取得部64取得部件C的请求指令。请求指令是请求在部件安装系统3中使用的部件C的指令。在部件安装系统3中使用的部件C包括在安装装置11中安装于基板P的部件C。
在实施方式中,请求指令取得部64从生产控制装置12取得部件C的请求指令。生产控制装置12在执行生产计划的情况下将请求指令发送到请求指令取得部64。
另外,请求指令取得部64也可以从管理控制装置4取得部件C的请求指令。在部件安装系统3中执行生产计划的情况下,管理控制装置4能够将请求电子设备的制造所需的部件C的请求指令输出到仓库控制装置8。请求指令取得部64能够取得从管理控制装置4输出的部件C的请求指令。
此外,请求指令取得部64也可以从信息终端5取得部件C的请求指令。在部件安装系统3中执行生产计划的情况下,作业者WM能够将请求电子设备的制造所需的部件C的请求指令从信息终端5发送到仓库控制装置8。请求指令取得部64能够取得从信息终端5输出的部件C的请求指令。
出库指令输出部65在由请求指令取得部64取得了请求指令之后,向自动仓库6、电梯装置7和输送控制装置10输出使多个托盘30从多个自动仓库6分别并行地(优选同时)出库的出库指令。输送控制装置10使与进行出库的自动仓库6的数量相同数量的部件输送装置9并行地进行部件C的托盘30的输送。
例如,图10所示的生产计划数据71的生产计划编号“1”的第一行71d表示对于部件名“AAA”的部件使用“3”个托盘。因此,出库指令输出部65输出使分别收纳于自动仓库6-1、6-2、6-3的部件名“AAA”的部件的托盘30-1、30-4、30-7并行地出库的出库指令。
图13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的部件C从自动仓库6出库的图。在图13所示的例子中,出库指令输出部65使收纳于自动仓库6-1的部件名“AAA”的部件的托盘30-1出库。输送控制装置10使部件输送装置9-1进行部件名“AAA”的部件的托盘30-1的输送。
此外,出库指令输出部65使收纳于自动仓库6-2的部件名“AAA”的部件的托盘30-4出库。输送控制装置10使部件输送装置9-2进行部件名“AAA”的部件的托盘30-4的输送。
此外,出库指令输出部65使收纳于自动仓库6-3的部件名“AAA”的部件的托盘30-7出库。输送控制装置10使部件输送装置9-3进行部件名“AAA”的部件的托盘30-7的输送。
自动仓库6-1将所收纳的部件名“AAA”的部件的托盘30-1出库到部件输送装置9-1。部件输送装置9-1将从自动仓库6-1出库的托盘30-1从自动仓库6-1向生产线25输送。
自动仓库6-2将所收纳的部件名“AAA”的部件的托盘30-4出库到部件输送装置9-2。部件输送装置9-2将从自动仓库6-2出库的托盘30-4从自动仓库6-2向生产线25输送。
自动仓库6-3将所收纳的部件名“AAA”的部件的托盘30-7出库到部件输送装置9-3。部件输送装置9-3将从自动仓库6-3出库的托盘30-7从自动仓库6-3向生产线25输送。
[比较例]
图14是示意性地表示比较例的部件C从自动仓库6出库的图。一般来说,将相同的部件集中收纳于一个自动仓库6。在比较例中,在自动仓库6-1中收纳有部件名“AAA”的部件的托盘30-1至30-10。在自动仓库6-2中收纳有部件名“BBB”的部件的托盘30-11至30-20。在自动仓库6-3中收纳有部件名“CCC”的部件的托盘30-21至30-30。
例如,图10所示的生产计划数据71的生产计划编号“1”的第一行71d表示对于部件名“AAA”的部件使用“3”个托盘。在这种情况下,部件名“AAA”的部件的托盘30-1、30-2、30-3从自动仓库6-1出库。出库的托盘30-1、30-2、30-3通过部件输送装置9-1输送到生产线25。
[实施方式与比较例的对比]
如果每一个托盘花费20秒的出库时间,则在图14所示的比较例中,20(秒/托盘)×3(托盘)=60(秒),需要60秒的出库时间。
另一方面,在图13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由于并行地进行托盘30-1的出库、托盘30-4的出库和托盘30-7的出库,所以能够以20秒出库。
因此,与比较例相比实施方式的部件管理系统2能够缩短出库时间。
[部件输送装置的数量少的情况]
由于部件输送装置9的价格非常高,所以有时工厂所配备的台数少。例如,有时在工厂仅配备两台部件输送装置9-1、9-2。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将部件名“AAA”的部件的托盘30-1至30-10入库到三个自动仓库6-1至6-3,则有可能反而花费入库时间或出库时间。
因此,在部件输送装置9的数量少于在生产计划中使用的托盘30的数量的情况下,优选的是,入库指令输出部63输出使托盘30分散到与部件输送装置9的数量相同数量的自动仓库6并入库的入库指令。
