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59097B -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59097B
CN113659097B CN202111069159.5A CN202111069159A CN113659097B CN 113659097 B CN113659097 B CN 113659097B CN 202111069159 A CN202111069159 A CN 202111069159A CN 113659097 B CN113659097 B CN 11365909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panel
electrode
thickness direction
area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6915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59097A (zh
Inventor
代好
马扬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6915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59097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590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59097A/zh
Priority to US17/562,850 priority patent/US20220123058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590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590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05Electrodes
    • H10K59/8052Cathodes
    • H10K59/80521Cath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1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y or disposition of pixe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2Pixel-defining structures or layers, e.g. bank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60OLEDs integrated with inorganic light-sensitive elements, e.g. with inorganic solar cells or inorganic photodiodes
    • H10K59/65OLEDs integrated with inorganic image senso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2102/301Details of OLEDs
    • H10K2102/351Thicknes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01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9/871Self-supporting sealing arrangements
    • H10K59/8723Vertical spacers, e.g. arranged between the sealing arrangement and the OL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和光学部件区,第一显示区围绕至少部分光学部件区;光学部件区包括像素区和非像素区,像素区包括第一发光材料单元和第一电极,沿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第一电极覆盖第一发光材料单元;非像素区包括第二电极和第一支撑件,第二电极桥接于相邻的两个第一电极之间;沿显示面板厚度方向,第一支撑件与第二电极交叠。多个第一电极通过第二电极实现电连接,并使得光学部件区中的阴极图形化,提高了光学部件区的透光率。在使用两张掩膜板制备图形化阴极时,掩膜板能够很好的被第一支撑件支撑,避免掩膜板划伤显示面板的主要功能膜层,有效提升显示面板的成品良率。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消费者对显示需求的提高,全面屏显示已成为当下研究的重点。在相关技术中,实现全面屏的一个重要技术是将摄像头、红外传感器、面部识别等功能集成于显示屏幕下方,而这些功能对于显示屏幕的透过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面板的制备过程中,OLED器件的阴极对于显示屏幕的透光率影响很大。在相关技术中,一般是将OLED器件的阴极图形化,用来提高显示屏幕的透光率。而在阴极图形化的过程中,会出现划伤其他功能膜层的问题,降低OLED显示面板的成品良率。
【申请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第一显示区和光学部件区,第一显示区围绕至少部分光学部件区;光学部件区包括像素区和非像素区,像素区包括第一发光材料单元和第一电极,沿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第一电极覆盖第一发光材料单元;非像素区包括第二电极和第一支撑件,第二电极桥接于相邻的两个第一电极之间;其中,第二电极位于第一支撑件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沿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第一支撑件与第二电极交叠。
第二方面,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第一方面提供的显示面板及光学功能元件;光学功能元件设置在显示装置对应光学部件区的位置。
第三方面,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与光学部件区;光学部件区包括像素区和非像素区;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
提供衬底基板;
制作第一发光材料单元,第一发光材料单元在衬底基板的一侧且位于像素区;
制作第一支撑件,第一支撑件在衬底基板的一侧且位于非像素区;
制备第一电极,第一电极覆盖像素区,且位于第一发光材料单元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
制备第二电极,第二电极在非像素区,且位于第一支撑件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
其中,第二电极桥接于相邻的两个第一电极之间;沿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第一支撑件与第二电极交叠。
