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82424A - 一种自收放缓冲式船舶系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收放缓冲式船舶系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82424A
CN113682424A CN202111243953.7A CN202111243953A CN113682424A CN 113682424 A CN113682424 A CN 113682424A CN 202111243953 A CN202111243953 A CN 202111243953A CN 113682424 A CN113682424 A CN 1136824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self
bobbin
auxiliary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4395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82424B (zh
Inventor
战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Dingcheng Ship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Dingcheng Ship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Dingcheng Ship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tong Dingcheng Ship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4395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8242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824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824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824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824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21/00Tying-up; Shifting, towing, or pushing equipment; Anchoring
    • B63B21/16Tying-up; Shifting, towing, or pushing equipment; Anchoring using winch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21/00Tying-up; Shifting, towing, or pushing equipment; Anchoring
    • B63B21/20Adaptations of chains, ropes, hawsers, or the like, or of parts thereof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Storing, Repeated Paying-Out, And Re-Storing Of Elongated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收放缓冲式船舶系泊装置,属于船舶系泊装置领域,当缆绳受到船舶漂移所带来的过大拉力时,可自动带动绕线筒和弹性转轴同步转动,顺利呈放线状态,适应船舶的漂移,有效减小了其受到的拉力作用,实现自身缓冲,与此同时动夹板实现转动,在缆绳放线缓冲至一定程度后,弧形夹板会逐渐与缆绳形成挤压状态,随着放线长度增大,弧形夹板对缆绳的挤压程度同步增加,有效抵抗缆绳的放线过程,使得缆绳在放线一定程度后可以自动缓慢停止,并且,在失去外界作用力后,在弹性转轴的自动复位下,带动绕线筒进行回转,对缆绳实现自动收线,使松弛的缆绳再次缠绕在绕线筒上,便于实现自身的再次放线缓冲保护。

Description

一种自收放缓冲式船舶系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系泊装置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收放缓冲式船舶系泊装置。
背景技术
船舶为一种用于运输货物或人航行在水面的交通工具,由船舶主体和固定杆组成,其使用方面各有不同,比如用于军事、运输和救援等,具备较好的运输作用,且耗能较低,使用方便,载重能力强,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当船舶到达码头或港口时,需要将船舶进行停泊,系缆停泊是船舶的一种主要停泊方式,系缆停泊是利用缆绳将船舶安全、牢固的系结于岸边上,缆绳另一端与船舶上的系缆桩连接。
