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68552B - 淤泥质地质条件边坡之间过渡平台的加固结构 - Google Patents
淤泥质地质条件边坡之间过渡平台的加固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668552B CN113668552B CN202110892920.9A CN202110892920A CN113668552B CN 113668552 B CN113668552 B CN 113668552B CN 202110892920 A CN202110892920 A CN 202110892920A CN 113668552 B CN113668552 B CN 11366855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inforcing
- net
- pipe
- soil
- slop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7/00—Excavations; Bordering of excavations; Making embankments
- E02D17/02—Foundation pits
- E02D17/04—Bordering surfacing or stiffening the sides of foundation pit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7/00—Excavations; Bordering of excavations; Making embankments
- E02D17/20—Securing of slopes or incline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7/00—Excavations; Bordering of excavations; Making embankments
- E02D17/20—Securing of slopes or inclines
- E02D17/202—Securing of slopes or inclines with flexible securing mea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3/00—Improving or preserving soil or rock, e.g. preserving permafrost soil
- E02D3/12—Consolidating by placing solidifying or pore-filling substances in the soil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5/00—Bulkheads, piles, or other structural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foundation engineering
- E02D5/74—Means for anchoring structural elements or bulkhead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250/00—Production methods
- E02D2250/0023—Cast, i.e. in situ or in a mold or other formwork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600/00—Miscellaneous
- E02D2600/30—Miscellaneous comprising anchoring detail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23—Dune restoration or creation; Cliff stabilis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体加固及基坑工程中基坑支护领域,公开了淤泥质地质条件边坡之间过渡平台的加固结构,包括第一挂网喷射混凝土护坡以及设置在第一挂网喷射混凝土护坡上端面的防护栏杆,第一挂网喷射混凝土护坡的下端设置有钢筋混凝土板,钢筋混凝土板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加固件,加固件依次插入填土层、软土层和老土层,加固件包括搅拌加固件以及插入搅拌加固件内部的钢管,钢筋混凝土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挂网喷射混凝土护坡,且第二挂网喷射混凝土护坡倾斜铺设在加固件上,整个加固措施有效减少造价,降低工程成本;加固效果可靠,并插入钢管及施作桩顶的钢筋混凝土板,增强了搅拌桩整体性和刚度,有效减少坑顶位移量,保证基坑工程安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土体加固及基坑工程中基坑支护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淤泥质地质条件边坡之间过渡平台的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加固结构为在在软弱下卧层区域的基坑支护常采用灌注桩+内支撑、灌注桩+锚索、SWM工法桩+锚索支护结构。