在本申请中,光学部件区中的多个第一电极通过第二电极实现电连接,并使得光学部件区中第一发光材料单元的阴极图形化,提高了光学部件区的透光率。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制备工艺可以均为蒸镀工艺,在对第一发光材料单元的阴极图形化时,需要采用两张掩膜板组合实现。第一电极的制备需要第一掩膜板,第一掩膜板包括镂空部和遮挡部,蒸镀材料沉积在第一掩膜板的镂空部里时形成了第一电极。即在第一电极的制备过程中,第一掩膜板的镂空部对应第一电极所在区域,遮挡部对应未设置第一电极的非像素区。在显示面板的制备过程中,当使用第一掩膜板制备第一电极时,第一支撑件支撑第一掩膜板的遮挡部,避免了第一掩膜板与显示面板中已制备的膜层(除第二电极之外)接触,从而避免第一掩膜板划伤显示面板的主要功能膜层(例如除第二电极之外的膜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BB区域的放大图;
图3为图2中沿A-A’切线的一种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学部件区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光学部件区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发光材料单元与第二支撑件的投影位置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第一发光材料单元与第二支撑件的投影位置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第一发光材料单元与第二支撑件的投影位置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支撑件的截面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支撑件的投影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第一支撑件的投影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第一支撑件的投影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支撑件的截面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的投影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过程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过程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掩膜板的示意图;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掩膜板的示意图;
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本申请中能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化,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而,本申请意在覆盖落入所对应权利要求(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及其等同物范围内的本申请的修改和变化。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实施方式,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相互组合。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实施例所描述的“基本上”、“近似”、“大约”、“约”、“大致”“大体上”等词语,是指在合理的工艺操作范围内或者公差范围内,可以大体上认同的,而不是一个精确值。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电极、支撑件、表面等,但这些电极、支撑件、表面等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电极、支撑件、表面等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电极也可以被称为第二电极,类似地,第二电极也可以被称为第一电极。
本案申请人通过细致深入研究,对于相关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BB区域的放大图,图3为图2中沿A-A’切线的一种剖面示意图。
发明人对功能膜层划伤问题进行了分析,发现为了使阴极图形化,一般需要采用两张掩膜板来实现。当使用两张掩膜板实现阴极图形化时,会有一些位置的掩膜板不能被支撑柱有效支撑,导致掩膜板划伤功能膜层,降低OLED显示面板的成品良率。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01,显示面板01包括第一显示区AA和光学部件区BB,第一显示区AA围绕至少部分光学部件区BB。也就是说,光学部件区BB可以全部被第一显示区AA围绕,也可以如图1所示,光学部件区BB部分被第一显示区AA围绕。结合图2和图3,显示面板01还包括衬底基板10,光学部件区BB包括像素区B1和非像素区B2,像素区B1包括第一发光材料单元11和第一电极12,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发光材料单元11为用于显示发光的材料单元,可以包括红色发光材料、绿色发光材料和蓝色发光材料中的至少一者。沿显示面板01的厚度方向,第一电极12覆盖第一发光材料单元11。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电极12覆盖第一发光材料单元11的部分可以为第一发光材料单元11对应的阴极。非像素区B2包括第二电极21和第一支撑件22,第二电极21桥接于相邻的两个第一电极12之间,也就是说,相邻的两个第一电极12通过第二电极21电连接。
在本申请中,需要说明的是,像素区B1为显示区,主要用于显示;非像素区B2为非显示区,其除了用于设置必要的信号线之外主要用于透光。
其中,第二电极21位于第一支撑件22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并且沿显示面板01的厚度方向,第一支撑件22与第二电极21交叠。需要说明的是,在使用第一掩膜板制备第一电极12时,第一支撑件22可以用来支撑第一掩膜板。
在本申请中,光学部件区BB中的多个第一电极12通过第二电极21实现电连接,并使得光学部件区BB中第一发光材料单元11对应的阴极图形化,提高了光学部件区BB的透光率。由于第二电极21位于非像素区B2,可以理解的是,第二电极21只作连接用电极,例如,将像素区B1的第一电极12网格化连接起来。在实现光学部件区BB透光率增加的同时,保证了光学部件区BB阴极电压的网格化分布,而阴极电压的网格化分布,可以减小第一发光材料单元11接收到阴极电压的时间,降低阴极电压的压降。从而有效降低光学部件区BB的显示画面的加载时间。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电极12和第二电极21的制备工艺可以均为蒸镀工艺,在对第一发光材料单元11对应的阴极图形化时,需要采用两张掩膜板组合实现。
第一电极12的制备需要第一掩膜板,第一掩膜板包括镂空部和遮挡部,蒸镀材料沉积在第一掩膜板的镂空部里时形成了第一电极12。即在第一电极12的制备过程中,第一掩膜板的镂空部对应第一电极12所在区域,遮挡部对应未设置第一电极12的非像素区B2。在显示面板01的制备过程中,当使用第一掩膜板制备第一电极12时,第一支撑件22可以支撑第一掩膜板的遮挡部,避免了第一掩膜板与显示面板01中已制备的膜层(除第二电极之外)接触,从而避免第一掩膜板划伤显示面板01的主要功能膜层(例如除第二电极之外的膜层)。
