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59793A - 电磁致动器和包括电磁致动器的振动发生器 - Google Patents
电磁致动器和包括电磁致动器的振动发生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659793A CN113659793A CN202110515943.8A CN202110515943A CN113659793A CN 113659793 A CN113659793 A CN 113659793A CN 202110515943 A CN202110515943 A CN 202110515943A CN 113659793 A CN113659793 A CN 11365979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mmovable
- coil
- movable
- permanent magnet
- respec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3/00—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3/00—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 H02K33/16—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with polarised armatures moving in alternate directions by reversal or energisation of a single coil syste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omagnets (AREA)
-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otors (AREA)
Abstract
电磁致动器和包括电磁致动器的振动发生器。本发明沿与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以非接触的方式向可移动部施加驱动力。致动器A1包括线圈100、由磁性物质构成的不可移动部200和包括永磁体310的可移动部300。不可移动部200相对于线圈100位于Z方向侧,且永磁体310相对于线圈100位于Z’方向侧。在中立位置,永磁体310的第一端部311在X‑X’方向上相对于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一端201位于X方向侧。向线圈100施加电流产生使永磁体310在X方向上移动的第一驱动力,且可移动部300在X方向上移动。随着可移动部300在X方向上移动,作为永磁体310的相对于第一端201位于X方向侧的部分的第一扩大部分逐渐扩大。第一扩大部分被朝向不可移动部200磁吸引,使得可移动部300在X’方向上移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磁致动器和包括电磁致动器的振动发生器。
背景技术
在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申请公开No.2011-97747中公开了传统的振动发生器。该电磁致动器包括磁体、第一轭和第二轭、环形线圈、第一配重和第二配重、第一轴和 第二轴、第一螺旋弹簧、第二螺旋弹簧、第三螺旋弹簧和第四螺旋弹簧以及第一弹簧 接收器和第二弹簧接收器。
磁体是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板。磁体包括在第二方向上的一侧的第一面和其相对侧的第二面。第二方向是磁体的厚度方向,与第一方向正交。第一轭是在第一方向上 延伸的板,并被固定到磁体的第一面。第一轭包括大于磁体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的第 一方向上的尺寸。第二轭包括平板和一对片。平板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并在第二方向 上有间隙地面对磁体的第二面。这些片从平板的第一方向上的相对端沿第二方向延 伸,以被固定到第一轭的第一方向上的相对端。线圈设置在磁体和平板之间。
第一配重和第二配重在第三方向上延伸。第一配重和第二配重中的每一个包括在第三方向上的一侧的第一端部、在第三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第二端部以及在第一端部和 第二端部之间的中间部分。第一配重的中间部分被固定到第一轭和第二轭,并相对于 磁体和线圈位于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第一配重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向第三方向上的 一侧和另一侧延伸得比第一轭和第二轭远。第二配重的中间部分被固定到第一轭和第 二轭,并相对于磁体和线圈位于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第二配重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 部向第三方向上的一侧和另一侧延伸得比第一轭和第二轭远。
第一轴在第一方向上延伸,以相对于第一轭和第二轭、磁体和线圈位于第三方向上的一侧。第一轴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穿过第一配重和第二配重的第一端部。第二轴在 第一方向上延伸,以相对于第一轭和第二轭、磁体和线圈位于第三方向上的另一侧。 第二轴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穿过第一配重和第二配重的第二端部。第一配重和第二配 重、第一轭和第二轭以及磁体(这些将被统称为可移动部)沿着第一轴和第二轴可移 动。
第一弹簧接收器在第一方向上固定在第一配重的第一端部和第二配重的第一端部之间的位置,并接纳贯穿其中的第一轴。第二弹簧接收器在第一方向上固定在第一 配重的第二端部和第二配重的第二端部之间的位置,并接纳贯穿其中的第二轴。
第一螺旋弹簧围绕第一轴设置,以位于第一配重的第一端部和第一弹簧接收器之间。第二螺旋弹簧围绕第一轴设置,以位于第二配重的第一端部和第一弹簧接收器之 间。第三螺旋弹簧围绕第二轴设置,以位于第一配重的第二端部和第二弹簧接收器之 间。第四螺旋弹簧围绕第二轴设置,以位于第二配重的第二端部和第二弹簧接收器之 间。
常规的振动发生器被配置为通过向线圈施加方波或正弦波电流来产生振动,使得可移动部按以下方式沿着第一轴和第二轴在第一方向上反复地往复移动。当可移动部 向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移动时,第二螺旋弹簧被压缩在第一弹簧接收器和可移动部的第 二配重的第一端部之间,并且第四螺旋弹簧被压缩在第二弹簧接收器和第二配重的第 二端部之间。被压缩的第二螺旋弹簧将可移动部的第二配重的第一端部向第一方向上 的另一侧推进,并且被压缩的第四螺旋弹簧将可移动部的第二配重的第二端部向第一 方向上的另一侧推进。当可移动部向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移动时,第一螺旋弹簧被压 缩在第一弹簧接收器和可移动部的第一配重的第一端部之间,并且第三螺旋弹簧被压 缩在第二弹簧接收器和可移动部的第二配重的第一端部之间。被压缩的第一螺旋弹簧 将可移动部的第一配重的第一端部向第一方向上的一侧推进,并且被压缩的第三螺旋 弹簧将可移动部的第二配重的第一端部向第一方向上的一侧推进。简言之,第一螺旋 弹簧至第四螺旋弹簧、第一配重和第二配重以及第一弹簧接收器和第二弹簧接收器施 加这种驱动力以使已经向第一方向上的一侧或另一侧移动的可移动部在相反方向上 移动。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第二螺旋弹簧邻接第一弹簧接收器和第二配重的第一端部,第四螺旋弹簧邻接第二弹簧接收器和第二配重的第二端部,第一螺旋弹簧邻接第一弹簧接收器和第一配重 的第一端部,并且第三螺旋弹簧邻接第二弹簧接收器和第二配重的第一端部。
本发明提供了能够在与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上以非接触的方式向可移动部施加驱动力的电磁致动器和振动发生器。
问题的解决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的第一电磁致动器包括第一线圈、第一不可移动部以及可在第一方向上移动并包括永磁体的可移动部。第一方向是可移动部的移动方向。第一不 可移动部由磁性物质构成并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第一不可移动部相对于第一线圈位于 第二方向上的一侧,并包括在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的第一端。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基本 上正交。可移动部的永磁体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可移动部的永磁体相对于第一线圈位 于第二方向上的另一侧,并包括在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的第一端部。可移动部的永磁体 的第一端部具有在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的第一端。处于中立位置的可移动部被设置为使 得永磁体的第一端在第一方向上处于与第一不可移动部的第一端基本上重合的相对 位置处或者使得永磁体的第一端部在第一方向上相对于第一不可移动部的第一端位 于第一方向上的一侧。
向第一线圈施加电流产生使永磁体向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移动的第一驱动力,并且第一驱动力使可移动部相对于第一线圈和第一不可移动部从中立位置相对地线性移 动到第一位置。第一位置相对于中立位置位于第一方向上的一侧。随着可移动部从中 立位置向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移动,永磁体的相对于第一不可移动部的第一端位于第一 方向上的一侧的第一扩大部分逐渐扩大。
永磁体的第一扩大部分被朝向第一不可移动部磁吸引,使得可移动部向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移动。在该方面,当第一驱动力使可移动部从中立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时, 可移动部的永磁体的第一扩大部分被朝向第一不可移动部磁吸引。因此,驱动力以非 接触的方式施加到可移动部,从而使可移动部向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移动。
第一电磁致动器还可以包括第二线圈和第二不可移动部。第二不可移动部可以由磁性物质构成并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第二不可移动部可以相对于第二线圈位于第二方 向上的另一侧,并包括在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的第一端。第一线圈可以在第二方向上设 置在可移动部和第一不可移动部之间,并且第二线圈可以在第二方向上设置在可移动 部和第二不可移动部之间。可移动部可以在第二方向上设置在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之 间。处于中立位置的可移动部可以被设置为使得永磁体的第一端在第一方向上处于与 第二不可移动部的第一端基本上重合的相对位置处,或者使得永磁体的第一端部在第 一方向上相对于第二不可移动部的第一端位于第一方向上的一侧。
向第二线圈施加电流可以产生使永磁体向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移动的第二驱动力。第一驱动力和第二驱动力可以使可移动部相对于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以及第一不可 移动部和第二不可移动部从中立位置相对地线性移动到第一位置。随着可移动部从中 立位置向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移动,永磁体的相对于第二不可移动部的第一端也可以位 于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的第一扩大部分可以逐渐扩大。
永磁体的第一扩大部分可以被朝向第一不可移动部和第二不可移动部磁吸引,使得可移动部可以向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的第二电磁致动器包括第一线圈、第一不可移动部以及可在第一方向上移动并包括永磁体的可移动部。第一不可移动部可以具有与第一电磁致动 器的配置类似的配置,但不同之处可以在于,第二电磁致动器的第一不可移动部还包 括在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第二端。可移动部的永磁体可以具有与第一电磁致动器的 配置类似的配置,但不同之处可以在于,第二电磁致动器的永磁体还包括在第一方向 上的另一侧的第二端部并且第二端部包括在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第二端。
处于中立位置的可移动部被设置为使得永磁体的第一端在第一方向上处于与第一不可移动部的第一端基本上重合的相对位置处或者使得永磁体的第一端部在第一 方向上相对于第一不可移动部的第一端位于第一方向上的一侧,并且使得永磁体的第 二端在第一方向上处于与第一不可移动部的第二端基本上重合的相对位置处或者使 得永磁体的第二端部在第一方向上相对于第一不可移动部的第二端位于第一方向上 的另一侧。
向第一线圈施加以预定间隔重复地反转极性的电流。向第一线圈施加这样的电流交替地产生使所述永磁体向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移动的第一驱动力以及使永磁体向第 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移动的第三驱动力。第一驱动力和第三驱动力使可移动部相对于第 一线圈和第一不可移动部交替地从第二位置相对地线性移动到第一位置以及从第一 位置相对地线性移动到第二位置。第一位置相对于中立位置位于第一方向上的一侧。 第二位置相对于中立位置位于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中立位置在第一方向上位于第一 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随着可移动部从中立位置向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移动,永磁体的 相对于第一不可移动部的第一端位于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的第一扩大部分逐渐扩大。随 着可移动部从中立位置向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移动,永磁体的相对于第一不可移动部 的第二端位于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第二扩大部分逐渐扩大。
永磁体的第一扩大部分被朝向第一不可移动部磁吸引,使得可移动部向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移动。永磁体的第二扩大部分被朝向第一不可移动部磁吸引,使得可移动 部向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移动。在该方面,当第一驱动力使可移动部从第二位置移动到 第一位置时,永磁体的第一扩大部分被朝向第一不可移动部磁吸引。因此,驱动力以 非接触的方式施加到可移动部,从而使可移动部向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移动。当第三 驱动力使可移动部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时,永磁体的第二扩大部分被朝向第一 不可移动部磁吸引。因此,驱动力以非接触的方式施加到可移动部,从而使可移动部 向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移动。
第二电磁致动器还可以包括第二线圈和第二不可移动部。第二不可移动部可以具有与第一电磁致动器的配置类似的配置,但不同之处可以在于,第二电磁致动器的第 二不可移动部还包括在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第二端。第一线圈可以在第二方向上设 置在可移动部和第一不可移动部之间,并且第二线圈可以在第二方向上设置在可移动 部和第二不可移动部之间。可移动部可以在第二方向上设置在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之 间。处于中立位置的可移动部可以被设置为使得永磁体的第一端在第一方向上处于与 第二不可移动部的第一端基本上重合的相对位置处或者使得永磁体的第一端部在第 一方向上相对于第二不可移动部的第一端位于第一方向上的一侧,并且使得永磁体的 第二端在第一方向上处于与第二不可移动部的第二端基本上重合的相对位置处或者 使得永磁体的第二端部在第一方向上相对于第二不可移动部的第二端位于第一方向 上的另一侧。
可以向第二线圈施加可以以预定间隔重复地反转极性的电流。向第二线施加这样的电流可以交替地产生使永磁体向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移动的第二驱动力以及使永磁 体向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移动的第四驱动力。交替产生的第一驱动力和第二驱动力以 及第三驱动力和第四驱动力可以使可移动部相对于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以及第一不 可移动部和第二不可移动部交替地从第二位置相对地线性移动到第一位置以及从第 一位置相对地线性移动到第二位置。随着可移动部从中立位置向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移 动,永磁体的相对于第二不可移动部的第一端也可以位于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的第一扩 大部分可以逐渐扩大。随着可移动部从中立位置向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移动,永磁体 的相对于第二不可移动部的第二端也可以位于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第二扩大部分 可以逐渐扩大。
永磁体的第一扩大部分可以被朝向第一不可移动部和第二不可移动部磁吸引,使得可移动部可以向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移动。永磁体的第二扩大部分可以被朝向第一 不可移动部和第二不可移动部磁吸引,使得可移动部可以向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的第三电磁致动器包括第一线圈、由永磁体构成的第一不可移动部以及可在第一方向上与第一线圈一起移动的可移动部。第一不可移动部在第一 方向上延伸,相对于第一线圈位于第二方向上的一侧,并包括在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的 第一端。可移动部被固定到第一线圈并包括磁性构件。磁性构件在第一方向上延伸, 相对于第一线圈位于第二方向上的另一侧,并包括在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的第一端部。 第一端部具有在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的第一端。处于中立位置的可移动部被设置为使得 磁性构件的第一端在第一方向上处于与第一不可移动部的第一端基本上重合的相对 位置处或者使得磁性构件的第一端部在第一方向上相对于第一不可移动部的第一端 位于第一方向上的一侧。
向第一线圈施加电流产生使磁性构件向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移动的第一驱动力。第一驱动力使可移动部和第一线圈相对于第一不可移动部从中立位置相对地线性移动 到第一位置。第一位置相对于中立位置位于第一方向上的一侧。随着可移动部从中立 位置向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移动,磁性构件的相对于第一不可移动部的第一端位于第一 方向上的一侧的第一扩大部分逐渐扩大。
磁性构件的第一扩大部分被第一不可移动部磁吸引,使得可移动部向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移动。在该方面,当第一驱动力使可移动部从中立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时, 磁性构件的第一扩大部分被第一不可移动部磁吸引。因此,驱动力以非接触的方式施 加到可移动部,从而使可移动部向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移动。
第三电磁致动器还可以包括第二线圈和第二不可移动部,第二不可移动部由永磁体构成并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第二不可移动部可以相对于第二线圈位于第二方向上的 另一侧,并可以包括在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的第一端。第一线圈可以在第二方向上设置 在可移动部和第一不可移动部之间。第二线圈可以在第二方向上设置在可移动部和第 二不可移动部之间。可移动部可以被固定到第二线圈并在第二方向上设置在第一线圈 和第二线圈之间。处于中立位置的可移动部可以被设置为使得磁性构件的第一端在第 一方向上处于与第二不可移动部的第一端基本上重合的相对位置处或者使得磁性构 件的第一端部在第一方向上相对于第二不可移动部的第一端位于第一方向上的一侧。
向第二线圈施加电流可以产生使磁性构件向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移动的第二驱动力。第一驱动力和第二驱动力可以使可移动部以及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相对于第一不 可移动部和第二不可移动部从中立位置相对地线性移动到第一位置。随着可移动部从 中立位置向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移动,磁性构件的相对于第二不可移动部的第一端也可 以位于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的第一扩大部分可以逐渐扩大。
磁性构件的第一扩大部分可以被第一不可移动部和第二不可移动部磁吸引,使得可移动部可以向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的第四电磁致动器包括第一线圈、由永磁体构成的第一不可移动部以及可在第一方向上与第一线圈一起移动的可移动部。第一不可移动部在第一 方向上延伸,相对于第一线圈位于第二方向上的一侧,并包括在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的 第一端和在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第二端。可移动部被固定到第一线圈并包括由磁性 物质构成的磁性构件。磁性构件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相对于第一线圈位于第二方向上 的另一侧,并包括在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的第一端部和在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第二端 部。第一端部具有在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的第一端。第二端部具有在第一方向上的另一 侧的第二端。处于中立位置的可移动部被设置为使得磁性构件的第一端在第一方向上 处于与第一不可移动部的第一端基本上重合的相对位置处或者使得磁性构件的第一 端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于第一不可移动部的第一端位于第一方向上的一侧,并且 使得磁性构件的第二端在第一方向上处于与第一不可移动部的第二端基本上重合的 相对位置处或者使得磁性构件的第二端部在第一方向上相对于第一不可移动部的第 二端位于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
向第一线圈施加以预定间隔重复地极性反转的电流交替地产生使磁性构件向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移动的第一驱动力以及使磁性构件向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移动的第 三驱动力。第一驱动力和第三驱动力使可移动部和第一线圈相对于第一不可移动部交 替地从第二位置相对地线性移动到第一位置以及从第一位置相对地线性移动到第二 位置。第一位置相对于中立位置位于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第二位置相对于中立位置位 于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并且中立位置在第一方向上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 随着可移动部从中立位置向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移动,磁性构件的相对于第一不可移动 部的第一端位于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的第一扩大部分逐渐扩大。随着可移动部从中立位 置向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移动,磁性构件的相对于第一不可移动部的第二端位于第一 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第二扩大部分逐渐扩大,
磁性构件的第一扩大部分被第一不可移动部磁吸引,使得可移动部向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移动。磁性构件的第二扩大部分被第一不可移动部磁吸引,使得可移动部向 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移动。在该方面,当第一驱动力使可移动部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 位置时,磁性构件的第一扩大部分被第一不可移动部磁吸引。因此,驱动力以非接触 的方式施加到可移动部,从而使可移动部向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移动。当第三驱动力 使可移动部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时,磁性构件的第二扩大部分被第一不可移动 部磁吸引。因此,驱动力以非接触的方式施加到可移动部,从而使可移动部向第一方 向上的一侧移动。
第四电磁致动器还可以包括第二线圈和第二不可移动部,第二不可移动部由永磁体构成并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第二不可移动部可以相对于第二线圈位于第二方向上的 另一侧,并可以包括在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的第一端和在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第二 端。第一线圈可以在第二方向上设置在可移动部和第一不可移动部之间。第二线圈可 以在第二方向上设置在可移动部和第二不可移动部之间。
可移动部可以被固定到第二线圈并在第二方向上设置在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之间。处于中立位置的可移动部可以被设置为使得磁性构件的第一端在第一方向上处于 与第二不可移动部的第一端基本上重合的相对位置处或者使得磁性构件的第一端部 在第一方向上相对于第二不可移动部的第一端位于第一方向上的一侧,并且使得磁性 构件的第二端在第一方向上处于与第二不可移动部的第二端基本上重合的相对位置 处或者使得磁性构件的第二端部在第一方向上相对于第二不可移动部的第二端位于 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
向第二线圈施加可以以预定间隔重复地极性反转的电流可以交替地产生使磁性构件向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移动的第二驱动力以及使磁性构件向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 移动的第四驱动力。交替产生的第一驱动力和第二驱动力以及第三驱动力和所述第四 驱动力可以使可移动部以及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相对于第一不可移动部和第二不可 移动部交替地从第二位置相对地线性移动到第一位置以及从第一位置相对地线性移 动到第二位置。随着可移动部从中立位置向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移动,磁性构件的相对 于第二不可移动部的第一端也可以位于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的第一扩大部分可以逐渐 扩大。随着可移动部从中立位置向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移动,磁性构件的相对于第二 不可移动部的第二端也可以位于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第二扩大部分可以逐渐扩大。
磁性构件的第一扩大部分可以被第一不可移动部和第二不可移动部磁吸引,使得可移动部可以向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移动。磁性构件的第二扩大部分可以被第一不可 移动部和第二不可移动部磁吸引,使得可移动部可以向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的第五电磁致动器包括第一线圈、由磁性物质构成的第一不可移动部以及可在第一方向上移动并包括永磁体的可移动部。第一不可移动部在第一 方向上延伸,相对于第一线圈位于第二方向上的一侧,并具有在第二方向上延伸穿过 第一不可移动部的开口。开口包括开口的在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的第一边缘部分和开口 的在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第二边缘部分。开口的第一边缘部分包括开口的在第一方 向上的一侧的第一边缘。开口的第二边缘部分包括开口的在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第 二边缘。永磁体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相对于第一线圈位于第二方向上的另一侧,并包 括第一部分和相对于第一部分在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第二部分。处于中立位置的可 移动部被设置为使得永磁体的第一部分与第一不可移动部的开口在第二方向上成间 隔关系设置,使得永磁体的第二部分与第一不可移动部的开口的第二边缘部分在所述 第二方向上成间隔关系设置,并且使得永磁体的第一部分的在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的端 部和永磁体的第二部分的在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的端部在第一方向上分别与第一不可 移动部的开口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重合。
向第一线圈施加电流产生使永磁体向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移动的第一驱动力,并且第一驱动力使可移动部相对于第一线圈和第一不可移动部从中立位置相对地线性移 动到第一位置。第一位置相对于中立位置位于第一方向上的一侧。随着可移动部从中 立位置向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移动,永磁体的第一部分的相对于第一不可移动部的开口 的第一边缘位于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的第一扩大部分以及永磁体的第二部分的相对于 第一不可移动部的开口的第二边缘位于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的第二扩大部分逐渐扩大。
永磁体的第一扩大部分和第二扩大部分被朝向第一不可移动部磁吸引,使得可移动部向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移动。在该方面,当第一驱动力使可移动部从中立位置移 动到第一位置时,永磁体的第一扩大部分和第二扩大部分被朝向第一不可移动部磁吸 引。因此,驱动力以非接触的方式施加到可移动部,从而使可移动部向第一方向上的 另一侧移动。
第五电磁致动器还可以包括第二线圈和第二不可移动部,第二不可移动部由磁性物质构成并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第二不可移动部可以相对于第二线圈位于第二方向上 的另一侧,并可以具有在第二方向上延伸穿过第二不可移动部的开口。第二不可移动 部的开口可以包括第二不可移动部的开口的在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的第一边缘部分和 第二不可移动部的开口的在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第二边缘部分。第二不可移动部的 开口的第一边缘部分可以包括第二不可移动部的开口的在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的第一 边缘。第二不可移动部的开口的第二边缘部分可以包括第二不可移动部的开口的在第 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第二边缘。第一线圈可以在第二方向上设置在可移动部和第一不 可移动部之间。第二线圈可以在第二方向上设置在可移动部和第二不可移动部之间。 可移动部可以在第二方向上设置在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之间。处于中立位置的可移动 部可以被设置为使得永磁体的第一部分与第二不可移动部的开口在第二方向上成间 隔关系设置,使得永磁体的第二部分与第二不可移动部的开口的第二边缘部分在第二 方向上成间隔关系设置,并且使得永磁体的第一部分的在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的端部和 永磁体的第二部分的在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的端部在第一方向上分别与第二不可移动 部的开口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基本上重合。
向第二线圈施加电流可以产生使永磁体向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移动的第二驱动力。第一驱动力和第二驱动力可以使可移动部相对于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以及第一不可 移动部和第二不可移动部从中立位置相对地线性移动到第一位置。随着可移动部从中 立位置向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移动,永磁体的第一部分的相对于第二不可移动部的开口 的第一边缘也可以位于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的第一扩大部分以及永磁体的第二部分的 相对于第二不可移动部的开口的第二边缘也可以位于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的第二扩大 部分可以逐渐扩大。
永磁体的第一扩大部分和第二扩大部分可以分别被朝向第一不可移动部和第二不可移动部磁吸引,使得可移动部可以向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的第六电磁致动器包括第一线圈、由磁性物质构成的第一不可移动部以及可在第一方向上移动并包括永磁体的可移动部。第一不可移动部由磁性 物质构成,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相对于第一线圈位于第二方向上的一侧,并具有在第 二方向上延伸穿过第一不可移动部的开口。开口包括开口的在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的第 一边缘部分和开口的在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第二边缘部分。开口的第一边缘部分包 括开口的在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的第一边缘。开口的第二边缘部分包括开口的在第一方 向上的另一侧的第二边缘。永磁体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相对于第一线圈位于第二方向 上的另一侧,并包括第一部分、相对于第一部分在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第二部分、 相对于第一部分在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的第三部分以及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的 第四部分。处于中立位置的可移动部被设置为使得永磁体的第一部分与第一不可移动 部的开口在第二方向上成间隔关系设置,使得永磁体的第二部分与第一不可移动部的 开口的第二边缘部分在第二方向上成间隔关系设置,使得永磁体的第三部分与第一不 可移动部的开口的第一边缘部分在第二方向上成间隔关系设置,使得永磁体的第四部 分与第一不可移动部的开口在第二方向上成间隔关系设置,使得永磁体的第一部分的 在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的端部和永磁体的第二部分的在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的端部在第 一方向上分别与第一不可移动部的开口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基本上重合,并且使得 永磁体的第三部分的在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端部和永磁体的第四部分的在第一方 向上的另一侧的端部在第一方向上分别与第一不可移动部的开口的第一边缘和第二 边缘基本上重合。
向第一线圈施加以预定间隔重复地极性反转的电流交替地产生使永磁体向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移动的第一驱动力以及使永磁体向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移动的第三驱 动力,并且第一驱动力和第三驱动力使可移动部相对于第一线圈和第一不可移动部交 替地从第二位置相对地线性移动到第一位置以及从第一位置相对地线性移动到第二 位置。第一位置相对于中立位置位于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第二位置相对于中立位置位 于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中立位置在第一方向上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随着 可移动部从中立位置向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移动,永磁体的第一部分的相对于第一不可 移动部的开口的第一边缘位于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的第一扩大部分以及永磁体的第二 部分的相对于第一不可移动部的开口的第二边缘位于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的第二扩大 部分逐渐扩大。随着可移动部从中立位置向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移动,永磁体的第三 部分的相对于第一不可移动部的开口的第一边缘位于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第三扩 大部分以及永磁体的第四部分的相对于第一不可移动部的开口的第二边缘位于第一 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第四扩大部分逐渐扩大。
永磁体的第一扩大部分和第二扩大部分被朝向第一不可移动部磁吸引,使得可移动部向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移动。永磁体的第三扩大部分和第四扩大部分被朝向第一 不可移动部磁吸引,使得可移动部向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移动。在该方面,当第一驱动 力使可移动部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时,永磁体的第一扩大部分和第二扩大部分 被朝向第一不可移动部磁吸引。因此,驱动力以非接触的方式施加到可移动部,从而 使可移动部向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移动。当第三驱动力使可移动部从第一位置移动到 第二位置时,永磁体的第三扩大部分和第四扩大部分被朝向第一不可移动部磁吸引。 因此,驱动力以非接触的方式施加到可移动部,从而使可移动部向第一方向上的一侧 移动。
第六电磁致动器还可以包括第二线圈和第二不可移动部,第二不可移动部由磁性物质构成并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第二不可移动部可以由磁性物质构成,在第一方向上 延伸,可以相对于第二线圈位于第二方向上的另一侧,并可以具有在第二方向上延伸 穿过第二不可移动部的开口。第二不可移动部的开口可以包括第二不可移动部的开口 的在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的第一边缘部分和第二不可移动部的开口的在第一方向上的 另一侧的第二边缘部分。第二不可移动部的开口的第一边缘部分可以包括第二不可移 动部的开口的在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的第一边缘。第二不可移动部的开口的第二边缘部 分可以包括第二不可移动部的开口的在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第二边缘。第一线圈可 以在第二方向上设置在可移动部和第一不可移动部之间。第二线圈可以在第二方向上 设置在可移动部和第二不可移动部之间。可移动部可以在第二方向上设置在第一线圈 和第二线圈之间。处于中立位置的可移动部可以被设置为使得永磁体的第一部分与第 二不可移动部的开口在第二方向上成间隔关系设置,使得永磁体的第二部分与第二不 可移动部的开口的第二边缘部分在第二方向上成间隔关系设置,使得永磁体的第三部 分与第二不可移动部的开口的第一边缘部分在第二方向上成间隔关系设置,使得永磁 体的第四部分与第二不可移动部的开口在第二方向上成间隔关系设置,使得永磁体的 第一部分的在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的端部和永磁体的第二部分的在第一方向上的一侧 的端部在第一方向上分别与第二不可移动部的开口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基本上重 合,并且使得永磁体的第三部分的在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端部和永磁体的第四部分 的在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端部在第一方向上分别与第二不可移动部的开口的第一 边缘和第二边缘基本上重合。