然而这种灌注桩+内支撑结构一方面造价高,另一方面内支撑结构对后期结构施工产生较大影响,工期无法保证。灌注桩+锚索及SWM工法桩+锚索支护结构对于桩顶变形的控制效果较差,常常发生桩顶位移过大,地面开裂的问题,此外SWM工法桩大多采用水泥搅拌桩加固,由于水泥与淤泥质土的反应较差,加固效果常常达不到预期,从而也加剧了变形较大的问题,而且土钉多为直筒式插头土壤,这样与土壤的抓力小,导致加工效果差,而一些土钉外侧带有加强管的,插入土壤操作费时费力,也不便于与土壤外侧的混凝土重复混合,加固效果也欠缺。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出了淤泥质地质条件边坡之间过渡平台的加固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淤泥质地质条件边坡之间过渡平台的加固结构,第一挂网喷射混凝土护坡的下端设置有钢筋混凝土板,钢筋混凝土板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加固件,加固件依次插入填土层、软土层和老土层,加固件包括搅拌加固件以及插入搅拌加固件内部的钢管,钢筋混凝土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挂网喷射混凝土护坡,且第二挂网喷射混凝土护坡倾斜铺设在加固件上,整个加固措施有效减少造价,降低工程成本;加固效果可靠,并插入钢管及施作桩顶的钢筋混凝土板,增强了搅拌桩整体性和刚度,有效减少坑顶位移量,保证基坑工程安全性,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淤泥质地质条件边坡之间过渡平台的加固结构,包括第一挂网喷射混凝土护坡以及设置在第一挂网喷射混凝土护坡上端面的防护栏杆,防护栏杆的前端设置有第一排水沟,第一排水沟的一侧与第一挂网喷射混凝土护坡的上端部固定连接,第一排水沟铺设在填土层上,第一挂网喷射混凝土护坡上还贯穿设置有若干根固定部件,固定部件与一挂网喷射混凝土护坡相互垂直,且固定部件插入填土层,第一挂网喷射混凝土护坡上端还横向贯穿设置有排水孔;
第一挂网喷射混凝土护坡的下端设置有钢筋混凝土板,钢筋混凝土板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加固件,加固件依次插入填土层、软土层和老土层,加固件包括搅拌加固件以及插入搅拌加固件内部的钢管,钢筋混凝土板的内部设置有加固金属板,加固板上开设有若干通孔,用于贯穿混凝土,提高整体稳固性,加固金属板的下端设置有若干衔接头,衔接头与钢管一一对应,衔接头与加固金属板为一体浇筑而成,衔接头呈上下端直径小于中部直径的半球状,且下端部开设有贯穿槽,且衔接头的中部直径大于钢管的内径,贯穿槽开设有四个,衔接头上还开设有若干导流孔,当全部钢管插入搅拌加固件内部后,钢筋混凝土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挂网喷射混凝土护坡,且第二挂网喷射混凝土护坡倾斜铺设在加固件上,第二挂网喷射混凝土护坡的下端部设置有第二排水沟,第二排水沟也铺设在填土层上。
进一步的,搅拌加固件包括原土层以及与原土层混合的固化剂,固化剂包括水泥、矿渣和添加剂,水泥、矿渣和添加剂搅拌混合成固化剂。
进一步的,固定部件包括土钉管以及设置在土钉管外侧的封孔垫,封孔垫为一种橡胶材料制成的构件,土钉管的中部插入有加固组件。
进一步的,加固组件包括敲击件以及设置在敲击件一侧中部的插管,插管呈锥形结构。
进一步的,土钉管的内部设置有加固管,加固管插入土钉管开设的贯穿孔内,加固管设置有四个,且四个加固管位于土钉管内部的一端相接触,封孔垫的边缘与贯穿孔胶粘连接。
进一步的,敲击件的一侧设置有定位插管,定位插管设置有四个,且与加固管相对应,定位插管可匹配插入土钉管一侧开设的对位孔内部。
进一步的,插管的中部开设有浇注孔,且插管的外部贯穿开设有浇注槽,浇注槽与定位插管相对应。
进一步的,浇注槽与加固管开设的导孔相对应,且浇注槽的宽度小于导孔的直径。
进一步的,敲击件的一侧设置有挂网加固件,挂网加固件包括轴承以及设置在轴承外环一侧的螺纹管。
进一步的,螺纹管与敲击件一侧开设的螺纹槽相匹配,轴承的内环外侧设置有若干挂网挂件。