但实际情况中,由于外界多种因素(如受到风浪流的影响,会出现船体横移等多种复杂的运动状态),船体的移动会对缆绳造成一定的拉扯,容易造成缆绳绷直甚至受拉过度,从而对缆绳造成损坏,严重时发生缆绳开裂断开的情况。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收放缓冲式船舶系泊装置,它在缆绳受到过大拉力时,可自动带动绕线筒和弹性转轴同步转动,顺利呈放线状态,适应船舶的漂移,有效减小了其受到的拉力作用,实现自身缓冲,与此同时动夹板实现转动,在缆绳放线缓冲至一定程度后,弧形夹板会逐渐与缆绳形成挤压状态,随着放线长度增大,弧形夹板对缆绳的挤压程度同步增加,有效抵抗缆绳的放线过程,使得缆绳在放线一定程度后可以自动缓慢停止,并且,在失去外界作用力后,在弹性转轴的自动复位下,带动绕线筒进行回转,对缆绳实现自动收线,使松弛的缆绳再次缠绕在绕线筒上,便于实现自身的再次放线缓冲保护。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自收放缓冲式船舶系泊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船舶上的底板,所述底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侧板,一对所述侧板之间设有用于缠绕缆绳的绕线筒,其中一个所述侧板上安装有弹性转轴,所述绕线筒套于弹性转轴的外侧,所述弹性转轴的外端还固定连接有主转杆和定盘,所述绕线筒位于定盘和主转杆之间,所述定盘与绕线筒卡接,所述主转杆的外端固定连接有主齿轮,所述绕线筒的一侧设有副转杆和过渡定杆,所述过渡定杆位于副转杆的上侧,所述副转杆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副齿轮,所述副齿轮与主齿轮啮合连接;
所述绕线筒的上侧设有定夹板和动夹板,所述动夹板位于定夹板和过渡定杆之间,所述副转杆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拉板绳,所述拉板绳远离副转杆的一端绕过过渡定杆的上侧并与动夹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拉板绳滑动连接于过渡定杆的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过渡定杆固定连接于一对侧板之间,所述副转杆的两端分别插入一对侧板的内部并与其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动夹板包括连杆,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一对侧板的内部,所述连杆的外端固定连接有一对相互对称的弧形夹板。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夹板包括弧片和副橡胶层,所述副橡胶层位于靠近定夹板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定夹板固定连接于一对侧板之间,所述定夹板包括竖板和主橡胶层,所述主橡胶层位于靠近动夹板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竖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主磁片,位于所述连杆下侧的弧片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副磁片,所述副磁片与主磁片相互靠近的一端为异极。
进一步的,所述拉板绳的端部与连杆下侧的弧片固定连接,所述拉板绳和弧片的连接位置低于过渡定杆的最下端。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转轴靠近定盘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卡块,所述定盘靠近弹性转轴的一端开设有多个卡槽,所述卡块与卡槽卡接。
进一步的,所述缆绳的一端与绕线筒外端固定连接,其另一端自下而上贯穿定夹板和动夹板之间并向外伸出。
进一步的,所述副齿轮的齿数是主齿轮齿数的2-3倍,所述绕线筒的外圈直径是副转杆外圈直径的10-30倍。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在缆绳受到船舶漂移所带来的过大拉力时,可自动带动绕线筒和弹性转轴同步转动,顺利呈放线状态,适应船舶的漂移,有效减小了其受到的拉力作用,实现自身缓冲。
(2)当缆绳带动绕线筒和弹性转轴同步转动时,弹性转轴带动主转杆和主齿轮转动,通过主齿轮和副齿轮的配合,实现了副转杆的转动,拉板绳逐渐在副转杆表面缠绕,在拉板绳的拉力下,动夹板发生转动,下方的弧形夹板逐渐远离缆绳,便于缆绳的顺利放线,上方的弧形夹板逐渐靠近缆绳,便于实现缆绳在放线一定程度后停止放线。
(3)当缆绳放线至一定程度后,上方的弧形夹板逐渐转动至与缆绳接触的状态,此时,当缆绳继续放线时,在拉板绳的拉力下,上方的弧形夹板会逐渐与缆绳形成挤压状态,并且,随着缆绳放线长度增大,弧形夹板对缆绳的挤压程度同步增加,有效抵抗缆绳的放线过程,从而使得缆绳在放线一定程度后可以自动缓慢停止,使船舶不易过度漂移。
(4)当缆绳失去外界作用力后,在弹性转轴的自动复位作用下,带动绕线筒进行回转,对缆绳实现自动收线作用,使因放线而松弛的缆绳再次缠绕在绕线筒上,动夹板和拉板绳均恢复至初始状态,便于进行再一次的放线缓冲过程,有效实现对缆绳的缓冲保护。
(5)在船舶无需系泊时,缆绳可全部缠绕于绕线筒的外端,不易造成缆绳随意散落,具体操作为:将绕线筒与定盘分离,随后转动绕线筒,带动缆绳缠绕于绕线筒外端,缠绕完全后,将绕线筒与定盘卡接,不易造成绕线筒的随意转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图一;
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图二;
图3为本发明的立体图三;