向第二线圈施加可以以预定间隔重复地极性反转的电流可以交替地产生使永磁体向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移动的第二驱动力以及使永磁体向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移动 的第四驱动力。交替产生的第一驱动力和第二驱动力以及第三驱动力和第四驱动力可 以使可移动部相对于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以及第一不可移动部和第二不可移动部交 替地从第二位置相对地线性移动到第一位置以及从第一位置相对地线性移动到第二 位置。随着可移动部从中立位置向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移动,永磁体的第一部分的相对 于第二不可移动部的开口的第一边缘也可以位于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的第一扩大部分 以及永磁体的第二部分的相对于第二不可移动部的开口的第二边缘也可以位于第一 方向上的一侧的第二扩大部分可以逐渐扩大。随着可移动部从中立位置向第一方向上 的另一侧移动,永磁体的第三部分的相对于第二不可移动部的开口的第一边缘也可以 位于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第三扩大部分以及永磁体的第四部分的相对于第二不可 移动部的开口的第二边缘也可以位于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第四扩大部分可以逐渐 扩大。
永磁体的第一扩大部分和第二扩大部分可以被朝向第二不可移动部磁吸引,使得可移动部可以向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移动。永磁体的第三扩大部分和第四扩大部分可 以被朝向第二不可移动部磁吸引,使得可移动部可以向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的第七电磁致动器可以包括第一线圈、由永磁体构成的第一不可移动部以及可在第一方向上与第一线圈一起移动的可移动部。第一不可移动部在 包括一侧和另一侧的第一方向上延伸,相对于第一线圈位于第二方向上的一侧,并包 括第三部分和相对于第三部分在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第四部分,第二方向与第一方 向基本上正交。可移动部包括由磁性物质构成的磁性构件,并被固定到第一线圈。磁 性构件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相对于第一线圈位于第二方向上的另一侧,并具有在第二 方向上延伸穿过磁性构件的开口。开口包括开口的在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的第一边缘部 分和开口的在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第二边缘部分。开口的第一边缘部分包括开口的 在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的第一边缘。开口的第二边缘部分包括开口的在第一方向上的另 一侧的第二边缘。处于中立位置的可移动部被设置为使得磁性构件的开口的第一边缘 部分与第一不可移动部的第三部分在第二方向上成间隔关系设置,使得磁性构件的开 口与第一不可移动部的第四部分在第二方向上成间隔关系设置,并且使得磁性构件的 开口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在第一方向上分别与第一不可移动部的第三部分的在第 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端部和第一不可移动部的第四部分的在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的 端部基本上重合。
向第一线圈施加电流产生使磁性构件向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移动的第一驱动力,并且第一驱动力使可移动部和第一线圈相对于第一不可移动部从中立位置相对地线性 移动到第一位置。第一位置相对于中立位置位于第一方向上的一侧。随着可移动部从 中立位置向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移动,第一不可移动部的第三部分的相对于可移动部的 第一边缘位于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第三扩大部分以及第一不可移动部的第四部分 的相对于可移动部的第二边缘位于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第四扩大部分逐渐扩大。
第一不可移动部的第三扩大部分和第四扩大部分磁吸引磁性构件,使得可移动部向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移动。在该方面,当第一驱动力使可移动部从中立位置移动到 第一位置时,第一不可移动部的第三扩大部分和第四扩大部分磁吸引磁性构件。因此, 驱动力以非接触的方式施加到可移动部,从而使可移动部向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移 动。
第七电磁致动器还可以包括第二线圈和第二不可移动部,第二不可移动部由永磁体构成并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第二不可移动部可以相对于第二线圈位于第二方向上的 另一侧,并可以包括第三部分和相对于第二不可移动部的第三部分在第一方向上的另 一侧的第四部分。第一线圈可以在第二方向上设置在可移动部和第一不可移动部之 间。第二线圈可以在第二方向上设置在可移动部和第二不可移动部之间。可移动部可 以被固定到第二线圈并在第二方向上设置在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之间。处于中立位置 的可移动部可以被设置为使得磁性构件的开口的第一边缘部分与第二不可移动部的 第三部分在第二方向上成间隔关系设置,使得磁性构件的开口与第二不可移动部的第 四部分在第二方向上成间隔关系设置,并且使得磁性构件的开口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 缘在第一方向上分别与第二不可移动部的第三部分的在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端部 和第二不可移动部的第四部分的在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端部基本上重合。
向第二线圈施加电流可以产生使磁性构件向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移动的第二驱动力。第一驱动力和第二驱动力可以使可移动部以及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相对于第一不 可移动部和第二不可移动部从中立位置相对地线性移动到第一位置。随着可移动部从 中立位置向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移动,第二不可移动部的第三部分的相对于可移动部的 第一边缘可以位于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第三扩大部分以及第二不可移动部的第四 部分的相对于可移动部的第二边缘可以位于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第四扩大部分可 以逐渐扩大。
第二不可移动部的第三扩大部分和第四扩大部分可以磁吸引磁性构件,使得可移动部可以向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的第八电磁致动器包括第一线圈、由永磁体构成的第一不可移动部以及可在第一方向上与第一线圈一起移动的可移动部。第一不可移动部在包括 一侧和另一侧的第一方向上延伸,相对于第一线圈位于第二方向上的一侧,并包括第 一部分、相对于第一部分在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第二部分、相对于第一部分在第一 方向上的一侧的第三部分以及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的第四部分,第二方向与第 一方向基本上正交。可移动部包括由磁性物质构成的磁性构件,并被固定到第一线圈。 磁性构件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相对于第一线圈位于第二方向上的另一侧,并具有在第 二方向上延伸穿过磁性构件的开口。开口包括开口的在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的第一边缘 部分和开口的在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第二边缘部分。开口的第一边缘部分包括开口 的在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的第一边缘。开口的第二边缘部分包括开口的在第一方向上的 另一侧的第二边缘。处于中立位置的可移动部被设置为使得磁性构件的开口的第一边 缘部分与第一不可移动部的第三部分在第二方向上成间隔关系设置,使得磁性构件的 开口与第一不可移动部的第四部分在第二方向上成间隔关系设置,使得磁性构件的开 口与第一不可移动部的第一部分在第二方向上成间隔关系设置,使得磁性构件的开口 的第二边缘部分与第一不可移动部的第二部分在第二方向上成间隔关系设置,使得磁 性构件的开口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在第一方向上分别与第一不可移动部的第三部 分的在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端部和第一不可移动部的第四部分的在第一方向上的 另一侧的端部基本上重合,并且使得磁性构件的开口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在第一方 向上分别与第一不可移动部的第一部分的在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的端部和第一不可移 动部的第二部分的在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的端部基本上重合。
向第一线圈施加以预定间隔重复地极性反转的电流交替地产生使磁性构件向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移动的第一驱动力以及使磁性构件向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移动的第 三驱动力,并且第一驱动力和第三驱动力使可移动部和第一线圈相对于第一不可移动 部交替地从第二位置相对地线性移动到第一位置以及从第一位置相对地线性移动到 第二位置。第一位置相对于中立位置位于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第二位置相对于中立位 置位于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中立位置在第一方向上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 随着可移动部从中立位置向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移动,第一不可移动部的第三部分的相 对于可移动部的第一边缘位于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第三扩大部分以及第一不可移 动部的第四部分的相对于可移动部的第二边缘位于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第四扩大 部分逐渐扩大。随着可移动部从中立位置向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移动,第一不可移动 部的第一部分的相对于可移动部的第一边缘位于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的第一扩大部分 以及第一不可移动部的第二部分的相对于可移动部的第二边缘位于第一方向上的一 侧的第二扩大部分逐渐扩大。
第一不可移动部的第三扩大部分和第四扩大部分磁吸引磁性构件,使得可移动部向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移动。第一不可移动部的第一扩大部分和第二扩大部分磁吸引 磁性构件,使得可移动部向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移动。在该方面,当第一驱动力使可移 动部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时,第一不可移动部的第三扩大部分和第四扩大部分 磁吸引磁性构件。因此,驱动力以非接触的方式施加到可移动部,从而使可移动部向 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移动。当第三驱动力使可移动部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时, 第一不可移动部的第一扩大部分和第二扩大部分磁吸引磁性构件。因此,驱动力以非 接触的方式施加到可移动部,从而使可移动部向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移动。
第八电磁致动器还可以包括第二线圈和第二不可移动部,第二不可移动部由永磁体构成并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第二不可移动部可以相对于第二线圈位于第二方向上的 另一侧,并可以包括第一部分、相对于第二不可移动部的第一部分在第一方向上的另 一侧的第二部分、相对于第二不可移动部的第一部分在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的第三部分 以及在第二不可移动部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的第四部分。第一线圈可以在第二 方向上设置在可移动部和第一不可移动部之间,并且第二线圈可以在第二方向上设置 在可移动部和第二不可移动部之间。可移动部可以被固定到第二线圈并在第二方向上 设置在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之间。处于中立位置的可移动部可以被设置为使得磁性构 件的开口的第一边缘部分与第二不可移动部的第三部分在第二方向上成间隔关系设 置,使得磁性构件的开口与第二不可移动部的第四部分在第二方向上成间隔关系设 置,使得磁性构件的开口与第二不可移动部的第一部分在第二方向上成间隔关系设 置,使得磁性构件的开口的第二边缘部分与第二不可移动部的第二部分在第二方向上 成间隔关系设置,使得磁性构件的开口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在第一方向上分别与第 二不可移动部的第三部分的在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端部和第二不可移动部的第四 部分的在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端部基本上重合,并且使得磁性构件的开口的第一边 缘和第二边缘在第一方向上分别与第二不可移动部的第一部分的在第一方向上的一 侧的端部和第二不可移动部的第二部分的在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的端部基本上重合。
向第二线圈施加可以以预定间隔重复地极性反转的电流可以交替地产生使磁性构件向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移动的第二驱动力以及使磁性构件向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 移动的第四驱动力。交替产生的第一驱动力和第二驱动力以及第三驱动力和第四驱动 力可以使可移动部以及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相对于第一不可移动部和第二不可移动 部交替地从第二位置相对地线性移动到第一位置以及从第一位置相对地线性移动到 第二位置。随着可移动部从中立位置向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移动,第二不可移动部的第 三部分的相对于可移动部的第一边缘也可以位于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第三扩大部 分以及第二不可移动部的第四部分的相对于可移动部的第二边缘也可以位于第一方 向上的另一侧的第四扩大部分可以逐渐扩大。随着可移动部从中立位置向第一方向上 的另一侧移动,第二不可移动部的第一部分的相对于可移动部的第一边缘可以位于第 一方向上的一侧的第一扩大部分以及第二不可移动部的第二部分的相对于可移动部 的第二边缘可以位于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的第二扩大部分可以逐渐扩大。
第二不可移动部的第三扩大部分和第四扩大部分可以磁吸引磁性构件,使得可移动部向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移动。第二不可移动部的第一扩大部分和第二扩大部分可 以磁吸引磁性构件,使得可移动部可以向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移动。
从第一不可移动部到可移动部的在第二方向上的第一距离可以基本上等于从第二不可移动部到可移动部的在第二方向上的第二距离,但第一距离可以不同于第二距 离。
可以向第一线圈间歇性施加具有两种极性之一的电流。
可以向第二线圈间歇性施加具有两种极性之一的电流。
以上方面的第一电磁致动器至第四电磁致动器中的任一个还可以包括壳体。第一线圈和第一不可移动部可以被直接或间接地固定到壳体。
除了第一线圈和第一不可移动部之外,第二线圈和第二不可移动部也可以被直接或间接地固定到壳体。
以上方面的第一电磁致动器至第八电磁致动器中的任一个还可以包括壳体。第一不可移动部可以被直接或间接地固定到壳体。另选地,第一不可移动部和第二不可移 动部可以被直接或间接地固定到壳体。
壳体可以包括在第二方向上面对第一线圈的第一面对部分。第一面对部分可以包括在第二方向上面对第一线圈的内面、在第二方向上与内面相对的外面以及在内面和 外面之间的内部部分。第一不可移动部可以被固定到第一面对部分的外面或内面或者 嵌入到第一面对部分的内部部分中。
壳体还可以包括在第二方向上面对第二线圈的第二面对部分。第二面对部分可以包括在第二方向上面对第二线圈的内面、在第二方向上与第二面对部分的内面相对的 外面以及在第二面对部分的内面和外面之间的内部部分。第二不可移动部可以被固定 到第二面对部分的外面或内面或者嵌入到第二面对部分的内部部分中。
以上方面的第一电磁致动器至第八电磁致动器中的任一个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支撑件。该至少一个支撑件可以在第二方向上设置在第一不可移动部和第二不可移动 部之间,并可以被配置为支撑第一不可移动部和第二不可移动部。
壳体可以容纳第一线圈、第二线圈和可移动部。
第一不可移动部和第二不可移动部可以在第二方向上将壳体保持第一不可移动部和第二不可移动部之间。
以上方面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磁致动器还可以包括引导件,引导件被配置为引导可移动部以使其能在第一方向上移动。
本发明的一方面的一种振动发生器包括以上方面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磁致动器,并可以被配置为通过移动可移动部来产生振动。
附图说明
图1A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振动发生器的前视图、顶视图、右侧视图。
图1B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振动发生器的后视图、底视图、左侧视图。
图2A是沿着图1A中的线2A-2A截取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振动发生器的剖视图, 其中,振动发生器的可移动部处于中立位置。
图2B是沿着图1A中的线2B-2B截取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振动发生器的剖视图, 其中,振动发生器的可移动部处于中立位置。
图2C是沿着图1A中的线2C-2C截取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振动发生器的剖视图, 其中,振动发生器的可移动部处于中立位置。
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振动发生器的前视图、顶视图、右侧视图,其中,从第一 壳体去除了第二壳体。
图4A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振动发生器的分解图、前视图、顶视图、右侧视图。
图4B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振动发生器的分解图、后视图、底视图、左侧视图。
图5A是对应于图2B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振动发生器的剖视图,其中,振动发生 器的可移动部处于第一位置。
图5B是对应于图2B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振动发生器的剖视图,其中,振动发生 器的可移动部处于第二位置。
图6A是例示了对应于图2B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振动发生器的第一变形形式的剖 视图,其中,振动发生器的可移动部处于中立位置。
图6B是对应于图2B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设计修改形式的振动发生器的剖视图,其中,振动发生器的可移动部处于第一位置。
图6C是对应于图2B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设计修改形式的振动发生器的剖视图,其中,振动发生器的可移动部处于第二位置。
图7A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振动发生器的前视图、顶视图、右侧视图。
图7B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振动发生器的后视图、底视图、左侧视图。
图8A是沿着图7A中的线8A-8A截取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振动发生器的剖视图, 其中,振动发生器的可移动部处于中立位置。
图8B是沿着图7A中的线8B-8B截取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振动发生器的剖视图, 其中,振动发生器的可移动部处于中立位置。
图8C是沿着图7A中的线8C-8C截取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振动发生器的剖视图, 其中,振动发生器的可移动部处于中立位置。
图9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振动发生器的前视图、顶视图、右侧视图,其中,从第一 壳体去除了第二壳体。
图10A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振动发生器的分解图、前视图、顶视图、右侧视图。
图10B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振动发生器的分解图、后视图、底视图、左侧视图。
图11A是对应于图8B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振动发生器的剖视图,其中,振动发生 器的可移动部处于第一位置。
图11B是对应于图8B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振动发生器的剖视图,其中,振动发生 器的可移动部处于第二位置。
图12A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振动发生器的前视图、顶视图、右侧视 图。
图12B是第三实施方式的振动发生器的后视图、底视图、左侧视图。
图13A是沿着图12A中的线13A-13A截取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振动发生器的剖视 图,其中,振动发生器的可移动部处于中立位置。
图13B是沿着图12A中的线13B-13B截取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振动发生器的剖视 图,其中,振动发生器的可移动部处于中立位置。
图13C是沿着图12A中的线13C-13C截取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振动发生器的剖视 图,其中,振动发生器的可移动部处于中立位置。
图14A是第三实施方式的振动发生器的前视图、顶视图、右侧视图,其中,去 除了第二不可移动部。
图14B是第三实施方式的振动发生器的后视图、底视图、左侧视图,其中,去 除了第一不可移动部和第二不可移动部。
图14C是第三实施方式的振动发生器的前视图、顶视图、右侧视图,其中,去 除了第一不可移动部和第二不可移动部以及第二壳体。
图15A是第三实施方式的振动发生器的分解图、前视图、顶视图、右侧视图。
图15B是第三实施方式的振动发生器的分解图、后视图、底视图、右侧视图。
图16A是对应于图13B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振动发生器的剖视图,其中,振动发 生器的可移动部处于第一位置。
图16B是对应于图13B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振动发生器的剖视图,其中,振动发 生器的可移动部处于第二位置。
图17A是对应于图2B的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振动发生器的剖视图,其中,振动发生器的可移动部处于中立位置。
图17B是对应于图2B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振动发生器的第一变形形式的剖视图, 其中,振动发生器的可移动部处于中立位置。
图18A是对应于图13B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振动发生器的剖视图, 其中,振动发生器的可移动部处于中立位置。
图18B是对应于图13B的第五实施方式的振动发生器的剖视图,其中,振动发 生器的可移动部处于第一位置。
图18C是对应于图13B的第五实施方式的振动发生器的剖视图,其中,振动发 生器的可移动部处于第二位置。
图19是例示了第一实施方式的振动发生器的第二变形形式的可移动部、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以及第一不可移动部和第二不可移动部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其 中,振动发生器的可移动部处于中立位置。
参考符号列表
B1:振动发生器
A1:电磁致动器
100: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
200:第一不可移动部和第二不可移动部
201:第一端;202:第二端
300:可移动部
310:永磁体;310’:磁性构件
311:第一端部;311a:第一端
312:第二端部;312a:第二端
320:保持器
321:第一端部;322:第二端部
323:第一滑道;324:第二滑道
400:壳体
410:第一壳体
411:第一面对部分
411a:内面;411b:外面;411c:内部部分
412:第一支撑凹部和第二支撑凹部
413:保持部分
420:第二壳体
421:第二面对部分
421a:内面;421b:外面;421c:内部部分
422:保持部分
500: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
600: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包括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和第三实施方式及其修改形式。将描述的实施方式的构成及其修改形式可以以任何可能的方 式组合。以下将仅作为示例来讨论实施方式及其修改形式的各个方面的构成的材料、 形状、尺寸、数量、布置等,并且只要它们实现类似的功能,就可以进行修改。
第一实施方式
下文中参考图1A至图6C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包括第一实施方式及其修改形式的 多个实施方式的振动发生器B1。图1A至图5B例示了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振动发生 器B1。图6A至图6C例示了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形式的振动发生器B1。振动 发生器B1包括电磁致动器A1(可以被简称为致动器A1)。致动器A1包括第一线圈 100和第二线圈100、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以及可移动部300。 图2B至图5B示出了X-X’方向,X-X’方向是可移动部300的移动方向并对应于第一 方向。X-X’方向包括与第一方向上的一侧对应的X方向以及与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 对应的X’方向。图2A至图2B和图3至图5B示出了Z-Z’方向,Z-Z’方向与X-X’方 向基本上正交并对应于第二方向。Z-Z’方向包括与第二方向上的一侧对应的Z方向以 及与第二方向上的另一侧对应的Z’方向。图2A和图2C至图4B示出了Y-Y’方向, Y-Y’方向与X-X’方向和Z-Z’方向基本上正交并对应于第三方向。
可移动部300在Z-Z’方向上设置在第一线圈100和第二线圈100之间并与第一 线圈100和第二线圈100成间隔关系。可移动部300包括在X-X’方向上延伸的永磁 体310。永磁体310是具有圆形或多边形截面的板或柱。永磁体310包括在Z方向侧 的部分和在Z’方向侧的部分。永磁体310可以由单个永磁体构成。在这种情况下, 永磁体310在Z方向侧的部分是单个永磁体在Z方向侧的一半,并且永磁体310在Z’ 方向侧的部分是单个永磁体在Z’方向侧的另一半。永磁体310在Z方向侧的部分的 X方向侧和X’方向侧被磁化,以便分别形成南极和北极;并且永磁体310在Z’方向 侧的部分的X方向侧和X’方向侧被磁化,以便分别形成北极和南极。另选地,永磁 体310可以由在Z-Z’方向上结合在一起的两个单独的永磁体构成。在这种情况下, 永磁体310在Z方向侧的部分由两个永磁体中的一个构成,并且永磁体310在Z’方 向侧的部分由另一个永磁体构成。永磁体310在Z方向侧的部分的X方向侧和X’方 向侧分别形成南极和北极;并且永磁体310在Z’方向侧的部分的X方向侧和X’方向 侧分别形成北极和南极。为了便于描述,永磁体310的Z方向侧的部分中分别形成南 极和北极的部分可以被分别称为第一磁极部分和第二磁极部分;并且永磁体310的Z’ 方向侧的部分中分别形成北极和南极的部分可以被分别称为第三磁极部分和第四磁 极部分。永磁体310可以被修改为使得第一磁极部分和第二磁极部分分别形成北极和 南极,并且第三磁极部分和第四磁极部分分别形成南极和北极。
永磁体310在X-X’方向上的尺寸可以或可以不基本上等于或大于第一线圈100 和第二线圈100中的每一个的尺寸。永磁体310在X-X’方向上的尺寸可以或可以不 基本上等于或大于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中的每一个的尺寸。
永磁体310包括在X方向侧的第一端部311和在X’方向侧的第二端部312。第 一端部311包括在X方向侧的第一端311a。第二端部312包括在X’方向侧的第二端 312a。
永磁体310在Z-Z’方向上设置在第一线圈100和第二线圈100之间并与第一线 圈100和第二线圈100成间隔关系。换言之,永磁体310在Z’方向侧与第一线圈100 成间隔关系地设置并在Z方向侧与第二线圈100成间隔关系地设置。
可移动部300至少可在中立位置(参见图2A至图2C和图6A)和第一位置(参 见图5A和图6B)之间线性移动。第一位置相对于中立位置位于X方向侧。可移动 部300可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参见图5B和图6C)之间线性可移动。第二位置 相对于中立位置位于X’方向侧,并且中立位置在X-X’方向上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之间。在这种情况下,可移动部300穿过中立位置,以便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 并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下文中,为了方便描述,“第一移动方面”是指可移动 部30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方面,“第二移动方面”是指可移动部300在 中立位置和第一位置之间移动的方面。
可移动部300还可以包括保持器320。保持器320由诸如合成树脂这样的非磁性 物质构成,并保持永磁体310。例如,保持器320可以是围绕永磁体310装配的环形 体(参见图2B至图4B)、其中模内注塑有永磁体310的任何形状的块、或容纳永磁 体310的盒。保持器320包括在Y方向侧的第一端部321和在Y’方向侧的第二端部322。可以省去保持器320。
致动器A1还可以包括壳体400。壳体400包括第一壳体410和第二壳体420。 第一壳体410和第二壳体420各自由诸如合成树脂这样的非磁性物质构成。第一壳体 410可以设置有容纳凹部。在第一壳体410与第二壳体420相组合的情况下,容纳凹 部被第二壳体420封闭,以形成壳体400的容纳空间。另选地,第一壳体410和第二 壳体420各自设置有容纳凹部。在第一壳体410与第二壳体420相组合的情况下,第 一壳体410的容纳凹部和第二壳体420的容纳凹部组合地形成壳体400的容纳空间。 在任一情况下,壳体400的容纳空间至少容纳可移动部300以及第一线圈100和第二 线圈100。
第一壳体410可以包括容纳凹部的在X方向侧和X’方向侧的壁。在X方向侧和 X’方向侧的各壁包括在Y方向侧的部分和在Y’方向侧的部分。
第一壳体410包括在Z-Z’方向上面对第一线圈100的第一面对部分411。第二壳 体420包括在Z-Z’方向上面对第二线圈100的第二面对部分421。第一面对部分411 包括在Z-Z’方向上面对第一线圈100的内面411a、在Z-Z’方向上与内面411a相对的 外面411b以及在内面411a和外面411b之间的内部部分411c。内面411a可以是第一 壳体410的容纳凹部的底面。第二面对部分421包括在Z-Z’方向上面对第二线圈100 的内面421a、在Z-Z’方向上与内面421a相对的外面421b以及在内面421a和外面421b 之间的内部部分421c。在第二壳体420包括容纳凹部的情况下,内面421a可以形成 第二壳体420的容纳凹部的底面。
第一壳体410还可以包括保持部分413以保持第一线圈100。第二壳体420还可 以包括保持部分422以保持第二线圈100。保持部分413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一面对部 分411的内面411a上(参见图2A和图4A至图4B)并装配在第一线圈100中的一 个或多个突出部。保持部分422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二面对部分421的内面421a上(参 见图2A和图4A至图4B)并装配在第二线圈100中的一个或多个突出部。另选地, 保持部分413可以设置有凹部以配合地接纳第一线圈100,保持部分422可以设置有 凹部以配合地接纳第二线圈100。应该理解,第一线圈100和第二线圈100可以分别 结合到第一壳体410和第二壳体420,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省去保持部分413和422。
致动器A1还可以包括引导件。引导件被配置为引导可移动部300以使其可在 X-X’方向上移动。例如,引导件和可移动部300可以具有以下配置(1)至(4)中的 任一种。
(1)引导件包括第一导轨500和第二导轨500(参见图2A至图6C)。第一导轨 500和第二导轨500是与壳体400分开设置并附接到壳体400的第一壳体410的轴或 类似构件。第一导轨500和第二导轨500中的每一个在X-X’方向上延伸,并包括在 X方向侧的第一端和在X’方向侧的第二端。第一壳体410的在X方向侧和X’方向侧 的壁的在Y方向侧的部分设置有一对第一支撑凹部412,以接纳和支撑第一导轨500 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壳体410的在X方向侧和X’方向侧的壁的在Y’方向侧的部 分设置有一对第二支撑凹部412,以接纳和支撑第二导轨50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可 移动部300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滑道(runner)323和至少一个第二滑道324。在设置 了保持器320的情况下,至少一个第一滑道323和至少一个第二滑道324分别设置在 保持器320的第一端部321和第二端部322上(参见图2A、图2C和图3至图4B)。 在省去了保持器320的情况下,至少一个第一滑道323和至少一个第二滑道324分别 设置在永磁体310的在Y方向侧和Y’方向侧的端部上。在任一种情况下,至少一个 第一滑道323在X-X’方向上的尺寸小于第一导轨500在X-X’方向上的尺寸,并且至 少一个第二滑道324在X-X’方向上的尺寸小于第二导轨500在X-X’方向上的尺寸。 该第一滑道323或每个第一滑道323具有在X-X’方向上延伸穿过该第一滑道323或 每个第一滑道323并接纳第一导轨500的槽或孔,使得该第一滑道323或每个第一滑 道323可在X-X’方向上沿着第一导轨500移动。同样地,该第二滑道324或每个第 二滑道324具有在X-X’方向上延伸穿过该第二滑道324或每个第二滑道324并接纳 第二导轨500的槽或孔,使得该第二滑道324或每个第二滑道324可在X-X’方向上 沿着第二导轨500移动。
(2)第一导轨500和第二导轨500具有与以上配置(1)的第一导轨500和第二 导轨500类似的配置,但不同之处在于,配置(2)的第一导轨500和第二导轨500 是设置在第一壳体410中、分别朝向可移动部300的至少一个第一滑道323侧和至少 一个第二滑道324突出并在X-X’方向上延伸的脊部(未例示)。配置(2)的至少一 个第一滑道323和至少一个第二滑道324与以上配置(1)的至少一个第一滑道323 和至少一个第二滑道324类似,但不同之处在于,该第一滑道323或每个第一滑道 323具有在X-X’方向上延伸穿过该第一滑道或每个第一滑道323、朝第一导轨500敞 口并接纳第一导轨500的槽,使得该第一滑道323或每个第一滑道323可在X-X’方 向上沿着第一导轨500移动。同样地,该第二滑道324或每个第二滑道324具有在 X-X’方向上延伸穿过该第二滑道324或每个第二滑道324、朝第二导轨500敞口并接 纳第二导轨500的槽,使得该第二滑道324或每个第二滑道324可在X-X’方向上沿着第二导轨500移动。
(3)引导件包括第一引导槽和第二引导槽(未例示)。第一引导槽和第二引导槽 设置在第一壳体410中,分别朝可移动部300的至少一个第一滑道323和至少一个第 二滑道324敞口,并在X-X’方向上延伸。配置(3)的至少一个第一滑道323与以上 配置(1)的至少一个第一滑道323类似,但不同之处在于,该第一滑道323或每个 第一滑道323朝向第一引导槽突出,被接纳在第一引导槽中,并可在X-X’方向上沿 着第一引导槽移动。配置(3)的至少一个第二滑道324与以上配置(1)的至少一个 第二滑道324类似,但不同之处在于,该第二滑道324或每个第二滑道324朝向第二 引导槽侧突出,被接纳在第二引导槽中,并可在X-X’方向上沿着第二引导槽移动。
以上配置(1)和(2)可以被修改为使得仅设置第一导轨500和第二导轨500 中的一个而省去另一个,并且仅设置至少一个第一滑道323或至少一个第二滑道324 中的任一者而省去另一者。以上配置(3)可以被修改为使得仅设置第一引导槽和第 二引导槽中的一个而省去另一个,仅设置至少一个第一滑道323和至少一个第二滑道 324中的一者而省去另一者。
(4)引导件包括第一壳体410中的凹口或第一壳体410上的一对脊部。凹口或 脊部在X-X’方向上延伸。凹口或各脊部在X-X’方向上的尺寸大于可移动部300在 X-X’方向上的尺寸。可移动部300设置在凹口中并在X-X’方向上可移动,或者另选 地,可移动部300设置在脊部之间并在X-X’方向上可移动。在任一种情况下,可移 动部300的第一滑道323和第二滑道324被省去。
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中的每一个都是具有圆形或多边形截面的板或柱,在X-X’方向上延伸,并由诸如软铁(轭)之类的磁性物质构成。第一 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中的每一个包括在X方向侧的第一端201和 在X’方向侧的第二端202。
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相对于第一线圈100在Z方向侧并与第一线圈100成间隔关 系设置,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相对于第二线圈100在Z’方向侧并与第二线圈100成 间隔关系设置。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在可移动部300的Z方向侧并与可移动部300 成间隔关系设置,并且从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到可移动部300的距离大于从第一不可 移动部200到第一线圈100的距离。第二不可移动部200在可移动部300的Z’方向 侧并与可移动部300成间隔关系设置,并且从第二不可移动部200到可移动部300 的距离大于从第二不可移动部200到第二线圈100的距离。在第一不可移动部200 与可移动部300的永磁体310之间产生第一磁场。在第二不可移动部200与可移动部 300的永磁体310之间产生第二磁场。
从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到可移动部300的永磁体310的在Z-Z’方向上的第一距 离D1可以基本上等于从第二不可移动部200到可移动部300的永磁体310的在Z-Z’ 方向上的第二距离D2(参见图2B和图6A)。在这种情况下,将永磁体310在Z方 向上朝向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吸引的磁吸引力被将永磁体310在Z’方向上朝向第二 不可移动部200吸引的磁吸引力抵消。第一距离D1与第二距离D2可以彼此不同。
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被固定到壳体400。例如,第一不可 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可以按以下方式(5)至(8)中的任一种被固定到 壳体400。
(5)第一不可移动部200被固定到第一壳体410的第一面对部分411的外面 411b,并且第二不可移动部200被固定到第二壳体420的第二面对部分421的外面 421b(参见图1A至图2B和图6A至图6C)。(6)第一不可移动部200被固定到第一 壳体410的第一面对部分411的内面411a,并且第二不可移动部200被固定到第二 壳体420的第二面对部分421的内面421a。在这种情况下,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 第二不可移动部200也被容纳在壳体400的容纳空间中。(7)第一不可移动部200 通过模内注塑被嵌入到第一壳体410的第一面对部分411的内部部分411c中,并且 第二不可移动部200通过模内注塑被嵌入到第二壳体420的第二面对部分421的内部 部分421c中。(8)第一不可移动部200被牢固地接纳在第一壳体410的第一面对部 分411的内部部分411c中的第一凹口中,并且第二不可移动部200被牢固地接纳在 第二壳体420的第二面对部分421的内部部分421c中的第二凹口中。第一凹口和第二凹口至少在Y方向上敞口。第一凹口可以在Y方向和Z方向上敞口,第二凹口可 以在Y方向和Z’方向上敞口。
在第一移动方面,在可移动部300处于中立位置的状态下,可移动部300以及第 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可以具有下面的配置(A)或(B)还有下 面的配置(C)或(D)。