本发明提出的淤泥质地质条件边坡之间过渡平台的加固结构,第一挂网喷射混凝土护坡的下端设置有钢筋混凝土板,钢筋混凝土板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加固件,加固件依次插入填土层、软土层和老土层,加固件包括搅拌加固件以及插入搅拌加固件内部的钢管,钢筋混凝土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挂网喷射混凝土护坡,且第二挂网喷射混凝土护坡倾斜铺设在加固件上,整个加固措施有效减少造价,降低工程成本;加固效果可靠,并插入钢管及施作桩顶的钢筋混凝土板,增强了搅拌桩整体性和刚度,有效减少坑顶位移量,保证基坑工程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淤泥质地质条件边坡之间过渡平台的加固结构的整体侧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淤泥质地质条件边坡之间过渡平台的加固结构的加固件俯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淤泥质地质条件边坡之间过渡平台的加固结构的搅拌加固件混合片剖切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淤泥质地质条件边坡之间过渡平台的加固结构的土钉管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淤泥质地质条件边坡之间过渡平台的加固结构的加固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淤泥质地质条件边坡之间过渡平台的加固结构的固定部件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淤泥质地质条件边坡之间过渡平台的加固结构的固定部件工作状态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淤泥质地质条件边坡之间过渡平台的加固结构的固定部件工作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淤泥质地质条件边坡之间过渡平台的加固结构的挂网加固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淤泥质地质条件边坡之间过渡平台的加固结构的挂网加固件与挂网连接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淤泥质地质条件边坡之间过渡平台的加固结构的衔接头与钢管连接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淤泥质地质条件边坡之间过渡平台的加固结构的加固件与钢筋混凝土板连接侧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挂网喷射混凝土护坡;2、防护栏杆;3、第一排水沟;4、固定部件;41、土钉管;411、贯穿孔;412、加固管;4121、导孔;413、对位孔;42、封孔垫;43、加固组件;431、敲击件;4311、螺纹槽;432、插管;4321、浇注孔;4322、浇注槽;433、定位插管;44、挂网加固件;441、轴承;442、螺纹管;443、挂网挂件;5、排水孔;6、钢筋混凝土板;61、加固金属板;611、通孔;62、衔接头;621、贯穿槽;7、加固件;71、搅拌加固件;711、原土层;712、水泥;713、矿渣;714、添加剂;72、钢管;8、第二挂网喷射混凝土护坡;9、第二排水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阅图1-9,淤泥质地质条件边坡之间过渡平台的加固结构,包括第一挂网喷射混凝土护坡1以及设置在第一挂网喷射混凝土护坡1上端面的防护栏杆2,防护栏杆2的前端设置有第一排水沟3,第一排水沟3的一侧与第一挂网喷射混凝土护坡1的上端部固定连接,第一排水沟3铺设在填土层上,第一挂网喷射混凝土护坡1上还贯穿设置有若干根固定部件4,固定部件4与一挂网喷射混凝土护坡1相互垂直,且固定部件4插入填土层,第一挂网喷射混凝土护坡1上端还横向贯穿设置有排水孔5。
第一挂网喷射混凝土护坡1的下端设置有钢筋混凝土板6,钢筋混凝土板6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加固件7,加固件7依次插入填土层、软土层和老土层,加固件7包括搅拌加固件71以及插入搅拌加固件71内部的钢管72,钢管72为一种不锈钢材料制成的构件,钢筋混凝土板6的内部设置有加固金属板61,加固板61上开设有若干通孔611,用于贯穿混凝土,提高整体稳固性,加固金属板61的下端设置有若干衔接头62,衔接头62与钢管72一一对应,衔接头62与加固金属板61为一体浇筑而成,衔接头62呈上下端直径小于中部直径的半球状,且下端部开设有贯穿槽621,且衔接头62的中部直径大于钢管72的内径,贯穿槽621开设有四个,衔接头62上还开设有若干导流孔,当全部钢管72插入搅拌加固件71内部后,将衔接头62向各个钢管72的内径插入,此时衔接头62被挤压,进而紧紧的与钢管72连接,向加固件7上浇筑混凝土板后,混凝土会渗透到衔接头62的内腔并与搅拌加固件71连接,在混凝土的渗透作用下,使得钢筋混凝土板6、加固件7、衔接头62与加固金属板61构成一体,提高整体的加固效果,增强了搅拌桩整体性和刚度,钢筋混凝土板6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挂网喷射混凝土护坡8,且第二挂网喷射混凝土护坡8倾斜铺设在加固件7上,第二挂网喷射混凝土护坡8的下端部设置有第二排水沟9,第二排水沟9也铺设在填土层上,整个加固措施有效减少造价,降低工程成本;加固效果可靠,并插入钢管72及施作桩顶的钢筋混凝土板6,增强了搅拌桩整体性和刚度,有效减少坑顶位移量,保证基坑工程安全性。
参阅图3,淤泥质地质条件边坡之间过渡平台的加固结构,搅拌加固件71包括原土层711以及与原土层711混合的固化剂,固化剂包括水泥712、矿渣713和添加剂714,水泥712、矿渣713和添加剂714搅拌混合成固化剂。