请继续参考图3,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像素区B1包括第二支撑件13,第一电极12位于第二支撑件13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并且沿显示面板01的厚度方向,第二支撑件13与第一电极12交叠。需要说明的是,在使用第二掩膜板制备第二电极21时,第二支撑件13可以用来支撑第二掩膜板。
第二电极21的制备需要第二掩膜板,第二掩膜板包括镂空部和遮挡部,蒸镀材料沉积在第二掩膜板的镂空部里时形成了第二电极21。即在第二电极21的制备过程中,第二掩膜板的镂空部对应第二电极21所在区域,遮挡部对应未设置第二电极21的区域。
当使用第二掩膜板制备第二电极21时,采用第二支撑件13支撑第二掩膜板的遮挡部,避免了第二掩膜板与显示面板01中已制备的膜层接触,从而避免第二掩膜板划伤显示面板01的主要功能膜层。沿显示面板01的厚度方向,由于第一支撑件22与第二电极21交叠,第二支撑件13与第一电极12交叠,则在将第一发光材料单元11对应的阴极图形化的过程中,即便掩膜板与显示面板01出现对位偏差,掩膜板也能很好的被第一支撑件22或第二支撑件13支撑,避免出现掩膜板划伤显示面板01的主要功能膜层。同时,第二支撑件13的设置还可以避免第二掩膜板对第一电极12主要部分(非第二支撑件所在区域)的划伤,第一支撑件22的设置还可以避免第一掩膜板对第二电极21主要部分(非第一支撑件所在区域)的划伤,有效提升显示面板01的成品良率。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学部件区的示意图。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极12沿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排布,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交叉。第二电极21桥接于沿第一方向X排布的相邻两个第一电极12之间。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第二电极21桥接于沿第一方向X排布的相邻两个第一电极12之间,但不桥接于沿第二方向Y排布的相邻两个第一电极12之间。在实现光学部件区BB中的阴极图形化的同时,提高了利用掩膜板制备第一电极12及第二电极21时的对位精度,降低了工艺难度,同时增加了未被第一电极12和第二电极21覆盖区域的连续面积,减小衍射效应,提高透光率。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第二电极21桥接于沿第一方向X排布的相邻两个第一电极12之间的同时,第二电极21桥接于沿第二方向Y排布的相邻两个第一电极12之间。在实现光学部件区BB中的阴极图形化的同时,有利于减少第二电极21的数量,进一步增加光学部件区BB的透光率。
请继续参考图2,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光学部件区BB包括多个第一透光区B3,第一电极12及第二电极21围绕第一透光区B3。也就是说,沿显示面板01的厚度方向,第一电极12与第二电极21均不覆盖第一透光区B3,也就是说,光学部件区BB中包括不设置电极的区域,提高了光学部件区BB的透光率。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电极21的透光率大于第一电极12的透光率。由于第二电极21位于非像素区,也就是说,第二电极21不覆盖发光元件,则第二电极21的位置区域可以用来作为透光区域,将第二电极21的透光率设置的较大,可以进一步增加光学部件区BB的透光率。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电极12与第二电极21的材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第一电极12和第二电极21均为透光型材料。或者,第一电极12为金属材料,第二电极21为透光型材料。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当显示面板01为底发射型时,第一电极12可以为金属材料,第二电极21可以为透光型材料。由于第一电极12覆盖第一发光材料单元11,其材质为金属材料可以反射第一发光材料单元11的发光光线,有利于稳定显示面板01的显示亮度,而第二电极21位于非像素区,其材质为透光型材料可以提高光学部件区BB的透光率。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的剖面示意图。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极12与第二电极21均为透光型材料,沿显示面板01的厚度方向,第二电极21的厚度D2小于第一电极12的厚度D1,使得第二电极21的透光率大于第一电极12的透光率,从而进一步增加光学部件区BB的透光率,其中,第一电极12与第二电极21的材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光学部件区的示意图。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光学部件区BB包括多个第二透光区B4,沿显示面板01的厚度方向,第二电极21与第二透光区B4交叠。可以理解的是,第二电极21中设置镂空部形成第二透光区B4,且第二透光区B4被第二电极21围绕。进一步增加了光学部件区BB的透光率。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显示面板01包括像素定义层20,第一支撑件22位于像素定义层20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并且第一支撑件22可以与像素定义层20一体成型。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支撑件13也可以位于像素定义层20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并且第二支撑件13也可以与像素定义层20一体成型。也就是说,第一支撑件22与第二支撑件13可以均位于像素定义层20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并且可以均与与像素定义层20同时制备成型。
在本申请中,第一支撑件22及第二支撑件13与像素定义层20一体成型,有效的简化了制备工艺,节省了成本。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第一、二支撑件也可以分别与像素定义层分步形成,而非一体成型,以增加支撑件和像素定义层在设计上的灵活性。
请继续参考图3,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沿显示面板01的厚度方向,第二电极21与相邻的第一电极12之间存在第一交叠区域CC。有效的保证了第二电极21与相邻的第一电极12之间电连接的可靠性,避免了图形化阴极出现接触不良的情况。可选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中,相对靠近衬底基板的一者,在第一交叠区域CC中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带底/无底凹槽,以增大两者之间连接的稳定性,提升电连接性能。
