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87194A - 振动发生器以及具有振动发生器的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振动发生器以及具有振动发生器的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87194A
CN106487194A CN201610726779.4A CN201610726779A CN106487194A CN 106487194 A CN106487194 A CN 106487194A CN 201610726779 A CN201610726779 A CN 201610726779A CN 106487194 A CN106487194 A CN 1064871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oke
coil
axle
vibration machine
vib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72677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87194B (zh
Inventor
矢野雄志
片冈秀介
池原雅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side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oside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siden Corp filed Critical Hoside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4871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871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871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871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3/00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 H02K33/02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with armatures moved one way by energisation of a single coil system and returned by mechanical force, e.g. by spring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3/00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 H02K33/02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with armatures moved one way by energisation of a single coil system and returned by mechanical force, e.g. by springs
    • H02K33/10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with armatures moved one way by energisation of a single coil system and returned by mechanical force, e.g. by springs wherein the alternate energisation and de-energisation of the single coil system is effected or controlled by movement of the armatu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6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IN GENERAL
    • B06B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e.g. FOR PERFORMING MECHANICAL WORK IN GENERAL
    • B06B1/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 B06B1/0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 B06B1/04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operating with electromagnetism
    • B06B1/045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operating with electromagnetism using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34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3/00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 H02K33/02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with armatures moved one way by energisation of a single coil system and returned by mechanical force, e.g. by springs
    • H02K33/04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with armatures moved one way by energisation of a single coil system and returned by mechanical force, e.g. by springs wherein the frequency of operation is determined by the frequency of uninterrupted AC energ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03/00Specific aspect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relating to the windings
    • H02K2203/12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bobbins for supporting the winding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otors (AREA)
  • Apparatuses For Generation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AREA)
  • Electromagnets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振动发生器,该振动发生器具有线圈的施加至柱塞的增强的磁吸力。振动发生器(S)包括线圈(100)、柱塞(200)以及框架(300)。柱塞包括可移动地接纳在线圈中的第一轴(210)。第一轴至少部分由磁性材料制成从而能被磁性吸引至线圈借此能沿Y方向移动。柱塞还包括沿X‑X’方向延伸的第二轴(220),该第二轴相对于所圈布置在Y’方向侧,二者之间有间隙并且第二轴至少部分由磁性材料制成从而能被磁性吸引至线圈借此能沿Y方向移动。框架相对于线圈在Y方向侧的位置处固定至第一轴,相对于线圈在Y’方向侧上的位置处固定至第二轴,并且由于第一轴与第二轴的移动而能至少部分地弹性变形。

Description

振动发生器以及具有振动发生器的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产生振动的振动发生器,并且涉及具有此振动发生器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日本未审专利特开2010-27613号公报公开了一种包括塑料框架、线圈、固定磁极以及活动磁极的传统振动发生器。环形的塑料框架具有中央开口部分,此中央开口部分容纳线圈、固定磁极以及活动磁极。固定磁极是具有长立柱与短立柱的大体L形的磁性构件。固定磁极的长立柱被接纳在线圈中,并且具有固定至塑料框架的第一纵向端与第二纵向端。固定磁极的短立柱从固定磁极的长立柱的第一纵向端垂直延伸。活动磁极是具有长立柱与短立柱的大体L形的磁性构件(柱塞)。活动磁极的长立柱平行于固定磁极的长立柱延伸,并且具有固定至塑料框架的第一纵向端与第二纵向端。活动磁极的长立柱的第一纵向端与固定磁极的短立柱相对,其间有间隙。活动磁极的短立柱从活动磁极的长立柱的第二纵向端垂直延伸,并且与固定磁极的长立柱的第二端相对,其间有间隙。