例如,入库指令输出部63将部件名“AAA”的部件的托盘30-1至30-5入库到自动仓库6-1。此外,入库指令输出部63将部件名“AAA”的部件的托盘30-6至30-10入库到自动仓库6-2。输送控制装置10使部件输送装置9-1将托盘30-1至30-5从接纳空间16向自动仓库6-1输送。此外,输送控制装置10使部件输送装置9-2将托盘30-6至30-10从接纳空间16向自动仓库6-2输送。
此外,在部件输送装置9的数量少于在生产计划中使用的托盘30的数量的情况下,优选的是,出库指令输出部65输出使托盘30从与部件输送装置9的数量相同数量的自动仓库6并行地出库的出库指令。
例如,出库指令输出部65使部件名“AAA”的部件的托盘30-1、30-2从自动仓库6-1出库。此外,出库指令输出部65使部件名“AAA”的部件的托盘30-6从自动仓库6-2出库。输送控制装置10使部件输送装置9-1将从自动仓库6-1出库的托盘30-1、30-2从自动仓库6-1向生产线25输送。此外,输送控制装置10使部件输送装置9-2将从自动仓库6-2出库的托盘30-6从自动仓库6-2向生产线25输送。
由此,实施方式的部件管理系统2能够抑制反而花费入库时间或出库时间的可能性。
[入库处理]
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入库处理的流程图。
从部件供应商交付带盘23。接纳空间16的作业者WM将保持部件C的带盘23设置于托盘30。作业者WM使用信息终端26读取多个带盘23各自的标识符24。信息终端26向仓库控制装置8的识别信息取得部62发送标识符24的识别信息。识别信息取得部62取得识别信息(步骤S100)。
入库指令输出部63判定部件输送装置9的数量是否少于在生产计划中使用的托盘30的数量(步骤S102)。在判定为部件输送装置9的数量不少于在生产计划中使用的托盘30的数量的情况下(在步骤S102中为否),入库指令输出部63使处理前进至步骤S104。在判定为部件输送装置9的数量少于在生产计划中使用的托盘30的数量的情况下(在步骤S102中为是),入库指令输出部63使处理前进至步骤S106。
在判定为部件输送装置9的数量不少于在生产计划中使用的托盘30的数量的情况下(在步骤S102中为否),入库指令输出部63输出使托盘30分散到与在生产计划中使用的托盘30的数量相同数量以上的自动仓库6并入库的入库指令(步骤S104),并且结束处理。
在判定为部件输送装置9的数量少于在生产计划中使用的托盘30的数量的情况下(在步骤S102中为是),入库指令输出部63输出使托盘30分散到与部件输送装置9的数量相同数量的自动仓库6并入库的入库指令(步骤S106),并且结束处理。
[出库处理]
图16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出库处理的流程图。
在部件安装系统3中执行生产计划的情况下,生产控制装置12向请求指令取得部64发送请求指令。请求指令取得部64从生产控制装置12取得部件C的请求指令(步骤S200)。
出库指令输出部65判定部件输送装置9的数量是否少于在生产计划中使用的托盘30的数量(步骤S202)。在判定为部件输送装置9的数量不少于在生产计划中使用的托盘30的数量的情况下(在步骤S202中为否),出库指令输出部65使处理前进至步骤S204。在判定为部件输送装置9的数量少于在生产计划中使用的托盘30的数量的情况下(在步骤S202中为是),出库指令输出部65使处理前进至步骤S206。
在判定为部件输送装置9的数量不少于在生产计划中使用的托盘30的数量的情况下(在步骤S202中为否),出库指令输出部65输出使托盘30从与在生产计划中使用的托盘30的数量相同数量的自动仓库6并行地出库的出库指令(步骤S204),并且结束处理。
在判定为部件输送装置9的数量少于在生产计划中使用的托盘30的数量的情况下(在步骤S202中为是),出库指令输出部65输出使托盘30从与部件输送装置9的数量相同数量的自动仓库6并行地出库的出库指令(步骤S206),并且结束处理。
[计算机系统]
图17是表示实施方式的计算机系统1000的一例的框图。上述管理控制装置4、仓库控制装置8、输送控制装置10、生产控制装置12以及信息终端5、26分别包括计算机系统1000。计算机系统1000具有: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那样的处理器1001;主内存1002,包括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那样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和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那样的易失性存储器;存储器1003;以及包括输入输出电路的接口1004。管理控制装置4的功能、仓库控制装置8的功能、输送控制装置10的功能、生产控制装置12的功能以及信息终端5、26的功能分别作为计算机程序存储于存储器1003。处理器1001从存储器1003读出计算机程序并在主内存1002中展开,按照计算机程序执行上述处理。另外,计算机程序也可以经由网络向计算机系统1000分发。
