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80694A - 一种衣物分拣系统及及基于该系统的衣物分拣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衣物分拣系统及及基于该系统的衣物分拣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80694A
CN113680694A CN202110968721.1A CN202110968721A CN113680694A CN 113680694 A CN113680694 A CN 113680694A CN 202110968721 A CN202110968721 A CN 202110968721A CN 113680694 A CN113680694 A CN 1136806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othes
unit
plate
conveyor belt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6872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80694B (zh
Inventor
张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596 Zhix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Xingr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Xingr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Xingr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6872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8069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806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806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806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806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7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SORTING
    • B07CPOSTAL SORTING; SORTING INDIVIDUAL ARTICLES, OR BULK MATERIAL FIT TO BE SORTED PIECE-MEAL, e.g. BY PICKING
    • B07C5/00Sorting according to a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of the articles or material being sorted, e.g. by control effected by devices which detect or measure such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Sorting by manually actuated devices, e.g. switches
    • B07C5/34Sorting according to other particular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7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SORTING
    • B07CPOSTAL SORTING; SORTING INDIVIDUAL ARTICLES, OR BULK MATERIAL FIT TO BE SORTED PIECE-MEAL, e.g. BY PICKING
    • B07C5/00Sorting according to a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of the articles or material being sorted, e.g. by control effected by devices which detect or measure such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Sorting by manually actuated devices, e.g. switches
    • B07C5/02Measures preceding sorting, e.g. arranging articles in a stream orient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7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SORTING
    • B07CPOSTAL SORTING; SORTING INDIVIDUAL ARTICLES, OR BULK MATERIAL FIT TO BE SORTED PIECE-MEAL, e.g. BY PICKING
    • B07C5/00Sorting according to a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of the articles or material being sorted, e.g. by control effected by devices which detect or measure such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Sorting by manually actuated devices, e.g. switches
    • B07C5/36Sort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used for distribution
    • B07C5/361Processing or control devices therefor, e.g. escort memor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7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SORTING
    • B07CPOSTAL SORTING; SORTING INDIVIDUAL ARTICLES, OR BULK MATERIAL FIT TO BE SORTED PIECE-MEAL, e.g. BY PICKING
    • B07C5/00Sorting according to a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of the articles or material being sorted, e.g. by control effected by devices which detect or measure such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Sorting by manually actuated devices, e.g. switches
    • B07C5/36Sort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used for distribution