当线圈接通电流时,活动磁极朝固定磁极被磁性吸引以使塑料框架变形。当线圈断电时,线圈停止磁性吸引活动磁极以使塑料框架能够复原。当线圈继续交替地通电与断电时,塑料框架交替地变形与复原,从而产生振动。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在上文的传统的振动发生器中,活动磁极远离线圈以及固定磁极布置。因此,存在高的磁阻,从而导致线圈的施加至活动磁极的磁吸力减小。
鉴于以上情况,本发明构想出提供线圈的施加至柱塞的磁吸力增强的这样一种振动发生器。本发明还提供具有此振动发生器的电子装置。
解决问题的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方面的振动发生器包括线圈、柱塞以及框架。柱塞包括第一轴与第二轴。该第一轴在所述线圈中被接纳成能沿第一方向移动,并且该第一轴至少部分由磁性材料制成从而能被磁性吸引至所述线圈,借此能向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移动。该第二轴沿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轴相对于所述线圈布置在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侧,所述第二轴与所述线圈之间有间隙,并且该第二轴至少部分由磁性材料制成,从而能被磁性吸引至所述线圈,借此向所述第一方向的所述一侧移动。该框架相对于所述线圈在所述第一方向的所述一侧的位置处固定至所述第一轴,相对于所述线圈在所述第一方向的所述另一侧的位置处固定至所述第二轴,并且由于所述第一轴与所述第二轴的移动而能至少部分地弹性变形。
当线圈通电时,柱塞的第一轴与第二轴被朝线圈磁性吸引以向所述第一方向的所述一侧移动,并且框架至少部分弹性变形。当线圈断电时,线圈停止磁性吸引柱塞的第一轴与第二轴,框架复原(返回至其初始的尺寸与形状),并且柱塞的第一轴与第二轴移回至它们的初始位置。框架的反复弹性变形及复原产生振动。应注意,柱塞的第二轴还有第一轴被朝线圈磁性吸引。而且,柱塞的第一轴被接纳在线圈中以减小磁阻。这增强了线圈的施加至柱塞的磁吸力。
柱塞的第一轴可以包括磁性材料的第一部分与非磁性材料的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可以被接纳在线圈中。第二部分可以从第一部分向第一方向的所述一侧延伸以定位在线圈的外部。
柱塞的第一轴可以另选地包括磁性材料的第三部分以及非磁性材料的第四部分。第三部分可以被接纳在线圈中。第四部分可以包括本体与延伸部。本体可以固定至第三部分并且定位在线圈的内部。延伸部可以从本体向第一方向的所述一侧延伸以定位在线圈的外部。
振动发生器还可以包括位于柱塞的第二轴与线圈之间的至少一个第一轭。第二轴可以布置有位于第二轴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轭之间的间隙。此方面的振动发生器增强了线圈的施加至第二轴的磁吸力。
以上任一方面的振动发生器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轭可以相对于线圈布置在第一方向的所述一侧上。此方面的振动发生器增强了线圈的施加至柱塞的磁吸力。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轭可以相对于线圈布置在第一方向的所述一侧,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轭与线圈之间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轭与柱塞的第一部分之间有间隙。另选的是,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轭可以相对于线圈布置在第一方向的所述一侧,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轭与线圈之间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轭与柱塞的第三部分之间有间隙。每一方面的振动发生器都增强了线圈的施加至第一轴的磁吸力。
以上任一方面的振动发生器还可以包括第三轭与第四轭。第三轭可以相对于线圈布置在第二方向的一侧并且沿第一方向延伸。第四轭可以相对于线圈布置在第二方向的另一侧并且沿第一方向延伸。此方面的振动发生器增强了线圈的施加至柱塞的磁吸力。
第一轭可以相对于线圈在第一方向的所述另一侧的位置处联接在第三轭与第四轭之间。此外或者另选的是,第二轭可以相对于线圈在第一方向的所述一侧的位置处联接第三轭与第四轭。
以上任一方面的振动发生器还可以包括具有管形形状并且具有绝缘性的线筒,线圈绕线筒缠绕。柱塞的第一轴可以接纳在线圈以及线筒中。
线筒可以包括:主干,线圈绕该主干缠绕;以及第一绝缘器。柱塞的第一轴可以接纳在线圈以及线筒的主干中。第一绝缘器可以布置在第一轭与线圈之间。
另选的是,线筒可以包括:主干,线圈绕该主干缠绕;以及第二绝缘器。第二绝缘器可以布置在第二轭与线圈之间。
以上任一方面的振动发生器还可以包括缓冲器。缓冲器可以由所述第一轭与所述第一绝缘器保持在所述第一轭与所述第一绝缘器之间,并且/或者由所述第二轭与所述第二绝缘器保持在所述第二轭与所述第二绝缘器之间。在此方面的振动发生器中,缓冲器用以抑制会由第一轭与第一绝缘器以及/或者第二轭与第二绝缘器之间的物理接触产生的噪音。
联接在一起的第一轭、第三轭以及第四轭可以保持线筒。第一轭、第三轭以及第四轭中的至少一者可以固定至框架。在此方面的振动发生器中,第一轭、第三轭以及第四轭、线筒以及线圈结合成一个单元,这个单元可容易固定至框架。
联接在一起的第二轭、第三轭以及第四轭可以保持线筒。第二轭、第三轭以及第四轭中的至少一者可以固定至框架。在此方面的振动发生器中,第二轭、第三轭以及第四轭、线筒以及线圈结合成一个单元,这个单元可容易固定至框架。
联接在一起的第一轭、第二轭、第三轭以及第四轭可以保持线筒。第一轭、第二轭、第三轭以及第四轭中的至少一者可以固定至框架。在此方面的振动发生器中,第一轭、第二轭、第三轭以及第四轭、线筒以及线圈结合成一个单元,这个单元可容易固定至框架。
框架可以包括第一可固定部分与第二可固定部分。第一可固定部分可以相对于线圈在第一方向的所述一侧的位置处固定至第一轴。第二可固定部分可以相对于线圈在第一方向的所述另一侧的位置处固定至第二轴。
第一可固定部分可以在第一位置处固定至第一轴。第二可固定部分可以在第二位置处固定至第二轴。第一可固定部分可位于第一高度位置处并且相对于线圈位于第一方向的所述一侧。第二可固定部分可以位于第二高度位置处并且相对于线圈位于第一方向的所述另一侧。第一高度位置与第二高度位置可以在第三方向上的高度不同。第三方向可以优选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交。在此方面的振动发生器中,第一可固定部分与第二可固定部可以在不同的高度位置处定位,这使得框架至少部分更容易弹性变形。
以上任一方面的振动发生器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销或者螺钉以及至少一个垫圈。销或者螺钉可以包括头部。销或者螺钉可以构造成将第一可固定部分固定至第一轴,并且/或者将第二可固定部分固定至第二轴。垫圈可以由销或者螺钉的头部与第一可固定部分保持在二者之间,并且/或者由销或者螺钉的头部与第二可固定部分保持在二者之间。垫圈可以包括构造成戳入第一可固定部分与第二可固定部分中的至少一者中的齿。在此方面的振动发生器中,垫圈有助于防止第一可固定部分与第一轴意外断开连接,并且/或者防止第二可固定部分与第二轴意外断开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的电子装置包括以上任一方面的振动发生器、可固定部分以及可振动构件。可固定部分可以固定至振动发生器的框架。可振动构件可以连接至振动发生器的框架并且构造成由于框架的反复的弹性变形及复原而振动。
振动发生器的框架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三可固定部分与至少一个第四可固定部分。第三可固定部分可以固定至电子装置的可固定部分。
第四可固定部分可以固定至可振动构件。可以提供一对第四可固定部分。在此情况下,第四可固定部分中的一者可以在第三可固定部分的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的位置处固定至可振动构件,而另一第四可固定部分可以在第三可固定部分的第一方向的另一侧的位置处固定至可振动构件。在此段落中的任一方面的电子装置中,框架处产生的振动更可能传播至可振动构件,并且不太可能传播至电子装置的可固定部分。
附图说明
图1A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振动发生器的前右上方立体图。
图1B是振动发生器的后左下方立体图。
图2A是沿图1B中的线2A-2A剖切的振动发生器的剖面图。
图2B是沿图1B中的线2B-2B剖切的振动发生器的剖面图。
图2C是沿图1B中的线2C-2C剖切的振动发生器的剖面图。
图2D是包括另一方面的柱塞的另一振动发生器的剖面图,该剖面图对应沿图1B中的线2B-2B剖切的视图。
图3A是振动发生器的前右上方分解立体图。
图3B是振动发生器的后左下方分解立体图。
图4A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立体图。
图4B是电子装置的前视图。
图4C是电子装置的端视图。
图5A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平面图。
图5B是电子装置的侧视图。
图5C是电子装置的前视图。
附图标记列表
S:振动发生器
100:线圈
200:柱塞
210:第一轴
211:第一部分
211a:板
211b:板