计算机程序能够按照上述实施方式执行:取得部件C的识别信息;以及基于识别信息和生产计划数据,输出使多个部件C分散到多个自动仓库6并入库的入库指令。
此外,计算机程序能够执行:输出使多个托盘30分散到与在生产计划中使用的托盘30的数量相同数量以上的自动仓库6并入库的入库指令;以及在执行生产计划的情况下,输出使多个托盘30从多个自动仓库6并行地出库的出库指令。
此外,计算机程序能够在执行生产计划情况下,执行输出使多个托盘30从与在生产计划中使用的托盘30的数量相同数量的自动仓库6并行地出库的出库指令。
此外,计算机程序能够在部件输送装置9的数量少于在生产计划中使用的托盘30的数量的情况下,执行输出使多个托盘30分散到与部件输送装置9的数量相同数量的自动仓库6并入库的入库指令。
此外,计算机程序能够在部件输送装置9的数量少于在生产计划中使用的托盘30的数量的情况下,执行输出使多个托盘30从与部件输送装置9的数量相同数量的自动仓库6并行地出库的出库指令。
[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实施方式,仓库控制装置8能够基于识别信息和生产计划数据71,使多个部件C分散到多个自动仓库6并入库。因此,多个自动仓库6能够在将部件C出库时并行地进行出库。由此,部件管理系统2能够抑制部件C的出库所需的时间。
入库指令输出部63能够使多个托盘30分散到与在生产计划中使用的托盘30的数量相同数量以上的自动仓库6并入库。因此,多个自动仓库6能够以将一个托盘30出库的时间将在生产计划中使用的数量的托盘30出库。由此,部件管理系统2能够抑制部件C的出库所需的时间。
在部件输送装置9的数量少于在生产计划中使用的托盘30的数量的情况下,入库指令输出部63能够使多个托盘30分散到与部件输送装置9的数量相同数量的自动仓库6并入库。由此,部件管理系统2能够抑制反而花费入库时间或出库时间的可能性。

Claims (10)

1.一种部件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识别信息取得部,取得所交付的多个部件的识别信息;
生产计划数据存储部,存储表示作为生产产品的计划的生产计划的生产计划数据;以及
入库指令输出部,基于所述识别信息和所述生产计划数据,输出使所述多个部件分散到多个仓库并入库的入库指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件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入库指令输出部输出所述入库指令,所述入库指令使作为所述多个部件的入库出库单位的多个入库出库单元分散到与在所述生产计划中使用的所述入库出库单元的数量相同数量以上的所述仓库并入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部件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部件管理系统还具备出库指令输出部,所述出库指令输出部在执行所述生产计划的情况下,输出使所述多个入库出库单元从所述多个仓库并行地出库的出库指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部件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库指令输出部还具备出库指令输出部,所述出库指令输出部在执行所述生产计划的情况下,输出使所述多个入库出库单元从与在所述生产计划中使用的所述入库出库单元的数量相同数量的所述仓库并行地出库的出库指令。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部件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从多个所述仓库并行地出库的所述多个入库出库单元由多个输送装置并行地输送到生产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件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输送作为所述多个部件的入库出库单位的多个入库出库单元的输送装置的数量少于在所述生产计划中使用的所述入库出库单元的数量的情况下,所述入库指令输出部输出使所述多个入库出库单元分散到与所述输送装置的数量相同数量的所述仓库并入库的所述入库指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部件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部件管理系统还具备出库指令输出部,所述出库指令输出部在所述输送装置的数量少于在所述生产计划中使用的所述入库出库单元的数量的情况下,输出使所述多个入库出库单元从与所述输送装置的数量相同数量的所述仓库并行地出库的出库指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部件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多个仓库并行地出库的所述多个入库出库单元由多个所述输送装置并行地输送到生产线。