其中,第一交叠区域CC与第一发光材料单元11无交叠。也就是说,沿显示面板01的厚度方向,第一交叠区域CC不覆盖第一发光材料单元11。避免了第一交叠区域CC遮挡第一发光材料单元11的发光光线,从而避免影响光学部件区BB的发光亮度。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发光材料单元与第二支撑件的投影位置示意图。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3及7所示,沿显示面板01的厚度方向,第二支撑件13的投影与相邻第一发光材料单元11的投影之间最小距离为D,其中,D≥3μm。也就是说,沿显示面板01的厚度方向,第二支撑件13与相邻的第一发光材料单元11无交叠。
在本申请中,第二支撑件13与第一发光材料单元11无交叠,则第二支撑件13不会遮挡第一发光材料单元11的发光光线,从而避免影响光学部件区BB的发光亮度。而且在制备第一电极12时,第一电极12同时覆盖第二支撑件13和与其相邻的第一发光材料单元11,沿显示面板01的厚度方向,第二支持件13的投影与相邻第一发光材料单元11的投影之间的最小距离不小于3μm,可以保证第一电极12完整覆盖第一发光材料单元11,并且避免第一电极12出现断裂。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第一发光材料单元与第二支撑件的投影位置示意图,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第一发光材料单元与第二支撑件的投影位置示意图。
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在同一第一电极12所覆盖的多个第一发光材料单元11及第二支撑件在13中,沿显示面板01的厚度方向,第二支撑件13被多个第一发光材料单元11环绕。也就是说,在第一电极12覆盖第二支撑件13及多个第一发光材料单元11时,第二支撑件13位于多个第一发光材料单元11的中间。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可以理解的是,沿显示面板01的厚度方向,第二支撑件13与第一发光材料单元11无交叠,则第二支撑件13不会遮挡第一发光材料单元11的发光光线,从而避免影响光学部件区BB的发光亮度。同时,由于第二支撑件13位于多个第一发光材料单元11的中间,还有利于提高第二支撑板的对位精度。需要说明的是,如图9所示,第二支撑件13还可以位于多个第一发光材料单元11的外围。可以理解的是,沿显示面板01的厚度方向,第二支撑件13的投影与相邻第一发光材料单元11的投影之间的最小距离不小于3μm。第二支撑件13位于多个第一发光材料单元11的外围可以保证第一电极12完整覆盖第一发光材料单元,从而保证第一发光材料单元11的正常发光。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支撑件的截面示意图,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支撑件的投影示意图,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第一支撑件的投影示意图,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第一支撑件的投影示意图。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22由透光材料制备,也就是说第一支撑件22是可以透光的。如图10所示,沿显示面板01的厚度方向,第一支撑件22包括第一表面221和第二表面222。其中,第一表面221的投影轮廓包括弧线段,和/或,第二表面的投影轮廓包括弧线段。也就是说,第一表面221与第二表面222中的至少一者的投影轮廓包括弧线段,也就是,第一支撑件22沿显示面板01厚度方向的投影轮廓中包括弧线段。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22的投影包括弧线段,可以有效减小光线在同一个方向上的叠加衍射的效果,从而可以有效的减小第一支撑件22产生的衍射等不良的光学效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1所示,沿显示面板01的厚度方向,第一支撑件22中第一表面221的投影轮廓包括弧线段,第二表面222的投影轮廓不包括弧线段。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2所示,沿显示面板01的厚度方向,第一支撑件22中第二表面222的投影轮廓包括弧线段,第一表面221的投影轮廓不包括弧线段。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又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3所示,沿显示面板01的厚度方向,第一支撑件22中第一表面221的投影轮廓包括弧线段,第二表面222的投影轮廓也包括弧线段。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沿显示面板01的厚度方向,第一表面221的投影形状为圆形、椭圆形中的一种,和/或,第二表面222的投影形状为圆形、椭圆形中的一种。
例如,如图13所示,第一表面221的投影形状为椭圆形,第二表面222的投影形状为椭圆形。另例如,第一表面221的投影形状为圆形,第二表面222的投影形状为圆形。又例如,第一表面221的投影形状为圆形,第二表面222的投影形状为椭圆形。还例如,第一表面221的投影形状为椭圆形,第二表面222的投影形状为圆形。本申请实施例降低了第一支撑件22产生的衍射在同一方向上的叠加等不良效果,从而减小了衍射对光学部件区BB所对应光学部件工作效果的影响。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表面221沿显示面板01厚度方向的投影轮廓形状与第二表面222沿显示面板01厚度方向的投影轮廓形状不同。本申请实施例进一步降低了第一支撑件22产生的衍射在同一方向上的叠加等不良效果,从而进一步减小衍射对光学部件区BB所对应光学部件工作效果的影响。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支撑件的截面示意图。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的投影示意图。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请结合图14和图15,沿显示面板01的厚度方向,第一支撑件22包括依次分布的第一表面221和第二表面222。其中,第二表面222位于第一表面221和衬底基板10之间。沿显示面板01的厚度方向,第二支撑件13包括依次分布的第三表面131和第四表面132。其中,第四表面132位于第三表面131和衬底基板10之间。
其中,第一表面221沿显示面板01厚度方向的投影轮廓形状与第三表面131沿显示面板01的厚度方向的投影轮廓形状不同,和/或,第二表面222沿显示面板01厚度方向的投影轮廓形状与第四表面132沿显示面板01的厚度方向的投影轮廓形状不同。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支撑件22与第二支撑件13的形状不同。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对第一支撑件22与第二支撑件13进行差异化设计,进一步减小了第一支撑件22发生衍射的不良效果,从而降低了第一支撑件22产生的衍射对光学部件区BB所对应光学部件的工作效果的影响。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的剖面示意图。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6所示,第一支撑件22的高度为H1,第二支撑件13的高度为H2,其中,H1<H2。也就是说,像素区B1中的第二支撑件13的高度大于非像素区B2中的第一支撑件22的高度。可以理解的是,在使用第一掩膜板制备第一电极12时,第一支撑件22支撑第一掩膜板。