211c:板
211c1:接合孔
211d:板
211e:板
211f:销
212:第二部分
212a:本体
212b:接合突起
213:第三部分
213a:板
213b:板
213c:板
213d:板
213e:销
214:第四部分
214a:本体
214b:延伸部
220:第二轴
221a:板
221b:板
221c:板
221d:板
221e:板
222a:板
222b:板
222c:板
222d:板
222e:板
300:框架
310:框架本体
311:第一部分
312:第二部分
313:第三部分
314:第四部分
320:第一可固定部分
330:第二可固定部分
340:定位器
341:保持器
342:保持器
350:第三可固定部分
360:第四可固定部分400:线筒
410:主干
420:第一绝缘器
430:第二绝缘器
431:凹口
510:第一轭
520:第二轭
521:第二轭
522:第二轭
530:第三轭
540:第四轭
600:缓冲器
P1:螺钉或者销
P2:螺钉或者销
W:垫圈
D:电子装置
10:可固定部分
11:可固定板
20:可振动板
21:可振动板
22:支撑框架
23:垫片
40:垫片
50:基板
60:垫片
D:电子装置
10:可固定部分
11’:可固定板
20:可振动板
21’:可振动板
24’: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图1A至图3B在下文中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振动发生器S。振动发生器S包括线圈100、柱塞200以及框架300。图1A至图2B以及图2D至图3B中标示的Y-Y’方向与权利要求中叙述的第一方向一致。按照Y-Y’方向来说,Y方向对应第一方向的一侧,并且Y’方向对应第一方向的另一侧。图1A至图2A以及图2C至图3B中标示的X-X’方向与权利要求中叙述的第二方向一致。X-X’与Y-Y’方向正交。图1A、图1B以及图2B至图3B中标示的Z-Z’方向与权利要求中叙述的第三方向一致。Z-Z’与Y-Y’方向以及X-X’方向正交。
线圈100沿Y-Y’方向延伸,并且是具有圆形或者多边形截面(图1A至图3B中大体是矩形截面)的管形形状的。线圈100经由缆线110连接至端子(未示出)或者连接器(未示出)并由端子或者连接器激励。
柱塞200包括第一轴210,该第一轴沿Y-Y’方向延伸并且在线圈100中被接纳成可沿Y-Y’方向移动。第一轴210可以优选至少部分由磁性材料制成,从而可以被磁性吸引至线圈100并因而可沿Y方向从其初始位置移动。第一轴210可以是沿Y-Y’方向延伸的圆柱、多棱柱等形状。柱塞200的第一轴210的初始位置是在框架300弹性变形之前第一轴210所在的位置。
第一轴210可以包括第一部分211以及第二部分212。第一部分211由至少一种磁性材料制成并且在线圈100中被接纳成可沿Y-Y’方向移动。第一部分211具有Y方向端与Y’方向端。第二部分212由非磁性材料制成,并且沿Y方向从第一部分211的Y方向端延伸成定位在线圈100外部。
在图2A至图2C、图3A以及图3B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轴210构造如下。第一轴210的第一部分211包括多个磁性板211a至211e以及多个销211f。板211a至211e以此顺序沿Z-Z’方向堆叠并用销211f固定在一起。第一轴210的第二部分212包括本体212a与接合突起212b。接合突起212b与本体212a的Y’方向端连续。接合突起212b与第一部分211的板211c的接合孔211c1接合,并被板211a和211b与板211d和211e保持在其间。板211a和211b相对于板211c定位在Z方向侧,并且板211d和211e相对于板211c定位在Z方向侧。本体212a沿Y方向从第一部分211的Y方向端延伸成定位在线圈100外部。
以上任一方面的第一部分211都可仅包括板211c,或者另选包括板211c以及固定至板211c的至少一个磁性板。以上任一方面的第一部分211的板都可以与至少一个销211f或者其他公知的固定机构(例如,除销211f外的至少一个销、至少一个螺钉、粘合剂以及至少一种胶带)固定在一起。
第一轴210可以包括取代第一部分211与第二部分212的第三部分213与第四部分214。第三部分213可以优选由至少一种磁性材料制成并且在线圈100中被接纳成可沿Y-Y’方向移动。第四部分214由非磁性材料制成。第四部分214包括本体214a与延伸部214b。本体214a固定至第三部分213。延伸部214b沿Y方向从本体214a延伸成定位在线圈100外部。
图2D中所示的实施方式的第一轴210构造如下。第一轴210的第三部分213包括多个磁性板213a至213d以及多个销213e。板213a与213b堆叠在第一轴210的第四部分214的本体214a的Z方向侧,并且板213c与213d堆叠在本体214a的Z’方向侧。第一轴210的第四部分214具有板形形状。第四部分214的本体214a被位于Z方向侧的板213a与213b与位于Z’方向侧的板213c与213d保持在其间。本体214a和板213a至213d用销213e固定在一起。延伸部214b沿Y方向从第三部分213的Y方向端延伸成定位在线圈100外部。
以上任一方面的第三部分213都可包括板213a以及/或者板213c,或者固定至第四部分214的本体214a的Z或者Z’方向侧面的至少一个磁性板。第三部分213的所述至少一个板以及以上任一方面的第四部分214的本体214a都可以用公知的固定机构(例如,至少一个销213e、除销213e外的至少一个销、至少一个螺钉、粘合剂以及/或者至少一种胶带)固定在一起。
柱塞200还可以包括第二轴220。第二轴220可以优选沿X-X’方向延伸,并且相对于线圈100布置在Y’方向侧,第二轴220与线圈100之间有间隙,并且第二轴220至少部分由磁性材料制成,从而可以被磁性吸引至线圈100并因而可沿Y方向从其初始位置移动。第二轴220可以与第一轴210成整体,或者可以是附接至第一轴210的独立部件。第二轴220可以是沿X-X’方向延伸的圆柱、多棱柱等形状。第二轴220在X-X’方向上的尺寸大于第一轴210在X-X’方向上的尺寸。第二轴220具有X方向端部以及X’方向端部(下文中称为相对的端部)。第二轴220的这些相对的端部相对于线圈100可以优选布置在Y’方向侧上,第二轴220与线圈100之间有间隙。柱塞200的第二轴220的初始位置是在框架300弹性变形之前第二轴220所在的位置。
在图2A至图2C、图3A以及图3B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二轴220构造如下。第二轴220包括多个磁性板221a至221e。板221a至221e以此顺序沿Z-Z’方向堆叠。板221a与板211a一体地连接。板221b与板211b一体地连接。板221c与板211c一体地连接。板221d与板211d一体地连接。板221e与板211e一体地连接。
在图2D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二轴220构造如下。第二轴220包括多个磁性板222a至222d以及非磁性板222e。板222a与板213a一体地连接。板222b与板213b一体地连接。板222c与板213c一体地连接。板222d与板213d一体地连接。板222e与第一轴210的第四部分214的本体214a一体地连接。板222a与222b堆叠在板222e的Z方向侧,并且板222c与222d堆叠在板222e的Z’方向侧。板222e被位于Z方向侧的板222a和222b以及位于Z’方向侧的板222c和222d保持在其间。
以上任一方面的第二部分220都可以包括多个磁性板中的至少一者,或者包括板222e以及固定至板222e的Z或者Z’方向侧面的至少一个磁性板。以上任一方面的第二轴220的板都可以用公知的固定机构(例如,至少一个销、至少一个螺钉、粘合剂以及/或者至少一种胶带)固定在一起。
框架300可以优选相对于线圈100在Y方向侧的位置处固定至柱塞200的第一轴210,相对于线圈100在Y’方向侧的位置处固定至柱塞200的第二轴220,并且由于第一轴210和第二轴220的移动至少局部弹性变形。框架300可以由电磁绝缘树脂制成,或者由金属制成。
框架300包括框架本体310。框架本体310环绕线圈100与柱塞200。框架本体310构造成当线圈100被激励并且柱塞200的第一轴210和第二轴220被朝线圈100磁性吸引而从其初始位置移动时至少局部弹性变形。框架本体310构造成当线圈100被断电并且停止磁性吸引柱塞200的第一轴210和第二轴220时复原。当框架本体310复原时,柱塞200的第一轴210和第二轴220回到其初始位置。框架本体310反复弹性变形及复原而产生振动。可以通过变动关于线圈100的通电的电学参数(例如,电压、频率或者占空比)而调节振动水平、持续期间、频率等。框架本体310可以包括环形形状、大体U形形状、大体V形形状、大体L形形状等。
在图1A至图3B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框架本体310是包括第一部分311、第二部分312、第三部分313以及第四部分314的大体方环形形状。第一部分311相对于柱塞200有间隔地位于Y方向侧。第二部分312相对于柱塞200有间隔地位于Y’方向侧。第三部分313相对于线圈100位于X方向侧,并且联接第一部分311的X方向端以及第二部分312的X方向端。第四部分314相对于线圈100位于X’方向侧,并且联接第一部分311的X’方向端以及第二部分312的X’方向端。
框架300还包括第一可固定部分320以及第二可固定部分330。第一可固定部分320在框架本体310处设置成相对于线圈100位于Y方向侧。第一可固定部分320在相对于线圈100的Y方向侧的位置处固定至柱塞200的第一轴210。第一可固定部分320借助至少一个螺钉或者销P1、粘合剂、至少一种胶带或者任一其他的固定机构固定至第一轴210。第二可固定部分330在框架本体310处设置成相对于线圈100位于Y’方向侧。第二可固定部分330在相对于线圈100的Y’方向侧的位置处固定至柱塞200的第二轴220。第二可固定部分330借助至少一个螺钉或者销P2、粘合剂、至少一种胶带或者任一其他的固定机构固定至第二轴220。