现场使用时其比例按照水泥:矿渣:核心添加剂=50:35:15进行配比,搅拌加固件71采用水灰比控制在0.5-0.6之间,固化剂材料掺量为土体重量的15%-18%,土壤固化剂材料由矿粉、水泥和核心添加剂组成。水泥712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通常使用p.o.42.5水泥,矿渣713采用S95级矿渣粉末,矿渣713主要起填充剂的作用,添加剂714主要由石膏、碱基激发剂和减水剂组成,添加剂714需在工厂内生产制作,生产制作时石膏、碱基激发剂和减水剂组成比例为石膏60%-75%,碱基激发剂20%-25%,减水剂1%-5%,采用新型固化剂材料配方,减少水泥材料,不但降低了材料成本,而且对软土层的加固效果更好,更有效地减少基坑支护的变形。
参阅图4和6,淤泥质地质条件边坡之间过渡平台的加固结构,固定部件4包括土钉管41以及设置在土钉管41外侧的封孔垫42,封孔垫42为一种橡胶材料制成的构件,土钉管41的中部插入有加固组件43。
参阅图5-7,淤泥质地质条件边坡之间过渡平台的加固结构,加固组件43包括敲击件431以及设置在敲击件431一侧中部的插管432,插管432呈锥形结构,土钉管41的内部设置有加固管412,加固管412插入土钉管41开设的贯穿孔411内,加固管412设置有四个,且四个加固管412位于土钉管41内部的一端相接触,起到牵制稳定的效果,封孔垫42的边缘与贯穿孔411胶粘连接,在固定部件4未使用时,封孔垫42可将加固管412封闭在土钉管41内,避免掉落。
将土钉管41敲击插入填土层,使得土钉管41的上端预留5-10㎝,然后将插管432插入土钉管41内部,再次敲击敲击件431,在敲击过程中,插管432挤压土钉管41内部的加固管412,使得加固管412向外侧延伸,首先将封孔垫42顶出,然后加固管412插入填土层内,增大土钉管41与填土层的摩擦力,进而提高固定部件4的固定效果。
参阅图4和5,淤泥质地质条件边坡之间过渡平台的加固结构,敲击件431的一侧设置有定位插管433,定位插管433设置有四个,且与加固管412相对应,定位插管433可匹配插入土钉管41一侧开设的对位孔413内部,插管432的中部开设有浇注孔4321,且插管432的外部贯穿开设有浇注槽4322,浇注槽4322与定位插管433相对应,且浇注槽4322与加固管412开设的导孔4121相对应,且浇注槽4322的宽度小于导孔4121的直径。
当插管432插入土钉管41内部时,定位插管433也插入对位孔413内部,进而将浇注槽4322与导孔4121相对应,将加固管412插入填土层后,向浇注孔4321内浇注混凝土,混凝土内含有直径在1-2毫米的石子,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混凝土整个渗透到固定部件4整体的内部,且部分从导孔4121流出并部分渗透到填土层内,利用混凝土将整个固定部件4固定连接,提高固定部件4的固定效果,而且渗透到填土层内的混凝土也能够增大固定部件4插入填土层的面积,进一步提高固定部件4的固定效果。
参阅图8-9,淤泥质地质条件边坡之间过渡平台的加固结构,敲击件431的一侧设置有挂网加固件44,挂网加固件44包括轴承441以及设置在轴承441外环一侧的螺纹管442,螺纹管442与敲击件431一侧开设的螺纹槽4311相匹配,便于安装,轴承441的内环外侧设置有若干挂网挂件443,当敲击件431敲击完成后,将螺纹管442与螺纹槽4311相匹配,再通过轴承441的内环旋转,使得挂网挂件443与第一挂网喷射混凝土护坡1内地挂网连接,再浇筑混凝土将挂网与挂网挂件443结合在一起,不仅提高固定部件4与第一挂网喷射混凝土护坡1内的混泥土的连接紧固效果,而且也便于挂网的固定,进一步提高固定部件4的固定效果。
工作原理:在第一级边坡边坡进行插入固定部件4、喷锚第一挂网喷射混凝土护坡1及安设排水孔5,同时做好坡顶防护栏杆2和第一排水沟3,在插入固定部件4时,将土钉管41敲击插入填土层,使得土钉管41的上端预留5-10㎝,然后将插管432插入土钉管41内部,再次敲击敲击件431,在敲击过程中,插管432挤压土钉管41内部的加固管412,使得加固管412向外侧延伸,首先将封孔垫42顶出,然后加固管412插入填土层内,当插管432插入土钉管41内部时,定位插管433也插入对位孔413内部,进而将浇注槽4322与导孔4121相对应,将加固管412插入填土层后,当敲击件431敲击完成后,将螺纹管442与螺纹槽4311相匹配,再通过轴承441的内环旋转,使得挂网挂件443与第一挂网喷射混凝土护坡1内地挂网连接,再浇筑混凝土将挂网与挂网挂件443结合在一起,在向浇注孔4321内浇注混凝土,在平台标高上进行搅拌加固件71加固,搅拌加固件71采用隔栅式加固结构,钢管72间隔插入搅拌加固件71内,在平台上,搅拌加固件71加固范围施作钢筋混凝土板6,使钢管72插入钢筋混凝土板6内,待搅拌加固件71及钢筋混凝土板6达到强度要求后,开挖下一级坡至坑底,进行第二挂网喷射混凝土护坡8护坡,并施作坑底第二排水沟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提出的淤泥质地质条件边坡之间过渡平台的加固结构,现场使用时其比例按照水泥:矿渣:核心添加剂=50:35:15进行配比,搅拌加固件71采用水灰比控制在0.5-0.6之间,固化剂材料掺量为土体重量的15%-18%,土壤固化剂材料由矿粉、水泥和核心添加剂组成。水泥712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通常使用p.o.42.5水泥,矿渣713采用S95级矿渣粉末,矿渣713主要起填充剂的作用,添加剂714主要由石膏、碱基激发剂和减水剂组成,添加剂714需在工厂内生产制作,生产制作时石膏、碱基激发剂和减水剂组成比例为石膏60%-75%,碱基激发剂20%-25%,减水剂1%-5%,采用新型固化剂材料配方,减少水泥材料,不但降低了材料成本,而且对软土层的加固效果更好,更有效地减少基坑支护的变形。