    • B07C5/361Processing or control devices therefor, e.g. escort memory
    • B07C5/362Separating or distributor mechanism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FCOIN-FREED OR LIKE APPARATUS
    • G07F17/00Coin-freed apparatus for hiring articles; Coin-freed facilities or services
    • G07F17/10Coin-freed apparatus for hiring articles; Coin-freed facilities or services for means for safe-keeping of property, left temporarily, e.g. by fastening the property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FCOIN-FREED OR LIKE APPARATUS
    • G07F17/00Coin-freed apparatus for hiring articles; Coin-freed facilities or services
    • G07F17/20Coin-freed apparatus for hiring articles; Coin-freed facilities or services for washing or drying articles, e.g. clothes, motor ca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ischarge Of Articles From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洗衣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衣物分拣系统及及基于该系统的衣物分拣方法。该分拣系统包括识别单元、第三处理单元及传送单元,传送单元具有多个下料口;识别单元用于对待分拣衣物进行扫描识别,第三处理单元用于为不同的用户分配不同的下料口,并用于根据当前待分拣衣物所属的用户向传送单元发送对应的控制指令,传送单元用于根据相应的控制指令将当前待分拣衣物传送至对应的下料口处。该分拣方法基于上述系统实现。本发明能够较佳地实现衣物的分拣。

Description

一种衣物分拣系统及及基于该系统的衣物分拣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洗衣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衣物分拣系统及及基于该系统的衣物分拣方法。
背景技术
基于物联网/互联网的思维,为人类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在基于物联网架构下,洗衣行业也较传统洗衣店的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目前基于物联网模式的洗衣方式,能够向人们提供待洗衣物收取、衣物送洗、干净衣物送回等服务。
目前尚无专用于衣物分拣的分拣系统,对于衣物分拣而言,其一个显著的特点为在一个分拣过程中需对每个用户的所有衣物进行分拣。而现有采用在下料口处设置识别装置的方式,具有成本高的弊端,尤其是识别精度欠佳,这就使得在分拣出错时,很难检查出错误分拣的衣物,故对衣物分拣带来极大挑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衣物分拣系统,其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某种或某些缺陷。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衣物分拣系统,其包括识别单元、第三处理单元及传送单元,传送单元具有多个下料口;识别单元用于对待分拣衣物进行扫描识别,第三处理单元用于为不同的用户分配不同的下料口,并用于根据当前待分拣衣物所属的用户向传送单元发送对应的控制指令,传送单元用于根据相应的控制指令将当前待分拣衣物传送至对应的下料口处。
通过本实施例中的衣物分拣系统,其能够在分拣之初即对待分拣衣物分配下料口,并能够通过第三处理单元对传送单元的控制以实现将对应待分拣衣物输送至对应下料口处。通过此举,不需要在每个下料口处设置识别装置,故而能够较佳地降低成本,且能够较佳地提升分拣的效率及准确率。
作为优选,传送单元包括传送装置,传送装置包括多个传送带单元,传送带单元具有传送带及用于带动传送带正转或反转的传送电机;
对于任意传送带单元,其沿传送带运行方向的两端分别为一端和另一端,其垂直于传送带运行方向的两端分别为一侧和另一侧;
对于任意相邻的传送带单元,其传送带的运行方向相互垂直;上游传送带单元的一端与下游传送带单元的一侧相配合,位于上游传送带单元处的待分拣衣物随对应传送带运行并自所述一端处自所述一侧处向下游传送带单元传递;下游传送带单元的一端用于与其它传送带单元的一侧相配合,下游传送带单元的另一端用于形成下料口或与另一其它传送带单元的一侧相配合;
所述多个传送带单元中位于衣物分拣方向的第一个传送带单元,其一端用于与相邻的下游传送带单元配合,其另一端形成上料口;
所述多个传送带单元中位于衣物分拣方向的最后一个传送带单元,其两端均形成下料口,其一侧用于与相邻的上游传送带单元配合;
当前待分拣衣物在自上料口至对应下料口间形成分拣路径,控制指令包括用于对分拣路径上的所有传送带单元的传送电机进行控制的电机运行指令。
本发明中,通过采用多个传送带单元构建传送装置,使得其能够具备较佳地可拓展性,故而能够较佳地实现下料口的扩展;此外,由于每个独立的传送带单元均通过独立的传送电机带动运行,故能够较佳地通过控制对应传送电机的运行实现待分拣衣物在分拣路径上的运行。
作为优选,除位于衣物分拣方向的第一个传送带单元外,其余传送带单元的另一侧均设置挡板。故而能够较佳地对自传送带单元另一侧进入的待分拣衣物形成阻挡,以实现防止因惯性较大而导致的待分拣衣物的脱落。
作为优选,待分拣衣物设于一存放箱处,存放箱在对应分拣路径上的所有传送带单元的传送带上流动;
下游传送带单元的一侧处均设置桥接机构,桥接机构包括垂直弯折形成的连接板和承托板,连接板用于与对应下游传送带单元的一侧的外壁连接,承托板用于伸入至对应上游传送带单元的一端的上方,承托板上方设置第一滚轮机构;
存放箱具有存放箱主体,存放箱主体内部设置用于存放待分拣衣物的存放腔,存放箱主体的底部正交地设置两条桥接槽,桥接槽的底壁用于与第一滚轮机构配合。
本发明中,通过将待分拣衣物设于存放箱处,故而能够较佳地实现存放箱带动待分拣衣物的流动,使得待分拣衣物在相邻传送带单元间的传递更为流畅。
作为优选,承托板下方设置夹紧板,承托板下方设置导向杆,夹紧板对应导向杆处设置导向通孔;导向杆下端穿过导向通孔后设置限位块,导向杆处套设位于限位块及夹紧板下侧面间的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用于保持夹紧板向承托板抵紧的趋势;
第一滚轮机构具有位于承托板两侧处的滚轮组,夹紧板处设置第二滚轮机构,第二滚轮机构具有对应设于第一滚轮机构正下方的2个滚轮组;
第一滚轮机构与第二滚轮机构间形成挤压通道,桥接槽的侧壁对应挤压通道处形成挤压条,连接板对应挤压条处设置挤压条通道。
通过设置夹紧板,使得第一滚轮机构与第二滚轮机构能够形成挤压通道,而设于桥接槽处的挤压条能够在存放箱进入桥接机构时进入挤压通道,通过挤压通道对挤压条的夹紧,能够较佳地保持存放箱的稳定运行,故而使得存放箱的传递更为平稳。
作为优选,承托板与连接板连接的一端处铰接设置活动挡板,活动挡板用于在挤压通道关闭时保持竖直状态,并用于在挤压通道打开时贴合连接板。该种结构使得,在存放箱进入桥接机构时,由于挤压条迫使挤压通道打开,故而使得活动挡板能够贴合连接板,此时使得存放箱顺利通过桥接机构;而在存放箱离开桥接机构时,由于压缩弹簧的作用,挤压通道能够关闭,此时活动挡板能够形成一个由水平状态至竖直状态的转动,该种转动不仅能够较佳地向存放箱提供一个继续前进的助力以使得存放箱顺利进入下游传送带,且能够较佳地防止存放箱因撞击挡板的回弹而自桥接机构侧的脱落,并且竖直状态的活动挡板与挡板能够自两侧形成对传送带的防护及导向,故而能够较佳地保持存放箱在传送带处的稳定运行。