(A)处于中立位置的可移动部300被设置为使得可移动部300的永磁体310的 第一端311a在X-X’方向上处于与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一端201和第二不可移动 部200的第一端201基本上重合的相对位置(参见图6A)。换句话说,处于中立位置 的可移动部300被设置为使得可移动部300的永磁体310的第一端311a顺着沿第一 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一端201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一端201在Z-Z’方向上延 伸的第一假想线L1设置。随着可移动部300从中立位置在X方向上移动,永磁体310 的相对于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一端201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一端201(即, 相对于第一假想线L1)位于X方向侧的部分(可以被称为第一扩大部分)逐渐扩大 (参见图6B)。在可移动部300处于中立位置的状态下,永磁体310没有第一扩大部 分(参见图6A)。在可移动部300已从中立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的状态下,永磁体 310的第一扩大部分变成最大(参见图6B)。该最大的第一扩大部分包括永磁体310 的第一端部311的全部或其在X方向侧的一部分。
(B)处于中立位置的可移动部300被设置为使得可移动部300的永磁体310的 第一端部311在X-X’方向上相对于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一端201和第二不可移 动部200的第一端201位于X方向侧(参见图2B)。换句话说,处于中立位置的可 移动部300被设置为使得可移动部300的永磁体310的第一端部311相对于第一假想 线L1位于X方向侧。随着可移动部300从中立位置在X方向上移动,永磁体310 的第一扩大部分逐渐扩大(参见图5A)。在可移动部300处于中立位置的状态下,永 磁体310的第一扩大部分最小,该最小的第一扩大部分包括永磁体310的第一端部 311(参见图2B)。在可移动部300已从中立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的状态下,永磁体 310的第一扩大部分变成最大(参见图5A)。该最大的第一扩大部分包括永磁体310 的整个第一端部311和永磁体310的相对于第一端部311在X’方向侧的一部分。
(C)处于中立位置的可移动部300被设置为使得可移动部300的永磁体310的 第二端312a在X-X’方向上处于与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二端202和第二不可移动 部200的第二端202基本上重合的相对位置(参见图6A)。换句话说,处于中立位置 的可移动部300被设置为使得可移动部300的永磁体310的第二端312a顺着沿第一 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二端202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二端202在Z-Z’方向上延 伸的第二假想线L2设置。随着可移动部300从中立位置在X’方向上移动,永磁体310的相对于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二端202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二端202 (即,相对于第二假想线L2)位于X’方向侧的部分(可以被称为第二扩大部分)逐 渐扩大(参见图6C)。在可移动部300处于中立位置的状态下,永磁体310没有第二 扩大部分(参见图6A)。在可移动部300已从中立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的状态下,永 磁体310的第二扩大部分变成最大(参见图6C)。该最大的第二扩大部分包括永磁体310的第二端部312的全部或其在X’方向侧的一部分。
(D)处于中立位置的可移动部300被设置为使得可移动部300的永磁体310的 第二端部312在X-X’方向上相对于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二端202和第二不可移 动部200的第二端202位于X’方向侧(参见图2B)。换句话说,处于中立位置的可 移动部300被设置为使得可移动部300的永磁体310的第二端部312相对于第二假想 线L2位于X’方向侧。随着可移动部300从中立位置在X’方向上移动,永磁体310 的第二扩大部分逐渐扩大(参见图5B)。在可移动部300处于中立位置的状态下,永 磁体310的第二扩大部分最小,该最小的第二扩大部分包括永磁体310的第二端部 312(参见图2B)。在可移动部300已从中立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的状态下,永磁体 310的第二扩大部分变成最大(参见图5B)。该最大的第二扩大部分包括永磁体310 的整个第二端部312和永磁体310的相对于第二端部312在X方向侧的一部分。
无论可移动部300以及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具有以上配置(A)还是(B),永磁体310的第一扩大部分都在包括X’方向和Z方向的分量的对 角线方向(该对角线方向可以被称为X’Z方向)上被朝向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磁吸 引,并且永磁体310的第一扩大部分都在包括X’方向和Z’方向的分量的对角线方向 (该对角线方向可以被称为X’Z’方向)上被朝向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磁吸引(参见 图5A和图6B)。为了便于描述,前一个在X’Z方向上的磁吸引力可以被称为第一磁 吸引力,并且后一个在X’Z’方向上的磁吸引力可以被称为第二磁吸引力。因此,第 一扩大部分磁吸引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由于第一不可移动部 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被固定到壳体400,因此由永磁体310的第一扩大部分施 加的第一磁吸引力和第二磁吸引力中所包括的在X’方向上的磁吸引力起到使可移动 部300相对于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在X’方向上相对移动的力 的作用。
在可移动部300以及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具有以上配置(A)的情况下,在可移动部300处于中立位置的状态下,永磁体310没有第一扩大 部分,因此将不产生第一磁吸引力和第二磁吸引力。在可移动部300以及第一不可移 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具有以上配置(B)的情况下,在可移动部300处于 中立位置的状态下,永磁体310的第一扩大部分包括永磁体310的第一端部311,因 此第一磁吸引力和第二磁吸引力最小。另一方面,无论可移动部300以及第一不可移 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具有以上配置(A)还是(B),第一磁吸引力和第二 磁吸引力都随着永磁体310的第一扩大部分扩大而变大,并且都在可移动部300移动 到第一位置的状态下变成最大。
无论可移动部300以及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具有以上配置(C)还是(D),永磁体310的第二扩大部分都在包括X方向和Z方向的分量的对 角线方向(该对角线方向可以被称为XZ方向)上被朝向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磁吸引, 并且永磁体310的第二扩大部分都在包括X方向和Z’方向的分量的对角线方向(该 对角线方向可以被称为XZ’方向)上被朝向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磁吸引(参见图5B 和图6C)。为了便于描述,前一个在XZ方向上的磁吸引力可以被称为第三磁吸引力, 并且后一个在XZ’方向上的磁吸引力可以被称为第四磁吸引力。因此,第二扩大部分 磁吸引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由于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 不可移动部200被固定到壳体400,因此由永磁体310的第二扩大部分施加的第三磁 吸引力和第四磁吸引力中所包括的在X方向上的磁吸引力起到使可移动部300相对 于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在X方向上相对移动的力的作用。
在可移动部300以及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具有以上配置 (C)的情况下,在可移动部300处于中立位置的状态下,永磁体310没有第二扩大 部分,因此将不产生第三磁吸引力和第四磁吸引力。在可移动部300以及第一不可移 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具有以上配置(D)的情况下,在可移动部300处于 中立位置的状态下,永磁体310的第二扩大部分包括永磁体310的第二端部312,因 此第三磁吸引力和第四磁吸引力最小。另一方面,无论可移动部300以及第一不可移 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具有以上配置(C)还是(D),第三磁吸引力和第四 磁吸引力都随着永磁体310的第二扩大部分扩大而变大,并且都在可移动部300移动 到第二位置的状态下变成最大。
第一线圈100在Z-Z’方向上设置在可移动部300和第一不可移动部200之间, 并与可移动部300和第一不可移动部200成间隔关系设置。第一线圈100例如是设置 在可移动部300的永磁体310和第一不可移动部200之间的第一磁场中以使得第一线 圈100的线贯穿第一磁场的螺旋线圈。第二线圈100在Z-Z’方向上设置在可移动部 300的永磁体31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之间,并与可移动部300的永磁体310和第 二不可移动部200成间隔关系设置。第二线圈100例如是设置在可移动部300和第二 不可移动部200之间的第二磁场中以使得第二线圈100的线贯穿第二磁场的螺旋线 圈。第一线圈100和第二线圈100可以在相同的方向上或者在相反的方向上被卷绕。
致动器A1还可以包括电路板600。电路板600可以被固定到壳体400并连接到 第一线圈100和第二线圈100。
第一线圈100和第二线圈100可以分别电连接到设置在振动发生器B1外部的第 一振荡电路和第二振荡电路。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省去电路板600。第一振荡电路和 第二振荡电路可以设置在振动发生器B1的致动器A1中,而不是设置在振动发生器 B1的外部。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振荡电路和第二振荡电路可以被安装在电路板600 上。任一方面的第一振荡电路和第二振荡电路被配置为分别向第一线圈100和第二线 圈100在相同的方向上施加方波电流或正弦波电流。
在第一移动方面,施加到第一线圈100的电流以预定间隔重复地极性反转,施加到第二线圈100的电流以预定间隔重复地极性反转。向第一线圈100施加这样的电流 交替地产生用于使永磁体310在X方向上移动的第一驱动力(洛伦兹力)以及用于 使永磁体310在X’方向上移动的第三驱动力(洛伦兹力)。具体地,使永磁体310在 X方向上移动的第一驱动力(洛伦兹力)和使永磁体310在X’方向上移动的第三驱 动力(洛伦兹力)由第一磁场与流过第一线圈100以贯穿第一磁场的电流之间的电磁 相互作用交替产生。向第二线圈100施加电流交替地产生用于使永磁体310在X方 向上移动的第二驱动力(洛伦兹力)以及用于使永磁体310在X’方向上移动的第四 驱动力(洛伦兹力)。具体地,使永磁体310在X方向上移动的第二驱动力(洛伦兹 力)和使永磁体310在X’方向上移动的第四驱动力(洛伦兹力)由第二磁场与流过 第二线圈100以贯穿第二磁场的电流之间的电磁相互作用交替产生。交替产生的第一 驱动力和第二驱动力以及第三驱动力和第四驱动力使可移动部300相对于第一线圈 100和第二线圈100以及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交替地重复从第 二位置到第一位置的相对的线性移动以及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相对的线性移动。可移动部300从第二位置到第一位置以及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这种交替重复的 线性移动导致振动的产生。
第一驱动力与第二驱动力之和(即,使可移动部300在X方向上移动的总驱动 力)大于最大的第一磁吸引力中所包括的在X’方向上的磁吸引力与最大的第二磁吸 引力中所包括的在X’方向上的磁吸引力之和(即,使可移动部300在X’方向上移动 的总磁吸引力)。因此,第一驱动力和第二驱动力对抗上述在X’方向上的两个磁吸引 力的合力,使可移动部300从第二位置线性移动到第一位置。第三驱动力与第四驱动 力之和(即,使可移动部300在X’方向上移动的总驱动力)大于最大的第三磁吸引 力中所包括的在X方向上的磁吸引力和最大的第四磁吸引力中所包括的在X方向上 的磁吸引力之和(即,使可移动部300在X方向上移动的总磁吸引力)。因此,第三 驱动力和第四驱动力对抗上述在X方向上的两个磁吸引力的合力,使可移动部300 从第一位置线性移动到第二位置。在可移动部300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移动中, 在可移动部300从第一位置移动到中立位置期间,可移动部300被第一磁吸引力和第 二磁吸引力偏置。在可移动部300从第二位置到第一位置的移动中,在可移动部300 从第二位置移动到中立位置期间,可移动部300被第三磁吸引力和第四磁吸引力偏 置。
另一方面,在第二移动方面,可移动部300以及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 移动部200具有以上配置(A)或(B),省去了以上配置(C)和(D)。施加到第一 线圈100的电流为正极性或负极性,施加到第二线圈100的电流为正极性或负极性。 正极性或负极性的电流被间歇性施加到第一线圈100和第二线圈100。向第一线圈100 施加电流间歇性产生使永磁体310在X方向上移动的第一驱动力(洛伦兹力)。具体 地,使永磁体310在X方向上移动的第一驱动力(洛伦兹力)由第一磁场与流过第 一线圈100以贯穿第一磁场的电流之间的电磁相互作用间歇性产生。向第二线圈100 施加电流间歇性产生使永磁体310在X方向上移动的第二驱动力(洛伦兹力)。具体 地,使永磁体310在X方向上移动的第二驱动力(洛伦兹力)由第二磁场与流过第 二线圈100以贯穿第二磁场的电流之间的电磁相互作用间歇性产生。第一驱动力和第 二驱动力使可移动部300相对于第一线圈100和第二线圈100以及第一不可移动部 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间歇性地从中立位置相对地线性移动到第一位置。在间歇 性暂停向第一线圈100和第二线圈100施加电流时,第一磁吸引力和第二磁吸引力偏 置可移动部300的永磁体310,以间歇性地从第一位置朝向中立位置移动。简言之, 可移动部300交替地重复在X方向上的由第一驱动力和第二驱动力引起的从中立位 置到第一位置的线性移动以及由第一磁吸引力和第二磁吸引力引起的从第一位置到 中立位置的线性移动,使得产生振动。
上述的致动器A1和振动发生器B1提供了以下的技术特征和效果。
技术特征和效果(1)
在第一移动方面,作用在可移动部300的永磁体310上的在X方向上的第一驱 动力和第二驱动力使可移动部300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因此,可移动部300 的永磁体310的第一扩大部分扩大。于是,第一扩大部分被朝向第一不可移动部200 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磁吸引,并且作用在可移动部300的永磁体310上的在X’方 向上的第三驱动力和第四驱动力以非接触的方式使可移动部300从第一位置在X’方 向上移动。作用在可移动部300的永磁体310上的在X’方向上的第三驱动力和第四 驱动力使可移动部300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因此,可移动部300的永磁体 310的第二扩大部分扩大。于是,第二扩大部分被朝向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 可移动部200磁吸引,并且作用在可移动部300的永磁体310上的第一驱动力和第二 驱动力以非接触的方式使可移动部300从第二位置在X方向上移动。该方面的致动 器A1和振动发生器B1以非接触的方式向交替在X方向和X’方向上移动的可移动部 300分别施加在X’方向和X方向上的驱动力。
在第二移动方面,作用在可移动部300的永磁体310上的第一驱动力和第二驱动力使可移动部300从中立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因此,可移动部300的永磁体310 的第一扩大部分扩大。于是,第一扩大部分以非接触的方式被朝向第一不可移动部 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磁吸引,使得可移动部300从第一位置在X’方向上移动。 该方面的致动器A1和振动发生器B1以非接触的方式向在X方向上间歇性移动的可 移动部300间歇性施加在X’方向上的驱动力。
技术特征和效果(2)
在第一移动方面,致动器A1和振动发生器B1被配置为通过使用可移动部300 的永磁体310以及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轭),以非接触的方 式向交替在X方向和X’方向上移动的可移动部300分别施加在X’方向和X方向上的 驱动力。与被配置为用弹簧或类似装置施加驱动力的传统装置相比,该配置减少了致 动器A1和振动发生器B1的部件数量。
在第二移动方面,致动器A1和振动发生器B1被配置为通过使用可移动部300 的永磁体310以及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轭),以非接触的方 式向在X方向上间歇性移动的可移动部300间歇性施加在X’方向上的驱动力。与传 统装置相比,该配置也减少了致动器A1和振动发生器B1的部件数量。
技术特征和效果(3)
在第一移动方面,作用在可移动部300的永磁体310上的在X方向上的第一驱 动力和第二驱动力(即,两个驱动力)使可移动部300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 作用在可移动部300的永磁体310上的在X’方向上的第三驱动力和第四驱动力(即, 两个驱动力)使可移动部300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因此,可以使因可移动部 300交替在X方向和X’方向上移动而产生的振动最大化。
技术特征和效果(4)
在第一距离D1基本上等于第二距离D2的情况下,将永磁体310在Z方向上朝 向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吸引的磁吸引力被将永磁体310在Z’方向上朝向第二不可移 动部200吸引的磁吸引力抵消。因此,可以减少可移动部300与引导件之间的摩擦。
技术特征和效果(5)
在第一移动方面,引导件与其中可移动部300的永磁体310的第一扩大部分被朝向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磁吸引的布置以及与其中可移动部300 的永磁体310的第二扩大部分被朝向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磁吸 引的布置分开地独立设置。因此,可以以增加的灵活性设计和调整这些布置。
在第二移动方面,引导件与其中可移动部300的永磁体310的第一扩大部分被朝向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磁吸引的布置分开地独立设置。因此, 可以以增加的灵活性设计和调整该布置。
第二实施方式
下文中参考图7A至图11B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包括第二实施方式及其修改形式的多个实施方式的振动发生器B2。图7A至图11B例示了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振动发 生器B2。图8B至图11B以与图2B至图5B类似的方式示出X-X’方向。图8A至图 8B和图9至图11B以与图2A、图2B和图3至图5B类似的方式示出Z-Z’方向。图 8A和图8C至图10B以与图2A和图2C至图4B类似的方式示出Y-Y’方向。
振动发生器B2包括电磁致动器A2(可以被简称为致动器A2)。致动器A2具有 与致动器A1的配置类似的配置,但不同之处在于致动器A2还包括至少一个支撑件 C1。现在,将侧重于与致动器A1的差异来描述致动器A2,并省略了重复的描述。
在引导件和可移动部300具有以上配置(1)的情况下,可以省去第一壳体410 的一对第一支撑凹部412和一对第二支撑凹部412,替代地,第二壳体420的在X方 向侧和X’方向侧的壁的Y方向侧的部分可以设置有一对第一支撑凹部423以接纳和 支撑第一导轨50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并且第二壳体420的在X方向侧和X’方向侧 的壁的Y’方向侧的部分可以设置有一对第二支撑凹部423以接纳和支撑第二导轨500 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另选地,致动器A2可以设置有一对第一支撑凹部412和一对第 二支撑凹部412,而非设置有一对第一支撑凹部423和一对第二支撑凹部423。同样 地,致动器A1可以设置有一对第一支撑凹部423和一对第二支撑凹部423,而非设 置有一对第一支撑凹部412和一对第二支撑凹部412。
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中的每一个还包括在Y方向侧的第 三端部和在Y’方向侧的第四端部。
至少一个支撑件C1可以是单个支撑件C1或多个支撑件C1。该支撑件C1或每 个支撑件C1是具有圆形或多边形截面并在X-X’方向上延伸的板或柱。该支撑件C1 或每个支撑件C1在X-X’方向上设置在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 之间,并被配置为支撑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该支撑件C1或 每个支撑件C1可以与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成一体,或者与第 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分开。该支撑件C1或每个支撑件C1包括 在Z方向侧的第一端部和在Z’方向侧的第二端部。
在单个支撑件C1与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一体设置的情况下,支撑件C1从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三端部延伸到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三 端部。支撑件C1的第一端部与第一不可移动部的第三端部一体并相接,支撑件C1 的第二端部与第二不可移动部的第三端部一体并相接。在这种情况下,支撑件C1、 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形成具有大体U形的夹持件C,并且支 撑件C1弹性地支撑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从而将从第一不可 移动部200到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的在Z-Z’方向上的直接距离(最短距离)保持在 预定距离(参见图7A至图11B)。夹持件C的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 部200以上述方式(5)至(8)中的任一种被固定到第一壳体410的第一面对部分 411和第二壳体420的第二面对部分421。
在设置了两个支撑件C1(第一支撑件C1和第二支撑件C1)的情况下,第一支 撑件C1与第一不可移动部200成一体并且第二支撑件C1与第二不可移动部200成 一体,第一支撑件C1从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三端部在Z’方向上延伸,并且第二 支撑件C1从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的第四端部在Z’方向上延伸。第一支撑件C1的第 一端部与第一不可移动部的第三端部一体并相接,第二支撑件C1的第二端部与第二 不可移动部的第四端部一体并相接,第一支撑件C1的第二端部和第二不可移动部的 第三端部中的一个设置有第一接合突出部而另一个设置有第一接合凹部,第二支撑件 C1的第一端部和第一不可移动部的第四端部中的一个设置有第二接合突出部而另一 个设置有第二接合凹部。第一接合突出部装配在第一接合凹部中,使得第一支撑件 C1的第二端部被固定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第三端部。第二接合突出部装配在第二接 合凹部中,使得第二支撑件C1的第一端部被固定到第一不可移动部的第四端部。在 这种情况下,第一支撑件C1和第二支撑件C1以及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 移动部200形成具有大体O形的夹持件C,并且第一支撑件C1和第二支撑件C1支 撑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从而将从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到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的在Z-Z’方向上的直接距离(最短距离)保持在预定距离(未例示)。 该夹持件C的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以上述方式(5)至(8) 中的任一种被固定到第一壳体410的第一面对部分411和第二壳体420的第二面对部 分421。
在两个支撑件C1(第一支撑件C1和第二支撑件C1)分别与第一不可移动部200 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一体设置的情况下,第一支撑件C1从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的 第三端部延伸到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三端部,并且第二支撑件C1从第一不可移 动部200的第四端部延伸到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的第四端部。第一支撑件C1的第一 端部与第一不可移动部的第三端部一体并相接,第一支撑件C1的第二端部与第二不 可移动部的第三端部一体并相接,第二支撑件C1的第一端部与第一不可移动部的第 四端部一体并相接,并且第二支撑件C1的第二端部与第二不可移动部的第四端部一 体并相接。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支撑件C1和第二支撑件C1以及第一不可移动部200 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形成具有大体O形的夹持件C,并且第一支撑件C1和第二支 撑件C1支撑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从而将从第一不可移动部 200到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的在Z-Z’方向上的直接距离(最短距离)保持在预定距离 (未例示)。该夹持件C的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以上述方式(5) 被固定到第一壳体410的第一面对部分411和第二壳体420的第二面对部分421。
在单个支撑件C1与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分开设置的情况下,支撑件C1的第一端部和第一不可移动部的第三端部中的一个设置有第一接合突 出部而另一个设置有第一接合凹部,支撑件C1的第二端部和第二不可移动部的第三 端部中的一个设置有第二接合突出部而另一个设置有第二接合凹部。第一接合突出部 装配在第一接合凹部中,第二接合突出部装配在第二接合凹部中,使得一个支撑件 C1的第一端部被固定到第一不可移动部的第三端部并且一个支撑件C1的第二端部 被固定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第三端部。在这种情况下,支撑件C1、第一不可移动部 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形成具有大体U形的夹持件C,并且支撑件C1弹性地支 撑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从而将从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到第二 不可移动部200的在Z-Z’方向上的直接距离(最短距离)保持在预定距离(未例示)。 夹持件C的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以上述方式(5)至(8)中 的任一种被固定到第一壳体410的第一面对部分411和第二壳体420的第二面对部分 421。
在两个支撑件C1(第一支撑件C1和第二支撑件C1)与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 第二不可移动部200分开地设置的情况下,第一支撑件C1的第一端部和第一不可移 动部的第三端部中的一个设置有第一接合突出部而另一个设置有第一接合凹部,第一 支撑件C1的第二端部和第二不可移动部的第三端部中的一个设置有第二接合突出部 而另一个设置有第二接合凹部,第二支撑件C1的第一端部和第一不可移动部的第四 端部中的一个设置有第三接合突出部而另一个设置有第三接合凹部,第二支撑件C1 的第二端部和第二不可移动部的第四端部中的一个设置有第四接合突出部而另一个 设置有第四接合凹部。第一接合突出部装配在第一接合凹部中,第二接合突出部装配 在第二接合凹部中,使得第一支撑件C1的第一端部被固定到第一不可移动部的第三 端部,并且第一支撑件C1的第二端部被固定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第三端部。第三接 合突出部装配在第三接合凹部中,第四接合突出部装配在第四接合凹部中,使得第二 支撑件C1的第一端部被固定到第一不可移动部的第四端部,并且第二支撑件C1的 第二端部被固定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第四端部。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支撑件C1和第 二支撑件C1以及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形成具有大体O形的夹 持件C,并且第一支撑件C1和第二支撑件C1支撑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 移动部200,从而将从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到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的在Z-Z’方向上的直接距离(最短距离)保持在预定距离(未例示)。该夹持件C的第一不可移动部200 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以上述方式(5)至(8)中的任一种被固定到第一壳体410 的第一面对部分411和第二壳体420的第二面对部分421。
以上提到的预定距离被定义为在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被永磁体310分别在Z方向和Z’方向上磁吸引之前的状态下从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到第 二不可移动部200的在Z-Z’方向上的直接距离(最短距离)。该预定距离可以按任何 方式设置,并例如可以被如下地设置。
在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按上述方式(5)被固定到第一壳 体410的第一面对部分411的外面411b和第二壳体420的第二面对部分421的外面 421b的情况下,预定距离可以基本上等于、略小于或略大于从外面411b到外面421b 的在Z-Z’方向上的直接距离(最短距离)。
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按上述方式(7)被嵌入到第一壳体 410的第一面对部分411的内部部分411c和第二壳体420的第二面对部分421的内 部部分421c中,预定距离可以基本上等于、略小于或略大于从内部部分411c与第一 不可移动部200之间的在Z’方向侧的界面到内部部分421c与第二不可移动部200之 间的在Z方向侧的界面的在Z-Z’方向上的直接距离(最短距离)。
在按上述方式(8)第一不可移动部200被牢固地接纳在第一壳体410的第一面 对部分411的第一凹口411d中并且第二不可移动部200被牢固地接纳在第二壳体420 的第二面对部分421的内部部分421c的第二凹口421d中的情况下,预定距离可以基 本上等于、稍小于或稍大于从第一凹口411d的底部到第二凹口421d的底部的在Z-Z’ 方向上的直接距离(最短距离)。
上述的致动器A2和振动发生器B2提供与致动器A1和振动发生器B1的技术特 征和效果相同的技术特征和效果。另外,致动器A2和振动发生器B2被配置为将从 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到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的在Z-Z’方向上的直接距离(最短距离) 保持为与在永磁体310对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分别施加Z方向 和Z’方向上的磁吸引力之前一样(即,保持为上述的预定距离)。直接距离的保持不 受作用在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上的永磁体310的在Z方向和Z’ 方向上的磁吸引力的影响,因为在上述任何方面,至少一个支撑件C1在X-X’方向上 被插置在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之间。该布置减小了由于作用在 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上的永磁体310的在Z方向和Z’方向上 的磁吸引力而导致从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到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的在Z-Z’方向上的 直接距离(最短距离)变得小于预定距离从而致动器A2的磁特性受到影响的可能性。 另外,在夹持件C的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在Z-Z’方向上将第 一壳体410和第二壳体420保持在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之间的 情况下,该布置防止或减少了第一壳体410和第二壳体420在Z-Z’方向上的分离。
第三实施方式
下文中参考图12A至图16B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包括第三实施方式及其修改形式 的多个实施方式的振动发生器B3。图12A至图16B例示了第三实施方式的振动发生 器B3。振动发生器B3包括电磁致动器A3(可以被简称为致动器A3)。致动器A3 包括第一线圈100和第二线圈100、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以及 可移动部300。图13B至图16B示出了X-X’方向,X-X’方向是可移动部300的移动 方向并对应于第一方向。X-X’方向包括与第一方向上的一侧对应的X方向以及与第 一方向上的另一侧对应的X’方向。图13A至13B和图14A至图16B示出了Z-Z’方 向,Z-Z’方向与X-X’方向基本上正交并对应于第二方向。Z-Z’方向包括与第二方向 上的一侧对应的Z方向以及与第二方向上的另一侧对应的Z’方向。图13A和图13C 至图15B示出了Y-Y’方向,Y-Y’方向与X-X’方向和Z-Z’方向基本上正交并对应于第 三方向。
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中的每一个都是在X-X’方向上延伸的板,并由诸如软铁(轭)之类的磁性物质构成。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可以具有在 Z-Z’方向上延伸穿过其中的开口210’,第二不可移动部200’可以具有在Z-Z’方向上 延伸穿过其中的开口210’。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的开口210’ 可以是多边形(例如,如图12A至图16B中所示的矩形)、圆形或任何其它形状。第 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的开口210’可以具有相同的形状或不同的 形状。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的开口210’在X-X’和/或Y-Y’方向上的位置可以与第二不 可移动部200’的开口210’在X-X’和/或Y-Y’方向上的的位置相同或不同。第一不可移 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中的每一个还包括开口210’的在X方向侧的第一边 缘部分211’和在开口210’的在X’方向侧的第二边缘部分212’。每个第一边缘部分211’ 包括开口210’的在X方向侧的第一边缘211a’。每个第二边缘部分212’包括开口210’ 的在X’方向侧的第二边缘212a’。
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相对于第一线圈100设置在Z方向侧,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相对于第二线圈100设置在Z’方向侧。在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一线圈100之间 可以存在或者可以不存在间隙。在第二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线圈100之间可以存在 或者可以不存在间隙。在不存在间隙的情况下,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可以用粘合剂或 其它手段被固定到第一线圈100,第二不可移动部200’可以用粘合剂或其它手段被固 定到第二线圈100。第一不可移动部200’设置在可移动部300的Z方向侧,并与可 移动部300成间隔关系设置,并且从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到可移动部300的距离大于 从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到第一线圈100的距离。第二不可移动部200’设置在可移动 部300的Z’方向侧,并与可移动部300成间隔关系设置,并且从第二不可移动部200’ 到可移动部300的距离大于从第二不可移动部200’到第二线圈100的距离。在第一不 可移动部200’与可移动部300的永磁体310之间产生第一磁场。在第二不可移动部 200’与可移动部300的永磁体310之间产生第二磁场。
从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到可移动部300的永磁体310的在Z-Z’方向上的第一距 离D1可以基本上等于从第二不可移动部200’到可移动部300的永磁体310的在Z-Z’ 方向上的第二距离D2(参见图13B)。在这种情况下,将永磁体310在Z方向上朝向 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吸引的磁吸引力被将永磁体310在Z’方向上朝向第二不可移动 部200’吸引的磁吸引力抵消。第一距离D1与第二距离D2可以彼此不同。
致动器A3还可以包括以上任何方面的至少一个支撑件C1。可以省去该至少一 个支撑件C1。
可移动部300在Z-Z’方向上设置在第一线圈100和第二线圈100之间并与第一 线圈100和第二线圈100成间隔关系设置。可移动部300包括在X-X’方向上延伸的 永磁体310。永磁体310是具有圆形或多边形截面的板或柱。永磁体310包括在Z方 向侧的部分和在Z’方向侧的部分。永磁体310可以由单个永磁体构成。在这种情况 下,永磁体310的Z方向侧的部分是单个永磁体的Z方向侧的一半,并且永磁体310 的Z’方向侧的部分是单个永磁体的Z’方向侧的另一半。另选地,永磁体310可以由 在Z-Z’方向上接合在一起的两个单独的永磁体构成。在这种情况下,永磁体310的Z 方向侧的部分由两个永磁体中的一个构成,并且永磁体310的Z’方向侧的部分由另 一个永磁体构成。在任一种情况下,永磁体310的在Z方向侧的部分的X方向侧和 X’方向侧被磁化,以便分别形成南极和北极;并且永磁体310的在Z’方向侧的部分 的X方向侧和X’方向侧被磁化,以便分别形成北极和南极。出于便于描述的缘故, 永磁体310的在Z方向侧的部分中分别形成南极和北极的部分将被分别称为第一磁极 部分和第二磁极部分;并且永磁体310的在Z’方向侧的部分中分别形成北极和南极 的部分将被分别称为第三磁极部分和第四磁极部分。永磁体310可以被修改为使得第 一磁极部分和第二磁极部分分别形成北极和南极,并且第三磁极部分和第四磁极部分 分别形成南极和北极。
永磁体310在X-X’方向上的尺寸可以或可以不基本上等于或大于第一线圈100 和第二线圈100中的每一个的尺寸。永磁体310在X-X’方向上的尺寸可以小于、基 本上等于或大于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中的每一个的尺寸。
永磁体310在Z-Z’方向上设置在第一线圈100和第二线圈100之间并与第一线 圈100和第二线圈100成间隔关系设置。换言之,永磁体310与第一线圈100在Z’ 方向侧成间隔关系设置并与第二线圈100在Z方向侧成间隔关系地设置。
可移动部300至少可在中立位置(参见图13A至图13C)和第一位置(参见图 16A)之间线性移动。第一位置相对于中立位置位于X方向侧。可移动部300可以在 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线性可移动(参见图16B)。第二位置相对于中立位置位于 X’方向侧,并且中立位置在X-X’方向上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在这种情况下, 可移动部300穿过中立位置,以便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并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 一位置。下文中,为了方便描述,“第一移动方面”是指可移动部300在第一位置和第 二位置之间移动的方面,“第二移动方面”是指可移动部300在中立位置和第一位置之 间移动的方面。
在第一移动方面,永磁体310包括在图13B和图16A至图16B中被用虚线指代 的第一部分301、第二部分302、第三部分303和第四部分304。第一部分301和第 三部分303中的每一个设置在第一磁极部分和第三磁极部分中。第二部分302和第四 部分304中的每一个设置在第二磁极部分和第四磁极部分上。
在可移动部300处于中立位置的状态下,第一部分301是永磁体310的相对于第 一不可移动部200’的开口210’位于Z’方向侧且与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的开口210’成 间隔关系并且相对于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的开口210’位于Z方向侧且与第二不可移 动部200’的开口210’成间隔关系的部分。第一部分301包括在X方向侧的端部301a, 端部301a在X-X’方向上与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的开口210’的第一边缘211a’和第二 不可移动部200’的开口210’的第一边缘211a’基本上重合。换句话说,在中立位置, 第一部分301的在X方向侧的端部301a沿着第三假想线L3设置,第三假想线L3沿 着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的开口210’的第一边缘211a’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的开口 210’的第一边缘211a’在Z-Z’方向上延伸。