2.本发明提出的淤泥质地质条件边坡之间过渡平台的加固结构,当全部钢管72插入搅拌加固件71内部后,将衔接头62向各个钢管72的内径插入,此时衔接头62被挤压,进而紧紧的与钢管72连接,向加固件7上浇筑混凝土板后,混凝土会渗透到衔接头62的内腔并与搅拌加固件71连接,在混凝土的渗透作用下,使得钢筋混凝土板6、加固件7、衔接头62与加固金属板61构成一体,提高整体的加固效果,增强了搅拌桩整体性和刚度。
3.本发明提出的淤泥质地质条件边坡之间过渡平台的加固结构,将土钉管41敲击插入填土层,使得土钉管41的上端预留5-10㎝,然后将插管432插入土钉管41内部,再次敲击敲击件431,在敲击过程中,插管432挤压土钉管41内部的加固管412,使得加固管412向外侧延伸,首先将封孔垫42顶出,然后加固管412插入填土层内,增大土钉管41与填土层的摩擦力,进而提高固定部件4的固定效果。
4.本发明提出的淤泥质地质条件边坡之间过渡平台的加固结构,当插管432插入土钉管41内部时,定位插管433也插入对位孔413内部,进而将浇注槽4322与导孔4121相对应,将加固管412插入填土层后,向浇注孔4321内浇注混凝土,混凝土内含有直径在1-2毫米的石子,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混凝土整个渗透到固定部件4整体的内部,且部分从导孔4121流出并部分渗透到填土层内,利用混凝土将整个固定部件4固定连接,提高固定部件4的固定效果,而且渗透到填土层内的混凝土也能够增大固定部件4插入填土层的面积,进一步提高固定部件4的固定效果。
5.本发明提出的淤泥质地质条件边坡之间过渡平台的加固结构,当敲击件431敲击完成后,将螺纹管442与螺纹槽4311相匹配,再通过轴承441的内环旋转,使得挂网挂件443与第一挂网喷射混凝土护坡1内地挂网连接,再浇筑混凝土将挂网与挂网挂件443结合在一起,不仅提高固定部件4与第一挂网喷射混凝土护坡1内的混泥土的连接紧固效果,而且也便于挂网的固定,进一步提高固定部件4的固定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淤泥质地质条件边坡之间过渡平台的加固结构,包括第一挂网喷射混凝土护坡(1)以及设置在第一挂网喷射混凝土护坡(1)上端面的防护栏杆(2),其特征在于:防护栏杆(2)的前端设置有第一排水沟(3),第一排水沟(3)的一侧与第一挂网喷射混凝土护坡(1)的上端部固定连接,第一排水沟(3)铺设在填土层上,第一挂网喷射混凝土护坡(1)上还贯穿设置有若干根固定部件(4),固定部件(4)与第 一挂网喷射混凝土护坡(1)相互垂直,且固定部件(4)插入填土层,第一挂网喷射混凝土护坡(1)上端还横向贯穿设置有排水孔(5);
第一挂网喷射混凝土护坡(1)的下端设置有钢筋混凝土板(6),钢筋混凝土板(6)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加固件(7),加固件(7)依次插入填土层、软土层和老土层,加固件(7)包括搅拌加固件(71)以及插入搅拌加固件(71)内部的钢管(72),钢筋混凝土板(6)的内部设置有加固金属板(61),加固板(61)上开设有若干通孔(611),加固金属板(61)的下端设置有若干衔接头(62),衔接头(62)与钢管(72)一一对应,衔接头(62)与加固金属板(61)为一体浇筑而成,衔接头(62)呈上下端直径小于中部直径的半球状,且下端部开设有贯穿槽(621),且衔接头(62)的中部直径大于钢管(72)的内径,贯穿槽(621)开设有四个,衔接头(62)上还开设有若干导流孔,钢筋混凝土板(6)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挂网喷射混凝土护坡(8),且第二挂网喷射混凝土护坡(8)倾斜铺设在加固件(7)上,第二挂网喷射混凝土护坡(8)的下端部设置有第二排水沟(9),第二排水沟(9)也铺设在填土层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淤泥质地质条件边坡之间过渡平台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搅拌加固件(71)包括原土层(711)以及与原土层(711)混合的固化剂,固化剂包括水泥(712)、矿渣(713)和添加剂(714),水泥(712)、矿渣(713)和添加剂(714)搅拌混合成固化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淤泥质地质条件边坡之间过渡平台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固定部件(4)包括土钉管(41)以及设置在土钉管(41)外侧的封孔垫(42),封孔垫(42)为一种橡胶材料制成的构件,土钉管(41)的中部插入有加固组件(43)。