作为优选,活动挡板具有依次垂直弯折形成的第一板、第二板和第三板,第二板和第三板所形成的台阶处形成活动挡板铰接部,活动挡板铰接部的两端均设置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处可转动设置铰接轴;承托板与连接板的连接处形成用于第二板和第三板伸入的活动挡板铰接槽,活动挡板铰接槽的两端均设置第二支撑板,铰接轴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第二支撑板固定连接。故而能够较佳地实现活动挡板的安装。
作为优选,夹紧板上方侧壁处设置推块,推块用于在挤压通道关闭时与第三板的对应面配合以保持第一板的竖直状态。故而能够较佳地在挤压通道关闭时实现第三板的竖直状态的转变及保持。
作为优选,推块上部形成斜形面,斜形面用于与第二板和第三板外侧的连接边配合。故而能够较佳地对活动挡板形成推动。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衣物分拣系统方法,其采用任一上述的一种衣物分拣系统实现对待分拣衣物的分拣。故而能够较佳地实现对待分拣衣物的分拣。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的洗衣系统的框图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的洗衣系统及方法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的发行装置的框图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中的打标装置的框图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1中的分拣打包装置的框图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1中的取衣柜的框图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2中的传送装置的一种布置方式;
图8为实施例2中的传送装置的另一种布置方式;
图9为实施例2中的传送带单元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2中的存放箱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2中的存放箱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2中的桥接机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13为实施例2中的桥接机构的另一视角的爆炸示意图;
图14为实施例2中的连接板和承托板的示意图;
图15为实施例2中的活动挡板的示意图;
图16为实施例2中的承托板的示意图;
图17为实施例2中的活动挡板处于水平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18为图17的半剖示意图;
图19为实施例2中的活动挡板处于竖直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20为图19的半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应当理解的是,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进行解释而并非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及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洗衣系统,同时基于该洗衣系统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洗衣方法,并且基于该洗衣系统及方法,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洗衣商业运行方法。
在本实施例的洗衣系统中,其具有用户端、管理端及数据服务中心,用户端用于实现用户操作,管理端用于实现管理者操作,数据服务中心用于实现数据存储及数据处理;管理端包括:
发行装置,其用于向用户发行用户身份标识;
收衣柜,其用于面向所有用户进行待清洗衣物的收集;
打标装置,其用于向所有待清洗衣物添加衣物识别标签;
洗晾设备,其用于按衣物类别对所有待清洗衣物进行洗晾;
分拣打包装置,其用于根据衣物识别标签对洗晾后所有衣物进行分拣并按用户身份标识进行分类包装;以及
取衣柜,其用于按用户身份标识对分类包装后的衣物进行存放。
在本实施例的洗衣方法中,其具有如下步骤:
步骤S1、账号开设
该步骤通过发行装置实现;
步骤S2、衣物送洗
该步骤通过收衣柜实现;
步骤S3、衣物分类
该步骤通过打标装置实现;
步骤S4、衣物洗晾
该步骤通过洗晾设备实现;
步骤S5、衣物分拣打包
该步骤通过分拣打包装置实现;
步骤S6、衣物送回。
该步骤通过取衣柜实现。
在本实施例的商业运行方法中,其设置用户方、运营方、洗衣方和数据服务方;用户方通过用户端参与本实施例中的洗衣系统及方法;发行装置、收衣柜、打标装置和取衣柜构成运营子端,运营方通过运营子端参与本实施例中的洗衣系统及方法;洗晾设备和分拣打包装置能够构成洗衣子端,洗衣方通过洗衣子端参与本实施例中的洗衣系统及方法;数据服务方通过数据服务中心参与本实施例中的洗衣系统及方法。
通过本实施例中的洗衣系统及洗衣方法,使得用户能够较佳地实现衣物送洗,且在衣物送洗的每个环节中均能够通过不同的设备及对应角色介入实现,故而能够较佳地形成一个整体的洗衣流程,并通过借助物联网技术,能够较佳地实现对衣物的全程跟踪,实现一个完整洗衣闭环,故而能够较佳地实现线上的洗衣流程。
此外,在本实施例的商业运行方法中,能够设置用户方、运营方、洗衣方和数据服务方,故而能够较佳地将多方参与到本实施例的洗衣系统及洗衣方法中,从而能够较佳地实现本实施例中的洗衣系统及洗衣方法的商业运行。
本实施例中,发行装置、收衣柜、打标装置、洗晾设备、分拣打包装置以及取衣柜处均能够设置对应的管理人员,故而能够较佳地实现每个设备的独立运行。
本实施例中的洗衣系统中,数据服务中心具有后台数据库、后台服务器及推送单元;后台数据库具有用户信息数据库、打标数据库、远程标价数据库及取衣管理数据库;后台服务器具有用户管理单元、打标管理单元、分拣管理单元及收取管理单元;推送单元具有管理信息推送单元及用户信息推送单元。
结合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洗衣系统中,发行装置具有信息录入单元、第一处理单元、发卡单元、第一喷印单元和第一通讯单元;信息录入单元用于实现用户基本信息的录入,第一处理单元用于生成记载用户基本信息的用户基本信息数据包并上传给数据服务中心,数据服务中心在接收到用户基本信息数据包后能够生成并返回用户身份标识,第一处理单元接收到所返回的用户身份标识后能够生成记载用户身份标识的烧录数据及记载用户身份标识的喷印数据;发卡单元用于接收烧录数据并写入一实体载体中;第一喷印单元用于接收喷印数据并喷印至一待清洗衣物收集袋处;第一通讯单元用于将用户基本信息数据包上传至数据服务中心处。
基于上述,在本实施例的洗衣方法的步骤S1中,用户基本信息的录入及用户身份标识的获取能够采用用户端或发行装置实现。
其中,在通过用户端实现时,用户能够通过用户端向用户管理单元提起请求并在请求响应后输入用户基本信息并保存上传;用户管理单元接收到用户端录入的用户基本信息后,能够生成与其一一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并将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与用户基本信息存储于用户信息数据库中;同时,用户管理单元能够向用户端返回用户身份标识。