第二部分302是永磁体310的相对于第一部分301位于X’方向侧的部分。在可 移动部300处于中立位置的状态下,第二部分301相对于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的开口 210’的第二边缘部分212’位于Z’方向侧且与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的开口210’的第二 边缘部分212’成间隔关系并且相对于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的开口210’的第二边缘部 分212’位于Z方向侧且与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的开口210’的第二边缘部分212’成间 隔关系。第二部分302包括在X方向侧的端部302a,端部302a在X-X’方向上与第 一不可移动部200’的开口210’的第二边缘212a’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的开口210’ 的第二边缘212a’基本上重合。换句话说,在中立位置,第二部分302的在X方向侧 的端部302a沿着第四假想线L4设置,第四假想线L4沿着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的开 口210’的第二边缘212a’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的开口210’的第二边缘212a’在Z-Z’ 方向上延伸。
第三部分303是永磁体310的设置在第一部分301旁边并相对于第一部分301 在X方向侧的部分。在可移动部300处于中立位置的状态下,第三部分303相对于 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的开口210’的第一边缘部分211’位于Z’方向侧且与第一不可移 动部200’的开口210’的第一边缘部分211’成间隔关系并且相对于第二不可移动部 200’的开口210’的第一边缘部分211’位于Z方向侧且与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的开口 210’的第一边缘部分211’成间隔关系。第三部分303包括在X’方向侧的端部303a, 端部303a在X-X’方向上与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的开口210’的第一边缘211a’和第二 不可移动部200’的开口210’的第一边缘211a’基本上重合。第三部分303的在X’方向 侧的端部303a与第一部分301的在X方向侧的端部301a交叠(参见图13A和图13B)。 换句话说,在中立位置,第一部分301的在X方向侧的端部301a和第三部分303的 在X’方向侧的端部303a沿着第三假想线L3设置。
第四部分304是永磁体310的位于第一部分301和第二部分302之间的在X-X’ 方向上的部分,并位于永磁体310的第二部分302旁边且相对于永磁体310的第二部 分302位于X方向侧。在可移动部300处于中立位置的状态下,第四部分304相对 于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的开口210’位于Z’方向侧且与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的开口 210’成间隔关系并且相对于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的开口210’位于Z方向侧且与第二不 可移动部200’的开口210’成间隔关系。第四部分304包括在X’方向侧的端部304a, 端部304a在X-X’方向上与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的开口210’的第二边缘212a’和第二 不可移动部200’的开口210’的第二边缘212a’基本上重合。第四部分304的在X’方向 侧的端部304a与第二部分302的在X方向侧的端部302a交叠(参见图13A和图13B)。 换句话说,在中立位置,第二部分302的在X方向侧的端部302a和第四部分304的 在X’方向侧的端部304a沿着第四假想线L4设置。
在第二移动方面,永磁体310包括上述的第一部分301和第二部分302,省去了 第三部分303和第四部分304。在可移动部300处于中立位置的状态下,第一部分301 和第二部分302的位置如上所述。
应该理解,第一部分301的在X方向侧的上述端部301a不是物理端部,而只是 在中立位置处永磁体310的在X-X’方向上与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一边缘211a’ 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一边缘211a’基本上重合的部分;第二部分302的在X方 向侧的上述端部302a不是物理端部,而只是在中立位置处永磁体310的在X-X’方向 上与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二边缘212a’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二边缘212a’ 基本上重合的部分;上述第三部分303的在X’方向侧的上述端部303a不是物理端部, 而只是在中立位置处永磁体310的在X-X’方向上与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一边缘 211a’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一边缘211a’基本上重合的部分;并且第四部分304 的在X’方向侧的上述端部304a不是物理端部,而只是在中立位置处永磁体310的在 X-X’方向上与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二边缘212a’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二边 缘212a’基本上重合的部分。
随着可移动部300从中立位置在X方向上移动,永磁体310的第一部分301在X 方向上移动经过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的开口210’的第一边缘211a’和第二不可移动 部200’的开口210’的第一边缘211a’(即,经过第三假想线L3)。因此,永磁体310 的第一部分301的相对于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一边缘211a’和第二不可移动部 200’的第一边缘211a’(即,相对于第三假想线L3)位于X方向侧的部分(可以被称 为第一扩大部分)逐渐扩大。在可移动部300处于中立位置的状态下,永磁体310 的第一部分301没有第一扩大部分(参见图13B)。另一方面,在可移动部300已从 中立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的状态下,永磁体310的第一扩大部分变成最大(参见图 16A)。
在永磁体310的第一部分301中已经出现第一扩大部分的状态下,第一扩大部分在包括X’方向和Z方向的分量的对角线方向(该对角线方向可以被称为X’Z方向) 上被朝向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一边缘211a’磁吸引,并且也在包括X’方向和Z’ 方向的分量的对角线方向(该对角线方向可以被称为X’Z’方向)上被朝向第二不可 移动部200’的第一边缘211a’磁吸引。为了便于描述,前一个在X’Z方向上的磁吸引 力可以被称为第一磁吸引力,并且后一个在X’Z’方向上的磁吸引力可以被称为第二 磁吸引力。因此,第一扩大部分磁吸引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一边缘211a’和第二 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一边缘211a’。由于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 按将描述的方式被固定就位,因此由永磁体310的第一扩大部分施加的第一磁吸引力 和第二磁吸引力中所包括的在X’方向上的磁吸引力起到使可移动部300相对于第一 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在X’方向上相对移动的力的作用。在可移动 部300处于中立位置的状态下,永磁体310没有第一扩大部分,因此将不产生第一磁 吸引力和第二磁吸引力。另一方面,随着永磁体310的第一扩大部分扩大,第一磁吸 引力和第二磁吸引力变得更强,并且在可移动部300已移动到第一位置的状态下变成 最强。
随着可移动部300从中立位置在X方向上移动,永磁体310的第二部分302在X 方向上移动经过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的开口210’的第二边缘212a’和第二不可移动 部200’的开口210’的第二边缘212a’(即,经过第四假想线L4)。因此,永磁体310 的第二部分302的相对于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二边缘212a’和第二不可移动部 200’的第二边缘212a’(即,相对于第四假想线L4)位于X方向侧的部分(可以被称 为第二扩大部分)逐渐扩大。在可移动部300处于中立位置的状态下,永磁体310 的第二部分302没有第二扩大部分(参见图13B)。另一方面,在可移动部300已从 中立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的状态下,永磁体310的第二扩大部分变成最大(参见图 16B)。
在永磁体310的第二部分302中已经出现第二扩大部分的状态下,第二扩大部分在X’Z方向上被朝向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二边缘212a’磁吸引,并且也在X’Z’ 方向上被朝向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二边缘212a’磁吸引。为了便于描述,前一个 在X’Z方向上的磁吸引力可以被称为第三磁吸引力,并且后一个在X’Z’方向上的磁 吸引力可以被称为第四磁吸引力。因此,第二扩大部分磁吸引第一不可移动部200’ 的第二边缘212a’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二边缘212a’。由于第一不可移动部200’ 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按将描述的方式被固定就位,因此由永磁体310的第二扩大部 分施加的第三磁吸引力和第四磁吸引力中所包括的在X’方向上的磁吸引力起到使可 移动部300相对于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在X’方向上相对移动 的力的作用。在可移动部300处于中立位置的状态下,永磁体310没有第二扩大部分, 因此将不产生第三磁吸引力和第四磁吸引力。另一方面,随着永磁体310的第二扩大 部分扩大,第三磁吸引力和第四磁吸引力变得更强,并且在可移动部300已移动到第 一位置的状态下变成最强。
假定在可移动部300已移动到第一位置的状态下,永磁体310的第一部分301 相对于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一边缘部分211’位于Z’方向侧并与第一不可移动部 200’的第一边缘部分211’成间隔关系且相对于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的开口210’的第 一边缘部分211’位于Z方向侧并与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的开口210’的第一边缘部分 211’成间隔关系,永磁体310的第一部分301的第一扩大部分没有在X’Z方向上被朝 向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一边缘211a’磁吸引,也没有在X’Z’方向上被朝向第二不 可移动部200’的第一边缘211a’磁吸引,取而代之,可移动部300的永磁体310的第 二磁极部分靠近,并在XZ方向上被朝向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一边缘211a’磁吸 引,并且可移动部300的永磁体310的第四磁极部分靠近,并且在XZ’方向上被朝向 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一边缘211a’磁吸引。在这种情况下,可移动部300的永磁 体310的第二磁极部分的在XZ方向上的磁吸引力和可移动部300的永磁体310的第 四磁极部分的在XZ’方向上的磁吸引力将与永磁体310的第一部分301的第一扩大部 分的在X’Z方向上的磁吸引力和永磁体310的第二部分302的第二扩大部分的在X’Z’ 方向上的磁吸引力平衡,从而导致可移动部300的中立位置将移位。鉴于此,可移动 部300的第一位置应该是可移动部300的永磁体310的第二磁极部分将不在XZ方向上被朝向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一边缘211a’磁吸引并且可移动部300的永磁体 310的第四磁极部分将不在XZ’方向上被朝向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一边缘211a’ 磁吸引的位置。为此目的,可以调整开口210’的在X-X’方向上的尺寸以及从处于第 一位置的永磁体310的第二磁极部分和第四磁极部分到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一边 缘211a’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一边缘211a’的距离。
在永磁体310设置有第三部分303的情况下,随着可移动部300从中立位置在X’ 方向上移动,永磁体310的第三部分303在X’方向上移动经过第一不可移动部200’ 的开口210’的第一边缘211a’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的开口210’的第一边缘211a’(即, 经过第三假想线L3)。因此,永磁体310的第三部分303的相对于第一不可移动部200’ 的第一边缘211a’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一边缘211a’(即,相对于第三假想线 L3)位于X’方向侧的部分(可以被称为第三扩大部分)逐渐扩大。在可移动部300 处于中立位置的状态下,永磁体310的第三部分303没有第三扩大部分(参见图13B)。 另一方面,在可移动部300已从中立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的状态下,永磁体310的第 三扩大部分变成最大(参见图16B)。
在永磁体310的第三部分303中已经出现第三扩大部分的状态下,第三扩大部分在包括X方向和Z方向的分量的对角线方向(该对角线方向可以被称为XZ方向) 上被朝向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一边缘211a’磁吸引,并且也在包括X方向和Z’ 方向的分量的对角线方向(该对角线方向可以被称为XZ’方向)上被朝向第二不可移 动部200’的第一边缘211a’磁吸引。为了便于描述,前一个在XZ方向上的磁吸引力 可以被称为第五磁吸引力,后一个并且在XZ’方向上的磁吸引力可以被称为第六磁吸 引力。因此,第三扩大部分磁吸引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一边缘211a’和第二不可 移动部200’的第一边缘211a’。由于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按将 描述的方式被固定就位,因此由永磁体310的第三扩大部分施加的第五磁吸引力和第 六磁吸引力中所包括的在X方向上的磁吸引力起到使可移动部300相对于第一不可 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在X方向上相对移动的力的作用。在可移动部300 处于中立位置的状态下,永磁体310没有第三扩大部分,因此将不产生第五磁吸引力 和第六磁吸引力。另一方面,随着永磁体310的第三扩大部分扩大,第五磁吸引力和 第六磁吸引力变得更强,并且在可移动部300已移动到第二位置的状态下变成最强。
在永磁体310设置有永磁体310的第四部分304的情况下,随着可移动部300 从中立位置在X’方向上移动,永磁体310的第四部分304在X’方向上移动经过第一 不可移动部200’的开口210’的第一边缘212a’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的开口210’的第 一边缘212a’(即,经过第四假想线L4)。因此,永磁体310的第四部分304的相对 于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二边缘212a’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二边缘212a’ (即,相对于第四假想线L4)位于X’方向侧的部分(可以被称为第四扩大部分)逐 渐扩大。在可移动部300处于中立位置的状态下,永磁体310的第四部分304没有第 四扩大部分(参见图13B)。另一方面,在可移动部300已从中立位置移动到第二位 置的状态下,永磁体310的第四扩大部分变成最大(参见图16B)。
在永磁体310的第四部分304中已经出现第四扩大部分的状态下,第四扩大部分在XZ方向上被朝向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二边缘212a’磁吸引,并且也在XZ’方 向上被朝向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二边缘212a’磁吸引。为了便于描述,前一个在 XZ方向上的磁吸引力可以被称为第七磁吸引力,并且后一个在XZ’方向上的磁吸引 力可以被称为第八磁吸引力。因此,第四扩大部分磁吸引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二 边缘212a’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二边缘212a’。由于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 二不可移动部200’按将描述的方式被固定就位,因此由永磁体310的第四扩大部分施 加的第七磁吸引力和第八磁吸引力中的在X方向上的磁吸引力起到使可移动部300 相对于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在X方向上相对移动的力的作用。 在可移动部300处于中立位置的状态下,永磁体310没有第四扩大部分,因此将不产 生第七磁吸引力和第八磁吸引力。另一方面,随着永磁体310的第四扩大部分扩大, 第七磁吸引力和第八磁吸引力变得更强,并且在可移动部300已移动到第二位置的状 态下变成最强。
假定在可移动部300已移动到第二位置的状态下,永磁体310的第四部分304 相对于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二边缘212a’位于Z’方向侧并与第一不可移动部200’ 的第二边缘212a’成间隔关系且相对于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的开口210’位于Z方向侧 并与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的开口210’的第二边缘部分212’成间隔关系,永磁体310 的第四部分304的第四扩大部分没有在XZ方向上被朝向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二 边缘212a’磁吸引,也没有在XZ’方向上被朝向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二边缘212a’ 磁吸引,取而代之,可移动部300的永磁体310的第一磁极部分靠近,并在X’Z方 向上被朝向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二边缘212a’磁吸引,并且可移动部300的永磁 体310的第三磁极部分靠近,并且在X’Z’方向上被朝向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二 边缘212a’磁吸引。在这种情况下,可移动部300的永磁体310的第一磁极部分的在 X’Z方向上的磁吸引力和可移动部300的永磁体310的第三磁极部分的在X’Z’方向 上的磁吸引力将与永磁体310的第三部分303的第三扩大部分的在XZ方向上的磁吸 引力和永磁体310的第四部分304的第四扩大部分的在XZ’方向上的磁吸引力平衡, 从而导致可移动部300的中立位置将移位。鉴于此,可移动部300的第二位置应该是 可移动部300的永磁体310的第一磁极部分将不在X’Z方向上被朝向第一不可移动 部200’的第二边缘212a’磁吸引并且可移动部300的永磁体310的第三磁极部分将不 在X’Z’方向上被朝向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二边缘212a’磁吸引的位置。为此目的, 可以调整开口210’的在X-X’方向上的尺寸以及从处于第二位置的永磁体310的第一 磁极部分和第三磁极部分到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二边缘212a’和第二不可移动部 200’的第二边缘212a’的距离。
在第一移动方面,可移动部300以及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还可以具有以上配置(A)或(B)以及以上配置(C)或(D)。在第二移动方面, 可移动部300以及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还可以具有以上配置 (A)或(B)。
可移动部300还可以包括保持器320。保持器320由诸如合成树脂这样的非磁性 物质构成,并保持永磁体310。例如,保持器320可以是围绕永磁体310装配的环形 体(参见图13B至图15B)、其中模内注塑有永磁体310的任何形状的块、或容纳永 磁体310的盒。保持器320包括在Y方向侧的第一端部321和在Y’方向侧的第二端 部322。可以省去保持器320。
第一线圈100在Z-Z’方向上设置在可移动部300和第一不可移动部200’之间。 第一线圈100例如是设置在可移动部300的永磁体310和第一不可移动部200’之间的 第一磁场中以使得第一线圈100的线贯穿第一磁场的螺旋线圈。第二线圈100在Z-Z’ 方向上设置在可移动部300的永磁体31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之间。第二线圈100 例如是设置在可移动部3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之间的第二磁场中以使得第二线 圈100的线贯穿第二磁场的螺旋线圈。第一线圈100和第二线圈100可以在相同的方 向上或者在相反的方向上被卷绕。
第一线圈100和第二线圈100分别电连接到设置在振动发生器B3外部的第一振 荡电路和第二振荡电路。第一振荡电路和第二振荡电路可以设置在振动发生器B3的 致动器A3中,而不是设置在振动发生器B3的外部。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振荡电路 和第二振荡电路可以被安装在致动器A3的电路板(未例示)上。任一方面的第一振 荡电路和第二振荡电路被配置为分别向第一线圈100和第二线圈100在相同的方向上 施加方波电流或正弦波电流。
在第一移动方面,施加到第一线圈100的电流以预定间隔重复地极性反转,施加到第二线圈100的电流以预定间隔重复地极性反转。向第一线圈100施加电流交替地 产生用于使永磁体310在X方向上移动的第一驱动力(洛伦兹力)以及用于使永磁 体310在X’方向上移动的第三驱动力(洛伦兹力)。具体地,使永磁体310在X方向 上移动的第一驱动力(洛伦兹力)和使永磁体310在X’方向上移动的第三驱动力(洛 伦兹力)由第一磁场与流过第一线圈100以便贯穿第一磁场的电流之间的电磁相互作 用交替产生。向第二线圈100施加电流交替地产生用于使永磁体310在X方向上移 动的第二驱动力(洛伦兹力)以及用于使永磁体310在X’方向上移动的第四驱动力 (洛伦兹力)。具体地,使永磁体310在X方向上移动的第二驱动力(洛伦兹力)和 使永磁体310在X’方向上移动的第四驱动力(洛伦兹力)由第二磁场与流过第二线 圈100以便贯穿第二磁场的电流之间的电磁相互作用交替产生。交替产生的第一驱动 力和第二驱动力以及第三驱动力和第四驱动力使可移动部300相对于第一线圈100 和第二线圈100以及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交替地重复从第二位 置到第一位置的相对的线性移动以及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相对的线性移动。可移 动部300从第二位置到第一位置以及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这种交替重复的线性移动导致振动的产生。
第一驱动力与第二驱动力之和(即,使可移动部300在X方向上移动的总驱动 力)大于最大的第一磁吸引力中所包括的在X’方向上的磁吸引力、最大的第二磁吸 引力中所包括的在X’方向上的磁吸引力、最大的第三磁吸引力中所包括的在X’方向 上的磁吸引力与最大的第四磁吸引力中所包括的在X’方向上的磁吸引力之和(即, 使可移动部300在X’方向上移动的总磁吸引力)。因此,第一驱动力和第二驱动力对 抗上述在X’方向上的四个磁吸引力的合力,使可移动部300从第二位置线性移动到 第一位置。第三驱动力与第四驱动力之和(即,使可移动部300在X’方向上移动的 总驱动力)大于最大的第五磁吸引力中所包括的在X方向上的磁吸引力、最大的第 六磁吸引力中所包括的在X方向上的磁吸引力、最大的第七磁吸引力中所包括的在X 方向上的磁吸引力与最大的第八磁吸引力中所包括的在X方向上的磁吸引力之和 (即,使可移动部300在X方向上移动的总磁吸引力)。因此,第三驱动力和第四驱 动力对抗上述在X方向上的四个磁吸引力的合力,使可移动部300从第一位置线性 移动到第二位置。在可移动部300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移动中,在可移动部300 从第一位置移动到中立位置期间,可移动部300的第一部分301被第一磁吸引力和第二磁吸引力偏置,并且可移动部300的第二部分302被第三磁吸引力和第四磁吸引力 偏置。在可移动部300从第二位置到第一位置的移动中,在可移动部300从第二位置 移动到中立位置期间,可移动部300的第三部分303被第五磁吸引力和第六磁吸引力 偏置,并且可移动部300的第四部分304被第七磁吸引力和第八磁吸引力偏置。
另一方面,在第二移动方面,施加到第一线圈100的电流为正极性或负极性,施 加到第二线圈100的电流为正极性或负极性。正极性或负极性的电流被间歇性施加到 第一线圈100和第二线圈100。向第一线圈100施加电流间歇性产生使永磁体310在 X方向上移动的第一驱动力(洛伦兹力)。具体地,使永磁体310在X方向上移动的 第一驱动力(洛伦兹力)由第一磁场与流过第一线圈100以便贯穿第一磁场的电流之 间的电磁相互作用间歇性产生。向第二线圈100施加电流间歇性产生使永磁体310 在X方向上移动的第二驱动力(洛伦兹力)。具体地,使永磁体310在X方向上移动 的第二驱动力(洛伦兹力)由第二磁场与流过第二线圈100以便贯穿第二磁场的电流 之间的电磁相互作用间歇性产生。第一驱动力和第二驱动力使可移动部300相对于第 一线圈100和第二线圈100以及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间歇性地 从中立位置相对地线性移动到第一位置。在间歇性暂停向第一线圈100和第二线圈 100施加电流时,第一磁吸引力至第四磁吸引力偏置可移动部300的永磁体310,以 间歇性地从第一位置朝向中立位置移动。简言之,可移动部300交替地重复在X方向上的由第一驱动力至第四驱动力引起的从中立位置到第一位置的线性移动以及由 第一磁吸引力和第二磁吸引力引起的从第一位置到中立位置的线性移动,使得产生振 动。
致动器A3还可以包括壳体400’。壳体400’包括第一壳体410’和第二壳体420’。 第一壳体410’和第二壳体420’各自由诸如合成树脂这样的非磁性物质构成。第一壳 体410’可以设置有容纳凹部。在第一壳体410’与第二壳体420’相组合的情况下,容 纳凹部被第二壳体420’封闭,以形成壳体400’的容纳空间。另选地,第一壳体410’ 和第二壳体420’各自设置有容纳凹部。在第一壳体410’与第二壳体420’相组合的情 况下,第一壳体410’的容纳凹部和第二壳体420’的容纳凹部组合地形成壳体400’的 容纳空间。在任一种情况下,壳体400’的容纳空间至少容纳可移动部300以及第一线 圈100和第二线圈100,使得可移动部300在第一或第二移动方面是可移动的。第一 壳体410’和第二壳体420’可以如图12A至图15B中所示地配置,但不需要如此。更 具体地,第一壳体410’可以设置有在Z’方向上突出的多个接合突出部414’,第二壳 体420’可以设置有多个接合孔423’,接合突出部414’可以装配在对应的接合孔423’ 中,使得第一壳体410’可以被组合到第二壳体420’。另选地,第一壳体410’可以设 置有多个接合孔423’,第二壳体420’可以设置有在Z方向上突出的多个接合突出部 414’。
第一壳体410’可以包括容纳凹部的在X方向侧和X’方向侧的壁。在X方向侧和 X’方向侧的每个壁包括在Y方向侧的部分和在Y’方向侧的部分。
第一壳体410’包括第一壁411’,第一壁411’相对于容纳空间内的可移动部300 位于Z方向侧。第二壳体420’包括第二壁421’,第二壁421’相对于容纳空间内的可 移动部300位于Z’方向侧。第一壁411’可以是第一壳体410’的容纳凹部的底部。第 一壁411’设置有第一容纳孔411a’。第一容纳孔411a’具有与第一线圈100的外部形状 和大小对应的形状和大小。第一线圈100被牢固地容纳在第一容纳孔411a’中。第一 容纳孔411a可以是在Z-Z’方向上延伸穿过第一壁411’的穿通孔,或者可以是仅在Z’ 方向上敞开的盲孔。第二壁421’设置有第二容纳孔421a’。第二容纳孔421a’具有与 第二线圈100的外部形状和大小对应的形状和大小。第二线圈100被牢固地容纳在第 二容纳孔421a’中。第二容纳孔421a’可以是在Z-Z’方向上延伸穿过第二壁421’的穿 通孔,或者可以是仅在Z方向上敞开的盲孔。在第二壳体420’包括容纳凹部的情况 下,第二壁421’可以形成第二壳体420’的容纳凹部的底面。
第一壁411’的内面可以不设置第一容纳孔411a’,而是设置有用于保持第一线圈100的保持部分413;并且第二壁421’的内面可以不设置第二容纳孔421a’,而是设置 有用于保持第二线圈100的保持部分422。另选地,第一壁411’可以被设置为没有第 一容纳孔411a’并被配置为将第一线圈100结合在第一壁411’上;并且第二壁421’可 以被设置为没有第二容纳孔421a’并被配置为将第二线圈100结合在第二壁421’上。 在这些情况下,壳体400’的容纳空间不仅容纳可移动部300而且容纳第一线圈100 和第二线圈100。
致动器A3还可以包括引导件。引导件被配置为引导可移动部300以使其可在 X-X’方向上移动。例如,引导件和可移动部300可以具有以下配置(1)至(4)中的 任一种。
(1)引导件包括第一导轨500和第二导轨500(参见图13A至图15B)。第一导 轨500和第二导轨500是与壳体400’分开设置并附接到壳体400’的第一壳体410’的 轴或类似构件。第一导轨500和第二导轨500中的每一个在X-X’方向上延伸,并包 括在X方向侧的第一端和在X’方向侧的第二端。第一壳体410的在X方向侧和X’ 方向侧的壁的在Y方向侧的部分设置有一对第一支撑孔412’,以接纳和支撑第一导 轨50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壳体410的在X方向侧和X’方向侧的壁的在Y’方向 侧的部分设置有一对第二支撑孔412’,以接纳和支撑第二导轨500的第一端和第二 端。可移动部300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滑道323和至少一个第二滑道324。在设置了保 持器320的情况下,至少一个第一滑道323和至少一个第二滑道324分别设置在保持 器320的第一端部321和第二端部322上(参见图13A、图13C和图14A至图15B)。 在省去了保持器320的情况下,至少一个第一滑道323和至少一个第二滑道324分别 设置在永磁体310的Y方向侧和Y’方向侧的端部上。在任一种情况下,至少一个第 一滑道323在X-X’方向上的尺寸小于第一导轨500在X-X’方向上的尺寸,并且至少 一个第二滑道324在X-X’方向上的尺寸小于第二导轨500在X-X’方向上的尺寸。该 第一滑道323或每个第一滑道323具有在X-X’方向上延伸穿过该第一滑道323或每 个第一滑道323并接纳第一导轨500的槽或孔,使得该第一滑道323或每个第一滑道 323可在X-X’方向上沿着第一导轨500移动。同样地,该第二滑道324或每个第二滑 道324具有在X-X’方向上延伸穿过该第二滑道324或每个第二滑道324并接纳第二 导轨500的槽或孔,使得该第二滑道324或每个第二滑道324可在X-X’方向上沿着 第二导轨500移动。
(2)第一导轨500和第二导轨500具有与以上配置(1)的第一导轨500和第二 导轨500类似的配置,但不同之处在于,配置(2)的第一导轨500和第二导轨500 是设置在第一壳体410中、分别朝向可移动部300的至少一个第一滑道323侧和至少 一个第二滑道324突出、并在X-X’方向上延伸的脊部(未例示)。配置(2)的至少 一个第一滑道323和至少一个第二滑道324与以上配置(1)的至少一个第一滑道323 和至少一个第二滑道324类似,但不同之处在于,该第一滑道323或每个第一滑道 323具有在X-X’方向上延伸穿过该第一滑道或每个第一滑道323、朝向第一导轨500 敞口并接纳第一导轨500的槽,使得该第一滑道323或每个第一滑道323可在X-X’ 方向上沿着第一导轨500移动。同样地,该第二滑道324或每个第二滑道324具有在 X-X’方向上延伸穿过该第二滑道324或每个第二滑道324、朝向第二导轨500敞口并 接纳第二导轨500的槽,使得该第二滑道324或每个第二滑道324可在X-X’方向上 沿着第二导轨500移动。
(3)引导件包括第一引导槽和第二引导槽(未例示)。第一引导槽和第二引导槽 设置在第一壳体410中,分别朝向可移动部300的至少一个第一滑道323和至少一个 第二滑道324敞口,并在X-X’方向上延伸。配置(3)的至少一个第一滑道323与以 上配置(1)的至少一个第一滑道323类似,但不同之处在于,该第一滑道323或每 个第一滑道323朝向第一引导槽突出,被接纳在第一引导槽中,并可在X-X’方向上 沿着第一引导槽移动。配置(3)的至少一个第二滑道324与以上配置(1)的至少一 个第二滑道324类似,但不同之处在于,该第二滑道324或每个第二滑道324朝向第 二引导槽侧突出,被接纳在第二引导槽中,并可在X-X’方向上沿着第二引导槽移动。
以上配置(1)和(2)可以被修改为使得仅设置第一导轨500和第二导轨500 中的一个而省去另一个,并且仅设置至少一个第一滑道323或至少一个第二滑道324 中的任一者而省去另一者。以上配置(3)可以被修改为使得仅设置第一引导槽和第 二引导槽中的一个而省去另一个,仅设置至少一个第一滑道323和至少一个第二滑道 324中的一者而省去另一者。
(4)引导件包括第一壳体410’中的槽或第一壳体410’上的一对脊部。所述槽或 一对脊部在X-X’方向上延伸。所述槽或一对脊部在X-X’方向上的尺寸大于可移动部 300在X-X’方向上的尺寸。可移动部300被接纳在槽中并可在X-X’方向上移动,或 者另选地,可移动部300设置在脊部之间并可在X-X’方向上移动。在任一种情况下, 可移动部300的第一滑道323和第二滑道324被省去。
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被固定到壳体400’。例如,第一不 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可以按以下方式(5)至(8)中的任一种被固 定到壳体400’。
(5)例如按以下方式(5-1)至(5-3)中的一种,第一不可移动部200’被固定 到第一壳体410’的第一壁411’的外面,第二不可移动部200被固定到第二壳体420’ 的第二壁421’的外面。(5-1)第一壁411’的外面设置有多个接合突出部413’,第二壳 体420’的第二壁421’的外面设置有多个接合凹部422’,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 不可移动部200’中的每一个设置有多个接合孔220’。在这种情况下,接合突出部413’ 装配在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的对应接合孔220’中,并且接合突出部422’装配在第二 不可移动部200’的接合孔220’中,使得第一不可移动部200’被固定到第一壳体410’ 的第一壁411’的外面,并且第二不可移动部200被固定到第二壳体420’的第二壁421’ 的外面(参见图12A至图15B)。(5-2)第一壳体410’的第一壁411’的外面设置有多 个接合孔220’,第二壳体420’的第二壁421’的外面设置有多个接合孔220’,并且第 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中的每一个设置有多个接合突出部422’以 装配在接合孔220’中。(5-3)第一不可移动部200’被结合并由此被固定到第一壳体 410’的第一壁411’的外面,第二不可移动部200’被结合并由此被固定到第二壳体420’ 的第二壁421’的外面。(6)第一不可移动部200’被固定到第一壳体410’的第一壁411’ 的内面,第二不可移动部200’被固定到第二壳体420’的第二壁421’的内面。在这种 情况下,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也被容纳在壳体400’的容纳空 间中。(7)第一不可移动部200’通过模内注塑被嵌入到第一壳体410’的第一壁411’ 的内部部分411c中,第二不可移动部200’通过模内注塑被嵌入到第二壳体420’的第二壁421’的内部部分421c中。(8)第一不可移动部200’被牢固地接纳在第一壳体410 的第一壁411’的内部部分411c中的第一凹口中,第二不可移动部200’被牢固地接纳 在第二壳体420’的第二壁421’的内部部分421c中的第二凹口中。第一凹口和第二凹 口至少在Y方向上敞口。第一凹口可以在Y方向和Z方向上敞口,第二凹口可以在 Y方向和Z’方向上敞口。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按以下方式中 的任一种被固定到壳体400’并由此被固定就位。
致动器A3还可以包括第一固定构件700和第二固定构件700,第一固定构件700 和第二固定构件700中的每一个在Y-Y’方向上的截面图中大致为L形并包括第一板 和第二板。第一固定构件700的第一板设置有两个第一接合孔,以接纳第一壳体410’ 的在Y’方向侧的接合突出部413’中的两个。第一固定构件700的第二板设置有第二 接合孔,以接纳第二壳体420’的在Y’方向上突出的接合突出部。第二固定构件700 的第一板设置有两个第一接合孔,以接纳第二壳体420’的在Y’方向侧的接合突出部 422’中的两个。第二固定构件700的第二板设置有第二接合孔,以接纳第一壳体410’ 的在Y’方向上突出的接合突出部。在第一壳体410’按上述方式结合到第二壳体420’ 的状态下,第一固定构件700的两个第一接合孔接纳第一壳体410’的以上两个接合突 出部413’,第一固定构件700的第二接合孔接纳第二壳体420’的接合突出部,第二 固定构件700的两个第一接合孔接纳第二壳体420’的以上两个接合突出部422’,并 且第二固定构件700的第二接合孔接纳第一壳体410’的接合突出部。因此,第一壳体 410’按上述方式被牢固地结合到第二壳体420’。在这种情况下,如针对以上配置(5) 描述的,第一不可移动部200’被固定到第一壳体410’的第一面对部分411’的外面 411b,第二不可移动部200’被固定到第二壳体420’的第二面对部分421’的外面421b。 可以省去第一固定构件700和第二固定构件700。
上述的致动器A3和振动发生器B3提供了以下的技术特征和效果。
技术特征和效果(1)
在第一移动方面,作用在可移动部300的永磁体310上的在X方向上的第一驱 动力和第二驱动力使可移动部300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因此,可移动部300 的永磁体310的第一扩大部分和第二扩大部分扩大。于是,第一扩大部分和第二扩大 部分被朝向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磁吸引,并且作用在可移动 部300的永磁体310上的在X’方向上的第三驱动力和第四驱动力以非接触的方式使 可移动部300从第一位置在X’方向上移动。作用在可移动部300的永磁体310上的 在X’方向上的第三驱动力和第四驱动力使可移动部300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 因此,可移动部300的永磁体310的第三扩大部分和第四扩大部分扩大。于是,第三 扩大部分和第四扩大部分被朝向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磁吸引, 并且作用在可移动部300的永磁体310上的第一驱动力和第二驱动力以非接触的方式 使可移动部300从第二位置在X方向上移动。该方面的致动器A3和振动发生器B3 以非接触的方式向分别在X方向和X’方向上交替移动的可移动部300施加在X’方向 和X方向上的驱动力。
在第二移动方面,作用在可移动部300的永磁体310上的第一驱动力和第二驱动力使可移动部300从中立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因此,可移动部300的永磁体310 的第一扩大部分和第二扩大部分扩大。于是,第一扩大部分和第二扩大部分被朝向第 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磁吸引,使得可移动部300以非接触的方 式从第一位置在X’方向上移动。该方面的致动器A3和振动发生器B3以非接触的方 式向在X方向上间歇性移动的可移动部300间歇性施加在X’方向上的驱动力。
技术特征和效果(2)
在第一移动方面,致动器A3和振动发生器B3被配置为通过使用可移动部300 的永磁体310以及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轭),以非接触的方 式向分别在X方向和X’方向上交替移动的可移动部300施加在X’方向和X方向上的 驱动力。与被配置为用弹簧或类似装置施加驱动力的传统装置相比,该配置减少了致 动器A3和振动发生器B3的部件数量。
在第二移动方面,致动器A3和振动发生器B3被配置为通过使用可移动部300 的永磁体310以及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轭),以非接触的方 式向在X方向上间歇性移动的可移动部300间歇性施加在X’方向上的驱动力。与传 统装置相比,该配置也减少了致动器A3和振动发生器B3的部件数量。
技术特征和效果(3)
在第一移动方面,作用在可移动部300的永磁体310上的在X方向上的第一驱 动力和第二驱动力(即,两个驱动力)使可移动部300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 作用在可移动部300的永磁体310上的在X’方向上的第三驱动力和第四驱动力(即, 两个驱动力)使可移动部300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因此,可以使因可移动部 300在X方向和X’方向上交替移动而产生的振动最大化。
技术特征和效果(4)
在第一距离D1基本上等于第二距离D2的情况下,将永磁体310朝向第一不可 移动部200’在Z方向上吸引的磁吸引力被将永磁体310朝向第二不可移动部200’在Z’ 方向上吸引的磁吸引力抵消。因此,可以减少可移动部300与引导件之间的摩擦。
技术特征和效果(5)
在第一移动方面,引导件与其中可移动部300的永磁体310的第一扩大部分被朝向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磁吸引的布置、其中可移动部300的 永磁体310的第二扩大部分被朝向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磁吸 引的布置、其中可移动部300的永磁体310的第三扩大部分被朝向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磁吸引的布置以及其中可移动部300的永磁体310的第四 扩大部分被朝向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磁吸引的布置分开地独 立设置。因此,可以以增加的灵活性设计和调整这些布置。
在第二移动方面,引导件与其中可移动部300的永磁体310的第一扩大部分被朝向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磁吸引的布置以及与其中可移动部300 的永磁体310的第二扩大部分被朝向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磁 吸引的布置分开地独立设置。因此,可以以增加的灵活性设计和调整这些布置。
技术特征和效果(6)
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中的每一个设置有开口210’。通过改变每个开口210’的面积,即,通过仅改变致动器A3的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 不可移动部200’的配置,可以调整振动发生器B3的谐振频率。例如,每个开口210’ 在X-X’方向上的尺寸减小导致振动发生器B3的谐振频率减小,而每个开口210’在 X-X’方向上的尺寸增大导致振动发生器B3的谐振频率增大。
第四实施方式