所述至少一个螺钉或者销P1以及所述至少一个螺钉或者销P2均可以包括头部。可以在螺钉或者销P1的头部与第一可固定部分320之间以及/或者螺钉或者销P2的头部与第二可固定部分330之间插设垫圈W。插设的垫圈W用以抑制由于框架本体310的振动所述至少一个螺钉或者销P1以及/或者P2因振动而脱落。这减少了第一可固定部分320与第一轴210以及/或者第二可固定部分330与第二轴220意外脱离接合的发生。要被保持在螺钉或者销P1与第一可固定部分320之间的所述垫圈或每个垫圈W可以包括至少一个齿以戳入第一可固定部分320中。要被保持在螺钉或者销P2与第二可固定部分330之间的所述垫圈或每个垫圈W可以包括至少一个齿以戳入第二可固定部分330中。所述垫圈或每个垫圈W具体可以是沿垫圈的内边缘或者外边缘具有多个齿的公知齿形锁紧垫圈或者星形垫圈。换而言之,所述垫圈或每个垫圈可以具有多个齿。所述至少一个垫圈W上的齿的设置进一步帮助抑制至少一个螺钉或者销P1以及/或者P2脱落。为了便于所述垫圈或每个垫圈W的齿能戳入第一可固定部分320以及/或者第二可固定部分330中,如上文所述,整个框架300或者第一可固定部分320与第二可固定部分330中的至少一者可由塑料材料制成。螺钉或者销P1以及/或者螺钉或者销P2可以具有滚花型式的主体,这也有助于抑制所述至少一个螺钉或者销P1以及/或者P2脱落。
第一可固定部分320可以在第一位置处固定至第一轴210。第二可固定部分330可以在第二位置处固定至第二轴220。第一位置相对于线圈100位于Y方向侧的第一高度位置处。第二位置相对于线圈100位于Y’方向侧的第二高度位置处。第一高度位置与第二高度位置是在Z-Z’方向上的不同高度的位置。
在图1A至图3B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可固定部分320与第二可固定部分330构造如下。第一可固定部分320与框架本体310的第一部分311一体地设置,并且在第一位置处借助螺钉或者销P1固定至第一轴210。第二可固定部分330与框架本体310的第二部分312一体地设置,并且在第二位置处借助螺钉或者销P2固定至第二轴220。具有多个齿的星形垫圈W插设在螺钉或者销P1与第一可固定部分320之间,齿戳入第一可固定部分320中。
振动发生器S还可以包括电磁绝缘线筒400。线筒400包括主干410,并且该线筒是具有圆形或者多边形截面(图1A至图3B中大体是矩形截面)的筒形形状。线圈100绕主干410缠绕。柱塞200的第一轴210在线筒400与线圈100中被接纳成可沿Y-Y’方向移动。更具体地说,第一轴210的第一部分211或者第三部分213的外部尺寸或者外直径可以与线筒400内部尺寸或者内直径一致,并且第一轴210的第一部分211或者第三部分213可以布置在线筒400内,其间有一定程度的空隙以便第一轴210的第一部分211或者第三部分213可沿Y-Y’方向移动。线筒400可以保持用于与线圈100连接的端子。另选的是,线筒400可以与用于与线圈100连接的连接器一体地设置或者附接至与线圈100连接的连接器。
振动发生器S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轭510。第一轭510由能增强线圈100的磁吸力的软铁等材料制成。第一轭510布置在柱塞200的第二轴220与线圈100之间。在此情况下,第二轴220的相对两端部布置成这些端部本身与第一轭510之间有间隙。第一轭510可以是环形形状。柱塞200的第一轴210在第一轭510中被接纳成可沿Y-Y’方向移动。
在图1A至图3B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振动发生器S包括多个第一轭510。第一轭510是布置在线圈100与柱塞200的第二轴220的对置两端部之间的环形板。柱塞200的第一轴210在第一轭510中被接纳成可沿Y-Y’方向移动。
线筒400还可以包括第一绝缘器420。第一绝缘器420布置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轭510与线圈100之间。第一绝缘器420可以是沿着主干410的Y’方向端部的环形凸缘。另选的是,第一绝缘器420可以是从主干410的Y’方向端部径向延伸的多个件。第一绝缘器420可能抵接或者可能不抵接第一轭510。
在图1A至图3B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绝缘器420是沿着主干410的Y’方向端部的环形凸缘,并且具有多个支撑件421。第一绝缘器420从Y方向侧抵接第一轭510。支撑件421被接纳在第一轭510中被以支撑第一轭510。
振动发生器S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轭520。第二轭520由能增强线圈100的磁吸力的软铁等材料制成。第二轭520相对于线圈100布置在Y方向侧。第二轭520可以布置在相对于线圈100的Y方向侧,第二轭520自身与线圈100之间以及第二轭520自身与柱塞200的第一轴210的第一部分211或者第三部分213之间有间隙。第二轭520可以是环形形状。在此情况下,柱塞200的第一轴210的第二部分212的本体212a或者第四部分214的延伸部214b在第二轭520中被接纳成可沿Y-Y’方向移动。
在图1A至图3B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振动发生器S包括多个第二轭520,第二轭520包括环形的第二轭522以及多个环形的第二轭521。在图2A与图2B的实施方式中,第二轭521与第二轭522相对于线圈100布置在Y方向侧,第二轭521和第二轭522自身与线圈100之间以及第二轭521和第二轭522自身与柱塞200的第一轴210的第一部分211之间有间隙。在图2D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二轭521与第二轭522相对于线圈100布置在Y方向侧,第二轭521和第二轭522自身与线圈100之间以及第二轭521和第二轭522自身与柱塞200的第一轴210的第三部分213之间有间隙。
线筒400还可以包括第二绝缘器430。第二绝缘器430布置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轭520与线圈100之间。第二绝缘器430可以是沿着主干410的Y方向端部的环形凸缘。另选的是,第二绝缘器430可以是从主干410的Y方向端部径向延伸的多个件。第二绝缘器430可能抵接或者可能不抵接第二轭520。
在图1A至图3B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二绝缘器430是沿着主干410的Y方向端部的环形凸缘。第二绝缘器430具有凹口431以及多个支撑件432。凹口431朝Y方向侧开放,并且容纳第二轭521。第二绝缘器430从Y’方向侧抵接第二轭522。第二轭522从Y方向侧与容纳在第二绝缘器430的凹口431中的第二轭521抵接。支撑件432从凹口431的边缘延伸,并且配合在第二轭522中以支撑第二轭522。
振动发生器S还可以包括缓冲器600。缓冲器600由诸如橡胶或者塑料材料之类的弹性材料制成,并且居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轭510与第一绝缘器420之间以及/或者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轭520与第二绝缘器430之间。换而言之,缓冲器600被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轭510与第一绝缘器420保持在其间以及/或者被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轭520与第二绝缘器430保持在其间。缓冲器600用以抑制由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轭510与第一绝缘器420之间以及/或者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轭520与第二绝缘器430之间的物理接触产生的噪音。缓冲器600可以是环形形状。在此情况下,柱塞200的第一轴210的第二部分212或者第四部分214的延伸部214b在缓冲器600中被接纳成可沿Y-Y’方向移动。缓冲器600可以是导电的,或者可以是绝缘的。
在图2A至图3B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缓冲器600是弹性材料的环形形状的构件,与第二轭521一起容纳于第二绝缘器430的凹口431中,并且被第二轭521与第二绝缘器430保持在其间。
振动发生器S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三轭530以及至少一个第四轭540。第三轭530与第四轭540由能增强线圈100的磁吸力的软铁等材料制成。第三轭530与第四轭540沿Y-Y’方向延伸,并且在Y-Y’方向上的尺寸均大于线圈100在Y-Y’方向上的尺寸。所述至少一个第三轭530相对于线圈100布置在X方向侧,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第四轭540相对于线圈100布置在X’方向侧。第三轭530与第四轭540可能抵接或者可能不抵接第一绝缘器420与第二绝缘器430。