其中,在通过发行装置实现时,能够由第一处理单元向用户管理单元提起请求并在请求响应后通过信息录入单元输入用户基本信息并保存上传;用户管理单元接收到发行装置录入的用户基本信息后(即用户基本信息数据包),能够生成与其一一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并将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与用户基本信息存储于用户信息数据库中;同时,用户管理单元能够向发行装置返回用户身份标识。
在步骤S1中,在通过发行装置实现用户基本信息的录入时,第一处理单元能够直接接收到用户身份标识;而在通过用户端实现用户基本信息的录入时,能够通过信息录入单元处输入既有的用户身份标识;之后通过第一处理单元对用户身份标识的处理,即可较佳地获取喷印数据和烧录数据,进而能够较佳地实现对待清洗衣物收集袋的喷印及实体载体的烧录。
通过本实施例中的发行装置及步骤S1的构造,能够较佳地获取记载有用户身份标识的待清洗衣物收集袋及实体载体,故而能够较佳便于用户的后续操作。
此外,在通过发行装置录入用户基本信息并获取用户身份标识后,能够在用户端处绑定用户身份标识。
在本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用户身份标识实质为与用户一一对应的用户编号或代码或标签,其能够具有多种展现方式,如通过二维码或条形码或电磁波的形式进行展现。如喷印于待清洗衣物收集袋处的用户身份标识即可采用二维码或条形码进行展示,烧录于实体载体处的用户身份标识即可采用电磁波进行展示。而返回于用户端的用户身份标识能够包括二维码或条形码或/和电磁波,故而能够较佳通过用户端处的显示模块或NFC模块实现用户身份标识的展现。
在本实施例的发行装置中,录入单元和第一处理单元能够搭载于诸如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移动终端等上位机处,故而便于实现。而发卡单元能够包括RF-ID写卡器,也即实体载体能够为RF-ID识别卡,故而便于实现。第一喷印单元能够包括如二维码喷印机或条形码喷印机,而待清洗衣物收集袋实质为一存储袋,待清洗衣物收集袋的外部处设置一喷印区域,喷印数据能够喷印于喷印区域处;故而使得能够对每个用户均分配一个能够具有其用户身份标识的待清洗衣物收集袋,从而使得用户能够较佳地将待洗衣物存放于待清洗衣物收集袋中。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基本信息能够包括用户姓名、用户单位、用户证件号、用户联系方式等;用户基本信息与用户身份标识之间的关系为,用户身份标识能够直接为用户基本信息拼接而成的数据串,用户身份标识也能够为与用户基本信息一一映射的代码编号或代码或标签;故而能够较佳地实现每个用户的识别。
在本实施例的洗衣系统中,收衣柜能够采用一临时存储装置,其用于收集所有对应用户的待清洗衣物。这使得对应用户能够将其待清洗衣物放置于待清洗衣物收集袋中,并能够将装有待清洗衣物的待清洗衣物收集袋整个放置于收衣柜中。故而使得对应管理人员能够定时或实时地自收衣柜处收取所有待清洗衣物并运送至打标装置处,且能够较佳地对待清洗衣物的来源进行区分。
基于本实施例的收衣柜的构造,本实施例的步骤S2中能够依如下步骤进行:
步骤S21、在用户需要进行洗衣服务时,能够首先在用户端处进行下单,并将待洗衣物整体放置于待清洗衣物收集袋后投放至收衣柜中;
故而能够较佳地在用户端处录入待洗衣物下单信息;
步骤S22、用户端将待洗衣物下单信息发送给用户管理单元;
步骤S23、用户管理单元能够通过管理信息推送单元将待洗衣物下单信息发送给负责收衣柜的管理人员。
通过上述,即可较佳地实现待洗衣物的投放及收取。
其中,可以理解的是,能够对每个收衣柜均进行编号并形成收衣柜列表,用户所录入的待洗衣物下单信息能够包括所投放的收衣柜的编号信息,且该编号信息能够推送给相应的管理人员,故而能够较佳地便于管理人员的收衣操作。
此外,步骤S2中,还能够具备衣物送洗追踪步骤,具体为:用户所录入的待洗衣物下单信息能够包括每件衣物的衣物类型及每个衣物类型的数量,且该信息能够推送给相应的管理人员;相应管理人员自收衣柜处收取衣物后,能够对每个待清洗衣物收集袋中的衣物类型及衣物数量进行核对并生成送洗核对数据,送洗核对数据能够发送至收取管理单元处,收取管理单元能够针对每个用户的当前衣物信息形成一条数据记录并存储于收取管理数据库中;同时,收取管理单元能够将相应送洗核对数据通过用户信息推送单元推送给对应用户的用户端处;故而能够较佳地在衣物送洗阶段实现对衣物信息的追踪及核对。
结合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洗衣系统中,打标装置具有扫描单元、第二处理单元、可视化操作单元、第二喷印单元以及第二通讯单元;扫描单元用于扫描待清洗衣物收集袋处的喷印数据并读取用户身份标识;可视化操作单元用于提供可视化的操作界面并用于输入标价信息;第二处理单元用于接收用户身份标识及对应的衣物标价信息并生成衣物标价数据,第二处理单元同时用于生成记载用户身份标识及衣物标价信息的衣物标价信息数据包及记载衣物标价数据的衣物标签喷印数据;第二喷印单元用于接收衣物标签喷印数据并喷印至一衣物标签处;第二通讯单元用于将衣物标价信息数据包发送至数据服务中心处。
基于本实施例的打标装置的构造,使得本实施例的步骤S3中能够依如下步骤进行:
步骤S31、采用扫描单元扫描读取待清洗衣物收集袋处的喷印数据以读取用户身份标识;
步骤S32、第二处理单元根据所读取用户身份标识自数据服务中心处调用全部或部分的用户基本信息并展示于可视化操作单元处,同时第二处理单元自远程标价数据库处调取标价数据并展示于可视化操作单元处;
步骤S33、管理人员通过可视化操作单元对当前用户下的所有衣物均进行标价,对于每件衣物均通过第二处理单元生成对应的衣物标签喷印数据并通过第二喷印单元喷印对应的衣物标签,并将对应的衣物标签固定于相应的衣物处;同时,对于任一用户,第二处理单元均生成衣物标价信息数据包并发送给打标管理单元;
步骤S34、打标管理单元读取衣物标价信息数据包中的数据并存储于打标数据库中,同时通过用户信息推送单元推送给对应用户的用户端处;
步骤S35、对应用户收取到相应的推送信息后,通过用户端进行付款。
通过上述,能够较佳地实现对衣物的分类及标价,故而能够较佳地实现衣物的分类清洗及用户的付款。
此外,本实施例中的打标装置处还能够具备拍照单元,拍照单元能够在每次操作时摄录对当前衣物操作的影像数据并通过第二处理单元处理后经第二通讯单元发送给数据服务中心。
故而使得本实施例中的洗衣方法还能够具备衣物打标追踪步骤,具体为:
步骤S33中的衣物标价数据包括当前用户的衣物种类、衣物数量及每件衣物的价格,其该数据能够推送给对应的用户,故用户能够较佳地对其送洗的衣物进行核对;
同时,对于每件衣物进行标价操作时,拍照单元能够抓取每件衣物的衣物影像数据,而该衣物影像数据能够通过打标管理单元存储于打标数据库中并能够经用户信息推送单元推送给对应用户,故而能够更佳地便于用户的核对。
此外,本实施例中的打标装置处还能够具备本地标价数据库,本地标价数据库中的数据能够实时自远程标价数据库处进行更新,故而能够较佳地增加数据调取的速度。
其中,远程标价数据库中能够具备多条标价数据,每条标价数据均具有衣物类别和收费标准,本地标价数据库中的数据自远程标价数据库处获取及更新;第二处理单元在接收到用户身份标识后,能够调用本地标价数据库中的数据并输送至可视化操作单元中;故而使得打标装置处的处理人员能够直接根据当前衣物种类,较为便捷地在可视化操作单元处选取输入对应衣物的标价信息。
其中,衣物标价数据能够为用户身份标识与标价信息构建的数据串。
本实施例中,扫描单元能够包括扫码器。
本实施例中,可视化操作单元用于提供可视化界面及操作界面,其能够包括触摸屏,扫描单元所读取的用户身份标识能够发送至第二处理单元处,第二处理单元能够根据用户身份标识自数据服务中心处调用全部或部分的用户基本信息并展示于可视化操作单元处,从而使得打标装置处的处理人员能够较为直观的获取当前处理衣物的用户信息。
其中,衣物标签能够采用防水材质制成,且喷印衣物标签喷印数据后的衣物标签能够采用如缝订等方式固定于对应衣物处;第二喷印单元能够包括如二维码喷印机或条形码喷印机。
在本实施例的洗衣系统中,洗晾设备能够包括洗衣机、烘干机等洗晾设备,经打标装置处理后的衣物能够在洗晾设备处进行清洗和烘干。其中,洗晾设备能够对相同类别的衣物进行同时洗晾。