将第一支撑件22的高度设置为较小,可以减小第一掩膜板与显示面板01已制备膜层之间的高度,从而减小在蒸镀第一电极12时,蒸镀材料进入第一掩膜板的遮挡部与显示面板01已制备膜层之间的可能性,进而可以有效减小像素区B1的阴影效应。同时,第一支撑件22的高度较小,则第一支撑件22对穿过非像素区B2的光线遮挡较小,从而可以减小第一支撑件22对光学部件区BB透光率的影响。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请继续参考图2,光学部件区BB中第一支撑件22的密度小于第二支撑件13的密度。也就是说,单位面积内,第一支撑件22的数量小于第二支撑件13的数量。可以理解的是,光学部件区BB中第一支撑件22的数量不小于第二电极21的数量。本申请中,第一支撑件22的数量较小,则第一支撑件22对穿过非像素区B2的光线遮挡较小,从而可以减小第一支撑件22对光学部件区BB透光率的影响。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过程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01的制作方法,结合图1、图2及图3,本实施例制作的显示面板01包括第一显示区AA与光学部件区BB,光学部件区BB包括像素区B1和非像素区B2。显示面板01的制作方法包括:
如图17所示,提供衬底基板10,然后制作第一发光材料单元11,第一发光材料单元11在衬底基板10的一侧,并且位于像素区B1。然后制作第一支撑件22,第一支撑件22在衬底基板10的一侧,并且位于非像素区B2。然后制备第一电极12,第一电极12覆盖像素区B1,并且位于第一发光材料单元11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然后制备第二电极21,第二电极21位于非像素区B2,并且位于第一支撑件22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
其中,第二电极21桥接于相邻的两个第一电极12之间,沿显示面板01的厚度方向,第一支撑件22与第二电极21交叠。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01的制作方法还包括制备像素定义层20,像素定义层20位于第一支撑件22靠近衬底基板10的一侧,像素定义层20可以与第一支撑件22一体成型。
具体地,如图17所示,在衬底基板10的一侧制备像素定义层20,像素定义层20包括开口201,开口201位于像素区B1,然后在开口201内制备第一发光材料单元11。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过程示意图。
在本申请的第一电极12与第二电极21的制备顺序中,如图18所示,还可以先制备第二电极21,再制备第一电极12。避免第二掩膜板M2划伤第一电极12,进而避免影响光学部件区BB的正常显示。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掩膜板的示意图,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掩膜板的示意图。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请结合图17至图20,制备第一电极12包括:提供第一掩膜板M1,第一掩膜板M1包括第一镂空区M11和第一边框M12,第一边框M12围绕第一镂空区M11。然后将第一掩膜板M1与显示面板01对位,第一镂空区M11对应像素区B1,第一支撑件22支撑至少部分第一边框M12。也就是说,第一掩膜板M1被第一支撑件22支撑,避免第一掩膜板与显示面板01接触,从而划伤显示面板01。然后蒸镀第一导电材料,在第一镂空区M11内形成第一电极12。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电极12覆盖像素区B1。制备第二电极21包括:提供第二掩膜板M2,第二掩膜板M2包括第二镂空区M21和第二边框M22,第二边框M22围绕第二镂空区M21。然后将第二掩膜板M2与显示面板01对位,第二镂空区M21对应非像素区B2;然后蒸镀第二导电材料,在第二镂空区M21内形成第二电极21。可以理解的是,第二电极21位于非像素区B2。
请结合图17、图18,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显示面板01的制作方法还包括制作第二支撑件13,第二支撑件13在衬底基板10的一侧且位于像素区B1;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支撑件13位于像素定义层20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并且第二支撑件13与像素定义层20一体成型。
将第二掩膜板M2与显示面板01对位时,第二支撑件13支撑至少部分第二边框M22。也就是说,在制备第二电极21时,使用第二支撑件13支撑第二掩膜板M2。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01的制作方法,在提高光学部件区BB透光率的同时,可以有效避免掩膜板对显示面板01的划伤,降低工艺难度,提升显示面板的成品良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仅是示意出了显示面板01中光学部件区BB的制作过程。在制备第一显示区AA内的阴极时,可以在制备第一电极12时,使用第一掩膜板M1同时制备。也可以是在制备第二电极21时,使用第二掩膜板M2同时制备。
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示意图。
如图2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001,显示装置001包括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0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001可以为手机,此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001也可以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电视等显示装置。
显示装置001还包括光学功能元件02,并且光学功能元件02设置在显示装置001对应显示面板01的光学部件区BB的位置。即沿显示面板01的厚度方向,光学功能元件02设置在显示面板01的光学部件区BB的下方。则光学功能元件02可以通过光学部件区BB向显示面板01的出光面一侧发射光线,或者可以通过光学部件区BB从显示面板01的出光面一侧接收光线。
其中,光学功能元件02为光学指纹传感器、虹膜识别传感器、摄像头、手电筒中的至少一者。