图4为本发明的动夹板处的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的定夹板和动夹板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在初始系泊时的正面结构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在放线缓冲时的正面结构状态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在停止放线时的正面结构状态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在自动收线时的正面结构状态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底板、2侧板、3绕线筒、4弹性转轴、5主转杆、6主齿轮、7定夹板、71竖板、72主橡胶层、73主磁片、8动夹板、81连杆、82弧形夹板、8201弧片、8202副橡胶层、83副磁片、91副转杆、92过渡定杆、10拉板绳、11副齿轮、12定盘、1201卡槽、13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自收放缓冲式船舶系泊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船舶上的底板1,底板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侧板2,一对侧板2之间设有用于缠绕缆绳的绕线筒3,其中一个侧板2上安装有弹性转轴4,绕线筒3套于弹性转轴4的外侧,请参阅图2和图3,弹性转轴4的外端还固定连接有主转杆5和定盘12,绕线筒3位于定盘12和主转杆5之间,定盘12与绕线筒3卡接,当绕线筒3与定盘12卡接时,绕线筒3和弹性转轴4可进行同步转动,当绕线筒3与定盘12未连接时,绕线筒3可在弹性转轴4外侧自由转动,主转杆5的外端固定连接有主齿轮6,当弹性转轴4受外力转动时,会带动主齿轮6同步转动。
请参阅图1,绕线筒3的一侧设有副转杆91和过渡定杆92,过渡定杆92位于副转杆91的上侧,过渡定杆92固定连接于一对侧板2之间,副转杆91的两端分别插入一对侧板2的内部并与其转动连接,副转杆91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副齿轮11,副齿轮11与主齿轮6啮合连接,绕线筒3的上侧设有定夹板7和动夹板8,动夹板8位于定夹板7和过渡定杆92之间,副转杆91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拉板绳10,拉板绳10远离副转杆91的一端绕过过渡定杆92的上侧并与动夹板8的下端固定连接,拉板绳10滑动连接于过渡定杆92的外侧。
通过主齿轮6和副齿轮11的配合,使主齿轮6的转动可带动副转杆91进行转动,引导拉板绳10缠绕于副转杆91的外端,拉板绳10的另一端对动夹板8产生拉力,促使动夹板8进行转动,依次实现缆绳的放线缓冲、停止放线以及自动收线过程。
请参阅图4和图5,动夹板8包括连杆81,连杆81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一对侧板2的内部,连杆81的外端固定连接有一对相互对称的弧形夹板82,弧形夹板82包括弧片8201和副橡胶层8202,副橡胶层8202位于靠近定夹板7的一侧,定夹板7固定连接于一对侧板2之间,定夹板7包括竖板71和主橡胶层72,主橡胶层72位于靠近动夹板8的一侧,竖板7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主磁片73,位于连杆81下侧的弧片8201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副磁片83,副磁片83与主磁片73相互靠近的一端为异极。
请参阅图6,拉板绳10的端部与连杆81下侧的弧片8201固定连接,拉板绳10和弧片8201的连接位置低于过渡定杆92的最下端,缆绳的一端与绕线筒3外端固定连接,其另一端自下而上贯穿定夹板7和动夹板8之间并向外伸出。
系泊时:将缆绳远离绕线筒3的一端与岸上系缆桩连接,再将绕线筒3与定盘12卡接,如图6所示,副磁片83和主磁片73磁引力作用下,连杆81下侧的弧形夹板82与定夹板7相互靠近,夹紧缆绳,拉板绳10处于正常拉直状态,弹性转轴4处于初始未转动状态。
请参阅图7:当船舶受风浪流影响发生移动时,船舶会对缆绳产生拉扯力,如图7所示,当缆绳受拉过大,大于弹性转轴4的转动阻力时,缆绳会带动绕线筒3和弹性转轴4同步转动,缆绳顺利呈放线状态,适应船舶的漂移,有效减小了其受到的拉力作用,实现了对缆绳的缓冲过程;
与此同时,弹性转轴4带动主转杆5和主齿轮6转动,通过主齿轮6和副齿轮11的配合,实现了副转杆91的转动,拉板绳10逐渐在副转杆91表面缠绕,在拉板绳10的拉力下,动夹板8发生转动,下方的弧形夹板82逐渐远离缆绳,便于缆绳的顺利放线,上方的弧形夹板82逐渐靠近缆绳;
请参阅图8:当缆绳放线至一定程度后,上方的弧形夹板82逐渐转动至与缆绳接触的状态,此时,当缆绳继续放线时,在拉板绳10的拉力下,上方的弧形夹板82会逐渐与缆绳形成挤压状态,并且,随着缆绳放线长度增大,弧形夹板82对缆绳的挤压程度同步增加,有效抵抗缆绳的放线过程,从而使得缆绳在放线一定程度后可以自动缓慢停止,使船舶不易过度漂移;
请参阅图9:在风浪流作用过后,缆绳失去拉力作用,在弹性转轴4的自动复位作用下,带动绕线筒3进行回转,对缆绳实现自动收线作用,使因放线而松弛的缆绳再次缠绕在绕线筒3上,动夹板8和拉板绳10均恢复至初始状态,便于进行再一次的放线缓冲过程,有效实现对缆绳的缓冲保护。
副齿轮11的齿数是主齿轮6齿数的2-3倍,绕线筒3的外圈直径是副转杆91外圈直径的10-30倍,当绕线筒3上的缆绳放线一圈时,副齿轮11转动三分之一圈至半圈,再结合绕线筒3和副齿轮11的尺寸差,使缆绳和拉板绳10的放线和收线长度存在较大的差距,最大程度与实际情况相贴合,使缆绳在放线至一定程度后,拉板绳10在副转杆91上的收线长度可以促使弧形夹板82与缆绳形成挤压,实现停止放线。
请参阅图3和图10,弹性转轴4靠近定盘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卡块13,定盘12靠近弹性转轴4的一端开设有多个卡槽1201,卡块13与卡槽1201卡接,在船舶无需系泊时,缆绳可全部缠绕于绕线筒3的外端,不易造成缆绳随意散落,具体操作为:将绕线筒3与定盘12分离,随后转动绕线筒3,带动缆绳缠绕于绕线筒3外端,缠绕完全后,将绕线筒3与定盘12卡接,不易造成绕线筒3的随意转动。