也即,本实施例的步骤S4中,将经步骤S3分类后的同类衣物在同一洗晾设备处进行洗晾。
结合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洗衣系统中,分拣打包装置具有识别单元、第三处理单元、传送单元及第三通讯单元,传送单元具有多个下料口;识别单元用于对洗晾后的衣物(待分拣衣物)处的衣物标签进行扫描识别,第三处理单元用于根据用户身份标识为不同用户分配不同的下料口,传送单元用于接收第三处理单元的控制以实现衣物的分拣,第三通讯单元用于实现第三处理单元与数据服务中心间的数据交互。
也即,识别单元能够用于对待分拣衣物进行扫描识别,第三处理单元能够用于为不同的用户分配不同的下料口,并能够用于根据当前待分拣衣物所属的用户向传送单元发送对应的控制指令,传送单元用于根据相应的控制指令将当前待分拣衣物传送至对应的下料口处。
基于上述,本实施例的步骤S5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51、采用识别单元读取每件衣物的衣物标签标签中的数据;
步骤S52、采用第三处理单元获取每件衣物的用户信息;
步骤S53、采用第三处理单元为每个用户分配一个对应的下料口,并控制传送单元将同一用户的所有衣物输送至同一对应的下料口处;
步骤S54、对分拣完成后的衣物进行衣物标签拆除,并连同其待清洗衣物收集袋进行统一打包;
步骤S55、分拣完成后,通过第三处理单元向分拣管理单元发送分拣打包完成信息,分拣管理单元通过管理信息推送单元向取衣柜的管理人员推送分拣打包完成信息。
通过上述步骤S51-S55,即可较佳地实现对每个用户的所有衣物的分拣,且在分拣完成后能够较佳地通知相应的管理人员及时取回送洗衣物。
在本实施例的步骤S3中,能够按组、批、单对所有的送洗衣物进行分类,也即在衣物标价数据中对于每件衣物均添加组号、批号和单号,对于同一组的衣物能够同时进行步骤S4和步骤S5的操作,每组衣物中能够具有多个批次,批次的数量由传送单元处的下料口数量决定,且同一用户的衣物为一批,用一用户的不同衣物为该批次下的不同单。
也即在步骤S52中,只需要识别处当前扫描衣物的组号、批号和单号,并将同一组中的不同批号的衣物分配不同的下料口,同时将同一批号下的所有单号的衣物均传送至同一下料口处,即可较佳地实现对不同用户的衣物的分拣。
同时,步骤S5中还具备衣物分拣追踪步骤,具体为:
在对衣物进行识别时记录所识别的衣物,并在识别完成后通过分拣管理单元将已识别分拣的衣物与打标数据库中的衣物进行比对,若有缺失衣物则及时反馈。
结合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洗衣系统中,取衣柜处具有第四通讯单元、第四处理单元、数据输入单元和锁单元,同时取衣柜处具有多个格口,每个格口用于放置不同用户的衣物,且每个格口均具备锁单元。
基于本实施例中的取衣柜,本实施例的步骤S6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61、取衣柜处的管理人员通过数据输入单元向第四处理单元发送存衣指令,第四处理单元为当前用户的衣物分配格口并控制对应的锁单元解锁对应的格口;
步骤S62、取衣柜处的管理人员将当前用户的衣物存入对应格口中并将对应的锁单元闭锁;
步骤S63、第四处理单元接收到对应锁单元的闭锁信息后,通过第四处理单元向收取管理单元发送存储信息,同时收取管理单元能够通过用户信息推送单元将存储信息发送给对应用户;
步骤S64、对应用户收到所推送的存储信息后,通过数据输入单元识别其用户身份标识并发送给第四处理单元,第四处理单元控制对应格口的锁单元解锁即可取走衣物;
步骤S65、用户取走衣物后并将对应的锁单元闭锁,第四处理单元接收到对应锁单元的闭锁信息后,通过第四处理单元向收取管理单元发送取衣完毕信息,收取管理单元将取衣完毕信息通过管理信息推送单元推送给对应的管理人员并存储于收取管理数据库中。
通过上述,经分拣打包装置处理后的衣物能够存放于取衣柜处,故而能够较佳地实现用户对其衣物的取拿。
同时步骤S6中,还具备衣物取拿追踪步骤,具体为:
取衣柜处的管理人员自分拣打包装置处取拿衣物时,能够根据收取管理数据库中的数据记录对每个用户的数据进行核对;而用户在取拿衣物时,能够根据存储于用户信息数据库中的待洗衣物下单信息对其衣物进行核对。通过上述,即可较佳地实现对衣物的追踪。
通过本实施例的洗衣系统、方法及商业运行方法,能够较佳地基于物联网技术实现衣物线上送洗的整条闭环。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衣物分拣系统,其与实施例1相同的是:包括识别单元、第三处理单元及传送单元,传送单元具有多个下料口;识别单元用于对待分拣衣物进行扫描识别,第三处理单元用于为不同的用户分配不同的下料口,并用于根据当前待分拣衣物所属的用户向传送单元发送对应的控制指令,传送单元用于根据相应的控制指令将当前待分拣衣物传送至对应的下料口处。
通过本实施例中的衣物分拣系统,其能够在分拣之初即对待分拣衣物分配下料口,并能够通过第三处理单元对传送单元的控制以实现将对应待分拣衣物输送至对应下料口处。通过此举,不需要在每个下料口处设置识别装置,故而能够较佳地降低成本,且能够较佳地提升分拣的效率及准确率。
此外,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送单元,其也能够运用于实施例1中。
如图7-9所示,传送单元包括传送装置700,传送装置700包括多个传送带单元710,传送带单元710具有传送带711及用于带动传送带711正转或反转的传送电机;
对于任意传送带单元710,其沿传送带711运行方向的两端分别为一端911和另一端912,其垂直于传送带711运行方向的两端分别为一侧921和另一侧922;
对于任意相邻的传送带单元710,其传送带711的运行方向相互垂直;上游传送带单元710的一端911与下游传送带单元710的一侧921相配合,位于上游传送带单元710处的待分拣衣物随对应传送带711运行并自所述一端911处自所述一侧921处向下游传送带单元710传递;下游传送带单元710的一端911用于与其它传送带单元710的一侧921相配合,下游传送带单元710的另一端912用于形成下料口或与另一其它传送带单元710的一侧921相配合;
所述多个传送带单元710中位于衣物分拣方向的第一个传送带单元710,其一端911用于与相邻的下游传送带单元710配合,其另一端912形成上料口;
所述多个传送带单元710中位于衣物分拣方向的最后一个传送带单元710,其两端均形成下料口,其一侧921用于与相邻的上游传送带单元710配合;
当前待分拣衣物在自上料口至对应下料口间形成分拣路径,控制指令包括用于对分拣路径上的所有传送带单元710的传送电机进行控制的电机运行指令。
本实施例中,通过采用多个传送带单元710构建传送装置700,使得其能够具备较佳地可拓展性,故而能够较佳地实现下料口的扩展;此外,由于每个独立的传送带单元710均通过独立的传送电机带动运行,故能够较佳地通过控制对应传送电机的运行实现待分拣衣物在分拣路径上的运行。
结合图7所示,给出了一种具体的传送装置700,其具有6个依次连接的传送带单元710,分别为传送带单元1-传送带单元6;其中,传送带单元1为位于衣物分拣方向的第一个传送带单元710,传送带单元6为位于衣物分拣方向的最后一个传送带单元710。
其中:
传送带单元1的另一端形成上料口S,传送带单元1的一端911与传送带单元2的的一侧921配合;
传送带单元2的另一端912形成下料口a,传送带单元2的一端911与传送带单元3的一侧921配合;
传送带单元3的另一端912形成下料口b,传送带单元3的一端911与传送带单元4的一侧921配合;
传送带单元4的另一端912形成下料口c,传送带单元4的一端911与传送带单元5的一侧921配合;
传送带单元5的另一端912形成下料口d,传送带单元5的一端911与传送带单元6的一侧921配合;
传送带单元6的两端分别形成下料口e和下料口f。
在图7的传送装置700中,其能够具备6个下料口(a-f),也即其能够对6个用户的衣物进行同时分拣,可以理解的是,在待分拣衣物所包含的用户数量低于或高于6个时,能够依照此构造对传送带单元710的数量进行减少或增加即可。
在一个具体的分拣流程中,假设经识别单元扫描识别后发现,当前待分拣衣物对应的用户所分配的下料口为下料口f,则第三处理单元向传送单元发送控制指令,该控制指令为控制传送带单元1-6的传送电机在预定时间(开始转动的时间点)进行预定转速预定时长及预定方向的转动,即可较佳地实现当前待分拣衣物在上料口S至下料口f之间的分拣路径的转动。故而能够较佳地实现对待分拣衣物在分拣前的下料口的分配。