在本申请中,光学部件区BB中的多个第一电极12通过第二电极21实现电连接,并使得光学部件区BB中第一发光材料单元11对应的阴极图形化,提高了光学部件区BB的透光率。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电极12和第二电极21的制备工艺均为蒸镀工艺,在对第一发光材料单元11对应的阴极图形化时,需要采用两张掩膜板组合实现。第一电极12的制备需要第一掩膜板,第一掩膜板包括镂空部和遮挡部,蒸镀材料沉积在第一掩膜板的镂空部里时形成了第一电极12。即在第一电极12的制备过程中,第一掩膜板的镂空部对应第一电极12所在区域,遮挡部对应未设置第一电极12的非像素区B2。在显示面板01的制备过程中,当使用第一掩膜板制备第一电极12时,第一支撑件22支撑第一掩膜板的遮挡部,避免了第一掩膜板与显示面板01中已制备的膜层(除第二电极之外)接触,从而避免第一掩膜板划伤显示面板01的主要功能膜层(例如除第二电极之外的膜层)。第二电极21的制备需要第二掩膜板,第二掩膜板包括镂空部和遮挡部,蒸镀材料沉积在第二掩膜板的镂空部里时形成了第二电极21。即在第二电极21的制备过程中,第二掩膜板的镂空部对应第二电极21所在区域,遮挡部对应未设置第二电极21的区域。当使用第二掩膜板制备第二电极21时,采用第二支撑件13支撑第二掩膜板的遮挡部,避免了第二掩膜板与显示面板01中已制备的膜层接触,从而避免第二掩膜板划伤显示面板01的主要功能膜层。沿显示面板01的厚度方向,由于第一支撑件22与第二电极21交叠,第二支撑件13与第一电极12交叠,则在将第一发光材料单元11对应的阴极图形化的过程中,即便掩膜板与显示面板01出现对位偏差,掩膜板也能很好的被第一支撑件22或第二支撑件13支撑,避免出现掩膜板划伤显示面板01的主要功能膜层。同时,第二支撑件13的设置还可以避免第二掩膜板对第一电极12的划伤,第一支撑件22的设置还可以避免第一掩膜板对第二电极21的划伤,有效提升显示面板01的成品良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22)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衬底基板;
第一显示区和光学部件区,所述第一显示区围绕至少部分所述光学部件区;所述光学部件区包括:
像素区,所述像素区包括第一发光材料单元和第一电极,沿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一电极覆盖所述第一发光材料单元;
非像素区,所述非像素区包括第二电极和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二电极桥接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电极之间;
其中,所述第二电极位于所述第一支撑件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且沿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二电极交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区包括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电极位于所述第二支撑件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且沿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二支撑件与所述第一电极交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像素定义层,所述第一支撑件位于所述像素定义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且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像素定义层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二电极与相邻的所述第一电极之间存在第一交叠区域;其中,所述第一交叠区域与所述第一发光材料单元无交叠。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二支撑件的投影与相邻所述第一发光材料单元的投影之间最小距离为D;其中,D≥3μm。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同一所述第一电极所覆盖的多个所述第一发光材料单元及所述第二支撑件中,沿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二支撑件被所述多个所述第一发光材料单元环绕。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的透光率大于所述第一电极的透光率。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二电极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电极的厚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部件区包括多个第一透光区,所述第一电极及所述第二电极围绕所述第一透光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部件区包括多个第二透光区,沿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二透光区交叠。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其中,所述第一表面的投影轮廓包括弧线段,和/或,所述第二表面的投影轮廓包括弧线段。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依次分布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其中,所述第二表面位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衬底基板之间;
沿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二支撑件包括依次分布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其中,所述第四表面位于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衬底基板之间;
所述第一表面沿所述显示面板厚度方向的投影轮廓形状与所述第三表面沿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的投影轮廓形状不同,和/或,所述第二表面沿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的投影轮廓形状与所述第四表面沿所述显示面板厚度方向的投影轮廓形状不同。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高度为H1,所述第二支撑件的高度为H2,其中,H1<H2。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一表面的投影形状为圆形、椭圆形中的一种,和/或,所述第二表面的投影形状为圆形、椭圆形中的一种。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沿所述显示面板厚度方向的投影轮廓形状与所述第二表面沿所述显示面板厚度方向的投影轮廓形状不同。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沿第一方向、第二方向排布,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交叉;所述第二电极桥接于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的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电极之间。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还桥接于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布的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电极之间。