第三轭530与第四轭540均具有Y’方向端部以及Y方向端部。第三轭530与第四轭540的Y’方向端部可以在相对于线圈100的Y’方向侧的位置处联接至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轭510。具体地说,此联接可以是这样的:第三轭530与第四轭540的Y’方向端部与第一轭510整合,或者是这样的:第三轭530与第四轭540的Y’方向端部设置有接合突起以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轭510接合,或者是这样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轭510设置有接合突起以与第三轭530及第四轭540的Y’方向端部接合。以与第三轭530及第四轭540的Y’方向端部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轭510之间的联接相似的方式,第三轭530及第四轭540的Y方向端部可以在相对于线圈100的Y方向侧的位置处联接至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轭520。
第一轭510、第三轭530以及第四轭540可以联接在一起以沿X-X’方向保持线筒400。换而言之,第一轭510、第三轭530和第四轭540、线筒400以及线圈100可以结合成一个单元(为了便于描述下文中称作单元1)。在单元1中,线筒400沿X-X’方向保持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三轭530与所述至少一个第四轭540之间。单元1的至少一个轭可以固定至框架300。另选的是,第二轭520、第三轭530以及第四轭540可以联接在一起以沿X-X’方向保持线筒400。换而言之,第二轭520、第三轭530以及第四轭540、线筒400以及线圈100可以结合成一个单元(为了便于描述下文中称作单元2)。在单元2中,线筒400沿X-X’方向保持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三轭530与所述至少一个第四轭540之间。单元2中的至少一个轭可以固定至框架300。另选的是,第一轭510、第二轭520、第三轭530以及第四轭540可以联接在一起以沿X-X’方向以及/或者沿Y-Y’方向保持线筒400。换而言之,第一轭510、第二轭520、第三轭530和第四轭540、线筒400以及线圈100可以结合成一个单元(为了便于描述下文中称作单元3)。在单元3中,线筒400沿Y-Y’方向保持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轭510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轭520之间并且/或者沿X-X’方向保持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三轭530与所述至少一个第四轭540之间。单元3的至少一个轭可以固定至框架300。
在图1A至图3B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三轭530与第四轭540构造如下。第三轭530与第四轭540的Y方向端部一体地联接至第二轭520以形成大体U形形状。两个第一轭510的X方向端部形成有与第三轭530的Y’方向端部中的接合凹口接合的接合突起(第一接合突起),并且两个第一轭510的X’方向端部形成有与第四轭530的Y’方向端部中的接合凹口接合的接合突起(第二接合突起),从而第一轭510联接至第三轭530与第四轭540的Y’方向端部。如此联接在一起的第一轭510、第二轭520、第三轭530以及第四轭540一起沿Y-Y’方向并且沿X-X’方向保持线筒400。第三轭530借助螺钉固定至框架300的第三部分313。
框架300还可以包括定位器340。定位器340设置在框架本体310处以将单元1、2或者3保持在适当的位置。定位器340可以包括保持器341与342。保持器341与342在框架本体310的第三部分313以及/或者第四部分314处设置成沿Y-Y’方向相互间隔并且沿Y-Y’方向将单元1、2或者3保持在适当位置。在设置成单元1被保持器341和342保持在适当位置的情况下,保持器341从Y方向侧抵接单元1的线筒400,并且保持器342从Y’方向侧抵接单元1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轭510。在设置成单元2被保持器341和342保持在适当位置的情况下,保持器341从Y方向侧抵接单元2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轭520,并且保持器342从Y’方向侧抵接单元2的线筒400。在设置成单元3被保持器341和342保持在适当位置的情况下,保持器341从Y方向侧抵接单元3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三轭530,并且保持器342从Y’方向侧抵接单元3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轭510。
定位器340还可以包括保持器343、344。保持器343、344在框架本体310的第三部分313以及/或者第四部分314处设置成沿Z-Z’方向相互间隔并且沿Z-Z’方向将单元1、2或者3保持在适当位置。在此情况下,保持器343从Z方向侧抵接所述至少一个第三轭530或者第四轭540,并且保持器344从Z’方向侧抵接所述至少一个第三轭530或者第四轭540。
在图1A至图3B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定位器340包括保持器341至344。保持器341与342在框架本体310的第三部分313处设置成沿Y-Y’方向相互间隔。保持器341从Y方向侧抵接单元3的第二轭520,并且保持器342从Y’方向侧抵接单元3的第一轭510。保持器343与344在框架本体310的第三部分313处设置成沿Z-Z’方向相互间隔。保持器343从Z方向侧抵接单元3的第三轭530,并且保持器344从Z’方向侧抵接单元3的第三轭530。定位器340可以是构造成沿Y-Y’方向以及/或者沿X-X’方向将单元1、2或者3保持在适当位置的一个或者多个凹口。
框架300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三可固定部分350以及至少一个第四可固定部分360。第三可固定部分350设置在框架本体310处,并且构造成固定至待描述的电子装置D的可固定部分10。第四可固定部分360设置在框架本体310处,并且构造成固定至电子装置D的待描述的可振动部分20。第四可固定部分360可以联接至框架300的第一可固定部分320及第二可固定部分330中的至少一者。
所述至少一个第四可固定部分360可以是一对第四可固定部分。在此情况下,第四可固定部分360中的一者设置在框架本体310处,并且构造成在位于相对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三可固定部分350在Y方向侧的位置处固定至电子装置D的可振动部分20。另一个第四可固定部分360设置在框架本体310处,并且构造成相对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三可固定部分350在Y’方向侧的位置处固定至电子装置D的可振动部分20。换而言之,所述至少一个第三可固定部分350在框架本体310处设置成在Y-Y’方向上位于那一对第四可固定部分360之间。由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三可固定部分350与一对第四可固定部分360的这样的布置,框架本体310处产生的振动不大可能传播至可移动部分10,但是容易传播至可振动部分20。第四可固定部分360中的一者可以联接至框架300的第一可固定部分320。另一个第四可固定部分360可以联接至框架300的第二可固定部分330。
在图1A至图3B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设置有两个第三可固定部分350与两个第四可固定部分360。第三可固定部分350是设置在框架本体310的第三部分313处的连续的板,这些连续的板均具有螺纹孔。第四可固定部分360中的一者是设置在框架本体310的第四部分314的Y方向端处的可固定的板,该板具有螺纹孔。另一个第四可固定部分360是设置在框架本体310的第四部分314的Y’方向端处的可固定的板,该板具有螺纹孔。
可以以下面的步骤装配根据图1A至图3B中所示的方面的振动发生器S。准备周围缠绕有线圈100的线筒400,并且准备缓冲器600以及两个第二轭521。将缓冲器600与第二轭521以此顺序放置在线筒400的第二绝缘器430的凹口431中。随后,准备联接在一起的第二轭522、第三轭530以及第四轭540(下文中称作U形轭)。线筒400的第二绝缘器430的支撑件432配合到U形轭的第二轭522中的孔中,并且使第二轭522与第二绝缘器430以及位于第二绝缘器430的凹口431内的第二轭521抵接。而且,U形轭的第三轭530与第四轭540相对于线筒400与线圈100分别布置在X方向侧与X’方向侧。因此,第三轭530从X方向侧抵接线筒400的第一绝缘器420与第二绝缘器430,并且第四轭540从X’方向侧抵接线筒400的第一绝缘器420与第二绝缘器430。
还准备两个第一轭510。使第一轭510的第一接合突起与第三轭530的接合凹口接合,并且使第一轭510的第二接合突起与第四轭540的接合凹口接合。这样,第一轭510抵接线筒400的第一绝缘器420,并且位于相对于线圈100在Y’方向侧上的位置处联接在第三轭530与第四轭540之间。第一轭510、第二轭522、第三轭530、第四轭540以及带有线圈100的线筒400结合成一个单元,即,单元3。