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淤泥质地质条件边坡之间过渡平台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加固组件(43)包括敲击件(431)以及设置在敲击件(431)一侧中部的插管(432),插管(432)呈锥形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淤泥质地质条件边坡之间过渡平台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土钉管(41)的内部设置有加固管(412),加固管(412)插入土钉管(41)开设的贯穿孔(411)内,加固管(412)设置有四个,且四个加固管(412)位于土钉管(41)内部的一端相接触,封孔垫(42)的边缘与贯穿孔(411)胶粘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淤泥质地质条件边坡之间过渡平台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敲击件(431)的一侧设置有定位插管(433),定位插管(433)设置有四个,且与加固管(412)相对应,定位插管(433)可匹配插入土钉管(41)一侧开设的对位孔(413)内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淤泥质地质条件边坡之间过渡平台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插管(432)的中部开设有浇注孔(4321),且插管(432)的外部贯穿开设有浇注槽(4322),浇注槽(4322)与定位插管(433)相对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淤泥质地质条件边坡之间过渡平台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浇注槽(4322)与加固管(412)开设的导孔(4121)相对应,且浇注槽(4322)的宽度小于导孔(4121)的直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淤泥质地质条件边坡之间过渡平台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敲击件(431)的一侧设置有挂网加固件(44),挂网加固件(44)包括轴承(441)以及设置在轴承(441)外环一侧的螺纹管(442)。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淤泥质地质条件边坡之间过渡平台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螺纹管(442)与敲击件(431)一侧开设的螺纹槽(4311)相匹配,轴承(441)的内环外侧设置有若干挂网挂件(443)。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892920.9A CN113668552B (zh) | 2021-08-04 | 2021-08-04 | 淤泥质地质条件边坡之间过渡平台的加固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892920.9A CN113668552B (zh) | 2021-08-04 | 2021-08-04 | 淤泥质地质条件边坡之间过渡平台的加固结构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668552A CN113668552A (zh) | 2021-11-19 |
CN113668552B true CN113668552B (zh) | 2022-07-12 |
Family
ID=785414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892920.9A Active CN113668552B (zh) | 2021-08-04 | 2021-08-04 | 淤泥质地质条件边坡之间过渡平台的加固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66855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457754B (zh) * | 2022-02-19 | 2023-10-03 | 湖北禹龙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模块化自锁砌块结构的混凝土护坡装置及其方法 |
CN115142446B (zh) * | 2022-09-05 | 2022-12-09 | 山东孟子居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边坡的护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1299432B1 (ko) * | 2013-02-07 | 2013-08-29 | 김철환 | 톱니형 쐐기를 구비한 스팅식 앵커 및 그 시공방법 |