18.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17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及光学功能元件;所述光学功能元件设置在所述显示装置对应所述光学部件区的位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功能元件包括光学指纹传感器、虹膜识别传感器、摄像头、手电筒中的至少一者。
20.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与光学部件区;所述光学部件区包括像素区和非像素区;所述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
提供衬底基板;
制作第一发光材料单元,所述第一发光材料单元在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且位于所述像素区;
制作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在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且位于所述非像素区;
制备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覆盖所述像素区,且位于所述第一发光材料单元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
制备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在所述非像素区,且位于所述第一支撑件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
其中,所述第二电极桥接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电极之间;沿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二电极交叠。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备第一电极包括:
提供第一掩膜板,所述第一掩膜板包括第一镂空区和第一边框,所述第一边框围绕所述第一镂空区;
将所述第一掩膜板与所述显示面板对位,所述第一镂空区对应所述像素区,所述第一支撑件支撑至少部分所述第一边框;
蒸镀第一导电材料,在第一镂空区内形成所述第一电极;
所述制备第二电极包括:
提供第二掩膜板,所述第二掩膜板包括第二镂空区和第二边框,所述第二边框围绕所述第二镂空区;
将所述第二掩膜板与所述显示面板对位,所述第二镂空区对应所述非像素区;
蒸镀第二导电材料,在第二镂空区内形成所述第二电极。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还包括:
制作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在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且位于所述像素区;
所述将所述第二掩膜板与所述显示面板对位时,所述第二支撑件支撑至少部分所述第二边框。
CN202111069159.5A 2021-09-13 2021-09-13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Active CN1136590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69159.5A CN113659097B (zh) 2021-09-13 2021-09-13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US17/562,850 US20220123058A1 (en) 2021-09-13 2021-12-27 Display panel,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display panel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69159.5A CN113659097B (zh) 2021-09-13 2021-09-13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59097A CN113659097A (zh) 2021-11-16
CN113659097B true CN113659097B (zh) 2024-02-02

Family

ID=784938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69159.5A Active CN113659097B (zh) 2021-09-13 2021-09-13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123058A1 (zh)
CN (1) CN11365909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58565A (zh) * 2022-08-25 2022-12-09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6916695B (zh) * 2023-09-05 2023-12-01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55775B1 (en) * 1997-05-15 2001-07-03 Nec Corporation Shadow mask,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color thin film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apparatus using the shadow mask, and a color thin film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apparatus
JP2008243664A (ja) * 2007-03-28 2008-10-09 Denso Corp 有機el素子の製造方法
CN109148522A (zh) * 2018-08-10 2019-01-04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9390381A (zh) * 2013-07-24 2019-02-26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209056494U (zh) * 2018-09-28 2019-07-02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制备支撑柱的掩膜板
CN110707225A (zh) * 2019-09-27 2020-01-17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0783481A (zh) * 2019-08-30 2020-02-11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WO2020056666A1 (zh) * 2018-09-20 2020-03-26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二极管背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11129102A (zh) * 2019-12-31 2020-05-08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420959A (zh) * 2020-11-19 2021-02-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显示基板、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013222A (zh) * 2021-04-20 2021-06-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显示装置及高精度金属掩膜版