结合图8所示,给出了另外一种具体的传送装置700,该传送装置还具有传送带单元7和8,其中:
传送带单元7的另一端912形成下料口g,传送带单元7的一侧921与传送带单元2的另一端912配合(即无下料口a;
传送带单元8的一侧921与传送带单元6的一端911配合,传送带单元8的两端分别形成下料口h和下料口i。
通过该种结构,可以明显看出,本案的传送装置700中,在任一下料口处均能够拓展处一条新的分拣支线,故而具备较佳的拓展性。
结合图9所示,传送带单元710还具有用于支撑传送带711的传送带支架930,故而能够较佳地形成对传送带711的支撑。
此外,除位于衣物分拣方向的第一个传送带单元710外,其余传送带单元710的另一侧922均设置挡板712。故而能够较佳地对自传送带单元710另一侧进入的待分拣衣物形成阻挡,以实现防止因惯性较大而导致的待分拣衣物的脱落。
结合图10及11所示,待分拣衣物设于一存放箱1000处,存放箱1000在对应分拣路径上的所有传送带单元710的传送带711上流动;
下游传送带单元710的一侧921处均设置桥接机构1200,桥接机构1200包括垂直弯折形成的连接板1210和承托板1220,连接板1210用于与对应下游传送带单元710的一侧921的外壁连接,承托板1220用于伸入至对应上游传送带单元710的一端的上方,承托板1220上方设置第一滚轮机构1230;
存放箱1000具有存放箱主体1010,存放箱主体1010内部设置用于存放待分拣衣物的存放腔1020,存放箱主体1010的底部正交地设置两条桥接槽1030,桥接槽1030的底壁用于与第一滚轮机构1230配合。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待分拣衣物设于存放箱1000处,故而能够较佳地实现存放箱1000带动待分拣衣物的流动,使得待分拣衣物在相邻传送带单元710间的传递更为流畅。
具体地:
由于桥接槽1030与第一滚轮机构1230的配合,使得存放箱1000在即将脱离当前传送带711时,第一滚轮机构1230能够及时地插入至对应桥接槽1030中以实现对存放箱1000的支撑,且第一滚轮机构1230能够与对应桥接槽1030底壁滚动配合,故也不会增加存放箱1000前进的阻力;
而在存放箱1000即将或已经与下游传送带711接触但未完全与上游传送带711脱离时,虽然下游传送带711会对存放箱1000形成前进的阻力,但由于上游传送带711依然对存放箱1000形成推动,故存放箱1000仍能够较佳地自侧部进入下游传送带711;
而在存放箱1000已经与下游传送带711接触且已经完全与上游传送带711脱离时,由于存放箱1000及第一滚轮机构1230的惯性,使得存放箱1000能够继续向下游传送带711运动,故而能够较佳地实现对存放箱1000自上游传送带711向下游传送带711的传递。
结合图12-16所示,承托板1220下方设置夹紧板1240,承托板1220下方设置导向杆1251,夹紧板1240对应导向杆1251处设置导向通孔1252;导向杆1251下端穿过导向通孔1252后设置限位块1253,导向杆1251处套设位于限位块1253及夹紧板1240下侧面间的压缩弹簧1254,压缩弹簧1254用于保持夹紧板1240向承托板1220抵紧的趋势;
第一滚轮机构1230具有位于承托板1220两侧处的滚轮组1231,夹紧板1240处设置第二滚轮机构1260,第二滚轮机构1260具有对应设于第一滚轮机构1230正下方的2个滚轮组1231;
第一滚轮机构1230与第二滚轮机构1260间形成挤压通道,桥接槽1030的侧壁对应挤压通道处形成挤压条1031,连接板1210对应挤压条1031处设置挤压条通道1211。
通过设置夹紧板1240,使得第一滚轮机构1230与第二滚轮机构1260能够形成挤压通道,而设于桥接槽1030处的挤压条1031能够在存放箱1000进入桥接机构1200时进入挤压通道,通过挤压通道对挤压条1031的夹紧,能够较佳地保持存放箱1000的稳定运行,故而使得存放箱1000的传递更为平稳。
本实施例中,滚轮组1231具有平行对齐设置的2个滚轮夹板1232,改2个滚轮夹板1232间间隔设置多个滚轮1233,故而能够较佳地形成滚轮组1231。
另外,承托板1220及夹紧板1240处均设置用于安装滚轮组1231的滚轮组安装槽1223,故而能够较佳地实现滚轮组1231的安装。
此外,任一滚轮1233处均固定设置配重环,故而使得存放箱1000在带动第一滚轮机构1230与第二滚轮机构1260转动时,所有滚轮1233均能够存储能量,而在已经完全与上游传送带711脱离时,所存储的能量能够继续驱使所有滚轮1233继续保持转动,故而能够较佳地将存放箱1000推送至下游传送带711处。
此外,承托板1220与连接板1210连接的一端处铰接设置活动挡板1270,活动挡板1270用于在挤压通道关闭时保持竖直状态,并用于在挤压通道打开时贴合连接板1210。该种结构使得,在存放箱1000进入桥接机构1200时,由于挤压条1031迫使挤压通道打开,故而使得活动挡板1270能够贴合连接板1210,此时使得存放箱1000顺利通过桥接机构1200;而在存放箱1000离开桥接机构1200时,由于压缩弹簧1254的作用,挤压通道能够关闭,此时活动挡板1270能够形成一个由水平状态至竖直状态的转动,该种转动不仅能够较佳地向存放箱1000提供一个继续前进的助力以使得存放箱1000顺利进入下游传送带711,且能够较佳地防止存放箱1000因撞击挡板712的回弹而自桥接机构1200侧的脱落,并且竖直状态的活动挡板1270与挡板712能够自两侧形成对传送带711的防护及导向,故而能够较佳地保持存放箱1000在传送带711处的稳定运行。
本实施例中,活动挡板1270具有依次垂直弯折形成的第一板1271、第二板1272和第三板1273,第二板1272和第三板1273所形成的台阶处形成活动挡板铰接部,活动挡板铰接部的两端均设置第一支撑板1274,第一支撑板1274处可转动设置铰接轴1275;承托板1220与连接板1210的连接处形成用于第二板1272和第三板1273伸入的活动挡板铰接槽1221,活动挡板铰接槽1221的两端均设置第二支撑板1222,铰接轴1275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第二支撑板1222固定连接。故而能够较佳地实现活动挡板1270的安装。
本实施例中,夹紧板1240上方侧壁处设置推块1241,推块1241用于在挤压通道关闭时与第三板1273的对应面配合以保持第一板1271的竖直状态。故而能够较佳地在挤压通道关闭时实现第三板1273的竖直状态的转变及保持。
此外,推块1241上部形成斜形面1242,斜形面1242用于与第二板1272和第三板1273外侧的连接边配合。故而能够较佳地对活动挡板1270形成推动。
结合图17及18所示,挤压通道保持打开时,由于推块1241不对活动挡板1270形成作用,故在活动挡板1270的自重作用改下,第一板1271能够较佳地保持水平状态。
结合图19及20所示,挤压通道保持关闭时,推块1241与斜形面1242连接的竖直面能够与第三板1273的对应面贴合,故而能够较佳地保持第一板1271的竖直状态。
此外,本实施例中,第一板1271的竖直状态下,所述竖直面与第三板1273的对应面间存在间隙;第三板1273的对应面处设置第一拨条1510,第一拨条1510位于所述竖直面的末端处;所述竖直面处设置第二拨条1610,第二拨条1610位于近斜形面1242端处;且第一拨条1510与第二拨条1610的宽度等于所述间隙宽度。
故而:
在第一板(1271由竖直状态向水平状态切换时,由于挤压条(1031的作用,使得第二滚轮机构1260远离第一滚轮机构1230,故而使得挤压通道打开,此时推块1241下行,并使得第二拨条1610拨动第一拨条1510,故而会造成第一板1271的倾斜,这使得第一板1271重心改变,故而使得第一板1271能够较佳地贴合于承托板1220处,即最终保持水平状态;
在第一板1271由水平状态向竖直状态切换时,随着挤压条1031离开,在压缩弹簧1254的作用下,第二滚轮机构1260向第一滚轮机构1230运动,进而使得挤压通道关闭,同时推块1241向上运行,在此过程中,斜形面1242首先对第二板1272和第三板1273外侧的连接边向上推动,直至第一拨条1510贴合所述竖直面,第二拨条1610贴合第三板1273的对应面,此时第一板1271保持竖直状态。