随后,准备T板形的柱塞200。可以如图2A至图2C中所示或者如图2D中所示构造柱塞200。将柱塞200的第一轴210插入到第一轭510、线筒400、缓冲器600、第二轭521以及第二轭522中。在这样插入的柱塞200中,第一轴210的第二部分212或者第四部分214沿Y方向伸出线筒400、缓冲器600、第二轭521以及第二轭522之外,并且第二轴220相对于线圈100布置在Y’方向侧上,第二轴220自身与第二轭522之间有间隙。
还准备框架300。将单元3与柱塞200放置在框架300的框架本体310内部,从而框架300的定位器340将单元3保持在适当位置。然后,利用螺钉将单元3的第三轭530固定至框架300。然后利用螺钉或者销P1将柱塞200的第二部分212或者第四部分214固定至框架300的第一可固定部分320。将垫圈W(其为星形垫圈)插在第一可固定部分320与螺钉或者销P1之间。同时,借助螺钉或者销P2将柱塞200的第二轴220固定至第二可固定部分330。这就是如何装配振动发生器S。
现在将参照图4A至图5C在下文中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D。电子装置D的实施例包括用于机动车辆的车载导航系统,还包括信息终端(例如,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掌上型游戏机、电子字典、个人计算机等)、传真机、打印机、扫描仪、游戏机、导板、自动柜员机以及售票机。电子装置D包括接触式感应装置(未示出)、上文任一方面的至少一个振动发生器S、可固定部分10以及可振动部分20。在图4A至图4C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设置了三个振动发生器S。在图5A至图5C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设置了一个振动发生器S。
可振动部分20连接至振动发生器S的框架300,并且构造成因框架300的反复弹性变形及复原而振动。可振动部分20至少包括可振动板以及接触式感应装置。接触式感应装置直接固定或者间接固定至可振动板。由振动发生器S产生的振动经由可振动板传送至接触式感应装置。接触该接触式感应装置的使用者能感觉到接触式感应装置中的振动,并且使用者根据在接触式感应装置上的接触动作的触觉感知而识别此振动。
图4A至图4C示出了可振动部分20的实施例。可振动部分20包括可振动板21、支撑框架22以及接触式感应装置。可振动板21以对置的方式布置在三个振动发生器S的一侧上(为了便于描述下文中称作上侧)。可振动板21经由插设在其间的垫片(未示出)固定至三个振动发生器S中每一者的框架300的一对第四可固定部分360。支撑框架22经由插设在其间并位于可振动板21上侧的多个垫片23固定至可振动板21。接触式感应装置附接至支撑框架22并且由支撑框架22支撑。振动发生器S产生的振动经由可振动板21与支撑框架22传播至接触式感应装置。
图5A至图5C示出了可振动部分20的另一实施例。可振动部分20包括可振动板21’以及接触式感应装置。可振动板21’以对置的方式布置在振动发生器S的一侧上并且经由插设在其间的垫片24’固定至振动发生器S的框架300的一对第四可固定部分360。接触式感应装置直接或者间接固定至可振动板21’。振动发生器S产生的振动经由可振动板21’传播至接触式感应装置。
可固定部分10固定至所述或每一振动发生器S的框架300。可固定部分10可包括可固定板。可固定板直接或者间接固定至所述或每一振动发生器S的框架300的第三可固定部分350中的至少一者,并且直接或者间接固定至电子装置的框架、本体或者其他部分。
图4A至图4C示出了可固定部分10的一个实施例。可固定部分10包括可固定板11。可固定板11以对置的方式布置在三个振动发生器S的另一侧(为了便于描述下文中称作下侧)上。可固定部分10直接固定至三个振动发生器S中每一者的框架300的两个第三可固定部分350。多个垫片40介于可固定板11与可振动板21之间。
图5A至图5C示出了可固定部分10的另一实施例。可固定部分10包括可固定板11’。可固定板11’直接固定至振动发生器S的框架300的两个第三可固定部分350,并且沿与振动发生器S分离的方向延伸。
电子装置D还可以包括电路板50。电路板50连接至接触式感应装置以及至少一个振动发生器S。在图4A至图4C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电路板50布置在可振动板21与支撑框架22之间,并且经由插设在其间的垫片60固定至可固定板11。为了便于图示,图5A至图5C中未示出电路板50。
如上所述构造的振动发生器S与电子装置D至少具有以下技术特征。首先,由于以下原因(1)至(4),线圈100提供施加至柱塞200的增强的磁吸力。(1)线圈100磁性吸引柱塞200的第二轴220还有第一轴210。柱塞200的第一轴210插入线筒400中以降低第一轴210的磁阻。这增强了线圈100的施加至第一轴210的磁吸力。(2)在振动发生器S包括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轭510的情况下,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轭510介于线圈100与柱塞200的第二轴220之间。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轭510的存在增强了线圈100的施加至第二轴220的磁吸力。(3)在振动发生器S包括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轭520的情况下,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轭520布置有位于其自身与线圈100之间的间隙,并且布置有位于其自身与柱塞200的由磁性材料制成的第一部分部分211或者第三部分213之间的间隙。此布置增强了线圈100的施加至第一轴210的磁吸力。(4)在振动发生器S包括第三轭530与第四轭540的情况下,第三轭530沿Y-Y’方向相对于线圈100在X方向侧延伸,第四轭540沿Y-Y’方向相对于线圈100在X’方向侧延伸。第三轭530与第四轭540的存在也增强了线圈100的施加至柱塞200的磁吸力。
其次,振动发生器S易于装配,在线筒400被联接在一起的第一轭510、第三轭530、第四轭540保持或者被联接在一起的第二轭520、第三轭530、第四轭540保持或者被联接在一起的第一轭510、第二轭520、第三轭530、第四轭540保持的情况下尤为如此。这是因为保持线筒400的联接的轭形成轭、线筒400以及线圈100的单元式组合。单元(即,单元1、单元2或者单元3)可通过将联接的轭中的至少一者固定至框架300而容易地固定至框架300。
第三,在柱塞200的第一轴210在第一位置处固定至框架300的第一可固定部分320同时柱塞200的第二轴220在第二位置处固定至框架300的第二可固定部分330的情况下,这样的布置容易使框架300由于柱塞200的移动而弹性变形。这是因为以不同高度设置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使得框架300的框架本体310容易由于柱塞200的移动而翘曲。
第四,具有以下构造(1)或者(2)中任一者的振动发生器S抑制螺钉或者销P1、P2断开连接。(1)螺钉或者销P1、P2具有滚花型式。(2)螺钉或者销P1的头部以及框架300的第一可固定部分320将垫圈W保持在其间并且垫圈W的至少一个齿戳到第一可固定部分320中,并且/或者所述或每个螺钉或者销P2的头部与框架300的第二可固定部分330将垫圈W保持在其间并且垫圈W的至少一个齿戳到第二可固定部分330中。
应理解的是,上述振动发生器与电子装置不限于以上实施方式,而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以任一形式变型。下文将详细描述具体变型例。
本发明的振动发生器还可以包括弹性材料的偏压零件,例如螺旋弹簧以及橡胶构件。此弹性零件可介于第一可抵接部分与第二可抵接部分之间以沿复原移动的方向(即,朝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偏压柱塞。第一可抵接部分可以优选是柱塞的第一轴的从线圈以及/或者线筒伸出的部分。在此情况下,第一轴可以优选在相对于第一可抵接部分的第一方向上的一侧上的位置处固定至框架。第二可抵接部分可以优选是线筒的一部分、线圈的一部分或者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轭的一部分。偏压零件可以是管形形状。在此情况下,偏压零件可以接纳柱塞的第一轴的从线圈以及/或者线筒伸出的部分。
本发明的振动发生器可能不包括线筒、柱塞的第二轴以及/或者第一轭、第二轭、第三轭以及/或者第四轭中的任一者。
本发明的振动发生器也可应用至不包括接触式感应装置的电子装置。这样的电子装置可优选包括构造成因由本发明的振动发生器产生的振动而振动的零件。
应理解的是,上文仅借助实施例描述了振动发生器与电子装置的以上实施方式以及变型。多层印刷布线板与连接结构的构成要素中的材料、形状、尺寸、数量、布置以及其他构造可以以任一形式变型,只要能执行相似的功能即可。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与变型例的构造可以以任一可行的方式组合。第一方向可以是以上任一方面的柱塞的移动与复原的任一方向。第二方向可以是与第一方向正交的任一方向。第三方向可以是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交的任一方向。

Claims (19)

1.一种振动发生器,该振动发生器包括:
线圈;