CN113053978A (zh) * 2021-03-12 2021-06-2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99670B (zh) * 2016-02-23 2020-04-03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蒸镀掩模、蒸镀掩模的制造方法及有机el显示设备的制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55775B1 (en) * 1997-05-15 2001-07-03 Nec Corporation Shadow mask,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color thin film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apparatus using the shadow mask, and a color thin film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apparatus
JP2008243664A (ja) * 2007-03-28 2008-10-09 Denso Corp 有機el素子の製造方法
CN109390381A (zh) * 2013-07-24 2019-02-26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9148522A (zh) * 2018-08-10 2019-01-04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WO2020056666A1 (zh) * 2018-09-20 2020-03-26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二极管背板及其制作方法
CN209056494U (zh) * 2018-09-28 2019-07-02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制备支撑柱的掩膜板
CN110783481A (zh) * 2019-08-30 2020-02-11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CN110707225A (zh) * 2019-09-27 2020-01-17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1129102A (zh) * 2019-12-31 2020-05-08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420959A (zh) * 2020-11-19 2021-02-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显示基板、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053978A (zh) * 2021-03-12 2021-06-2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013222A (zh) * 2021-04-20 2021-06-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显示装置及高精度金属掩膜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59097A (zh) 2021-11-16
US20220123058A1 (en) 2022-04-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89298B (zh) 显示装置及其显示面板、透明显示面板
CN110473988B (zh) 一种显示面板制程用掩模版及其应用
CN113725385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659097B (zh)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US11871629B2 (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0658952B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210399255A1 (en)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
CN111051559B (zh) 蒸镀掩模、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以及显示面板
CN114068843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5811901A (zh) 镜面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CN110471223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4709345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299855B (zh) 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14497415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11063716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2882611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531125B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与具有其之装置
CN214474940U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871446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7062489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823670B (zh) 像素排布结构、掩膜板组件及显示面板
CN115390307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240147803A1 (en)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17750830A (zh) 显示面板
CN115884639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