通过上述状态的往复,即可较佳地实现活动挡板1270的状态切换。
此外,基于本实施例的一种衣物分拣系统,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衣物分拣系统方法,其采用本市实施例的一种衣物分拣系统实现对待分拣衣物的分拣。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衣物分拣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识别单元、第三处理单元及传送单元,传送单元具有多个下料口;识别单元用于对待分拣衣物进行扫描识别,第三处理单元用于为不同的用户分配不同的下料口,并用于根据当前待分拣衣物所属的用户向传送单元发送对应的控制指令,传送单元用于根据相应的控制指令将当前待分拣衣物传送至对应的下料口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衣物分拣系统,其特征在于:传送单元包括传送装置(700),传送装置(700)包括多个传送带单元(710),传送带单元(710)具有传送带(711)及用于带动传送带(711)正转或反转的传送电机;
对于任意传送带单元(710),其沿传送带(711)运行方向的两端分别为一端(911)和另一端(912),其垂直于传送带(711)运行方向的两端分别为一侧(921)和另一侧(922);
对于任意相邻的传送带单元(710),其传送带(711)的运行方向相互垂直;上游传送带单元(710)的一端(911)与下游传送带单元(710)的一侧(921)相配合,位于上游传送带单元(710)处的待分拣衣物随对应传送带(711)运行并自所述一端(911)处自所述一侧(921)处向下游传送带单元(710)传递;下游传送带单元(710)的一端(911)用于与其它传送带单元(710)的一侧(921)相配合,下游传送带单元(710)的另一端(912)用于形成下料口或与另一其它传送带单元(710)的一侧(921)相配合;
所述多个传送带单元(710)中位于衣物分拣方向的第一个传送带单元(710),其一端(911)用于与相邻的下游传送带单元(710)配合,其另一端(912)形成上料口;
所述多个传送带单元(710)中位于衣物分拣方向的最后一个传送带单元(710),其两端均形成下料口,其一侧(921)用于与相邻的上游传送带单元(710)配合;
当前待分拣衣物在自上料口至对应下料口间形成分拣路径,控制指令包括用于对分拣路径上的所有传送带单元(710)的传送电机进行控制的电机运行指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衣物分拣系统,其特征在于:除位于衣物分拣方向的第一个传送带单元(710)外,其余传送带单元(710)的另一侧(922)均设置挡板(71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衣物分拣系统,其特征在于:待分拣衣物设于一存放箱(1000)处,存放箱(1000)在对应分拣路径上的所有传送带单元(710)的传送带(711)上流动;
下游传送带单元(710)的一侧(921)处均设置桥接机构(1200),桥接机构(1200)包括垂直弯折形成的连接板(1210)和承托板(1220),连接板(1210)用于与对应下游传送带单元(710)的一侧(921)的外壁连接,承托板(1220)用于伸入至对应上游传送带单元(710)的一端的上方,承托板(1220)上方设置第一滚轮机构(1230);
存放箱(1000)具有存放箱主体(1010),存放箱主体(1010)内部设置用于存放待分拣衣物的存放腔(1020),存放箱主体(1010)的底部正交地设置两条桥接槽(1030),桥接槽(1030)的底壁用于与第一滚轮机构(1230)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衣物分拣系统,其特征在于:承托板(1220)下方设置夹紧板(1240),承托板(1220)下方设置导向杆(1251),夹紧板(1240)对应导向杆(1251)处设置导向通孔(1252);导向杆(1251)下端穿过导向通孔(1252)后设置限位块(1253),导向杆(1251)处套设位于限位块(1253)及夹紧板(1240)下侧面间的压缩弹簧(1254),压缩弹簧(1254)用于保持夹紧板(1240)向承托板(1220)抵紧的趋势;
第一滚轮机构(1230)具有位于承托板(1220)两侧处的滚轮组(1231),夹紧板(1240)处设置第二滚轮机构(1260),第二滚轮机构(1260)具有对应设于第一滚轮机构(1230)正下方的2个滚轮组(1231);
第一滚轮机构(1230)与第二滚轮机构(1260)间形成挤压通道,桥接槽(1030)的侧壁对应挤压通道处形成挤压条(1031),连接板(1210)对应挤压条(1031)处设置挤压条通道(12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衣物分拣系统,其特征在于:承托板(1220)与连接板(1210)连接的一端处铰接设置活动挡板(1270),活动挡板(1270)用于在挤压通道关闭时保持竖直状态,并用于在挤压通道打开时贴合连接板(121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衣物分拣系统,其特征在于:活动挡板(1270)具有依次垂直弯折形成的第一板(1271)、第二板(1272)和第三板(1273),第二板(1272)和第三板(1273)所形成的台阶处形成活动挡板铰接部,活动挡板铰接部的两端均设置第一支撑板(1274),第一支撑板(1274)处可转动设置铰接轴(1275);承托板(1220)与连接板(1210)的连接处形成用于第二板(1272)和第三板(1273)伸入的活动挡板铰接槽(1221),活动挡板铰接槽(1221)的两端均设置第二支撑板(1222),铰接轴(1275)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第二支撑板(1222)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衣物分拣系统,其特征在于:夹紧板(1240)上方侧壁处设置推块(1241),推块(1241)用于在挤压通道关闭时与第三板(1273)的对应面配合以保持第一板(1271)的竖直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衣物分拣系统,其特征在于:推块(1241)上部形成斜形面(1242),斜形面(1242)用于与第二板(1272)和第三板(1273)外侧的连接边配合。
10.一种衣物分拣系统方法,其采用权利要求1-9中任一所述的一种衣物分拣系统实现对待分拣衣物的分拣。
CN202110968721.1A 2021-08-23 2021-08-23 一种衣物分拣系统及基于该系统的衣物分拣方法 Active CN1136806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68721.1A CN113680694B (zh) 2021-08-23 2021-08-23 一种衣物分拣系统及基于该系统的衣物分拣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68721.1A CN113680694B (zh) 2021-08-23 2021-08-23 一种衣物分拣系统及基于该系统的衣物分拣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80694A true CN113680694A (zh) 2021-11-23
CN113680694B CN113680694B (zh) 2022-04-08

Family

ID=785814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68721.1A Active CN113680694B (zh) 2021-08-23 2021-08-23 一种衣物分拣系统及基于该系统的衣物分拣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80694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076460U (zh) * 2015-09-26 2016-03-09 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带对接过渡板安装结构