柱塞,该柱塞包括:第一轴,该第一轴在所述线圈中被接纳成能沿第一方向移动,并且该第一轴至少部分由磁性材料制成从而能被磁性吸引至所述线圈,借此能向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移动;以及第二轴,该第二轴沿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轴相对于所述线圈布置在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侧,所述第二轴与所述线圈之间有间隙,并且该第二轴至少部分由磁性材料制成,从而能被磁性吸引至所述线圈,借此向所述第一方向的所述一侧移动;以及
框架,该框架相对于所述线圈在所述第一方向的所述一侧的位置处固定至所述第一轴,相对于所述线圈在所述第一方向的所述另一侧的位置处固定至所述第二轴,并且由于所述第一轴与所述第二轴的移动而能至少部分地弹性变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发生器,其中,
所述柱塞的所述第一轴包括:
接纳在所述线圈中的由磁性材料制成的第一部分;以及
由非磁性材料制成的第二部分,该第二部分从所述第一部分向所述第一方向的所述一侧延伸而定位在所述线圈的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发生器,其中,
所述柱塞的所述第一轴包括:
接纳在所述线圈中的由磁性材料制成的第三部分;以及
由非磁性材料制成的第四部分,该第四部分包括:本体,该本体固定至所述第三部分并且定位在所述线圈的内部;以及延伸部,该延伸部从所述本体向所述第一方向的所述一侧延伸而定位在所述线圈的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振动发生器,该振动发生器还包括位于所述柱塞的所述第二轴与所述线圈之间的至少一个第一轭,
其中,所述第二轴布置有位于所述第二轴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轭之间的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动发生器,该振动发生器还包括相对于所述线圈位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所述一侧的至少一个第二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轭与所述线圈之间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轭与所述柱塞的所述第一部分之间有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振动发生器,该振动发生器还包括相对于所述线圈位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所述一侧的至少一个第二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轭与所述线圈之间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轭与所述柱塞的所述第三部分之间有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振动发生器,该振动发生器还包括:
第三轭,该第三轭相对于所述线圈布置在所述第二方向的一侧并且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以及
第四轭,该第四轭相对于所述线圈布置在所述第二方向的另一侧并且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振动发生器,该振动发生器还包括:
第三轭,该第三轭相对于所述线圈布置在所述第二方向的一侧并且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以及
第四轭,该第四轭相对于所述线圈布置在所述第二方向的另一侧并且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其中,
所述第一轭相对于所述线圈在所述第一方向的所述另一侧的位置处联接在所述第三轭与所述第四轭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5或者6所述的振动发生器,该振动发生器还包括:
第三轭,该第三轭相对于所述线圈布置在所述第二方向的一侧并且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以及
第四轭,该第四轭相对于所述线圈布置在所述第二方向的另一侧并且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其中,
所述第二轭相对于所述线圈在所述第一方向的所述一侧的位置处联接所述第三轭与所述第四轭。
10.根据权利要求4或者8所述的振动发生器,该振动发生器还包括具有管形形状并且具有绝缘性的线筒,该线筒包括:
主干,所述线圈绕该主干缠绕;以及
第一绝缘器,该第一绝缘器位于所述第一轭与所述线圈之间,
其中,所述柱塞的所述第一轴被接纳在所述线圈以及所述线筒的所述主干中。
11.根据权利要求5、6或者9所述的振动发生器,该振动发生器还包括具有管形形状并且具有绝缘性的线筒,该线筒包括:
主干,所述线圈绕该主干缠绕;以及
第二绝缘器,该第二绝缘器位于所述第二轭与所述线圈之间,
其中,所述柱塞的所述第一轴被接纳在所述线圈以及所述线筒的所述主干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振动发生器,该振动发生器还包括缓冲器,该缓冲器由所述第一轭与所述第一绝缘器保持在所述第一轭与所述第一绝缘器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振动发生器,该振动发生器还包括缓冲器,该缓冲器由所述第二轭与所述第二绝缘器保持在所述第二轭与所述第二绝缘器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振动发生器,该振动发生器还包括:具有管形形状并且具有绝缘性的线筒,其中,
所述线圈绕所述线筒缠绕,
所述第一轭、所述第三轭以及所述第四轭保持所述线筒,并且
所述第一轭、所述第三轭以及所述第四轭中的至少一者固定至所述框架。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振动发生器,该振动发生器还包括:具有管形形状并且具有绝缘性的线筒,其中,
所述线圈绕所述线筒缠绕,
所述第二轭、所述第三轭以及所述第四轭保持所述线筒,并且
所述第二轭、所述第三轭以及所述第四轭中的至少一者固定至所述框架。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者所述的振动发生器,其中,
所述框架包括:
在第一位置处固定至所述第一轴的第一可固定部分,所述第一位置位于第一高度位置处并且相对于所述线圈位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所述一侧;以及
在第二位置处固定至所述第二轴的第二可固定部分,所述第二位置位于第二高度位置处并且相对于所述线圈位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所述另一侧,
所述第一高度位置与所述第二高度位置在第三方向上的高度不同,并且
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振动发生器,其中,
所述框架包括:
相对于所述线圈位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所述一侧的第一可固定部分;以及
相对于所述线圈位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所述另一侧的第二可固定部分,
所述振动发生器还包括:
至少一个销或者螺钉;以及
至少一个垫圈,其中
所述销或者螺钉包括头部,并且具有构造(1)与(2)中的至少一者:
构造(1)所述销或者螺钉构造成将所述第一可固定部分固定至所述第一轴,或者
构造(2)所述销或者螺钉构造成将所述第二可固定部分固定至所述第二轴,并且
所述垫圈具有构造(3)与(4)中的至少一者:
构造(3)所述垫圈由所述销或者螺钉的头部与所述第一可固定部分保持在二者之间,或者
构造(4)所述垫圈由所述销或者螺钉的头部与所述第二可固定部分保持在二者之间,并且
所述垫圈包括构造成戳入所述第一可固定部分与所述第二可固定部分中的至少一者中的齿。
18.一种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振动发生器;
固定至所述振动发生器的所述框架的可固定部分;以及
可振动构件,该可振动构件连接至所述振动发生器的所述框架并且构造成由于所述框架的反复的弹性变形及复原而振动。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
所述振动发生器的所述框架包括:
固定至所述电子装置的所述可固定部分的第三可固定部分;以及
一对第四可固定部分,这一对第四可固定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三可固定部分在所述第一方向的所述一侧与所述另一侧的位置处固定至所述可振动构件。
CN201610726779.4A 2015-08-27 2016-08-25 振动发生器以及具有振动发生器的电子装置 Active CN10648719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67623A JP6462533B2 (ja) 2015-08-27 2015-08-27 振動発生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JP2015-167623 2015-08-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87194A true CN106487194A (zh) 2017-03-08