本发明在缆绳受到船舶漂移所带来的过大拉力时,可自动带动绕线筒3和弹性转轴4同步转动,顺利呈放线状态,适应船舶的漂移,有效减小了其受到的拉力作用,实现自身缓冲,与此同时动夹板8实现转动,在缆绳放线缓冲至一定程度后,弧形夹板82会逐渐与缆绳形成挤压状态,随着放线长度增大,弧形夹板82对缆绳的挤压程度同步增加,有效抵抗缆绳的放线过程,使得缆绳在放线一定程度后可以自动缓慢停止,并且,在失去外界作用力后,在弹性转轴4的自动复位下,带动绕线筒3进行回转,对缆绳实现自动收线,使松弛的缆绳再次缠绕在绕线筒3上,便于实现自身的再次放线缓冲保护。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自收放缓冲式船舶系泊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船舶上的底板(1),所述底板(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侧板(2),一对所述侧板(2)之间设有用于缠绕缆绳的绕线筒(3),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侧板(2)上安装有弹性转轴(4),所述绕线筒(3)套于弹性转轴(4)的外侧,所述弹性转轴(4)的外端还固定连接有主转杆(5)和定盘(12),所述绕线筒(3)位于定盘(12)和主转杆(5)之间,所述定盘(12)与绕线筒(3)卡接,所述主转杆(5)的外端固定连接有主齿轮(6),所述绕线筒(3)的一侧设有副转杆(91)和过渡定杆(92),所述过渡定杆(92)位于副转杆(91)的上侧,所述副转杆(91)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副齿轮(11),所述副齿轮(11)与主齿轮(6)啮合连接;
所述绕线筒(3)的上侧设有定夹板(7)和动夹板(8),所述动夹板(8)位于定夹板(7)和过渡定杆(92)之间,所述副转杆(91)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拉板绳(10),所述拉板绳(10)远离副转杆(91)的一端绕过过渡定杆(92)的上侧并与动夹板(8)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拉板绳(10)滑动连接于过渡定杆(92)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收放缓冲式船舶系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定杆(92)固定连接于一对侧板(2)之间,所述副转杆(91)的两端分别插入一对侧板(2)的内部并与其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收放缓冲式船舶系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夹板(8)包括连杆(81),所述连杆(81)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一对侧板(2)的内部,所述连杆(81)的外端固定连接有一对相互对称的弧形夹板(8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收放缓冲式船舶系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夹板(82)包括弧片(8201)和副橡胶层(8202),所述副橡胶层(8202)位于靠近定夹板(7)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收放缓冲式船舶系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夹板(7)固定连接于一对侧板(2)之间,所述定夹板(7)包括竖板(71)和主橡胶层(72),所述主橡胶层(72)位于靠近动夹板(8)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收放缓冲式船舶系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板(7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主磁片(73),位于所述连杆(81)下侧的弧片(8201)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副磁片(83),所述副磁片(83)与主磁片(73)相互靠近的一端为异极。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收放缓冲式船舶系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板绳(10)的端部与连杆(81)下侧的弧片(8201)固定连接,所述拉板绳(10)和弧片(8201)的连接位置低于过渡定杆(92)的最下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收放缓冲式船舶系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转轴(4)靠近定盘(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卡块(13),所述定盘(12)靠近弹性转轴(4)的一端开设有多个卡槽(1201),所述卡块(13)与卡槽(1201)卡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收放缓冲式船舶系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缆绳的一端与绕线筒(3)外端固定连接,其另一端自下而上贯穿定夹板(7)和动夹板(8)之间并向外伸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收放缓冲式船舶系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齿轮(11)的齿数是主齿轮(6)齿数的2-3倍,所述绕线筒(3)的外圈直径是副转杆(91)外圈直径的10-30倍。