下文中参考图17A和图17B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包括第四实施方式及其修改形式 的多个实施方式的振动发生器B4。图17A例示了第四实施方式的振动发生器B4。图 17B例示了第四实施方式的振动发生器B4的第一变形形式。图17A和图17B以与图 2B类似的方式示出X-X’方向和Z-Z’方向。
振动发生器B4包括电磁致动器A4(可以被简称为致动器A4)。致动器A4具有 与致动器A1的配置类似的配置,但不同之处在于以下几点。第一不可移动部200” 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由永磁体而非磁性物质构成;可移动部300’不包括永磁体 310,而是包括由磁性物质构成的磁性构件310’;并且第一线圈100和第二线圈100 被固定到可移动部300’。下文中,将仅详细描述差异,并且将省去与对致动器A1的 描述重复的对致动器A4的描述。
与致动器A1的上述任何方面的永磁体310类似,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 可移动部200”中的每一个可以由一个或两个永磁体构成,并包括第一磁极部分至第 四磁极部分。与致动器A1的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类似,第一 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被固定就位,特别地被固定到壳体400。第 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中的每一个还包括第一端201和第二端202。
从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到可移动部300’的磁性构件310’的在Z-Z’方向上的第一距离D1可以基本上等于从第二不可移动部200”到可移动部300’的磁性构件310’的在 Z-Z’方向上的第二距离D2(参见图17A和图17B)。由第一不可移动部200”施加到 可移动部300’的磁性构件310’上的在Z方向上的磁吸引力被由第二不可移动部200” 施加到可移动部300’的磁性构件310’上的在Z’方向上的磁吸引力抵消。第一距离D1 与第二距离D2可以彼此不同。
可移动部300’可以具有与可移动部300的配置类似的配置,但不同之处可以在于,可移动部300’包括取代永磁体310的磁性构件310’,并且第一线圈100和第二 线圈100被固定到可移动部300’。第一线圈100和第二线圈100用粘合剂或其它手段 被分别固定到磁性构件310’的在Z方向侧和Z’方向侧的面,并且磁性构件310’在Z-Z’ 方向上位于第一线圈100和第二线圈100之间。第一磁场在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 可移动部300’的磁性构件310’之间产生,第二磁场在第二不可移动部200”和可移动 部300’的磁性构件310’之间产生。第一线圈100设置在第一磁场中,使得第一线圈 100的线贯穿可移动部300’的磁性构件310’和第一不可移动部200’之间的第一磁场。 第二线圈100设置在第二磁场中,使得第二线圈100的线贯穿可移动部300’的磁性构 件31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之间的第二磁场。在可移动部300’设置有保持器320 的情况下,保持器320与永磁体310类似地保持磁性构件310’。磁性构件310’包括 第一端部311和第二端部312。
在第一移动方面,在可移动部300’处于中立位置的状态下,可移动部300’以及 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可以具有下面的配置(A’)或(B’)还 有下面的配置(C’)或(D’)。
(A’)处于中立位置的可移动部300’被设置为使得可移动部300’的磁性构件310’的第一端311a在X-X’方向上处于与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一端201和第二不可移 动部200”的第一端201基本上重合的相对位置(参见图17B)。换句话说,处于中立 位置的可移动部300’被设置为使得可移动部300’的磁性构件310’的第一端311a顺着 沿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一端201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一端201在Z-Z’方 向上延伸的第一假想线L1设置。随着可移动部300’从中立位置在X方向上移动,磁 性构件310’的相对于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一端201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的第 一端201(即,相对于第一假想线L1)位于X方向侧的部分(可以被称为第一扩大 部分)逐渐扩大。在可移动部300’处于中立位置的状态下,磁性构件310’没有第一 扩大部分(参见图17B)。在可移动部300’已从中立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的状态下, 磁性构件310’的第一扩大部分变成最大。该最大的第一扩大部分包括磁性构件310’ 的第一端部311的全部或其在X方向侧的一部分。
(B’)处于中立位置的可移动部300’被设置为使得可移动部300’的磁性构件310’的第一端部311在X-X’方向上相对于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一端201和第二不可 移动部200”的第一端201位于X方向侧(参见图17A)。换句话说,处于中立位置的 可移动部300’被设置为使得可移动部300’的磁性构件310’的第一端部311相对于第 一假想线L1位于X方向侧。随着可移动部300’从中立位置在X方向上移动,磁性 构件310’的第一扩大部分逐渐扩大。在可移动部300’处于中立位置的状态下,磁性 构件310’的第一扩大部分最小,该最小的第一扩大部分包括磁性构件310’的第一端 部311(参见图17A)。在可移动部300’已从中立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的状态下,磁 性构件310’的第一扩大部分变成最大。该最大的第一扩大部分包括磁性构件310’的 整个第一端部311和相对于磁性构件310’的第一端部311在X’方向侧的一部分。
(C’)处于中立位置的可移动部300’被设置为使得可移动部300’的磁性构件310’的第二端312a在X-X’方向上处于与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二端202和第二不可移 动部200”的第二端202基本上重合的相对位置(参见图17B)。换句话说,处于中立 位置的可移动部300’被设置为使得可移动部300’的磁性构件310’的第二端312a顺着 沿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二端202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二端202在Z-Z’方 向上延伸的第二假想线L2设置。随着可移动部300’从中立位置在X’方向上移动,磁 性构件310’的相对于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二端202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的第 二端202(即,相对于第二假想线L2)位于X’方向侧的部分(可以被称为第二扩大 部分)逐渐扩大。在可移动部300’处于中立位置的状态下,磁性构件310’没有第二 扩大部分(参见图17B)。在可移动部300’已从中立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的状态下, 磁性构件310’的第二扩大部分变成最大。该最大的第二扩大部分包括磁性构件310’ 的第二端部312的全部或其在X’方向侧的一部分。
(D’)处于中立位置的可移动部300’被设置为使得可移动部300’的磁性构件310’的第二端部312在X-X’方向上相对于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二端202和第二不可 移动部200”的第二端202位于X’方向侧(参见图17A)。换句话说,处于中立位置的 可移动部300’被设置为使得可移动部300’的磁性构件310’的第二端部312相对于第 二假想线L2位于X’方向侧。随着可移动部300’从中立位置在X’方向上移动,磁性 构件310’的第二扩大部分逐渐扩大。在可移动部300’处于中立位置的状态下,磁性 构件310’的第二扩大部分最小,该最小的第二扩大部分包括磁性构件310’的第二端 部312(参见图17A)。在可移动部300’已从中立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的状态下,磁 性构件310’的第二扩大部分变成最大。该最大的第二扩大部分包括磁性构件310’的 整个第二端部312和相对于磁性构件310’的第二端部312在X方向侧的一部分。
无论可移动部300’以及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具有以上配置(A’)还是(B’),都由于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被固定到壳 体400,因此磁性构件310’的第一扩大部分在包括X’方向和Z方向的分量的对角线 方向(该对角线方向可以被称为X’Z方向)上被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磁吸引,并且 磁性构件310’的第一扩大部分在包括X’方向和Z’方向的分量的对角线方向(该对角 线方向可以被称为X’Z’方向)上被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磁吸引。换句话说,固定的 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在X’Z方向上磁吸引磁性构件310’的第一扩大部分,固定的第 二不可移动部200”在X’Z’方向上磁吸引磁性构件310’的第一扩大部分。为了便于描 述,前一个在X’Z方向上的磁吸引力可以被称为第一磁吸引力,并且后一个在X’Z’ 方向上的磁吸引力可以被称为第二磁吸引力。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一磁吸引力 中所包括的在X’方向上的磁吸引力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二磁吸引力中所包括 的在X’方向上的磁吸引力起到使可移动部300’相对于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 可移动部200”在X’方向上相对移动的力的作用。
无论可移动部300’以及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具有以上配置(C’)还是(D’),磁性构件310’的第二扩大部分都在包括X方向和Z方向的分量 的对角线方向(该对角线方向可以被称为XZ方向)上被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磁吸引, 并且磁性构件310’的第二扩大部分都在包括X方向和Z’方向的分量的对角线方向(该 对角线方向可以被称为XZ’方向)上被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磁吸引。换句话说,固定 的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在XZ方向上磁吸引磁性构件310’的第二扩大部分,固定的第 二不可移动部200”在XZ’方向上磁吸引磁性构件310’的第二扩大部分。为了便于描 述,前一个在XZ方向上的磁吸引力可以被称为第三磁吸引力,并且后一个在XZ’方 向上的磁吸引力可以被称为第四磁吸引力。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三磁吸引力中 所包括的在X方向上的磁吸引力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的第四磁吸引力中所包括的 在X方向上的磁吸引力起到使可移动部300’相对于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 移动部200”在X方向上相对移动的力的作用。
在第一移动方面,向第一线圈100施加以预定间隔重复地极性反转的电流交替地产生用于使磁性构件310’在X方向上移动的第一驱动力(洛伦兹力)以及用于使磁 性构件310’在X’方向上移动的第三驱动力(洛伦兹力)。具体地,使磁性构件310’ 在X方向上移动的第一驱动力(洛伦兹力)和使磁性构件310’在X’方向上移动的第 三驱动力(洛伦兹力)由第一磁场与流过第一线圈100以便贯穿第一磁场的电流之间 的电磁相互作用交替产生。另外,向第二线圈100施加以预定间隔重复地极性反转的 电流交替地产生用于使磁性构件310’在X方向上移动的第二驱动力(洛伦兹力)以 及用于使磁性构件310’在X’方向上移动的第四驱动力(洛伦兹力)。具体地,使磁性 构件310’在X方向上移动的第二驱动力(洛伦兹力)和使磁性构件310’在X’方向上 移动的第四驱动力(洛伦兹力)由第二磁场与流过第二线圈100以便贯穿第二磁场的 电流之间的电磁相互作用交替产生。交替产生的第一驱动力和第二驱动力以及第三驱 动力和第四驱动力使可移动部300’相对于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 200”交替地重复从第二位置到第一位置的相对的线性移动以及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 置的相对的线性移动。可移动部300’以及第一线圈100和第二线圈100从第二位置到 第一位置以及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这种交替重复的线性移动导致振动的产生。
第一驱动力与第二驱动力之和(即,使可移动部300’在X方向上移动的总驱动 力)大于最大的第一磁吸引力中所包括的在X’方向上的磁吸引力与最大的第二磁吸 引力中所包括的在X’方向上的磁吸引力之和(即,使可移动部300’在X’方向上移动 的总磁吸引力)。因此,第一驱动力和第二驱动力对抗上述在X’方向上的两个磁吸引 力的合力,使可移动部300’从第二位置线性移动到第一位置。第三驱动力与第四驱动 力之和(即,使可移动部300’在X’方向上移动的总驱动力)大于最大的第三磁吸引 力中所包括的在X方向上的磁吸引力和最大的第四磁吸引力中所包括的在X方向上 的磁吸引力之和(即,使可移动部300’在X方向上移动的总磁吸引力)。因此,第三 驱动力和第四驱动力对抗上述在X方向上的两个磁吸引力的合力,使可移动部300’ 从第一位置线性移动到第二位置。在可移动部300’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移动中, 在可移动部300’从第一位置移动到中立位置期间,可移动部300’被第一磁吸引力和 第二磁吸引力偏置。在可移动部300’从第二位置到第一位置的移动中,在可移动部 300’从第二位置移动到中立位置期间,可移动部300’被第三磁吸引力和第四磁吸引力 偏置。
另一方面,在第二移动方面,可移动部300’以及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 可移动部200”具有以上配置(A’)或(B’),省去了以上配置(C’)和(D’)。向第 一线圈100间歇性施加正极性或负极性的电流间歇性产生第一驱动力(洛伦兹力), 以使磁性构件310’在X方向上移动。具体地,使磁性构件310’在X方向上移动的第 一驱动力(洛伦兹力)由第一磁场与流过第一线圈100以便贯穿第一磁场的电流之间 的电磁相互作用间歇性产生。向第二线圈100间歇性施加正极性或负极性的电流间歇 性产生第二驱动力(洛伦兹力),以使磁性构件310’在X方向上移动。具体地,使磁 性构件310’在X方向上移动的第二驱动力(洛伦兹力)由第二磁场与流过第二线圈 100以便贯穿第二磁场的电流之间的电磁相互作用间歇性产生。第一驱动力和第二驱 动力使可移动部300’相对于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间歇性地从 中立位置相对地线性移动到第一位置。在间歇性暂停向第一线圈100和第二线圈100 施加电流时,第一磁吸引力和第二磁吸引力偏置可移动部300’的磁性构件310’,以 从第一位置向中立位置间歇性移动。简言之,可移动部300’以及第一线圈100和第二 线圈100交替地重复在X方向上的由第一驱动力和第二驱动力引起的从中立位置到第一位置的线性移动以及由第一磁吸引力和第二磁吸引力引起的从第一位置到中立 位置的线性移动,使得产生振动。
致动器A4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支撑件C1。至少一个支撑件C1可以是单个支撑 件C1或两个支撑件C1。至少一个支撑件C1具有与致动器A2的至少一个支撑件C1 的配置类似的配置,但不同之处在于,致动器A4的该支撑件C1或每个支撑件C1 在X-X’方向上设置在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之间,并被配置为 支撑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可以省去该至少一个支撑件C1。
上述的致动器A4和振动发生器B4提供了以下的技术特征和效果。
技术特征和效果(1)
在第一移动方面,作用在可移动部300’的磁性构件310’上的在X方向上的第一 驱动力和第二驱动力使可移动部300’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因此,可移动部300’的磁性构件310’的第一扩大部分扩大。于是,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 动部200”磁吸引第一扩大部分,并且作用在可移动部300’的磁性构件310’上的在X’ 方向上的第三驱动力和第四驱动力以非接触的方式使可移动部300’从第一位置在X’ 方向上移动。作用在可移动部300’的磁性构件310’上的在X’方向上的第三驱动力和 第四驱动力使可移动部300’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因此,可移动部300’的磁 性构件310’的第二扩大部分扩大。于是,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 磁吸引第二扩大部分,并且作用在可移动部300’的磁性构件310’上的第一驱动力和 第二驱动力以非接触的方式使可移动部300’从第二位置在X方向上移动。该方面的 致动器A4和振动发生器B4以非接触的方式向分别在X方向和X’方向上交替移动的 可移动部300’施加在X’方向和X方向上的驱动力。
在第二移动方面,作用在可移动部300’的磁性构件310’上的第一驱动力和第二驱动力使可移动部300’从中立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因此,可移动部300’的磁性构 件310’的第一扩大部分扩大。于是,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磁 吸引第一扩大部分,使得可移动部300’以非接触的方式从第一位置在X’方向上移动。 该方面的致动器A4和振动发生器B4以非接触的方式向在X方向上间歇性移动的可 移动部300’间歇性施加在X’方向上的驱动力。
技术特征和效果(2)
在第一移动方面,致动器A4和振动发生器B4被配置为通过使用可移动部300’ 的磁性构件310’以及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以非接触的方式 向分别在X方向和X’方向上交替移动的可移动部300’施加在X’方向和X方向上的 驱动力。与被配置为用弹簧或类似装置施加驱动力的传统装置相比,该配置减少了致 动器A4和振动发生器B4的部件数量。
在第二移动方面,致动器A4和振动发生器B4被配置为通过使用可移动部300’ 的磁性构件310’以及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以非接触的方式 向在X方向上间歇性移动的可移动部300’间歇性施加在X’方向上的驱动力。与传统 装置相比,该配置也减少了致动器A4和振动发生器B4的部件数量。
技术特征和效果(3)
在第一移动方面,作用在可移动部300’的磁性构件310’上的在X方向上的第一 驱动力和第二驱动力(即,两个驱动力)使可移动部300’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 作用在可移动部300’的磁性构件310’上的在X’方向上的第三驱动力和第四驱动力 (即,两个驱动力)使可移动部300’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因此,可以使因可 移动部300’在X方向和X’方向上交替移动而产生的振动最大化。
技术特征和效果(4)
在第一距离D1基本上等于第二距离D2的情况下,由第一不可移动部200”施加 到可移动部300’的磁性构件310’上的在Z方向上的磁吸引力被由第二不可移动部 200”施加到可移动部300’的磁性构件310’上的在Z’方向上的磁吸引力抵消。因此, 可以减少可移动部300’与引导件之间的摩擦。
技术特征和效果(5)
在第一移动方面,引导件与其中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磁吸引可移动部300’的磁性构件310’的第一扩大部分的布置以及其中第一不可移动部 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磁吸引可移动部300’的磁性构件310’的第二扩大部分的 布置分开地独立设置。因此,可以以增加的灵活性设计和调整这些布置。
在第二移动方面,引导件与其中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磁吸引可移动部300’的磁性构件310’的第一扩大部分的布置分开地独立设置。因此, 可以以增加的灵活性设计和调整该布置。
第五实施方式
下文中参考图18A至图18C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包括第五实施方式及其修改形式 的多个实施方式的振动发生器B5。图18A至图18C例示了第五实施方式的振动发生 器B5。图18A和图18C以与图2B类似的方式例示X-X’方向和Z-Z’方向。
振动发生器B5包括电磁致动器A5(可以被简称为致动器A5)。致动器A5具有 与致动器A3的配置类似的配置,但不同之处在于以下几点。第一不可移动部200”’ 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未由磁性物质构成而是由永磁体构成;可移动部300”不包括 永磁体310,而是包括由磁性物质构成的磁性构件310”;并且第一线圈100和第二线 圈100被固定到可移动部300”。下文中,将仅详细描述差异,并且将省去与对致动 器A3的描述重复的对致动器A5的描述。
可移动部300”可以具有与可移动部300的配置类似的配置,但不同之处可以在于,可移动部包括取代永磁体310的磁性构件310”,并且磁性构件310”包括开口311”。 第一线圈100和第二线圈100用粘合剂或其它手段分别被固定到磁性构件310”的在Z 方向侧和Z’方向侧的面,并且磁性构件310”在Z-Z’方向上位于第一线圈100和第二 线圈100之间。在可移动部300”设置有保持器320(在图18A至图18C中未例示) 的情况下,保持器320与永磁体310类似地保持磁性构件310”。磁性构件310”的开 口311”在Z-Z’方向上延伸穿过磁性构件310”。开口311”可以是多边形(例如,如图 18A至图18C中所示的矩形)、圆形或任何其它形状。磁性构件310”还包括开口311” 的在X方向侧的第一边缘部分312”和开口311”的在X’方向侧的第二边缘部分313”。 第一边缘部分312”包括开口311”的在X方向侧的第一边缘312a”。第二边缘部分313” 包括开口311”的在X’方向侧的第二边缘313a”。
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中的每一个与致动器A3的上述任何方面的永磁体310类似地由一个或两个永磁体构成。为了便于描述,第一不可移动 部200”’的在Z’方向侧的部分中分别形成北极和南极的部分可以被分别称为第一磁极 部分和第二磁极部分;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的在Z方向侧的部分中分别形成南极和 北极的部分可以被分别称为第三磁极部分和第四磁极部分;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的 在Z’方向侧的部分中分别形成北极和南极的部分可以被分别称为第一磁极部分和第 二磁极部分;并且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的在Z方向侧的部分中分别形成南极和北极 的部分可以被分别称为第三磁极部分和第四磁极部分。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可以被 修改为使得第一磁极部分和第二磁极部分分别形成南极和北极,并且第三磁极部分和 第四磁极部分分别形成北极和南极。同样地,第二不可移动部200”’可以被修改为使 得第一磁极部分和第二磁极部分分别形成南极和北极,并且第三磁极部分和第四磁极 部分分别形成北极和南极。与致动器A3的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 200’类似,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被固定就位,特别地被固定 到壳体400’。在图18A至图18C中未例示壳体400’。第一磁场在第一不可移动部200”’ 和可移动部300”的磁性构件310”之间产生,第二磁场在第二不可移动部200”’和可移 动部300”的磁性构件310”之间产生。第一线圈100设置在第一磁场中,使得第一线 圈100的线贯穿可移动部300”的磁性构件310”和第一不可移动部200”’之间的第一磁 场。第二线圈100设置在第二磁场中,使得第二线圈100的线贯穿可移动部300”的 磁性构件31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之间的第二磁场。
从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到可移动部300”的磁性构件310”的在Z-Z’方向上的第一距离D1可以基本上等于从第二不可移动部200”’到可移动部300”的磁性构件310”的 在Z-Z’方向上的第二距离D2(参见图18A)。由第一不可移动部200”’施加到可移动 部300”的磁性构件310”上的在Z方向上的磁吸引力被由第二不可移动部200”’施加到 可移动部300”的磁性构件310”上的在Z’方向上的磁吸引力抵消。第一距离D1与第 二距离D2可以不同。
在第一移动方面,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中的每一个包括在图18A至图18C中被用虚线指代的第一部分201”’、第二部分202”’、第三部分203”’ 和第四部分204”’。在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中的每一个中, 第一部分201”’和第三部分203”’中的每一个设置在第一磁极部分和第三磁极部分中, 并且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二部分202”’和第四部分204”’ 中的每一个设置在第二磁极部分和第四磁极部分中。
在可移动部300”处于中立位置的状态下,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一部分201”’相对于可移动部300”的磁性构件310”的开口311”位于Z方向侧并与可移动部300” 的磁性构件310”的开口311”成间隔关系,并在X方向侧包括在X-X’方向上与可移动 部300”的磁性构件310”的开口311”的第一边缘312a”基本上重合的端部201a”’。另 外,在可移动部300”处于中立位置的状态下,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一部分201”’ 相对于可移动部300”的磁性构件310”的开口311”位于Z’方向侧并与可移动部300” 的磁性构件310”的开口311”成间隔关系,并在X方向侧包括在X-X’方向上与可移动 部300”的磁性构件310”的开口311”的第一边缘312a”基本上重合的端部201a”’。在 中立位置,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一部分201”’的在X方向侧的端部201a”’和第 二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一部分201”’的在X方向侧的端部201a”’顺着沿可移动部 300”的磁性构件310”的开口311”的第一边缘312a”在Z-Z’方向上延伸的第三假想线 L3设置。
在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中的每一个中,第二部分202”’是相对于第一部分201”’位于X’方向侧的部分。在可移动部300”处于中立位置的状态 下,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二部分202”’相对于可移动部300”的磁性构件310”的 开口311”的第二边缘部分313”位于Z方向侧并与可移动部300”的磁性构件310”的开 口311”的第二边缘部分313”成间隔关系,并在X方向侧包括在X-X’方向上与可移动 部300”的磁性构件310”的开口311”的第二边缘313a”基本上重合的端部202a”’。另 外,在可移动部300”处于中立位置的状态下,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二部分202”’ 相对于可移动部300”的磁性构件310”的开口311”的第二边缘部分313”位于Z’方向侧 并与可移动部300”的磁性构件310”的开口311”的第二边缘部分313”成间隔关系,并 在X方向侧包括在X-X’方向上与可移动部300”的磁性构件310”的开口311”的第二 边缘313a”基本上重合的端部202a”’。在中立位置,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二部 分202”’的在X方向侧的端部202a”’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二部分202”’的在X 方向侧的端部202a”’顺着沿可移动部300”的磁性构件310”的开口311”的第二边缘 313a”在Z-Z’方向上延伸的第四假想线L4设置。
在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中的每一个中,第三部分203”’是设置在第一部分201”’旁边并相对于第一部分201”’位于X方向侧的部分。在可移 动部300”处于中立位置的状态下,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三部分203”’相对于可 移动部300”的磁性构件310”的开口311”的第一边缘部分312”位于Z方向侧并与可移 动部300”的磁性构件310”的开口311”的第一边缘部分312”成间隔关系,并在X’方向 侧包括在X-X’方向上与可移动部300”的磁性构件310”的开口311”的第一边缘312a” 基本上重合的端部203a”’。另外,在可移动部300”处于中立位置的状态下,第二不 可移动部200”’的第三部分203”’相对于可移动部300”的磁性构件310”的开口311”的 第一边缘部分312”位于Z’方向侧并与可移动部300”的磁性构件310”的开口311”的第 一边缘部分312”成间隔关系,并在X’方向侧包括在X-X’方向上与可移动部300”的磁 性构件310”的开口311”的第一边缘312a”基本上重合的端部203a”’。第一不可移动部 200”’的第三部分203”’的在X’方向侧的端部203a”’与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一部 分201”’的在X方向侧的端部201a”’交叠,并且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三部分203”’ 的在X’方向侧的端部203a”’与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一部分201”’的在X方向侧 的端部201a”’交叠(参见图18A)。在中立位置,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一部分 201”’的在X方向侧的端部201a”’和第三部分200”’的在X’方向侧的端部203a”’以及 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一部分201”’的在X方向侧的端部201a”’和第三部分200”’ 的在X’方向侧的端部203a”’沿着第三假想线L3设置。
在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中的每一个中,第四部分204”’是在X-X’方向上位于第一部分201”’和第二部分202”’之间、位于第二部分202”’旁边 并相对于第二部分202”’位于X方向侧的部分。在可移动部300”处于中立位置的状态 下,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的第四部分204”’相对于可移动部300”的磁性构件310”的 开口311”位于Z方向侧并与可移动部300”的磁性构件310”的开口311”成间隔关系, 并在X’方向侧包括在X-X’方向上与可移动部300”的磁性构件310”的开口311”的第 二边缘313a”基本上重合的端部204a”’。另外,在可移动部300”处于中立位置的状态 下,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的第四部分204”’相对于可移动部300”的磁性构件310”的 开口311”位于Z’方向侧并与可移动部300”的磁性构件310”的开口311”成间隔关系, 并在X’方向侧包括在X-X’方向上与可移动部300”的磁性构件310”的开口311”的第 二边缘313a”基本上重合的端部204a”’。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的第四部分204”’的在 X’方向侧的端部204a”’与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二部分202”’的在X方向侧的端 部202a”’交叠,并且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的第四部分204”’的在X’方向侧的端部 204a”’与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二部分202”’的在X方向侧的端部202a”’交叠。第 一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二部分202”’的在X方向侧的端部202a”’和第四部分204”’的 在X’方向侧的端部204a”’以及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二部分202”’的在X方向侧 的端部202a”’和第四部分204”’的在X’方向侧的端部204a”’沿着第四假想线L4设置。
在第二移动方面,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中的每一个包括第三部分203”’和第四部分204”’,省去了第一部分201”’和第二部分202”’。在可移动 部300”处于中立位置的状态下,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的第 三部分203”’和第四部分204”’的位置如上所述。
应该理解,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一部分201”’的在X方向侧的上述端部201a”’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一部分201”’的在X方向侧的上述端部201a”’不是 物理端部,而只是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的在X-X’方向上与 处于中立位置的可移动部300”的第一边缘312a”基本上重合的部分;第一不可移动部 200”’的第二部分202”’的在X方向侧的上述端部202a”’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的第 二部分202”’的在X方向侧的上述端部202a”’不是物理端部,而只是第一不可移动部 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的在X-X’方向上与处于中立位置的可移动部300”的第 二边缘313a”基本上重合的部分;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三部分203”’的在X’方向 侧的上述端部203a”’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三部分203”’的在X’方向侧的上述 端部203a”’不是物理端部,而只是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的在 X-X’方向上与处于中立位置的可移动部300”的第一边缘312a”基本上重合的部分;并 且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的第四部分204”’的在X’方向侧的上述端部204a”’和第二不 可移动部200”’的第四部分204”’的在X’方向侧的上述端部204a”’不是物理端部,而 只是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的在X-X’方向上与处于中立位置 的可移动部300”的第二边缘313a”基本上重合的部分。
随着可移动部300”从中立位置在X方向上移动,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三部分203”’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三部分203”’在X’方向上相对移动经过可移动部300”的开口311”的第一边缘312a”(即,经过第三假想线L3)(参见图18B)。因此, 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三部分203”’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三部分203”’的相 对于可移动部300”的第一边缘312a”(即,相对于第三假想线L3)位于X’方向侧的 部分(可以被称为第三扩大部分)逐渐扩大。在可移动部300”处于中立位置的状态 下,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三部分203”’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三部分203”’ 没有相应的第三扩大部分(参见图18A)。另一方面,当可移动部300”已从中立位置 移动到第一位置时,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三扩大部分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 的第三扩大部分变成最大(参见图18B)。
在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的相应第三部分203”’中出现第三扩大部分的状态下,第三扩大部分在X’Z方向和X’Z’方向上磁吸引可移动部300” 的第一边缘312a”。为了便于描述,前一个在X’Z方向上的磁吸引力可以被称为第五 磁吸引力,并且后一个在X’Z’方向上的磁吸引力可以被称为第六磁吸引力。由于第 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按上述方式被固定,因此由第一不可移动 部200”’的第三扩大部分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三扩大部分施加的第五磁吸引 力中所包括的在X’方向上的磁吸引力和第六磁吸引力中所包括的在X’方向上的磁吸 引力起到使可移动部300”相对于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在X’ 方向上相对移动的力的作用。在可移动部300”处于中立位置的状态下,第一不可移 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没有第三扩大部分,因此将不产生第五磁吸引力和 第六磁吸引力。另一方面,随着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三扩大部分和第二不可移 动部200”’的第三扩大部分扩大,第五磁吸引力和第六磁吸引力变得更强,并且在可 移动部300”已移动到第一位置的状态下变成最强。
随着可移动部300”从中立位置在X方向上移动,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的第四 部分204”’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的第四部分204”’在X’方向上相对移动经过可移动 部300”的开口311”的第二边缘313a”(即,经过第四假想线L4)(参见图18B)。因 此,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的第四部分204”’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的第四部分204”’ 的相对于可移动部300”的第二边缘313a”(即,相对于第四假想线L4)位于X’方向 侧的部分(可以被称为第四扩大部分)逐渐扩大。在可移动部300”处于中立位置的 状态下,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的第四部分204”’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的第四部分 204”’没有相应的第四扩大部分(参见图18A)。另一方面,在可移动部300”已从中立 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的状态下,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的第四扩大部分和第二不可移 动部200”’的第四扩大部分变成最大(参见图18B)。
在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的相应第四部分204”’中出现第四扩大部分的状态下,第四扩大部分在X’Z方向和X’Z’方向上磁吸引可移动部300” 的第二边缘313a”。为了便于描述,前一个在X’Z方向上的磁吸引力可以被称为第七 磁吸引力,并且后一个在X’Z’方向上的磁吸引力可以被称为第八磁吸引力。由于第 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按上述方式被固定,因此由第一不可移动 部200”’的第四扩大部分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的第四扩大部分施加的第七磁吸引 力中所包括的在X’方向上的磁吸引力和第八磁吸引力中所包括的在X’方向上的磁吸 引力起到使可移动部30”相对于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在X’ 方向上相对移动的力的作用。在可移动部300”处于中立位置的状态下,由于第一不 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没有第四扩大部分,因此将不产生第七磁吸引 力和第八磁吸引力。另一方面,随着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 的第四扩大部分扩大,第七磁吸引力和第八磁吸引力变得更强,并且在可移动部300” 已移动到第一位置的状态下变成最强。