CN106487194B CN106487194B (zh) 2020-04-24

Family

ID=569854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726779.4A Active CN106487194B (zh) 2015-08-27 2016-08-25 振动发生器以及具有振动发生器的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263501B2 (zh)
EP (1) EP3136573B1 (zh)
JP (1) JP6462533B2 (zh)
CN (1) CN10648719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03833A1 (zh) * 2021-12-07 2023-06-15 蔚来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激励装置、交互表面的振动反馈装置、车载设备、车辆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8196255A (ja) * 2017-05-18 2018-12-06 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振動発生装置および振動機構付き入力装置
JP2019180149A (ja) * 2018-03-30 2019-10-17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アクチュエータ
WO2020105742A1 (ko) * 2018-11-19 2020-05-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차량용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797649A (en) * 1956-07-06 1958-07-09 Schick Inc Vibrator motor
JP2001178104A (ja) * 1999-12-21 2001-06-29 Konno Kogyosho:Kk 小型ソレノイドプランジャー
JP2001218440A (ja) * 2000-02-02 2001-08-10 Omron Corp リニアソレノイド
CN101702564A (zh) * 2008-07-16 2010-05-05 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螺线管驱动装置
CN103885581A (zh) * 2012-12-21 2014-06-25 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触觉反馈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501957A (en) 1937-06-19 1939-03-08 Clipshave Inc Improvements in vibratory electric motor apparatus
US2149126A (en) 1938-04-13 1939-02-28 Spencer Millard Cole Oscillatory motor
JPH11135321A (ja) * 1997-10-29 1999-05-21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電磁ソレノイド
GB2393586B (en) * 2002-09-27 2005-12-21 Automotive Motion Tech Ltd An electric motor
US7825903B2 (en) * 2005-05-12 2010-11-02 Immersion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haptic effects to a touch panel
JP2007281192A (ja) * 2006-04-06 2007-10-25 Shinano Kenshi Co Ltd ソレノイド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ポンプ
JP4319213B2 (ja) * 2006-10-16 2009-08-26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振動発生装置
KR100909426B1 (ko) 2006-10-17 2009-07-24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액츄에이터
JP5677657B2 (ja) * 2011-03-31 2015-02-25 日本電産コパル株式会社 振動アクチュエータ
GB2506922A (en) * 2012-10-15 2014-04-16 Nissan Motor Mfg Uk Ltd Magnetic core location in a rotor assembly
JP6023691B2 (ja) * 2013-11-18 2016-11-09 日本電産コパル株式会社 振動アクチュエータ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797649A (en) * 1956-07-06 1958-07-09 Schick Inc Vibrator motor
JP2001178104A (ja) * 1999-12-21 2001-06-29 Konno Kogyosho:Kk 小型ソレノイドプランジャー
JP2001218440A (ja) * 2000-02-02 2001-08-10 Omron Corp リニアソレノイド
CN101702564A (zh) * 2008-07-16 2010-05-05 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螺线管驱动装置
CN103885581A (zh) * 2012-12-21 2014-06-25 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触觉反馈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03833A1 (zh) * 2021-12-07 2023-06-15 蔚来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激励装置、交互表面的振动反馈装置、车载设备、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263501B2 (en) 2019-04-16
EP3136573A1 (en) 2017-03-01
JP2017046471A (ja) 2017-03-02
US20170063212A1 (en) 2017-03-02
CN106487194B (zh) 2020-04-24
JP6462533B2 (ja) 2019-01-30
EP3136573B1 (en) 2019-1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87194A (zh) 振动发生器以及具有振动发生器的电子装置
US9660509B2 (en) Linear vibration actuator
KR101069997B1 (ko) 리니어 진동 모터
US10432074B2 (en) Vibrator unit and vibration generator
US8803373B2 (en) Linear vibration motor
CN107257190B (zh) 线性振动马达
US20180236487A1 (en) Linear vibration motor
EP2779186A1 (en) Transformer module for electric vehicle
JP2006175433A (ja) 携帯用品用の機械的衝撃保護手段が設けられた震動装置
US20180229270A1 (en) Linear vibration motor
US20170126109A1 (en) Vibration motor
CN109713870B (zh) 具备带折弯部的板型弹簧的线性振动发生装置
JP2019025390A (ja) 振動発生装置
US11349380B2 (en) Linear vibration motor
WO2019013085A1 (ja) 振動発生装置
KR101095155B1 (ko) 수평 리니어 진동자
JP2004112937A (ja) 磁気アクチュエータ及び触覚呈示装置
KR101200609B1 (ko) 수평형 리니어 진동기
KR20130015344A (ko) 선형 진동모터
CN207354033U (zh) 线性振动马达
CN205490068U (zh) 一种线性振动马达
EP2624261A1 (en) Multi-inductor usable with slim flat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WO2019013083A1 (ja) 振動発生装置
KR101083203B1 (ko) 막대형 선형 진동 모터
CN216672828U (zh) 振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