CN202111243953.7A 2021-10-26 2021-10-26 一种自收放缓冲式船舶系泊装置 Active CN1136824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43953.7A CN113682424B (zh) 2021-10-26 2021-10-26 一种自收放缓冲式船舶系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43953.7A CN113682424B (zh) 2021-10-26 2021-10-26 一种自收放缓冲式船舶系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82424A true CN113682424A (zh) 2021-11-23
CN113682424B CN113682424B (zh) 2021-12-21

Family

ID=785878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43953.7A Active CN113682424B (zh) 2021-10-26 2021-10-26 一种自收放缓冲式船舶系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82424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83003814A1 (en) * 1982-04-30 1983-11-10 Murdock Machine And Engineering Company Rope tension device
JP2002079989A (ja) * 2000-09-07 2002-03-19 Nitsupatsu Moosu Kk 小型船舶用係留装置
US20060254494A1 (en) * 2005-03-16 2006-11-16 Wingate John R Anchor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09534109A (zh) * 2018-11-30 2019-03-29 浙江海洋大学 一种船舶停泊用缆绳装置
CN111573420A (zh) * 2020-06-02 2020-08-25 南京奥新可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用卷绳收卷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83003814A1 (en) * 1982-04-30 1983-11-10 Murdock Machine And Engineering Company Rope tension device
JP2002079989A (ja) * 2000-09-07 2002-03-19 Nitsupatsu Moosu Kk 小型船舶用係留装置
US20060254494A1 (en) * 2005-03-16 2006-11-16 Wingate John R Anchor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09534109A (zh) * 2018-11-30 2019-03-29 浙江海洋大学 一种船舶停泊用缆绳装置
CN111573420A (zh) * 2020-06-02 2020-08-25 南京奥新可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用卷绳收卷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82424B (zh) 2021-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17402B2 (en) Line handling winch for sailing yachts
NO330246B1 (no) Fremgangsmåte og anordning for håndtering av tau
CN109534109B (zh) 一种船舶停泊用缆绳装置
CN113682424B (zh) 一种自收放缓冲式船舶系泊装置
CN105329408A (zh) 一种船用锚机
CN111232127A (zh) 大型海洋浮体单点系泊系统
AU2008201744A1 (en) Lifting device suitable for submersibles
CA3168143A1 (en) Mooring device, mooring system and vessel
CN110395353B (zh) 一种码头用动态系缆系统
US8967066B1 (en) Automatic docking line management system
CN216002987U (zh) 一种可快速收紧系泊缆绳的船舶系泊装置
CN215971964U (zh) 一种工程船舶水下出缆装置
CN211617990U (zh) 一种船舶用起锚设备
CN209479902U (zh) 一种渔船即用艉锚
CN208868255U (zh) 一种泵船锚定装置
US3576297A (en) Rope holder
US8764343B1 (en) Boat-launching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CN218434337U (zh) 一种方便固定的小型船舶起锚装置
CN211998244U (zh) 一种绞锚机绕筒
KR101551795B1 (ko) 선박의 앵커링 장치
CN211769985U (zh) 一种船舶港口码头的导引装置
CN110667776A (zh) 一种船舶液压系缆机
CN220096020U (zh) 一种保护画纸筒
EP0229768A1 (en) A hand winding for winding and unwinding of a line or cable
AU2008100061A4 (en) Mooring master 10058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