假定在可移动部300”已移动到第一位置的状态下,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的第四部分204”’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的第四部分204”’相对于可移动部300”的第二边缘 部分313”位于Z方向侧和Z’方向侧并与可移动部300”的第二边缘部分313”成间隔关 系,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的第四部分204”’的第四扩大部分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 的第四部分204”’的第四扩大部分既没有在X’Z方向也没有在X’Z’方向上磁吸引可移 动部300”的第二边缘313a”,取而代之,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一磁极部分和第 二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一磁极部分相对靠近可移动部300”的第二边缘313a”并在XZ 方向和XZ’方向上磁吸引可移动部300”的第二边缘313a”。在这种情况下,第一不可 移动部200”’的第一磁极部分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一磁极部分的在XZ方向和XZ’方向上的磁吸引力将与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三部分203”’的第三扩大部分和 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三部分203”’的第三扩大部分的在X’Z方向和X’Z’方向上 的磁吸引力平衡,从而导致可移动部300”的中立位置将移位。鉴于此,可移动部300” 的第一位置应该是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一磁极部分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的 第一磁极部分将不在XZ方向和XZ’方向上磁吸引可移动部300”的第二边缘313a”的 位置。为此目的,可以调整可移动部300”的开口311”的在X-X’方向上的尺寸以及从 处于第一位置的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一磁极部分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的第 一磁极部分到可移动部300”的第二边缘313a”的距离。
在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设置有相应的第一部分201”’的情况下,随着可移动部300”从中立位置在X’方向上移动,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的第 一部分201”’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一部分201”’在X方向上相对移动经过可移 动部300”的开口311”的第一边缘312a”(即,经过第三假想线L3)(参见图18C)。 因此,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一部分201”’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一部分 201”’的相对于可移动部300”的第一边缘312a”(即,相对于第三假想线L3)位于X 方向侧的部分(可以被称为第一扩大部分)逐渐扩大。在可移动部300”处于中立位 置的状态下,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一部分201”’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一 部分201”’没有第一扩大部分(参见图18A)。另一方面,在可移动部300”已从中立 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的状态下,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一扩大部分和第二不可移 动部200”’的第一扩大部分变成最大(参见图18C)。
在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的相应第一部分201”’中出现第一扩大部分的状态下,第一扩大部分分别在XZ方向和XZ’方向上磁吸引可移动部 300”的第一边缘312a”。为了便于描述,前一个在XZ方向上的磁吸引力可以被称为 第一磁吸引力,并且后一个在XZ’方向上的磁吸引力可以被称为第二磁吸引力。由于 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按上述方式被固定,因此由第一不可移 动部200”’的第一扩大部分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一扩大部分施加的第一磁吸 引力中所包括的在X方向上的磁吸引力和第二磁吸引力中所包括的在X方向上的磁 吸引力起到使可移动部300”相对于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在 X方向上相对移动的力的作用。在可移动部300”处于中立位置的状态下,第一不可 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没有第一扩大部分,因此将不产生第一磁吸引力 和第二磁吸引力。另一方面,随着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一扩大部分和第二不可 移动部200”’的第一扩大部分扩大,第一磁吸引力和第二磁吸引力变得更强,并且在 可移动部300”已移动到第二位置的状态下变成最强。
在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设置有相应的第二部分202”’的情况下,随着可移动部300”从中立位置在X’方向上移动,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的第 二部分202”’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二部分202”’在X方向上相对移动经过可移 动部300”的开口311”的第二边缘313a”(即,经过第四假想线L4)(参见图18C)。 因此,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二部分202”’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二部分 202”’的相对于可移动部300”的第二边缘313a”(即,相对于第四假想线L4)位于X 方向侧的部分(可以被称为第二扩大部分)逐渐扩大。在可移动部300”处于中立位 置的状态下,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二部分202”’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二 部分202”’没有第二扩大部分(参见图18A)。另一方面,在可移动部300”已从中立 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的状态下,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二扩大部分和第二不可移 动部200”’的第二扩大部分变成最大(参见图18C)。
在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的相应第二部分202”’中出现第二扩大部分的状态下,第二扩大部分分别在XZ方向和XZ’方向上磁吸引可移动部 300”的第二边缘313a”。为了便于描述,前一个在XZ方向上的磁吸引力可以被称为 第三磁吸引力,并且后一个在XZ’方向上的磁吸引力可以被称为第四磁吸引力。由于 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按上述方式被固定,因此第一不可移动 部200”’的第二扩大部分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二扩大部分的第三磁吸引力中 所包括的在X方向上的磁吸引力和第四磁吸引力中所包括的在X方向上的磁吸引力 起到使可移动部300”相对于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在X方向 上相对移动的力的作用。在可移动部300”处于中立位置的状态下,第一不可移动部 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没有第一扩大部分,因此将不产生第三磁吸引力和第四 磁吸引力。另一方面,随着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二扩大 部分扩大,第三磁吸引力和第四磁吸引力变得更强,并且在可移动部300”已移动到 第二位置的状态下变成最强。
假定在可移动部300”移动到第二位置的状态下,当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一部分201”’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一部分201”’相对于可移动部300”的第一边缘 部分312”位于Z方向侧和Z’方向侧并与可移动部300”的第一边缘部分312”成间隔关 系时,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一部分201”’的第一扩大部分和第二不可移动部 200”’的第一部分201”’的第一扩大部分既没有在XZ方向也没有在XZ’方向上磁吸引 可移动部300”的第一边缘312a”,取而代之,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的第四磁极部分 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的第四磁极部分相对靠近可移动部300”的第一边缘312a”并 在X’Z方向和X’Z’方向上磁吸引可移动部300”的第一边缘312a”。在这种情况下, 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的第四磁极部分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的第四磁极部分的在 X’Z方向和X’Z’方向上的磁吸引力将与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二部分202”’的第 二扩大部分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二部分202”’的第二扩大部分的在XZ方向和 XZ’方向上的磁吸引力平衡,从而导致可移动部300”的中立位置将移位。鉴于此,可 移动部300”的第二位置应该是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的第四磁极部分和第二不可移动 部200”’的第四磁极部分将不在X’Z方向和X’Z’方向上磁吸引可移动部300”的第一 边缘312a”的位置。为此目的,可以调整可移动部300”的开口311”的在X-X’方向上 的尺寸以及从处于第二位置的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的第四磁极部分和第二不可移动 部200”’的第四磁极部分到可移动部300”的第一边缘312a”的距离。
在第一移动方面,向第一线圈100施加以预定间隔重复地极性反转的电流交替地产生用于使磁性构件310”在X方向上移动的第一驱动力(洛伦兹力)以及用于使磁 性构件310”在X’方向上移动的第三驱动力(洛伦兹力)。具体地,使磁性构件310” 在X方向上移动的第一驱动力(洛伦兹力)和使磁性构件310”在X’方向上移动的第 三驱动力(洛伦兹力)由第一磁场与流过第一线圈100以便贯穿第一磁场的电流之间 的电磁相互作用交替产生。另外,向第二线圈100施加以预定间隔重复地极性反转的 电流交替地产生用于使磁性构件310”在X方向上移动的第二驱动力(洛伦兹力)以 及用于使磁性构件310”在X’方向上移动的第四驱动力(洛伦兹力)。具体地,使磁性 构件310”在X方向上移动的第二驱动力(洛伦兹力)和使磁性构件310”在X’方向上 移动的第四驱动力(洛伦兹力)由第二磁场与流过第二线圈100以便贯穿第二磁场的 电流之间的电磁相互作用交替产生。交替产生的第一驱动力和第二驱动力以及第三驱 动力和第四驱动力使可移动部300”相对于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 200”’交替地重复从第二位置到第一位置的相对的线性移动以及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 置的相对的线性移动。可移动部300”以及第一线圈100和第二线圈100从第二位置 到第一位置以及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这种交替重复的线性移动导致振动的产生。
第一驱动力与第二驱动力之和(即,使可移动部300”在X方向上移动的总驱动 力)大于最大的第五磁吸引力中所包括的在X’方向上的磁吸引力、最大的第六磁吸 引力中所包括的在X’方向上的磁吸引力、最大的第七磁吸引力中所包括的在X’方向 上的磁吸引力与最大的第八磁吸引力的在X’方向上的磁吸引力之和(即,使可移动 部300”在X’方向上移动的总磁吸引力)。因此,第一驱动力和第二驱动力对抗上述在 X’方向上的四个磁吸引力的合力,使可移动部300”从第二位置线性移动到第一位置。 第三驱动力与第四驱动力之和(即,使可移动部300”在X’方向上移动的总驱动力) 大于最大的第一磁吸引力中所包括的在X方向上的磁吸引力、最大的第二磁吸引力 中所包括的在X方向上的磁吸引力、最大的第三磁吸引力中所包括的在X方向上的 磁吸引力与最大的第四磁吸引力中所包括的在X方向上的磁吸引力之和(即,使可 移动部300”在X方向上移动的总磁吸引力)。因此,第三驱动力和第四驱动力对抗上 述在X方向上的四个磁吸引力的合力,使可移动部300”从第一位置线性移动到第二 位置。在可移动部300”的移动中,在可移动部300”从第一位置移动到中立位置期间, 可移动部300”被第五磁吸引力至第八磁吸引力被偏置。在可移动部300”从第二位置 到第一位置移动中,在可移动部300”从第二位置移动到中立位置期间,可移动部300”被第一磁吸引力至第四磁吸引力偏置。
另一方面,在第二移动方面,向第一线圈100间歇性施加正极性或负极性的电流间歇性产生使磁性构件310”在X方向上移动的第一驱动力(洛伦兹力)。具体地,使 磁性构件310”在X方向上移动的第一驱动力(洛伦兹力)由第一磁场与流过第一线 圈100以便贯穿第一磁场的电流之间的电磁相互作用间歇性产生。向第二线圈100 间歇性施加正极性或负极性的电流间歇性产生使磁性构件310”在X方向上移动的第 二驱动力(洛伦兹力)。具体地,使磁性构件310”在X方向上移动的第二驱动力(洛 伦兹力)由第二磁场与流过第二线圈100以便贯穿第二磁场的电流之间的电磁相互作 用间歇性产生。第一驱动力和第二驱动力使可移动部300”相对于第一不可移动部 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间歇性地从中立位置相对地线性移动到第一位置。在间 歇性暂停向第一线圈100和第二线圈100施加电流时,第五磁吸引力至第八磁吸引力 偏置可移动部300”的磁性构件310”,以从第一位置向中立位置间歇性移动。简言之, 可移动部300”以及第一线圈100和第二线圈100交替地重复在X方向上的由第一驱 动力和第二驱动力引起的从中立位置到第一位置的线性移动以及由第五磁吸引力至 第八磁吸引力引起的从第一位置到中立位置的线性移动,从而产生振动。
在第一移动方面,可移动部300”以及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还可以具有以上配置(A’)或(B’)以及以上配置(C’)或(D’)。在第二移动 方面,可移动部300”以及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还可以具有 以上配置(A’)或(B’)。
致动器A5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支撑件C1。至少一个支撑件C1可以是单个支撑 件C1或两个支撑件C1。至少一个支撑件C1具有与致动器A2的至少一个支撑件C1 的配置类似的配置,但不同之处在于,致动器A5的该支撑件C1或每个支撑件C1 在X-X’方向上设置在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之间,并被配置 为支撑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可以省去该至少一个支撑件 C1。
上述的致动器A5和振动发生器B5提供了以下的技术特征和效果。
技术特征和效果(1)
在第一移动方面,作用在可移动部300”的磁性构件310”上的在X方向上的第一 驱动力和第二驱动力使可移动部300”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因此,第一不可 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中的每一个的第三扩大部分和第四扩大部分扩 大。于是,第三扩大部分和第四扩大部分磁吸引可移动部300”的磁性构件310”,并 且作用在可移动部300”的磁性构件310”上的在X’方向上的第三驱动力和第四驱动力 以非接触的方式使可移动部300”从第一位置在X’方向上移动。作用在可移动部300” 的磁性构件310”上的在X’方向上的第三驱动力和第四驱动力使可移动部300”从第一 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因此,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中的每一 个的第一扩大部分和第二扩大部分扩大。于是,第一扩大部分和第二扩大部分磁吸引 可移动部300”的磁性构件310”,并且作用在可移动部300”的磁性构件310”上的第一 驱动力和第二驱动力以非接触的方式使可移动部300”从第二位置在X方向上移动。 该方面的致动器A5和振动发生器B5以非接触的方式向分别在X方向和X’方向上交 替移动的可移动部300”施加在X’方向和X方向上的驱动力。
在第二移动方面,作用在可移动部300”的磁性构件310”上的第一驱动力和第二驱动力使可移动部300”从中立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因此,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 第二不可移动部200”’中的每一个的第三扩大部分和第四扩大部分扩大。于是,第三 扩大部分和第四扩大部分磁吸引可移动部300”的磁性构件310”,使得可移动部300” 以非接触的方式从第一位置在X’方向上移动。该方面的致动器A5和振动发生器B5 以非接触的方式向在X方向上间歇性移动的可移动部300”间歇性施加在X’方向上的 驱动力。
技术特征和效果(2)
在第一移动方面,致动器A5和振动发生器B5被配置为通过使用可移动部300” 的磁性构件310”以及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以非接触的方 式向分别在X方向和X’方向上交替移动的可移动部300”施加在X’方向和X方向上 的驱动力。与被配置为用弹簧或类似装置施加驱动力的传统装置相比,该配置减少了 致动器A5和振动发生器B5的部件数量。
在第二移动方面,致动器A5和振动发生器B5被配置为通过使用可移动部300” 的磁性构件310”以及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以非接触的方 式向在X方向上间歇性移动的可移动部300”间歇性施加在X’方向上的驱动力。与传 统装置相比,该配置也减少了致动器A5和振动发生器B5的部件数量。
技术特征和效果(3)
在第一移动方面,作用在可移动部300”的磁性构件310”上的在X方向上的第一 驱动力和第二驱动力(即,两个驱动力)使可移动部300”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 置。作用在可移动部300”的磁性构件310”上的在X’方向上的第三驱动力和第四驱动 力(即,两个驱动力)使可移动部300”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因此,可以使 因可移动部300在X方向和X’方向上交替移动而产生的振动最大化。
技术特征和效果(4)
在第一距离D1基本上等于第二距离D2的情况下,由第一不可移动部200”’施加 到可移动部300”的磁性构件310”上的在Z方向上的磁吸引力被由第二不可移动部 200”’施加到可移动部300”的磁性构件310”上的在Z’方向上的磁吸引力抵消。因此, 可以减少可移动部300”与引导件之间的摩擦。
技术特征和效果(5)
在第一移动方面,引导件与其中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中的每一个的第三扩大部分和第四扩大部分磁吸引可移动部300”的布置以及其中第 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中的每一个的第一扩大部分和第二扩大 部分磁吸引可移动部300”的布置分开地独立设置。因此,可以以增加的灵活性设计 和调整这些布置。
在第二移动方面,引导件与其中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中的每一个的第三扩大部分和第四扩大部分磁吸引可移动部300”的布置分开地独立 设置。因此,可以以增加的灵活性设计和调整该布置。
本发明的电磁致动器和振动发生器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而是可以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被适当修改。下面,描述修改形式的一些示例。图19例示了第一实施方 式的振动发生器B1的另一变形形式。
以上任一方面的致动器A1、A2或A4的以上任一方面的第一不可移动部和第二 不可移动部中的一个或每一个可以设置有在X方向上敞口并在Z-Z’方向上延伸穿过 对应的不可移动部的切口。在这种情况下,在第一不可移动部和第二不可移动部中的 一个或每一个中,X方向侧的第一端部可以是切口的X’方向侧的边缘部分。在这种 情况下,在第一不可移动部和第二不可移动部中的一个或每一个中,X方向侧的第一 端部可以是切口的边缘部分的端部。以上任一方面的致动器A1、A2或A4的以上任 一方面的第一不可移动部和第二不可移动部中的一个或每一个可以设置有在X’方向 上敞口并在Z-Z’方向上延伸穿过该不可移动部或每个不可移动部的切口。在这种情 况下,在第一不可移动部和第二不可移动部中的一个或每一个中,X’方向侧的第二端 部可以是切口的X方向侧的边缘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在第一不可移动部和第二不 可移动部中的一个或每一个中,X’方向侧的第二端部可以是切口的边缘部分的端部。
在以上任一方面的致动器A1、A2或A3中,永磁体310可以包括多组第一磁极 部分至第四磁极部分来取代第一磁极部分至第四磁极部分(参见图19)。这些组在永 磁体310中沿着X-X’方向并排布置。在这种情况下,按照永磁体310中的组的数量, 设置多个第一线圈100和多个第二线圈100。第一线圈100中的每一个相对于永磁体 310的对应组的第一磁极部分和第二磁极部分位于Z方向侧,并与永磁体310的对应 组的第一磁极部分和第二磁极部分成间隔关系。第二线圈100中的每一个相对于永磁 体310的对应组的第三磁极部分和第四磁极部分位于Z’方向侧,并与永磁体310的 对应组的第三磁极部分和第四磁极部分成间隔关系。
在以上任一方面的致动器A4或A5中,第一不可移动部200”或200”’和第二不 可移动部200”或200”’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多组第一磁极部分至第四磁极部分来取代 第一磁极部分至第四磁极部分。这些组在第一不可移动部200”或200”’和第二不可移 动部200”或200”’中的每一个中沿着X-X’方向并排布置。在这种情况下,按照第一不 可移动部200”或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或200”’中的每一个中的组的数量,设 置多个第一线圈100和多个第二线圈100。第一线圈100中的每一个相对于第一不可 移动部200”或200”’的对应组的第一磁极部分和第二磁极部分位于Z’方向侧,并与第 一不可移动部200”或200”’的对应组的第一磁极部分和第二磁极部分成间隔关系。第 二线圈100中的每一个相对于第一不可移动部200”或200”’的对应组的第一磁极部分 和第二磁极部分位于Z方向侧,并与第一不可移动部200”或200”’的对应组的第一磁 极部分和第二磁极部分成间隔关系。
以上任一方面的该第一线圈或每个第一线圈可以是任何被配置为使得向第一线圈施加电流产生使以上任一方面的可移动部的永磁体或磁性构件在X方向上移动的 第一驱动力的线圈。例如,该第一线圈100或每个第一线圈100可以由在X-X’方向 上延伸的管状螺线管线圈构成。在这种情况下,该第一线圈或每个第一线圈可以被配 置为使得:向该第一线圈或每个第一线圈施加电流产生使以上任一方面的可移动部的 永磁体或磁性构件在X方向上移动的第一驱动力,向该第一线圈100或每个第一线 圈100间歇性施加正极性或负极性的电流间歇性产生使永磁体310或磁性构件310’ 在X方向上移动的第一驱动力(洛伦兹力),或者向该第一线圈100或每个第一线圈 100施加以预定间隔重复地极性反转的电流交替地产生使永磁体310或磁性构件310’ 在X方向上移动的第一驱动力(洛伦兹力)以及使永磁体310或磁性构件310’在X’ 方向上移动的第三驱动力(洛伦兹力)。
以上任一方面的该第二线圈或每个第二线圈可以是任何被配置为使得向第二线圈施加电流产生使以上任一方面的可移动部的永磁体或磁性构件在X方向上移动的 第二驱动力的线圈。例如,该第二线圈或每个第二线圈可以由在X-X’方向上延伸的 螺线管线圈构成。在这种情况下,该第二线圈或每个第二线圈可以被配置为使得:向 该第二线圈或每个第二线圈施加电流产生使以上任一方面的可移动部的永磁体或磁 性构件在X方向上移动的第二驱动力,向该第二线圈100或每个第二线圈100间歇 性施加正极性或负极性的电流间歇性产生使永磁体310或磁性构件310’在X方向上 移动的第二驱动力(洛伦兹力),或者向该第二线圈100或每个第二线圈100施加以 预定间隔重复地极性反转的电流交替地产生使永磁体310或磁性构件310’在X方向 上移动的第二驱动力(洛伦兹力)以及使永磁体310或磁性构件310’在X’方向上移 动的第四驱动力(洛伦兹力)。
可以省去以上任一方面的第二线圈和/或以上任一方面的第二不可移动部。在省去了第二线圈和第二不可移动部二者的情况下,以上任一方面的该第一线圈或每个第 一线圈和可移动部可以具有以下配置(I)或(II)。
(I)向该第一线圈100或每个第一线圈100施加以预定间隔重复地极性反转的 电流交替地产生使以上任一方面的可移动部的永磁体或磁性构件在X方向上移动的 第一驱动力(洛伦兹力)以及使以上任一方面的可移动部的永磁体或磁性构件在X’ 方向上移动的第三驱动力(洛伦兹力)。交替产生的第一驱动力和第三驱动力使以上 任一方面的可移动部的永磁体或磁性构件相对于该第一线圈100或每个第一线圈100 及第一不可移动部或相对于第一不可移动部交替地重复从第二位置到第一位置的相 对的线性移动以及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相对的线性移动。在致动器A1、A2或 A4中,随着可移动部300或300’从中立位置在X方向和X’方向上移动,永磁体310 或磁性构件310’的第一扩大部分和第二扩大部分逐渐扩大。永磁体310的第一扩大部 分被朝向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磁吸引,或者另选地,磁性构件310’的第一扩大部分被 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磁吸引,并且该磁吸引使可移动部300在X’方向上移动。永磁 体310的第二扩大部分被朝向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磁吸引,或者另选地,磁性构件 310’的第二扩大部分被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磁吸引,并且该磁吸引使可移动部300 在X方向上移动。在致动器A3中,随着可移动部300从中立位置在X方向上移动,永磁体310的第一扩大部分和第二扩大部分逐渐扩大。永磁体310的第一扩大部分和 第二扩大部分被朝向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磁吸引,并且该磁吸引使可移动部300在X’ 方向上移动。随着可移动部300从中立位置在X’方向上移动,永磁体310的第三扩 大部分和第四扩大部分逐渐扩大。永磁体310的第三扩大部分和第四扩大部分被朝向 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磁吸引,并且该磁吸引使可移动部300在X方向上移动。在致 动器A5的情况下,随着可移动部300”从中立位置在X方向上移动,第一不可移动 部200”’的第三扩大部分和第四扩大部分逐渐扩大。第三扩大部分和第四扩大部分磁 吸引磁性构件310”,并且该磁吸引使可移动部300”在X’方向上移动。随着可移动部 300”从中立位置在X’方向上移动,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一扩大部分和第二扩大 部分逐渐扩大。第一扩大部分和第二扩大部分磁吸引磁性构件310”,并且该磁吸引 使可移动部300”在X方向上移动。
(II)向该第一线圈100或每个第一线圈100间歇性施加正极性或负极性的电流 间歇性产生使以上任一方面的可移动部的永磁体或磁性构件在X方向上移动的第一 驱动力(洛伦兹力),并且第一驱动力使以上任一方面的可移动部的永磁体或磁性构 件相对于该第一线圈或每个第一线圈和第一不可移动部或相对于第一不可移动部间 歇性地从中立位置相对地线性移动到第一位置。在致动器A1、A2或A4中,永磁体 310或磁性构件310’的第一扩大部分逐渐扩大。永磁体310的第一扩大部分被朝向第 一不可移动部200磁吸引,或者另选地,磁性构件310’的第一扩大部分被第一不可移 动部200”朝向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磁吸引,并且该磁吸引使可移动部300或300’在 X’方向上移动。在致动器A3中,随着可移动部300从中立位置在X方向上移动,永 磁体310的第一扩大部分和第二扩大部分逐渐扩大。永磁体310的第一扩大部分和第 二扩大部分被朝向第一不可移动部200’磁吸引,并且该磁吸引使可移动部300在X’ 方向上移动。在致动器A5中,随着可移动部300”从中立位置在X方向上移动,第 一不可移动部2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的第三扩大部分和第四扩大部分逐渐扩 大。第三扩大部分和第四扩大部分磁吸引磁性构件310”,并且该磁吸引使可移动部300”在X’方向上移动。
在以上任一方面的致动器A4中,可以省去第二线圈1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200”,取而代之,可以设置两个可移动部300’、两个第一线圈100和两个引导件。在这种情 况下,以上任一方面的致动器A4具有与以上任一方面的致动器A4的配置类似的配 置,但不同之处在于以下几点。为了便于描述,两个可移动部300’中的一个可以被称 为“一个可移动部300’”,另一个可以被称为“另一个可移动部300’”;两个第一线 圈100中的一个可以被称为“一个第一线圈100”,另一个可以被称为“另一个第一线圈 100”;两个引导件中的一个可以被称为“一个引导件”,另一个可以被称为“另一个引 导件”。一个不可移动部300’相对于第一不可移动部200”位于Z方向侧并与第一不可 移动部200”成间隔关系,另一个不可移动部300’相对于第一不可移动部200”位于Z’ 方向侧并与第一不可移动部200”成间隔关系。一个第一线圈100被固定到一个可移 动部300’并设置在一个可移动部300’和第一不可移动部200”之间,而另一个第一线 圈100被固定到另一个可移动部300’并设置在另一个可移动部300’和第一不可移动 部200”之间。一个引导件和一个可移动部300’具有上述配置(1)至(4)中的任一 种,另一个引导件和另一个可移动部300’具有上述配置(1)至(4)中的任一种。在 第一移动方面,向一个第一线圈100施加以预定间隔重复地极性反转的电流交替地产 生用于使一个可移动部300’的磁性构件310’在X方向上移动的第一驱动力(洛伦兹 力)以及用于使一个可移动部300’的磁性构件310’在X’方向上移动的第三驱动力(洛 伦兹力)。另外,向另一个第一线圈100施加以预定间隔重复地极性反转的电流交替 地产生用于使另一个可移动部300’的磁性构件310’在X方向上移动的第一驱动力(洛 伦兹力)以及用于使另一个可移动部300’的磁性构件310’在X’方向上移动的第三驱 动力(洛伦兹力)。在该第一移动方面,一个可移动部300’和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具 有以上配置(A’)或(B’)和以上配置(C’)或(D’),而另一个可移动部300’和第 一不可移动部200”具有以上配置(A’)或(B’)和以上配置(C’)或(D’)。另一方 面,在第二移动方面,向一个第一线圈100间歇性施加正极性或负极性的电流间歇性 产生使一个可移动部300’的磁性构件310’在X方向上移动的第一驱动力(洛伦兹力), 并且向另一个第一线圈100间歇性施加正极性或负极性的电流间歇性产生使另一个 可移动部300’的磁性构件310’在X方向上移动的第一驱动力(洛伦兹力)。在第二移 动方面,可移动部300’以及第一不可移动部”具有以上配置(A’)或(B’)。
在以上任一方面的致动器A5中,可以省去第二线圈100和第二不可移动部 200”’,取而代之,可以设置两个可移动部300”、两个第一线圈100和两个引导件。 在这种情况下,以上任一方面的致动器A5具有与以上任一方面的致动器A5的配置 类似的配置,但不同之处在于以下几点。为了便于描述,两个可移动部300”中的一 个可以被称为“一个可移动部300””,另一个可以被称为“另一个可移动部300””; 两个第一线圈100中的一个可以被称为“一个第一线圈100”,另一个可以被称为“另一 个第一线圈100”;两个引导件中的一个可以被称为“一个引导件”,另一个可以被称为 “另一个引导件”。一个不可移动部300”相对于第一不可移动部200”’位于Z方向侧并 与第一不可移动部200”’成间隔关系,另一个不可移动部300”相对于第一不可移动部 200”’位于Z’方向侧并与第一不可移动部200”’成间隔关系。一个第一线圈100被固定 到一个可移动部300”并设置在一个可移动部300”和第一不可移动部200”之间,而另 一个第一线圈100被固定到另一个可移动部300”并设置在另一个可移动部300”和第 一不可移动部200”之间。一个引导件和一个可移动部300”具有上述配置(1)至(4) 中的任一种,另一个引导件和另一个可移动部300”具有上述配置(1)至(4)中的任一种。在第一移动方面,向一个第一线圈100施加以预定间隔重复地极性反转的电 流交替地产生用于使一个可移动部300”的磁性构件310”在X方向上移动的第一驱动 力(洛伦兹力)以及用于使一个可移动部300”的磁性构件310”在X’方向上移动的第 三驱动力(洛伦兹力)。另外,向另一个第一线圈100施加以预定间隔重复地极性反 转的电流交替地产生用于使另一个可移动部300”的磁性构件310”在X方向上移动的 第一驱动力(洛伦兹力)以及用于使另一个可移动部300”的磁性构件310”在X’方向 上移动的第三驱动力(洛伦兹力)。在第一移动方面,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包括第一 部分201”’、第二部分202”’、第三部分203”’和第四部分204”’。另一方面,在第二移 动方面,向一个第一线圈100间歇性施加正极性或负极性的电流间歇性产生使一个可 移动部300”的磁性构件310”在X方向上移动的第一驱动力(洛伦兹力),并且向另一 个第一线圈100间歇性施加正极性或负极性的电流间歇性产生使另一个可移动部 300”的磁性构件310”在X方向上移动的第一驱动力(洛伦兹力)。在第二移动方面, 第一不可移动部200”’包括第三部分203”’和第四部分204”’。
在以上任一情况下,永磁体310、第一不可移动部200”或200”’和第二不可移动 部200”或200”’可以如上所述地被磁化,或者被磁化为使得其X方向侧和X’方向侧 分别形成北极和南极。
施加到以上任一方面的第一线圈的电流可以是能够被施加到第一线圈并由此提供使永磁体至少从中立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的驱动力的任何电流。施加到以上任一方 面的第二线圈的电流可以是能够被施加到第二线圈并由此提供使永磁体至少从中立 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的驱动力的任何电流。
以上任一方面的壳体可以仅包括第一壳体。在省去第二线圈和第二不可移动部的情况下,第一壳体可以被配置成保持以上任一方面的第一线圈和第一不可移动部。在 设置第二线圈和第二不可移动部的情况下,第一壳体可以被配置为保持以上任一方面 的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以及第一不可移动部和第二不可移动部。在这些情况中的任一 种中,可以在第一壳体中省去容纳凹部。
以上任一方面的电磁致动器还可以包括第一偏置构件和/或第二偏置构件。第一偏置构件可以是弹簧或由诸如橡胶之类的弹性物质构成的构件,并可以被配置为在 X’方向上直接或间接偏置处于第一位置的以上任一方面的可移动部。例如,壳体可以 设置有相对于以上任一方面的可移动部位于X方向侧的第一接收部分,并且第一偏 置构件可以被插置在可移动部和第一接收部分之间并被配置为在X’方向上偏置处于 第一位置的可移动部。第二偏置构件可以是弹簧或由诸如橡胶之类的弹性物质构成的 构件,并可以被配置为在X方向上直接或间接偏置处于第二位置的以上任一方面的 可移动部。例如,壳体可以设置有相对于以上任一方面的可移动部位于X’方向侧的 第二接收部分,并且第二偏置构件可以被插置在可移动部和第二接收部分之间并被配 置为在X方向上偏置处于第二位置的可移动部。简言之,本发明不限于其中仅以非 接触的方式向可移动部施加与可移动部的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的驱动力的配置。
以上任一方面的电磁致动器适用于除了振动发生器之外的装置。例如,本发明的电磁致动器适用于通过移动可移动部来打开和关闭螺线管或阀的电磁阀或类似物。
Claims (29)
1.一种电磁致动器,该电磁致动器包括:
第一线圈;
第一不可移动部,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由磁性物质构成,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相对于所述第一线圈位于第二方向上的一侧,并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以及
可移动部,所述可移动部包括永磁体并且能够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一方向是所述可移动部的移动方向,其中,
所述永磁体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相对于所述第一线圈位于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另一侧,并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的第一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具有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的第一端,
处于中立位置的所述可移动部被设置为使得所述永磁体的所述第一端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处于与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一端重合的相对位置处或者使得所述永磁体的所述第一端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
向所述第一线圈施加电流产生使所述永磁体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移动的第一驱动力,并且所述第一驱动力使所述可移动部相对于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从所述中立位置相对地线性移动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位置相对于所述中立位置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
随着所述可移动部从所述中立位置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移动,所述永磁体的相对于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的第一扩大部分逐渐扩大,并且
所述永磁体的所述第一扩大部分被朝向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磁吸引,使得所述可移动部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致动器,该电磁致动器还包括:
第二线圈;以及
第二不可移动部,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由磁性物质构成,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相对于所述第二线圈位于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并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的第一端,
所述第一线圈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设置在所述可移动部和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之间,并且所述第二线圈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设置在所述可移动部和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之间,
所述可移动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设置在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之间,并且处于所述中立位置的所述可移动部被设置为使得所述永磁体的所述第一端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处于与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一端重合的相对位置处或者使得所述永磁体的所述第一端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
向所述第二线圈施加电流产生使所述永磁体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移动的第二驱动力,
所述第一驱动力和所述第二驱动力使所述可移动部相对于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以及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和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从所述中立位置相对地线性移动到所述第一位置,
随着所述可移动部从所述中立位置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移动,所述永磁体的相对于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一端也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的所述第一扩大部分逐渐扩大,并且
所述永磁体的所述第一扩大部分被朝向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和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磁吸引,使得所述可移动部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移动。
3.一种电磁致动器,该电磁致动器包括:
第一线圈;
第一不可移动部,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由磁性物质构成,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相对于所述第一线圈位于第二方向上的一侧,并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的第一端和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第二端,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以及
可移动部,所述可移动部包括永磁体并且能够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一方向是所述可移动部的移动方向,其中,
所述永磁体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相对于所述第一线圈位于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另一侧,并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的第一端部和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具有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端部具有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的第二端,