CN207633348U (zh) * | 2017-12-12 | 2018-07-20 | 启东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一种锚定搅拌桩支护结构 |
CN208750394U (zh) * | 2018-07-20 | 2019-04-16 | 昆山赛思克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便于拆卸的转弯机用钣金件 |
CN210288415U (zh) * | 2019-05-29 | 2020-04-10 | 青岛东捷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基坑边坡支护锚固构造 |
CN211172005U (zh) * | 2019-11-16 | 2020-08-04 | 重庆交通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土钉墙结构 |
-
2021
- 2021-08-04 CN CN202110892920.9A patent/CN11366855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1299432B1 (ko) * | 2013-02-07 | 2013-08-29 | 김철환 | 톱니형 쐐기를 구비한 스팅식 앵커 및 그 시공방법 |
CN207633348U (zh) * | 2017-12-12 | 2018-07-20 | 启东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一种锚定搅拌桩支护结构 |
CN208750394U (zh) * | 2018-07-20 | 2019-04-16 | 昆山赛思克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便于拆卸的转弯机用钣金件 |
CN210288415U (zh) * | 2019-05-29 | 2020-04-10 | 青岛东捷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基坑边坡支护锚固构造 |
CN211172005U (zh) * | 2019-11-16 | 2020-08-04 | 重庆交通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土钉墙结构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668552A (zh) | 2021-11-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594348B (zh) | 扩大头囊式锚杆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2518135B (zh) | 水平旋喷土锚和灌注桩复合基坑支护施工工法 | |
CN113668552B (zh) | 淤泥质地质条件边坡之间过渡平台的加固结构 | |
CN108166397B (zh) | 铁路框架桥施工方法 | |
CN204000956U (zh) | 一种地下室底板后浇带结构 | |
CN104746517B (zh) | 一种全长在承压水头以下的锚杆支护体系 | |
CN101285309A (zh) | 高层建筑深基坑复合支护方法 | |
CN109611102A (zh) | 一种冷开挖下穿立交桥施工方法 | |
CN207512752U (zh) | 一种高填方边坡支护结构 | |
CN113882375A (zh) | 一种抗浮锚杆施工工艺 | |
CN110130909B (zh) | 一种在粉土地层中盾构下穿既有车站的施工方法 | |
CN113323440A (zh) | 一种混凝土缝隙修复及防渗漏处理方法 | |
CN101333815B (zh) | 一种混凝土锚杆及其施工方法 | |
CN206408655U (zh) | 盖挖逆作施工的顶板侧墙结构 | |
CN111395375A (zh) | 一种基于触变泥浆减阻的沉井施工方法 | |
CN111395373A (zh) | 一种沉井压沉法施工方法 | |
CN101338567A (zh) | 旋喷沉井法配合半逆作法施工地下建筑物的施工方法 | |
CN111042843A (zh) | 一种暗挖隧道预锚定方法 | |
CN211773800U (zh) | 一种电梯井或集水坑涌水的维修结构 | |
CN211171922U (zh) | 一种提高槽壁稳定性的施工结构 | |
CN110747850A (zh) | 一种土钉支护结构 | |
CN209816867U (zh) | 一种用于既有建筑周边基坑的支护结构 | |
CN211228494U (zh) | 一种土钉支护结构 | |
CN219508637U (zh) | 现浇混凝土基面上生态混凝土防护系统 | |
JPH0751783B2 (ja) | 杭定着用根固め部の築造工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