9.根据权利要求2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部件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入库出库单元是保持带盘的托盘,在所述带盘卷绕有保持所述部件的载带。
10.一种部件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取得所交付的多个部件的识别信息;以及
基于所述识别信息和表示作为生产产品的计划的生产计划的生产计划数据,输出使所述多个部件分散到多个仓库并入库的入库指令。
CN202110540670.2A 2020-05-18 2021-05-18 部件管理系统以及部件管理方法 Pending CN11368915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86830 2020-05-18
JP2020086830A JP2021182200A (ja) 2020-05-18 2020-05-18 部品管理システム及び部品管理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89158A true CN113689158A (zh) 2021-11-23

Family

ID=785753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40670.2A Pending CN113689158A (zh) 2020-05-18 2021-05-18 部件管理系统以及部件管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1182200A (zh)
CN (1) CN113689158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95316A1 (ja) * 2022-10-31 2024-05-10 株式会社Fuji 物品搬送装置、台車および台車と牽引装置の連結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1182200A (ja) 2021-1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75209B (zh) 部件管理系统
CN109775211B (zh) 部件输送装置
KR101661633B1 (ko) 반송 시스템
TW200403181A (en) Automated material handling system for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based on a combination of vertical carousels and overhead hoists
JP6692340B2 (ja) 部品倉庫システム
US6654663B1 (en) Automated assembly line
KR101851142B1 (ko) 전철 화물 배송 시스템
CN110740952B (zh) 楼层间搬送系统以及楼层间搬送方法
CN113689158A (zh) 部件管理系统以及部件管理方法
CN114868466A (zh) 元件供给单元的换产调整系统
CN113666037A (zh) 物品搬运装置
CN114763213A (zh) 物品搬送系统
CN114401908B (zh) 保管库
CN112208986B (zh) 部件管理系统以及部件管理方法
CN112208987B (zh) 部件管理系统以及部件管理方法
CN113511447A (zh) 料箱处理系统、方法、设备、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283854A (zh) 部件管理系统以及部件管理方法
CN115973657A (zh) 一种立体仓库调度系统及方法
CN220456371U (zh) 前开式晶圆传送盒的多层储存及装载系统
WO2022085349A1 (ja) 自動倉庫システム、および倉庫選定方法
CN118076928A (zh) 自动输送车分配装置、自动输送系统、自动输送车分配程序和自动输送车分配方法
JP2023046495A (ja) 棚処理システム、棚搬送制御システム、及び棚搬送制御方法
CN118306800A (zh) 货箱输送系统、方法以及对接装置
CN115848930A (zh) 仓储系统及光纤成品生产线
JP2022049448A (ja) 物品移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