处于中立位置的所述可移动部被设置为使得所述永磁体的所述第一端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处于与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一端重合的相对位置处或者使得所述永磁体的所述第一端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并且使得所述永磁体的所述第二端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处于与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二端重合的相对位置处或者使得所述永磁体的所述第二端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
向所述第一线圈施加以预定间隔重复地极性反转的电流交替地产生使所述永磁体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移动的第一驱动力以及使所述永磁体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移动的第三驱动力,并且所述第一驱动力和所述第三驱动力使所述可移动部相对于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交替地从第二位置相对地线性移动到第一位置以及从所述第一位置相对地线性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位置相对于所述中立位置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所述第二位置相对于所述中立位置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所述中立位置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
随着所述可移动部从所述中立位置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移动,所述永磁体的相对于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的第一扩大部分逐渐扩大,
随着所述可移动部从所述中立位置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移动,所述永磁体的相对于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的第二扩大部分逐渐扩大,
所述永磁体的所述第一扩大部分被朝向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磁吸引,使得所述可移动部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移动,并且
所述永磁体的所述第二扩大部分被朝向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磁吸引,使得所述可移动部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致动器,该电磁致动器还包括:
第二线圈;以及
第二不可移动部,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由磁性物质构成,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相对于所述第二线圈位于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并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的第一端和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的第二端,
所述第一线圈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设置在所述可移动部和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之间,并且所述第二线圈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设置在所述可移动部和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之间,
所述可移动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设置在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之间,
处于所述中立位置的所述可移动部被设置为使得所述永磁体的所述第一端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处于与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一端重合的相对位置处或者使得所述永磁体的所述第一端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并且使得所述永磁体的所述第二端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处于与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二端重合的相对位置处或者使得所述永磁体的所述第二端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
向所述第二线圈施加以预定间隔重复地极性反转的电流交替地产生使所述永磁体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移动的第二驱动力以及使所述永磁体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移动的第四驱动力,
交替产生的所述第一驱动力和所述第二驱动力以及所述第三驱动力和所述第四驱动力使所述可移动部相对于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以及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和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交替地从所述第二位置相对地线性移动到所述第一位置以及从所述第一位置相对地线性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
随着所述可移动部从所述中立位置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移动,所述永磁体的相对于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一端也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的所述第一扩大部分逐渐扩大,
随着所述可移动部从所述中立位置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移动,所述永磁体的相对于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二端也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的所述第二扩大部分逐渐扩大,
所述永磁体的所述第一扩大部分被朝向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和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磁吸引,使得所述可移动部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移动,并且
所述永磁体的所述第二扩大部分被朝向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和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磁吸引,使得所述可移动部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移动。
5.一种电磁致动器,该电磁致动器包括:
第一线圈;
第一不可移动部,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由永磁体构成,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相对于所述第一线圈位于第二方向上的一侧,并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以及
可移动部,所述可移动部被固定到所述第一线圈,其能够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与所述第一线圈一起移动,并包括由磁性物质构成的磁性构件,所述第一方向是所述可移动部的移动方向,其中,
所述磁性构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相对于所述第一线圈位于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另一侧,并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的第一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具有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的第一端,
处于中立位置的所述可移动部被设置为使得所述磁性构件的第一端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处于与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的第一端重合的相对位置处或者使得所述磁性构件的第一端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的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
向所述第一线圈施加电流产生使所述磁性构件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移动的第一驱动力,并且所述第一驱动力使所述可移动部和所述第一线圈相对于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从所述中立位置相对地线性移动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位置相对于所述中立位置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
随着所述可移动部从所述中立位置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移动,所述磁性构件的相对于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的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的第一扩大部分逐渐扩大,并且
所述磁性构件的所述第一扩大部分被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磁吸引,使得所述可移动部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致动器,该电磁致动器还包括:
第二线圈;以及
第二不可移动部,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由永磁体构成,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相对于所述第二线圈位于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并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的第一端,
所述第一线圈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设置在所述可移动部和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之间,并且所述第二线圈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设置在所述可移动部和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之间,
所述可移动部被固定到所述第二线圈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设置在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之间,
处于所述中立位置的所述可移动部被设置为使得所述磁性构件的所述第一端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处于与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一端重合的相对位置处或者使得所述磁性构件的所述第一端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
向所述第二线圈施加电流产生使所述磁性构件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移动的第二驱动力,
所述第一驱动力和所述第二驱动力使所述可移动部以及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相对于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和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从所述中立位置相对地线性移动到所述第一位置,
随着所述可移动部从所述中立位置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移动,所述磁性构件的相对于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一端也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的所述第一扩大部分逐渐扩大,并且
所述磁性构件的所述第一扩大部分被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和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磁吸引,使得所述可移动部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移动。
7.一种电磁致动器,该电磁致动器包括:
第一线圈;
第一不可移动部,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由永磁体构成,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相对于所述第一线圈位于第二方向上的一侧,并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的第一端和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第二端,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以及
可移动部,所述可移动部被固定到所述第一线圈,其能够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与所述第一线圈一起移动,并包括由磁性物质构成的磁性构件,所述第一方向是所述可移动部的移动方向,其中,
所述磁性构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相对于所述第一线圈位于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另一侧,并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的第一端部和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具有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端部具有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的第二端,
处于中立位置的所述可移动部被设置为使得所述磁性构件的所述第一端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处于与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一端重合的相对位置处或者使得所述磁性构件的所述第一端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并且使得所述磁性构件的所述第二端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处于与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二端重合的相对位置处或者使得所述磁性构件的所述第二端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
向所述第一线圈施加以预定间隔重复地极性反转的电流交替地产生使所述磁性构件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移动的第一驱动力以及使所述磁性构件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移动的第三驱动力,并且所述第一驱动力和所述第三驱动力使所述可移动部和所述第一线圈相对于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交替地从第二位置相对地线性移动到第一位置以及从所述第一位置相对地线性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位置相对于所述中立位置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所述第二位置相对于所述中立位置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所述中立位置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
随着所述可移动部从所述中立位置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移动,所述磁性构件的相对于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的第一扩大部分逐渐扩大,
随着所述可移动部从所述中立位置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移动,所述磁性构件的相对于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的第二扩大部分逐渐扩大,
所述磁性构件的所述第一扩大部分被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磁吸引,使得所述可移动部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移动,并且
所述磁性构件的所述第二扩大部分被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磁吸引,使得所述可移动部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磁致动器,该电磁致动器还包括:
第二线圈;以及
第二不可移动部,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由永磁体构成,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相对于所述第二线圈位于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并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的第一端和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的第二端,
所述第一线圈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设置在所述可移动部和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之间,并且所述第二线圈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设置在所述可移动部和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之间,
所述可移动部被固定到所述第二线圈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设置在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之间,并且
处于所述中立位置的所述可移动部被设置为使得所述磁性构件的所述第一端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处于与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一端重合的相对位置处或者使得所述磁性构件的所述第一端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并且使得所述磁性构件的所述第二端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处于与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二端重合的相对位置处或者使得所述磁性构件的所述第二端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
向所述第二线圈施加以预定间隔重复地极性反转的电流交替地产生使所述磁性构件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移动的第二驱动力以及使所述磁性构件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移动的第四驱动力,
交替产生的所述第一驱动力和所述第二驱动力以及所述第三驱动力和所述第四驱动力使所述可移动部以及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相对于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和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交替地从所述第二位置相对地线性移动到所述第一位置以及从所述第一位置相对地线性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
随着所述可移动部从所述中立位置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移动,所述磁性构件的相对于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一端也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的所述第一扩大部分逐渐扩大,
随着所述可移动部从所述中立位置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移动,所述磁性构件的相对于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二端也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的所述第二扩大部分逐渐扩大,
所述磁性构件的所述第一扩大部分被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和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磁吸引,使得所述可移动部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移动,并且
所述磁性构件的所述第二扩大部分被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和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磁吸引,使得所述可移动部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移动。
9.一种电磁致动器,该电磁致动器包括:
第一线圈;
第一不可移动部,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由磁性物质构成,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相对于所述第一线圈位于第二方向上的一侧,并具有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穿过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的开口,所述开口包括所述开口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的第一边缘部分和所述开口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第二边缘部分,所述开口的所述第一边缘部分包括所述开口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的第一边缘,所述开口的所述第二边缘部分包括所述开口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的第二边缘,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以及
可移动部,所述可移动部包括永磁体并且能够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一方向是所述可移动部的移动方向,其中,
所述永磁体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相对于所述第一线圈位于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另一侧,并包括第一部分和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的第二部分,
处于中立位置的所述可移动部被设置为使得所述永磁体的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的所述开口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成间隔关系设置,使得所述永磁体的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的所述开口的所述第二边缘部分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成间隔关系设置,并且使得所述永磁体的所述第一部分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的端部和所述永磁体的所述第二部分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的端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分别与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的所述开口的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二边缘重合,
向所述第一线圈施加电流产生使所述永磁体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移动的第一驱动力,并且所述第一驱动力使所述可移动部相对于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从所述中立位置相对地线性移动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位置相对于所述中立位置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
随着所述可移动部从所述中立位置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移动,所述永磁体的所述第一部分的相对于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的所述开口的所述第一边缘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的第一扩大部分以及所述永磁体的所述第二部分的相对于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的所述开口的所述第二边缘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的第二扩大部分逐渐扩大,并且
所述永磁体的所述第一扩大部分和所述第二扩大部分被朝向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磁吸引,使得所述可移动部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磁致动器,该电磁致动器还包括:
第二线圈;以及
第二不可移动部,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由磁性物质构成,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相对于所述第二线圈位于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并具有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穿过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开口,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所述开口包括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所述开口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的第一边缘部分和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所述开口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第二边缘部分,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所述开口的所述第一边缘部分包括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所述开口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的第一边缘,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所述开口的所述第二边缘部分包括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所述开口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的第二边缘,
所述第一线圈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设置在所述可移动部和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之间,并且所述第二线圈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设置在所述可移动部和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之间,
所述可移动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设置在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之间,
处于所述中立位置的所述可移动部被设置为使得所述永磁体的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所述开口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成间隔关系设置,使得所述永磁体的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所述开口的所述第二边缘部分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成间隔关系设置,并且使得所述永磁体的所述第一部分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的端部和所述永磁体的所述第二部分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的端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分别与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所述开口的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二边缘重合,
向所述第二线圈施加电流产生使所述永磁体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移动的第二驱动力,
所述第一驱动力和所述第二驱动力使所述可移动部相对于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以及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和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从所述中立位置相对地线性移动到所述第一位置,
随着所述可移动部从所述中立位置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移动,所述永磁体的所述第一部分的相对于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所述开口的所述第一边缘也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的所述第一扩大部分以及所述永磁体的所述第二部分的相对于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所述开口的所述第二边缘也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的所述第二扩大部分逐渐扩大,并且
所述永磁体的所述第一扩大部分和所述第二扩大部分被分别朝向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和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磁吸引,使得所述可移动部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移动。
11.一种电磁致动器,该电磁致动器包括:
第一线圈;
第一不可移动部,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由磁性物质构成,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相对于所述第一线圈位于第二方向上的一侧,并具有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穿过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的开口,所述开口包括所述开口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的第一边缘部分和所述开口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第二边缘部分,所述开口的所述第一边缘部分包括所述开口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的第一边缘,所述开口的所述第二边缘部分包括所述开口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的第二边缘,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以及
可移动部,所述可移动部包括永磁体并且是能够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移动的,所述第一方向是所述可移动部的移动方向,其中,
所述永磁体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相对于所述第一线圈位于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另一侧,并包括第一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的第二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的第三部分以及在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的第四部分,
处于中立位置的所述可移动部被设置为使得所述永磁体的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的所述开口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成间隔关系设置,使得所述永磁体的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的所述开口的所述第二边缘部分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成间隔关系设置,使得所述永磁体的所述第三部分与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的所述开口的所述第一边缘部分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成间隔关系设置,使得所述永磁体的所述第四部分与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的所述开口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成间隔关系设置,使得所述永磁体的所述第一部分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的端部和所述永磁体的所述第二部分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的端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分别与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的所述开口的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二边缘重合,并且使得所述永磁体的所述第三部分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的端部和所述永磁体的所述第四部分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的端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分别与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的所述开口的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二边缘重合,并且
向所述第一线圈施加以预定间隔重复地极性反转的电流交替地产生使所述永磁体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移动的第一驱动力以及使所述永磁体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移动的第三驱动力,并且所述第一驱动力和所述第三驱动力使所述可移动部相对于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交替地从第二位置相对地线性移动到第一位置以及从所述第一位置相对地线性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位置相对于所述中立位置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所述第二位置相对于所述中立位置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所述中立位置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
随着所述可移动部从所述中立位置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移动,所述永磁体的所述第一部分的相对于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的所述开口的所述第一边缘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的第一扩大部分以及所述永磁体的所述第二部分的相对于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的所述开口的所述第二边缘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的第二扩大部分逐渐扩大,
随着所述可移动部从所述中立位置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移动,所述永磁体的所述第三部分的相对于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的所述开口的所述第一边缘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的第三扩大部分以及所述永磁体的所述第四部分的相对于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的所述开口的所述第二边缘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的第四扩大部分逐渐扩大,
所述永磁体的所述第一扩大部分和所述第二扩大部分被朝向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磁吸引,使得所述可移动部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移动,并且
所述永磁体的所述第三扩大部分和所述第四扩大部分被朝向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磁吸引,使得所述可移动部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移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磁致动器,该电磁致动器还包括:
第二线圈;以及