US20170008705A1 (en) * 2015-07-12 2017-01-12 Eaglestone Inc. Low Profile Transfer Conveyor for Use with Conveyor Systems
CN107437311A (zh) * 2017-07-19 2017-12-05 安徽黑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洗衣店智能处理系统及其洗衣方法
CN107931147A (zh) * 2017-10-18 2018-04-20 浙江钧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服装智能分拣系统
CN108483002A (zh) * 2018-05-14 2018-09-04 王自民 一种用于快递传输用的履带中间连接处防遗漏装置
CN109566708A (zh) * 2018-12-10 2019-04-05 江苏深蓝远洋渔业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南极磷虾船上的全自动磷虾分配系统
CN112478659A (zh) * 2020-12-17 2021-03-12 江苏丽阳电子仪表有限公司 一种电表耐压测试仪用下料装置
CN213644961U (zh) * 2020-09-15 2021-07-09 南京恒丰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纸板生产质量自动检测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008705A1 (en) * 2015-07-12 2017-01-12 Eaglestone Inc. Low Profile Transfer Conveyor for Use with Conveyor Systems
CN205076460U (zh) * 2015-09-26 2016-03-09 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带对接过渡板安装结构
CN107437311A (zh) * 2017-07-19 2017-12-05 安徽黑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洗衣店智能处理系统及其洗衣方法
CN107931147A (zh) * 2017-10-18 2018-04-20 浙江钧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服装智能分拣系统
CN108483002A (zh) * 2018-05-14 2018-09-04 王自民 一种用于快递传输用的履带中间连接处防遗漏装置
CN109566708A (zh) * 2018-12-10 2019-04-05 江苏深蓝远洋渔业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南极磷虾船上的全自动磷虾分配系统
CN213644961U (zh) * 2020-09-15 2021-07-09 南京恒丰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纸板生产质量自动检测装置
CN112478659A (zh) * 2020-12-17 2021-03-12 江苏丽阳电子仪表有限公司 一种电表耐压测试仪用下料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80694B (zh) 2022-04-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09175B (zh) 结算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809834A (zh) 一种自助快递柜及其快件投递、邮寄方法
CN107464136A (zh) 一种商品展示方法及系统
CN109299715A (zh)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图像识别技术的结算方法和装置
CN206097165U (zh) 基于互联网的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及垃圾分类终端机
CN110189483A (zh) 机器人收发件方法、相关装置、收发件机器人及存储介质
CN103888521B (zh) 电子储物柜分组信息同步系统及分组信息同步方法
WO2023200050A1 (ko) 용기 수거 장치
CN110316489A (zh) 一种物联网智能分类回收系统及其投递回收流程
WO2019033635A1 (zh) 结算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3680694B (zh) 一种衣物分拣系统及基于该系统的衣物分拣方法
US20140214198A1 (en) Router for use with a pneumatic carrier suitable for banking systems
CN110288415A (zh) 一种全渠道o2o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13673660B (zh) 一种衣物标签系统及具有该标签系统的送洗系统和方法
CN210955343U (zh) 自动售药机及自动售药机系统
CN108922017A (zh) 一种无人自动贩卖商店及其退货方法
CN113327081A (zh) 一种智能库房管理系统
CN209904307U (zh) 一种共享智能服务终端
CN112233262A (zh) 一种基于中间件的快递柜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6845908A (zh) 智能物料发放系统
CN113570791B (zh) 基于物联网的洗衣系统、方法及商业运用
CN107016312A (zh) 一种用于交叉带分拣线的分布式控制系统
CN113613441B (zh) 一种衣物收取柜
CN114326628B (zh) 一种纺织厂产线用的智能化生产进度监控系统
CN110189183A (zh) 基于机器人的发票配送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718

Address after: 230000 first floor, building C6, industrial investment Liheng industrial Plaza, intersection of bustling West Road and Wenshan Road, Taohua Industrial Park, Feixi County,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Anhui 596 Zhix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30601 west of A-2, gongtou Liheng industrial Plaza, Taohua Industrial Park, the intersection of prosperous West Road and Wenshan Road, Shushan District,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third floor)

Patentee before: ANHUI XINGR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