第二不可移动部,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由磁性物质构成,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相对于所述第二线圈位于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并具有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穿过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开口,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所述开口包括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所述开口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的第一边缘部分和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所述开口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第二边缘部分,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所述开口的所述第一边缘部分包括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所述开口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的第一边缘,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所述开口的所述第二边缘部分包括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所述开口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的第二边缘,
所述第一线圈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设置在所述可移动部和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之间,并且所述第二线圈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设置在所述可移动部和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之间,
所述可移动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设置在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之间,
处于所述中立位置的所述可移动部被设置为使得所述永磁体的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所述开口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成间隔关系设置,使得所述永磁体的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所述开口的所述第二边缘部分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成间隔关系设置,使得所述永磁体的所述第三部分与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所述开口的所述第一边缘部分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成间隔关系设置,使得所述永磁体的所述第四部分与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所述开口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成间隔关系设置,使得所述永磁体的所述第一部分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的所述端部和所述永磁体的所述第二部分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的所述端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分别与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所述开口的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二边缘重合,并且使得所述永磁体的所述第三部分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的所述端部和所述永磁体的所述第四部分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的所述端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分别与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所述开口的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二边缘重合,
向所述第二线圈施加以预定间隔重复地极性反转的电流交替地产生使所述永磁体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移动的第二驱动力以及使所述永磁体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移动的第四驱动力,
交替产生的所述第一驱动力和所述第二驱动力以及所述第三驱动力和所述第四驱动力使所述可移动部相对于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以及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和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交替地从所述第二位置相对地线性移动到所述第一位置以及从所述第一位置相对地线性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
随着所述可移动部从所述中立位置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移动,所述永磁体的所述第一部分的相对于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所述开口的所述第一边缘也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的所述第一扩大部分以及所述永磁体的所述第二部分的相对于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所述开口的所述第二边缘也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的所述第二扩大部分逐渐扩大,
随着所述可移动部从所述中立位置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移动,所述永磁体的所述第三部分的相对于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所述开口的所述第一边缘也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的所述第三扩大部分以及所述永磁体的所述第四部分的相对于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所述开口的所述第二边缘也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的所述第四扩大部分逐渐扩大,
所述永磁体的所述第一扩大部分和所述第二扩大部分被朝向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磁吸引,使得所述可移动部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移动,并且
所述永磁体的所述第三扩大部分和所述第四扩大部分被朝向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磁吸引,使得所述可移动部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移动。
13.一种电磁致动器,该电磁致动器包括:
第一线圈;
第一不可移动部,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由永磁体构成,在包括一侧和另一侧的第一方向上延伸,相对于所述第一线圈位于第二方向上的一侧,并包括第三部分和相对于所述第三部分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的第四部分,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以及
可移动部,所述可移动部包括由磁性物质构成的磁性构件,被固定到所述第一线圈,并且能够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与所述第一线圈一起移动,所述第一方向是所述可移动部的移动方向,其中,
所述磁性构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相对于所述第一线圈位于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另一侧,并具有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穿过所述磁性构件的开口,
所述开口包括所述开口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的第一边缘部分和所述开口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第二边缘部分,所述开口的所述第一边缘部分包括所述开口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的第一边缘,并且所述开口的所述第二边缘部分包括所述开口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的第二边缘,
处于中立位置的所述可移动部被设置为使得所述磁性构件的所述开口的所述第一边缘部分与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三部分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成间隔关系设置,使得所述磁性构件的所述开口与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四部分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成间隔关系设置,并且使得所述磁性构件的所述开口的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二边缘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分别与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三部分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的端部和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四部分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的端部重合,
向所述第一线圈施加电流产生使所述磁性构件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移动的第一驱动力,并且所述第一驱动力使所述可移动部和所述第一线圈相对于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从所述中立位置相对地线性移动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位置相对于所述中立位置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
随着所述可移动部从所述中立位置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移动,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三部分的相对于所述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一边缘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的第三扩大部分以及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四部分的相对于所述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二边缘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的第四扩大部分逐渐扩大,并且
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三扩大部分和所述第四扩大部分磁吸引所述磁性构件,使得所述可移动部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移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磁致动器,该电磁致动器还包括:
第二线圈;以及
第二不可移动部,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由永磁体构成,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相对于所述第二线圈位于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另一侧,并包括第三部分和相对于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三部分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的第四部分,
所述第一线圈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设置在所述可移动部和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之间,并且所述第二线圈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设置在所述可移动部和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之间,
所述可移动部被固定到所述第二线圈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设置在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之间,
处于所述中立位置的所述可移动部被设置为使得所述磁性构件的所述开口的所述第一边缘部分与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三部分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成间隔关系设置,使得所述磁性构件的所述开口与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四部分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成间隔关系设置,并且使得所述磁性构件的所述开口的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二边缘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分别与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三部分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的端部和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四部分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的端部重合,
向所述第二线圈施加电流产生使所述磁性构件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移动的第二驱动力,
所述第一驱动力和所述第二驱动力使所述可移动部以及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相对于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和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从所述中立位置相对地线性移动到所述第一位置,
随着所述可移动部从所述中立位置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移动,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三部分的相对于所述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一边缘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的第三扩大部分以及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四部分的相对于所述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二边缘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的第四扩大部分逐渐扩大,并且
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三扩大部分和所述第四扩大部分磁吸引所述磁性构件,使得所述可移动部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移动。
15.一种电磁致动器,该电磁致动器包括:
第一线圈;
第一不可移动部,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由永磁体构成,在包括一侧和另一侧的第一方向上延伸,相对于所述第一线圈位于第二方向上的一侧,并包括第一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的第二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的第三部分以及在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的第四部分,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以及
可移动部,所述可移动部包括由磁性物质构成的磁性构件,被固定到所述第一线圈,并且能够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与所述第一线圈一起移动,所述第一方向是所述可移动部的移动方向,其中,
所述磁性构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相对于所述第一线圈位于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并具有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穿过所述磁性构件的开口,
所述开口包括所述开口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的第一边缘部分和所述开口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第二边缘部分,所述开口的所述第一边缘部分包括所述开口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的第一边缘,并且所述开口的所述第二边缘部分包括所述开口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的第二边缘,
处于中立位置的所述可移动部被设置为使得所述磁性构件的所述开口的所述第一边缘部分与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三部分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成间隔关系设置,使得所述磁性构件的所述开口与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四部分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成间隔关系设置,使得所述磁性构件的所述开口与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一部分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成间隔关系设置,使得所述磁性构件的所述开口的所述第二边缘部分与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二部分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成间隔关系设置,使得所述磁性构件的所述开口的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二边缘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分别与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三部分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的端部和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四部分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的端部重合,并且使得所述磁性构件的所述开口的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二边缘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分别与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一部分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的端部和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二部分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的端部重合,
向所述第一线圈施加以预定间隔重复地极性反转的电流交替地产生使所述磁性构件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移动的第一驱动力以及使所述磁性构件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移动的第三驱动力,并且所述第一驱动力和所述第三驱动力使所述可移动部和所述第一线圈相对于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交替地从第二位置相对地线性移动到第一位置以及从所述第一位置相对地线性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位置相对于所述中立位置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所述第二位置相对于所述中立位置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所述中立位置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
随着所述可移动部从所述中立位置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移动,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三部分的相对于所述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一边缘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的第三扩大部分以及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四部分的相对于所述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二边缘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的第四扩大部分逐渐扩大,
随着所述可移动部从所述中立位置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移动,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一部分的相对于所述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一边缘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的第一扩大部分以及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二部分的相对于所述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二边缘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的第二扩大部分逐渐扩大,
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三扩大部分和所述第四扩大部分磁吸引所述磁性构件,使得所述可移动部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移动,并且
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一扩大部分和所述第二扩大部分磁吸引所述磁性构件,使得所述可移动部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移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磁致动器,该电磁致动器还包括:
第二线圈;以及
第二不可移动部,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由永磁体构成,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相对于所述第二线圈位于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并包括第一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一部分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的第二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一部分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的第三部分以及在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的第四部分,
所述第一线圈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设置在所述可移动部和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之间,并且所述第二线圈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设置在所述可移动部和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之间,
所述可移动部被固定到所述第二线圈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设置在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之间,
处于所述中立位置的所述可移动部被设置为使得所述磁性构件的所述开口的所述第一边缘部分与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三部分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成间隔关系设置,使得所述磁性构件的所述开口与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四部分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成间隔关系设置,使得所述磁性构件的所述开口与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一部分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成间隔关系设置,使得所述磁性构件的所述开口的所述第二边缘部分与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二部分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成间隔关系设置,使得所述磁性构件的所述开口的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二边缘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分别与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三部分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的端部和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四部分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的端部重合,并且使得所述磁性构件的所述开口的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二边缘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分别与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一部分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的端部和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二部分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的端部重合,
向所述第二线圈施加以预定间隔重复地极性反转的电流交替地产生使所述磁性构件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移动的第二驱动力以及使所述磁性构件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移动的第四驱动力,
交替产生的所述第一驱动力和所述第二驱动力以及所述第三驱动力和所述第四驱动力使所述可移动部以及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相对于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和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交替地从所述第二位置相对地线性移动到所述第一位置以及从所述第一位置相对地线性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
随着所述可移动部从所述中立位置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移动,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三部分的相对于所述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一边缘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的第三扩大部分以及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四部分的相对于所述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二边缘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的第四扩大部分逐渐扩大,
随着所述可移动部从所述中立位置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移动,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一部分的相对于所述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一边缘也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的第一扩大部分以及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二部分的相对于所述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二边缘也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的第二扩大部分逐渐扩大,
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三扩大部分和所述第四扩大部分磁吸引所述磁性构件,使得所述可移动部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移动,并且
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一扩大部分和所述第二扩大部分磁吸引所述磁性构件,使得所述可移动部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移动。
17.根据权利要求2、4、6、8、10、12、14或16所述的电磁致动器,其中,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从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到所述可移动部的第一距离等于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从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到所述可移动部的第二距离。
18.根据权利要求1、5、9或13所述的电磁致动器,其中,向所述第一线圈间歇性施加具有两种极性之一的电流。
19.根据权利要求2、6、10或14所述的电磁致动器,其中,向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间歇性施加具有两种极性之一的电流。
20.根据权利要求1、3、9或11所述的电磁致动器,该电磁致动器还包括壳体,其中,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被直接或间接地固定到所述壳体。
21.根据权利要求2、4、10或12所述的电磁致动器,该电磁致动器还包括壳体,
其中,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以及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和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被直接或间接地固定到所述壳体。
22.根据权利要求5、7、13或15所述的电磁致动器,该电磁致动器还包括壳体,
其中,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被直接或间接地固定到所述壳体。
23.根据权利要求6、8、14或16所述的电磁致动器,该电磁致动器还包括壳体,
其中,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和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被直接或间接地固定到所述壳体。
24.根据权利要求20或22所述的电磁致动器,其中,
所述壳体包括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面对所述第一线圈的第一面对部分,
所述第一面对部分包括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面对所述第一线圈的内面、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与所述内面相对的外面以及在所述内面和所述外面之间的内部部分,并且
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被固定到所述第一面对部分的所述外面或所述内面或者嵌入到所述第一面对部分的所述内部部分中。
25.根据权利要求21或23所述的电磁致动器,其中,
所述壳体包括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面对所述第一线圈的第一面对部分和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面对所述第二线圈的第二面对部分,
所述第一面对部分包括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面对所述第一线圈的内面、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与所述内面相对的外面以及在所述内面和所述外面之间的内部部分,
所述第二面对部分包括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面对所述第二线圈的内面、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与所述第二面对部分的内面相对的外面以及在所述第二面对部分的所述内面和所述外面之间的内部部分,
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被固定到所述第一面对部分的所述外面或所述内面或者嵌入到所述第一面对部分的所述内部部分中,并且
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被固定到所述第二面对部分的所述外面或所述内面或者嵌入到所述第二面对部分的所述内部部分中。
26.根据权利要求2、4、10、12、14、16、17、19、21、23或25所述的电磁致动器,该电磁致动器还包括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在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和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之间的至少一个支撑件,所述至少一个支撑件被配置为支撑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和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电磁致动器,该电磁致动器还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用于容纳所述第一线圈、所述第二线圈和所述可移动部,
其中,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和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将所述壳体保持在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和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之间。
28.根据权利要求1至2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致动器,该电磁致动器还包括引导件,所述引导件被配置为引导所述可移动部以使所述可移动部能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移动。
29.一种振动发生器,该振动发生器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致动器,
其中,所述振动发生器被配置为通过移动所述可移动部来产生振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20083599 | 2020-05-12 | ||
JP2020-083599 | 2020-05-12 | ||
JP2020-182995 | 2020-10-30 | ||
JP2020182995A JP2021178310A (ja) | 2020-05-12 | 2020-10-30 | 電磁アクチュエータ及びこれを備えた振動発生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659793A true CN113659793A (zh) | 2021-11-16 |
Family
ID=757869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515943.8A Pending CN113659793A (zh) | 2020-05-12 | 2021-05-12 | 电磁致动器和包括电磁致动器的振动发生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659793A (zh) |
-
2021
- 2021-05-12 CN CN202110515943.8A patent/CN113659793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3961882A2 (en) | Electromagnetic actuator and vibration generator including the same | |
CN111443499B (zh) | 相机模块 | |
KR102049343B1 (ko) | 수평 리니어 진동모터 | |
US20130089311A1 (en) | Small-sized camera module for correcting hand-shake | |
CN111542402B (zh) | 线性振动促动器 | |
CN107171526B (zh) | 一种线性振动马达 | |
CN111656479B (zh) | 电磁继电器 | |
KR20110056519A (ko) | 렌즈 구동 장치 | |
KR101047451B1 (ko) | 코인형 선형모터 | |
CN113659793A (zh) | 电磁致动器和包括电磁致动器的振动发生器 | |
CN212210810U (zh) | 线性马达 | |
CN113287042A (zh) | 用于光学器件的特别是调谐液体透镜光焦度的致动器 | |
KR102145495B1 (ko) | 단축방향 수평 진동모터 | |
CN106655696B (zh) | 一种线性振动马达 | |
KR101638800B1 (ko) | 선형 진동 발생장치 | |
EP0277833A2 (en) | Polarized electromagnetic relay | |
US10862384B2 (en) | Linear actuator | |
JP4331086B2 (ja) | 電磁アクチュエータ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光デバイス | |
JP7324821B2 (ja) |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
CN114174917B (zh) | 透镜驱动装置及相机模块 | |
US11011962B2 (en) | Dual-pole electromagnetically-driven focusing system of micromotor | |
CN115427160B (zh) | 振动产生装置 | |
CN218003822U (zh) | Af致动器、光学模组和移动终端 | |
JP7202415B2 (ja) |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
CN117858768A (zh) | 振动致动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